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电子技术综合实验_1章节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分类: 高考题库发布于:2024-06-02 13:15:15ė08548次浏览671条评论

mooc电子技术综合实验_1章节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3单元 微分积分电路实验研究

第3单元测验

1、电技利用uA741运放设计一个积分电路,术综满足,合实后作电源电压为,验章业答,节答初始输出电压为0V,案慕案在,课课测量其输出电压约为( )。
A、电技10V
B、术综-10V
C、合实后作12V
D、验章业答-12V

2、节答利用uA741运放设计一个积分电路,案慕案满足,课课电源电压为,电技,初始输出电压为0V,在,测量其输出电压约为( )。
A、20V
B、-20V
C、11V
D、-11V

3、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微分电路可以实现不同波形之间的转换,如( )。
A、方波转换成三角波
B、方波转换成脉冲波
C、三角波转换成锯齿波
D、矩形波转换成方波

4、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积分电路可以实现不同波形之间的转换,如( )。
A、方波转换成三角波
B、方波转换成脉冲波
C、三角波转换成锯齿波
D、矩形波转换成方波

5、设计合理的积分电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当输入为矩形波时,输出为( )。
A、三角波
B、锯齿波
C、脉冲波
D、正弦波

6、微分电路对高频输入信号比较敏感。

7、设计合理的微分电路可以将输入方波信号转换成三角波信号。

8、在数字电路中为了提取矩形波的边沿信号作为触发脉冲,可以用到微分电路实现。

9、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PID就是指比例、积分、微分。

10、积分电路一般会在积分电容的两端并联一个相对较大的电阻。

第3单元作业——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

1、内容:设计一个波形变换电路,由输入方波转换成输出三角波,波形参数如图所示。 要求: 1、 完成转换电路的设计及仿真测量; 2、 按仿真设计的电路参数完成电路的连接; 3、 如果需要得到输出三角波不同的斜率或输出幅度,如何调整参数; 4、 如果输入波形的占空比不为0.5,输出波形会发生什么变化? 5、 其他(输出波形顶部或底部被削平的原因,工作频率和积分关系……) 6、 拟定实验方案、设计记录表格、分析数据波形、撰写实验报告

第4单元 单电源供电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第4单元测验

1、单电源运放的工作电源为,如果偏置电压设置为时,理论分析其输出最大动态范围近似为( )。
A、
B、
C、
D、2VCC

2、单电源运放的工作电源为,如果偏置电压设置为时,理论分析其输出最大动态范围近似为( )。
A、
B、
C、
D、

3、单电源运放构成的反相比例放大电路,其工作电源为+12V,偏置电压设置在+6V,设计的放大倍数为10倍,则最大可以输入的交流信号幅度约为( )。
A、12V
B、6V
C、1.2V
D、0.5V

4、由uA741构成的单电源同相比例放大电路,放大倍数为5倍,工作电源为+12V,偏置电压设置在+4V,合理设计电路能对以下信号完成比较好的放大( )。
A、直流电压0.2V
B、
C、
D、

5、设计合理的单电源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工作电源为+12V,偏置电压设置在+6V,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当输入0V时,运放的输出端电压值为( )。
A、0V
B、+12V
C、+6V
D、-6V

6、运放单电源和双电源供电方式相比,只要把原来的+VCC端接电源,-VCC端接地就可以。

7、运放的单电源工作方式一般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8、运放单电源工作时其偏置电压必须设置在工作电源电压的一半。

9、在单电源+Vcc工作下的运放电路其输出最大动态范围近似为+VCC。

10、单电源工作的运算放大器放大倍数和偏置电压的设置值无关。

第4单元作业——单电源供电反相比例放大电路设计

1、设计一个单电源供电的交流反相比例放大电路,其放大倍数为-4倍,输入电阻不小于10kΩ。 要求: 1、 完成电路的设计及仿真测量; 2、 确定电路参数并正确连接电路; 3、 输入加上正弦信号,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关系; 4、 记录实验数据和波形,电路的最大输出动态范围有多大? 5、 其他(电路动态范围和输入偏置电压的关系……) 6、 拟定实验方案、设计记录表格、分析数据波形、撰写实验报告

第1单元 基本比例放大电路

第1单元测验

1、一个+12V电源供电的反相比例放大电路,设计的放大倍数为-10倍,当输入2V直流电压时,测量其输出电压值约为( )。
A、20V
B、-20V
C、11V
D、-11V

2、一个同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电阻为10kΩ,输出到反相端的反馈电阻为10 kΩ,该同相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 )。
A、1
B、2
C、-1
D、-2

