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58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超星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_4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98 min read

超星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_4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第1周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超星物理力学性能

1.1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随堂测验

1、1.热轧钢筋冷拉后( )
A、混凝可提高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B、土结题目只能提高抗拉强度
C、构基可提高塑性,本原强度提高不多
D、理章只能提高抗压强度

2、节答2.热轧钢筋冷拉拔后( )
A、案学可提高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B、习通只能提高抗拉强度
C、答案可提高塑性,超星强度提高不多
D、混凝只能提高抗压强度

1.2混凝土的土结题目强度随堂测验

1、1.同一强度等级的构基混凝土,各种强度之间的本原关系是( )
A、
B、
C、
D、

2、2.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照( )确定
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B、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C、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D、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载速度越快,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越低
B、棱柱体试件的高宽比越大,测得的抗压强度越高
C、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比棱柱体试件能更好地反映混凝土的实际受压情况
D、混凝土试件与压力机垫板间的摩擦力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

1.3混凝土的变形随堂测验

1、1.在一定的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产生徐变,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 )
A、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增大
B、混凝土及钢筋的压应力均不变
C、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钢筋压应力增大
D、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增大.钢筋压府力减小

1.4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随堂测验

1、1.组成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的主要是()
A、化学胶结力
B、摩擦力
C、机械咬合力
D、纤维应力

第1周单元测验

1、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照( )确定
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B、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C、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D、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载速度越快,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越低
B、棱柱体试件的高宽比越大,测得的抗压强度越高
C、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比棱柱体试件能更好地反映混凝土的实际受压情况
D、混凝土试件与压力机垫板间的摩擦力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

3、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各种强度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4、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按( )确定。
A、
B、
C、
D、

5、在一定的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产生徐变,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 )
A、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增大
B、混凝土及钢筋的压应力均不变
C、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钢筋压应力增大
D、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增大.钢筋压府力减小

6、混凝土各项强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是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7、混凝土在三向受压应力状态下,抗压强度提高较多,延性明显下降。

8、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大于变形模量。

9、单向受压的混凝土试件,达到极限压应变时应力同时达到最大。

10、立方体试件尺寸越大,抗压强度值越高。

第1周单元作业

1、简述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第2周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1结构极限状态随堂测验

1、1.若用S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上的荷载效应,用R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的抗力,结构或构件截面处于极限状态时,对应于( )式。
A、R>S
B、R=S
C、R<S
D、R≤S

2、2.设计基准期是为了确定可变荷载及与时间相关的材料性能的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所考虑的荷载统计参数,都是按设计基准期为( )年确定的。
A、20
B、50
C、70
D、100

3、3.下列( )状态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A、结构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B、影响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
C、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D、构件失去稳定

2.2极限状态设计方法随堂测验

1、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进行荷载效应的( )。
A、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
B、基本组合和标准组合
C、偶然组合和标准组合
D、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

2、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应进行荷载效应的( )。
A、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
B、基本组合、偶然组合和准永久组合
C、标准组合、基本组合和准永久组合
D、频遇组合、偶然组合和准永久组合

3、3.荷载代表值有荷载的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其中( )为荷载的基本代表值。
A、组合值
B、准永久值
C、频遇值
D、标准值

第2周单元测验

1、若用S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上的荷载效应,用R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的抗力,结构或构件截面处于极限状态时,对应于( )式。
A、R>S
B、R=S
C、R<S
D、R<=S

2、荷载代表值有荷载的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其中( )为荷载的基本代表值。
A、组合值
B、准永久值
C、频遇值
D、标准值

3、对所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都应进行( )。
A、抗裂度验算
B、裂缝宽度验算
C、变形验算
D、承载能力验算

4、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进行荷载效应的( )。
A、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
B、基本组合和标准组合
C、偶然组合和标难组合
D、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

5、某批混凝土经抽样,强度等级为C30,意味着该混凝土( )。
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30N/mm2的保证率为95%
B、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达到30N/mm2
C、立方体抗压强度达到标准值30N/mm2的保证率为5%
D、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值达到30N/mm2的保证率为95%

6、结构上的永久荷载值在使用期间内不随时间变化。

7、荷载标准值是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所采用的荷载基本代表值。

8、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中,都采用荷载设计值,因为这样偏于安全。

9、结构可靠度定义中的“规定时间”是指结构的设计基准期。

10、荷载的组合值系数是当结构上作用有几个可变荷载时,由于可变荷载的最大值同时出现的概率较小,对可变荷载标准值采取的调整系数。

第2周单元作业

1、什么是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几类,其含义分别是什么?

