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77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超星人类骨骼考古学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25 min read

超星人类骨骼考古学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1章 什么是超星人类骨骼考古学

第1章测验

1、人类骨骼考古学最主要的人类研究对象是( )
A、人类体质特征
B、骨骼灵长类动物及其化石
C、考古课后古代生物遗存
D、学期习通古代人类的末答骨骼及牙齿

2、人类骨骼考古学是案学( )范围的分支学科
A、体质人类学
B、作业考古学
C、答案古生物学
D、超星古人类学

3、人类人类骨骼考古侧重于了解古代人群的骨骼
A、健康状况
B、考古课后行为模式
C、学期习通人类起源
D、末答体质特征

4、人类骨骼考古的研究方法包括
A、骨化学
B、古病理学
C、测量学
D、形态学

5、人类骨骼考古学不完全等同于体质人类学和生物考古学

6、体质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今人类学、古人类学以及人类骨骼考古学

第2章 考古现场骨骼的收集和整理

第2章测验

1、( )上的观察特征和测量项目是区分不同人种最显著的标志
A、椎骨
B、肢骨
C、盆骨
D、面骨

2、人类骨骼考古工作者需要在现场记录的主要内容是
A、葬式
B、头向
C、是否为迁葬
D、骨骼保存状况

3、遗迹单位中出土人骨后,人类骨骼考古工作者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 )
A、是否为人类骨骼
B、最小个体数
C、骨骼属于哪一类文物
D、随葬品的多少

4、清理头骨时应该用手指直接扣住两侧泪骨、筛骨

5、采集人骨时无需采集全部遗骸

6、收集人骨时,可取少量骨骼周围的土样与骨骼一起存放

7、骨骼收集前,应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第3章 骨的一般知识

第3章测验

1、在解剖学姿势中,手掌应该( )
A、向前
B、向后
C、向内
D、向外

2、由左向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垂直的水平线是( )
A、垂直轴
B、冠状轴
C、冠状面
D、矢状轴

3、按冠状轴方向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是( )
A、矢状面
B、水平面
C、冠状面
D、垂直轴

