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化工工艺过程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分类: 名华慕课答案发布于:2024-06-02 16:57:37ė06367次浏览622条评论

超星化工工艺过程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2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超星关系随堂测验

1、与化学工程相比,化工化工工艺的工艺过程特点是什么?
A、研究个性问题
B、章节整答研究单元操作
C、答案研究放大效应
D、学习研究具体过程

1.3课程内容(可选)随堂测验

1、通完本课程的超星主要内容有哪些?
A、煤的化工加工
B、石油的工艺过程加工
C、合成氨工艺
D、章节整答天然气的答案加工

第二章 煤的加工

2.1 煤的简介随堂测验

1、成煤的学习次序一般为:由植物形成 、 、通完 、超星 。
A、褐煤,泥炭,烟煤,无烟煤
B、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
C、烟煤,无烟煤,褐煤,泥炭
D、无烟煤,烟煤,褐煤,泥炭

2.2 煤的焦化 2.2.1 焦炉结构 2.2.2煤的焦化过程随堂测验

1、煤的焦化是指煤在焦炉内 加热到1000oC可得到焦炭、煤气和其他化学产品。

2.2 煤的焦化 2.2.1 焦炉结构 2.2.2煤的焦化过程随堂测验

1、煤在成焦过程中不一定会经过粘结过程。

2.2 煤的焦化 2.2.1 焦炉结构 2.2.2煤的焦化过程随堂测验

1、在配煤中使用肥煤的作用是
A、便于推焦
B、增加产气量
C、增大焦炭块度
D、增加粘结性

2.2 煤的焦化 2.2.3干法熄焦随堂测验

1、干法熄焦就是直接利用出炉焦的热量来加热锅炉水产生蒸汽的方法。

2.2 煤的焦化 2.2.3干法熄焦随堂测验

1、干法熄焦中使用的惰性气体是循环使用的。

2.2 煤的焦化2.2.4干法熄焦与煤预热联合随堂测验

1、干法熄焦与煤预热联合流程中不需要设置燃烧室来提高气体的温度

第二章 煤的加工 2.2 煤的焦化

2.2.6 焦炉煤气冷却流程随堂测验

1、煤气冷却过程中,煤气在较高温冷却阶段(高于52℃)宜采用 冷却方式。

2.2.7 焦炉煤气冷却产物分离随堂测验

1、使用机械化澄清槽对焦油、氨水和焦油渣组成的混合物进行沉降分离,最上层的物质是什么?
A、焦油渣
B、焦油
C、氨水
D、水

2.2.8焦炉煤气氨水冷却除萘随堂测验

1、氨水冷却除萘塔包括三部分:前冷段,洗萘段,后冷段。其中氨水经过的部分有
A、前冷段,洗萘段
B、洗萘段,后冷段
C、前冷段,洗萘段,后冷段
D、前冷段,后冷段

2.2.9 焦炉煤气脱氨随堂测验

1、用硫酸吸收煤气中的氨是在饱和器中进行。氨进入饱和器的方式?
A、氨从饱和器的底部进入,经过分配器,自下而上
B、氨从饱和器的顶部进入,经过分配器,自上而下
C、氨从饱和器的上部进入,经过鼓泡器,自下而上
D、氨从饱和器的上部进入,经过分配器,自上而下

2.2.10 焦炉煤气脱苯随堂测验

1、煤气脱苯塔的顶部出来的是苯类蒸汽。

2.2.10 焦炉煤气脱苯随堂测验

1、两苯塔的下部用蒸汽加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苯与萘的分离。

2.2.11 焦炉煤气脱硫随堂测验

1、脱硫中间槽的作用是什么?
A、稳定生产
B、分离脱硫液与硫泡沫
C、保证足够的反应时间
D、加入空气

2.2.11 焦炉煤气脱硫随堂测验

1、ADA湿法脱硫过程中,可以视为催化剂的物质是
A、ADA
B、偏钒酸钠
C、碱
D、硫

第二章 煤的加工 2.3 煤的气化

2.3.1煤的气化过程随堂测验

1、煤气的种类包括:
A、合成气与还原气
B、发生炉煤气和水煤气
C、城市煤气和焦炉煤气
D、富气和合成天然气

2.3.2煤的预处理随堂测验

1、煤的破碎装置有
A、颚式粉碎机
B、反击式粉碎机
C、圆锥式粉碎机
D、锟式粉碎机

2.3.3煤的气化炉随堂测验

1、煤的气化炉的种类包括:
A、固定床
B、沸腾床
C、气流床
D、焦化炉

2.3.3煤的气化炉随堂测验

1、加压气化优点有
A、能耗低
B、煤气热值高
C、可连续加煤
D、不需要破粘装置

2.3.3煤的气化炉随堂测验

1、沸腾床气化法的优点有
A、煤气生产能力弹性大
B、氧气耗量低
C、粉煤可以充分利用
D、适合粘结性煤

2.3.4煤的气化工艺随堂测验

1、关于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可用燃气轮机带动发电机
B、利用烟气显热产生蒸汽
C、蒸汽可以驱动蒸汽机,然后带动与之相连的发电机
D、可以减少向大气排放硫和氮的氧化物和粉尘等污染物

2.3.4煤的气化工艺随堂测验

1、德士古气化法的特点有
A、粉煤
B、加压
C、液态排渣
D、煤制成水煤浆

第二章 煤的加工 测验

1、焦炉煤气的精制的第一步是什么?
A、冷却
B、脱硫
C、脱萘
D、脱苯

2、成煤的次序一般为:由植物形成 、 、 、 。
A、褐煤,泥炭,烟煤,无烟煤
B、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
C、烟煤,无烟煤,褐煤,泥炭
D、无烟煤,烟煤,褐煤,泥炭

3、在配煤中使用肥煤的作用是
A、便于推焦
B、增加产气量
C、增大焦炭块度
D、增加粘结性

4、使用机械化澄清槽对焦油、氨水和焦油渣组成的混合物进行沉降分离,最上层的物质是什么?
A、焦油渣
B、焦油
C、氨水
D、水

5、氨水冷却除萘塔包括三部分:前冷段,洗萘段,后冷段。其中氨水经过的部分有
A、前冷段,洗萘段
B、洗萘段,后冷段
C、前冷段,洗萘段,后冷段
D、前冷段,后冷段

6、用硫酸吸收煤气中的氨是在饱和器中进行。氨进入饱和器的方式?
A、氨从饱和器的底部进入,经过分配器,自下而上
B、氨从饱和器的顶部进入,经过分配器,自上而下
C、氨从饱和器的上部进入,经过鼓泡器,自下而上
D、氨从饱和器的上部进入,经过分配器,自上而下

7、由煤形成焦炭的过程顺序为
A、干燥预热阶段、胶质形成阶段、半焦形成阶段、焦炭形成阶段
B、干燥预热阶段、半焦形成阶段、胶质形成阶段、焦炭形成阶段
C、煤的半焦形成阶段、干燥预热阶段、胶质形成阶段、焦炭形成阶段
D、煤的半焦形成阶段、胶质形成阶段、干燥预热阶段、焦炭形成阶段

8、 图中煤设备包括煤的干燥设备和煤的预热设备等。那么煤的预热设备是哪一个?
A、1
B、3
C、4
D、5

9、 图中的设备2是什么?
A、煤的干燥器
B、加煤槽
C、焦炉
D、燃烧室

10、氨水冷却除萘塔包括三部分:前冷段,洗萘段,后冷段。其中洗油经过的部分有
A、前冷段
B、洗萘段
C、后冷段
D、前冷段,后冷段

11、 图中的再生器使用的加热蒸汽是什么蒸汽?
A、低压蒸汽
B、中压蒸汽
C、高压蒸汽
D、过热蒸汽

12、 图中再生器中使用的吹送蒸汽是什么蒸汽?
A、低压蒸汽
B、中压蒸汽
C、高压蒸汽
D、过热蒸汽

13、固定床气化炉的优点:
A、操作费用低、炉总效率高。
B、产生焦油和酚混在煤气中。
C、不需设置破粘装置。
D、操作周期短、维修费用小。

14、固定床气化法,炉内从上到下分为 、 、 、 。
A、煤干燥、燃烧层、干馏、气化
B、煤干燥、干馏、气化、燃烧层
C、煤干燥、干馏、燃烧层、气化
D、煤干燥、燃烧层、气化、干馏

