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08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中药学_16章节答案(慕课2023完整答案)

88 min read

mooc中药学_16章节答案(慕课2023完整答案)

第一周:总论

第一周测试题

1、中药整答关于中药,学章正确说法的节答是( )
A、主要指在中国产的案慕案药物
B、主要指天然的课完产物
C、主要使用的中药整答是植物药
D、主要指的学章不含化学药的一些药
E、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节答药物

2、冰片按照中医药理论指导,案慕案其属于( )
A、课完矿物药
B、中药整答中药
C、学章生物制品
D、节答西药
E、案慕案动物药

3、课完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照处方规定制成的现成制剂是( )
A、天然药
B、中药饮片
C、中成药
D、化学药
E、中药材

4、药物采收后,除去非药用部位是指 ( )
A、合成品
B、饮片
C、中成药
D、化学药
E、药材

5、反映药物影响寒热病理偏向和阴阳盛衰的性能是( )
A、毒性
B、四气
C、升降
D、归经
E、五味

6、寒凉性药所示的功效是( )
A、温里散寒
B、回阳救逆
C、补火助阳
D、温经通络
E、凉血解毒

7、温热性药不具有的功效是( )
A、温经通络
B、回阳救逆
C、温里散寒
D、清热泻火
E、补火助阳

8、辛味具有的特性是( )
A、补虚
B、生津
C、发散
D、渗湿
E、软坚

9、能行气的药物大多具有的药味是( )
A、辛味
B、咸味
C、苦味
D、淡味
E、酸味

10、能补虚、和中、缓急的药物具有的药味是( )
A、甘味
B、酸味
C、淡味
D、苦味
E、咸味

11、酸味具有的功效是( )
A、利湿
B、生津
C、通便
D、软坚
E、泄热

12、酸、涩味均有的功效是( )
A、软坚
B、利水
C、收敛
D、生津
E、发散

13、咸味具有的功效是( )
A、生津
B、利水
C、收敛
D、软坚
E、发散

14、淡味具有的功效是( )
A、利水
B、生津
C、收敛
D、软坚
E、发散

15、反映药物作用部位的性能是( )
A、升降浮沉
B、有毒无毒
C、归经
D、五味
E、四气

16、解表药的归经是( )
A、肝经
B、肾经
C、心经
D、肺经
E、脾经

17、安神药的归经是( )
A、胃经
B、肾经
C、心经
D、肺经
E、脾经

18、反映药物作用趋向性的性能是( )
A、五味
B、毒性
C、四气
D、归经
E、升降浮沉

19、升浮性所示的功效是( )
A、收敛固涩
B、利水渗湿
C、平肝潜阳
D、涌吐开窍
E、清热泻火

20、沉降性不具有的功效是( )
A、发汗
B、平喘
C、通便
D、止痉
E、止呕

21、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性能是( )
A、四性
B、五味
C、归经
D、毒性
E、升降

22、两药合用,各行其是,各自发挥疗效的是( )
A、相须
B、相杀
C、单行
D、相反
E、相恶

23、麻黄配桂枝属于的配伍关系是( )
A、相反
B、相须
C、相畏
D、相杀
E、相恶

24、乌头配半夏属于的配伍是( )
A、相须
B、相杀
C、相使
D、相反
E、相恶

25、无毒的生姜与有毒的生半夏合用 ,产生的配伍是( )
A、相使
B、单行
C、相须
D、相杀
E、相恶

26、人参与五灵脂配伍,属于的配伍关系是( )
A、相须
B、相杀
C、相恶
D、相反
E、相畏

27、有毒的生半夏、生南星与无毒的生姜合用,产生的配伍关系是( )
A、相须
B、相恶
C、相反
D、相使
E、相畏

28、能增效的配伍关系是( )
A、相须
B、相恶
C、相反
D、相杀
E、相畏

29、能增毒的配伍关系是( )
A、相须
B、相恶
C、相反
D、相使
E、相畏

30、能减效的配伍关系是( )
A、相须
B、相恶
C、相反
D、相使
E、相畏

31、能减毒的配伍关系是( )
A、相须
B、相恶
C、相反
D、相使
E、相杀

32、临床应当禁忌的配伍关系是( )
A、相须
B、相畏
C、相反
D、相使
E、相杀

33、不属于十八反配伍禁忌的内容是( )
A、半夏与乌头
B、贝母与乌头
C、瓜蒌与乌头
D、大蓟与乌头
E、白及与乌头

34、不属于十八反配伍禁忌的内容是( )
A、海藻与甘草
B、芫花与甘草
C、甘遂与甘草
D、京大戟与甘草
E、大枣与甘草

35、不宜与半夏配伍的药物是( )
A、甘草
B、贝母
C、附子
D、生姜
E、大枣

36、不宜与人参配伍的药物是( )
A、甘草
B、藜芦
C、党参
D、大枣
E、丹参

37、不宜与甘草配伍的药物是( )
A、甘遂
B、大枣
C、小蓟
D、党参
E、半夏

38、中药主要来源有是( )
A、植物
B、动物
C、矿物
D、部分化学药
E、疫苗等生物制品

39、学习中药学的单味药重点把握的要素是( )
A、中药的贮存
B、中药的性能
C、中药的产地
D、中药的功效
E、中药的应用

40、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
A、升降浮沉
B、五味
C、归经
D、有毒无毒
E、四性

41、温热性药具有的功效是( )
A、助阳化气
B、凉血止血
C、平肝潜阳
D、补火助阳
E、温经通脉

42、苦味具有的功效是( )
A、清热燥湿
B、补虚缓急
C、清热泻火
D、利水渗湿
E、降泄肺气

43、沉降性所示的功效是( )
A、泻下通便
B、升阳举陷
C、利水渗湿
D、收敛固涩
E、降逆止呕

44、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有( )
A、配伍是否合理
B、炮制是否规范
C、药材质量的优劣
D、患者个体差异
E、剂量的大小

45、属于相使配伍关系的药对有( )
A、半夏配乌头
B、生姜配天南星
C、半夏配陈皮
D、枸杞子配菊花
E、黄连配木香

46、临床用药,应充分利用的配伍关系是( )
A、相使
B、相须
C、相畏
D、相反
E、相杀

47、属于十八反配伍禁忌的内容是( )
A、丹参与藜芦
B、人参与藜芦
C、苦参与藜芦
D、辛夷与藜芦
E、芍药与藜芦

48、用药禁忌包括的内容是( )
A、配伍禁忌
B、妊娠禁忌
C、病证禁忌
D、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E、剂量禁忌

49、中药是指的在中国产的药物

50、因中药主要用的植物、动物、矿物,所以就是天然药

51、中药就是天然药、草药就指植物药的代名词

52、因为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止痢功效,主治湿热泻痢,故是按中药理论指导用药,是中药。

53、中药包含了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

54、中成药因是现成制剂,应为西药 ( )

55、黄连止痢,用于脾虚泄泻、食积腹泻,其是中药

56、古代没有中药之称,通常称“药物”或“毒药”

57、中药不用化学物质( )

58、中药饮片是以中成药为原料加工而成

59、药的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60、临床应当充分利用相恶的配伍关系

61、临床尽量避免“相畏、相杀”的配伍关系。

62、临床尽量禁忌“相反”的配伍关系。

63、十八反和十九畏中涉及药对的配伍关系,要么是相恶减效、要么是相反增毒

64、凡是对母体不利,影响胎儿的发育,对产程不利的药物是妊娠禁忌药( )