第3周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1受弯构件的受力特点及正截面破坏形态随堂测验

1、1.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达到下述( )种情况时,受拉区边缘混凝土开始出现裂缝。
A、达到混凝上弯曲受拉时的极限拉应变值
B、达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C、达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D、达到混凝土实际轴心抗拉平均强度

2、2.在适筋梁的受弯性能试验中,对中性轴变化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中性轴的位置不变
B、中性轴的位置在不断上移
C、中性轴的位置在不断下移
D、屈服前中性轴上移,屈服后中性轴下移

3、3.配有箍筋的混凝土梁,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 )。
A、纵向钢筋内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B、纵向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C、箍筋外边缘至混凝土构件外边缘的距离
D、以上均不正确

3.2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阶段随堂测验

1、1.适筋粱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受拉钢筋刚屈服时,( )。
A、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而立即破坏
B、该梁达到最大承裁力,一直维持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C、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随后承载力缓慢下降,直至破坏
D、该梁承载力略有增加,待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2、2.提高适筋梁正截面受弯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C、增加截面高度
D、增加截面宽度

3、3.截面的有效高度是指( )。
A、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区边缘之间的距离
B、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区边缘之间的距离
C、受拉钢筋合力点至受压钢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
D、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拉区边缘之间的距离

3.3单筋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随堂测验

1、1.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等级确定后,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与受拉区配筋率之间的关系是( )。
A、配筋率愈大,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愈大
B、配筋率愈大,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愈小
C、在适筋梁范围内,配筋率愈大,则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愈大
D、在适筋梁范围内,配筋率愈大,则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愈小

2、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中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不是( )。
A、承受弯矩
B、将板面荷载均匀地传给受力钢筋
C、形成钢筋网片固定受力钢筋
D、抵抗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

3、3.在T形截面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假定在受压区冀缘计算宽度范围内( )。
A、压应力均匀分布
B、压应力按抛物线型分布
C、压府力按三角形分布
D、压应力部分均匀分布,部分非均匀

第3周单元测验

1、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达到下述( )种情况时,受拉区边缘混凝土开始出现裂缝。
A、达到混凝上弯曲受拉时的极限拉应变值
B、达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C、达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D、达到混凝土实际轴心抗拉平均强度

2、在适筋梁的受弯性能试验中,对中性轴变化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中性轴的位置不变
B、中性轴的位置在不断上移
C、中性轴的位置在不断下移
D、屈服前中性轴上移,屈服后中性轴下移

3、配有箍筋的混凝土梁,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 )。
A、纵向钢筋内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B、纵向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C、箍筋外边缘至混凝土构件外边缘的距离
D、以上均不正确

4、适筋粱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受拉钢筋刚屈服时,( )
A、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而立即破坏
B、该梁达到最大承裁力,一直维持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C、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随后承载力缓慢下降,直至破坏
D、该梁承载力略有增加,待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5、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等级确定后,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与受拉区配筋率之间的关系是( )。
A、受拉区配筋率愈大,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愈大
B、受拉区配筋率愈大,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愈小
C、在适筋梁范围内,受拉区配筋率愈大,则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愈大
D、在适筋梁范围内,受拉区配筋率愈大,则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愈小

6、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的全过程分为三个工作阶段,即未裂阶段、裂缝阶段和破坏阶段。

7、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时,最大压应力不在受压区边缘而是在受压区边缘的内侧处。

8、在受弯构件中,采用受压钢筋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一般来说是比较经济的。

9、“受拉区混凝土一裂就坏”是少筋梁的破坏特点。

10、截面的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是指在开裂区段中的某一个截面的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

第3周单元作业

1、适筋梁的受弯全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与计算或验算有何联系?

2、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破坏特征是什么?设计中如何避免发生这些破坏?

