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化工原理实验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分类: 证券问答发布于:2024-06-02 14:14:15ė02223次浏览698条评论

尔雅化工原理实验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第一章 流体流动

1.1 流体的尔雅概述及流体的黏性随堂测验

1、如下关于流体黏度的化工说法,正确的原理是( )
A、温度下降时,实验水的答案黏度和空气的黏度均上升
B、温度下降时,学习水的通完黏度和空气的黏度均下降
C、温度下降时,整答水的尔雅黏度上升,空气的化工黏度下降
D、温度下降时,原理水的实验黏度下降,空气的答案黏度上升

2、流体的学习动力学黏度属于流体的( )*
A、热力学性质
B、通完传递性质
C、既是热力性质,又是传递性质
D、既不是热力学性质,也不是传递性质

3、一般来说,液体的黏度远大于气体的黏度,根本原因是( )
A、液体具有不可压缩性,而气体具有可压缩性
B、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激烈程度远高于气体
C、液体分子间的引力远大于气体
D、液体密度远大于气体的密度

4、如图所示,两块平行板间充满流体,使下板固定,对上板施以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定外力,使上板以速度U平行于下板匀速运动。则( )
A、板间流体静止
B、板间流体内部各层均以U向右匀速运动
C、板间流体内部各层沿x方向的速度大小在y方向上按线性规律分布
D、板间流体内部各层沿x方向的速度在y方向上按抛物线规律分布

5、在国际单位制中,黏度的量纲是( )
A、
B、
C、
D、

6、牛顿黏性定律适用于( )
A、理想流体的层流和湍流流动
B、牛顿流体的层流流动和湍流流动
C、牛顿流体的层流流动
D、牛顿流体的湍流流动

1.2 静力学方程式的应用随堂测验

1、使用U形压差计要求指示液与被测流体的密度差( )
A、大
B、中等
C、小
D、越大越好

2、如图所示,A、B容器和引压管中都充满水,则( )
A、R>H
B、R=H
C、R<H
D、无法判断

3、与U形压差计两相界面高度差R对应的是()
A、两测压点的机械能差
B、两测压点的总势能差
C、两测压点的压强差
D、两测压点的位差

4、在实验中,用正U形压差计测定管路中某两截面之间的压强差,若选用的指示液密度越小,则测量误差()
A、越大
B、越小
C、测量误差与指示液的密度没有关系
D、无法确定

5、欲使设备内气体在较高的压强下冲出,则其液封高度应()
A、较高
B、较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欲通过测量R计算h。实验时,要求右上角小玻璃瓶内始终中能看到运动气泡,原因是( )*
A、确保R值有一定的读数,减小实验误差
B、监视系统的气密性
C、确保A所在立管内没有液体
D、确保当系统压强过高时,气体可以冲出泄压

7、在单一的静止流体内部,如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能处处相等
B、压强能与位能之和处处相等
C、压强处处相等
D、位能处处相等

8、如图所示,流量一定时,随着管子倾斜度的减小(即h减小),p1-p2(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U形管的两支管内相界面( )
A、一样高
B、左高右低
C、左低右高
D、无法判断

1.3.1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式随堂测验

1、质量流量一定时,常温常压下在管内流动的气体的平均流速与其在标准状态下的平均流速相比()
A、常温、常压下的较高
B、标准状态下的高
C、两者相同
D、无法确定

2、气体在等径的圆形管内作定态流动时,各管截面上的()
A、体积流量相等
B、平均流速相等
C、质量流速相等
D、流速逐渐减小

3、“管内各截面处的体积流量相等”,此话适用于()
A、定态流动
B、管内流体流动的任何情形
C、不可压缩流体流动
D、不可压缩流体定态流动

4、直径为f57′3.5mm的细管接f108′4mm的粗管,若不可压缩流体在细管内的流速为4m/s,则其在粗管内的流速为()
A、1 m/s
B、2 m/s
C、4 m/s
D、0.5 m/s

1.3.2 伯努利方程随堂测验

1、建立管流的守恒方程时要取截面。取截面其实是在()
A、确定衡算范围
B、确定衡算基准
C、确定衡算对象
D、没有实质作用

2、如下哪种流体在管内流动时机械能“守恒”()
A、牛顿型流体
B、粘性流体
C、气体
D、理想流体

3、流体的总势能是其()
A、位能与静压能之和
B、位能与动能之和
C、动能与静压能之和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如下哪一项的单位不是J/kg()
A、
B、p/r
C、p/g
D、gz

5、方程等号左边那项的物理含义是()
A、单位质量流体的静压能
B、单位质量的流体微元在x方向上受到的净压力
C、流体内部的压强梯度
D、流体流动过程的压力降

6、推导沿轨线的柏努利方程,是否使用了“流体不可压缩”这个条件?()
A、用了
B、没有用
C、对液体使用了,对气体没有使用
D、对气体使用了,对液体没有使用

7、如下各项中,有几项是机械能衡算式中流体机械能的单位?() ① m ② J/kg ③ ④Pa ⑤W
A、2
B、3
C、4
D、5

8、如下哪一项可作为管内流体流动流向判据?( )
A、流体从压强高处向压强低处流动
B、流体从总势能高处向总势能低处流动
C、流体从位能高处向位能低处流动
D、流体从动能高处向动能低处流动

9、如下哪一项的单位不是m()
A、p/r
B、z
C、
D、

10、为将以单位体积流体为基准的机械能衡算转换为以单位质量流体为基准的形式,可将方程两边()
A、同乘以流体的密度
B、同除以重力加速度
C、同除以流体的密度
D、同乘以重力加速度

11、为将以单位质量流体为基准的机械能衡算转换为以单位重量流体为基准的形式,可将方程两边()
A、同乘以流体的密度
B、同除以重力加速度
C、同除以流体的密度
D、同乘以重力加速度