15、用氨水对焦炉煤气进行冷却的优点
A、氨水呈碱性,能中和酸焦油,保护煤气管道
B、氨水具有润滑性,便于焦油流动,可以防止因焦油积聚而堵塞煤气管道
C、氨水带入的杂质会增加沥青的灰分
D、氨水温度很高,在喷洒时易蒸发,吸收煤气中大量的热量

16、ADA湿法脱硫过程中,可以视为催化剂的物质是
A、ADA
B、偏钒酸钠
C、碱
D、硫

17、脱硫中间槽的作用是什么?
A、稳定生产
B、分离脱硫液与硫泡沫
C、保证足够的反应时间
D、加入空气

18、煤气的种类包括:
A、合成气与还原气
B、发生炉煤气和水煤气
C、城市煤气和焦炉煤气
D、富气和合成天然气

19、煤的破碎装置有
A、颚式粉碎机
B、反击式粉碎机
C、圆锥式粉碎机
D、锟式粉碎机

20、煤的气化炉的种类包括:
A、固定床
B、沸腾床
C、气流床
D、焦化炉

21、煤加压气化优点有
A、能耗低
B、煤气热值高
C、不需破粘装置
D、煤可连续加入

22、沸腾床气化法的优点
A、煤气生产能力弹性大
B、氧气耗量低
C、粉煤可全部利用
D、适宜粘结性煤

23、德士古煤气化法的特点
A、可用粉煤
B、加压
C、液态排渣
D、煤制成水煤浆

24、关于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可用燃气轮机带动发电机
B、利用烟气显热产生蒸汽
C、蒸汽可以驱动蒸汽机,然后带动与之相连的发电机
D、可以减少向大气排放硫和氮的氧化物和粉尘等污染物

25、煤干燥预热 的优点有:
A、可以降低煤中的水分
B、提高堆积密度
C、缩短炼焦时间
D、提高焦炉生产能力

26、沸腾床气化炉的优点:
A、连续生产、温度分布均匀
B、炉子构造简单、投资少
C、适于粘结性煤
D、有返混现象

27、煤在成焦过程中不一定会经过粘结过程。

28、干法熄焦就是直接利用出炉焦的热量来加热锅炉水产生蒸汽的方法。

29、干法熄焦中使用的惰性气体是循环使用的。

30、干法熄焦与煤预热联合流程中不需要设置燃烧室来提高气体的温度。

31、煤气冷却时,冷凝的焦油与焦炭混合形成焦油渣。

32、煤气脱苯塔的顶部出来的是苯类蒸汽。

33、两苯塔的下部用蒸汽加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苯与萘的分离。

34、煤在焦炉中加热过程中,干煤层、胶质层、半焦层依次消失,最后剩下焦炭。

35、煤的成焦过程中煤的胶质形成阶段温度约在350~480oC。

36、成熟的焦饼中心处有一条缝。这是由于两面加热,胶质层在中心汇合所致。

37、结焦性好的煤,粘结性一定好,但粘结性好的煤结焦性不一定好。

38、作为城市生活用煤气,为了减少毒性, CO的体积含量应控制在10%以下。

39、若要求高热值煤气,需要脱掉CO2,CO需要甲烷化。

40、交替吹空气和水蒸气到发生炉内产生的煤气称发生炉煤气

41、粘结性煤由于有粘结性,所以用它作焦化原料特别好,一般不用于气化。

42、固态排渣炉要求灰熔点高,气化温度必须超过灰熔点。

43、煤的挥发组分多,固定C就低,煤的热值低。

精馏塔3D仿真--冷态开车

1、1. 做完后,在“操作质量评分系统”的页面上,点“文件”,点“保存成绩单”另存为“学号-姓名.xls”文件。将这个文件作为作业答案提交。 2. 截屏总成绩页面的图片,作为作业的成绩证据和xls文件一起提交。 详细操作: 仿真网站 网址:http://www.es-online.com.cn/cooperationcenter/Index.aspx?id=103913 账号:GTVJ0001-GTVJ0050 账号:GTVJ0001 密码:GTVJ0001 账号与密码相同,不允许改密码。 1.在线应用 2.登录 3. 下载通用客户端 4安装通用客户端 5. 开始学习(下载操作手册) 6. 做完后,在“操作质量评分系统”的页面上,点“文件”,点“保存成绩单”另存为“学号-姓名.xls”文件。或点“浏览”,点“成绩...”点“保存”另存为“学号-姓名.xls”文件。 7. 将这个文件作为作业答案提交。 8. 截屏总成绩页面的图片,作为作业的成绩证据和xls文件一起提交。

第三章 石油的加工

3.1 原油的组成与性质随堂测验

1、汽油馏分中主要有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原油的的烃类族的组成变化一般规律正确的是:
A、环烷烃含量随沸点升高而下降
B、芳香烃含量随沸点升高而增加
C、烷烃含量随沸点升高而下降
D、随沸点升高,多环烷烃比例增加

3.1 原油的组成与性质随堂测验

1、石油的含S量是多少时称为高硫石油?
A、>2%
B、>3%
C、>5%
D、>4%

3.2 原油的预处理随堂测验

1、石油蒸馏时,蒸馏出第一滴油时的气相温度称
A、馏程
B、初馏点
C、终馏点
D、干点

3.2 原油的预处理随堂测验

1、装置中常压塔的操作温度范围是多少?
A、130-230℃
B、90-370℃
C、60-410℃
D、130-410℃

2、减压精馏过程最关键条件是什么?
A、真空度
B、温度
C、压力
D、回流比

3、常减压精馏装置的精馏塔包括:
A、初馏塔
B、常压塔
C、减压塔
D、汽提塔

4、关于常压装置操作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增大回流比可改善分馏效果。但过大会加大蒸汽消耗量和冷却水量。
B、汽流速度过高,产生雾沫夹带。 过低,处理量下降,分馏效果不好, 甚至发生漏液。
C、温度升高, 各部分产品变轻。
D、压力降低,蒸汽消耗量升高.

3.3 燃料油的生产-- 1.延迟焦化与催化裂化原理随堂测验

1、关于辛烷值的规定正确的是
A、规定异辛烷的辛烷值为100
B、规定正庚烷的辛烷值为0
C、辛烷值越大,汽油抗爆性越好
D、辛烷值越小,汽油抗爆性越好

3.3 燃料油的生产-- 1.延迟焦化与催化裂化原理随堂测验

1、关于延迟焦化表述正确的是:
A、渣油高速通过温度约为500℃的加热炉,高速渣油在加热炉来不及反应
B、渣油在焦炭塔内停留足够长时间以完成裂化、缩合反应
C、生成的焦炭留在焦炭塔内
D、焦化汽油安定性好,不须再处理精制就能作为汽油调合组分。

3.3 燃料油的生产-- 1.延迟焦化与催化裂化原理随堂测验

1、催化裂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其中对产品质量不利的反应有:
A、氢转移反应
B、芳构化反应
C、叠合反应
D、烷基化反应

3.3 燃料油的生产-- 1.延迟焦化与催化裂化原理随堂测验

1、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中毒原因有哪些?
A、碱、硫、氮都可使催化剂永久中毒。
B、焦炭可使催化剂中毒,但可烧焦后恢复。
C、镍等在催化剂表面沉积引起,降低了催化剂选择性。
D、重金属盐在催化剂表面沉积引起,降低了催化剂选择性和活性。

