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68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超星建筑材料检测与选用(公选课)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86 min read

超星建筑材料检测与选用(公选课)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1 建筑材料与检测基本知识

单元测验一

1、超星材料抗拉强度为试样拉断前的建筑检测最大负荷的应力。 ( )

2、选用习通、公选体积密度是课课课后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后答质量。

3、案学软化系数越大,作业说明材料的抗渗性越好。

4、答案材料的超星材料抗渗性主要决定于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特征。

5、建筑检测松散材料的选用习通ρ0、ρ0`相近。公选

6、课课课后材料的后答体积吸水率就是材料的开口孔隙率。

7、吸水率就是含水率。

8、孔隙率又称空隙率。

9、冻融破坏作用是从外表面开始剥落逐步向内部深入的。

10、建筑材料按化学性质分三大类:( ) 、( ) 、( )

11、当水与材料接触时,沿水滴表面作切线,此切线和水与材料接触面的夹角,称 ( ) 。

12、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可用吸水率表示,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 )和 ( )

13、材料在水作用下,保持原有性质的能力,称 ( ) 用 () 表示。

14、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 ( ) ,用 ( )或 ( )表示。

15、材料抗渗性大小与 ( ) 和 () 有关

16、材料的变形特征有两种类型 ( ) 和() 。

17、GB代表 ( ); JGJ代表 ( )

18、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 ) ,吸水性 ( ) , 抗冻性 ( ) ,导热性 ( ) ,强度 ( )。

项目一:建筑材料与检测基本知识-判断题

1、1、抗拉强度为试样拉断前的最大负荷的应力。

2、2、体积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3、3、软化系数越大,说明材料的抗渗性越好。

4、4、材料的抗渗性主要决定于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特征.

5、5、松散材料的ρ0、ρ0`相近。

2 通用硅酸盐水泥及其检测技术

单元测验二

1、用负压筛法测定水泥细度时,负压在( )Mpa范围内正常
A、3000-4000
B、4000-5000
C、4000-6000
D、5000-6000

2、安定性试验的沸煮法主要是检验水泥中是否含有过量的( )。
A、氧化钠
B、三氧化硫
C、游离氧化镁
D、游离氧化钙

3、氧化镁含量为( )是划分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的界限。
A、5%
B、10%
C、1 5%
D、20%

4、用ISO法检验水泥胶砂强度时,其规定水泥与标准砂的比为( );水灰比( );标准试验尺寸为( )。
A、A.1:3、0.5、40mm × 40mm × 160mm
B、B.1:2、0.4、150mm × 150mm × 150mm
C、C.1:3、0.6、150mm × 150mm × 550mm
D、C.1:3、0.5、150mm × 150mm × 550mm

5、在水泥安定性测定中,当雷氏夹中两试件煮后增加距离的平均值不大于( )时,即认定水泥安定性合格。
A、4mm
B、5mm
C、6mm
D、7mm

6、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 )

7、硅酸盐水泥中C2S早期强度底,后期强度高,而C3S正好相反。 ( )

8、按规范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迟于45min。 ( )

9、硅酸盐水泥的细度越细越好。 ( )

10、评价水泥质量时,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凝结时间的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时,则该水泥为废品。 ( )

项目二:通用硅酸盐水泥及其检测技术-习题-判断分析题

1、过火石灰用于建筑结构物中,使用时缺乏粘结力,但危害不大。

2、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3、石灰陈伏是为了降低石灰熟化时的发热量。

4、在空气中贮存过久的生石灰,不应照常使用。

5、生石灰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高,表示未分解完全的碳酸盐含量越高,则(CaO+MgO)含量相对降低,导致影响石灰的胶结性能。

6、硅酸盐水泥中C2S早期强度底,后期强度高,而C3S正好相反。

7、硅酸盐水泥中含有氧化钙、氧化镁及过多的石膏,都会造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

8、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9、按规范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迟于45min。

