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新闻学基础:历史与理论_2课后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分类: 好大学题库发布于:2024-06-02 17:09:44ė47479次浏览608条评论

中国大学新闻学基础:历史与理论_2课后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01 绪论、中国新闻的大学起源

单元测验1

1、新闻的新闻学基基本特点有:
A、新鲜
B、础历真实
C、史理生动
D、论课特殊

2、后答后作古罗马时代新闻信的案m案内容来源于:
A、《元老院纪闻》
B、业答从“市集”中收集的中国流言
C、《每日纪闻》
D、大学富格尔新闻信

3、新闻学基新闻书具有以下特点:ABC
A、础历只报道一件事
B、史理封面通常是论课木刻画
C、书册形式
D、有报头

4、科兰特(Coranto)具有以下特点:ACD
A、刊载新闻为主
B、最早出现于英国
C、是新闻纸
D、定期出版

5、富格尔新闻信是16世纪最完善的有偿新闻体系

6、唐代进奏院状报是一种新闻信,具有时效性

7、宋代邸报?种官?的新闻传播?具,是新闻书形式

02 Newspaper的中国化:美查时期的《申报》

单元测验

1、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商业报纸《申报》创办的时间、地点
A、1872,上海
B、1890,北京
C、1895,广州
D、1911,南京

2、《申报》的创办人是来自( )的商人。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3、以下内容中,( )是早期《申报》没有的。
A、邸报摘要
B、船期货价
C、外报电讯
D、明星轶事

4、早期《申报》的头版头条内容一般是( )。
A、告白
B、言论
C、新闻
D、新书预告

5、在《申报》创办时期,有相当竞争力的中文报纸是( )。
A、《循环日报》
B、《大美晚报》
C、《文汇报》
D、《上海新报》

6、《申报》的编辑人员都是传教士。

7、在中国近代史上,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报刊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万国公报》。

8、《申报》的创办人美查是英国商人。

9、《申报》的办刊宗旨是为了传播基督教义。

10、《申报》作为新报使用了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

03 清末办报高潮与报刊舆论

清末办报高潮与报刊舆论单元测验

1、连载梁启超撰写的《变法通议》,引发知识界关注的近代报刊是:
A、《时务报》
B、《申报》
C、《湘学报》
D、《强学报》

2、“乙未三报”是指:
A、《万国公报》
B、《申报》
C、《中外纪闻》
D、《强学报》

3、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中涌现出的代表性报刊有:
A、《知新报》
B、《湘报》
C、《国闻报》
D、《渝报》

4、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报刊有:
A、《大公报》
B、《京话日报》
C、《北洋官报》
D、《苏报》

5、“苏报案”的当事人有:
A、鲁迅
B、章太炎
C、邹容
D、陈范

6、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发生在1895~1898年。

7、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中的办报主体是维新派知识分子。

8、1898~1901年,由于清末新政等因素的刺激,出现了国人的第二次办报高潮。

9、上海《苏报》因言获罪,接受的是清的判决。

10、《申报》在“苏报案”中采取的是支持革命者的态度。

04 哈艳秋:党报在抗战时期的宣传特点、作用和意义

单元测验

1、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办的大型报纸( )
A、《解放日报》
B、《新华日报》
C、《人民日报》
D、《求是》

2、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发刊词是( )写的
A、
B、周恩来
C、朱德
D、

3、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的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是( )
A、《战时青年》
B、《解放日报》
C、《新华日报》
D、《红色日报》

4、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报纸是( )
A、《红色日报》
B、《战时青年》
C、《解放日报》
D、《新华日报》

5、党在江西苏区最早创办的报纸名称是( )
A、新中华报
B、红色中华报
C、解放日报
D、人

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办过报纸。

7、《红色中华》报是中国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份报纸。

8、抗战时期《新华日报》是公开再版。

9、《救国报》不是中国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10、《译报》、《每日译报》是党在上海沦陷区办过的报纸。

05 我国新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单元测验

1、原则可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两大类。以下选项中,( )属于政策性原则。
A、党性原则
B、真实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2、我国新闻机构相对于其它意识形态机构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要遵循的基本方针中还包含( )的内容。
A、为人民服务
B、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D、为改革开放服务

