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21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机械设计_3章节答案(mooc完整答案)

83 min read

mooc机械设计_3章节答案(mooc完整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1 绪论随堂测验

1、机械以下选项不是设计部件的是( )。
A、章节滚动轴承
B、答案答案联轴器
C、完整减速器
D、机械螺钉

2、设计零件是章节制造单元,构件是答案答案运动单元。

第二章 机械设计总论

2.1 机器的完整组成及对机器的主要要求随堂测验

1、下列哪项不是机械对机器的主要要求( )。
A、设计使用功能要求
B、章节经济性要求
C、答案答案寿命与可靠性要求
D、完整质量大的要求

2、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A、原动部分
B、传动部分
C、执行部分
D、辅助部分

2.2 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随堂测验

1、设计一部机器时,通常情况下原动机是选择使用

2、设计一部机器应该遵循科学程序,而方案设计阶段是整部机器设计质量的关键环节。

3、技术设计阶段的最终目标是确定最佳方案的机构运动简图。

2.3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随堂测验

1、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 )
A、整体断裂
B、过大的残余变形
C、零件表面破坏
D、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2、某传动系统的轴断裂属于刚度失效。

3、在某工况下,零件的失效形式是唯一的。

2.4 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随堂测验

1、一般情况下,设计机械零件时应该满足哪些要求?
A、在使用寿命内不失效的要求
B、结构工艺性要求
C、经济性要求
D、可靠性要求

2、所有零件都应该满足刚度要求。

3、所有零件都应该满足质量小的要求。

2.5 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随堂测验

1、下列零件的失效中,( )不属于强度问题。
A、螺栓断裂
B、齿轮的齿面上发生疲劳点蚀
C、蜗杆轴产生过大的弯曲变形
D、滚动轴承套圈的滚道上被压出深的凹坑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3.2 材料的疲劳强度——材料的等寿命曲线随堂测验

1、材料的等寿命曲线是描述在最大应力max与循环次数N坐标系下的。

2、材料的等寿命曲线上不同的点,其应力循环特性(又称为应力比)不同。

3.3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零件的极限应力图随堂测验

1、某截面形状一定的零件,当其尺寸增大时,其疲劳极限值将随之()。
A、降低
B、增高
C、不变
D、不确定

2、影响机械零件疲劳极限的因素有哪些?( )
A、零件的几何形状
B、零件的尺寸大小
C、零件的表面质量
D、零件表面强化工艺

第一单元——总论及强度测试

1、有关零件和部件的说法,( )是错误的。
A、零件是制造单元体
B、部件是由零件组成的
C、部件的特点整体使用
D、滚动轴承是一个零件
E、部件是一组零件协同工作的组合体
F、自行车中的链条是一个零件

2、某截面形状一定的零件,当其尺寸增大时,其疲劳极限值将随之()。
A、增大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3、下面( )不属于零件表面破坏。
A、腐蚀
B、磨损
C、表面疲劳
D、疲劳断裂

4、下列( )不是所有机器都应该满足的要求。
A、使用功能要求
B、经济性要求
C、寿命与可靠性要求
D、质量大的要求
E、质量小的要求
F、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要求

5、机械零件主要失效形式有( )。
A、正常工作条件被破坏
B、零件表面破坏
C、整体断裂
D、过大残余变形

6、有关最大应力、最小应力、平均应力、应力幅、循环特性(应力比),( )是正确的。
A、平均应力是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的算术平均值
B、应力幅是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的差值
C、循环特性是平均应力与最大应力的比值
D、循环特性是平均应力与最小应力的比值
E、循环特性是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的比值
F、平均应力与应力幅之和为最大应力
G、平均应力与应力幅之差为最小应力

7、机械设计的研究对象是各种零部件,以下( )选项不是部件。
A、滚动轴承
B、滑动轴承
C、减速器
D、螺钉
E、一根光轴
F、齿轮
G、自行车中的链条

8、设计机械零件时,可以不考虑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只要在使用寿命期间不失效就可以。

9、变应力有可能是静载荷产生,也有可能是变载荷产生。

10、静应力由静载荷产生,变应力由变载荷产生。

11、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因素有几何形状是否突变、零件几何尺寸大小、表面加工质量及表面强化处理等等。

12、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强度越高,对应力集中越敏感。

13、当机械零件出现疲劳断裂时,首先应按强度准则进行计算。

14、当机械零件出现疲劳断裂时,首先应按刚度准则进行计算。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

4.1 摩擦随堂测验

1、对于金属材料的干摩擦理论,目前较普遍采用的是( )。
A、机械理论
B、分子-机械理论
C、粘附理论
D、分子理论

2、按照摩擦面间的润滑状态不同,滑动摩擦可分为哪几种?
A、干摩擦
B、边界摩擦
C、混合摩擦
D、流体摩擦

3、应严格禁止出现边界摩擦。

4.2 磨损及润滑剂随堂测验

1、当压力加大时,润滑油的粘度( )。
A、随之加大
B、随之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视润滑油性质而定

2、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 )。
A、随之升高
B、随之降低
C、保持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3、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润滑油( )的比值。
A、质量
B、密度
C、比重
D、流速

4、润滑油的( ),又称条件粘度。
A、动力粘度
B、运动粘度
C、恩氏粘度
D、基本粘度

5、条件粘度可以用来测定未知牌号的润滑油。

6、动力粘度又称为绝对粘度,通常用于流体动力学计算;而运动粘度用于表示润滑油的牌号。

4.3 流体润滑原理简介随堂测验

1、流体润滑,根据润滑油膜承载机理的不同,可以分为( )。
A、流体动力润滑
B、流体静力润滑
C、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D、弹性流体静力润滑

