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11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理论力学_35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65 min read

mooc理论力学_35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单元 绪论、理论力学静力学基本概念

第一讲 绪论随堂测验

1、答案答案下列对象,课后属于质点系的作业包括
A、刚体
B、理论力学质点
C、答案答案柔性体
D、课后多体

2、作业下列现象,理论力学属于机械运动的答案答案是
A、静止
B、课后平衡
C、作业波动
D、理论力学色散

3、答案答案刚体不会发生变形和转动

4、课后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5、中国古代没有形成力学科学,但积累了丰富的力学知识

6、力学具有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二重性

第二讲 静力学基础-概念与公理随堂测验

1、刚体不会发生位移

2、两个单位矢量的点乘等于两个矢量的夹角

3、零矢量没有方向,所以属于标量

4、力的投影是标量

5、二力体平衡时所受二力必沿两力作用点的连线方向

6、质点系受三力平衡,则这三个力必然共面

7、空间问题中,力需要_____个独立分量描述

8、平面问题中,力需要____个独立分量描述

第三讲 静力学基础-力矩与力偶随堂测验

1、当力沿着其作用线滑动时,力对给定点的矩会发生改变

2、力对原点矩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力对坐标轴的矩

3、力对点的矩等于其任意一组分力对该点矩的和

4、力偶必然作用在一个平面内

5、分析平面力系时,通常把力偶看做标量

6、力偶对任一点矩的方向都相同

7、两个力偶如果力臂不相等,则必然不等效

8、力偶矩矢量是自由矢量

第四讲 约束随堂测验

1、约束是指限制物体运动的其它物体

2、主动力是指所研究物体系统所收到的外力

3、约束是被动力,对应物体系统的内力

4、通常问题中,约束力大小都是未知的

5、三维问题中,柔索约束存在方向给定,所以存在2个未知数

6、光滑接触面约束力是沿接触面公法线方向的压力

7、平面问题中,活动铰链约束存在两个未知数

8、平面问题中,固定铰链约束力可以用过铰接点的任意两个正交力来表示

9、光滑球铰链约束包含三个独立未知约束力分量

10、滚珠轴承约束通常可以简化为对两个方向的约束,而对3个方向的转动和轴向平动不加限制

11、平面问题中,固定端约束存在3个独立未知分量

12、链杆约束不论是空间问题还是平面问题,都只有一个独立未知分量

第一单元单元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都不是

3、
A、A
B、B
C、C
D、D

4、
A、A
B、B
C、C
D、D

5、
A、A
B、B
C、C
D、D

6、空间均质刚体内各质点所受到的重力单位为
A、N
B、
C、
D、

7、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静止 B平衡 C波动 D色散
A、C
B、ABC
C、ABCD
D、AB

8、下列对象,属于质点系的包括 A刚体 B质点 C柔性体 D多体
A、ABCD
B、ACD
C、AC
D、AD

9、刚体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不变

10、刚体不会发生位移

11、力的三要素可以用一个自由矢量表示

12、矢量a、a、c的混合积必然为0

13、零矢量没有方向,所以属于标量

14、空间问题中,力需要6个独立分量描述,其中大小1个,方向2个,作用点3个

15、平面问题中,力需要3个独立分量描述,其中大小1个,方向1个,作用点1个

16、二力体平衡时所受二力必沿两力作用点的连线方向

17、受两力作用的刚体保持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18、力在x轴上的分力与力在x轴上的投影大小相等

19、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20、在作用于质点系的力系上增加或除去一个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质点系的作用。

21、质点系受三力平衡,则这三个力必然共面

22、力F在oxy平面内,则F对点o的矩为零

23、力对点的矩等于其任意一组分力对该点矩的和

24、力对原点矩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力对坐标轴的矩

25、力F在oxy平面内,则F对x轴的矩为零

26、力偶对任一点矩的方向都相同

27、力偶对力作用点的矩为零

28、两个力偶如果力臂不相等,则必然不等效

29、力学具有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二重性

30、约束是被动力,对应物体系统的内力

31、主动力是指所研究物体系统所收到的外力

32、柔索约束和光滑接触面约束都只限制物体向一侧的运动,属于单边约束

33、平面问题中,活动铰链约束存在两个未知数

34、空间问题中,固定端约束存在6个独立未知分量

第一单元作业

1、

第二单元 力系简化与力系平衡

第五讲 受力分析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AC

2、
A、A
B、B
C、C
D、AC

3、
A、CE
B、ABCDE
C、ABC
D、CDE

4、
A、ABD
B、ABCD
C、AD
D、BC

第六讲 力系简化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
A、A
B、B
C、C
D、D

4、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用任一点上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等效

5、任意力系向任意点简化都可以得到一个主矢和一个主矩

6、选用不同的简化中心,得到的主矩在主矢方向的投影都相同

7、如果主矢和主矩正交,则力系必然是平面力系

8、平面一力系,各力(按比例画出矢量)依次首尾相接,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此力系与一力偶等效,力偶矩的大小等于多边形面积的两倍

第七讲 平行力系中心和重心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平行力系中心就是平行力系的质心

4、平行力系的合力必然过力系中心

5、当把重力场看作平行力场时,物体的重心必然和质心重合

6、均匀重力场中,两个刚体的总重心必然在两个刚体重心的连线上

7、非平行力系也可以定义力系中心,但通常是小角度范围内的近似

第八讲 力系平衡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如果质点系上作用的力系都是平衡力系,则质点系处于平衡状态

