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06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中国大学微生物的世界章节答案(mooc完整答案)

75 min read

中国大学微生物的世界章节答案(mooc完整答案)

第一章 序论与多姿多彩的中国章节微生物世界

第1章客观题测试

1、大肠杆菌的大学答案答案直径大约是:
A、0.5-1 纳米
B、微生物的完整0.5-1 微米
C、世界0.5-1 毫米
D、中国章节0.5-1 微纳米

2、大学答案答案微生物的微生物的完整定义中,以下哪个最准确?世界
A、微生物就是中国章节微小的生物
B、微生物是大学答案答案细菌和病毒的统称
C、微生物是微生物的完整真菌、细菌、世界古菌、中国章节病毒的大学答案答案统称
D、微生物是微生物的完整除动物界和植物界以外的生物

3、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总量可达:
A、1万亿
B、10万亿
C、100万亿
D、1000万亿

4、_________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的标准。
A、体质指数
B、体能指数
C、体重指数
D、肥胖指数

5、淋病是由以下哪种微生物引起的?
A、淋病螺旋体
B、淋病冠状病毒
C、淋病克雷伯氏菌
D、淋病奈瑟氏球菌

6、乙酰胆碱可使肌纤维收缩,___________可使乙酰胆碱持续释放,造成肌纤维持续收缩。
A、肉毒毒素
B、破伤风毒素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7、1986年,加拿大一位眼科教授发现____________可以阻断运动神经和肌肉之间信息传导,使肌肉松弛来达到舒展皱纹的效果。
A、肉毒毒素
B、破伤风毒素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8、一位诺奖得主Joshua Lederberg说,人类作为地球优势物种的最大威胁来自于________.
A、细菌
B、古菌
C、真菌
D、病毒

9、巴斯德采用什么方法证实了“自然发生说”是错误的?
A、曲颈甑法
B、纯培养技术
C、显微技术
D、核酸分离

10、破伤风毒素引起的典型症状是___________
A、阻断运动神经和肌肉之间信息传导
B、肌紧张性收缩和阵发性强烈痉挛
C、强烈的呕吐与下痢
D、皮下出血和粘膜出血

第二章 微生物的多样性

第2章客观题测试

1、古菌在进化谱系上与细菌及真核生物相互并列,且与________关系更近。
A、细菌
B、真菌
C、真核生物
D、放线菌

2、真核微生物研究范围不包括:
A、真菌
B、单细胞藻类
C、原生动物
D、放线菌

3、细菌又称真细菌,它不包括___________
A、放线菌
B、蓝藻
C、支原体
D、酵母

4、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每次分裂面均平行的球菌可形成_________
A、链球菌
B、四叠球菌
C、葡萄球菌
D、八叠球菌

5、________的菌体柔软,用于运动的类似鞭毛的轴丝位于细胞外鞘内。
A、杆菌
B、弧菌
C、螺旋菌
D、螺旋体

6、放线菌属于________域。
A、细菌
B、古菌
C、真核生物
D、均不对

7、__________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其大小和特性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
A、支原体
B、立克次氏体
C、衣原体
D、所有都对

8、支原体可引起人的“非典型性肺炎”吗?
A、可以
B、不可以
C、没有科学结论
D、正在争议之中

9、________因细胞柔软且具扭曲性,致使细胞能通过孔径比自身小得多的过滤器。
A、支原体
B、立克次氏体
C、衣原体
D、以上都不对

10、衣原体有三种形态,原体、网状体和中间体,其中直径约为0.6-1.5μm,球形或不规则形且具有繁殖性的形态是________。
A、原体
B、网状体
C、中间体
D、以上都对

11、_______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可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光合细菌。
A、蓝藻
B、蓝绿藻
C、蓝细菌
D、所有都对

12、1999年德国科学家Schulz等人在纳米比亚海岸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的一种硫磺细菌,即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纳米比亚硫磺珍珠菌”,其直径可达___________。
A、0.75 纳米
B、0.75 微米
C、0.75 毫米
D、0.75 厘米

13、杆菌的细胞呈杆状或圆柱形,一般其______比较稳定,而_____则常因培养时间和培养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变化。
A、直径/长度
B、长度/直径
C、直径/弯曲度
D、长度/弯曲度

14、______用于运动的类似鞭毛的轴丝位于细胞外鞘内。
A、螺旋菌
B、弧菌
C、螺旋体
D、大肠杆菌

15、具有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革兰氏阳性的一类细菌称为_______。
A、真菌
B、螺旋体
C、放线菌
D、微藻

16、有一类细菌无细胞壁,只有细胞膜,细胞形态多变,且个体很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这类细菌是______。
A、放线菌
B、立克次氏体
C、支原体
D、衣原体

17、以下不能作为细菌的分类依据的有_______。
A、球菌的排列方式
B、杆菌的排列方式
C、细菌是否产生芽胞
D、细菌细胞的形态

18、以下不属于细菌的有________。
A、放线菌
B、蓝藻
C、绿藻
D、衣原体

19、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

20、不同种的杆菌在细胞分裂时可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

21、螺旋菌的细胞壁坚韧,菌体较硬。

22、螺旋体的细胞壁坚韧,菌体较硬。

23、蓝细菌多数能固氮,而异形胞是其固氮的场所。

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第3章客观题测试

1、本视频课件中提到,《NATURE》在2017年9月28日论文中展示了________的生命化石证据。
A、29.5亿年前
B、35.5亿年前
C、39.5亿年前
D、45.5亿年前

2、科学家一般认为,最早的生命形式中只有______一种物质。
A、DNA
B、RNA
C、蛋白质
D、脂类

3、在渡过漫长时间之后,氧在大气中的积累,有氧呼吸的出现,给生命世界带来第一次大繁荣。距今大约____亿年以前,地球出现了多细胞生物。
A、5
B、15
C、20
D、25

