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33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超星分析化学_3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34 min read

超星分析化学_3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1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单元测验

1、超星一待检离子有不同的分析鉴定反应,选择哪个鉴定反应是化学依据:
A、只考虑鉴定反应的期末灵敏度
B、只考虑鉴定反应的答案选择性
C、在灵敏度满足要求的学习前提下,选择选择性高的通完鉴定反应
D、只考虑鉴定反应外部特征

2、整答在进行某离子鉴定时未得肯定结果,超星如怀疑试剂已变质,分析应进行:
A、化学重复实验
B、期末对照实验
C、答案空白实验
D、学习初步试验

3、通完下列试剂中不属于两酸两碱系统分析法的组试剂的为:
A、HCl
B、Na2CO3
C、H2SO4
D、NH3·H2O

4、用生成AsH3气体法鉴定砷时,检出限量是1μg,每次取分析液0.05mL,此鉴定反应的最低浓度是多少:
A、1:500000
B、1:20000
C、1:50000
D、1:200000

5、H2S系统分组法中的组试剂不包括:
A、HCl
B、(NH4)2S
C、NH3·H2O
D、(NH4)2CO3

定性分析单元作业

1、阴离子分析液为什么必须是弱碱性?

2、用K4Fe(CN)6检出Cu2+的最低浓度为0.4μg·mL-1,检出限量是0.02μg,试验时所取的试液是多少毫升?

3、阳离子分析常见的方法有哪两种?组试剂有哪些?将阳离子分为几组?

2 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单元测验

1、下列有效数字为3位的是:
A、pH=2.87
B、3.69
C、2.9
D、0.01000

2、下列情况哪个造成随机误差?
A、分析天平两臂不等长
B、分析天平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确
C、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少量Ca离子
D、标定所用基准物质中含少量水

3、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A、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B、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C、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D、主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pH=1.25的有效数字为几位:
A、3位
B、2位
C、1位
D、不定位

5、Q检验法是用来检验:
A、分析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B、两组测定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C、可疑值
D、平均值

6、标准差比相对平均偏差更能说明测定结果的:
A、准确度
B、精密度
C、系统误差
D、方法误差

7、两位分析人员对同一试样用相同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分析数据,若欲判断两分析人员的分析结果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下列那种方法:
A、Q检验法
B、F检验法加t检验
C、F检验
D、t检验

8、用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CaO含量,经六次平行测定后,得到CaO的平均含量为54.50%,若其真实含量为54.30%,则54.50%-54.30%的值为:
A、绝对偏差
B、相对误差
C、绝对误差
D、标准偏差

9、下列数据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修约结果错误的是:
A、1.25→1.2
B、2.454→2.5
C、6.54564→6.6
D、3.7456→3.7

10、称取纯碱试样5.0g,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下列结果合理的是:
A、0.030456
B、0.03
C、0.0305
D、0.030

11、某试样含Cl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6.45%±0.10%(置信度为90%),对此结果应理解为:
A、有90%的测定结果落在36.35%~36.55%范围内
B、总体平均值μ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C、若再做一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D、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μ的把握为90%

12、下列情况,属于随机误差的是:
A、砝码腐蚀
B、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
C、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D、称量时有少许药品撒落外面

13、下列数据中可作为三位有效数字的是:
A、9.9
B、0.32
C、1.004
D、pKa=7.00

14、下列情况哪个产生系统误差?
A、定容后忘混匀
B、分析天平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确
C、所用蒸馏水中含少量被测物
D、滴定管不使用同一段

15、准确度是检验测定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

16、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17、增加测定次数可减小随机误差,但不能减少系统误差。

18、置信度是表示平均值的可靠程度。

19、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接近于真实值。

20、系统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随机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单元作业

1、将下列数据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1)5.655; (2)1.150; (3)2.48。

2、测定C的原子量时,得到下列结果:12.0080,12.0095,12.0097,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12.0120,计算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

3、测定某样品Ca的含量,得到下列结果:39.99,39.95,40.05,40.15,用Q检验法判断,所得数据是否可以全部取用。 (已知:n = 4,Q 0.90 = 0.76,Q 0.95 =0.84)

