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9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超星无机化学(上)_4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85 min read

超星无机化学(上)_4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1章 气体、超星液体和溶液

气体、无机液体和溶液单元测试

1、化学按SI制,上答气体常数R的案学取值是( )
A、82.06 ·atm··
B、习通8.314 J
C、课后1.987 cal·atm
D、作业0.082 cal

2、答案一定量气体在一定压力下,超星当温度由100℃上升至200℃时,无机则气体的化学( )。
A、上答体积减小一半
B、案学体积减小但并非减小一半
C、习通体积增加一倍
D、体积增加但并非增加一倍

3、现有1mol理想气体,若它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d,在温度T下体积为V,下述关系正确的是
A、pV =(M/d)RT
B、pVd = RT
C、pV =(d/n)RT
D、pM/d = RT

4、有1 L 理想气体,若将其绝对温度增加为原来的两倍,同时压力增加为原来的三倍,则其体积变为( )L 。
A、1/6
B、2/3
C、3/2
D、6

5、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1g下列各种物质,占体积最大的是( )。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Ne 20,S 32)
A、乙烷
B、氖
C、氧气
D、硫化氢

6、1.00 mol某气体,在0℃时体积为10.0 ,则其压力为( )kPa。
A、0.227
B、0.101
C、101
D、227

7、在标准状况下,1.0氢气的质量应为( )。
A、0.089g
B、0.11g
C、9.0g
D、11.2g

8、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两种不同的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则这两种气体的( )相同。
A、分子数
B、相对分子质量
C、质量
D、密度

9、某未知气体样品为5.0g,在温度为100℃、压力为291kPa时的体积是0.86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g·。
A、17
B、42
C、62
D、72

10、CO在 93.3 kPa 和 30℃ 时的密度为( )。
A、1.04
B、1.04×
C、10.5
D、1.05×

11、真实气体对理想气体方程产生偏差的原因是( )。
A、分子有能量
B、分子有体积
C、分子间有作用力
D、分子有体积和分子间有作用力

12、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更接近的条件是( )。
A、高温高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低压
D、低温低压

13、范德华状态方程中,a是实际气体分子间引力造成( )。
A、压力增加的量
B、压力减小的校正项系数
C、压力减小的量
D、压力增加的校正项系数

14、对于1mol实际气体,范德华方程式应写为( )。
A、[p + (1/)] (V - b) = RT
B、[p + (a/)] (V - 1) = RT
C、[p + (a/)] (V-b) =RT
D、[p - (a/)] (V + b) = RT

15、较多偏离理想气体行为的气体,其分子具有( )。
A、较高的分子速率
B、较小的相对分子质量
C、较大的分子体积
D、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16、范德华状态方程中,b是实际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造成的( )。
A、体积增加的量
B、体积减小的量
C、体积减小的校正项系数
D、体积增加的校正项系数

17、常温常压下,偏离理想气体行为最多的气体是( )。
A、CO
B、
C、
D、

18、在一个圆柱形的容器内,装有0.30 mol氮气、0.10 mol氧气和0.10 mol氦气,当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100 kPa时,氦的分压为( )kPa。
A、20
B、40
C、60
D、100

19、将一定量的与一定量的He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混合均匀,在温度不变时,此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 )。
A、 单独占有此容器时的压力
B、He 单独占有此容器时的压力
C、 和 He 分别占有此容器时压力之和
D、混合前 和 He 压力之和

20、若空气的组成是 21.0% (体积分数)的 及 79% (体积分数) 的 ,大气压力为 100 kPa,那么 的分压力最接近的数值是( )。
A、92 kPa
B、43 kPa
C、21 kPa
D、53 kPa

21、在 22℃ 和 100.0 kPa 下,在水面上收集氢气 0.100 g,在此温度下水的蒸气压为 2.7 kPa,则通过此法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应为( )L。
A、1.26
B、2.45
C、12.6
D、24.5

22、A,B两种气体在容积为V的容器中混合,测得温度为T、压力为p,, 分别为两种气体的分压,, 分别为两种气体的分体积,则下列算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3、在室温常压条件下,将4.0 L 和 2.0 充入一个8.0 L的容器,混合均匀,则混和气体中 和 的分体积分别是( )L.
A、4.0,2.0
B、5.3,2.7
C、2.0,4.0
D、3.0,5.0

24、将下列四种气体按给定量混合均匀,其中分压最小的是( )。
A、0.6g H2
B、3.2g CH4
C、2.8g CO
D、19.2g O2

25、在等温条件下,1.00 密闭容器中装有A和B的混合气体,其总压力为100 kPa,气体A的分压为50 kPa,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的摩尔分数为0.50
B、A与B的物质的量相等
C、A的分体积为0.50
D、A与B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6、同一温度下,氢气与氧气的扩散速率之比为( )。
A、16∶1
B、8∶1
C、4∶1
D、1∶4

27、一定温度下,下列气体中扩散速率最快的是( )。
A、
B、Ne
C、He
D、

28、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同时分别打开一瓶 (g)和一瓶 (g),先闻到臭味的气体是( )。
A、
B、同时闻到
C、
D、都闻不到

29、假定在标准状态下,气体A的密度为1.43 g·,气体B的密度为0.089 g·,则气体A对气体B的相对扩散速率为( )。
A、1∶4
B、4∶1
C、1∶16
D、16∶1

30、将 0.90 mol· 的 KNO3 溶液100 与 0.10 mol·的 KNO3 溶液 300 混合,所制得KNO3溶液的浓度为( )mol·。
A、0.50
B、0.40
C、0.30
D、0.20

31、硫酸瓶上的标记是: 80.0%(质量分数);密度1.727 g·;相对分子质量 98.0。该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10.2 mol·
B、14.1 mol·
C、14.1 mol·
D、16.6 mol·

32、单位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是指 1mol 溶质溶于( )。
A、1溶液
B、1000g溶液
C、1溶剂
D、1000g溶剂

33、饮水中残余氯气可以允许的浓度是 2×g·,与此相当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mol·。
A、3×
B、3×
C、3×
D、3

34、若空气中水蒸气压高于同温度下某种盐浓溶液的蒸气压,则这种盐会( )。
A、风化
B、潮解
C、升华
D、溶解

35、同温同浓度的下列水溶液中,使溶液沸点升高最多的溶质是( )。
A、硫酸铜
B、硫酸钾
C、硫酸铝
D、硫酸铝钾

36、2.5g某聚合物溶于100 水中,20℃时的渗透压为100Pa,则该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6.1×
B、4.1×
C、6.1×
D、2.2×

37、将0.45g非电解质溶于30g水中,使水的凝固点降低0.15℃,已知H2O的Kb=1.86K·kg·,则该非电解质的摩尔质量是( )g·。
A、100
B、83.2
C、186
D、204

38、将60.0g CO(NH2)2(尿素)溶于500g水中,此溶液的凝固点是( )℃。 (水的Kf=1.86K·kg·)
A、-0.26
B、-0.97
C、-1.04
D、-3.72

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液体与其蒸气处于平衡时,蒸气的压力称为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B、液体混合物的蒸气压等于各纯组分液体的蒸气压之和
C、非电解质稀溶液中某一液体组分的蒸气分压等于它在相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与其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之积
D、蒸气压的大小与容器体积的大小有关

40、有一半透膜,将水和某溶质水溶液隔开,其结果是( )。
A、水向溶液渗透,并建立渗透平衡
B、溶液向水渗透,建立渗透平衡
C、水向溶液渗透,不能建立渗透平衡
D、都有可能,决定于溶液的浓度、盛水的量及使用的装置的大小

41、与纯溶剂相比,溶液的蒸气压( )。
A、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
C、不变
D、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若溶质是挥发性很大的化合物就不一定降低

42、1.0 mol·蔗糖的水溶液、1.0 mol·乙醇的水溶液和1.0 mol·乙醇的苯溶液,这三种溶液具有相同的性质是( )。
A、渗透压
B、凝固点
C、沸点
D、以上三种性质都不相同

43、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甲醇是易挥发性液体,溶于水后水溶液凝固点不能降低
C、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皆小于1
D、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受温度变化

44、将0.900g某物质溶于60.0g水中,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0.150 ℃,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已知水的Kf=1.86K·kg·)
A、204
B、186
C、83.2
D、51.2

