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2020春季课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赵卓群)章节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分类: 大学本科题库发布于:2024-06-02 14:21:44ė16520次浏览641条评论

mooc2020春季课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赵卓群)章节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单元:第一章 绪论(1-1、春季1-2、课程课后1-3)及第二章 光滑圆柱体结合(2-1)

活动1.4 小结及核查随堂测验

1、互换观看了“互换性”在现实世界中的性测应用系列视频,并参与了讨论,量技对“互换性”概念有了感性认识;

2、术赵观看了《什么是卓群章节作业互换性?》的视频,知道了互换性的答案答案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3、观看了《什么是慕课标准化?》的视频,懂得了互换性要靠标准化来推广;

4、春季观看了《什么是课程课后优先数?》的视频,知道了优先数在标准化过程中的互换重要作用;

5、观看了视频《孔和轴的性测定义》,理解了装配关系的量技抽象定义;

6、观看了视频《有关尺寸的术赵术语及定义》,了解了相关知识;

7、观看了视频《有关偏差和公差的术语及定义》;

8、观看了视频《有关公差带和公差带示意图的术语及定义》;

9、通过上述学习和参与《互换性、标准化、优先数系之间的关系》的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互换性实现方法的认识,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10、是否参加了《为何要将能够装配到一起的零件抽象成“孔”和“轴”?》的讨论?

活动1.4 小结及核查随堂测验

1、互换性保证了商品的生产、装配和使用性能。

2、商品的售后服务依赖于产品的互换性。

3、人们的生活中,互换性无处不在。提示:食物、手工制品。

4、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要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就可以安到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被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5、采用标准化原则设计,还可以简化绘图、计算等工作,缩短设计周期,便于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

6、优先数系即数值优先取用的标准。

7、标准和标准化是同义词。

8、不经选择和修配就能互相替换、装配的零件,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9、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标准化。

10、互换性由公差来保证。

11、公称尺寸是指设计时确定的尺寸,用D表示。

12、上极限尺寸——指孔或轴所允许的最大尺寸。

13、下极限尺寸——指孔或轴所允许的最大尺寸。

14、合格产品的实际尺寸介于上、下极限尺寸之间。

15、偏差是公称尺寸与实际尺寸的差值,其值为正。

16、尺寸公差是指合格实际尺寸的变化范围,其值可正可负。

17、孔的公差 = ES – EI。

18、轴的公差 = es – ei。

上传网上学习照片

1、请以附件形式上传自己参加网上授课的高清照片。

第二单元:第二章 光滑圆柱体结合(2-2、2-3、2-4)及第四章 几何公差(4-1、4-2)

活动2.1 配合尺寸与配合公差随堂测验

1、孔轴配合包括动配合和静配合。

2、GB/T 1800.1-2009对孔和轴分别规定了28种基本偏差

3、图纸上标注了公差的尺寸一定是配合尺寸。

4、尺寸公差是指某合格产品尺寸的变化范围,这个变化范围是由国标规定的。

5、配合性质有三种:间隙、过盈和过渡配合。

6、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

7、国标中规定了2种配合制:基孔制和基轴制。

8、基轴制的下极限偏差为零。

9、基孔制中,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

活动2.4 小结及核查随堂测验

1、观看了《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的视频,明白了配合的含义;

2、观看了《国标中的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的视频,知道了尺寸分段和公差等级的概念、认识了公差代号和配合代号、了解了常用配合的选择;

3、观看了《常用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择》的视频,了解了孔轴配合的设计内容和过程,以及常用的公差等级和配合的选择原则;

4、参加了《公差等级、基本偏差与公差带示意图的组合为何能表达配合性质?》的讨论,理解了实际尺寸与公称尺寸之间的变化是随机的,只要孔、轴的尺寸偏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且它们各自的公差带保持一定的关系,其装配关系(配合性质)也就会保持不变;

5、是否掌握根据公差等级获取公差值;根据间隙或过盈值计算上、下偏差值;根据配合代号查表获得基本偏差值或反求等基本知识?

6、观看了《几何要素》的视频,明白了几何要素重要作用;

7、观看了《几何公差项目》的视频,知道了几何公差项目的分类;

8、观看了《几何公差的基准》的视频,了解基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9、观看了《几何公差的标注》的视频, 掌握了几何公差的标注的基本方法。

活动2.4 小结及核查随堂测验

1、孔轴配合包括动配合和静配合;

2、GB/T 1800.1-2009对孔和轴分别规定了28种基本偏差;

3、图纸上标注了公差的尺寸一定是配合尺寸;

4、配合性质有三种:间隙、过盈和过渡配合;

5、国标中规定了2种配合制:基孔制和基轴制;

6、基轴制的下极限偏差为零;

7、基孔制中,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

8、同名配合就是公称尺寸3~500mm的同名基孔制和基轴制配合中,某一标准公差等级的孔与高一级的轴相配合,若要求两者的配合性质相同(具有相同极限间隙或过盈),应保证对应公差等级相同,基本偏差代号对称;

9、IT7、IT8通常用于中等精度要求的配合,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精度;

10、工艺等价性是指同一配合中的孔和轴的加工难易程度基本相同;

11、基准要素是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和位置的要素;

12、实际基准要素是存在加工误差的,因此,应该对基准要素规定适当的几何公差;

13、关联要素是对基准要素有功能关系而给出方向、位置或跳动公差的被测要素;

