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08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超星医学统计学_16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26 min read

超星医学统计学_16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绪论

单元测验

1、超星下面关于总体的医学描述中正确的是
A、总体的统计数量一定有限
B、总体的学课习通数量一定大于样本
C、总体是后答同质个体的集合
D、总体是案学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

2、下面关于误差的课后描述错误的是
A、过失误差必须避免
B、作业系统误差尽量避免
C、答案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D、超星抽样误差可以消除

3、医学关于变异的统计描述错误的是
A、同质的学课习通对象中往往存在变异
B、统计分析的后答目的是处理各个指标的变异
C、变异的案学大小无法计算
D、变异是抽样误差的来源

4、关于参数与统计量,描述正确的是
A、参数是样本的指标
B、二者用希腊字母表示
C、统计量是总体指标
D、参数是固定不变的,统计量可以变化

5、抽样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研究总体统计量
C、研究典型案例
D、样本推动总体参数

绪论

1、1.参数是指:( ) A. 参与个体数 B. 研究个体数 C. 总体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统计指标

2、2.关于医学统计学,描述错误的是( ) A.包括设计、搜集、整理、分析资料 B.经典统计软件包括SPSS、SAS、EXCEL C.医学研究针对的往往是有限总体 D.抽样误差可以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加以区分

第二章 资料收集与整理

2.1资料类型单元测验

1、下面关于资料类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计量资料一定带有小数点
B、子女数属于离散型资料
C、细胞数量属于离散型资料
D、治疗有效例数属于离散型资料

2、等级资料的检验应采用
A、t检验
B、F检验
C、卡方检验
D、秩和检验

3、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
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

4、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A、住院天数
B、四种血型
C、病情程度
D、脉搏数

5、关于不同类型资料的检验方法,描述正确的
A、计数资料应采用卡方检验
B、计数资料应采用秩和检验
C、计量资料应采用t检验
D、计量资料应采用方差分析

2.1资料类型作业

1、关于疗效(有效、无效)的资料是: ( ) A、观察单位 B、计量资料 C、计数资料 D、等级资料

2、调查某单位科研人员论文发表的情况,统计每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应属于( )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个体

第三章 定量资料统计描述

3.1定量资料统计描述——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单元测验

1、适用于等比等倍关系数据描述平均水平。

2、即中间50%数据的极差。

3、开口数据可用 来表示其集中位置。

4、可用来表示数据在某百分位置上的水平。

5、可用来比较均数相差悬殊的资料的离散程度。

3.2定量资料描述结果的应用——统计表与统计图单元测验

1、要反映某市连续5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变化,适宜选择线图

2、统计表用数字展示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3、论文中的统计表通常为三线表。

4、统计图的标题通常位于图的上方中央。

5、箱式图箱体上下端为百分位数P75和P25,可以反映数据分布是否对称。

3.1定量资料统计描述——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作业

1、1.下面对于资料统计描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均数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数据 B.集中趋势反映了数据的集中位置和平均水平 C.方差常用来统计描述资料的离散程度 D.变异系数的单位和原数据相同

3.2定量资料描述结果的应用——统计表与统计图作业

1、对常用统计图的功能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直条图用于描述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 B.线图用于表示事物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C.散点图描述双变量资料的相互关系 D.圆图表示事物内部的构成比

第四章 概率分布

4.1正态分布及其应用(参考值范围)单元测验

1、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1和0。

2、完全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中位数和均数是一致的。

3、正态分布曲线的形态参数是标准差。

4、参考值的计算方法有正态分布法和百分位数法。

5、任何人群都可以计算医学参考值范围。

4.1正态分布及其应用(参考值范围)作业

1、标准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1.96到2.58之间的面积为( ) A. 95% B. 96% C. 97% D. 99%

第五章 参数估计

5.1抽样误差单元测验

1、总体标准误是理论值,样本标准误是实际值。

2、样本含量越大,标准误越小。

3、标准误反映均数的抽样误差。

4、标准误即标准正态变量。

5、标准误越大,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好。

5.2定量资料统计推断——总体均数估计单元测验

1、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由两个要素来衡量,这两个要素是()和()

5.1抽样误差作业

1、关于标准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一定比标准差小 B. 反映样本均数的变异程度 C. 可用于区间估计 D. 可用于计算参考值范围

