0.0806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尔雅化工原理(下册)_1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98 min read

尔雅化工原理(下册)_1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第6章 蒸馏

第6章 单元测试

1、尔雅随压力升高,化工相同组成时混合物的原理泡点和露点温度差异()。
A、下册学习不变
B、章节整答不确定
C、答案减小
D、通完增大

2、尔雅
A、化工0.5
B、原理0.64
C、下册学习0.72
D、章节整答0.6

3、答案
A、通完0.40
B、尔雅0.36
C、0.80
D、0.60

4、纯组分的挥发度由给定条件下该组分的()来表示。
A、相平衡常数
B、气体压力
C、饱和蒸气压
D、气相温度

5、某蒸馏设备的操作压力是2MPa,但是该压力下某溶液中组分之间的挥发性差异很小,如果想使用该设备进行分离,应尝试()操作压力,其原理是:体系压力(),组分间的近发性差异()。请问下面哪个答案正确()。
A、增加,越高,越大
B、降低,越低,越大
C、增加,越高,越小
D、降低,越低,越小

6、某溶液由A、B两种可挥发组分组成。经试验测知,若向该溶液添加A,溶液泡点将提高。据此你能做出什么判断?( )
A、
B、
C、A在气相中的摩尔分率大于与其平衡的液相中A的摩尔分率
D、在气液相平衡时,气相中A的摩尔分率大于B的摩尔分率

7、某混合液的气液平衡关系图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p1>p2>p3
B、p1<p2<p3
C、p1=p2=p3
D、无法判断

8、关于平衡级(理论板)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离开理论板的气液组成相等
B、离开理论板的气液组成呈平衡关系
C、离开理论板的气体温度高于液体
D、离开理论板的气体温度低于液体

9、离开精馏塔第n(n>1)块板的气液流的组成(以易挥发组分表示)如图所示,指出下列各式中哪一个未必成立()。
A、
B、
C、
D、

10、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汽相中的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由于()
A、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
B、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
C、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
D、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的现象同时发生

11、在原料量和浓度相同的条件下,用简单蒸馏得汽相平均组成为,用平衡蒸馏得汽相组成为。若两种蒸馏方法所得的汽相量相同,则( )。
A、不能确定
B、
C、
D、

12、对于某理想溶液的平衡蒸馏,若维持进料量F、物料温度、蒸发室压强P不变,而将物料浓度增加,则气相馏出物量D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13、对于某理想溶液的平衡蒸馏,若现在维持进料F、和蒸发室压强P不变,而使物料温度上升,则 ( )。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不确定

14、操作中的精馏塔,若保持F、q 、不变,而增大,则塔顶馏出液量()。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15、
A、变大,变小
B、变小,变小
C、变小,变大
D、变大,变大

16、
A、60kmol/h
B、66.7kmol/h
C、90kmol/h
D、不确定

17、精馏的操作线是直线,主要基于()。
A、恒摩尔流假定
B、理想物系
C、塔顶泡点回流
D、理论板假定

18、
A、多
B、少
C、不变
D、判断依据不足

19、在精馏操作中,当加料热状态参数q=1.2时,表明进料中液体量占总进料量的比例为()。
A、0
B、20%
C、83.3%
D、100%

20、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
A、平衡线
B、操作线与q线
C、平衡线与操作线
D、平衡线与q线

21、在已建成的板式精馏塔中分离某二元混合液,进料量和组成一定,精馏过程中要求得到一定流量和组成的精馏产品,进料位置不变,而将进料状况由冷液进料改为饱和液体进料时,设两种进料状况下塔效率不变,则塔底再沸器中加热介质的流量(),塔顶冷凝冷却器中冷却介质流量应()。
A、减小,增大
B、减小,减小
C、增大,减小
D、增大,增大

22、用连续精馏方法分离双组分理想混合液,原料中含易挥发组分0.40,馏出液中含易挥发组分0.90(以上均为摩尔分率),溶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5,最小回流比为2,则料液的热状况参数q=()。
A、0.48
B、0.38
C、0.3
D、0.5

