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6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尔雅机械制造工程学2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78 min read

尔雅机械制造工程学2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1

1.1 机床夹具设计概述——(一)夹具的尔雅定义及功能随堂测验

1、机床夹具由______、机械_________、制造__________ 、工程________组成。学期习通

2、末答机床夹具的案学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尔雅

3、机械机床夹具按适用范围分为四大类:____________、制造____________、工程____________、学期习通____________。末答

1.1 机床夹具设计概述——(二)机床夹具各组成部分的作用随堂测验

1、对刀元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定位元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夹紧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工件在夹具上的定位——(一)六点定位原理随堂测验

1、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均能满足相应工序的加工要求。

2、过定位和欠定位不会同时出现

3、用________________的六个支承点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在夹具中得到正确位置的规律,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1.2 工件在夹具上的定位——(二)固定式定位元件随堂测验

1、花键心轴用于以花键内孔表面为定位基准的工件花键心轴。

2、圆柱心轴 用于以圆柱内孔表面为定位基准的工件圆柱心轴。

3、不论采用支承钉或支承板作为定位元件,装人夹具体后,为使各支承面在一个水平面内,应再____________一次。

1.2 工件在夹具上的定位——(三)其它定位元件随堂测验

1、一般辅助支承是在工件定位后才参与工作的,所以不起定位作用,但能增加工件的刚性和稳定性。

2、可调式定位元件主要用于精基准定位 当毛坯的尺寸及形状变化较大时,为了适应各批毛坯表面位置的变化,需采用可调支承进行定位。

3、浮动式定位支承(又称自位支承),指支承本身的位置在定位过程中,能_______________工件定位基准面位置变化的一类支承。

1.2 工件在夹具上的定位——(四)组合定位分析随堂测验

1、组合定位中,为了便于分析,通常把限制自由度最多的定位表面称为第一定位基准

2、组合定位中几个定位元件组合起来定位一个工件相应的几个定位面,该组合定位元件能限制工件的自由度总数应_________________各个定位元件单独定位各自相应定位面时所能限制自由度的数目之和。

3、组合定位中,定位元件在单独定位某定位面时原来起限制工件移动自由度的动作可能会转化成起限制工件转动自由度的作用。但一旦转化后,该定位元件就______再起原来限制工件移动自由度的作用了。

1.2 工件在夹具上的定位——(五)过定位现象的消除方法随堂测验

1、采用浮动支承结构,可消除定位元件限制绕某__________________坐标轴转动方向自由度的作用。

2、当采用一平面、两短圆柱销的定位元件组合定位时,在两销连心线方向有过定位。消除过定位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削角销是改变定位元件______________的典型例子。

1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1-单元测试

1、在平面磨床上磨削一平板,要求保证其高度尺寸,一般应限制工件的( )几个自由度。
A、A. 3
B、B. 4
C、C. 5
D、D. 6

2、机床夹具中夹紧装置应满足以下除( )之外的基本要求。
A、夹紧动作准确
B、夹紧动作快速
C、夹紧力应尽量大
D、夹紧装置结构应尽量简单

3、工件在夹具中安装时,绝对不允许采用( )。
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过定位
D、欠定位

4、下面对工件在加工中定位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加工要求尽可能采用不完全定位
B、为保证定位的准确尽可能采用完全定位
C、过定位在加工中是可以使用的
D、在加工中严格禁止使用欠定位

5、工程上常讲的“一面两销”一般限制了工件的( )个自由度。
A、3
B、4
C、5
D、6

6、在车床上加工轴类零件的外圆,使用前后顶尖定位工件,则后顶尖即尾架顶尖所限制的工件自由度数为( )。
A、1
B、2
C、3
D、4

7、在外圆柱上铣平面,用两个固定短V形块定位,其限制了工件的自由度数为( )。
A、2
B、3
C、4
D、5

8、固定短圆锥销所限制的自由度数为( )。
A、1
B、2
C、3
D、4

9、工件在定位中出现欠定位,是因为( )。
A、加工所要求限制的自由度定位中没有被限制
B、实际限制自由度数少于六点
C、实际限制自由度数大于六点
D、实际被限制自由度数大于加工所要求的自由度数

10、在工件定位中,超过六点定位支撑点( )。
A、都有可能
B、一定是欠定位
C、一定是完全定位
D、一定是过定位

11、过定位是不允许的

12、工程中工件“一面两孔”定位时削角销的方向无任何要求。

13、所有定位销的定位端头部均做成15度长倒角,以便于工件套入。

14、一般大平面限制了工件的 个自由度,窄平面限制了工件的 个自由度。

15、一般短圆柱销限制了工件的 个自由度,长圆柱销限制了工件的 个自由度。

16、从限制自由度与加工要求的关系分析,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可能出现以下情况:不完全定位、完全定位、欠定位和 。

1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1-单元作业

1、简述机床夹具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什么是过定位?过定位在什么情况下允许在什么情况下不允许?

3、简述可调式定位元件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4、简述辅助支承的作用?