第4周: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4.1单筋矩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随堂测验

1、在适筋梁的受弯性能试验中,对中性轴变化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中性轴的位置不变
B、中性轴的位置在不断上移
C、中性轴的位置在不断下移
D、屈服前中性轴上移,屈服后中性轴下移

2、适筋粱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受拉钢筋刚屈服时( )
A、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而立即破坏
B、该梁达到最大承裁力,一直维持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C、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随后承载力缓慢下降,直至破坏
D、该梁承载力略有增加,待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3、截面的有效高度是指( )
A、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区边缘之间的距离
B、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区边缘之间的距离
C、受拉钢筋合力点至受压钢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
D、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拉区边缘之间的距离

第4周单元测验

1、适筋粱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受拉钢筋刚屈服时()
A、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而立即破坏
B、该梁达到最大承裁力,一直维持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C、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随后承载力缓慢下降,直至破坏
D、该梁承载力略有增加,待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2、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等级确定后,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与受拉区配筋率之间的关系是()
A、愈大,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愈大
B、愈大,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愈小
C、在适筋梁范围内,愈大,则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愈大
D、在适筋梁范围内,愈大,则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愈小

3、截面的有效高度是指()
A、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区边缘之间的距离
B、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区边缘之间的距离坏
C、受拉钢筋合力点至受压钢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
D、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拉区边缘之间的距离

4、提高适筋梁正截面受弯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C、增加截面高度
D、增加截面宽度

5、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中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不是()
A、承受弯矩
B、将板面荷载均匀地传给受力钢筋
C、形成钢筋网片固定受力钢筋
D、抵抗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

6、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的全过程分为三个工作阶段,即未裂阶段、裂缝阶段和破坏阶段。〔)

7、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时,最大压应力不在受压区边缘而是在受压区边缘的内侧处。 ( )

8、在受弯构件中,采用受压钢筋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一般来说是比较经济的。()

9、“受拉区混凝土一裂就坏”是少筋梁的破坏特点。()

10、在适筋梁的受力破坏过程中,混凝土受压区的高度保持不变。()

第4周单元作业

1、适筋梁的受弯全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与计算或验算有何联系?

第5周:双筋矩形截面及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5.1双筋梁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承载力计算随堂测验

1、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双筋梁正截面承载力复核时,若,截面能承受的极限弯矩为()
A、可近似取,计算极限弯矩
B、按照受拉钢筋未知重新计算
C、按受压钢筋未知重新计算
D、按最小配筋率确定极限弯矩

2、在T形截面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假定在受压区冀缘计算宽度范围内,()
A、压应力均匀分布
B、压应力按抛物线型分布
C、压应力按三角形分布
D、压应力部分均匀分布,部分非均匀

第5周单元测验

1、在T形截面受弯梁的截面设计中,关于T形截面类型的判别正确的是()
A、如果则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B、如果,则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C、如果,则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D、如果,则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2、在T形截面受弯梁的截面复核中,关于T形截面类型的判别正确的是()
A、如果则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B、如果,则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C、如果,则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D、如果,则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3、当已知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面积,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双筋梁正截面承载力复核时,若,则说明()
A、受压钢筋未达到屈服强度,按受压钢筋面积未知重新计算
B、受压钢筋末达到屈服强度,近似取,并对受压钢筋合力点取矩,确定极限弯矩
C、受压钢筋未达到屈服强度,按最小配筋率确定极限弯矩
D、受拉钢筋未达到屈服强度,按最小配筋率确定极限弯矩

4、当已知,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双筋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若,则说明( )。
A、受压钢筋配置过多
B、受压钢筋配置过少,需重新配置
C、截面尺寸过大
D、混凝土强度过高

5、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双筋梁正截面承载力时计算时,若,则说明( )。
A、受压钢筋不屈服
B、受拉钢筋不屈服
C、截面尺寸过大
D、梁发生破坏时受压钢筋早已屈服

第5周单元作业

1、在什么情况下可采用双筋截面梁,双筋梁的基本计算公式为什么要有适用条件? 的双筋梁出现在什么情况下?这时应当如何计算?