4、空间汇交力系有3个独立平衡方程

5、平面任意力系采用两投影一力矩形式建立平衡方程时,两个投影必须取坐标轴方向

6、平面任意力系采用三力矩形式建立平衡方程时,三个简化中心不能共线

第二单元单元测验

1、
A、A
B、B
C、C
D、AC

2、
A、AC
B、AB
C、BC
D、ABC

3、
A、ABC
B、仅AB
C、仅AC
D、仅B

4、
A、A
B、B
C、C
D、D

5、
A、A
B、B
C、C
D、D

6、
A、A
B、B
C、C
D、D

7、
A、A
B、B
C、C
D、D

8、
A、A
B、B
C、C
D、D

9、力线平移附加的力偶可能指向任意方向

10、作用在刚体上的非零力等效到作用线外的一点时,必然会附加一个非零力偶

11、力系对质心的主矢和主矩都是力系简化的不变量

12、一给定力系对空间任意两点的主矩在通过该两点之轴上的投影彼此相等

13、如果平面力系主矢不为零,则力系简化的最终结果只能为力

14、如果主矢和主矩正交,则力系必然是平面力系

15、不是所有的平行力系都存在平行力系中心

16、当把重力场看作平行力场时,物体的重心必然和质心重合

17、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力系的主矢和对任一点的主矩均等于零

18、空间任意力系有3个独立平衡方程

19、空间平行力系有4个独立平衡方程

20、平面任意力系采用两投影一力矩形式建立平衡方程时,两个投影必须取坐标轴方向

21、平面任意力系采用一投影两力矩形式建立平衡方程时,两个简化中心连线不能和投影方向重合

22、平面平行力系有2个独立平衡方程

23、平面力偶系有2个独立平衡方程

第二单元作业

1、

第三单元 静力学专题与运动学初步

第九讲 桁架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AC

2、
A、A
B、B
C、C
D、D

3、
A、AC
B、AB
C、DB
D、ABCD

4、如果桁架为平面结构,并且载荷都作用于平面内,则该桁架可以看作平面桁架

5、如果桁架为平面结构,但载荷存在面外分量,则该桁架不能看作平面桁架

6、如果桁架杆件上存在力偶,不会影响二力杆的假设

第十讲 摩擦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非光滑接触面上的全约束力矢量位于以法向为对称轴的圆锥内

4、非光滑接触面上的全约束力为法向压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

5、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相反

6、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压力成正比

7、动摩擦系数通常小于最大静摩擦系数

第十一讲点的运动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点作平面曲线运动还是空间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固有特性之一,在不同的坐标系中有相同结论

4、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必须基于惯性系给出

5、在某个坐标系中定义的加速度可以投影到另外一个坐标系中,投影结果与两个坐标系的相对运动无关

6、点的运动轨迹与坐标系的选择有关,不同坐标系中同一点的运动轨迹可能有不同的形状

7、法平面的法线为运动轨迹的切线

8、速度矢量在法平面的投影必然为零

9、通常把自然轴系中定义的点的速度称为切向速度

10、一般情况密切面是唯一的,但特殊的空间曲线,如直线,可能存在无限多个密切面

第十二讲刚体的基本运动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平动刚体上各点具有相同的轨迹

4、平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相同

5、如果运动刚体上存在两个不同的点保持静止,则该刚体必然作定轴转动

6、定轴转动刚体上转轴外任意点的速度方向必然垂直于转轴

7、定轴转动刚体上转轴外任意点的加速度方向必然垂直于转轴

8、定轴转动刚体上转轴外任意点的加速度方向必然垂直于轴到该点的矢径方向

9、定轴转动刚体上转轴外任意两点的加速度方向与轴到该点矢径方向的夹角恒相同

第三单元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
A、AD
B、AB
C、BD
D、BC

4、
A、A
B、B
C、C
D、D

5、
A、A
B、B
C、C
D、D

6、
A、A
B、B
C、C
D、D

7、
A、A
B、B
C、C
D、D

8、
A、A
B、B
C、C
D、D

9、
A、A
B、B
C、C
D、D

10、
A、A
B、B
C、C
D、D

11、
A、A
B、B
C、C
D、D

12、如果桁架为平面结构,并且载荷都作用于平面内,则该桁架可以看作平面桁架

13、如果桁架为平面结构,但载荷存在面外分量,则该桁架不能看作平面桁架

14、不论平面桁架还是空间桁架,其中的杆都是二力杆

15、如果桁架杆件上存在力偶,不会影响二力杆的假设

16、动摩擦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17、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压力成正比

18、非光滑接触面上的全约束力矢量位于以法向为对称轴的圆锥内

19、摩擦问题实际是一个变约束问题,静摩擦力是约束力,动摩擦力是主动力

20、点作平面曲线运动还是空间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固有特性之一,在不同的坐标系中有相同结论

21、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必须基于惯性系给出

22、因为速度是矢量,所以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定义的速度大小是不变量

23、在某个坐标系中定义的加速度可以投影到另外一个坐标系中,投影结果与两个坐标系的相对运动无关

24、曲率和曲率半径的乘积必然为1

25、通常把自然轴系中定义的点的速度称为切向速度

26、密切面的法线为自然轴系中的主法线

27、曲率非零、切向加速度为零,意味着速度大小必然为零

28、曲率非零、法向加速度为零,意味着速度大小必然为零

29、点作曲线运动,速度大小不变,则其切向加速度必然为零

30、法向加速度必然非负

31、平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相同

32、刚体形心的运动轨迹为直线,则刚体运动必然为平动

33、如果刚体上所有点的运动轨迹都为圆,则其必然作定轴转动

34、定轴转动刚体上转轴外任意点的加速度方向必然垂直于轴到该点的矢径方向

35、定轴转动刚体上转轴外任意点的加速度方向必然垂直于转轴

36、转动刚体上任一固连矢量在固定参考系内对时间的导数,等于刚体的角速度矢量与该矢量的矢积

第三单元作业

1、

第四单元 平面运动与定点转动

第十三讲 刚体的平面运动随堂测验

1、运动过程中,刚体到某个固定平面投影的形状和尺寸保持不变,则刚体作平面运动

2、刚体在固定平面的截面包含不共线的三个点,在运动过程中截面形状和尺寸保持不变,则刚体作平面运动

3、刚体的平面运动可以简化为刚体截面图形或者投影图形的运动

4、刚体平面运动的广义坐标选择不是唯一的,但自由度数是确定的

5、刚体平面运动可以分解为随基点的平动和绕基点的定轴转动

6、刚体平面运动可以分解得到的绕基点转动规律和基点选择无关

7、刚体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取值和基点选择有关,而角加速度则和基点选择无关

第十四讲平面运动刚体上点的速度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刚体上任意两点的速度在这两点连线上的投影相等

4、平面图形在平面内作任意运动时,在任何瞬时总存在一个速度为零的点(含向无限远点拓展的情况)

5、刚体在瞬心处点的速度等于瞬心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率

6、两物体接触点没有相对滑动,其中一个刚体静止,则接触点必为另一个刚体的速度瞬心

第十五讲 平面运动刚体上点的加速度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刚体上两点加速度的矢量差在两点连线方向的投影与角加速度无关