65、妊娠妇女不能使用作用峻猛的药物

66、妊娠妇女便秘时,宜首选大黄之类的攻下积滞以通便

67、自汗盗汗的患者,适宜用发汗的药物

68、热证适合选择性温热的药物治疗

69、患病期间,因由于胃口不好,抵抗力底下,适合大量服用高蛋白饮食补充能量。

70、服用含铁剂的中药时,适合大量饮茶

第二周:各论

第二周测试题

1、麻黄蜜炙发挥的功效是( )
A、止呕
B、解毒
C、平喘
D、止痉
E、行气

2、麻黄具有的功效是( )
A、止呕
B、解毒
C、行气
D、止痉
E、利水

3、麻黄生用发挥的功效是
A、止呕
B、发汗
C、平喘
D、止血
E、止痉

4、麻黄不适宜的病证是( )
A、风寒表实证
B、风寒咳喘证
C、风寒水肿
D、自汗盗汗
E、阳虚感冒

5、治疗风寒表实无汗,常与麻黄相配伍的药物是( )
A、紫苏
B、生姜
C、桂枝
D、白芍
E、桑叶

6、桑叶、菊花共有的功效是( )
A、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B、疏散风热,祛风透疹
C、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D、疏散风热,息风止痉
E、疏散风热,凉血止血

7、桑叶除疏散风热外,还具有的功效是(
A、止泻
B、透疹
C、解毒
D、止血
E、止痉

8、菊花除疏散风热外,还具有的功效是( )
A、透疹
B、止血
C、止痉
D、解毒
E、安胎

9、桂枝的功效是( )
A、平喘利尿
B、发汗解肌
C、利水消肿
D、宽胸散结
E、行气安胎

10、紫苏的功效是 ( )
A、行气宽中
B、温肺化饮
C、助阳化气
D、宣肺平喘
E、利水消肿

11、具有行气宽中、安胎功效的药物是( )
A、生姜
B、桂枝
C、紫苏
D、麻黄
E、桑叶

12、气滞所致的胎动不安,宜首选的药物是( )
A、桂枝
B、麻黄
C、生姜
D、紫苏
E、菊花

13、紫苏与生姜均有的功效是( )
A、利水消肿
B、宣肺平喘
C、解鱼蟹毒
D、温肺化饮
E、行气宽中

14、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的药物是( )
A、紫苏
B、麻黄
C、桂枝
D、生姜
E、薄荷

15、薄荷的性味是( )
A、辛温
B、苦温
C、辛凉
D、苦寒
E、咸寒

16、薄荷与牛蒡子均有的功效是( )
A、疏散风热、利咽透疹
B、疏散风热、疏肝解郁
C、疏散风热、解毒通便
D、疏散风热、凉血止血
E、疏散风热、升阳止泻

17、蝉蜕与薄荷均有的功效是( )
A、疏散风热、止痉
B、疏散风热、利咽
C、疏散风热、止血
D、疏散风热、疏肝
E、疏散风热、平肝

18、蝉蜕的功效是( )
A、疏肝解郁
B、平抑肝阳
C、清热解毒
D、息风止痉
E、凉血止血

19、蝉蜕与菊花均有的功效是( )
A、疏散风热、止痉
B、疏散风热、止泻
C、疏散风热、疏肝
D、疏散风热、明目
E、疏散风热、止血

20、治疗风热感冒,兼有目赤肿痛,宜选择的药物组是( )
A、柴胡与升麻
B、升麻与葛根
C、桑叶与菊花
D、柴胡与葛根
E、紫苏与生姜

21、为治少阳证往来寒热之要药的是( )
A、柴胡
B、升麻
C、葛根
D、蝉蜕
E、菊花

22、柴胡具有的功效是
A、透疹止痒
B、生津止渴
C、清热解毒
D、疏肝解郁
E、明目退翳

23、柴胡与升麻均有的功效是( )
A、疏肝解郁
B、清热解毒
C、生津止渴
D、升阳举陷
E、透疹止痒

24、葛根具有的功效是( )
A、解肌退热
B、清热解毒
C、疏肝解郁
D、和解少阳
E、平肝明目

25、葛根善治的病证是( )
A、肝郁不舒
B、中气下陷
C、项背强急
D、肝阳上亢
E、崩漏不止

26、葛根的功效是( )
A、清热解毒
B、平肝明目
C、凉血止血
D、生津止渴
E、疏肝解郁

27、葛根与升麻均有的功效是( )
A、明目
B、疏肝
C、透疹
D、止血
E、解毒

28、蝉蜕的功效是( )
A、明目退翳
B、润肠通便
C、疏肝解郁
D、凉血止血
E、清热解毒

29、牛蒡子的功效是( )
A、疏肝解郁
B、和解少阳
C、升阳止泻
D、解毒透疹
E、生津止渴

30、治疗热病口渴、内热消渴,宜选的药物是( )
A、柴胡
B、升麻
C、葛根
D、菊花
E、薄荷

31、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并兼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宜首选的药物是( )
A、麻黄
B、紫苏
C、桑叶
D、菊花
E、蝉蜕

32、荆芥不具有的功效是( )
A、祛风
B、透疹
C、止痒
D、止血
E、止带

33、既能祛风解表,又能止痉的药物是( )
A、荆芥
B、紫苏
C、防风
D、细辛
E、羌活

34、防风、羌活、白芷、细辛均有的功效是( )
A、止血
B、止带
C、止痛
D、止呕
E、止痉

35、既能散寒止痛,又能通鼻窍的药物组是( )
A、麻黄与桂枝
B、防风与羌活
C、紫苏与生姜
D、白芷与细辛
E、菊花与桑叶

36、白芷具有的功效是( )
A、祛风止痉
B、炒炭止血
C、解鱼蟹毒
D、燥湿止带
E、透疹止痒

37、有小毒,用量不宜太大的药物是( )
A、生姜
B、紫苏
C、细辛
D、桂枝
E、荆芥

38、桑叶的功效有( )
A、疏散
B、明目
C、润肺
D、平肝
E、通窍

39、桑叶与菊花均有的功效是( )
A、明目
B、散风热
C、止血
D、平肝
E、解毒

40、桑叶的主治病证有( )
A、风热表证
B、温病卫分证
C、肺燥咳嗽
D、肝热目赤
E、惊风抽搐

41、既能发散风寒,又能解鱼蟹毒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紫苏
D、生姜
E、菊花

42、桂枝的功效是( )
A、发汗解肌
B、温经通脉
C、宣肺平喘
D、助阳化气
E、温胃止呕

43、薄荷的功效是( )
A、疏散风热
B、清利头目
C、疏肝理气
D、利咽透疹
E、生津止渴

44、既能疏散风热,又能利咽、透疹的药物有( )
A、柴胡
B、薄荷
C、牛蒡子
D、蝉蜕
E、升麻

45、葛根具有的功效是( )
A、解肌退热
B、升阳止泻
C、生津止渴
D、透疹
E、平肝

46、牛蒡子的功效有( )
A、疏散风热
B、宣肺利咽
C、解毒透疹
D、消肿疗疮
E、息风止痉

47、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明目的药物有( )
A、桑叶
B、蝉蜕
C、菊花
D、柴胡
E、升麻

48、白芷与细辛均有的功效有( )
A、散寒
B、止痛
C、通鼻窍
D、止带
E、透疹

49、因麻黄味辛性温,主归肺经,故能发汗解表,主治风寒表证和风寒喘咳( )

50、麻黄平喘宜蜜炙用( )

51、桑叶与菊花味辛、性温,归肺经,尤宜于风寒表实无汗证( )

52、桑叶发散风热宜蜜炙用( )

53、薄荷味辛性温,能发汗解肌( )

54、蝉蜕除能疏散风热外,还能利咽开音、息风止痉( )

55、生姜不可以治疗感冒轻症( )

56、冬天吃冰激凌后感胃脘冷痛,恶心呕吐,可用生姜熬汤服用缓解 ( )

57、紫苏安胎,多用于气滞所致胎动不安 ( )

58、紫苏可解吃鱼蟹中毒引起的胃肠不适( )

59、桂枝与白芍配伍,可主治风寒表虚有汗者( )

60、柴胡既能解表退热,又能和解少阳,常与黄芩配伍治疗少阳证往来寒热( )

61、薄荷辛散之力强,体虚多汗者不宜( )

