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5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中国大学通信电子线路_7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78 min read

中国大学通信电子线路_7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1周 第2次课 选频网络(上)-串并联及转换

第1周 第2次课 单元测验

1、中国LC串联谐振回路谐振时,大学电线
A、通信回路电流最大
B、案慕案谐振电阻最小
C、课课回路电流最小
D、后作谐振电阻最大
E、业答回路电压最小
F、中国回路电压最大
G、大学电线串联谐振频率为
H、通信串联谐振也称为电压谐振,案慕案需要注意元器件的课课耐压问题
I、串联谐振也称为电流谐振,后作需要注意元器件的业答耐压问题

2、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中国
A、回路电压最大
B、谐振电阻最大
C、回路电压最小
D、谐振电阻最小
E、回路电流最小
F、回路电流最大
G、并联谐振频率为
H、并联谐振也称为电流谐振
I、并联谐振也称为电压谐振

3、关于电感和电容,
A、电感中电压相位超前电流90°
B、电容中电流相位超前电压90°
C、电感中电流不能突变
D、电容中电压不能突变
E、电感中电流相位超前电压90°
F、电容中电压相位超前电流90°
G、电感中电压不能突变
H、电容中电流不能突变

4、关于RC滤波器和LC滤波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工程实际上来说,RC滤波器一般用于高频电路
B、从工程实际上来说,LC滤波器一般用于低频电路
C、从工程实际上说,RC滤波器一般用于低频电路
D、从工程实际上说,LC滤波器一般用于高频电路
E、若将LC滤波器用于低频电路,其电感L将会很大,体积大、绕线电阻大,回路品质因素低
F、RC滤波器有损耗,LC滤波器理论上可以无损耗

5、关于电感的品质因数Q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感Q值越低,储能越强
B、电感Q值越低,功率损耗越小
C、电感的损耗电阻就是直流电阻
D、电感Q值定义为wL/R,其中:w为工作角频率,L为电感量,R为损耗电阻
E、电感Q值反映电感线圈损耗大小
F、电感Q值越高,储能越强
G、电感Q值越高,功率损耗越小

6、关于LC串联谐振回路中的特性阻抗,
A、串联谐振回路谐振时的感抗或容抗
B、串联谐振回路谐振时的容抗
C、串联谐振回路谐振时的感抗
D、特性阻抗等于
E、串联谐振回路谐振时的阻抗
F、串联谐振回路谐振时的总电抗
G、串联谐振回路失谐时的总电抗
H、特性阻抗等于
I、串联谐振回路谐振时的电抗和

7、关于LC并联谐振回路中的特性阻抗,
A、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的感抗或容抗
B、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的容抗
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的感抗
D、特性阻抗等于
E、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的阻抗
F、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的总电抗
G、并联谐振回路失谐时的总电抗
H、特性阻抗等于
I、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的电抗和

8、关于LC串联谐振回路中的感性和容性,
A、当外加信号源频率大于谐振频率时,呈感性
B、当外加信号源频率小于谐振频率时,呈容性
C、当外加信号源频率等于谐振频率时,呈纯阻性
D、当外加信号源频率大于谐振频率时,电压相位超前电流
E、当外加信号源频率小于谐振频率时,电流相位超前电压
F、当外加信号源频率大于谐振频率时,呈容性
G、当外加信号源频率小于谐振频率时,呈感性
H、当外加信号源频率大于谐振频率时,电流相位超前电压
I、当外加信号源频率小于谐振频率时,电压相位超前电流

9、关于LC并联谐振回路中的感性和容性,
A、当外加信号源频率大于谐振频率时,呈容性
B、当外加信号源频率小于谐振频率时,呈感性
C、当外加信号源频率等于谐振频率时,呈纯阻性
D、当外加信号源频率大于谐振频率时,电流相位超前电压
E、当外加信号源频率小于谐振频率时,电压相位超前电流
F、当外加信号源频率大于谐振频率时,呈感性
G、当外加信号源频率小于谐振频率时,呈容性
H、当外加信号源频率大于谐振频率时,电压相位超前电流
I、当外加信号源频率小于谐振频率时,电流相位超前电压

10、关于LC串联谐振回路中的品质因数,
A、反映串联谐振回路的损耗大小
B、空载品质因素等于串联谐振时的感抗与损耗电阻R之比
C、有载品质因素等于串联谐振时的感抗(或容抗)除以损耗电阻R、信号源内阻、负载电阻之和
D、空载品质因素等于容抗与损耗电阻R之比
E、空载品质因素等于失谐时感抗(或容抗)与损耗电阻R之比
F、空载品质因素等于串联谐振时的总电抗与损耗电阻R之比
G、相比仅考虑空载品质因素时的通频带,考虑有载品质因素时的通频带降低

11、关于LC串联谐振回路中的品质因数,
A、空载品质因素等于串联谐振时的容抗与损耗电阻R之比
B、空载品质因素等于特性阻抗与损耗电阻R之比
C、相比仅考虑空载品质因素时的通频带,考虑有载品质因素时的通频带增大
D、空载品质因素等于感抗与损耗电阻R之比
E、空载品质因素等于失谐时感抗(或容抗)与损耗电阻R之比
F、空载品质因素等于串联谐振时的总电抗与损耗电阻R之比
G、空载品质因素等于串联谐振时的电抗之和除以损耗电阻R

12、关于LC并联谐振回路中的品质因数,
A、反映并联谐振回路的损耗大小
B、空载品质因素等于并联谐振时的感抗(或容抗)除以损耗电阻R
C、空载品质因素等于并联谐振电阻Rp除以并联谐振时的感抗(或容抗)
D、有载品质因素等于并联谐振时的感纳(或容纳)除以并联谐振电导Gp、信号源电导Gs、负载电导GL之和
E、空载品质因素等于并联谐振时的总电抗与损耗电阻R之比
F、空载品质因素等于并联谐振时的电抗之和与并联谐振电阻Rp之比
G、空载品质因素等于特性阻抗与并联谐振电阻Rp之比
H、相比仅考虑空载品质因素时的通频带,考虑有载品质因素时的通频带降低

13、关于LC并联谐振回路中的品质因数,
A、空载品质因素等于特性阻抗除以损耗电阻R
B、空载品质因素等于并联谐振电阻Rp除以特性阻抗
C、空载品质因素等于并联谐振时的感纳(或容纳)除以并联谐振电导Gp
D、有载品质因素等于并联谐振时的感纳(或容纳)除以并联谐振电导Gp、信号源电导Gs、负载电导之和
E、空载品质因素等于感抗(或容抗)与损耗电阻R之比
F、空载品质因素等于并联谐振时的感抗(或容抗)与并联谐振电阻Rp之比
G、相比仅考虑空载品质因素时的通频带,考虑有载品质因素时的通频带降低

