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中国文化_1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分类: 小语种答案发布于:2024-06-02 16:48:00ė53620次浏览675条评论

超星中国文化_1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第一章 史前中国

1.1 我们从哪儿来——中国的超星史前社会随堂测验

1、在中国发现的中国整答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是:
A、元谋人化石
B、文化禄丰古猿化石
C、课后北京人化石
D、答案山顶洞人化石

2、学习中国境内的通完哪种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
A、元谋人
B、超星蓝田人
C、中国整答山顶洞人
D、文化北京人

3、课后和现代人几乎已经一模一样的答案山顶洞人生活在今天的:
A、云南省
B、学习湖北省
C、通完河北省
D、超星北京

4、“人面鱼纹彩陶盆”使用的时间大概是:
A、距今5000万年前
B、距今170万年前
C、距今50万年前
D、距今6000年前

5、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不会使用火。

6、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已经会人工取火。

7、云南的元谋人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8、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大概距今1万年到4000年左右。

9、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使用磨制石器。

10、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1.2 幻想的世界——中国神话随堂测验

1、中国的很多神话故事记录在一本什么书上?
A、《诗经》
B、《古代神话》
C、《神话故事》
D、《山海经》

2、下列哪个中国神话是关于人类是怎么出现的?
A、女娲补天
B、开天辟地
C、后羿射日
D、精卫填海

3、下列哪个中国神话和太阳有关?
A、女娲补天
B、开天辟地
C、后羿射日
D、精卫填海

4、在“开天辟地”这个神话中,的眼睛变成了什么?
A、湖泊和海洋
B、花和草
C、高山和丘陵
D、太阳和月亮

5、在“女娲补天”这个神话中,人类是怎么出现的?
A、水神和火神创造的
B、女娲的身体变成了地球上的人
C、女娲用泥巴捏成的
D、女娲生的

6、与西方神话相比,中国古代神话有什么特点?
A、尊重自然
B、崇尚力量
C、崇尚个人英雄主义
D、崇尚道德的精神

7、中国古代神话主要记录在《山海经》、《淮南子》等书中。

8、“开天辟地”这个神话讲的是人类是怎么出现的。

9、“女娲补天”这个神话讲的是世界是怎么出现的。

10、“女娲”不但创造了人类,还牺牲了自己保护了人类。

11、中国古代神话大多体现了神话人物的高尚道德。

第一章史前中国

1、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是( )。
A、元谋人化石
B、禄丰古猿化石
C、北京人化石
D、山顶洞人化石

2、中国境内的哪种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山顶洞人
D、北京人

3、和现代人几乎已经一模一样的山顶洞人生活在今天的( )。
A、云南省
B、湖北省
C、河北省
D、北京

4、云南元谋人生活的年代是( )。
A、距今1000万年前
B、距今170万年前
C、距今1万年前
D、距今2000年前

5、北京人生活的年代是( )。
A、距今1000万年前
B、距今170万年前
C、距今50万年前
D、距今2000年前

6、“人面鱼纹彩陶盆”使用的时间大概是( )。
A、距今1000万年前
B、距今170万年前
C、距今50万年前
D、距今6000年前

7、中国的很多神话故事记录在一本什么书上?
A、《诗经》
B、《古代神话》
C、《神话故事》
D、《山海经》

8、下列哪个中国神话是关于世界起源的?
A、女娲补天
B、开天辟地
C、后羿射日
D、精卫填海

9、下列哪个中国神话是关于人类是怎么出现的?
A、女娲补天
B、开天辟地
C、后羿射日
D、精卫填海

10、下列哪个中国神话和太阳有关?
A、女娲补天
B、开天辟地
C、后羿射日
D、精卫填海

11、在“开天辟地”这个神话中,的眼睛变成了什么?
A、湖泊和海洋
B、花和草
C、高山和丘陵
D、太阳和月亮

12、在“女娲补天”这个神话中,人类是怎么出现的?
A、水神和火神创造的
B、女娲的身体变成了地球上的人
C、女娲用泥巴捏成的
D、女娲生的

13、下列哪个神话与十个太阳有关?
A、女娲补天
B、开天辟地
C、后羿射日
D、精卫填海

14、与西方神话相比,中国古代神话有什么特点?
A、尊重自然
B、崇尚力量
C、崇尚个人英雄主义
D、崇尚道德的精神

15、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不会使用火。

16、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已经会人工取火。

17、云南的元谋人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18、山顶洞人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19、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大概距今1万年到4000年左右。

20、云南的元谋人可以直立行走。

21、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使用磨制石器。

22、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23、中国古代神话主要记录在《山海经》、《淮南子》等书中。

24、“开天辟地”这个神话讲的是中国先民们认为人类是怎么出现的。

25、“女娲补天”这个神话讲的是中国先民们认为世界是怎么出现的。

26、“女娲”不但创造了人类,还牺牲了自己保护了人类。

27、中国古代神话大多体现了神话人物的高尚道德。

第二章 传统思想

2.1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孔子随堂测验

1、孔子生活在什么时代?
A、距今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
B、距今约500年前的清朝
C、距今约2000年前的汉朝
D、距今约1400年前的唐朝

2、《论语》里有一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意思是:
A、要努力学习才能改变命运
B、我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学习了
C、我要学习十五年
D、我十五岁开始学习

3、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4、“六十而耳顺”意思是什么?
A、六十岁了,能理解所有事,已经没有听不顺耳的事情了
B、六十岁了,耳朵听不见了
C、六十岁了,做什么事都很顺利
D、六十岁了,经常生气

5、下列哪个不是孔子做的事情?
A、在做官
B、当老师
C、写出了《论语》这本书
D、整理、编写了“六经”

6、孔子的思想记录在那本书上?
A、《孔子》
B、《儒家思想》
C、《论语》
D、《礼》

7、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意思是:
A、有礼貌
B、尊敬老
C、爱人
D、享受生活

8、下列哪种思想的意思是“对父母的尊敬和顺从”?
A、仁
B、礼
C、孝
D、忠

9、“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人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句话是( )说的。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10、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礼”、“孝”、“忠”四个字。