12、建立一个流动系统的伯努利方程式时,如下哪一项是错误的做法()
A、上、下游截面基准高度一致
B、上、下游截面上的压强都采用表压
C、上、下游截面上的压强都采用绝压
D、上、下游截面上的压强都采用真空度

13、如下哪一项的单位不是Pa()
A、rgz
B、
C、
D、

14、如下哪一项不是静止流体内部的物理规律?()
A、动能处处相等
B、总势能处处相等
C、静压能处处相等
D、机械能处处相等

15、如图所示,为求达到一定循环流量所需要的外加机械能,如下取截面的方法中正确的有几种( )* ①A至A;②A至B;③B至A;④B至B
A、1
B、2
C、3
D、4

1.3.3 伯努利方程式的应用随堂测验

1、如图表明,管中的水处于()
A、静止
B、向上流动
C、向下流动
D、不一定

2、如图,若水槽液位不变,在阀门打开后,①、②、③点的流体总机械能的关系为()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不能肯定

3、如图所示,忽略机械能损失,定态流动时,流动系统中压强最低处为()*
A、1-1
B、2-2
C、3-3
D、4-4

4、如图所示,忽略机械能损失,定态流动时,流动系统中压强最高处为()*
A、1-1
B、2-2
C、3-3
D、4-4

5、如图所示,管路等径,定态流动时,忽略机械能损失,系统各截面压强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A、1-1<2-2<3-3<4-4
B、4-4<3-3<2-2<1-1
C、3-3<4-4<1-1<2-2
D、3-3<1-1<4-4<2-2

6、如图所示系统,其大管内径d1 = 45mm ,液体在管内流速为0.5m/s ,小管内径d2 =19mm ,从1-1到2-2断面的阻力损失为15J/kg ,则2-2断面处的流速为()m/s

1.4.1 流体流动现象随堂测验

1、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A、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
D、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2、雷诺实验现象揭示了()
A、流体流动时质点的行为
B、流体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
C、流体流动型态
D、流体流动时的速度分布规律

3、雷诺数小于2000为层流,大于4000为湍流。该判据仅适用于()
A、液体
B、牛顿型流体
C、圆形管
D、定态流动

4、圆管内流体定态流动时,若雷诺数在2000~4000,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单凭雷诺数无法确定流动型态
B、流动型态一定是层流
C、流动型态一定是湍流
D、流动型态一定是过渡流

5、流体在圆管内湍流流动时,径向传递过程的主要阻力在()
A、边界层
B、过渡区域
C、层流内层
D、湍流主体

6、雷诺数的物理意义在于它代表了流体流动中的()
A、剪应力与流动阻力之比
B、惯性力与黏性力之比
C、剪应力与动量通量之比
D、黏性力与惯性力之比

7、流体以湍流型态流过固体壁面时,质点的脉动幅度与其离壁距离的关系是()
A、没有关系
B、离壁越近,脉动幅度越大
C、离壁越远,脉动幅度越大
D、不好说

8、如图所示,两块平行板间充满流体,使下板固定,对上板施以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定外力,使上板以速度U平行于下板匀速运动。则()
A、板间流体静止
B、板间流体内部各层均以U向右匀速运动
C、板间流体内部各层沿x方向的速度大小在y方向上按线性规律分布
D、板间流体内部各层沿x方向的速度在y方向上按抛物线规律分布

9、关于流体在圆形管内的流动,如下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A、层流和湍流时,流体内部剪应力沿径向分布的数学规律不同
B、层流和湍流时,流体内部速度沿径向分布的数学规律不同
C、就壁面附近的速度梯度而言,湍流比层流大
D、湍流时的速度分布较层流时均匀

10、如图所示,流体在圆形管内定态流动,则A、B两点比较()
A、A处的速度小于B处,A处的剪应力小于B处
B、A处的速度大于B处,A处的剪应力小于B处
C、A处的速度小于B处,A处的剪应力大于B处
D、A处的速度大于B处,A处的剪应力大于B处

11、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定态层流流动时,考虑某一个管截面()
A、该截面上其他任意点的速度大于中心处的速度
B、该截面上其他任意点的剪应力大于中心处的剪应力
C、该截面上其他任意点的动能大于中心处的动能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2、如下关于圆管内层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大速度是平均速度的1/2,平均动能是按平均流速算出动能的1/2
B、最大速度是平均速度的2倍,平均动能是按平均流速算出动能的1/2
C、最大速度是平均速度的1/2,平均动能是按平均流速算出动能的2倍
D、最大速度是平均速度的2倍,平均动能是按平均流速算出动能的2倍

13、针对圆管内的流体流动,关于层流与湍流的区别,如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A、剪应力沿径向分布的数学规律不同
B、湍流时不存在由于分子热运动而造成的动量传递,而层流时存在
C、同种流体在同样的速度梯度下,湍流剪应力大于层流
D、湍流时流体所有的质点都在脉动,而层流时流体所有质点都不脉动

14、一股流体正在定态流过某一水平放置的平板上方,则如下说法错误的有几个()* 1、在流体内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处处相等; 2、在流体内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梯度处处相等; 3、在流体内部,水平方向上的剪应力处处相等; 4、在流体内部,压强处处相等
A、0
B、1
C、2
D、3

15、一股流体正在某一水平放置的均匀圆形直管内作定态流动,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1、在流体内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处处相等; 2、在流体内部,垂直方向上的速度梯度处处相等; 3、在流体内部,水平方向上的剪应力处处相等; 4、在流体内部,压强处处相等
A、0
B、1
C、2
D、3

16、流体圆形直管内作定态流动时,剪应力在径向上的分布规律是()
A、直线
B、抛物线
C、层流时为直线,湍流时为抛物线
D、湍流时为直线,层流时为抛物线

17、比较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定态层流和湍流流动时速度在径向上的分布规律,如下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1、管壁附近,湍流的速度分布更不均匀; 2、管中心附近,层流的速度分布更不均匀; 3、总的来说,层流的速度分布更不均匀; 4、总的来说,湍流的速度分布更不均匀
A、0
B、1
C、2
D、3