4、颅骨内外板之间的松质骨被称为( )
A、骨小梁
B、骨密质
C、骨松质
D、板障

5、骨按形态可以分为( )
A、长骨
B、短骨
C、扁骨
D、不规则骨

6、骨表面结构与软组织的关联可以体现在( )
A、肌肉的附着
B、韧带的附着
C、血管、神经的走行
D、大脑沟回的压迹

7、骨表面上明显的突起叫做隆起

8、骨面上细长的弱嵴叫嵴

9、较大的凹陷称为沟

10、长骨两端呈球形或半球形凸出的关节面又称做头

11、长骨两端的膨大部分称为骺

12、骨的物理性质由化学成分决定,无机物多时韧性好,但硬度差

第4章 颅骨

第4章测验

1、目前广泛应用的颅骨统一定位是()
A、水平面
B、垂直面
C、法兰克福平面
D、横截面

2、汇合成翼区的骨不包括( )
A、上颌骨
B、额骨
C、顶骨
D、蝶骨

3、底面观可以看见的不包括( )
A、硬腭
B、颧弓
C、颈静脉孔
D、顶孔

4、脑颅骨包括()
A、顶骨
B、枕骨
C、上颌骨
D、颞骨

5、与蝶骨相连的骨骼包括( )
A、筛骨
B、枕骨
C、犁骨
D、舌骨

6、筛骨包括( )
A、筛板
B、鸡冠
C、筛骨迷路
D、垂直板

7、以法兰克福平面为基准,可以产生的观察视角包括前面观、侧面观、顶面观、后面观、底面观和内面观。

8、冠状缝、矢状缝相交呈直角

9、下项线是由枕外隆突向两侧延伸至乳突的骨嵴,有项部肌肉附着其上

10、岩部又名颞骨锥体,尖端伸向前内,位于枕骨和蝶骨之间。

第5章 颅骨中的十五块面颅骨

第5章测验

1、面颅骨不包括
A、上颌骨
B、鼻骨
C、颧骨
D、顶骨

2、上颌骨的颧突与( )相连
A、额骨
B、颧骨
C、颚骨
D、鼻骨

3、梨状孔由( )围成
A、泪骨
B、上颌骨
C、颧骨
D、鼻骨

4、听骨分为()
A、锤骨
B、颞骨
C、砧骨
D、镫骨

5、翼区的类型包括()
A、蝶顶型
B、额颞型
C、点型
D、翼上骨型

6、腭大孔位于上颌第三臼齿腭侧牙槽嵴顶至腭中缝连接的中点上。由上颌牙槽突和腭骨水平部共同围成

7、鼻骨是膜内成骨,单中心。

第6章 躯干骨

第6章测验

1、( ) 位于椎骨前部,呈短圆柱形,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
A、椎弓
B、锥体
C、棘突
D、锥孔

2、具有典型颈椎形态特征的颈椎是()
A、第一颈椎
B、第二颈椎
C、第三到第六颈椎
D、第七颈椎

3、椎弓由( )组成
A、椎弓板
B、锥孔
C、横突
D、锥弓根

4、特殊胸椎包括( )
A、第10胸椎
B、第11胸椎
C、第12胸椎
D、第1胸椎

5、脊柱包括椎骨24块,骶骨1块,尾骨1块。其中24块椎骨分别是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它们借助软骨、韧带和关节连接。

6、脊柱有4个生理弯曲,分别是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

7、第一颈椎又称枢椎

8、齿突原来是寰椎的椎体,发生学中与寰椎脱离,而与枢椎椎体融合。

第7章 附肢骨

第7章测验

1、肩胛骨的外侧端向前外侧伸展,突出高耸于关节盂上方称为( ),是肩部的最高点
A、肩胛冈
B、肩峰
C、喙突
D、冈上窝

2、肱骨中较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 )
A、外科颈
B、骨干中部
C、肱骨小头
D、鹰嘴窝

3、附肢骨的组成部分包括()
A、上肢带骨
B、自由上肢骨
C、下肢带骨
D、自由下肢骨

4、自由上肢骨的组成部分包括
A、肱骨
B、尺骨
C、桡骨
D、手骨

5、锁骨的下面光滑,上面粗糙为韧带附着处

6、肩胛骨的上缘短而薄,外侧缘肥厚,临近腋窝,又名腋缘,内侧缘薄而长,紧邻脊柱,又称为脊柱缘。

7、关节盂的上下方各有一个小的粗涩的结节,称为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分别有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长头附着

8、前面观可见肱骨滑车上面的鹰嘴窝,后面观可见滑车上方的冠突窝。

第8章 牙齿

第8章测验

1、体内钙化程度最高的是()
A、牙釉质
B、牙骨质
C、牙本质
D、牙髓

2、牙齿两个邻面中离中线远的面被称为()
A、唇面
B、舌面
C、远中面
D、近中面

3、从剖面观察,牙体由()构成
A、牙釉质
B、牙骨质
C、牙本质
D、牙髓

4、前牙是指()
A、前臼齿
B、犬齿
C、门齿
D、臼齿

5、牙骨质一生不断新生,但除异常情况外不吸收,这与骨组织不同。有修复和补偿功能。可利用此特点来帮助鉴定年龄。

6、恒齿从6岁开始萌出,包括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分别用I、C、P、M表示,共32颗。近代人M3有退化趋势,牙数可在28-32颗之间。

