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38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中国大学新媒体概论(姚静)期末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12 min read

中国大学新媒体概论(姚静)期末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周 新媒体导论

第一周测验

1、中国以下哪一项不是大学新媒体的特征?
A、模拟化
B、新媒数字化
C、体概网络化
D、论姚互动性
E、静期个人化
F、末答单向性

2、案m案下面哪种媒体形式属于新媒体?
A、后作微博
B、业答微信
C、中国广播
D、大学电视
E、新媒报纸
F、体概杂志

3、论姚直接影响现代传播媒介发展的印刷术是:
A、金活字印刷术
B、泥活字印刷术
C、木活字印刷术
D、石活字印刷术
E、蜡活字印刷术

4、机械计算机的概念是谁提出来的?
A、?查尔斯·巴贝奇
B、托马斯·爱迪生
C、冯·诺依曼
D、范内瓦·布什
E、史蒂夫·乔布斯

5、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Web 3.0的范畴?
A、门户网站
B、万维网
C、语义网
D、物联网
E、智能网
F、大数据

6、被广泛誉为缔造家庭电脑市场的产品是:
A、Apple II
B、Apple I
C、IBM PC
D、Apple III
E、Macintosh

7、最早一家独霸的浏览器是:
A、Netscape Navigator
B、Internet Explorer
C、Firefox
D、Safari
E、Google Chrome
F、Opera

8、新媒体是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的包含特定技术、实践和社会组织的信息与传播系统。

9、专业生产内容是Web 2.0的典型特征。

10、无线电报使人类第一次将传播和交通分离。

11、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

12、冯·诺依曼是在Web 1.0时代贡献最卓著的科学家。

13、虚拟世界和镜像世界都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仿真,区别在于前者是相对内在世界,而后者是相对外在世界的。

14、EDVA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作业1:新旧媒体比较研究

1、请各自选择一个新媒体和一个传统媒体的例子,从技术、实践和社会组织层面分别比较新旧媒体之间的区别(字数要求:300以上,1000以内)。

第二周 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周测验

1、以下哪种媒介是时间偏向媒介?
A、壁画
B、墓碑
C、报纸
D、电报
E、广播
F、电视

2、在电子媒介或电力媒介时代,社会组织的主要形态是:
A、城市
B、部落
C、村庄
D、宗族

3、导致技术原型转化为发明的关键因素是:
A、社会需要
B、科学研究
C、技术想法
D、社会压制

4、空间偏向媒介主导的社会相对时间偏向媒介主导的社会而言,更加注重:
A、科技
B、扩张
C、宗教
D、礼仪
E、传统
F、等级

5、以下哪种观点或概念不是麦克卢汉提出来的?
A、权力的媒介
B、媒介即讯息
C、冷媒介,热媒介
D、地球村
E、媒介是人的延伸

6、媒介偏向论是哪位学者提出的?
A、伊尼斯
B、麦克卢汉
C、威廉斯
D、温斯顿

7、新旧技术的交替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进化,而远非疾风突进式的革命。

8、在技术和社会互动的第二个阶段,即成熟期,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社会决定。

9、麦克卢汉认为,书写和印刷的出现打破了人类的感官平衡。

10、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就像钟表一样,可以自己不断运行,而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11、“媒介即讯息”认为,媒介的内容比媒介本身更加重要。

12、在温斯顿的油门——刹车模式中,油门指的是社会压制,刹车指的是社会需要。

第三周 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第三周测验

1、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是指哪三个方面的交互?
A、认知、行为和环境
B、认知、态度和行为
C、认知、态度和环境
D、态度、行为和环境

2、电影中的人物为观众树立的榜样属于:
A、符号榜样
B、活榜样
C、口头指引榜样
D、真实榜样

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班杜拉总结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四种因素?
A、成本因素
B、直接体验
C、间接体验
D、生理因素
E、社会劝说

4、与理性行为理论相比,计划行为理论增加了哪个因素?
A、感知行为控制
B、行为结果信念
C、行为结果评估
D、主观规范
E、态度

5、权衡需求理论与创新扩散理论在感知特征方面的不同之处在于:
A、可试验性
B、形象
C、相对优越性
D、兼容性
E、复杂性
F、可观察性

6、权衡需求理论中感知流行概念与下面哪种概念类似?
A、社会学习理论中的社会环境概念
B、理性行为理论中的主观规范概念
C、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概念
D、创新扩散理论中的感知特征概念
E、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