3、以下选项中,( )不是我国新闻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理由。
A、真实反映以光明和成就为主体内容的我国社会生活基本面貌的需要
B、有效应对各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发起的反华反共斗争的需要
C、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团结、和谐、稳定的舆论氛围的需要
D、掩盖社会矛盾,粉饰太平,增强人民群众“四个自信”的需要

4、最早提出并阐发“党的出版物要与党保持组织关系”这一观点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

5、以下选项中,( )不是我国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的理由。
A、宪法强调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社会主义事业一部分的新闻事业,遵循宪法要求,必然要坚持中国的领导。
B、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只有坚持党性原则,才能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组织和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C、我国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就能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坚强舆论保证;背离党性原则,新闻事业就会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D、我国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是中国实现一党专政的执政要求。

6、记者只要如实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就能保证新闻真实。( )

7、新闻工作只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就必然违背新闻工作的内在规律。( )

8、我国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必然要求新闻媒体首先为党说话而不是首先为人民说话。( )

9、新闻工作者坚持新闻理想,最应该做的事是揭露社会阴暗,最不应该做的事是歌颂社会光明。( )

10、事件的本质,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对事件的报道不应要求本质真实。( )

06 新闻舆论

单元测验

1、从监督主体的角度来看,新闻舆论监督主要是( )
A、党和借助新闻媒体对社会实行监督
B、新闻媒体对自身行为的监督
C、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实行监督
D、新闻媒体代表党和对社会实行监督

2、“报纸上的批评,要实行开、好、管的三字方针”的精辟论述是( )提出的?
A、
B、周恩来
C、
D、胡

3、新闻舆论监督的重点监督对象是( )
A、社会团体及其成员
B、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公众人物
D、普通群众

4、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最常用的形式是( )
A、新闻评论
B、专题报道
C、深度报道
D、新闻批评

5、错误舆论按其程度不同,可以分为( )
A、消极舆论、片面舆论、极端舆论
B、消极舆论、片面舆论、反动舆论
C、消极舆论、极端舆论、反动舆论
D、片面舆论、极端舆论、反动舆论

6、新闻舆论监督最大的功能在于社会调整。

7、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

8、新闻舆论具有现实性、导向性和影响力三个基本特征。

9、舆论导向最根本、最重要的导向是宣传导向。

10、舆论监督从监督主体上看,其实质是党的监督。

07 两种对立的新闻观念及实践范式

单元测验

1、西方的“宣传”(propaganda)概念是何时开始出现的( )。
A、古希腊时期
B、中世纪
C、文艺复兴时期
D、17世纪

2、在西方,“宣传”的含义何时开始负面化。(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20世纪60年代后
D、20世纪90年代后

3、一般认为,倡导性新闻(advocacy journalism)最早出现于什么时间。( )
A、古希腊时期
B、中国唐宋时期
C、西方近现代新闻业诞生时期
D、21世纪初

4、客观性在什么时候开始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为新闻报道的理想和实践范式。(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晚期
C、20世纪20年代前后
D、20世纪60年代

5、下列学者中,谁提出了“客观性”只是一种“策略仪式”、并非实然的说法。( )
A、Gaye Tuchman
B、David H. Weaver
C、Jay Rosen
D、William A. Hanff

6、中国本土语境中的“宣传”与西方语境中的“propaganda”的内涵完全一致。( )

7、在西方语境里,宣传的内容都是虚假的、负面的。( )

8、“新闻”、“宣传”、“新闻宣传”这几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

9、“倡导性报道”与“客观性报道”是两种不同观念的新闻报道类型。( )

10、客观性报道是最科学、最好的新闻报道类型。( )

08 新闻工作与新闻职业道德

单元测验

1、我国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A、社会责任原则
B、为人民服务原则
C、新闻专业原则
D、新闻自由原则

2、当一名新闻记者坐公交车时,在行驶过程中碰到有人拉拽殴打司机,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做?
A、拍照
B、赶紧逃离
C、报警
D、上前制止

3、隐性采访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A、公共利益原则
B、别无他法原则
C、场合的公共性原则
D、减少道德损失原则

