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16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尔雅无线通信原理_1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16 min read

尔雅无线通信原理_1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单元测验

1、尔雅移动通信可利用的无线频谱资源( )
A、有限
B、通信通题无限
C、原理不能确定
D、课后可以再生

2、答案对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描述正确的学习是( )
A、卫星轨道越低,目答所需的尔雅卫星数目越多
B、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不需要波束转换
C、无线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不需要强大的通信通题网络控制功能
D、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不设星间链路

3、原理集群通信系统通常采用 ( ) 工作方式
A、课后双工
B、答案同频单工
C、学习半双工
D、异频单工

4、FDD系统必须使用 频段,而TDD仅需使用 频段
A、成对 不成对
B、不成对 成对
C、不成对 不成对
D、成对 成对

5、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通过______,解决或缓解了频谱匮乏与用户量巨大这一主要矛盾。
A、节省用户带宽
B、频率空间再用
C、申请更多的频带资源
D、码分多址技术

6、蜂窝通信技术虽然 极大地提高了频率利用率,但是随之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_____干扰
A、邻道干扰
B、互调干扰
C、共道干扰
D、多址干扰

7、依系统和全球星系统的实质区别在于
A、自成体系
B、具有星间和星际链路
C、低轨道卫星
D、管理和控制功能全部位于星上

8、消息集群中,始终占用某一频道通话,因而通信连续性好,但信道利用率低

9、传输集群中,动态占用多条频道,因而信道利用率高,但通信连续性差

10、集群通信系统的集群方式有消息集群、传输集群和_______

第二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第二章 单元测验

1、对移动信道基本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带宽有限
B、干扰和噪声影响大
C、存在多径效应
D、传输特性不随时间改变

2、当移动台背向静止基站运动时,其接收信号频率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与运动无关

3、若两个信号的载波频率的频差大于移动信道的相关带宽时,则这两信号所经受的衰落( )
A、经受一致的衰落
B、与频差无关
C、不相关
D、均很大

4、当信号的符号间隔远小于信道的时延扩展时,信号遭受的衰落为( )
A、快衰落
B、频率选择性衰落
C、慢衰落
D、平坦衰落

5、与传播路径全是陆地时相比,含有湖泊或其它水域且等长的无线传播路径的传输损耗将( )
A、不确定
B、不变
C、增大
D、减小

6、非视距传播方式包括:
A、反射
B、绕射
C、折射
D、散射

7、表征移动信道时散特性的参数是
A、相干时间
B、相关带宽
C、时延扩展
D、多普勒扩展

8、快衰落信道的特征是
A、信号带宽远大于信道相干带宽
B、信号符号间隔远小于信道时延扩展
C、信号带宽远小于信道多普勒扩展
D、信号符号间隔远大于信道相干时间

9、移动通信的电波不仅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发生弥散损耗,并且会受到地形、地物的遮蔽而发生阴影效应

10、移动通信常常在快速移动中进行,这不仅会引起多谱勒频移,产生随机调频,而且会使得电波传播特性发生快速的随机起伏,严重影响通信质量。

11、在移动信道中,发送到接收机的信号会受到传播环境中地形 、 地物的影响而产生反射和/或绕射,因而形成多径传播

12、在无直射波时,多径衰落信号的幅度服从_____分布,相位服从_____分布

13、电波的传播方式有_____、非视距和地表波三种

14、工作频率越高,多普勒频移越( )

15、当障碍物对直射线形成阻挡时,菲涅尔余隙为_____ 值

16、23dBm=_____ w。

第三章 数字调制解调

第三章 单元测验

1、设计星座图时,在信号平均功率相同的条件下,应使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
A、最小,但不为0
B、、 最大
C、取有限个值
D、变化

2、QPSK、OQPSK、π/4-DQPSK中,旁瓣衰减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QPSK π/4-DQPSK OQPSK
B、OQPSK QPSK π/4-DQPSK
C、π/4-DQPSK QPSK OQPSK
D、OQPSK π/4-DQPSK QPSK

