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地球与空间科学(张芳芳)课后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mooc地球与空间科学(张芳芳)课后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章 地壳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地球下述岩浆岩的空间科学c课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对应错误的是()?
A、超基性岩—橄榄岩
B、张芳基性岩—玄武岩
C、芳课中性岩—流纹岩
D、后答后作酸性岩—花岗岩

2、案m案下列岩石不属于沉积岩的业答是()?
A、烁岩
B、地球沙岩
C、空间科学c课石灰岩
D、张芳大理岩

3、芳课下列变质作用的后答后作类型及其常见的变质岩对应错误的是()?
A、动力变质作用—角砾岩
B、案m案接触变质作用—石英岩
C、业答区域变质作用—大理岩
D、地球区域混合岩化作用—混合岩

4、以下选项不属于变质岩的是()?
A、角砾岩
B、石英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5、东非大裂谷是由()作用形成
A、水平引张作用
B、水平剪切错动
C、垂直上升运动
D、垂直下降运动

6、主要造岩矿物包括()
A、云母
B、石英
C、长石
D、普通角闪石

7、矿物构成的必须条件包括()?
A、在各种地质条件下或各种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自然产物
B、在风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自然产物
C、具有相对固定和均一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
D、矿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起来形成各种岩石

8、根据岩石成因,岩石可分为哪三大类()
A、岩浆岩
B、石灰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9、构造运动的特征有哪些()?
A、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B、具有方向性
C、具有非均速性
D、具有不同的幅度和规模

10、板块构造学说主张()?
A、刚性的岩石圈被各种类型的构造活动带分割成若干个既不连续又互相“镶嵌”起来的球面块体,称为板块
B、板块漂浮于地幔软流圈之上。
C、每个板块都在不停地运动,边生长,边运移,边消亡。板块之间彼此分离,相对滑动和俯冲,以水平运动为主
D、板块边缘是地壳上最活动的地带,绝大多数的火山地震都分布在这里,而板块内部是相对的稳定区

第六章 土壤圈

第六单元测试

1、在土壤的原生矿物质中占绝对优势的是()
A、硅酸盐、铝硅酸盐类
B、氧化物类
C、硫化物类
D、磷酸盐类

2、指土壤中微空隙和毛细管的水分,能够抵抗重力作用而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称作()?
A、凋萎系数
B、田间持水量
C、吸湿系数
D、吸水系数

3、根据成土因素学说,土壤发生发展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4、sio2的残留,二三氧化物及腐殖质淋溶及淀积的过程指的是()?
A、原始成土过程
B、灰化过程
C、粘化过程
D、富铝化过程

5、处于土体最上部,包括有机质的集聚层和物质的是()?
A、淋溶层
B、淀积层
C、母质层
D、潜育层

6、冰沼土、灰色森林土、灰钙土、栗钙土、棕钙土、荒漠土、高寒土、红壤及砖红壤,以上顺序的土壤分布在()?
A、亚欧大陆内部自北向南
B、亚欧大陆西岸自北向南
C、亚欧大陆东岸自北向南
D、北美洲西岸自北向南

7、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自北向南的土壤空间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A、砖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灰化土
B、灰化土—棕壤—暗棕壤—黄棕壤—红壤—砖红壤
C、灰化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砖红壤
D、灰化土—暗棕壤—黄棕壤—棕壤—红壤—砖红壤

8、下列关于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有机质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
B、土壤有机质具有较强的代换能力,可大量吸收保存植物养分,以免淋溶损失
C、土壤有机质与氨基酸等是络合物,与钙镁铝形成稳定性络合物,能提高无机磷酸盐溶解性
D、土壤有机胶体是一种具有多价酸根的有机弱酸,其盐类具有两性胶体的作用,有很强缓冲酸碱的能力

9、根据道库恰耶夫提出的成土因素学说,土壤的形成可表示为哪几个因素与时间的函数()?
A、气候
B、生物
C、岩石
D、地形

10、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观念包括()
A、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B、所有的成土因素始终同时存在并同等重要和相互不可替代参与了土壤形成过程
C、土壤永远受制于成土因素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演化,土壤是一个运动着的和有声有灭或有进有退的自然体
D、土壤形成因素存在着地理分布规律,特别是有由极地经温带至赤道的地带性规律

11、关于成土因素学说中的地形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斜坡排水快,土壤颗粒粗,土层薄
B、低地易积水,细土粒和腐殖质易积累,土色暗,土层厚
C、山地坡地山前冲积平原残积母质坡积物、冲积物、洪积物、壤土、黏土
D、地壳的上升、下降或局部侵蚀基准面的变化,会导致土壤侵蚀和堆积过程不断产生,引起水文和植被变化,使土壤类型发生演替