4、在研究单细胞——多细胞的发展过程中,两种生物引起人们的兴趣。其中________代表了多细胞简单聚集并开始有分工。
A、小球藻
B、团藻
C、酵母
D、绿藻

5、美国科学家 Carl Woese 利用_______建立了分子进化树,从而将细胞生物分为三个域,即三域学说。
A、5S rRNA
B、8S rRNA
C、16S rRNA
D、23S rRNA

6、根据内共生学说,好氧细菌在早期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建立共生, 前者向后者提供能量;作为交换, 后者向前者提供保护环境和营养物质。这种共生体即为现代_____的雏形。
A、叶绿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7、根据内共生学说,远古的蓝细菌进入早期真核细胞形成共生, 使后者不再需要从有机物中获得能量。这种共生体即为现代_____的雏形。
A、叶绿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8、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微生物的一个______。
A、菌种
B、菌株
C、亚型
D、所有都不对

9、微生物的命名采用双命名法,由二个拉丁字或希腊字或拉丁化了的其它文字组成,一般用斜体表示。其中_______在前,一般用拉丁字名词表示,字首字母大写。
A、种名
B、属名
C、发现人的名字
D、所有都不对

10、真核微生物的研究领域中,________为异养真核生物,不能光合作用,一般可形成繁殖的孢子。
A、放线菌
B、藻类
C、真菌
D、原生动物

11、生物在演化中存在着非常广泛的_________现象,所以不能仅靠对16S rRNA的序列比较来确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还须借助各种信息对这个系统发育树进行改进。
A、水平基因转移
B、垂直基因转移
C、异种杂交
D、同源染色体重组

12、线粒体、叶绿体都有自己的_________。
A、核糖体但没有DNA
B、DNA但没有核糖体
C、核糖体和DNA
D、这些答案都不对

13、地球早期大气为还原性环境。

14、通过比较生物大分子序列差异的数值构建的树状分枝的图型称为系统发育树。

15、根据细胞生物的三域学说,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古菌与真核生物不属于原核生物。

16、菌种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长物。

17、根据沙门氏菌菌体抗原(O抗原)和鞭毛抗原(H抗原)的不同,可将沙门氏菌分为两千多种血清型。

18、所有细胞生物均以“生殖隔离”作为区分物种的标准。

第四章 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第4章客观题测试

1、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倍。
A、100-160
B、1000-1600
C、10000-16000
D、100000-160000

2、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分辨率与所用波长成______
A、正比
B、反比
C、指数关系
D、双曲线关系

3、______是单个(或聚集在一起的一团)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 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A、菌落
B、菌苔
C、菌种
D、菌株

4、采用稀释后的菌悬液涂布固体营养平板并计算菌落数时,通常选取的平板菌落数范围应是_________。
A、10-100个/皿
B、20-200个/皿
C、30-300个/皿
D、50-500个/皿

5、我们可以在高温下培养分离嗜热细菌;使用不含氮的培养基分离固氮菌;在培养基中加抗生素以分离抗性菌。这些培养基称为_______。
A、富集培养基
B、固体培养基
C、基础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6、本章介绍了一种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将获得的序列与已知基因组及已知功能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以推知基因的功能及它的重要性。该方法是______。
A、PCR方法
B、FISH技术
C、BLAST方法
D、CRISPR技术

7、以下操作方法中,哪种方法对好氧菌、热敏感菌效果不好?
A、稀释倒平板法
B、涂布平板法
C、平板划线法
D、这些方法都不好

8、根据光学显微镜分辨率与波长的相互关系,________。
A、红光可比蓝光获得更好的分辨率
B、蓝光可比红光获得更好的分辨率
C、红光和蓝光获得一样的分辨率
D、可见光可比X射线获得更好的分辨率

9、_______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特殊聚光器实现斜射照明,光由样品反射或折射后再进入物镜。
A、明视野显微镜
B、暗视野显微镜
C、相差显微镜
D、荧光显微镜

10、________利用细胞各部分折射率和厚度不同,光线通过后光波的相位发生改变,通过环状光阑和相差板,利用光的干涉将相位差变振幅差。
A、明视野显微镜
B、暗视野显微镜
C、相差显微镜
D、荧光显微镜

11、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接种后由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连接成片的细菌群落,称为______。
A、菌落
B、菌苔
C、菌种
D、菌株

12、采用特定的培养基,使待分离的微生物生长更快,从而使它们的相对数量增加,有利于进一步的分离。这种培养基称为_______。
A、选择培养基
B、富集培养基
C、基础培养基
D、合成培养基

13、关于微生物基因组测序,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A、文库构建-测定序列-片段排列-编辑校对
B、测定序列-文库构建-片段排列-编辑校对
C、文库构建-测定序列-编辑校对-片段排列
D、测定序列-文库构建-编辑校对-片段排列

第五章 细菌的结构

第5章客观题测试

1、革兰氏染色的基本步骤是________。
A、结晶紫-碘液-乙醇
B、结晶紫-乙醇-碘液
C、碘液-结晶紫-乙醇
D、碘液-乙醇-结晶紫

2、相对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的表面________。
A、更为光滑
B、更多折皱
C、结构更复杂
D、基本相同

3、_______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上特有的酸性多糖。
A、脂多糖
B、肽聚糖
C、磷壁酸
D、四肽尾

4、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指外膜与细胞膜之间的狭窄空间称为________。
A、内膜
B、外膜
C、周质空间
D、肽聚糖层

5、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变异型,该变异型称为______。
A、L型细菌
B、原生质体
C、球状体
D、支原体

6、芽胞含有多层结构,其中_________含芽孢肽聚糖及DPA-Ca(吡啶二羧酸钙盐),渗透压高。
A、胞外壁
B、芽胞衣
C、皮层
D、芽胞核心

7、________是某些细菌细胞表面着生的一至数十条长丝状附属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A、菌毛
B、鞭毛
C、性毛
D、轴丝

8、________是细菌表面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
A、菌毛
B、鞭毛
C、性毛
D、轴丝