4、如何做到利益规避?
A、不接受采访对象的好处,新闻报道不收取任何费用
B、不做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
C、要特别注意语言方面的中立
D、对新闻事件中的冲突双方,要注意均衡报道

5、职业道德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原因有哪些?
A、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与采访对象合谋策划虚假报道
B、记者为了个人名气炮制虚假新闻
C、惯性思维导致典型报道的失真
D、信息源造价,无法识别

6、记者可以不事先征得许可,进入公众人物私人建筑拍摄采访。( )

7、与公众利益冲突时,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不受保护。( )

8、强调“最小伤害”原则,会影响报道的客观公正。( )

9、当采访对象状况不适宜接受采访时,但因为话题重大,记者应该盯着发问不罢休。( )

10、对于论坛、微博、微信等来自互联网上的内容,注明出处就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 )

09 尾声

单元测验

1、20世纪90年代起,纸质媒体利用互联网的形式主要有:
A、翻版
B、摘抄
C、变化
D、综合

2、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主体包含:
A、职业记者
B、公民
C、机构组织
D、机器人

3、世界上最早上网的报纸是《赫芬顿邮报》。( )

4、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职业新闻生产已经被机器人等新的新闻生产模式所取代。( )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试题

1、早期《申报》,受到来自( )的中文报纸的影响。
A、广州
B、马六甲
C、香港
D、澳门

2、《申报》的早期编辑人员一般都是( )。
A、末路文人
B、官僚阶层
C、传教士
D、商人

3、《申报》作为“新报”,其主要特点是( )。
A、由官方主办
B、报道中外新闻
C、编辑人员都是传教士
D、赠阅发行

4、《申报》的办刊宗旨是( )。
A、铁肩担道义
B、刊载一切适宜的新闻
C、客观而公正
D、雅俗共赏 义利兼顾

5、以下经营内容,( )不是《申报》赢利多元化方式的体现。
A、出版《点石斋画报》
B、开办通俗性的《民报》
C、开办申昌书局
D、刊载邸报

6、《民报》的办刊宗旨是:
A、鼓吹立宪
B、宣传“三民主义”
C、宣传自由思想
D、民主与科学

7、武昌起义后,为了鼓吹革命而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 )
A、《大江报》
B、《大汉报》
C、《时事新报》
D、《时报》

8、《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一书的作者是( )
A、吴飞
B、陈力丹
C、李良荣
D、黄旦

9、通过“报道和评述事实”来进行的传播活动是( )
A、客观性报道
B、宣传
C、新闻宣传
D、倡导性报道

10、我国新闻宣传的基本工作方针是( )
A、坚持客观性报道
B、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C、坚持客观性与倾向性相统一的原则
D、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

11、下列西方学者中,是谁提出了“客观性是新闻媒介作为一个专业组织的意识形态”的观点。( )
A、Walter Lippmann
B、James Carey
C、Michael Schudson
D、Silvio Waisbord

12、哪些不属于新闻报道中的歧视用语?
A、形容女性为三陪女、红颜祸水、贪官妻、荡妇
B、称农民工为三无人员、乡下人、外来妹、盲流
C、把犯罪分子称为恶魔
D、将富家子弟称为富二代、高富帅

13、下列哪个新闻标题不低俗?
A、《10分钟玩死阿曼》
B、《贪官难过美色关》
C、《某某明星称造人成功》
D、《某某明星承认爱妻怀二胎》

14、世界各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中,最普遍的原则是什么?
A、客观平衡原则
B、社会责任原则
C、真实原则
D、为公众服务原则

15、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最常用的形式是( )
A、新闻评论
B、专题报道
C、深度报道
D、新闻批评

16、科兰特(Coranto)具有以下特点:
A、刊载新闻为主
B、最早出现于英国
C、是新闻纸
D、定期出版

17、在事关“苏报案”的报刊舆论中,同情或支持章邹革命言论的报刊有:
A、《纽约时报》
B、《泰晤士报》
C、《国民日日报》
D、《申报》

18、清末报刊舆论对社会变革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的代表性报刊有:
A、《民报》
B、《苏报》
C、《大公报》
D、《申报》