2、要形成流体动力润滑,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A、两摩擦表面形成楔形空间
B、两摩擦表面要有一定的相对滑动速度
C、两摩擦表面的相对运动方向是由大端到小端
D、必须保证持续不断的供油。

3、流体静力润滑可以适用于两平行摩擦表面。

第一单元——摩擦磨损测试

1、有关运动粘度和动力粘度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润滑油质量的比值
B、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润滑油密度的比值
C、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润滑油比重的比值
D、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润滑油流速的比值

2、两相对滑动的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状态称为( )。
A、干摩擦
B、边界摩擦
C、混合摩擦
D、液体摩擦

3、润滑油的( ),又称条件粘度。
A、动力粘度
B、运动粘度
C、恩氏粘度
D、绝对粘度

4、两个作相对运动的摩擦表面,借助于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粘性流体膜将两个表面完全隔开,由流体膜产生的压力来平衡外载,这种润滑状态为( )。
A、流体动力润滑
B、流体静力润滑
C、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D、弹性流体静力润滑

5、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
A、极压性
B、滴点
C、锥入度
D、油性

6、按照摩擦面间的润滑状态不同,滑动摩擦可分为( )。
A、混合摩擦
B、边界摩擦
C、流体摩擦
D、干摩擦

7、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
A、粘度
B、润滑性(油性)
C、极压性
D、滴点

8、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随之升高。

9、压力加大时,润滑油的粘度随之升高。

10、运动粘度用于表示润滑油的牌号,条件粘度用于测定未知牌号的润滑油。

11、根据磨损机理的不同,磨损可以分为磨粒磨损、粘附磨损、疲劳磨损等形式。

第五章 螺纹联接

5.1 螺纹随堂测验

1、普通螺纹的牙型角为( )。
A、30°
B、45°
C、60°
D、15°

2、三角形螺纹通常用于连接,而矩形螺纹通常用于传动。

3、多线螺纹比单线螺纹传动效率更高。

5.2 螺纹联接的类型随堂测验

1、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 )。
A、螺钉联接
B、普通螺栓联接
C、双头螺柱联接
D、铰制孔用螺栓联接

2、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它的大径。

5.3 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随堂测验

1、螺纹联接预紧的目的是( )。
A、增强联接的可靠性
B、增强联接的紧密性
C、增加被联接件的刚性
D、减小螺栓的刚性

2、螺纹联接的自锁性可保证联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松脱。

5.4螺纹联接强度计算—仅承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联接强度计算随堂测验

1、被联接件受横向载荷作用时,若采用一组普通螺栓联接,则载荷靠( )来传递。
A、接合面之间的摩擦力
B、螺栓的剪切和挤压
C、螺栓的剪切和被联接件的挤压
D、螺栓和被联接件的挤压

2、当某装置承受横向外载,采用普通螺栓组联接,螺栓最后可能的失效形式是横向剪切破坏。

5.5 螺纹联接强度计算—受轴向工作拉力的紧螺栓联接强度计算随堂测验

1、受轴向工作拉力的紧螺栓联接,螺栓所受的总的轴向工作拉力等于预紧力与工作拉力之和。

2、受轴向工作载荷作用的紧螺栓联接,必须保证残余预紧力大于零。

5.6 螺纹联接强度计算—铰制孔用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随堂测验

1、铰制孔用螺栓联接受横向工作载荷,下面错误的选项是()。
A、螺栓杆受到剪切作用
B、螺栓杆受到挤压作用
C、螺栓的失效形式是轴向拉伸破坏
D、被联接件孔壁也有可能被挤压破坏

5.7 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随堂测验

1、在螺栓联接结构设计中,若被联接件为铸铁,则会在螺栓孔处加工沉头座或凸台,其目的是( )。
A、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作用
B、便于安装
C、为避免螺栓受拉力作用
D、为安置防松装置

2、螺栓组联接结构设计时,为了便于加工划线,螺栓的数目最好取为偶数。

5.9 螺纹联接件的材料及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随堂测验

1、在螺纹联接中,采用悬置螺母的主要作用是( )。
A、作为联接的防松装置
B、减小螺栓联接的刚度
C、使螺母中各圈螺纹受力均匀
D、防止螺栓受弯曲载荷

2、螺栓强度等级为6.8,则该螺栓材料的最小屈服极限s近似为480MPa。

第六章 键联接和销联接

6.1 键联接的类型随堂测验

1、平键以( )为工作面。
A、顶面
B、底面
C、两侧面
D、都不是

6.2 平键联接的强度计算及销联接随堂测验

1、平键联接中,键的截面尺寸b×h根据( )由标准选取。
A、轴径
B、传递的转矩
C、轮毂的长度
D、传递的功率

2、圆柱销定位可以多次拆卸,而不影响定位精度。

3、圆锥销定位可以多次拆卸,而不影响定位精度。

第二单元(联接篇)测试

1、螺栓联接结构设计中,若被联接件为铸铁,则会在螺栓孔处加工沉头座或凸台,其目的是( )。
A、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作用
B、为避免螺栓受拉力作用
C、便于安装
D、为安置防松装置

2、平键 B20×80中,B表示( ),20×80是表示( )。
A、方头平键,键宽×轴径
B、圆头平键,键高×轴径
C、方头平键,键宽×键长
D、圆头平键,键宽×键高