14、几何公差可分为形状公差、方向公差、位置公差和跳动公差;

15、方向公差、位置公差和跳动公差都是关联要素;

16、由任意两个要素组成的基准就是公共基准;

17、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都有位置要求,所以其几何公差框格中可以省略基准符号;

18、基准符号只能用大写英文字母;

19、中心要素(导出要素)作为基准时,基准符号的连线应与尺寸线对齐;

20、圆柱度、平面度、直线度属于形状公差。

第二单元测验

1、对于零线以上的尺寸公差带,基本偏差只能是: 。
A、上偏差、正值
B、下偏差、正值
C、上偏差、负值
D、下偏差、负值
E、上偏差、下偏差的平均值

2、考虑到孔、轴的工艺等价性,下列孔、轴配合中选用不合理的是: 。
A、φ60K6/h6
B、φ60M7/h6
C、φ60H9/f9
D、φ60H7/g6
E、φ60H8/g7

3、基本偏差为r的轴的公差与基准孔H通常形成: 。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D、过盈或过渡配合

4、决定尺寸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是: 。
A、基本偏差
B、基本尺寸
C、实际偏差
D、公差等级
E、公差值大小
F、公差带宽度

5、GB/T1800.2将线性尺寸的标准公差分为 等级。
A、12
B、18
C、20
D、28

6、公称尺寸是指 。
A、大家公认的尺寸
B、用游标卡尺量出来的轴的尺寸
C、用游标卡尺量出来的孔的尺寸
D、图纸上标注出来的,有配合关系的,孔和轴的基本公共尺寸
E、图纸上标注出来的任何名义尺寸

7、实际尺寸是指 。
A、大家看得见的尺寸
B、产品被加工出来前,用游标卡尺量出来的轴或孔的最小尺寸
C、产品被加工出来后,用游标卡尺量出来的某个尺寸
D、产品被加工出来后所得到的真实尺寸
E、与图纸上标注出来的尺寸相同的尺寸

8、互换性的概念是指: 。
A、各种零件间的互换
B、不同规格零件间的互换
C、同一规格有装配关系的零件间的互换
D、只是尺寸一样
E、只是功能一样

9、建立零件(产品)互换性的目的是: 。
A、各种零件间可以随便交换
B、不同规格零件间的互换
C、同一规格零件在不需要选配的条件下可以实现装配和替代,从而提高生产率,实现社会化大生产
D、上面都是
E、上面都不是

10、极限尺寸是指 。
A、产品的真实尺寸
B、用游标卡尺量出来的轴的最大尺寸或最小尺寸
C、用游标卡尺量出来的孔的最大或最小偏差
D、产品被加工出来后所得到的最大和最小尺寸
E、图纸上标注出来的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

11、孔与轴的尺寸配合关系是: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无法确定
E、不能装配

12、孔、轴间有相对运动时,必须选取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间隙或过渡配合
D、间隙或过盈配合

13、高精度重要配合,轴和孔分别应选取 。
A、IT5
B、IT6
C、IT7
D、IT8
E、IT9
F、IT10

14、较高精度重要配合,轴和孔分别应选取 。
A、IT5
B、IT6
C、IT7
D、IT8
E、IT9
F、IT10

15、通用中等精度要求的配合,轴和孔分别应选取 。
A、IT5
B、IT6
C、IT7
D、IT8
E、IT9
F、IT10

16、通用一般精度要求的配合,如轴和孔分别应选取 。
A、IT5
B、IT6
C、IT7
D、IT8
E、IT9
F、IT10

17、尺寸精度设计中,孔、轴公差与配合的内容包含: 。
A、配合制
B、孔的尺寸
C、标准公差等级
D、配合种类
E、轴的尺寸

18、互换性要靠: 。
A、标准化来实现
B、规格来实现
C、公差来实现
D、上面都不是
E、价位

19、互换性按程度可分为: 。
A、完全互换性
B、混合互换性
C、不完全互换性
D、上面都是

20、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21、在基本偏差a~h的轴与基准孔H构成的配合中,其中a与H配合最松。

22、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

23、尺寸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24、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公称尺寸,则其尺寸精度也越高。

25、一般来说,零件的实际尺寸愈接近公称尺寸愈好。

26、孔,通常是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还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其特点是:空间无实体材料。

27、配合性质有三种:间隙、过盈和过渡配合。

28、偏差是公称尺寸与实际尺寸的差值,其值为正。

29、公差带垂直方向的宽度可以用公差值来表达。

30、国标中规定了2种配合制:基孔制和基轴制。

31、基孔制中,孔的下极限偏差为零,其基本偏差代号为H。

32、基轴制中,轴的上极限偏差为零,其基本偏差代号为h。

33、尺寸精度设计中,优先选择基孔制。

第二单元作业

1、作业题目详见附件文件,请同学们答题后将作业纸拍照并将照片作为附件形式提交,作业纸请保留并于正式开学后上交,谢谢!