4、刚体在瞬心处点的加速度等于瞬心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率

5、刚体上两点加速度的矢量差与两点连线的夹角与两点的具体位置无关

第十六讲 刚体定点转动概述随堂测验

1、刚体作定点转动时,定点必须是实际刚体上的固定点,不能是刚体的延拓

2、欧拉角选取的转轴和转动顺序可以有多种情况,需要事先约定

3、如果转角主值不为零,则欧拉位移定理给出的转轴是唯一的

4、刚体定点转动中,几个无限小角位移的转动顺序可以任意调整,而不会改变叠加转动的最终结果

5、刚体定点转动角速度是矢量,可以进行矢量的分解和合成

6、刚体定点转动的角加速度矢量一般与角速度矢量垂直

7、刚体在空间的一般运动可以分解为随基点的平动和绕基点的定点转动,而基点可以人为任意选取刚体上的点

8、刚体在空间的一般运动需要6个广义坐标来描述

第四单元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
A、A
B、B
C、C
D、D

4、
A、A
B、B
C、C
D、D

5、
A、A
B、B
C、C
D、D

6、
A、A
B、B
C、C
D、D

7、
A、A
B、B
C、C
D、D

8、
A、A
B、B
C、C
D、D

9、
A、A
B、B
C、C
D、D

10、刚体定轴转动必然为平面运动

11、运动过程中,刚体到某个固定平面投影的形状和尺寸保持不变,则刚体作平面运动

12、刚体在固定平面的截面包含不共线的三个点,在运动过程中截面形状和尺寸保持不变,则刚体作平面运动

13、刚体的平面运动可以用刚体上一个点到参考平面的投影来表征

14、刚体的平面运动可以简化为刚体截面图形或者投影图形的运动

15、一个平面一般运动刚体具有2个自由度

16、刚体平面运动的广义坐标选择不是唯一的,但自由度数是确定的

17、基点坐标系是一个平动系,相当于一个相对基准坐标系做平动的无限大参考刚体

18、刚体平面运动可以分解为随基点的曲线运动和绕基点的定轴转动

19、刚体平面运动可以分解得到的绕基点转动规律和基点选择无关

20、刚体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取值和基点选择有关,而角加速度则和基点选择无关

21、刚体上任意两点的速度在这两点连线上的投影相等

22、采用基点法求解刚体上一点速度时,基点选取不同,求解得到的速度可能不一样

23、刚体在瞬心处点的速度等于瞬心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率

24、平面图形在平面内作任意运动时,在任何瞬时总存在一个速度为零的点(含向无限远点拓展的情况)

25、两物体接触点没有相对滑动,则接触点必为两个刚体的速度瞬心

26、角速度不为零时,刚体平面运动的速度场和绕瞬轴定轴转动的速度场在当前时刻完全相同

27、刚体在瞬心处点的加速度等于瞬心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率

28、刚体上两点加速度的矢量差在两点连线方向的投影与角加速度无关

29、刚体作定点转动时,定点必须是实际刚体上的固定点,不能是刚体的延拓

30、欧拉角选取的转轴和转动顺序可以有多种情况,需要事先约定

31、如果转角主值不为零,则欧拉位移定理给出的转轴是唯一的

32、有限角位移不是矢量,意味着有限角位移是标量,满足标量叠加关系

33、欧拉运动学方程给出的是欧拉角对时间导数与角速度之间的关系

34、刚体在空间的一般运动可以分解为随基点的平动和绕基点的定点转动,而基点可以人为任意选取刚体上的点

第四单元作业

1、

第五单元 合成运动、质点动力学

第十七讲 点的合成运动—基本概念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绝对运动速度方向必然沿绝对运动轨迹切线方向

4、相对运动轨迹的副法线方向的相对加速度投影为零

5、牵连运动轨迹为动系相对定系的运动轨迹

6、合成运动分析中,不同时刻牵连点一般不同,意味着牵连点存在相对动系的速度

7、任一矢量对时间的绝对导数等于相对导数与牵连导数之矢量和

8、动系坐标基矢量的牵连导数必然为零

9、定系坐标基矢量的相对导数必然为零

第十八讲 点的合成运动--速度合成定理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
A、A
B、B
C、C
D、D

4、动点的相对速度等于动点在动系中位置矢量的相对导数

5、动点的绝对速度等于动点在动系中位置矢量的绝对导数

6、动点的牵连速度定义为牵连点的速度

第十九讲 点的合成运动—加速度合成定理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动点的相对加速度等于动点在动系中位置矢量的二阶相对导数

4、动点的绝对加速度等于动点在动系中位置矢量的二阶绝对导数

5、动点的牵连加速度定义为牵连点的加速度

6、绝对加速度一定不等于牵连加速度和相对加速度的矢量和

7、如果动系平动,则科氏加速度必然为零

8、科氏加速度的方向必然和动系角速度矢量方向垂直

9、科氏加速度的方向必然和动点相对加速度矢量方向垂直

第二十讲 质点动力学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惯性系的概念源于牛顿第一定律,因为不涉及力,所以是一个运动学概念

4、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中的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可以投影到非惯性坐标系中

