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92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中国蚕丝绸文化答案(慕课2023完整答案)

36 min read

mooc中国蚕丝绸文化答案(慕课2023完整答案)

第一章 悠久的中国整答蚕丝绸历史

第一章单元测验

1、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出土的蚕丝绸文半粒茧壳现保存在()。
A、化答故宫博物院
B、案慕案山西省博物馆
C、课完台湾故宫博物院
D、中国整答中国丝绸博物馆

2、蚕丝绸文在商代有学者认为,化答( )与金(青铜)、案慕案玉一样,课完都是中国整答专门的礼用材料。
A、蚕丝绸文银
B、化答铁
C、案慕案棉
D、课完帛

3、所谓十二章纹,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 )。
A、商代甲骨文
B、《尚书·益稷》
C、《尚书·禹贡》
D、《诗经》

4、战国时期著名的舞人动物纹锦,出土于( )。
A、商代妇好墓
B、巴泽雷克墓葬
C、山西绛县横水墓
D、江陵马山一楚墓

5、汉唐时期丝绸生产最发达的地区是( )。
A、中原和四川地区
B、江南地区
C、中原和江南
D、四川和华南地区

6、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文物数量众多,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丝绸服饰是()。
A、丝绵袍
B、素纱单衣
C、长寿绣
D、杯文罗

7、我国最早的丝绸印花织物——印花敷彩纱,出自( )。
A、马王堆汉墓
B、新疆阿斯塔那古墓
C、敦煌藏经洞
D、西安法门寺地宫

8、我国古代著名丝绸纹样——陵阳公祥,起源和流行于( )。
A、西汉
B、东汉
C、北朝
D、唐代

9、所谓“江南三织造”,是指( )设在地方的官营织造机构。
A、北宋
B、南宋
C、明代
D、清代

10、妆花工艺,是我国传统丝绸产品( )的一种织造工艺。
A、宋锦
B、云锦
C、缂丝
D、越罗

11、南宋时期开始,一直被称为丝绸之府的是( )。
A、苏南和上海
B、苏南和浙北
C、江苏和浙江
D、四川、江苏和浙江

12、《幽风·七月》出于《诗经》,是描写幽地人民从事丝绸生产的诗篇。

13、《考工记》是战国时期秦国一部记载官手工业生产的典籍。

14、浙江湖州钱山漾史前遗址因出土了丝线、丝带、绢片等而被称为“世界丝绸之源”。

15、根据多处考古证明,我国种桑养蚕和缫丝织绸起码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16、史书记载嫘祖出身西陵氏部落,嫁给黄帝后教民养蚕织绸,开启了中国丝绸业灿烂辉煌的历史。

17、古代“十二章”是指上衣上绘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和下裳上绣的“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种图案。

18、《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劳动与爱情的诗篇,其中优美的《豳风七月》字里行间透出了丰富的蚕桑业信息。

19、印刷术的发明直接与丝绸凸版印花有关,马王堆汉墓中印花丝织品,比唐代雕版印刷早近千年。

20、唐代机械改革家马钧改革了绫机,提高了生产效率。

21、联珠动物纹样是北朝至唐代流行的一种外来丝绸纹样。

22、三国时期的蜀国,庞大的军费开支多亏有成都发达织锦业的支撑。

23、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老官山西汉墓葬时,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有4部结构复杂的木质织机模型。

24、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锦出土于新疆尼雅遗址,代表了汉魏时期织锦艺术的最高水平。

25、唐代丝绸艺术东西融合,雍荣华贵,最具代表性的是联珠团窠、绫阳公祥、宝相花开等。

26、敦煌莫高窟著名的藏经洞中发现了大量文书和经书,还有少量的绢画和丝织品。

27、《耕织图》描绘了中国古代蚕丝绸的生产全过程,诞生于北宋。

28、蜀锦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时代,衰落于元代,后世得以恢复和发展。

29、北宋时期我国蚕丝绸产业形成了中原、四川和江南三足鼎立格局,但到南宋时,江南地区的丝绸总量已占全国首位。

30、吴皇后题注本的《蚕织图》为宋人所绘,绢本淡彩,共24幅,内容为养蚕织绸全过程。

31、清朝期间宫廷和官府需要的丝织品主要由“江南三织造”负责生产。

32、绒是我国丝织品一大门类,而丝绒技术是从印度传入的。

33、汉民族对吉祥如意美好生活的期盼,在丝绸纹样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地步。

34、缂丝是在特殊织机上,用通经断纬的技法制织而成,具有很高艺术性。

与蚕丝绸有关的历史典故有哪些?

1、与蚕丝绸有关的历史典故有哪些?