18、某流体在内径为60mm的圆管内做定态流动,管截面上的速度分布服从u=30y-500y*y。式中y为管截面上某一点至管壁的距离,m;u为该点处流速,m/s。则管内最大速度为()
A、0.5m/s
B、0.48m/s
C、0.45m/s
D、1.0m/s

19、某黏度为50mPa.s的流体在内径为60mm的圆管内做定态层流流动,管截面上的速度分布服从u=30y-500y*y。式中y为管截面上某一点至管壁的距离,m;u为该点处流速,m/s。则管内最大剪应力为()*
A、1.5Pa
B、0.4Pa
C、0.021Pa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20、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定态湍流流动时,速度在径向上的分布规律是()
A、直线
B、抛物线
C、不确定,数学形式与雷诺数有关
D、不确定,数学形式与流体的压强有关

21、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圆形直管,若管径减小为原来的1/2,则管内流体流速()
A、不变
B、变为原来的2倍
C、变为原来的4倍
D、层流时变为原来的2倍,湍流时变为原来的4倍

1.4.2 边界层及其边界层的分离随堂测验

1、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如下有几项会使层流内层增厚?()*
A、流体黏度变小
B、流体流速减小
C、如为液体,升高其温度
D、如为气体,升高其温度

2、按照边界层理论,流体可分为()
A、气体和液体
B、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C、层流流体和湍流流体
D、理想流体和黏性流体

3、如下关于边界层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边界层的发展,边界层内的速度梯度越来越小,而平均速度越来越大
B、随着边界层的发展,边界层内的速度梯度越来越大,而平均速度越来越小
C、随着边界层的发展,边界层内的速度梯度不变,而平均速度越来越小
D、随着边界层的发展,边界层内的速度梯度越来越大,而平均速度不变

4、当圆管内流动充分发展时,其边界层的厚度()
A、等于管子的内直径
B、等于管子的内半径
C、大于管子的内半径
D、大于管子的内直径

5、流体流过静止不动的固体壁面时,将形成边界层和外流区,可将外流区的流体视为理想流体的原因是()*
A、外流区内流速高
B、外流区内速度梯度小
C、外流区内流体黏性小
D、外流区内流体压强低

6、流体流过静止的平板时将形成边界层,其由层流边界层发展成湍流边界层需要流过的长度()*
A、随流体黏度的增加而减小
B、随流体黏度的增加而增加
C、与流体黏度无关
D、流体为液体时与黏度有关,否则与黏度无关

7、流体从管外流入一根圆管,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管内不一定会形成边界层
B、管内一定会出现湍流边界层,但不一定会出现层流边界层
C、管内一定会出现层流边界层,也一定会出现湍流边界层
D、管内一定会出现层流边界层,但不一定会出现湍流边界层

8、“流体在管内流动不减速”,此说法需要如下几个条件才能成立?()*
A、不可压缩流体
B、定态流动
C、均匀管段
D、机械能损失为0

1.5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随堂测验

1、如单位质量流体在管路中的阻力损失以hf表示,单位重量流体在同一管路中的阻力损失以Hf表示,则二者的关系为( )
A、>Hf >hf
B、Hf =hf /g
C、Hf = hf
D、Hf = ghf

2、关于流体在等径直管内流动时两截面间的阻力损失,如下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 ①等于上、下游截面的机械能之差; ②等于上、下游截面的总势能之差; ③等于上、下游截面的静压能差; ④等于上、下游截面的动能差
A、1
B、2
C、3
D、4

3、计算直管内流动阻力的范宁公式( )
A、仅适用于层流
B、仅适用于湍流
C、既适用于层流,也适用于湍流
D、适用场合还应视管子的相对粗糙度而定

4、流体在直管内的流动阻力损失,在如下哪种情形时最大(D)*
A、管子竖直放置,流体由上向下流动
B、管子倾斜45度角放置,流体由下向上流动
C、管子水平放置
D、那三种放置方式,阻力损失一样大

5、理想流体流动时,其流动阻力( )
A、等于0
B、大于0,但小于同种情况下的黏性流体
C、>等于同种情况下的黏性流体
D、其他三个说法都不正确

6、流体在直管内层流流动时的阻力损失与如下几项无关( ) ①管长; ②管内径; ③管子的相对粗糙度; ④流体的密度和黏度
A、0
B、1
C、2
D、3

7、流体在均匀直管内层流流动时,阻力损失产生的原因是( )
A、流体质点之间的碰撞
B、速度不同的流体层之间的剪力
C、流体质点与管内壁上突出物的碰撞
D、漩涡的形成、分解、消亡造成的能量耗散

8、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层流动时,阻力损失与流速的关系是(A)
A、正比于流速的一次方
B、反比于流速的一次方
C、正比于流速的二次方
D、正比于流速的k次方,1<k<2

9、流体在直管内层流流动时的摩擦系数(B)
A、最好通过实验测定
B、无需通过实验测定
C、需要通过实验测定
D、那三个说法都不对

10、在如下哪种情况下“管内流动阻力损失等于压强差”说法成立( )
A、任何情况
B、任意放置的等径直管
C、竖直放置的等径直管
D、水平放置的等径直管

11、流量一定的流体流过一段等径直管,比较管子水平放置、竖直放置(流体由下向上流)、竖直放置(流体由上向下流)时,管上、下游两截面的压强之差,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一样大
B、竖直放置(流体由上向下流) >水平放置>竖直放置(流体由下向上流
C、水平放置>竖直放置(流体由下向上流) >竖直放置(流体由上向下流)
D、竖直放置(流体由下向上流) >水平放置>竖直放置(流体由上向下流)

12、流体在管径一定的直管内层流流动。若流量变为原来的二倍,阻力损失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
A、2
B、4
C、8
D、16