3 滴定分析法概述

滴定分析法概述单元测验

1、某试样分析测定时,取样7.00 mL,则此分析属于:
A、常量分析
B、微量分析
C、半微量分析
D、超微量分析

2、滴定分析适宜作:
A、常量分析
B、常量成分分析
C、微量分析
D、微量成分分析

3、在滴定分析操作中,下列情况不导致系统误差的有:
A、滴定管未经校准
B、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C、指示剂选择不当
D、试液中含有干扰离子

4、返滴定法适用于:
A、难溶于水的试样测定
B、有沉淀物生成的反应
C、直接滴定无合适指示剂的反应
D、含杂质较多的试样测定

5、在滴定分析中,对其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反应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质

6、间接滴定法适用于:
A、需要加热溶解的物质
B、不能直接与标准溶液反应的物质
C、难溶于水的有机物
D、需要用酸溶解的物质

7、以下实验中不存在操作错误的是:
A、滴定分析时,指示剂在化学计量点前-0.1%变色
B、KMnO4法测钙时,直接用蒸馏水洗涤CaC2O4沉淀
C、称样时砝码数值记错
D、配制K2Cr2O7标准溶液时,在容量瓶中加水稀释混合均匀后发现未到刻度线,补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8、同一KMnO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FeSO4和H2C2O4溶液,消耗的KMnO4的体积相等,则FeSO4和H2C2O4溶液浓度的关系是:
A、c(1/2FeSO4)=c(H2C2O4)
B、c(FeSO4)=c(1/2H2C2O4)
C、c(1/2FeSO4)=c(1/2H2C2O4)
D、c(FeSO4)=c(H2C2O4)

9、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测定方法是过量的Na2C2O4与试样反应后,在酸性用KMnO4标准溶液返滴定剩余的草酸根,然后求出MnO2的含量。不用还原剂的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原因是:
A、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B、没有合适的标准溶液
C、由于MnO2是难溶的物质,直接滴定不合适
D、防止其他成分干扰

10、以下的各项措施中,可以消除分析测试中系统误差的是:
A、进行仪器校正
B、增加测定次数
C、增加药品量
D、提高分析人员水平

11、基准物H2C2O4既可标定KMnO4溶液又可标定NaOH溶液。

12、HCl标准溶液是用直接法配制的。

13、滴定终点就是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的那一点。

14、某同学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用万分之一天平来称量NaOH。

15、比较标定法标定的标准溶液比直接法配制的标准溶液准确度低

滴定分析法概述单元作业

1、基准物质应具备哪些条件?

2、称取草酸(H2C2O4·2H2O)0.625 4 g,溶解后转入100 mL容量瓶中定容,移取25.00 mL此溶液以标定NaOH,计用去NaOH 20.21 mL,求NaOH物质的量浓度。(已知:M(H2C2O4·2H2O) = 126.07 g·mol-1)

3、称取0.226 2 g Na2C2O4以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计用去41.50 mL KMnO4溶液,计算c(1/5KMnO4)及对Fe2+ 的滴定度。(已知:M(Na2C2O4) = 134.0 g·mol-1,M(Fe) = 55.85 g·mol-1)

4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单元测验

1、根据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不是两性物质的是:
A、碳酸氢根
B、碳酸根
C、磷酸一氢根
D、草酸一氢根

2、100 mL 0.1mol/LNH3·H2O(pKb= 4.74)中慢慢滴入等浓度的HCl标准溶液100 mL时,溶液的为:
A、
B、
C、
D、

3、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H3PO4溶液时,选酚酞作指示剂,则H3PO4的基本计量单元是:
A、H3PO4
B、1/2H3PO4
C、1/3H3PO4
D、2H3PO4

4、下列多元酸,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时出现两个明显滴定突跃的是:
A、
B、
C、
D、

5、以甲基红为指示剂,能用NaOH标准溶液准确滴定的酸是:
A、甲酸 (pKa=3.75)
B、硫酸 (pKa2=1.92)
C、乙酸 (pKa=4.75)
D、草酸 (pKa1=1.23 pKa2=4.19)

6、用HCl标准溶液测定吸有CO2的NaOH溶液时(用HCl滴定NaON),选酚酞指示剂,测定结果将: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前三种都有可能

7、用同一NaOH标准溶液滴定相同浓度的不同的一元弱酸,则Ka较大的一元弱酸:
A、消耗NaOH多
B、突跃范围大
C、化学计量点pH较高
D、指示剂变色不敏锐

8、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时可不考虑的因素是:
A、突跃范围
B、指示剂变色范围
C、指示剂颜色变化
D、指示剂的结构

