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06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尔雅食用菌生产技术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33 min read

尔雅食用菌生产技术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1食用菌的尔雅形态结构

食用菌形态结构单元测试题

1、菌丝体的食用术期主要存在形式是
A、初生菌丝
B、菌生次生菌丝
C、产技三生菌丝
D、末答菌索

2、案学锁状联合细胞分裂方式存在于
A、习通次生菌丝的题目任何细胞
B、次生菌丝的答案顶端细胞
C、初生菌丝的尔雅顶端细胞
D、分支处

3、食用术期菌丝体的菌生生长点位于
A、顶端细胞
B、产技中间细胞
C、末答所有细胞
D、案学分支点

4、次生菌丝的顶端细胞核配形成
A、担孢子
B、担子
C、子实体
D、菌褶

5、在光学显微镜下识别次生菌丝的主要依据是
A、双核
B、菌丝粗壮
C、菌丝细胞壁上有锁把状突起
D、分支

6、同一担孢子萌发的初生菌丝发生了质配,其方式是属于
A、无性繁殖
B、同宗结合
C、异宗结合
D、芽殖

7、取子实体组织培养,萌发出的菌丝是
A、初生菌丝
B、次生菌丝
C、三生菌丝
D、菌丝束

8、大多数食用菌属于担子菌亚门中的真菌

9、冬虫夏草属于子囊菌亚门中的羊肚菌科

10、栽培生产上培养的菌丝是次生菌丝

11、孢子是食用菌繁殖的基本单位

12、在食用菌生活史中,抗逆性最强的部分是菌丝体

13、菌环是由外菌幕发育成的

14、伞菌的孢子印常呈现各种颜色

15、伞菌的菌褶或菌管是产生担孢子的部位

16、任何微小菌丝体的片段,均能以无性繁殖的方式产生新的生长点,由此发展成新的菌丝体,以此来进行无性繁殖

17、菌盖的颜色是种属的重要特征,但其颜色有时也随着栽培条件和生育阶段不同而变化,另外同一品种中还因菌株不同而导致菌盖颜色的差异

18、基内菌丝较气生菌丝要粗壮,做菌种时最好取接基内菌丝,有利于保持菌种活力

19、初生菌丝是孢子刚萌发的单核菌丝,在杂交育种时一般挑取初生菌丝进行杂交

20、同宗结合是同一担孢子萌发的两初生菌丝进行质配;而异宗结合是不同性别担孢子萌发的两初生菌丝进行质配

21、子实体是靠菌丝体从培养基中吸收营养生长的

22、菌索是在环境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形成的

23、野外不认识的菌类即使没有毒也不能吃

24、三生菌丝较次生菌丝发达,抗逆性强

25、气生菌丝较基内菌丝发达,抗逆性强。

26、胶质菌类常见的有黑木耳、银耳、毛木耳,革质菌类常见的有灵芝、云芝等。

27、菌褶上面有子实层,着生担孢子。

28、食用菌的一生可以这么描述,担孢子萌发形成初生菌丝,初生菌丝质配形成次生菌丝,次生菌丝扭结形成子实体,子实体弹射担孢子。

29、对担孢子敏感的人容易咳嗽,在生产中一般子实体尚未弹射担孢子之前采收子实体。

30、食用菌菌肉的本质是次生菌丝体。

食用菌形态结构单元作业

1、图中显示的是食用菌形态结构中的哪一部分?(子实体还是菌丝体)

2、图中显示的是食用菌结构中的哪一部分?(子实体还是菌丝体)

2食用菌的生理生态

食用菌生理生态单元测试题

1、培养料中添加白糖,为的是补充
A、有机氮源
B、迟效碳源
C、速效碳源
D、氮源

2、培养料的碳氮比太小,易导致
A、菌丝老化
B、菌丝徒长
C、子实体早衰
D、子实体早开伞

3、培养料中添加麸皮或米糠,主要是补充
A、碳源
B、氮源
C、无机盐
D、生长因子

4、食用菌所需要的主要氮源是
A、无机氮
B、尿素
C、有机氮
D、速效氮

5、食用菌生长所需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A、氮源
B、碳源
C、无机盐
D、生长因子