13、当流体在直管内湍流时,随着雷诺数的增大,如下结论正确的有几个( )* ①摩擦系数减小; ②管内层流内层变薄; ③近壁处速度梯度减小; ④流体湍动程度增大
A、1
B、2
C、3
D、4

14、管内流体流动存在阻力平方区的根本原因是( )
A、速度不同的流体层之间存在剪力
B、流体质点与管内壁内突出物的碰撞
C、流体与管内壁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摩擦力
D、其他三个都不是

15、流体在直管内流动时,层流、湍流和完全湍流三种情况下,摩擦系数与相对粗糙的关系是( )
A、层流和完全湍流时无关,湍流时随相对粗糙度增大摩擦系数增大;
B、层流时无关,湍流和完全湍流时随相对粗糙度增大摩擦系数增大;
C、层流和湍流时无关,完全湍流时随相对粗糙度增大摩擦系数增大;
D、其他三种说法都不对

16、流体在圆管内湍流流动时,层流内层越薄时,如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几个( ) *①流动阻力越大;②近壁处速度梯度越大;③流动湍动程度越大;④管内流体流动速度分布越均匀
A、1
B、2
C、3
D、4

17、流体以一定的流量在直管内流动,且流动已进入阻力平方区。则当管径变为原来的1/2时,阻力损失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 A.2 B.4 C.16 D.32
A、2
B、4
C、16
D、32

18、流体在管径一定的直管内流动,且流动已进入阻力平方区。若流量变为原来的二倍,阻力损失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
A、2
B、4
C、8
D、16

19、流体在管径一定的直管内流动。若流量变为原来的二倍,阻力损失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
A、2
B、4
C、8
D、判断依据不足

20、管内流体流动的局部阻力损失产生于( )
A、流体质点与这些“局部”的碰撞
B、流体质点与管内壁上突出物的碰撞
C、管内流道变化造成的边界层分离
D、其他三个说法均不正确

21、流体在管内由粗管流向细管流动时,局部阻力系数随面积比的变化而变化的范围为( )*
A、0~0.5
B、0.5~1
C、0~1
D、0.5~无穷大

22、比较开度相同时球阀和截止阀的局部阻力系数( )
A、一样大
B、球阀的较大
C、截止阀的较大
D、无法比较

23、某个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变化范围是( )*
A、0~某正数
B、0~正无穷大
C、某正数~正无穷大
D、某正数~某更大的正数

24、关于某类阀门在某一开度下的局部阻力系数及其当量长度,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仅局部阻力系数与管径有关
B、仅当量长度与管径有关
C、两者都与管径有关
D、两者都与管径无关

25、某类阀门的当量长度与如下几个因素有关?( )* A.阀门所在管的内径 B.阀门的结构; C.阀门的开度 D.管内流体的流速
A、1
B、2
C、3
D、4

1.6 摩擦系数与莫迪图随堂测验

1、设搅拌器的搅拌功率是流体的密度、黏度、搅拌桨转速和搅拌桨直径的函数,若将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数群形式表达,则数群的个数为( )*
A、4
B、3
C、2
D、1

2、按量纲分析的结果进行工程问题的实验研究,如下有几项是其带来的益处( ) A.实验工作量较小; B.实验误差较小; C.实验结果可以推广至实验以外的其他物系和其他同类设备
A、0
B、1
C、2
D、3

3、按量纲分析的结果组织实验能减小实验工作量,具体体现为如下各项中的几项( ) A.实验变量的变化范围减小 B.方便地改变数群值; C.实验次数减少; D.可以验证理论方程
A、0
B、1
C、2
D、3

4、按量纲分析的结果组织实验、处理数据能使获得的经验方程具有可推广性,根本原因是( )
A、以高次幂函数逼近原函数,数据处理误差小
B、实验过程涉及所有有关的物理量
C、实验方案接近于正交实验方案
D、实验时以数群为变量

5、直管内流体流动摩擦系数图采用对数坐标的原因是( )*
A、摩擦系数与雷诺数之间是对数关系
B、一般地,摩擦系数的数值都很小,雷诺数的数值都很大
C、按量纲分析的结果做实验,实验结果必须这么画图
D、图所涉及的摩擦系数和雷诺数变化范围都超出了一个数量级

6、当直管内流体流动雷诺数介于2000~4000之间时,按湍流考虑时获得的摩擦系数较之按层流考虑的( )
A、高
B、低
C、一样
D、无法比较

7、可以这样理解流体在直管内流动时摩擦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摩擦系数与雷诺数的k次方成正比,随着雷诺数的增加,k值(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8、可以这样理解流体在直管内流动时摩擦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摩擦系数与雷诺数的k次方成正比,当管内湍流但尚未完全湍流时,k值( )*
A、1<k<2
B、0<k<1
C、等于1
D、-1<k<0

9、流体在直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管子的粗糙度有关,根本原因是( )*
A、管子越粗糙,流体质点的脉动幅度越大
B、管子越粗糙,层流内层越薄
C、管壁上的突出物使管子的有效直径减小,流动阻力增大
D、质点与管壁上突出物的碰撞引起机械能损失

10、规格为85x3.5mm和45x2.5的管子构成的环隙流道当量直径为( )
A、45mm
B、40mm
C、33mm
D、38mm

11、流体在直管内流动时,层流内层厚度与管子绝对粗糙度相比,( )
A、相等
B、前者较大
C、后者较大
D、其他三个说法都不对

12、长为a、宽为b(均不含壁厚)的矩形管的当量直径为( )
A、ab/(2a+2b)
B、4ab/(a+b)
C、2ab/(a+b)
D、ab/(a+b)

13、相对粗糙度越大,则摩擦系数越大,此说法( )
A、仅当管内层流时正确
B、仅当管内湍流时正确
C、当管内层流或湍流时均正确
D、当管内层流或湍流时均不正确

14、“因为摩擦系数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减小,而雷诺数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直管内流动阻力损失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此说法( )
A、仅当管内为层流时成立
B、仅当管内为湍流时成立
C、当管内为层流或湍流时均成立
D、管内为层流或湍流时均不成立