14、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较小时采用
A、串联方式
B、并联方式
C、抽头接入方式
D、部分接入方式

15、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较大时采用
A、并联方式
B、串联方式
C、抽头接入方式
D、部分接入方式

16、关于LC串联或并联谐振回路中的广义失谐系数ξ,错误的说法是
A、广义失谐系数定义为回路谐振时的电抗之和除以损耗电阻R
B、反映回路失谐量的大小,即回路偏离谐振频率的程度
C、回路谐振时的广义失谐系数等于零
D、当失谐不大时,广义失谐系数=品质因数×2×频率偏移/谐振频率

17、下列关于串谐和并谐的谐振曲线,错误的说法是
A、回路品质因数越低,谐振曲线越尖锐
B、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曲线N(f)=失谐时的电流/谐振时的电流
C、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曲线N(f)=失谐时的电压/谐振时的电压
D、回路品质因数越高,通频带越小
E、串谐回路和并谐回路的相频特性均为-arctgξ

18、关于串并阻抗等效互换,错误的说法是
A、电阻由并联转成串联,电阻变大
B、串联电路中的电阻越大,分压越大,损耗越大
C、并联电路中的电阻越小,分流越大,损耗越大
D、电抗由串联转换成并联,电抗性质不变
E、电抗由串联转换成并联,当Q值较高时,电抗大小基本不变

19、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开关S打开时,该电路发生谐振。当把开关合上时,电路呈现
A、感性
B、容性
C、阻性
D、不确定

20、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开关S闭合时,该电路发生谐振。当把开关打开时,电路呈现
A、容性
B、感性
C、阻性
D、不确定

第2周 第1次课 选频网络(下)-抽头和耦合回路

第2周 第1次课 单元测验

1、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不大不小时采用
A、抽头接入方式
B、部分接入方式
C、串联方式
D、并联方式
E、恒压源方式

2、关于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错误的是
A、交流等效电路法
B、折线分析法
C、幂级数分析法
D、线性时变参量法
E、开关函数分析法

3、当有大小两个信号同时作用于混频晶体管,大信号控制混频管的静态工作点(即控制混频管的跨导);对于小信号而言,可把混频管看成变跨导的线性元件,跨导基本与小信号无关。此时采用的非线性分析方法是
A、线性时变参量法
B、幂级数分析法
C、折线分析法
D、开关函数分析法
E、交流等效电路法

4、关于耦合回路的反射阻抗,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当初级回路和次级回路同时谐振到激励频率,反射阻抗为纯阻,初级等效回路中的反射电阻与次级回路中的自电阻成正比
B、当初级回路和次级回路同时谐振到激励频率,反射阻抗为纯阻,次级等效回路中的反射电阻与初级回路中的自电阻成正比
C、反射阻抗反映初级回路和次级回路中电流的相互影响
D、在初级回路和次级回路中并不存在实体的反射阻抗
E、反射电抗的性质与原回路总电抗的性质总是相反的
F、反射电阻永远是正值,代表一定能量的损耗

5、关于耦合回路的部分谐振,
A、是指初级等效回路谐振或次级等效回路谐振
B、初级部分谐振时初级回路本身电抗+反射电抗=0
C、次级部分谐振时次级回路可能处于感性失谐或容性失谐
D、是指初级回路谐振或次级回路谐振
E、初级部分谐振是指初级回路对信号源频率谐振
F、次级部分谐振时次级回路本身电抗等于零

6、关于耦合回路的复谐振,
A、部分谐振且满足匹配条件
B、满足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的部分谐振
C、初级回路对信号源频率谐振
D、初级等效回路对信号源频率谐振
E、次级回路对信号源频率谐振

7、关于耦合回路的全谐振, 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部分谐振是全谐振的特例
B、部分谐振是复谐振的特例
C、初级回路和次级回路都对信号源频率谐振
D、初级等效回路和次级等效回路都对信号源频率谐振
E、全谐振时初级回路和次级回路均呈纯阻性
F、最佳全谐振是复谐振的特例
G、最佳全谐振是指满足初级匹配条件和次级匹配条件的全谐振

8、关于石英晶体滤波器,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串联谐振频率大于并联谐振频率
B、石英晶体具有正反压电效应
C、具有很高的品质因数
D、具有非常小的接入系数,故受外部电路的影响很小
E、串联谐振频率和并联谐振频率很接近,感性区域很小

9、关于抽头,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由低抽头向高抽头转换时,等效阻抗变小
B、抽头接入系数的数值小于等于1
C、抽头接入系数等于抽头点电压与端电压之比
D、抽头可分为电感抽头和电容抽头
E、抽头的本质是阻抗转换
F、抽头可减小信号源内阻和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

10、设接入系数为p,则关于抽头的等效阻抗转换,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由低抽头向高抽头转换时,负载电容的等效电容减小为p倍
B、由高抽头向低抽头转换时,等效电流源减小为p倍
C、由低抽头向高抽头转换时,信号源内阻的等效电阻提高为倍
D、由低抽头向高抽头转换时,负载电容的等效容抗提高为倍
E、由低抽头向高抽头转换时,负载电阻的等效电阻提高为倍
F、由低抽头向高抽头转换时,等效电压提高为1/p倍

11、石英晶体滤波器工作在_______时的等效阻抗最小
A、串联谐振频率
B、并联谐振频率
C、与之间
D、工作频率

12、陶瓷滤波器工作在_______时呈感性
A、串联谐振频率
B、并联谐振频率
C、与之间
D、工作频率

13、如图所示的电容抽头并联谐振回路,=100pF,=400pF,则负载接入系数为
A、0.2
B、0.25
C、0.6
D、0.8

14、如图所示的电感抽头并联谐振回路,已知=2μH,=3μH,若不考虑互感,则负载电阻的接入系数为
A、3/5
B、3/2
C、2/5
D、2/3
E、1/3

15、如图所示的电感抽头并联谐振回路,已知和匝数分别为和 ,若不考虑互感,则负载电容的接入系数为
A、
B、
C、
D、

第2周 第2次课 高频谐振小放

第2周 第2次课 单元测验

1、高频谐振小信号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主要是
A、甲类放大
B、线性放大
C、乙类放大
D、丙类放大
E、丁类放大
F、非线性放大

