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66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基础力学实验_1答案(mooc完整答案)

69 min read

mooc基础力学实验_1答案(mooc完整答案)

1.基础力学性能实验

章节作业

1、基础在弹性范围内,力学材料在拉伸与压缩过程中( ) E相同,实验μ不同; B. E不同,答案答案μ相同;C. E相同,完整μ相同;D. E不同,基础μ不同

2、力学低碳钢拉伸实验中测定的实验力学参数,那些是答案答案强度指标,那些是完整塑性指标?

3、比较低碳钢和铸铁破坏断口形貌,基础分析两者的力学塑性。

4、实验试描述低碳钢和铸铁在压缩时的答案答案不同点。

5、完整如材料相同、直径相同的长比例试样L0=10d0与短比例试样L0=5d0相比,其拉断后断后伸长率是否相同?为什么?

2.基本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电测原理介绍

章节作业

1、电阻应变片测出的是 () A. 剪应变 B.剪应力 C.线应变 D.正应力

2、应变电测技术的原理是什么,举出若干工程应用实例。

3、应变电测接桥方法中,温度补偿片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常用的温度补偿有哪几种?

4、低碳钢、铸铁试样的扭转实验主要测定哪些力学参数?

5、低碳钢和铸铁扭转实验破坏断口如何,尝试绘出示意图,并分析其破坏原因。

3.验证性实验

章节作业

1、在做梁的纯弯曲实验时,为什么采用增量法进行逐级等量加载?

2、如果将纯弯曲梁正应力测定实验中的钢梁换成铜梁,两者尺寸完全相同,并且距中性层等距离处测得的应变相等,则二梁相应截面的应力是否相同?所加荷载是否相同?为什么?

3、弯扭组合变形实验主应力测量中,应变花是否可沿任意方向粘贴?

4、在梁的弯曲正应力实验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电测法综合实验

单元测试1

1、用标距50mm和100mm的两种拉伸试样,测得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分别是σs1、σs2,伸长率分别为δ5和δ10。比较两试样的结果,则有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哪一个?
A、σs1 < σs2 ,δ5 > δ10
B、σs1 < σs2 ,δ5 = δ10
C、σs1 = σs2 ,δ5 > δ10
D、σs1 = σs2 ,δ5 = δ10

2、金属材料拉伸时,弹性模量 E 是在( )测定的。
A、弹性阶段
B、线性弹性阶段
C、强化阶段
D、局部变形阶段

3、塑性材料冷作硬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了变化。试判断以下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 )
A、屈服应力提高,弹性模量降低
B、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C、屈服应力不变,弹性模量不变
D、比例极限不变,塑性不变

4、试件材料相同,直径相同,长度不同测得的断后伸长率δ、截面收缩率ψ是( )
A、不同的
B、相同的
C、δ不同,ψ相同
D、δ相同,ψ不同

5、设σp,σc,σs,σb分别表示拉伸试件的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
A、σp<σc<σs<σb
B、试件中的真实应力不可能大于σb。
C、对于各种不同材料,许用应力均由强度极限σb和对应的安全系数nb来确定,即[σ]=σb/nb
D、全部正确

6、三根圆棒试样,其面积和长度均相同,进行拉伸试验得到的σ—ε曲线如图所示,其中强度最高、刚度最大、塑性最好的试样分别是( )
A、a , b , c
B、b , c , a
C、c , b , a
D、c , a , b

7、电阻应变片所测量的应变是( )
A、应变片栅长范围的平均应变
B、应变片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应变
C、应变片栅长中心点处的应变
D、应变片栅长两端点处应变的平均值

8、在做梁的纯弯曲实验时,应采用增量法进行逐级等量加载。在下列四个有关表述中,( )是不正确的。
A、采用增量法加载,可以消除初始状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B、采用增量法加载,可以消除测试系统的系统误差
C、采用增量法加载,可以消除梁的自重的影响
D、采用增量法加载,可以保证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

9、铸铁试件扭转破坏是( )。
A、沿横截拉断
B、沿横截剪断
C、沿45度螺旋面拉断
D、沿45度螺旋面剪断

10、如图示,沿梁横截面高度粘贴五枚电阻应变片,编号如图,测得其中三枚应变片的应变读数分别为-29 με 、2 με 和60 με ,试判断所对应的应变 片编号为( )。
A、1、3、5
B、2、4、5
C、2、3、4
D、2、3、5

11、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误差较大的数据,则有( )等多种选择。
A、妥妥进行适当修改,使之与实验对应
B、予以舍去,并注明原因
C、进行误差分析,影响不大,予以保留
D、宣告失败,重新试验得到数据

12、材料受扭转作用破坏时,低碳钢是由( )破坏,铸铁是由( )破坏。
A、剪应力
B、压应力
C、拉应力
D、弯曲应力

13、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
A、若将所加的荷载去掉,试件的变形可全部消失,时间恢复到原来形状和大小,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B、若拉伸试件处于弹性变形阶段,则试件工作段的应力σ与ε成正比关系,即。σ=Eε
C、若拉伸试件工作单的应力σ与ε成正比关系,即,σ=Eε,则试件必处于弹性变形阶段。
D、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中,弹性阶段的最高应力为比例极限

