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RFID技术及应用_2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分类: 至善网问答发布于:2024-06-02 16:55:16ė97871次浏览660条评论

超星RFID技术及应用_2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01 初识RFID技术

1.1 RFID技术与物联网随堂测验

1、超星RFID技术属于物联网结构中哪一层?
A、技术及应节答感知层
B、用章网络层
C、案学平台层
D、习通应用层

单元一 RFID技术认知测验

1、题目RFID技术的答案读取方式是?
A、CCD或光束扫描
B、超星电磁转换
C、技术及应节答无线通信
D、用章电擦除写入

2、案学下列哪项技术催生了RFID技术,习通奠定了理论基础。题目
A、答案网络技术
B、超星计算机技术
C、微电子技术
D、雷达技术

3、RFID的技术特点有哪些?
A、非接触式,中远距离工作
B、大批量、由读写器快速自动读取
C、信息量大、可以细分单品
D、芯片存储,可多次读取

4、RFID技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其产业链主要包括哪些?
A、芯片设计制造
B、天线设计制造
C、读写器设计制造
D、RFID测试

5、RFID技术可以结合下列哪些技术?
A、传感器技术
B、NFC技术
C、3G技术
D、以上都不是

6、当前,RFID技术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A、标准问题
B、价格问题
C、技术问题
D、安全问题

7、RFID是一种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8、传感器网:由各种传感器和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

02 分析RFID系统

单元二 分析RFID系统测验

1、当读写器发送信息时出现错误,如果被电子标签接收到,不会导致以下哪项结果:
A、读写器将一个电子标签判别为另一个电子标签,造成识别错误
B、电子标签错误地响应读写器的命令
C、电子标签的工作状态发生混乱
D、电子标签错误地进入休眠状态

2、下列不属于RFID系统有线通信设施的是?
A、接入点AP
B、双绞线
C、同轴电缆
D、光纤

3、下列哪个组件负责接收和发送信息和指令
A、天线
B、计算机
C、电子标签
D、读写器

4、RFID应用系统可分为:有源电子标签系统和无源电子标签系统,其依据是
A、按电子标签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5、()是电子标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存储标签内部信息,还负责对标签接收到的信号以及发送出去的信号做一些必要的处理。
A、天线
B、电子标签芯片
C、射频接口
D、读写模块

6、读写器中负责将读写器中的电流信号转换成射频载波信号并发送给电子标签,或者接收标签发送过来的射频载波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流信号的设备是( )。
A、射频模块
B、天线
C、读写模块
D、控制模块

7、RFID应用系统软件主要包括哪些?
A、底层支撑软件
B、通信软件
C、RFID中间件
D、应用系统软件

8、构建一个基本的RFID系统主要包括哪些
A、读写器
B、电子标签
C、计算机应用系统
D、打印机

9、一般来讲,无源电子标签系统、有源电子标签系统均为主动式。

10、被动式RFID标签又称为无源RIFD标签。

11、RFID系统的数据载体是______。

12、利用射频技术读写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是__________。

13、EPC码由版本号、域名管理者、对象分类代码和________构成。

14、EPC系统由EPC编码体系、_________及信息网络系统组成。

03 探究RFID原理

3.2 RFID耦合方式随堂测验

1、下列频段中,()采用电感耦合方式。
A、低频
B、高频
C、超高频
D、微波

3.3 EPC系统原理随堂测验

1、EPC系统由( )组成。
A、EPC编码体系
B、射频识别系统
C、信息网络系统
D、应用系统

单元三 探究RFID原理测验

1、绝大多数射频识别系统的耦合方式是
A、电感耦合式
B、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式
C、负载耦合式
D、反向散射调制式

2、从应用的趋势来看,什么频段的RFID技术将会成为全球的热点?
A、低频
B、高频
C、超高频
D、微波

3、低频RFID系统的作用距离()
A、小于10cm
B、1~20cm
C、3~8m
D、大于10m

4、()RFID系统工作频率是30-300kHz。
A、低频
B、高频
C、超高频
D、微波

5、()RFID系统工作频率是3-30MHz。
A、低频
B、高频
C、超高频
D、微波

6、()RFID系统工作频率是300MHz-3GHz。
A、低频
B、高频
C、超高频
D、微波

7、高频RFID系统的作用距离()。
A、小于10cm
B、1~20cm
C、3~8m
D、大于10m

8、超高频RFID系统的作用距离()。
A、小于10cm
B、1~20cm
C、3~8m
D、大于10m

9、以下关于EPC码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EPC码是由四个字符字段组成:版本号、域名管理、对象分类与序列号
B、版本号表示产品编码所采用的EPC版本,从版本号可以知道编码的长度
C、域名管理标识生产厂商;对象分类标识产品类型
D、序列号标识每一类产品

10、下列属于超高频RFID系统特性的有()。
A、阅读距离大
B、速度快
C、标签封装形式多样
D、频率低

11、下列属于电磁反向散射耦合RFID系统载波频率的是()。
A、13.56MHz
B、433MHz
C、915MHz
D、2.45GHz

12、微波穿透能力最强。

13、低频穿透能力最强,可以穿透水。

14、时序是指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的工作次序。不管什么情况,只有一种次序,那就是读写器先发言(RTF)

15、EPC系统是从RFID迈向物联网的一个典型应用。

16、在RFID系统中,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能量与数据的传递都是利用耦合元件实现的,RFID系统中的耦合方式有两种:()耦合和电磁反向散射耦合。

17、高频RFID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是()MHz。

04 解密RFID技术

4.1 RFID天线技术随堂测验

1、RFID系统中天线制造工艺主要有()。
A、线圈绕制法
B、蚀刻法
C、印刷法
D、以上都不是

4.2 RFID通信技术随堂测验

1、为简化射频标签设计并降低成本,目前多数RFID系统采用的调制方法是()。
A、ASK
B、FSK
C、PSK
D、副载波调制

4.3 RFID安全技术随堂测验

1、在二进制树搜索算法中,若从N个标签中找出唯一一个标签,需要进行多次请求,其平均次数L为()。
A、
B、
C、
D、+1

单元四 解密RFID技术之天线测验

1、低频段、高频段的读写器和电子标签天线都采用()天线。
A、线圈型
B、微带贴片型
C、偶极子型
D、以上都不是

2、在RFID系统中,电子标签的天线必须满足一些性能要求,下列几项要求中哪一项不需要满足
A、体积要足够小
B、要具有鲁棒性
C、价格不应过高
D、阻抗要足够大

3、下列哪一个载波频段的RFID系统拥有最高的带宽和通信速率、最长的识别距离和最小的天线尺寸?
A、<150KHz
B、433MHz和860~960MHz
C、13.56MHz
D、2.45~5.8GHz