6、食用菌在子实体分化阶段都需要的刺激因素是
A、酸碱度
B、温差
C、光线
D、湿度

7、以下哪种木屑通过简单的堆积淋洗后就可用于食用菌的生产
A、松树
B、柏树
C、香樟树
D、杨树

8、大多数食用菌菌丝生长期间C/N,通常控制在
A、10:15
B、20:25
C、30:35
D、40:45

9、大多数食用菌子实体生长期间C/N,通常控制在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10、食用菌生产中不选择下列哪些物质来补充矿质元素
A、石灰
B、过磷酸钙
C、石膏
D、氯化钠

11、以下哪种因素可以引起菇体软,所谓的面包菇
A、温度
B、光照
C、ph值
D、空气

12、凡有天麻生长的地方,必然有蜜环菌伴随而共同存在

13、了解食用菌生理类型为食用菌的栽培生产中培养料的配制奠定基础

14、生长因素也有参与细胞组成和提供能量的作用

15、大多数食用菌菌丝体生长过程中,空间湿度控制在60%-70%;大多数子实体生长期间空间湿度控制在85%-90%

16、培养料中添加白糖后,容易引起培养料感染

17、纤维素、木质素提供食用菌菌丝生长的碳源,而纤维素、木质素的水解是靠食用菌菌丝分泌的胞外酶来完成的

18、玉米芯可提供食用菌生长所需的碳源,生产中用的玉米芯的颗粒度通常控制在5-10mm。

19、食用菌培养料配料时通常加入玉米粉,目的是补充菌丝生长中利用的生长因子及氮源。

20、麸皮有红麸和白麸之分,红麸的营养价值要好于白麸。

21、培养料中C/N过大,结果会使子实体原基形成少、产量低、早开伞。

22、食用菌生产中所用的石灰不新鲜也没有问题,还是能够调节ph值和补充钙质的。

23、原料预湿时,通常加入1%的石灰,目的是抑制杂菌的生长,但加入石灰量与预湿时的温度、原料种类等因素有关

24、食用菌培养料在拌料时,加入石灰的目的是抑制杂菌的生长,调节ph值。

25、食用菌生产中通常用石灰来抑制杂菌、消毒菇房、防止虫害。

26、子实体生长所需要的适宜空气湿度是60%~70%

27、食用菌的温度型是根据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而划分的

28、培养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石灰,主要是增加钙素

29、食用菌在分化期都需要一定的温差刺激

30、养菌过程中为了防止菌包失水,通常将养菌室的空气湿度控制在80%以上。

31、所有食用菌菌丝对温度的反应都是耐低温、喜适温、怕高温。

32、大多数食用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5度,此处所说的25度是指环境的温度。

33、恒温结实菌类及变温结实菌类均指原基分化时的温度,原基分化好后可恒温出菇。

34、大多数食用菌是担子菌纲真菌。

35、香菇是木腐菌,双孢菇是草腐菌。

36、不法商家经常以亚香棒虫草来冒充冬虫夏草售卖。

37、松茸是菌根菌,且是外生菌根菌。

38、水分对食用菌生长非常重要,为此栽培食用菌时空间湿度越高,食用菌产量越高。

39、在一定范围内,食用菌生长的温度越高,子实体生长速度越快,但品质不好,因为生长速度快,水分供应跟不上,为此品质不佳。

40、导致子实体畸形的主要环境因素是通气差

食用菌生理生态单元作业

1、食用菌生长发育的营养条件有哪些?生产中双孢菇的碳源和氮源通常用什么来提供?

3菌种生产

菌种生产单元测试题-1

1、酒精消毒时,常用浓度是
A、85%
B、70%~75%
C、90%
D、100%

2、下列哪些物品不适合干热灭菌
A、接种环
B、试管
C、培养皿
D、塑料注射器

3、接种工具常用的灭菌法是
A、灼烧法
B、烘烤法
C、蒸煮法
D、高压灭菌

4、高压灭菌利用的灭菌因素是
A、压力
B、热蒸汽温度
C、热水
D、时间长

5、高压灭菌成功的关键是
A、排净冷空气
B、压力高
C、时间足
D、蒸汽穿透力强

6、高压蒸汽灭菌时,有灭菌效果的步骤是
A、升压
B、保压
C、降压
D、升温

7、发酵料制作法是属于一种
A、干热灭菌法
B、湿热灭菌法
C、巴氏消毒法
D、紫外线

8、目前最有效的灭菌法是
A、干热灭菌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化学消毒灭菌法
D、臭氧消毒

9、高锰酸钾常用浓度是
A、0.5%
B、1.0%
C、0.1%~0.3%
D、2.0%

10、热蒸汽的穿透力比热空气大

11、菌体蛋白质的凝固点会随其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12、斜面培养基的灭菌温度一般是121℃,灭菌时间为20~30min