5、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如图所示的定位方案中各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

6、简述标准化钻套的分类及应用场合。

7、消除过定位现象的方法有哪些?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2

1.3 定位误差——(一)定位误差概述随堂测验

1、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所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误差。

2、基准位置误差即定位基准的相对位置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3、定位误差一般是指______________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4、基准不重合误差即工序基准相对______________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1.3 定位误差——(二)典型定位方法的定位误差计算(1)随堂测验

1、工件以内孔表面为定位基准,以心轴(或销)为定位元件,工件孔与定位心轴(或销)常采用间隙配合,若心轴水平放置则此时产生的基准位置误差为( )
A、工件孔与定位心轴(或销)之间的最大间隙
B、工件孔与定位心轴(或销)之间最大间隙的二分之一
C、工件孔与定位心轴(或销)之间最大间隙的四分之一
D、工件孔与定位心轴(或销)之间最大间隙的六分之一

2、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在大多数情况下,要考虑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的制造误差。

3、以外园柱表面为定位基准,V形块为定位元件,在外圆柱表面上加工键槽时,v形块夹角α常取______________。

1.3 定位误差——(二)典型定位方法的定位误差计算(2)随堂测验

1、在一个工序中,若一个工序尺寸的定位误差和除了定位误差以外的其它误差总和小于等于该工序尺寸的公差,则该工序的定位方案能满足该工序所有尺寸的要求。

2、定位误差的数值一般应控制在零件有关尺寸公差的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之内。

1.4夹具设计的核心问题随堂测验

1、夹紧装置主要由夹紧元件、中间传力机构、动力源装置组成。

2、工件在定位元件上定位后,必须采用一定的装置将工件压紧夹牢,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因受____________、惯性力或离心力等作用而发生振动或位移,从而保证加工质量和生产安全,这种装置称为夹紧装置。

3、夹紧元件是执行___________的最终元件,是直接与工件接触来完成夹紧的。

4、夹紧力的方向应方便装夹和有利于________夹紧力。

5、夹紧力的作用点的位置应能保持工件的正确定位而不发生________或偏转。为此,作用点的位置应靠近支承面的几何中心,使夹紧力均匀分布在接触面上。

1.5 常用夹紧装置的自锁条件及特点随堂测验

1、楔块夹紧装置主要用于增大夹紧力或改变夹紧力方向。

2、圆偏心夹紧实际上是斜楔夹紧的一种变形,若将偏心轮的工作部分弧展开,就可得到一个具有直线斜边的楔块。

3、螺旋夹紧装置是从楔块夹紧装置转化而来的,相当于把楔块绕在_____________体上,转动螺旋时即可夹紧工件。

4、曲线偏心有阿基米德曲线或___________曲线,这两种曲线的优点是升角变化均匀或不变,可使工件夹紧稳定可靠,但制造困难,故使用较少。

1.6机床夹具设计步骤及方法随堂测验

1、在机床夹具中视工件为透明体。

2、对刀块的侧对刀面向对于两定向键侧面的平行度要求,是为了保证所铣键槽与工件轴心线的平行度。

3、绘制机床夹具总图的顺序一般是先用______________绘出工件的轮廓外形。

4、在夹具总图上应标注的尺寸、公差有下列五类:工件与定位元件的联系尺寸、夹具与刀具的联系尺寸、夹具与机床的联系尺寸、夹具内部的配合尺寸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2-单元测试

1、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主要与( )因素有关。
A、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间的尺寸变化量
B、本工序要保证的尺寸大小
C、本工序要保证的尺寸精度
D、定位元件和定位基准本身的制造精度

2、在钻床上依次对同一孔进行钻、扩、铰加工时,通常使用( )
A、快换钻套
B、可换钻套
C、.固定钻套
D、特殊钻套

3、三爪夹头夹外圆是属于( )
A、定心夹紧机构
B、圆偏心夹紧机构
C、螺旋夹紧机构
D、斜楔夹紧机构

4、斜楔的楔角愈小,增力比愈( );摩擦角愈大,增力比愈( )
A、大 小
B、大 大
C、小 小
D、小 大

5、六点定位原理,可以保证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也能否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6、定位误差一般是指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7、基准位置误差即定位基准的相对位置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8、绘制夹具总图时主视图应取操作者实际工作时的位置,以作为装配夹具的依据并供使用时参考

9、绘制夹具总图时先用细实线线绘出工件的轮廓外形;然后把工件视为透明体,按照工件的形状及位置依次绘出定位、夹紧、导向及其它元件或装置的具体结构;最后绘制夹具体,形成一个夹具整体

10、机床夹具由 、夹紧装置、导向元件、夹具体和其它元件及装置组成

11、机床夹具的定位误差主要由 和基准位置误差引起

12、设计夹具夹紧机构时,必须首先合理确定夹紧力的三要素: 、 和

13、铣床夹具中常用对刀引导元件是 ,钻床夹具中常用对刀引导元件是

14、为了减少夹紧力,最好使夹紧力、切削力和工件重力三者方向

15、在夹紧装置中,基本的夹紧机构类型有: 、螺旋夹紧机构和偏心夹紧机构。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2-单元作业

1、设计机床夹具需要研究哪些原始资料?

2、在夹具总图上应标注的尺寸、公差有哪五类?

3、圆偏心夹紧的特点及使用场合?