4、下列哪个组件具体负责接收和发送信息和指令?
A、天线
B、电子标签
C、读写器
D、计算机

5、RFID系统中的天线制造工艺主要有()。
A、线圈绕制法
B、蚀刻法
C、印刷法
D、锻造法

6、常用于远距离RFID系统的天线有()。
A、微带贴片天线
B、偶极子天线
C、线圈天线
D、其他天线

7、电感耦合RFID系统读写器一般采用线圈天线;电磁反向散射RFID系统读写器一般采用平板天线。

8、对于近距离RFID系统,读写器天线和读写器一般采取分离式结构,通过阻抗匹配的同轴电缆连接。

单元四 解密RFID技术之通信测验

1、下列哪种编码方法是解决同步问题的最佳方案,但编码效率只有50%。
A、曼彻斯特码
B、单极性码
C、NRZ
D、米勒编码

2、为简化射频标签设计并降低成本,目前多数RFID系统采用的调制方法是()。
A、ASK
B、FSK
C、PSK
D、副载波调制

3、在曼切斯特码中,一个二进制数分多少个位发送?
A、1
B、2
C、4
D、8

4、RFID系统中读写器和标签之间通信一般采用半双工方式。在标签向读写器回送数据的时段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读写器需要向标签发送未调制的载波信号
B、读写器需要向标签发送已调制的载波信号
C、读写器不需要向标签发送信号
D、以上描述均有误

5、下列哪项不属于RFID系统编码方法的选择考虑因素?
A、电子标签的能量来源
B、电子标签的检错能力
C、电子标签同步时钟提取
D、电子标签的存储容量

6、RFID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相类似,其基本结构不包括下列哪项?
A、天线
B、电子标签
C、读写器
D、计算机

7、下列关于调制和编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模拟数据只适合于调制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B、数字数据只适合于调制成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C、无论是模拟或数字数据,既可以用模拟信号传输,也可以用数字信号传输。
D、调制是将模拟数据变化成模拟信号的方法;编码是将数字数据变换成数字信号的方法。

8、RFID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相类似,其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哪些?
A、天线
B、电子标签
C、读写器
D、计算机

9、RFID系统编码方法的选择主要基于哪些考虑?
A、电子标签的能量来源
B、电子标签的检错能力
C、电子标签同步时钟提取
D、电子标签的存储容量

10、所谓调制,就是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去改变载波某些特征参数的过程。

11、RFID系统采用模拟信号,其基本结构与模拟通信系统的模型相类似。

单元四 解密RFID技术之安全测验

1、若对下列数字采用垂直奇校验法,则最后一行的监督码元为 ()。
A、01101001
B、01101110
C、10010110
D、10011000

2、任意一个由二进制位串组成的代码都可以和一个系数仅为‘0’和‘1’取值的多项式一一对应。则二进制代码10111对应的多项式为()。
A、x4+x2+x+1
B、x6+x4+x2+x+1
C、x5+x3+x2+x+1
D、x5+x3+x+1

3、在射频识别系统中,最常用的防碰撞机制是()。
A、空分多址法
B、频分多址法
C、时分多址法
D、码分多址法

4、在二进制树搜索算法中,若从N个标签中找出唯一一个标签,需要进行多次请求,其平均次数L为()。
A、(取整)
B、(取整加1)
C、
D、

5、RFID信息系统可能受到的威胁有两类:一类是物理环境威胁,一类是人员威胁,下列哪一项属于人员威胁()。
A、电磁干扰
B、断电
C、设备故障
D、重放攻击

6、在RFID系统中,为保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不采用下列哪项方法()。
A、奇偶校验
B、冗余校验
C、防碰撞算法
D、加密认证

7、在RFID系统中,数据安全主要解决数据()的问题。
A、奇偶校验
B、冗余校验
C、防碰撞算法
D、加密和认证

8、RFID系统面临的攻击手段主要有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种。下列哪一项属于被动攻击()。
A、获得RFID标签的实体,通过物理手段进行目标标签的重构。
B、用软件利用微处理器的通用接口,寻求安全协议加密算法及其实现弱点,从而删除或篡改标签内容。
C、采用窃听技术,分析微处理器正常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电磁特征,获得RFID标签和阅读器之间的通信数据。
D、通过干扰广播或其他手段,产生异常的应用环境,使合法处理器产生故障,拒绝服务器攻击等。

9、RFID系统中有两种类型的通信碰撞存在,一种是电子标签碰撞,另一种是阅读器碰撞。

10、在RFID系统中,差错控制法和防碰撞算法是保持数据的安全性而采用的方法。

05 构建RFID应用系统

5.1 RFID标准规范解读随堂测验

1、RFID标准大致包括哪几类()。 ①技术标准(如符合、射频识别技术、IC卡标准等) ②数据内容标准(如编码格式、语法标准等) ③一致性标准(如印刷质量、测试规格等标准) ④应用标准(如船运标签、产品包装标签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目前业界最有影响力的RFID标准包括( )。
A、EPC Global标准
B、UID标准
C、GTIN标准
D、ISO/IEC标准

5.3 RFID应用系统构建随堂测验

1、RFID系统中的哪一个器件的工作频率决定了整个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功率大小决定了整个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距离()。
A、电子标签
B、中间件
C、读写器
D、应用系统软件

2、无源RFID标签与有源RFID标签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RFID应用系统中。

5.4 RFID应用系统测试随堂测验

1、RFID系统逐级测试流程不包括下列哪项()。
A、单品级识别
B、包装箱级识别
C、托盘级识别
D、系统级识别

2、RFID性能测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
A、RFID标签测试
B、RFID读写器测试
C、RFID系统测试
D、RFID环境测试

单元五 构建RFID应用系统测验

1、在RFID系统中,电子标签的天线必须满足一些性能要求。下列几项要求中哪一项不需要满足?
A、体积要足够小
B、要具有鲁棒性
C、价格不应过高
D、阻抗要足够大

2、给动物安装电子标签的基本方法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
A、项圈式
B、耳标式
C、可注射式
D、烫背式