9、________一般见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雄性菌株(即供体菌)中,其功能是向雌性菌株(即受体菌)传递遗传物质。
A、菌毛
B、鞭毛
C、性毛
D、轴丝

10、________是一种内源性氮源贮藏物,兼有贮存能源的作用。通常存在于蓝细菌中。
A、糖原粒
B、聚-β-羟丁酸
C、硫粒
D、藻青素

11、_______具有导向作用,使菌体借鞭毛游向对该菌最有利的泥、水界面微氧环境处生活。
A、羧酶体
B、质体
C、硫粒
D、磁小体

12、_______是一些自养细菌细胞内的多角形或六角形内含物。大小约10nm,在二氧化碳固定中起着关键作用。
A、质体
B、硫粒
C、羧酶体
D、磁小体

13、芽胞是某些细菌的特殊繁殖结构。

14、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15、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厚约20~80nm,由40层左右的网格状分子交织成的网套覆盖整个细胞。

16、脂多糖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

17、蓝细菌依靠细胞内的气泡而漂浮于湖水表面,并随风聚集成块,常使湖内出现“水华”。

18、细菌细胞内的颗粒状贮藏物是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沉淀颗粒,其主要功能是贮存代谢废弃物。

19、细菌的鞭毛以挥鞭的方式而非旋转的方式驱动菌体的运动。

20、革兰氏染色会使阳性菌为紫色而阴性菌无色。

第六章 舌尖上的微生物

第6章客观题测试

1、泡菜发酵主要是乳酸细菌,其中常见的乳酸细菌有________。
A、植物乳杆菌
B、短乳杆菌
C、肠膜明串珠菌
D、三者都是

2、酸奶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发酵菌种有__________。
A、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B、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
C、双歧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
D、嗜热链球菌和鼠李糖乳杆菌

3、鬼火的生物学本质是,某些微生物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可以尸体中的磷酸盐代替氧气进行________,结果生成磷化氢。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发酵
D、糖酵解

4、法国葡萄酒的质量等级制度中,___________是法国葡萄酒最高级别酒。
A、日常餐酒
B、地区餐酒
C、优良地区餐酒
D、法定产区葡萄酒

5、德国葡萄酒的质量等级制度中,最高等级酒( QmP )又可细分成六级,其六个等级是按照_______來细分的。
A、葡萄的甜度
B、酒中的糖含量
C、葡萄的成熟度
D、三者都不对

6、中国白酒中,酱香型白酒以______为代表。
A、茅台酒
B、五粮液
C、汾酒
D、三者都不对

7、中国白酒中,浓香型白酒以______为代表。
A、茅台酒
B、五粮液
C、汾酒
D、三者都不对

8、威士忌(whisky)是以________为原料发酵和蒸馏、加工而成。
A、葡萄
B、甘蔗粮蜜
C、麦芽和谷类
D、高梁

9、________可定殖于胃壁,造成胃溃疡。
A、大肠杆菌
B、阴沟肠杆菌
C、克雷伯氏菌
D、幽门螺杆菌

10、________可造成过敏型食物中毒。
A、摩氏摩根菌
B、沙门氏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肉毒梭菌

11、________可造成感染型食物中毒。
A、摩氏摩根菌
B、沙门氏菌
C、肉毒梭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12、商品化的酸奶中,以下哪一个菌种是作为益生菌种而非发酵菌种存在的?
A、嗜热链球菌
B、保加利亚乳杆菌
C、双歧杆菌
D、三者都不是

13、乳杆菌是一种_________。
A、革兰氏阳性细菌
B、专性厌氧细菌
C、不能产生乳酸
D、三者都不对

14、红葡萄酒用带果渣的红葡萄发酵而成。红酒多余香气来自葡萄皮中的______。
A、单宁
B、果胶
C、肽聚糖
D、脂肪酸

15、牙斑中的微生物可产生酸性产物腐蚀牙齿,主要是这些细菌发酵糖而产生_____,后者导致牙齿的珐琅质脱钙。
A、甲酸
B、乙酸
C、丁酸
D、乳酸

16、口腔中,乳酸菌发酵糖所产生乳酸可导致珐琅质脱钙,而氟化物可增加对牙齿脱钙作用的抵抗力。

17、乳酸细菌比较耐盐,在酸性环境中生长良好,而且能在无氧条件下生长。

18、泡菜发酵过程中,硝酸盐含量呈下降趋势。

19、“冰酒”的制作要在-7摄氏度以下采摘葡萄,并马上把这些冰冻葡萄榨汁酿制,其口感酸度及甜度很高。

20、乳酸细菌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质、纤维素,故能保持蔬菜脆嫩而不软化腐败。

21、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最后保持较高水平。

22、兼性厌氧菌既可以在有氧时生长,也可以在无氧时生长,且两种条件下生长速度相同。

23、干红/干白中,“干”指的葡萄汁中的糖需在发酵之前去除。

第七章 令人无可奈何的病毒

第7章客观题测试

1、下列几种病毒中,具有双对称结构的是_________。
A、流感病毒
B、烟草花叶病毒
C、有尾噬菌体
D、三者都不对

2、有关流感病毒,以下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流感病毒体为多形性结构,呈球状或管状。
B、具有螺旋对称的核衣壳
C、单链的病毒RNA。
D、无包膜结构

3、流感病毒的包膜有糖蛋白突起,其中__________可液化呼吸道粘液中涎酸残基,使粘膜上皮细胞上糖蛋白受体暴露。
A、神经氨酸酶
B、血凝素
C、核蛋白
D、逆转录酶

4、流感病毒的包膜有糖蛋白突起,其中_________与上皮细胞上糖蛋白受体结合,使病毒牢固地吸附于细胞表面。
A、神经氨酸酶
B、血凝素
C、核蛋白
D、逆转录酶

5、________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传播模式。
A、垂直传播
B、水平传播
C、医源性传播
D、三者都是