13、高压蒸汽灭菌法的灭菌时间应从升压时开始算起

14、紫外线只起辅助作用,应配合化学药物使用

15、紫外线只用于一定环境的空气消毒和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

16、消毒比灭菌程度强,消毒能将芽孢和菌体都能杀死

17、漂白粉现用现配,否则失效。

18、二氯异氰尿酸钠是一种环保性的杀菌药剂,效果非常好

19、拌料时通常加入多菌灵进行杀菌,但黑木耳及猴头等菌丝对多菌灵比较敏感,拌料时不适宜加入

20、对菇棚、菇房及养菌室进行空间消毒时,可选用5%的漂白粉溶液或者2%-3%的来苏尔溶液。

21、为了使灭菌效果好,烟雾消毒前先喷点清水增加空间湿度,使杂菌孢子或者芽孢萌发,以便烟雾消毒时效果更好

22、甲醛加高锰酸钾消毒时,按照每立方米用甲醛10ml加高锰酸钾5g的用量,用时将高锰酸钾加入甲醛中。

23、食用菌企业中养菌室、接种室等,常用臭氧发生器消毒,若臭氧发生器是悬挂式的,悬挂的位置越低越好。

24、酒精灯火焰周围直径10cm的地方全是无菌区,接种时不能离开此区域。

25、用烘箱干热灭菌时,若烘箱内着火,可打开箱门扑灭。

26、常压灭菌时,灭菌帐下部不要密封的过紧,要有一定的活蒸汽流出,防止灭菌死角。

27、气态消毒剂通常是以加热、氧化、焚烧等方法进行

28、新洁尔灭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物质杀菌剂,对人体无刺激性,对器械也无腐蚀性,是一种高效无毒的消毒剂

29、食用菌常压灭菌不需要排尽冷空气

30、为了追求灭菌的数量,将灭菌的袋或者瓶重叠堆放,导致袋或瓶之间的缝隙小或被堵塞,灭菌不彻底

31、常压灭菌锅的容积应适宜,如果灭菌锅容积过大,待灭菌物总吸收热量也相应增加,必然导致灭菌锅体内温度上升缓慢,袋内微生物繁殖数量增多,影响灭菌效果。

32、常压灭菌的关键是攻头、控中、保尾,控中时是指灭菌仓下部袋内培养料的温度达到98-100度时计时开始,在此温度下一般经过6-8小时才能使料袋培养基中心的微生物基本致死,达到基本灭菌的目的。

33、检测培养料灭菌彻底的方法是培养料回接PDA试管

34、超净工作台使用前,先提前打开风机20-30min,以便净化空间

35、接种箱内最好安装紫外灯。

36、用烘箱干热灭菌时,为了灭菌彻底,温度越高越好,可将温度调至180度以上。

37、烘箱升温时,为了保护烘箱内的电器元件,最好打开通风孔。

38、喷雾进行空间消毒时,雾滴越细越好,同时每立方米不少于30ml的用量。

39、手提式高压锅使用时,如果保压期间,温度低于保压的温度,需要重新计时。

40、卫生是食用菌行业生产的生命线之一,为此一定做好消毒灭菌工作。

菌种生产单元测试题-2

1、原种的主要用途是
A、用于栽培
B、繁育栽培种
C、繁育母种
D、出菇

2、菌种培育的首要环节是
A、配制培养基
B、分装
C、接种
D、发菌

3、菌种使用前不需要进行以下哪种检测
A、排张冠李戴
B、检隐性污染
C、检生活力
D、检虫
E、菌种内部的温度

4、下列哪个温度和时间适合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高压灭菌
A、121.1度,30-40min
B、116度,30-40min
C、128度,30-40min
D、128度,60-90min

5、下列以哪种为主的培养基可以复壮杏鲍菇母种
A、阿魏草
B、木屑
C、玉米芯
D、棉籽壳

6、以下因素不属于菌种存在隐性污染的原因有
A、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B、棉塞过湿
C、培养环境不清洁
D、培养基配制不合理