62、薄荷入汤剂宜先煎、久煎( )

63、牛蒡子性寒滑肠通便,故脾虚便溏者不宜( )

64、桂枝性温易助热,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均不宜使用( )

65、生姜能温胃止呕,素有“呕家圣药”之称( )

66、葛根升阳止泻,既可主治脾虚泄泻,又可主治湿热泄痢( )

67、柴胡与升麻配伍补气药,主治中气下陷脏器下垂( )

68、荆芥生用长于祛风透疹,炒炭长于止血( )

69、羌活善治上半身的风湿痹痛( )

70、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 )

第三周:各论

第三周测试题

1、石膏除清热泻火外,煅用的功效是
A、滋阴润燥
B、解毒排脓
C、收湿敛疮
D、清胃止呕
E、消肿散结

2、知母具有的功效是
A、收湿敛疮
B、滋阴润燥
C、清肝明目
D、散结消肿
E、清心除烦

3、治疗温病气分热证,常与石膏配伍的药物是
A、菊花
B、桑叶
C、麻黄
D、知母
E、栀子

4、石膏与知母清热泻火,长于清泄的是
A、心胃之热
B、肝肾之热
C、脾胃之热
D、肺胃之热
E、清肠之热

5、知母的主要归经是
A、肝胆
B、心肝
C、肺胃
D、心脾
E、肝肾

6、既能清泻肝火,又能散结消肿的药物是
A、石膏
B、夏枯草
C、知母
D、栀子
E、桑叶

7、能泻火除烦、解毒利尿、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的药物是
A、石膏
B、知母
C、栀子
D、决明子
E、夏枯草

8、夏枯草与决明子均有的功效是
A、散结
B、通便
C、利尿
D、清肝
E、止血

9、决明子除清肝明目外,还有的功效是
A、泻火除烦
B、清肺胃热
C、润肠通便
D、滋肾降火
E、清肺止咳

10、不属于栀子主治的病证是
A、热病心烦
B、血热出血
C、脾虚便溏
D、小便淋漓
E、湿热黄疸

11、黄芩具有而黄柏不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燥湿
B、泻火
C、退虚热
D、清热安胎
E、解毒

12、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血的药物是
A、黄芩
B、玄参
C、生地黄
D、黄柏
E、夏枯草

13、黄柏长于清泄的是
A、肺火
B、膀胱火
C、心火
D、肝火
E、肾中虚火

14、治疗湿热泻痢,首选的药物是
A、石膏
B、知母
C、生地黄
D、黄连
E、夏枯草

15、治肾阴虚,相火妄动,骨蒸潮热,首选的药物是
A、黄连
B、黄柏
C、生地黄
D、石膏
E、菊花

16、生地黄与玄参的功效是
A、活血祛瘀
B、解毒散结
C、定惊止痉
D、清热凉血
E、清泻肝火

17、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的药物是
A、黄芩
B、黄连
C、栀子
D、黄柏
E、石膏

18、石膏煅用具有的功效是( )
A、滋阴降火
B、滋阴润燥
C、收湿敛疮
D、清肝明目
E、清热利尿

19、黄连长于清泻的脏腑热是
A、心胃热
B、肝胆热
C、肝肾热
D、肺肾热
E、心脾热

20、生地黄与玄参均有的功效是
A、凉血、活血
B、凉血、养(滋)阴
C、凉血、解毒
D、凉血、定惊
E、凉血、安胎

21、栀子的主治病证不包括是
A、热病心烦
B、血热出血
C、脾虚便溏
D、小便淋漓
E、热毒疮肿

22、知母不包括的主治病证是( )
A、胎热胎动
B、温病气分证
C、肺热咳嗽
D、胃热津伤口渴
E、肾阴不足证

23、能退虚热,善治无汗骨蒸的药物是
A、生地黄
B、玄参
C、牡丹皮
D、赤芍

24、既能凉血活血,又可清肝火的药物是
A、生地黄
B、赤芍
C、牡丹皮
D、紫草

25、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功效的药物是
A、紫草
B、牡丹皮
C、赤芍
D、玄参

26、能清热泻火的药物有( )
A、石膏
B、生地黄
C、知母
D、柴胡
E、升麻

27、黄芩的功效有( )
A、清热燥湿
B、泻火解毒
C、凉血止血
D、清热安胎
E、清退虚热

28、黄连与黄柏均有的功效是( )
A、清热
B、燥湿
C、泻火
D、解毒
E、退虚热

29、长于清肝热的药物是
A、知母
B、夏枯草
C、决明子
D、菊花
E、栀子

30、归属于清热泻火类的药物有
A、知母
B、夏枯草
C、栀子
D、黄连
E、石膏

31、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的药物有( )
A、黄芩
B、玄参
C、黄连
D、黄柏
E、石膏

32、玄参的功效是( )
A、清热凉血
B、解毒散结
C、滋阴降火
D、清肝明目
E、清热安胎

33、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功效的药物是
A、玄参
B、赤芍
C、牡丹皮
D、紫草

34、知母具有收湿敛疮功效

35、知母滋阴润燥,上能清肺润肺,中能清胃生津,下能滋阴降火( )

36、栀子善治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

37、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决明子( )

38、黄芩泻火,长于清泻肺热,主治肺热咳嗽( )

39、石膏清热泻火力强,为治温病气分证之要药

40、治疗肾阴虚证,相火妄动之骨蒸潮热,黄柏常与知母配伍( )

41、玄参不宜与藜芦同用( )

42、生地黄与熟地黄是同一植物的不同饮片( )

43、黄连苦寒容易败胃,故用量不宜太大( )

44、黄连、黄芩、黄柏的来源相同,用药部位不同( )

45、栀子炒炭偏于止血( )

46、黄芩与栀子均有泻火、凉血功效( )

47、黄芩配柴胡主治少阳证往来寒热

48、黄连长于清泄肾中虚火而退虚热

49、黄柏清热燥湿,善治下焦湿热病证

50、因牡丹皮有生津功效,故善治有汗骨蒸。

第四周:各论

第四周:各论

1、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解毒散结、利尿的药物是
A、金银花
B、板蓝根
C、大青叶
D、连翘
E、芦根

2、连翘的功效是
A、止痢
B、利尿
C、疏肝
D、明目
E、止血

3、大青叶与板蓝根善治的病证是
A、热病抽搐
B、热毒泻痢
C、热毒咽痛
D、疹出不透
E、湿热淋证

4、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凉血消斑的药物是
A、连翘
B、桑叶
C、牛蒡子
D、大青叶

5、治疗热毒所致咽喉红肿热毒,最宜首选的药物是
A、桑叶
B、菊花
C、黄连
D、板蓝根
E、桂枝

6、为治疟疾寒热之要药是
A、青蒿
B、生地黄
C、黄柏
D、玄参

7、具有凉血、截疟的退虚热药是
A、生地黄
B、黄柏
C、黄芩
D、青蒿

8、具有退虚热、凉血、解暑功效的药物是
A、黄柏
B、生地黄
C、青蒿
D、玄参

9、青蒿的主治病证不包括
A、阴虚内热
B、中暑发热
C、疟疾寒热
D、脾虚泄泻

10、青蒿入汤剂的正确用法是
A、久煎
B、蒸后煮
C、后下
D、烊化

11、大黄的功效是
A、软坚散结
B、泻下攻积
C、杀虫止痒
D、泻水逐饮

12、大黄的功效是
A、泻火解毒
B、软坚散结
C、清肝明目
D、杀虫止痒
E、泻下冷积

13、治疗热结便秘首选的药物是
A、青蒿
B、大黄
C、金银花
D、牡丹皮

14、大黄的性味是
A、甘温
B、苦寒
C、淡平
D、苦温

15、大黄活血化瘀,应选用的饮片是
A、生大黄
B、姜大黄
C、盐大黄
D、酒大黄

16、大黄配伍茵陈、栀子最宜主治的病证是
A、瘀血经闭
B、湿热黄疸
C、胃火牙痛
D、虚寒出血

17、大黄通便的正确用法是
A、久煎
B、久蒸
C、酒浸
D、后下

18、甘遂与京大戟均有的功效是
A、活血化瘀
B、发散风寒
C、明目退翳
D、泻水逐饮

19、甘遂与京大戟均有的功效是
A、散结消肿
B、活血化瘀
C、清肝明目
D、疏散风热

20、为了降低甘遂的毒性,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A、甘草水炙
B、盐水炙
C、醋炙
D、通便炙