45、某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为100.400℃,则其凝固点为( )。(已知水的Kb=0.512K·kg·,Kf=1.86K·kg·)
A、-0.110℃
B、-0.400℃
C、-0.746℃
D、-1.45℃

46、2.9%的NaCl(摩尔质量58.5 g·mol-1)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于( )。
A、5.8%的蔗糖溶液
B、2.9%的蔗糖溶液
C、0.5 mol·的蔗糖溶液
D、1 mol·的蔗糖溶液

47、与Raoult定律有关的稀溶液的性质是( )。
A、凝固点降低
B、沸点升高
C、蒸气压下降
D、以上三点都有

48、稀溶液依数性中起决定性的性质是( )。
A、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B、溶液的沸点升高
C、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D、溶液具有渗透压

49、当1mol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4mol溶剂中,溶液的蒸气压与纯溶剂的蒸气压之比为( )。
A、1:5
B、1:4
C、4:5
D、5:4

50、室温时,下列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
A、0.01mol·Na2SO4
B、0.02mol·NaAc
C、0.02mol·HAc
D、0.03mol·尿素溶液

51、同温同体积的两杯蔗糖溶液,浓度分别为1mol·和1mol·,则溶液中的蔗糖含量应是( )。
A、一样多
B、1mol·中多
C、1mol·中多
D、不一定哪个多

52、下列几种溶液中,蒸气压最低的是( )。
A、1mol·NaCl
B、1mol·HAc
C、1mol·H2SO4
D、1mol·CO(NH2)2

第2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化学热力学基础单元测试

1、对于任一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系所作的功与反应途径无关
B、体系的内能变化与反应途径无关
C、体系所吸收的热量与反应途径无关
D、以上叙述均不正确

2、体系对环境作功20 kJ,并放出10 kJ的热给环境,则体系内能的变化是()
A、+10 kJ
B、-10 kJ
C、-30 kJ
D、+30 k

3、某体系在放出15 kJ热给环境后,体系的内能增加了5 kJ,则环境对体系所作的功是( )。
A、20 kJ
B、10 kJ
C、-10 kJ
D、-20 kJ

4、一个体系通过两种途径从一个特定的开始状态到终止状态,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B、
C、
D、ΔU = 0,与途径无关

5、H2O (l, 100℃, 101.3 kPa)H2O(g, 100℃, 101.3 kPa),设H2O(g)为理想气体,则由始态到终态体系所吸收的热量Q为( )。
A、>ΔH
B、<ΔH
C、=ΔH
D、=ΔU

6、已知 2PbS(s) + 3O2(g) = 2PbO(s) + 2SO2(g) rHm? = - 843.4 kJ·mol-1,则该反应的Qv值是( )kJ·mol-1。
A、840.9
B、845.9
C、-845.9
D、-840.9

7、如果体系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变到初始状态,则体系的( )。
A、Q = 0,W = 0,ΔU = 0,ΔH = 0
B、Q 1 0, W 1 0,ΔU = 0,ΔH = Q
C、Q = -W, ΔU = Q +W, ΔH = 0
D、Q 1-W, ΔU = Q +W ,ΔH = 0

8、 的Qp与Qv之差是( )kJ·mol-1。
A、-3.7
B、3.7
C、1.2
D、-1.2

9、298K反应2C6H6(l) + 15O2(g) = 12CO2(g) + 6H2O(l)的 接近的值是()
A、-7.4 kJ/mol
B、2.4 kJ/mol
C、-2.4 kJ/mol
D、7.4 kJ/mol

10、某恒容绝热箱中有CH4和O2混合气体,通电火花使它们起反应(电火花的能可以不计),该变化过程( )。
A、ΔU = 0,ΔH = 0
B、ΔU = 0,ΔH > 0
C、ΔU = 0,ΔH < 0
D、ΔU < 0,ΔH > 0

11、下列反应中释放能量最大的是( )。
A、CH4(l) + 2O2(g)CO2(g) + 2H2O(g)
B、CH4(g) + 2O2(g)CO2(g) + 2H2O(g)
C、CH4(g) + 2O2(g)CO2(g) + 2H2O(l)
D、CH4(g) +3/2O2(g)CO(g) + 2H2O(l)

12、已知 Zn(s) +1/2 O2(g) =ZnO(s) ΔrHm?(1) = -351.5kJ·mol-1 Hg(l) +1/2 O2(g) =HgO(s,红) ΔrHm?(2) = -90.8kJ·mol-1 则 Zn(s) + HgO(s,红) =ZnO(s) + Hg(l) 的 ΔrHm?为( )kJ·mol-1。
A、442.3
B、260.7
C、-260.7
D、-442.3

13、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其中和热是 -12.1kJ/mol,H+(aq) + OH-(aq) = H2O(l) ΔrHm?= -55.6kJ/mol,则1 mol HCN 在溶液中电离的热效应是( )kJ/mol。
A、-67.7
B、-43.5
C、43.5
D、99.1

14、反应 Na2O(s) + I2(g)2NaI(s) +1/2O2(g) 的 ΔrHm?为( )。
A、2ΔfHm?(NaI, s) –ΔfHm?(Na2O, s)
B、ΔfHm?(NaI, s) –ΔfHm?(Na2O, s) –ΔfHm?(I2, g)
C、2ΔfHm?(NaI, s) –ΔfHm?(Na2O, s) –ΔfHm?(I2, g)
D、ΔfHm?(NaI, s) –ΔfHm?(Na2O, s)

15、CuCl2(s) + Cu(s) = 2CuCl(s) ΔrHm? = 170 KJ/mol Cu(s) +Cl2(g) =CuCl2(s) ΔrHm? = -206 KJ/mol 则CuCl(s) 的ΔfHm?应为( )KJ/mol。
A、36
B、18
C、-18
D、-36

16、下列单质的ΔfHm?不等于零的是( )。
A、Fe(s)
B、C(石墨)
C、Ne(g)
D、Cl2(l)

17、根据热力学知识,下列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
A、H2 (g) 的ΔfHm? = 0
B、Hg(g) 的ΔfHm?= 0
C、Cl2(g) 的ΔfHm?= 0
D、Br2(l) 的ΔfHm?= 0

18、在下列反应中,焓变等于AgBr(s) 的ΔfHm?的反应是( )。
A、Ag+(aq) + Br- (aq) = AgBr(s)
B、2Ag(s) + Br2(g) = 2AgBr(s)
C、Ag(s) +1/2Br2(l) = AgBr(s)
D、Ag(s) +1/2Br2(g) = AgBr(s)

19、下列两个反应在某温度、101 kPa时都能生成C6H6(g) ①2 C(石墨) + 3H2(g)C6H6 (g) ② C2H4 (g) + H2 (g)C6H6 (g) 则代表C6H6(g) 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反应是( )
A、反应①
B、反应①的逆反应
C、反应②
D、反应②的逆反应

20、已知 Sn(白)Sn(灰) ΔfHm?= -2.09 KJ/mol Sn(白) + 2Cl2 (g) = SnCl4 (l) ΔHm?1 Sn(灰) + 2Cl2 (g) =SnCl4 (l) ΔHm?2 Sn(白) + 2Cl2 (g) = SnCl4 (s) ΔHm?3 则三个反应在相同温度下ΔHm?的关系是( )。
A、ΔHm?1>ΔHm?2>ΔHm?3
B、ΔHm?2>ΔHm?1>ΔHm?3
C、ΔHm?3>ΔHm?2>ΔHm?1
D、ΔHm?1>ΔHm?3>ΔHm?2

21、C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 )。
A、CO(g) 的摩尔燃烧热
B、CO(g) 的摩尔燃烧热的负值
C、反应 C(石墨) +1/2O2 (g) = CO(g) 的标准摩尔焓变
D、反应 2C(石墨) + O2 (g) = 2CO(g) 的标准摩尔焓变

22、结晶硅和无定形硅的摩尔燃烧热分别为 -850.6 KJ/mol和 -867.3 KJ/mol,则由结晶硅转化为无定形硅的ΔrHm?应为( )。
A、+16.7 KJ/mol
B、+16.7 kJ
C、-16.7 KJ/mol
D、不能确定