4、如图(a)、(b)分别为工序简图、定位方案简图,试确定尺寸A、B、C的定位误差。

5、有一批轴类铸坯零件,欲在两端面同时打中心孔,工件定位方案如图所示,试分析加工后这批毛坯上的中心孔与外圆可能出现的最大同轴度误差(注:只考虑定位误差的影响)

6、什么是基准不重合误差?大小如何确定?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实例1

2.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述随堂测验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工位组成。

2、采用多工位加工,可以提生产率和保证被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3、单件生产就是相同结构、相同尺寸的零件只生产一件的生产类型。

4、在一道机械加工工序中,一个工件只能占据一个工位。

5、用三把外圆车刀,同时车削阶梯轴的三个台阶,因为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均不相同,所 以称为三个工步。

2.2定位基准的选择——(一)基准概念及定位表面类型随堂测验

1、在四爪单动卡盘上装夹工件对毛坯面进行找正时,一般采用:
A、划线盘;
B、卡尺
C、千分尺
D、百分表

2、工艺基准按不同场合和用途可分为:
A、工序基准
B、定位基准
C、测量基准
D、装配基准

3、通常可选择的工件定位表面有:
A、工件已有表面
B、专门加工表面
C、直接找正表面
D、划线找正表面

2.2定位基准的选择——(二)精基准的选择原则随堂测验

1、下列加工工序中 不是自为基准加工的。
A、浮动镗刀镗孔
B、无心磨床磨外圆
C、齿轮淬火后磨齿面
D、浮动铰刀铰孔

2、轴类零件加工中,为了实现基准统一原则,常采用 作为定位基准。
A、选精度高的外圆
B、选一个不加工的外圆
C、选一个中心孔和一个不加工的外加工的外圆
D、两端中心孔

3、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
A、为了保证设计尺寸,在选择基准时必须采用基准重合的原则,以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
B、基准不重合一般发生在①直接得到加工尺寸不可能或不方便,②在制定工艺规程时,要求定位基准单一以便减少夹具类型或进行自动化生产。
C、当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时,就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其值是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尺寸的变化量。
D、基准不重合误差不仅指尺寸误差,对位置误差也要考虑。

2.2定位基准的选择——(三)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随堂测验

1、在选择粗基准时,首先保证工件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间的位置要求时,则应以 为基准。
A、不加工表面
B、加工表面本身
C、精基准
D、三者都对

2、零件的某些表面不需要加工,则应选择其中与加工表面有( )要求的表面为粗基准。

3、粗基准在( )只允许在零件加工工序中使用一次,不允许重复使用。

2.3 机械加工工序的设计——(一)零件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随堂测验

1、经济精度是指 。
A、低精度
B、普通机床精度
C、数控机床精度
D、正常生产条件下精度

2、有色金属可以采用 加工。
A、磨削
B、金刚镗
C、高速精密车削
D、高速精密铣削

3、在加工质量方面,铣削和刨削一般同级,但对于尺寸较大的平面,由于刨削无明显的接刀痕,故刨削优于铣削。

2.3 机械加工工序的设计——(二)加工阶段的划分随堂测验

1、精车属于 。
A、粗加工
B、半精加工
C、精加工
D、光整加工

2、一批轴要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通常应至少分成两道工序。

3、一批轴只有外圆需要进行粗车和半精车,因此这批轴有二道工序。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实例1-单元测试

1、在划分工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工人、工作地点、工件这三者改变了任意一个则将成为另一工序
B、若工人、工作地点、工件这三者不变,则认为是同一工序
C、一个轴类零件,外圆在进行粗磨后,把工件卸下后进行淬火处理,然后取回在同一台磨床,由同一个工人进行精磨,则粗磨和精磨可认为是同一工序
D、A、B、C都正确

2、在四爪单动卡盘上装夹工件对已加工表面进行找正时,一般采用 。
A、划线盘
B、卡尺
C、千分尺
D、百分表

3、下列加工工序中 不是自为基准加工的。
A、浮动镗刀镗孔
B、无心磨床磨外圆
C、齿轮淬火后磨齿面
D、浮动铰刀铰孔

4、轴类零件加工中,为了实现基准统一原则,常采用 作为定位基准。
A、选精度高的外圆
B、选一个不加工的外圆
C、两端中心孔
D、选一个中心孔和一个不加工的外加工的外圆

5、在选择粗基准时,首先保证工件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间的位置要求时,则应以 为基准。
A、不加工表面
B、加工表面本身
C、精基准
D、三者都对

6、精车属于 。
A、粗加工
B、半精加工
C、精加工
D、光整加工

7、减少辅助时间的措施有 。
A、采用快速夹紧装置
B、提高切削用量
C、多刀加工
D、采用多工位机床

8、对于加工质量要求较高的零件,应将粗、精加工分开,其主要原因是 。
A、能纠正工艺系统中机床的制造及安装调整误差
B、能纠正工艺系统中夹具和刀具的制造误差
C、能纠正在粗加工中所造成的误差
D、能及早发现毛坯的缺陷,并能合理使用设备