2、若高频谐振小信号放大器的并谐回路两端并联一电阻,哪些参数不会受影响
A、选择性
B、矩形系数
C、谐振时电压增益
D、通频带
E、稳定性
F、品质因素

3、
A、增大通频带
B、降低谐振频率
C、增大谐振时的电压增益
D、增大品质因素
E、选择性变差

4、分析高频谐振小信号放大器时,所采用的等效电路为
A、Y参数等效电路
B、混合π等效电路
C、S参数等效电路
D、T参数等效电路
E、H参数等效电路

5、在高频谐振小信号放大器中,不属于提升稳定性的方法是
A、减少通频带
B、中和法
C、失配法
D、适当降低放大器电压增益
E、选择内反馈小的晶体管
F、选择集电结电容尽量小的晶体管

6、高频谐振小信号放大器中的噪声系数定义为
A、输入端的信噪比/输出端的信噪比
B、输出端的信噪比/输入端的信噪比
C、输入端的噪声功率/输出端的噪声功率
D、输出端的噪声功率/输入端的噪声功率
E、输出端的信号功率/输入端的噪声功率
F、输入端的信号功率/输出端的噪声功率

7、在多级单调谐高频谐振小信号放大器中,若各级参数相同,则级数越多,总通频带________ 矩形系数_________
A、变窄; 变小
B、变宽; 变小
C、变窄; 变大
D、变宽; 变大
E、变窄; 不变
F、变宽; 不变

8、高频谐振小信号放大器的通频带是指其电压增益下降到谐振时最大电压增益的_______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
A、
B、
C、
D、
E、
F、

9、对于采用单谐振回路的高频谐振小信号放大器,矩形系数越____越好
A、接近于1
B、等于1
C、小于1
D、大于1

10、在高频谐振小信号放大器中,关于稳定系数S的说法错误的是
A、S<<1时稳定
B、S=1时自激
C、S越接近于1时越不稳定
D、S>1时存在不稳定因素
E、S>>1时稳定

11、在高频谐振小信号放大器中,在如下三个参量允许的取值范围内,矩形系数越_____越好,噪声系数越_____越好,稳定系数越_____越好
A、小; 小; 大;
B、小; 小; 小;
C、大; 大; 大;
D、小; 大; 小;
E、大; 小; 小;
F、小; 大; 大;
G、大; 小; 大;
H、大; 大; 小;

12、下列关于高频谐振小信号放大器自激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晶体管为双向器件,内部存在反向传输导纳,所以当放大器的正反馈能力抵消了回路损耗能量,且电纳部分也恰好抵消时,放大器失去放大性能,处于自激振荡工作状态
B、晶体管为双向器件,内部集电结电容不能忽略,所以当放大器的正反馈能力抵消了回路损耗能量,且电纳部分也恰好抵消时,放大器失去放大性能,处于自激振荡工作状态
C、晶体管为双向器件,内部存在正向传输导纳,所以当放大器的正反馈能力抵消了回路损耗能量,且电纳部分也恰好抵消时,放大器失去放大性能,处于自激振荡工作状态
D、晶体管为双向器件,内部存在反向传输导纳,所以当放大器的负反馈能力抵消了回路损耗能量,且电纳部分也恰好抵消时,放大器失去放大性能,处于自激振荡工作状态
E、晶体管为双向器件,内部集电结电容不能忽略,所以当放大器的负反馈能力抵消了回路损耗能量,且电纳部分也恰好抵消时,放大器失去放大性能,处于自激振荡工作状态
F、晶体管为双向器件,内部存在正向传输导纳,所以当放大器的负反馈能力抵消了回路损耗能量,且电纳部分也恰好抵消时,放大器失去放大性能,处于自激振荡工作状态

13、在高频谐振小信号放大器中,常用谐振回路作为负载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产生新的频率
B、选频
C、滤波
D、阻抗匹配

14、
A、1/3
B、2/3
C、1/4
D、1/2
E、3/8

15、
A、7/10
B、3/10
C、3/7
D、4/7
E、6/7
F、3/5
G、1/2

第4周 第1次课 高频谐振功放(上)-计算

第4周 第1次课 单元测验

1、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属于
A、非线性放大
B、丙类放大
C、甲类放大
D、乙类放大
E、线性放大

2、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极回路处于______,半导通角______
A、反向偏置;<90°
B、反向偏置;≤90°
C、反向偏置;90°<θ≤180°
D、反向偏置;≤70°
E、正向偏置;<90°
F、正向偏置;≤90°
G、正向偏置;90°<θ<180°

3、关于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和高频谐振小信号放大器的异同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高频谐振功放管动态范围小,高频谐振小信号放大管动态范围大
B、负载均为LC谐振回路
C、激励信号幅度大小不同
D、放大器工作点不同
E、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属于非线性电路,高频谐振小信号放大器属于线性电路

4、关于高频谐振功放与低频功放的异同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高频谐振功放属于高频宽带,低频功放属于低频窄带
B、激励信号幅度大小不同
C、工作频率不同
D、相对频宽不同
E、功率放大器的负载不同
F、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不同
G、主要目标均为高输出功率和高效率

5、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LC并联谐振回路调谐于
A、基波频率
B、二次谐波频率
C、三次及以上谐波频率
D、直流分量

6、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频率为400MHz,其功放管集电极电流中可能频率包括
A、400MHz
B、800MHz
C、200MHz
D、600MHz
E、1000MHz

7、在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中,若输入是单频余弦信号,则功放管集电极电流是
A、周期性的尖顶余弦脉冲序列
B、周期性的尖顶正弦脉冲序列
C、一个尖顶余弦脉冲
D、一个尖顶正弦脉冲

8、在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中,若输入是单频余弦信号,则LC并谐回路输出的电压波形是
A、同频余弦信号
B、周期性的尖顶余弦脉冲序列
C、周期性的尖顶正弦脉冲序列
D、同频正弦信号
E、倍频正弦信号
F、倍频余弦信号

9、对于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集电极效率的是
A、增大半导通角
B、使电流最大值和电压最小值不对齐
C、减小导通角
D、使LC并谐回路谐振于工作频率
E、降低集电极耗散功率

10、功放管最大允许耗散功率为10W,当集电极效率分别为80%、60%和50%时,集电极最大允许输出功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A、40W; 15W; 10W
B、80W; 30W; 20W
C、80W; 46.67W; 20W
D、40W; 23.33W; 10W
E、50W; 20W; 10W

第4周 第2次课 高频谐振功放(下)-动态特性

第4周 第2次课 单元测验

1、影响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的主要参数不包括
A、
B、
C、
D、
E、
F、