3.3 燃料油的生产-- 2.催化裂化流程随堂测验

1、催化裂化操作中,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A、催化剂对油比提高,可减少积炭量,增加活性,提高转化率。
B、环烷烃吸附力强、反应快、选择性好,因此环烷烃多,气体和汽油产率高,焦炭少。
C、强度系数越大,转化率越低。
D、回炼比越大,转化率升高,处理能力下降。

3.3 燃料油的生产-- 2.催化裂化流程随堂测验

1、关于吸收稳定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A、石脑油是稳定实用产品。
B、可以将富气中的C2与C3,C4组分进行分离。
C、在再吸收塔中,气体夹带的汽油馏分被柴油吸收
D、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C3,C4烃

3.3 燃料油的生产-- 2.催化裂化流程随堂测验

1、关于烟气轮机动力回收工艺表述正确的是
A、再生器顶部烟气温度可达730℃以上,压力达0.36MPa左右。再生器高温烟气所带走的能量约占全装置能耗的1/3
B、热烟气从再生器进入旋风分离器,除去烟气中绝大部分催化剂微粒后进入烟气轮机。
C、烟气在烟气轮机中推动机械做功后,温度大约降低400℃,排出的烟气可以进入CO锅炉或余热锅炉回收剩余的热能。
D、回收的能量除能满足主风机动力需要外,还可向外输出电力

3.3 燃料油的生产-- 3.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随堂测验

1、十六烷值代表柴油在发动机中发火性能的一个约定量值。在规定条件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采用和被测定燃料具有相同发火滞后期的标准燃料中十六烷值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3.3 燃料油的生产-- 3.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随堂测验

1、加氢精制的特点有:
A、可同时脱除硫、氮、氧等杂原子
B、使烯烃和某些稠环芳烃加氢饱和
C、精制油质量好,但收率低。
D、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的催化剂是相同的。

3.3 燃料油的生产-- 3.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随堂测验

1、加氢裂化的特点有
A、加氢裂化可使部分裂解物变成轻烃类,提高轻油产率。
B、适用原料广泛,可根据需要生产汽油、柴油等。
C、产品收率高、质量好、流程简单。
D、操作温度较高300-450℃,压力也较高10 -20MPa。

3.3 燃料油的生产--4.催化重整随堂测验

1、关于催化重整表述正确的有:
A、重整汽油的辛烷值高,是调和汽油辛烷值的主要贡献者
B、重整汽油的烯烃含量多、硫含量低
C、重整汽油与催化裂化汽油二者调合可改善汽油辛烷值分布
D、总效应吸热,温度升高,有利于芳烃生成和辛烷值提高

第三章 石油的加工 3.4润滑油的生产

3.4.1 润滑油的性质与丙烷脱沥青随堂测验

1、润滑油应当具有适当的粘度,良好的粘温性、低温流动性、抗氧化安定性,腐蚀性小、残炭少。

3.4.1 润滑油的性质与丙烷脱沥青随堂测验

1、关于丙烷脱沥青的描述正确的有
A、丙烷对减压渣油中润滑油组分和蜡有较大溶解度
B、丙烷在40℃以上对脱沥青油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到丙烷的临界温度96℃、临界压力4.2MPa时溶解能力最小。操作中利用此特性回收丙烷。
C、丙烷脱沥青的主要设备包括萃取塔。
D、丙烷脱沥青的主要设备包括精馏塔和吸收塔。

3.4.2 润滑油的溶剂精制、脱蜡和白土精制随堂测验

1、酚精制润滑油的工艺中的汽提塔使用水蒸汽进行汽提

3.4.2 润滑油的溶剂精制、脱蜡和白土精制随堂测验

1、润滑油脱蜡的目的是提高润滑油的凝固点。

2、石蜡常从柴油、润滑油馏分中分离出来,地蜡从减压渣油中分出。

3.4.2 润滑油的溶剂精制、脱蜡和白土精制随堂测验

1、白土精制过程是用白土与油品在较高温度下混合,以除去残留的溶剂、环烷酸、酸渣、磺酸、胶质等的过程。

第三章 石油的加工 测试

1、石油的含S量是多少时称为高硫石油?
A、>2%
B、>3%
C、>4%
D、>5%

2、石油蒸馏时,蒸馏出第一滴油时的气相温度称
A、馏程
B、初馏点
C、终馏点
D、干点

3、常减压精馏装置中常压塔的操作温度范围是多少?
A、130-230℃
B、90-370℃
C、60-410℃
D、130-410℃

4、减压精馏过程最关键条件是什么?
A、真空度
B、温度
C、压力
D、回流比

5、石油的含S量是多少时称为低硫石油?
A、<0.1%
B、<0.5%
C、<1%
D、<1.5%

6、石油蒸馏时,蒸馏到最后的气相最高温度叫什么?
A、初馏点
B、馏程
C、馏分
D、终馏点

7、常减压精馏流程中,减压精馏塔塔底出的产物是
A、润滑油原料
B、裂化原油
C、减压渣油
D、重柴油

8、常减压精馏流程中,常压精馏塔塔顶出的产物是
A、汽油原料
B、煤油原料
C、轻质柴油原料
D、不出产物

9、常减压精馏流程中,初馏塔塔顶出的产物是
A、重整原料或重汽油
B、煤油原料
C、轻质柴油原料
D、不出产品

10、催化裂化反应常用催化剂是
A、硅铝酸盐催化剂
B、铂催化剂
C、铁催化剂
D、镍钴催化剂

11、催化裂化的双塔吸收稳定流程中,脱丁烷塔塔顶的产物是
A、稳定汽油
B、饱和柴油
C、干气
D、液化气

12、催化裂化的双塔吸收稳定流程中,再吸收塔中的轻柴油的作用是
A、吸收未被吸收的C3、C4组分。
B、吸收汽油组分
C、吸收C2组分
D、脱除柴油中的轻质汽油组分

13、催化裂化的双塔吸收稳定流程中,吸收塔的塔顶进料是
A、富气
B、石脑油
C、稳定汽油
D、石脑油和稳定汽油

14、硫在原油中多以什么形式存在?
A、元素硫
B、硫化氢
C、硫醇
D、硫醚

15、石油酸主要含有什么成分?
A、环烷酸
B、脂肪酸
C、酚类
D、醛类

16、原油中碱性含氮化合物主要包括:
A、吡啶
B、喹啉、异喹啉
C、吖啶同系物
D、金属卟啉化合物

17、润滑油的理想组分
A、少环长侧链烃
B、少环多侧链烃
C、多环短侧链环烃
D、烷烃

18、关于丙烷脱沥青的描述正确的有
A、丙烷脱沥青的主要设备包括精馏塔和吸收塔
B、丙烷对减压渣油中润滑油组分和蜡有较大溶解度
C、丙烷在40℃以上对脱沥青油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到丙烷的临界温度96℃、临界压力4.2MPa时溶解能力最小。操作中利用此特性回收丙烷
D、丙烷脱沥青的主要设备包括萃取塔

19、关于润滑油的溶剂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选择的溶剂对润滑油的非理想组分(不需要组分)溶解度小而对润滑油的理想组分溶解度大,分离操作后改善润滑油的质量。
B、溶剂精制主要除去的有芳香烃、胶质、硫化物、环烷酸等粘度指数小、抗氧化安定性差的物质。
C、常用溶剂一般有酚、糠醛、N-甲基吡咯烷酮等。
D、常用溶剂一般要求选择性好、对理想组分溶解能力强、比重大、性质稳定、易回收等。

20、汽油馏分中主要有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原油的的烃类族的组成变化一般规律正确的是:
A、环烷烃含量随沸点升高而下降
B、芳香烃含量随沸点升高而增加
C、烷烃含量随沸点升高而下降
D、随沸点升高,多环烷烃比例增加