7、采用液体石蜡保存的菌种宜放到()保藏
A、10度以上
B、3-6度
C、25度以上
D、20度以上

8、液体石蜡保存菌种时,注入的液体石蜡要高出斜面高度的
A、1cm
B、3cm
C、0.5cm
D、2cm

9、挑取尖端菌丝最好挑取菌丝尖端
A、1-2cm
B、3cm
C、1-2mm
D、0.5cm

10、斜面低温保藏菌种时,要想延长菌种的保藏时间,可将培养基中琼脂的量调整为
A、1.5%
B、1.8%
C、2.0%
D、2.3%

11、栽培种不能再繁育菌种

12、好的菌种菌丝洁白,萌发快,粗壮,有的菌种后期会产生菌种特有的色素

13、菌种锁状联合较正常条件下少,初步可以判断菌种有退化的风险。

14、菌种在培养时如果含有其他杂菌,将预示日后栽培失败。

15、菌种是初级菌丝体。

16、一级菌种是初生菌丝。

17、三级种再扩后会出现活力降低,容易感染等问题。

18、固体菌种要较液体菌种菌龄长,一致性差,液体种的活力要较固体种的活力强,但在实际生产中会存在有的菌种通过液体种扩繁后,接种到出菇包中表现并不理性,这样就牵涉到了一个“水陆”不相适应的问题。

19、液体种生产好后要马上应用,时间长了,活力下降,甚至自溶。

20、灭菌后的培养基,都要通过回接空白斜面培养基,确定是否灭菌彻底。

21、往试管中装入阿魏草培养基后要擦拭管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干净好看。

22、阿魏草培养基复壮杏鲍菇母种的关键两步是浸透阿魏草和灭菌彻底。

23、杏鲍菇在野生条件下生长在刺芹、臭阿魏、拉瑟草等植物的枯死根系上。

24、杏鲍菇母种连续转管最好不要超过3代。

25、培养基中加入磷酸二氢钾的原因是缓冲ph值的剧烈变化,以防对菌丝生长不利。

26、利用尖端菌丝复壮母种主要原理是菌丝顶端区域内的细胞中由于顶端和亚顶端细胞间细胞质的双相流动,使各种有利于生长的营养物质和酶的载体向顶端聚集,从而使菌丝靠近顶端的部位最具生命力。

27、检测培养基是否灭菌彻底的措施是将灭菌后的培养基放于37度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

28、在检测菌种是否存在隐性污染时做对照较关键。

29、菌种的隐性污染指的是细菌性污染。

30、液体石蜡保藏的菌种中移出的菌丝体常沾有石蜡油,生长较弱,要再移植一次,方能恢复正常生长。

31、液体石蜡保存菌种时,液体石蜡要经过灭菌及灭菌后的除蒸汽处理。

32、英联邦真菌研究所(CMI)保存的丝状真菌8000株中,用矿物油保存法保存了7500株,可见,矿物油保存法是一般生产科研单位保存菌种的最基本方法。

33、菌种的保藏与菌种的培养是两个相反的过程。

34、所有的菌种都可以放到4-6的冰箱中保藏。

35、麦粒保藏菌种时,麦粒一定要煮透,煮到麦粒开花后灭菌就更容易了。

36、当菇棚内大部分菇畸形时,排除环境及配方原因后,其可能的原因是菌种老化或者退化。

37、为了复壮平菇菌种,可以将平菇栽培种撒与潮湿腐烂的树墩上,当长出平菇子实体后再组织分离下,获得的菌种活力会增强。

38、做液体菌种时最好用刚长好的菌种,保藏的菌种次之。

39、好的菌种菌丝洁白,萌发快,粗壮,有的菌种后期会产生菌种特有的色素。

40、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勿将菌种放于冷冻条件下保藏。

41、摇瓶种在接到发酵罐之前要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打碎,目的是为了增加接种到发酵罐中的原始萌发点。

42、在液体发酵罐中发酵菌种时,为了使菌种不缺氧,要通无菌气体。

43、摇瓶种生产时,500ml的三角瓶装液量可以达到400ml。

44、接入摇瓶培养基中的母种以绿豆粒大小为宜,同时均匀度要高。

45、在发酵罐中加入消泡剂的目的是防止产生过多的气泡,菌种缺氧。

46、液体菌种取样检测时,气泡较多,可能存在感染。

47、液体菌种发酵好后马上要用,否则容易老化和自溶。

48、液体菌种生产时要监测好管内温度的变化,因为发酵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防止温度高烧菌

菌种生产单元作业-1

1、PDA培养基灭菌的温度一般是多少?灭菌的时间一般维持多长时间?

