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分类: 编辑出版习题发布于:2024-06-02 12:24:55ė48489次浏览683条评论

超星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1.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超星传统【填空题】1.中国古代“文”的中国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_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文化引申为______________、概论文章、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法令条文、通题精神修养、目答文彩以及美、超星传统善、中国德行之义。文化

2、概论【填空题】2.“化”的答案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学习生成,三是通题造化。在此基础上,引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最相近的是“教化”。

3、【填空题】3.“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8.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1、【填空题】中国古人把沿____、赤道附近的星象,划分成28个大小不等的部分,作为观测时的标记,每一部分叫做一宿,合称二十八宿。

2、【填空题】中国古代在____末年创立历法后,不断修正回归年长度、朔望月长度、置闰规则,对历法进行了百余次的改革,使我国历法的精密度一直名列世界前茅。

3、【填空题】十进位制的算筹记数法在世界数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其作用诚如英国的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所说的:“如果没有这种十进位制,____。”

4、【填空题】近代数学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的原因在于:中国数学重实用,轻____;重算法,轻____;重结果,轻____,又没有建立一个符号系统。

8.2中国古代传统医药学

1、【填空题】华佗不仅是高明的医生,而且是防病的专家。他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疾病预防思想,开创了体育健身和体育医疗的先河,创制了____,以强身健体。

2、【填空题】经络学说是对人体的经络系统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进行研究的学说,它与针灸的关系尤为密切。“经”是经络的____,称作“经脉”。

3、【填空题】中国古代农学著作突出了天时、地利、人力三者对农业生产的决定作用。强调要____,量地力,按自然规律办事。

8.3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

1、【填空题】到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的指极性用____磨成勺形,把它放在特别光滑的盘子上,用以指南,称为司南。

2、【填空题】毕昇的印书方法虽然十分原始,但是活字印刷的三个主要步骤:____、排版和印刷都已经具备,他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早了约400年。

3、【填空题】《墨经》中阐述了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还说明了____和物体成像的关系,这些比古希腊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275)的光学记载早百余年。

10.1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1、【填空题】___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

2、【填空题】至迟在公元前6世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___就基本编定了。

3、【填空题】《四库全书总目》建立了一个周密的、符合当时图书收藏状况的分类法,分为___、___、___、___四部。

10.2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先秦两汉

1、【单选题】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 )
A、《庄子》
B、《孟子》
C、《老子》
D、《论语》

2、【单选题】根据音乐的类别,《诗经》可以分为( )。
A、风、大雅、商颂
B、风、雅、颂
C、风、小雅、鲁颂
D、大雅、小雅、商颂

3、【多选题】《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 )。
A、祭祖颂歌和周部族史诗
B、描写古代田猎、畜牧和农业生产的场景
C、描写战争和徭役的情形
D、控诉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E、婚姻爱情诗

4、【判断题】《离骚》全诗充溢着浓郁的忠君爱国之情。

5、【判断题】《左传》善于条理清晰地叙述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战争,也善于刻画生动形象的人物。

10.3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唐宋

1、【填空题】晚唐诗人“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

2、【填空题】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辛",是指苏轼和()。

10.4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元明清

1、【单选题】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祖是( )
A、《西游记》
B、《金瓶梅》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2、【单选题】《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指的是宝玉和( )的关系?
A、黛玉
B、湘云
C、宝钗
D、袭人

3、【多选题】下面人物是戏剧《窦娥冤》中的有( )。
A、蔡婆
B、窦天章
C、赛卢医
D、张驴儿
E、窦娥

10.5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1、【单选题】“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的正面影响是:
A、为古代文学注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
B、使一部分古代文学作品充斥着大量枯燥的说教内容
C、使一部分古代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思想的狭隘性和艺术的单调性

2、【单选题】假如我们想了解禅宗思想和理学精神对宋代士大夫的影响,最好我们去读:
A、禅宗语录
B、理学著作
C、宋诗

3、【多选题】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主要有:
A、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B、“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C、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4、【多选题】抒情性质和写意手法使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以下文化特征:
A、中国古代文学既诗情画意,又表达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
B、中国古代文学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
C、中国古代文学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

12.1中国文化概论之中国古代史学(上)

1、【单选题】“黄帝战蚩尤”、“女蜗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靠()流传下来的。
A、口耳相传
B、结绳记事
C、文字记载
D、文学作品