3、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它的 ( )。
A、大径
B、中经
C、小径
D、不确定

4、为了改善螺纹牙上的载荷分布不均的情况,通常都以( )的方法来实现。
A、采用加高的螺母
B、采用双螺母
C、采用减薄螺母
D、采用悬置螺母
E、采用内斜螺母或者环槽螺母
F、用卸载槽

5、平键工作以( )为工作面。
A、两侧面
B、底面
C、顶面
D、以上选项都不对

6、下列四种具有相同公称直径和螺距,并采用相同配对材料的传动螺旋副,传动效率最高的是( )。
A、单线矩形螺旋副
B、单线三角形螺旋副
C、双线矩形螺旋副
D、双线三角形螺旋副

7、下列四种具有相同公称直径和螺距,并采用相同配对材料的传动螺旋副,自锁性能最好的是( )。
A、单线矩形螺旋副
B、单线三角形螺旋副
C、双线矩形螺旋副
D、线三角形螺旋副

8、螺距为3㎜的双线螺纹,旋转一周,沿轴向移动的距离是( )。
A、2㎜
B、3㎜
C、6㎜
D、1㎜

9、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装时需要采用( )连接。
A、普通螺栓连接
B、铰制孔用螺栓连接
C、双头螺柱连接
D、螺钉连接

10、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有( )。
A、降低影响螺栓疲劳强度的应力幅
B、改善螺纹牙上载荷分配不均的情况
C、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
D、采用合理的制造工艺方法

11、在受轴向变载荷作用的紧螺栓连接中,为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螺栓刚度系数
B、减小螺栓刚度系数
C、增大被联接件刚度系数
D、减小被联接件刚度系数
E、增大螺栓长度
F、在被联接件间加橡胶垫片

12、被联接件受横向外力时,如采用普通螺纹联接,则螺栓可能失效的形式为拉断。

13、螺纹联接需要防松是因为联接用螺纹不能自锁。

14、三角形螺纹通常用于连接,而矩形螺纹通常用于传动。

15、螺纹联接的自锁性可保证联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松脱。

16、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装宜采用螺钉连接。

17、普通平键联接工作时,键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键的两侧面受挤压破坏。

18、键的剖面尺寸b×h通常是根据传递功率的大小从标准中选取,键长L根据轮毂的长度从标准中选取。

19、键的剖面尺寸b×h通常是根据轴的直径从标准中选取,键长L根据轮毂的长度从标准中选取。

第七章 带传动

7.1 带传动概述随堂测验

1、平带传动,是依靠( )来传递运动的。
A、主轴的动力
B、主动轮的转矩
C、带与轮之间的摩擦力
D、以上均不是

2、与平带传动相比,V带传动的优点是( )。
A、传动效率高
B、带的寿命长
C、带的价格便宜
D、承载能力大

7.2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随堂测验

1、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
A、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B、带在带轮上打滑
C、带的弹性滑动
D、带的材料不遵守胡克定律

2、在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开始( )。
A、进入从动轮处
B、退出主动轮处
C、退出从动轮处
D、进入主动轮处

3、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传动过载。

4、带传动作时,只要设计合理,可以避免弹性滑动和打滑。

7.3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随堂测验

1、设计V带传动时,为防止( ),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
A、带内的弯曲应力过大
B、小带轮上的包角过小
C、带的离心力过大
D、带的长度过长

2、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 )。
A、不打滑
B、传动带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
C、传动带具有一定的寿命
D、不出现弹性滑动

第八章 链传动

8.4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随堂测验

1、链传动的失效形式有哪些?
A、链板的疲劳破坏
B、链条铰链磨损
C、套筒滚子冲击疲劳
D、链条静力拉断

第三单元——带传动和链传动测试

1、平带传动,是依靠( )来传递运动的。
A、主轴的动力
B、主动轮的转矩
C、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
D、以上均不是

2、在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开始( )。
A、进入从动轮处
B、退出主动轮处
C、退出从动轮处
D、进入主动轮处

3、链传动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载荷比带传动要小,这主要是因为( )。
A、链传动只用来传递较小功率
B、链速较高,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
C、链传动是啮合传动,无需大的张紧力
D、链的质量大,离心力大

4、带传动正常工作过程中,下列( )描述是不正确的。
A、一定会出现弹性滑动现象
B、一定会出现打滑现象
C、紧边拉力大于松边拉力
D、传动比不稳定
E、弹性滑动可以避免
F、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之和等于预紧力(初拉力)
G、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之差等于有效圆周力

5、在带传动中,( )不是影响最大有效拉力的因素。
A、初拉力(预紧力)
B、包角
C、摩擦系数
D、有无保护罩

6、当过载时,带传动会出现打滑现象,打滑首先出现在( )。
A、大带轮
B、小带轮
C、大带轮或小带轮,取决于工作载荷的大小
D、带轮或小带轮,取决于传动带材质

7、V带传动中,V带截面楔角为40°,带轮轮槽楔角应( )。
A、大于40°
B、小于40°
C、等于40°
D、不确定

8、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V带传动比平带传动能传递更大的功率,这是因为( )。
A、带与带轮的材料组合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
B、带的质量轻,离心力小
C、带与带轮轮槽之间的摩擦是槽面摩擦
D、带无接头