11、孔子思想中“仁”的意思是“爱人”。

12、孔子思想中“礼”的意思就是今天的有礼貌。

13、孔子思想中“孝”的意思是对父母的尊敬和顺从。

14、孔子思想中“忠”的意思是忠诚、诚心。

15、《论语》记录了老子的思想。

2.2 中国哲学先祖——老子随堂测验

1、《道德经》记录的是谁的思想?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2、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3、老子的《道德经》中,“道”的意思是:
A、宇宙和自然的起源,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B、道德
C、道路
D、礼貌

4、下列那句不是老子说的?
A、有无相生
B、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C、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D、六十而耳顺

5、老子的《道德经》中“将欲弱之,必固强之”这句话的意思是:
A、强就是弱
B、强弱可以打败强
C、想要使它变弱,就必须先使它变强
D、想要使它变强,就必须先使它变弱

6、《道德经》是一本讲思想道德的书。

7、老子认为有和无、强和弱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强会变成弱,弱也会变成强。

8、老子的 “无为”意思是什么也不做。

9、老子的 “无为”意思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人们应该顺应自然、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做事,不乱做事。

10、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

11、《道德经》记录了老子的思想。

第二章 传统思想

1、孔子生活在什么时代?
A、距今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
B、距今约500年前的清朝
C、距今约2000年前的汉朝
D、距今约1400年前的唐朝

2、《论语》里有一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意思是()
A、要努力学习才能改变命运
B、我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学习了
C、我要学习十五年
D、我十五岁开始学习

3、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4、“六十而耳顺”意思是什么?
A、六十岁了,能理解所有事,已经没有听不顺耳的事情了
B、六十岁了,耳朵听不见了
C、六十岁了,做什么事都很顺利
D、六十岁了,经常生气

5、下列哪个不是孔子做的事情?
A、在做官
B、当老师
C、写出了《论语》这本书
D、整理、编写了“六经”

6、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意思是()
A、有礼貌
B、尊敬老人
C、爱人
D、享受生活

7、下列哪种思想的意思是“对父母的尊敬和顺从”?
A、仁
B、礼
C、孝
D、忠

8、“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人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句话是( )说的?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9、孔子的思想记录在那本书上?
A、《孔子》
B、《儒家思想》
C、《论语》
D、《礼》

10、《道德经》记录的是谁的思想?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11、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12、老子的《道德经》中,“道”的意思是()
A、宇宙和自然的起源,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B、道德
C、道路
D、礼貌

13、下列那句不是老子说的?
A、有无相生
B、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C、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D、六十而耳顺

14、老子的《道德经》中“将欲弱之,必固强之”这句话的意思是()。
A、强就是弱
B、强弱可以打败强
C、想要使它变弱,就必须先使它变强
D、想要使它变强,就必须先使它变弱

15、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礼”、“孝”、“忠”四个字。

16、孔子思想中“仁”的意思是“爱人”。

17、孔子思想中“礼”的意思就是今天的有礼貌。

18、孔子思想中“孝”的意思是对父母的尊敬和顺从。

19、孔子思想中“忠”的意思是忠诚、诚心。

20、《论语》记录了老子的思想。

21、《道德经》是一本讲道德品质的书。

22、老子认为有和无、强和弱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强会变成弱,弱也会变成强。

23、老子的“无为”意思是什么也不做。

24、老子的“无为”意思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人们应该顺应自然、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做事,不乱做事。

25、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

26、《道德经》记录了老子的思想。

第三章 汉语与汉字

3.1 汉语的明珠——成语随堂测验

1、“完璧归赵”这个成语来源于:
A、历史故事
B、古代传说和寓言
C、古代诗文
D、佛教

2、“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来源于:
A、历史故事
B、古代传说和寓言
C、古代诗文
D、佛教

3、“三生有幸”这个成语来源于:
A、历史故事
B、古代传说和寓言
C、古代诗文
D、佛教

4、“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个成语来源于:
A、中国历史故事
B、中国古代传说和寓言
C、佛教
D、《圣经》(The Bible)

5、“母慈子孝”这个成语体现了什么中国文化?
A、儒家文化的孝
B、儒家文化的礼
C、儒家文化的仁
D、道家文化的矛盾互相转化

6、成语是作为整体来使用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多是四个字。

7、四个字的词都是成语。

8、成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成语,只是说话者偶然的创造一个词。

9、古人偶然创造的词因为使用频繁逐渐固定下来,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的成语。

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人重视种树。

1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12、“以柔克刚”这个成语体现了道家思想。

13、所有的成语都来源于中国文化故事。

3.2 汉字表意的世界——汉字的起源和演变随堂测验

1、有的汉字一半表示意义、一半表示发音,比如“湖”,这种文字叫做( )。
A、象形字
B、表音字
C、表意字
D、形声字

2、这个汉字“明”在刚刚创造出来时的意思是( )。
A、明天
B、明亮
C、明白
D、太阳

3、“猢”这个汉字是形声字,它的意思是( )。
A、蝴蝶
B、湖水
C、一种食物
D、一种动物

4、“糊”这个汉字是形声字,它的意思是( )。
A、蝴蝶
B、湖水
C、一种食物
D、一种动物

5、中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汉字叫做( )。
A、甲骨文
B、金文
C、篆书
D、楷书

6、发现甲骨文的人叫()。
A、王胜利
B、王小明
C、王朋朋
D、王懿荣

7、汉字字体的发展顺序是( )。
A、甲骨文→隶书→篆书→楷书→金文
B、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C、楷书→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
D、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甲骨文

8、汉字不但在中国使用,还曾经在哪些国家和地区使用?
A、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
B、日本、俄罗斯
C、日本、泰国
D、越南、柬埔寨

9、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10、汉字是一种表音文字。

11、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

12、汉字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字。

13、日、月、山、水、火等等这些汉字是表示发音的。

14、日、月、山、水、火等等这些汉字写出来就是那个东西的样子,是表意的。

15、金文之所以叫金文,因为它是铸在一种金属器具——青铜器上的。

16、汉字是世界上从古到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唯一仍在大范围使用的表意文字。

3.3 汉字的诗意世界——汉字的结构与精神随堂测验

1、六种创造汉字的方法叫做( )。
A、“六书”
B、“六体”
C、“六字”
D、“六种”