23、萘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4H8 (s) + 12O2 (g) = 10CO2 (g) + 4H2O(l),则298 K时,Qp和Qv的差值为( ) KJ/mol。
A、- 4.95
B、4.95
C、- 2.48
D、2.48

24、已知在标准状态下石墨的燃烧焓为-393.7KJ/mol,石墨转变为金刚石反应的焓变为+1.9KJ/mol,则金刚石的燃烧焓应为( )KJ/mol。
A、+395.6
B、+391.8
C、-395.6
D、-391.8

25、已知化学键 H─H Cl─Cl H─Cl 键焓 / (KJ/mol ) 436 239 431 则可估算出反应H2 (g) + Cl2 (g) = 2HCl(g) 的ΔrHm?为( )
A、-224 KJ/mol
B、-187 KJ/mol
C、+187 KJ/mol
D、+224 KJ/mol

26、和反应 2H(g) + O(g)H2O (g)的焓变相同的是( )。
A、ΔfHm?(H2O,l)
B、ΔfHm?(H2O,g)
C、-2ΔH?(O-H)
D、和以上三者均不相同

27、室温下,稳定状态的单质的标准摩尔熵为( )。
A、零
B、1 J
C、大于零
D、小于零

28、下列物质在0 K时的标准熵为0的是( )。
A、理想溶液
B、理想气体
C、完美晶体
D、纯液体

29、水的气化热为 44.0 KJ·mol-1,则 1.00 mol 水蒸气在 100℃ 时凝聚为液态水的熵变为( )J·mol-1·K-1。
A、118
B、0.118
C、0
D、-118

30、下列物质中可以认为具有最大摩尔熵的是( )。
A、Li(g)
B、Li(s)
C、LiCl·H2O(s)
D、Li2CO3(s)

31、恒温下,下列相变中,ΔrSm?最大的是( )。
A、H2O(l)H 2O(g)
B、H2O(s) H2O(g)
C、H2O(s)H2O(l)
D、H2O(l) H2O(s)

32、在25℃、101 kPa下发生下列反应: (1) 2H2(g) + O2(g) = 2H2O(l) (2) CaO(s) + CO2(g) =CaCO3(s) 其熵变分别为ΔS1和ΔS2,则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
A、ΔS1> 0,ΔS2> 0
B、ΔS1 < 0,ΔS2 < 0
C、ΔS1 < 0,ΔS2 > 0
D、ΔS1 > 0,ΔS2 < 0

33、已知25℃时 H2O(g) H2 (g) O2(g) Sm?/ J·mol-1·K-1 188.7 130.6 205.0 在标准状态下,生成1 mol气态水的ΔrSm?为( )J·mol-1·K-1。
A、205.0
B、188.7
C、44.4
D、- 44.4

34、关于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98K时,纯物质的Sm?= 0
B、一切单质的Sm?= 0
C、对孤立体系而言,ΔrSm?> 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D、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35、如果某反应的ΔrGm?< 0,则反应在标态下将( )。
A、自发进行
B、处于平衡状态
C、不进行
D、是放热的

36、H2O (g) 的正常沸点是100℃,在101.3 kPa时下列过程中ΔG > 0的是( )
A、H2O(l, 120℃)H2O(g, 120℃)
B、H2O (l, 110℃)H2O(g, 110℃)
C、H2O(l, 100℃)H2O (g,100℃)
D、H2O (l, 80℃)H2O (g, 80℃)

37、冰熔化时,在下列各性质中增大的是( )。
A、蒸气压
B、熔化热
C、熵
D、吉布斯自由能

38、在标准压力和373 K下,水蒸气凝聚为液态水时体系中应是( )。
A、ΔH = 0
B、ΔS = 0
C、ΔG = 0
D、ΔU = 0

39、下列单质中,ΔfHm?不为零的是( )。
A、石墨
B、金刚石
C、液态溴
D、氧气

40、若CH4(g)、CO2(g)、H2O(l) 的ΔfGm?分别为 -50.8、-394.4和 -237.2 kJ·mol-1, 则298 K时CH4(g) + 2O2(g)CO2(g) + 2H2O(l) 的ΔrGm?为( )kJ·mol-1。
A、-818
B、818
C、-580.8
D、580.8

41、某反应在标准态和等温等压条件下,在任何温度都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
A、ΔrHm?> 0,ΔrSm?> 0
B、ΔrHm?< 0,ΔrSm?< 0
C、ΔrHm?> 0,ΔrSm?< 0
D、ΔrHm?< 0,ΔrSm?> 0

42、2NH3(g) + 3Cl2(g) = N2(g) + 6HCl(g) ΔrHm?= -461.5KJ/mol,温度升高 50 K,则ΔrHm?应为( )。
A、>> -461.5KJ/mol
B、<< -461.5KJ/mol
C、? -461.5 KJ/mol
D、= -461.5KJ/mol

43、如果一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则反应( )。
A、能自发进行
B、是吸热反应
C、是放热反应
D、处于平衡状态

44、20 g水处在100℃、标准压力下,若有18 g气化为100℃、标准压力下的水蒸气,此时吉布斯自由能变为( )。
A、ΔG = 0
B、ΔG < 0
C、ΔG > 0
D、无法判断

45、下述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恒压下,凡是自发的过程一定是放热的
B、因为焓是状态函数,而恒压反应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所以热也是状态函数
C、单质的ΔfHm?和ΔfGm?都为零
D、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体系自由能减少的过程都是自发进行的

46、相同的反应物转变成相同的产物时,如果反应分两步进行,那么要比一步进行时( )。
A、放热多
B、熵增加多
C、内能增加多
D、焓、熵、内能变化相同

4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稳定单质的标准生成焓、标准吉布斯生成自由能和标准熵都为零
B、放热反应总是可以自发进行的
C、H2(g)的标准燃烧热等于H2O(l)的标准生成焓
D、CO2(g)的标准生成焓也就是CO(g)的标准燃烧热

48、反应 X2(g) + 2Y2(g) = 3Z2(g) 在恒压和温度1000 K时的ΔrHm?= 40 kJ·mol-1,ΔrSm?= 40J·mol-1·k-1,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ΔU =ΔH
B、ΔG = 0
C、ΔU = TΔS
D、所有关系都正确

49、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A(g) + 2B(s)2C(g)。已知ΔrHm?< 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仅常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B、仅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C、任何温度下反应均可以自发进行
D、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难以自发进行

50、100℃,101.3 kPa的H2O(l) 在真空容器中蒸发为100℃,101.3 kPa H2O(g),则下述不正确的是( )。
A、ΔU = 0
B、ΔG = 0
C、ΔH = Q
D、ΔS = Q/ 373

51、已知: Mg(s) +Cl2(g) = MgCl2(s) ΔrHm?= -642 kJ·mol-1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是自发的
B、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是不自发的
C、高温下,正向反应是自发的;低温下,正向反应不自发
D、高温下,正向反应是不自发的;低温下,正向反应自发

52、已知:ΔfHm?(PCl3,l) = -319.7kJ·mol-1,ΔfHm?(PCl3, g) = -287.0kJ·mol-1 ,Sm?(PCl3 , l) = 217.1J·mol-1·k-1 ,Sm?(PCl3, g) = 311.7J·mol-1·k-1,在101 kPa时,PCl3(l)的沸点约为( )。
A、0.35℃
B、346℃
C、73℃
D、-73℃

第3章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单元测试

1、对,其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2、对反应 而言,当 时,的数值为( )。
A、0.06
B、0.13
C、0.50
D、0.25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反应进行的快慢、机理及限度的
B、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即反应速率的大小
C、反应级数愈高,反应速率愈大
D、要测定 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实验方法是测定氧气体积随时间的变化

4、反应 的速率方程为 ,则反应对 的级数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零级

5、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2A→P,则在动力学研究中表明该反应为( )。
A、二级反应
B、基元反应
C、双分子反应
D、以上都无法确定

6、反应 的速率常数k的单位是 ,则此反应级数是( )。
A、0
B、1
C、2
D、3

7、当反应速率常数k的量纲为 时,反应的级数是( )。
A、0.5
B、1
C、2
D、1.5

8、关于反应级数的陈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级数必须是正整数
B、二级反应也就是双分子反应
C、反应级数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D、一个反应的级数只能通过实验来测定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即反应速率的大小
B、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是同义词
C、反应级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D、从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可以推测该反应的反应级数