19、清末报刊舆论界知名人士有: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胡石庵
D、章太炎

20、我国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 )
A、在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C、在组织上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D、在行动上无条件服从上级领导同志的安排

21、关于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内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统一
B、细节真实与整体真实的统一
C、局部真实与总体真实的统一
D、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

22、我国新闻工作中虚假报道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A、媒体实施商业化倾向的改革
B、媒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C、媒体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差
D、媒体内部管理不完善

23、为防范和打击虚假报道,记者在采访环节:( )
A、要深入新闻现场调查研究
B、严禁依据道听途说编写新闻
C、避免只采用新闻当事人中某一方的陈述或者单一的事实证据
D、不可以合理想象新闻细节

24、为防范和打击虚假报道,编辑在编辑环节:( )
A、要对稿件内容进行核实
B、制作标题时要文题相符,不能以标题误导读者
C、不能改变稿件的事实部分,不能添加未经核实的内容
D、要注意版面和时段的编排符合总体真实,把握平衡

25、新闻舆论形成的过程一般要经历哪三个阶段:( )
A、酝酿阶段
B、形成阶段
C、扩散阶段
D、产生效应阶段

26、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集中体现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和价值。一般来说,新闻舆论监督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 )
A、监测功能
B、约束功能
C、反馈功能
D、警示功能

27、关于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透明度高,传播面广、影响力大
B、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特殊情况下可以替代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行使权力
C、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干预正常的新闻舆论监督
D、媒体有依法监督的权利,监督对象无权进行解释和答辩

28、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
A、准确监督
B、科学监督
C、依法监督
D、建设性监督

29、“正确的舆论”的含义通常应当包括( )
A、政治方向正确
B、传播时间适宜
C、舆论话题适时
D、舆论强度适中

30、倡导性新闻的两种模式是( )
A、记者模式
B、公民模式
C、客观模式
D、辩证模式

31、在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犯或参与违反犯罪活动案件的报道中,下列哪些做法正确?
A、对未成年人姓名进行化名处理
B、对未成年的声音进行变声处理
C、鉴定书等材料上的姓名模糊处理
D、对未成年影像进行模糊处理

32、下列哪些属于网络空间的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
A、记者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新闻,不确定准确性,就转发了,但转发时注明“有待求证”。
B、记者没有标明某博文的出处,直接就转载到自己的微博上。
C、记者没有得到电视台允许,就将某条新闻直接传到短视频平台上。
D、记者没有得到本单位批准就私自开设了个人职务微博。

33、宋代邸报?种官?的新闻传播?具,是新闻书形式 ( )

34、世界上最早上网的报纸是《赫芬顿邮报》 ( )

35、《申报》创办时,以专业竞争的方式,使当时著名的外报《字林西报》在不到一年时间内 宣布停刊。( )

36、《申报》创办时,报头用的是公元纪年。( )

37、在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背景下创办的《申报》,受到了洋务官员的鼓励。( )

38、《申报》是最早使用电报的外报之一。( )

39、“竹枝词”是早期《申报》吸引中国文人的重要内容。( )

40、梁启超的报刊“时务文体”影响深远。( )

41、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又在北京创办了《新民丛报》。( )

42、《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争,主要是围绕当时的中国现实与未来走向等一系列重大 政治问题。( )

43、号称“以言论造成民国”的《大汉报》主编是孙中山。( )

44、对于革命党发动的辛亥革命,《申报》《大公报》等民营报刊普遍经历了一个先批评后支持的态度转变。( )

45、我国新闻实践中,出现了一些生硬呆板、面目可憎的报道。这是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的必然结果。( )

46、在我国,新闻工作的宗旨与中国的宗旨是完全相同的。( )

47、我国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大量地、经常性地体现在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上。( )

48、我国新闻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体现了讲政治的要求。( )

49、遵守党性原则只是我国各级党委机关报的工作原则。

50、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要提高舆论引导的艺术性。( )

51、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是公共权力、公共事务和公众人物。( )

52、新闻舆论监督应把遵守纪律和法律,恪守新闻道德放在第一位。( )

53、倡导性新闻是一种故意掩盖自身倾向性的报道文体。( )

54、从报道理念及文体特征来看,我国的“新闻宣传”与西方建构的“倡导性报道”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