2、下列哪个是象形字?
A、湖
B、山
C、河
D、休

3、下列哪个是指事字?
A、湖
B、山
C、本
D、休

4、下列哪个是会意字?
A、湖
B、山
C、本
D、休

5、下列哪个是形声字?
A、湖
B、山
C、本
D、休

6、这个甲骨文用楷书写出来是( )。
A、安
B、书
C、寒
D、李

7、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写了一本关于汉字的书,叫《说文解字》。

8、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写了一本关于汉字的书,叫《汉字》。

9、“从”是形声字。

10、“从”是会意字。

11、“人”是象形字。

12、“河”是形声字。

13、“好”在甲骨文里的意思是女人生了孩子就是好事儿。

第三章 汉语与汉字

1、“完璧归赵”这个成语来源于()
A、历史故事
B、古代传说和寓言
C、古代诗文
D、佛教

2、“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来源于()
A、历史故事
B、古代传说和寓言
C、古代诗文
D、佛教

3、“不约而同”这个成语来源于
A、历史故事
B、古代传说和寓言
C、古代诗文
D、佛教

4、“三生有幸”这个成语来源于()
A、历史故事
B、古代传说和寓言
C、古代诗文
D、佛教

5、“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个成语来源于()
A、中国历史故事
B、中国古代传说和寓言
C、佛教
D、《圣经》(The Bible)

6、“母慈子孝”这个成语体现了什么中国文化?
A、儒家文化的孝
B、儒家文化的礼
C、儒家文化的仁
D、道家文化的矛盾互相转化

7、有的汉字一半表示意义、一半表示发音,比如“湖”,这种文字叫做( )。
A、象形字
B、表音字
C、表意字
D、形声字

8、这个汉字“明”在刚刚创造出来时的意思是( )。
A、明天
B、明亮
C、明白
D、太阳

9、“猢”这个汉字是形声字,它的意思是()。
A、蝴蝶
B、湖水
C、一种食物
D、一种动物

10、“糊”这个汉字是形声字,它的意思是()。
A、蝴蝶
B、湖水
C、一种食物
D、一种动物

11、中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汉字叫做()。
A、甲骨文
B、金文
C、篆书
D、楷书

12、“甲骨文”是谁发现的?
A、王胜利
B、王小明
C、王朋朋
D、王懿荣

13、汉字字体的发展顺序是()。
A、甲骨文→隶书→篆书→楷书→金文
B、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C、楷书→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
D、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甲骨文

14、汉字不但在中国使用,还曾经在哪些国家和地区使用?
A、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
B、日本、俄罗斯
C、日本、泰国
D、越南、柬埔寨

15、六种创造汉字的方法叫做()
A、“六书”
B、“六体”
C、“六字”
D、“六种”

16、下列哪个是象形字?
A、湖
B、山
C、河
D、休

17、下列哪个是指示字?
A、湖
B、山
C、本
D、休

18、下列哪个是会意字?
A、湖
B、山
C、本
D、休

19、下列哪个是形声字?
A、湖
B、山
C、本
D、休

20、这个甲骨文汉字是()
A、安
B、书
C、寒
D、李

21、成语是作为整体来使用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多是四个字。

22、四个字的词都是成语。

23、成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成语,只是说话者偶然的创造一个词。

24、古人偶然创造的词因为使用频繁逐渐固定下来,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的成语。

2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人重视种树。

2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27、“以柔克刚”这个成语体现了道家思想。

28、所有的成语都来源于中国文化故事。

29、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30、汉字是一种表音文字。

31、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

32、汉字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字。

33、有些汉字即可以表示意义、又可以表示发音,比如“湖”。

34、日、月、山、水、火等等这些汉字是表示发音的。

35、日、月、山、水、火等等这些汉字写出来就是那个东西的样子,是表意的。

36、金文之所以叫金文,因为它是铸在一种金属器具——青铜器上的。

37、汉字是世界上从古到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唯一仍在大范围使用的表意文字。

38、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写了一本关于汉字的书,叫《说文解字》。

39、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写了一本关于汉字的书,叫《汉字》。

40、“从”是形声字。

41、“从”是会意字。

42、“人”是象形字。

43、“河”是形声字。

44、“好”在甲骨文里的意思是女人生了孩子就是好事儿。

第四章 宗教

4.1 来生的幸福——中国佛教随堂测验

1、流行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的佛教也被称为( )。
A、汉传佛教
B、南传佛教
C、藏传佛教
D、中国佛教

2、流行于中国西藏的佛教也被称为( )。
A、汉传佛教
B、南传佛教
C、藏传佛教
D、中国佛教

3、流行于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及中国云南省傣族地区等的佛教也被称为( )。
A、汉传佛教
B、南传佛教
C、藏传佛教
D、中国佛教

4、佛教传入中国是在大概2000年前的( )。
A、秦朝
B、东汉
C、唐朝
D、清朝

5、中国古典小说( )讲的就是玄唐僧玄奘师徒四人去印度求取佛经,经历了八十一道难关,终于取到了佛经。
A、《玄奘的故事》
B、《西游记》
C、《孙悟空》
D、《佛经》

6、唐朝的玄奘法师去印度求取佛经,回国后写了一本书描写他求取佛经的途径的100多个国家,这本书叫( )。
A、《玄奘的故事》
B、《西游记》
C、《孙悟空》
D、《大唐西域记》

7、佛教传入中国是在大概500年前的清朝。

8、佛教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9、汉传佛教认为人生就是苦海,佛教就像大海里的船,能够把人从苦海里拯救出来,带人离开苦海。

10、佛教传入中国后,引导大家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与和谐。

11、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讲的就是唐代僧人玄奘去印度求取佛经的故事。

12、在中国,佛教徒信仰佛教,不但是为了让自己脱离苦海、获得解脱,还要帮助所有受苦的人脱离苦难。

4.2 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道教随堂测验

1、下列哪个宗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道教有三个基本源头,下列哪个不是道教的源头?
A、鬼神崇拜
B、神仙方术
C、黄老学说
D、佛教

3、过春节的时候,中国人会贴门神,门神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老百姓的保护神,也是( )的神仙之一。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4、道教相信丹药使人长生不老,其实,丹药对治病没什么效果、更不能长生不老,但它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发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活字印刷术