10、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时间)-1,则反应是( )。
A、零级反应
B、三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一级反应

11、化学反应 ,实验测得速率方程为 ,当维持温度和CO的浓度不变时, 浓度增大到3倍,反应速率是原来的5.2倍,则反应对 的级数是( )。
A、0
B、1
C、1.5
D、2

12、某化学反应进行1h,反应完成50 %;进行2h,反应完成100 %。则此反应是( )。
A、零级反应
B、一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三级反应

13、在下列各图中代表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对时间的曲线是( )。
A、
B、
C、
D、

14、下列各浓度—时间曲线图中,表示零级反应的是( )。
A、
B、
C、
D、

15、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是30min,则其反应速率常数k为( )。
A、0.023
B、20.8
C、0.23
D、不能确定

16、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关系为(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与初始浓度的立方根成正比

17、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关系是(C)
A、无关
B、成正比
C、成反比
D、倒数关系

18、对于一个一级反应,如其半衰期在0.0100s以下即称为快速反应,此时它的速率常数k值在( )。
A、69.3 以上
B、6.39 以上
C、0.0693以上
D、6.39以下

19、任何一级反应的半衰期( )。
A、都与速率常数、初始浓度有关
B、都与初始浓度有关
C、都与速率常数有关
D、都与速率常数、初始浓度无关

20、糖发酵时,若糖的起始浓度为 0.12 ,10h 后糖被还原为 0.06 ,而 20h 后糖被还原为 0.03 ,由此可知( )。
A、此反应为二级反应
B、糖被还原一半所需时间与起始浓度有关
C、糖被还原一半所需时间与起始浓度无关
D、由于缺条件,此反应的k无法求

21、某放射性元素净重8g,它的半衰期为10天,则40天后其净重为( )。
A、4g
B、2g
C、1g
D、0.5g

22、已知双氧水分解是一级反应,若浓度由 1.0 降至 0.60 需 20min,则浓度从 0.60 降至 0.36 ,所需的时间是( )。
A、超过20min
B、20min
C、低于20min
D、无法判断

23、某化学反应,消耗 3/4 反应物所需时间是消耗 1/2 所需时间的 2 倍,则该反应级数为( )。
A、零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24、某一反应,A → B,不论其起始浓度如何,完成70%反应的时间都相同,那么该反应的级数为( )。
A、零级
B、一级
C、二级
D、不能判断

25、若某一反应进行完全所需时间是有限的,且等于,则此反应为( )。
A、一级反应
B、二级反应
C、零级反应
D、三级反应

26、在27℃ 左右,粗略的说,温度升高10 K,反应速率增加1倍,则此时活化能约为( )。
A、53
B、570
C、23
D、230

27、25℃时,反应 的标准摩尔焓变为 -93.38 ,若温度升高,则( )。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C、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
D、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减小

28、在确定的温度范围内,Arrhenius公式适用的条件是( )。
A、仅适用于基元反应
B、可适用于任何反应
C、仅适用于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D、适用于有明确反应级数及速率常数k,且在该温度区间内Ea近似不随温度变化的一些反应

29、某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为 80 ,其它条件相同时,当温度从20℃增加到30℃,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倍数为( )。
A、2
B、3
C、4
D、5

30、设有两个化学反应A和B,A反应的活化能 >A反应的活化能。若两反应温度变化情况相同,则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变化情况为( )。
A、A反应速率常数改变的倍数大
B、B反应速率常数改变的倍数大
C、两反应速率常数改变的倍数相同
D、两反应速率常数均不变

31、对基元反应而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总是一致的
B、反应级数总是大于反应分子数
C、反应级数总是小于反应分子数
D、反应级数不一定与反应分子数相一致

3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非基元反应是由若干基元反应组成的
B、凡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的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其化学计量数时,此反应必为基元反应
C、反应级数等于反应物在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和
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

33、当反应 的速率方程为v=kc(A)c(B)时,可以得出结论:此反应( )。
A、一定是基元反应
B、一定是非基元反应
C、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
D、对A来说是零级反应

34、反应 A + 2B = 2C 的速率方程式为( )。
A、
B、r = kc(A)c(B)
C、
D、不可能根据此方程式写出

35、反应机理是: (快) (慢) 则该反应的速率方程是( )。
A、
B、
C、
D、

36、已知反应 的反应历程是: (1) 快 (2) 慢 则该反应对NO的级数为( )。
A、零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37、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碰撞机会增加
B、反应物压力增加
C、活化分子数增加
D、活化能降低

38、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采取的手段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移去产物
D、使用催化剂

39、某一反应的活化能为 65 ,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
A、65
B、-65
C、0.0154
D、无法确定

第4章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章末测试

1、某温度时,反应H2(g) + Br2(g) = 2HBr(g) 的K?= 4′10-2,则反应 HBr(g) =?H2(g)+?Br2(g) 的K?等于( )。
A、
B、
C、
D、

2、某温度时,化学反应 A+?B?A2B 的平衡常数 K=1′104,那么在相同温度下,反应 A2B2A+B 的平衡常数为( )。
A、1′104
B、1′108
C、1′10-4
D、1′10-8

3、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B、各物质浓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C、ΔrGm?=0
D、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4、当一个化学反应处于平衡时,则( )。
A、平衡混合物中各种物质的浓度都相等
B、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是零
C、反应混合物的组成不随时间而改变
D、反应的焓变是零

5、根据室温下各置换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置换反应进行最完全的是( )。
A、Zn(s) + Cu2+(aq) Cu(s) + Zn2+(aq) K=2′1037
B、Mg(s) + Cu2+(aq) Cu(s) + Mg2+(aq) K=6′1096
C、Fe(s) + Cu2+(aq) Cu(s) + Fe2+(aq) K=3′1026
D、2Ag(s) + Cu2+(aq) Cu(s) + 2Ag+(aq) K=3′10-16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转化率不随起始浓度而变
B、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随另一种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不同而异
C、平衡常数随起始浓度不同而变化
D、平衡常数不随温度变化

7、在300K时,有以下两个反应: (1)NO2(g)N2O4(g);(2)2NO2(g)N2O4(g) 反应(1)的Kp值为2.46,则反应(2)的Kp值为( )。
A、6.05
B、4.92
C、2.46
D、1.57

8、在一定温度下,将 1.00 mol SO3 放在 1.00 dm3 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2(s)+O2(g)2SO3(g) 达到平衡时,SO2为 0.60 mol,则反应的Kc为( )。
A、2.8
B、2.2
C、1.5
D、1.9

9、已知:H2(g)+S(s)H2S(g) K1 S(s)+O2(g)SO2(g) K2 则反应 H2(g) + SO2(g)O2(g) + H2S(g)的平衡常数是( )。
A、K1+K2
B、K1-K2
C、K1′K2
D、K1/K2

10、已知下列前三个反应的K值,则第四个反应的K值为( )。 (1) H2(g)+1/2 O2(g)H2O(g) K1 (2) N2(g)+O2(g)2NO(g) K2 (3) 2NH3(g)+5/2 O2(g)2NO(g)+3H2O(l) K3 (4) N2(g)+3H2(g)2NH3(g) K
A、K1+K2-K3
B、K1′K2/K3
C、K1′K3/K2
D、(K1)3′K2/K3

11、一定温度下, SO2(g) + NO2(g) SO3(g) + NO(g) K1=0.240 NO2(g) NO(g) + ? O2(g) K2=0.012 则 SO3(g)SO2(g) + ? O2(g) 的 K为( )。
A、20
B、0.050
C、0.252
D、0.228

12、若850℃时,反应CaCO3(s)CaO(s)+CO2(g)K?=0.498,则平衡时CO2分压为( )。
A、50.5 kPa
B、0.498 kPa
C、71.5kPa
D、取决于CaCO3的量

13、500K时,反应SO2(g)+?O2(g)SO3(g)的Kp=50,在同温下,反应2SO3(g)2SO2(g)+O2(g)的Kp必等于( )
A、100
B、
C、2500
D、

14、N2(g)+3H2(g)2NH3(g),反应达到平衡后,把PNH3,PH2各提高到原来的2倍,PN2不变,则平衡将会( )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状态不变
D、无法确知