第三单元:第四章 几何公差(4-3、4-4)

活动3.4 小结及核查随堂测验

1、观看了《形状公差带》的视频, 掌握了形状公差带的基本概念;

2、观看了《方向公差带》的视频, 掌握了方向公差带的基本概念;

3、观看了《位置公差带》的视频, 掌握了位置公差带的基本概念;

4、观看了《跳动公差带》的视频, 掌握了跳动公差带的基本概念;

5、观看了《轮廓度公差带》的视频, 掌握了轮廓度公差带的基本概念;

6、参加了《几何公差标注中,中心要素的几何公差标注有何特点?》的讨论;

7、观看了《有关公差原则的术语及定义》的视频,了解了有关公差原则的重要概念;

8、观看了《独立原则》的视频,知道了独立原则的作用;

9、观看了《包容要求》的视频,明白了利用尺寸公差补偿几何公差的原理和意义;

10、观看了《最大实体要求》的视频, 掌握了最大实体边界的作用。

活动3.4 小结及核查随堂测验

1、方向公差涉及关联被测要素相对基准在规定方向上的偏差。

2、方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侧要素的形状和方向的功能。

3、属于方向公差的有平行度、倾斜度和垂直度。

4、位置公差包括同心度、同轴度、位置度、对称度。

5、对称度的基准是导出要素,同时也是理论要素。

6、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

7、全跳动公差包括径向全跳动和轴向全跳动。

8、轮廓度公差分为“无基准要求”的和“有基准要求”的两种。

9、体外作用尺寸、最大实体尺寸和最大实体实效尺寸都是理想尺寸。

10、独立原则的意思就是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互不相干。

11、采用独立公差原则时,图样上不需要加注任何符号。

12、使用独立公差原则时,尺寸公差仅控制被测要素实际尺寸的变动量。

13、使用包容要求设计时,其边界尺寸为最大实体边界尺寸。

14、包容要求适用于单一尺寸要素。

15、最大实体要求的边界是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16、最大实体要求适用于尺寸要素及其导出要素几何公差的综合要求。

第三单元测验

1、基本偏差为u的轴的公差与基准孔H通常形成: 。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D、偏紧的间隙配合
E、偏紧的过渡配合

2、φ70.03mm孔与φ70.01mm轴的结合是: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无法确定

3、下图是φ50套筒与轴颈配合设计的四种方案,其中:最佳方案是 。
A、
B、
C、
D、

4、若某轴一横截面实际轮廓由直径分别为?20.05mm与?20.02mm的两同心圆包容而形成最小包容区域,则该轮廓的圆度误差值为 。
A、0.02mm
B、0.01mm
C、0.03mm
D、0.015mm
E、0.04mm

5、当被测要素是平面时,其几何公差带的形状是 。
A、
B、
C、
D、

6、当被测要素是点时,其几何公差带的形状是 。
A、
B、
C、
D、
E、
F、
G、
H、

7、当被测要素是圆柱面时,其几何公差带的形状是 。
A、
B、
C、
D、
E、
F、

8、一般来说,零件的形状误差 其位置误差。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E、不小于

9、保证单一要素精密配合要求的公差原则是 。
A、包容要求
B、最大实体要求
C、最小实体要求
D、独立原则
E、可逆要求

10、对于孔,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其最大实体尺寸。
A、大于
B、小于
C、大于或小于
D、不小于
E、大于或等于

11、对于孔,其体外作用尺寸 其局部实际尺寸。
A、大于
B、小于
C、大于或小于
D、不小于
E、大于或等于

12、下图是垂直度公差设计方案的四种标注,其中:错误标注是 。
A、
B、
C、
D、

13、通用中等精度(一般机械)要求的配合,轴和孔分别应选取 。
A、IT5
B、IT6
C、IT7
D、IT8
E、IT9
F、IT10

14、一般螺纹孔的配合,轴和孔分别可以选取 。
A、IT5
B、IT6
C、IT7
D、IT8
E、IT9
F、IT10
G、IT13

15、属于形状公差的有 。
A、圆柱度
B、平面度
C、同轴度
D、圆跳动
E、平行度
F、直线度
G、圆度

16、对称度的基准是 。
A、导出要素
B、轮廓要素
C、实际要素
D、理想要素
E、组成要素
F、被测要素

17、属于位置公差性质的有 。
A、同轴度
B、平面度
C、端面全跳动
D、倾斜度
E、圆度
F、对称度
G、位置度

18、圆跳动包括 。
A、径向圆跳动
B、同轴度
C、轴向圆跳动
D、全跳动
E、斜向圆跳动

19、位置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 的职能。
A、仅形状和方向
B、仅方向和位置
C、仅形状和位置
D、形状、方向和位置
E、方向
F、位置

20、尺寸精度设计中,优先选择基轴制。

21、对于每一标准公差等级,同一尺寸分段内各个尺寸的标准公差数值不同。

22、配合性质有三种:间隙、过盈和过渡配合。

23、实际基准要素不存在误差。

24、实际基准要素是存在加工误差的,因此,应该对基准要素规定适当的几何公差。

25、关联要素是对基准要素有功能关系而给出方向、位置或跳动公差的被测要素。

26、轮廓度公差不一定有基准。

27、形状公差没有基准。

28、形状公差带的方位是浮动的,随被测要素的方位而变动。

29、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30、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31、实际尺寸在极限尺寸之内的工件一定是合格件。

32、方向公差带的方向随被测实际要素的方向而定。

33、基准要素一定是中心要素。

34、Φ60.03mm的孔与Φ60.01mm的轴结合是间隙配合。

35、20、f 形状 < f 方向 < f 位置。

第四单元:第四章 几何公差(4-5)