5、“黄老学说”里的“老”指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墨子

6、道教的庙宇叫()。
A、佛寺
B、寺庙
C、禅房
D、道观

7、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8、道教的庙宇叫“道观”。

9、道教只崇拜一个神,那就是老子。

10、道教是一种多神崇拜的宗教,它的神仙体系非常复杂,神仙也特别多。

11、佛教重视的是对来生的追求,道教也是一样的。

12、道教主张遵循自然的规律,讲究长生不老,最终得道成仙。

4.3 鬼神的世界——中国人的民间信仰随堂测验

1、中国人的民间信仰主要体现在对天地和祖先的崇拜,一年中有很多次祭祀祖先的活动,下列哪个节日中国人会祭拜祖先?
A、清明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国庆节

2、清明节这天,中国人做什么祭拜祖先?
A、吃汤圆
B、扫墓
C、爬山
D、吃月饼

3、中国人还信仰许多民间神,比如“灶神”,中国人把“灶神”供奉在()。
A、客厅
B、卧室
C、家门外
D、厨房

4、中国的民间神中,住在地底下,工作主要是保护街道和乡村的神叫做()。
A、灶神
B、土地神
C、城隍爷
D、月老

5、中国的民间神中,城市的保护神叫做()。
A、灶神
B、土地神
C、城隍爷
D、月老

6、中国的民间神中,保佑人们发财,保证买卖公平的神叫做()。
A、灶神
B、土地神
C、城隍爷
D、财神

7、中国的民间神中,掌管爱情和婚姻的神叫做()。
A、灶神
B、土地神
C、城隍爷
D、月老

8、月老是保佑人们发财,保证买卖公平的神。

9、城隍爷这个神住在地底下,工作主要是保护街道和乡村。

10、中国的民间神中,城市的保护神叫做城隍爷。

11、土地神住在地底下,工作主要是保护街道和乡村。

12、财神是保佑人们发财,保证买卖公平的神。

13、民间信仰和儒家思想、佛教、道教一起,构成了中国人的传统道德体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是老百姓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第四章 宗教

1、流行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的佛教也被称为()。
A、汉传佛教
B、南传佛教
C、藏传佛教
D、中国佛教

2、流行于中国西藏的佛教也被称为()。
A、汉传佛教
B、南传佛教
C、藏传佛教
D、中国佛教

3、流行于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及中国云南省傣族地区等的佛教也被称为()。
A、汉传佛教
B、南传佛教
C、藏传佛教
D、中国佛教

4、佛教传入中国是在大概2000年前的()。
A、秦朝
B、东汉
C、唐朝
D、清朝

5、中国古典小说()讲的就是玄唐僧玄奘师徒四人去印度求取佛经,经历了八十一道难关,终于取到了佛经。
A、《玄奘的故事》
B、《西游记》
C、《孙悟空》
D、《佛经》

6、唐朝的玄奘法师去印度求取佛经,回国后写了一本书描写他求取佛经的途径的100多个国家,这本书叫()。
A、《玄奘的故事》
B、《西游记》
C、《孙悟空》
D、《大唐西域记》

7、下列哪个宗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8、道教有三个基本源头,下列哪个不是道教的源头?
A、鬼神崇拜
B、神仙方术
C、黄老学说
D、佛教

9、过春节的时候,中国人会贴门神,门神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老百姓的保护神,也是()的神仙之一。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0、道教相信丹药使人长生不老,其实,丹药对治病没什么效果、更不能长生不老,但它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发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活字印刷术

11、“黄老学说”里的“老”指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墨子

12、道教的庙宇叫()。
A、佛寺
B、寺庙
C、禅房
D、道观

13、中国人的民间信仰主要体现在对天地和祖先的崇拜,一年中有很多次祭祀祖先的活动,下列哪个节日中国人会祭拜祖先?
A、清明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国庆节

14、清明节这天,中国人做什么祭拜祖先?
A、吃汤圆
B、扫墓
C、爬山
D、吃月饼

15、下列哪个节日不是祭祀祖先的节日?
A、除夕
B、清明节
C、中元节(鬼节)
D、国庆节

16、中国人还信仰许多民间神,比如“灶神”,中国人把“灶神”供奉在()。
A、客厅
B、卧室
C、家门外
D、厨房

17、中国的民间神中,住在地底下,工作主要是保护街道和乡村的神叫做()。
A、灶神
B、土地神
C、城隍爷
D、月老

18、中国的民间神中,城市的保护神叫做()。
A、灶神
B、土地神
C、城隍爷
D、月老

19、中国的民间神中,保佑人们发财,保证买卖公平的神叫做()。
A、灶神
B、土地神
C、城隍爷
D、财神

20、中国的民间神中,掌管爱情和婚姻的神叫做()。
A、灶神
B、土地神
C、城隍爷
D、月老

21、佛教传入中国是在大概500年前的清朝。

22、佛教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23、汉传佛教的教义简单说来就是人世间有很多苦难,这些苦难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消除苦难的方法是什么。

24、汉传佛教认为人生就是苦海,佛教就像大海里的船,能够把人从苦海里拯救出来,带人离开苦海。

25、佛教传入中国后,引导大家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与和谐。

26、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讲的就是唐代僧人玄奘去印度求取佛经的故事。

27、在中国,佛教徒信仰佛教,不但是为了让自己脱离苦海、获得解脱,还要帮助所有受苦的人脱离苦难。

28、佛教是发源于中国的宗教。

29、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30、道教思想的第三种来源是黄老学说,这里的“黄老”指的是黄帝和老子。

31、道教的庙宇叫“道观”。

32、道教只崇拜一个神,那就是老子。

33、道教是一种多神崇拜的宗教,它的神仙体系非常复杂,神仙也特别多。

34、佛教重视的是对来生的追求,道教也是一样的。

35、道教主张遵循自然的规律,讲究长生不老,最终得道成仙。

36、月老是保佑人们发财,保证买卖公平的神。

37、城隍爷这个神住在地底下,工作主要是保护街道和乡村。

38、中国的民间神中,城市的保护神叫做城隍爷。

39、土地神住在地底下,工作主要是保护街道和乡村。

40、财神是保佑人们发财,保证买卖公平的神。

41、民间信仰和儒家思想、佛教、道教一起,构成了中国人的传统道德体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是老百姓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第五章 古代教育

5.1 儒家文化的传承——中国古代教育随堂测验

1、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开始,中国就有了正式的学校教育。那时的学校教“六艺”,“六艺”指的是()。
A、礼、乐、射、御、书、数
B、六种造字方法
C、六本古书
D、六个人的名字