7、下颌牙冠宽大,发育沟明显,上颌牙冠窄小光滑,发育沟不明显。

第9章 个体性别鉴定

第9章 测验

1、男性的颏部一般较( )
A、尖
B、圆
C、小
D、方

2、女性的闭孔通常更接近()
A、三角形
B、卵圆形
C、椭圆形
D、长方形

3、成年人的( )在鉴定性别上较重要、准确率也较高
A、盆骨
B、椎骨
C、头骨
D、手骨

4、耻骨上的性别特征包括()
A、耻骨联合背面的凹痕
B、耳状面
C、耻骨下支嵴
D、耻骨弓形状

5、女性的额鳞向后倾斜,表面不圆,男性的额鳞下部陡直,较圆并且丰满。

6、男性颅骨表面的肌线和肌嵴较显著,女性的肌线和肌嵴则较弱。

第10章 个体年龄鉴定

第10章 测验

1、颅骨上主要的囟都与顶骨有关,最大的囟在两侧顶骨与额骨之间的()
A、枕囟
B、额囟
C、乳突囟
D、蝶囟

2、牙齿萌出的时间指的是()的时间
A、牙釉质形成
B、齿根形成
C、牙齿发育完成
D、牙齿出龈

3、通常骨骺愈合年龄相关性较好的骨骼部位包括()
A、股骨头及下端
B、肱骨头及内上髁
C、髂嵴
D、锁骨胸骨端

4、影响牙齿磨耗的因素包括()
A、饮食成分
B、食物加工程度
C、牙齿发育情况
D、咀嚼习惯

5、个体年龄鉴定中,成年人的准确率较高

6、四肢骨骨干骨骺愈合一般发生在出生后14-25岁,不同骨骼骨干骨骺愈合的时间差异较大。

7、女性的骨化中心出现及融合的时间常较男性早

第11章 古病理学概述

第11章 测验

1、文艺复兴到19世纪中期,古病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
A、史前动物
B、埃及木乃伊
C、干尸
D、人骨

2、19世纪中期到一战期间,学者们对( )非常的痴迷
A、颅骨
B、躯干骨
C、盆骨
D、上肢骨

3、研究古病理学的直接证据包括
A、骨骼
B、图像
C、文献
D、干尸

4、古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肉眼观察
B、放射线影像技术
C、显微观察
D、分子生物

5、疾病引起的骨骼变化包括
A、骨肥大
B、骨萎缩
C、骨增生
D、骨化生

6、古病理学研究的局限性包括
A、样本的代表性问题
B、骨骼受影响的程度
C、埋藏过程中的破坏
D、发掘过程中的破坏

7、古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人类的遗存也包括人类以外的其他生物遗存

8、在古病理学发展的新时期,研究取向由关注个体的病理损伤转向群体的流行性学研究,力图重建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历史。

第12章 创伤

第12章 测验

1、皮肤表面破裂且骨碎片可能暴露也可能不暴露于皮肤破损处的骨折类型是
A、闭合性骨折
B、青枝骨折
C、开放性骨折
D、压缩性骨折

2、骨折愈合最长的阶段是
A、重塑期
B、修复期
C、炎症期
D、损伤期

3、( )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椎骨骨折,表现为一个椎骨被分为两个部分,常常是椎弓的上下关节面或者椎体后部及椎管部位脱落。
A、椎骨滑脱
B、脊柱强直
C、压缩骨折
D、脊柱裂

4、骨骼损伤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A、部分或全部破碎
B、位置异常或脱臼
C、神经或血液供应中断
D、人为的形态或轮廓异常

5、骨骼损伤愈合的快慢和伤者的( )等有关
A、年龄
B、营养状态
C、局部血运
D、有无感染及治疗条件

6、详细的描述骨折需包括受累骨骼的
A、名称和侧别
B、骨折位置和类型
C、是否愈合
D、是否有并发症

7、可以看做是暴力行为的标志包括
A、颅骨外伤
B、肋骨创伤
C、前臂的挡开性骨折
D、椎骨滑脱

8、骨骼表面感染、骨面不规则或伴有骨髓炎是开放性骨折的一般病理表现

9、骨折愈合的三个阶段是壁垒分明的,不会相互重叠。

10、在某种程度上,创伤的规律反映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

11、在某种程度上,创伤的规律反映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

12、我国颅骨钻孔的标本多出于北方地区。

第13章 齿科疾病

第13章 测验

1、许多研究表明,由狩猎采集人群到狩猎采集和农业经济混合的人群,再到稳定的农业人群,龋齿的发病率呈( )趋势。
A、下降
B、不变
C、上升
D、先升后降

2、根尖脓肿在发展出窦洞之前,可以通过X射线影像技术来进行鉴别,被侵蚀区域的牙槽骨表现为牙尖部
A、不透明
B、半透明
C、乳白色
D、黑色

3、牙齿上的文化现象包括
A、拔牙习俗
B、使用工具导致的变形
C、镶嵌宝石
D、手术

4、拔牙的意义可能包括
A、成年的标志
B、婚姻资格的确立
C、身份的认同 
D、审美的需求

5、对龋齿的初步记录包括受累牙齿的
A、牙位
B、病变位置
C、损伤的大小
D、龋病的诱因

6、对牙齿形态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人类的演化进程以及人群之间的关系

7、牙齿釉质发育不全体现了个体发育阶段遭受到的生存压力,能记录个体成长 过程中的一些事件

第14章 关节疾病

第14章 测验

1、关节病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是(D)的损伤
A、骨密质
B、骨松质
C、板障
D、软骨