3、RFID系统中的哪一个器件的工作频率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工作频率,功率大小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工作距离()。
A、电子标签
B、上位机
C、读写器
D、计算机通信网络

4、以下关于影响标签读写效果因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标签粘贴的位置
B、读写器天线位置
C、标签的颜色
D、标签与读写器天线的距离

5、以下关于RFID读写器天线与射频模块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向近场的无源RFID标签发送电磁波,激活电子标签
B、接收无源或有源标签发送的标识信息
C、根据应用系统的指令,向可读写标签发送写信息的指令与数据
D、协调多标签读写的操作过程,防止和减少“碰撞”现象的发生

6、以下关于RFID读写器控制器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信号的编码与解码
B、对阅读器和标签的身份进行验证
C、执行防碰撞算法
D、执行并调制来自电子标签的射频信号

7、ISO18000-3、ISO14443和ISO15693这三项通信协议针对的是哪一类RFID系统?
A、低频
B、高频
C、超高频
D、微波

8、以下关于EPC码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EPC码是由四个字符字段组成:版本号、域名管理、对象分类与序列号
B、版本号表示产品编码所采用的EPC版本,从版本号可以知道编码的长度
C、域名管理标识生产厂商;对象分类标识产品类型
D、序列号标识每一类产品

9、RFID的选型依据有哪些?
A、射频范围
B、标签容量大小
C、传输速度
D、以上都不是

10、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对RFID系统的读写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读写器的发展方向是()。
A、多功能
B、小型化
C、便携式
D、模块化

11、RFID中间件的功能主要包括哪些()
A、阅读器协调控制
B、数据过滤与处理
C、数据路由与集成
D、进程管理

12、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RFID标准包括( )。
A、EPC Global标准
B、UID标准
C、GTIN标准
D、ISO/IEC标准

13、EPC标准主要用于产品追溯,UID标准则针对供应链的流通环节。

14、UID标准专注于2.4-2.5GHz与13.56MHz频段RFID应用与标准研究的组织。

15、针对RFID系统的测试应首先从应用出发,根据影响读取率的因素逐一进行测试,如:速度、介质、环境、标签方向、干扰等。

单元五 构建RFID应用系统作业

1、在构建RFID应用系统时,最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列出您认为最重要的三点并简述理由。

06 低频RFID系统设计

单元六 低频RFID系统测验

1、低频ID卡的ID号一般是()位。
A、8
B、16
C、32
D、64

2、在宾馆ID卡门禁系统中,客人ID卡的作用是()。
A、开门钥匙
B、下载黑名单
C、存储黑名单
D、存储房间密码

3、EM ID卡读卡器的工作频率是()?
A、125KHz
B、13.56MHz
C、900MHz
D、2.45GHz

4、以识别卡为基础的门禁系统通常由门禁主控设备、( )、卡片、电子门锁、电源、其它设备及管理系统软件组成。
A、读卡机
B、出口按钮
C、控制器
D、计算机

5、低频RFID电子标签的作用距离通常是()。
A、小于10cm
B、1-20cm
C、3-8m
D、大于10m

6、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频RFID系统的特点?
A、遵循的通信协议是ISO18000-3
B、采用标准CMOS工艺,技术简单
C、通信速度低
D、识别距离短(<10cm)

7、低频ID卡的工作频率为()。
A、125KHz
B、134KHz
C、13.56MHz
D、900MHz

8、低频RFID门禁管理应该具有的功能有()。
A、用户管理
B、设备管理
C、权限设置
D、记录查询

9、低频RFID系统的通信协议有()。
A、韦根协议
B、RS-232
C、RS-485
D、TCP/IP

10、低频RFID阅读器的类型有()。
A、固定式
B、OEM式
C、工业用
D、便携式

11、低频ID卡的类型有()。
A、厚卡
B、标准厚薄卡
C、标准薄卡
D、异形卡

12、门禁系统常分成()。
A、联网
B、独立
C、可视
D、非可视

13、标准EM卡属于低频卡,其工作频率为13.56MHz。

07 高频RFID系统设计

7.1 高频RFID系统分析随堂测验

1、有关IC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逻辑加密IC卡必须验证操作密码后进行操作
B、必须有CPU中央处理器
C、防水、耐用
D、可以不限使用次数

单元七 高频RFID系统测验

1、以下不属于IC卡应用的是()。
A、磁卡
B、公交卡
C、地铁卡
D、食堂饭卡

2、以下不属于CPU卡优点的是()。
A、成本相对低廉
B、自带操作系统
C、一卡多应用
D、可用作SIM卡

3、高频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是()。
A、13.56MHz
B、125KHz
C、915MHz
D、2.45GHz

4、有关IC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逻辑加密IC卡必须验证操作密码后进行操作
B、必须有CPU中央处理器
C、防水、耐用
D、可以不限使用次数

5、M1 S50卡具有多大的存储空间?
A、500字节
B、1KB
C、1Kb
D、1MB

6、M1 S50卡的序列号由几个字节组成。
A、2
B、4
C、6
D、8

7、第二代身份证是符合()协议的射频卡。
A、ISO/IEC14443
B、ISO/IEC 18000-3
C、ISO/IEC 15693
D、ISO/IEC 18000-6C

8、以下属于IC卡的应用是()。
A、电话卡
B、住宿房卡
C、银行IC卡
D、磁卡

9、非接触式IC卡的工作频率有哪些?
A、125KHz
B、13.56MHz
C、915MHz
D、2.45GHz

10、高频RFID系统的特点有哪些?
A、成本低
B、应用广
C、安全性好
D、需要磁条

11、IC卡是集成电路卡。卡片内封装有集成电路,用以存储和处理数据。

08 超高频RFID系统应用

8.1 超高频RFID系统分析随堂测验

1、下列哪些项是超高频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
A、<150KHz
B、13.56MHz
C、433.92MHz 和860~960MHz
D、2.45~5.8GHz

8.2 超高频RFID系统关键技术随堂测验

1、以下关于超高频与微波段RFID标签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超高频与微波段RFID标签通常简称为“微波标签”,分为无源与有源两类
B、无源超高频与微波段RFID标签的最大工作距离大于1米,典型值为4~7米
C、对于超高频与微波段RFID标签的读写器天线的设计没有特别的要求
D、有源超高频与微波段RFID标签的最大工作距离可以超过百米

8.4 超高频RFID系统应用随堂测验

1、《关于发布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规定了中国UHF RFID技术的试用频率为 () 。
A、125KHz
B、13.56MHz
C、840-845MHz和920-925 MHz
D、433.92MHz