2、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私学”(即私人学校),相传开创私学的人是()。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3、中国古代教育主要教什么?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佛教
D、农业生产

4、“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意思是()。
A、高人才能读书
B、所有职业都是低下的,只有读书才是正途
C、读书才能找到好工作
D、读书人看不起其他人

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意思是()。
A、父亲就是自己的老师
B、老师比父亲更重要
C、父亲比老师更重要
D、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作父亲一样尊重

6、在古代中国,老师和父母都认为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都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请问“不打不成器”的意思是()。
A、学生就是机器
B、机器能打,小孩儿不能打
C、小孩儿和机器都不能打
D、不用打的方法教育学生,学生就没办法教好。

7、孔子创办“私学”,从那时起,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去学校学习了。

8、中国的古代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官学就是办的学校,私学就是私人办的学校。

9、中国古代教育主要教儒家思想的内容。

10、中国古代教育重视科技,所以中国古代科技很发达。

11、“程门立雪”这个成语体现了尊重教师的传统文化。

12、中国古代重视教育,教师受人尊重、社会地位非常高,从这句俗语就能看出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5.2 一考定终生——科举考试随堂测验

1、从隋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结束,科举考试总共经历了1300多年,组织这种考试的目的是()。
A、大学入学考试
B、中学入学考试
C、选拔国家管理人才
D、赚钱

2、科举考试主要考什么?
A、儒家文化的内容
B、道家思想的内容
C、佛教思想
D、农业生产知识

3、科举考试是组织的有系统的考试,正式的科举考试有四个级别,他们是()。
A、一试、二试、三试、四试
B、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C、初级、中极、中高级、高级
D、初试、中试、中高试、高试

4、科举考试的最高级考试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得第一名的人叫()。
A、状元
B、冠军
C、第一名
D、胜利者

5、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曾经也举行过科举考试的乡试,地点就在( )。
A、云南大学
B、翠湖
C、圆通寺
D、云南师范大学

6、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结束,一共经历了1300多年。

7、科举考试是组织的有系统的考试,正式的科举考试有四个级别。从低到高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8、有了科举考试,平民百姓也有机会通过读书考试来改变命运,也能挑选到合适的管理人才。

9、只有官员的子女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10、科举考试最高级别是殿试,皇帝亲自主持。

第五章 古代教育

1、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开始,中国就有了正式的学校教育。那时的学校教“六艺”,“六艺”指的是()。
A、礼、乐、射、御、书、数
B、六种造字方法
C、六本古书
D、六个人的名字

2、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私学”(即私人学校),相传开创私学的人是()。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3、中国古代教育主要教什么?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佛教
D、农业生产

4、“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意思是()。
A、高人才能读书
B、所有职业都是低下的,只有读书才是正途
C、读书才能找到好工作
D、读书人看不起其他人

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意思是()。
A、父亲就是自己的老师
B、老师比父亲更重要
C、父亲比老师更重要
D、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作父亲一样尊重

6、在古代中国,老师和父母都认为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都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请问“不打不成器”的意思是()。
A、学生就是机器
B、机器能打,小孩儿不能打
C、小孩儿和机器都不能打
D、不用打的方法教育学生,学生就没办法教好。

7、从隋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结束,科举考试总共经历了1300多年,组织这种考试的目的是()。
A、大学入学考试
B、中学入学考试
C、选拔国家管理人才
D、赚钱

8、科举考试主要考什么?
A、儒家文化的内容
B、道家思想的内容
C、佛教思想
D、农业生产知识

9、科举考试是组织的有系统的考试,正式的科举考试有四个级别,他们是()。
A、一试、二试、三试、四试
B、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C、初级、中极、中高级、高级
D、初试、中试、中高试、高试

10、科举考试的最高级考试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得第一名的人叫()。
A、状元
B、冠军
C、第一名
D、胜利者

11、科举考试的最高级考试叫做(),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
A、会试
B、乡试
C、殿试
D、院试

12、科举考试的题目来自()。
A、道家文化
B、佛教知识
C、儒家文化的经典“四书五经”
D、农业、科技知识

13、孔子创办“私学”,从那时起,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去学校学习了。

14、中国的古代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官学就是办的学校,私学就是私人办的学校。

15、中国古代教育主要教儒家思想的内容。

16、中国古代教育重视科技,所以中国古代科技很发达。

17、“程门立雪”这个成语体现了尊重教师的传统文化。

18、中国古代重视教育,教师受人尊重、社会地位非常高,从这句俗语就能看出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19、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结束,一共经历了1300多年。

20、科举考试是组织的有系统的考试,正式的科举考试有四个级别。从低到高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21、有了科举考试,平民百姓也有机会通过读书考试来改变命运,也能挑选到合适的管理人才

22、只有官员的子女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23、科举考试最高级别是殿试,皇帝亲自主持。

第六章 古代科技

6.1 时间的智慧——24节气随堂测验

1、中国古代使用“阴历”记录日期,阴历是古人看()的圆缺制定出来的。
A、太阳
B、月亮
C、花草
D、树木

2、中国古人发现,冬天的某一天一棵树的影子是一年中最长的,人们就给这天取了个名字,叫做“日至”,也叫做(),日期是12月23日左右。
A、冬至
B、夏至
C、清明
D、小寒

3、中国古人发现,夏天的某一天一棵树的影子是一年中最短的,人们就给这天取了个名字,叫做“日短至”,也叫做(),日期是6月22日左右。
A、冬至
B、夏至
C、清明
D、小寒

4、表示春天开始的节气()。
A、立春
B、夏至
C、冬至
D、清明

5、“天气回暖,春雷滚滚,地下冬眠的动物被惊醒了”这句话讲的是哪个节气?
A、雨水
B、立冬
C、惊蛰
D、立秋

6、古人们使用24节日,作用是()。
A、观察太阳
B、观察月亮
C、观察人的变化
D、区分一年四季,指导农业生产

7、“小满”这个节气意思是,北方小麦区,夏熟小麦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没完全成熟,只是小满,还没大满。

8、“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句节气谚语的意思是小雪节气如果下雪,冻死了土里的害虫,第二年必定是个丰收之年。

