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01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超星儒释道哲学的人生智慧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44 min read

超星儒释道哲学的人生智慧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二、超星智慧的儒释人生核心是人生

第二讲 单元测验

1、智慧是道哲答案( )
A、真善美和的学的学习境界
B、本质的智慧整答洞悟
C、趋吉避凶的课后选择
D、包括以上的通完选项

2、人的超星本质在于人的( )
A、自然性
B、儒释人生思想性
C、道哲答案社会性
D、学的学习科学性

3、智慧整答人类必须直面的课后首要问题是( )
A、生生不息
B、通完思想问题
C、超星社会问题
D、自然问题

第二讲 单元测试2

1、智慧可得的吉福在《书经》的表达主要是指( )。
A、长命富贵
B、健康安宁
C、尊行美德
D、高寿善终

2、在人的问题上,中国哲学更注重人的( )。
A、美好德行
B、伦理秩序
C、家国情怀
D、系统和谐

3、儒心爱佛心慈道心朴,三心之中都有( )。
A、民心
B、诚朴心
C、勤劳心
D、生活心

五、缘起性空的哲学

第五讲 单元测验

1、佛家哲学的核心命题是( )。
A、道法自然
B、缘起性空
C、仁者爱人
D、天人合一

2、王子出家前本是一位( )。
A、有知识有能力的人
B、有困惑有思想的人
C、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D、ABC

3、王子成佛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为( )。
A、决意出家
B、艰难修习
C、正觉而圣
D、ABC

4、佛家所谓“三藏”是指( )。
A、经 律 论
B、贪 嗔 痴
C、佛 法 僧
D、怨 憎 会

5、佛实质是指( )。
A、觉悟者
B、圣人大师
C、觉知空者
D、神

6、王子出家的主要原因基于( )。
A、贫富悬殊,大众困苦
B、诸国纷争,危机四伏
C、文化习染,心有向往
D、悲悯众生,挣脱束缚

7、礼佛的实质在于( )。
A、礼敬佛的伟大人格
B、礼敬佛的理性精神
C、悲观厌世,消极无为
D、悟空且化解贪嗔痴毒

8、佛家用以判断自家经卷与思想真伪的“三法印”是( )。
A、诸行无常
B、诸法无我
C、涅槃寂静
D、十二因缘

一、探究大问题的哲学

第一讲 单元测验

1、关于哲学与智慧,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哲学是爱智慧
B、知人者智
C、知人则哲
D、哲学是经验的总汇

2、哲学探究的大问题是指( )
A、最基本最高级最普遍最广大最持久的问题
B、经济问题
C、文化问题
D、政治问题

3、哲学大问题的核心主题是( )
A、政治稳定
B、人的生存与发展
C、文化创新
D、经济发展

4、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 )
A、一切自然关系的总和
B、一切生态关系的总和
C、一切思想关系的总和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哲学的功效在于( )
A、轻视现实
B、从心所欲
C、从必然走向自由
D、敬畏未来

第一讲 单元测验2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哲与成圣是( )。
A、并行不悖的
B、共通共融的
C、拾级而上的
D、相辅相成的

2、哲学探究的大问题是指( )。
A、最基本的问题
B、最高级的问题
C、最普遍的问题
D、最深刻与最持久的问题

3、哲学大问题归纳起来有( )。
A、四大存在:天地道人
B、三大关系:身心、人际、生态
C、一大核心:人的生存、繁衍与未来发展
D、经济发展

4、人的多维度关系主要包括( )。
A、灵与肉、身与心的关系
B、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C、人与环境的生态关系
D、人与人的血缘关系

