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83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基础化学C课后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19 min read

mooc基础化学C课后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1章 原子的基础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第1章 单元测验

1、n = 3、化学后答后作l = 2 时,课c课m可取的案m案数值有
A、5个
B、业答1个
C、基础2个
D、化学后答后作3个
E、课c课4个
F、案m案6个
G、业答7个

2、基础下列各组元素中,化学后答后作 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的课c课是
A、H、案m案Li、业答Na、K
B、Na、Mg、Al、Si
C、I、Br、Cl、F
D、F、O、N、C
E、Li、Be、B、C

3、原子序数为33的元素,其原子在n =4,l = 1,m = 0 的轨道中电子数为
A、1
B、2
C、3
D、4

4、价电子构型为 3d54s2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
A、第四周期 ⅦB 族
B、第五周期 ⅢB 族
C、第六周期 ⅦB 族
D、镧系元素

5、下列量子数组合中描述电子运动状态错误的是
A、3,3,0,-1/2
B、3,1,1,-1/2
C、2,1,1, +1/2
D、4,3,-3,-1/2
E、2,1,0, -1/2

6、下列离子中极化力和变形性均较大的是
A、Hg2+
B、Mg2+
C、Mn2+
D、Fe2+
E、Al3+

7、下列量子数组合中,原子轨道符号为2p的是
A、n=2,l=1,m=1
B、n=3,l=0,m=0
C、n=4,l=2,m=0
D、n=5,l=1,m=1
E、n=2,l=1,m=0

8、在l=2的电子亚层中,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A、10
B、2
C、4
D、5
E、14
F、8

9、下列各组量子数中正确的是
A、n = 3,l = 1,m = -1
B、n = 2,l = 2,m = 0
C、n = 2,l = 0,m = -1
D、n = 2,l = 3,m = 0
E、n = 1,l = 2,m = 1
F、n = 4,l = 0,m =1

10、原子轨道就是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轨道,这与宏观物体运动轨道的含义相同。

11、原子的s轨道角度分布图是球形对称的。

12、原子序数为33的元素,其原子核外M亚层的电子数是23。

13、2pz 电子云角度分布图是“双球形”。

14、对于多电子原子体系,原子轨道的能量大小完全取决于主量子数n值的大小。

15、电子云角度分布图无正、负之分。

16、第二周期中N的第一电离能比它前后相邻的C和O都要大。

17、气态卤素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为气态-1价卤素负离子时,释放出能量最多的元素是F。

18、一组n,l,m组合确定一个波函数。

19、一组n,l,m,ms组合可表述核外电子一种运动状态。

第2章 分子结构与分子间作用力

第2章 单元测验

1、下列分子中与铵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及轨道中的s成分相同的是
A、CCl4
B、NH3
C、CS2
D、H2O
E、I3-

2、下列沸点高低顺序中正确的是
A、H2O > H2Te > H2Se > H2S
B、H2Te > H2Se > H2S > H2O
C、H2Se > H2S > H2O > H2Te
D、H2O > H2S > H2Se > H2Te

3、HgCl2分子中Hg原子采用sp杂化轨道成键,则HgCl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A、直线型
B、平面三角形
C、V字形
D、正四面体
E、平面正方形

4、对于下列各对分子,分子间存在的作用力类型最多的是
A、H2O和HF
B、N2和H2O
C、Ar和N2
D、CO和HBr
E、H2和O2

5、下列物质中极化率最小的是
A、H2
B、CO2
C、CS2
D、CO
E、N2

6、下列关于共价键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原子间键长越短,键越牢固
B、双键的键能通常是单键的两倍
C、两个原子间键长越长,键越牢固
D、双键的键长通常是单键的两倍

7、下列原子轨道若沿着x轴方向成键,能形成π键的是
A、py-py
B、px-px
C、px-py
D、px-pz
E、s-px
F、s-py

8、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具有顺磁性的是
A、O2
B、N2
C、F2
D、H2
E、He