5、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中的加速度矢量定义和投影可以采用不同的坐标系

6、非惯性系质点动力学方程中的牵连惯性力是空间的函数,可以看作一个力场

7、非惯性系质点动力学方程中的科氏惯性力是空间的函数,可以看作一个力场

8、在相对惯性系平动的非惯性系中,质点动力学方程不需要考虑科氏惯性力

9、飞机加速爬升时,飞行员会出现黑晕现象

10、相对惯性系平动的非惯性系中,相对平衡和相对静止条件在概念上相同,但由于通常牵连惯性力会随位置变化,具体表现形式会有很大差别

11、由于科氏惯性力作用,北半球平直河流的南岸比北岸陡峭

第五单元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
A、A
B、B
C、C
D、D

4、
A、A
B、B
C、C
D、D

5、
A、A
B、B
C、C
D、D

6、
A、A
B、B
C、C
D、D

7、
A、A
B、B
C、C
D、D

8、
A、A
B、B
C、C
D、D

9、
A、A
B、B
C、C
D、D

10、绝对运动为动点相对惯性系的运动

11、绝对运动速度方向必然沿绝对运动轨迹切线方向

12、牵连运动轨迹为动系相对定系的运动轨迹

13、合成运动分析中,不同时刻牵连点一般不同,意味着牵连点存在相对动系的速度

14、牵连运动为动系相对与定系的运动,如定轴转动、平动等

15、任一矢量对时间的绝对导数等于相对导数与牵连导数之矢量和

16、动系坐标基矢量的牵连导数必然为零

17、定系坐标基矢量的相对导数必然为零

18、定系坐标基矢量的绝对导数必然为零

19、动点的绝对速度大小等于相对速度大小与牵连速度大小之和

20、动点的相对速度等于动点在动系中位置矢量的相对导数

21、动点的绝对加速度等于动点在动系中位置矢量的二阶绝对导数

22、动点的牵连加速度定义为牵连点的加速度

23、科氏加速度的方向必然和动点相对加速度矢量方向垂直

24、科氏加速度的方向必然和动系角速度矢量方向垂直

25、惯性系的概念源于牛顿第一定律,因为不涉及力,所以是一个运动学概念

26、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中的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可以投影到非惯性坐标系中

27、非惯性系质点动力学方程中的科氏惯性力是空间的函数,可以看作一个力场

28、如果一个坐标系相对惯性系平动,并且引力场与牵连惯性力场抵消,则可以将其看作惯性系

29、在相对惯性系平动的非惯性系中,质点动力学方程不需要考虑科氏惯性力

第五单元作业

1、

第六单元 非惯性系、动量定理、变质量系统

第二十一讲 非惯性系案例-地球自转影响随堂测验

1、摄动法的求解思想是把非线性方程组的解在状态空间用泰勒级数展开来逐级近似

2、地固系质点运动微分方程的零阶摄动解对应惯性系质点运动微分方程的解

3、赤道处自由落体的落点相对其铅垂点偏东

4、南纬45度处自由落体的落点相对其铅垂点偏东

5、在北半球向西发射的炮弹,弹着点恒向南偏

6、在北半球向东发射的炮弹,射程与惯性解相比恒偏远

7、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傅科摆转动方向都是顺时针

8、在北半球的傅科摆必然沿顺时针转动

第二十二讲 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量定理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质点的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刚体系的动量等于刚体系的总质量与质心速度的乘积

4、在每一个瞬时,时变力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对应相同

5、动量和冲量都是状态量,可以由质点系瞬时的状态确定

6、质点系动量的改变,等于质点系所受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

7、如果作用在质点系上的外力主矢恒等于零,则质点系的动量也恒等于零

8、若作用在质点系上外力的主矢在水平方向的投影恒为零,则质点系的动量在水平方向上守恒

第二十三讲 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量定理应用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第二十四讲 动力学普遍定理-变质量质点动力学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变质量质点所受反推力的方向与其失去质量相对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

3、变质量质点所受反推力的方向与其获得质量相对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

4、如果质量比给定,火箭发动机的喷气速度越大,则单级火箭的特征速度越大

5、多级火箭的特征速度与推进剂占总质量的比例有关,而与各子级的质量分配无关

第六单元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
A、A
B、B
C、C
D、D

4、
A、A
B、B
C、C
D、D

5、
A、A
B、B
C、C
D、D

6、
A、A
B、B
C、C
D、D

7、
A、A
B、B
C、C
D、D

8、地面物体所受的重力实际就是地球的万有引力

9、地固系质点运动微分方程的零阶摄动解对应惯性系质点运动微分方程的解

10、摄动法的求解思想是把非线性方程组的解在状态空间用泰勒级数展开来逐级近似

11、北纬45度处自由落体的落点相对其铅垂点偏东

12、赤道处自由落体的落点相对其铅垂点偏东

13、在北半球向西发射的炮弹,弹着点恒向南偏

14、在北半球向东发射的炮弹,射程与惯性解相比恒偏远

15、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傅科摆转动方向都是顺时针

16、质点的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17、质点的质量与坐标系的选择无关

18、质点的动量与坐标系的选择无关

19、冲量的量纲与动量的量纲相同

20、动量和冲量都是状态量,可以由质点系瞬时的状态确定

21、变质量质点所受反推力的方向与其失去质量相对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

22、如果火箭发动机的喷气速度给定,单级火箭初始质量与推进剂质量的质量比越大,则其特征速度越大

23、两级火箭的特征速度等于一级子火箭的特征速度与二级子火箭的特征速度之积

第单元周作业

1、

第七单元 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

第二十五讲 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量矩定理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质点对轴的动量矩等于质点对轴上任意点O的动量矩在该轴上的投影

4、质点对点的动量矩为自由矢量

5、质点系相对定系对质心的动量矩,等于质点系相对质心平动系对质心的动量矩

6、平面运动刚体对瞬心动量矩等于绕速度瞬心转动惯量与角速度的乘积

7、定点转动刚体对轴的动量矩等于绕该轴的转动惯量与该轴上的角速度投影之积

8、质点对任一固定轴的动量矩对时间的导数等于作用在质点上的力对同一轴的力矩

第二十六讲 动力学普遍定理-相对动点的动量矩定理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质点系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对时间的导数等于外力系对质心的主矩

4、质点系所受合外力对质心的主矩为零,则质点系对质心的动量矩守恒

5、质点系所受外力为平面力系,平面法线为z轴,则质点系对过质心平行于z的轴动量矩守恒

第二十七讲 功和动能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力的功与运动路径无关

4、质点系所受重力的功只与质点系质心高度变化有关,而和质点系变形运动无关

5、内力为外有引力的多体质点系,内力永远作正功

6、刚体系内力功之和恒等于零

7、固定光滑铰链的约束力不作功

8、在定系和质心平动系中求得的质点系动能相同

第二十八讲 动能定理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刚体系统内部只存在光滑铰链约束,外部存在固定端约束和与固定平面的光滑接触面约束,则该系统中的所有约束力所作总功必然为零