第6周: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6.1 斜截面受剪过程及破坏形态随堂测验

1、在梁的斜截而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必须对梁的最小配箍率进行验算,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发生()
A、斜拉破坏
B、剪压破坏
C、斜压破坏
D、少筋破坏

6.2 斜截面受剪机理随堂测验

1、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受剪承载力计算时主要考虑的抗剪能力不包括()。
A、混凝土的抗剪能力
B、纵筋的抗剪能力
C、弯起筋的抗剪能力
D、箍筋的抗剪能力

6.3 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随堂测验

1、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中,抗剪承载能力大小为
A、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
B、剪压破坏>斜拉破坏>斜压破坏
C、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
D、剪压破坏>斜压破坏>斜拉破坏

第6周单元测验

1、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中,变形能力大小为()
A、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
B、剪压破坏>斜拉破坏>斜压破坏
C、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
D、剪压破坏>斜压破坏>斜拉破坏

2、防止梁发生斜压破坏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增加箍筋
B、增加截面尺寸
C、增加腹筋
D、增加弯起钢筋

3、影响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剪跨比
B、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D、纵筋的配筋率

4、对于纵筋的截断说法正确的是( )。
A、支座承受负弯矩的钢筋和跨中承受正弯矩的钢筋均可截断
B、弯起钢筋必须延伸一定长度后再切断
C、纵筋的截断位置可以选择在钢筋的理论截断点处
D、纵筋的截断位量应选择在钢筋的充分利用点处

5、梁中箍筋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约束混凝土变形

6、钢筋混凝土梁中只有箍筋承受剪力,其他部分都不承受剪力

7、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中,斜拉破坏和斜压破坏为脆性破坏,剪压破坏为延性破坏

8、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对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配箍率进行了限制,共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梁发生斜拉破坏。

9、钢筋混凝土梁中纵筋的截断位置为,在钢筋充分利用点处截断。

10、钢筋混凝土梁中纵筋的截断位置为,在该钢筋的理论断点处截断。

第6周单元作业

1、影响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的?

第7周: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弯承载力

7.1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弯承载力随堂测验

1、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中,变形能力大小为
A、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
B、剪压破坏>斜拉破坏>斜压破坏
C、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
D、剪压破坏>斜压破坏>斜拉破坏

2、防止梁发生斜压破坏最有效的措施是
A、增加箍筋
B、增加截面尺寸
C、增加腹筋
D、增加弯起钢筋

3、对于纵筋的截断说法正确的是
A、支座承受负弯矩的钢筋和跨中承受正弯矩的钢筋均可截断
B、弯起钢筋必须延伸一定长度后再切断
C、纵筋的截断位置可以选择在钢筋的理论截断点处
D、纵筋的截断位量应选择在钢筋的充分利用点处

第7周单元测验

1、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中,抗剪承载能力大小为
A、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
B、剪压破坏>斜拉破坏>斜压破坏
C、剪压破坏>斜压破坏>斜拉破坏
D、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

2、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中,变形能力大小为
A、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
B、剪压破坏>斜拉破坏>斜压破坏
C、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
D、剪压破坏>斜压破坏>斜拉破坏

3、防止梁发生斜压破坏最有效的措施是
A、增加箍筋
B、增加截面尺寸
C、增加腹筋
D、增加弯起钢筋

4、对于纵筋的截断说法正确的是
A、支座承受负弯矩的钢筋和跨中承受正弯矩的钢筋均可截断
B、弯起钢筋必须延伸一定长度后再切断
C、纵筋的截断位置可以选择在钢筋的理论截断点处
D、纵筋的截断位量应选择在钢筋的充分利用点处

5、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受剪承载力计算时主要考虑的抗剪能力不包括
A、混凝土的抗剪能力
B、纵筋的抗剪能力
C、弯起筋的抗剪能力
D、箍筋的抗剪能力

6、抵抗跨中正弯矩的受力纵筋一般不允许截断。

7、钢筋混凝土梁中纵筋的截断位置为,在该钢筋的理论断点处截断。

8、钢筋混凝土梁中纵筋的截断位置为,在钢筋充分利用点处截断。

9、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对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配箍率进行了限制,共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梁发生斜拉破坏。

10、纵筋弯起时,若按计算弯起钢筋需要有多排,两排钢筋的弯起点的距离没有特别的受求,只要方便施工即可。

第8周: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及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特点

8.1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随堂测验

1、配置螺旋箍筋可以提高轴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的主要原因是
A、螺旋箍筋的强度高
B、螺旋箍筋可有效约束纵筋,提高纵筋的抗压强度
C、螺旋箍筋可有效约束核心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D、螺旋箍筋的变形能力很强

2、轴心受压构件主要是利用纵筋而非混凝土承受轴心压力

3、其他条件相同时,若轴心受压构件的长细比不同,其正截面承载力也不同。

第8周单元测验

1、配置螺旋箍筋可以提高轴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的主要原因是
A、螺旋箍筋的强度高
B、螺旋箍筋可有效约束纵筋,提高纵筋的抗压强度
C、螺旋箍筋可有效约束核心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D、螺旋箍筋的变形能力很强