2、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时,可能观察到周期性尖顶余弦脉冲的工作状态是
A、欠压状态
B、临界状态
C、过压状态
D、自激状态
E、开关状态

3、
A、谐振回路电容上无直流高压,安全可靠
B、高频扼流圈处于高频低电位,对地分布电容小
C、高频扼流圈处于高频高电位,对地分布电容大
D、谐振回路电容上无交流高压,安全可靠

4、
A、高频扼流圈处于高频零电位,对地分布电容小
B、高频扼流圈处于直流高电位,对地分布电容大
C、谐振回路电容上有直流高压,需注意耐压
D、谐振回路电容上有交流高压,需注意耐压

5、
A、集电极为串联馈电方式,基极为自给反向偏置方式
B、集电极为串联馈电方式,基极为并联馈电方式
C、集电极为串联馈电方式,基极为串联馈电方式
D、集电极为并联馈电方式,基极为自给反向偏置方式
E、集电极为并联馈电方式,基极为并联馈电方式
F、集电极为并联馈电方式,基极为串联馈电方式
G、集电极为串联馈电方式,基极无法判断

6、由于某种原因,高频谐振功放的工作状态由临界变为欠压状态,下述方法中哪些能使高频谐振功放调回原来的临界状态
A、增大
B、提高
C、增大
D、增大
E、增大

7、在实际高频谐振功放电路中,为有效放大信号并在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输出,常在晶体管和负载之间加接输出四端网络,其作用不包括
A、馈电
B、匹配
C、隔离
D、滤波

8、在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中实现高电平调幅,具体包括
A、欠压状态下的基极调幅
B、过压状态下的集电极调幅
C、过压状态下的基极调幅
D、欠压状态下的集电极调幅
E、临界状态下的基极调幅
F、临界状态下的集电极调幅

9、
A、过压;变大
B、过压;变小
C、过压;不变
D、欠压;变大
E、欠压;变小
F、欠压;不变

10、
A、欠压;变陡峭
B、欠压;变平缓
C、过压;变平缓
D、过压;变陡峭
E、欠压;向右平移
F、过压;向左平移

11、
A、增大(但增幅不大)
B、增大
C、不变
D、减小
E、减小(但减幅不大)

12、
A、增大
B、增大(但增幅不大)
C、不变
D、减小
E、减小(但减幅不大)

13、
A、减小(但减幅不大)
B、减小
C、不变
D、增大
E、增大(但增幅不大)

14、
A、近似减小一半;近似减小一半
B、近似增大一倍;近似增大一倍
C、近似增大一倍;近似减小一半
D、近似减小一半;近似增大一倍

15、高频谐振功放原来正常工作于临界状态,若负载谐振回路旁并联一电阻,功放工作状态将变为______,若其他条件不变,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将______
A、欠压;变小
B、欠压;变大
C、过压;变小
D、过压;变大
E、欠压;不变
F、过压;不变

16、
A、过压;欠压
B、过压;临界
C、欠压;过压
D、欠压;临界
E、临界;欠压
F、临界;过压

17、
A、欠压
B、过压
C、无变化
D、不能判断

18、
A、欠压
B、过压
C、无变化
D、不能判断

19、
A、过压
B、欠压
C、无变化
D、不能判断

20、
A、欠压;小
B、欠压;大
C、过压;小
D、过压;大
E、临界;不变

21、晶体管丙类倍频器很少工作在
A、过压状态
B、过压或临界状态
C、欠压或临界状态
D、欠压状态
E、临界状态

22、丙类高频谐振功放管集电极电流的基波分量的振幅最大,二次谐波次之,谐波次数越高,其振幅也越小。若作为基波放大时,负载谐振回路需要滤除______;若作为丙类二倍频器时,需要滤除______
A、高次谐波分量;基波和高次谐波分量
B、高次谐波分量;高次谐波分量
C、高次谐波分量;低次谐波分量
D、偶次谐波分量;低次谐波分量
E、高次谐波分量;奇次谐波分量

23、关于采用倍频器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倍频器后,主振器的频率可以升高,对频率稳定指标有利
B、石英晶振频率存在上限,为了获得更高频率需倍频
C、倍频器输入与输出频率不同,可降低前后级寄生耦合,有利稳定
D、可加大调频信号的频偏或相偏,有利于加深调制度
E、展宽通频带,用于实现宽带调频来提升可靠性

第6周 第1次课 高频振荡器(上)-三端LC振荡器

第4周 第1次 单元测验

1、构成高频正弦波振荡器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负反馈电路
B、选频回路
C、正反馈电路
D、有源器件
E、能量来源
F、放大电路

2、反馈型高频正弦波振荡器的起振条件是
A、
B、
C、
D、
E、
F、

3、若因初始放大倍数增益太小,以至于不满足______。这种振荡器电路一般都不能自行起振,而必须给一个较大幅度的初始激励,使动态点越过不稳定平衡点才能起振,称为______
A、 ;硬激励起振
B、; 硬激励起振
C、 ;硬激励起振
D、 ;软激励起振
E、 ;软激励起振

4、反馈型高频正弦波振荡器的平衡条件是
A、
B、
C、
D、
E、

5、设为晶体管平均正向传输导纳,为谐振回路的基波谐振阻抗,为反馈系数,振荡器平衡时用电路参数来表示振幅条件和相位条件分别为
A、
B、
C、
D、
E、

6、振荡器平衡状态的稳定条件,指在外因作用下平衡条件被破坏后,振荡器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振幅平衡的稳定条件和相位条件分别为
A、
B、
C、
D、

7、不属于反馈型电容三端式LC振荡器的是
A、哈特莱(Hartley)振荡器
B、考毕兹(Coplitts)振荡器
C、克拉泼(Clapp)振荡器
D、西勒(Seiler)振荡器

8、反馈型三端LC振荡器相位平衡判断准则是
A、Xbe与Xce电抗性质相同,Xbc与前两者电抗性质相反
B、Xbe与Xbc电抗性质相同,Xce与前两者电抗性质相反
C、Xce与Xbc电抗性质相同,Xbe与前两者电抗性质相反
D、Xbe +Xce+Xbc =0