5.2定量资料统计推断——总体均数估计作业

1、在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含量为n的样本(其中n≥100),理论上总体均数有95%的可能在范围内() A.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差 B.均数加减2.58倍的标准差 C.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误D.均数加减2.58倍的标准误

第六章 假设检验

6.1 假设检验 单元测验

1、假设检验中的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需要根据( )及( )进行确定。

6.1 假设检验 作业

1、已知甲药的疗效不低于乙药,检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出甲药的疗效是否明显优于乙药,此时应选用()。 A. t检验 B.单测检验 C. x2检验 D.双测检验

第七章 t检验

7.1配对样本t检验 单元测验

1、将10只同种、同窝小鼠按体重大小进行配对,分别采用标准试剂和改良试剂检测其血清C-反应蛋白,结果见表7-1(说明:两组数据的差值符合正态分布)。问标准试剂与改良试剂检测结果有无差别? 表7-1 两种试剂检测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的比较 标准试剂 改良试剂 14.01 15.21 16.02 18.07 10.41 12.01 12.18 11.55 12.53 12.64 12.72 17.07 29.87 27.10 21.51 24.19 11.08 13.08 16.49 20.45 采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多样本秩和检验分析,结果如下: 问:该数据配对t检验的检验统计量(t值)是( );检验的P值是( )。

7.2单样本t检验 单元测验

1、1、 据研究测定正常SD大鼠的空腹血糖值为4.96mmol/L,在正常SD大鼠中随机选取20只大鼠,进行3个月的高脂高糖饮食,测得相应的空腹血糖值分别为(10.33,9.56,10.8,9.34,11.8,12.4,8.99,11.5,8.6,8.8,7.6,9.9,10.2,7.5,11.4,6.8,12.1,9.3,7.4,10.24)欲比较高脂高糖饮食大鼠空腹血糖均值是否与正常大鼠均值有所不同?(已知该资料符合正态性分布) 采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单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如下: 问:该数据单样本t检验的检验统计量(t值)是();检验的P值()0.05。

7.3成组t检验 单元测验

1、1、为探讨不同给药途径与药物在肿物处分布的关系,用微量放射性核素标记化疗药物,通过放射性活度反映肿物处药物浓度(ng/ml),结果见表1。(说明:各样本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 表1 不同给药途径之间肿物处药物浓度的比较 静脉点滴 肿物处注入 0.18 5.36 0.21 5.00 0.66 5.08 0.44 4.78 0.37 5.45 0.58 4.88 0.34 5.10 0.24 4.98 0.27 4.88 采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如下: 问:该数据成组t检验的检验统计量(t值)是();检验的P值()0.05。

7.1配对样本t检验 作业

1、一种新药治疗糖尿病36例,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的浓度变化,其差值符合正态分布,欲知该药是否有效,宜采用:( ) A、卡方检验 B、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C、配对设计t检验 D、成组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t检验

7.2单样本t检验 作业

1、某市医生调查了正常成年男子100人,检查了其血红蛋白含量,得到血红蛋白的平均数为14.10(g/dl),标准差为0.77(g/dl)。已知该省血红蛋白的平均数为13.88(g/dl). 问:该市的正常成年男子血红蛋白含量是否与全省的平均水平不同?(该资料符合正态性分布)该假设检验应该选用哪种方法() A、配对t检验 B、单样本t检验 C、单样本秩和检验 D、成组t检验

7.3成组t检验 作业

1、1、调查某高校男、女生某课程学习成绩。男生:n1=50,`x1=80,S1=8。女生:n2=55,`x2=80 ,S2=7。为了比较男女生该课程的学习成绩是否有差别,应该选用哪种检验方法?(男女生学习成绩数据符合正态分布)() A、配对t检验 B、成组t检验 C、两样本秩和检验 D、卡方检验

第八章 方差分析

8.1方差分析基本思想 单元测验

1、方差分析应满足的条件( )、( )和方差齐性。因统计方法的发展,现在对方差齐性的要求不很严格。

8.2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 单元测验

1、用A、B、C、D四种药物干预肝癌荷瘤小鼠模型,已知组间瘤重比较方差分析的结果提示至少有两组总体均数不相同,请问根据下图SNK两两比较结果,哪组的瘤重与其它三组比较不相同( )
A、A组
B、B组
C、C组
D、D组

8.1方差分析基本思想 作业

1、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 ) A、处理因素的作用 B、抽样误差 C、测量误差 D、个体差异

