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中医内科学_4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大学本科问答2024-05-19 09:35:1369741抢沙发
尔雅中医内科学_4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摘要: 第一周 肺系病证—感冒、咳嗽第一节 感冒随堂测验1、1. 明确提出了“时行感冒”之名的医著是 )A、《诸病源候论》B、《丹溪心法》C、《医学入门》D、《类证治裁》2、2.某男,45岁,病起5日,恶寒发 ...

尔雅中医内科学_4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第一周 肺系病证—感冒、尔雅咳嗽

第一节 感冒随堂测验

1、中医1. 明确提出了“时行感冒”之名的内科医著是( )
A、《诸病源候论》
B、学答习通《丹溪心法》
C、案学《医学入门》
D、完整《类证治裁》

2、答案2.某男,尔雅45岁,中医病起5日,内科恶寒发热,学答习通鼻塞流涕,案学少汗身痛,完整咳嗽气急,答案痰稠色黄,尔雅咽痛声哑,苔薄黄,舌尖红,脉浮数。证属( )
A、风寒束表证
B、风热犯表证
C、暑湿伤表证
D、阴虚感冒

3、3.某男,64岁,近一月来寒热持续不解,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咯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治疗方剂宜首选( )
A、新加香薷饮
B、葱白七味饮
C、参苏饮
D、再造散

4、4. 感冒又称为( )
A、伤风
B、冒风
C、冒寒
D、首风

5、5.感冒轻证,或初起偏寒偏热俱不明显,仅稍有恶风、微热、头胀、鼻塞者,可予辛平轻剂,常用的药物有( )
A、桑叶
B、薄荷
C、防风
D、荆芥

第二节 咳嗽随堂测验

1、1.最早把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的是( )
A、朱丹溪《丹溪心法》
B、张景岳《景岳全书》
C、程国彭《医学心悟》
D、吴谦《医宗金鉴》

2、2.治疗咳嗽风热犯肺证的最佳方剂是( )
A、桑菊饮
B、桑白皮汤
C、清肺饮
D、清金化痰汤

3、3.治疗肺阴亏耗咳嗽的主方是( )
A、桑菊饮
B、麻杏石甘汤
C、泻白散
D、沙参麦冬汤

4、5.内伤咳嗽,病理因素主要为“风”与“痰”。( )

5、4.外感咳嗽多由六淫外邪犯肺所致。( )

第二周 肺系病证—哮病、喘证

第一节 哮病随堂测验

1、1.哮证大发作期的病理性质是( )
A、邪实
B、正虚
C、邪实正虚
D、表里同病

2、2.张男,52岁,哮证数十年,发作半月,经治略平,但仍感胸闷气短,动则喘甚,吸气不利,腰酸乏力,不耐劳累。烦热颧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属( )
A、痰浊阻肺证
B、下虚上实证
C、肺肾两虚证
D、脾肾两虚证

3、3.王男,64岁,素有哮喘,发作1月,时轻时重,近2日喘咳加剧,喘急面青,躁烦不安,汗出肢冷,舌淡紫,脉细,治法是( )
A、益气回阳救逆
B、养阴益气救脱
C、补肺纳肾固脱
D、温肾平喘固脱

4、1.冷哮的治疗主方是( )
A、麻黄汤
B、射干麻黄汤
C、小青龙汤
D、大青龙汤

5、2.哮证发作时的临床特点是 ( )
A、呼吸气促困难
B、喉中哮鸣有声
C、喘息不能平卧
D、痰稀薄而粘

第二节 喘证随堂测验

1、1. 下列关于喘证治疗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实喘以祛邪利气为主
B、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
C、实喘可采用温化宣肺、清化肃肺、化痰理气的方法
D、实喘难治,虚喘易疗

2、2. 李男,68岁,咳喘胸满,但坐不得卧,喉间疾鸣如曳锯,咯痰粘腻难出,舌苔厚浊,脉象滑实。治疗方剂宜首选( )
A、小青龙汤
B、射干麻黄汤
C、三子养亲汤
D、定喘汤