9、选择表面加工方法时应主要考虑 。
A、被加工表面的加工要求
B、被加工工件材料
C、工件的生产纲领
D、现场生产条件

10、在加工质量方面,铣削和刨削一般同级,但对于尺寸较大的平面,由于刨削无明显的接刀痕,故刨削优于铣削。

11、粗基准在(同一定位方向上)只允许在零件加工工序中使用一次,不允许重复使用。

12、基准不重合一般发生在①直接得到加工尺寸不可能或不方便,②在制定工艺规程时,要求定位基准单一以便减少夹具类型或进行自动化生产。

13、在两个不同的工序中,都使用同一个定位基准,即为基准重合原则

14、用同一把外圆车刀分三次车削阶梯轴的同一个台阶,因切削用量变化,故称为三个工步。

15、工件在加工前,在机床或夹具中相对刀具应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给予固定,这个过程称为( )。

16、采用工序集中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间的相互 精度。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实例1-单元作业

1、粗基准和精基准选择原则有哪些?

2、工序的定义是什么?

3、简述工位的定义。

4、在制订加工工艺规程中,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

5、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6、简述定位基准定义。

7、简述经济精度概念。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实例2

2.3 机械加工工序的设计-(三)加工顺序安排及工序的划分随堂测验

1、采用工序集中原则的优点是 。
A、易于保证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B、便于管理
C、可以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
D、可以减小工件装夹时间

2、采用先面后孔原则是为了 。
A、先加工基面
B、提高孔与基面的位置精度
C、平面的切削力较大
D、提高孔加工刀具使用寿命

3、工序集中则使用的设备数量少,生产准备工作量小。

2.3 机械加工工序的设计-(四)加工余量的影响因素随堂测验

1、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
A、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B、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C、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D、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

2、在无心磨床上加工轴时,( )误差可忽略不计。

3、( )是指标注零件尺寸公差时,应向材料实体方向单向标注。

2.4 工艺尺寸链-(一)尺寸链原理及极值法解尺寸链随堂测验

1、尺寸链封闭环的公差,等于各增环的公差之和减去各减环公差之和。

2、直线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和减环。

3、直线装配尺寸链只有一个封闭环。

4、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 ),称为尺寸链。

2.4 工艺尺寸链-(二)极值法解尺寸链的解析方法随堂测验

1、因为加工余量不是加工要求,所以不能成为封闭环。

2、“假废品”只能出现要尺寸测量过程中,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

3、直线装配尺寸链中的装配要求尺寸就是封闭环。

2.4 工艺尺寸链-(三)概率法解尺寸链原理随堂测验

1、与极值法相比,概率法解尺寸链的不足是 。
A、封闭环公差相同,减小了组成环公差
B、组成环公差相同,缩小了封闭环公差
C、在批量生产中不能应用
D、可能出现0.27%的废品

2、概率法解尺寸链适合于批量生产,调整法加工。

3、调整法加工得到的尺寸是独立的随机变量。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实例2-单元测验

1、采用工序集中原则的优点是 。
A、便于管理
B、易于保证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C、可以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
D、可以减小工件装夹时间

2、箱体各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指的是 。
A、孔距精度
B、孔的圆柱度
C、同轴线孔的同轴度
D、孔与平面之间距离精度

3、工序集中的优点是 。
A、调整工作简单
B、机床和工装复杂
C、需要高技术操作工人
D、便于保证高的相互位置精度

4、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法求解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 。
A、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大值
B、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
C、各组成环公差之和
D、各组成环公差的平方和的平方根

5、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 进行。
A、切削加工之前
B、磨削加工之前
C、切削加工之后
D、粗加工后、精加工前

6、检验工序通常安排在 。
A、粗加工阶段结束
B、车间转换前后
C、重要工序前后
D、全部工序结束

7、箱体加工采用“先面后孔”原则,是由于 。
A、符合先粗后精
B、符合先主后次
C、可简化夹具结构
D、有利于加工孔

8、影响最小工序余量的因素有 。
A、前工序的表面粗糙度和缺陷层
B、上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C、前工序的安装误差
D、前工序形成的表面位置误差

9、工序分散原则是将加工内容分散在较多的工序中进行,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很少。

10、位置偏差是随机出现的,所以在制定加工余量时不需要考虑。

11、工艺尺寸链组成环的尺寸一般是由加工直接得到的。

12、直线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和减环。

13、因为加工余量不是需要保证的加工要求,所以不能成为封闭环。

14、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 ),称为尺寸链。

15、( )是指标注零件尺寸公差时,应向材料实体方向单向标注。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实例2-单元作业

1、

2、

3、

3 机械制造精度分析与控制

3.1 机械加工精度随堂测验

1、1.车床、外圆磨床误差敏感方向都是______方向。
A、水平
B、垂直
C、轴线
D、回转

2、2.镗床误差敏感方向是____________。
A、水平
B、垂直
C、随着转动位置变化
D、轴线

3、3.龙门刨床、平面磨床误差敏感方向都是______方向。
A、水平
B、垂直
C、轴线
D、回转

3.2 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一)机床误差随堂测验

1、1.什么是理想回转轴线?
A、绝对平直的轴线;
B、空间位置固定不变的轴线;
C、瞬时速度为零的轴线;
D、轴的几何中心;