14、低碳钢(等塑性金属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力学性能指标相同的是( )
A、比例极限
B、弹性极限
C、屈服极限
D、弹性模量

15、低碳钢试样拉伸实验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通常就把上屈服极限称为屈服极限或屈服点,用σs来表示
B、屈服现象的出现与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有直接关系。
C、表面磨光的低碳钢试样屈服时,表面将出现与轴线大致成45°倾角的条纹。
D、表面磨光的低碳钢试样屈服时,表面将出现与轴线大致成30°倾角的条纹。

16、名义屈服应力是塑性材料的强度指标。

17、若将所加的荷载去掉,试件的变形不能完全消失,则残留的变形称为残余变形,或永久变形,或塑性变形。

18、梁弯曲正应力试验中,梁中间段承受剪力

19、扭转试件破坏的断口表明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抗剪能力均低于其抗拉能力。

20、压杆稳定试验中,应变片贴于柱子长度方向的中间,应变仪读数的大小不可反映压杆的侧向挠度

章节作业

1、如下图所示,沿横截面高度粘贴5枚应变计,编号如图所示,测的其中三枚应变计的读数分别为80、40和-2,试判断所对应的应变计编号为( ) A.1、2、3 B.5、4、2 C.5、4、3 D.1、2、4

2、悬臂梁受力状态如下图所示,梁的抗弯截面模量、截面面积的弹性模量为已知条件。试用电测法测试作用于悬臂端的集中荷载F值,请画出布片方式和组桥方式,并写出力F与电桥读数的关系式。

3、什么是应变片的灵敏系数?简述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4、常用的接桥方式有哪几种?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5.基础流体力学实验

章节作业

1、设计大作业:根据学习的静水压强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设计一下测试汽油密度的实验。 回答问题:相对压强和绝对压强的定义是什么?测压管测量的是什么压强?

6.恒定总流基本方程实验

章节作业

1、急变流断面可以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吗,为什么?该实验中10和11号测点 在绘制总水头线时,是否应该舍弃?为什么?

2、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变化趋势有何不同?结合实验数据的伯努利方程分析其不同原因。

3、当流量增大或减小时,测压管水头有何变化?

4、通过细导水管的分流,其出流角度与v2相同,试问对以上受力分析有无影响?

5、在恒定流条件下,测压管水头线沿管轴线逐渐升高表示:( ) A. 管径渐缩 ;B. 管径渐扩;C. 管径不变;D.以上选项均错误

7.流动阻力实验

章节作业

1、为什么不宜用临界流速作为判别流态的标准?

2、尝试设计测量各种管路配件引起的局部水头损失的方法?

3、实验中,为什么压差计的水柱差就是沿程水头损失?实验管道安装成倾斜一定角度,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

4、结合流动仪演示的水力现象,分析局部损失机理?产生突扩与突缩局部损失的主要部位在哪里?

5、局部阻力系数与那些因素有关?如何减小局部水头损失?

8.有压管流、管嘴出流及堰流实验

单元测试2

1、管径粗细相同、流量相同条件下,管径比d1/d2小于0.7左右时,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突然扩大的水头损失比相应突然缩小的要大。
B、突然扩大的水头损失比相应突然缩小的要小。
C、突然扩大的水头损失与相应突然缩小相同。
D、以上叙述都不正确

2、能量方程实验中,恒定流条件下,测压管水头线沿管轴线逐渐升高表示()
A、管径渐扩
B、管径渐缩
C、管经不变
D、等径管管轴线高程逐渐抬高

3、理想流体是忽略()的流体。
A、粘度
B、密度
C、温度
D、稠度

4、根据堰的分类可知,相对堰厚()为宽顶堰。
A、
B、
C、
D、

5、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测压管水头线沿程可升可降,线坡可正可负。总水头线沿程只降不升。
B、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变化趋势相同。
C、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降落趋势不变。
D、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6、伯努里方程式的适用范围为
A、液体不可压缩 
B、质量力只有重力
C、质量力必须是有势力;
D、有涡流动
E、以上叙述均错误

7、水流流向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有()
A、水一定是从高处向低处流
B、水一定是从流速大处向流速小处流
C、水一定是从压强大处向压强小处流
D、水一定是从测压管水头高处向测压管水头低处流

8、在圆管流中,叙述正确的是()
A、紊流的断面流速分布符合对数曲线规律。
B、层流的断面流速分布符合抛物线规律
C、均为直线变化规律
D、都是均匀规律

9、4.关于理想流体的绕流,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A、不可能产生分离现象
B、会产生
C、随绕流物体表面变化会产生
D、不能根据来流情况判断是否会产生。

10、与牛顿内摩擦定律有关的因素是()
A、流体的粘度
B、切应力与角变形率
C、温度
D、压强

11、通过离心泵特性曲线实验,可以绘制()
A、流量与扬程的关系曲线
B、流量与轴功率的关系曲线
C、流量与总效率的关系曲线
D、流量与电动机效率的关系曲线

12、水深相同的静止水面一定是等压面。

13、水跃是急流过渡到缓流时产生的局部水流现象。

14、渐变流是指流线近似为平行直线的流动

15、沿程阻力实验中,压差计的水柱差就是沿程水头损失,与实验管道倾斜安装角度无关。

16、雷诺数可以作为液流型态的判别标准。

17、能量方程实验中测点 2、 3 和测点 1 0、 1 1 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18、动量方程实验中实测 β 与公认值 ( β =1 .02 ~ 1 .05) 符合与否? 如不符合, 试分析原因。

19、在易空化部位采用人工掺气能降低空蚀危害吗?为什么?