6、甲肝病毒是以_______途径进行传播的。
A、粪-口途径
B、医源性感染
C、母婴传播
D、性传播

7、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称为______。
A、Dane颗粒
B、小球形颗粒
C、管形颗粒
D、三者都不对

8、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

9、病毒粒子内可同时含有DNA和RNA,但不一定有蛋白质。

10、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原因是它缺乏催化能量代谢的独立酶系。

11、病毒特定情况下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原因是它通常缺乏催化能量代谢的独立酶系。

12、病毒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但对干扰素不敏感。

13、病毒的壳体结构类型可以是二十四面体或螺旋对称,另一些则是双对称。

14、流感病毒依核蛋白不同分为甲、乙、丙三型。

15、MERS致死性不如SARS,但传播能力超过了SARS。

16、病毒的包膜是核衣壳外的一层脂蛋白膜,由宿主细胞膜衍生而来。

17、病毒的核衣壳由蛋白质壳体、病毒核酸以及脂蛋白膜共同构成。

第八章 传染病与生物恐怖主义

第8章客观题测试

1、_______是具银白斑纹、跗节有白环的深褐或暗黑蚊虫。
A、伊蚊
B、按蚊
C、库蚊
D、煞蚊

2、_______的特点是体多呈黄棕色,翅上无花斑,触须短,触角与口器近等长。静止时,身体与停落面平行。
A、伊蚊
B、按蚊
C、库蚊
D、煞蚊

3、______的特点是体多呈灰色,翅有黑白花斑,刺吸式口器。静止时腹部翘起,与停落面成一角度。
A、伊蚊
B、按蚊
C、库蚊
D、煞蚊

4、以下三种炭疽感染途径中,哪种途径的死亡率最高?
A、皮肤炭疽
B、胃肠炭疽
C、肺炭疽/吸入性炭疽
D、三者一样

5、根据WHO的统计,全球死亡人数的_______源于传染病,且多数发生于发展中国家。
A、30%
B、50%
C、70%
D、90%

6、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在_______地区传播。
A、热带
B、热带与亚热带
C、亚热带与温带
D、温带

7、黄病毒属是一大群具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主要有_________等病毒。
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黄热病毒
C、登革热病毒
D、三者都是

8、妊娠期间感染________是导致先天性脑异常,包括小头症的原因之一。
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黄热病毒
C、登革热病毒
D、寨卡病毒

9、疫病出现时,识别疾病与干预其传播是关键的处置步骤。

10、库蚊又称疟蚊,它可传播疟疾和丝虫病等。

11、库蚊又称为家蚊,可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12、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受感染的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还可通过性行为传播。

13、受寨卡病毒感染的孕妇与非孕妇在症状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14、寄主、载体、病源体状况的天然或人为改变都可以创造疫病发生的条件。

15、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第九章 微生物生长控制与超级细菌

第9章 客观题测试

1、在临床上最早使用的消毒剂是________。
A、石炭酸
B、氯气
C、青霉素
D、磺胺

2、______是对氨基苯甲酸的类似物, 可阻断叶酸的合成。
A、青霉素
B、石炭酸
C、磺胺
D、苯甲酸

3、抗生素是由某些生物合成或半合成的一类________或其衍生物,在很低浓度时就能抑制或影响它种生物的生命活动。
A、初级代谢产物
B、次级代谢产物
C、三级代谢产物
D、高级代谢产物

4、根据视频和PPT内容的讲解可知:______紧密结合于双链DNA,从而阻断了RNA合成过程。
A、放线菌素
B、利福平
C、链霉素
D、四环素

5、根据视频和PPT的讲解:______可以与细菌的RNA聚合酶结合,从而阻止后者与DNA的结合,进而阻断了RNA的转录过程。
A、放线菌素
B、利福平
C、链霉素
D、四环素

6、超级细菌由于________,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
A、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
B、有超强的感染能力
C、有超强的致死(杀伤)能力
D、三者都是

7、将少量菌种接入新鲜培养基后,在开始一段时间内菌数不立即增加,或增加很少,生长速度接近于零,这个时期称为________。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8、在细菌的生长周期中,迟缓期的特点是________。
A、分裂迟缓、代谢缓慢
B、分裂迟缓、代谢活跃
C、分裂快速、代谢活跃
D、分裂与代谢都处于停止状态

9、细菌典型的生长曲线按时间顺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生长时期。
A、迟缓期,稳定期,对数期,衰亡期
B、稳定期,迟缓期,对数期,衰亡期
C、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D、稳定期,对数期,迟缓期,衰亡期

10、人缺乏从对氨基苯甲酸合成叶酸的相关酶即二氢叶酸合成酶,须直接摄取叶酸为生长因子。

11、从致病力来讲,超级细菌与普通细菌是一样的。

12、G. Domagk因发明第一种治疗微生物疾病的“神药”青霉素而获得了1959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13、不仅仅对数种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药性”,而是对绝大多数抗生素均不敏感,这被称为“泛耐药性”。

第十章 人如其食——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

第10章客观题测试

1、道格拉斯.科曼通过连体小鼠试验提出假说,认为正常老鼠体内应该存在一种抑制食欲的物质,从而将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种物质后来证实就是_______。
A、抗生素
B、脂多糖
C、胰岛素
D、瘦素

2、赵立平教授团队首次用这一种细菌在无菌动物中“复制”了肥胖症。这种细菌是一种______。
A、阴沟肠杆菌
B、致病性大肠杆菌
C、幽门螺杆菌
D、克雷伯氏菌

3、比利时学者Cani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产生的______诱发了炎症、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A、脂肪酶
B、胆固醇
C、内毒素
D、RNA

4、肠道菌群可以调节人体健康,其功能是_______。
A、帮助营养吸收
B、进行能量代谢
C、免疫调节
D、三者都是

5、以下肠道细菌中,哪些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细菌?
A、丁酸盐产生菌
B、阴沟肠杆菌
C、幽门螺杆菌
D、三者都不对