3、测量由运放构成的放大电路最大输出电流的方法是( )。
A、输出对地短路测量其电流值
B、在输出端测得的完整正弦波电压和所接负载电阻的比值
C、输出还没有到最大输出幅度但已经出现削顶失真时所对应的电压值和负载电阻之比
D、输出最大电压幅度与负载电阻之比

4、反相比例运算电路输出与输入不是倒相关系,而是有附加相位是因为( )。
A、输入信号频率太高
B、输入信号频率太低
C、输入信号幅度太大
D、输入信号幅度太小

5、反相放大电路实验时,发现信号源没有接入电路前为100mV,接入电路后变小为90mV,是因为( )。
A、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太大了
B、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太小了
C、信号源输出幅度太大了
D、信号源输出幅度太小了

6、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之比始终满足(-RF/R1)( )。

7、基本比例放大电路输出端所能达到的最大输出幅度由电源电压决定( )。

8、运放的输出电阻很小,所以由运放构成的放大电路其输出电流可以达到很大而不受运放参数的限制( )。

9、一般而言同相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大于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

10、同相放大电路和反相放大电路的唯一差异就是把运放的同相端和反相端交换。

第1单元作业——同相放大电路的设计

1、内容:设计一个同相比例运算电路,要求其放大倍数为11倍。 要求: 1、 理解运放uA741的数据手册,掌握关键参数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2、 完成同相比例放大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3、 测量同相比例放大电路的交直流特性; 4、 测量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和最大输出电流; 5、 其他(增益的调整、电源电压对运放最大输出电压的影响……)。 6、 拟定实验方案、设计记录表格、分析数据波形、撰写实验报告

第2单元 加减运算电路的设计

第2单元作业——减法电路的设计

1、名称:减法电路的设计 内容:设计一个减法电路,满足。 要求: 1、 完成减法电路的设计及仿真测量; 2、 按仿真设计的电路参数完成电路的连接; 3、 用不同的直流电压输入测量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4、 用一个方波信号和一个正弦波信号观察波形叠加; 5、 改变输入波形幅度观察输出波形变化规律; 6、 其他(输入幅度、频率变化,输入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7、 拟定实验方案、设计记录表格、分析数据波形、撰写实验报告。

第14单元 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第14单元单元测验

1、如果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峰峰值为8V,负载电阻为8Ω,则其输出功率为( )。
A、8W
B、2W
C、1W
D、0.5W

2、在实验举例功放电路中,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峰值为8.8V,负载为8Ω,电源电压为12V,电源供给的电流为167mA,则此时电路的效率约为( )。
A、60%
B、78.5%
C、50%
D、43%

3、在OCL电路中,如果工作电源为+Vcc,则理论上最大输出峰峰值可以达到( )。
A、Vcc/2
B、Vcc
C、2Vcc
D、4Vcc

4、在OTL电路中,如果工作电源为Vcc,则理论上最大输出峰峰值可以达到( )。
A、Vcc/2
B、Vcc
C、2Vcc
D、4Vcc

5、如果由LM386构成的功率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20,负载为8Ω,当输入信号为100mV峰峰值时,负载上获取的功率为( )。
A、31.35mW
B、62.5mW
C、125mW
D、250mW

6、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效率理论上可以达到78.5%。

7、如果OCL电路的电源电压为+Vcc,则输出最大不失真峰峰值将达到2Vcc。

8、OTL电路与OCL电路相比,由于是单电源工作,所以OTL电路的效率要高于OCL电路的效率。

9、交越失真是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特有的失真。

10、一般而言OCL电路的低频特性要好于OTL电路。

第14单元作业——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1、利用LM386设计一个功率放大电路,在输入为 120mVpp驱动时,要求在8Ω负载上获得0.5W的功率。 要求: 1、 研读器件数据手册,完成电路的设计及仿真测量; 2、 确定电路参数并正确连接电路; 3、 测量电路增益、输出电压、功率等参数; 4、 分析理论设计和实际测量之间的误差; 5、 其他(测量功放电路的频率响应、灵敏度等……) 拟定实验方案、设计记录表格、分析数据波形、撰写实验报告

第5单元 有源滤波器实验研究

第5单元测验

1、如果信号中有高频干扰,应该选择哪种有源滤波器( )。
A、高通滤波器
B、低通滤波器
C、带通滤波器
D、带阻滤波器

2、如果在设计的电路中由于电网的影响,导致信号中有50Hz的干扰,应该选用哪种滤波器有效消除这个干扰( )。
A、高通滤波器
B、低通滤波器
C、带通滤波器
D、带阻滤波器