20、平坡或陡坡上能出现均匀流吗?为什么?

21、薄壁小孔口与大孔口有何异同?

章节作业

1、在实际水击过程中,水击压强为什么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最大值?水击压强为什么会逐渐衰减?

2、在小孔口上安装一段圆柱形外伸管嘴后,流动阻力增加了,流量为什么反而增大?是否管嘴越长,流量越大?

3、测量堰上水头H值时,堰上游水位测针读数为何要在堰壁上游(3~5)H附近测读?

4、临界坡的判别方法?

5、叙述离心泵双泵串联和并联实验的特点。

期末测试

期终测试

1、在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中, 等压面是水平面的条件是 。
A、同一种液体
B、相互连通
C、不连通
D、同一种液体, 相互连通

2、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以σ0.2表示屈服极限。其定义有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哪一个? ( )
A、产生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B、产生0.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C、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D、产生0.2%的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3、据图1所示三种材料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得出如下结论,请判断哪种是正确的:( )
A、强度极限σb(1)=σb(2)>σb(3),弹性模量E(1)>E(2)>E(3),延伸率δ(1)>δ(2)>δ(3)
B、强度极限σb(2)>σb(1)>σb(3),弹性模量E(2)>E(1)>E(3),延伸率δ(1)>δ(2)>δ(3)
C、强度极限σb(2)>σb(1)>σb(3),弹性模量E(3)>E(1)>E(2),延伸率δ(3)>δ(2)>δ(1)
D、强度极限σb(1)>σb(2)>σb(3),弹性模量E(2)>E(1)>E(3),延伸率δ(2)>δ(1)>δ(3)

4、低碳钢圆截面试件受扭转力偶作用吗,如图,破坏时试件( )
A、沿横截面Ⅰ—Ⅰ剪断。
B、沿横截面Ⅱ-Ⅱ拉断。
C、沿螺旋面Ⅱ(与试件横截面的夹角为45°)拉断。
D、沿螺旋面Ⅲ(与试件横截面的夹角为45°)拉断。

5、在下列关于内力与应力的讨论中,说法( )是正确的
A、内力是应力的代数和
B、内力是应力的矢量和
C、应力是内力的平均值
D、应力是内力的分布集度

6、17.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误差较大的数据,则有( )等多种选择
A、妥妥进行适当修改,使之与实验对应
B、予以舍去,并注明原因
C、进行误差分析,影响不大,予以保留
D、宣告失败,重新试验得到数据

7、梁弯曲正应力试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A、梁中间段不承受剪力
B、梁中间段承受剪力
C、梁正应力破坏发生在梁截面边缘
D、梁正应力破坏发生在梁截面中间

8、在圆管流中,叙述正确的是()
A、紊流的断面流速分布符合对数曲线规律。
B、层流的断面流速分布符合抛物线规律
C、均为直线变化规律
D、没有规律

9、关于水面曲线演示实验,叙述正确的为()
A、水面曲线共有12中形式
B、明渠的底坡有5种形式,分别是平坡、倒坡、临界坡、陡坡和缓坡
C、水面曲线演示实验可以观察水跃、水跌现象
D、不同的底坡可以观察不同的水面曲线

10、说出应变计电测技术的主要优点()
A、应变计尺寸小,重量轻,一般不影响试件的工作状态和应力状态
B、测量灵敏度、精度高
C、测量应变的范围广
D、频率响应好

11、对铸铁圆柱形试件进行压缩试验,试件的破坏形式表明铸铁的抗剪能力比抗压能力差。

12、在采用半桥测量的桥路中,温度补偿片和工作片的位置可以相互调换。

13、加载测量时,初始载荷为0N,以后每级加载100N,直至最大荷载为450N为止。

14、沿程阻力实验中,压差计的水柱差就是沿程水头损失,与实验管道倾斜安装角度无关。

15、在恒定流条件下,测压管水头线沿管轴线逐渐升高表示管径渐缩。

16、能量方程中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如何?为什么?

17、低碳钢与铸铁在压缩时力学性质有何不同?结构工程中怎样合理使用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材料?

18、试比较全桥接法和半桥接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19、根据低碳钢、铸铁在拉伸、压缩和扭转试验中的承载能力和破坏特点,试考虑在设计零件或结构时选择材料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20、如材料相同、直径相同的长比例试样L0=10d0与短比例试样L0=5d0相比,其拉断后伸长率δ是否相同?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