第二章 著名的丝绸之路

第二章单元测验

1、在第()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丝绸之路”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A、36
B、37
C、38
D、39

2、世界上最早对中国的称呼是什么?( )。
A、China
B、Cina
C、Seres
D、Khitan

3、今天,新疆哪个地方有“丝路绢都”美称?
A、吐鲁番
B、和田
C、瞿萨旦那
D、乌鲁木齐

4、海上丝绸之路开拓于何时?( )。
A、秦汉
B、隋
C、唐宋
D、明清

5、利玛窦和徐光启共同翻译的一本书叫做()。
A、《几何原本》
B、《农政全书》
C、《坤舆万国全图》
D、《万国图志》

6、唐玄奘西行取经途径高昌国,国王麹文泰资助给他往返二十年路费,包括( )。
A、配饰数十件,黄金一百两
B、法服三十套,银钱三万,绫和绢等丝织物
C、法服三十套,配饰数十件,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和绢等丝织物五百匹
D、法服三十套,银钱三万,黄金一百两

7、陆上的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是( )。
A、开封
B、西安(长安)
C、南京
D、北京

8、考古发现,在俄罗斯阿尔泰地区巴泽雷克古墓中,发现了中国战国时期的织锦和刺绣。

9、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宛发现了中国的蜀布和邛竹杖。

10、“丝绸之路”这个名字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

11、“币”的原意就是丝绸。

12、新疆和田地区的丹丹乌里克遗址里出土的《传丝公主》木版画目前保存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13、蚕桑技术是传丝公主传到西方吗。

14、第一个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学者是李希霍芬。

15、海上丝绸之路比陆上丝绸之路历史更悠久。

16、利玛窦是在清朝时期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

17、南怀仁是通过一场历法比赛得到了康熙赏识?

18、至美、至贵、至柔的丝绸,跨越了民族,跨越了国界,跨越了文化,是丝绸之路上最好的外交礼品和最受欢迎的商品。

19、在2000年前,欧洲人对丝绸就已经有很深的了解了。

20、罗马著名学者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上曾描述中国丝绸是来源于树叶。

第三章 灿烂的蚕丝绸文化

第三章单元测验

1、“总”字在造字时,和一种古代的仪式有关。请问是以下哪个仪式?
A、冠礼
B、祭祀
C、登基加冕
D、入学

2、错综复杂这个成语跟蚕桑丝绸的那个环节有关?( )。
A、种桑
B、养蚕
C、缫丝
D、织绸

3、唐诗中对蚕桑和丝绸的描写大量增加,并且呈现出()的新特色。
A、田园化、形象化、时尚化
B、田园化、浪漫化、批判性
C、田园化、闺怨化、批判性
D、形象化、浪漫化、田园化

4、苏轼的《浣溪沙》五首词描述的是( )。
A、城镇丝绸市场的繁荣
B、农村桑麻纺绩耕种的情景
C、农村秋收繁忙的景象
D、织绸制衣的过程

5、曹雪芹出生江南三织造中的哪个织造?( )。
A、江宁织造
B、苏州织造
C、杭州织造
D、皇家织造

6、明星影片公司根据矛盾《春蚕》小说,( )摄制了无声电影故事片《春蚕》。
A、1925年
B、1933年
C、1936年
D、1940年

7、湖州钱山漾是丝绸发源地,当地的含山蚕花习俗历史悠久,也叫()。
A、含山戴蚕花
B、祭蚕神
C、含山“轧蚕花”
D、含山踏青

8、( )的《何文秀》中经典片段“桑园访妻”,也是一段与桑园有关的爱情故事。
A、京剧
B、豫剧
C、越剧
D、沪剧

9、清代专门负责给皇宫贵族生产丝绸的江南三织造,是指( )。
A、苏州织造、湖州织造、杭州织造
B、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
C、南京织造、江宁织造、苏州织造
D、南京织造、杭州织造、苏州织造

10、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蚕、桑、丝、帛。

11、在唐代买房子、马、田地都可以用丝绸交易。

12、成语“两厢厮守”中提到的做箱子的木材,是来自古桑树。

13、“锦”和“绣”,其实是同一种丝织技艺。

14、中国最早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涉及蚕桑活动的作品,如《桑中》《十亩之间》等。

15、《诗经》中的《氓》不仅描写蚕桑生产活动,而且还诉说了一位女性从恋爱、成亲到最终被抛弃的过程,是一篇颇具文学色彩的作品。

16、汉魏乐府诗歌中采桑女秦罗敷的形象是整个古典文学中最为光采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17、白居易《缭绫》诗句“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反映了缫丝织绸的精湛工艺。

18、南宋楼璕的23首组诗,从《浴蚕》、《采桑》到《分箔》、《络丝》,涵盖了蚕桑劳作所有环节,不仅是诗歌,更是珍贵的文化史料。

19、柳永《一寸金》“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描写了成都蚕市的繁盛。

20、南宋辛弃疾《鹧鸪天》中诗句“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等描述的是夏种已经开始。

21、清代的江南三织造都是官营织造。

22、《红楼梦》“晴雯补裘”的故事里,晴雯补的衣物面料又名孔雀锦。

23、“蚕卜”是正月十五制作和食用蚕茧形状带馅馒头,预示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24、《古代风俗百图》中有一副“照田蚕”图,描绘的是在炎热夏天长竿燃炬照南田的喜庆场景。

2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东汉年间的这首诗,表明牛郎织女神话早已存在,而且与丝织有密切关系。

26、据古籍记载,民间认为织女聪明美丽、多才多艺,在“七夕节”要向织女乞求智巧,故亦称为"乞巧节"。

27、茅盾写《春蚕》这篇小说与他童年生活在城市有一定的关系。

28、矛盾的《春蚕》创作灵感,据称“来自报上的一则《浙东今年春蚕丰收,蚕农相继破产》消息。

29、矛盾的亲戚中没有人做‘叶市’要角或干‘茧行’的。

30、“蚕花”是蚕农期望蚕桑丰收心愿,用彩纸或茧子、绸帛做成的妇女头饰花朵,讨个好口彩。

31、“蚕花娘娘”有多种传说,其中有与越国西施有关,浙江德清一带每到清明节,都要举办盛大的蚕花庙会。

32、汉乐府中的《陌上桑》,叙述了采桑少妇严词拒绝太守调戏故事,歌颂了女主人机智、幽默和反抗强暴精神。

33、元代戏曲家石君宝改编的《桑园会》,剧情仍以秋胡戏妻为主线,但把悲剧变成了喜剧。

34、《桑园会》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早年常演剧目之一,他在此剧中扮演了秋母。