菌种生产单元作业-2

1、菌种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木腐菌生产

木腐菌单元测试题-1

1、平菇料面分化出白色瘤状物的生长期是
A、桑椹期
B、原基期
C、珊瑚期
D、成型期

2、平菇袋栽常用的播种方式是
A、层播
B、穴播
C、混播
D、撒播

3、平菇收获的最佳时期是
A、菌盖边沿较薄时
B、菌盖边沿翻卷时
C、菌盖小而厚时
D、弹射孢子后

4、香菇发菌期管理进行菌袋增氧的时机是
A、两接种穴之间的菌丝相连
B、接种穴菌丝直径6~8cm
C、菌丝即将长满袋
D、接种菌丝萌动后

5、香菇是()
A、恒温结实
B、变温结实
C、草腐菌
D、寄生菌

6、为保持湿度,菇房喷水管理后应随即关闭门窗

7、为节约用种量,挖出的平菇栽培种可搓成碎末

8、平菇在分化期需要温差刺激

9、发菌期的管理关键是防烧菌控好环境卫生

10、菌袋装的松软有利于发菌和出菇

11、菇房采用对流风的通风换气效果好,有利于菇生长

12、珊瑚期以前的平菇菇蕾不能喷水

13、平菇发菌期的温度在适当的范围内可以再降低一下,尤其对于生料和发酵料栽培的方式来讲,因为温度降低一下后细菌繁殖的几率小,对后期出菇有较重要的影响。

14、平菇发菌期间码垛时的层数多少要根据发菌时的温度情况,如果温度低,层数可以多点,如果温度高,层数可以少些,甚至一层。

15、平菇码垛时最大的注意事项是码垛的层数的确定,根据栽培季节的温度确定码垛的层数,层数太多容易烧菌,出菇不理想,码垛层数太少,包内温度低,出菇慢。

16、香菇是变温结实菌类,原基的形成要有较大的温差。

17、香菇属于好氧性菌类,随着菇蕾的发育,对氧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若只顾提高薄膜罩内相对湿度而忽视通风换气,则菇盖不能很好展开,菇柄肥大畸形。

18、光线不足,香菇菇盖颜色为浅褐色乃至黄灰色。

19、香菇在出过1-2茬菇后,菌棒水分锐减,需补水,补水的温度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就可以。

20、夏季制香菇料筒时,培养料的水分宜降低,可以控制在51%-53%。

21、香菇菌筒补水,水源洁净,速度快,做到外干内湿,促菇蕾萌发。

22、香菇是好氧菌,其发菌期间需要大量的氧气,为此可以刺孔增氧。

23、香菇在接种穴周围有少许棕褐色,瘤状物占菌袋的2/3时,表明菌丝生理成熟可以进入转色期管理。

24、香菇菌丝发好就可进入出菇期的管理

25、为了防止香菇后期断筒,所以在选择木屑的时候尽量选择细的木屑。

26、香菇发菌期排放菌袋的层数由温度决定,温度低,层数多,温度高,层数少。

27、促菌丝徒长就要保温保湿少通风,促菌丝倒伏,就要有温差、干湿差、多通风,加强光照。

28、香菇菇蕾分化期要创造温差刺激菇蕾分化

29、香菇培养料在制作时,其水分含量要较其他菇类培养料的水分含量低,原因是香菇转色时会吐水。

30、香菇转色不理想会影响其产量的高低和菇的品质。

31、花菇形成的原因与品种有关,还与温差、干湿差、强光照灯有光。

32、平菇出菇时,地面要铺隔离物,隔离物材质可以是塑料膜,也可以是无纺布。

33、平菇出菇过程中,喷水的雾滴越细越好。

34、用玉米芯为主料栽培平菇时,通过发酵的方式处理培养料,可以避免链孢霉感染。

35、在高温季节种植平菇,只能用熟料栽培。

36、平菇发酵料处理时,发酵时间太长,产量则降低。

37、平菇熟料栽培时,精料含量越高,产量越高。

38、原料发霉后只要通过高压灭菌或者发酵的方式处理后就没有问题。

39、平菇具有较强的分解木质素的能力,能够生料栽培,所以用作栽培的原料不预湿透也没有问题。

木腐菌单元测试题-2

1、自然条件下生产金针菇最好的季节是
A、秋季
B、冬季
C、夏季
D、春季

2、金针菇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应:
A、加强通风换气
B、控制通气量
C、禁止通气
D、吹对流风