15、流体在直管内流动的摩擦系数可视为( )*
A、惯性力与黏性力之积
B、惯性力与黏性力之比
C、黏性力与惯性力之比
D、那三个说法都不对

阻力实验单元测验

1、流体流过孔板流量计时的压强降随其流量增大而()。
A、不确定
B、增大
C、减小
D、不变

2、如何读取转子流量计的读数()
A、从转子流量计的底端面读数
B、从转子流量计任何位置读数均可
C、从转子流量计的最大截面读数
D、从转子流量计的上端面读数

3、以水为介质,在确定管路内进行管道阻力系数测定实验,需要测哪些数据()
A、流量和压差
B、流量、压差、即时水温
C、流量、压差、开始和结束时水的温度
D、压差、即时水温

4、本实验过程采用的哪种流量计测量管路流量()
A、转子流量计
B、孔板流量计
C、涡轮流量计
D、文丘里流量计

5、有两套流动阻力实验装置,一套被测直管是玻璃管,一套是铸铁管,两根直管内径、管长相等,实验介质是水,在两管流量相同的情况下,玻璃管的压差()铸铁管的压差,玻璃管的阻力系数()铸铁管的阻力系数。
A、小于,小于
B、大于,大于
C、等于,等于
D、大于,小于

6、本实验主要测量哪些管件的局部阻力()
A、球阀和截止阀
B、球阀和突扩管
C、球阀、截止阀和突扩管
D、球阀、截止阀、突扩管及弯管

7、在阻力实验中,用压差变送器计来测量管道阻力时,测压导管中存有气泡,对测量的准确性无影响。

8、当输送流体的管径一定时,增大流体的流量,雷诺准数减少。

实验一: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课后作业

1、请提交《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报告要完整,包含:实验目的与内容,实验原理,实验装置(要有图示),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数据记录表(有多少实验项目,测量多少组数据都需要在表格里面展示出来),思考题。 本实验思考题:教材P46,思考题1、2、3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2.1.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随堂测验

1、某泵在运行1年后发现有气缚现象,应( )
A、停泵,向泵内灌液
B、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C、检查进口管路有否泄漏现象
D、检查出口管路阻力是否过大

2、离心泵的下列部件是用来将动能转变为压能 ( )
A、泵壳和叶轮
B、叶轮
C、泵壳
D、叶轮和导轮

2.1.2 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mp4随堂测验

1、由于离心泵叶轮形状不同,流体阻力损失也不同,阻力损失最大的为( )
A、后弯叶轮
B、直叶轮
C、前弯叶轮
D、β2=90°的叶轮

2、由离心泵基本方程式导出的理论性能曲线(H—V 线)其形状是( )
A、直线
B、抛物线
C、双曲线
D、三次曲线

2.1.3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mp4随堂测验

1、从地槽向常压吸收塔送液,一台离心泵在高效区工作。若管路不变,再并联一台同型号 离心泵,则( )
A、两泵均在高效区工作
B、两泵均不一定在高效区工作
C、仅原泵在高效区工作
D、仅新装泵在高效区工作

2、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扬程是指( )
A、功率最大时的扬程
B、最大流量时的扬程
C、泵的最大扬程
D、效率最高时的扬程

3、用离心泵将水池的水抽吸到水塔中,若离心泵在正常操作范围内工作,开大出 口阀门,将导致
A、送水量增加,整个管路压头损失减小;
B、送水量增加,整个管路压头损失增大;
C、送水量增加,泵的轴功率不变;
D、送水量增加,泵的轴功率下降。

4、离心泵在 n=n1时的特性曲线(Q1-H1关系)与 n=n2 时的特性曲线(Q2 -H2)对应点的关系是
A、Q1 =Q2 H2 =H1(n2 /n1)2
B、Q1 =Q2(n2 /n1) H2 =H1(n2 /n1)2
C、H1=H2 Q2=Q1(n1 /n2)
D、Q2=Q1(n2 /n1) H2 =H1(n2 /n1)

5、离心泵在两敞口容器间输液,以下说法是正确的:当ρ 变化时,离心泵的
A、H——Q 特性曲线发生变化, N 轴——Q 线也发生变化
B、H——Q 特性曲线不发生变化,但 N 轴——Q特性曲线要发生变化
C、H——Q 特性曲线发生变化, N 轴——Q 特性曲线不发生变化
D、H——Q 特性曲线与 N 轴——Q 特性曲线都不发生变化

6、离心泵的性能曲线中的He--V线是在( )情况下测定的
A、效率一定
B、功率一定
C、转速一定
D、管路(L+?Le))一定

2.1.4 汽蚀现象和允许安装高度.mp4随堂测验

1、在某校离心泵特性曲线实验装置中泵的安装高度为-1m,则测得入口处的压力 ( )
A、自始至终大于大气压力
B、随着流量的增大,经历大于大气压力,等于大气压力,小于大气压力三个阶段
C、自始至终小于大气压力
D、自始至终等于大气压力

2、操作条件下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为 Hs,允许的最大安装高度为 Hg,max,泵的入口速度为 u1,SHf,0-1为吸入管路单位重量液体的阻力损失,则 ( )
A、Hg,max = Hs
B、Hg,max = Hs+u12/2g
C、Hg,max = Hs-SHf,0-1
D、Hg,max = Hs- u12/2g-SHf,0-1

3、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与以下因素无关 ( )
A、当地大气压力
B、输送液体的温度
C、流量
D、泵的吸入管路的长度

2.1.5 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mp4随堂测验

1、当两台规格相同的离心泵并联时,只能说 ( )
A、在新的工作点处较原工作点处的流量增大一倍
B、当扬程相同时,并联泵特性曲线上的流量是单台泵特性曲线上流量的两倍
C、在管路中操作的并联泵较单台泵流量增大一倍
D、在管路中操作的并联泵扬程与单台泵操作时相同,但流量增大两倍