2、在典型情况下,强直性脊柱炎首先出现( )病变,然后逐渐向上发展
A、骶髂关节
B、腰骶结合部
C、腰椎
D、胸椎

3、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在( )人群中发病较多
A、欧洲
B、东亚
C、南亚
D、亚洲

4、通常,关节表面没有出现骨质象牙化现象时,需要( )同时出现才可确认骨关节炎
A、骨赘生成
B、骨折
C、关节表面疏松
D、溶蚀性损伤

5、人体的关节按照关节的运动模式可以分为
A、不动关节
B、滑液关节
C、丛和关节
D、动关节

6、在上肢关节,骨关节炎罹患率在古代居民中要比现代居民低,这可能暗示了古今人群不同的生活方式。

7、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可见典型的流淌状厚骨赘和脊柱以外其他部位的肌腱末端骨赘,通常也会出现骨突关节和骶髂关节融合现象。

8、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生于青壮年,女性比男性多2-3倍,好发部位为手足小关节,其次为腕、肘、膝、踝、髋关节等。

第15章 传染性疾病

第15章 测验

1、由一种细菌引发的很难和另一种细菌区分开来的感染是指
A、非特异性感染
B、结核病
C、特异性感染
D、品他病

2、是骨膜炎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A、胫骨
B、桡骨
C、肋骨
D、肱骨

3、胸椎结核和腰椎结核的主要病理变化为( )骨质破坏
A、横突
B、棘突
C、椎弓
D、椎体

4、马刀状胫骨和虫蚀样变的顶骨、额骨最有可能是( )的表现
A、麻风病
B、结核病
C、品他病
D、性病梅毒

5、传染性疾病包括
A、梅毒
B、麻风病
C、贫血
D、结核病

6、结核病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 )
A、脊椎
B、四肢大关节
C、顶骨
D、肋骨

7、麻风病损伤的骨骼通常包括
A、面骨
B、胫骨
C、腓骨
D、手骨和足骨

8、以下属于密螺旋体属疾病的是
A、地方性梅毒
B、麻风病
C、雅司病
D、品他病

9、瘤型麻风病理损伤只累及一处或两处肢体,软组织损伤不严重

10、性病梅毒多发于胫骨和颅骨。

11、对结核病、麻风病、密螺旋体属疾病等的DNA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鉴定那些骨骼上没有发生改变的感染和不会引起骨骼病理变化的疾病。

第16章 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疾病

第16章 测验

1、通常情况下,如果骨质的减少程度超过了该个体所在年龄、性别和民族的正常范围,并且发生了骨折,就可确认为
A、骨质增生
B、骨质疏松症
C、骨肥厚
D、佝偻病

2、坏血病主要是由于( )缺乏导致的疾病的
A、维生素C
B、维生素D
C、铁元素
D、氟

3、以下可以作为生存压力生物学指标的疾病包括
A、贫血
B、维生素C缺乏
C、骨膜炎
D、佝偻病

4、以下属于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疾病的是
A、维生素D缺乏
B、缺铁性贫血
C、密螺旋体属疾病
D、骨折

5、氟骨症可以在以下哪些部位表现出病理现象
A、牙齿
B、椎骨
C、肋骨
D、长骨

6、眶上筛孔样变和颅顶的多孔性骨肥厚是鉴定贫血的两个主要依据。

7、动物性食物中的铁主要为血红素铁,比植物性食物中的铁更难吸收

8、阳光中的紫外线B辐射在预防佝偻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17章 埋葬姿势与埋葬方式