23、分离物系最小回流比的数值与()无关。
A、被分离物系的汽液平衡关系
B、塔顶产品组成
C、进料组成和进料状态
D、塔底产品组成

24、全回流操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塔不进料,且塔顶和塔底均无产品采出;
B、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合;
C、因为不进料也不采出,所以该塔没有能量消耗;
D、达到规定分离程度所需要的理论塔板数最少

25、某填料精馏塔的填料层高度为3米,完成分离任务需要16块理论板(包括塔釜),等板高度(HETP)()。
A、3/15
B、3/16
C、3/17
D、16/3

26、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27、精馏塔在一定条件下操作时,将加料口向上移动两层塔板,此时塔顶产品浓度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28、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29、某精馏塔设计时,若将塔釜由原来的间接蒸汽加热改为直接蒸汽加热,若进料条件相同,分离需求xD和xw不变,则所需要的理论板数:()
A、略有增加
B、略有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30、理想体系的相对挥发度的表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组分相平衡常数之比
B、两组分的气相组成之比
C、两组分饱和蒸汽压之比
D、两组分液相组成之比

31、下列哪几种设备能起到一块精馏塔的分离作用?()。
A、再沸器
B、冷凝器
C、分凝器
D、汽化器

单元作业

1、某二元混合物以饱和蒸汽状态加入精馏塔的中部,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塔底再沸器采用间接蒸汽加热。已知进料量为100kmol/h,进料组成为50%(以易挥发组分组分的摩尔分率表示,下同),塔顶馏出液的组成为90%,釜液组成为5%。物系平均相对挥发度为3,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2倍。求: 1、塔顶和塔底的产品量; 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3、若塔内第一块板为理论板(由塔顶往塔底数),求进入该板的气相浓度;

第7章 吸收

第七章测验

1、吸收操作的目的是分离 。
A、液体均相混合物
B、气液混合物
C、气体混合物
D、部分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2、难溶气体的吸收是受 。
A、气膜控制
B、液膜控制
C、双膜控制
D、相界面

3、在吸收塔的计算中,通常不为生产任务所决定的是: 。
A、所处理的气体量
B、气体的初始和最终组成
C、吸收剂的初始浓度
D、吸收剂的用量和吸收液的浓度

4、在吸收塔设计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 。
A、吸收率趋向最高
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
C、操作最为经济
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5、设计中,最大吸收率φmax与 无关。
A、液气比
B、吸收塔型式
C、相平衡常数m
D、液体入塔浓度x2

6、亨利定律适用的条件是 。
A、气相总压一定,稀溶液
B、常压下,稀溶液
C、气相总压不超过506.5 kPa,溶解后的溶液是稀溶液
D、气相总压不小于506.5 kPa,溶解后的溶液是稀溶液

7、吸收塔内,不同截面处吸收速率 。
A、各不相同
B、基本相同
C、完全相同
D、均为0

8、在一符合亨利定律的气液平衡系统中,溶质在气相中的摩尔浓度与其在液相中的摩尔浓度的差值为: 。
A、正值
B、负值
C、零
D、不确定

9、只要组分在气相中心的分压 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为止。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等于

10、对于低浓度溶质的气液传质系统A、B,在同样条件下,A系统中的溶质的溶解度较B系统的溶质的溶解度高,则它们的溶解度系数H(不是亨利系数)之间的关系为 。
A、HA>HB
B、HA<HB
C、HA=HB
D、不确定

11、对于低浓度溶质的气液传质系统A、B,在同样条件下,A系统中的溶质的溶解度较B系统的溶质的溶解度高,则它们的相平衡常数m之间的关系为 。
A、mA>mB
B、mA<mB
C、mA=mB
D、不确定

12、下列不为双膜理论基本要点的是: 。
A、气、液两相有一稳定的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稳定的气膜和液膜
B、吸收质是以分子扩散的方式通过两膜层的,阻力集中在两膜层内
C、气、液两相主体内流体处于湍动状态
D、在相界面上两相不处于平衡状态