2、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
A、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
B、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
C、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
D、车削离心泵的叶轮

3、离心泵停车时要
A、先关出口阀后断电
B、先断电后关出口阀
C、先关出口阀先断电均可
D、单级式的先断电,多级式的先关出口阀

4、离心泵的工作点
A、由泵铭牌上的流量和扬程所决定
B、即泵的最大效率所对应的点
C、由泵的特性曲线所决定
D、是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

5、一台离心泵在管路系统中工作,当阀门全开时,相应的管路性能曲线可写为H = A + BV2,且B≈0(即动能增加值,阻力损失两项之和与位能增加值、压能增加值两项之和相较甚小),当泵的转速增大10%,如阀门仍全开,则实际操作中( )
A、扬程增大21%,流量增大10%
B、扬程大致不变,流量增大10%以上
C、扬程减小,流量增大21%
D、流量不变,扬程增大21%

2.2 其他类型液体输送机械.mp4随堂测验

1、“离心泵启动时应全关出口阀”“漩涡泵启动时则应全开出口阀” ,则( )
A、这两种说法都不对
B、这两种说法都对
C、第一种说法不对
D、第二种说法不对

2、将含晶体 10%的悬浮液送往料槽宜选用( )
A、离心泵
B、往复泵
C、齿轮泵
D、喷射泵

3、往复泵在操作中 ( )
A、不开旁路阀时,流量与出口阀的开度无关
B、活塞的行程(移动距离)与流量无关
C、流量与转速无关
D、开启旁路阀后,输入设备中的液体流量与出口阀的开度无关

4、将 1000m3/h 的各车间回水送往水冷却塔,宜选用( )
A、离心泵
B、往复泵
C、齿轮泵
D、喷射泵

5、往复泵没有以下缺点 ( )
A、流量不均匀
B、流量不大
C、没有自吸能力
D、不宜输送悬浮液

6、漩涡泵常用的调节方法是
A、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
B、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
C、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
D、改变电源的电压

离心泵实验单元测验

1、启动离心泵时,出口阀应()
A、关闭
B、打开
C、关闭或者打开均可
D、不确定

2、在设计点之后,当离心泵流量增加,离心泵的扬程()、轴功率()、效率()。
A、降低,降低,降低
B、增加,增加,增加
C、降低,增加,降低
D、降低,增加,增加

3、本实验测定流量使用的是()
A、文丘里流量计
B、孔板流量计
C、转子流量计
D、涡轮流量计

4、开大流量调节阀,压力表的读数()真空表的读数()
A、增大,增大
B、减小,减小
C、增大,减小
D、减小,增大

5、流体的密度改变,离心泵特性曲线会发生变化的有()
A、H~Q
B、η~Q
C、N~Q
D、以上三条曲线均不变

6、流体黏度改变,离心泵特性曲线发生变化的有()
A、H~Q
B、η~Q
C、N~Q
D、以上三条曲线均发生变化

7、U型压差计不能用于测量离心泵入口处的真空度

8、本实验需要测定10组左右的数据,这10组数据的流量应在0~最大值之间均匀取值

实验二:离心泵实验 课后作业

1、请提交《离心泵性能实验》实验报告。报告要完整,包含:实验目的与内容,实验原理,实验装置(要有图示),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数据记录表(有多少实验项目,测量多少组数据都需要在表格里面展示出来),思考题。 本实验思考题:教材P50,思考题1、2、4

第四章 传热

4.1 传热概述随堂测验

1、在房间中利用火炉进行取暖时,其传热方式为; A 传导和对流 B 传导和辐射 C 对流和辐射 D 不确定
A、传导和对流
B、传导和辐射
C、对流和辐射
D、不确定

2、保温瓶口用软木塞盖着,以减小_______传热,瓶胆夹层里抽真空以减小______传热,镀银的光亮表面以减小________传热。

4.2 热传导随堂测验

1、一般说来________的导热率最大,___________的导热率最小。

2、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率愈大,则该壁面的热阻就愈______,其两侧的温度差愈_______。

3、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b1>b2>b3,导热率λ1<λ2<λ3。在稳定传热过程中,各层的热阻R1__ R2 __R3,各层导热速率Q1 __ Q2 __Q3。

4、多层圆筒壁稳定导热中,若某层的热阻最大,则该层两侧的温差_______;若某层的平均导热面积最大,通过该层的热流密度_____________。

5、为了使多层圆筒壁的绝热效果更好,在绝热层厚度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导热系数_____的材料放在内层,使总热阻增大,热损失_____。

6、保温瓶口用软木塞盖着,以减小_______传热,瓶胆夹层里抽真空以减小______传热,镀银的光亮表面以减小________传热。

4.3 对流传热概述随堂测验

1、蒸汽管道的保温层愈厚,则热损失愈小,这种说法 。 A 正确 B 不正确 C 保温层直径d>d临界时正确 D 保温层直径d<d临界时正确
A、正确
B、不正确
C、保温层直径d>d临界时正确
D、保温层直径d<d临界时正确

2、在流体与间壁间的换热过程中,计算式dQ =a·dA·Δt中,Δt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4.4 传热过程计算随堂测验

1、在一列管换热器中,用水冷凝某有机蒸汽,蒸汽温度为50℃,凝液在饱和温度下排出,水温由25℃升至40℃,此时Δtm=__________。 A) 25℃ B) 10℃ C) 16.4℃ D) 17.5℃
A、A) 25℃
B、B) 10℃
C、C) 16.4℃ D) 17.5℃
D、D) 17.5℃

2、当换热器中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一定时(均无相变),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Dtm并<Dtm逆<Dtm折 B Dtm逆=Dtm并=Dtm折 C Dtm并<Dtm逆=Dtm折 D Dtm并< Dtm逆 >Dtm折
A、A Dtm并<Dtm逆<Dtm折
B、B Dtm逆=Dtm并=Dtm折
C、C Dtm并<Dtm逆=Dtm折 D Dtm并< Dtm逆 >Dtm折
D、D Dtm并< Dtm逆 >Dtm折