4、水平路面上后轮驱动汽车加速运动时,后轮摩擦力作正功

5、有势力场就是保守力场,也是无旋力场

6、势能是位置和速度的函数

7、势能是质点系从某位置运动到任选的零势位置时,有势力所作的功

第七单元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
A、A
B、B
C、C
D、D

4、
A、A
B、B
C、C
D、D

5、
A、A
B、B
C、C
D、D

6、
A、A
B、B
C、C
D、D

7、
A、A
B、B
C、C
D、D

8、
A、A
B、B
C、C
D、D

9、质点对点的动量矩与坐标系的选择有关

10、质点对点的动量矩为自由矢量

11、质点系对定点的动量矩等于质点系质心动量对定点的矩

12、质点系相对定系对质心的动量矩,等于质点系相对质心平动系对质心的动量矩

13、平面运动刚体动量矩等于绕质心转动惯量与角速度的乘积加上随质心平动的动量矩

14、定点转动刚体对轴的动量矩等于绕该轴的转动惯量与该轴上的角速度投影之积

15、质点系对某一固定点O的动量矩对时间的导数等于作用在质点系上所有力对该点的主矩

16、质点系所受合外力主矢为零,则质点系动量矩守恒

17、质点系所受外力为平面力系,平面法线为z轴,则质点系对过质心平行于z的轴动量矩守恒

18、质点系所受合外力对质心的主矩为零,则质点系对质心的动量矩守恒

19、力的功与运动路径无关

20、不变质点系的内力不作功

21、刚体系内力功之和恒等于零

22、多体系统内部的光滑铰链约束力所作总功为零

23、在定系和质心平动系中求得的质点系动能相同

24、刚体系统内部只存在光滑铰链约束,外部存在固定端约束和与固定平面的光滑接触面约束,则该系统中的所有约束力所作总功必然为零

25、势能是位置和速度的函数

26、零势能位置可以人为任意设定,但在同一运算式中的势能定义须保持一致

第七单元作业

1、

第八单元 动力学综合应用、惯量张量、平面刚体动力学

第二十九讲 动力学普遍定理综合应用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第三十讲 惯量张量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惯量积恒大于或等于零

4、质点系对给定点的惯量张量在不同的坐标系中有不同的表示形式,这些形式之间的变换关系只与坐标系有关,而与质量分布无关

5、质量不均匀的平板在oxy平面内,则其绕z轴的转动惯量必然大于绕x轴的转动惯量

第三十一讲 惯量张量分析与应用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惯量主轴必为该轴上任一点的惯量主轴

4、均质刚体如有对称面,则垂直于对称面的轴,必为刚体对其交点的惯量主轴

5、质点系对任意点的惯量张量表示在指定坐标系中得到的惯量张量矩阵,必然存在3个正交的特征向量

6、轴承附加动反力为零的条件是转轴为转子的惯量主轴

第三十二讲 平面运动刚体动力学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
A、A
B、B
C、C
D、D

第八单元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
A、A
B、B
C、C
D、D

4、
A、A
B、B
C、C
D、D

5、
A、A
B、B
C、C
D、D

6、
A、A
B、B
C、C
D、D

7、
A、A
B、B
C、C
D、D

8、
A、A
B、B
C、C
D、D

9、如果转子的转轴过质心,则其在任意转角都能够实现静平衡

10、转子动平衡是静平衡的必要条件

11、质点系对任意点的惯量张量表示在指定坐标系中得到的惯量张量矩阵,必然存在3个实特征值

12、如果惯量张量矩阵的三个特征值相同,但非零,则定能找到一个坐标系,使变换后的惯量张量为非对角矩阵

13、均质回转体,其对称轴为z轴,则由z轴组成的任一直角坐标系Oxyz的各轴均为刚体对点O的中心惯量主轴

14、非均质刚体的质量分布有对称轴,则此轴必为刚体的中心惯量主轴

15、惯量主轴必为该轴上任一点的惯量主轴

16、惯量积恒大于或等于零

17、质点系对给定点的惯量张量在不同的坐标系中有不同的表示形式,这些形式之间的变换关系只与坐标系有关,而与质量分布无关

18、惯量张量可以表示为一个对称矩阵

19、均质圆环的回转半径等于圆环半径

20、质点系绕质心轴的转动惯量必然小于绕与之平行的其他轴的转动惯量

21、转动惯量只与质点系的质量和质心位置有关

22、质量不均匀的平板在oxy平面内,则其绕z轴的转动惯量必然大于绕x轴的转动惯量

第八单元作业

1、

第九单元 刚体动力学、机械振动

第三十三讲 定点转动刚体动力学初步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刚体定点转动时,对定点的动能是角速度的非线性函数,对角速度不能应用叠加原理

3、刚体定点转动时,对定点的动能是刚体分布质量的线性函数,可以应用叠加原理将其分解为各部分动能之和

4、Euler动力学方程通常表示在体坐标系而不是惯性坐标系中

5、回转体绕轴上定点o转动,系统受到重力作用,无摩擦力矩作用,则回转体角速度大小为常数

6、回转体绕轴上定点o转动,系统受到重力作用,无摩擦力矩作用,则回转体角速度矢量在对称轴上的投影为常量

第三十四讲 陀螺近似理论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质点系相对惯性系的动量矢端速度等于外力系的主矢

3、质点系对固定点O的动量矩矢端速度等于外力系对定点O的主矩

4、陀螺受到外力矩作用后,会产生与外力矩矢量相同方向的进动角速度

5、陀螺受到外力矩扰动作用结束后,会回复到未受扰动的状态

第三十五讲 机械振动-自由振动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单自由度线性无阻尼自由振动系统的振动周期与初始条件无关

4、单自由度线性无阻尼自由振动系统的振幅与初始条件无关

5、单自由度线性无阻尼自由振动系统受到某个常力的作用,则该常力不影响系统的振幅和相位。

6、牛顿阻尼是线性阻尼,在线性振动系统中加入牛顿阻尼后,系统仍存在叠加原理

7、单自由度线性有阻尼自由振动系统的频率与初始条件无关

8、单自由度线性有阻尼自由振动系统受到某个常力的作用,则该常力不影响系统的振幅和相位。

第三十六讲 机械振动-强迫振动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单自由度线性无阻尼强迫振动系统,在简谐激励下,瞬态响应包含频率为固有频率的振动