3、生产上栽培金针菇多采用:
A、瓶栽法
B、袋栽法
C、箱栽法
D、块栽

4、生产上栽培金针菇多采用
A、生料栽培
B、发酵料栽培
C、熟料栽培
D、半熟料

5、金针菇搔菌后菌丝恢复期温度
A、15度左右
B、25度左右
C、20度左右
D、10度左右

6、杏鲍菇接种过程中不需要做到
A、接种动作越慢越不易感染
B、接种环境无菌级别要经常检测
C、接种人员手要消毒
D、百级净化接种室要有其他消毒措施作为辅助

7、工厂化拌料不需要做到
A、主料与辅料均匀
B、干料与湿料均匀
C、酸碱均匀
D、拌料时间越长越好

8、目前黑木耳的管理中,以小孔出耳居多,其中耳孔是在发菌完毕催耳前打的,孔的规格为深0.5cm,每袋180-200个

9、黑木耳的催芽分为耳基形成期和耳芽分化期。

10、黑木耳属于胶质菌类,胶质菌类不能以添加尿素代替麸皮,否则颗粒无收。

11、黑木耳配料中精料含量越高越好,以便产量提高。

12、食用菌配料时精料含量高易感染,且菌丝徒长。

13、因金针菇是木腐菌,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配方中可以用新鲜木屑作为原料。

14、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可以用一级拌料,但拌料的效率比较低,还容易酸败,最好用三级搅拌。

15、金针菇拌料中要筛除大的颗粒物。

16、金针菇工厂化配料中,玉米芯的颗粒度一般在3-5mm。

17、金针菇培养料的灭菌时间要适度,太短则灭菌不彻底,太长则营养破坏。

18、杏鲍菇培养料内温度冷却到25度以下方可接种。

19、金针菇搔菌后为了提高料面湿度,使金针菇在蕾期不至于缺水而影响菇蕾的发生质量,所以在搔菌后要注水。

20、金针菇发菌期的温度有别于其他菌类,其发菌的温度比较低,18-20度。

21、金针菇发完菌后不需要后熟,可直接进行出菇。

22、金针菇是喜湿性菌类.

23、搔菌对子实体分化有伤害作用。

24、金针菇在子实体分化时不需要光照

25、二氧化碳能抑制菌盖生长,促进菌柄生长

26、金针菇培养料中常加入一定量的玉米面和麸皮

27、工厂化杏鲍菇生长特征与野生条件相比是畸形菇。

28、杏鲍菇对温度的需求比较广泛,但低温生长条件下品质更佳。

29、杏鲍菇原基分化时温度不要低于11度以下,否则容易引起低温分化障碍。

30、杏鲍菇菇房在连续使用过程中一些微生物大量繁殖,为此应出菇完毕后立即将废包清理,打扫菇房晾晒,使用前严格消毒。

31、杏鲍菇菇房内的排包量要有严格规定,否则不利换气和温度调整。

32、杏鲍菇排包时要挑出污染严重的菌包,防止对菇房造成感染。

33、杏鲍菇是木腐菌,分解木质素的能力较强,新鲜的杨木木屑在堆积淋水一周后可用。

34、木屑堆积淋水的目的是淋洗掉不利于菌丝生长发育的物质,而松柏杉等木屑需堆积半年以上方可使用。

35、杏鲍菇生产中加入轻质碳酸钙的目的一方面是缓冲ph值,另一方面是提供钙元素。

36、杏鲍菇在原料选择时,必须小心,如果没有用到的原材料,在使用前先做实验。

37、拌料的均匀性非常重要,为此要延长拌料时间,越长越好。

38、拌料结束后要及时清理装袋料口和料斗,防培养料残留微生物较多的繁殖。

39、拌料结束后要准确测定水分和ph值后方可装袋或装瓶

40、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中,尤其夏季,菇盖上长瘤主要原因是进风温度与室内温度差异大引起。