2、2.主轴的飘移是指实际轴线在每转中:
A、以一个固定大小偏离理想轴线;
B、与理想轴线在某一固定方向上偏离;
C、以不断变化的大小偏离理想轴线;
D、与理想轴线在不同的方向上偏离;

3、3.主轴回转误差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A、纯径向跳动;
B、纯轴向传动;
C、纯角向摆动;
D、弯扭振动;

3.2 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二)工艺系统受力变形随堂测验

1、1.工艺系统刚度与各组成部分刚度相比,系统刚度     各组成部分的刚度。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2、2.车削轴时随着刀具在轴向的位置不同,系统刚度 。
A、不变
B、改变
C、为零
D、最大

3、3.毛坯误差复映规律的要点是?
A、加工后存在同类误差;
B、加工后误差大小不变;
C、每次加工后误差变小;
D、随着加工次数增加误差逐步减小;

3.2 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三)工艺系统热变形随堂测验

1、1.工艺系统的热源有哪些?
A、切削热;
B、摩擦热;
C、环境热;
D、辐射热;

2、2.机床热变形包括 。
A、主轴箱温升;
B、立柱倾斜;
C、导轨凸起;
D、主轴速度增加;

3、3.由于工件一般均为规则形状,因而其热变形只有均匀变形。

3.2 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四)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随堂测验

1、1.一次调整误差和多次调整误差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误差?
A、均为变值系统误差;
B、均为随机误差;
C、分别是常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D、均为常值系统误差;

2、2.刀具达到热平衡前的热伸长属于 。
A、常值系统误差
B、变值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不能确定误差的种类

3、3.分布图法可用于 。
A、区分变值系统误差;
B、计算废品率;
C、确定工艺能力;
D、判断工艺稳定性;

3.2 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五)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随堂测验

1、1.下列实例中哪个属于误差转移法?
A、卧式车床加装中心架;
B、转塔车床车刀立刀安装法;
C、配偶件分组配对法;
D、就地加工法;

2、2.不用超精设备,采用 可以加工出非常平的(原始)平面。
A、误差补偿法;
B、误差分组法;
C、误差平均法;
D、控制误差法;

3、3.提高加工精度途径的实质就是控制或减小原始误差。

机械加工精度分析与控制-单元测试

1、过切削刃上的点的加工表面的 是加工误差的敏感方向。
A、轴线方向;
B、平行方向;
C、法线方向;
D、切线方向;

2、机床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有:主轴回转误差、 和传动链误差。
A、机床受力变形;
B、机床导轨误差;
C、机床受热变形;
D、机床调整误差

3、工艺系统受力一定的情况下,其变形的大小取决于工艺系统的 。
A、加工精度;
B、装配精度;
C、组成环节;
D、刚度;

4、工艺系统受热变形,破坏了 的位置关系和运动关系,造成加工误差。
A、刀具与工件间;
B、传动齿轮间;
C、主轴与端面间;
D、床身与导轨间;

5、机床导轨误差包括: 。
A、直线度误差(垂直面内和水平面内的);
B、前后导轨的平行度误差;
C、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的平行度误差;
D、导轨与丝杠的平行度误差;

6、外圆磨床上采用死顶尖可以使 不反映的工件上。
A、导轨误差;
B、主轴的回转误差;
C、主轴的跳动;
D、传动链误差;

7、精密丝杠磨床的母丝杠中空并通以冷却液可以 。
A、减少受力变形;
B、降低丝杠温度;
C、减小丝杠的热变形;
D、增加传递效率;

8、车削细长轴外圆时,由于刚度不足,加工后会产生两头粗中间细的双曲线形误差。

9、主轴纯轴向窜动会使得加工螺纹产生螺距误差。

10、机械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 和位置精度。

11、加工一批工件,若毛坯有尺寸分散,则加工后工件也存在尺寸分散的现象属于 规律。

机械加工精度分析与控制--单元作业

1、什么是加工精度?什么是加工误差?

2、什么是误差敏感方向?

3、主轴回转误差有哪些基本形式?

4、何谓工艺系统的刚度?

5、解释误差复映规律。

4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4.1加工表面质量概述-(1)表面质量的内涵及发展随堂测验

1、表面质量中,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不包括()
A、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B、轮廓的最大高度Rz
C、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
D、尺寸精度

2、表面缺陷是指在加工、储存或使用期间,非故意或偶然生成的实际表面的单元体、成组的单元体、不规则体。

3、表面波纹度是介于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之间的一种带有周期性的几何形状误差。

4.1加工表面质量概述-(二)表面质量的重要性随堂测验

1、零件的表面质量影响零件的质量和使用性能,一般不影响装配后的产品整机装配精度、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2、对于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减小表面粗糙度值通常可使抗疲劳强度提高。

3、不同机械加工方法引起的表面完整性变化不同,对疲劳性能的影响也不同。

4.2 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一)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随堂测验

1、影响磨削加工后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包括()
A、砂轮的速度
B、工件的速度
C、径向进给量
D、轴向进给量