7、技术接受模型中,感知有用性可以通过感知易用性间接影响态度。

8、观察其他人的行为被惩罚,会降低自己从事该行为的可能性。

9、根据创新扩散理论,早期采纳者比创新者更早采纳一项新的技术。

10、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过去曾经做过什么的评价,而不是对自己未来能够做什么的评价。

11、创新扩散理论中的可观察性是指一项创新能够帮助人们观察其他人的程度。

12、大众传播对于说服人们采纳一项创新比人际传播更加有效。

第四周 新媒体的伦理与法制

第四周测验

1、我国发布网络行业伦理规范的主要社会组织是:
A、中国互联网协会
B、中国软件行业协会
C、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D、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以下哪部法规没有明确对传播淫秽信息的行为进行约束?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3、中国最早也是最全面的中国互联网行业规范是:
A、《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B、《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C、《互联网公共电子邮件服务规范》
D、《中国互联网网络版权自律公约》
E、《博客服务自律公约》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隐私加强技术?
A、数字水印
B、电子证书
C、信息验证
D、数字签名

5、《知识共享协议》的主要创立者是谁?
A、Lawrence Lessig
B、Steve Jobs
C、Bill Gates
D、Everett Rogers

6、保护隐私权的法律制度首先是在哪个国家建立起来的?
A、美国
B、中国
C、德国
D、英国
E、法国

7、传统著作权法规定,作品一经问世,著作权人的所有权利自动受到保护。

8、Copyleft授权方式允许他人自由使用、散布、修改自己的作品,但要求使用者修改后的衍生作品必须要以同等的授权方式释出以回馈社会。

9、美国《数字千禧年版权法》规定,从CD上抓取音乐文件进行分享属于违法。

10、礼品经济是一种希望即刻回报的交换方式。

11、儿童色情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非法的。

12、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在互联网上传播淫秽信息是违法行为,但不会构成犯罪。

作业2:互联网的自由与控制

1、请从版权、色情或隐私中选择一个方面切入,结合某一具体案例,谈谈公民、组织和国家应该如何处理好互联网自由与控制之间的关系。(字数要求:300以上,1000以内)。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第五周测验

1、六度分隔概念也被称为______________效应。
A、小世界
B、无标度
C、弱关系
D、强关系

2、第一道数字鸿沟指的是:
A、接入沟
B、使用沟
C、知识沟
D、参与沟

3、麦克尼尔父子认为,所有人类网络,无论大小,都包含着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A、合作与竞争
B、科学与技术
C、自由与民主
D、精神与物质

4、马克思认为,阶级的起源是_________________。
A、分工
B、财富
C、名誉
D、权力
E、惯习

5、在经典的知识沟研究中,_________________通常被当作衡量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
A、教育水平
B、家庭收入
C、职业类型
D、社会关系

6、网络社会的主要成员是:
A、个人
B、群体
C、组织
D、社区

7、布尔迪厄将资本分成哪四类?
A、经济、文化、社会、符号
B、经济、文化、政治、符号
C、经济、文化、政治、社会
D、经济、文化、教育、符号
E、经济、文化、政治、教育

8、大众社会的媒介数量要比网络社会多。

9、一个网络需要至少三个要素,两条联系,才能称其为网络。

10、在无标度网络中,往往20%的节点拥有80%的连接。

11、研究发现,人们从事日常网络活动的数量越少,其所包含的高端网络应用就越多。

12、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所谓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是指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

13、中国当前的社会阶层结构呈现橄榄形。

14、新媒体拥有及其使用方式都能影响人们的主观阶层认同。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第六周测验

1、不论是悲情还是戏谑,情感动员机制的共同特点是:
A、道德震撼
B、资源动员
C、政治机会
D、意识形态

2、研究发现,在甘肃校车事件中,网民最先从何种媒体获知相关信息?
A、微博
B、门户网站
C、报纸
D、广播
E、电视

3、以下哪一项功能是微信特有的?
A、自动回复
B、信息发布
C、信息转发
D、信息评论

4、资源动员理论属于社会运动理论发展的哪一个阶段?
A、理性假设阶段
B、非理性假设阶段
C、社会建构阶段
D、文化分析阶段

5、在线协商是西方发达国家网络治理的第几个阶段?
A、第三阶段
B、第一阶段
C、第二阶段
D、第四阶段

6、根据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电子政务实施与应用调查报告,用户对于我国当前电子政务评价最低的是:
A、G2C
B、G2B
C、G2G
D、B2G