8.2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 作业

1、单因素方差分析适用于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或者多组计量资料的差异性比较。

第九章 定性资料统计描述

9.1定性资料统计描述——相对数及其应用注意事项 单元测验

1、患病率,又成为现患率,指某时点上受检人数中_______________的频率。

9.2定性资料描述结果的应用——统计表与统计图 单元测验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用直条的﹙ ﹚表示数量的多少,直条越﹙ ﹚表示数量越多,直条越﹙ ﹚表示数量越少,直条长度﹙ ﹚,数量就相等。

9.1定性资料统计描述——相对数及其应用注意事项 作业

1、判断题 病死率是相对比的指标之一。

9.2定性资料描述结果的应用——统计表与统计图 作业

1、判断题 折线图的纵坐标轴起始可以不从0开始。

第十章 卡方检验

10.1卡方检验基本思想 单元测验

1、分析四格表资料时,应注意连续性校正的问题,当1<T<5,n>40时,用 ;T<1,或n<40时,用 。

10.2两样本率或构成比比较 单元测验

1、为了解某中药治疗某病的疗效,将400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该中药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为分析中药组与西药组的疗效是否相同,进行SPSS卡方检验,结果见下表。 请回答,该分析应读取 检验的结果;其卡方值为 ,渐进显著性(双侧)为 0.05 ,可认为中药组与西药组的疗效 相同。

10.3多样本率或构成比比较(两两比较检验水平的调整) 单元测验

1、西药组、针灸组和中药组治疗某病的疗效情况及卡方检验的结果见下表,在α=0.05水平上可认为各总体率 或不全_______。

10.1卡方检验基本思想 作业

1、观察频数和期望频数越接近,两者之间的差异越小,卡方值越小。

10.2两样本率或构成比比较 作业

1、两样本均数的比较不适用卡方检验

10.3多样本率或构成比比较(两两比较检验水平的调整) 作业

1、对于R×C表资料,如果结局指标是有序变量,可使用卡方检验。

第十一章 非参数检验

11.1秩和检验基本思想 单元测验

1、秩和检验适用于:①不符合 分布的计量资料;②分布形态 的资料;③一端或两端有 确定值的资料;④各组离散程度相差比较 的资料;⑤ 资料,检验目的是为了分析不同组间等级强度是否有差异。

11.2两样本秩和检验 单元测验

1、为探讨汞作业工人体内汞含量的变化,今测得某工厂汞作业和非汞作业工人的血汞值(μmol/L),见表1。试分析汞作业工人和非汞作业工人血汞值是否有差异? 表1 汞作业工人和非汞作业工人血汞值(μmol/L)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汞作业工人 1.78 5.89 1.03 1.05 2.11 2.67 3.19 2.08 1.78 1.85 非汞作业工人 0.55 0.39 0.67 0.05 0.72 0.37 0.41 0.55 1.06 1.96 采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正态性检验 组别 Kolmogorov-Smirnova Shapiro-Wilk 统计量 df Sig. 统计量 df Sig. 血汞值 汞作业工人 .266 10 .044 .783 10 .009 非汞作业工人 .264 10 .046 .823 10 .028 a. Lilliefors 显著水平修正 请回答以下问题。 该组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该组数据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汞作业工人的平均秩是 ,非汞作业工人的平均秩是 ,该数据两样本秩和检验的Z值是 ,该数据两样本秩和检验的P值(渐进)是 。

11.3多样本秩和检验 单元测验

1、某医生用3种方法分别治疗慢性肾炎患者,治疗结果见表1。问3种方法的疗效是否有差别? 表1 3种方法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比较 方法 疗效 合计 无效 好转 显效 治愈 甲法 33 45 38 60 176 乙法 40 40 56 55 191 丙法 76 40 30 42 188 合计 149 125 124 157 555 采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多样本秩和检验分析,结果如下: 问题:该数据多样本秩和检验的检验统计量(Z值)是 ;检验的P值(渐进)是 。