2、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主要与( )有关
A、混凝土强度
B、配筋率
C、荷载
D、长细比

3、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大,轴心受压构件截面中( )
A、钢筋的应力与混凝土的应力完全一致
B、钢筋的应力与混凝土的应力始终按比例增长
C、钢筋的应力增长比混凝土应力快
D、钢筋的应力增长比混凝土应力慢

4、轴心受压构件在受力过程中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重分布均( )
A、存在
B、不存在
C、不一定
D、XXX

5、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是考虑了( )
A、初始偏心距的影响
B、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
C、两端约束情况的影响
D、附加弯矩的影响

6、轴心受压构件主要是利用纵筋而非混凝土承受轴心压力。

7、其他条件相同时,若轴心受压构件的长细比不同,其正截面承载力也不同。

8、截面尺寸、材料强度和纵筋配筋均相向的螺旋箍筋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一定比普通箍筋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高。

9、轴心受压构件纵向受压钢筋配置越多越好。

10、轴心受压构件中的箍筋应作成封闭式的。

第9周: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9.1偏心受压构件受力过程及破坏形态随堂测验

1、钢筋混凝土大偏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
A、靠近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受拉屈服,随后另一侧混凝土压碎
B、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受拉屈服,随后另一侧混凝土压碎
C、靠近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而另一侧受拉钢筋受拉屈服
D、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而另一侧受拉钢筋受拉屈服

2、钢筋混凝土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主要区别是:破坏时离轴向力较远一侧的钢筋是受拉还是受压。

3、钢筋混凝土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共同特征是:破坏时受压区混凝土均达到其极限压应变。

9.2小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随堂测验

1、一小偏心受压柱,可能承受以下四组内力设计值,试确定按( )组内力计算所得配筋量最大
A、M=430kN·m,N=1800kN
B、M=430kN·m,N=2500kN
C、M=430kN·m,N=3200kN
D、M=530kN·m,N=3200KN

2、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其大小偏心受压的根本区别是,截面达到极限承载力是
A、受拉钢筋是否受拉屈服
B、受压钢筋是否屈服
C、偏心距的大小
D、受压一侧混凝土是否达到极限压应变值

3、钢筋混凝土小偏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破坏始于受压区混凝土的压碎,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可能受拉不屈服或者是受压不屈服。

9.3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随堂测验

1、一对称配筋的大偏心受压柱,承受的四组内力中,最不利的—组内力为
A、M=300kN·m,N=317kN
B、M=510kN·m,N=320kN
C、M=509kN·m,N=4l0kN
D、M=-510kN·m,N=500KN

2、钢筋混凝上矩形截面对称配筋柱,对大偏心受压,当轴向压力N值不变时,弯矩M值越大,所需纵向钢筋越多。

3、钢筋混凝土大偏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远离纵向压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先受拉屈服,随后另一侧混凝土压碎。

9.4偏心受压构件N-M相关曲线及其应用随堂测验

1、从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承载力N-M相关关系中得出的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当M一定时,对小偏压柱,应取N小的组合控制截面设计
B、当M一定时,对大偏压柱,应取N大的组合控制截面设计
C、当N一定时,无论大、小偏压柱都要取M尽可能大的组合控制截面设计
D、轴压时的受压承载力最大,Nmax=N0;纯弯时的受弯承载力最大,Mmax=M0

2、可以通过N-M曲线直观地了解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N和M以及与配筋率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这种关系快速进行界面设计和判断偏心类别。

第9周单元测验

1、钢筋混凝土大偏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
A、靠近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受拉屈服,随后另一侧混凝土压碎
B、靠近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而另一侧受拉钢筋受拉屈服
C、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而另一侧受拉钢筋受拉屈服
D、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受拉屈服,随后另一侧混凝土压碎

2、一对称配筋的大偏心受压柱,承受的四组内力中,最不利的—组内力为
A、M=510kN·m,N=320kN
B、M=300kN·m,N=317kN
C、M=509kN·m,N=4l0kN
D、M=-510kN·m,N=500kN