活动4.3 小结及核查随堂测验

1、观看了《公差原则的选择》的视频, 掌握了公差原则选择的基本原则。

2、观看了《几何公差值的选择》的视频, 掌握了几何公差选用的基本方法。

3、观看了《实际要素的体现》的视频, 了解了有关几何要素测量的基本概念。

4、观看了《几何误差的评定》的视频, 掌握了几何误差的评定的基本理念。

5、观看了《几何误差的检测原则》的视频, 掌握了几何误差的检测原则。

6、参加了《最大实体零几何公差原则与包容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有何区别?》的讨论。

活动4.3 小结及核查随堂测验

1、简单地说,公差原则的选择主要是考虑被测要素的功能实现的 和 。
A、合理性
B、经济性
C、配合要求
D、精度要求

2、确定几何公差值的主要方法有 、 等。
A、计算法
B、类比法
C、替代法
D、查找法

3、形状误差评定中的“理想要素”又称为“拟合要素”,此处的含义是 。
A、人为构造
B、接近实际
C、理想状态
D、导出要素

4、独立原则给出的几何公差值是固定的,不允许几何误差值超出图样上标注的几何公差值。

5、按相关要求给出的几何公差是可变的,在遵守给定边界的条件下,允许几何误差值增大。

6、几何公差值主要根据被测要素的功能要求和加工经济性等来选择。

7、为了测量方便和实现,实际导出要素常用模拟的方法来体现。

8、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是“最小条件”。

9、f形状<f方向<f位置。

10、理想要素比较原则的运用最为广泛。

11、采用实效边界控制原则的有效方法是使用量规。

第四单元测验

1、实际尺寸是指 。
A、大家看得见的尺寸
B、产品被加工出来前,用游标卡尺量出来的轴或孔的最小尺寸
C、产品被加工出来后,用游标卡尺量出来的某个尺寸
D、产品被加工出来后所得到的真实尺寸
E、与图纸上标注出来的尺寸相同的尺寸

2、决定尺寸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是: 。
A、基本偏差
B、基本尺寸
C、实际偏差
D、公差等级
E、公差值大小
F、公差带宽度

3、一般来说,零件的形状误差 其位置误差。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E、不小于

4、最大实体要求的边界是 。
A、最大实体边界
B、最小实体边界
C、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D、最小实体实效边界

5、保证单一要素精密配合要求的公差原则是 。
A、包容要求
B、最大实体要求
C、最小实体要求
D、独立原则
E、可逆要求
F、以上都不可以

6、关联尺寸要素既有配合要求,还有较高几何精度要求,其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的关系应采用 原则。
A、独立原则
B、包容要求
C、最大实体零几何公差要求
D、最小实体要求
E、最大实体要求

7、基本偏差为n7的轴的公差与基准孔H8通常形成: 。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D、大过盈配合
E、不能配合

8、当被测要素是平面时,其几何公差带的形状是 。
A、
B、
C、
D、
E、
F、

9、当被测要素是球时,其几何公差带的形状是 。
A、
B、
C、
D、
E、
F、
G、
H、

10、最大实体要求用于基准时,基准要素应遵守 边界。
A、最大实体边界
B、最小实体边界
C、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D、最小实体实效边界

11、用近似法评定形状误差时,若其误差值大于公差值,则该项误差 。
A、一定不合格
B、一定合格
C、可能合格,也可能不合格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2、对于轴,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其最大实体尺寸。
A、大于
B、小于
C、大于或小于
D、等于
E、小于或等于

13、对于轴,其体外作用尺寸 其局部实际尺寸。
A、大于
B、小于
C、大于或小于
D、不大于
E、小于或等于

14、下图是阶梯轴形位公差设计的三种方案,其中:可行但不便测量的方案是 。
A、
B、
C、
D、都不是

15、下图是垂直度公差设计方案的四种标注,其中:可以满足垂直度要求但不经济的是 。
A、
B、
C、
D、

16、某实际被测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最近点距离为0.04mm,最远点距离为0.08mm,则该实际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为 。
A、0.04mm
B、0.08mm
C、0.12mm
D、0.16mm

17、对于除配合要求外,还有极高几何精度要求的要素,其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的关系应采用 原则。
A、独立原则
B、包容要求
C、最大实体零几何公差要求
D、最小实体要求
E、最大实体要求

18、属于形状公差的有 。
A、圆柱度
B、平面度
C、同轴度
D、圆跳动
E、平行度
F、直线度
G、圆度

19、属于位置公差性质的有 。
A、同轴度
B、平面度
C、端面全跳动
D、倾斜度
E、圆度
F、对称度
G、位置度

20、属于方向公差性质的有 。
A、平行度
B、平面度
C、端面全跳动
D、倾斜度
E、垂直度
F、对称度
G、位置度

21、位置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 的职能。
A、仅形状和方向
B、仅方向和位置
C、仅形状和位置
D、形状、方向和位置
E、形状
F、方向
G、位置

22、简单地说,公差原则的选择主要是考虑被测要素功能实现的 和 。
A、合理性
B、经济性
C、配合要求
D、精度要求

23、形状误差评定中的“理想要素”又称为“拟合要素”,此处的含义是 。
A、人为构造
B、接近实际
C、理想状态
D、导出要素

24、对于端面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
A、综合反应了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
B、与端面对轴线的平行度控制效果相同
C、类似于方向公差
D、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控制效果相同
E、类似于形状公差
F、类似于位置公差