21、常减压精馏装置的精馏塔包括
A、初馏塔
B、常压塔
C、减压塔
D、汽提塔

22、关于常压装置操作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增大回流比可改善分馏效果。但过大会加大蒸汽消耗量和冷却水量。
B、汽流速度过高,产生雾沫夹带。 过低,处理量下降,分馏效果不好, 甚至发生漏液。
C、温度升高, 各部分产品变轻。
D、压力降低,蒸汽消耗量升高。

23、关于辛烷值的规定正确的是
A、规定异辛烷的辛烷值为100。
B、规定正庚烷的辛烷值为0。
C、辛烷值越大,汽油抗爆性越好。
D、辛烷值越小,汽油抗爆性越好。

24、关于延迟焦化表述正确的是:
A、渣油高速通过温度约为500℃的加热炉,高速渣油在加热炉来不及反应。
B、渣油在焦炭塔内停留足够长时间以完成裂化、缩合反应。
C、生成的焦炭留在焦炭塔内。
D、焦化汽油安定性好,不须再处理精制就能作为汽油调合组分。

25、催化裂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其中对产品质量不利的反应有:
A、氢转移反应
B、芳构化反应
C、叠合反应
D、烷基化反应

26、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中毒原因有哪些?
A、碱、硫、氮都可使催化剂永久中毒。
B、焦炭可使催化剂中毒,但可烧焦后恢复。
C、镍等在催化剂表面沉积引起,降低了催化剂选择性。
D、重金属盐在催化剂表面沉积引起,降低了催化剂选择性和活性。

27、催化裂化操作中,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A、催化剂对油比提高,可减少积炭量,增加活性,提高转化率。
B、环烷烃吸附力强、反应快、选择性好,因此环烷烃多,气体和汽油产率高,焦炭少。
C、强度系数越大,转化率越低。
D、回炼比越大,转化率升高,处理能力下降。

28、关于吸收稳定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A、石脑油是稳定实用产品。
B、可以将富气中的C2与C3、C4组分进行分离。
C、在再吸收塔中,气体夹带的汽油馏分被柴油吸收。
D、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C3、C4烃。

29、关于烟气轮机动力回收工艺表述正确的是
A、再生器顶部烟气温度可达730℃以上,压力达0.36MPa左右。再生器高温烟气所带走的能量约占全装置能耗的1/3。
B、热烟气从再生器进入旋风分离器,除去烟气中绝大部分催化剂微粒后进入烟气轮机。
C、烟气在烟气轮机中推动机械做功后,温度大约降低400℃,排出的烟气可以进入CO锅炉或余热锅炉回收剩余的热能。
D、回收的能量除能满足主风机动力需要外,还可向外输出电力。

30、加氢精制的特点有:
A、可同时脱除硫、氮、氧等杂原子。
B、使烯烃和某些稠环芳烃加氢饱和。
C、精制油质量好,但收率低。
D、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的催化剂是相同的。

31、加氢裂化的特点有
A、加氢裂化可使部分裂解物变成轻烃类,提高轻油产率。
B、适用原料广泛,可根据需要生产汽油、柴油等。
C、产品收率高、质量好、流程简单。
D、操作温度较高300-450℃,压力也较高10 -20MPa。

32、关于催化重整表述正确的有:
A、重整汽油的辛烷值高,是调和汽油辛烷值的主要贡献者。
B、重整汽油的烯烃含量多、硫含量低。
C、重整汽油与催化裂化汽油二者调合可改善汽油辛烷值分布。
D、总效应吸热,温度升高,有利于芳烃生成和辛烷值提高。

33、常减压精馏工艺中,预防腐蚀措施有:
A、脱盐后的原油注碱,将氯化钙和氯化镁转化为氯化钠,中和氯化氢、硫化氢等。
B、塔顶馏出线注氨,中和残存氯化氢、硫化氢,调节pH值。
C、塔顶馏出线注缓蚀剂,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抗水性保护膜。
D、塔顶馏出线注碱性水,冲洗注氨生成的铵盐,中和冷凝的酸性水。

34、润滑油应当具有适当的粘度,良好的粘温性、低温流动性、抗氧化安定性,腐蚀性小、残炭少。

35、酚精制润滑油的工艺中的汽提塔使用水蒸汽进行汽提。

36、润滑油脱蜡的目的是提高润滑油的凝固点。

37、石蜡常从柴油、润滑油馏分中分离出来,地蜡从减压渣油中分出。

38、石蜡和地蜡不是混合物。

39、白土精制过程是用白土与油品在较高温度下混合,以除去残留的溶剂、环烷酸、酸渣、磺酸、胶质等的过程。

40、白土是优良的吸附剂,它与润滑油接触时将润滑油基本组分的各种烃类吸附到白土表面,而润滑油中各种杂质组成却不吸附或很少被吸附。

41、活性白土是天然白土(风化的长石——硅酸铝)用稀硫酸处理,使之活化,再水洗、干燥、粉碎。

42、十六烷值代表柴油在发动机中发火性能的一个约定量值。在规定条件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采用和被测定燃料具有相同发火滞后期的标准燃料中十六烷值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43、原油中的非烃类主要有含S、N、O等杂原子的化合物,虽然这些元素含量少,但组成的化合物含量大。

44、石油组成复杂,有些分子中既有芳香环又有环烷环还有烷基侧链。

45、汽油馏分中主要有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46、石油中S、N、O绝大部分都以胶状沥青物质形式存在。

第四章 酸的生产工艺 4.1硫酸

4.1.1 硫酸制备原理随堂测验

1、可用来制备硫酸的原料包括:
A、硫铁矿
B、硫磺
C、硫酸盐
D、含硫工业废料

4.1.2 二氧化硫的制备随堂测验

1、提高焙烧速率的途径有哪些?
A、提高操作温度,温度越高越好。
B、减小硫铁矿粒度
C、增加空气与矿粒的相对运动
D、提高入炉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4.1.2 二氧化硫的制备随堂测验

1、沸腾焙烧的优点
A、生产强度大
B、适用的原料范围广
C、设备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D、炉尘量大

4.1.2 二氧化硫的制备随堂测验

1、从沸腾炉出来的900—950℃的高温炉气,经过锅炉,被冷却至
A、450—400℃
B、350—400℃
C、300—350℃
D、250—300℃

4.1.3 二氧化硫气的净化随堂测验

1、硫酸原料气的除尘使用的设备装置有:
A、集尘器除尘
B、自然沉降除尘
C、旋风除尘器
D、静电除尘器

4.1.3 二氧化硫气的净化随堂测验

1、动力波洗涤塔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A、利用泡沫层表面积极大,气液界面更新速度极快的特点,进行高效的传质热过程。
B、泡沫层是气液两相在交界处相互形成的,其交界面(或称作“波面”)的位置取决于气液两相的动量平衡关系。
C、在气液两相流动体系中,液体的流型取决于气液两相的相对质量流速,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稳定的泡沫层。
D、在动量平衡的条件下,波面将稳定在一个位置,而当气液相对动量发生变化时,波面会向动量增加的流体流向移动,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4.1.3 二氧化硫气的净化随堂测验

1、酸洗流程的特点有:
A、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方便,砷和氟的净化率都高
B、酸可循环使用,多余酸排出系统他用
C、排污量少,约为水洗流程的1/200~1/300
D、炉气中的SO3的利用率低

4.1.3 二氧化硫气的净化随堂测验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硫酸浓度增大,平衡水蒸气分压降低
B、硫酸浓度大于80%后,SO2的溶解度增大很快
C、温度越高,酸雾含量越高
D、硫酸浓度增大,酸雾含量越高

4.1.4.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随堂测验

1、二氧化硫催化转化反应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体积增大的反应
B、吸热反应
C、主要用钒催化剂
D、放热反应

4.1.4.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随堂测验

1、二氧化硫转化器设计的主要原则
A、满足最佳温度要求,以提高催化剂利用率
B、换热面积足够大,保证热量平衡
C、催化剂装填系数大,体积不变时提高生产能力
D、便于安装检修更换催化剂