10、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所以在运输和贮存中不怕受潮。

3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及其检测技术

单元测验三

1、筛分试验用的是( )。
A、烘干砂
B、自然状态的砂
C、潮湿状态的砂
D、表干状态的砂

2、压碎值指标是表征( )强度的指标。
A、水泥砼
B、水泥
C、石子
D、砂

3、中砂的细度模数|为( )。
A、3.7~3.1
B、3.0~2.3
C、2.2~1.6
D、3.4~2.6

4、以下试验方法是用来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是( )。
A、李氏比重瓶法
B、容量瓶法
C、密度瓶法
D、网篮法

5、假设用p 1表示粗集料的真实密度,用p 2表示表观密度,用p 3表示表干密度,用p 4表示毛体积密度,则对于同种粗集料p 1、p 2、p 3、p 4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B )。
A、p 1>p 3>p 2>p 4
B、p 1>p 2>p 3>p 4
C、p 2>p 1>p 3>p 4
D、p 2>p 3>p 1>p 4

6、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尺寸的四分之一。 ( )

7、一个良好的级配,要求空隙率最小,总面积也不大。 ( )

8、两种集料的细度模数相同,它们的级配一定相同。 ( )

9、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优先采用偏碱性的石料加工而成。 ( )

10、石料抗压强度是以标准试件在干燥状态下单轴受压时的极限抗压强度表示的。( )

项目三:普通混凝土用砂、石及其检测技术-选择题

1、筛分试验用的是( )。 A.烘干砂 B.自然状态的砂 C.潮湿状态的砂

2、压碎值指标是表征( )强度的指标。 A、水泥砼 B、水泥 C、石子 D、砂

3、以下试验方法是用来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是( )。 A、李氏比重瓶法 B、容量瓶法 C、密度瓶法 D、网篮法

项目三:普通混凝土用砂、石及其检测技术-填空题

1、工程上一般将集料分为 和 。

2、细集料的粗细程度可以用 来表示

3、粗骨料颗粒级配有 和 之分。

4、级配是骨料各级粒径 情况,级配可通过 确定。

5、根据粒径的大小可将在水泥混凝土中集料分为两种:凡粒径小于 称为细集料,大于 称为粗集料。

4 普通混凝土及其检测技术

单元测验四

1、用于水泥混凝土的粗集料,采用连续级配与间断级配相比较其最明显的缺点是( D )。
A、单位用水量大
B、拌和物流动性差
C、拌和物易离析
D、单位水泥用量大

2、原材料确定时,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B )。
A、水泥用量
B、水灰比
C、骨料的质量
D、水泥的强度

3、水泥砼抗压、抗折强度试件的养护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为( )以上。
A、85%
B、90%
C、95%
D、100%

4、砼拌合物的流动性随砂率的增大而( )。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5、下面对新拌砼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步骤描述正确的是( )。 ①将坍落度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的地板上,双脚踏紧踢脚板。 ②将坍落度筒放在锥体砼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水平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顶面的距离,精确至lmm。 ③将新拌砼代表样分三次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1/3,并在每一层横截面上均匀插捣25次,最后一层补拌合物,并抹平表面。 ④垂直提起坍落度筒(在5~10s内完成)。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6、一组标准尺寸的砼试件的抗压强度测试值为32.5、 53.4、42.5(单位MPa)其它条件相同,则该组砼抗压强度的代表值为( )。
A、A.42.5
B、B.32.5
C、C.48.0
D、D.作废

7、普通混凝土必试项目有( )。
A、坍落度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
B、坍落度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及抗拉强度试验
C、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折强度试验
D、水灰比和抗压强度

8、当配制水泥混凝土用砂由粗砂改为中砂时,其砂率( )。
A、应适当减小
B、不变
C、应适当增加
D、无法判定

9、试拌混凝土时,如拌合物的和易性不符合要求,最常采用的方法是调整( )。
A、拌合用水量
B、砂率
C、水泥用量
D、水泥浆用量

10、坍落度小于( )的新拌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工作性。
A、20mm
B、15mm
C、10mm
D、5mm

11、在现场混凝土施工中,保持集料总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砂率值,可增大拌合物的流动性。 ( )

12、卵石混凝土比同条件配合比拌制的碎石混凝土的流动性好,但强度则低一些。 ( )