3、共振情况下,系统振幅为无限大

4、单自由度线性有阻尼强迫振动系统,如果激振频率等于固有频率,则稳态响应相位差必然为90度

5、单自由度线性有阻尼强迫振动系统,如果固有频率远大于激振频率,则稳态响应相位差趋向180度

6、主动隔振问题中,隔振器阻尼应该取得越大越好

7、被动隔振问题中,隔振器刚度应该取得越小越好

第九单元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
A、A
B、B
C、C
D、D

4、
A、A
B、B
C、C
D、D

5、
A、A
B、B
C、C
D、D

6、
A、A
B、B
C、C
D、D

7、
A、A
B、B
C、C
D、D

8、回转体绕轴上定点o转动,系统受到重力作用,无摩擦力矩作用,则回转体角速度矢量在对称轴上的投影为常量

9、Euler动力学方程给出的是刚体角加速度与欧拉角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10、刚体定点转动时,对定点的动能是刚体分布质量的线性函数,可以应用叠加原理将其分解为各部分动能之和

11、根据定向性,无外力矩作用时,陀螺自转轴能够长期保持垂直地面

12、陀螺受到外力矩扰动作用结束后,会回复到未受扰动的状态

13、质点系对固定点O的动量矩矢端速度等于外力系对定点O的主矩

14、两弹簧并联的等效刚度等于两个弹簧刚度的和。

15、单自由度线性无阻尼自由振动系统的振幅与初始条件无关

16、单自由度线性有阻尼自由振动系统,过阻尼条件下,系统至多会过一次平衡位置

17、单自由度线性有阻尼自由振动系统,临界阻尼条件下,系统运动无限接近但不可能过平衡位置

18、单自由度线性强迫振动系统,在简谐激励下,稳态响应与初始条件无关

19、共振情况下,系统振幅为无限大

20、单自由度线性有阻尼强迫振动系统,阻尼比为0.6时,振幅比最大值为1/0.96

21、单自由度线性有阻尼强迫振动系统,如果固有频率远大于激振频率,则稳态响应相位差趋向180度

22、太空中,多个刚体由若干弹簧连接,系统无外力作用,则系统振动不会影响整体质心的平动

23、太空中,多个刚体由若干弹簧连接,系统无外力作用,则系统整体的平动、转动、振动机械能分别守恒

第九单元作业

1、

第十单元 碰撞、动静法

第三十七讲 碰撞随堂测验

1、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情况为
A、完全弹性碰撞
B、塑性碰撞
C、非完全弹性碰撞
D、正碰撞

2、一端铰支的均质杆长为L,则其撞击中心到固定铰的距离为
A、L
B、L/2
C、L/3
D、2L/3

3、
A、A
B、B
C、C
D、D

4、碰撞的特点
A、瞬时性
B、撞击力近似无限大
C、撞击冲量有界
D、撞击前后速度变化近似无限大

5、碰撞问题的基本假设
A、碰撞前后物体系统的位形不变
B、碰撞过程中的常规力如重力等可以忽略不计
C、碰撞过程中的约束力可以忽略不计
D、局部变形刚体模型

6、两光滑小球斜碰撞过程中
A、碰撞前后系统在法向的动量守恒
B、碰撞前后系统在切向的动量守恒
C、碰撞前后系统总的机械能守恒
D、碰撞前后系统对质心的动量矩守恒

7、质点系在碰撞前后相对质心的动量矩改变量等于作用在质点系上所有外碰撞冲量对该点的主矩。

8、刚体在碰撞前后相对刚体上固连点的动量矩改变量等于作用在刚体上所有外碰撞冲量对该点的主矩。

9、恢复系数为零,则两小球碰撞后的动能必然为零

10、打桩机的桩锤质量一般设计为与桩的质量近似相同,以保证动能实现完美传递

第三十八讲 动静法随堂测验

1、利用达朗伯原理,把动力学问题形式上转化为静力学问题来处理的方法称为动静法

2、动静法又称为达朗伯原理

3、达朗伯原理引入的惯性力方向和质点相对动系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4、作用在质点系上的外力系、内力系和惯性力系在形式上构成平衡力系

5、作用在质点系上的外力系和惯性力系对任一点的合力矩必然为零

6、刚体惯性力系主矩的方向与刚体角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7、平动刚体惯性力系对质心的主矩为零

8、定轴转动刚体惯性力系的主矢为零

9、定轴转动刚体惯性力系的主矩方向必然沿转轴方向

第三十九讲 动静法应用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第十单元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
A、A
B、B
C、C
D、D

4、
A、A
B、B
C、C
D、D

5、
A、A
B、B
C、C
D、D

6、
A、A
B、B
C、C
D、D

7、
A、A
B、B
C、C
D、D

8、
A、A
B、B
C、C
D、D

9、定点转动刚体惯性力系的主矢为零

10、空间运动刚体的惯性力可以分解为随质心平动的惯性力和绕质心定点转动的惯性力偶

11、平面运动刚体的惯性力可以分解为随质心平动的惯性力和绕质心定轴转动的惯性力偶

12、如果转轴为中心惯量主轴,则定轴转动刚体的惯性力系等效于一个平行于转轴的力偶

13、定轴转动刚体惯性力系的主矩方向必然沿转轴方向

14、刚体惯性力系主矩的方向与刚体角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15、作用在质点系上的外力系和惯性力系对任一点的合力矩必然为零

16、达朗伯原理引入的惯性力方向和质点相对动系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17、定轴转动刚体,受到撞击时轴承处的撞击冲量为零,则要求撞击冲量垂直与撞击点与转轴的连线