第17章 测验

1、是指埋葬过程完成后的再次埋藏过程
A、原始埋藏
B、后期埋藏
C、二次葬
D、一次葬

2、人骨埋藏特征的自然成因包括
A、墓穴或棺木塌陷
B、食腐动物啃咬
C、盗掘
D、后期墓葬打破

第18章 埋葬特征与丧葬观念

第18章 测验

1、下述能反映一定社会观念的包括
A、画像砖
B、有序的墓葬布局
C、合葬墓
D、墓葬的等级差异

2、下列现象和习俗中或与人类的魂魄观念相关的包括
A、白石压胜
B、毁墓现象
C、丧期
D、火葬

3、尸骨埋葬特征可以准确揭示丧葬仪式

4、墓葬人骨的埋藏特征,直接涉及埋葬过程及丧葬仪式等。

5、葬俗与灵魂及祖先崇拜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

第19章 骨化学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第19章 测验

1、小麦是( )类植物
A、C4
B、C3
C、CAM
D、-

2、人骨中的胶原纤维占全部有机质的( )%
A、50
B、65
C、93
D、30

3、人骨中可以作为人类食物结构反映指标的微量元素有
A、Si
B、Sr
C、Fe
D、Ba

4、判别古代人骨污染的常用指标有
A、碳氮含量
B、C/N摩尔比
C、人骨的颜色
D、P和Ca含量

5、引起人骨污染的外部原因包括
A、地下水
B、土壤
C、微生物
D、温度

期末考试

期末试题

1、人类骨骼考古学的研究目的侧重于( )
A、研究现代人的体质特征
B、研究人类起源
C、了解古代人群的体质特征、健康状况和行为模式
D、研究古今人种学

2、由左向右与身体矢状轴垂直的水平线是( )
A、冠状轴
B、垂直轴
C、矢状轴
D、长轴

3、( )又名颞骨锥体,尖端伸向前内,位于枕骨和蝶骨之间,有三个面。前面,朝向颅中窝,中央有弓状隆起。后面有内耳门等结构,与前面相交成上缘。下面不平,有颈动脉管内、外口和颈静脉窝等结构。
A、鼓部
B、岩部
C、乳突部
D、颞鳞

4、( )是指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相衔接的区域存在有一个或者多个小骨块。
A、印加骨
B、星点骨
C、前囟骨
D、翼上骨

5、( )位于椎骨的前部,呈短圆柱形,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
A、椎弓
B、椎体
C、椎孔
D、横突

6、第一颈椎又称( ),形态呈环形,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A、寰椎
B、枢椎
C、隆椎
D、骶椎

7、第1胸椎的棘突和椎体仍然保留部分 特征,第12胸椎下关节面通常呈矢状位的 型。( A )
A、颈 椎 腰 椎
B、胸 椎 骶 椎
C、腰 椎 胸 椎
D、骶 椎 颈 椎

8、髋臼由 、 和 三块骨的体部合成。( )
A、髂骨 坐骨 耻骨
B、髂骨 股骨 耻骨
C、髂骨 坐骨 骶骨
D、骶骨 坐骨 耻骨

9、( )约6岁时萌出,故又名6龄牙
A、上颌第二臼齿
B、下颌第一前臼齿
C、下颌犬齿
D、上颌第一臼齿

10、颅基底缝一般 岁开始骨化愈合, 岁时完全愈合。( )
A、10 17-18
B、18 24-25
C、1 7-8
D、8 11-12

11、骨折愈合最长的阶段是( )
A、重塑期 
B、修复期 
C、炎症期 
D、休整期

12、( )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椎骨骨折,表现为一个椎骨被分为两个部分,常常是椎弓的上下关节面或者椎体后部及椎管部位脱落。
A、椎骨滑脱
B、脊柱强直
C、压缩骨折
D、脊柱裂

13、许多研究表明,由狩猎采集人群到狩猎采集和农业经济混合的人群,再到稳定的农业人群,龋齿的发病率呈( )趋势。
A、下降
B、不变
C、上升
D、先降后升

14、图1所示的葬式为( ) 图1
A、仰身直肢
B、仰身屈肢 
C、侧身屈肢
D、俯身葬

15、关节病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是( )的损伤
A、骨密质
B、骨松质
C、板障 
D、软骨