单元八 超高频RFID系统测验

1、UHF电子标签的主要厂商有()。
A、NXP
B、impinj
C、Alien
D、以上都是

2、下列哪项不属于电磁耦合RFID系统的特点?
A、变压器模型
B、远距离
C、超高频
D、雷达模型

3、EPC C1 G2协议与下述哪个协议相同?
A、ISO/IEC 18000-2
B、ISO/IEC 18000-3
C、ISO/IEC 18000-6
D、ISO/IEC 18000-7

4、下列不属于超高频RFID系统的典型工作频率是()。
A、433MHz
B、860MHz
C、960MHz
D、13.56MHz

5、下面不属于超高频RFID特点的是()。
A、距离远
B、碰撞几率大
C、数据容量大
D、只能提供ID号

6、《关于发布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规定了我国UHF RFID技术的试用频率为() 。
A、<150KHz
B、840-845MHz和920-925 MHz
C、13.56MHz
D、433.92MHz

7、下列属于超高频RFID系统特性的有()。
A、阅读距离大
B、速度快
C、标签形式多样
D、频率低

8、超高频RFID系统应用的场景包括下面哪些?
A、零售
B、资产管理
C、身份认证
D、电子管理

9、以下关于超高频与微波段RFID标签特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超高频与微波段RFID标签通常简称为“微波标签”,分为无源与有源两类
B、无源超高频与微波段RFID标签的最大工作距离大于1米,典型值为4~7米
C、有源超高频与微波段RFID标签的最大工作距离可以超过百米
D、对于超高频与微波段RFID标签的读写器天线的设计没有特别的要求

开学补考

开学补考-客观题

1、下列哪个组件负责接收和发送信息和指令
A、天线
B、计算机
C、电子标签
D、读写器

2、下列不属于超高频RFID应用系统的典型工作频率
A、433MHZ
B、860MHZ
C、960MHZ
D、13.56MHZ

3、下列哪项不属于电感耦合RFID系统特点
A、近距离
B、频率低
C、变压器模型
D、雷达模型

4、RFID系统中决定整个射频系统的工作频率和工作距离是
A、电子标签
B、上位机
C、读写器
D、计算机通信网络

5、RFID电子标签可分为:主动式标签(TTF)和被动式标签(RTF),其依据是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6、下列那种技术属于电识别技术
A、条形码
B、IC卡
C、RFID技术
D、网络技术

7、以下不属于CPU卡优点的是
A、自带操作系统
B、一卡多应用
C、可用作SIM卡
D、成本相对低廉

8、RFID电子标签可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其依据是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9、目前,最重要的自动识别技术是
A、条形码
B、IC卡
C、语音识别
D、RFID技术

10、EPC C1 G2协议与下述哪个协议相同?
A、ISO/IEC 18000-2
B、ISO/IEC 18000-3
C、ISO/IEC 18000-6
D、ISO/IEC 18000-7

11、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频RFID系统的特点?
A、遵循的通信协议是ISO18000-3
B、采用标准CMOS工艺,技术简单
C、通信速度低
D、识别距离短(<10cm)

12、在RFID系统中,电子标签的天线必须满足一些性能要求。下列几项要求中哪一项不需要满足?
A、体积要足够小
B、要具有鲁棒性
C、价格不应过高
D、阻抗要足够大

13、以下哪个是微波电子标签的缺点:
A、识别距离近
B、数据传输速率慢
C、天线采用线圈绕制法,价格贵
D、穿透力弱,不能穿透金属

14、RFID系统中读写器和标签之间通信采用半双工方式。在标签向读写器回送数据的时段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读写器需要向标签发送已调制的载波信号
B、读写器不需要向标签发送信号
C、读写器需要向标签发送未调制的载波信号
D、以上描述均有误

15、下列不属于电磁反向散射耦合RFID系统载波频率的是
A、13.56MHZ
B、433MHZ
C、915MHZ
D、2.4GHZ

16、ISO18000-3、ISO14443和ISO15693这三项通信协议针对的是哪一类RFID系统?
A、低频系统
B、高频系统
C、超高频系统
D、微波系统

17、S50卡的序列号是()个字节组成
A、2
B、4
C、6
D、8

18、S50卡具有多大的存储空间。
A、1Kb
B、1KB
C、2KB
D、1MB

19、UHF电子标签的主要厂商
A、NXP
B、impinj
C、Alien
D、以上都是

20、在射频识别系统中,最常用的防碰撞算法是
A、时分多址
B、空分多址
C、码分多址
D、频分多址

21、电磁反向散射耦合RFID系统的工作距离
A、<10cm
B、<50cm
C、<100cm
D、>1m

22、第二代身份证属于非接触式IC卡,其工作频率是
A、125KHZ
B、13.56MHZ
C、915MHZ
D、2.4GHZ

23、EM4100 ID卡的数据编码格式为?
A、曼彻斯特码
B、反向不归零码
C、米勒编码
D、差分曼彻斯特码

24、半有源RFID电子标签内电池的作用是
A、发送数据
B、解码
C、接收数据
D、监测周围环境

25、EM4100 ID卡中数据原码'1',其曼彻斯特编码表示为
A、00
B、01
C、10
D、11

26、中国UHF RFID技术的使用频率为
A、125KHz
B、13.56MHz
C、840-845MHz和920-925 MHz
D、433.92MHz

27、RFID的选型依据有
A、射频范围
B、容量大小
C、传输速度
D、多标签识别能力

28、读写器与计算机的串行通信接口主要有哪些
A、网口
B、USB接口
C、RS-232
D、RS-485

29、低频RFID系统的通信协议有( )
A、韦根协议
B、RS-232
C、RS-485
D、TCP/IP

30、RFID技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其产业链主要包括哪些
A、芯片设计制造
B、天线设计制造
C、读写器设计制造
D、RFID测试

31、下列哪些技术属于AID技术?
A、条形码
B、IC卡
C、RFID技术
D、网络技术

32、读写器之所以非常重要,这是由它的功能所决定的,它的主要功能有( )
A、与电子标签通信
B、标签供能
C、多标签识别
D、移动目标识别

33、RFID是一种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34、EPC global的前身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成立的Auto-ID中心。