18、两光滑小球斜碰撞过程中,碰撞前后系统对质心的动量矩守恒

19、刚体在碰撞前后相对刚体上固连点的动量矩改变量等于作用在刚体上所有外碰撞冲量对该点的主矩。

20、质点系在碰撞前后动量的改变量等于作用在质点系上的所有外碰撞冲量的主矢量

21、恢复系数定义为变形阶段和恢复阶段碰撞力冲量之比

第十周作业

1、

第十一单元 分析力学概念、虚位移原理

第四十讲 分析力学概述随堂测验

1、光滑接触面约束可能表示为哪些类型的约束? A双面约束 B单面约束 C非定常约束 D定常约束
A、ABCD
B、BD
C、ABD
D、B

2、发动机转子以匀角速度ω转动,则转角约束φ=ωt属于 A完整约束 B非完整约束 C非定常约束 D定常约束
A、AC
B、BC
C、AD
D、BD

3、空间两点距离保持不变,则此关系属于 A几何约束 B非完整约束 C非定常约束 D双面约束
A、ABCD
B、AD
C、ACD
D、BCD

4、几何约束必然为完整约束

5、平面内纯滚动为完整约束

第四十一讲分析力学基本概念随堂测验

1、硬币在地面纯滚动,其运动需要几个广义坐标描述?
A、3
B、4
C、5
D、6

2、系统中增加一个非完整约束,会减小一个自由度,减少一个广义坐标

3、质点(或质点系)约束容许的任何无限小位移称为虚位移

4、系统无限小时间内实位移之差,必然与某个虚位移重合

5、完整定常系统的虚功等于实功的等时变分

6、虚功的量纲与实功的量纲相同

7、刚体上外力的虚功=外力主矢与任意基点A虚位移矢量的点积+外力对A点的主矩与刚体虚角位移矢量的点积

8、角约束φ=ωt,为理想约束,约束力不作功

9、光滑铰链为理想约束

第四十二讲 虚位移原理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第四十三讲广义力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第十一单元 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
A、A
B、B
C、C
D、D

4、
A、A
B、B
C、C
D、D

5、实位移在哪些情况,必然重合于某个虚位移(广义坐标取x,y) A非齐次、完整、定常系统:Ax+By=C B齐次、完整、非定常系统:A(t)x+B(t)y=0 C非齐次、非完整、定常系统:Adx/dt+Bdy/dt=C D齐次、非完整、非定常系统:A(t)dx/dt+B(t)dy/dt=0
A、AD
B、ABCD
C、AC
D、BD

6、硬币在地面纯滚动,存在几个自由度?
A、3
B、4
C、5
D、6

7、发动机转子以匀角速度ω转动,则转角约束φ=ωt属于 A非完整约束 B完整约束 C非定常约束 D定常约束
A、BC
B、AC
C、BD
D、AD

8、电梯升降时,物体与电梯地面为光滑接触面,且不会脱离,则该约束为理想约束

9、通常的纯滚动模型只考虑静滑动摩擦力和刚体接触压力,该约束为理想约束

10、打乒乓球时,球拍对乒乓球的约束为理想约束

11、光滑铰链为理想约束

12、虚功的量纲与实功的量纲相同

13、角约束φ=ωt,为理想约束,约束力不作功

14、刚体上外力的虚功=外力主矢与任意基点A虚位移矢量的点积+外力对A点的主矩与刚体虚角位移矢量的点积

15、完整定常系统的虚功等于实功的等时变分

16、系统无限小时间内实位移之差,必然与某个虚位移重合

17、质点(或质点系)约束容许的任何无限小位移称为虚位移

18、质点系的自由度数有可能小于关于广义坐标数

19、几何约束必然为完整约束

第十一单元作业

1、

第十二单元 分析动力学

第四十四讲动力学普遍方程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第四十五讲 拉格朗日方程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第四十六讲 首次积分与非完整系统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
A、A
B、B
C、C
D、D

第四十七讲 哈密顿理论随堂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第十二单元测验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
A、A
B、B
C、C
D、D

4、
A、A
B、B
C、C
D、D

5、
A、A
B、B
C、C
D、D

6、
A、A
B、B
C、C
D、D

7、
A、A
B、B
C、C
D、D

8、
A、A
B、B
C、C
D、D

9、
A、A
B、B
C、C
D、D

10、拉格朗日函数是一个无量纲数

11、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只能用于完整系统

12、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不适用具有非定常约束的系统

13、如果拉格朗日函数中不显含某个广义坐标对时间的导数则此广义坐标为循环坐标

14、如果循环坐标的量纲为长度,则其对应的循环积分与动量量纲相同

15、如果循环坐标的单位为角度,则其对应的循环积分与动能量纲相同

16、如果拉格朗日函数中不显含时间t,则必然存在循环积分

17、定常系统的广义能量函数等同于机械能

18、具有理想约束的系统运动时,所有主动力和惯性力在系统的任一组实位移上的所作的功之和为零

19、拉格朗日函数又称为动势,具有能量的量纲

20、广义动量的量纲与动量相同

21、n个质点构成的系统具有l个完整约束和g个线性非完整约束,则对应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一类拉格朗日方程包含3n个二阶常微分方程