21、甘遂与京大戟的主治病证是
A、肠燥便秘
B、瘀血病证
C、胸腹水肿实证
D、湿热黄疸

22、不宜与甘遂、京大戟配伍的药物是
A、甘草
B、大枣
C、饴糖
D、蜂蜜

23、金银花与连翘均有的功效有
A、清热解毒
B、凉血止痢
C、平肝明目
D、疏散风热

24、连翘的主治病证有
A、风热表证
B、温病卫分证
C、热毒疮肿
D、热毒咽痛

25、大青叶与板蓝根均有的功效是
A、清热
B、解毒
C、凉血
D、利咽

26、青蒿的功效有
A、退虚热
B、解暑热
C、燥湿止痢
D、凉血截疟

27、大黄的功效有
A、泻下攻积
B、泻火解毒
C、凉血止血
D、活血祛瘀

28、甘遂与京大戟均有的功效是
A、利胆退黄
B、泻水逐饮
C、凉血止血
D、消肿散结

29、不宜与甘草同用的药物有
A、大黄
B、玄参
C、甘遂
D、京大戟

30、板蓝根与大青叶、青黛从来源上毫无关系

31、金银花与连翘可配伍用于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

32、连翘誉为“疮家圣药”

33、板蓝根长于清肝定惊

34、青黛难溶于水,多入丸散剂

35、青蒿单用能治疗疟疾往来寒热

36、青蒿有退热不伤阴的特点

37、青蒿不适宜脾虚腹泻者

38、青蒿截疟适宜久煎

39、大黄泻下通便宜生用

40、大黄炒炭后泻下通便之力强显著增强

41、为增强大黄泻下通便之力,常与芒硝相须为用

42、大黄为治便秘及胃肠积滞要药

43、大黄炒用以发挥止血之效

44、哺乳期妇女慎用大黄

45、孕妇忌用大黄

46、京大戟毒烈之性强,不适宜于虚性水肿

47、甘遂不入汤剂,多入丸散剂

48、甘遂宜入汤剂久煎

49、孕妇禁用甘遂、京大戟

第五周:各论

第五周:各论

1、独活的功效是
A、祛风湿、补肝肾
B、祛风湿、强筋骨
C、祛风湿、利水
D、祛风湿、解表
E、祛风湿、安胎

2、治疗风寒湿痹兼表证,首选的药物是
A、五加皮
B、防己
C、独活
D、茯苓
E、薏苡

3、防己的功效是
A、祛风湿、补肝肾
B、祛风湿、强筋骨
C、祛风湿、利水
D、祛风湿、解表
E、祛风湿、安胎

4、能祛风湿、补肝肾、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羌活
B、独活
C、五加皮
D、防己
E、麻黄