9、设计一个链传动,小链轮齿数19,可以选取( )为链节数。
A、19
B、100
C、114
D、133

10、下列( )是链传动的失效形式。
A、链板的疲劳破坏
B、链条铰链磨损
C、套筒滚子冲击疲劳
D、链条静力拉断

11、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
A、单位时间内带的循环次数增多,降低带的寿命
B、带传动效率降低
C、带工作噪声增大
D、小带轮的包角减小

12、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
A、带传递的功率
B、小带轮转速
C、带的紧边拉力
D、带的松边拉力

13、与带传动相比较,( )不是链传动的优点。
A、工作平稳,无噪声
B、压轴力小
C、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
D、能保持准确的瞬时传动比

14、在设计带传动时,带的根数不能太多,避免因制造和安装误差,使每一根带的受力不均太严重。

15、链传动在安装时,链条的紧边应布置在上面,松边布置在下面,这样可以防止避免松边下垂量增大后与链轮卡死(或与链轮干涉)。

16、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带的弹性滑动。

17、链传动的瞬时链速和平均链速都是恒定的,所以链传动的平稳性较好。

18、由于工作载荷过大,使带传动传递的有效圆周力超过了最大有效拉力(极限值)而引起的滑动为带传动的弹性滑动。

19、由于工作载荷过大,使带传动传递的有效圆周力超过了最大有效拉力(极限值)而引起的滑动为称为带传动的打滑。

20、带传动一般应放在高速级,因为传动带是不完全弹性体,可以缓和冲击和振动。

21、带传动工作中,当需要传递的有效圆周力大于极限摩擦力时,会出现打滑现象,为了避免带打滑,可以将带轮与带接触的表面加工的粗糙些以增大摩擦力。

22、设计链传动时,链节数最好取偶数链节,以防止采用过渡链节。

第九章 齿轮传动

9.1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随堂测验

1、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有哪些?( )
A、齿面磨损
B、齿面点蚀
C、齿面胶合
D、轮齿折断

2、根据齿面硬度,齿轮传动可以分为软齿面齿轮传动和硬齿面齿轮传动。

9.2 齿轮传动的材料及选用原则随堂测验

1、材料为20Cr(低碳合金钢)的硬齿面齿轮,适宜的热处理方法是()。
A、整体淬火
B、渗碳淬火
C、调质
D、表面淬火

2、齿轮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方法,则齿轮材料只可能是( )。
A、45
B、铸钢
C、40Cr
D、20Cr

9.4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随堂测验

1、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弯曲疲劳强度计算中,齿形系数YFa只取决于( )。
A、模数
B、齿数
C、分度圆直径
D、齿宽系数

2、在齿轮传动中,若模数越大则其齿根抗弯能力越高。

9.5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随堂测验

1、圆柱齿轮传动,当齿轮直径不变而适当减少模数时,可以( )。
A、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
B、提高轮齿的接触强度
C、提高轮齿的静强度
D、改善运转平稳性

2、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可采用( )的方法。
A、采用闭式传动
B、增大传动中心距
C、减少齿数
D、增大模数

9.6 齿轮传动设计参数及许用应力随堂测验

1、一对圆柱齿轮,通常把小齿轮的齿宽做得比大齿轮宽一些,其主要原因是( )。
A、为了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B、为使传动平稳
C、为了提高传动效率
D、为了便于安装,保证接触线长

第十章 蜗杆传动

10.1 蜗杆传动的类型随堂测验

1、与齿轮传动相比较,( )不能作为蜗杆传动的优点。
A、传动平稳,噪声小
B、传动比可以较大
C、可产生自锁
D、传动效率高

10.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随堂测验

1、在蜗杆传动中,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z1,则传动效率( )。
A、降低
B、提高
C、不变
D、或提高也可能降低

2、蜗杆直径d1的标准化,是为了( )。
A、保证蜗杆有足够的刚度
B、有利于蜗轮滚刀的标准化
C、有利于提高传动的承载能力
D、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

3、蜗杆传动,蜗杆头数越少,传动效率越低。

10.3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受力分析随堂测验

1、蜗杆蜗轮减速传动,已知蜗杆的轴向力Fa=800N,径向力Fr=500N,切向力Ft=1000N,求蜗轮的轴向力为()。
A、800N
B、500N
C、1000N
D、无法确定

10.4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强度刚度计算随堂测验

1、下列材料,最适合作蜗杆材料的是( )。
A、40Cr
B、GCrl5
C、ZCuSnl0P1
D、HT200

2、闭式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A、蜗杆断裂
B、蜗轮轮齿折断
C、胶合、疲劳点蚀
D、磨粒磨损

10.5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效率及润滑随堂测验

1、蜗杆传动的总效率,主要取决于( )时的效率。
A、轴承摩擦损耗
B、啮合摩擦损耗
C、加装风扇损耗
D、溅油损耗

2、提高蜗杆传动效率的最有效方法是( )。
A、增加蜗杆头数
B、增大直径系数
C、增大模数
D、减小直径系数

第三单元——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

1、在直齿圆柱齿轮设计中,若中心距不变,而增大齿轮模数m,则可以( )。
A、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B、提高轮齿抗弯曲疲劳强度
C、弯曲和接触强度都可以提高
D、弯曲和接触强度均不变