25、全跳动包括 。
A、径向全跳动
B、同轴度
C、轴向全跳动
D、圆跳动
E、斜向全跳动
F、端面全跳动

26、确定几何公差值的主要方法有 、 等。
A、计算法
B、类比法
C、替代法
D、查找法

27、能保证配合要求的公差原则有 。
A、包容要求
B、最大实体要求
C、最小实体要求
D、独立原则
E、可逆要求
F、最大实体零几何公差

28、尺寸精度设计中,优先选择基轴制。

29、实际基准要素不存在误差。

30、被测要素是中心要素(导出要素)且与轮廓要素平行时,公差框格的指引线可以指向轮廓要素。

31、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32、基准要素是理想要素。

33、实际基准要素是存在加工误差的,因此,应该对基准要素规定适当的几何公差。

34、实际基准要素可直接用作测量基准。

35、轮廓度公差不一定有基准。

36、形状公差没有基准。

37、基准要素一定是中心要素。

38、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39、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40、实际尺寸在极限尺寸之内的工件一定是合格件。

41、包容要求用于保证孔、轴的配合性质,特别是配合公差较小的精密配合要求。

42、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是“最小条件”。

43、f形状 < f方向 < f位置。

44、最大实体要求只能用于中心要素。

45、?50H7孔,若Da = ?50.015,f = 0.020,t = 0.030孔合格。

46、形状公差带的方位是浮动的,随被测要素的方位而变动。

47、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48、独立原则适用于尺寸公差的功能要求与几何公差的功能要求不相干的情况下。

49、单一尺寸要素采用包容要求时,该要素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相互依赖,所允许的形状误差完全取决于实际尺寸的大小。

50、包容要求适用于单一尺寸要素。

51、最大实体要求适用于尺寸要素及其导出要素几何公差的综合要求。

第四单元作业

1、作业题目详见附件文件,请同学们答题后将作业纸拍照并将照片作为附件形式提交,作业纸请保留并于正式开学后上交,谢谢!

第五单元: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5-1、5-2)及 第三章 测量技术基础(3-3)

活动5.4 小结及核查随堂测验

1、观看了《表面粗糙度轮廓的基本概念》的视频,了解了有关表面粗糙度的重要概念;

2、观看了《表面粗糙度的标注》的视频,掌握了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标注的基本方法;

3、观看了《表面粗糙度轮廓的评定》的视频,掌握了表面粗糙度幅值Ra、Rz的含义;

4、观看了《表面粗糙度轮廓的检测》的视频,了解有关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

5、通过本周的学习,是否了解了表面粗糙度幅值数值与加工工艺及其精度等级之间的联系?

6、参加了《表面粗糙度与标准公差等级的关系》的讨论,明白了表面粗糙度与加工精度之间的关系;

7、阅读了《长度角度量值的传递》,了解了长度、角度量值的传递过程;

8、观看了《基本概念和量块的使用方法》的视频,掌握了量块地使用方法和测量选用原则;

9、观看了《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的视频,掌握了测量方法的分类;

10、观看了《测量误差》的视频,了解了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11、观看了《一般测量列误差的处理》和《等精度测量列误差的处理》的视频,掌握了随机误差处理的方法;

12、参加了本周《为何说,用概率统计的计算方法可以消除随机误差?》的讨论,加深了对消除随机误差的计算方法的理解。

活动5.4 小结及核查随堂测验

1、表面粗糙度是一种 。
A、宏观几何形状误差
B、位置误差
C、表面波纹度
D、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2、同一零件,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允许值 ;摩擦表面比非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允许值 。
A、小、小
B、小、大
C、大、小
D、大、大

3、在表面粗糙度的高度评定参数中,比较客观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是 。
A、Ra
B、Rb
C、Rc
D、Rz

4、量块组合使用时,一般不超过 。
A、4
B、2
C、6
D、1

5、测量的四个要素包括: 。
A、测量对象和计量单位
B、测量要素和基本单位
C、测量方法
D、测量精度

6、产生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
A、测量方法
B、测量设备
C、测量环境
D、测量人员

7、根据测量误差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 。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粗大误差
D、理论误差

8、要求配合精度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数值应小。

9、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测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

10、量块分等反映的是测量精度。

11、量块按级使用的精度比按等使用高。

12、按实测几何量是否为被测几何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13、按测量示值是否为被测几何量的量值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14、单峰性说明:绝对值较小的随机误差出现的概率较大。

15、抵偿性:多次测量后,测量误差的代数之和趋于零。说明理论上,多次测量后,随机误差是可以被消除的。

16、标准偏差σ反映随机误差分布的集中程度,即测量精度。

17、在几何测量中,通常取置信因子为3,对应的置信概率为99.73%。

18、测量列中的粗大误差应根据拉依达准则予以剔除。

19、等精度测量是指:影响各个测得值精度的因素和测量条件不变时的测量。

第五单元测验

1、一般来说,下列尺寸公差中, 对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
A、30h5
B、90H7
C、60h7
D、80h7
E、30h6
F、30h7

2、表面粗糙度是一种 。
A、宏观几何形状误差
B、位置误差
C、表面波纹度
D、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E、尺寸误差
F、方向误差

3、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中,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特性的是 。
A、Ra
B、Rz
C、RY
D、RSm
E、Rmr
F、Rp

4、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中,能反映表面耐磨性的是 。
A、Ra
B、Rz
C、RY
D、RSm
E、Rmr(c)
F、Rp

5、最大实体要求的边界是 。
A、最大实体边界
B、最小实体边界
C、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D、最小实体实效边界