5、防己最适宜的病证是
A、胎动不安
B、风寒痹痛
C、湿热黄疸
D、风湿热痹
E、肾虚骨弱

6、治疗风湿久痹,腰膝酸软,兼水肿,最宜选择的药物是
A、五加皮
B、独活
C、羌活
D、麻黄
E、防己

7、具有燥湿健脾功效的药物是( )
A、羌活
B、佩兰
C、苍术
D、广藿香
E、A. 厚朴

8、苍术具有的功效是
A、发汗
B、止呕
C、止痉
D、平肝
E、安胎

9、苍术具有的功效是
A、平喘
B、明目
C、安胎
D、行气
E、止咳

10、苍术的主治病证是
A、胃热呕吐
B、夜盲目昏
C、胎动不安
D、痉挛抽搐
E、肺热咳嗽

11、苍术的主治病证是
A、风寒湿痹
B、血热出血
C、胃热呕吐
D、肝风内动
E、阴虚消渴

12、治疗湿热痿证,常与苍术配伍的药是
A、黄芩
B、黄连
C、栀子
D、黄柏
E、厚朴

13、茯苓的功效是
A、除痹
B、泄热
C、安神
D、止咳
E、通淋

14、茯苓与薏苡仁均有的功效是
A、渗湿、健脾
B、渗湿、泄热
C、渗湿、安神
D、渗湿、止咳
E、渗湿、排脓

15、茯苓的主治病证是
A、湿热黄疸
B、脾虚水肿
C、胎动不安
D、湿热泻痢
E、目赤肿痛

16、薏苡仁具有的功效是
A、除痹排脓
B、宁心安神
C、利尿通淋
D、清肝明目
E、凉血止血

17、车前子不具有的功效是
A、利水通淋
B、渗湿止泻
C、凉血止血
D、清肝明目
E、清热化痰

18、石韦的功效是
A、宁心安神
B、渗湿止泻
C、凉血止血
D、清肝明目
E、利湿退黄

19、利小便、实大便,善治暑湿水泻的药物是
A、石韦
B、车前子
C、茵陈
D、萆薢
E、金钱草

20、誉为利湿退黄的要药是
A、茯苓
B、薏苡仁
C、茵陈
D、石韦
E、车前子

21、能利尿排石,为治结石的要药是
A、车前子
B、金钱草
C、石韦
D、茯苓
E、薏苡仁

22、利湿浊、祛风湿,善治膏淋、浊淋的药物是
A、萆薢
B、石韦
C、茯苓
D、茵陈
E、金钱草

23、独活的功效有( )
A、解表
B、补肝肾
C、强筋骨
D、祛风湿
E、安胎

24、五加皮的功效有
A、利水
B、补肝肾
C、强筋骨
D、祛风湿
E、安胎

25、能利水的药物有( )
A、独活
B、防己
C、茯苓
D、五加皮
E、羌活

26、苍术的功效有( )
A、燥湿
B、健脾
C、发汗
D、祛风湿
E、明目

27、茯苓的功效是( )
A、利湿
B、退黄
C、安神
D、健脾
E、明目

28、薏苡仁的功效是( )
A、利湿渗湿
B、健脾止泻
C、除痹
D、清热排脓
E、宁心安神

29、石韦具有的功效是( )
A、利尿通淋
B、清肝明目
C、清肺止咳
D、凉血止血
E、渗湿止泻

30、具有利尿通淋、清肺功效的药物是( )
A、茯苓
B、车前子
C、茵陈
D、石韦
E、萆薢

31、金钱草的功效是( )
A、利尿排石
B、利湿退黄
C、清热解毒
D、凉血止血
E、清肝明目

32、具有利湿退黄功效的药物有( )
A、茵陈
B、茯苓
C、金钱草
D、萆薢
E、石韦

33、独活性温,尤善治下半身的风湿痹证

34、防己性温,尤其适宜于风寒痹痛

35、五加皮因能补肝肾、强筋骨,适宜于风湿久痹

36、五加皮因能补肝肾、安胎,主治肝肾不足胎动不安

37、苍术辛温而燥、归脾经,故有燥湿健脾之功

38、苍术辛寒,适宜于湿热阻中之证

39、苍术既能燥湿,又可发汗解表,主治风寒表证

40、苍术不能主治夜盲症

41、苍术与补虚药白术的功用完全相同

42、茯苓性温而燥,脾虚者不宜

43、茵陈不论湿热黄疸、寒湿黄疸均可配伍应用

44、石韦因能利尿通淋、凉血止血,故善治血淋、尿血

45、车前子能清肝明目,中医眼科多用

第六周:各论

第六周测试

1、附子的功效是( )
A、回阳救逆
B、疏肝理气
C、温中止呕
D、杀虫止痒
E、疏肝理气

2、附子的功效是( )
A、降逆止呕
B、补火助阳
C、燥湿化痰
D、疏肝理气
E、杀虫止痒

3、附子与干姜均有的功效是( )
A、回阳、散寒
B、补肺、平喘
C、补肾、固精
D、温肺、化饮
E、杀虫、止痒

4、干姜的功效是( )
A、补肾助阳
B、温肺化饮
C、杀虫止痒
D、引火归元
E、燥湿止泻

5、能引火归元的药物是( )
A、桂枝
B、干姜
C、肉桂
D、生姜
E、茯苓

6、附子与肉桂除补火助阳外,均有的功效是( )
A、回阳救逆
B、温肺化饮
C、燥湿止泻
D、暖肝散寒
E、散寒止痛

7、治疗亡阳证,常与附子配伍的药物是( )
A、干姜
B、肉桂
C、炮姜
D、生姜
E、麻黄

8、附子与肉桂均能主治的病证是( )
A、心火亢盛失眠
B、肾阳虚证
C、肝阳上亢证
D、肺热咳喘证
E、肝火犯胃吐酸

9、为确保附子安全用药,入汤剂的正确用法是( )
A、不宜久煎
B、烊化冲服
C、开水泡服
D、久煎30min以上
E、微煎焗服

10、宜后下或焗服的药物是( )
A、干姜
B、附子
C、肉桂
D、黄连
E、防风

11、陈皮的功效是( )
A、通阳散结
B、疏肝理气
C、调经止痛
D、行气调中
E、补火助阳

12、陈皮的功效是( )
A、调经止痛
B、回阳救逆
C、燥湿化痰
D、暖肝散寒
E、杀虫止痒

13、行气力强,能破气消痞,善治胃肠积滞的药物是( )
A、陈皮
B、香附
C、枳实
D、肉桂
E、附子

14、陈皮最适宜的病证是( )
A、风热咳嗽
B、肺痨咳嗽
C、湿痰咳嗽
D、肺热咳嗽
E、阴虚燥咳

15、厚朴与枳实均有的功效是( )
A、燥湿健脾
B、调经止痛
C、行气消积
D、杀虫疗癣
E、通阳散结

16、山楂的功效是( )
A、发散解表
B、疏肝回乳
C、活血散瘀
D、化坚消食
E、清热解毒

17、山楂最适宜的病证是( )
A、食积兼气虚
B、食积兼表证
C、食积兼瘀血
D、食积兼乳胀
E、食积兼结石

18、山楂善治的病证是( )
A、肝郁不舒
B、乳汁不通
C、肉食油腻积滞
D、肝热目疾
E、血热出血

19、使君子的功效是( )
A、杀虫截疟
B、杀虫消积
C、燥湿化痰
D、暖肝散寒
E、杀虫疗癣

20、炒香嚼服,小儿多用的驱蛔虫药是( )
A、苦楝皮
B、黄连
C、使君子
D、苦参
E、黄柏

21、不宜与热茶同服的药物是( )
A、山楂
B、陈皮
C、青蒿
D、使君子
E、青蒿

22、肉桂具有的功效是( )
A、回阳救逆
B、引火归元
C、补火助阳
D、温通经脉
E、散寒止痛

23、附子的性能特点有( )
A、上助心阳
B、辛热纯阳
C、中温脾阳
D、暖肝散寒
E、下壮肾阳

24、附子的主治病证有( )
A、亡阳欲脱证
B、肾阳虚证
C、心阳虚证
D、寒湿痹痛
E、脾阳不振之证

25、厚朴的功效是( )
A、行气,调经
B、行气,消积
C、行气,杀虫
D、燥湿,平喘
E、疏肝,调经

26、陈皮的功效有( )
A、行气
B、燥湿
C、化痰
D、暖肝
E、补肾

27、厚朴的功效有( )
A、行气
B、燥湿
C、调经
D、消积
E、平喘

28、枳实的功效有( )
A、破气
B、消痞
C、化痰
D、消积
E、调经

29、山楂的功效有( )
A、消食化积
B、燥湿化痰
C、活血散瘀
D、暖肝散寒
E、回乳消胀

30、使君子的功效有( )
A、杀虫
B、消积
C、行气
D、利水
E、截疟

31、附子辛热,有毒,孕妇慎用( )

32、附子不宜与半夏、瓜蒌等同用( )

33、附子入汤剂宜后下,避免有效成分破坏( )

34、干姜辛热燥烈,血热妄行者忌用( )

35、肉桂需久煎,附子需焗服( )

36、陈皮行气而化痰,杜绝生痰之源( )

37、枳实的行气作用相对较弱( )

38、厚朴与枳实可配伍用于胃肠积滞之证( )

39、陈皮性寒,适宜于热痰、燥痰之证( )

40、山楂味酸,胃酸过多的患者慎用( )

41、山楂消食又回乳( )

42、使君子过量可导致头晕、呃逆、呕吐( )

43、吃使君子时,可同饮热茶( )

第七周:各论

第七周测试

1、三七的功效是( )
A、收敛止血
B、利尿通淋
C、活血定痛
D、凉血止血
E、解毒散瘀

2、善治金疮杖伤的药物是( )
A、炮姜
B、茯苓
C、三七
D、黄芩
E、艾叶

3、蒲黄的功效是( )
A、化瘀止血、利尿通淋
B、凉血止血、杀虫截疟
C、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D、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E、收敛止血、制酸止痛

4、白及的功效是( )
A、化瘀止血、补气补血
B、收敛止血、杀虫截疟
C、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D、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E、化瘀止血、制酸止痛

5、艾叶的功效是( )
A、行气宽中止痛
B、清热燥湿止痛
C、温经散寒止痛
D、凉血止血止痛
E、活血化瘀止痛

6、炮姜的功效是( )
A、化瘀止血
B、凉血止血
C、收涩止血
D、补虚止血
E、温经止血

7、川芎具有的功效是( )
A、利胆退黄
B、祛风止痛
C、化痰止咳
D、消食化积
E、凉血清心

8、川芎的性味是( )
A、辛凉
B、苦寒
C、辛温
D、咸寒
E、酸温

9、郁金不具有的功效是( )
A、活血止痛
B、行气解郁
C、利胆退黄
D、凉血清心
E、润肠通便

10、丹参的功效是( )
A、祛风止痛
B、凉血清心
C、利胆退黄
D、温经止血
E、止咳平喘

11、喻为“功同四物”的药物是( )
A、川芎
B、延胡索
C、丹参
D、三七
E、仙鹤草

12、能活血行气止痛,单用为治全身上下一身诸痛的要药是( )
A、蒲黄
B、延胡索
C、山楂
D、地榆
E、艾叶

13、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
A、郁金
B、丹参
C、桃仁
D、川芎
E、延胡索

14、上行头顶,下走血海的药物是( )
A、延胡索
B、川芎
C、三七
D、仙鹤草
E、山楂

15、丹参善治的病证是( )
A、妇科瘀血证
B、风寒头痛证
C、风寒痹痛证
D、寒湿黄疸证
E、饮食积滞证

16、半夏的功效是( )
A、燥湿化痰
B、祛风止痉
C、润肺化痰
D、清热化痰
E、软坚泻下

17、半夏的性味是( )
A、咸寒
B、苦寒
C、辛温
D、酸温
E、辛凉

18、治疗湿痰咳嗽的要药是( )
A、川贝母
B、桂枝
C、菊花
D、半夏
E、桑叶

19、能消痞散结,善治脘痞结胸证的药物是( )
A、川贝母
B、桂枝
C、菊花
D、半夏
E、桑叶

20、常与半夏配伍既增强止呕功效,又可制约其毒性的药物是( )
A、川贝母
B、浙贝母
C、黄连
D、黄芩
E、生姜

21、川贝母具有,而浙贝母不具有的功效是( )
A、清肺化痰
B、燥湿化痰
C、温肺化痰
D、润肺化痰
E、消痈散结

22、治疗阴虚肺燥咳嗽,首选的药物是( )
A、半夏
B、麻黄
C、川贝母
D、浙贝母
E、川芎

23、三七的功效是( )
A、凉血止血
B、补阳摄血
C、活血定痛
D、解毒散瘀
E、化瘀止血

24、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的药物有( )
A、仙鹤草
B、艾叶
C、白及
D、川芎
E、三七