11.1秩和检验基本思想 作业

1、判断题 由于秩和检验对计量资料的数据类型不限,因此任何计量资料的差异性比较都可以首选秩和检验。

11.2两样本秩和检验 作业

1、1. 为探讨镉作业工人体内镉含量的变化,今测得某工厂100名镉作业和100名非镉作业工人的血镉值(μmol/L),需分析镉作业工人和非镉作业工人血镉值是否有差异(已知血镉值不符合正态分布)。问本组数据应该采用何种假设检验方法?( ) A. 两样本t检验 B. 配对样本t检验 C. 两样本秩和检验 D. 配对样本秩和检验 2. 某课题组应用两种方案对脑梗死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Α方案和B方案进行,并按明显好转、一般好转、轻微好转、无变化四个等级观察疗效。治疗结束后需分析两种方案对脑梗死后患者的康复疗效是否相同。问本组数据应该采用何种假设检验方法?( ) A. 单样本秩和检验 B. 配对样本秩和检验 C. 两样本秩和检验 D. 多样本秩和检验

11.3多样本秩和检验 作业

1、1. 某研究机构将21例胃癌患者志愿者随机等分为3组,用3种不同药物分别治疗。治疗后检测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含量(μg/L)见表1。需分析这3种药物对胃癌患者的疗效有无差异(已知血清癌胚抗原含量不符合正态分布)。问本组数据应该采用何种假设检验方法?( ) 表1 3种药物治疗后胃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含量(μg/L) 药物 血清癌胚抗原含量 甲药 3.5 3.5 2.5 7.0 2.5 1.5 2.5 乙药 1.5 2.5 2.0 2.5 1.5 1.5 2.5 丙药 2.5 3.0 4.0 4.5 3.5 8.0 3.5 A. 两样本t检验 B. 配对样本t检验 C. 多样本秩和检验 D. 两样本秩和检验

第十二章 双变量相关与回归

12.1直线相关 单元测试

1、随机抽取某地10名20岁男青年,测得身高与前臂长的数据(已知两变量符合正态分布),并对该地20岁男子身高与前臂长做相关分析。结果如下: 请问,该地20岁男青年身高与前臂长的相关系数是 ,对相关系数进行假设检验P值为 ;说明该地20岁男青年身高与前臂长存在 。

12.2直线回归 单元测试

1、对16名糖尿病人的胰岛素水平与血糖水平(已知两变量符合正态分布)进行测定,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请回答:这16名糖尿病人的以胰岛素水平为自变量,血糖水平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该方程 (成立或不成立);其回归系数为 ,回归常数为 。

12.3秩回归 单元测试

1、某中学随机抽取15名高三男生,测量身高与体重,并对男生身高与体重做相关分析。因体重不服从正态分布,选择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如下: 请回答,该校男生身高与体重秩相关系数为 ,对该相关系数进行假设检验,其P值 0.05,故该相关系数 (成立或不成立) 。

12.1直线相关 作业

1、如果散点图不存在直线趋势,也不能说明两变量一定不相关,只能说是直线相关关系不显著,也可能存在某种非线性相关,要根据图形和后续的假设检验具体分析。

12.2直线回归 作业

1、回归模型的假设检验包括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以及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评价。

12.3秩回归 作业

1、如果是计量资料,检验数据是否满足双变量正态性,如果两个变量都不符合正态分布,才可以做秩相关分析。

期末考试

2020-2021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1、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 )
A、糖尿病的不同类型-I型,II型
B、同班同学的地区来源
C、疗效-治愈,显效,好转,无效
D、选课类型-语文,数学,英语

2、数值型数据的离散程度指标中,受到极端值影响最大的指标是( )
A、极差
B、四分位数间距
C、标准差
D、方差

3、对于统计图表描述错误的是( )
A、论文中统计表通常为三线表形式
B、每个图都应该有标题
C、相关分析之前应先看散点图趋势
D、统计表包含的内容越多越好

4、关于参考值范围的计算描述错误的是( )
A、抽取样本含量足够大的人群可制定
B、需要判断是否分组
C、决定参考值范围的单侧或双侧界值
D、可选择90%,95%或99%等适当的百分界值

5、标准误和标准差的区别错误的描述是( )
A、前者一定比后者大
B、后者一定比前者大
C、标准误反映均数的变异
D、标准误即样本均数的标准差

6、以下关于标准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标准误即样本均数的标准差
B、标准误越大,样本均数分布越分散
C、标准误用符号S表示
D、标准误可用于描述均数抽样误差大小

7、从某地20岁男青年中随机抽查225名,根据他们的身高和体重测量结果计算均数和标准差,算得身高X(厘米)为166.06±4.95,体重Y(公斤)为53.72±4.47。该地区全部20岁男青年的身高均数区间在()范围内?(以95%的区间测算)
A、156.358—175.652厘米
B、165.67192—166.44808厘米
C、51.7796—55.6604厘米
D、44.018—63.422厘米