9、“立秋”的意思是秋天的开始。

10、北半球夏天白天最长,晚上最短的一天在6月22号左右,叫做“夏至”。

11、“芒种”的意思是夏熟作物小麦长出了麦芒,可以收获了,还有一种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忙着种”,这是农民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6.2 平衡的艺术——中医随堂测验

1、中医有“阴阳理论”,“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世界万物都存在阴和阳,比如太阳和月亮就是“阴——阳”关系,太阳属于()。
A、阴
B、阳
C、不阴不阳
D、又阴又阳

2、中医怎么给病人看病,简单来说,中医的诊断方法就是四个字:()。
A、望、闻、问、切
B、看、听、闻、摸
C、量体温、量血压、化验血液、化验小便
D、看眼睛、看鼻子、看舌头、看耳朵

3、()的意思是听,听病人说话声音是否有力,说话时声音的大小、气是否足。
A、望
B、闻
C、问
D、切

4、()的意思是把脉,摸病人手腕部位,感觉动脉跳动的快慢和强弱,了解病人的身体情况。
A、望
B、闻
C、问
D、切

5、中医用“针灸”的方法治病,作用是疏通经络,让气能够顺畅地运行。扎针的艾灸的位置是身体的什么位置?
A、身体随便什么位置
B、头部
C、手和脚
D、穴位

6、五行学说是中国的一种古老哲学思想,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五种物质构成的,它们是()。
A、花、树、草、云、水
B、雨、云、水、火、气
C、金、木、水、火、土
D、铁、铜、金、银、铝

7、中医认为气和血是两种人体内的基本物质,气和血不足时会引起头晕、失眠、精神不好、脸色萎黄等等症状。

8、中医治病还有一个原则,就是“治未病”,未病指的是将来可能发生的疾病,指的是疾病还没发生但将要发生。

9、根据中医的“阴阳理论”,当身体阴阳不平衡的时候,人就会得病。

10、“针灸”其实是两种治疗方法,针和灸。“灸”指的是用点燃的艾条熏蒸一定的身体部位。

11、中医的“整体观念”意思是中医治病是将人的身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所以可能出现“头痛医脚、脚痛医头”的情况。

第六章 古代科技

1、中国古代使用“阴历”记录日期,阴历是古人看()的圆缺制定出来的。
A、太阳
B、月亮
C、花草
D、树木

2、中国古人发现,冬天的某一天一棵树的影子是一年中最长的,人们就给这天取了个名字,叫做“日至”,也叫做(),日期是12月23日左右。
A、冬至
B、夏至
C、清明
D、小寒

3、中国古人发现,夏天的某一天一棵树的影子是一年中最短的,人们就给这天取了个名字,叫做“日短至”,也叫做(),日期是6月22日左右。
A、冬至
B、夏至
C、清明
D、小寒

4、古人们使用24节日,作用是()。
A、观察太阳
B、观察月亮
C、观察人的变化
D、区分一年四季,指导农业生产

5、表示春天的开始的节气是()。
A、立春
B、春分
C、雨水
D、清明

6、“天气回暖,春雷滚滚,地下冬眠的动物被惊醒了”这句话讲的是哪个节气?
A、雨水
B、立冬
C、惊蛰
D、立秋

7、中医有“阴阳理论”,“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世界万物都存在阴和阳,比如太阳和月亮就是“阴——阳”关系,太阳属于()。
A、阴
B、阳
C、不阴不阳
D、又阴又阳

8、五行学说是中国的一种古老哲学思想,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五种物质构成的:它们是()。
A、花、树、草、云、水
B、雨、云、水、火、气
C、金、木、水、火、土
D、铁、铜、金、银、铝

9、中医怎么给病人看病,简单来说,中医的诊断方法就是四个字:()。
A、望、闻、问、切
B、看、听、闻、摸
C、量体温、量血压、化验血液、化验小便
D、看眼睛、看鼻子、看舌头、看耳朵

10、()的意思是把脉,摸病人手腕部位,感觉动脉跳动的快慢和强弱,了解病人的身体情况。
A、望
B、闻
C、问
D、切

11、()的意思是听,听病人说话声音是否有力,说话时声音的大小、气是否足。
A、望
B、闻
C、问
D、切

12、中医用“针灸”的方法治病,作用是疏通经络,让气能够顺畅地运行。扎针的艾灸的位置是身体的什么位置?
A、身体随便什么位置
B、头部
C、手和脚
D、穴位

13、“小满”这个节气意思是,北方小麦区,夏熟小麦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没完全成熟,只是小满,还没大满。

14、“芒种”的意思是夏熟作物小麦长出了麦芒,可以收获了,还有一种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忙着种”,这是农民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15、“立秋”的意思是秋天的开始。

16、北半球夏天白天最长,晚上最短的一天在6月22号左右,叫做“夏至”。

17、“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句节气谚语的意思是小雪节气如果下雪,冻死了土里的害虫,第二年必定是个丰收之年。

18、中医的“整体观念”意思是中医治病是将人的身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所以可能出现“头痛医脚、脚痛医头”的情况。

19、根据中医的“阴阳理论”,当身体阴阳不平衡的时候,人就会得病。

20、中医认为气和血是两种人体内的基本物质,气和血不足时会引起头晕、失眠、精神不好、脸色萎黄等等症状。

21、“针灸”其实是两种治疗方法,针和灸。“灸”指的是用点燃的艾条熏蒸一定的身体部位。

22、中医治病还有一个原则,就是“治未病”,未病指的是将来可能发生的疾病,指的是疾病还没发生但将要发生。

6.2 平衡的艺术——中医

1、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1. 你知道中医吗?你体验过中医的治疗方式吗?请谈一谈你的经验。学了这一课,你对中医有什么看法? 2. 你们国家除了西医,还有什么传统医学和治疗方法,请简单介绍一下儿。(可以上传图片让大家看一看)

第七章 文学

7.1 三千年前的歌谣——《诗经》随堂测验

1、《诗经》中的诗歌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它们是:
A、风、雅、颂
B、诗、词、赋
C、字、词、句
D、比喻、排比、对仗

2、《诗经》里有一句诗:“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句诗的意思是:
A、一天不见,好像隔了三天那么久
B、一天不见,好像隔了三个星期那么久
C、一天不见,好像隔了三个月那么久
D、一天不见,好像隔了三个季节那么久