6、一般认为体质指数BMI大于______则属于临床肥胖患者。
A、20
B、30
C、40
D、50

7、PWS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包括低肌张力、低智力、性腺发育低下和肥胖综合征等。这是一种________。
A、单基因遗传病
B、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先天性遗传病
C、饮食失衡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D、后天性单基因损伤

8、科学家发现,肠道菌群通过关闭利用脂肪的基因,激活合成脂肪的基因来调节脂肪存储。

9、科学家发现,将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移植给肥胖个体能够显著提高后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10、科学家发现,将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移植给肥胖个体对提高后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没有任何作用。

11、被破坏了的肠道菌群结构是可以通过饮食调节恢复的。

12、肠道菌群是地球上结构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之一,与宿主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被称为人体后天获得的“第二个基因组”。

13、大熊猫从杂食性的熊进化而来,200万年前开始食用竹子,50万年前成为专一性食竹动物。

14、大熊猫虽然是食竹动物,但保留了熊科食肉/杂食性动物的典型消化道结构,且无特化的前肠或后肠。

15、大熊猫虽然是食竹动物,但保留了食肉动物消化系统相关的必需基因,主要依靠肠道菌群来消化竹子中的营养物质。

期末考试

《微生物的世界》客观题期末考试卷

1、大肠杆菌的直径大约是:
A、0.5-1 纳米
B、0.5-1 微米
C、0.5-1 毫米
D、0.5-1 微纳米

2、微生物的定义中,以下哪个最准确?
A、微生物就是微小的生物
B、微生物是细菌和病毒的统称
C、微生物是真菌、细菌、古菌、病毒的统称
D、微生物是除动物界和植物界以外的生物

3、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总量可达______。
A、1万亿
B、10万亿
C、100万亿
D、1000万亿

4、_________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的标准。
A、体质指数
B、体能指数
C、体重指数
D、肥胖指数

5、淋病是由以下哪种微生物引起的?
A、淋病螺旋体
B、淋病冠状病毒
C、淋病克雷伯氏菌
D、淋病奈瑟氏球菌

6、乙酰胆碱可使肌纤维收缩,___________可使乙酰胆碱持续释放,造成肌纤维持续收缩。
A、肉毒毒素
B、破伤风毒素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7、1986年,加拿大一位眼科教授发现____________可以阻断运动神经和肌肉之间信息传导,使肌肉松弛来达到舒展皱纹的效果。
A、肉毒毒素
B、破伤风毒素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8、一位诺奖得主Joshua Lederberg说,人类作为地球优势物种的最大威胁来自于________
A、细菌
B、古菌
C、真菌
D、病毒

9、巴斯德采用什么方法证实了“自然发生说”是错误的?
A、曲颈甑法
B、纯培养技术
C、显微技术
D、核酸分离

10、破伤风毒素引起的典型症状是________。
A、阻断运动神经和肌肉之间信息传导
B、肌紧张性收缩和阵发性强烈痉挛
C、强烈的呕吐与下痢
D、皮下出血和粘膜出血

11、古菌在进化谱系上与细菌及真核生物相互并列,且与________关系更近。
A、细菌
B、真菌
C、真核生物
D、放线菌

12、真核微生物研究范围不包括________。
A、真菌
B、单细胞藻类
C、原生动物
D、放线菌

13、细菌又称真细菌,它不包括_______。
A、放线菌
B、蓝藻
C、支原体
D、酵母

14、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每次分裂面均平行的球菌可形成_______。
A、链球菌
B、四叠球菌
C、葡萄球菌
D、八叠球菌

15、________的菌体柔软,用于运动的类似鞭毛的轴丝位于细胞外鞘内。
A、杆菌
B、弧菌
C、螺旋菌
D、螺旋体

16、放线菌属于________域。
A、古菌
B、细菌
C、真核生物
D、三者均不对

17、_________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其大小和特性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
A、支原体
B、立克次氏体
C、衣原体
D、三者都对

18、_______因没有细胞壁,细胞柔软且具扭曲性,致使细胞能通过孔径比自身小得多的过滤器。
A、支原体
B、立克次氏体
C、衣原体
D、三者都不对

19、衣原体有三种形态,原体、网状体和中间体,其中直径约为0.6-1.5μm,球形或不规则形且具有繁殖性的形态是________。
A、原体
B、网状体
C、中间体
D、三者都对

20、_______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可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光合细菌。
A、蓝藻
B、蓝绿藻
C、蓝细菌
D、三者都对

21、1999年德国科学家Schulz等人在纳米比亚海岸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的一种硫磺细菌,即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纳米比亚硫磺珍珠菌”,其直径可达_______。
A、0.75 纳米
B、0.75 微米
C、0.75 毫米
D、0.75 厘米

22、杆菌的细胞呈杆状或圆柱形,一般其______比较稳定,而_____则常因培养时间和培养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变化。
A、直径/长度
B、长度/直径
C、直径/弯曲度
D、长度/弯曲度

23、______用于运动的类似鞭毛的轴丝位于细胞外鞘内。
A、螺旋菌
B、弧菌
C、螺旋体
D、大肠杆菌

24、_______是具有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革兰氏阳性的一类细菌。
A、真菌
B、螺旋体
C、放线菌
D、微藻

25、以下不能作为细菌的分类依据的有_______。
A、球菌的排列方式
B、杆菌的排列方式
C、细菌是否产生芽胞
D、细菌细胞的形态

26、以下不属于细菌的有________。
A、放线菌
B、蓝藻
C、绿藻
D、衣原体

27、科学家一般认为,最早的生命形式中只有______一种物质。
A、DNA
B、RNA
C、蛋白质
D、脂类

28、在渡过漫长时间之后,氧在大气中的积累,有氧呼吸的出现,给生命世界带来第一次大繁荣。距今大约____亿年以前,地球出现了多细胞生物。
A、5
B、10
C、15
D、20