3、一小偏心受压柱,可能承受以下四组内力设计值,试确定按( )组内力计算所得配筋量最大
A、M=430kN·m,N=1800kN
B、M=430kN·m,N=2500kN
C、M=430kN·m,N=3200kN
D、M=530kN·m,N=3200kN

4、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其大小偏心受压的根本区别是,截面达到极限承载力是
A、受压一侧混凝土是否达到极限压应变值
B、受压钢筋是否屈服
C、偏心距的大小
D、受拉钢筋是否受拉屈服

5、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对称配筋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大偏心受压,当轴向压力N值不变时,弯矩M值越大,所需纵向钢筋越多
B、对大偏心受压,当弯矩M值不变时,轴向压力N值越大,所需纵向钢筋越多
C、对小偏心受压,当轴向压力N值不变时,弯矩M值越大,所需纵向钢筋越多
D、对小偏心受压,当弯矩M值不变时,轴向压力N值越大,所需纵向钢筋越多

6、钢筋混凝上矩形截面对称配筋柱,对大偏心受压,当轴向压力N值不变时,弯矩M值越大,所需纵向钢筋越多。

7、钢筋混凝土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主要区别是:破坏时离轴向力较远一侧的钢筋是受拉还是受压。

8、钢筋混凝土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共同特征是:破坏时受压区混凝土均达到其极限压应变。

9、钢筋混凝土大偏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远离纵向压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先受拉屈服,随后另一侧混凝土压碎。

10、钢筋混凝土小偏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破坏始于受压区混凝土的压碎,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可能受拉不屈服或者是受压不屈服。

第9周单元作业

1、偏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时,为什么要考虑附加偏心距?

混凝土基本原理期末考试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期末考试试卷

1、在梁的斜截而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必须对梁的最小配箍率进行限值,其目的是为了( )
A、斜拉破坏
B、剪压破坏
C、斜压破坏
D、少筋破坏

2、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的叙述中,( )是错误的。
A、当轴向拉力N作用于合力点及合力点以内时,发生小偏心受拉破坏
B、当轴向拉力N作用于合力点及合力点以外区域时,发生大偏心受拉破坏
C、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抗拉承载力与截面尺寸有关
D、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已被拉裂,开裂截面处外力全部由钢筋承担

3、钢筋混凝土大偏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 )。
A、靠近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拉屈,随后另一侧钢筋压屈,混凝土亦压碎
B、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拉屈,随后另一侧钢筋压屈,混凝土亦压碎
C、靠近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而另一侧受拉钢筋拉屈
D、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而另一例受拉钢筋拉屈

4、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受剪承载力计算时主要考虑的抗剪能力不包括( )。
A、混凝土的抗剪能力
B、纵筋的抗剪能力
C、弯起筋的抗剪能力
D、箍筋的抗剪能力

5、在保持不变的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 )
A、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增大
B、混凝土及钢筋的压应力均不变
C、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钢筋压应力增大
D、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增大.钢筋压应力减小

6、有一个不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经过承载力计算则( )
A、按配置
B、按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配置
C、按受压钢筋最小配筋率配置
D、可以不配置

7、下列( )项属于超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A、在荷载设计值作用下轴心受拉构件的钢筋已达到屈服强度
B、在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梁中裂缝宽度超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限值
C、吊车梁垫板下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不足
D、构件失去稳定

8、提高截面刚度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增大构件截面高度
B、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C、改变截面形状
D、增加钢筋配筋量

9、对所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都应进行( )。
A、抗裂度验算
B、裂缝宽度验算
C、变形验算
D、承载能力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载速度越快,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越低
B、棱柱体试件的高宽比越大,测得的抗压强度越高
C、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比棱柱体试件能更好地反映混凝土的实际受压情况
D、混凝土试件与压力机垫板间的摩擦力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

11、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其大小偏心受压的根本区别是( )。
A、截面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受拉屈服
B、截面破坏时,受压钢筋是否屈服
C、偏心距的大小
D、受压一侧混凝土是否达到极限压应变值

12、截面的有效高度是指( )。
A、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区边缘之间的距离
B、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区边缘之间的距离
C、受拉钢筋合力点至受压钢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
D、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拉区边缘之间的距离

13、在T形截面受弯梁的截面设计中,关于T形截面类型的判别正确的是( )
A、如果,则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B、如果,则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C、如果,则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D、如果,则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14、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中,就变形能力而言( )。
A、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
B、剪压破坏>斜拉破坏>斜压破坏
C、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
D、剪压破坏>斜压破坏>斜拉破坏