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给定物系,影响吸收操作的只有温度、压力和传质单元数
B、亨利系数E仅与物系及温度有关,与压力无关
C、吸收操作的推动力既可表示为(y—ye),也可表示为(xe—x)
D、降低温度对吸收操作有利,吸收操作最好在低于常温下进行

14、吸收操作中,当xe>x时: 。
A、发生解吸过程
B、解吸推动力为零
C、发生吸收过程
D、吸收推动力为零

15、根据双膜理论,当溶质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表示的总传质系数将: 。
A、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B、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C、小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D、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16、根据双膜理论,当溶质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时,以气相表示的总传质系数将: 。
A、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B、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C、小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D、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17、气相吸收总速率方程式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总系数只与气膜有关,与液膜无关
B、气相吸收总系数的倒数为气膜阻力
C、推动力与界面浓度无关
D、推动力与液相浓度无关

18、操作中的吸收塔,当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吸收剂入塔浓度,则吸收率将: 。
A、增大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19、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它操作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量,则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20、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液相组成差表示)为: 。
A、xe—x
B、x—xe
C、xi—x
D、x—xi

21、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气相组成差表示)为 。
A、ye—y
B、y—ye
C、yi—y
D、y—yi

22、在逆流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溶质组分,其液气比L/G为2.7,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1.5X(Y,X为摩尔比),溶质的回收率为90%,则液气比与最小液气比之比值为: 。
A、1.5
B、1.8
C、2
D、3

23、在吸收塔设计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 。
A、回收率趋向最高
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
C、操作最为经济
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24、吸收操作中,当物系的状态点处于平衡线的下方时: 。
A、发生吸收过程
B、吸收速率为零
C、发生解吸过程
D、其他条件相同时状态点距平衡线越远,吸收越易进行

25、吸收操作中,最小液气比 。
A、在生产中可以达到
B、是操作线的斜率
C、均可用公式进行计算
D、可作为选择适宜液气比的依据

26、逆流吸收操作线: 。
A、表明塔内任一截面上气、液两相的平衡组成关系
B、在x-y图中是一条曲线
C、在x-y图中的位置一定位于平衡线的上方
D、在x-y图中的位置一定位于平衡线的下方

27、吸收操作中的最小液气比的求取: 。
A、只可用图解法
B、只可用公式计算
C、全可用图解法
D、全可用公式计算

28、吸收操作中,增大吸收剂用量使: 。
A、设备费用增大,操作费用减少
B、设备费用减少,操作费用增大
C、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均增大
D、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均减少

29、吸收操作中,完成指定的生产任务,采取的措施能使填料层高度降低的是: 。
A、用并流代替逆流操作
B、减少吸收剂中溶质的量
C、减少吸收剂用量
D、吸收剂循环使用

30、关于适宜液气化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受操作条件变化的影响
B、不能少于最小液气比
C、要保证填料层的充分湿润
D、应使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之和最小

31、吸收塔尾气超标,可能引起的原因是: 。
A、塔压增大
B、吸收剂降温
C、吸收剂用量增大
D、吸收剂纯度下降

32、吸收操作气速一般: 。
A、大于泛点气速
B、大于泛点气速而小于载点气速
C、小于载点气速
D、大于载点气速而小于泛点气速

33、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若用水量增加,则出口液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34、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时,应:
A、先通入气体后进入喷淋液体
B、先进入喷淋液体后通入气体
C、先进气体或液体都可以
D、增大喷淋量总是有利于吸收操作的

35、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 的流速。
A、气相
B、液相
C、气液两相
D、视具体情况而定

36、对于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其它条件不变,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则: 。
A、吸收推动力最大
B、吸收率最高
C、吸收液浓度趋于最低
D、吸收液浓度趋于最高

37、吸收在逆流操作中,其它条件不变,只减小吸收剂用量(能正常操作),将引起:
A、操作线斜率增大
B、塔底溶液出口浓度降低
C、吸收推动力减小
D、尾气浓度减小