3、在一个10kHz的方波信号中需要提取出30kHz的正弦波,应该选用哪种滤波器( )。
A、高通滤波器
B、低通滤波器
C、带通滤波器
D、带阻滤波器

4、设计一个电路需要对1kHz以下的信号进行有效滤除,应该选用哪种滤波器( )。
A、高通滤波器
B、低通滤波器
C、带通滤波器
D、带阻滤波器

5、按照实验举例电路结构,如果C1=C2=0.1uF,R1=R2=1kΩ,R3=10kΩ,R4=5.6kΩ,则该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约为( )。
A、80Hz
B、160Hz
C、320Hz
D、1.6kHz

6、有源低通滤波器的过渡带越窄,表明滤波器的滤波性能越好。

7、高通滤波器可以有效滤除信号中的高频分量。

8、滤波器的增益肯定小于1。

9、二级有源滤波器在过渡带的衰减速度将大于40dB/十倍频程。

10、带通滤波器上限截止频率和下限截止频率之差为带通滤波器的带宽。

第5单元作业——有源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1、设计一个有源低通滤波器,要求其截止频率为1.6kHz,品质因数Q=0.7,带外衰减不小于30dB/十倍频程。 要求: 1、 完成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测量; 2、 确定电路参数并正确连接电路; 3、 测量并画出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4、 分析理论设计和实际测量之间的误差; 5、 其他(如何调整截止频率、滤波器相移等) 6、 拟定实验方案、设计记录表格、分析数据波形、撰写实验报告

第9单元 精密整流电路设计

第9单元测验

1、精密整流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是指( )。
A、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之间的关系
B、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之间的关系
C、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
D、输出电压和输入电流之间的关系

2、用示波器X-Y方式测量精密整流电路传输特性时,输入端信号幅度加到多大比较合适( )。
A、只要小于电源电压
B、只要大于电源电压
C、传输特性出现平坦部分
D、无所谓多大

3、用示波器X-Y方式测量精密整流电路传输特性的方法是,示波器设置成X-Y方式,( )。
A、示波器一个通道输入正弦信号,另一个通道接到输出端
B、示波器一个通道输入三角波信号,另一个通道接到输出端
C、示波器一个通道输入锯齿波信号,另一个通道接到输出端
D、示波器一个通道输入上述一种信号同时接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另一个通道接到输出端

4、对输入信号,希望输出得到同样幅度的半波精密整流波形,运放uA741合适的工作电源电压应该选择( )。
A、
B、
C、
D、都可以

5、按照实验举例电路结构,如果R1=10kΩ,R2=20kΩ,则在输出动态范围内,输出半波信号的幅度是输入信号幅度的( )。
A、1倍
B、2倍
C、4倍
D、0.5倍

6、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向性构成的简单整流电路就可以实现精密整流。

7、简单二极管整流电路对输入小信号引起的失真比大信号更明显。

8、由二极管和运放构成精密整流电路时,二极管本身的开启压降(死区电压)不存在了。

9、精密整流电路的传输特性和运放工作的电源电压有关。

10、精密整流电路除了可以有效减少失真外,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放大倍数。

第9单元作业——全波精密整流电路(绝对值电路)的设计

1、设计一个全波精密整流电路(绝对值电路),其传输特性如下图所示。 要求: 1、 完成电路的设计及仿真测量; 2、 确定电路参数并正确连接电路; 3、 观察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测量其性能指标; 4、 测量电路的传输特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 其他(电路动态范围、如何改变传输特性……); 6、 拟定实验方案、设计记录表格、分析数据波形、撰写实验报告。

第7单元 波形产生电路的设计

第7单元测验

1、在实验举例的方波产生电路中,如果R1=R2=R=10kΩ,C=0.1uF,则产生的方波周期约为( )。
A、1mS
B、1.1mS
C、2mS
D、2.2mS

2、在实验举例的方波产生电路中,如果运放的工作电源为+12V,输出端对接的稳压二极管稳压值为5V,则输出方波的电压幅值约为( )。
A、+5V
B、+5.6V
C、+11V
D、+12V

3、在实验举例的方波产生电路中,加大电位器阻值可以使输出方波的( )。
A、周期变大,幅度不变
B、周期变大,幅度变大
C、周期不变,幅度变大
D、周期变小,幅度变大

4、在实验举例的方波产生电路中,如果减小同相端到地的电阻R1的阻值,可以使输出方波的( )。
A、周期变大
B、周期变小
C、周期不变
D、输出幅度变小

5、在实验举例的方波产生电路中,如果加大同相端到输出端的反馈电阻R2的阻值,则电容两端的充放电波形( )。
A、周期变大,幅度变大
B、周期变大,幅度变小
C、周期变小,幅度变大
D、周期变小,幅度变小