29、地球上最古老的细胞生命可能出现于_____亿年前。
A、15
B、25
C、35
D、45

30、在研究单细胞——多细胞的发展过程中,两种生物引起人们的兴趣。其中________代表了多细胞简单聚集并开始有分工。
A、小球藻
B、团藻
C、酵母
D、绿藻

31、美国科学家 Carl Woese 利用_______建立了分子进化树,从而将细胞生物分为三个域,即三域学说。
A、16S rRNA
B、23S rRNA
C、5S rRNA
D、8S rRNA

32、根据内共生学说,好氧细菌在早期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建立共生, 前者向后者提供能量;作为交换, 后者向前者提供保护环境和营养物质。这种共生体即为现代_____的雏形。
A、叶绿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33、根据内共生学说,远古的蓝细菌进入早期真核细胞形成共生, 使后者不再需要从有机物中获得能量。这种共生体即为现代_____的雏形。
A、叶绿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34、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微生物的一个______。
A、菌种
B、菌株
C、亚型
D、血清型

35、微生物的命名采用双命名法,由二个拉丁字或希腊字或拉丁化了的其它文字组成,一般用斜体表示。其中_______在前,一般用拉丁字名词表示,字首字母大写。
A、种名
B、属名
C、发现人的名字
D、发现地的名字

36、真核微生物的研究领域中,________为异养真核生物,不能光合作用,一般可形成繁殖的孢子。
A、放线菌
B、藻类
C、真菌
D、原生动物

37、生物在演化中存在着非常广泛的_________现象,所以不能仅靠对16S rRNA的序列比较来确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还须借助各种信息对这个系统发育树进行改进。
A、水平基因转移
B、垂直基因转移
C、异种杂交
D、同源染色体重组

38、线粒体、叶绿体都有自己的_________。
A、核糖体但没有DNA
B、DNA但没有核糖体
C、核糖体和DNA
D、这些答案都不对

39、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倍。
A、100-160
B、1000-1600
C、10000-16000
D、10000-160000

40、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分辨率与所用波长成______。
A、反比
B、正比
C、指数关系
D、双曲线关系

41、______是单个(或聚集在一起的一团)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 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A、菌种
B、菌株
C、菌苔
D、菌落

42、采用稀释后的菌悬液涂布固体营养平板并计算菌落数时,通常选取的平板菌落数范围应是________。
A、10-100个/皿
B、20-200个/皿
C、30-300个/皿
D、50-500个/皿

43、我们可以在高温下培养分离嗜热细菌;使用不含氮的培养基分离固氮菌;在培养基中加抗生素以分离抗性菌。这些培养基称为_______。
A、富集培养基
B、固体培养基
C、基础培养基
D、选择培养

44、本课介绍了一种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将获得的序列与已知基因组及已知功能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以推知基因的功能及它的重要性。该方法是______。
A、PCR方法
B、FISH技术
C、BLAST方法
D、CRISPR技术

45、以下操作方法中,哪种方法对好氧菌、热敏感菌效果不好?
A、稀释倒平板法
B、涂布平板法
C、平板划线法
D、三者都不好

46、根据光学显微镜分辨率与波长的相互关系,________。
A、红光可比蓝光获得更好的分辨率
B、蓝光可比红光获得更好的分辨率
C、红光和蓝光获得一样的分辨率
D、可见光可比X射线获得更好的分辨率

47、_______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特殊聚光器实现斜射照明,光由样品反射或折射后再进入物镜。
A、明视野显微镜
B、暗视野显微镜
C、相差显微镜
D、荧光显微镜

48、________利用细胞各部分折射率和厚度不同,光线通过后光波的相位发生改变,通过环状光阑和相差板,利用光的干涉将相位差变振幅差。
A、明视野显微镜
B、暗视野显微镜
C、相差显微镜
D、荧光显微镜

49、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接种后由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连接成片的细菌群落,称为______。
A、菌落
B、菌苔
C、菌种
D、菌株

50、采用特定的培养基,使待分离的微生物生长更快,从而使它们的相对数量增加,有利于进一步的分离。这种培养基称为_______。
A、选择培养基
B、富集培养基
C、基础培养基
D、合成培养基

51、关于微生物基因组测序,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A、文库构建-测定序列-片段排列-编辑校对
B、测定序列-文库构建-片段排列-编辑校对
C、文库构建-测定序列-编辑校对-片段排列
D、测定序列-文库构建-编辑校对-片段排列

52、革兰氏染色的基本步骤是________。
A、结晶紫-碘液-乙醇-复红
B、结晶紫-乙醇-碘液-复红
C、碘液-结晶紫-乙醇-复红
D、碘液-乙醇-结晶紫-复红

53、相对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的表面________。
A、更为光滑
B、更多折皱
C、结构更复杂
D、基本相同

54、_______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上特有的酸性多糖,未见于革兰氏阴性细菌。
A、磷壁酸
B、肽聚糖
C、脂多糖
D、四肽尾

55、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指外膜与细胞膜之间的狭窄空间称为________。
A、周质空间
B、外膜
C、内膜
D、肽聚糖层

56、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变异型,该变异型称为______。
A、L型细菌
B、原生质体
C、球状体
D、支原体

57、芽胞含有多层结构,其中_________含芽孢肽聚糖及DPA-Ca(吡啶二羧酸钙盐),渗透压高。
A、皮层
B、胞外壁
C、芽胞衣
D、芽胞核心

58、________是某些细菌细胞表面着生的一至数十条长丝状附属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A、菌毛
B、性毛
C、鞭毛
D、轴丝

59、________是细菌表面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
A、菌毛
B、性毛
C、鞭毛
D、轴丝

60、________一般见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雄性菌株(即供体菌)中,其功能是向雌性菌株(即受体菌)传递遗传物质。
A、菌毛
B、性毛
C、鞭毛
D、轴丝