4.1.4.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随堂测验

1、先经3段转化进行中间吸收,再经1段转化后进行二次吸收的二次转化流程称为
A、(1+3)型
B、(2+2)型
C、(3+1)型
D、(4+0)型

4.1.5 三氧化硫的吸收随堂测验

1、防止酸雾的生成,吸收时进口气体温度应高于其 温度。

4.1.5 三氧化硫的吸收随堂测验

1、生产浓硫酸的吸收流程,转化气从塔底送入,进塔气温度 °C。

4.1.6 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随堂测验

1、氨-酸法处理尾气,吸收过程中,(NH4)2SO3浓度下降,吸收能力下降,因此要不断补充 ,保持操作稳定。

尾气脱硫工艺仿真

1、尾气脱硫工艺仿真

第四章 酸的生产工艺 4.2硝酸

4.2.1 硝酸-概述随堂测验

1、氨氧化反应不加控制,氨和氧反应的最终产物必然是
A、氮气;N2
B、一氧化氮;NO
C、二氧化氮;NO2
D、四氧化二氮;N2O4

4.2.2 硝酸-氨氧化反应随堂测验

1、流程中氨氧化反应器是哪个设备?
A、5
B、6
C、7
D、8

4.2.3 硝酸-一氧化氮的氧化随堂测验

1、降温加压有利于NO氧化反应的进行

4.2.4 硝酸-氮氧化物气体的吸收随堂测验

1、用硝酸水溶液吸收氮氧化物气体,成品酸所能达到的浓度有一定的限制,常压法不超过 50%,加压法最高可制得80%HNO3。

4.2.5 硝酸-硝酸生产工艺流程随堂测验

1、稀硝酸工艺流程中,生产稀硝酸的是哪个设备?
A、6
B、7
C、9
D、11

2、综合法具有加压氧化、常压吸收的优势,产品酸浓度47%~53%,吸收效率高达98%

4.2.5 硝酸-硝酸生产工艺流程随堂测验

1、稀硝酸与浓硝酸生产中的最明显的区别是
A、一氧化氮的氧化
B、氮氧化物气体的冷却和过量水的排出
C、冷凝生成液态 N2O4
D、四氧化二氮合成硝酸

4.2.5 硝酸-硝酸生产工艺流程随堂测验

1、不慎被浓硝酸灼伤皮肤应立即用大量 清洗 并及时送医院救治

第四章 酸的生产工艺 4.3盐酸

4.3.1 盐酸-石墨合成炉随堂测验

1、在氯化氢气体的制备过程中,应尽量保证 反应完全。
A、氢气
B、氧气
C、氯气
D、氯化氢

4.3.2 盐酸-盐酸生产流程随堂测验

1、为把生成的氯化氢气体中的水蒸汽冷凝下来,氯化氢气体的温度要降低到什么温度?
A、50-60℃
B、15-20℃
C、0-10℃
D、-8-0℃

4.3.2 盐酸-盐酸生产流程随堂测验

1、氯化氢干燥流程中是用什么物质来干燥氯化氢气体的?
A、食盐
B、浓硝酸
C、浓硫酸
D、生石灰

第四章 酸的生产工艺

1、从沸腾炉出来的900—950℃的高温炉气,经过锅炉,被冷却至
A、400—450℃
B、350—400℃
C、300—350℃
D、250—300℃

2、锅炉吸收高温炉气中热量后,可产生 的过热蒸汽
A、10MPa,600℃
B、5MPa,500℃
C、3.9MPa,450℃
D、1MPa,350℃

3、硫酸工艺中,先经3段转化进行中间吸收,再经1段转化后进行二次吸收的二次转化流程称为
A、(1+3)型
B、(2+2)型
C、(3+1)型
D、(4+0)型

4、防止酸雾的生成,吸收时进口气体温度应高于其 温度。
A、露点
B、泡点
C、沸点
D、熔点

5、生产浓硫酸的吸收流程,转化气从塔底送入,进塔气温度 °C。
A、100-120
B、120-140
C、140-160
D、160-180

6、生产浓硫酸的吸收流程,浓硫酸从塔顶喷淋,喷淋酸温控制在 °C以下。
A、40
B、50
C、60
D、70

7、生产浓硫酸的吸收流程,吸收塔出塔酸温用喷淋量控制,使出塔酸温低于 °C。
A、50
B、60
C、70
D、80

8、在氯化氢气体的制备过程中,应尽量保证 反应完全。
A、氢气
B、氧气
C、氯气
D、氯化氢

9、合成炉从下到上分为三段:石墨段,锅炉段,冷凝段。不是用石墨材料制备的是哪个部分?
A、石墨段
B、锅炉段
C、冷凝段
D、燃烧段

10、为把生成的氯化氢气体中的水蒸汽冷凝下来,氯化氢气体的温度要降低到什么温度?
A、50-60℃
B、15-20℃
C、0-10℃
D、-8-0℃

11、氯化氢干燥流程中是用什么物质来干燥氯化氢气体的?
A、食盐
B、浓硝酸
C、浓硫酸
D、生石灰

12、氨氧化反应不加控制,氨和氧反应的最终产物必然是 。
A、氮气
B、一氧化氮
C、二氧化氮
D、四氧化二氮

13、流程中氨氧化反应器是哪个设备?
A、5
B、6
C、7
D、8

14、稀硝酸工艺流程中,生产稀硝酸的是哪个设备?
A、6
B、7
C、9
D、11

15、稀硝酸与浓硝酸生产中的最明显的区别是
A、一氧化氮的氧化
B、氮氧化物气体的冷却和过量水的排出
C、冷凝生成液态 N2O4
D、四氧化二氮合成硝酸

16、SO3吸收形成硫酸的反应: nSO3(g) + H2O(l ) = H2SO4(aq) + (n-1)SO3(aq) 当生产发烟硫酸时,n应该是多少?
A、n=1
B、n>1
C、n<1
D、n=0.5

17、气体中SO3浓度为7%时,吸收过程温度不宜超过 度
A、50
B、65
C、80
D、95

18、沸腾焙烧炉分为沸腾区、扩散区、焙烧空间。请问沸腾区在什么位置?
A、下部
B、中部
C、上部
D、顶部

19、沸腾焙烧炉一般分为下部、中部、上部。请问上部什么区域?
A、沸腾区
B、扩散区
C、焙烧空间
D、沉降区域

20、酸洗流程中,动力波洗涤器是哪个设备?
A、V306a-b
B、X0302
C、V0305
D、T0303

21、酸洗流程中,炉气冷却塔是哪个设备?
A、T0305
B、X0302
C、V0305
D、T0303

22、如图所示的硫酸的转化流程称为
A、(4+0)型
B、(1+3)型
C、(2+2)型
D、(3+1)型

23、硫酸工艺中,沸腾焙烧的优点
A、生产强度大
B、适用的原料范围广
C、设备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D、炉尘量大

24、动力波洗涤塔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A、利用泡沫层表面积极大,气液界面更新速度极快的特点,进行高效的传质热过程。
B、泡沫层是气液两相在交界处相互形成的,其交界面(或称作“波面”)的位置取决于气液两相的动量平衡关系。
C、在气液两相流动体系中,液体的流型取决于气液两相的相对质量流速,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稳定的泡沫层。
D、在动量平衡的条件下,波面将稳定在一个位置,而当气液相对动量发生变化时,波面会向动量增加的流体流向移动,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25、硫酸生产工艺中酸洗流程的特点有:
A、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方便,砷和氟的净化率都高
B、酸可循环使用,多余酸排出系统他用
C、排污量少,约为水洗流程的1/200~1/300
D、炉气中的SO3的利用率低

26、关于硫酸,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硫酸浓度增大,酸雾含量越高。
B、温度越高,酸雾含量越高。
C、硫酸浓度大于80%后,SO2的溶解度增大很快。
D、硫酸浓度增大,平衡水蒸气分压降低。