9、用0.10 mol/L HCl滴定0.10 mol/LNaOH溶液,pH值突跃范围是9.7~4.3。用0.010 mol/LHCl滴定0.010 mol/LNaOH溶液时,pH值突跃范围是:
A、9.7~4.3
B、9.7~5.3
C、8.7~4.3
D、8.7~5.3

10、氢氧化钠溶液的标签浓度为0.3000 mol/L,该溶液从空气中吸收了少量的CO2,现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标定,标定结果比标签浓度:
A、高
B、低
C、不变
D、无影响

11、当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时,酚酞指示剂的用量越多,终点时变色越灵敏,滴定误差越小。

12、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大,酸碱滴定法测定的结果越准确。

13、用部分失水的H2C2O4·2H2O作基准物质,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所得结果必然偏低。

14、多元酸碱滴定,有几级Ka,就可分几步滴定。

15、用硼砂标定HCl溶液浓度,若称重后定容前损失一点,则标定出HCl溶液的浓度偏小。

酸碱滴定法单元作业

1、采用双指示剂法的NaOH和NaCO3混合碱分析中,如果用酚酞作指示剂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1,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后,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2,则下列情况时,请给出混合碱的组成。 (1)V1=V2≠0;(2)V1>V2≠0;(3)V2>V1>0;(4)V1≠0,V2=0;(5)V1=0,V2≠0。

2、称取Na2CO3及NaOH混合试样0.589 5 g,用0.3000 mol/L HCl滴定到酚酞变色时,用去HCl溶液 24.08 mL,加入甲基橙后继续滴定,又消耗HCl溶液 12.02 mL,计算该试样中Na2CO3及NaOH的质量分数。 (已知:M(Na2CO3) = 106.0 g/mol,M(NaOH) = 40.00 g/mol)

3、准确量取25.00 mL含有H3PO4和H2SO4的混合酸两份,用0.1000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第一份用甲基红作指示剂需18.20 mLNaOH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第二份用酚酞作指示剂用25.40 mL NaOH到达终点。计算25.00 mL混合酸中每种酸所含克数。 (已知:M(H2SO4) = 98.00 g/mol,M(H3PO4) = 98.00 g/mol)

5 沉淀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单元测验

1、Mohr法中所用指示剂是:
A、AgNO3
B、K2CrO4
C、三价Fe
D、KSCN

2、Volhard法中所用指示剂是:
A、AgNO3
B、K2CrO4
C、三价Fe
D、KSCN

3、Volhard法中所用的标准溶液是:
A、AgNO3
B、K2CrO4
C、三价Fe
D、KSCN

4、法扬司法法中所用的标准溶液是:
A、AgNO3
B、K2CrO4
C、三价Fe
D、KSCN

5、莫尔法测定Cl时,若酸度过高则:
A、AgCl沉淀不完全
B、终点提前出现
C、Ag2CrO4沉淀不易形成
D、AgCl沉淀吸附Cl离子增多

6、用莫尔法测Ag的浓度,只能采用返滴定方式。

7、佛尔哈德法法滴定时的pH范围是6.5~10.5。

8、AgNO3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9、在莫尔法测定中,试液里有NH3存在,不影响测定的准确度。

10、沉淀滴定法的分类原则是根据标准溶液的种类分类。

沉淀滴定法单元作业

1、取含NaCl的试液20.00 mL,加入K2CrO4指示剂,用0.1023 mol/LAgNO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7.00 mL,求每升试液中含多少克NaCl? [已知:M(NaCl)=58.44 g/mol]

2、将40.00mL 0.1020 mol/L AgNO3标准溶液加到25.00mL BaCl2溶液中,剩余的AgNO3需用15.00 mL 0.0980 mol/L NH4SCN标准溶液回滴定,计算250.0 mL BaCl2溶液中含有BaCl2多少克? [已知:M(BaCl2) = 208.2 g/mol]

6 配位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单元测验

1、钙指示剂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它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显红色,则使用该指示剂的pH范围是:
A、pH<1
B、pH>13
C、pH=6
D、pH=8~13