55、在新闻报道中,客观性与倾向性是水火不容、相互排斥的。( )

56、欧洲大陆国家与美国在新闻传播理念及报道实践方面是高度一致的。( )

57、如今,倡导性报道在美国已经日渐式微,高度边缘化了。( )

58、记者与报道对象或组织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与其发生经济利益关联。( )

59、地震、洪水等救灾现场,记者的主要职责是报道,而不是救援。( )

60、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甚至比采写技巧更重要。( )

61、记者不得假扮警察、法官、纪检监察干部等进行暗访。( )

62、记者采写报道领域不应该涉及自己或家人参与的投资活动范围,如地产、股票等。( )

63、新闻批评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社会监督。( )

64、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享有自由采访权、信息发布自由权等特权。( )

学习通新闻学基础:历史与理论_2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了解了新闻的定义、新闻价值观、新闻的功能以及新闻传播的形式。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新闻学的历史和理论。

新闻学的发展历程

新闻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的“报载”、“说文解字”等都可以看作新闻的萌芽形式。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学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和报刊业的兴起,新闻传播得以广泛普及。同时,人们开始对新闻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新闻学。

20世纪初,新闻学主要集中在英美两国。早期的新闻学主要关注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认为新闻应该客观、中立地报道事实,不应该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这种观点被称为“客观新闻观”。

20世纪中期,随着媒体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发生,新闻学逐渐转向了更加广泛的研究领域。新闻学开始探讨新闻传播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影响等方面。这种观点被称为“文化新闻观”。

新闻学的理论体系

新闻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多种理论,包括:传播理论、意识形态理论、批判理论等。

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是新闻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之一。它主要探讨信息传播的模式、规律、效果等方面。传播理论主要分为三类:单向传播理论、双向传播理论和多向传播理论。

单向传播理论认为信息传播是单向的,信息源向受众传递信息,受众只是被动接受信息。这种理论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

双向传播理论认为信息传播是双向的,信息源和受众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这种理论更为接近实际情况。

多向传播理论则认为信息传播是多向的,信息源和受众之间的交互作用非常复杂。

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新闻传播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传递意识形态。新闻传播是一种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行为。

批判理论

批判理论认为新闻传播存在着一定的权力关系,新闻机构往往被政治、经济上的权力机构所控制。批判理论主张破除这种权力关系,让新闻传播更加公正、客观。

总结

新闻学是一门既年轻又重要的学科。它关注新闻的定义、新闻价值观、新闻的功能、新闻传播的形式、新闻学的历史和理论体系等方面。通过学习新闻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新闻,更好地判断新闻的真伪和价值。

中国大学新闻学基础:历史与理论_2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中国大学新闻学的历史和发展。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大学新闻学的基础理论。

新闻学的定义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的产生、传播、接受、评价和影响的学科。

从这个定义来看,新闻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新闻的产生:即新闻事件的发生和追踪。
  • 新闻的传播:即新闻的采集、编辑、制作和发布。
  • 新闻的接受:即读者、观众、听众等接受新闻的过程。
  • 新闻的评价:即对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进行评价和监督。
  • 新闻的影响:即新闻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新闻的特征

在新闻学中,新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 时效性:即新闻必须具有时效性,能够及时地传达最新的信息。
  • 社会性:即新闻必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 真实性:即新闻必须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事件的真相。
  • 公共性:即新闻必须是公共的,能够传达给大众。
  • 传播性:即新闻必须具有传播性,能够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给受众。

新闻价值观

新闻价值观是指新闻工作者所坚持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

在中国,新闻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真实性:新闻必须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事件的真相,避免虚假报道、夸大事实等行为。
  • 人民性:新闻必须服务于人民,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意见和诉求,维护人民的利益。
  • 权威性:新闻必须具有权威性,遵循客观、科学、合理的报道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 社会责任感: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承担起对社会的监督和关注。

媒介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融合成为了新闻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媒介融合是指不同媒介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在新闻领域,媒介融合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媒介融合的发展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具备跨媒介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技术能力,能够在不同媒介之间进行信息采集、编辑和发布。

结语

以上就是中国大学新闻学基础理论的简要介绍。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对于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新闻学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