16、小麦是( )类植物
A、C3
B、C4
C、C5
D、CAM

17、人骨中的胶原纤维占全部有机质的( )%
A、50
B、65
C、93
D、30

18、C/N摩尔比值在( )之间的骨胶原,可认为骨胶原未受污染。
A、0.5-1.0
B、3.5-3.8
C、1.0-2.5
D、2.9-3.6

19、人的一生中出现两套不同的牙齿,婴儿和儿童时期主要是乳牙,一般由( )颗牙齿组成。
A、10
B、15
C、20
D、23

20、( )年锶同位素分析技术由Ericson首次引入到考古学研究中。
A、1985年
B、1965年
C、1993年
D、2000年

21、古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肉眼观察
B、放射线影像技术
C、显微观察
D、分子生物

22、牙齿上的文化现象包括( )
A、拔牙
B、使用工具导致的变形
C、镶嵌宝石
D、手术

23、从髂骨上判断性别,以下哪些结论是正确的( )
A、男性的髂骨翼低而平缓,髂翼较薄。女性的髂骨翼较高,较厚。
B、男性的髂骨翼一般不透光,女性的髂骨翼透光。
C、从耳状面看,男性的大且直,在长度上可涉及3个骶椎,女性的耳状面较小而较倾斜,可只涉及2或2个半骶椎。
D、观察耳前沟可以发现,男性不常有,即使有,也是窄而浅的韧带沟,女性耳前沟常见,宽且深。
E、男性的坐骨大切迹宽而浅,女性的坐骨大切迹窄而深。

24、现代人与直立人在股骨的形态特征上存在的差异,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北京直立人的股骨骨干前后扁,髓腔小于等于直径的1/3。
B、现代人髓腔容积大,约等于直径的2/3。
C、北京直立人股骨相对较直。
D、现代人的股骨弯曲程度较大。

25、疾病引起的骨骼变化包括( )
A、骨肥大
B、骨萎缩
C、骨增生
D、骨化生

26、人骨中可以作为人类食物结构反映指标的微量元素有( )
A、Fe
B、Sr
C、Si
D、Ba

27、判别古代人骨污染的常用指标有( )
A、碳氮含量
B、人骨的颜色
C、C/N摩尔比
D、P和Ca含量

28、引起人骨污染的外部原因包括( )
A、地下水
B、温度
C、微生物
D、土壤

29、墓葬中描述对象姿势,不论是仰身、侧身还是俯身,直肢还是屈肢,均按解剖学方位进行描述。( )

30、骨松质由骨小梁排列而成,呈海绵状( )

31、冠状缝骨是指枕骨枕鳞上部未与下部融合而形成单独的一块或几块骨。( )

32、颅骨的各种特征在古人类体质上的表现时空差异非常大。直立人有头盔样的颅骨增强结构,而现代人颅骨较直立人更为纤细化。( )

33、第二颈椎又称隆椎,前面椎体向上伸出齿突,与寰椎齿突凹相关节。( )

34、与现代人相比,古代人的牙齿磨耗程度更严重。( )

35、男性的下颌角区粗糙而外翻,下颌角较大;女性的下颌角区细致而光滑,下颌角较小。( )

36、分析不同部位骨折的发生率,可以推测古代人群的劳动方式和所从事的职业。( )

37、拔牙习俗一般以拔除后部牙齿居多。( )

38、非特异性感染,通常是指那些已知的、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

39、二次葬是指原始埋藏过程完成之后的再次埋藏过程。( )

40、高粱是C3类植物。( )

41、骨胶原中值可判别先民所处营养级,了解其食物结构是以肉食为主抑或素食为生。( )

42、棉花是C3类植物。( )

43、引起人骨污染的外部原因包括微生物( )

44、由图2可判断,该个体为男性。 图2

45、解剖学姿势是一种 的标准姿势。指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46、脊柱由26块骨组成,包括 24块,骶骨1块,颈椎1块。

47、自由上肢骨由肱骨、尺骨、 以及手骨组成。

48、近代人第三臼齿有退化趋势,恒牙牙数可在 颗之间。

49、第一届古病理学年会于 年召开。

50、和颅顶多孔性骨肥厚是鉴定贫血的两个主要依据。

51、坏血病主要是由于饮食中缺乏 所导致的一种疾病。

52、是骨膜炎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53、在分析埋藏过程时,骨骼异常现象一般包括结构性异常和

54、自然界中有四种天然的 。

55、杂食性动物δ15N值一般在 ‰之间。

5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途径主要有C3 、 C4 和 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