2、【单选题】我国最早的史书是() ,也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
A、《尚书》
B、《山海经》
C、《春秋》
D、《左传》

3、【单选题】孔子纂修的《春秋》一书,是我国第()部编年史。
A、一
B、二
C、三
D、四

4、【单选题】()开创私人讲学和私人撰史之风,开拓了中国史学的道路,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大史学家。
A、孟子
B、孔子
C、黄帝
D、老子

5、【单选题】()的《魏书》是记鲜卑族拓跋氏建立魏的历史,始终把北魏吸收中原文化作为社会繁荣的重要因素。
A、陈寿
B、魏征
C、魏收
D、范晔

6、【多选题】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史学成就和史学思想经历了一个由 () 的发展进程,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萌芽
B、确立
C、发展、兴盛到终结
D、转型

7、【多选题】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作为“上古之书”,它记录了我国历代统治者的 () 及后人根据流散下来的远古材料追溯而成的虞夏史实记载。
A、诏令
B、文告
C、命令
D、奏折

8、【多选题】战国时期,受诸子百家争鸣的影响,私人撰史有了很大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
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史记》

9、【多选题】《史记》很突出的特点是创造了___、___、___ 、___ 、___列传五种史书体例。()
A、纪
B、表
C、书
D、世家

10、【多选题】唐以来的学者把《史记》___、___ 、___ 、___并称为“前四史”。()
A、《汉书》
B、《魏书》
C、《三国志》
D、《后汉书》

11、【填空题】中国古代史学起源于___。

12、【填空题】我国最早的史书是___。

13、【填空题】春秋末年,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编撰成___一书。

14、【填空题】___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开创了我国史学纪传体体裁。

15、【填空题】___开创了皇朝史撰述的先河。

16、【判断题】我国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起,有了按年记载的编年史。

17、【判断题】《春秋》作为我国史学的开山之作,是历史意识和历史作品逐渐融合的产物。

18、【判断题】荀悦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断代史《汉纪》,此书按年月把史料排列组合,加以类化,给后来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19、【判断题】中国史学基础的真正奠基是在东汉,其奠基人是司马谈、司马迁父子。()

20、【判断题】荀悦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断代史《汉纪》,此书按年月把史料排列组合,加以类化,给后来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12.2中国文化概论之中国古代史学(下)

1、【单选题】刘知幾的()是我国第一部史论著作,书中讨论了史书体例和编撰方法,论及史官沿革、史籍流传等问题。
A、《通典》
B、《史通》
C、《通志》
D、《文献统考》

2、【单选题】杜佑的《通典》共分九门,博取五经群史及文集奏疏,每事以类相从,形成一种专载典章制度的通史著作,开() 史书之先河,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A、纪传体
B、编年体
C、典志体
D、纪事本末体

3、【单选题】宋元时期,正史方面,宋代薛居正修(),欧阳修、宋祁重修《新唐书》。
A、《旧五代史》
B、《新五代史》
C、《旧唐书》
D、《辽史》

4、【单选题】宋代的史学巨著是司马光的(),它是封建皇朝历史书中的一部最大的编年体通史。
A、《稽古录》
B、《涑水记闻》
C、《通鉴纪事本末》
D、《资治通鉴》

5、【单选题】明确提出六经皆史说法的史学家是() 。
A、刘知几
B、郑樵
C、马端临
D、章学诚

6、【多选题】刘知幾提出史家必须兼有“__”、“ __”、“ __”三长。()
A、史才
B、史学
C、史识
D、史德

7、【多选题】宋元时期,正史方面,元脱脱修()。
A、《元史》
B、《宋史》
C、《辽史》
D、《金史》

8、【多选题】清代学风以考据为主,乾嘉时代的三大考史名著是王鸣盛的__,钱大昕的__,赵冀的__。()
A、《日知录》
B、《十七史商榷》
C、《廿二史考异》
D、《廿二史劄记》