3、《诗经》里的诗歌来自于( )的西周到春秋时代。
A、3000多年前
B、500多年前
C、300多年前
D、200多年前

4、以下不属于《诗经》中诗歌特点的是:
A、一般是“四言诗”,即每句四个字
B、一般节奏感比较强
C、用重复的手法体现丰富的感情
D、内容以政治为主

5、《诗经》里的诗歌其实全是当时的歌词。

6、《诗经》中有很多关于爱情的诗。

7、“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国人用这句诗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

8、《诗经》里的诗歌写的全是王的事情。

9、在《诗经》时代,人们对爱情的观念比较开放。

10、《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多数都不清楚。

7.2 打开唐诗之门,遇上诗仙李白——唐诗随堂测验

1、李白生活在以下哪个朝代?
A、元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2、以下诗句属于五言诗的是:
A、对影成三人
B、李白乘舟将欲行
C、自称臣是酒中仙
D、遥看瀑布挂前川

3、以下属于五言诗的是?
A、对影成三人
B、李白乘舟将欲行
C、自称臣是酒中仙
D、遥看瀑布挂前川

4、以下哪一点不是唐朝诗歌兴盛的原因?
A、唐朝经济繁荣
B、唐朝文化兴盛
C、唐朝文化政策宽松
D、唐朝没有战争

5、下列哪句不是李白写的:
A、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6、李白喜欢和朋友游山玩水。

7、“天子呼来不上船”,这句诗的意思是天子不上船。

8、《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李白对朋友的想念。

9、李白的诗给人一种自由洒脱的感觉。

10、诗到了唐朝达到了一个发展的全盛时期。

7.3 文学史上的明星——四大名著随堂测验

1、以下不属于“四大名著”的是:
A、《儒林外史》
B、《西游记》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2、关于《红楼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作者是曹雪芹
B、讲述了唐僧和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C、这部小说是根据作者的家族经历改写的
D、描写了当时家庭、婚姻、男女感情

3、关于《西游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作者是吴承恩
B、小说描述了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C、小说描述了一个爱情故事
D、主要人物是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

4、以下不属于《三国演义》中所提到的“三国”的是:
A、魏
B、蜀
C、吴
D、晋

5、“四大名著”是中国最著名的四部古典长篇小说。

6、明朝和清朝流行的文学形式是散文。

7、明朝和清朝,小说流行,因为普通老百姓开始读书写字,他们喜欢买小说来读。

8、《红楼梦》写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

9、《水浒传》描写的是一个农民起义的故事。

10、《三国演义》描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第七章 文学

1、《诗经》里的诗歌来自于( )的西周到春秋时代。
A、3000多年前
B、500多年前
C、1000多年前
D、200多年前

2、《诗经》中的诗歌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它们是:
A、风、雅、颂
B、诗、词、赋
C、字、词、句
D、说、唱、写

3、《诗经》里有一句诗:“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句诗的意思是:
A、一天不见,好像隔了三天那么久
B、一天不见,好像隔了三个星期那么久
C、一天不见,好像隔了三个月那么久
D、一天不见,好像隔了三个季节那么久

4、李白生活在以下哪个朝代?
A、元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5、唐诗可以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五言诗指的是:
A、一首诗有五句话
B、一句诗五个字
C、一句诗七个字
D、每首诗里都有“五”这个字

6、以下诗句属于五言诗的是:
A、对影成三人
B、李白乘舟将欲行
C、自称臣是酒中仙
D、遥看瀑布挂前川

7、以下哪一点不是唐朝诗歌兴盛的原因?
A、唐朝经济繁荣
B、唐朝文化兴盛
C、唐朝文化政策宽松
D、唐朝没有战争

8、下列哪句不是李白写的:
A、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9、以下不属于“四大名著”的是:
A、《儒林外史》
B、《西游记》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10、关于《红楼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作者是曹雪芹
B、讲述了唐僧和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C、这部小说是根据作者的家族经历改写的
D、描写了当时家庭、婚姻、男女感情

11、以下不属于《三国演义》中所提到的“三国”的是:
A、魏
B、蜀
C、吴
D、王

12、关于《西游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作者是吴承恩
B、小说描述了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C、小说描述了一个爱情故事
D、主要人物是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

13、以下不属于《诗经》中诗歌特点的是:
A、一般是“四言诗”,即每句四个字
B、一般节奏感比较强
C、用重复的手法体现丰富的感情
D、内容以政治为主

14、《诗经》里的诗歌其实全是当时的歌词。

15、《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多数都不清楚。

16、在《诗经》时代,人们对爱情的观念比较开放。

17、《诗经》中有很多关于爱情的诗。

18、《诗经》里的诗歌写的全是王的事情。

19、“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国人用这句诗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

20、诗到了唐朝达到了一个发展的全盛时期。

21、“天子呼来不上船”,这句诗的意思是天子不上船。

22、李白的诗给人一种自由洒脱的感觉。

23、《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李白对朋友的想念。

24、李白喜欢和朋友游山玩水。

25、“四大名著”是中国最著名的四部古典长篇小说。

26、明朝和清朝流行的文学形式是散文。

27、明朝和清朝,小说流行,因为普通老百姓开始读书写字,他们喜欢买小说来读。

28、《红楼梦》写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

29、《水浒传》描写的是一个农民起义的故事。

30、《三国演义》描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第八章 艺术

8.1 笔墨纸砚的艺术——中国书画随堂测验

1、以下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
A、书
B、墨
C、纸
D、笔

2、以下材料中,常用来做毛笔的不包括:
A、狼毛
B、兔毛
C、猫毛
D、羊毛

3、中国的书画用纸,最有名的是:
A、白纸
B、宣纸
C、布纸
D、草纸

4、以下哪种是中国传统绘画:
A、水墨画
B、铅笔画
C、水彩画
D、油画

5、典型的中国水墨画不需要以下哪种材料?
A、水
B、墨
C、毛笔
D、尺

6、以下关于中西绘画,描述不正确的是:
A、西方绘画注重“形似”
B、中国绘画注重“神似”
C、中国绘画只画山水,西方绘画只画人物
D、西方绘画注重描写对象的比例,给人真实的感受