22、n个质点构成的系统具有l个完整约束和g个线性非完整约束,则对应的罗斯方程包含3n-l个二阶常微分方程

第十二单元作业

1、

期末考试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

1、
A、A
B、B
C、C
D、D

2、
A、A
B、B
C、C
D、D

3、
A、A
B、B
C、C
D、D

4、
A、A
B、B
C、C
D、D

5、
A、A
B、B
C、C
D、D

6、
A、A
B、B
C、C
D、D

7、
A、A
B、B
C、C
D、D

8、
A、A
B、B
C、C
D、D

9、
A、A
B、B
C、C
D、D

10、
A、A
B、B
C、C
D、D

11、
A、A
B、B
C、C
D、D

12、
A、A
B、B
C、C
D、D

13、
A、A
B、B
C、C
D、D

14、
A、A
B、B
C、C
D、D

15、
A、A
B、B
C、C
D、D

16、
A、A
B、B
C、C
D、D

17、
A、AC
B、BC
C、AD
D、BD

18、
A、A
B、B
C、C
D、D

19、
A、AC
B、AB
C、BC
D、CD

20、
A、A
B、B
C、C
D、D

21、
A、A
B、B
C、C
D、D

22、
A、A
B、B
C、C
D、D

23、
A、A
B、B
C、C
D、D

24、
A、A
B、B
C、C
D、D

25、
A、A
B、B
C、C
D、D

26、
A、A
B、B
C、C
D、D

27、
A、A
B、B
C、C
D、D

28、
A、A
B、B
C、C
D、D

29、
A、A
B、B
C、C
D、D

30、
A、A
B、B
C、C
D、D

31、
A、A
B、B
C、C
D、D

32、
A、A
B、B
C、C
D、D

33、
A、A
B、B
C、C
D、D

34、
A、A
B、B
C、C
D、D

35、
A、A
B、B
C、C
D、D

36、
A、A
B、B
C、C
D、D

37、
A、A
B、B
C、C
D、D

38、
A、A
B、B
C、C
D、D

39、
A、A
B、B
C、C
D、D

40、
A、A
B、B
C、C
D、D

41、
A、A
B、B
C、C
D、D

42、
A、A
B、B
C、C
D、D

43、
A、A
B、B
C、C
D、D

44、
A、A
B、B
C、C
D、D

45、
A、A
B、B
C、C
D、D

46、
A、A
B、B
C、C
D、D

47、
A、A
B、B
C、C
D、D

48、
A、A
B、B
C、C
D、D

49、
A、A
B、B
C、C
D、D

50、
A、A
B、B
C、C
D、D

51、
A、A
B、B
C、C
D、D

52、
A、A
B、B
C、C
D、D

53、
A、A
B、B
C、C
D、D

54、
A、A
B、B
C、C
D、D

55、
A、A
B、B
C、C
D、D

56、
A、A
B、B
C、C
D、D

57、
A、A
B、B
C、C
D、D

58、
A、A
B、B
C、C
D、D

59、
A、A
B、B
C、C
D、D

60、
A、A
B、B
C、C
D、D

61、
A、A
B、B
C、C
D、D

62、
A、A
B、B
C、C
D、D

63、
A、A
B、B
C、C
D、D

64、
A、A
B、B
C、C
D、D

65、
A、A
B、B
C、C
D、D

66、
A、A
B、B
C、C
D、D

67、
A、A
B、B
C、C
D、D

68、
A、A
B、B
C、C
D、D

69、
A、A
B、B
C、C
D、D

70、
A、A
B、B
C、C
D、D

71、
A、A
B、B
C、C
D、D

72、
A、A
B、B
C、C
D、D

73、
A、A
B、B
C、C
D、D

74、
A、A
B、B
C、C
D、D

75、
A、A
B、B
C、C
D、D

76、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因此可以沿作用线任意滑动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77、空间力的方向最少需要三个角度才能确定。

78、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使刚体平衡,则该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

79、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80、平面固定端和球铰链一致,约束反力均为三个相互正交的分力。

81、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使其不能离开地面,因此地球引力是使物体不能离开地面的约束反力。

82、力系简化成合力的必要条件是力系主矢和主矩的点乘为零。

83、任意力系简化中,主矢和主矩的点乘都必然为零。

84、作圆周运动的质点加速度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85、平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相同。

86、刚体作任意运动时速度投影定理均成立。

87、刚体定点转动中,刚体的角速度方向沿瞬轴,而瞬轴上各点速度一定都为零。

88、有限角位移不是矢量,无限小角位移是矢量。

89、如果刚体上各点的轨迹都是圆,则该刚体一定作定轴转动。

90、牵连速度是牵连点的绝对速度。

91、因为质点的绝对运动是其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的合成,绝对速度是其牵连速度和相对速度的矢量和,因此绝对加速度是其牵连加速度和相对加速度的矢量和。

92、外力系主矢为零时,刚体的质心作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

93、单个质点动量的大小与质点运动速度的大小成正比,因此任何运动质点系的动量不等于零。

94、质点系的所有内力的矢量和为零时,质点系的动量必守恒。

95、在地面上作纯滚动的轮子,地面对其产生的摩擦力一定与轮子运动方向相反。

96、平动刚体对任意点的动量矩都一样。

97、内力不改变系统质心速度,也不改变系统动能。

98、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所有力必须为有势力。

99、任何一个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一定会对该物体作功。

100、当作用在系统上的力均为有势力时,其机械能保持不变。

101、任一瞬时,质点系的外力系和质点系的牵连惯性力系构成平衡力系。

102、刚体惯性力系简化过程中,主矢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有关。

103、平面运动刚体惯性力系的最终简化结果必定为合力。

104、刚体对任一点至少存在三根惯量主轴。

105、在所有相互平行的惯性主轴中,刚体相对于中心惯量主轴转动惯量最小。

106、均质正方形薄板对过其中心且在薄板平面内所有轴的转动惯量均相等。

107、由于地球的自转,在赤道自由落体下落时受科氏力的作用会向东偏离。

108、要消除轴承的附加动反力,必须满足转轴是中心惯量主轴。

109、碰撞问题中变形阶段的终点状态为碰撞物体相对惯性系静止。

110、完整系统的自由度一定等于广义坐标数。

111、实位移必定与一组虚位移重合。

112、定常约束与时间无关,因而一定是理想约束。

113、对于完整系统,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的方程个数等于系统的广义坐标数。

114、物体受二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这两力等值、反向且共线。

115、力的投影与力的分力的模大小相等。

116、任何空间力系都可以由一个力和一个力偶与之等效。

117、汇交力系必定可以简化为一个合力。

118、力系简化中心不同,得到主矢和主矩的点乘积不同。

119、空间平行力系简化的最终结果一定不会是力螺旋。

120、当点作曲线运动时,若其加速度为一常矢量,则该点作匀变速率运动。

121、刚体定轴转动是平面运动的一种。

122、作平面运动刚体上任意两点的速度在这两点连线上的投影相等。

123、刚体一般运动的自由度数是3个。

124、定点转动刚体的任何位移都可以绕通过定点的某一轴的一次转动来实现。

125、平动刚体上各点的轨迹相同,同一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也相同。

126、科氏加速度的产生只是由于牵连运动改变了相对速度的方向。

127、当外力系主矢量恒等于零且初始时刻静止时,质点系质心位置守恒。

128、内力不会改变质点系中质点的动量。

129、飞机在加速拉升时,飞行员会发生红视现象。

130、质点受常力F作用,则I=Ft表示t瞬时力F的冲量。

131、平动刚体上的体坐标系一定是惯性坐标系。

132、对于定轴转动的刚体,如果外力系对转轴的合力矩不为零,那么刚体对转轴的动量矩必不是一个常量。

133、因为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只能作负功。

134、对质点的牛顿第二定律公式两端用位置矢量取叉积可以得到质点

学习通理论力学_35

学习通理论力学_35是一门重要的力学课程,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以及物体受力的原理和作用。

在学习通理论力学_35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力的概念
  • 牛顿第二定律和加速度的计算
  • 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原理
  • 功和能的概念及其计算
  • 动量和角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通过学习通理论力学_35,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原理,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外,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重实践操作、思考和讨论,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总之,学习通理论力学_35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深层次的物理学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