27、二氧化硫催化转化反应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体积增大的反应。
B、吸热反应。
C、主要用钒催化剂。
D、放热反应。

28、对二氧化硫催化转化反应的钒催化剂的主要毒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钒催化剂能吸附As2O3,堵塞催化剂活性表面,是在 500℃以上V2O5能与As2O3生成V2O5?As2O5 这是一种易挥发物质,从而造成钒的损失。
B、HF能与二氧化硅生成SiF4,破坏载体,使催化剂粉碎。F还能与V反应生成VF5, 其沸点低(112.2oC),也要造成钒的损失。
C、酸雾腐蚀钢设备,腐蚀的粉尘落在催化剂表面上使其活性降低。同时积累的FeSO4可能使催化剂结块。
D、硒对钒催化剂有毒害,不可以复原。

29、二氧化硫转化器设计的主要原则
A、满足最佳温度要求,以提高催化剂利用率 。
B、换热面积足够大,保证热量平衡。
C、催化剂装填系数大,体积不变时提高生产能力。
D、便于安装检修更换催化剂。
E、生产能力大,可以省料、省地、省投资。
F、压降小,可省能。

30、可用来制备硫酸的原料包括:
A、硫铁矿
B、硫磺
C、硫酸盐
D、含硫工业废料

31、硫酸工艺中,提高焙烧速率的途径有哪些?
A、提高操作温度,温度越高越好。
B、减小硫铁矿粒度。
C、增加空气与矿粒的相对运动。
D、提高入炉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32、硫酸原料气的除尘使用的设备装置有:
A、集尘器除尘
B、自然沉降除尘
C、旋风分离器
D、静电除尘器

33、采用氨氧化法生产55%硝酸的工艺包括:
A、氨的接触氧化
B、一氧化氮的氧化
C、二氧化氮冷凝为四氧化二氮
D、氮氧化物的吸收

34、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的反应机理过程包括:
A、铂吸附氧的能力极强,吸附的氧分子发生原子间的键断裂。
B、铂催化剂表面从气体中吸附氨分子,随之氨分子中氮和氢原子分别与氧原子结合。
C、在铂催化剂活性中心进行电子重排,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蒸气。
D、铂催化剂对一氧化氮和水蒸气吸附能力较弱,因此它们会离开铂催化剂表面进入气相。

35、硫酸炉气净化过程设置冷却塔的目的是既降低温度又通过增湿来增大雾滴直径。

36、氨-酸法处理尾气,吸收过程中,(NH4)2SO3浓度下降,吸收能力下降,因此要不断补充氨,保持操作稳定。

37、降温加压有利于NO氧化反应的进行。

38、用硝酸水溶液吸收氮氧化物气体,成品酸所能达到的浓度有一定的限制,常压法不超过 50%,加压法最高可制得80%HNO3。

39、综合法制硝酸具有加压氧化、常压吸收的优势,产品酸浓度47%~53%,吸收效率高达98%

40、不慎被浓硝酸灼伤皮肤应立即用大量小苏打水清洗并及时送医院救治。

41、只要控制在较低温度,NO几乎全部氧化成NO2。

42、被水吸收NO2的总数中只有2/3生成硝酸,还有1/3又变成NO 。

43、硝酸制备的氮氧化中,降低温度,有利平衡,NO的氧化速度加快。

44、硝酸制备的氮氧化物吸收中,提高压力,不仅可使平衡向生成硝酸反应的方向移动,可制得更浓的成品酸,还可大大减少吸收体积。

45、用硝酸水溶液吸收氮氧化物气体,成品酸所能达到的浓度有一定的限制,常压法不超过 50%,加压法最高可制得80%HNO3。

46、硫酸与水的二组分体系最高恒沸点组成为98.4%。

47、硫酸制备的焙烧阶段生成SO3是无害的,不会给后续净化工序产生很多问题。

48、硝酸呈黄色一般是因为溶解有NO2。

49、NO无色,微溶于水。NO2呈棕红色。

50、气态的NO2在低温下会部分迭合成的棕红色N2O4。

工艺说明

1、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第五章 碱的生产工艺 5.1纯碱

5.1.1 纯碱-氨碱法制纯碱原理随堂测验

1、物相点区域2之内,冷却结晶得到的物质是什么?
A、NaCl
B、NaHCO3
C、NH4HCO3
D、NH4Cl

5.1.1 纯碱-氨碱法制纯碱原理随堂测验

1、纯碱工业目前的主要生产方法有氨碱法和联碱法。

5.1.2 纯碱-氨碱法的生产流程随堂测验

1、先加入石灰乳是为了除去盐水中的什么离子?
A、钙离子
B、镁离子
C、钡离子
D、钠离子

5.1.2 纯碱-氨碱法的生产流程随堂测验

1、吸氨反应放热较多, 如不及时移走,可使系统温度升高

5.1.2 纯碱-氨碱法的生产流程随堂测验

1、溶液中氨的浓度比OH-离子浓度大很多,所以主要生成氨基甲酸铵。

5.1.2 纯碱-氨碱法的生产流程随堂测验

1、过滤顺序依次为:吸入、吸干、洗涤、挤压、再吸干、刮卸、吹气。

5.1.2 纯碱-氨碱法的生产流程随堂测验

1、在加热段与石灰乳蒸馏段连接处,因加热后液体基本无游离氨,平衡氨分压接近零。而下部来的气体氨含量高,所以有部分氨反而要溶于液体中,加热段并不能完全将游离氨除净。

5.1.2 纯碱-氨碱法的生产流程随堂测验

1、对石灰乳描述正确的是
A、对蒸氨过程,石灰乳较稠有利。
B、在水中溶解度很低,且随温度降低而降低
C、石灰乳密度越大,粘度越大。
D、石灰乳密度越大,固体量越多,氧化钙含量越多。

5.1.3 纯碱-CO2、石灰乳和重质纯碱的制造随堂测验

1、重质纯碱的制造方法有
A、挤压法
B、水合法
C、结晶法
D、联碱法

5.1.3 纯碱-CO2、石灰乳和重质纯碱的制造随堂测验

1、对石灰乳描述正确的是
A、对蒸氨过程,石灰乳较稠有利。
B、在水中溶解度很低,且随温度降低而降低。
C、石灰乳密度越大,粘度越大。
D、石灰乳密度越大,固体量越多,氧化钙含量越多。

5.1.4 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随堂测验

1、联合制碱法中的二次吸氨在相图中对应的过程是
A、M1-A1
B、A1-T
C、S-M2
D、M2-Q

第五章 碱的生产工艺 5.2烧碱

5.2.1 烧碱-概述随堂测验

1、目前烧碱的制备方法是
A、隔膜法
B、离子交换法
C、水银法
D、联碱法

5.2.2 烧碱-隔膜电解法随堂测验

1、呈弱酸性可降低氯气在电解槽中的溶解度

5.2.2 烧碱-隔膜电解法随堂测验

1、隔膜法电解: 食盐水进入阴极区,在阴极上析出氯气,钠离子通过隔膜进入进入阳极区与OH-生成氢氧化钠,阳极上析出氢气。

5.2.3 烧碱-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随堂测验

1、常用的离子膜有哪些
A、全氟磺酸膜
B、全氟羧酸膜
C、全氟磺酸/羧酸复合膜
D、无氟磺酸/羧酸复合膜

5.2.3 烧碱-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随堂测验

1、离子交换膜内活性基团为带负电的固定离子和一个带正电核的对离子组成。他们以离子键结合在一起。

5.2.4 烧碱-离子膜电解工艺随堂测验

1、阳极材料:金属Ti为基体,在表面涂上一层其他金属氧化物的活化层。

第五章 碱的生产工艺

1、物相点区域2之内,冷却结晶得到的物质是什么?
A、NaCl
B、NaHCO3
C、NH4HCO3
D、NH4Cl

2、氨碱法中,尾气通入除钙塔的目的是什么?
A、生成碳酸铵
B、生成碳酸钙沉淀
C、生成碳酸氢铵
D、生成氨水

3、氨碱法饱和盐水的制备中,先加入石灰乳是为了除去盐水中的什么离子?
A、钙离子
B、镁离子
C、钡离子
D、钠离子

4、碳酸氢钠煅烧实际操作温度大概是多少?
A、50°C
B、100°C
C、150°C
D、200°C

5、目前烧碱的制备方法是
A、隔膜法
B、离子膜交换法
C、水银法
D、联碱法

6、25℃时饱和食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A、2.5mol/L
B、5mol/L
C、10mol/L
D、7.5mol/L