2、改变零件的加工顺序、改变工艺参数(切削用量、走刀方向等)等可抑制或减少加工毛刺。

3、切削加工时,通过提高冷却润滑效果,有利于减少塑性变形、抑制积屑瘤和鳞刺的产生,但对表面粗糙度值没有影响。

4.2 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二)表面层的物理机械性能随堂测验

1、衡量冷作硬化程度的指标包括()
A、冷硬层的深度
B、表面层的显微硬度
C、硬化程度
D、硬化梯度

2、机械加工后表面层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A、冷态塑性变形
B、弹性变形
C、热态塑性变形
D、金相组织变化

3、磨削裂纹不但影响零件的外观,还直接影响零件的质量。

4.3 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的途径-零件表面光整加工技术(1)随堂测验

1、零件表面光整加工技术的主要功能或目的包括()
A、去除棱边毛刺,棱边均匀倒圆
B、减小零件表面粗糙度值,改善表面纹理
C、提高零件表面层的物理机械性能
D、改善或改变零件表面的光泽度、光亮度

2、零件表面光整加工技术只是针对经过机械加工后的零件表面而言。

3、与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工艺系统一样,零件表面光整加工工艺应被视为零件表面光整加工设备、零件表面光整加工介质、工装夹具和被加工零件组成的一个系统。

4.3 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的途径-零件表面光整加工技术(2)随堂测验

1、滚磨光整加工工艺的主要优点有()
A、可以实现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工件的批量加工
B、可以一次性全方位加工到各种工件的几乎所有复杂结构部位
C、可以同时对影响工件表面质量的多指标进行综合改善
D、对加工设备的制造精度要求相对不高

2、下面属于工件处于自由状态的滚磨光整加工方式有()
A、离心式
B、复合式
C、振动式
D、主轴式

3、采用工件处于非自由状态的滚磨光整加工工艺时,可以避免工件之间的磕碰现象。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单元测验

1、评价机械产品的功能和质量指标中,精度指标一般不包括()
A、功率
B、机床的主轴精度
C、机床的导轨精度
D、机床的传动链精度

2、交叉主轴式滚磨光整加工工艺一般适合加工的零件类型为()
A、轴类零件
B、盘类零件
C、箱壳类零件
D、小杂件

3、抛喷丸工艺中,影响抛喷丸强度的因素有()
A、介质大小
B、介质密度
C、抛喷丸速度
D、抛喷丸角度
E、抛喷丸距离

4、零件的使用性能包括()
A、耐磨性
B、疲劳性
C、加工质量
D、腐蚀性

5、影响磨削加工后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包括()
A、砂轮的粒度
B、砂轮的硬度
C、砂轮的组织
D、磨粒的材料
E、砂轮的修整

6、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两部分。

7、机械加工时表面层的冷作硬化是强化作用和回复作用的综合结果。

8、具有相同表面粗糙度Ra值的零件,耐磨性相同。

9、当温度超过工件材料金相组织变化的临界点时,会发生()变化。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单元作业

1、零件机械加工后的表面质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一般机械加工后的零件总是存在与基体材料不同的很薄的表面层,简要分析该表面层的组成及其沿零件深度方向的变化。

3、表面层的残余应力状态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4、车削一铸铁零件的外圆表面,若进给量为0.4mm/r,车刀刀尖圆弧半径为3mm,试估算车削后表面粗糙度的数值。

5、简述滚磨光整加工的效果。

6、简述卧式主轴式滚磨光整加工的基本原理。

7、什么是冷作硬化现象?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8、简述磨削淬火钢时表面层产生的烧伤现象。

9、毛刺有很大的危害,简述抑制和减少毛刺形成的方式,并举例说明。

10、什么是表面光整加工技术。

5 机械产品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5.1装配工艺规程概述随堂测验

1、合件就是组件

2、清洗属于装配作业

5.2装配工艺尺寸链随堂测验

1、装配精度要求一般是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

2、装配尺寸链必须一件一环

5.3 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一)互换法随堂测验

1、完全互换就是零件合格条件下,装配后不会出现一个废品。

2、不完全互换就是零件合格条件下,装配后可能出现废品。

5.3 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二)选配法和调整法随堂测验

1、选配法有直接选配,分组选配和复合选配三种方法。

2、调整法有固定调整法和移动调整法两种

5.3 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三)修配法随堂测验

1、修配法有独件修配法,合并修配法和就地加工修配法三种方法

2、选择修配环时只考虑修配量

5.4 装配工艺规程设计随堂测验

1、装配工艺规程包含( )文件
A、装配工艺流程图
B、装配工艺过程卡片
C、装配工艺说明书
D、装配图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单元测验

1、装配工艺规程包含( )文件。
A、装配工艺流程图
B、装配工艺过程卡片
C、装配工艺说明书
D、.装配图

2、合件就是组件

3、清洗属于装配作业

4、装配精度要求一般是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

5、装配尺寸链必须一件一环

6、完全互换就是零件合格条件下,装配后不会出现一个废品。

7、不完全互换就是零件合格条件下,装配后可能出现废品。

8、选配法有直接选配,分组选配和复合选配三种方法。

9、调整法有固定调整法和移动调整法两种

10、修配法有独件修配法,合并修配法和就地加工修配法三种方法

11、选择修配环时只考虑修配量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单元作业

1、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2、装配的组织形式有几种?有何特点?