15、在轴向压力和剪力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剪强度( )。
A、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B、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减小
C、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D、随压应力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16、.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要求满足的原因是( )。
A、为了保证计算简图的简化
B、为了保证不发生超筋破坏
C、为了保证梁发生破坏时受压钢筋能够屈服
D、为保证梁发生破坏时受拉钢筋能够屈服

17、工程结构的可靠指标与失效概率之间存在下列( )关系。
A、愈大,愈大
B、与呈反比关系
C、与呈正比关系
D、与不存在对应关系

18、对于纵筋的截断说法正确的是( )。
A、支座负弯矩钢筋和跨间受拉钢筋均可截断
B、弯起钢筋必须延伸一定长度后再切断
C、纵筋的截断位置可以选择在钢筋的理论截断点处
D、纵筋的截断位量应选择在钢筋的充分利用点处

19、对于大偏心受压构件,若在受压区己配有受压钢筋,而承载力计算时有X>,则( )
A、可以不配置受拉钢筋
B、按未知重新计算
C、按受压钢筋最小配筋率配置
D、按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配置

20、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中,0.9的含义是( )
A、分项系数
B、可靠度调整系数
C、组合系数
D、经验系数

21、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抵抗开裂的能力( )
A、提高不多
B、提高许多
C、完全相同
D、以上均不对

22、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等级确定后,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与受拉区配筋率之间的关系是( )。
A、愈大,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也愈大
B、愈大,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愈小
C、在适筋梁范围内,愈大,则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也愈大
D、在适筋梁范围内,愈大,则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也愈小

23、荷载代表值有荷载的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其中( )为荷载的基本代表值。
A、组合值
B、准永久值
C、频遇值
D、标准值

24、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达到下述( )种情况时,受拉区边缘混凝土开始出现裂缝。
A、达到混凝上弯曲受拉时的极限拉应变值
B、达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C、达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D、达到混凝土实际轴心抗拉平均强度

25、在T形截面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假定在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范围内,()
A、压应力均匀分布
B、压应力按抛物线型分布
C、压应力按三角形分布
D、压应力部分均匀分布,部分非均匀

26、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按()确定
A、
B、
C、
D、

27、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应进行荷载效应的()
A、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
B、标准组合、基本组合和准永久组合
C、频遇组合、偶然组合和准永久组合
D、基本组合、偶然组合和准永久组合

28、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双筋梁正截面承载力复核时,若,截面能承受的极限弯矩为()
A、可近似取,由此计算极限弯矩
B、按照受拉钢筋未知重新计算
C、按受压钢筋未知重新计算
D、按最小配筋率确定极限弯矩

29、在适筋梁的受弯性能试验中,对中性轴变化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性轴的位置不变
B、中性轴的位置在不断上移
C、中性轴的位置在不断下移
D、屈服前中性轴上移,屈服后中性轴下移

30、配有箍筋的混凝土梁,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 )
A、纵向钢筋内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B、纵向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C、箍筋外边缘至混凝土构件外边缘的距离
D、纵向钢筋中点至混凝土构件外边缘的距离

31、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依据有腹筋梁( )特征建立的
A、斜拉破坏
B、剪压破坏
C、斜压破坏
D、适筋破坏

32、配置螺旋箍筋可以提高轴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的主要原因是( )
A、螺旋箍筋的强度高
B、螺旋箍筋可有效约束纵筋,提高纵筋的抗压强度
C、螺旋箍筋可有效约束核心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D、螺旋箍筋的变形能力很强

33、对称配筋钢筋混凝土受压柱复核时,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判断条件是( )
A、时,为大偏心受压构件
B、时,为大偏心受压构件
C、时,为大偏心受压构件
D、时,为小偏心受压构件

34、若用S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上的荷载效应,用R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的抗力,结构或构件截面处于极限状态时,对应于( )式
A、R>S
B、R=S
C、R<S
D、R≤S

35、提高适筋梁正截面受弯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C、增加截面高度
D、增加截面宽度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期末考试试卷

1、试作出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计算简图、计算公式以及适用条件。(本题手写作答,拍照上传答案)

2、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力主要由什么构成?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3、试述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受力过程的三个阶段,包括各阶段名称、受力特点、在设计计算中的作用等。(本题手写作答,拍照上传答案)