15、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Kp=1/PH2表示的是( ).
A、H2(g)+S(g)H2S(g)
B、H2(g)+S(s)H2S(g)
C、H2(g)+S(s)H2S(l)
D、H2(l)+S(s)H2S(s)

16、298K时,K?的数值大于Kc的反应是( ).
A、H2(g)+S(g)=H2S(g)
B、H2(g)+S(s)=H2S(g)
C、H2(g)+S(s)=H2S(l)
D、Ag2CO3(s)=Ag2O(s)+CO2(g)

17、已知在一定温度下 SnO2(s)+2H2(g)Sn(s)+2H2O(g) Kc=21.0 CO(g)+H2O(g)CO2(g)+H2(g) Kc=0.0340 因此下列反应SnO2(s)+2CO(g)Sn(s)+2CO2(g)的Kc值为( )。
A、21.0
B、0.714
C、0.0243
D、21.1

18、在相同温度下, 2H2(g)+S2(g)2H2S(g) Kp1 2Br2(g)+2H2S(g)4HBr(g)+S2(g) Kp2 H2(g)+Br2(g)2HBr(g) Kp3 则Kp2等于( )。
A、Kp1Kp3
B、(Kp3)2/Kp1
C、2Kp1Kp2
D、Kp2/Kp1

19、670K时H2(g)+D2(g)2HD(g)的平衡常数K?=3.78,同温下反应HD?H2+?D2的K?为( ).
A、0.514
B、0.265
C、1.94
D、0.133

20、已知:2H2(g)+S2(g)2H2S(g);Kp1 2Br2(g)+2H2S(g)4HBr(g)+S2(g);Kp2 H2(g)+Br2(g)2HBr(g);Kp3 则Kp3等于( ).
A、(Kp1/Kp2)1/2
B、(Kp2·Kp1)1/2
C、Kp2/Kp1
D、Kp2·Kp1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平衡常数无单位,而实验平衡常数Kp一定有单位
B、对于溶液中的平衡,K?的值与Kc的值相同,所以K?与Kc无区别
C、对于理想气体反应,当Δn=0时,K?=Kp=Kc
D、当ΔrGm?<0时,K?>1,反应一定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22、将7.0molPCl5放入1.0dm3烧瓶中,加热至375K时有10%PCl5按下式分解:PCl5(g)PCl3(g)+Cl2(g)此反应的Kp是( ).
A、2.4
B、0.34
C、1.7′10-2
D、4.0

23、在碱性溶液中,已知前两个反应的Kc值,则反应(3)的Kc值为( ). (1)2S(s)+S2-(aq)S32-(aq) Kc1=13.0 (2)S(s)+S22-(aq)S32-(aq) Kc2=10.8 (3)S(s)+S2-(aq)S22-(aq) Kc
A、12.0
B、119
C、141
D、1.40′103

24、25℃,2NO2(g)N2O4(g), Kc/Kp等于( ).
A、 =0.0404
B、8.31′25=207.8
C、0.0831′298=24.8
D、0.0821′298=24.5

25、2NO2(g)N2O4(g)平衡体系中NO2与N2O4分子数比为1:3,则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92.0
B、80.5
C、69.0
D、57.5

26、有可逆反应(假设是基元反应)A+2B=2C,已知某温度下,正反应速率常数k+ =1,逆反应速率常数k- =0.5,下述体系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A]=1mol·dm-3 , [B]=[C]=2mol·dm-3
B、[A]=2mol·dm-3 , [B]=[C]=1mol·dm-3
C、[A]=[C]=2mol·dm-3 , [B]=1mol·dm-3
D、[A]=[C]=1mol·dm-3 , [C]=2mol·dm-3

27、反应3R(g)+Q(g)2T(g)的Kc=2.25,在平衡时T的浓度是3.00mol·dm-3,R的浓度是2.00mol·dm-3,则Q的浓度是( ).
A、0.500mol·dm-3
B、0.667mol·dm-3
C、1.50mol·dm-3
D、2.00mol·dm-3

28、当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时,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变浅,说明此反应的逆反应是( ).
A、ΔrHm?=0的反应
B、ΔrHm?>0的反应
C、ΔrHm?<0的反应
D、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29、某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的Kc = 0.56,若设法使CN2= 0.1mol·dm-3、CH2= 0.2 mol·dm-3、CNH3 = 0.05 mol·dm-3,按热力学角度则反应是( ).
A、正向进行
B、达到平衡状态
C、逆向进行
D、方向无法判断

30、反应A+BC,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是( )
A、对反应没有影响
B、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不改变反应速率
D、使平衡常数减小

31、可使任何反应达到平衡时增加产率的措施是
A、升温
B、加压
C、增加反应物浓度
D、加催化剂

32、对于反应2CO(g)+O2(g)2CO2(g),ΔrHm?= -569 kJ·mol-1,提高CO的理论转化率的措施是
A、提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充惰性气体以提高总压力
D、增加O2的浓度

33、反应N2(g)+3H2(g)2NH3(g)ΔrHm?=-92kJ·mol-1,从热力学观点看要使H2达到最大转化率,反应的条件应该是
A、低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高温高压
D、高温低压

34、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
B、放热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一定温度下,加入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
D、Kp是生成物分压之积与反应物分压之积的比值,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改变某物质的分压,Kp也会变化

35、在200℃下体积V的容器里,下列吸热反应达成平衡态:NH4HS(s)NH3(g)+H2S(g),若通过下述各措施,反应再达平衡时,NH3的分压比原平衡态的分压减小的措施是
A、增加氨气
B、增加硫化氢气体
C、增加温度
D、加入氩气使体系的总压增加

36、在一定温度下,反应PCl3(g)+Cl2(g)PCl5(g)达到平衡,当进行下列操作时,平衡不发生变化的是
A、在恒容条件下,通入一定量的水蒸气
B、在恒容条件下,通入一定量的氮气
C、在恒压条件下,通入一定量的氮气
D、在恒压条件下,通入一定量的水蒸气

37、下列反应达平衡时,2SO2(g)+O2(g)2SO3(g),保持体积不变,加入惰性气体He,使总压力增加一倍,则
A、平衡向左移动
B、平衡向右移动
C、平衡不发生移动
D、条件不充足,不能判断

38、在一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加一定量N2气体保持总压力不变,平衡将会
A、A、向正方向移动
B、B、向逆方向移动
C、C、无明显变化
D、D、不能判断

39、某温度时,下列反应已达平衡:CO(g)+H2O(g)CO2(g)+H2(g) ΔrHm? = -41.2kJ·mol-1,为提高CO转化率可采用
A、A、压缩容器体积,增加总压力
B、B、扩大容器体积,减少总压力
C、C、升高温度
D、D、降低温度

40、已知某反应的ΔG?>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
A、K?>0
B、K?<0
C、K?>1
D、K?<1

41、下列反应均在恒压下进行,若压缩容器体积,增加其总压力,平衡正向移动的是
A、CaCO3(s)CaO(s)+CO2(g)
B、H2(g)+Cl2(g)2HCl(g)
C、2NO(g)+O2(g)2NO2(g)
D、COCl2(g)CO(g)+Cl2(g)

42、N2(g)+3H2(g)2NH3(g),反应达到平衡后,把PNH3,PH2各提高到原来的2倍,PN2不变,则平衡将会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状态不变
D、无法确知

43、可逆反应PCl5(g)PCl3(g)+Cl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其焓变小于零。当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使平衡向右移动
B、保持体积不变,加入氮气使压力增加1倍,平衡向左移动
C、保持压力不变,通入氯气使压力增加1倍,平衡向左移动
D、向体系通入惰性气体,或降低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44、反应H2(g)+Br2(g)2HBr(g)的Kc=1.86。若将3mol H2,4mol Br2和5mol HBr放在10 dm3烧瓶中,则
A、反应将向生成更多的HBr方向进行
B、反应向消耗H2的方向进行
C、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D、反应向生成更多Br2的方向进行

45、气体反应 P + Q R + S,ΔrGm?(298K) = -20 kJ·mol-1,若由等物质的量的P、Q开始反应,该温度时平衡混合物中为
A、P、Q、R、S都存在,物质的量浓度近似相等
B、P、Q、R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皆大于S浓度
C、P、Q物质的量浓度较小
D、P、Q物质的量浓度大于R、S的物质的量浓度