2、用EDTA测定含Ca及Mg的试液中的Ca时,消除Mg干扰宜采用:
A、加NaOH
B、加抗坏血酸
C、加三乙醇胺
D、加KCN

3、当M与Y反应时,溶液中若αY(H) =1,则:
A、没有酸效应
B、酸效应严重
C、Y与H副反应较弱
D、[Y] = [H]

4、pH=10时用EDTA测定Mg,若存在少量Zn,消除Zn干扰宜采用:
A、加NaOH
B、加抗坏血酸
C、加三乙醇胺
D、加KCN

5、溶液酸度增加MY的稳定性将: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

6、下列单一金属离子溶液,在pH=5时,能用EDTA标准溶液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Al
B、Pb
C、Ca
D、Mg

7、指示剂僵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MIn在水中溶解度太小
B、MIn不够稳定
C、指示剂变色不可逆
D、指示剂不稳定

8、现要用EDTA滴定法测定某水样中Ca2+的含量,则用于标定EDTA的基准物质应为:
A、Pb(NO3)2
B、Na2CO3
C、Zn
D、CaCO3

9、在配位滴定中,金属离子M能够被直接准确滴定的条件是:
A、
B、
C、
D、

10、配位滴定中,在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内任一点停止滴定,其滴定误差都要小于:
A、± 0.2%
B、±0.1%
C、± 0.01%
D、不能确定

11、配位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大小受溶液酸度影响。

12、以EDTA为滴定剂的配位滴定中,只有溶液pH≥12时,酸效应系数才等于1,此时EDTA的配位能力才最强。

13、在配位滴定中,滴定突跃范围与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Kf1有关,Kf1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大。

14、在任何水溶液中,EDTA都以六种型体存在。

15、配位滴定时的金属指示剂要求他显色反应迅速、灵敏、有良好的变色可逆性。

配位滴定法单元作业

1、什么是指示剂的封闭,对滴定终点有何影响?

2、分析铜、锌、镁合金时,称取试样0.5000 g,溶解后稀释至250.0 mL。取25.00 mL调至pH = 6,用PAN作指示剂,用0.03080 mol/L 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0.30 mL(Cu、Zn被滴定)。另取25.00 mL试液,调至pH = 10,加入KCN掩蔽铜、锌,用同浓度EDTA滴定,用去3.40 mL,然后滴加甲醛解蔽剂(解蔽Zn),再用该EDTA溶液滴定,用去8.85 mL。计算试样中铜、锌、镁的质量分数。 [已知:M(Cu) = 63.55 g/mol;M(Zn) = 65.38 g/mol;M(Mg) = 24.31 g/mol]

3、用0.5000 g煤试样,将其中的硫完全氧化成SO42-,处理成溶液并除去重金属离子后,加入0.050 00 mol·L-1BaCl2溶液20.00 mL,使之生成BaSO4沉淀,过量的Ba2+ 用0.025 00 mol·L-1 EDTA滴定用去20.00 mL,计算此煤中硫的质量分数。(已知:M(S) = 32.00 g·mol-1)

7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单元测验

1、用KMnO4法测定草酸钠样品时,被测定溶液要加热至75~85℃,目的是:
A、除O2,防止诱导反应的发生
B、防止指示剂的封闭
C、使指示剂变色敏锐
D、加快滴定反应速度

2、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突跃的大小与两电对的电极电势差值有关,对n1 = n2 =1的反应,用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时,Δφ'应大于:
A、0.09 V
B、0.27 V
C、0.18 V
D、0.40 V

3、对于三价Fe离子与二价Sn离子反应生成二价Fe离子和四价Sn离子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滴定曲线对称
B、滴定曲线不对称,计量点的电势偏向Sn电对一方
C、滴定曲线不对称,计量点的电势偏向Fe电对一方
D、突跃大小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有关

4、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二价Fe离子时,介质酸度用H2SO4而不用HCl调节,是因为:
A、防止诱导反应的发生
B、防止指示剂的封闭
C、使指示剂变色敏锐
D、加快滴定反应速度

5、用碘量法测定CuSO4·5H2O样品时,被测定溶液通常要加NaF,目的是:
A、掩蔽Fe
B、防止I2挥发
C、使指示剂变色敏锐
D、加快滴定反应速度

6、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突跃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标准溶液浓度
B、被测溶液浓度
C、指示剂浓度
D、Δφ'