35、一般来讲,无源电子标签系统、有源电子标签系统均为主动式。

36、电子标签需要天线而读写器不需要天线。

37、EPC系统不是从RFID迈向物联网的一个典型应用。

38、低频ID卡的ID号一般是( )位。

39、下列()技术催生了RFID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40、RFID最小系统中,()组件负责接收和发送信息和指令。

41、()编码方法是解决同步问题的最佳方案,但编码效率只有50%。

42、低频段、高频段的读写器和电子标签天线都采用()天线。

43、RFID电子标签ID卡的组成结构为天线和()。

开学补考-主观题

1、名词解释:天线

2、名词解释:电子标签

3、名词解释:RFID中间件

4、简答题1: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流程。

5、简答题2:RFID系统按电力来源,可分为哪几种类型?每一类型的优缺点。

6、简述题1:请简述RFID系统中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的互相认证的含义和解决技术。

7、名词解释3:应用层事件规范

8、名词解释4:负载调制

9、简述题2:请简述M1 S50卡的卡内存储结构,若使用S50卡片用于校园一卡通系统(仅考虑饭卡和门禁卡两种应用),应该如何进行规划。

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客观题

1、下列哪项技术催生了RFID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A、雷达技术
B、微电子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网络技术

2、RFID技术的读取方式是?
A、CCD或光束扫描
B、电磁转换
C、无线通信
D、电擦除写入

3、RFID系统是由信息载体和信息获取装置组成的。其中信息载体是()。
A、电子标签
B、天线
C、读写器
D、计算机

4、下列不属于RFID系统有线通信设施的是()。
A、接入点AP
B、双绞线
C、同轴电缆
D、光纤

5、当读写器发出的命令以及数据信息发生传输错误时,如果被电子标签接收到,那么不会导致以下哪项结果。
A、读写器将一个电子标签判别为另一个电子标签,造成识别错误
B、电子标签错误的响应读写器的命令
C、电子标签的工作状态发生混乱
D、电子标签错误地进入休眠状态

6、绝大多数射频识别系统的耦合方式是()。
A、电感耦合
B、电磁反向散射耦合
C、负载耦合
D、反向散射调制

7、从应用的趋势来看,什么频段的RFID技术将会成为全球的热点?
A、低频
B、高频
C、超高频
D、微波

8、在曼切斯特码中,一个二进制数分多少个位发送?
A、1
B、2
C、4
D、8

9、在射频识别系统中,最常用的防碰撞算法机制是()。
A、空分多址
B、频分多址
C、时分多址
D、码分多址

10、RFID系统中的哪一个组件的工作频率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工作频率,功率大小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工作距离。
A、电子标签
B、上位机
C、读写器
D、计算机通信网络

11、ISO18000-3、ISO14443和ISO15693这三项通信协议针对的是哪一类RFID系统?
A、低频系统
B、高频系统
C、超高频系统
D、微波系统

12、在RFID系统中,电子标签的天线必须满足一些性能要求。下列几项要求中哪一项不需要满足?
A、体积要足够小
B、要具有鲁棒性
C、价格不应过高
D、阻抗要足够大

13、下列哪一项是超高频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
A、<150KHz
B、433.92MHz和860~960MHz
C、13.56MHz
D、2.45~5.8GHz

14、以下哪个是微波电子标签的缺点?
A、识别距离近
B、数据传输速率慢
C、天线采用线圈绕制法,价格贵
D、穿透力弱,不能穿透金属

15、高频RFID标签的作用距离是()。
A、小于10cm
B、1~20cm
C、3~8m
D、大于10m

16、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频RFID系统的特点?
A、遵循的通信协议是ISO18000-3
B、采用标准CMOS工艺,技术简单
C、通信速度低
D、识别距离短(<10cm)

17、下列哪一个载波频段的RFID系统拥有最高的带宽和通信速率、最长的识别距离和最小的天线尺寸?
A、<150KHz
B、433.92MHz 和860~960MHz
C、13.56MHz
D、2.45~5.8GHz

18、下列不属于超高频RFID系统的典型工作频率是()。
A、433MHz
B、860MHz
C、960MHz
D、13.56MHz

19、RFID技术属于物联网结构中哪一层?
A、感知层
B、网络层
C、平台层
D、应用层

20、为简化射频标签设计并降低成本,目前多数RFID系统采用的调制方法是()。
A、ASK
B、PSK
C、FSK
D、副载波调制

21、以下关于RFID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RFID技术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
B、RFID技术是条码技术的一种应用
C、RFID识别信息具有保密性
D、RFID标签具有可读写能力

22、目前,最重要的自动识别技术是()。
A、RFID技术
B、条形码
C、IC卡
D、语音识别

23、以下关于EPC码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EPC码是由四个字符字段组成:版本号、域名管理、对象分类与序列号
B、版本号表示产品编码所采用的EPC版本,从版本号可以知道编码的长度
C、域名管理标识生产厂商;对象分类标识产品类型
D、序列号标识每一类产品

24、以下关于RFID读写器天线与射频模块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向近场的无源RFID标签发送电磁波,激活电子标签
B、接收无源或有源标签发送的标识信息
C、根据应用系统的指令,向可读写标签发送写信息的指令与数据
D、协调多标签读写的操作过程,防止和减少“碰撞”现象的发生

25、下列关于调制和编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模拟数据适合调制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B、数字数据适合调制成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C、无论是模拟或数字数据,都可以既用模拟信号传输,又用数字信号传输。
D、调制是将模拟数据变化成模拟信号的方法;编码是将数字数据变换成数字信号的方法。

26、若对下列数字采用垂直奇校验法,则最后一行的监督码元为()。
A、01101001
B、01101110
C、10010110
D、10011000

27、以下关于RFID读写器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读写器与RFID标签、读写器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B、能够实现在有效读写区域内实现对多个RFID标签同时读写的能力
C、能够对固定或移动RFID标签进行识别与读写
D、能够校验出传输到计算机数据中的错误

28、电子标签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能量全部是由阅读器供给的,这一类电子标签称为()。
A、有源标签
B、无源标签
C、半有源标签
D、半无源标签

29、低频段、高频段的读写器和电子标签天线都采用()天线。
A、线圈型
B、偶极子型
C、微带贴片型
D、广播天线

30、以下关于影响标签读写效果因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标签粘贴的位置
B、读写器天线位置
C、标签的颜色
D、标签与读写器天线的距离

31、RFID技术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RFID标签又称为电子标签,关于电子标签与条形码标签的描述,( )是正确的。
A、电子标签建置成本低,多个标签可被同时读取。
B、条形码标签容量小,但难以被复制。
C、电子标签通讯距离短,但对环境变化有较高的忍受能力。
D、电子标签容量大,可同时读取多个标签并且难以被复制。