9、
A、L1C1> L2C2> L3C3
B、L1C1= L2C2>L3C3
C、L1C1< L2C2=L3C3
D、L2C2< L3C3<L1C1
E、L1C1> L2C2= L3C3

10、某电容三端式振荡器不能起振,下述何种方法可以帮助起振
A、调高静态工作点
B、增大反馈系数
C、减小基极偏置
D、减小反馈系数
E、降低回路Q值

11、下列互感耦合振荡器中属于调基电路的是
A、
B、
C、
D、

12、下列互感耦合振荡器中属于调发电路的是
A、
B、
C、
D、

13、下列互感耦合振荡器中属于调集电路的是
A、
B、
C、
D、

第6周 第2次课 高频振荡器(下)-晶振

第6周 第2次 单元测验

1、
A、
B、
C、
D、
E、
F、
G、
H、

2、
A、
B、
C、
D、
E、
F、
G、
H、

3、
A、可能振荡,电感反馈三端LC振荡器
B、不能振荡
C、可能振荡,电容反馈三端LC振荡器
D、可能振荡,可能为电容反馈三端LC振荡器,也可能为电感反馈三端LC振荡器
E、可能振荡,互感耦合LC振荡器
F、无法判断

4、
A、克拉泼(Clapp)电路
B、串联型改进电容反馈三端LC振荡器
C、考毕兹(Coplitts)电路
D、电容反馈三端LC振荡器
E、西勒(Selier)电路
F、并联型改进电容反馈三端LC振荡器

5、石英晶体具有正反压电效应,所构成的石英晶振的品质因素______,特性阻抗______,接入系数______,温度系数(变化1°C所引起的固有频率相对变化量)______,因此石英晶振的固有频率十分稳定。
A、很高 很高 很小 很小
B、很高 很低 很小 很小
C、很高 很高 很小 很大
D、很高 很高 很大 很小
E、很低 很高 很小 很小
F、很低 很低 很小 很小
G、很低 很低 很大 很大
H、很低 很低 很小 很大

6、石英晶振的串联谐振频率记为,并联谐振频率记为,其电抗等效为感性的频率范围是
A、
B、
C、
D、
E、
F、
G、
H、

7、关于石英晶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英晶振在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等效为电感元件,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中等效为短路元件
B、石英晶振在皮尔斯(Pierce)振荡器中等效为电感元件,在串联型电容反馈三端晶体振荡器中等效为短路元件
C、石英晶振在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等效为电感元件,在串联型电感反馈三端晶体振荡器中等效为短路元件
D、石英晶振在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等效为电容元件,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中等效为短路元件
E、石英晶振在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等效为电容元件,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中等效为电感元件
F、石英晶振在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等效为电感元件,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中等效为断路元件
G、石英晶振在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等效为电感元件,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中等效为电容元件
H、石英晶振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中等效为电感元件,在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等效为短路元件

8、在下列反馈型三端LC振荡器电路中,哪种电路不能保证调整振荡频率与调整反馈系数基本互不影响?
A、考毕兹(Coplitts)电路
B、电容反馈三端LC振荡器
C、克拉泼(Clapp)电路
D、串联型改进电容反馈三端LC振荡器
E、西勒(Selier)电路
F、并联型改进电容反馈三端LC振荡器

9、
A、
B、
C、
D、串
E、
F、

10、关于影响高频正弦波振荡器频率稳定性的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波段覆盖系数
B、振荡回路的参数,如电感电容的数值
C、回路的品质因数
D、有源器件的参数
E、外界因素,如电源电压、温度、湿度等
F、振荡器的负载参数

11、下列关于提升高频正弦波振荡器稳定性的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A、适当增大相角
B、适当增大相角变化量
C、适当降低品质因素
D、减小外因变化
E、采用正、负温度系数的电感和电容进行温度补偿以抵消温度变化
F、减小湿度、大气压力变化
G、将振荡器密封起来
H、对振荡器进行屏蔽
I、加橡皮垫圈作减震器
J、在振荡器和下一级电路之间加射级跟随器
K、振荡器采用低阻抗输出
L、振荡器输出与下一级采用松耦合
M、采用克拉泼(Clapp)电路
N、采用串联型改进电容反馈三端LC振荡器
O、采用西勒(Selier)电路
P、采用并联型改进电容反馈三端LC振荡器
Q、提高回路的标准性,如采用优质材料的电感电容

12、
A、2.213MHz~3.585MHz
B、1.134MHz~2.235MHz
C、3.585MHz~4.213MHz
D、4.213MHz~5.625MHz

13、
A、电感反馈三端LC振荡器
B、哈特莱(Hartley)电路
C、互感耦合振荡器
D、电容反馈三端LC振荡器
E、克拉泼(Clapp)电路
F、并联型改进电容反馈三端LC振荡器

14、
A、4
B、1.25
C、5
D、12
E、15
F、60

15、
A、可能振荡,电容反馈三端LC振荡器
B、不能振荡
C、可能振荡,电感反馈三端LC振荡器
D、可能振荡,可能为电容反馈三端LC振荡器,也可能为电感反馈三端LC振荡器
E、可能振荡,互感耦合LC振荡器
F、无法判断

第8周 第1次课 调幅(上)-调幅方法和电路

第8周 第1次课 单元测验

1、下列电路不属于线性频谱搬移电路的是
A、调频电路
B、调相电路
C、调幅电路
D、检波电路
E、变频电路
F、混频电路

2、若载波,调制信号,则普通调幅波的表达式为
A、
B、
C、
D、
E、
F、

3、某单频调制的普通调幅波的最大振幅为10V,最小振幅为6V,则调幅指数为
A、1/4
B、3/5
C、2/5
D、2/3
E、1/3
F、3/4

4、单频调制的普通调幅中,若调幅指数为1,则信号功率分配比例是
A、载波占普通调幅波总功率的2?3
B、上下边频功率之和占普通调幅波总功率的1?3
C、上边频占普通调幅波总功率的1?3
D、下边频占普通调幅波总功率的1?9
E、载波占普通调幅波总功率的1?2
F、载波占普通调幅波总功率的1?3
G、载波占普通调幅波总功率的3?4

5、设某普通调幅波的载波功率为50W,当调幅指数为1和0.3时,每一边频的功率分别为
A、12.5W, 1.125W
B、25W , 2.25W
C、25/3W, 9/418W
D、50/3W, 9/209W

6、关于模拟通信中采用调制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调制降低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B、调制到高频段可减小天线尺寸
C、调制可实现频分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
D、调制可满足频谱搬移的需要
E、音频信号不适合远距离无线传输
F、当信号波长(约1/4)与天线尺寸相近时,电信号才能从天线上辐射出去

7、关于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可以采用的电路不包括
A、单二极管平方律调幅电路
B、单二极管开关式调幅电路
C、平衡调幅电路
D、环形调幅电路
E、模拟乘法器调幅电路