12、以下关于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垂直带谱的形成随基带不同而不同
B、在相同或相似的位置,海拔越高,土壤垂直地带谱越完整,土壤类型越多
C、山体的坡向、形态对土壤垂直带谱的影响明显
D、土壤垂直带谱只受海拔高度的影响,而与山体的坡向、形态无关

第五章 地貌

第五单元测试

1、下列选项对喀斯特地貌的发育不具有促进作用的是()
A、卤盐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等可溶性岩石
B、岩石的透水性较好
C、岩石的透水性较差
D、水热条件较好,气候湿热

2、下列不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的是
A、溶沟和石牙
B、卡斯特漏斗
C、落水洞
D、溶洞

3、在黄土地貌的形成中,什么因素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重力作用
D、潜蚀作用

4、卡斯特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
A、地面塌陷
B、滑坡
C、石漠化
D、泥石流

5、黄土的特征有()
A、呈灰黄、棕黄或者棕红色,且质地疏松,成分均一,粒级以粉沙为主
B、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类为主,并含易溶盐及黏土矿物
C、无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有良好的直立性
D、孔隙大,湿陷性强,抗蚀性弱,易受流水侵蚀

6、.世界范围黄土分布的特点包括()
A、常分布于沙漠的外围
B、常分布于赤道等低纬地区
C、常分布于冰积物外围
D、常分布于海岸线附近

7、黄土沟间地貌包括()
A、黄土塬
B、黄土梁
C、黄土峁
D、黄土沟

第三章 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第三单元

1、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
A、大气逆辐射
B、温室效应
C、地面有效辐射
D、大气散射

2、地形雨降水多发生在()?
A、迎风坡
B、背风坡
C、山脚
D、山顶

3、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惯性离心力
D、摩擦力

4、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B、北半球向左偏转,南半球向右偏转
C、都向左偏转
D、都向右偏转

5、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出现在()?
A、北美洲
B、南美洲
C、东亚
D、西欧

6、理想状况下,全球共形成 气压带, 风带
A、6;5
B、7;6
C、7;7
D、6;6

7、关于气旋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中心气压高,空气自外围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B、中心气压低,空气自外围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中心气压低,空气自中心向外围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D、中心气压高,空气自中心向外围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8、中纬度气候不包括()
A、亚热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副极地大陆性气候

9、在厄尔尼诺年份,下列关于太平洋东西两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东海岸较常年气温更高,降水增多
B、太平洋东海岸较常年气温更低,降水增多
C、太平洋西海岸较常年气温更高,降水增多
D、太平洋西海岸较常年气温更低,降水减少

10、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系统的热量平衡被破坏
B、系统的水汽平衡被破坏
C、系统的水热平衡被破坏
D、人类活动

11、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有()?
A、氮
B、氧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12、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取决于以下哪几个因素()
A、太阳高度角
B、日地距离
C、日照时数
D、天气状况

13、空气中水的凝结必须达到哪两个条件()?
A、空气要达到饱和或过饱状态
B、要有凝结核
C、气温骤降
D、必须在大气中

14、形成降水的必备条件有()
A、雨滴下降速度大于气流上升速度
B、雨滴下降速度小于气流上升速度
C、雨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前未完全蒸发
D、雨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前完全蒸发

15、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和结构可将锋面系统分为哪几个类型()?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锢囚锋

16、气候的形成因子包括()?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洋流
D、下垫面状况

第四章 海洋与陆地水

第四章单元测试

1、全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的()?
A、2%
B、3%
C、4%
D、5%

2、水资源的特性有()
A、循环性
B、有限性
C、时空分布不均匀性
D、利、害两重性

3、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包括()?
A、水汽蒸发、输送
B、凝结降水
C、下渗
D、地表、地下径流

4、以下关于河流上游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河谷狭窄,比降陡
B、流量小,流速大,冲刷占优势
C、河床多基岩或砾石
D、多急滩、瀑布

5、河流的水情要素主要包括()
A、水位
B、流速
C、流量
D、河水温度与冰情

6、根据含水层空隙性质可将地下水划分为()
A、孔隙水
B、裂隙水
C、岩溶水
D、溶隙水

第七章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第七章单元测试

1、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获得能量及有机物的是()?
A、细菌
B、真菌
C、蓝藻
D、草履虫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因子中的生物因子的是()?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寄生
D、光照

3、下述对生态因子一般作用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生态因子并非孤独地对生物发生作用,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并共同在一起对生物产生影响
B、诸因子中必有1~2个起关键作用主导因子,而其他因子的作用相对小些
C、一个因子的缺失可以用另一个因子来代替
D、地球上各种生态因子的变动幅度非常大,而每种生物所能忍受的范围却有一定的限度

4、“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者是英国生态学家()?
A、坦斯利
B、海克尔
C、亚里士多德
D、雷奥米尔