3、在反应器的单根冷却蛇管内通冷却水,其进出口温度分别为t1、t2,蛇管外有热流体稳定流过,借搅拌器作用,使热流体保持均匀温度T(T为热流体出口温度),如冷却蛇管长度增加一倍,其它条件不变,问出口水温t2应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A、A) 增大
B、B) 减小
C、C) 不变
D、D) 不一定

4、利用水在逆流操作的套管换热器中冷却某物料,要求热流体温度T1、T2及流量Wh不变。今因冷却水进口温度t1增高,为保证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冷却水的流量Wc,其结果________。 A) K增大,Δtm不变 B) Q不变,Δtm下降,K增大 C) Q不变,K增大,Δtm不确定 D) Q增大,Δtm下降
A、A) K增大,Δtm不变
B、B) Q不变,Δtm下降,K增大
C、C) Q不变,K增大,Δtm不确定
D、D) Q增大,Δtm下降

5、套管冷凝器的内管走空气,管间走饱和水蒸气,如果蒸汽压力一定,空气进口温度一定,当空气流量增加时: A、传热系数K应增大,空气出口温度减小,壁温略有减小 B、传热系数K应减小,空气出口温度减小,壁温略有减小 C、传热系数K应增大,空气出口温度减小,壁温增大 D、传热系数K应增大,空气出口温度增大,壁温略有减小
A、传热系数K应增大,空气出口温度减小,壁温略有减小
B、传热系数K应减小,空气出口温度减小,壁温略有减小
C、传热系数K应增大,空气出口温度减小,壁温增大
D、传热系数K应增大,空气出口温度增大,壁温略有减小

6、某套管换热器,管间用2′105Pa(绝)的饱和水蒸气将管内作湍流流动的一定流量的空气由20℃加热至80℃,若将管间加热蒸汽压力提高到2.5′105Pa(绝)而其它条件不变(包括空气出口仍为80℃),则能加热的空气流量将为原来的 。 A 1.71倍 B 1.113倍 C 1.25倍 D 0.99倍 饱和水蒸气性质为: 压力(Pa) 2′105 2.5′105 温度(℃) 120.2 127.2
A、A 1.71倍
B、B 1.113倍
C、C 1.25倍
D、D 0.99倍

7、某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使空气温度由20℃升至80℃,现需空气流量增加为原来的2倍,若要保持空气进、出口温度不变,则此时的传热温差应为原来的_____________。 A 1.149倍 B 1.74倍 C 2倍 D 不变
A、A 1.149倍
B、B 1.74倍
C、C 2倍
D、D 不变

8、对于间壁式换热器:WhCph(T1-T2)=Wccpc(t2-t1)=KADtm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 、 。

9、在Q=WcpDt中,Dt表示 。 在dQ=a·dA·Dt中,Dt表示 。 在Q= ADt中,Dt表示 。 在Q=KADtm中,Dtm表示 。

4.5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随堂测验

1、某一套管换热器用管间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设饱和水蒸气温度为100℃,空气进口温度为20℃,出口温度为80℃,问此套管换热器内管壁温应是________。 A 接近空气平均温度 B 接近饱和水蒸气和空气的平均温度 C 接近饱和水蒸气温度 D 接近空气出口温度
A、A 接近空气平均温度
B、B 接近饱和水蒸气和空气的平均温度
C、C 接近饱和水蒸气温度
D、D 接近空气出口温度

2、在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下面两项判断是否正确: 甲、传热管的壁温将接近加热蒸汽温度; 乙、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将接近空气侧的对流给热系数。 A) 甲乙均对 B) 甲乙均不对 C) 甲对,乙 不对 D) 乙对,甲不对
A、A) 甲乙均对
B、B) 甲乙均不对
C、C) 甲对,乙 不对
D、D) 乙对,甲不对

3、有一列管换热器,由38根F25′2.5mm无缝钢管组成,某有机蒸汽在管外冷凝,管内通冷却水,水流速0.5m/s,相应的Re=104及对流给热膜系数为a,当水流量减为一半时,对流给热膜系数改变为a¢,则 。 A) a¢ =(1/2)0.8a B) a ¢>(1/2)0.8a C) a¢ <(1/2)0.8a D) 不一定
A、A) a¢ =(1/2)0.8a
B、B) a ¢>(1/2)0.8a
C、C) a¢ <(1/2)0.8a
D、D) 不一定

4、某列管换热器,管间为饱和水蒸气冷凝,凝液层流流动。若饱和蒸汽温度与壁温之差增加一倍时,传热速率将增加为原来的_____________。 A 2-1/4倍 B 23/4倍 C 21/4倍 D 21/3倍
A、A 2-1/4倍
B、B 23/4倍
C、C 21/4倍
D、D 21/3倍

5、蒸汽冷凝时的热阻_______。 A 决定于汽膜厚度 B 决定于液膜厚度 C 决定于汽膜和液膜厚度 D 主要决定于液膜厚度,但汽膜厚度也有影响
A、A 决定于汽膜厚度
B、B 决定于液膜厚度
C、C 决定于汽膜和液膜厚度
D、D 主要决定于液膜厚度,但汽膜厚度也有影响

6、沸腾传热的的过热度增大,其给热系数_________。 A 增大 B 减小 C 只在某范围变大 D 沸腾传热系数与过热度无关
A、A 增大
B、B 减小
C、C 只在某范围变大
D、D 沸腾传热系数与过热度无关

7、定性温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流给热过程的特征尺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流给热包括滞流内层中的________传热和流体主体中的_____________传热。