35、曹雪芹出身于丝绸世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先后继任江宁织造总管。

36、《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王熙凤外罩的“刻丝石青银鼠褂”是被誉为“织中之圣”的缂丝,其价如金。

37、贾母送给贾宝玉一件非常珍贵的孔雀裘,曹雪芹用了“金翠辉煌、碧彩闪灼”8个字来赞美。

第四章 瑰丽的丝绸艺术

第四章单元测验

1、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考察队在古墓中发现的蜀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现保存在( )。
A、四川博物馆
B、西安博物馆
C、新疆博物馆
D、中国丝绸博物馆

2、云锦虽然在江宁、苏州、杭州“三大织造署” 均有生产,但一般多冠于“( )云锦”之名。
A、苏州
B、南京
C、杭州
D、成都

3、一般称为中国四大名绣的是( )。
A、苏绣、蜀绣、杭绣和京绣
B、苏绣、粤绣、杭绣和汴绣
C、苏绣、蜀绣、粤绣和湘绣
D、苏绣、京绣、鲁绣和粤绣

4、故宫是世界上收藏一个朝代宫廷服饰最完整的博物馆,其中光织绣方面的文物就达( )余件。
A、10万
B、17万
C、20万
D、25万

5、我国最早绢帛档案《人物御龙帛画》是在( )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的。
A、成都
B、西安
C、长沙
D、洛阳

6、宋徽宗“御笔画”《瑞鹤图》为绢本设色,有( )丹顶鹤飞翔于宫殿上空。
A、9只
B、18只
C、20只
D、28只

7、《说文解字》中,收录的篆文有9353字,其中含“纟”部的有( )。
A、208字
B、228字
C、218字
D、268字

8、中国古代乐器最早是根据制作材料进行分类,称为“八音分类法”,下列属于“八音分类法”的是
A、金
B、银
C、铁
D、琉璃

9、关于筝弦的演变过程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国5弦;隋唐11、12弦;明清14、15弦;现代21弦
B、战国7弦;隋唐11、12弦;明清13、14弦;现代21弦
C、战国5弦;隋唐12、13弦;明清14、15弦;现代21弦
D、战国7弦;隋唐12、13弦;明清14、15弦;现代21弦

10、据统计,敦煌壁画上的飞天多达( )。
A、3000余身
B、4000余身
C、4500余身
D、5500余身

11、敦煌舞蹈作为一种崭新的舞蹈形式,诞生于( )甘肃歌舞团创作的大型舞剧《丝路花雨》。
A、1979年
B、1985年
C、1990年
D、1995年

12、锦是一种应用重组织为基本结构而形成具有花纹的提花丝织物,代表了丝绸织造技术的最高水平。

13、从诗人李商隐《隋宫》中诗句:“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锦帆百幅风力满,连天展尽金芙蓉”可以看出唐代丝绸业并不太发达。

14、“联珠团窠纹”是唐代织锦纹样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联珠”就是由许多类似珠子的小圆圈串联而成。

15、主管皇室织造用物的成都工官窦师纶因被封为陵阳公,他设计的丝织品纹样也称“陵阳公样”纹。

16、蜀锦中被称之近代“晚清三绝”的代表品种有月华锦、雨丝锦、方方锦。

17、宋锦主要用于皇宫袍服衣着等,而没有用作书画卷轴类工艺装裱。

18、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重锦“极乐世界”织成图轴,就是云锦中的极品。

19、云锦因其质地紧密厚重,纹饰豪放绚丽,犹如天空中多彩变幻的云霞而得名。

20、“妆花”是云锦中最具代表品种,与众不同的工艺是“挖花盘织”,这是蜀锦和宋锦都不具有的。

21、为了保护传承中国特有的织锦工艺,蜀锦、宋锦和云锦均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2、刺绣是用绣针来穿引彩线,按设计好的纹样在纺织品上,进行刺绣运针,并形成精美花纹图案的一种特殊工艺。

23、丝绸作为中国古代书画创作载体之一,已有数千年历史。

24、王羲之书写《兰亭集序》时所用三绝:象管、鼠毫和茧纸,其中茧纸就是蚕吐丝直接形成的平板丝。

25、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中对绢的品质有过描写:“齐执吴练,冰素雾绡,精润致密,机杼之妙也”。

26、周昉的《挥扇仕女图》和《簪花仕女图》等,是唐代纸画的重要作品。

27、宋代传世名画《瑞鹤图》是公认的宋徽宗存世工笔写实类花鸟画的“御笔画”。

28、两宋时期的团扇画一般都使用绢为绘画载体,描绘细腻,经营精巧,设色典雅。

29、有关筝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史记?谏逐客书》。

30、古琴的12个徽标志了音律。

31、西周时期的宫廷舞有《大舞》和《小舞》两大类,主要用于祭祀、巫礼、宴享和教育等。

32、古代中国女子舞蹈以袖为容,而丝绸在水袖舞蹈中运用广泛。

33、“楚舞”是一种以阴柔为主、缺乏阳刚的古代舞蹈。

34、古代舞者,尤其是舞女,以纤腰为尚,以长袖为美。

35、敦煌壁画的乐伎分为天宫乐伎、飞天乐伎、化生乐伎、护法神乐伎、经变画乐伎、出行图乐伎和嫁娶图乐伎等。

36、敦煌飞天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凭借飘曳的衣裙和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