5、探究大问题是哲学的岗位职责( )。
A、由哲学的本质来决定
B、由哲学的目的来决定
C、由哲学的过程来决定
D、由哲学的价值来决定

三、仁者爱人的哲学

第三讲 单元测验

1、孔子是一位( )
A、博学多能的旷世奇才
B、生而知之的圣人
C、不学而知的先知
D、全知全能的神

2、仁的实质是( )
A、以礼杀人
B、共生多赢的人际关系法则
C、吃人的教条
D、束缚人的枷锁

3、践行仁爱的思想就是要( )
A、以人为本,敬业乐群
B、以天为本,敬天压民
C、以神为本,敬神压人
D、以物为本,争权夺利

第三讲 单元测验2

1、孔子是万世师表,主要在于他( )。
A、是博学多能的旷世奇才
B、有担当意识与雄才大略
C、开启了平等教育的文明之门
D、倡导仁者爱人与推己及人

2、仁之意蕴主要包括( )。
A、生命原始的本根内涵
B、共生多赢的人际法则
C、礼死慰生的形意
D、孝悌忠信的范式

3、爱之践行主要包括( )。
A、人命高于财物
B、人事重于鬼神
C、敬业先于相色
D、始孝悌行忠信的秩序

四、正己立人的智慧

第四讲 单元测验

1、仁人正君子的主要衡量尺度与标准是( )。
A、装模作样
B、唯唯诺诺
C、中庸之道
D、谨小慎微

2、儒家正名思想的价值诉求主要在于让人( )。
A、承担名分对应的职责与操守
B、争名夺利
C、食古不化
D、舍本求末

3、正己与立人相统一的思想主要包括( )。
A、正己为先,其中寓仁
B、人己互成,正立多赢
C、只顾自己,悖道不立
D、ABC

4、在孔子看来,超越于仁而能达到圣的是最大赢家,因为圣者( )。
A、为天下民众百姓造福
B、给民众实实在在的利益
C、帮助全社会都生活得好
D、ABC

5、和谐生百福主要在于和谐能够达成( )。
A、无怨无悔,无忧无恐
B、吉祥平安,快乐长寿
C、同生共赢,天下太平
D、ABC

6、中正仁和的价值主要包括( )。
A、天地上下,分工协作
B、万物并育,生生不息
C、中道正行,和谐稳定
D、仁心礼表,谦爱和美

7、以正正不正主要在于( )。
A、正是大道公行,吉祥光明
B、邪是小道私行,孳生祸患
C、正是以公制私,以明制昧
D、以正压邪,以规矩定方圆,可使五伦正而天下定

8、在儒家看来,人在社会共同体中的最佳生存法则就是( ) 。
A、仁爱忠恕,孝悌忠信
B、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C、结党营私,争名夺利
D、不择手段,损人利己

9、《论语》中关于循序渐进地塑造仁人正君子的方法主要有( )。
A、勤学好问,见贤思齐
B、谨言慎行,克己复礼
C、广交益友,谨慎择邻
D、修刚毅木讷,行五仁五美

10、儒家智慧的最高境界与理想追求是( )。
A、天地人和,民胞物与
B、同生共赢,生生不息
C、吉祥康宁,长寿无忧
D、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六、修己度人的智慧

第六讲 单元测验

1、最能贯通佛家所有思想的经是( )。
A、心经
B、金刚经
C、四十二章经
D、坛经

2、佛与人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佛是神
B、佛是普通人
C、佛是觉知空的人
D、佛是有思想的人

3、佛家所谓极乐世界实质是指( )。
A、天上神之国
B、人间事之国
C、思想悟之国
D、未来梦之国

4、心经通心主要是指( )。
A、万经一心
B、万经解心
C、一切经通
D、一多相即

5、僧肇解“空”主要是指( )。
A、无常不真即空
B、像非真相即空
C、物我同根为空
D、佛是有空思想的人

6、众善奉行主要是指要( )。
A、干净心田
B、自渡渡人
C、学德双修
D、诸恶莫作

七、道法自然的哲学

第七讲 单元测验

1、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老子
C、释迦摩尼
D、庄子

2、道主要是指( )。
A、宇宙万物共同遵循体现的自然法则
B、神秘莫测的神
C、人们所行的路
D、道教里的道术

3、德的根本核心就在于它是( )。
A、顺道生养
B、得道升天
C、我行我素
D、无所作为

4、老子之作《道德经》是( )。
A、教人向善的智慧宝书
B、道教称为“第一经典”
C、国人称为“智慧大全”
D、西方视为“中国圣经”

5、道生万物,它( )。
A、是主生之宗主母
B、利生不正,无私欲
C、公平善反,无尽止
D、本法自然,为无为

6、德养万物,寓意有( )。
A、德者得也,得道养德
B、德相从容,顺道成就
C、三德(孔上玄)顺道,万物安好
D、见素抱朴,万物顺育

八、为己利人的智慧

第八讲 单元测验

1、上善若水的根本在于( )。
A、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水至清则无鱼
C、水过于柔弱
D、水过于强大