7、官方微博可以随意发表个人内容。

8、网络赋权包括国家赋权和社会赋权两个方面。

9、研究发现,人们在微博上转发评论越多,其社会信任感和民主满意度就越高。

10、在四种微博参与的行为模式中,信息生产的频率最高。

11、网络治理的核心思想在于,没有任何国家或社会一方的行动者能够单方面地决定公共政策过程和治理过程。

12、“三网一库”是指内网、专网、外网和办公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第七周测验

1、以下哪一项不是衡量信息经济的指标?
A、地域比重
B、部门比重
C、产值比重
D、职业比重

2、创意产业的概念是由以下哪个国家首次提出的?
A、英国
B、美国
C、瑞典
D、德国

3、邮件营销应该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交换原则
B、许可原则
C、自由原则
D、价值原则

4、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是在以下哪个层面?
A、Know-how
B、Know-what
C、Know-who
D、Know-why

5、创意产业的3T理论是指的哪3T?
A、Technology, Talent, Tolerance
B、Technology, Talent, Taste
C、Technology, Taste, Tolerance
D、Technology, Talent, Time

6、知识阶层从下往上依次是:
A、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B、智慧,知识,信息,数据
C、数据,知识,信息,智慧
D、信息,数据,知识,智慧
E、知识、信息、数据、智慧

7、产业的信息化是指新信息传播技术的出现让传统的一些产业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8、在生产、消费和流通三大领域都实现智能化的经济就可以说是智能经济。

9、长尾经济是指靠20%的热门产品取得80%的收益的一种经济模式。

10、信息经济是劳动力密集型经济。

11、eBay是C2C电子商务模式的典型代表。

12、实时推送是微信营销的一大特色。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第八周测验

1、“人艰不拆”属于哪一类汉字型网络语言?
A、新词杜撰
B、语音谐音
C、词汇转用
D、词汇借用

2、大量看电视的来自社会不同群体的人在意见上趋同的过程,被称为:
A、主流化
B、共鸣
C、框架
D、显化

3、有关青年亚文化仪式抵抗的研究是以下哪个学派的主要贡献?
A、伯明翰学派
B、芝加哥学派
C、法兰克福学派
D、多伦多学派

4、虚拟性是网络文化在哪个层面的特征?
A、技术层面
B、精神层面
C、主体层面
D、客体层面

5、有关“龅牙哥”和“茫然弟”的网络恶搞作品属于:
A、图片恶搞
B、文字恶搞
C、音频恶搞
D、视频恶搞

6、网络文化是人类在网络活动当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7、网络文化制度也是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

8、涵化理论所关注的是单个媒介信息的短期说服效果,而不是整个媒介信息系统的长期文化影响。

9、“屌丝”一词体现了人们对于社会阶层固化现状的自嘲和不满。

10、网上大量恶搞内容的涵化效果是营造了一种暴力文化。

中国大学新媒体概论

中国大学新媒体概论是一门介绍新媒体概念、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提升其在信息时代的竞争力。

课程内容

本课程内容较为全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新媒体概念和发展历程
  • 新媒体技术和应用
  • 新媒体产业和商业模式
  • 新媒体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新媒体素养和职业规划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

  1. 理论讲解:介绍新媒体概念、技术和应用。
  2. 案例分析:分析新媒体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实践新媒体技术和工具。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5. 考察评估:通过作业、考试等方式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

学生收获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获得以下收获:

  • 了解新媒体的概念、技术和应用。
  • 熟练掌握新媒体各种工具和应用方法。
  • 了解新媒体产业和商业模式。
  • 掌握新媒体素养,提高信息处理和传播的能力。
  • 对新媒体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职业规划和就业发展。

教材推荐

本课程教材选用《新媒体概论》(作者:孟庆超、王其华),该教材内容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掌握新媒体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

教师介绍

本课程由姚静老师授课,姚静老师是国内知名的新媒体专家,长期从事新媒体教育和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结语

中国大学新媒体概论是一门十分实用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社会环境,提高信息素养和竞争力,有利于职业规划和就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