7、用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二价Cu离子溶液浓度时,其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
B、置换滴定
C、返滴定
D、间接滴定

8、KCr2O7法测二价Fe离子时,加入H3PO4的目的在于:
A、创造酸性条件
B、催化反应
C、降低三价Fe的浓度
D、缓冲作用

9、当增加反应酸度时,氧化剂的电极电位会增大的是:
A、I2
B、K2Cr2O7
C、二价Cu
D、Ce(SO4)2

10、用碘量法测定CuSO4·5H2O样品时,淀粉指示剂通常要在临近终点时加入,目的是:
A、以防指示剂吸附I2
B、防止I2挥发
C、使指示剂变色敏锐
D、防止I离子被氧化

11、碘量法是利用I2的氧化性和I离子的还原性来进行滴定的分析方法。

12、条件电极电势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校正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势。

13、KMnO4法测定钙的含量是置换滴定方式。

14、用二价Fe作标准溶液直接滴定K2Cr2O7溶液时,可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

15、在1 mol/L H2SO4溶液中,用KMnO4滴定二价Fe,其化学计量点电势的位置在滴定突越范围中偏上。

氧化还原滴定法单元作业

1、称取0.4207 g石灰石样品,将它溶解后沉淀为CaC2O4。将沉淀过滤洗涤后溶于H2SO4中,用c(1/5KMnO4) = 0.0958 mol·L-1的溶液滴定,滴定到终点时需用43.08 mL,求石灰石中以Ca和CaCO3表示的质量分数。(已知:M(Ca) = 40.08 g·mol-1,M(CaCO3) = 100.0 g·mol-1)

2、用一定毫升数的KMnO4溶液恰能氧化一定重量的KHC2O4·H2C2O4·2H2O;同样重量的KHC2O4·H2C2O4·2H2O恰能被KMnO4毫升数一半的0.200 0 mol/L NaOH所中和。计算c(1/5 KMnO4) = ?

3、某试样为等物质量的纯CaCO3及纯MgCO3混合物,处理后加(NH4)2C2O4得CaC2O4沉淀,经过滤洗涤后纯净的CaC2O4用H2SO4溶解,用40.00 mL KMnO4(1 mL相当于0.008 378 g Fe)完成滴定。若将沉淀钙以后的溶液中的镁沉淀为MgNH4PO4,再灼烧成Mg2P2O7,问可得Mg2P2O7多少克? (已知:M(Fe) = 55.85 g/mol,M(Mg2P2O7) = 222.6 g/mol)

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单元测验

1、用参比溶液调仪器工作零点,作用就是消除空白值

2、白光是复合光,只能由七种单色光按一定强度比例混合得到,而不能由少于七种的单色光按一定强度混合得到。

3、KMnO4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4、在光度分析中,吸光度越大,测量的误差越小

5、有色溶液的吸光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度与浓度成反比关系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单元作业

1、某有色溶液的浓度为5.00×10-3 g·L-1,溶质的摩尔质量为125 g·mol-1,用1 cm比色皿测得吸光度为1.00,计算该有色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分析化学期中考试

分析化学期中考试题

1、下列有效数字为3位的是:
A、pH=3.42
B、
C、7.83
D、0.02750

2、用减量法称取样品时,始终用了同一个磨损的砝码,对称量结果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不确定

3、在加减法中,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取决于( )最大的那个数
A、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
C、相对平均偏差
D、绝对偏差

4、下列情况哪个产生系统误差?
A、移液管润洗次数不够
B、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确
C、标定所用基准物质中含少量水
D、滴定管不使用同一段

5、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A、平行测定可以减小随机误差对结果的影响,所以平行测定次数越多越好
B、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C、分析结果的置信度要求越高,置信区间越窄
D、若要在高置信度时,获得较窄的置信区间,只能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6、相对误差对绝对误差更能说明测定结果的:
A、准确度
B、精密度
C、系统误差
D、方法误差

7、下列情况哪个属于随机误差?
A、标定HCl用的NaOH溶液吸收了
B、称量时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C、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符
D、容量瓶与移液管不配套

8、下列数据中可作为三位有效数字的是:
A、89
B、0.67
C、
D、pKa=6.76

9、下列数据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修约结果错误的是:
A、3.7456→3.7
B、2.454→2.4
C、6.54564→6.5
D、1.25→1.2