9、氨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N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

10、共价键、诱导力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氢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11、非极性分子内的化学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12、色散力是主要的分子间力。

13、一个s轨道和3个p轨道,一定会形成sp3杂化轨道。

14、氢键是共价键,因为它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15、诱导力存在于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

16、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愈强,分子的极性愈强。

17、形成共价键时,来自两个原子的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电子相互配对时,原子轨道同号重叠,核间电子云密度增大,从而把两个原子核吸引在一起。

18、电子在分子轨道中填充不必遵守Pauli不相容原理。

19、SO2为V型结构,氧原子采用sp2杂化轨道与S成键。

20、分子轨道是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

21、在氮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中,3成键轨道的能量低于1成键轨道。

第8章 配位化合物

第8章 单元测验

1、配合物[PtCl(OH)(NH3)2],中心离子Pt的氧化值和配位数分别为
A、+4,4
B、+3,6
C、+3,4
D、+2,4

2、实验测定发现[FeF6]3-的磁距为5.90 B.M.,则可判断中心的未成对电子数为
A、3
B、4
C、5
D、6

3、[PtCl2(NH3)2]的几何异构体的个数为
A、2
B、3
C、4
D、5
E、没有

4、下列分子中既存在离子键、共价键还存在配位键的是
A、Na2SO4
B、AlCl3
C、[Co(NH3)6]Cl3
D、KCN

5、下列对配合物[CoCl2(NH3)4]Cl命名正确的是
A、氯化四氨·二氯合钴(II)
B、氯化二氯·四氨合钴(II)
C、氯化四氨·二氯合钴(III)
D、氯化二氯·四氨合钴(III)

6、在配合物[Cu(en)2]2+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4

7、所有配合物都是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的

8、通常对于电子构型相同、离子半径相近的中心原子,中心原子电荷越高,形成的配合物越不稳定

9、对于配位数相同的配合物,Kdy越大,表示配合物越不稳定

10、[Ti(H2O)6]3+之所以显紫红色是因为d电子从eg组轨道跃迁到t2g组轨道

第5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第5章 单元测验

1、对于封闭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
B、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
C、既无能量交换,也无物质交换
D、只有物质交换,没有能量交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K时,任何完美晶态纯物质的熵值都为0
B、熵总是随着物质聚集状态的变化而增大
C、熵总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熵与温度无关

3、相同温度下,下列物质中标准摩尔熵最小的是:
A、I2(s)
B、碘水
C、I2(g)
D、HI(g)
E、HF(g)

4、下列条件中,能引起反应标准平衡常数数值变化的是:
A、改变温度
B、改变压力
C、改变浓度
D、改变体积
E、改变催化剂

5、在标准状态时, 某反应 aA(g) + bB (g) → cC (g), 在任意温度下均能正向进行,则该反应的
A、△rH < 0,△rS > 0
B、△rH < 0,△rS < 0
C、△rH > 0,△rS > 0
D、△rH > 0,△rS < 0

6、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系统始态和终态的状态有关,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7、在298.15K时,参考状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及标准摩尔熵的数值均为零。

8、△U = Q + W 式中三个物理量都不是状态函数。

9、在 N2(g)+ 3H2(g) === 2NH3(g) 的平衡系统中, 若温度、体积保持不变,引入稀有气体后,由于总压力增大而使平衡向右移动。

10、标准状态下,等温等压不作非体积功时,某反应的△rHm<0, △rSm>0,则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第6章 化学反应速率

第6章 单元测验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只能对热力学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起作用
B、反应速率系数不随浓度而变,与温度无关
C、浓度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D、某放热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a(1),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a(2),则Ea(1)>Ea(2)

2、已知气相反应A+2B→2C分两步完成; A+B→C+D(慢);B+D→C(快) 其速率方程式为:
A、r=kc(A)·c(B)
B、r=kc(B)
C、r=kc(B)^2
D、r=kc(A)·c(B)^2