5、一年生植物或一年生殖一次的昆虫,其种群增长模式属于()?
A、离散增长模型
B、连续增长模型
C、逻辑斯蒂增长
D、“S”型增长

6、地球上的生物分为哪几界()?
A、原核生物界
B、原生生物界
C、真菌界
D、动物界植物界

7、定义种群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
C、种群中个体的水平分布格局
D、出生率和死亡率

8、种群的数量和密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A、物种的繁殖特性
B、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
C、种内和种间竞争
D、环境条件的不同和变化

9、一个生物群落形成的条件包括()
A、不同种群能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的环境
B、种群与种群内部关系必须要取得一个相互平衡
C、一个群落要有一定的群落结构
D、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10、生态系统由哪几个组分组成()
A、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11、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
A、能量流动
B、物质流动
C、信息传递
D、提供生存空间

12、属于沉积型循环的有()
A、碳循环
B、氮循环
C、磷循环
D、硫循环

13、生物多样性所提供的间接使用价值包括()?
A、保持水土
B、调节气候
C、水质净化
D、环境监测

14、生物多样性快速丧失的人为原因有()?(多选)
A、物种进化
B、生物栖息地破坏
C、滥捕滥杀
D、全球气候变暖

15、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态服务功能多样性

16、按群落所在地的基质状况可将群落演替划分为()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

17、.群落演替动力中,不属于群落外部环境改变的是()?
A、气候
B、地貌
C、土壤
D、生物

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第八章单元测试

1、地球表面最大尺度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是()?
A、海陆分异
B、陆地干湿度分带性
C、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指根据土地类型单位的对比关系进行区划的方法是()?
A、古地理方法
B、类型制图法
C、顺序划分和合并法
D、主导标志法

3、以土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潜力为依据,同时考虑其社会经济背景、凭借知识与经验进行土地评价的方法是()?
A、定性法
B、定量法
C、平行法
D、两段法

4、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变现有()?
A、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B、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C、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会影响到其他地区
D、一个区域的变化只会影响到相邻的地区

5、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包括()?
A、海陆分异
B、陆地干湿度分带性
C、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6、自然区划的原则包括()?自然区划的原则包括()?
A、发生同一性原则
B、相对一致性原则
C、空间连续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7、土地评价的一般工作包括()?
A、在土地类型的研究基础上,对各土地类型进行评价
B、以土壤发生类型为基础,以土壤特性为根据,结合土壤改良条件进行土地资源评价
C、根据农业地貌类型进行土地资源评价
D、以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为基础进行评价

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1、以下选项不属于宇宙天体的是()?
A、恒星
B、行星
C、流星
D、陨石

2、东非大裂谷是由()作用形成
A、水平引张作用
B、水平剪切错动
C、垂直上升运动
D、垂直下降运动

3、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
A、大气逆辐射
B、温室效应
C、地面有效辐射
D、大气散射

4、地形雨降水多发生在()?
A、迎风坡
B、背风坡
C、山脚
D、山顶

5、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出现在()?
A、北美洲
B、南美洲
C、东亚
D、西欧

6、以下关于气旋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中心气压高,空气自外围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B、中心气压低,空气自外围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中心气压低,空气自中心向外围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D、中心气压高,空气自中心向外围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7、全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的()?
A、2%
B、3%
C、4%
D、5%

8、下列选项对喀斯特地貌的发育不具有促进作用的是()?
A、卤盐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等可溶性岩石
B、岩石的透水性较好
C、岩石的透水性较差
D、水热条件较好,气候湿热

9、在黄土地貌的形成中,什么因素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重力作用
D、潜蚀作用

10、在土壤的原生矿物质中占绝对优势的是()?
A、硅酸盐、铝硅酸盐类
B、氧化物类
C、硫化物类
D、磷酸盐类

11、根据成土因素学说,土壤发生发展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12、处于土体最上部,包括有机质的集聚层和物质的是()?
A、淋溶层
B、淀积层
C、母质层
D、潜育层

13、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获得能量及有机物的是()?
A、细菌
B、真菌
C、蓝藻
D、草履虫

14、下述对生态因子一般作用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生态因子并非孤独地对生物发生作用,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并共同在一起对生物产生影响
B、诸因子中必有1~2个起关键作用主导因子,而其他因子的作用相对小些
C、一个因子的缺失可以用另一个因子来代替
D、地球上各种生态因子的变动幅度非常大,而每种生物所能忍受的范围却有一定的限度

15、指根据土地类型单位的对比关系进行区划的方法是()?
A、古地理方法
B、类型制图法
C、顺序划分和合并法
D、主导标志法

16、土地评价的一般工作包括()
A、在土地类型的研究基础上,对各土地类型进行评价
B、以土壤发生类型为基础,以土壤特性为根据,结合土壤改良条件进行土地资源评价
C、根据农业地貌类型进行土地资源评价
D、以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为基础进行评价

