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资治通鉴》导读_2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分类: 金融问答发布于:2024-06-02 13:11:34ė20747次浏览691条评论

尔雅《资治通鉴》导读_2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第一部分:《资治通鉴》简介

第一部分单元检测

1、尔雅《资治通鉴》中史料价值最为突出的资治整答是哪个时期?
A、秦汉时期
B、通鉴通完魏晋南北朝时期
C、导读答案隋唐五代时期
D、期末都很突出

2、学习下列未参与《资治通鉴》编修的尔雅是
A、刘攽
B、资治整答范纯仁
C、通鉴通完刘恕
D、导读答案范祖禹

3、期末是学习下列哪位北宋皇帝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
A、宋仁宗
B、尔雅宋英宗
C、资治整答宋神宗
D、通鉴通完宋徽宗

4、《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对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记录则较为简略。

5、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时,为确保史事准确,只参考、选取了历代正史、国史的相关记录。

第一部分单元作业

1、简述《资治通鉴》的编纂体例、过程及其特点。

2、简述《资治通鉴》史料价值。

第二部分:秦末汉初

第二部分单元检测

1、项羽将关中一分为三,立秦三将为王,其中不包括
A、章邯
B、项庄
C、董翳
D、司马欣

2、刘邦称帝后,由萧何主持监造的哪座宫殿,成为西汉王朝的大朝正殿和政令中心?
A、未央宫
B、长乐宫
C、建章宫
D、桂宫

3、楚汉之争中,率军经略燕齐之地的汉方将领是
A、张良
B、曹参
C、韩信
D、樊哙

4、刘邦入关后,立刻通过订立严刑峻法以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5、“汉初三杰”中,韩信因攻城略地、功劳最多而被刘邦定位首功。

第二部分单元作业

1、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有哪些?

2、刘邦何以得天下?

3、秦末反秦势力都是农民起义吗?

第三部分:隋末唐初

第三部分单元检测

1、根据陈寅恪先生的观点,杨隋王朝与李唐王朝同属于下列哪个地域政治集团?
A、关陇集团
B、代北集团
C、山东集团
D、江左集团

2、“贞观之治”的取得不包括下列那个原因?
A、包容开放的施政理念
B、优良的国家立法和执法
C、严苛繁密的法律条令
D、重视生产与薄赋尚俭的经济措施

3、李渊起兵之初,曾得到过那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帮助?
A、突厥
B、回鹘
C、吐蕃
D、匈奴

4、隋炀帝的征伐无度与大兴土木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终于引发了以杨玄感为首的农民起义。

5、李唐建立之初,李世民在经略山东地区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借此积累了实力、树立了威望。

第三部分单元作业

1、隋炀帝时期南朝化倾向有哪些?

2、简述关陇集团及其特征。

3、贞观之治的精髓是什么?

第四部分:《资治通鉴》研究史

第四部分单元检测

1、下列对胡三省注进行过深入研究,并著有《通鉴胡注表微》的学者是
A、陈垣
B、陈寅恪
C、吕思勉
D、钱穆

2、下列不属于编年体史书的是
A、《续资治通鉴》
B、《续资治通鉴长编》
C、《通鉴纪事本末》
D、《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3、下列不属于《资治通鉴》编修过程的是
A、丛目
B、长编
C、考异
D、人物列传

4、“臣光曰”不仅是《通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人研究司马光思想的重要历史材料

5、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是对《资治通鉴》编年体例的继承和延续。

第四部分单元作业

1、《通鉴》成书后,在社会上尤其是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书的内容、文风、思想、体例都为后人直接或间接所继承,另有自定体例,别为一书者,请分别举例说明。

《资治通鉴》导读课程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客观题部分

1、《资治通鉴》最具史料价值的部分是哪个时期?
A、隋唐五代
B、秦汉
C、魏晋南北朝
D、先秦

2、以下不属于刘邦取得楚汉战争胜利原因的是
A、知人善任
B、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C、拥有更为强大的军事实力
D、关中地区物产丰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在玄武门之变中,不属于李世民阵营的是
A、魏征
B、尉迟敬德
C、长孙无忌
D、房玄龄

4、为恢复生产,刘邦采取的政策有
A、远征辽东,开拓疆土
B、设置刺史,劝课农桑
C、废除藩国,强化政权
D、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5、下列属于《资治通鉴》编纂者的是
A、范仲淹
B、刘恕
C、李焘
D、袁宏

6、下列不是李世民取得玄武门之变胜利原因的是
A、在长安城中拥有巨大的军事力量
B、获得了秦王府僚属的普遍拥护和支持
C、率先进入并控制了玄武门,获得了有利位置
D、太子及齐王的犹豫、大意,准备不足

7、下列哪部史学著作在体例上受到了《资治通鉴》的影响?
A、《通鉴纪事本末》
B、《续资治通鉴长编》
C、《宋史》
D、《宋会要》

8、下列哪部史学著作在内容上受到了《资治通鉴》的影响?
A、《宋史》
B、《通鉴纪事本末》
C、《唐鉴》
D、《新五代史》

9、李渊起兵之初,争取了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支持?
A、突厥
B、沙陀
C、靺鞨
D、吐谷浑

10、下列具有农民起义性质的是
A、项梁、项羽反秦
B、陈胜、吴广反秦
C、杨玄感反隋
D、李渊反隋

11、《通鉴纪事本末》是对《资治通鉴》所载史事的重要补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12、秦末楚汉战争是以刘邦、项羽为首的诸侯争霸战争。

13、唐太宗具有开放、包容的天下观和民族观。

14、《贞观政要》一书如实记载了太宗朝君臣言行,并无夸张成分。

15、唐太宗取得帝位后,对史书多有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隐讳了李渊在唐朝建立过程中的作用。

16、由于唐太宗带领唐王朝进入繁盛时期,因此司马光对玄武门之变中唐太宗的做法大加赞扬。

17、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对项羽多有同情、惋惜。

18、《资治通鉴》在内容上呈现出重政治史、军事史,轻经济史、文化史的特点。

19、在隋炀帝辽东之役中,农民起义军首领杨玄感揭竿而起,掀起了反隋斗争的浪潮。

20、陈垣先生在抗战时期体悟到胡三省当时注释《通鉴》时的心境,并通过编辑《通鉴胡注表微》一书以表达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

期末考试主观题部分

1、通过《史记》与《资治通鉴》两部史书,比较纪传体与编年体史书的特点及优缺点。

2、如何认识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体制。

3、结合《资治通鉴》与《贞观政要》,分析唐太宗如何依法治国。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