6、矩形波产生电路输出波形的周期仅有RC充放电回路的时间常数确定。

7、矩形波产生电路中的运算放大器是工作在非线性状态。

8、在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矩形波产生电路中的电容越大,输出波形的周期也越大。

9、实验举例电路中的矩形波输出幅度由运放的工作电源电压确定。

10、利用同相端反馈电阻的改变可以调整输出矩形波的周期。

第7单元作业——矩形波产生电路的设计

1、设计一个输出频率、占空比分别可调的矩形波发生器,输出频率范围为50Hz到500Hz。 要求: 1、 完成电路的设计及仿真测量; 2、 确定电路参数并正确连接电路; 3、 测量输出波形的最大周期和最小周期; 4、 测量输出波形的占空比变化范围; 5、 其他(运放同相端反馈电阻的改变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6、拟定实验方案、设计记录表格、分析数据波形、撰写实验报告

第13单元 RC振荡电路的设计

第13单元测验

1、在实验原理所示的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中,为了保证电路能起振,必须满足( )。
A、
B、
C、
D、

2、RC串并联振荡电路中,R=1kΩ,C=0.1uF,电路设计连接正确,则其输出的正弦波频率约为( )。
A、1.6kHz
B、10kHz
C、620Hz
D、100Hz

3、在电路设计连接等都正确的情况下,RC串并联振荡电路是否能产生正弦波输出一般是通过调节( )。
A、RC串并联电阻或电容
B、运放输出到反相端之间的反馈电阻
C、运放的电源电压
D、运放输出端接的负载电阻

4、文氏电桥振荡器在处其传递函数为( )时的特性。
A、1
B、
C、
D、3

5、文氏电桥振荡器在处时,RC串并联网络的相移角为( )度。
A、90
B、180
C、-180
D、0

6、RC串并联振荡电路也叫文氏电桥振荡电路。

7、正弦波振荡电路和非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最大区别在于选频网络的存在。

8、在实验原理所示的RC串并联振荡电路中,只要满足就可以产生正弦波输出。

9、RC串并联振荡电路中RC取值越大,产生的正弦波频率越高。

10、RC串并联振荡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是由RC串并联网络决定的。

第13单元作业——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设计

1、设计RC串并联振荡电路,输出正弦波频率为800Hz。 1、 完成电路的设计及仿真测量; 2、 确定电路参数并正确连接电路; 3、 测量输出正弦波频率及最大不失真幅度; 4、 如何调整输出正弦波的频率; 5、 其他(观察起振条件、反馈量和输出波形的关系等……); 6、 拟定实验方案、设计记录表格、分析数据波形、撰写实验报告。

第15单元 线性稳压电源实验

第15单元单元测验

1、在串联稳压电路中,如果参考电压 ,采样电路的分压系数为,则输出电压约为( )。
A、3V
B、6V
C、9V
D、12V

2、在实验举例稳压电路中,输入端电压由16V增大到22V,输出端电压由11.706V变化到11.716V,则电路的稳压系数为( )。
A、0.00228
B、6
C、0.01
D、0.51

3、在实验举例稳压电路中,负载电阻由1kΩ调整到100Ω时,输出端电压由11.703V变化到11.697V,则电路的输出电阻为( )。
A、100Ω
B、1kΩ
C、0.057Ω
D、17.54Ω

4、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端纹波电压时,示波器输入耦合方式应该选择( )。
A、直流耦合
B、交流耦合
C、接地
D、都可以

5、如果由桥式整流、电容滤波、三端稳压器件构成的稳压电路,测量稳压器件的输入端电压比设计电压低了近一半,可能的原因是( )。
A、滤波电容没有接入电路
B、变压器没有接入电路
C、桥式整流电路中有一个二极管开路
D、桥式整流电路中有一个二极管短路

6、三端集成稳压器是线性器件,一般需要输入端电压高于输出端电压2-3V以上才能正常工作。

7、三端稳压器件7805的输出稳压值为-5V。

8、稳压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在负载变化或输入端电压变化时,维持输出端电压尽量稳定。

9、三端稳压器件能稳定输出电压,所以整流后不用滤波就可以直接接入稳压器件完成输出稳压功能。

10、选用三端固定式稳压器件型号时,只要选对输出电压值就可以使用。

第15单元作业——正负稳压电源的设计

1、利用三端固定稳压器件7812和7912,设计可以用于运放工作的正负电源。 要求: 1、 研读器件数据手册,完成电路的设计及仿真测量; 2、 确定电路参数并正确连接电路; 3、 测量相关点的参数并记录波形; 4、 计算稳压电源相关的性能指标; 5、 其他(整流输出波形、滤波效果和电容电阻的关系等……) 6、 拟定实验方案、设计记录表格、分析数据波形、撰写实验报告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