3、装配尺寸链共有几种?有何特点?

制造工程学2期末考试

机械制造工程学2

1、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 )。
A、心轴外圆柱面
B、工件内圆柱面
C、心轴中心线
D、工件孔中心线

2、夹具的动力装置中,最常见的动力源是( )。
A、气动
B、气-液联动
C、电磁
D、真空

3、工件外圆柱面以90?V形块定位铣键槽,如图所示,其定位误差为( )。
A、Td
B、0.7Td
C、0.5Td
D、0

4、如图示,在圆球上铣平面,保证尺寸H,需要限制几个自由度?( )
A、6个
B、3个
C、2个
D、1个

5、在平面磨床上磨削平面时,要求保证被加工平面与底平面之间的尺寸精度和平行度,这时应限制( )个自由度。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6、箱体类工件常以一面两孔定位,相应的定位元件应是( )。
A、一个平面、二个短圆柱销
B、一个平面、一个短圆柱销、一个短削边销
C、一个平面、二个长圆柱销
D、一个平面、一个长圆柱销、一个短圆柱销

7、工件加工时,其定位目的在于确定( )基准的位置。
A、设计
B、工序
C、测量
D、定位

8、如图所示工件,加工表面为A,定位表面为B,其定位误差为( )。
A、0.28mm
B、0.30mm
C、0.02mm
D、0mm

9、机床夹具中需要考虑静平衡要求的是哪一类夹具( )。
A、车床夹具
B、钻床夹具
C、镗床夹具
D、铣床夹具

10、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 )。
A、心轴外圆柱面
B、工件内圆柱面
C、心轴中心线
D、工件外圆柱面

11、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 )。
A、定位元件
B、对刀—导向元件
C、夹紧元件
D、连接元件

12、下列哪一种定位不能采用( )。 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过定位 D.欠定位
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过定位
D、欠定位

13、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 )个自由度。
A、5
B、4
C、3
D、2

14、盘形齿轮齿坯精加工时,采用小锥度心轴装夹车削外圆属何种定位()。
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过定位
D、欠定位

15、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加工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 )。
A、工序
B、工步
C、安装
D、走刀

16、零件的生产纲领是指().
A、一批投入生产的零件数量
B、生产一个零件所花费的劳动时间
C、零件的全年计划生产量
D、一个零件从投料到产出所花费的时间

17、在每一工序中确定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 )。
A、设计基准
B、工序基准
C、定位基准
D、测量基准

18、工序的最小加工余量由( )决定。
A、上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B、本道工序加工时的装夹误差
C、上道工序加工时的装夹误差
D、本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19、自为基准是指以加工面本身作为精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中,这是由于( )。
A、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B、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C、能保证加工面余量小而均匀
D、能保证加工面形状和位置精度

20、在机械加工中,完成一个工件的一道工序所需的时间,称为( )。
A、基本时间
B、劳动时间
C、单间时间
D、服务时间

21、在生产中批量越大,则准备与终结时间摊到每个工件上的时间( )。
A、越多
B、越少
C、与生产批量无关
D、看情况

22、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所需零件的过程称为( )。
A、生产过程
B、工艺过程
C、工艺规程
D、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3、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 )。
A、零件结构对强度的影响
B、零件结构对加工可行性的影响
C、零件结构对使用性能的影响
D、零件结构对刚度的影响

24、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 )。
A、铸件
B、锻件
C、棒料
D、管材

25、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使用被加工表面的( )基准作为精基准。
A、设计
B、工序
C、测量
D、装配

26、经济加工精度是在( )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A、最不利
B、最佳状态
C、最小成本
D、正常加工

27、铸铁箱体上φ120H7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
A、粗镗—半精镗—精镗
B、粗镗—半精镗—铰
C、粗镗—半精镗—粗磨
D、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

28、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 )进行。
A、切削加工之前
B、磨削加工之前
C、切削加工之后
D、粗加工后、精加工前

29、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
A、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B、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C、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D、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

30、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 )。
A、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B、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C、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D、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31、在切削加工时,下列哪个因素对表面粗糙度没有影响?( )
A、刀具几何形状
B、切削用量
C、工件材料
D、检测方法

32、切削加工时,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一般是( )。
A、刀具材料
B、进给量
C、切削深度
D、工件材料

33、机械加工时,工件表面产生波纹的原因有( )。
A、塑性变形
B、切削过程中的振动
C、残余应力
D、工件表面有裂纹

34、加工塑性材料时,( )切削容易产生积屑瘤和鳞刺。
A、低速
B、中速
C、高速
D、超高速

35、工艺能力系数与零件公差(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关系不大

36、工艺系统刚度等于工艺系统各组成环节刚度( )。
A、之和
B、倒数之和
C、之和的倒数
D、倒数之和的倒数

37、零件加工尺寸符合正态分布时,其均方根偏差越大,表明尺寸( )。
A、分散范围越大
B、分散范围越小
C、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偏差越大
D、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偏差越小

38、误差的敏感方向是( )。
A、主运动方向
B、进给运动方向
C、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法向
D、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切向