32、以下关于RFID中间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RFID中间件包括应用程序接口(API)、核心处理模块及读写器接口
B、多读写器与多种应用的系统中,需要有一个连接RFID硬件与RFID应用的中间软件
C、即使采用中间件编码,对于不同的RFID标签,其应用编程也不相同
D、读写器接口在RFID硬件与核心处理器之间起到了缓冲与保护的作用

33、哪种编码方法是解决同步问题的最佳方案,但编码效率只有50%。
A、单极性码
B、NRZ
C、米勒编码
D、曼彻斯特编码

34、RFID系统中读写器和标签之间通信采用半双工方式。在标签向读写器回送数据的时段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读写器需要向标签发送已调制的载波信号
B、读写器不需要向标签发送信号
C、读写器需要向标签发送未调制的载波信号
D、以上描述均有误

35、在RFID系统中,数据安全主要解决数据()的问题。
A、奇偶校验
B、冗余校验
C、防碰撞算法
D、加密和认证

36、以下关于RFID读写器控制器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信号的编码与解码
B、对阅读器和标签的身份进行验证
C、执行防碰撞算法
D、执行并调制来自电子标签的射频信号

37、第二代身份证是符合()协议的射频卡。
A、ISO/IEC14443
B、ISO/IEC 18000-3
C、ISO/IEC 15693
D、ISO/IEC 18000-6C

38、RFID技术通过( )识别技术来识别目标对象?
A、电
B、光
C、磁
D、射频

39、RFID的技术有哪些特点?
A、非接触式,中远距离工作
B、大批量、由读写器快速自动读取
C、信息量大、可以细分单品
D、芯片存储,可多次读取

40、RFID技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其产业链主要包括哪些?
A、芯片设计与制造
B、天线设计与制造
C、读写器设计与制造
D、RFID测试

41、一个基本RFID系统主要由( )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组成。
A、电子标签
B、读写器
C、天线
D、网络

42、在RFID系统中,为保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常采用下列哪些方法。
A、奇偶校验
B、防碰撞算法
C、编码
D、冗余校验

43、RFID中间件的功能主要包括哪些?
A、阅读器协调控制
B、数据过滤与处理
C、数据路由与集成
D、进程管理

44、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三大RFID标准化体系组织是()。
A、UID
B、ISO/IEC
C、EPCglobal
D、AIMglobal

45、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对RFID系统的读写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读写器的发展方向是()。
A、多功能
B、小型化
C、便携式
D、模块化

46、RFID的选型依据有哪些?
A、射频范围
B、标签容量大小
C、传输速度
D、多标签识别能力

47、下列哪项不属于电感耦合RFID系统的特点?
A、变压器模型
B、远距离
C、超高频
D、雷达模型

48、RFID系统编码方法的选择主要基于哪些考虑?
A、电子标签的能量来源
B、电子标签的检错能力
C、电子标签同步时钟提取
D、电子标签的存储容量

49、RFID是一种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50、EPC C1 G2协议与ISO/IEC 18000-6协议完全不兼容。

51、超高频RFID系统耦合方式采用的是电感耦合原理。

52、我国UHF频段典型工作频率是840-845MHz,920-925MHz。

53、EPC系统是从RFID迈向物联网的一个典型应用。

54、RFID中间件的作用是在物理上隔离RFID应用与RFID硬件,在逻辑上实现RFID应用与RFID硬件产生的数据之间的无缝连接。

55、RFID系统采用模拟信号,其基本结构与模拟通信系统的模型相类似。

56、对于近距离RFID系统,读写器天线和读写器一般采取分离式结构,通过阻抗匹配的同轴电缆连接。

57、对于远距离RFID系统,读写器天线和读写器一般采取分离式结构,通过阻抗匹配的同轴电缆连接。

期中考试-主观题

1、在建立RFID系统时,最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请列出您认为最重要的三点并简述理由。

2、请分别画出二进制序列101001 的米勒编码和曼彻斯特码的波形图。

期末考试

RFID技术及应用-期末客观题

1、下列不属于超高频RFID应用系统的典型工作频率是()。
A、433MHz
B、860MHz
C、960MHz
D、13.56MHz

2、哪种编码方法是解决同步问题的最佳方案,但编码效率只有50%。
A、单极性码
B、NRZ
C、米勒编码
D、曼彻斯特编码

3、下列不属于电磁反向散射耦合RFID系统载波频率的是()。
A、13.56MHz
B、433MHz
C、915MHz
D、2.4GHZ

4、RFID电子标签可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其依据是()。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5、以下哪个是微波电子标签的缺点()。
A、识别距离近
B、数据传输速率慢
C、天线采用线圈绕制法,价格贵
D、穿透力弱,不能穿透金属

6、RFID的选型依据有()。
A、射频范围
B、容量大小
C、传输速度
D、以上都是

7、EPC C1 G2协议与下述哪个协议相同?
A、ISO/IEC 18000-2
B、ISO/IEC 18000-3
C、ISO/IEC 18000-6
D、ISO/IEC 18000-7

8、在RFID系统中,电子标签的天线必须满足一些性能要求。下列几项要求中哪一项不需要满足?
A、体积要足够小
B、要具有鲁棒性
C、价格不应过高
D、阻抗要足够大

9、RFID系统中读写器和标签之间通信采用半双工方式。在标签向读写器回送数据的时段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读写器需要向标签发送已调制的载波信号
B、读写器不需要向标签发送信号
C、读写器需要向标签发送未调制的载波信号
D、以上描述均有误

10、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的作用距离是()。
A、小于10cm
B、1~20cm
C、3~8m
D、大于10m

11、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频RFID系统的特点?
A、遵循的通信协议是ISO18000-3
B、采用标准CMOS工艺,技术简单
C、通信速度低
D、识别距离短(<10cm)

12、下列哪项技术催生了RFID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A、网络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微电子技术
D、雷达技术