3、3. 康某,女,20岁。患者从小体质较弱,经常发作性咳嗽、气喘,多次住院治疗。2天前受凉后,咳嗽、气喘又作。现症:喘咳气急,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恶寒,头痛,无汗,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疗方剂宜首选( )
A、定喘汤
B、麻黄汤
C、小青龙汤
D、射干麻黄汤

4、4、实喘的特点是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

5、5、虚喘的特点是呼吸短促难续,呼多吸少,气怯声低

第三周 肺系心系病证—肺胀、心悸

第一节 肺胀随堂测验

1、1.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的首选方剂是( )
A、清金化痰汤
B、越婢加半夏汤
C、小青龙加石膏汤
D、麻杏石甘汤

2、2. 小青龙汤可用于治疗肺胀证型是( )
A、外寒内饮
B、阳虚水泛
C、痰热郁肺
D、肺肾气虚

3、3.肺胀痰蒙神窍证,其治疗宜选方( )
A、苏合香丸
B、礞石滚痰丸
C、涤痰汤
D、顺气导痰汤

4、4. 肺胀的病理因素主要为( )
A、外邪
B、痰浊
C、水饮
D、血瘀

5、肺胀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

第二节 心悸随堂测验

1、“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载于
A、《素问·痹论》
B、《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
C、《伤寒明理论·悸》
D、《丹溪心法·惊悸怔忡》

2、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证机概要为
A、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
B、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C、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
D、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

3、心悸阴虚火旺证的治法为
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C、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D、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4、心悸的实证应予以
A、祛痰
B、除湿
C、化饮
D、清火

5、心悸的病位在心,与他脏无密切关系。

第四周 心系脑系病证—胸痹心痛、头痛

第一节 胸痹心痛随堂测验

1、苏合香丸治疗胸痹出自
A、《内经》
B、《五十二病方》
C、《金匮要略》
D、《世医得效方》

2、胸痹缓解期主要表现为脏腑阴阳气血亏虚,其中以何者最为常见
A、脾气虚
B、心血虚
C、肾阳虚
D、心气虚

3、下列那项为寒凝心脉型胸痛的主要特征
A、胸部刺痛,固定不移
B、胸痛彻背,感寒痛甚
C、胸痛灼热,烦闷不适 
D、胸中闷痛,心悸不宁

4、真心痛发作的特征是
A、胸部沉闷
B、疼痛剧烈
C、痰多气短
D、持续30分钟以上

5、胸痹心痛发作时,疼痛可以放射到左胁下

第二节 头痛随堂测验

1、头痛一证,首载于
A、《伤寒论》
B、《东垣十书》
C、《丹溪心法》
D、《内经》

2、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恶风发热,面红而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溲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证属
A、风寒头痛
B、风热头痛
C、风湿头痛
D、肝阳头痛

3、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濡。治疗方剂首选
A、芎芷石膏汤
B、通窍活血汤
C、羌活胜湿汤
D、川芎茶调散

4、血虚头痛的主症有
A、头痛而晕
B、痛处固定
C、头痛昏蒙
D、心悸失眠

5、偏头痛的治疗当以平肝清热,熄风通络为法。

第五周 脑系病证—眩晕、中风

第一节 眩晕随堂测验

1、眩晕常见的病理因素有( )
A、风痰
B、风火痰
C、风火痰气
D、风火痰瘀

2、治疗痰湿中阻之眩晕的主方应选( )
A、二陈汤
B、半夏白术天麻汤
C、天麻钩藤饮
D、异功散

3、下列哪项不是眩晕肝阳上亢证的主症( )
A、头痛
B、烦燥
C、呕吐
D、口苦

4、眩晕的治疗原则是( )
A、化痰熄风
B、滋养肝肾
C、调整阴阳
D、补虚泻实

5、治疗眩晕肾精不足证的代表方是大定风珠。( )