7、中国的传统绘画也被称为“国画”。

8、关于毛笔,一般来说,狼毫硬,兔毫软。

9、500年前,毛笔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

10、典型的水墨画只用水和墨两种材料,只有黑白两色。

11、《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京的的景象。

8.2 土与火的故事——中国瓷器随堂测验

1、中国古代瓷器可能没有卖到过以下哪个地方?
A、美国
B、印度
C、欧洲
D、日本

2、以下不是瓷器和陶器区别的是:
A、使用原料不同
B、瓷器贵,陶器便宜
C、瓷器外面有釉,陶器没有
D、烧制温度不同

3、中国有“四大名陶”,其中之一就在云南,叫做:
A、白陶
B、紫砂陶
C、黑陶
D、云南建水紫陶

4、唐朝的最有代表性的瓷器叫做( ),烧制后会呈现出三种主要的颜色,蓝、白、黄。
A、唐三彩
B、粉彩瓷
C、青花瓷
D、颜色釉瓷

5、以下不属于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的是:
A、青花瓷
B、紫陶
C、玲珑瓷
D、粉彩瓷

6、图中景德镇的有名瓷器叫做:
A、白瓷
B、颜色釉瓷
C、玲珑瓷
D、粉彩瓷

7、在英文中,“瓷器”和“中国”是一个词,可见中国在古代是一个生产瓷器的大国。

8、瓷器的发明就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9、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一种陶制品。

10、陶器烧制的温度在800度左右,瓷器一般在1200度以上。

11、青花瓷由白色和蓝色构成,是中国瓷器的主要品种之一。

8.3 传统戏剧的代表——中国京剧随堂测验

1、京剧形成的时间大概是:
A、1000年前后
B、1998年前后
C、1800年前后
D、2000年前后

2、以下关于“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女性角色
B、是老年人角色
C、是男性角色
D、会功夫

3、以下关于“丑”角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分文丑和武丑两类
B、文丑一般是活泼、滑稽可笑的角色
C、一般留着大胡子,看不清脸
D、常常在鼻子这儿涂上一块白色

4、以下不属于京剧人物角色的是:
A、老
B、旦
C、生
D、净

5、以下不属于京剧“旦”角的是:
A、青衣
B、老生
C、花旦
D、花旦

6、以下不属于京剧表演方式的是:
A、唱
B、念
C、跳
D、打

7、京剧是北京土生土长的一种地方戏剧。

8、“生”是男性角色,主要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

9、“旦”是京剧里的女性角色,只能由女演员来表演。

10、“花旦”是武功厉害的女性,武旦、刀马旦是漂亮、富贵的女性角色。

11、京剧的表演方式“念”指的是人物说话。

第八章 艺术

1、以下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
A、书
B、墨
C、纸
D、笔

2、以下材料中,常用来做毛笔的不包括:
A、狼毛
B、兔毛
C、猫毛
D、羊毛

3、中国的书画用纸,最有名的是:
A、白纸
B、宣纸
C、布纸
D、草纸

4、以下哪种属于中国传统绘画:
A、水墨画
B、铅笔画
C、水彩画
D、油画

5、典型的中国水墨画不需要以下哪种材料?
A、水
B、墨
C、毛笔
D、彩色颜料

6、以下关于中西绘画,描述不正确的是:
A、西方绘画注重“形似”
B、中国绘画注重“神似”
C、中国绘画只画山水,西方绘画只画人物
D、西方绘画注重描写对象的比例,给人真实的感受

7、中国古代瓷器可能没有卖到过以下哪个地方?
A、美国
B、印度
C、欧洲
D、日本

8、以下不是瓷器和陶器区别的是:
A、使用原料不同
B、瓷器贵,陶器便宜
C、瓷器外面有釉,陶器没有
D、烧制温度不同

9、中国有“四大名陶”,其中之一就在云南,叫做:
A、白陶
B、紫砂陶
C、黑陶
D、云南建水紫陶

10、唐朝的最有代表性的瓷器叫做( ),烧制后会呈现出三种主要的颜色,蓝、白、黄。
A、唐三彩
B、粉彩瓷
C、青花瓷
D、颜色釉瓷

11、以下不属于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的是:
A、青花瓷
B、紫陶
C、玲珑瓷
D、粉彩瓷

12、图中景德镇的有名瓷器叫做:
A、白瓷
B、颜色釉瓷
C、玲珑瓷
D、粉彩瓷

13、京剧形成的时间大概是:
A、1000年前后
B、1998年前后
C、1800年前后
D、2000年前后

14、以下关于“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女性角色
B、是老年人角色
C、是男性角色
D、会功夫

15、以下关于“丑”角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分文丑和武丑两类
B、文丑一般是活泼、滑稽可笑的角色
C、一般留着大胡子,看不清脸
D、常常在鼻子这儿涂上一块白色

16、以下不属于京剧人物角色的是:
A、老
B、旦
C、生
D、净

17、以下不属于“旦”角的是:
A、青衣
B、老生
C、花旦
D、花旦

18、以下不属于京剧表演方式的是:
A、唱
B、念
C、跳
D、打

19、中国的传统绘画也被称为“国画”。

20、关于毛笔,一般来说,狼毫硬,兔毫软。

21、500年前,毛笔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

22、典型的水墨画只用水和墨两种材料,只有黑白两色。

23、《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京的的景象。

24、在英文中,“瓷器”和“中国”是一个词,可见中国在古代是一个生产瓷器的大国。

25、瓷器的发明就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26、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一种陶制品。

27、陶器烧制的温度在800度左右,瓷器一般在1200度以上。

28、青花瓷由白色和蓝色构成,是中国瓷器的主要品种之一。

29、京剧是北京土生土长的一种地方戏剧。

30、“生”是男性角色,主要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

31、“旦”是京剧里的女性角色,只能由女演员来表演。

32、“花旦”是武功厉害的女性,武旦、刀马旦是漂亮、富贵的女性角色。

33、京剧的表演方式“念”指的是人物说话。

第九章 传统建筑

9.1 古代皇帝的家——故宫随堂测验

1、故宫原来的名字是:
A、紫禁城
B、大雄宝殿
C、青云观
D、人民大会堂

2、故宫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王朝——( )的皇宫。
A、唐朝
B、秦朝
C、明朝和清朝
D、汉朝

3、以下关于故宫的描述正确的是:
A、故宫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
B、故宫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宫,有600多年历史了
C、古时候,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随便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