37、敦煌乐舞的生成和发展主要依靠西方不同民族的文化。

38、伎乐天舞姿大多呈现“三道弯”,其中反弹琵琶是敦煌壁画标志性的飞天舞姿。

39、汉代《长袖舞》特点之一,是“细腰长袖,“翘袖折腰”。

40、西湖绸伞,以竹作骨,以绸张面,轻巧悦目,式样美观,素有“西湖之花”美誉。

41、西湖绸伞是杭州爱国实业家都锦生先生和工人竹振裴在上世纪50年代创制的。

42、2008年西湖绸伞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3、苏杭的绢扇秀丽典雅,画面多彩,制作精良,并装有流苏和配贵重扇坠。

第五章 古老的神桑之树

第五章单元测验

1、据统计,我国历代以来编著的蚕桑专著达( )。
A、100多种
B、200多种
C、300多种
D、400多种

2、世界上最早对桑属植物进行系统分类的学者是( )。
A、达尔文
B、李时珍
C、林奈
D、孟德尔

3、桑叶产量每亩最高可达()。
A、1000公斤
B、2000公斤
C、4000公斤
D、6000公斤

4、广东、广西蚕区一般栽植的是()。
A、嫁接桑
B、杂交桑
C、扦插桑
D、实生桑

5、一般春季温度达到摄氏()以上,桑树开始发芽。
A、6度
B、9度
C、12度
D、15度

6、“桑基鱼塘”的生态链关系是()。
A、桑--蚕--鱼
B、栽桑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
C、桑--鱼--蚕
D、蚕粪--养鱼--鱼塘--种桑

7、一般成熟桑叶的含水量大约为()。
A、50-55%
B、60-65%
C、75-82%
D、85-90%

8、桑叶的干物质含量大约占( )。
A、10%以下
B、10-15%
C、18-25%
D、25-30%

9、成林的大10桑果园产量很高,每亩可达( )。
A、1000-1500千克
B、1500-2000千克
C、2000-2500千克
D、2500-3000千克

10、桑果成熟时的含糖量比较高,一般在()。
A、5-6%
B、6-10%
C、10-15%
D、15-20%

11、据古文献记载,桑科植物起源于早白垩纪。

12、从“成汤祷雨”故事可知,桑林是古代非常神圣的地方。

13、我国桑树品种很多,其中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是荷叶白。

14、桑树的育苗一般只有通过种子繁殖。

15、桑树是落叶性植物,冬季是桑树的落叶休眠期。

16、桑树是多年性植物,它的的寿命最长可达千年。

17、桑树的生长期较短,它的适应性不广,抗逆性不强。

18、“桑基鱼塘”的生态模式也适合北方蚕区。

19、古代人们认为的神树--扶桑和现代植物学分类的扶桑是同一树种。

20、我国多个朝代都采取的“农桑并举、耕织并重”的立国政策。

21、我国古代发达的蚕桑产业对促进农耕文明起到了积极作用。

22、据考古发现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就有乔木桑、高干桑、低干桑等多种采桑纹样。

23、在《本草纲目》中有“汁煎代茗,能止消渴”;“灸熟煎饮,代茶止渴”等记载,因此,桑叶又称为“神仙草”。

24、1991年桑树被列为国家卫生部公布的第二批八种药食同源植物之一。

25、根据初步研究证明,桑叶对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26、国家有关条例规定,桑叶不能作为功能性食品开发。

27、桑叶营养价值很高,家蚕仅靠吃桑叶,体重就可以增加1万多倍。

28、桑椹鲜果质地油润、味甜汁多、酸甜可口,古代被称为民间圣果。

29、吃桑果时手和嘴上会染紫色,是因为桑椹中含有叶绿素。

30、中医认为桑椹味甘性寒,具有生津止渴、滋阴补血、明目安神的功效。

31、食用桑果前最好用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后,再用自来水冲洗更为安全。

第六章 神奇的吐丝天虫

第六章单元测验

1、家蚕在不同的地理、气象等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几大地理系统和几种生态类型。
A、三大地理系统和六种生态类型
B、四大地理系统和八种生态类型
C、二大地理系统和八种生态类型
D、四大地理系统和六种生态类型

2、我国的家蚕驯化及饲养至少发生在距今( )年以前。
A、4100年以前
B、3000年以前
C、5000年以前
D、7000年前

3、蚕业生产上家蚕一代杂交种的应用是在()前。
A、300年前
B、200年前
C、100年前
D、50年前

4、家蚕丝腺中以( )为最长。
A、前部丝腺
B、中部丝腺
C、后部丝腺
D、中后部丝腺

5、家蚕的味觉器官主要分布在( )。
A、下颚须
B、下颚瘤状体
C、触角
D、前突

6、采用家蚕生物反应器表达人血清白蛋白,首先是构建运载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载体和辅助质粒,然后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这2种质粒注射到产卵()小时以内的蚕卵中。
A、20小时以内
B、15小时以内
C、10小时以内
D、8小时以内