2、材料为20Cr(低碳合金钢)的硬齿面齿轮,适宜的热处理方法是( )。
A、整体淬火
B、渗碳淬火
C、表面淬火
D、调质

3、蜗杆传动的总效率,主要取决于( )时的效率。
A、轴承摩擦损耗
B、啮合摩擦损耗
C、加装风扇损耗
D、溅油损耗

4、一圆柱齿轮减速传动,通常把小齿轮的齿宽做得比大齿轮宽一些,其主要原因是( )。
A、考虑制造和安装误差,保证接触线长度
B、为使传动平稳
C、为了提高传动的效率
D、为了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5、一个减速齿轮传动,小齿轮选用45钢调质,大齿轮选用45正火,两轮齿面接触应力的关系是( )。
A、小轮齿面接触应力大
B、大轮齿面接触应力大
C、两轮齿面接触应力相等
D、不能确定

6、一对齿轮传动,齿面接触应力的循环特性r取值为( )。
A、-1
B、0
C、1
D、-1<r<1

7、由齿轮传动、V带传动、链传动组成的三级传动装置,最合理的布置方案是( )。
A、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
B、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
C、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
D、链传动--齿轮传动--带传动

8、下列公式中,用( )确定减速蜗杆传动传动比i 的公式是正确的。
A、i=ω1/ω2
B、i=z2/z1
C、i=d2/d1
D、i=n1/n2

9、起吊重物用的手动蜗杆传动,宜采用( )蜗杆。
A、大导程角
B、小导程角
C、单头
D、双头

10、与链传动相比较,齿轮传动的优点是( )。
A、传动效率高
B、工作平稳,无噪声
C、能传递的中心距大
D、能保证瞬时传动比和平均传动比都是精确的
E、制造与安装精度要求低,成本低
F、工作环境恶劣

11、一对标准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时,它们的( )必须相等。
A、直径
B、模数
C、齿宽
D、压力角
E、齿数
F、齿距

12、与齿轮传动相比,下列( )选项是蜗杆传动的优点。
A、传动平稳
B、传动比可以较大
C、传动效率高
D、可以产生自锁
E、容易引起系统过热
F、常常需要耗用有色金属

13、在蜗杆传动中,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z1,则传动效率提高。

14、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齿面疲劳点蚀。

15、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点蚀,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轮齿折断。

16、锥齿轮传动力分析时,轴向力的方向总是由小端指向大端,与锥齿轮转向无关。

17、蜗杆轴产生过大的弯曲变形,是因为其刚度不足。

18、齿轮的模数决定轮齿的抗弯能力。

19、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点蚀,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轮齿折断。

20、无论是加工软齿面齿轮还是加工硬齿面齿轮,都是先热处理,再切齿,最后精加工。

21、直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不能圆整,斜齿轮传动的中心距应该圆整。

第十一章 滑动轴承

11.2 滑动轴承的失效、常用材料及轴瓦结构随堂测验

1、巴氏合金是用来制造( )。
A、单层金属轴瓦
B、双层或多层金属轴瓦
C、含油轴承轴瓦
D、非金属轴瓦

11.3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随堂测验

1、对于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pv]是为了防止轴承( )。
A、过度磨损
B、过热产生胶合
C、产生塑性变形
D、发生疲劳点蚀

2、径向滑动轴承的直径增大1倍,宽径比不变,载荷及转速不变,则轴承的pv值为原来的( )倍。
A、2
B、1/2
C、4
D、1/4

11.4 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流体动力润基本方程随堂测验

1、流体动力润滑基本方程——一维雷诺润滑方程中,其粘度是指润滑油的( )粘度。
A、动力粘度
B、运动粘度
C、条件粘度
D、相对粘度

2、动压滑动轴承能建立油压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条件是( )。
A、轴颈和轴承间构成楔形间隙
B、充分供应润滑油
C、轴颈和轴承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
D、润滑油温度不超过50℃

第四单元——滑动轴承测试

1、对于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pv]是为了防止轴承( )。
A、过度磨损
B、过热产生胶合
C、产生塑性变形
D、发生边缘接触

2、滑动轴承中,含油轴承是采用( )材料制成的。
A、粉末冶金
B、硬木
C、巴氏合金
D、铸铁

3、除( )以外,在下列场合优先采用滑动轴承。
A、轴向尺寸小
B、需要剖分式结构
C、承受冲击载荷
D、回转精度要求很高

4、径向滑动轴承的轴颈与轴承孔间的配合是(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根据工作需要,可间隙配合,可过盈配合

5、动压滑动轴承能建立油压的条件是( )。
A、轴颈和轴承间构成楔形间隙
B、充分供应润滑油
C、润滑油温度不超过50℃
D、轴颈和轴承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

6、确定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中轴颈的位置的两个参数是( )。
A、轴颈中心与轴承中心连线与径向外载之间的夹角
B、相对间隙
C、半径间隙
D、偏心距

7、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有( )。
A、磨粒磨损
B、咬粘(胶合)
C、疲劳剥落
D、腐蚀

8、轴承合金是一种减摩性能很好的材料,可用于直接制作滑动轴承的轴瓦。

9、润滑油的动力粘度,又称条件粘度,主要用于流体动力学计算。

10、剖分式径向滑动轴承,轴瓦磨损后可调整间隙。

第十二章 滚动轴承

12.2 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和代号随堂测验

1、滚动轴承代号由前置代号、基本代号、后置代号三段构成,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代号( )。
A、尺寸系列代号
B、公差等级代号
C、内径系列代号
D、类型系列代号

2、滚动轴承的公称接触角越大,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越大。

3、滚动轴承代号“6215”的含义是:深沟球轴承,直径系列2,内径75mm。

12.3 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随堂测验

1、( )是只能承受轴向载荷的轴承。
A、圆锥滚子轴承
B、滚针轴承
C、推力球轴承
D、调心球轴承

2、( )不宜用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
A、圆锥滚子轴承
B、角接触球轴承
C、深沟球轴承
D、圆柱滚子轴承