46、将BaO2放在一个与U形压力管相连的抽空玻璃容器中,在固定温度下将容器加热,研究反应2BaO2(s)2BaO(s)+O2(g)在体系达平衡时,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氧的压力与BaO2的质量成正比
B、氧的压力等于Kp
C、氧的压力与生成的BaO的质量成反比
D、如果向该体系内导入氧,则氧与BaO反应,最终O2的压力将增加

47、已知某反应的K?<1,则该反应的ΔrGm?值应是
A、ΔrGm?=0
B、ΔrGm?>0
C、ΔrGm?<0
D、ΔrGm?<-1

48、反应A+BC+D的平衡常数K?为4.0′10-2,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处于标准态,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反应能自发向右进行
B、反应不能自发向右进行
C、ΔrGm?为0
D、ΔrGm?与平衡常数K?无关

49、一个气相反应mA(g)+nB(g)qC(g),达到平衡时
A、ΔrGm?=0
B、Qp=1
C、Qp=K?
D、反应物分压和等于产物分压和

50、一个气相反应mA(g)+nB(g)qC(g),达到平衡时
A、ΔrGm?=0
B、Qp=1
C、Qp=K?
D、反应物分压和等于产物分压和

51、110℃密闭容器中,水气共存时,饱和水蒸气压为143kPa,则对于H2O(l)H2O(g),下述正确的是
A、水蒸气压达到P?时,平衡向生成H2O(g)的方向移动
B、PH20=143kPa时,ΔrGm?=0
C、PH20=143kPa时,不能达到平衡
D、PH20=143kPa时,ΔrGm>0

52、N2(g)+3H2(g)2NH3(g),Kc=0.63,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再通入一定量的N2(g),则Kc、Qc和ΔrGm的关系为
A、Qc=Kc,ΔrGm?=0
B、Qc>Kc,ΔrGm?>0
C、Qc<Kc,ΔrGm?<0
D、Qc<Kc,ΔrGm?>0

53、298K下,H2O(g)和H2O(l)的ΔrGm?分别为-228.59 kJ·mol-1和-237.18 kJ·mol-1,298K时饱和水蒸气压为3.17 kPa,则ΔrGm=0的过程是
A、H2O(l,101kPa水蒸气压)H2O(g,101kPa水蒸气压)
B、H2O(l,饱和水蒸气压)H2O(g,饱和水蒸气压)
C、H2O(l,10mmHg柱水蒸气压)H2O(g,10mmHg柱水蒸气压)
D、H2O(l,4.0kPa水蒸气压)H2O(g,4.0kPa水蒸气压)

54、298K时,反应BaCl2·H2O(s)BaCl2(s)+H2O(g)达平衡时,PH2O=330Pa,反应的ΔrGm?为
A、A、-4.3 kJ·mol-1
B、B、+14.3 kJ·mol-1
C、C、+139 kJ·mol-1
D、D、-141 kJ·mol-1

55、某反应的标准摩尔Gibbs自由能变化在773K时为1.00 kJ·mol-1,在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是
A、0.856
B、1.17
C、1.00
D、1.27

56、已知在20℃,H2O(l)H2O(g),ΔrGm?=9.2kJ·mol-1,H2O(l)的饱和蒸气压为2.33kPa,则
A、ΔrGm?>0,H2O(g)将全部变为液态
B、20℃,H2O(l)和H2O(g)不能达到平衡
C、20℃时,PH2O=2.33kPa,体系的ΔrGm=0
D、水蒸气压为100kPa时,平衡向形成H2O(g)的方向移动

57、110℃密闭容器中,水气共存时,饱和水蒸气压为143kPa,则对于H2O(l)H2O(g),下述正确的是
A、水蒸气压达到P?时,平衡向生成H2O(g)的方向移动
B、PH2O=143kPa时,ΔrGm?=0
C、PH2O=143kPa时,不能达到平衡
D、PH2O=143kPa时,ΔrGm>0

58、反应Ag2CO3(s)Ag2O(s)+CO2(g),在110℃时的Kp=5.1′10-4,今在110℃的烘箱内干燥Ag2CO3,为防止其分解,必须使烘箱内空气中CO2的摩尔分数大于
A、A、5.1′10-4%
B、B、5.1′10-2%
C、C、1/5.1′10-4%
D、D、′10-2%

第5章 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章末测试

1、根据Brfnsted对酸碱的定义( )
A、同物质不能既起酸的作用又起碱的作用
B、碱不能是阳离子
C、碱可能是电中性的物质
D、碱不能是阴离子

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各离子中,既可作酸又可作碱的是( )
A、
B、
C、
D、

3、在298 K时,其pOH值小于7的溶液是( )
A、0.1 mol·dm-3 NH4Cl
B、0.1 mol·dm-3 HAc和0.1 mol·dm-3 NaAc
C、0.1 mol·dm-3 AgNO3
D、0.1 mol·dm-3 NaHCO3

4、在HAc水溶液中加入NaAc使HAc电离度降低,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使BaSO4沉淀定量增加,这是由于( )。
A、前者叫同离子效应,后者叫盐析
B、前者叫同离子效应,后者叫盐效应
C、两者均属同离子效应
D、两者均属盐效应

5、将0.20 mol·dm-3 HAc溶液和0.20 mol·dm-3 NaAc溶液等体积混合,其pH = 4.8,若将此混合溶液再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则稀释液的pH值是( )。
A、2.4
B、9.6
C、7.0
D、4.8

6、已知0.01 mol·dm-3的弱酸HA溶液有1 %的电离,它的电离常数约为( )。
A、10-2
B、10-6
C、10-4
D、10-5

7、Kw的值是0.64×10-14 (18℃) 和1.00 ′ 10-14 (25℃),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水的电离是放热过程
B、在25℃ 时水的pH值大于在18℃ 时的pH
C、在18℃ 时,水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是0.8 ′ 10-7 mol·dm-3
D、仅在25℃ 时,水才是中性的

8、1.0 dm3 0.10 mol·dm-3 H2CO3溶液用等体积水稀释后,溶液中CO32-浓度为( )。 (已知H2CO3 :Ka1 = 4.3 ′ 10-7 ,Ka2 = 5.6 ′ 10-11)
A、2.8 ′ 10-2 mol·dm-3
B、5.6 ′ 10-11 mol·dm-3
C、4.3 ′ 10-7 mol·dm-3
D、7.6 ′ 10-6 mol·dm-3

9、pH = 2的溶液酸度是pH = 6的溶液酸度的( )?
A、4倍
B、12倍
C、4000倍
D、10000倍

10、某酸HA的Ka = 8.4 ′ 10-4,0.10 mol·dm-3此酸的H+ 浓度为( )
A、9.2 ′ 10-3 mol·dm-3
B、1.8 ′ 10-2 mol·dm-3
C、2.9 ′ 10-3 mol·dm-3
D、8.8 ′ 10-3 mol·dm-3

11、欲配制pH = 7的缓冲溶液,下列几种物质的共轭酸碱对中最合适的是( )。
A、羟氨,Kb = 1.0 ′ 10-9
B、NH3·H2O,Kb = 1.8 ′ 10-5
C、NaH2PO4,Ka2 = 6.2 ′ 10-8
D、甲酸,Ka = 1.0 ′ 10-4

12、下列各混合溶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是( )。
A、HCl (1 mol·dm-3) + NaAc (2 mol·dm-3)
B、NaOH (1 mol·dm-3) + NH3 (1 mol·dm-3)
C、HCl (1 mol·dm-3) + NaCl (1 mol·dm-3)
D、NaOH (1 mol·dm-3) + NaCl (1 mol·dm-3)

13、已知:H2CO3的K1 = 4.7 ′ 10-7,K2 = 5.6 ′ 10-11;NH3的Kb = 1.8 ′ 10-5,HAc的Ka = 1.8 ′ 10-5,现需配制pH = 9的缓冲溶液,应选用最好的缓冲对是( )。
A、H2CO3 - NaHCO3
B、NaHCO3 - Na2CO3
C、NH3 - NH4Cl
D、HAc - NaAc

14、已知:Kb(NH3) = 1.8 ′ 10-5,Ka(HAc) = 1.8 ′ 10-5,下列各对酸碱混合物中,能配制pH = 9的缓冲溶液的是( )。
A、HAc和NaAc
B、NH4Cl和HAc
C、HAc和NH3
D、NH4Cl和NH3