2、判断为与不为即道与不道的界限在于( )。
A、是否有利于强取豪夺
B、是否有利于民众的休养生息
C、统治者是否高兴
D、是否有利于个人私欲的满足

3、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是因为( )。
A、天地很自私
B、天地很强大
C、天地不自私
D、天地无作为

4、老子认为“上善若水”主要在于水的( )。
A、唯善是护
B、柔弱胜强
C、因时因势而动
D、不争善胜

5、合道顺为的寓意( )。
A、无为而无不为
B、宏观,天道无为无不为
C、中观,王道无为无不为
D、微观,人道无为无不为

6、道生德养的三大吉祥是指( )。
A、于天(自然),地久天长
B、于政,国运恒昌
C、于人,长寿健康
D、于神,不敢为天下先

九、天人合一的哲学 生生不息的智慧

第九讲 单元测验

1、天人合一实质是指( )。
A、天与人完全同一
B、自然与人是1+1的组合体
C、自然与人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D、天与人是各自为政的整体

2、大道至简的实质是指( )。
A、自然运行秩序本然明朗,生生不息
B、自然运行秩序超然明快,不用慎思
C、自然运行秩序整齐划一,没有区别
D、自然运行秩序简单易行,随心所欲

3、生生不息的主体主要是指( )。
A、自然、社会与人类自身
B、道、仁与空文化
C、政治、经济与文化
D、植物、动物与人

4、天人合一寓意人与自然( )。
A、自然和合,长生久视
B、道德和合,圣人君子
C、文明和合,民胞物与
D、公运正化,无忧无惧

5、大道至简寓意( )。
A、自然规律至简
B、真理方法至简
C、生活本质至简
D、语言文辞至简

6、生生不息之生( )。
A、是活力之像
B、主体包括自然、社会与人自身及人的精神
C、是不断革故鼎新的过程
D、是永续绵延不绝的过程

儒释道哲学的人生智慧

儒释道哲学的人生智慧

1、哲学大问题的核心主题是
A、人的生存与发展
B、政治稳定
C、文化创新
D、经济发展

2、哲学的功效在于
A、从必然走向自由
B、轻视现实
C、从心所欲
D、敬畏未来

3、人的本质在于人的
A、社会性
B、自然性
C、思想性
D、科学性

4、仁的实质是
A、共生多赢的人际关系法则
B、以礼杀人
C、吃人的教条
D、束缚人的枷锁

5、在孔子看来,超越于仁而能达到圣的是最大赢家,因为圣者
A、为天下民众百姓造福
B、给民众实实在在的利益
C、帮助全社会都生活得好
D、全部

6、佛家哲学的核心命题是
A、道法自然
B、缘起性空
C、仁者爱人
D、天人合一

7、佛家所谓“三藏”是指
A、贪 嗔 痴
B、佛 法 僧
C、经 律 论
D、怨 憎 会

8、佛家所谓极乐世界实质是指
A、天上神之国
B、人间事之国
C、思想悟之国
D、未来梦之国

9、德的根本核心就在于它是
A、得道升天
B、我行我素
C、无所作为
D、顺道生养

10、大道至简的实质是指
A、自然运行秩序本然明朗,生生不息
B、自然运行秩序简单易行,随心所欲
C、自然运行秩序超然明快,不用慎思
D、自然运行秩序整齐划一,没有区别

11、哲学探究的大问题是指
A、最基本的问题
B、最高级的问题
C、最普遍的问题
D、最深刻与最持久的问题

12、仁之意蕴主要包括
A、生命原始的本根内涵
B、共生多赢的人际法则
C、礼死慰生的形意
D、孝悌忠信的范式

13、在儒家看来,人在社会共同体中的最佳生存法则就是
A、仁爱忠恕,孝悌忠信
B、结党营私,争名夺利
C、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D、不择手段,损人利己

14、礼佛的实质在于
A、礼敬佛的伟大人格
B、礼敬佛的理性精神
C、悲观厌世,消极无为
D、悟空且化解贪嗔痴毒

15、道生德养的三大吉祥是指
A、于天(自然),地久天长
B、于政,国运恒昌
C、于人,长寿健康
D、于神,不敢为天下先

学完本门课程,请你谈谈对哲学的理解和认识。

1、学完本门课程,请你谈谈对哲学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