61、________是一种内源性氮源贮藏物,兼有贮存能源的作用。通常存在于蓝细菌(蓝藻)中。
A、藻青素
B、糖原粒
C、聚-β-羟丁酸
D、硫粒

62、_______具有导向作用,使菌体借鞭毛游向对该菌最有利的泥、水界面微氧环境处生活。
A、磁小体
B、硫粒
C、质体
D、羧酶体

63、_______是一些自养细菌细胞内的多角形或六角形内含物。大小约10nm,在二氧化碳固定中起着关键作用。
A、磁小体
B、硫粒
C、质体
D、羧酶体

64、泡菜发酵主要是乳酸细菌,其中常见的乳酸细菌有________。
A、植物乳杆菌
B、短乳杆菌
C、肠膜明串珠菌
D、三者都是

65、酸奶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发酵菌种有___________。
A、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B、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
C、双歧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
D、嗜热链球菌和鼠李糖乳杆菌

66、鬼火的生物学本质是,某些微生物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可以尸体中的磷酸盐代替氧气进行________,结果生成磷化氢。
A、无氧呼吸
B、有氧呼吸
C、发酵
D、糖酵解

67、法国葡萄酒的质量等级制度中,___________是法国葡萄酒最高级别酒。
A、日常餐酒
B、地区餐酒
C、优良地区餐酒
D、法定产区葡萄酒

68、德国葡萄酒的质量等级制度中,最高等级酒( QmP )又可细分成六级,其六个等级是按照_______來细分的。
A、葡萄的成熟度
B、葡萄的甜度
C、酒中的糖含量
D、三者都不对

69、中国白酒中,酱香型白酒以______为代表。
A、五粮液
B、茅台酒
C、汾酒
D、三者都不对

70、中国白酒中,浓香型白酒以______为代表。
A、五粮液
B、茅台酒
C、汾酒
D、三者都不对

71、威士忌(whisky)是以________为原料发酵和蒸馏、加工而成。
A、葡萄
B、甘蔗粮蜜
C、高梁
D、麦芽和谷类

72、________可定殖于胃壁,造成胃溃疡。
A、克雷伯氏菌
B、大肠杆菌
C、阴沟肠杆菌
D、幽门螺杆菌

73、________可造成过敏型食物中毒。
A、摩氏摩根菌
B、沙门氏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肉毒梭菌

74、________可造成感染型食物中毒。
A、摩氏摩根菌
B、沙门氏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肉毒梭菌

75、商品化的酸奶中,以下哪一个菌种是作为益生菌种而非发酵菌种存在的?
A、嗜热链球菌
B、保加利亚乳杆菌
C、双歧杆菌
D、都不是

76、乳杆菌是一种_________。
A、革兰氏阳性细菌
B、专性厌氧细菌
C、不能产生乳酸的细菌
D、这些答案都不对

77、红葡萄酒用带果渣的红葡萄发酵而成。红酒多余香气来自葡萄皮中的______。
A、果胶
B、肽聚糖
C、单宁
D、脂肪酸

78、牙斑中的微生物可产生酸性产物腐蚀牙齿,主要是这些细菌发酵糖而产生_____,后者导致牙齿的珐琅质脱钙。
A、甲酸
B、乙酸
C、丁酸
D、乳酸

79、下列几种病毒中,具有双对称结构的是_________。
A、有尾噬菌体
B、流感病毒
C、烟草花叶病毒
D、冠状病毒

80、有关流感病毒,以下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流感病毒体为多形性结构,呈球状或管状。
B、具有螺旋对称的核衣壳
C、单链的病毒RNA
D、无包膜结构,是裸露的病毒。

81、流感病毒的包膜有糖蛋白突起,其中__________可液化呼吸道粘液中涎酸残基,使粘膜上皮细胞上糖蛋白受体暴露。
A、神经氨酸酶
B、血凝素
C、核蛋白
D、逆转录酶

82、流感病毒的包膜有糖蛋白突起,其中_________与上皮细胞上糖蛋白受体结合,使病毒牢固地吸附于细胞表面。
A、神经氨酸酶
B、血凝素
C、核蛋白
D、逆转录酶

83、________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传播模式。
A、垂直传播
B、水平传播
C、医源性传播
D、三者都是

84、甲肝病毒是以_______途径进行传播的。
A、粪-口途径
B、医源性感染
C、母婴传播
D、性传播

85、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称为______。
A、Dane颗粒
B、小球形颗粒
C、管形颗粒
D、椭圆形颗粒

86、_______是具银白斑纹、跗节有白环的深褐或暗黑蚊虫。
A、伊蚊
B、库蚊
C、按蚊
D、巨蚊

87、_______的特点是体多呈黄棕色,翅上无花斑,触须短,触角与口器近等长。静止时,身体与停落面平行。
A、伊蚊
B、库蚊
C、按蚊
D、巨蚊

88、______的特点是体多呈灰色,翅有黑白花斑,刺吸式口器。静止时腹部翘起,与停落面成一角度。
A、伊蚊
B、库蚊
C、按蚊
D、巨蚊

89、以下三种炭疽感染途径中,哪种途径的死亡率最高?
A、皮肤炭疽
B、胃肠炭疽
C、肺炭疽/吸入性炭疽
D、三者一样

90、根据WHO的统计,全球死亡人数的_______源于传染病,且多数发生于发展中国家。
A、5%
B、10%
C、30%
D、70%

91、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在_______地区传播。
A、热带
B、热带与亚热带
C、温带
D、温带与寒带

92、黄病毒属是一大群具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主要有_________等病毒。
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黄热病毒
C、登革热病毒
D、三者都是

93、道格拉斯.科曼通过连体小鼠试验提出假说,认为正常老鼠体内应该存在一种抑制食欲的物质,从而将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种物质后来证实就是_______。
A、胰岛素
B、瘦素
C、脂多糖
D、抗生素

94、比利时学者Cani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产生的______诱发了炎症、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A、脂肪酶
B、胆固醇
C、RNA
D、内毒素

95、肠道菌群可以调节人体健康,其功能是_______。
A、帮助营养吸收
B、进行能量代谢
C、免疫调节
D、三者都是

96、以下肠道细菌中,哪些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细菌?
A、丁酸盐产生菌
B、阴沟肠杆菌
C、幽门螺杆菌
D、三者都不对