第二节 中风随堂测验

1、下列哪项不是中风中经络的主症( )
A、卒然昏仆
B、半身不遂
C、口眼喎斜
D、语言不利

2、患者高血压病史多年,今晨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萎,脉细弱或脉微欲绝。应选方( )
A、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B、羚羊钩藤汤合至宝丹
C、参附汤合生脉散
D、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

3、中风的病理基础是( )
A、肝肾阴虚
B、心肝火旺
C、肝脾血虚
D、脾肾阳虚

4、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证属中风之( )
A、闭证
B、中脏
C、中腑
D、阳闭

5、中风轻者为中经络,重者为中脏腑。( )

第六周 脾胃系病证—胃痛、泄泻

第一节 胃痛随堂测验

1、外邪犯胃胃痛的发病以何邪最为常见( )
A、风邪
B、暑邪
C、寒邪
D、湿邪

2、胃痛发病的关键病机是( )
A、气虚
B、气怯
C、气陷
D、气滞

3、患者张某,男,27岁,聚餐后出现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治宜选用( )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藿香正气丸
D、保和丸

4、胃脘痛发作的常见原因有( )
A、外邪犯胃
B、饮食伤胃
C、情志不畅
D、脾胃素虚

5、虚证胃痛的特点是多痛急而拒按。( )

第二节 泄泻随堂测验

1、导致泄泻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于( )
A、食滞肠胃
B、脾胃虚弱
C、肾阳虚衰
D、脾虚湿盛

2、患者泄泻清稀,甚者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应诊为何种证候?( )
A、肝郁泄泻
B、脾虚泄泻
C、肾虚泄泻
D、寒湿泄泻

3、治疗泄泻初起不宜( )
A、疏解
B、分利
C、消导
D、固涩

4、泄泻的主要表现是( )
A、排便次数增多
B、腹痛肠鸣
C、粪质稀薄
D、小便短少

5、久泄不可利小便。( )

第七周 肝胆系病证—黄疸、积聚

第一节 黄疸随堂测验

1、1.吴又可《瘟疫论》推崇退黄以什么药为专功()
A、A. 大黄
B、B.茵陈
C、C.栀子
D、D.黄柏

2、2.黄疸脾虚湿滞证的治法是()
A、A.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B、B.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C、C.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D、D.疏肝泄热、利胆退黄

3、3.《金匮要略》对黄疸的预后提示:“黄疸之病,当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
A、A.七日
B、B.十八日
C、C.十日
D、D.八日

4、4.黄疸胆腑郁热证的特点为()
A、A.黄疸鲜明
B、B.上腹右胁疼痛
C、C.疼痛牵引肩背
D、D.寒热往来

5、5.《卫生宝鉴》首先提到“阴黄”证。

第二节 积聚随堂测验

1、1、首先提出“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的医著是()
A、A.《金匮要略》
B、B.《黄帝内经》
C、C. 《丹溪心法》
D、D.《杂病广要》

2、2、积证之瘀血内结证的治疗方剂首选()
A、A.通窍活血汤
B、B. 膈下逐瘀汤
C、C.血府逐瘀汤
D、D.身痛逐瘀汤

3、3、积聚的病机主要是()
A、A.湿痰内聚,气血瘀滞
B、B.虫阻脉道,血络受阻
C、C.气滞血瘀,水停腹中
D、D.气机阻滞,瘀血内结

4、4、 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饮食大减,肌肉瘦削,神倦乏力,面色萎黄或黛黑,甚则面肢浮肿,舌质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弦细。治疗方法宜首选()
A、A.理气消积
B、B.补益气血
C、C.理气化痰
D、D.活血化瘀

5、5、提出积聚治疗“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的医著是《医宗必读》。

第八周 肝胆系病证—鼓胀、瘿病

第一节 鼓胀随堂测验

1、将鼓胀的病机概括为:“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的医家是
A、喻嘉言
B、朱丹溪
C、李中梓
D、唐容川