3、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A、反应物的活化分子数增加
B、反应物的活化分子分数增加
C、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D、反应的活化能增大
E、化学反应的速率系数增大

4、已知反应A + 2B ==== 2Y 的速率方程为:r= k?c ( A)?c (B) ,则该反应是
A、二级反应
B、元反应
C、复合反应
D、一级反应
E、三级反应

5、反应2NO(g)+2H2(g) ==== N2(g)+2H2O(g)的速率方程为r=k[c(NO)]^2·c(H2)。下列措施中能使反应速率增大一倍的是:
A、使c(H2)增大一倍
B、使c(NO)增大一倍
C、使c(NO)和c(H2)都增大一倍
D、使温度升高一倍

6、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数值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快。

7、对于一个一般的化学反应:a A + b B ===== c C + d D, 其总反应级数为: a+b。

8、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9、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主要是因为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

10、对不同反应,升高相同温度, Ea大的反应 k 增大的倍数多,因此升高温度对反应慢的反应有明显的加速作用。

第4章 气体和溶液

第4章 单元测验

1、5.2g 某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52g水中,测得该溶液的凝固点为-1.86℃,已知水的凝固点下降系数K=1.86 K?kg?mol-1,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00
B、52
C、26
D、60
E、125

2、25℃时,总压为10atm(标准大气压)时,某密闭容器中存在下面几种气体的混合气体,其中分压最大的是:
A、1.0g He
B、0.2g H2
C、1.0g N2
D、1.0g CO2

3、混合气体中含有 84g 氮气、80g 氧气和 44g 二氧化碳,若总压力为 100 kPa 则氮气的分压为:
A、46 kPa
B、13 kPa
C、26 kPa
D、30 kPa
E、50 kPa

4、在一定温度下,于某一容器中充入A、B 两种理想气体, 若组分A的摩尔分数为 0.400, 混合气体的总压为 101.325 kPa, 则组分B的分压为:
A、60.8 kPa
B、20.3 kPa
C、81.1 kPa
D、101.3 kPa

5、浓度均为0.0l mol/kg 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 (1)NaCl; (2)HAC; (3)Na2SO4; (4)葡萄糖,它们的凝固点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是:
A、(4) > (2) > (1) > (3)
B、(3) > (1) > (2) > (4)
C、(1) > (2) > (3) > (4)
D、(4) > (3) > (2) > (1)

6、向某真空密闭容器中注入1g氮气和1g氢气,则氮气的分压比氢气分压小。

7、常温常压下,一个装有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存在两相。

8、聚集状态相同的物质混在一起, 一定是单相体系。

9、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是指该组分气体具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和温度时所产生的压力。

10、蒸气压下降越多的溶液,其凝固点越低。

11、相同温度下,同一种物质的溶液浓度越大 , 溶液的渗透压越小。

12、0.10 mol/kg 丙三醇水溶液和 0.10 mol/kg 氯化钠水溶液的沸点相同。

第7章 水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第7章 单元测验

1、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达到平衡时,溶液中:
A、K spy(AgBr)降低;
B、Ag+ 浓 度 降 低;
C、AgBr 的 离 子 浓 度 乘 积 降 低 ;
D、Br- 浓 度 降 低。

2、当 0.20 mol·L-1 HA( K ay=1.0 ×10-5) 处 于 平 衡 状 态 时, 其 溶 液 中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最 小 的 是:
A、H+;
B、OH-;
C、A- ;
D、HA。

3、0.2 mol·L-1 NH3·H2O 中 加 入 等 体 积 水, 则 溶 液 pH 将:
A、增 大;
B、减 小;
C、减 小 为 原 来 的 1 / 2;
D、增 大 为 原 来 的 2 倍。