3、滚动轴承中,滚子轴承的承载能力比球轴承高而极限转速低。

12.5 滚动轴承的尺寸选择随堂测验

1、一般转速下的滚动轴承,其主要失效形式是( ) 。
A、过大的塑性变形
B、过度磨损
C、疲劳点蚀
D、胶合

2、滚动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同一批轴承中( )的轴承能达到的寿命。
A、99%
B、90%
C、95%
D、50%

3、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指一批相同的轴承的寿命的平均值。

12.7 轴承装置的设计随堂测验

1、滚动轴承的接触式密封是( )。
A、毡圈密封(毛毡密封)
B、油沟式密封
C、迷宫式密封
D、甩油密封

2、通常情况下,滚动轴承外圈与机座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3、为防止轴在工作时窜动,滚动轴承内、外圈的轴向位置必须固定。

第四单元——滚动轴承测试

1、滚动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取决于轴承( )。
A、滚动体数目的多少
B、宽度的大小
C、精度的高低
D、公称接触角α的大小

2、6208轴承代号表示内径( )毫米,类型名称为( )。
A、8,深沟球轴承
B、40,深沟球轴承
C、40,角接触球轴承
D、8,角接触球轴承

3、按额定动载荷通过计算选用的滚动轴承,在预定使用期限内,其失效概率最大为( )。
A、90%
B、95%
C、10%
D、不确定

4、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寿命的可靠度是( )。
A、99%
B、95%
C、90%
D、10%

5、当转速较高,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都较大时,选用( )。
A、圆锥滚子轴承
B、角接触球轴承
C、深沟球轴承
D、推力球轴承

6、已知某球轴承的当量动载荷为P,基本额定动载荷为C,预计寿命为Lh。如果转速不变,而把当量动载荷P增大到2P,其寿命( )。
A、变为原来寿命的1/8
B、变为原来寿命的1/2
C、变为原来寿命的2倍
D、变为原来寿命的8倍

7、下列轴承中( )必须成对使用的。
A、圆锥滚子轴承
B、深沟球轴承
C、推力球轴承
D、角接触球轴承

8、对轴承装置进行设计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
A、轴承的轴向固定
B、轴承游隙的调整
C、轴承的配合
D、轴承的装拆
E、轴承的润滑与密封

9、在选择滚动轴承的类型时,主要考虑( )。
A、载荷的大小
B、载荷方向
C、转速高低
D、调心性

10、( )是向心轴承的主要组成部分。
A、内圈
B、外圈
C、滚动体
D、轴圈
E、座圈
F、防尘盖板

11、一对正装(面对面安装)的圆锥滚子轴承,当轴上有外加轴向载荷Fae作用后,两个轴承所承受的轴向力Fa就是轴承内部产生的附加轴向力。

12、相同系列和尺寸的球轴承与滚子轴承相比较,球轴承的承载能力更高,滚子轴承的极限转速更低。

13、相同系列和尺寸的球轴承与滚子轴承相比较,滚子轴承的承载能力更高,球轴承的极限转速更高。

14、滚动轴承的当量动载荷是指将滚动轴承实际所受载荷转换成与确定基本额定动载荷条件相同的载荷。

15、向心推力轴承在径向力作用下会产生的派生轴向力,其最本质原因是向心推力轴承存在接触角α。

16、滚动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应为基孔制,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的配合应为基轴制。

第十三章 轴

13.1 概述随堂测验

1、采用高强度合金钢能提高轴的刚度。

2、实际的轴多做成阶梯形,主要是为了减轻轴的重量,降低制造费用。

13.2 轴的结构设计随堂测验

1、轴肩的用途是( )。
A、作为轴加工时的定位面
B、提高轴的强度
C、提高轴的刚度
D、轴上零件获得轴向定位

2、为了便于加工,在同一根轴的不同轴段上的键最好分布在( )的位置。
A、同一母线
B、相隔90°
C、相隔120°
D、相隔180°

第十四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

14.1 联轴器的种类和特性随堂测验

1、下列联轴器中,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并可缓冲、吸振的是( )。
A、凸缘联轴器
B、齿式联轴器
C、万向联轴器
D、弹性柱销联轴器

2、十字滑块联轴器中的所有元件都是刚性元件,因此属于刚性联轴器。

14.3 离合器随堂测验

1、联轴器和离合器均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
A、补偿两轴的综合位移
B、联接两轴,使其旋转并传递转矩
C、防止机器过载
D、缓和冲击和振动

第四单元--轴与联轴器测试

1、根据轴的承载情况,转轴承受的载荷有( )。
A、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
B、只承受弯矩不承受扭矩
C、不承受弯矩只承受扭矩
D、承受较大轴向载荷

2、下列联轴器中,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并可缓冲、吸振的是( )。
A、凸缘联轴器
B、齿式联轴器
C、万向联轴器
D、弹性柱销联轴器
E、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F、十字滑块联轴器

3、为了便于加工,在同一根轴的不同轴段上的键最好分布在( )的位置。
A、同一母线(或投影在同一母线)上
B、相隔90°
C、相隔120°
D、相隔180°

4、下列有关联轴器和离合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用于轴之间的连接,传递运动和转矩。
B、联轴器所连接的两轴在机器运转过程中不能拆开。
C、离合器所连接的两轴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结合和分离。
D、联轴器和离合器一样,所连接的两轴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结合和分离。