2、实脾饮主要用于
A、鼓胀之气滞湿阻证
B、鼓胀之水热蕴结证
C、鼓胀之水湿困脾证
D、鼓胀之阳虚水盛证

3、某男,46岁,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胁下癥结痛如针刺,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出现血痣,口干不欲饮水,大便色黑,舌质紫黯,有紫斑,脉细涩。证属
A、鼓胀之瘀结水留证
B、积聚之瘀血内结证
C、鼓胀之水热蕴结证
D、鼓胀之正虚瘀结证

4、鼓胀的病变脏器主要在于
A、肺
B、肾
C、脾
D、肝

5、鼓胀病后期可导致大量出血、昏迷、虚脱多种危重证侯。

第二节 瘿病随堂测验

1、瘿病多见于
A、女性
B、男性
C、青年
D、老年

2、瘿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有
A、气火痰
B、气痰瘀
C、气痰火瘀
D、气痰湿食

3、瘿病证属痰结血瘀者,最佳选方是
A、桃红四物汤
B、海藻玉壶汤
C、复元活血汤
D、丹参饮

4、瘿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A、滋阴降火
B、消瘿散结
C、理气化痰
D、宁心柔肝

5、治疗瘿病气郁痰阻证的主方为四海舒郁丸。

第九周 肾系病证—水肿、淋证

第一节 水肿随堂测验

1、阳水辨证属湿热壅盛者.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A、己椒苈黄丸
B、木防己汤
C、舟车丸
D、疏凿饮子

2、水肿瘀水互结证的治法是
A、利水消肿,祛瘀通络
B、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C、攻逐瘀血,温化水饮
D、活血通络,健脾利湿

3、一患者,初起恶寒发热,咽痛,眼睑浮肿,小便不利,经治后,表虽解,但肿势末退,身重困倦,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最佳选方是
A、越婢加术汤
B、防己黄芪汤
C、五皮饮合胃苓汤
D、苓桂术甘汤

4、水肿的严重变证可表现为
A、恶心呕吐
B、小便量少
C、神昏肢冷
D、心悸喘促

5、水肿乃肺、肝、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

第二节 淋证随堂测验

1、气淋实证,其选方最宜用
A、二神散
B、沉香散
C、六磨汤
D、柴胡疏肝散

2、热淋患者,伴见寒热、口苦、呕恶者,在应用八正散治疗的基础上可加减选用何药
A、防风、葛根
B、石膏、石苇
C、柴胡、黄芩
D、竹茹、黄芩

3、下列何者不是石淋的特征
A、小便排出沙石
B、排尿时突然中断
C、尿道窘迫疼痛
D、小便赤热

4、膏淋的虚证可选用的方药有
A、膏淋汤
B、程氏萆解分清饮
C、补中益气汤
D、七味都气丸

5、淋证的治法,古有忌汗、忌补之说,按之临床实际,未必都是如此。

第十周 气血津液病证—血证、消渴

第一节 血证随堂测验

1、1.将血证病机概括为“火盛”及“气虚”两个方面的医学著作是(  )
A、《景岳全书》
B、《医学正传》
C、《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D、《丹溪心法》

2、2.患者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舌质红,脉数,治疗宜用(  )
A、桑杏汤
B、清燥救肺汤
C、百合固金汤
D、泻白散合黛蛤散

3、3.治疗肾气不固证尿血的最佳方剂是(  )
A、肾气丸
B、补中益气汤
C、麦味地黄丸
D、无比山药丸

4、4.唐容川《血证论》中提出的通治血证的四法是(  )
A、补气
B、补血
C、消瘀
D、宁血

5、5.在对血证的治疗中,认为“血随乎气,治血必先治气”,此论见于《血证论》。(  )

第二节 消渴随堂测验

1、消渴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  )
A、肾阴亏损
B、胃热炽盛
C、肺热津伤
D、阴虚燥热