3、MPSK信号的星座点位于( )
A、直线上
B、矩形网格上
C、圆周上
D、正方形网格上

4、若OFDM信号中各子数据流符号时长为Ts,子载波间隔应为( )
A、1/Ts
B、2/Ts
C、Ts
D、Ts/2

5、最佳传输系统通过收发两端采用( )滤波器,从而使抽样输出无码间干扰同时信噪比最大.
A、矩形
B、升余弦
C、平方根升余弦
D、高斯

6、若16PSK的圆形和16QAM矩形星座图的平均功率相同,两信号点间的最小距离的相对关系是( )。
A、16PSK的大于16QAM的
B、16PSK的小于16QAM的
C、16PSK的等于16QAM的
D、条件不清楚,不好确定

7、对MSK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正交FSK
B、CP-FSK
C、h=1
D、h=1/2

8、
A、
B、Acosθ(t)+jAsinθ(t)
C、
D、

9、有限个星座点构成的星座图必为线性调制

10、I/Q调制器只能产生线性调制信号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第四章 单元测验

1、下列不属于抗衰落技术的是()
A、分集接收
B、保密编码
C、纠错编码
D、均衡技术

2、M 重分集最大比值合并系统的信噪比改善因子为( )
A、
B、
C、M
D、

3、从接收效果来看,最佳的分集接收的合并方式为( )。
A、等增益合并
B、最大比合并
C、选择式合并
D、扫描合并

4、宏分集用于( )衰落。
A、阴影
B、多径
C、非平坦式衰落
D、瑞利衰落

5、均衡器的作用是( )。
A、减小码间干扰
B、消除码间干扰
C、减小幅度衰落
D、减小频率偏移

6、(n,k)线性分组码能纠正t个错误的充分条件是( ),假设Dmin表示码组的最小汉明距离。
A、Dmin=2(t+1)
B、Dmin=t+1
C、Dmin=2t+1
D、Dmin=2t

7、移动通信系统常用的微分集技术包括
A、空间分集
B、角度分集
C、时间分集
D、频率分集

8、卷积码属于无记忆码

9、评价均衡器的性能中最小峰值准则指的是已知输入Xn,调整系数Ck使得e^2有最小值,同时使Y0=1。

10、在自适应均衡器中,时分多址的无线系统常常在一个时隙的中间设计一串训练序列。

第五章 组网技术

第五章 单元测验

1、如果小区半径R=10km,同频再用距离D=35km,用面状服务区组网时,可用的最小区群大小为( )
A、3
B、4
C、7
D、9

2、目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越区切换控制策略为( )。
A、移动台控制越区切换
B、网络控制越区切换
C、移动台辅助越区切换
D、软切换

3、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位置管理通常采用两级数据库,即( )和( )。
A、EIR HLR
B、EIR VLR
C、HLR VLR
D、AUC EIR

4、时分多址方式(TDMA)是在( )对射频信号进行分割。
A、频域
B、空域
C、时域
D、码

5、射频防护比直接决定的是( )
A、同频再用距离
B、共道再用因子
C、小区半径
D、基站天线高度

6、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在相隔一定距离后,要重复使用相同的频道,这种方法称为( )。
A、频率空间再用
B、频分多址技术
C、空分复用
D、频分复用

7、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在满足一定通信质量的条件下,允许使用相同频道的无线小区之间的( )距离称为同频道再用安全距离,简称同频道再用距离或共道再用距离
A、最大
B、最小
C、平均
D、绝对

8、多址技术主要解决( )的问题
A、抗衰落
B、系统资源的充分利用。
C、众多用户如何高效共享给定资源
D、系统扩容

9、当MS越区到新小区时,为了使越区失败概率尽量小,常用做法是( )
A、给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优先级
B、优先安排新的呼叫请求
C、优先选择信号质量好的MS
D、每小区预留部分信道专用于越区切换

10、在移动通信网中,空闲信道的选取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它们是
A、专用呼叫信道方式
B、循环不定位
C、标明多个空闲信道的循环分散定位
D、标明空闲信道方式

11、属于随机多址协议的有:
A、ALOHA
B、CDMA
C、CSMA
D、OFDMA

12、在TDMA无线多址方式中,时隙结构(或称为突发结构)的设计通常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有:
A、控制和信令信息的传输
B、系统的调制方式
C、系统的同步
D、信道多径的影响