7、电解食盐水在阳极发生的反应是:
A、2Cl- -2e = Cl2(g)
B、2H2O + 2e = H2(g) + 2OH-
C、Na+ + OH- = NaOH(aq)
D、2NaCl(aq)+2H2O=Cl2(g)+H2(g)+2NaOH(aq)

8、电解食盐水工艺中,关于食盐水描述正确的是:
A、适当加大阳极盐水流速,可阻止OH-向阳极迁移。
B、流速太小可能使OH-无法到达阳极。
C、流速太小可能造成过多没分解的NaCl。
D、可控制电解液组成来间接阻止OH-到达阴极。

9、氨碱法制纯碱的主要产物:
A、NaHCO3
B、Na2CO3
C、NH4Cl
D、NaOH

10、氨碱法制纯碱的吸氨过程发生在
A、蒸氨塔
B、吸氨塔
C、碳酸化塔
D、洗涤塔

11、氨碱法制纯碱中浓度较高的CO2产生于
A、石灰窑
B、洗涤塔
C、碱煅烧炉
D、碳酸化塔

12、盐析结晶器和冷析结晶器的低温来自哪里?
A、热交换器
B、冷冻盐水
C、热空气
D、饱和盐水

13、在盐析结晶器和冷析结晶器发生了什么过程?
A、盐水净化
B、析出氯化铵
C、析出碳酸氢钠
D、吸氨

14、对石灰乳描述正确的是
A、石灰乳密度越大,固体量越多,氧化钙含量越多。
B、石灰乳密度越大,粘度越大。
C、在水中溶解度很低,且随温度降低而降低。
D、对蒸氨过程,石灰乳较稠有利。

15、重质纯碱的制造方法有
A、联碱法
B、结晶法
C、水合法
D、挤压法

16、联合制碱法中的二次吸氨在相图中对应的过程是
A、M1-A1
B、A1-T
C、S-M2
D、M2-Q

17、氨碱法的缺点
A、总质量利用率低
B、排放废液多且含大量固体,环境污染大
C、氨回收消耗石灰和蒸汽多
D、食盐中的氯完全没有利用

18、联合制碱法中氯化铵析出在相图(图B)中对应的过程是
A、M1-A1
B、A1-T
C、T-S
D、S-M2

19、常用的离子膜有哪些?
A、全氟磺酸膜
B、全氟羧酸膜
C、无氟磺酸/羧酸复合膜
D、全氟磺酸/羧酸复合膜

20、离子交换膜应具有的性能
A、高化学稳定性:具备良好的耐酸耐碱耐氧化性能
B、优良的电化学性能:较低的膜电阻和较大的交换容量。同时还需具有较好的反渗透能力,以防止OH-的渗透
C、稳定的操作性能:能在较大的工作电流波动范围内工作,在操作条件变化时(温度、盐水、纯水供给等),能很快恢复其电性能
D、较高的机械强度:需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薄而不破,均一的强度和柔韧性,具有较小的膨胀率
E、使用方便性:安装和拆卸要较方便

21、阳极液中NaCl的含量过低的后果:
A、阴极室的OH-容易反渗透,阳极液中的氯离子易迁移到阴极室。
B、槽电压上升。
C、膜膨胀、严重起泡、分离直至永久性破坏。
D、电流效率增大。

22、电解食盐水的离子膜允许通过的有:
A、钠离子
B、氯离子
C、水
D、氢氧根离子

23、电解食盐水的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食盐水进入阳极区,在阳极上析出氯气。
B、钠离子通过隔膜进入进入阴极区与OH-生成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由下部电解液出口排出。
C、阴极上析出氢气。
D、整个操作过程是连续的。

24、电解食盐水工艺中,关于食盐水浓度描述正确的是:
A、NaCl含量高,可提高溶液的电导率,降低电解质溶液的电压降,减少电能消耗。
B、NaCl含量增大后,可降低Cl-在阳极的放电电位,可降低电耗。
C、NaCl含量增大后,可抑制OH-放电,减弱氧对阳极石墨的腐蚀,减少氯中含氧量。
D、氯气在盐水中的溶解度随NaCl含量增大而减小,可减少氯气在阳极液中的副反应,达到提高电流效率,降低电耗的目的。

25、电解食盐水工艺中,关于电解槽温度描述正确的是:
A、适当提高电解温度,减少氯气在阳极液中的溶解度,从而减少副反应。
B、适当提高电解温度,可降低分解电压,根据能斯特方程,槽温升高后,氯气、氢气的电极上的析出电位降低,从而槽电压降低。
C、适当提高电解温度,可增加阳极液的电导率,使溶液的电压降升高。
D、槽温过高,不仅增加能耗,且导致NaCl浓度增大,可致NaCl结晶析出,堵塞膜,使运行恶化。

26、电解食盐水工艺中,关于阴极液中NaOH的浓度描述正确的是:
A、阴极液中NaOH浓度适当上升,水合钠离子中结合水多,膜的含水率降低,膜内固定离子浓度上升,膜的交换能力增强,电流效率高。
B、NaOH浓度过高,膜中OH-离子反渗透到阳极机会增多,使电流效率下降。
C、槽电压随NaOH浓度增加而增加。
D、NaOH浓度过高,阳极液中Cl-也容易扩散迁移至阴极室,使碱液中NaCl的含量增大。

27、纯碱工业目前的主要生产方法有氨碱法和联碱法。

28、吸氨反应放热较多, 如不及时移走,可使系统温度升高。

29、氨碱法流程中,澄清桶的目的是除去少量钙镁盐沉淀,达到杂质含量少于每立方米0.5kg的标准。

30、氨碱法中,溶液中氨的浓度比OH-离子浓度大很多,所以主要生成氨基甲酸铵。

31、氨碱法碳酸化过程,碳酸氢盐也存在水解反应 ,当pH值为11-13时主要形成HCO3- .

32、碳酸化塔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一塔生产,另一塔清洗。

33、过滤顺序依次为:吸入、吸干、洗涤、挤压、再吸干、刮卸、吹气。

34、煅烧过程中,炉内水分含量低时,煅烧时容易结疤。

35、氯化钠的存在影响产品质量,所以过滤要进行洗涤以除去氯化铵避免氯化钠生成。

36、在加热段与石灰乳蒸馏段连接处,因加热后液体基本无游离氨,平衡氨分压接近零。而下部来的气体氨含量高,所以有部分氨反而要溶于液体中,加热段并不能完全将游离氨除净。

37、氢氧化钙溶液与未溶解氢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称为石灰乳。即过饱和的氢氧化钙。

38、电解食盐水的总反应为:2NaCl(aq)+2H2O=Cl2(g)+H2(g)+2NaOH(aq)