2、“消渴”上消临床表现突出的症状是(  )
A、消谷善饥
B、尿频量多
C、身体消瘦
D、烦渴引饮

3、患者烦渴多饮半月余,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黄,脉洪数有力。治则宜用(  )
A、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B、养阴润肺,生津止渴
C、滋阴固肾,生津止渴
D、滋养胃阴,生津止渴

4、消渴病,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数。宜选下述何方加减治疗( )
A、消渴方
B、玉女煎
C、六味地黄丸
D、金匮肾气丸

5、消渴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
A、多饮
B、多食
C、多尿
D、消瘦

6、消渴病的病机主要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

第十一周 气血津液与肢体经络病证—虚劳、痿证

第一节 虚劳随堂测验

1、虚劳证,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苔薄白,脉弱。辨证应属( )
A、肾气虚证
B、肺气虚证
C、心气虚证
D、脾气虚证

2、虚劳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苔薄白,脉沉。治法是( )
A、补益肺气
B、健脾益气
C、益气补肾
D、益气养心

3、虚劳证,头晕,目眩,胁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妇女月经不调甚则闭经,面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细。病机是( )
A、心血亏虚,心失所养
B、肝血亏虚,筋脉失养
C、脾胃阴伤,失于濡养
D、肾精不足,失于濡养

4、引起虚劳的病因有( )
A、禀赋薄弱
B、烦劳过度
C、饮食不节
D、大病久病

5、虚劳证,心悸,气短,劳则尤甚,自汗,神疲乏力,苔白薄,脉弱。辨证属于心气虚证。(  )

第二节 痿证随堂测验

1、下列何项不是痿证形成的原因( )
A、感受温毒
B、跌仆瘀阻
C、饮食不节
D、风寒外袭

2、病起发热,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肌肉瘦削,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咳呛少痰,咽干不利者,治疗该证的代表方为( )
A、桑杏汤
B、六味地黄丸
C、虎潜丸
D、清燥救肺汤

3、下列何项不是痿证之脾胃虚弱证 的主证( )
A、其病较急
B、肢体软弱无力
C、神疲肢倦
D、少气懒言

4、痿证的临床症状有(  )
A、肢体筋脉弛缓
B、软弱无力
C、肌肉萎缩
D、关节筋骨肌肉疼痛

5、“治痿独取阳明”作为治疗痿证的重要原则指的仅是补益脾胃。( )

第十二周 肢体经络病证—痹证、腰痛

第一节 痹证随堂测验

1、下列哪项不是风湿热痹的特点?
A、局部灼热红肿
B、痛不可触
C、得冷则舒
D、肌肤麻木不仁

2、.双合汤主要用于痹证之
A、行痹
B、风湿热痹
C、痰瘀痹阻证
D、肝肾两虚证

3、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部位固定,遇寒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治疗方剂宜选
A、防风汤
B、宣痹汤
C、薏苡仁汤
D、乌头汤

4、着痹的主症为
A、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
B、关节活动不利
C、肌肤麻木不仁
D、局部灼热红肿

5、痹证常累及筋骨、肌肉、关节,不影响脏腑功能。

第二节 腰痛随堂测验

1、首先提出肾与腰部疾病密切相关的是何医著
A、《素问》
B、《金匮要略》
C、《伤寒论》
D、《诸病源候论》

2、下列不是外感腰痛的致病病邪的是
A、风
B、寒
C、热
D、燥

3、下列不是内伤腰痛特点的是
A、腰部隐痛
B、病程缠绵
C、.起病隐袭
D、腰痛明显

4、腰痛日久,屡次复发者,可用活血化瘀配合搜风通络的药物,如
A、三七
B、莪术
C、水蛭
D、蜈蚣

5、治疗腰痛的代表方为三仁汤。

学习通中医内科学_4

1. 常见病证的中医治疗

1.1 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压力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状态。中医认为,高血压是气滞、瘀滞、水液代谢失常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针对不同的病因,中医采用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天麻、钩藤、丹参、麻黄等。这些中药具有平肝、平补、清热、降压等功效,可以有效地调节血压。