6、量块组合使用时,一般不超过 。
A、4
B、2
C、6
D、1

7、取多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来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 。
A、定值系统误差
B、变值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粗大误差

8、下图是阶梯轴形位公差设计的三种方案,其中:错误方案是 。
A、
B、
C、
D、都不是

9、关联尺寸要素既有配合要求,还有较高几何精度要求,其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的关系应采用 原则。
A、独立原则
B、包容要求
C、最大实体零几何公差要求
D、最小实体要求
E、最大实体要求

10、设计时,在零件图上,对零件某一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轮廓要求,按需要选择(用符号表示) 或 标注。
A、Rsm
B、Ra
C、Ml( c )
D、Rmr( c )
E、Rz
F、Xsi

11、表面粗糙度的常用检测方法有 。
A、比较检验法
B、针描法
C、光切法
D、显微镜干涉法
E、直接测量法
F、间接测量法

12、表面粗糙度值的选取方法有 。
A、比较法
B、计算法
C、查表法
D、类比法
E、估量法
F、间接法

13、采用Rz作为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原因是: 。
A、性能好
B、触针式轮廓仪功能的限制
C、有疲劳强度要求
D、测量部位小
E、估量不准
F、不好用
G、峰谷小

14、Rz用于表征表面轮廓 或 表面的粗糙度技术要求。
A、极光滑
B、有痕迹
C、极粗糙
D、略微有痕迹
E、手感有痕迹
F、一般
G、峰谷较小

15、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零件部位有: 。
A、轴端
B、安装轴承的轴颈
C、定位轴肩
D、过盈配合处
E、有定位要求处
F、阀芯表面
G、螺栓孔表面

16、当被测要素是直线时,其几何公差带的形状可以是 。
A、
B、
C、
D、
E、
F、
G、
H、

17、测量的四个要素包括: 。
A、测量对象和计量单位
B、测量要素和基本单位
C、测量方法
D、测量精度

18、产生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
A、测量方法
B、测量设备
C、测量环境
D、测量人员

19、根据测量误差的特点和性质,误差可分为: 。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粗大误差
D、理论误差

20、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处理的测量误差有: 。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粗大误差
D、设计误差

21、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是附加参数,不能单独使用,需与幅度参数联合使用。

22、尺寸公差精度和几何公差精度要求越高的部位,表面粗糙度值也应越高。

23、要求配合精度高的零件,其配合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应取小。

24、Rz反映出的信息不如Ra的全面。

25、触针式轮廓仪功能的限制了其测量范围,它不适用于极光滑表面和粗糙表面。

26、轴颈的表面粗糙度往往比轴的其他部位的表面粗糙度高。

27、对于每一标准公差等级,同一尺寸分段内各个尺寸的标准公差数值不同。

28、公差带中的偏差概念具有随机的含义。

29、几何尺寸的互换性,实质就是控制误差的随机值不超出公差带的允许值。

30、使用量块测量时,一次选用量块不得超过4块。

31、使用量块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逐次消除最后尾数法。

32、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测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

33、量块分等反映的是测量精度。

34、量块按级使用的精度比按等使用高。

35、按实测几何量是否为被测几何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36、按测量示值是否为被测几何量的量值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37、单峰性说明:绝对值较小的随机误差出现的概率较大。

38、抵偿性:多次测量后,测量误差的代数之和趋于零。说明理论上,多次测量后,随机误差是可以被消除的。

39、标准偏差σ反映随机误差分布的集中程度,即测量精度。

40、在几何测量中,通常取置信因子为3,对应的置信概率为99.73%。

41、测量列中的粗大误差应根据拉依达准则予以剔除。

42、等精度测量是指:影响各个测得值精度的因素和测量条件不变时的测量。

第五单元作业

1、作业题目详见附件文件,请同学们答题后将作业纸拍照并将照片作为附件形式提交,作业纸请保留并于正式开学后上交,谢谢!

第六单元:第七章 滚动轴承(7-1、7-2、7-3、7-4)及第十一章 键的互换性(11-1、11-2)

活动6.4小结及核查随堂测验

1、观看了《滚动轴承的互换性》的视频,掌握了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和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分别采用哪种基准制;

2、观看了《滚动轴承内外径公差带特点》的视频,掌握了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相对于以公称直径为零线的分布的特点;

3、观看了《设计轴承内外径配合时应考虑的因素》的视频,了解了设计轴承内外径配合时应考虑的因素;

4、观看了《滚动轴承与轴径和外壳孔的配合精度设计》的视频,了解了滚动轴承内外径配合精度设计的内容;

5、参加了本周《滚动轴承内外径公差带有何特点?在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公差项目?》的讨论,加深了对轴承与轴颈、轴承座孔配合精度设计的理解;

6、是否观看了《普通平键联结的公差与配合》,了解了普通平键的关键尺寸及配合的选取?

7、是否观看了《普通平键键槽的检测》,了解了普通平键的检测方法?

8、是否观看了《矩形花键联结的主要尺寸和定心方式》,了解了矩形花键的关键尺寸和定心方式?

9、是否观看了《矩形花键联结的公差与配合》,了解了矩形花键的公差与配合的选取?