7、基因工程在家蚕上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应用:()、家蚕分子育种、家蚕基础理论研究。
A、克隆基因
B、提高家蚕生产能力
C、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源蛋白
D、研究家蚕抗性机理

8、曾给欧洲蚕丝业带来重大危害和巨大损失的蚕病病源是()。
A、一种病毒
B、细菌
C、一种霉菌
D、微粒子虫

9、家蚕体重从刚孵化时到5龄盛食期,它体重约增加了()。
A、2000倍
B、5000倍
C、10000倍
D、15000倍

10、目前我国柞蚕茧生产产量最多的是哪个省()。
A、山东省
B、辽宁省
C、陕西省
D、四川省

11、家蚕是起源于中国的野桑蚕。

12、目前我国生产上用于蚕茧生产的蚕种都是杂交种。

13、在自然条件下,一年发生2代以上的叫多化性品种。

14、泰国等东南亚地区饲养的家蚕主要是二化性品种。

15、家蚕卵刚产下时为淡黄色,尔后逐渐趋深,形成品种固有色。

16、我国蚕品种有很多,但不管哪个品种幼虫肤色都是白色的。

17、桑叶诱食因子都是些挥发性物质,蚕通过触角上的嗅觉器官感知。

18、一般四眠蚕要到5龄期体内的丝腺才能合成丝物质。

19、家蚕一个世代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是一种完全变态昆虫。

20、一般家蚕幼虫期要眠三次、脱四次皮才能吐丝结茧。

21、家蚕也可以用人工饲料喂养,并能吐丝结茧,但成本较高。

22、基因工程是一种分子操作技术,是从分子水平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以改变这个基因原有功能特性。

23、基因工程只可以向生物体导入新的基因,赋予生物体新的功能。

24、家蚕病原真菌--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意大利微生物学家巴希发现的。

25、引起家蚕生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

26、我国先民在很早就在家蚕病害防控方面有诸多有效方法和经验。

27、法国学者国伐利将家蚕微粒子病称之为“pebrine”,意为“胡椒病”。

28、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不仅发明了冷杀菌法(如牛奶巴氏灭菌法),而且也研究出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

29、蚕蛹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经过特殊加工还可以生产蚕蛹纤维,做成面料和衣服。

30、蚕蛹脂肪的营养价值高,因为构成蚕蛹脂肪的脂肪酸中,有 75%是饱和脂肪酸。

31、蚕蛹除了做美食外,还可以代替鱼粉等,作为家畜家禽饲料的优质蛋白质添加剂。

32、白僵蚕是家蚕感染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诱发白僵病后而致死的干燥虫体,又名僵蚕,我国名贵的传统中药。

33、冬虫夏草仅限于海拔3500~5000米高山草甸中生长,不能以蚕为宿主人工培育出蚕蛹虫草。

34、野蚕就是生活在野外桑树上吃桑叶的害虫。

35、野桑蚕和我国现在饲养的家蚕都共同起源于中国古野蚕。

36、野桑蚕不能作为育种资源与家蚕品种进行杂交培育新品种。

第七章 独特的天然蚕丝

第七章单元测验

1、熟蚕吐丝结茧分为( )四个阶段。
A、觅位阶段、上爬阶段、滞留阶段、吐丝阶段
B、上爬阶段、滞留阶段、觅位阶段、吐丝阶段
C、上爬阶段、觅位阶段、吐丝阶段、滞留阶段;
D、滞留阶段、觅位阶段、吐丝阶段、结茧阶段

2、各种织物中保温性大小比较如下:( )。
A、蚕丝>羊毛>人造丝>木棉>麻
B、羊毛>人造丝>木棉>麻>蚕丝
C、蚕丝>羊毛>木棉>麻>人造丝
D、羊毛>人造丝>蚕丝>木棉>麻

3、蚕丝是蛋白质纤维,蚕丝中含有( )以上动物蛋白以及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
A、90%
B、93%
C、97%
D、99%

4、下列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壳聚糖
B、聚乙烯
C、丝蛋白
D、海藻酸钠

5、丝素蛋白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是( )。
A、丙氨酸
B、丝氨酸
C、甘氨酸
D、苏氨酸

6、以下选项中丝蛋白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材料形式相对应的是( )。
A、延流倒模—丝素2D膜;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冷冻干燥—多孔3D支架
B、延流倒模—纳米纤维;冷冻干燥—丝素2D膜;静电纺丝—多孔3D支架
C、延流倒模—丝素2D膜;静电纺丝—多孔3D支架;冷冻干燥—纳米纤维
D、延流倒模—纳米纤维膜;静电纺丝—丝素2D膜;冷冻干燥—多孔3D支架