针灸治疗: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血压、缓解血管痉挛,缓解高血压症状,并改善心脏功能。

1.2 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状。

中医认为,冠心病是气血不畅、瘀滞等因素导致的。中医治疗冠心病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丹参、三七、当归等。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等功效,可以有效地改善冠心病症状。

针灸治疗: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心血管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缓解冠心病症状。

2. 内科疾病的中医预防

中医强调“治未病”,即在疾病发生之前,进行预防和调理,防止疾病的发生。

针对内科疾病,中医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调整饮食

中医认为,饮食是调节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饮食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内科疾病的发生。比如,高血压患者应该减少盐的摄入,控制饮食热量,多食用富含钾、钙、镁等元素的食物。

2.2 运动锻炼

中医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畅通,增强体质,预防内科疾病的发生。比如,冠心病患者可以适当地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

2.3 心理调节

中医认为,内科疾病与情志有关。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平衡,可以预防内科疾病的发生。比如,经常进行放松训练、冥想、听音乐等活动,可以缓解压力,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3. 病症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内科疾病,强调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脉象、舌象等信息,确定病因病机,确定治疗方案。

比如,治疗高血压时,中医按照四诊观察:望、闻、问、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确定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中医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4.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是指在治疗内科疾病时,结合中医和西医的特点,采用多种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比如,对于冠心病患者,中西医结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中药、西药、心脏支架等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地将中西医的治疗方法拼凑在一起,而是在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后,根据中西医的优势,选取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5. 总结

中医内科学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借助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预防和治疗内科疾病的学科。

与西医不同,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中医认为,内科疾病的发生与身体健康、情志状态、环境气候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内科疾病时,应该综合分析,全面治疗。

中西医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选取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学习通中医内科学_4

1. 常见病证的中医治疗

1.1 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压力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状态。中医认为,高血压是气滞、瘀滞、水液代谢失常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针对不同的病因,中医采用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天麻、钩藤、丹参、麻黄等。这些中药具有平肝、平补、清热、降压等功效,可以有效地调节血压。

针灸治疗: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血压、缓解血管痉挛,缓解高血压症状,并改善心脏功能。

1.2 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状。

中医认为,冠心病是气血不畅、瘀滞等因素导致的。中医治疗冠心病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丹参、三七、当归等。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等功效,可以有效地改善冠心病症状。

针灸治疗: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心血管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缓解冠心病症状。

2. 内科疾病的中医预防

中医强调“治未病”,即在疾病发生之前,进行预防和调理,防止疾病的发生。

针对内科疾病,中医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调整饮食

中医认为,饮食是调节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饮食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内科疾病的发生。比如,高血压患者应该减少盐的摄入,控制饮食热量,多食用富含钾、钙、镁等元素的食物。

2.2 运动锻炼

中医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畅通,增强体质,预防内科疾病的发生。比如,冠心病患者可以适当地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

2.3 心理调节

中医认为,内科疾病与情志有关。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平衡,可以预防内科疾病的发生。比如,经常进行放松训练、冥想、听音乐等活动,可以缓解压力,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3. 病症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内科疾病,强调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脉象、舌象等信息,确定病因病机,确定治疗方案。

比如,治疗高血压时,中医按照四诊观察:望、闻、问、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确定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中医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4.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是指在治疗内科疾病时,结合中医和西医的特点,采用多种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比如,对于冠心病患者,中西医结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中药、西药、心脏支架等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地将中西医的治疗方法拼凑在一起,而是在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后,根据中西医的优势,选取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5. 总结

中医内科学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借助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预防和治疗内科疾病的学科。

与西医不同,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中医认为,内科疾病的发生与身体健康、情志状态、环境气候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内科疾病时,应该综合分析,全面治疗。

中西医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选取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文地址:http://www.zzxhsh.org/13e799624.html发布于 2024-05-19 09:35:1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五煦查题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4人围观)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