10、某分析天平差减法称量的绝对误差为±0.0002 g,如称取0.2 g试样,则称量相对误差为:
A、±1%
B、±2%
C、±0.1%
D、±0.2%

11、为检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与标准值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可用:
A、t检验
B、Q检验
C、F检验
D、方差分析

12、某试样分析测定时,取样15.00 mL,则此分析属于:
A、常量分析
B、微量分析
C、半微量分析
D、超微量分析

13、置换滴定法适用于:
A、需要加热溶解的物质
B、有副反应的物质
C、难溶于水的有机物
D、需要用酸溶解的物质

14、(简写为B)作酸和还原剂时其基本单元分别为:
A、1/3B和1/4B
B、1/4B和1/3B
C、1/2B和 1/3B
D、1/3B和1/2B

15、在滴定中如果要求相对误差为±0.1%,则标准溶液的体积一般不能低于多少毫升。
A、10
B、15
C、20
D、25

16、用不能直接滴定,可以先加入一定量的KI,然后用滴定产生的,这种方法称为: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间接滴定法
D、置换滴定法

17、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之差称为:
A、绝对误差
B、终点误差
C、相对误差
D、极差

18、用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纯物质,须具备的条件是:
A、纯度在99%以上
B、不含结晶水
C、性质稳定,在配制和储存时不会发生变化
D、摩尔质量越小越好

19、T(/HCl) = ,已知M(CaCO3)=,M(HCl)=,则c(HCl)为:
A、
B、
C、
D、

20、用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一同学未将碳酸钠干燥完全,所得c(HCl)将:
A、偏高
B、碳酸钠中水对c(HCl)无影响
C、偏低
D、前三种都有可能

21、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溶液时,选甲基红作指示剂,则的基本计量单元是:
A、
B、1/2
C、1/3
D、2

2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溶液时,选酚酞作指示剂,则的基本计量单元是:
A、
B、1/2
C、1
D、1/2

23、下列多元酸,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时不出现明显滴定突跃的是:
A、
B、
C、
D、

24、用部分失水的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所得c(NaOH)将:
A、偏高
B、无影响
C、偏低
D、前三种都有可能

25、某碱液25.00 mL,以HCl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褪色,用去20.00 mL,再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滴定至变色,又消耗了6.50 mL,此碱液的组成是:
A、
B、
C、
D、

26、一元弱酸的H浓度的计算应用c(H)=时的条件:
A、c/Ka≥500,c·Ka/Kw≥25
B、c/Ka≥500,c·Ka/Kw<25
C、c/Ka<500,c·Ka/Kw≥25
D、c/Ka<500,c·Ka/Kw<25

27、关于酸碱指示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全部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C、指示剂的酸式色与碱式色的差异越大越好
D、指示剂本身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

28、对阴离子混合液的分析也要采用组试剂,所以阴离子分析采用的是系统分析法。

29、反应的灵敏性可用最低浓度(1:G)来表示,G越大,反应的灵敏性越大。

30、用鉴定得到浅红色溶液,说明有微量的存在,此时应该做对照实验,检验的来源。

31、两酸两碱系统分组方案,将阳离子分为五组,有五个组试剂。

32、鉴定反应的检出限量越高,鉴定反应的灵敏度就越高。

33、Q检验法是用来检验分析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34、在分析操作中,“过失”也像随机误差一样是不可避免的。

35、偏差即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

36、变异系数就是相对标准偏差,其值为×100%。

37、滴定分析法主要用来测定组分含量在1%以上的样品,不适宜微量组分的测定。

38、不能直接滴定Ca,滴定时首先加入过量的,生成沉淀,经洗涤和过滤后,用硫酸溶解,再用标准溶液滴定。这种滴定方式叫间接滴定方式。

39、滴定终点误差属随机误差。

40、纯度达到99.9%以上的物质,均可作基准物质。

41、滴定Fe样品时,反应的基本单元是1/3 。

42、当被测物与标准物质反应速度较慢时,可以采取返滴定方式进行滴定。

43、NaOH标准溶液可以用直接法配制。

44、酸碱滴定中,酸碱溶液浓度不同,其滴定曲线的pH突跃范围也不同。

45、酸碱滴定中,酸碱的Ka、Kb不同,则其滴定曲线的pH突跃范围也不同。

46、强酸滴定弱碱时,化学计量点一定落在碱性区。

47、NaAc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c()+c(HAc)=c()。

48、滴定曲线上的pH突跃范围内的任意一点的滴定误差都小于±0.2%。

49、配制的NaOH溶液含有少量,今以草酸标定其浓度后,用以测定醋酸浓度,测定结果偏低

50、HCl标准溶液滴定20.00 mLNaOH溶液的滴定突跃范围是9.7-4.3

学习通分析化学_3

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以及其在量、能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学习通分析化学_3是分析化学课程的第三部分,主要涵盖了各种化学式的推导、配位化学和电化学等内容。