13、在理论模型分析中,为了不留空隙地覆盖,实际辐射区的有效覆盖往往是是一正多边形,它们是( )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14、设某基站有8个无线信道, 若采用专用信道方式,则只能能容纳8个用户。

15、对于给定信道的多信道共用系统,在既定呼损率下,将所有信道集用比将信道分割为多组后进行共用能提供更大的系统容量

16、软切换中包含有宏分集过程

第六章 GSM蜂窝通信系统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GSM系统中,用户的接入请求信息在( )上传送
A、SACCH
B、RACH
C、FACCH
D、SDCCH

2、GSM系统中小区特定信息是在( )信道中传送
A、PCH
B、BCCH
C、SACCH
D、AGCH

3、GSM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越区切换属于( )
A、半软切换
B、软切换
C、接力切换
D、硬切换

4、GSM系统中, FDMA的频道间隔为( )
A、200KHz
B、400KHz
C、25KHz
D、30KHz

5、在全球唯一标识GSM用户的号码是( )
A、IMSI
B、MSRN
C、TMSI
D、MSISDN

6、GSM系统采用的抗干扰措施有( )
A、跳频
B、卷积编码
C、自适应均衡技术
D、交织技术

7、属于GSM系统广播信道的是( )
A、PCH
B、FCCH
C、FACCH
D、BCCH

8、GSM系统基带处理中采用了( )
A、随机交织
B、无交织
C、帧间交织
D、帧内交织

9、GSM系统空中接口的一个业务复帧含51个基本TDMA帧( )

10、GSM系统由移动台、基站子系统、网络子系统三部分组成( )

11、GSM系统的跳频属于快速跳频( )

12、GSM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 )和( )

13、GSM系统使用的调制方式为( )

14、GMS系统中,开机后移动台停靠在小区的 信道使用的频点上, 时隙, 信道上守候(请用空格隔开几个答案内容)。

15、GSM系统空中接口中,上、下行业务信道所用的帧号相同,但上行帧相对于下行帧来说,在时间上滞后推后 个时隙。

16、GSM系统中,用于鉴权和加密的三参数组中的三个参数分别为( )、( )、( )

第七章 CDMA技术基础

第七章 单元测验

1、扩频通信系统,通过发端的扩频和收端的解扩,最终获得了
A、信号放大
B、信噪比增益
C、信号传输带宽减小
D、信号峰均功率比改善

2、FH系统是通过( )来达到抗干扰
A、增大信号
B、慢跳
C、躲避干扰
D、抑制干扰

3、m序列优选对具有()值互相关,是m序列能达到的最好的互相关特性
A、2
B、多
C、3
D、4

4、某扩频通信系统的扩频信号带宽W与信息带宽B分别是W = 20MHz,B = 10kHz,如系统损耗Ls = 3dB,要求接收机输出信噪比(S/N)o≥10dB,则该系统的扩频增益为()dB;干扰容限为()dB
A、33 20
B、30 17
C、33 23
D、2000 2

5、在OVSF码树图中,( )码正交
A、非延长
B、不等长
C、等长
D、异前置

6、DS-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的目的是
A、克服远近效应
B、增大小区半径
C、降低MAI
D、延长移动终端电池寿命

7、属于CDMA系统关键技术的是
A、功率控制
B、多天线
C、Rake接收
D、软切换

8、RAKE接收机利用m序列的自相关特性,通过多个相关检测器对相对时延超过一个码片的多径信号进行分离,然后合并,实现多径分集,将多径变害为利。

9、在DS-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所有用户共享相同频带,发送时间也不分先后,即用户信号在时频域上是交叠在一块的,不同用户信号通过码序列来加以隔离,而通常使用的码序列为准正交码,故远近效应十分严重。

10、由m序列优选对生成的GOLD码仍然是m序列

11、某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码片速率为3.84Mc/s,,基带信号速率为480kbit/s,则其扩频因子SF=()

12、n=7的m序列,最长1游程的长度为()

13、采用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传送信号,接收机利用 m 序列的 特性将不同时延的多径信号分离,这种分集接收方式称作多径分集,也称为 接收

14、SF = 8的OVSF码共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