15、有一由 HAc - Ac- 组成的缓冲溶液,若溶液中 [HAc] > [Ac-],则该缓冲溶液抵抗外来酸碱的能力为( )。
A、抗酸能力 > 抗碱能力
B、抗碱能力 > 抗酸能力
C、抗酸抗碱能力相同
D、无法判断

16、0.5 dm3的0.6 mol·dm-3 HF溶液,欲使电离度增加到原先的4倍,应将原溶液稀释到( )dm3。
A、5
B、6
C、7
D、8

17、欲使 0.10 mol·dm-3醋酸溶液的pH值增加,应加入的物质是( )。
A、NaHSO4
B、HClO4
C、NH4NO3
D、K2CO3

18、在0.10 dm3 0.10 mol·dm-3 HAc溶液中,加入0.10 mol NaCl晶体,溶液的pH将会(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19、0.20 mol·dm-3 HAc和0.20 mol·dm-3 NaAc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pH为( )。(已知pKHAc = 4.75)
A、2.95
B、4.75
C、4.67
D、9.43

20、在下列溶液中,HCN 电离度最大的是( )。
A、0.1 mol·dm-3 NaCN
B、0.1 mol·dm-3 KCl与0.2 mol·dm-3 NaCl混合液
C、0.2 mol·dm-3 NaCl
D、0.1 mol·dm-3 NaCN和0.1 mol·dm-3 KCl混合液

21、把100 cm3 0.1 mol·dm-3 HCN (Ka = 4.9 ′ 10-10)溶液稀释到 400 cm-3,氢离子浓度约为原来的( )。
A、1/2倍
B、1/4倍
C、2倍
D、4倍

22、pH = 3和pH = 5的两种HCl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是( )。
A、3.0
B、3.3
C、4.0
D、8.0

23、0.36 mol·dm-3 NaAc溶液的pH为( )。(已知HAc:Ka = 1.8 ′ 10-5)
A、4.85
B、5.15
C、9.15
D、8.85

24、0.1 mol·dm-3 碳酸氢钠溶液的pH值为( )。
A、5.6
B、7.0
C、8.4
D、13.0

25、在反应BF3 + NH3 F3BNH3中,BF3为( )。
A、Arrhenius碱
B、Brfnsted酸
C、Lewis碱
D、Lewis酸

26、0.10 mol·dm-3 Na2HPO4水溶液的pH值约为( )。(已知H3PO4:pKa1 = 2.1,pKa2 = 7.2 ,pKa3 = 12.7)
A、4.65
B、9.95
C、7.40
D、7.33

第9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章末测试

1、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有核模型的科学家是
A、汤姆逊(英)J. J. Thomson
B、玻尔(丹)N. Bohr
C、卢瑟福(英)E. Ruthurford
D、普朗克(德)M. Planck

2、测定电子的荷质比,从而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贝克莱A. H. Becqwerel
B、英国的汤姆生J. J. Thomson
C、德国的普朗克M. Planck
D、美国的密立肯R. A. Millikan

3、证实了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对物质波的预言的实验是
A、电子衍射实验
B、油滴实验
C、a 粒子散射实验
D、光压实验

4、提出测不准原理的科学家是
A、德布罗意 ( de Broglie )
B、薛定谔 ( Schr?dinger )
C、海森堡 ( Heisenberg )
D、普朗克 ( Planck )

5、电子的波动性是
A、一种机械波
B、一种电磁波
C、一种概率波
D、电子运动时呈波浪式的前进

6、测不准原理对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无实际意义,其原因是宏观物体
A、运动速率大
B、质量大
C、位置难以确定
D、动量难以确定

7、氢原子中的原子轨道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无穷多个

8、核外主量子数n = 3的原子轨道共有
A、3个
B、5个
C、7个
D、9个

9、核外某电子的主量子数n = 4,它的角量子数l可能的取值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核外某电子的角量子数l = 2,它的磁量子数m可能取值有
A、1个
B、3个
C、5个
D、7个

11、下列量子数组合y,不能作为薛定谔方程合理解的一组(n l m)是
A、5 3 -3
B、3 2 0
C、4 4 2
D、2 1 -1

12、y (3, 2, 1)代表简并轨道中的一个轨道是
A、2p轨道
B、3d轨道
C、3p轨道
D、4f轨道

13、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
A、n = 3, l = 1, ml = +1, ms = +
B、n = 4, l = 5, ml = -1, ms = +
C、n = 3, l = 3, ml = +1, ms = -
D、n = 4, l = 2, ml = +3, ms = -

14、下列各组表示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中合理的是
A、n = 3,l = 3 ,m = 2,ms =
B、n = 2,l = 0 ,m = 1,ms =
C、n = 1,l = 0 ,m = 0,ms =
D、n =0,l = 0 ,m = 0,ms =

15、s, p, d, f各轨道的简并轨道数依次为
A、1, 2, 3, 4
B、1, 3, 5, 7
C、1, 2, 4, 6
D、2, 4, 6, 8

16、核外量子数n = 4,l = 1的电子的个数最多是
A、3
B、4
C、5
D、6

17、下列关于量子数的说法中,正确的一条是
A、电子自旋量子数是,在某个轨道中有两个电子,所以,总自旋量子数是1或者是0
B、磁量子数m = 0的轨道都是球形轨道
C、当角量子数是5时,可能有的简并轨道数是10
D、当主量子数n = 5时,就开始出现g分层

18、对于原子的s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距原子核最近
B、必有成对电子
C、球形对称
D、具有方向性

19、量子力学中所说的原子轨道是指
A、波函数y n,l,m1,m2
B、电子云
C、波函数Ψn,l,m
D、概率密度

20、3s电子的径向分布图有:
A、3个峰
B、2个峰
C、4个峰
D、1个峰

21、电子云是
A、A、波函数Y 在空间分布的图形
B、B、波函数|Y | 2在空间分布的图形
C、C、波函数径向部分R n, l (r)的图形
D、D、波函数角度部分平方Y 2l, m (q , j)的图形

22、径向概率分布图中,概率峰的个数等于
A、n - l
B、l - m
C、n - l + 1
D、l - m + 1

23、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在xy平面上的电子云密度为零的是
A、A、3pz
B、3d
C、3s
D、3px

24、径向概率分布图中,节面的个数等于
A、n - l
B、l - m
C、n -l - 1
D、n - l + 1

25、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中,从原点到曲面的距离表示
A、y值的大小
B、r值的大小
C、Y值的大小
D、4pr2dr值的大小

26、在各种不同的原子中3d和4s电子的能量相比时
A、3d一定大于4s
B、4s一定大于3d
C、3d与4s几乎相等
D、不同原子中情况可能不同

27、Li2+ 离子2s和2p 能量的高低为
A、2s高于2p
B、2s低于2p
C、2s等于2p
D、无法比较

28、按鲍林(Pauling)的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下列各能级中,能量由低到高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A、3d, 4s, 5p
B、5s, 4d, 5p
C、4f, 5d, 6s, 6p
D、7s, 7p, 5f, 6d

29、He+离子中,3s、3p、3d、4s轨道能量关系为
A、3s < 3p < 3d < 4s
B、3s < 3p < 4s < 3d
C、3s=3p=3d=4s
D、3s=3p=3d < 4s

30、按类氢原子轨道能量计算公式,Li2+ 电子在n = 1轨道上的能量与H原子在n = 1 轨道上能量之比值为
A、3:1
B、6:1
C、9:1
D、1:3

31、下列原子或离子中,电子从2p轨道跃迁到1s轨道放出光的波长最短的是
A、Li
B、Cl
C、Fe
D、Fe2+

32、下列关于屏蔽效应的说法中,正确的一个是
A、4s电子的屏蔽常数s 4s反映了4s电子屏蔽原子核作用的大小
B、当n和Z相同时,某电子的s 值愈大,该电子的能量就愈低
C、主量子数n相同,角量子数l不同;随l增大,电子的屏蔽作用增大
D、当屏蔽电子数目愈多或被屏蔽电子离核愈远时,s 值也愈大

33、基态原子的第五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则原子的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
A、肯定为8个
B、肯定为18个
C、肯定为8 ~ 18个
D、肯定为8 ~ 32个

34、若将 N 原子的基态电子构型写成 1s22s22px22py1,这违背了
A、Pauli 原理
B、Hund 规则
C、对称性一致的原则
D、Bohr 理论

35、原子序数为 19 的元素的价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为
A、n=1,l=0,m=0,ms=+?
B、n=2,l=1,m=0,ms=+?
C、n=3,l=2,m=1,ms=+?
D、n=4,l=0,m=0,ms=+?