8、当P>0.05,不拒绝H0时,可能()
A、犯Ⅰ型错误
B、犯Ⅱ型错误
C、Ⅰ型、Ⅱ型错误都可能
D、推断正确的概率为1-α

9、假设检验时,下列关于检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P值小于0.05,则不拒绝H0,此时可能犯Ⅱ型错误
B、若P值小于0.05,则拒绝H0,此时可能犯Ⅰ型错误
C、若P值大于0.05,则不拒绝H0,此时可能犯Ⅰ型错误
D、若P值大于0.05,则拒绝H0,此时可能犯Ⅱ型错误

10、测量减肥药的药效,进行了20个人用药前后的体重测量,共得到40个数值。则在计算配对样本T值时,n为( )
A、20
B、19
C、40
D、39

11、配对t检验中,用药前数据减去用药后数据和用药后数据减去用药前数据,两次t检验( )
A、t值符号相反,但结论相同
B、t值符号相反,结论相反
C、t值符号相同,结论相同
D、t值符号相同,但大小不同,结论相反

12、在自由度为24的单样本T检验(双侧)中,若计算得t=5.367,t0.05/2,24=2.064,则我们( )H0假设。
A、不拒绝
B、接受
C、不接受
D、拒绝

13、某地20名7岁女童的体重均数与同年人口普查得到的全国7岁女童的体重均数比较用()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t检验
B、配对t检验
C、成组t检验
D、F检验

1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越小说明 ( )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15、若`X1>`X2,则( )
A、一定有μ1>μ2
B、至少μ1不会小于μ2
C、一定是μ1≠μ2
D、以上都不对

16、从理论上讲。如果处理效应相同,则F的取值( )
A、F>1
B、F<1
C、F≈1
D、F=0

17、总的方差分析结果为P<0 span>则结论为( )
A、各样本均数全相等
B、各总体均数全相等
C、各总体均数全不相等
D、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

18、多组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如果P<0.05,则应该进一步做的是( )
A、两均数的t检验
B、区组方差分析
C、方差齐性检验
D、LSD检验

19、计算某地某年肺癌发病率,其分母应为( )
A、该地体检人数
B、该地年平均就诊人数
C、该地年平均人口数
D、该地平均患者人数

20、利用卡方检验公式不适合解决的实际问题是( )
A、比较两种药物的有效率
B、检验某种疾病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C、两组有序试验结果的药物疗效
D、药物三种不同剂量显效率有无差别

21、四个样本率作比较, ,在α=0.05水平上可认为( )。
A、四组样本率均不相同
B、四组总体率均不相同
C、至少有两组总体率不相同
D、至少有两组样本率不相同

22、四组率比较的卡方检验,需要做6次的两两比较,如果要求α=0.05,则进行Bonferroni多重比较时,α校正为( )
A、0.05
B、0.001
C、0.0083
D、0.3

23、以下数据类型中适用于秩和检验的资料类型是()
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等级资料
D、分类资料

24、某课题组应用两种方案治疗老年慢性失眠,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Α方方案和B方案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见表1。问两种方案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疗效是否相同? 表1两种方药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疗效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合计 Α方案 26 18 14 2 60 B方案 28 12 16 4 60 合计 54 30 30 6 120 采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问两种方案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疗效是否相同?( )
A、相同
B、不相同
C、A方案优于B方案
D、B方案优于A方案

25、某研究机构将21例胃癌患者志愿者随机等分为3组,用3种不同药物分别治疗。治疗后检测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含量(μg/L)见表1。需分析这3种药物对胃癌患者的疗效有无差异(已知血清癌胚抗原含量不符合正态分布)。 1. 表1 3种药物治疗后胃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含量(μg/L) 药物 血清癌胚抗原含量 甲药 3.5 3.5 2.5 7.0 2.5 1.5 2.5 乙药 1.5 2.5 2.0 2.5 1.5 1.5 2.5 丙药 2.5 3.0 4.0 4.5 3.5 8.0 3.5 采用SPSS24.0对该组数据进行分析多样本秩和检验,结果如下: 问这这3种药物对胃癌患者的疗效有无差异?( )
A、无差异
B、有差异
C、甲药和乙药的疗效优于丙药
D、甲药和丙药的疗效优于乙药