8、若信号电压的表达式为,已知载波频率=1MHz,分析其为何种调幅波?
A、调幅指数为1.25的过调制普通调幅波
B、调幅指数为1.6的过调制普通调幅波
C、调幅指数为1的普通调幅波
D、调幅指数为0.8的普通调幅波
E、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波
F、单边带调幅波
G、残留边带调幅波

9、信号电压的表达式为,已知载波频率=10MHz,分析其为何种调幅波?
A、调制信号为4kHz下边带的单边带调幅波
B、调制信号为4kHz上边带的单边带调幅波
C、调制信号为400Hz下边带的单边带调幅波
D、调制信号为400Hz上边带的单边带调幅波
E、调制信号为40Hz下边带的单边带调幅波
F、调制信号为40Hz上边带的单边带调幅波
G、调频波
H、普通调幅波
I、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波

10、信号电压的表达式为,已知载波频率=1MHz,分析其为何种调幅波?
A、调制信号为500Hz的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波
B、调制信号为1kHz的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波
C、调制信号为500Hz的单边带调幅波
D、调制信号为1kHz的单边带调幅波
E、调制信号为500Hz的普通调幅波
F、调制信号为1kHz的普通调幅波
G、残留边带调幅波

11、关于产生单边带调幅信号的方法,错误的是
A、平衡调幅法
B、单二极管调幅法
C、在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基础上,采用滤波法选出一个边带
D、采用相移法抵消一个不需要的边带
E、修正的移相滤波法

12、
A、
B、
C、
D、
E、
F、
G、
H、

第8周 第2次课 调幅(下)-检波和混频

第8周 第2次课 单元测验

1、
A、高频谐振小放、混频、检波、中放
B、高频谐振小放、变频、检波、中放
C、高频谐振小放、同步检波、混频、中放
D、高频谐振小放、混频、中放、检波
E、高频谐振小放、平衡混频、中放、检波
F、高频谐振小放、三极管混频、中放、检波
G、高频谐振小放、混频、中放、包络检波

2、在大信号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中,若负载电阻和负载电容时间常数太大,电容上电压跟不上输入信号包络线的变化,所导致的失真是
A、对角线切割失真
B、惰性失真
C、底部切割失真
D、负峰切割失真
E、非线性失真
F、频率失真

3、在大信号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中,由于隔直电容上存在一定电压,当调幅指数较大时导致检波二极管截止,此时的失真是
A、底部切割失真
B、负峰切割失真
C、对角线切割失真
D、惰性失真
E、非线性失真
F、频率失真

4、以下方法中不能获取同步载波的有
A、过零检测法
B、移相法
C、导频法
D、锁相环法
E、平方律滤波法

5、串联型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中,若检波器的负载电阻为6kΩ,电压传输系数为1,则检波器等效输入电阻约为
A、3kΩ
B、6kΩ
C、12kΩ
D、2kΩ
E、3Ω
F、6Ω

6、某超外差电台接收机的中频为465kHz,当收听1396kHz电台节目时,同时听到约1kHz的哨叫声。该混频干扰的类型是
A、干扰哨声
B、组合频率干扰
C、组合副波道干扰
D、镜像干扰
E、中频干扰
F、交调干扰
G、互调干扰

7、某超外差电台接收机的中频为465kHz,当收听550kHz电台节目时,还能听到1480kHz的电台节目。该混频干扰的类型是
A、镜像干扰
B、副波道干扰
C、组合频率干扰
D、中频干扰
E、交调干扰
F、互调干扰
G、阻塞干扰

8、某超外差电台接收机的中频为465kHz,当收听1480kHz电台节目时,还能听到740kHz强电台的声音,分析其混频干扰的类型是
A、组合副波道干扰
B、三阶组合副波道干扰
C、四阶组合副波道干扰
D、组合频率干扰
E、中频干扰
F、镜像干扰
G、交调干扰
H、互调干扰
I、阻塞干扰

9、在某地,超外差收音机接收1090kHz信号时,可以收到1323kHz的信号,设中频为465kHz,分析其混频干扰的类型是
A、组合副波道干扰
B、四阶组合副波道干扰
C、三阶组合副波道干扰
D、干扰哨声
E、中频干扰
F、镜像干扰
G、交调干扰
H、互调干扰
I、阻塞干扰

10、在某地,超外差收音机接收1080kHz信号时,可以收到540kHz的信号,设中频为465kHz,分析其混频干扰的类型是
A、组合副波道干扰
B、三阶组合副波道干扰
C、四阶组合副波道干扰
D、组合频率干扰
E、中频干扰
F、镜像干扰
G、交调干扰
H、互调干扰
I、阻塞干扰

11、在某地,超外差收音机接收930kHz信号时,可同时收到690kHz和810kHz两个台的信号,但不能单独收到其中一个台(例如另一电台停播)的信号。设中频为465kHz,分析其混频干扰的类型是
A、三阶互调干扰
B、互调干扰
C、四阶互调干扰
D、三阶交调干扰
E、四阶交调干扰
F、三阶组合副波道干扰
G、四阶组合副波道干扰
H、组合频率干扰
I、中频干扰
J、镜像干扰

12、有一个通信设备接收机与发射机共用天线,发射机功率较大,当发射机电源关闭时测出接收灵敏度为,当接收机发射机电源同时开启时,接收机灵敏度由降为,试分析灵敏度下降的原因?
A、阻塞干扰
B、组合副波道干扰
C、组合频率干扰
D、中频干扰
E、镜像干扰
F、交调干扰
G、互调干扰

13、某超外差接收机调谐于有用信号频率时,可同时清楚收到干扰信号电台的声音,当接收机对有用信号频率失谐,干扰电台的声音也消失。经分析该现象是由于非线性特性中的三次及三次以上非线性项产生的,则该混频干扰的类型是
A、交调干扰
B、互调干扰
C、组合副波道干扰
D、组合频率干扰
E、中频干扰
F、镜像干扰
G、阻塞干扰

14、若存在两个频率分别为774kHz和1035kHz的干扰信号,它们对某短波收音机(=1.6~12MHz,=465kHz)的接收频率产生互调干扰。问:下列哪些频率不属于该短波收音机的互调干扰?
A、1.965 MHz
B、1.704 MHz
C、2.854 MHz
D、1.819 MHz
E、1.809MHz
F、2.844MHz
G、2.583MHz
H、3.618MHz

15、某大信号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原电路工作正常。若加大调制信号频率,可能引起的失真是
A、惰性失真
B、对角线切割失真
C、底部切割失真
D、负峰切割失真
E、惰性失真或底部切割失真
F、惰性失真或负峰切割失真
G、对角线切割失真或底部切割失真
H、对角线切割失真或负峰切割失真