25、仙鹤草的功效是( )
A、收敛止血
B、杀虫
C、截疟
D、解毒
E、补虚

26、具有活血行气止痛功效的药物有( )
A、川芎
B、延胡索
C、郁金
D、桃仁
E、丹参

27、丹参的功效是( )
A、凉血
B、清心
C、活血
D、祛瘀
E、调经

28、半夏的功效是( )
A、燥湿化痰
B、清热化痰
C、降逆止呕
D、润肺化痰
E、消痞散结

29、川贝母于浙贝母均有的功效是( )
A、清热化痰
B、燥湿化痰
C、降逆止呕
D、消痈散结
E、祛风止痉

30、白及不宜与乌头同用( )

31、三七止血适宜于体内外多部位出血( )

32、仙鹤草兼能补虚,治脱力劳伤( )

33、艾叶可主治虚寒性月经不调,痛经( )

34、川芎性寒凉,尤宜于瘀血兼热者( )

35、古有“头痛必用川芎”之说( )

36、郁金与丹参药性偏寒凉( )

37、半夏长于治疗湿痰、寒痰之证( )

38、阴虚有热咳血者,不宜单用半夏( )

39、川贝母、浙贝母不宜与与附子配伍( )

第八周:各论

第八周测试

1、既能止咳平喘,又能降气化痰的药物是( )
A、苦杏仁
B、紫苏子
C、柏子仁
D、桑白皮
E、葶苈子

2、紫苏子与苦杏仁均有的功效是( )
A、止咳平喘,利水消肿
B、止咳平喘,降气化痰
C、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D、止咳平喘,降逆止呕
E、止咳平喘,止带缩尿

3、桑白皮与葶苈子均有的功效是( )
A、泻肺平喘,润肠通便
B、泻肺平喘,杀虫灭虱
C、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D、泻肺平喘,降逆止呕
E、泻肺平喘,燥湿化痰

4、酸枣仁与柏子仁均有的功效是( )
A、重镇安神
B、解郁安神
C、养心安神
D、祛痰安神
E、清心安神

5、酸枣仁的功效是( )
A、敛汗
B、固精
C、止泻
D、缩尿
E、止带

6、能养心安神,善治阴血不足心悸失眠的药物是( )
A、朱砂
B、菊花
C、酸枣仁
D、半夏
E、浙贝母

7、远志的功效是( )
A、解郁、安神
B、养心、安神
C、清心、安神
D、镇惊、安神
E、祛痰、安神

8、柏子仁的功效是( )
A、润肠通便
B、消散痈肿
C、祛痰开窍
D、利气宽胸
E、活血化瘀

9、石决明的功效是( )
A、收敛固涩
B、平肝潜阳
C、重镇安神
D、润肠通便
E、清热解毒

10、石决明的功效是( )
A、清热解毒
B、重镇安神
C、清肝明目
D、固精缩尿
E、固表止汗

11、石决明的主治病证是( )
A、津枯便秘证
B、血虚动风证
C、血虚失眠证
D、热毒疮肿证
E、肝阳上亢证

12、石决明善治的病证是( )
A、健忘多梦
B、肠燥便秘
C、肝热目疾
D、口舌生疮
E、脾虚腹泻

13、石决明与菊花均有的功效是( )
A、平肝息风
B、润肠通便
C、清热解毒
D、平肝明目
E、疏散风热

14、苦杏仁与紫苏子均有的功效是( )
A、止咳
B、平喘
C、活血
D、润肠
E、通便

15、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药物有( )
A、苦杏仁
B、桑白皮
C、葶苈子
D、紫苏子
E、柏子仁

16、酸枣仁的功效有( )
A、安神
B、敛汗
C、清心
D、解毒
E、养心

17、远志的功效是( )
A、祛痰
B、安神
C、敛汗
D、开窍
E、止呕

18、石决明的功效是( )
A、平肝
B、清肝
C、明目
D、解毒
E、疏散

19、苦杏仁有小毒,抑制呼吸中枢而止咳平喘( )

20、桑白皮与葶苈子均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功效。其中桑白皮长于泻肺热,而葶苈子长于泻肺中水饮。( )

21、酸枣仁功能养心安神,善治心肝阴血不足之心神不宁证。( )

22、胃炎、胃溃疡患者慎用远志( )

23、远志与人参、茯苓等配伍,善治健忘( )

24、石决明是矿石( )

25、石决明是以功效命名( )

第九周:各论

第九周测试

1、羚羊角的功效是( )
A、收敛固涩
B、息风止痉
C、平喘利尿
D、润肠通便
E、养阴益肺

2、羚羊角的功效是( )
A、清热解毒
B、重镇安神
C、润肠通便
D、固精缩尿
E、祛风止痛

3、羚羊角的功效是( )
A、清肝明目
B、重镇安神
C、润肠通便
D、固精缩尿
E、祛风止痛

4、羚羊角的功效是( )
A、润肠通便
B、重镇安神
C、平肝潜阳
D、祛风止痛
E、化痰开窍

5、羚羊角与石决明均有的功效是( )
A、清肝明目
B、重镇安神
C、润肠通便
D、固精缩尿
E、祛风止痛

6、羚羊角与牛黄均有的功效是( )
A、清肝明目
B、平肝潜阳
C、息风止痉
D、化痰开窍
E、祛风止痛

7、羚羊角的主治病证是( )
A、遗精滑精
B、肝热目赤
C、闭证神昏
D、湿痰咳嗽
E、风湿痹痛

8、羚羊角善治的病证是( )
A、脾虚泄泻
B、肠燥便秘
C、热盛动风
D、胃热呕吐
E、肝郁气滞

9、麝香的功效是( )
A、平肝潜阳
B、息风止痉
C、平喘利尿
D、开窍醒神
E、固精缩尿

10、麝香的功效是( )
A、活血止痛
B、重镇安神
C、平肝潜阳
D、清肝明目
E、燥湿化痰

11、麝香主要的归经是( )
A、胃经
B、肺经
C、肾经
D、心经
E、膀胱经

12、喻为“醒神回苏”第一药( )
A、远志
B、酸枣仁
C、麝香
D、柏子仁
E、羚羊角

13、冰片具有的功效是( )
A、清热止痛
B、活血化瘀
C、催产下胎
D、祛痰开窍
E、化湿和胃

14、麝香主治的病证是( )
A、闭证神昏
B、健忘恍惚
C、目赤肿痛
D、遗精滑精
E、胃寒呕吐

15、人参的功效是( )
A、补气安胎
B、托毒生肌
C、利尿消肿
D、开窍醒神
E、补脾益肺

16、黄芪的功效是( )
A、补气升阳
B、活血调经
C、化痰开窍
D、安神益智
E、息风止痉

17、具有大补元气功效的药物是( )
A、当归
B、鹿茸
C、人参
D、麦冬
E、天冬

18、具有安神益智功效的药物是( )
A、麦冬
B、人参
C、鹿茸
D、当归
E、天冬

19、大吐、大下、大失血所致脱证神昏,宜首选的药物是( )
A、人参
B、麦冬
C、麝香
D、牛黄
E、当归

20、羚羊角的功效是( )
A、平肝潜阳
B、清肝明目
C、化痰开窍
D、清热解毒
E、息风止痉

21、牛黄的功效是( )
A、息风止痉
B、化痰开窍
C、清肝明目
D、清热解毒
E、平肝潜阳

22、羚羊角与牛黄均有的功效是( )
A、息风止痉
B、化痰开窍
C、清肝明目
D、清热解毒
E、平肝潜阳

23、麝香的功效是( )
A、开窍醒神
B、消肿止痛
C、平肝潜阳
D、活血通经
E、利尿通淋

24、具有开窍醒神功效的药物有( )
A、人参
B、牛黄
C、冰片
D、附子
E、麝香

25、人参的功效是( )
A、大补元气
B、润肠通便
C、安神益智
D、生津止渴
E、补脾益肺

26、黄芪的功效有( )
A、补气升阳
B、固表止汗
C、利水消肿
D、托毒生肌
E、调经止痛

27、羚羊角是名贵中药( )