1. 化学式的推导

化学式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化学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化学式的推导,包括化合物的分子式、离子式和化学方程式的推导。

分子式是描述分子中各元素组成的式子。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从已知的化合物中推导得到分子式。例如,已知某物质的化学式为C6H12O6,我们可以通过分子量计算,推导出其分子式为CH2O。

离子式是描述离子间化学结合的式子。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从已知的离子中推导得到离子式。例如,已知氢氧化铜为Cu(OH)2,我们可以通过分解式推导出其离子式为Cu2+和2OH-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式子。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从已知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推导得到化学方程式。例如,已知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我们可以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元素组成中推导出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2. 配位化学

配位化学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配位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等方面的问题。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配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配位化合物的性质。

配位化合物是指通过配位键进行化学结合的化合物,配位键是指金属离子和配位体之间的化学键。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配位键的种类。例如,六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为八面体或正八面体,而四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为四面体或正方形平面。

配位化合物的性质主要与其配位基团和配位键的性质有关。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配位基团的分类和配位键的强弱。例如,弱配位键通常是由较小的配位体形成,而强配位键通常是由较大的配位体形成。

3. 电化学

电化学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化学反应中电荷的运动和转移,以及这些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电化学反应的特点。

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解质中由电流作用所引起的化学反应。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电解质的分类和电化学反应的种类。例如,氧化还原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化学反应,它通过电子的转移来实现化学反应。

电化学反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化学反应速率和电势变化上。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电解质中化学反应速率和电势变化的计算方法。例如,根据电化学反应的标准电势,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电势变化,并据此预测反应的进行方向和速率。

总结

学习通分析化学_3是分析化学课程的第三部分,涵盖了化学式的推导、配位化学和电化学等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以后的化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通分析化学_3

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以及其在量、能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学习通分析化学_3是分析化学课程的第三部分,主要涵盖了各种化学式的推导、配位化学和电化学等内容。

1. 化学式的推导

化学式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化学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化学式的推导,包括化合物的分子式、离子式和化学方程式的推导。

分子式是描述分子中各元素组成的式子。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从已知的化合物中推导得到分子式。例如,已知某物质的化学式为C6H12O6,我们可以通过分子量计算,推导出其分子式为CH2O。

离子式是描述离子间化学结合的式子。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从已知的离子中推导得到离子式。例如,已知氢氧化铜为Cu(OH)2,我们可以通过分解式推导出其离子式为Cu2+和2OH-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式子。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从已知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推导得到化学方程式。例如,已知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我们可以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元素组成中推导出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2. 配位化学

配位化学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配位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等方面的问题。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配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配位化合物的性质。

配位化合物是指通过配位键进行化学结合的化合物,配位键是指金属离子和配位体之间的化学键。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配位键的种类。例如,六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为八面体或正八面体,而四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为四面体或正方形平面。

配位化合物的性质主要与其配位基团和配位键的性质有关。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配位基团的分类和配位键的强弱。例如,弱配位键通常是由较小的配位体形成,而强配位键通常是由较大的配位体形成。

3. 电化学

电化学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化学反应中电荷的运动和转移,以及这些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电化学反应的特点。

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解质中由电流作用所引起的化学反应。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电解质的分类和电化学反应的种类。例如,氧化还原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化学反应,它通过电子的转移来实现化学反应。

电化学反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化学反应速率和电势变化上。在学习通分析化学_3中,我们将学习电解质中化学反应速率和电势变化的计算方法。例如,根据电化学反应的标准电势,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电势变化,并据此预测反应的进行方向和速率。

总结

学习通分析化学_3是分析化学课程的第三部分,涵盖了化学式的推导、配位化学和电化学等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以后的化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