第10周 第2次课 调角(上)-调相和调频

第10周 第2次课 单元测验

1、关于调角波和调幅波,错误的说法是
A、调角波的总功率是调角指数的函数;调幅波的总功率与调幅指数无关
B、调角波的总功率是调角指数的函数;调幅前后的总功率不变
C、调幅是线性调制;调角是非线性调制
D、调角波是等幅波,信息承载在载波的频率或相位上;调幅波为非等幅波,信息承载在载波包络的幅度上
E、宽带调角波的通频带远大于调幅波
F、宽带调角波的抗干扰性能优于调幅波
G、理论上调角波的带宽是无穷大

2、关于调频和调相,错误的说法是
A、调频时最大相偏仅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有关系
B、调相时最大频偏仅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有关系
C、调频时最大频偏仅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有关,与调制信号频率无关
D、调相时最大频偏不仅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有关,而且与调制信号频率有关
E、调相时最大相偏仅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有关,与调制信号频率无关
F、调频时最大相偏不仅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有关,而且与调制信号频率有关
G、调频与调相的有效通频带公式相同
H、调制信号积分后再调相可以得到该调制信号的调频波

3、关于调频指数和调相指数,错误的说法是
A、调频指数仅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有关
B、调相指数与调制信号的振幅和频率均有关系
C、调频指数的本质是最大频偏
D、调频指数不仅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有关,而且与调制信号频率有关
E、调相指数仅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有关,与调制信号频率无关
F、调相指数的本质是最大相偏

4、有一调相波,若忽略振幅小于未调制载波振幅10%的边频分量,其频带宽度为______
A、6kHz
B、3 kHz
C、12 kHz
D、2 MHz
E、2 kHz
F、4MHz

5、已调频信号为,则最大频偏为______
A、10kHz
B、5kHz
C、20kHz
D、1MHz
E、10MHz

6、已调频波经过二倍频器后,
A、该调频波的中心频率、最大频偏及调频指数均加倍,但Ω不变
B、该调频波的载波频率、最大频偏及均加倍,但调制信号频率Ω不变
C、该调频波的中心频率、最大频偏及Ω均加倍,但不变
D、该调频波的中心频率、及Ω均加倍,但最大频偏不变
E、该调频波最大频偏、Ω及均加倍,但中心频率不变
F、该调频波的载波频率和最大频偏加倍,但Ω和不变

7、调角波的数学表达式为,其最大频偏为
A、4.77kHz
B、9.55kHz
C、2.39kHz
D、30kHz
E、15kHz
F、7.5kHz

8、调角波的数学表达式为,这是调频波还是调相波?
A、可能是调频波,也可能是调相波
B、由式可知是单频调制,但因未给出调制信号是sin还是cos,该调角波可能是调频波,也可能是调相波
C、调频波
D、调相波
E、调频-调相波

9、
A、调频波
B、调相波
C、调频-调相波
D、调频-调幅波
E、可能是调频波,也可能是调相波

10、
A、调相波
B、调频波
C、调频-调相波
D、调频-调幅波
E、可能是调频波,也可能是调相波

11、设中心频率为1MHz、频偏为50Hz的已调频波,调整为调频收音机所需的75kHz频偏的已调频波,中心频率为100MHz。下列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A、经30次倍频后,再经10次倍频,然后与290MHz混频后取差频;最后5次倍频
B、经15次倍频后,再经20次倍频,然后与310MHz混频后取差频;最后10次倍频
C、经20次倍频后,与19MHz混频后取差频;然后75次倍频 ,与25MHz混频后取和频;
D、经15次倍频后,与16MHz混频后取差频;然后100次倍频
E、经1500次倍频后,与1600MHz混频后取差频
F、经1500次倍频后,与1400MHz混频后取差频

12、已知调频信号,试求频偏Δf和频宽B。此信号经过二倍频、混频后,Δf 、B会有什么变化
A、Δf=10kHz B=22kHz;倍频后其频偏加倍,带宽加宽;混频后信号的频偏和带宽均不变
B、Δf=10kHz B=22kHz;倍频后其频偏和带宽均不变;混频后其频偏加倍,带宽加宽
C、Δf=20kHz B=42kHz;倍频后其频偏加倍,带宽加宽;混频后信号的频偏和带宽均不变
D、Δf=20kHz B=42kHz;倍频后其频偏和带宽均不变;混频后其频偏加倍,带宽加宽
E、Δf=20kHz B=44kHz;倍频后其频偏加倍,带宽加宽;混频后信号的频偏和带宽均不变
F、Δf=20kHz B=44kHz;倍频后其频偏和带宽均不变;混频后其频偏加倍,带宽加宽

13、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是调频收音机,而不见调相收音机的原因是
A、若调制信号振幅不变而频率增大,调频有效通频带增加不大,而调相有效通频带成正比例增大
B、若调制信号振幅不变而频率增大,调频有效通频带近似恒定,而调相有效通频带成正比例增大
C、调频为近似恒带宽调制,而调相占用带宽较大,且频带利用率不高
D、若调制信号振幅不变而频率增大,调频有效通频带恒定不变,而调相有效通频带线性增大
E、若调制信号振幅不变而频率增大,调相有效通频带近似恒定,而调频有效通频带成正比例增大
F、调频的调频指数随调制信号频率增大而不变,而调相的调相指数随调制信号频率增大而增大
G、调频的调频指数随调制信号频率增大而减小,而调相的调相指数随调制信号频率增大而增大

14、已调频信号为,调频灵敏度为2.5kHz/V,则调制信号为
A、
B、
C、
D、
E、
F、
G、
H、
I、

15、已调相信号为,调相灵敏度为2 rad/V,则调制信号为
A、
B、
C、
D、
E、
F、
G、
H、
I、

第11周 第1次课 调角(下)-鉴频方法和电路

第11周 第1次课 单元测验

1、下列不属于调频方法的是
A、可变时延调相法
B、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法
C、晶体振荡器直接调频法
D、调制信号积分后再采用移相法调相
E、调制信号积分后再采用矢量合成调相法
F、调制信号积分后再采用阿姆斯特朗调相法