10、参加了本周《普通键槽对称度公差与其宽度公差之间的关系》的讨论,加深了对公差原则的理解。

活动6.4小结及核查随堂测验

1、通常用 公差综合控制矩形花键的对称度误差和分度误差。
A、位置度
B、同轴度
C、对称度
D、圆柱度

2、滚动轴承正常工作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
A、必要的旋转精度
B、合适的游隙
C、必要的内圈间隙
D、必要的轴向间隙

3、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由轴承的 和 决定。
A、尺寸公差
B、旋转精度
C、内外圈同轴度
D、内外圈的径向间隙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精度设计,实质是确定 和 的公差带。
A、轴颈
B、轴承孔
C、轴承座
D、轴肩

5、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精度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
A、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转状态
B、负荷的大小
C、径向游隙
D、轴承的工作条件

6、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精度设计内容包括: 。
A、尺寸公差
B、几何公差
C、表面粗糙度
D、径向游隙

7、与0级和6级滚动轴承相配合的轴颈取 ,轴承孔取 。
A、IT6
B、IT7
C、IT8
D、IT9

8、矩形花键装配有三种形式: 。
A、滑动
B、固定
C、摆动
D、紧滑动

9、轴承内圈采用基孔制,公差带位于零线下方。

10、轴承外圈采用基轴制,公差带位于零线下方。

11、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比国标中的同名配合偏紧。

12、轴承外圈与轴颈的配合性质与国标中的同名配合相比,基本不变。

13、轴承套圈相对于轴颈或轴承座孔没有相对运动时,配合要紧;相反,配合要松。

14、重负荷时,轴承固定的套圈的配合要紧。

15、轴承的转速越高,所选的配合要越松。

16、轴颈应采用包容要求。

17、轴承孔应采用最大实体零几何公差要求。

18、对轴颈和轴承孔必须规定严格的圆柱度公差。

19、轴向定位面必须规定垂直度度公差或圆跳动公差。

20、普通平键和花键用于轴与轮毂间的周向联结,并传递旋转运动和转矩。

21、普通平键的宽度b是配合尺寸。

22、普通平键与键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23、普通平键键槽的几何公差主要是其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对称度公差。

24、普通平键键槽的基准尺寸公差采用包容要求。

25、普通平键轴键槽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对称度公差采用独立原则。

26、普通平键键槽宽度公差与其对称度公差的关系采用最大实体要求。

27、矩形花键采用小径定心。

28、矩形花键小径定心表面的形状公差与小径直径尺寸公差的关系采用包容要求。

29、较大批量生产中,矩形花键键的位置度公差与键或键槽宽度和小径直径尺寸公差均采用最大实体要求。

30、小批量生产中,矩形花键键的位置度公差与键或键槽宽度和小径直径尺寸公差均采用独立原则。

31、用花键塞规和花键环规检验小径、大径和键宽表面的实际尺寸、形状误差等、各键的位置度公差、大径表面的同轴度误差等。

32、花键塞规用来检验内花键,花键环规用来检验外花键。

第六单元测验

1、保证单一要素精密配合要求的公差原则是 。
A、包容要求
B、最大实体要求
C、最小实体要求
D、独立原则
E、可逆要求

2、取多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来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 。
A、定值系统误差
B、变值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粗大误差

3、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中,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特性的是 。
A、Ra
B、Rz
C、RY
D、RSm
E、Rmr

4、单一要素既有配合要求,还有较高几何精度要求,其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的关系应采用 原则。
A、独立原则
B、包容要求
C、最大实体零几何公差要求
D、最小实体要求
E、最大实体要求

5、承受重负荷的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比其他承受轻负荷的 。
A、松些
B、内圈紧些
C、松紧程度一样
D、无法确定
E、外圈紧些

6、承受旋转负荷的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比承受定向负荷的配合 。
A、松些
B、紧些
C、松紧程度一样
D、无法确定
E、内圈松些

7、承受平稳负荷的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比承受冲击负荷的配合 。
A、松些
B、紧些
C、松紧程度一样
D、无法确定
E、外圈紧些

8、GB/T307.3-2005对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分级中,向心轴承(圆锥滚子除外)分为 级。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

9、GB/T307.3-2005对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分级中,圆锥滚子轴承分为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

10、GB/T307.3-2005对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分级中,推力轴承分为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

11、滚动轴承内圈的公差带位于零线的 方。
A、上
B、下
C、左
D、右
E、中

12、滚动轴承外圈的公差带位于零线的 方。
A、上
B、下
C、左
D、右
E、中

13、平键联结中,键和键槽的配合尺寸是 。
A、孔的直径
B、轴的直径
C、键宽
D、键高
E、键长

14、平键联结中,采用的基准制是 。
A、基孔制
B、基轴制
C、键宽
D、键高
E、键长

15、矩形花键联结中,采用的基准制是 。
A、基孔制
B、基轴制
C、键宽
D、键高

16、矩形花键联结中,内外花键的定心尺寸是 。
A、键宽
B、键高
C、键长
D、大径
E、小径

17、产生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
A、测量方法
B、测量设备
C、测量环境
D、测量人员

18、根据测量误差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 。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粗大误差
D、理论误差

19、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处理的测量误差有: 。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粗大误差
D、设计误差

20、形状误差评定中的“理想要素”又称为“拟合要素”,此处的含义是 。
A、人为构造
B、接近实际
C、理想状态
D、导出要素

21、表面粗糙度值的选取方法有 。
A、比较法
B、计算法
C、查表法
D、类比法
E、估量法
F、估量法

22、对称度的基准是 。
A、导出要素
B、轮廓要素
C、实际要素
D、理想要素
E、组成要素
F、被测要素

23、能保证配合要求的公差原则是 。
A、包容要求
B、最大实体要求
C、最小实体要求
D、独立原则
E、可逆要求
F、最大实体零几何公差

24、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零件部位有: 。
A、轴端
B、安装轴承的轴颈
C、定位轴承和齿轮的轴肩
D、过盈配合处
E、螺栓孔表面