38、吸收操作过程中,在塔的负荷范围内,当混合气处理量增大时,为保持回收率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有:
A、降低操作温度
B、减少吸收剂用量
C、降低填料层高度
D、降低操作压力

作业

1、用纯溶剂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可溶组分。进塔气体浓度为0.048(摩尔分率),要求回收率φ为92%。取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6倍。气液逆流,平衡关系y=2.5x,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0.62米。试求填料层高H。

第10章 干燥

第10章测验

1、对一定湿度的气体,固定气体的温度,增大总压,其相对湿度(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2、不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w,露点td三者间的关系为( )。
A、t>tw>td
B、t>tw=td
C、t=tw>td
D、t=tw=td

3、物料含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的相对多少取决于( )。
A、物料含结合水分的多少
B、物料含非结合水分的多少
C、干燥介质的温度
D、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

4、空气的干、湿球温度差越小,表明空气( )。
A、越干燥
B、越潮湿
C、热焓越高
D、热焓越低

5、干燥器出口气体状态的限制条件是:气体在离开设备之前( )。
A、不降至湿球温度
B、不降至露点
C、不降至绝热饱和温度
D、不降至空气的初始温度

6、干燥计算中,湿空气的热焓是以( )为基础的。
A、1kg湿空气
B、1kg干空气
C、1kg饱和湿空气
D、1mol干空气

7、气体湿比容定义为( )所占有的体积。
A、1kg湿空气
B、1kg干气及其带有的H kg湿汽共同
C、1kg湿气体中绝干空气
D、1kg湿气体中湿分

8、气体的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的总压下湿气体中的湿分蒸汽压与( )之比。
A、气体的总压
B、湿分在tw下的饱和蒸汽压
C、湿分在td下的饱和蒸汽压
D、湿分在t下的饱和蒸汽压

9、湿空气经过预热器用饱和水蒸汽间接加热,温度升高,相对湿度(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10、在湿度一定时,不饱和空气的温度越低,其相对湿度越( )。
A、大
B、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不确定

11、恒速干燥与降速干燥阶段的分界点,称为( );其对应的物料含水量称为( )。
A、临界点、临界含水量
B、转折点、转折含水量
C、突变点、突变含水量
D、降速点、降速干燥点

12、湿空气经预热后,空气的状态参数焓增大,而( )。
A、H,φ都升高
B、H不变φ降低
C、H,φ都降低
D、H,φ都不变

13、用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一般应是( )的空气。
A、不饱和
B、饱和
C、过饱和
D、冷

14、物料中非结合水与结合水的基本区别在于其产生的水蒸汽压( )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15、大量空气和少量水长期接触后水面的温度等于空气的( )。
A、干球温度
B、湿球温度
C、绝热饱和温度
D、露点温度

期末考试

化工原理(下)客观题

1、总压101.3kPa、温度为95°C时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155.7kPa和63.3kPa, 则平衡时液相中苯的摩尔分数为 。
A、0.4113
B、0.5887
C、0.3725
D、0.6275

2、设计二元连续精馏塔时,可采用常压或加压操作。与常压操作相比,加压操作时,体系平均相对挥发度较 (大、小) 、塔顶温度较 (高、低) 。
A、小;高
B、大;高
C、小;低
D、大;低

3、在精馏塔设计中,最小回流比的大小与 无关 。
A、相平衡关系
B、操作回流比
C、进料状态
D、分离要求

4、在间歇精馏操作中,保持回流比恒定,则塔顶温度 。
A、不断升高
B、保持不变
C、不断降低
D、不确定

5、解吸过程中,解吸塔某截面的气相溶质分压 液相浓度的平衡分压。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不确定

6、解吸过程的操作线总在平衡线的 。
A、下方
B、上方
C、交叉
D、不确定

7、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若仅增加填料层高度,则传质单元高度HOG将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确定

8、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若仅增加填料层高度,传质单元数NOG将 。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不确定