39、隔膜法电解: 食盐水进入阴极区,在阴极上析出氯气,钠离子通过隔膜进入进入阳极区与OH-生成氢氧化钠,阳极上析出氢气。

40、电解法没有副反应。

41、食盐电解副反应生成次氯酸盐、氯酸盐、氧气等,不仅消耗产品氯气和氢氧化钠,而且还降低了产品纯度。

42、食盐电解时,呈弱碱性可降低氯气在电解槽中的溶解度。

43、食盐电解时,温度升高,分解电压下降,通常盐水温度约70~75°C。

44、食盐电解时,电流密度增加,电压降增大,分解槽电压上升,电压效率降低。

45、离子交换膜实质是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

46、离子膜内活性基团为带负电的固定离子和一个带正电核的对离子组成。他们以离子键结合在一起。

47、活性基团中的固定离子,具有排斥Cl-和OH-的能力,使它们不能透过膜,从而获得高纯度的NaOH。

48、离子膜烧碱的阳极材料:金属Ti为基体,在表面涂上一层其他金属氧化物的活化层。

49、离子膜烧碱的阴极材料:在碳钢表面,在表面涂上一层具有降低氢的过电位的含镍合金(镍铅、镍、钴钨磷等)活性涂层。

50、离子膜烧碱的操作温度不能低于65℃。温度过低,膜内的-COO- 离子与Na+结合成-COONa后,使离子交换难以进行;同时阴极侧的膜由于得不到水合钠离子而造成脱水,使膜的微观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电流效率急剧下降。

51、NaOH浓度过高,膜中OH-离子反渗透到阳极机会增多,使电流效率下降。

52、离子膜烧碱槽温不能过高(92℃以上)。不仅增加能耗,且导致NaCl浓度增大,可致NaCl结晶析出,堵塞膜,使运行恶化。

第六章 合成氨工艺

6.1合成氨概述随堂测验

1、无论是基建、还是产品氨的相对能耗,费用最低的是
A、煤
B、渣油
C、石脑油
D、天然气

6.2 原料气的制取随堂测验

1、提高蒸汽转化反应中甲烷转化率的措施有
A、提高温度
B、增加压力
C、增加水碳比
D、增加空速

6.2 原料气的制取随堂测验

1、常用的转化催化剂的助催化剂是
A、Al2O3
B、NiO
C、CdO
D、SiO2

6.2 原料气的制取随堂测验

1、转化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加压操作的优点是
A、节约压缩功耗
B、加压使气体浓度增大,反应速度增大
C、提高反应的转化率
D、有利于热量回收

6.2 原料气的制取随堂测验

1、烃类蒸汽一段转化炉可分为顶烧炉和侧烧炉,顶烧炉有什么优点:
A、引风机和烟囱置于地面,修理方便
B、引风机轴功大
C、对烟气抽力大
D、占地小

6.2 原料气的制取随堂测验

1、关于二段转化引入空气的目的表述错误的是
A、氧与一段转化气(H2)发生部分燃烧,燃烧热用来进一步转化残余甲烷
B、引入空气来降低转化炉表面温度
C、补充氮气量
D、在转化炉内,CO、CH4与O2基本不反应

6.3 脱硫随堂测验

1、属于活性硫化物的是
A、H2S
B、硫醚
C、硫醇
D、CS2

6.3 脱硫随堂测验

1、有机硫含量高时,应改用二乙醇胺作吸收剂,二乙醇胺会与有机硫反应

6.3 脱硫随堂测验

1、改良ADA法的催化剂是
A、NaVO3
B、Na2CO3
C、O2
D、ADA(氧化态)

6.3 脱硫随堂测验

1、下面的工艺中,物理汽提使用了什么方法?
A、惰性气体直接汽提
B、真空汽提
C、溶液汽化汽提
D、水蒸汽直接汽提

6.3 脱硫随堂测验

1、碳氧化物含量高的原料适宜使用
A、Co-Mo催化剂
B、Ni-Co催化剂
C、Pt催化剂
D、Cu催化剂

2、钴钼加氢催化剂以氧化铝为载体,由氧化钴和氧化钼组成。

6.3 脱硫随堂测验

1、氧化锌脱除有机硫的能力不强。

2、若原料气中有氢存在,ZnO对有机硫有加氢转化的催化活性

3、空速降低,ZnO硫容增加。但空速过大,线速>0.1m/s , ZnO硫容明显 减小。

6.4 一氧化碳的变换随堂测验

1、变换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温度上升,平衡常数下降。

6.4 一氧化碳的变换随堂测验

1、高变催化剂中的活性成份为Fe2O3

2、高变催化剂一般用铁铬催化剂,其主要成份为Fe2O3 。

3、高变催化剂S中毒的危害是因为生成的FeS在高温和水蒸汽作用下分解放出H2S;FeS的生成和分解,使触媒的强度降低,发生粉碎,催化剂活性下降。

6.4 一氧化碳的变换随堂测验

1、对低变催化剂的保护措施
A、触媒顶加一层SiO2保护层,即吸S又吸Cl
B、主低变炉上游串一小低变炉,S和Cl 在小炉内被吸收,使大炉保持高活性
C、原料气低于露点温度进入变换炉
D、触媒顶加一层ZnO保护层,即吸S又吸Cl

2、低变催化

学习通化工工艺过程

化工工艺过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料、反应条件、反应器、产品以及废物的处理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控制的过程。学习化工工艺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从而实现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化工工艺过程的基本要素

化工工艺过程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 原料:化学反应的发生需要原料,原料的选择和质量的优良程度会对反应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原料的选择需要仔细考虑。
  • 反应条件: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等,这些条件的选择需要符合化学反应的需求,也需要考虑反应器的设备条件等方面。
  • 反应器:反应器是化学反应的场所,不同的反应需要不同的反应器,反应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反应条件和原料的特点等多方面因素。
  • 产品和废物的处理:化学反应产生的产品需要进行分离、纯化等处理,废物也需要进行处理,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环保性。

化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流程

化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流程包括:

  1. 原料准备:原料的选择和准备需要符合反应的需要,需要仔细考虑原料的质量、存储等多方面因素。
  2. 反应过程:反应过程需要控制反应条件,确保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产物、中间体等需要进行监测和处理。
  3. 产品分离和纯化:反应产生的产物需要进行分离和纯化,以获得高纯度的产品。
  4. 废物处理:废物需要进行处理,以符合环保需求,同时对一些有价值的废物可以进行回收利用。

化工工艺过程的应用

化工工艺过程在生产和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

  • 生产各种化学品:如石油化工中的乙烯、丙烯等,有机合成中的各种有机物等。
  • 生产医药和农药:如抗生素、维生素、杀虫剂等。
  • 生产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合成橡胶等。
  • 生产新能源:如生物燃料等。

化工工艺过程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和掌握化工工艺过程对于从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等领域的学生和从业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通化工工艺过程

化工工艺过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料、反应条件、反应器、产品以及废物的处理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控制的过程。学习化工工艺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从而实现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化工工艺过程的基本要素

化工工艺过程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 原料:化学反应的发生需要原料,原料的选择和质量的优良程度会对反应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原料的选择需要仔细考虑。
  • 反应条件: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等,这些条件的选择需要符合化学反应的需求,也需要考虑反应器的设备条件等方面。
  • 反应器:反应器是化学反应的场所,不同的反应需要不同的反应器,反应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反应条件和原料的特点等多方面因素。
  • 产品和废物的处理:化学反应产生的产品需要进行分离、纯化等处理,废物也需要进行处理,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环保性。

化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流程

化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流程包括:

  1. 原料准备:原料的选择和准备需要符合反应的需要,需要仔细考虑原料的质量、存储等多方面因素。
  2. 反应过程:反应过程需要控制反应条件,确保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产物、中间体等需要进行监测和处理。
  3. 产品分离和纯化:反应产生的产物需要进行分离和纯化,以获得高纯度的产品。
  4. 废物处理:废物需要进行处理,以符合环保需求,同时对一些有价值的废物可以进行回收利用。

化工工艺过程的应用

化工工艺过程在生产和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

  • 生产各种化学品:如石油化工中的乙烯、丙烯等,有机合成中的各种有机物等。
  • 生产医药和农药:如抗生素、维生素、杀虫剂等。
  • 生产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合成橡胶等。
  • 生产新能源:如生物燃料等。

化工工艺过程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和掌握化工工艺过程对于从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等领域的学生和从业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