13、目前,最重要的自动识别技术是()。
A、条形码
B、IC卡
C、语音识别
D、RFID技术

14、在RFID系统中,决定整个射频系统的工作频率和工作距离的组件是()。
A、天线
B、电子标签
C、读写器
D、计算机

15、我国第二代身份证内含RFID芯片,其工作频率是()。
A、125KHz
B、13.56MHz
C、900MHz
D、2.45GHz

16、下列那种技术属于电识别技术。
A、条形码
B、IC卡
C、RFID技术
D、网络技术

17、下列那种技术属于光识别技术。
A、条形码
B、IC卡
C、语音识别
D、RFID技术

18、ISO18000-3、ISO14443和ISO15693这三项通信协议针对的是哪一类RFID系统?
A、低频系统
B、高频系统
C、超高频系统
D、微波系统

19、有关智能感应卡的国家标准(ISO/IEC14443)和RFID标准(ISO/IEC15693)已将( )作为标准工作频率。
A、125KHz
B、134KHz
C、13.56MHz
D、915MHz

20、当读写器发出的命令以及数据信息发生传输错误时,如果被电子标签接收到,那么不会导致以下哪项结果()。
A、读写器将一个电子标签判别为另一个电子标签,造成识别错误
B、电子标签错误的响应读写器的命令
C、电子标签的工作状态发生混乱
D、电子标签错误地进入休眠状态

21、低频ID卡的ID号一般是( )位。
A、8
B、16
C、32
D、64

22、RFID电子标签可分为:低频标签、高频标签、超高频标签以及微波标签,其依据是()。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23、下面不属于超高频RFID特点的是()。
A、距离远
B、碰撞几率大
C、数据容量大
D、只能提供ID号

24、为简化射频标签设计并降低成本,目前多数RFID系统采用的调制方法是()。
A、ASK
B、FSK
C、PSK
D、副载波调制

25、RFID标签的核心是()。
A、天线
B、IC集成芯片
C、控制逻辑单元
D、以上都不是

26、UHF电子标签的主要厂商有()。
A、NXP
B、impinj
C、Alien
D、以上都是

27、M1 S50卡具有多大的存储空间?
A、500字节
B、1KB
C、1Kb
D、1MB

28、以下关于高频RFID标签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高频RFID标签典型的工作频率为13.56MHz
B、高频RFID标签一般是有源标签
C、高频RFID标签可以方便地做成卡式结构,如电子身份识别、电子车票、校园卡和门禁等
D、我国第二代身份证内嵌有符合ISO/IEC14443B标准的13.56MHz的RFID芯片

29、以下关于低频RFID标签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低频RFID标签典型的工作频率为125~134KHz
B、低频RFID标签一般为无源标签
C、标签的工作能量通过电感耦合方式,读写距离一般不小于10米
D、低频RFID标签在外观上可以做成耳钉式、项圈式、药丸式或注射式

30、以下关于RFID读写器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读写器与RFID标签、读写器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B、能够实现在有效读写区域内实现对多个RFID标签同时读写的能力
C、能够对固定或移动RFID标签进行识别与读写
D、能够校验出传输到计算机数据中的错误

31、以下关于影响标签读写效果因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标签粘贴的位置
B、读写器天线位置
C、标签的颜色
D、标签与读写器天线的距离

32、以下关于EPC码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EPC码是由四个字符字段组成:版本号、域名管理、对象分类与序列号
B、版本号表示产品编码所采用的EPC版本,从版本号可以知道编码的长度
C、域名管理标识生产厂商;对象分类标识产品类型;
D、序列号标识每一类产品

33、在射频识别系统中,最常用的防碰撞机制是()。
A、空分多址法
B、频分多址法
C、时分多址法
D、码分多址法

34、在曼切斯特码中,一个二进制数分多少个位发送?
A、1
B、2
C、4
D、8

35、电感耦合方式的电子标签多为( )
A、无源
B、半无源
C、有源
D、不确定

36、工作在860~928 MHz频段的RFID是()
A、低频RFID
B、高频RFID
C、超高频RFID
D、微波RFID

37、未来的电子标签将有以下()的发展趋势。
A、成本低
B、体积小
C、容量大
D、工作距离远

38、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对RFID系统的读写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读写器的发展方向是()。
A、多功能
B、小型化
C、便携式
D、模块化

39、低频RFID系统的通信协议有( )。
A、韦根协议
B、RS-232
C、RS-485
D、TCP/IP

40、门禁管理系统的识别方式主要有( )及各种生物特征等几种。
A、密码
B、射频卡
C、钥匙
D、编码特征

41、RFID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相类似,其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哪些?
A、天线
B、电子标签
C、读写器
D、计算机

42、RFID技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其产业链主要包括哪些?
A、芯片设计制造
B、天线设计制造
C、读写器设计制造
D、RFID测试

43、门禁管理系统大都采用联网模式,联网模式门禁管理系统可分为()两种。
A、总线式
B、单级网
C、多级网
D、以太网网络式

44、读写器之所以非常重要,这是由它的功能所决定的,它的主要功能有( )。
A、与电子标签通信
B、标签供能
C、多标签识别
D、移动目标识别

45、电子标签的技术参数主要有()。
A、传输速率
B、读写速度
C、工作频率
D、能量需求

46、低频RFID阅读器的类型有( )
A、固定式
B、OEM式
C、工业用
D、便携式

47、低频ID卡的工作频率为( )。
A、125KHz
B、134KHz
C、13.56MHz
D、900MHz

48、RFID的技术特点主要有()。
A、非接触式,中远距离工作
B、大批量、由读写器快速自动读取
C、信息量大、可以细分单品
D、芯片存储,可多次读取

49、读写器与计算机的串行通信接口主要有哪些?
A、网口
B、USB接口
C、RS-232
D、RS-485

50、常用于与读卡模块连接的单片机有哪些种()。
A、51单片机
B、AVR单片机
C、MSP430单片机
D、STM32单片机

51、非接触式IC卡的工作频率有哪些?
A、125KHz
B、13.56MHz
C、868MHz
D、2.45GHz

52、下列属于超高频RFID系统特性的有()。
A、阅读距离大
B、速度快
C、标签封装形式多样
D、频率低

53、RFID软件系统有()。
A、前端软件
B、中间件软件
C、后端软件
D、其他软件

54、读写器的基本组成主要包括哪些?
A、读写器天线
B、射频接口模块
C、逻辑控制单元
D、计算机

55、RFID应用系统软件主要包括哪些?
A、底层支撑软件
B、通信软件
C、RFID中间件
D、应用系统软件

56、下列属于RFID电子标签的组成部分?
A、标签天线
B、标签芯片
C、标签封装
D、读写器

57、给动物安装电子标签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A、项圈式
B、耳标式
C、可注射式
D、烫背式