9、常压、25°C低浓度的氨水溶液,若仅增加氨水上方总压,则亨利常数E 。
A、不变
B、增加
C、减小
D、不确定

10、常压、25°C低浓度的氨水溶液,若仅增加氨水上方总压,相平衡常数m 。,
A、减小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11、一般来说,相平衡常数m减小,对解吸过程 。
A、不利
B、有利
C、无影响
D、不确定

12、对难溶气体的吸收过程,提高吸收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提高 流体的流速和湍动程度。
A、液相
B、气相
C、不确定
D、混合相

13、在板式塔中用纯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SO2。现假定理论级数保持不变,采用相同流量的含有少量SO2的水溶液作为吸收剂,则吸收率 。
A、下降
B、增加
C、不变
D、减少

14、以空气作为湿物料的干燥介质,当所用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时,湿物料的平衡含水量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15、以空气作为湿物料的干燥介质,当所用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时,湿物料的自由水的量相应 。
A、减小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16、恒定干燥条件下,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取决于 。
A、湿空气的性质
B、湿物料的性质
C、干燥器形式
D、其他因素

17、在膜分离过程中,溶质会在膜的高压侧积累,造成溶质在膜高压侧表面到原料主体溶液之间的浓度梯度,这种现象称为 。
A、浓度极化
B、温度计划
C、正渗透
D、唐南效应

18、对于常压下苯(沸点80.1℃)和环己烷(沸点80.73℃)的分离,采用 方法分离比较适宜。
A、连续精馏
B、萃取精馏
C、间歇精馏
D、简单蒸馏

19、在精馏操作中,若进料组成、馏出液组成与釜液组成均不变,在气、液混合进料中,液相分率增加,则最小回流比 。
A、减小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20、连续精馏正常操作时,塔顶产品采出量、进料量、进料组成和进料状态不变,增大塔底再沸器热负荷,则塔顶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组成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21、在一定压力下,平衡蒸馏塔的操作温度应为 。
A、被分离混合物的泡点温度
B、被分离混合物的露点温度
C、介于被分离混合物的露点和泡点之间
D、其他

22、含10%苯与90%甲苯的饱和蒸气在常压下冷凝,如果其初始温度为t、全部变成饱和液体时的温度为T,则t T。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23、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其操作压力适当降低、其他条件不变,则塔的分离程度 。
A、变好
B、变差
C、不变
D、不确定

24、在常规塔连续精馏操作过程中,若适当增大操作回流比(其他条件不变),则塔底易挥发组分的组成xW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25、对于易溶气体的气液吸收过程,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 内。
A、气膜
B、相界面
C、液膜
D、气膜和液膜

26、气膜控制的吸收过程,操作时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入口气量增加,则出塔气体中易溶组分的摩尔组成y2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27、某湿固体物料在空气中干燥。如果空气温度略有升高、其他条件不变,则干燥后物料的含水量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28、用热空气干燥固体物料,当干燥任务和干燥条件一定时,若临界含水量增大,则干燥时间
A、减小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29、精馏操作中,一般来说,其他条件不变,随着回流比的逐渐增大,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和将呈现 的变化过程。
A、先降后升
B、先升后降
C、一直升高
D、不变

30、精馏设计中,当回流比增大时,塔顶冷凝器中冷却介质消耗量 。
A、减小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31、精馏设计中,当回流比增大时,所需塔径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32、精馏操作时,若F、D、xF、q、R、加料板位置都不变,而将塔顶泡点回流改为冷回流,则塔顶产品组成xD变化为______
A、变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33、当增大操作压强时,精馏过程中物系的相对挥发度 ,塔顶温度 。
A、减小,增加
B、减小,减小
C、增加,增加
D、增加,减小

34、当吸收剂用量为最少用量时,吸收过程的推动力为_____,则所需填料层高度将为___。
A、零;无限大。
B、无限大;零。
C、零;零。
D、无限大;无限大。