7、常温下完全溶解丝素纤维通常需要( )浓度的LiBr 溶液。
A、1M
B、9M
C、5M
D、3M

8、熟蚕主要有向上性、背光性、避风性等特性。

9、熟蚕吐丝阶段一般分为制作茧网、制作茧衣、制作茧层、制作蛹衬等几个过程。

10、黄斑茧主要是指被熟蚕排泄的粪尿或被烂茧所污染的蚕茧。

11、方格蔟茧是采用稻草上蔟,茧层有蔟枝印痕的蚕茧。

12、蚕丝对日光的作用特别敏锐,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使丝织物脆化。

13、丝绸服装洗涤后,可以在日光下曝晒,也不会易泛黄变劣。

14、蚕丝多孔性具有吸湿放湿控制机能,使人体皮肤处于感觉良好的状态。

15、蚕丝是蛋白质纤维,其氨基酸组成对人体具有亲和性。

16、碱对丝蛋白有显著水解作用,因此,洗涤丝绸服装时,可以用碱性洗衣液或洗衣粉。

17、蚕丝多孔吸附性强,染色性好,因此,丝绸色彩亮丽、美轮美奂。

18、蚕丝的强力很强,据拉力计算,每2.54cm2的丝束可负重30t,因此,蚕丝是制造降落伞的优良材料。

19、纯正的蚕丝在摩擦时也会产生静电。

20、蚕丝是由丝素与丝胶组成,丝素是纤维的主体,丝胶包覆在丝素外面起保护作用。

21、真丝面料用火烧后发出蛋白质臭味,用手揉一下,灰烬呈粉末状态。

22、丝素蛋白中的亲水性氨基酸如丝氨酸含量很高。

23、丝素蛋白和丝胶蛋白都含有18种氨基酸。

24、组织再生需要有一个多孔支架用于支持细胞并使之增殖成组织。

25、细胞培养是验证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常见方法。

第八章 精湛的丝绸工艺

第八章单元测验

1、一般茧丝的纤度大约在()旦尼尔。
A、0.3
B、3
C、10
D、20

2、生丝检验中20/22D规格生丝的基本等级是根据其哪些检验项目( )的成绩来确定的。
A、纤度偏差、均匀二度、清洁、洁净
B、纤度偏差 、均匀二度、洁净、切断
C、清洁、 洁净 、切断 、抱合
D、均匀二度、清洁、洁净、切断

3、一根生丝一般是由()颗蚕茧缫制而成的?
A、3
B、5
C、7
D、9

4、湖州南浔辑里蚕丝,曾在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上获得金奖,据说一根蚕丝可挂()个铜钱。
A、3
B、5
C、8
D、12

5、色彩缤纷的丝绸需要印染,而丝绸印染工艺主要包括( )。
A、染色、印花、干洗、整理
B、精炼、染色、印花、整理
C、染色、印花、整理、干洗
D、脱胶、染色、印花、干洗

6、《新乐府》第31篇中的《缭绫》"缭绫缭绫何所以,不似罗绡与纨绮,----”是唐代诗人( )的作品。
A、苏东坡
B、白居易
C、杜甫
D、孟浩然

7、中国丝绸的典型品种有()个大类,()个小类。
A、10,20
B、15,25
C、14,30
D、14,27

8、“天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虚空白处做一疋,日月双梭天外飞”是宋朝诗人()写的。
A、白居易
B、苏东坡
C、白玉蟾
D、李清照

9、立缫生产中生丝纤度控制是用“定粒配茧”的办法来实现的。

10、自动缫生产中丝条故障的排除也全部由机械来完成。

11、一般4A以上称为高品位生丝,可供出口,但出口欧洲的主要是6A级生丝。

12、在生丝检验中为观察丝条的均匀度和光洁程度,一般采用黑板检验。

13、印染的第一道工艺是脱胶,也叫精炼,精炼后的真丝面料是乳白色的。

14、印花色浆通过有花型的网版直接印在白色织物或浅色织物上,是丝绸常用的印花方法。

15、丰富多彩的丝绸面料目前还不能采用数码喷墨来印花。

16、真丝绸是以真丝为原料生产的绸缎,是蚕丝加工成绸缎统称。

17、以人造丝为原料生产的绸缎也叫人丝绸,性能和真丝绸一样。

18、绸是一种薄而软的丝织品,而缎是质地厚密有光泽的丝织物。

19、我国丝绸印染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国际上大多数丝绸奢侈品的生产基地都在中国。

20、生织是先将生丝初步脱胶染好颜色,后再按图案设计稿配色选择色丝织出花纹。

21、丝绸有十四大类,其中绡类为平纹组织,经纬密度小,整体质地轻、薄、透孔。

22、罗类(Leno)全部或部分采用罗组织,绸面呈现横条或条状。

23、杭州都锦生实业公司研发的现代提花织机,可以制织15种不同颜色的纬丝。

24、织造前的经丝要经过络丝、并丝、捻丝和整理等过程。(对)

25、彩绘木雕观音菩萨身上的衣着轻柔如水,不用丝绸也能展现出这样的质地。

26、浙江余杭清水丝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有七大工序:选茧、煮茧、清水漂洗、剥茧做“小兜”、扯绵撑“大绵兜”、甩绵兜和晒干成丝绵。

第九章 绚丽的丝绸服饰

第九章单元测验

1、以下哪种工艺不是官补的制作工艺?
A、织锦
B、刺绣
C、天鹅绒
D、缂丝

2、以下哪一项不是龙袍“十二章纹”中的纹样?
A、宗彝
B、星辰
C、貔貅
D、华虫

3、皇帝穿的龙袍上一般有( )条龙?
A、6
B、8
C、9
D、10

4、洋务运动领导人之一李鸿章是一品文官,他官服上绣的是()?
A、孔雀
B、仙鹤
C、锦鸡
D、鹭鸶

5、深衣是汉服品类之一,是将上衣下裳分开裁剪,再缝合连为一体的长衣。深衣的上衣用()块面料缝合,下裳分成()片。
A、2,8
B、1,4
C、4,12
D、8,2