2、关于鉴频方法,下列电路不属于波形变换鉴频法的是
A、脉冲计数鉴频器
B、锁相鉴频器
C、斜率鉴频器
D、双失谐回路斜率鉴频器
E、相位鉴频器
F、比例鉴频器

3、以下不属于调频解调方法的是
A、乘法器相位比较法
B、波形变换鉴频法
C、相移乘法鉴频法
D、脉冲计数式鉴频法
E、锁相环鉴频法

4、关于调频中的预加重和去加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提升低频时输出信噪比
B、鉴频器输出端噪声功率谱呈三角形
C、鉴频器输出端噪声电压谱呈抛物线形
D、鉴频器输出端噪声电压谱呈三角形
E、提升高频时输出信噪比
F、鉴频器输出端噪声功率谱呈抛物线形
G、预加重是在发射机中增加高通滤波器,人为提升有用信号高频段的幅度
H、去加重是在接收机中增加低通滤波器,降低高频段的幅度

5、关于调频制抗干扰性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窄带调频的抗干扰性能优于调幅制
B、由于宽带调频信号带宽远大于调幅,造成更多的噪声进入接收机,其输出信噪比与输入信噪比的比值会低于调幅
C、一般区分宽带调频和窄带调频,是以调频指数=0.6为分界点
D、窄带调频信号的带宽与调幅信号带宽差异不大
E、宽带调频制抗干扰性优于调幅制,是以牺牲带宽为代价
F、调频信号的频谱分量是相关的,解调后可以重新凝聚为窄带的原始调制信号频谱
G、噪声各频率分量彼此独立,解调后不能凝聚,仍分布在宽带

6、对于调频:若调制信号频率为400Hz,振幅为2.4V,调制指数为60。当调制信号频率减小为250Hz,同时振幅上升为3.2V时,调制指数变为______
A、128
B、96
C、80
D、256
E、64
F、120
G、90

7、对于调相:若调制信号频率为400Hz,振幅为2.4V,调制指数为60。当调制信号频率减小为250Hz,同时振幅上升为3.2V时,调制指数变为______
A、80
B、160
C、40
D、96
E、90
F、70

8、已知调频灵敏度为1kHz/V,调制信号,载频为1MHz。若调制信号变为,调频后带宽变为______
A、41kHz
B、42kHz
C、2.2kHz
D、40kHz
E、(80π+1)kHz
F、(80π+2)kHz
G、43kHz
H、41MHz

9、已知调制信号的频率F=1kHz,调频后的,试求:若调制信号幅度不变,但F由1kHz增大为4kHz时,调频后的最大频偏和通频带?
A、12kHz 32kHz
B、12kHz 26kHz
C、12kHz 24kHz
D、48kHz 104kHz
E、48kHz 98kHz
F、48kHz 96kHz

10、已知调制信号的频率F=1kHz,调相后的,试求:若调制信号幅度不变,但F由1kHz增大为4kHz时,调相后的最大频偏和通频带?
A、48kHz 104kHz
B、48kHz 96kHz
C、48kHz 98kHz
D、12kHz 26kHz
E、12kHz 32kHz
F、12kHz 24kHz

11、已知调制信号的频率F=1kHz,调频后的,试求:若调制信号频率不变,但幅度比原值降低了一倍,调频后的最大频偏和通频带?
A、6kHz 14kHz
B、6kHz 12kHz
C、12kHz 26kHz
D、12kHz 24kHz
E、24kHz 50kHz
F、24kHz 48kHz

12、已知调制信号的频率F=1kHz,调相后的,试求:若调制信号频率不变,但幅度比原值降低了一倍,调相后的最大频偏和通频带?
A、6kHz 14kHz
B、6kHz 12kHz
C、12kHz 26kHz
D、12kHz 24kHz
E、24kHz 50kHz
F、24kHz 48kHz

13、已知调制信号的频率F=1kHz,调频后的,试求:若调制信号频率F由1kHz增大为4kHz,且幅度比原值降低了一倍,调频后的最大频偏和通频带?
A、6kHz 20kHz
B、6kHz 12kHz
C、6kHz 14kHz
D、12kHz 26kHz
E、12kHz 32kHz
F、12kHz 24kHz
G、48kHz 98kHz
H、48kHz 104kHz
I、48kHz 96kHz

14、已知调制信号的频率F=1kHz,调相后的,试求:若调制信号频率F由1kHz增大为4kHz,且幅度比原值降低了一倍,调相后的最大频偏和通频带?
A、24kHz 56kHz
B、24kHz 48kHz
C、24kHz 50kHz
D、12kHz 26kHz
E、12kHz 32kHz
F、12kHz 24kHz
G、48kHz 98kHz
H、48kHz 104kHz
I、48kHz 96kHz

15、
A、(a)、(c)
B、(a)、(d)
C、(b)、(c)
D、(b)、(d)
E、(c)、(a)
F、(c)、(b)
G、(d)、(a)
H、(d)、(b)

学习通通信电子线路_7

通信电子线路是指用来传递信息的电子线路,它是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通信电子线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手机通信
  • 电视广播
  • 卫星通信
  • 网络通信

在通信电子线路中,电子器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

  1. 放大器
  2. 滤波器
  3. 混频器
  4. 解调器
  5. 编码器/解码器

这些电子器件不仅能够对信号进行处理和改变,还能够对信号进行分析和识别。因此,它们对通信电子线路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放大器

放大器是通信电子线路中最重要的电子器件之一,它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到合适的水平,以便后续的处理。放大器的种类非常多,其中包括:

  • 普通放大器
  • 差分放大器
  • 运算放大器
  • 功放

不同种类的放大器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滤波器

滤波器是通信电子线路中用来滤除某些频率成分的电子器件,它有多种类型:

  • 低通滤波器
  • 高通滤波器
  • 带通滤波器
  • 带阻滤波器

在通信电子线路中,滤波器常常被用来滤除噪声或者干扰信号,以保证输出信号的质量。因此,滤波器在通信电子线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混频器

混频器是通信电子线路中用来将两路信号混合在一起的电子器件,它常常被用来将收到的高频信号混频到中频,然后再进行解调。混频器的种类非常多,其中包括:

  • 理想混频器
  • 带通混频器
  • 带阻混频器

混频器在通信电子线路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信号的质量。

解调器

解调器是通信电子线路中用来将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的电子器件,它有多种类型:

  • AM解调器
  • FM解调器
  • PM解调器

在通信电子线路中,解调器常常被用来还原调制信号,以便后续的处理。因此,解调器在通信电子线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编码器/解码器

编码器和解码器是通信电子线路中用来将原始信号编码和解码的电子器件,它们有多种类型:

  • 数字编码器/解码器
  • 模拟编码器/解码器

在通信电子线路中,编码器和解码器常常被用来将原始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以便后续的处理。因此,编码器和解码器在通信电子线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结语

通信电子线路是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在现代通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放大器、滤波器、混频器、解调器和编码器/解码器是通信电子线路中最重要的电子器件,它们对通信的质量和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