9、【填空题】宋代的史学巨著是司马光的(),它是封建皇朝历史书中的一部最大的编年体通史。

10、【填空题】杜佑的()共分九门,博取五经群史及文集奏疏,每事以类相从,形成一种专载典章制度的通史著作。

11、【填空题】明朝时期私修编年体史书《国榷》的作者是()。

12、【填空题】郑樵的《通志》为另一部主要史学著作,新创___这一史书体例。

13、【判断题】刘知幾提出史家必须兼有“史才”、“史学”、“史识”三长,其中尤以史才最为重要。

14、【判断题】对中国古代史学作系统的理论性总结的是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他以“六经皆史”为理论核心,主张考证史料要与发展义理相结合,坚持学术研究要“经世致用”,特别是他对“史德”的提倡,更为史学界树一新风。

15、【判断题】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唯史学最为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唯中国最为发达。”

15.1孔子的“为仁由己”的人文精神

1、【多选题】孔子曰:“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这一思想体现的哲理有()
A、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
B、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的
C、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D、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

2、【填空题】“贤人七十,弟子三千”是指中国古代哪一哲学家?____

3、【填空题】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学派——儒家学派是谁创立的?____

4、【填空题】孔子的思想言论,由学生们记录、整理、汇编成《____》一书。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5、【填空题】“忠”“恕”是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 忠,谓尽心为人;恕,谓____。

15.2老子的“道”的形上世界的开辟

1、【单选题】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一段话体现哲理()? ??
A、物质决定意识??
B、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
C、事物都有前后相继的发展的过程??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2、【单选题】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说明()?
A、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之中?
B、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界限??
C、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D、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3、【多选题】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他的观点()? ???
A、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在认识理论上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
C、批判了那种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感性的活动的观点?
D、肯定了人的抽象思唯能力和预见能力? ?

4、【填空题】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文学者,也是第一个建立独立思想体系的大哲学家是____。(老子)

15.3墨子的哲学思想“兼以易别”的社会理想

1、【单选题】“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其中包含的哲理是()?
A、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
B、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折性的统一?

2、【填空题】墨子提出了判断事物是非的三项标准,称为“三表法”。一表是古代圣王的作为,二表是____,三表是“百姓耳目之实”,即根据百姓耳闻目睹的事例来判断是非。

18.1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多选题】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历程是和中国近代经济、政治的变化以及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水平密切联系,它大体上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的文化变革()。
A、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
B、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
C、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
D、语言层面的文化变革

2、【多选题】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其文化宣传也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其领袖是()。
A、康有为
B、冯桂芬
C、梁启超
D、严复

3、【填空题】“中体西用”论是战争之后就出现的一种观点,流行于19世纪60-90年代 ___时期,这种理论一面主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一面又要捍卫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而二者的关系,前者为“用”,后者为“体”。

4、【填空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与西方近代文化相沟通、相衔接的因素,这些因素富有活力,在中国文化近代化的过程中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如___,变易思想,___。

学习通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是汉族和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和文化交流的结果。它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学习通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一门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华文明的课程。

学习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美德和道德规范的传承和弘扬。学习通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的内涵,如“仁、义、道、德、礼、智、信”等,以及诸如“孝、悌、忠、信、礼”等传统美德。这些美德和道德规范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精华。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学习通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课程将深入阐述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及其演变,如中国历史的分期、历代文化的卓越代表和文化交融。此外,课程还将介绍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观和作用。

学习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积淀的智慧结晶。学习通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课程将探讨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道家思想”等,以及传统文化中的艺术、文学、哲学等领域的知识。

探索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需要探索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学习通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课程将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如家庭伦理、商务礼仪、领导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启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担当精神。

总结

学习通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一门探索中华文明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课程。通过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更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品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文化需求和精神呼唤。

学习通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是汉族和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和文化交流的结果。它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学习通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一门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华文明的课程。

学习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美德和道德规范的传承和弘扬。学习通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的内涵,如“仁、义、道、德、礼、智、信”等,以及诸如“孝、悌、忠、信、礼”等传统美德。这些美德和道德规范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精华。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学习通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课程将深入阐述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及其演变,如中国历史的分期、历代文化的卓越代表和文化交融。此外,课程还将介绍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观和作用。

学习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积淀的智慧结晶。学习通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课程将探讨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道家思想”等,以及传统文化中的艺术、文学、哲学等领域的知识。

探索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需要探索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学习通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课程将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如家庭伦理、商务礼仪、领导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启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担当精神。

总结

学习通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一门探索中华文明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课程。通过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更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品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文化需求和精神呼唤。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