97、一般认为体质指数BMI大于______则属于临床肥胖患者。
A、20
B、30
C、40
D、50

98、PWS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包括低肌张力、低智力、性腺发育低下和肥胖综合征等。这是一种________。
A、先天性遗传病
B、代谢性疾病
C、传染病
D、病因未明的疾病

99、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

100、不同种的杆菌在细胞分裂时可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

101、螺旋菌的细胞壁坚韧,菌体较硬。

102、螺旋体的细胞壁坚韧,菌体较硬。

103、蓝细菌多数能固氮,而异形胞是其固氮的场所。

104、地球早期大气为还原性环境。

105、通过比较生物大分子序列差异的数值构建的树状分枝的图型称为系统发育树。

106、根据细胞生物的三域学说,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古菌与真核生物不属于原核生物。

107、菌种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长物。

108、根据沙门氏菌菌体抗原(O抗原)和鞭毛抗原(H抗原)的不同,可将沙门氏菌分为两千多种血清型。

109、所有细胞生物均以“生殖隔离”作为区分物种的标准。

110、原核生物基因组大小与基因数量呈正相关性。

111、芽胞是某些细菌的特殊繁殖结构。

112、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113、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厚约20-80nm,由40层左右的网格状分子交织成的网套覆盖整个细胞。

114、脂多糖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

115、蓝细菌依靠细胞内的气泡而漂浮于湖水表面,并随风聚集成块,常使湖内出现“水华”。

116、细菌细胞内的颗粒状贮藏物是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沉淀颗粒,其主要功能是贮存代谢废弃物。

117、细菌的鞭毛以挥鞭的方式而非旋转的方式驱动菌体的运动。

118、革兰氏染色会使阳性菌为紫色而阴性菌无色。

119、口腔中,乳酸菌发酵糖所产生乳酸可导致珐琅质脱钙,而氟化物可增加对牙齿脱钙作用的抵抗力。

120、乳酸细菌比较耐盐,在酸性环境中生长良好,而且能在无氧条件下生长。

121、泡菜发酵过程中,硝酸盐含量呈下降趋势,亚硝酸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122、“冰酒”的制作要在-7摄氏度以下采摘葡萄,并马上把这些冰冻葡萄榨汁酿制,其口感酸度及甜度很高。

123、乳酸细菌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质、纤维素,故能保持蔬菜脆嫩而不软化腐败。

124、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最后保持较高水平,所以泡菜不利于健康。

125、兼性厌氧菌既可以在有氧时生长,也可以在无氧时生长,且两种条件下生长速度相同。

126、干红/干白中,“干”指的葡萄汁中的糖需在发酵之前去除,以保证最终的葡萄酒中不含多余的糖分。

127、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

128、病毒粒子内可同时含有DNA和RNA,但不一定有蛋白质。

129、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原因是它缺乏催化能量代谢的独立酶系。

130、绝大多数病毒都是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物,只有极少数的病毒可营独立生活。

131、病毒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但对干扰素不敏感。

132、病毒的壳体结构类型之一是二十四面体对称。

133、流感病毒依核蛋白不同分为甲、乙、丙三型。

134、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致死性不如SARS,但传播能力非常强,超过了SARS。

135、病毒的核衣壳由蛋白质壳体与病毒核酸构成。

136、病毒的核衣壳由蛋白质壳体、病毒核酸以及脂蛋白膜共同构成。

137、库蚊又称疟蚊,它可传播疟疾和丝虫病等。

138、库蚊又称为家蚊,可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139、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受感染的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还可通过性行为传播。

140、受寨卡病毒感染的孕妇与非孕妇在症状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141、寄主、载体、病源体状况的天然或人为改变都可以创造疫病发生的条件。

142、寨卡病毒属于一种黄病毒。

143、科学家发现,肠道菌群通过关闭利用脂肪的基因,激活合成脂肪的基因来调节脂肪存储。

144、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指的是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

145、被破坏了的肠道菌群结构是可以通过饮食调节恢复的。

146、肠道菌群是地球上结构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之一,与宿主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被称为人体后天获得的“第二个基因组”。

147、大熊猫虽然是食竹动物,但保留了熊科食肉/杂食性动物的典型消化道结构,且无特化的前肠或后肠。

148、大熊猫虽然是食竹动物,但保留了食肉动物消化系统相关的必需基因,主要依靠肠道菌群来消化竹子中的营养物质。

中国大学微生物的世界

微生物是指体积很小、通常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参与氮循环、促进植物生长等。在人类健康领域,微生物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发酵制作食品、生产抗生素等。中国的大学中,微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有着丰富的研究内容和较为成熟的研究方向。

微生物研究领域

中国大学微生物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 微生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分离和鉴定,探究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历史。
  • 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数量和组成变化,了解微生物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 微生物的基础生物学:从细胞结构、代谢途径、遗传机制等方面研究微生物的基础知识。
  • 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利用微生物进行下游工业生产、废水处理、发酵制作食品等。
  • 微生物的感染和疾病:研究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的感染机制、病理学过程和防治方法。

中国大学微生物学的研究成果

中国大学在微生物学领域有着众多的研究成果和突破,以下列举部分:

  1. 细菌发酵工艺的优化: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通过调整发酵条件,成功生产出高效的工业用丙酮酸菌。
  2. 新型抗微生物药物的研发:清华大学药物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型抗生素,能够有效抑制耐药性细菌的生长。
  3. 微生物工程的应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微生物工程技术,成功生产出高效的生物燃料。
  4. 病毒感染机制的探究: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病毒感染过程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

中国大学微生物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微生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大学微生物学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一方面,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微生物的分类和系统学研究,探究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从而更好地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另一方面,微生物的生态学、基础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也可以不断深入,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最后,微生物与健康领域的联系也将越来越密切,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微生物感染机制和防治方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