5、两轴的偏角位移达30°,这时宜采用( )联轴器。
A、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B、齿式联轴器
C、万向联轴器
D、凸缘联轴器

6、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 )。
A、缓冲、减振
B、防止机器发生过载
C、传递运动和转矩
D、补偿两轴的不同心

7、根据受载,自行车中轴是( )。
A、心轴
B、转轴
C、传动轴
D、软轴

8、在轴的初步设计中,轴的最小直径是按( )初步确定的。
A、抗弯强度
B、扭转强度
C、复合强度
D、轴的刚度要求

9、零件表面经淬火、渗氮、喷丸、滚子碾压等处理后,其疲劳强度( )。
A、降低
B、不变
C、提高
D、增高或降低视处理方法而定

10、采用优质碳素钢经调质处理制造的轴,如果刚度不足,下列( )措施改进效果不明显。
A、改用合金钢
B、降低表面粗糙度
C、加大直径
D、改变热处理方法

11、下列( )不是优质钢。
A、Q235
B、45
C、40Cr
D、HT300
E、ZG310-570
F、30CrMnSi

12、下列( )选项是挠性联轴器。
A、十字滑块联轴器
B、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C、凸缘联轴器
D、齿式联轴器
E、夹壳式联轴器
F、套筒式联轴器

13、轴的结构设计应该考虑( )。
A、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B、轴上零件的定位
C、各轴段直径和长度的确定
D、轴的结构工艺性

14、轴上零件常用的轴向固定方法有( )。
A、轴肩
B、套筒
C、花键
D、轴端挡圈(压板)
E、平键
F、过盈联接

15、有关轴肩的用途,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
A、有些轴肩是便于轴上零件的安装而设置
B、提高轴的强度
C、提高轴的刚度
D、有些轴肩使轴上零件获得轴向定位

16、在轴的结构设计中,轴肩的用途主要是使轴上零件获得准确的轴向定位或便于轴上零件安装。

17、根据受载情况,自行车前轮轴属于心轴。

18、轴设计为阶梯结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轴的重量。

19、采用高强度合金钢能提高轴的刚度。

20、某传动系统的轴断裂是属于刚度失效。

机械设计期末测试

《机械设计》期末考卷

1、有一减速装置由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组成,其安排顺序以方案( )为好。
A、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
B、链传动→齿轮传动→带传动
C、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
D、链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

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V带传动比平带传动能传递更大的功率,这是因为( )。
A、带与带轮的材料组合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
B、带的质量轻,离心力小
C、带与带轮轮槽之间的摩擦是槽面摩擦
D、带无接头

3、与链传动相比较,下列( )不是齿轮传动的优点。
A、传动效率高
B、工作平稳,无噪声
C、能传递的中心距大
D、能保证瞬时传动比和平均传动比都是精确的

4、润滑油的( ),又称条件粘度。
A、动力粘度
B、运动粘度
C、恩氏粘度
D、绝对粘度

5、一压力容器用的联接螺栓,其性能等级为6.8级,则该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近似为( )。
A、600MPa
B、800MPa
C、480MPa
D、680MPa

6、两轴的偏角位移达30°,这时宜采用( )联轴器。
A、凸缘联轴器
B、齿式联轴器
C、万向联轴器
D、弹性柱销联轴器

7、下列四种具有相同公称直径和螺距,并采用相同配对材料的传动螺旋副,传动效率最高的是( )。
A、单线矩形螺旋副
B、单线三角形螺旋副
C、双线矩形螺旋副
D、双线三角形螺旋副

8、阶梯轴应用最广的主要原因是( )。
A、便于零件装拆和固定
B、制造工艺性好
C、传递载荷大
D、疲劳强度高

9、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当截面尺寸增大时,其疲劳极限值将随之( )。
A、降低
B、提高
C、不变
D、不能确定

10、在承受横向载荷或旋转力矩的普通紧螺栓组连接中,螺栓杆( )作用。
A、受切应力
B、受拉应力
C、受扭转切应力和拉应力
D、既可能只受切应力又可能只受拉应力

11、在蜗杆传动中,蜗杆头数越少,则传动效率( )。
A、越低
B、越高
C、与蜗杆头数无关
D、不确定

12、若一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为 537 000 转,则该轴承所受的当量动载荷( )基本额定动载荷。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13、滚动轴承的润滑方式,通常可根据轴承的( )来选择。
A、转速n
B、当量动载荷P
C、轴颈圆周速度v
D、内径d与转速n的乘积

14、某 45 钢轴的刚度不足,可采取( )措施来提高其刚度。
A、改为40Cr
B、淬火处理
C、增大轴径
D、增大圆角半径

15、对轴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可以提高轴的( )。
A、静强度
B、刚度
C、疲劳强度
D、耐冲击性能

16、根据受载,自行车前轮轴是( )。
A、心轴
B、传动轴
C、转轴
D、软轴

17、下列联轴器中,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并可缓冲、吸振的是( )。
A、凸缘联轴器
B、齿式联轴器
C、万向联轴器
D、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E、十字滑块联轴器
F、弹性柱销联轴器

18、根据轴的承载情况,转轴承受的载荷有( )。
A、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
B、只承受弯矩不承受扭矩
C、不承受弯矩只承受扭矩
D、承受较大轴向载荷

19、当转速较高,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都较大时,选用( )。
A、圆锥滚子轴承
B、角接触球轴承
C、深沟球轴承
D、推力球轴承