41、工厂化的杏鲍菇、金针菇、海鲜菇等较野外生长条件下的均是畸形,柄长盖小。

42、为了追求菌包高产,可以在配料时加大精料的含量。

43、菌包与菌包菌丝密度有差异,最大的原因是光照差异。

44、锁状联合形态及数量变化,可能菌种存在老化退化的风险,均可弃之不用。

45、菌种从外观形态上观察,只要存在不确定的情况,可以弃之不用。

46、菌丝体表面有大量的水珠,只要没有感染,就可以使用。

47、杏鲍菇生产中装袋用的盖体内的无纺布或海绵每年至少换2次,甚至一季度一换。

48、杏鲍菇生产中装袋后要套环和盖盖,套环和盖体要吻合,不能过松,否则灭菌后容易进入杂菌,同时盖体是具有透气孔的内置海绵或无纺布的盖体。

49、杏鲍菇装袋不能装的过紧,也不能装的过松,过紧易缺氧,过松易侧壁出菇。

50、杏鲍菇装袋时,装袋后的高度一般为18cm-18.5cm,湿重一般为1150-1200g

51、杏鲍菇生产中用的袋一般是高压聚丙烯的17cm*35cm或者是18cm*36cm。

木腐菌单元作业-1

1、导致平菇子实体颜色浅、菌盖小、菌柄细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2、香菇接种时为什么菌种要高出接种穴2-3mm?

木腐菌单元作业-2

1、若金针菇长得菌柄粗短、菌盖较大,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5草腐菌生产

草腐菌单元测试题

1、草菇生产过程中如果通风差会引起
A、脐状菇
B、菌丝徒长
C、菇体长白毛
D、颜色深

2、草菇发菌期的料温一般不低于
A、20度
B、25度
C、15度
D、35度

3、草菇菇体小,肉薄,菇体轻的原因是
A、温度高
B、通风差
C、光线强
D、湿度大

4、菇体黄豆大,内有菌盖、菌褶分化的生长期是
A、小纽期
B、纽期
C、卵形期
D、伸长期

5、草菇采收的最佳时期是
A、卵形期
B、伸长期
C、成熟期
D、纽期

6、草菇对氮源的需求是
A、喜高氮
B、厌高氮
C、不需氮
D、喜无机氮

7、草菇对复杂碳源的分解情况是
A、对纤维素分解能力强
B、对半纤维素分解能力强
C、对木质素分解能力强
D、缺少分解纤维素的酶

8、草菇子实体发育最适宜的气温是
A、25℃左右
B、30℃左右
C、20℃左右
D、40度左右

9、自然条件下栽培草菇的最好季节是
A、春天
B、夏季
C、秋季
D、冬天

10、草菇菌种保藏的适宜温度是
A、4-6度
B、10-15度
C、30度
D、40度

11、草菇菌丝后期易产生
A、担孢子
B、白色粉孢子
C、红褐色厚垣孢子
D、子囊孢子

12、双孢菇在栽培管理上有一个特殊期是
A、发菌期
B、覆土期
C、产菇期
D、间歇期

13、蘑菇的人工栽培起源于
A、中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4、双孢菇有结菇能力的菌丝是
A、线状菌丝
B、绒毛状菌丝
C、索状菌丝
D、气生菌丝

15、双孢菇的生活方式属于
A、木生菌
B、粪草生菌
C、土生菌
D、寄生菌

16、草菇高碱性生料栽培中常遇到的杂菌是
A、鬼伞和绿霉
B、链孢霉
C、黑曲霉
D、白地霉

17、夏季利用高碱性生料栽培草菇的目的是
A、防杂菌和害虫
B、容易操作
C、提高产量
D、提高品质

18、草菇栽培畦中,播种后覆膜的主要目的是
A、保湿
B、防虫
C、增温
D、防杂草

19、夏季生料栽培草菇播种时培养料的PH值最好在
A、7左右
B、8左右
C、9.5-10
D、12左右

20、山东地区预8月10号左右采收完草菇,约()准备培养料。
A、5月上旬
B、4约上旬
C、6月上旬
D、3月上旬

21、发酵料干、碎、白粉末多的原因
A、发酵温度低
B、发酵时间过长
C、水分偏大
D、ph偏高

22、双孢菇发酵料粘臭酸的原因
A、缺氧
B、缺水
C、温度不够
D、ph高

23、双孢菇建堆发酵时,堆越大温度上升越快,发酵质量越好

24、草菇是变温结实性菌类

25、草菇的培养料中可加入木屑

26、草菇栽培起源于南韩

27、草菇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5℃左右

28、双孢菇覆土层的适宜厚度在3cm左右

29、双孢菇覆土后的管理关键是吊菌丝和定菇位

30、双孢菇吊菌丝时要多通风,定菇位时要少通风

31、双孢菇是恒温结实性菌类

32、双孢菇分解纤维素及木质素的能力较差

33、双孢菇发育的最适温度是15-17度,但温度越高生长速度会越快,但菇质差,超过22度以上菇蕾容易死亡。

34、双孢菇出菇期的喷水比较重要,喷多了菇蕾长的多,产量高。

35、双孢菇栽培过程中,喷水的温度及通风时的风温最好与双孢菇出菇温度相近。

36、双孢菇后发酵的过程包括升温保温和降温。

37、双孢菇播种前要查查料是否有氨味,水分是否合适。

38、双孢菇鱼鳞菇形成的原因与喷水后没有通风有关。

草腐菌单元作业

1、引起草菇脐状菇的原因是什么

6病虫害识别及防治

病虫害识别及防治单元作业

1、诱发病害的环境条件有哪些?