17、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变现有()?
A、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B、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C、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会影响到其他地区
D、一个区域的变化只会影响到相邻的地区

18、生态系统由哪几个组分组成()?
A、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19、定义种群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
C、种群中个体的水平分布格局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0、关于成土因素学说中的地形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斜坡排水快,土壤颗粒粗,土层薄
B、低地易积水,细土粒和腐殖质易积累,土色暗,土层厚
C、山地坡地山前冲积平原残积母质坡积物、冲积物、洪积物、壤土、黏土
D、地壳的上升、下降或局部侵蚀基准面的变化,会导致土壤侵蚀和堆积过程不断产生,引起水文和植被变化,使土壤类型发生演替

21、下列关于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有机质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
B、土壤有机质具有较强的代换能力,可大量吸收保存植物养分,以免淋溶损失
C、土壤有机质与氨基酸等是络合物,与钙镁铝形成稳定性络合物,能提高无机磷酸盐溶解性
D、土壤有机胶体是一种具有多价酸根的有机弱酸,其盐类具有两性胶体的作用,有很强缓冲酸碱的能力

22、喀斯特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
A、地面塌陷
B、滑坡
C、石漠化
D、泥石流

23、河流的水情要素主要包括()?
A、水位
B、流速
C、流量
D、河水温度与冰情

24、中纬度气候包括()
A、亚热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副极地大陆性气候

25、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和结构可将锋面系统分为哪几个类型()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锢囚锋

26、空气中水的凝结必须达到哪两个条件()?
A、空气要达到饱和或过饱状态
B、要有凝结核
C、气温骤降
D、必须在大气中

27、板块构造学说主张()
A、刚性的岩石圈被各种类型的构造活动带分割成若干个既不连续又互相“镶嵌”起来的球面块体,称为板块。
B、板块漂浮于地幔软流圈之上。
C、每个板块都在不停地运动,边生长,边运移,边消亡。板块之间彼此分离,相对滑动和俯冲,以水平运动为主。
D、板块边缘是地壳上最活动的地带,绝大多数的火山地震都分布在这里,而板块内部是相对的稳定区。

28、构造运动的特征有哪些()
A、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B、具有方向性
C、具有非均速性
D、具有不同的幅度和规模

29、主要造岩矿物包括()
A、云母
B、石英
C、长石
D、普通角闪石

30、外部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包括()
A、大气圈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基本特征水文特点 、地貌类型、土壤发育、生物类型。
B、水圈参与和改变地球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
C、生物圈改变大气和地壳的物质成分,参与岩石的破坏和建设作用。
D、参加土壤的形成发育,是推动地球和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1、八大行星中离地球最近的是火星。

32、“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

33、大理岩是沉积岩。

34、东非大裂谷是由水平引张运动作用形成。

35、全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的7%。

36、硅酸盐、铝硅酸盐类在土壤的原生矿物质中占绝对优势。

37、在理想状况下,全球共形成6个气压带7个风带。

38、气旋中心气压低,空气自外围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9、河流的水情要素不包括流速。

40、溶洞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

41、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42、生物是土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最活跃的因素。

43、黄土沟属于黄土沟间地貌。

44、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获得能量及有机物的是真菌。

45、碳循环属于沉积型循环。

46、地球表面最大尺度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是()

47、处于土体最上部,包括有机质的集聚层和物质的是()

48、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是()

49、sio2的残留,二三氧化物及腐殖质淋溶及淀积的过程指的是

50、一年生植物或一年生殖一次的昆虫,其种群增长模式属于

中国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张芳芳)

中国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是一所位于北京的高等学府,其院长为张芳芳教授。

学校概况

中国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简称CUG,成立于1952年,前身是中央矿产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了一所以地球和空间科学为主要特色的多学科研究型大学。

CUG的校园占地面积178.07公顷,建筑面积约为252.94万平方米。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科研条件,包括多个实验室、图书馆、计算中心等。此外,学校还设立了多个科研机构,如地球物理学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遥感与地球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等。

学校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其中教授、副教授和研究员共计超过600人。学校还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他们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教学与科研

CUG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的教育。学校开设了多个本科专业,如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等。此外,学校还设立了多个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专业,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学校的科研工作也非常活跃,涵盖了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等多个领域。学校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科研项目和合作,如参与“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海底热液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环境研究”等项目。

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多个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

张芳芳院长

张芳芳,中国大陆地球化学家,现任中国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张芳芳于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于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

回国后,张芳芳一直从事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她曾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工作。她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等学术组织的成员。

张芳芳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地球化学、地球动力学、地球系统科学等领域。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荣誉。

总结

中国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是一所以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为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设有多个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以及多个科研机构。张芳芳教授是学校的院长,她在地球化学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