13、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底一些。 ( )

14、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水灰比成线性关系。 ( )

15、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试验室配合比二者的水灰比相同。 ( )

16、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能使混凝土强度大幅度提高的填充料。 ( )

17、在混凝土施工中,统计得出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越大,则表明混凝土生产质量越不稳定,施工水平越差。 ( )

18、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如果保持工作性和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可节约水泥的用量。 ( )

19、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小起决定作用的是加水量的大小。 ( )

20、不论是道路用还是桥梁用砼都以28d抗压强度为主要强度指标。 ( )

项目四:普通混凝土及其检测技术-习题

1、原材料确定时,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水泥用量 B、水灰比 C、骨料的质量

2、影响水泥土强度的因素有( )。 A.水泥剂量、土质 B.含水量 C.施工工艺 D.养生条件

3、下面对新拌砼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步骤描述正确的是( )。 ①将坍落度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的地板上,双脚踏紧踢脚板。 ②将坍落度筒放在锥体砼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水平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顶面的距离,精确至lmm。 ③将新拌砼代表样分三次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1/3,并在每一层横截面上均匀插捣25次,最后一层补拌合物,并抹平表面。 ④垂直提起坍落度筒(在5~10s内完成)。 A①⑨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⑧④

4、一组标准尺寸的砼试件的测试值为(单位MPa.)32.5、 53.4、42.5其它条件相同,则该组砼强度的代表值为( )。 A.42.5 B.32.5 C.48.0 D.作废

5、普通混凝土必检项目有( )。 A.坍落度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 B.坍落度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及抗拉强度试验 C.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折强度试验 D.水灰比和抗压强度

5 建筑砂浆及其检测技术

项目五:建筑砂浆及其检测技术-习题

1、新拌砂浆应保证有较好的和易性,硬化后有足够的( )。 A.强度 B.粘结力 C. 耐久性

2、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不得大于( ) A 20mm B 40mm C 30mm

3、用于确定砂浆强度等级的立方体试件边长尺寸为(  )mm。   A、70.7   B、70   C、100    D、150

4、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为( )mm时,该砂浆的保水性和硬化后性能均较好。 A.0-10 B.10-20 C.30-50 D.60-80

5、砂浆的流动性指标为( )。 A 坍落度 B 分层度 C 沉入度 D 维勃稠度

6 建筑钢材及其检测技术

单元测验六

1、钢筋经冷拉后,其屈服点( )、塑性和韧性( )。
A、升高、降低
B、降低、降低
C、升高、升高
D、降低、升高

2、塑性是钢材在受力破坏前可以经受变形的性能,通常用( C )表示。
A、硬度
B、屈服强度
C、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D、抗拉强度

3、钢材的屈强比越小,则结构的可靠性( )。
A、A.越低
B、B.越高
C、C.不变
D、D.二者无关

4、我国现行国家标准测定金属硬度的方法有( )。
A、A.布氏硬度
B、B.洛氏硬度
C、C.维氏硬度
D、D.欧氏硬度

5、评价建筑用钢技术性质的主要指标有( )。
A、强度、塑性、硬度
B、冷弯性能
C、回火、淬火
D、冲击韧性

6、钢材是以拉伸试验中的下屈服点的强度为屈服强度。 ( )

7、抗拉强度为试样拉断前的最大负荷的应力。 ( )

8、钢材的屈服强度越大,其延续结构损坏过程的潜力越小。 ( )

9、钢中的氧为有益元素。 ( )

10、锰对钢的性能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是一种有害元素。 ( )

项目六:建筑钢材及其检测技术-习题

1、钢筋经冷拉后,其屈服点、塑性和韧性( )。 A、升高、降低 B、降低、降低 C、升高、升高 D、降低、升高

2、评价建筑用钢技术性质的主要指标有( )。 A.强度、塑性、硬度 B.冷弯性能 C.回火、淬火 D.冲击韧性

3、塑性是钢材在受力破坏前可以经受变形的性能,通常用( )表示。 A硬度 B屈服强度 C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D 抗拉强度