39、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是( )。
A、精度要求最高的环
B、要保证的装配精度
C、尺寸最小的环
D、基本尺寸为零的环

40、大批、大量生产的装配工艺方法大多是( )。
A、按互换法装配
B、以合并加工修配为主
C、以修配法为主
D、以调整法为主

41、常用的机械装配方法有( )和修配法等。
A、完全互换法
B、大数互换法
C、调整法
D、选配法

42、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一般包括( )。
A、相互位置精度
B、相互配合精度
C、相互运动精度
D、工作稳定性

43、单件时间包括( )。
A、基本时间
B、辅助时间
C、布置工作地时间
D、体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44、平面加工方法有( )等。
A、车削
B、铣削
C、磨削
D、拉削

45、选择粗基准最主要的原则是( )。
A、保证相互位置关系原则
B、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分配原则
C、基准重合原则
D、自为基准原则

46、机械加工时,工件表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有( )。
A、塑性变形
B、表面烧伤
C、切削过程中的振动
D、金相组织变化

47、从误差分布曲线图中可以看出( )。
A、误差的分散范围
B、误差的平均位置
C、误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D、废品率的大小

48、零件加工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 )有重要影响。
A、耐磨性
B、耐蚀性
C、抗疲劳强度
D、配合质量

49、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
A、工件定位基面的制造误差
B、定位元件工作表面的制造误差
C、工序基准与测量基准不重合误差
D、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误差

50、V形块上两斜面的夹角,一般选用( )。
A、45°
B、70°
C、90°
D、120°

51、用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52、采用机床夹具装夹工件,主要是为了保证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53、工件加工时,采用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都是允许的。

54、斜楔夹紧的自锁条件是:楔角口应小于两接触面摩擦角之和。

55、工件夹紧变形会使被加工工件产生形状误差。

56、只要工序能力系数大于1,就可以保证不出废品。

57、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58、由于刀具磨损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59、零件表面残余应力为压应力时,可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60、在机械加工中不允许有加工原理误差。

61、普通车床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不大。

62、定位误差属于常值系统性误差。

63、切削加工时,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不大。

64、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低越耐磨。

65、表面的微观几何性质主要是指表面粗糙度。

66、用同一把外圆车刀分三次车削阶梯轴的同一个台阶,因切削用量变化,故称为三个工步。

67、在尺寸链中只有一个封闭环。

68、某工序的最大加工余量与该工序尺寸公差无关。

69、最大限度的工序集中,是在一个工序中完成零件的全部加工。

70、编制工艺规程时应先对零件图进行工艺性审查。

71、粗基准一般不允许重复使用。

72、淬硬零件的孔常采用钻(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的工艺路线。

73、中间工序尺寸公差常按各自采用的加工方法所对应的加工经济精度来确定。

74、零件件是机械产品装配过程中最小的装配单元。

75、过盈连接属于不可拆卸连接。

76、尺寸误差和形位误差都存在复映现象。

77、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的定位可以分为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两类,不完全定位又称为欠定位。

78、珩磨孔既能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减小表面粗糙度,又能提高孔与其他相关表面的位置精度。

79、毛坯选择的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零件乃至整部机器的制造质量和工艺性能。

80、定位元件是夹具中必不可少的元件,任何夹具都离不开定位元件。

81、增加刀尖圆弧半径,可减小表面粗糙度的值。

82、工序尺寸公差的布置,一般采用 “单向入体”原则,因此对于轴类外圆表面工序尺寸,应标成下偏差为零,对于孔类内孔表面的工序尺寸,应标成上偏差为零。

83、减少进给量将减少表面粗糙度值。

84、铣床上使用的分度头属于通用夹具。

85、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可减小工艺系统的振动。

86、减小和消除铸造内应力的主要方法是对铸件进行时效处理。

87、调质只能作为预备热处理。

88、专用夹具是专为某一种工件的某道工序的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夹具。

89、加工原理误差是由于机床几何误差所引起的。

90、编制工艺规程不需考虑现有生产条件。

学习通机械制造工程学2

机械制造工程学2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传授机械制造的基础理论和工作实践技能,对于培养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养、实践能力和干事创业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课程内容

机械制造工程学2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机械制造概论
  2. 机械加工基础
  3. 机床基本知识
  4. 数控机床基础
  5. 机加工工艺
  6. 机械加工装备与工具
  7. 机械加工质量控制
  8. 机械加工经济效益分析与计算

学习方法

机械制造工程学2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因此学习方法较为重要。

首先,学生需要认真听课,掌握基础理论和技能,并且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与教师和同学互动。

其次,学生需要完成实验课程,熟练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需要多加练习,如数控加工等。

最后,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如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科技比赛等,实践能力是培养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标志。

课程评估

机械制造工程学2的课程评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
  2. 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的掌握。
  3. 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机械加工工艺和技能的掌握。
  4. 实践项目:包括科技创新项目、科技比赛等。

职业前景

机械制造工程学2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培养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广泛的职业前景。

毕业生可以从事机械制造、数控加工、机械加工工艺、机械设计等相关领域的工作。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机械工程行业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结语

机械制造工程学2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承担着培养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勤奋实践,通过努力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理论和工作实践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