35、精馏过程中,一般来说,其他进料、操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回流比越大 ,所需理论板越少,塔釜中所需加热蒸汽消耗量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36、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A=0.4,相应的泡点为t1,气相组成为yA=0.4,相应的露点组成为t2,则 。
A、t1=t2
B、t1<t2
C、t1>t2
D、不能判断

37、精馏的操作线是直线,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
A、理论板假定
B、理想物系
C、塔顶泡点回流
D、恒摩尔流假设

38、精馏塔的设计中,若进料热状况由原来的饱和蒸气进料改为饱和液体进料,其他条件维持不变,则所需的理论塔板数NT 。
A、减小
B、不变
C、增加
D、不确定

39、精馏塔的设计中,若进料热状况由原来的饱和蒸气进料改为饱和液体进料,其他条件维持不变,则提馏段下降液体流量 。
A、减小
B、不变
C、增加
D、不确定

40、对于操作中的精馏过程,若仅q值减小,且塔釜传热量不变,则塔顶组成xD__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41、________不是气相与液相间的传质过程。
A、干燥
B、精馏
C、吸收
D、萃取

化工原理(下)主观题

1、用一常压板式精馏塔分离某二元理想物系(相对挥发度α = 2.5),塔顶设全凝器、泡点回流;塔底设间接蒸汽加热再沸器。已知进料量为qnF = 150 kmol/h,进料组成xF = 0.4(摩尔分率,下同),气液混合物进料(气液相各占一半),操作回流比是最小回流比的1.5倍。要求塔顶馏出液组成 xD = 0.97、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为φD = 0.97。试求: (1) 塔顶和塔底产品流量、塔底产品组成; (2) 回流比、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2、如图所示为一逆流吸收与逆流解吸系统。已知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h = 8.5 m,在操作条件下,吸收塔的平衡关系为ye = 0.1x,液气比qnL/qnG = 0.15,吸收塔为气膜控制,且Kya ∝ G0.7;吸收塔入塔的气相组成y1 = 0.05(摩尔分率,下同),要求进入吸收塔的液相组成x2 = 0.0085,吸收塔的回收率φ = 98 %。解吸塔用纯惰性气体作载气,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L' = 0.605 m,平衡关系为 ye' = 3.1x',气液比q'nG/q'nL = 0.38。试求: (1)吸收塔的出塔液相组成x1,吸收塔的最小液气比及解吸塔的最小气液比; (2)吸收塔的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

3、在常压连续理想干燥过程中,空气经预热器加热后进入干燥器干燥湿物料。已知湿空气的用量是1000 kg/h,进入预热器前,湿空气的温度为20 ℃,湿空气中水气分压为1.325 kPa;预热器中加入的热量为36.7 kW;干燥器的生产能力为300 kg/h(按干产品量计),要求将湿物料的湿基含水量由12%降至1%。 求:① 气化的水分量(kg/h) ② 绝干空气用量(kg/h)

学习通化工原理(下册)_1

《化工原理》是化工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化工原理的基础概念、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和应用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化工原理》下册的第一章,包括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化学平衡和热力学基础。

一、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

1.化学反应过程

化学反应是化工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化学反应的物质平衡、能量平衡和动力学过程都对化工工艺的设计和操作产生重要影响。

2.化工过程

化工过程是指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将原料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其中包括物质的输送、反应、分离、纯化等过程。

3.化工原料

化工原料是指进行化学反应所需要的物质,可以分为原始原料、中间体和催化剂等。

二、化学平衡

1.化学反应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与产物浓度之间的比值,用于描述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2.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计算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实验测定和经验公式计算等方法得到。

3.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浓度、反应物种类和催化剂等。

三、热力学基础

1.热力学基本概念

热力学是研究物质在热力学条件下的状态、变化和相互转化的学科,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2.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指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不能被创造或毁灭。

3.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指热量不自发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也就是说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四、总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化学平衡和热力学基础。对于化工生产过程的设计和操作都有重要影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

下一章将介绍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和热平衡,进一步深入了解化工原理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