4、已知Ey(Fe3+|Fe2+)=0.77, Ey(Sn4+| Sn2+)= 0.15 V, Ey(Cu2+| Cu)=0.34V,在标准状态下,下列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是:
A、2Fe3+ + Sn2+ → Sn4+ + 2Fe2+
B、Cu + Sn4+ → Sn2+ + Cu2+
C、2Fe2+ + Sn4+ → Sn2+ + 2Fe3+
D、2Fe2+ + Cu2+ → Cu + 2Fe3+

5、在下列四种物质中,BaSO4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A、BaCl2溶液
B、纯水
C、0.10 mol·L-1 H2SO4溶液
D、1.0 mol·L-1 H2SO4溶液

6、0.1 L 1.0 mol·L-1的NaOH溶液与0.10 L 2.0 mol·L-1的NH4Cl溶液混合即可作为缓冲溶液。

7、电对MnO4- | Mn2+的电极电势值随pH的增大而减小。

8、在沉淀转化中,只能是溶解度大的难溶物质转化为溶解度小的难溶物质。

9、因为难溶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它们都是弱电解质。

10、一定温度下,AgCl的饱和水溶液中,[c(Ag+)/cy]和[c(Cl-)/cy]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11、Cr2O72-和Cu2+在水溶液中的氧化性都随溶液的pH减小而增强。

学习通基础化学C

导言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基础化学C是一门专门介绍化学基础知识的课程,适合于初学者学习。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加深对化学的理解,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

基础化学C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化学原理

化学原理介绍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一部分,了解化学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为之后的学习提供帮助。

化学计量

化学计量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介绍了化学计量中的基础概念,如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化学计量反应等。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一部分,掌握化学计量基础知识,为之后的学习提供帮助。

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是化学中使用的基础物质,它介绍了常见的化学物质,如酸、碱、盐等。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一部分,了解化学物质,为之后的学习提供帮助。

化学实验基础

化学实验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如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等。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一部分,为今后的化学实验做好准备。

学习方法

学习基础化学C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以下是一些学习方法的建议:

注重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概念,不要死记硬背,只有真正理解了概念,才能真正掌握化学知识。

多练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做习题,加深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同时,在做习题中也要注重方法,不要单纯地死记硬背,要注重理解并掌握方法。

多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思考所学知识的应用,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总结

基础化学C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化学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多练习、多思考,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中国大学基础化学C

中国大学基础化学C是一门针对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它是化学专业学生在大学化学基础课程中的最后一门课程。它主要涉及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热力学、溶液化学等领域。这门课程非常重要,因为它为学生们提供了化学中许多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同时也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化学反应动力学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规律、方法及其理论基础。学生们在这门课程中将学习到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概念、方程式和公式,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解决实际化学问题。

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失或产物的生成量。它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下列的式子来表示:

速率 = Δ物质浓度 / Δ时间

反应级数

反应级数是指反应物在反应中的消失次数。它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化学热力学

化学热力学研究的是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及其规律。学生们在这门课程中将学习到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概念、方程式和公式,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解决实际化学问题。

热效应

热效应是指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时所伴随的热变化。它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热效应可以分为热吸收和热放出两种。热吸收是指热流向了反应物中,而热放出则是指热从反应物中流向了周围的环境中。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指能量守恒定律。它可以用下列的式子来表示:

ΔU = Q + W

其中,ΔU是系统内能的变化量,Q是系统所吸收的热量,W是系统所做的功。

溶液化学

溶液化学研究的是溶解现象及其规律。学生们在这门课程中将学习到溶解现象的概念、方程式和公式,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解决实际化学问题。

溶解度

溶解度是指单位体积溶剂中最多可溶解的物质的量。它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溶解度取决于物质的种类、溶剂的性质、温度等因素。

共沸现象

共沸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在相互溶解的情况下,其总蒸汽压与混合物的组成有关,不存在正常沸点。共沸现象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在化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结

中国大学基础化学C是化学专业学生在大学化学基础课程中的最后一门课程,它主要涉及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热力学、溶液化学等领域。学生们在这门课程中将学习到化学中许多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同时也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