36、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Ar]3d84s2,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s区
B、p区
C、d区
D、f区

37、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应是
A、104
B、118
C、150
D、172

38、下列离子中外层d轨道达半充满状态的是
A、Cr3+
B、Fe3+
C、Co3+
D、Cu+

39、Pb2+离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
A、6s26p2
B、5s25p2
C、6s2
D、5s25p65d106s2

40、自由铁原子(Z = 26 )在基态下未成对的电子数是
A、0
B、2
C、3
D、4

41、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中: ①所有原子核均由中子和质子构成;②原子处于基态时,次外层电子不一定是8个;③稀有气体元素,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8电子;④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其中正确叙述是
A、①②
B、②③
C、只有②
D、只有④

42、下列离子中具有顺磁性的是 (原子序数:Al 13, K 19, Mn 25, Zn 30 )
A、K+
B、Mn2+
C、Zn2+
D、Al3+

43、下列离子的电子构型可以用[Ar]3d6表示的是
A、Mn2+
B、Fe3+
C、Co3+
D、Ni2+

考试

无机化学(上)考试

1、实际气体最接近理想气体的条件是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2、对于1mol实际气体,范德华方程式应写为
A、[p + (1/V2)] (V - b) = RT
B、[p + (a/V2)] (V - 1) = RT
C、[p + (a/V2)] (V - b) = RT
D、[p - (a/V2)] (V + b) = RT

3、A,B两种气体在容积为V的容器中混合,测得温度为T、压力为p,pA、pB分别为两种气体的分压,VA、VB分别为两种气体的分体积,则下列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A、pVB = nBRT
B、(pA + pB)VB = nBRT
C、pBV = nBRT
D、pBVB = nBRT

4、273K时,蒸气压最高的物质是
A、汽油
B、甘油
C、冰
D、食盐

5、抽真空可以使容器中的水在室温下沸腾,这是由于
A、水的蒸气压增大
B、水的蒸发热减小
C、水的温度升高
D、压力降低使水的沸点降低

6、当 1mol 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 4mol 溶剂中,溶液的蒸气压与纯溶剂的蒸气压之比为
A、1∶5
B、1∶4
C、4∶5
D、5∶4

7、一个体系通过两种途径从一个特定的始态到终态,下式成立的有
A、Q1 = Q2
B、W1 = W2
C、(Q + W)1 = (Q + W)2
D、△U = 0,与途径无关

8、已知反应 2NO (g) + Cl2 (g) == 2NOCl (g) 的速率方程为 r = k{ c(NO)}2 c(Cl2),则该反应属于什么反应?
A、一定是复杂反应
B、一定是基元反应
C、无法判断
D、二级反应

9、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可能存在的是
A、3,2,2,1/2
B、3,0,1,+1/2
C、2,-1,0,-1/2
D、2,0,-2,+1/2

10、下列各物质化学键中同时存在σ键和π键的是
A、C2H4
B、H2S
C、PH3
D、SiO2

11、已知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哪个区?
A、s
B、p
C、d
D、ds

12、按分子轨道理论,下列分子(离子)中键级等于2的是
A、O2-
B、CN-
C、Be2
D、C2

13、已知Ksp=1.8×10–10,向0.050 L 0.10 mol·L-1 Fe3+的溶液中加入0.050L 0.02 mol·L-1 NaOH 溶液时,有棕色沉淀生成,此时溶液为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D、无法确定

14、pH = 2的溶液酸度是pH = 6的溶液酸度的
A、4倍
B、12倍
C、4000倍
D、10000倍

15、把100 mL 0.1 mol·L-1 HCN溶液稀释到 400 mL,c(H+)约为原来的
A、1/2 倍
B、1/4 倍
C、2 倍
D、4倍

16、H2O (l, 100℃, 101.3 kPa) H2O (g, 100℃, 101.3 kPa),设H2O(g)为理想气体,则由始态到终态体系所吸收的热量Q
A、>ΔH
B、<ΔH
C、=ΔH
D、=ΔU

17、一定量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当温度由100℃上升至200℃时,则气体的
A、体积减小一半
B、体积减小但并非减小一半
C、体积增加一倍
D、体积增加但并非增加一倍

18、范德华状态方程中,a 是实际气体分子间引力造成
A、压力增加的量
B、压力减小的校正项系数
C、压力减小的量
D、压力增加的校正项系数

19、已知10℃,p(H2O)=1.227 kPa。在10℃,101 kPa下,在水面上收集1.00 L 气体,经干燥后气体的体积变为
A、0.988 L
B、0.992 L
C、0.908 L
D、0.012 L

20、在等温条件下,1.00 L 密闭容器中装有A和B的混合气体,其总压力为100 kPa,气体A的分压为 50 kPa,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A = 0.50
B、nA = nB
C、VA= 0.50 L
D、nA∶nB = 1∶2

21、室温时下列物质中蒸气压最高的是
A、Hg (b.p.=357℃)
B、乙醚 (b.p.=35℃)
C、丙酮 (b.p.=57℃)
D、H2O

22、将一物质加热到它的临界温度以上时,则该物质将
A、在高压下被液化
B、在高压下被固化
C、在任何压力下都是气体
D、开始沸腾

23、同温同浓度的下列水溶液中,使溶液沸点升高最多的溶质是
A、CuSO4
B、K2SO4
C、Al2(SO4)3
D、KAl(SO4)2

24、体系对环境吸热 60 kJ 热,对环境做功 70 k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体系热力学能的改变量为多少 kJ?
A、10
B、–130
C、–10
D、130

25、CH4分子中,C─H键是属于
A、离子键
B、p-p p 键
C、s-sp3 键
D、配位共价键

26、催化剂改变反应速度的原因是
A、降低反应热
B、使反应正方向移动
C、增加分子碰撞几率
D、改变反应活化能

27、3s电子的径向分布图有
A、3个峰
B、2个峰
C、4个峰
D、1个峰

28、下列各组双原子分子中,均具有顺磁性的是
A、O2, B2
B、C2,O2
C、B2,Be2
D、Be2,O2

29、在相同的T,p下,等物质的量的H2、He和O2三种气体,它们的摩尔平均动能O2最大。

30、0.1 mol·kg-1蔗糖的水溶液、1.0 mol·kg-1乙醇的水溶液和1.0 mol·kg-1乙醇的苯溶液,这三种溶液具有相同的沸点。

31、原电池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2、对于封闭系统来说,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交换没有物质交换。

33、H2O (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H2 (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34、相同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相等。

35、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正反应速率,同时减慢逆反应速率。

36、反应 2CO (g) + O2 (g) → 2CO2 (g)是熵增加的反应。

37、所有含氧酸的酸式盐溶液的pH均大于7。

38、溶度积越大的物质,溶解度也越大。

39、对含有多种可被沉淀离子的溶液来说,当逐滴慢慢加入沉淀剂时,一定是浓度大的离子首先被沉淀出来。

学习通无机化学(上)_4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无机化学中的物质的化学键和结构,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相互吸引而形成的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离子键的特点是电性强,熔点高,溶于极性溶剂,不导电。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有氯化钠、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等。

共价键

共价键是由非金属原子间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的特点是电性中等,熔点低,溶于非极性溶剂,不导电。

共价键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单键最为常见。

金属键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间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金属键的特点是电性弱,熔点高,良导电性和热导性。

常见的金属有铁、铜和铝等。

化学结构

化学结构是指物质中原子之间的排布方式,包括分子式和分子结构。

分子式是指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如H2O和CO2等。

分子结构是指化合物中原子之间的排布方式,可以分为线性结构、角形结构、三角平面结构、四面体结构等。

总结

无机化学中的化学键和结构是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机理和性质有着关键的作用。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各有其特点,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使用。

化学结构是化合物的一个重要性质,可以通过分子式或分子结构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