学习通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_4

一、混凝土结构施工前的准备

混凝土结构施工前的准备是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测量、布线、清理现场、搭建脚手架、制定施工方案等。

1.测量

混凝土结构施工前需要进行测量,包括场地几何测量、地基勘察、土壤测试、地下管线的勘测和标记等。

2.布线

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数据,将结构部位的位置标记在场地上,确定其高程和平面位置,然后在场地上进行施工方案的布线。

3.清理现场

现场清理主要是清理掉场地上的垃圾和障碍物,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并防止出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4.搭建脚手架

搭建脚手架是为了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5.制定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指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安排和规划,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1.混凝土的配制

混凝土的配制是指在混凝土搅拌站将水泥、石子、砂、水等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搅拌,制成混凝土。

2.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搅拌车将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另一种是使用泵车将混凝土泵到施工现场。

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分为手工浇筑和机械浇筑两种方式。机械浇筑速度快、效率高,但需要使用大型设备。手工浇筑则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时间。

4.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一定时间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充分硬化,达到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结构的验收

混凝土结构的验收是指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查、测试和评估,以确认混凝土结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1.外观质量验收

外观质量验收是指对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进行检查,以确认其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缝、无砖块、无石块等缺陷。

2.尺寸控制验收

尺寸控制验收是指对混凝土结构的各项尺寸进行检查,以确认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

3.强度验收

强度验收是指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进行测试,以确认其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4.防水验收

防水验收是指对混凝土结构的防水层进行测试,以确认其防水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5.验收合格后的处理

混凝土结构经过验收后,如果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则可进行后续处理,如涂料处理、抹灰处理等。

四、混凝土结构的维护

混凝土结构的维护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使用过程中,进行保养和维护,以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1.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是指定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以发现和解决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防止问题扩大。

2.防水处理

防水处理是指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防水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结构防水效果的持久性。

3.防腐处理

防腐处理是指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防腐处理,以防止混凝土结构受到酸碱腐蚀、盐渍腐蚀等影响,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4.局部维修

局部维修是指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局部维修,以修复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防止问题扩大。

五、总结

混凝土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取决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混凝土的配制、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结构的验收以及混凝土结构的维护。

学习通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_4

一、混凝土结构施工前的准备

混凝土结构施工前的准备是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测量、布线、清理现场、搭建脚手架、制定施工方案等。

1.测量

混凝土结构施工前需要进行测量,包括场地几何测量、地基勘察、土壤测试、地下管线的勘测和标记等。

2.布线

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数据,将结构部位的位置标记在场地上,确定其高程和平面位置,然后在场地上进行施工方案的布线。

3.清理现场

现场清理主要是清理掉场地上的垃圾和障碍物,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并防止出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4.搭建脚手架

搭建脚手架是为了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5.制定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指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安排和规划,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1.混凝土的配制

混凝土的配制是指在混凝土搅拌站将水泥、石子、砂、水等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搅拌,制成混凝土。

2.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搅拌车将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另一种是使用泵车将混凝土泵到施工现场。

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分为手工浇筑和机械浇筑两种方式。机械浇筑速度快、效率高,但需要使用大型设备。手工浇筑则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时间。

4.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一定时间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充分硬化,达到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结构的验收

混凝土结构的验收是指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查、测试和评估,以确认混凝土结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1.外观质量验收

外观质量验收是指对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进行检查,以确认其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缝、无砖块、无石块等缺陷。

2.尺寸控制验收

尺寸控制验收是指对混凝土结构的各项尺寸进行检查,以确认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

3.强度验收

强度验收是指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进行测试,以确认其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4.防水验收

防水验收是指对混凝土结构的防水层进行测试,以确认其防水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5.验收合格后的处理

混凝土结构经过验收后,如果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则可进行后续处理,如涂料处理、抹灰处理等。

四、混凝土结构的维护

混凝土结构的维护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使用过程中,进行保养和维护,以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1.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是指定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以发现和解决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防止问题扩大。

2.防水处理

防水处理是指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防水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结构防水效果的持久性。

3.防腐处理

防腐处理是指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防腐处理,以防止混凝土结构受到酸碱腐蚀、盐渍腐蚀等影响,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4.局部维修

局部维修是指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局部维修,以修复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防止问题扩大。

五、总结

混凝土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取决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混凝土的配制、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结构的验收以及混凝土结构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