6、2014年北京APEC峰会新中装主要运用了( )丝绸面料。
A、男款是宋锦,女款是双宫缎
B、男款是宋锦,女款是团花织锦缎
C、男款是明锦,女款是双宫缎
D、男款是织锦缎,女款是丝绒

7、日本和服是由以蚕绢为面料的中国吴服和唐服发展而来。
A、汉服和满服
B、吴服和汉服
C、吴服和唐服
D、唐服和汉服

8、欧洲巴黎高级女装设计师第一人( ),擅长使用丝织面料,提高腰线,裙长曳地,有量感的礼服。
A、迪奥
B、沃斯
C、巴伦夏加
D、圣·洛朗

9、维奥奈 是一位擅长运用( )设计丝绸女装、婚纱礼服的女设计师。
A、立裁法
B、原型法
C、平面法
D、斜裁法

10、旗袍的领型一般有哪几种?
A、高领、低领、元宝领、水滴领
B、元宝领、水滴领、方领
C、高领、低领、元宝领
D、低领、元宝领、方领、高领

11、制作一条90cmX90cm的爱马仕丝巾,一般需要( )个蚕茧。
A、200
B、300
C、400
D、500

12、以下三种水中的( )不适合洗丝绸。
A、温泉水
B、自来水
C、去离子水
D、纯净水

13、丝绸衣物需要在( ) 条件下收藏
A、通风
B、避光、干燥
C、恒温
D、低温

14、丝巾常用的丝绸织物主要有哪几种?
A、缎、斜纹绸、乔其纱、绡、纺等
B、绸缎、绫罗等
C、缎、斜纹绸、乔其纱
D、乔其纱、绡、纺、线等

15、在缝制龙袍过程中,只有竖缝,不允许有横缝。

16、龙袍“十二章纹”中的“黼”,为斧头形状,象征皇帝处理政务要光明磊落。

17、清代皇帝穿的衣服,可以分为礼服、吉服、便服。

18、明朝的官补,为了以示区别,文官官补一般绣走兽,象征做事脚踏实地。

19、清代的官服,不都是由“江南三织造”来完成制作的。

20、中日甲午战争“致远号”巡洋舰管带邓世昌是四品武官,官补是虎。

21、龙袍“十二章纹”中的“粉米”即白米,为米粒形,象征着皇帝给养着人民,安邦治国,重视农桑。

22、汉服以“束发右衽”识别汉人,而“被(披)发左衽”常指少数民族

23、黄马褂象征着至高无上的荣耀,普通人不可随意穿,只能皇帝穿,皇帝可以给臣民“赐给”或“赐穿”。

24、《洛神赋图》中的洛神凌波而来,显示出丝绸服饰独特的柔美和飘逸。

25、绫罗绸缎等都是制作旗袍的好材料,其中用杭罗制作的旗袍适合秋冬穿着。

26、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时穿的旗袍选用黑色丝绒面料。

27、旗袍起源于清末民初,满汉两种不同风格女装相互融合后,出现了真正意义旗袍。

28、旗袍经过多年的修正与改良,已经成为一种能很好体现女性曲线美的服装。

29、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构成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

30、丝绸衣物一般不能熨烫。

31、蚕丝因为有独特的结构,由许多根微细纤维组成,截面近似三角形,所以有优雅的光泽。

32、在我国汉代就有了类似丝巾的饰品-帔帛。

第十章 国内外蚕丝产业发展

第十章单元测验

1、近几年我国用于制作蚕丝被的茧丝纤维约占总茧丝产量的10%~12%。

2、上世纪末浙江省是我国最大茧丝绸强省,蚕茧产量约占全国24%,生丝产量约占全国的40%。

3、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蚕丝绸产量最多的国家。

4、印度是目前世界上第三大的蚕丝生产国家。

5、印度是世界上唯一生产家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和琥珀蚕丝等四种商品蚕丝的国家。

6、从明治四年开始日本皇室的皇后或皇太后每年春季亲自养蚕,至今依然保留该传统。

7、十七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及威尼斯成为当时的丝绸贸易中心。

8、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了发展蚕茧75万吨、蚕丝7.1万吨、丝绸11.25亿米的目标。

9、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我国茧丝绸曾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宗出口商品,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

10、因为蚕宝宝很娇贵,不可以利用人工饲料进行养蚕。

11、由于杭嘉湖地区养蚕历史悠久,素有丝绸之府美誉,因此,浙江省把蚕桑丝绸作为传统经典产业。

12、我国蚕丝绸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可分为“蚕茧类、蚕丝类、丝绸织物类、丝绸服饰类”。