58、当读写器发出的命令以及数据信息发生传输错误时,如果被电子标签接收到,那么可能导致以下哪些结果:()
A、读写器将一个电子标签判别为另一个电子标签,造成识别错误
B、电子标签错误的响应读写器的命令
C、电子标签的工作状态发生混乱
D、电子标签错误的进入休眠状态

59、目前大量为数据采集和自动识别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或介质包括( )
A、条形码
B、磁卡
C、IC卡
D、RFID

60、以下哪些是电子标签(Smart Label)的特性?
A、数据存储:与传统形式标签相比,容量更大,数据可随时更新、可读写
B、使用方法:体积小、容易封装,可以嵌入产品内
C、安全性能高:专用芯片、唯一序列号、很难复制
D、耐用性:无机械故障、寿命长、抗恶劣环境

61、所谓调制,就是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去改变载波某些特征参数的过程。

62、RFID系统采用模拟信号,其基本结构与模拟通信系统的模型相类似。

63、感应卡通常分为ID感应卡与IC感应卡两种。

64、RFID是一种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65、IC、ID卡读卡器都可读可写,可以应用于消费系统、公交系统、计费系统等。

66、EPC系统是从RFID迈向物联网的一个典型应用。

67、动物跟踪和管理传统上是采用高频频段的射频识别技术,并且有国际规范编码及空间信号接口,相应的国际规范分别为ISO11784和ISO11785。

学习通RFID技术及应用_2

1. RFID技术的应用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读写速度快、信息记录准确、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1 物流管理

在物流管理中,RFID技术可以实现货物的追踪和管理。具体来说,采用RFID标签将每个物品进行标识,并在物品进出仓库时通过RFID读写器进行识别和记录,可以自动完成物品数量统计、库存管理、物流路线调整等工作。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物流效率和减少管理成本。

1.2 车辆管理

在车辆管理中,RFID技术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识别和管理。例如,在停车场或高速公路收费站等地方设置RFID读写器,通过读取车辆上的RFID标签,自动识别车辆信息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收费。这样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还可以避免了人工收费的出错和拥堵。

1.3 人员管理

在人员管理中,RFID技术可以实现人员的自动识别和管理。例如,在一些高安全性场所或企事业单位内部,通过给员工配备RFID芯片,可以通过RFID读写器进行进出场记录、考勤管理等工作。同时,还可以实现人员定位、安全监控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2. RFID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RFID技术将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由于RFID技术具有可重复使用、非接触式等优点,也在逐渐取代一些传统的自动识别技术。

2.1 大规模应用

RFID技术将会在各个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例如在物流管理领域,通过RFID技术可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自动化管理;在医疗卫生领域,RFID技术可以实现病人信息管理、药品管理等,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2 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RFID技术将会与其他技术结合,例如与传感器技术结合,可以实现物品的追踪、监测和预警,提高物流效率和安全性;与云计算技术结合,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2.3 性能的提升

RFID技术的性能将会不断提升,例如读写距离的扩大、读写速度的加快、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等功能的加强,将会使RFID技术在更为复杂和恶劣的环境中得到应用。

3. RFID技术的未来展望

RFID技术在未来将会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并且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RFID技术的应用将会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和可持续化。

3.1 智能化应用

RFID技术将会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应用。例如,可以通过RFID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实现自动化库存管理、智能路线规划等工作,提高物流效率和精准度。

3.2 便捷化应用

RFID技术将会更加便捷化,例如RFID标签的粘贴、安装、更换等操作将会更加简单和方便,同时RFID读写器的使用和维护也将更加容易。

3.3 可持续化应用

RFID技术将会更加可持续化,例如RFID标签的可重复使用性将会提高,RFID读写器的能耗将会降低,RFID技术的环保性将会得到提高。

4. 结论

RFID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前景广阔的自动识别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RFID技术的应用将会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和可持续化,为各个领域的管理、服务和生产等工作提供更加高效、精准、可靠的支持。

学习通RFID技术及应用_2

1. RFID技术的应用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读写速度快、信息记录准确、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1 物流管理

在物流管理中,RFID技术可以实现货物的追踪和管理。具体来说,采用RFID标签将每个物品进行标识,并在物品进出仓库时通过RFID读写器进行识别和记录,可以自动完成物品数量统计、库存管理、物流路线调整等工作。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物流效率和减少管理成本。

1.2 车辆管理

在车辆管理中,RFID技术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识别和管理。例如,在停车场或高速公路收费站等地方设置RFID读写器,通过读取车辆上的RFID标签,自动识别车辆信息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收费。这样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还可以避免了人工收费的出错和拥堵。

1.3 人员管理

在人员管理中,RFID技术可以实现人员的自动识别和管理。例如,在一些高安全性场所或企事业单位内部,通过给员工配备RFID芯片,可以通过RFID读写器进行进出场记录、考勤管理等工作。同时,还可以实现人员定位、安全监控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2. RFID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RFID技术将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由于RFID技术具有可重复使用、非接触式等优点,也在逐渐取代一些传统的自动识别技术。

2.1 大规模应用

RFID技术将会在各个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例如在物流管理领域,通过RFID技术可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自动化管理;在医疗卫生领域,RFID技术可以实现病人信息管理、药品管理等,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2 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RFID技术将会与其他技术结合,例如与传感器技术结合,可以实现物品的追踪、监测和预警,提高物流效率和安全性;与云计算技术结合,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2.3 性能的提升

RFID技术的性能将会不断提升,例如读写距离的扩大、读写速度的加快、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等功能的加强,将会使RFID技术在更为复杂和恶劣的环境中得到应用。

3. RFID技术的未来展望

RFID技术在未来将会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并且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RFID技术的应用将会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和可持续化。

3.1 智能化应用

RFID技术将会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应用。例如,可以通过RFID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实现自动化库存管理、智能路线规划等工作,提高物流效率和精准度。

3.2 便捷化应用

RFID技术将会更加便捷化,例如RFID标签的粘贴、安装、更换等操作将会更加简单和方便,同时RFID读写器的使用和维护也将更加容易。

3.3 可持续化应用

RFID技术将会更加可持续化,例如RFID标签的可重复使用性将会提高,RFID读写器的能耗将会降低,RFID技术的环保性将会得到提高。

4. 结论

RFID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前景广阔的自动识别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RFID技术的应用将会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和可持续化,为各个领域的管理、服务和生产等工作提供更加高效、精准、可靠的支持。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