28、羚羊角若入汤剂,宜另煎、久煎( )

29、牛黄源于牛的膀胱结石( )

30、牛黄只作丸散剂不作汤剂( )

31、麝香是从雌麝香囊获取的药物( )

32、麝香兴奋子宫,孕妇禁用( )

33、麝香不入汤剂而宜入丸散( )

34、冰片入丸散的剂量是0.15~0.3g( )

35、人参独用即可挽救虚脱( )

36、人参与藜芦配伍,补气之力更增( )

37、黄芪善治中气下陷,脏器下垂( )

第十周:各论

第十周测试

1、当归具有的功效是( )
A、补血止血
B、补血活血
C、补血安胎
D、补血平肝
E、补血滋阴

2、能解毒、截疟、通便的药物是( )
A、当归
B、白芍
C、生首乌
D、阿胶
E、熟地黄

3、既能补血止血,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 )
A、人参
B、阿胶
C、生首乌
D、当归
E、白芍

4、能补血滋阴、补精益髓的药物是( )
A、人参
B、当归
C、白术
D、熟地黄
E、麦冬

5、阿胶的功效是 ( )
A、补血活血
B、补血解毒
C、补血止血
D、补血截疟
E、补血平肝

6、既能养血敛阴,又能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药物是( )
A、白芍
B、当归
C、阿胶
D、生首乌
E、熟地黄

7、既能养阴清肺,又能益胃生津、清心安神的药物是 ( )
A、麦冬
B、女贞子
C、龟甲
D、南沙参
E、鳖甲

8、既能养阴清肺,又能益胃生津、滋肾降火的药物是( )
A、龟甲
B、女贞子
C、鳖甲
D、天冬
E、南沙参

9、能养肺胃之阴,又能祛痰益气的药物是( )
A、麦冬
B、南沙参
C、北沙参
D、天冬
E、女贞子

10、能滋补肝肾之阴,又能退虚热、明目的药物是( )
A、天冬
B、南沙参
C、女贞子
D、麦冬
E、龟甲

11、龟甲与鳖甲均有的功效是( )
A、补肝明目
B、养阴生津
C、滋阴潜阳
D、凉血止血
E、祛痰益气

12、既能益肾健骨,又能养血补心,凉血止血的药物是( )
A、龟甲
B、鳖甲
C、白术
D、麦冬
E、当归

13、能软坚散结的药物是( )
A、麦冬
B、天冬
C、鳖甲
D、玉竹
E、女贞子

14、当归的功效是( )
A、补血
B、活血
C、调经
D、止痛
E、通便

15、能补血的药物有( )
A、阿胶
B、熟地黄
C、当归
D、制首乌
E、麦冬

16、能养肺胃之阴的药物有( )
A、麦冬
B、北沙参
C、玉竹
D、南沙参
E、女贞子

17、龟甲的药效有( )
A、滋阴潜阳
B、益肾健骨
C、养血补心
D、凉血止血
E、明目乌发

18、女贞子的功效是
A、滋补肝肾
B、软坚散结
C、退虚热
D、明目
E、解毒截疟

19、当归补而滋腻( )

20、当归为妇科调经要药( )

21、制首乌是由生首乌经加工后的炮制品,其药性、药效发生变化( )

22、阿胶宜烊化冲服( )

23、北沙参与南沙参功效相近,但南沙参还能祛痰( )

24、龟甲与鳖甲入煎剂宜久煎( )

25、制首乌具有解毒、通便作用( )

第十一周:各论

第十一周测试

1、鹿茸的功效是( )
A、安心神
B、利水肿
C、壮肾阳
D、润肠道
E、聪耳目

2、鹿茸的功效是( )
A、活血脉
B、润肠道
C、消水肿
D、调冲任
E、固肌表

3、淫羊藿与巴戟天均有的功效是( )
A、补肾阳,固肌表
B、补肾阳,润肠道
C、补肾阳,祛风湿
D、补肾阳,消水肿
E、补肾阳,活血脉

4、既能补肝肾,又能强筋骨,安胎的药物是( )
A、鹿茸
B、淫羊藿
C、冬虫夏草
D、杜仲
E、黄芩

5、菟丝子的功效是( )
A、补益肝肾, 明目
B、补益肝肾, 通便
C、补益肝肾, 安神
D、补益肝肾, 摄唾
E、补益肝肾, 活血

6、菟丝子除补肝肾外,还有的功效是( )
A、托毒生肌
B、固精缩尿
C、软坚散结
D、润肠通便
E、温脾摄唾

7、既能补肾益肺,又能止血祛痰的药物是 ( )
A、鹿茸
B、淫羊藿
C、巴戟天
D、冬虫夏草
E、补骨脂

8、续断除补肝肾外,还有的功效是( )
A、降血压
B、止血祛痰
C、续折伤
D、托疮毒
E、利水肿

9、补骨脂除补肾阳外,还有的功效是( )
A、纳气平喘
B、止血祛痰
C、明目安胎
D、生津止渴
E、托毒生肌

10、五味子的功效是( )
A、宁心安神
B、息风止痉
C、平喘利尿
D、开窍醒神
E、收敛止血

11、五味子的功效是( )
A、止血
B、止汗
C、敛疮
D、燥湿
E、降火

12、五味子与乌梅均有的功效是( )
A、安蛔止血
B、生津止渴
C、大补元气
D、温中行气
E、燥湿止带

13、乌梅的功效是( )
A、燥湿止泻
B、益肾强腰
C、补肾明目
D、生津安蛔
E、制酸止痛

14、肉豆蔻的功效是( )
A、补益肝肾
B、温中行气
C、安神益智
D、托毒生肌
E、生津安蛔

15、乌梅的主治病证是( )
A、心神不宁失眠
B、蛔厥腹痛呕吐
C、亡阳欲脱之证
D、肝阳上亢眩晕
E、肝风内动抽搐

16、能温中行气、止泻,善治虚寒性腹痛腹胀腹泻的药物是( )
A、乌梅
B、肉豆蔻
C、杜仲
D、续断
E、五味子

17、鹿茸的功效是( )
A、补肾阳
B、强筋骨
C、益精血
D、调冲任
E、托疮毒

18、淫羊藿与巴戟天均有的功效是( )
A、补肾阳
B、托疮毒
C、强筋骨
D、祛风湿
E、调冲任

19、菟丝子的功效是( )
A、补益肝肾
B、明目
C、安胎
D、固精缩尿
E、止泻

20、杜仲与菟丝子均有的功效是( )
A、补肝肾
B、明目
C、安胎
D、降血压
E、托疮毒

21、具有补肾阳、强筋骨功效的药物有是( )
A、鹿茸
B、淫羊藿
C、巴戟天
D、菟丝子
E、补骨脂

22、五味子的功效是( )
A、止咳
B、止泻
C、生津
D、安神
E、安蛔

23、五味子与乌梅是酸能生津的代表药( )

24、五味子具有安蛔功效( )

25、鹿茸宜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

26、鹿茸最宜于阴虚阳亢之头晕( )

27、鹿茸托毒生肌,善治疮疡初起红肿热痛( )

28、杜仲还能降血压( )

29、杜仲善治腰痛( )

30、冬虫夏草可主治肺阴虚咳嗽咯血( )

学习通中药学(16)