学习通食用菌生产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食用菌生产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研究。学习通食用菌生产技术,可以掌握食用菌的生产过程、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食用菌的种类

食用菌的品种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蘑菇
  • 香菇
  • 金针菇
  • 平菇
  • 灵芝

每种食用菌的生产技术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食用菌的生产过程

食用菌的生产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基质制备:根据不同品种的食用菌,选择不同的基质,如稻壳、麦麸、木屑等。将基质进行加工处理,如研磨、消毒等。
  2. 接种培养: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到基质中,使其在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进行培养。
  3. 菌丝生长:菌丝开始在基质中生长,形成菌丝体。
  4. 成型出菇:待菌丝体发育成熟后,可以开始出菇。根据不同品种的食用菌,需要掌握不同的成菇技术。
  5. 采摘包装:成熟的食用菌可以进行采摘,然后进行包装、处理和销售。

食用菌生产技术要点

学习通食用菌生产技术,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基质选择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需要不同的基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基质的加工处理也需要注意,如稻壳、麦麸需要进行研磨、消毒等处理。

菌种选择

菌种的选择对食用菌的生产效果有很大影响,需要根据不同品种的食用菌选择合适的菌种。同时,菌种的保存和培养也需要注意。

温度控制

食用菌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需要进行控制。不同品种的食用菌有不同的适宜温度,在生产时需要进行精确控制。

湿度控制

湿度对食用菌的生长也有很大影响,需要进行控制。在培养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加湿和通风。

光照控制

光照对食用菌的生长也有影响,不同品种的食用菌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品种的食用菌进行适当的控制。

学习通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注意事项

学习通食用菌生产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卫生

食用菌生产需要严格控制卫生条件,避免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

注意品质

食用菌的品质直接关系到销售和消费者的满意度,需要进行严格的品质控制。

注意成本控制

食用菌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需要进行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总结

学习通食用菌生产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食用菌的生产过程、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食用菌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学习通食用菌生产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食用菌生产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研究。学习通食用菌生产技术,可以掌握食用菌的生产过程、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食用菌的种类

食用菌的品种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蘑菇
  • 香菇
  • 金针菇
  • 平菇
  • 灵芝

每种食用菌的生产技术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食用菌的生产过程

食用菌的生产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基质制备:根据不同品种的食用菌,选择不同的基质,如稻壳、麦麸、木屑等。将基质进行加工处理,如研磨、消毒等。
  2. 接种培养: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到基质中,使其在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进行培养。
  3. 菌丝生长:菌丝开始在基质中生长,形成菌丝体。
  4. 成型出菇:待菌丝体发育成熟后,可以开始出菇。根据不同品种的食用菌,需要掌握不同的成菇技术。
  5. 采摘包装:成熟的食用菌可以进行采摘,然后进行包装、处理和销售。

食用菌生产技术要点

学习通食用菌生产技术,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基质选择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需要不同的基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基质的加工处理也需要注意,如稻壳、麦麸需要进行研磨、消毒等处理。

菌种选择

菌种的选择对食用菌的生产效果有很大影响,需要根据不同品种的食用菌选择合适的菌种。同时,菌种的保存和培养也需要注意。

温度控制

食用菌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需要进行控制。不同品种的食用菌有不同的适宜温度,在生产时需要进行精确控制。

湿度控制

湿度对食用菌的生长也有很大影响,需要进行控制。在培养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加湿和通风。

光照控制

光照对食用菌的生长也有影响,不同品种的食用菌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品种的食用菌进行适当的控制。

学习通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注意事项

学习通食用菌生产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卫生

食用菌生产需要严格控制卫生条件,避免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

注意品质

食用菌的品质直接关系到销售和消费者的满意度,需要进行严格的品质控制。

注意成本控制

食用菌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需要进行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总结

学习通食用菌生产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食用菌的生产过程、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食用菌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