4、含碳量低于——的碳铁合金称为碳素钢( )。 A.2% B.3% C.4% D.5%

5、钢材的屈强比越小,则结构的可靠性( )。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二者无关

7 墙体材料及其检测技术

项目七:墙体材料及其检测技术-习题

1、砖的强度等级用符号( )表示。   A、M    B、MU   C、ML    D、C

2、人造石材的主要优点是( )。 A.防火性能好 B.取材广泛、成本低 C.不腐蚀 D.保水性

3、下列不常用砌块是(  )。   A、混凝土砌块     B、粉煤灰砌块   C、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D、粘土砌快

4、下面哪些不是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点( ) 。 A、轻质    B、保温隔热     C、加工性能好    D、韧性好

5、利用媒矸石和粉媒灰等工业废渣烧砖,可以( ) 。 A、减少环境污染       B、节约大片良田粘土 C、节省大量燃料煤      D、大幅提高产量

8 防水材料及其检测技术

单元测试八

1、( )是保证沥青加热质量和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
A、闪点和燃点
B、软化点
C、含水量
D、针入度

2、石油沥青老化后,其延度较原沥青将( )。
A、升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D、前面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除针入度能够表示沥青材料的条件粘度之外,同样属于条件粘度的指标是( )
A、针入度指数
B、粘附性
C、延度
D、软化点

4、沥青的针入度指数是一种评价沥青( A )的指标。
A、感温性
B、耐久性
C、粘滞性
D、塑性

5、沥青中蜡的存在,对沥青路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导致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侔低,出现车辙
B、降低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
C、降低路面的抗滑性,影响行车安全
D、低温时路面抗裂性降低,出现裂缝

6、蜡组分对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与集料的粘附性等几乎没有影响。( )

7、针入度指数(PI)值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高。 ( )

8、含蜡沥青会使沥青路面的抗滑性降低,影响路面的行车安全。 ( )

9、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温度安定性和与矿质集料的粘附性均较差。 ( )

10、沥青混合料路面抗滑性能与沥青含蜡量无关。 ( )

项目八:防水材料及其检测技术-习题

1、( )是保证沥青加热质量和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 A.闪点和燃点 B.软化点 C.含水量

2、石油沥青老化后,其延度较原沥青将( )。 A.升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D.前面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除针入度能够表示沥青材料的条件粘度之外,同样属于条件粘度的指标是( ) A.针入度指数 B.粘附性 C.延度 D.软化点

4、沥青的针入度指数是一种评价沥青( )的指标。 A、感温性 B、耐久性 C、粘滞性 D、塑性

5、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 ) 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

学习通建筑材料检测与选用(公选课)

建筑材料是影响建筑物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建筑材料的检测和选用方面,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建筑材料的检测

建筑材料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物理性能检测

物理性能检测是指对建筑材料进行强度、密度、吸水率、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物理性能指标的测试。通过这些测试,可以了解建筑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而确定其使用范围。

化学性能检测

化学性能检测是指对建筑材料进行酸碱度、水分含量等化学性能指标的测试。通过这些测试,可以了解建筑材料的化学性质,进而确定其在特定环境下的使用情况。

环境适应性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是指对建筑材料在不同气候、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进行测试。通过这些测试,可以确定建筑材料的使用范围,避免在条件不适宜的环境下使用导致建筑物损坏。

耐久性检测

耐久性检测是指对建筑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能进行测试。通过这些测试,可以确定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进而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建筑材料的选用

建筑材料的选用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材料的性能指标

在选用建筑材料时,需要明确其性能指标,包括强度、耐久性、适应性等。这些指标要与具体工程的要求相匹配。

材料的环保性

在选用建筑材料时,需要考虑其环保性。环保建材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材料的价格

在选用建筑材料时,需要考虑其价格,这也是影响建筑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成本。

材料的供应和施工条件

在选用建筑材料时,需要考虑其供应和施工条件。如果某种材料供应困难或施工难度大,需要考虑其他可替代材料。

结语

建筑材料的检测和选用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环节。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检测和选用,才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