1.中药理论基础

中药学理论基础包括中药学基本原理、中药学基本概念、中药学基本分类、中药学基本配制方法等。其中,中药学基本原理是中药学的核心内容,对于中药学的理解至关重要。

中药学基本原理包括中药的阴阳五行学说、中药的归经论、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药性与药用价值、中药的功效分类等。

中药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药学基本理论之一。中医认为,人体及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按照阴阳五行的规律而存在的。中药作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也必须符合这一规律。因此,在中药学中,阴阳五行学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中药的选用、配伍、制剂等方面。

中药学的归经论指的是将中药按照其性味功效,归属于相应的经脉或脏腑。这有助于中医治疗疾病时的选择合适的中药,并发挥最大的疗效。

中药学基本配制方法包括煎煮、制丸、制散、制剂等。这些配制方法是中药学的基本技术,对于中药的使用非常重要。

2.中药材的性味归经及药用价值

中药材的性味归经及药用价值,是中药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中药材的性味归经是指药材的性质、气味、味道等方面的特征,以及药材对应的经脉和脏腑。药用价值则是指中药材在中医治疗中所具有的功效。

中药材的性味归经及药用价值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础。通过对中药材性味归经及药用价值的了解,可以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而发挥最大的疗效。

中药材的性味归经是中药学中的基础概念。具体来说,中药材的性质指的是药材的寒热、温凉性质等;气味指的是药材散发出的气味;味道则是药材的口感。而中药材的归经则是将其按照其性味归属于相应的经脉和脏腑。中药材的药用价值则是指其在中医治疗疾病中所具有的功效。

中药材的性味归经及药用价值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础。通过对中药材性味归经及药用价值的了解,可以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而发挥最大的疗效。

3.中药的功效分类

中药的功效分类是中药学中的重要内容。中药的功效分类包括温补类、清热类、泻下类、活血化瘀类、止咳平喘类、消食化积类等。不同功效的中药适用于不同的疾病和症状。

温补类中药是用于调和元气、补益正气的中药。这类中药往往具有温热性质,适用于虚寒体质和虚寒证。

清热类中药是用于清热解毒,透热散邪的中药。这类中药通常具有寒凉性质,适用于热性病证。

泻下类中药是用于通便泻下的中药。这类中药具有通便、泻下的作用,适用于便秘、腹泻等病症。

活血化瘀类中药是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这类中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适用于瘀血症、创伤等病症。

止咳平喘类中药是用于治疗咳嗽、喘息等病症的中药。这类中药能够平喘止咳,适用于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消食化积类中药是用于促进消化、化积的中药。这类中药能够帮助消化,适用于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4.中药的应用

中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中医治疗、保健、美容等方面。中药治疗疾病的特点是疗效温和、安全性高。同时,中药还可用于调养、养生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中医保健方式。

中药在中医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主要是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及药用价值来选择合适的中药,并通过药材的煎煮、制丸、制散等方法进行配制。中药治疗疾病的优点是疗效温和、安全性高,适用于各种慢性疾病和疑难杂症。

除了中医治疗疾病外,中药还可用于调养、养生等方面。例如,通过中药调养,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身体状况,达到保健效果。同时,中药还被广泛应用于美容护肤领域,例如使用中药面膜、中药泡澡等,可以帮助皮肤美白、淡化斑点等。

5.中药质量控制

中药质量控制是中药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确保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中药质量控制包括中药材的选购、存储、加工等方面,以及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等。

中药材的选购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正确的选购方法可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一般来说,中药材的选购应当考虑材料的来源、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同时,中药材的贮存也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应当采取适当的贮存方法,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也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中药制剂的制作过程需要遵循正确的制剂方法,并严格控制制剂的质量。同时,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测也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必要环节,通过对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测,可以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合格。

6.中药与现代医学

中药与现代医学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中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部分,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医学则是在西方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研究对象是人体解剖生理结构及病理变化等。

尽管中药学和现代医学是不同的学科,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例如,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一些中药的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理学作用。此外,一些中药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用于协助现代医学治疗各种疾病。

总之,中药学和现代医学在医学研究和治疗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贡献。中药学在中医治疗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现代医学则在疾病治疗、症状缓解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在实践中,中药学和现代医学应该相互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VB6.0是一种面向( )的编程环境.

A.胎膜早破的定义是破膜发生于
B.透射电镜成像时,某结构的电子密度低,其原因可能是
C.沟通内容对沟通效果的影响远远大于沟通方式。
D.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


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可知,通过电解质溶液任一截面的电量都相等。

A.有关境外购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B.汽车整体结构中,( )是动力之源。
C.为了提高执行速度和系统可靠性,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一般都保存在()
D.《庄子·达生》木匠梓庆的故事说的是( )。


创业项目选择的依据有( )。

A.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59750元
B.在下面的各种方法中,_______不能提高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C.the lenses of the
D.在一定时期内连续记录若干同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是( )。


《沙恭达罗》的后半部分表现出的味是()。

A.考试成绩一定程度可以证明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 )
B.洛可可装饰题材排斥建筑母题,喜用()
C.行星齿轮差速器起作用的时刻为( )。
D.可以在新建的基准平面上创建草图。


薄囊蕨纲属于以下哪个亚门( )

A.下面分析类图中,“书籍类别”下拉列表类是什么类型的分析类( )
B.在GIS数据中,把非空间数据称为
C.ScienceDirect数据库的截词功能可以使用哪个通配符表示( )
D.心理咨询的理论依据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存在主义等。


以下属于,G to c 电子政务的有

A.首次加工的零件, 须要试切。 试切时的快速倍率开关要置于 ( )
B.位于船体中线的一列船底板称为。
C.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射出的α射线可用作探伤检测.
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哪一篇著作()


每一种高级语言都有它对应的编译程序

A.CH3Cl与CH3ONa反应可生成(   )
B.用拱梁分载法进行拱坝应力计算,坝体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后才进行横缝灌浆则( )。
C.以下哪个特征是霸王龙拥有的:( )
D.不饱和聚酯不是结构预聚物,对吗


.高血压危象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宜选用:

A.《力噶撑天》是哪个民族的英雄神话
B.产科都是喜事,和患者沟通氛围较为轻松。
C.对于“进必趋,退必迟”,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是( )。
D.40、全体游客希望将原定的俄罗斯歌舞换成欣赏二人转,如何处理


声乐学习中演唱者的主观听觉与客观听觉有所不同。

A.按编制预算出发点的特征不同
B.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C.每个死锁进程必然占据了某类资源
D.点火控制系统还具有通电时间控制和爆燃控制功能。


早产儿外观特点下列哪项不符合

A.能扩大检索范围的逻辑关系是( )。
B.两板模模架常用型号为( )。
C.平衡状态下, 刚性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是
D.微波信号源采用“调幅”工作方式时,可选用作为指示器的仪表,下列选项正确的为


取出两个数中较大者的算法只需要顺序结构就可以实现。

A.习作批改的主要方法是()。
B.亚太经合组织APEC属于五种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哪一种()
C.社区照顾的基本模式包括在社区内接受照顾和由社区负责照顾。
D.卡环臂的起始部分位于观测线上


改造运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A.行书是介于草书和真书之间的字体,偏真则谓之()。
B.细胞因子风暴与哪种疾病有关
C.促脉与数脉在下列哪一方面是一致的( )
D.印度古典戏剧理论名作《舞论》是从以下哪些角度对印度戏剧进行分析总结的


要在选定的幻灯片版式中输入文字,可以( )。

A.当一个带电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 )
B.一般有哪几种语势( )。
C.因为有备份,所以当进行镜像还原时可以关闭工业机器人的电源。
D.若路堤填料不合格,又没有进行土质改良将导致边坡结构层断裂破坏。


( )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或形状的点。

A.无论竟争还是合作,都要处理好自己与他入的关系。为此,要()
B.考古发现的据说为魏国史书的是( )。
C.刘惠民先生运用酸枣仁的特点是( )
D.刀尖半径左补偿方向的规定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