26、样本与总体可由数量大小进行判断。

27、等级资料有时候可按照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8、正偏态数据适合用几何均数进行描述。

29、饼形图可用于表示构成比或率。

30、抽样研究中,样本含量越大,标准误越小。

31、样本是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32、标准误可以进行参考值范围的计算。

33、假设检验中,P与的检验水准关系是P越大,检验水准越大。

34、计量资料配对t检验的n为数据的对子数。

35、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个体差异。

36、为研究新旧两种仪器测量血生化指标的差异,分别用这两台仪器测量同 一批样品,则统计检验方法应用成组设计t检验。

37、规定检验水准0.05,两样本t检验得P<0 span>,则可以认为两总体均数的差别很大。

38、可信区间的可信度等于“1-检验水准”。

39、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绝对值。

40、比较甲、乙、丙三地区某年度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情况,可用线图。

4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直方图。

42、计算标准化死亡率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各地区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

43、做5个样本率(二分类)的卡方检验,每组样本量均为50,其自由度为5

44、苏格兰西南部两个地区献血人员的血型记录及SPSS运行结果见下表,说明两地的总体血型分布无显著差异。 两地献血人员的血型分布 地区 血型 合计 A B O AB Eskdale 33 6 56 5 100 Annandale 54 14 52 5 125 合计 87 20 108 10 225

45、1、相对于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的检验效能比较低。因此,如果数据符合参数检验的条件,也可以选择非参数检验。

46、某课题组应用两种方案治疗老年慢性失眠,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Α方方案和B方案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见下表。问两种方案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疗效是否相同? 表 两种方药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疗效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合计 Α方案 26 18 14 2 60 B方案 28 12 16 4 60 合计 54 30 30 6 120 采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两种方案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疗效是否相同。

47、某研究机构将21例胃癌患者志愿者随机等分为3组,用3种不同药物分别治疗。治疗后检测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含量(μg/L)见下表,需分析这3种药物对胃癌患者的疗效有无差异(已知血清癌胚抗原含量不符合正态分布)。 表 3种药物治疗后胃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含量(μg/L) 药物 血清癌胚抗原含量 甲药 3.5 3.5 2.5 7.0 2.5 1.5 2.5 乙药 1.5 2.5 2.0 2.5 1.5 1.5 2.5 丙药 2.5 3.0 4.0 4.5 3.5 8.0 3.5 采用SPSS24.0对该组数据进行分析多样本秩和检验,结果如下: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这3种药物对胃癌患者的疗效有差异。为了进一步了解3种药物的疗效差异应继续做两两比较。

48、随机抽取某地10名20岁男青年,测得身高与前臂长的数据(已知两变量符合正态分布),并对该地20岁男子身高与前臂长做相关分析。结果如下: 根据分析结果,说明该地20岁男青年身高与前臂长存在正相关。

49、对16名糖尿病人的胰岛素水平与血糖水平(已知两变量符合正态分布)进行测定,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这16名糖尿病人的以胰岛素水平为自变量,血糖水平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该方程为:血糖=-0.380胰岛素+16.838,且该方程成立。

50、在相关分析时,如果两变量中有一个计量资料,另一个是等级资料,仍需要做正态检验;只有当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时才可以做秩相关分析。

学习通医学统计学_16

学习通医学统计学_16是一门专门探讨医学领域中的统计学应用的课程,是医学生、医学研究人员和医学统计学爱好者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

课程内容

学习通医学统计学_16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医学研究中的基本统计学概念
  • 医学研究设计与基本统计学方法
  • 医学研究中的多元统计学分析
  • 医学研究中的生存分析
  • 医学研究中的实验设计和计算机模拟

课程特点

学习通医学统计学_16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内容丰富:涉及到医学研究中的多个统计学方法和工具。
  • 生动形象: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和图表展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 实践性强:课程中穿插了许多实际应用案例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学到的知识。
  • 实时互动: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和互动,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学习。

课程价值

学习通医学统计学_16对于医学生、医学研究人员和医学统计学爱好者来说有着很高的价值:

  • 提升学生的统计学分析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医学研究数据。
  • 帮助医学研究人员更好地设计研究方案和分析数据,从而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可信度。
  • 为医学统计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平台。

总结

学习通医学统计学_16是一门非常有价值的课程,它将医学研究和统计学方法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医学研究数据,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可信度。同时,它还为医学统计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