13、世界上丝绸主要进口国和地区是日本、美国、德国、英国、瑞士和中东地区。

14、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士和英国等西欧五国是蚕丝生产、丝绸加工和消费国。

15、从世界丝绸贸易物流路径和贸易量看,以中国为主的亚洲是世界丝绸市场的最大供应源。

16、我国茧丝绸产品在国际市场不仅具有数量优势,而且在国际上有和大的定价话语权。

17、丝绸是世界上最高级的服饰材料,素有“纤维皇后”的美称。

18、沙丽是印度妇女的一种传统服装,制作一件沙丽一般需要长5.5米,宽1.25米的丝绸,两侧有滚边,上面有刺绣。

19、我国出口贸易的蚕丝类商品,主要包括生丝、捻丝、绢纺丝、废丝及野蚕(柞蚕、天蚕)丝等。

20、世界上丝绸进口消费国,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北欧诸国等。

21、蚕丝与人体的角质和胶原同为蛋白质,虽然结构十分相近,但与人体生物相容性不好。

22、泰国的蚕丝业历史虽然不长,但泰丝被用来制作服饰、手帕、领带、围巾、家居布艺等各种高级用品。

期末考试

中国蚕丝绸文化期末试卷

1、在第(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丝绸之路”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A、36
B、37
C、38
D、39

2、苏轼的《浣溪沙》五首词描述的是( )。
A、城镇丝绸市场的繁荣
B、农村桑麻纺绩耕种的情景
C、农村秋收繁忙的景象
D、织绸制衣的过程

3、陆上的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是( )。
A、开封
B、西安(长安)
C、南京
D、北京

4、各种织物中保温性大小比较如下:( )。
A、蚕丝>羊毛>人造丝>木棉>麻;
B、羊毛>人造丝>木棉>麻>蚕丝;
C、蚕丝>羊毛>木棉>麻>人造丝;
D、羊毛>人造丝>蚕丝>木棉>麻

5、“总”字在造字时,和一种古代的仪式有关。请问是以下哪个仪式?( )
A、冠礼
B、祭祀
C、登基加冕
D、入学

6、“丝绸之路”这个名字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

7、白居易《缭绫》诗句“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反映了缫丝织绸的精湛工艺。

8、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宛发现了中国的蜀布和邛竹杖。

9、组织再生需要有一个多孔支架用于支持细胞并使之增殖成组织。

10、成语“两厢厮守”中提到的做箱子的木材,是来自古桑树。

11、《诗经》中的《氓》不仅描写蚕桑生产活动,而且还诉说了一位女性从恋爱、成亲到最终被抛弃的过程,是一篇颇具文学色彩的作品。

12、海上丝绸之路比陆上丝绸之路历史更悠久。

13、利玛窦是在清朝时期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

14、丝素蛋白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是

15、蚕丝是蛋白质纤维,蚕丝中含有( )% 以上动物蛋白以及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

中国蚕丝绸文化主观题考试

1、为什么蚕丝蛋白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生物医用材料?

2、丝绸之路为什么以 “丝绸”冠名?

期末考试

中国蚕丝绸文化期末试卷

1、在第(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丝绸之路”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A、36
B、37
C、38
D、39

2、苏轼的《浣溪沙》五首词描述的是( )。
A、城镇丝绸市场的繁荣
B、农村桑麻纺绩耕种的情景
C、农村秋收繁忙的景象
D、织绸制衣的过程

3、陆上的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是( )。
A、开封
B、西安(长安)
C、南京
D、北京

4、各种织物中保温性大小比较如下:( )。
A、蚕丝>羊毛>人造丝>木棉>麻;
B、羊毛>人造丝>木棉>麻>蚕丝;
C、蚕丝>羊毛>木棉>麻>人造丝;
D、羊毛>人造丝>蚕丝>木棉>麻

5、“总”字在造字时,和一种古代的仪式有关。请问是以下哪个仪式?( )
A、冠礼
B、祭祀
C、登基加冕
D、入学

6、“丝绸之路”这个名字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

7、白居易《缭绫》诗句“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反映了缫丝织绸的精湛工艺。

8、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宛发现了中国的蜀布和邛竹杖。

9、组织再生需要有一个多孔支架用于支持细胞并使之增殖成组织。

10、成语“两厢厮守”中提到的做箱子的木材,是来自古桑树。

11、《诗经》中的《氓》不仅描写蚕桑生产活动,而且还诉说了一位女性从恋爱、成亲到最终被抛弃的过程,是一篇颇具文学色彩的作品。

12、海上丝绸之路比陆上丝绸之路历史更悠久。

13、利玛窦是在清朝时期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

14、丝素蛋白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是

15、蚕丝是蛋白质纤维,蚕丝中含有( )% 以上动物蛋白以及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

中国蚕丝绸文化主观题考试

1、为什么蚕丝蛋白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生物医用材料?

2、丝绸之路为什么以 “丝绸”冠名?

学习通中国蚕丝绸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蚕丝,制造蚕丝绸的国家,蚕丝绸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蚕丝绸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工艺品,它是中国千年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的文明遗产之一。

蚕丝绸文化的历史

中国是蚕丝绸的故乡,早在公元前2700年,中国已经开始养蚕,制造蚕丝绸。在中国历史上,蚕丝绸的生产是一门重要的手工艺业,也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蚕丝绸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黄金之花”,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之一。

蚕丝绸文化的意义

蚕丝绸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民族工艺品,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成果,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蚕丝绸的生产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手工操作,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品质。

蚕丝绸文化的现状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蚕丝绸的生产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这也导致了手工制作蚕丝绸的品质和数量不断下降。然而,由于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关注,蚕丝绸文化正在逐渐得到重视和发扬。如今,许多地方建立了蚕丝绸文化的展示馆和博物馆,为人们提供了欣赏和了解蚕丝绸文化的机会。

蚕丝绸文化的未来

蚕丝绸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蚕丝绸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需要人们共同努力,让它在未来的发展中得以更好的发展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