25、滚动轴承正常工作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
A、必要的旋转精度
B、端面对轴线的平行度
C、定向公差
D、合适的游隙
E、形状公差

26、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由轴承的 和 决定。
A、形状公差和方向公差
B、方向公差和位置公差
C、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D、尺寸公差
E、旋转精度

27、滚动轴承的尺寸公差主要是指轴承 的公差。
A、内径d
B、外径D
C、宽度B
D、倒角形状和方向公差
E、旋转精度

28、滚动轴承的旋转精度包括 。
A、内、外圈径向跳动
B、内、外圈轴向跳动
C、形状和方向公差
D、内、外圈端面对滚道的跳动
E、以上答案都不对
F、内圈基准端面对内孔的跳动

29、轴承与轴颈及轴承与轴承孔配合精度的设计实质上就是 。
A、确定轴颈的尺寸公差带
B、轴端面的平面度
C、与轴承内外圈配合的圆柱面的同轴度
D、轴颈定位端面的圆跳动
E、轮廓面的平行度
F、确定轴承孔的尺寸公差带
G、轴承配合面的圆度

30、抵偿性:多次测量后,测量误差的代数之和趋于零。说明理论上,多次测量后,随机误差是可以被消除的。

31、在几何测量中,通常取置信因子为3,对应的置信概率为99.73%。

32、形状公差带的方位是浮动的,随被测要素的方位而变动。

33、实际尺寸在极限尺寸之内的工件一定是合格件。

34、包容要求用于保证孔、轴的配合性质,特别是配合公差较小的精密配合要求。

35、要求配合精度高的零件,其配合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应取大。

36、互换性的实质就是控制误差的随机值不超出偏差的允许值。

37、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38、滚动轴承正常工作时,所需的旋转精度和游隙由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决定。

39、与0级和6级轴承配合的轴颈一般为IT7,外壳孔为IT8。

40、所选轴颈和外壳孔的标准公差等级应与轴承公差等级相配。

41、轴颈的尺寸公差应采用包容要求以保证轴承与轴颈的配合性质。

42、普通平键和花键用于轴与轮毂间的周向联结,并传递旋转运动和转矩。

43、普通平键的宽度b是配合尺寸。

44、普通平键与键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45、普通平键键槽的几何公差主要是其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对称度公差。

46、普通平键键槽的基准尺寸公差采用包容要求。

47、普通平键轴键槽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与键槽宽度或孔、轴直径尺寸采用独立原则。

48、普通平键键槽宽度公差与其对称度公差的关系采用最大实体要求。

49、同时规定2个轴颈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以保证同一轴上2个轴颈的同轴度精度。

50、一般,轴承游隙为N组。

第六单元作业

1、作业题目详见附件文件,请同学们答题后将作业纸拍照并将照片作为附件形式提交,作业纸请保留并于正式开学后上交,谢谢!

第七单元:第八章 尺寸链(8-1、8-2、8-3)、第九章 圆锥结合的互换性 (9-1、9-2、9-3)、第十章 螺纹结合的互换性 (10-1、10-2)

第七单元作业

1、作业题目详见附件文件,请同学们答题后将作业纸拍照并将照片作为附件形式提交,作业纸请保留并于正式开学后上交,谢谢!

第八单元 实践教学(演示实验)

第八单元作业(实验报告一、二、三)

1、实验报告详见附件文件,请同学们答题后将实验报告拍照并将照片作为附件形式提交,填写好的实验报告请保留并于正式开学后上交,谢谢! 实验报告分数以百分制计算,最终报告成绩的20%计入本课程总成绩,请大家务必重视!

综合评价

齿轮传动轴局部支撑的配合及精度设计

1、主观测试题说明: 本测试共1题,共100分。测试时间为200分钟,仅允许测试1次。 本测试提交截止期是:2020年3月22日晚22:00;

综合评价

齿轮传动轴局部支撑的配合及精度设计

1、主观测试题说明: 本测试共1题,共100分。测试时间为200分钟,仅允许测试1次。 本测试提交截止期是:2020年3月22日晚22:00;

中国大学2020春季课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赵卓群)

在中国大学2020春季学期,赵卓群老师教授了一门课程,名为“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这门课程涉及到了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即互换性。互换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同一类产品之间可以相互替换使用,而无需进行任何调整或改装。

在这门课程中,赵卓群老师首先介绍了互换性的概念和意义。随后,他讲解了互换性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并且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互换性的设计和检验。此外,赵卓群老师还讲授了测量技术的相关知识,包括测量误差的来源、测量精度的提高方法等。

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非常注重实际应用,赵卓群老师经常通过实例来说明互换性的实现和测量技术的应用。在课程中,学生们也有机会进行一些实验和计算练习,以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在我看来,这门课程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互换性是机械制造中的核心要求之一,掌握互换性的设计和检验方法,将为日后的实际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同时,测量技术也是机械制造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测量技术的应用方法,将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总之,中国大学2020春季课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赵卓群)是一门非常实用和重要的课程,它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掌握互换性的设计和检验方法,提高测量技术的应用能力,为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