20、已知某球轴承的当量动载荷为P,基本额定动载荷为C,预计寿命为Lh。如果转速不变,而把当量动载荷P增大到2P,其寿命( )。
A、变为原来寿命的1/8
B、变为原来寿命的1/2
C、变为原来寿命的2倍
D、变为原来寿命的8倍

21、设计键连接时,键的截面尺寸b×h通常根据( )按标准选择。
A、所传递转矩的大小
B、所传递功率的大小
C、轮毂的长度
D、轴的直径

22、材料为 20Cr 的硬齿面齿轮,适宜的热处理方法是( )。
A、整体淬火
B、渗碳淬火
C、调质
D、表面淬火

23、将材料为 45 钢的齿轮毛坯加工成为 6 级精度的硬齿面直齿圆柱外齿轮,该齿轮制造工艺顺序应是( )为宜。
A、滚齿、表面淬火、磨齿
B、滚齿、磨齿、表面淬火
C、表面淬火、滚齿、磨齿
D、滚齿、调质、磨齿

24、巴氏合金通常用于做滑动轴承的( )。
A、轴套
B、轴承衬
C、含有轴承
D、轴承座

25、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
A、单位时间内带的循环次数增多,降低带的寿命
B、带传动效率降低
C、带工作噪声增大
D、小带轮的包角减小

26、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
A、极压性
B、油性
C、锥入度
D、滴点
E、粘度

27、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
A、链板的疲劳破坏
B、套筒滚子冲击疲劳
C、链条铰链胶合
D、链条铰链磨损
E、链条静力拉断

28、下列( )选项是挠性联轴器。
A、十字滑块联轴器
B、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C、凸缘联轴器
D、齿式联轴器
E、夹壳式联轴器
F、套筒式联轴器

29、轴上零件常用的轴向固定方法有( )。
A、轴端挡圈(压板)
B、平键
C、轴肩
D、套筒
E、过盈联接
F、花键

30、有关轴肩的用途,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有些轴肩是便于轴上零件的安装而设置
B、提高轴的强度
C、提高轴的刚度
D、有些轴肩使轴上零件获得轴向定位

31、在一定转速下,要降低滚于链传动的不均性和动载荷,应当( )。
A、增大节距p
B、减小节距p
C、增加齿数z1
D、减小齿数z1

32、螺纹联接的防松按工作原理有摩擦防松、机械放松等,( )属于摩擦防松。
A、对顶螺母
B、串联钢丝
C、自锁螺母
D、开口销与六角开槽螺母
E、止动垫圈
F、弹簧垫圈

33、摩擦式带传动,有效圆周力等于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之和。

34、国标规定,蜗杆传动在蜗杆、蜗轮啮合时的中间平面(又称主平面)内的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

35、腐蚀、接触疲劳和磨损都属于零件表面破坏。

36、剖分式径向滑动轴承,轴瓦磨损后,可以修复再使用。

37、7315AC/P4轴承表示中系列、内径是15㎜、接触角α为25°、精度等级为P4级,基本游隙组别的角接触球轴承。

38、通常情况下,向心推力轴承的派生轴向力与轴系外载荷无关。

39、随着螺纹升角的增大,联接的自锁性降低,传动的效率提高。

40、在铰制孔用螺栓连接中,螺栓杆与孔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41、链长用链节数表示,链节数通常取偶数链节。

42、在两级蜗杆--圆柱齿轮减速器中,为了使系统效率尽可能高一些,通常将蜗杆传动布置在高速级。

43、在蜗杆传动中,蜗杆的轴向力与蜗轮的轴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4、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的配合为基孔制,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为基轴制。

45、相同系列和尺寸的球轴承与滚子轴承相比较,球轴承的承载能力更高,滚子轴承的极限转速更低。

46、向心推力轴承在径向力作用下会产生的派生轴向力,其最本质原因是向心推力轴承存在接触角α。

47、采用两个平键(双键连接)时,通常在轴的圆周上相隔180°位置布置。

48、采用两个半圆键(双键连接)时,两个键布置在轴的同一母线上。

49、选用普通平键时,键的截面尺寸 b ×h 和键长 L 都是根据强度计算确定的。

50、因带传动是摩擦传动,所以传动中会出现弹性滑动现象,但只要设计得合理,就可以避免弹性滑动。

中国大学机械设计_3

中国大学机械设计是中国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培养机械工程专业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1. 课程概述

中国大学机械设计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2)机械设计方法和原理;
3)机械设计软件的应用;
4)机械设计实验。

2. 课程目标

中国大学机械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机械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课程教学方法

中国大学机械设计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等。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课程评估

中国大学机械设计课程的评估方式多样,主要包括考试、课程作业、实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等。通过这些评估方式,可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5. 课程重点难点

中国大学机械设计课程的重点在于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方法,难点在于机械设计的创新和实践。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6. 参考书目

中国大学机械设计课程的参考书目包括《机械设计手册》、《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方法》等经典著作。此外,还可以参考一些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手册和实践案例。

7. 机械设计实验

中国大学机械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是学生学习机械设计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机械传动系统的试验等。

8. 机械设计软件

中国大学机械设计课程中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包括AutoCAD、SolidWorks、ProEngineer等。这些软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也是现代机械设计工作的主要工具。

9. 机械设计项目实践

中国大学机械设计课程的项目实践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机械设计项目中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项目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机械设计水平。

10. 课程意义

中国大学机械设计课程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具备独立完成机械产品设计和研发的能力,为中国机械工程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