10、在无相变的对流给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________,减少热阻的最有效的措施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估计列管式换热器中金属管壁的温度tw,壳程为100℃的饱和水蒸气冷凝。 A 管程流体是平均温度为40℃的空气,tW约为 ℃; B 管程流体是平均温度为40℃的水,水的对流给热系数为2000W/(m2?℃),基于内面积的总传热系数Ki=1600W/(m2?℃),tW约为 。

12、水蒸气冷凝时的α比气体无相变时的α大得多,其原因是气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蒸汽冷凝,其凝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只有_______________才有热阻。

13、水蒸气冷凝时的α比水湍流时的α______。其原因是蒸汽冷凝时________集中在液膜中,饱和蒸汽本身_____热阻,而液膜又较薄,故水蒸气冷凝时的热阻_______水湍流流动时的热阻。

4.7 换热器随堂测验

1、在以下换热器中,最能适应在低R e获得湍动的换热器是_____。 A 列管换热器 B 螺旋板式换热器 C 板式换热器 D 套管换热器
A、A 列管换热器
B、B 螺旋板式换热器
C、C 板式换热器
D、D 套管换热器

2、一管壳式换热器,管内走液体,管间走蒸汽,由于液体入口温度下降,在流量不变情况下,仍要达到原来的出口温度t,此设备已不允许再提高蒸汽压力强度,采取简便有效措施______。 A 管内加扰流内件 B 提高壳程数 C管外加翅片 D开大蒸汽阀门
A、A 管内加扰流内件
B、B 提高壳程数
C、C管外加翅片
D、D开大蒸汽阀门

3、在列管换热器顶盖中安装隔板,使流体折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以提高K值。

传热实验单元测验

1、实验开始前,要检查蒸汽发生器中的水位,使液位保持在()
A、1/2~2/3
B、2/3至最高位
C、1/2至最高位
D、任意水位

2、传热实验中,在通入饱和蒸汽进套管间时要排出不凝性气体,这是因为()
A、不凝性气体存在,可能会引起爆炸;
B、不凝性气体存在,会使蒸汽的传热系数大大降低;
C、不凝性气体存在,会使空气的传热系数大大降低;
D、不凝性气体存在,会使蒸汽的传热系数升高

3、传热实验中,空气侧的璧温接近()
A、蒸汽温度
B、管内空气温度
C、室温
D、不确定

4、本实验对数据进行关联采用()坐标系
A、直角坐标系
B、单对数坐标系
C、双对数坐标系
D、任意坐标系

5、实验过程中,蒸汽发生器的补水阀处于()状态,不凝气体阀门处于()状态
A、常开,常开
B、关闭,微开
C、常开,关闭
D、关闭,关闭

6、本实验的传热准数关联式适用条件是()
A、流体无相变;
B、在圆形直管内流动;
C、作强制湍流
D、作层流或者湍流流动

7、本实验物性参数的查取,依据的是空气进口温度

传热实验 课后作业

1、请提交《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实验报告。报告要完整,包含:实验目的与内容,实验原理,实验装置(要有图示),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数据记录表(有多少实验项目,测量多少组数据都需要在表格里面展示出来),思考题。 本实验思考题:教材P58-59,思考题1、2、3

实验四 板框过滤实验

板框过滤实验单元测验

1、本实验采用碳酸钙的悬浮液,其配置浓度应为()
A、5%~10%;
B、8%~10%;
C、3%~5%;
D、1%~3%。

2、配置悬浮液时,应该在()条件下开启搅拌
A、高转速
B、中等转速
C、较低转速
D、不确定

3、数据记录开始前,计量筒的液面应在()
A、零刻度线
B、最低位置
C、最高位置
D、任意位置

4、恒压过滤时,随着时间的增加,过滤速度()
A、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不确定

5、通过旁路调节阀增大过滤的压力,实验拟合得到的过滤常数K()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6、若实验配制的悬浮液浓度增大,实验得到的K值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7、过滤时,板与框可以装反。

8、恒压过滤实验中,△q取值越小越好。

实验四:板框过滤实验 课后作业

1、请提交《板框过滤实验》实验报告。报告要完整,包含:实验目的与内容,实验原理,实验装置(要有图示),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数据记录表(有多少实验项目,测量多少组数据都需要在表格里面展示出来),思考题。 本实验思考题:教材P54,思考题1、4、5

实验五 精馏实验

精馏实验 单元测验

1、(单选)精馏操作能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主要依据是()
A、各组分的沸点不同;
B、各组分的含量不同;
C、各组分的挥发度不同;
D、各组分的溶解度不同

2、(单选)以下不是全回流操作特点的是()
A、F=D=W=0
B、回流比为达到分离要求的最小回流比
C、所需的理论板数最少
D、塔内上升的蒸汽量与下降的液体量处处相等

3、(单选)部分回流实验时,维持塔釜液面恒定的目的是()
A、防止加热装置被烧坏;
B、为了使精馏塔的操作稳定;
C、为了使釜液在釜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D、为了使塔釜与相邻塔板间有足够的分离空间

4、(单选)本实验测量塔顶、塔釜液体组成,采用的是()
A、阿贝折光仪
B、液相色谱仪
C、气象色谱仪
D、质谱仪

5、(单选)本实验采用的塔设备类型是()
A、筛板塔
B、泡罩塔
C、填料塔
D、不确定

6、筛板塔只能用来做精馏实验,填料塔只能用来做吸收实验。

7、回流是精馏进行的必要条件,若无回流,精馏不能实现。

8、为了保证塔的正常操作,任何情况下,塔板最好不要漏液。

精馏实验 课后作业

1、请提交《精馏实验》实验报告。报告要完整,包含:实验目的与内容,实验原理,实验装置(要有图示),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数据记录表(有多少实验项目,测量多少组数据都需要在表格里面展示出来),思考题。 本实验思考题:教材P62-63,思考题1、2、3

2、请提交《精馏实验》实验报告。报告要完整,包含:实验目的与内容,实验原理,实验装置(要有图示),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数据记录表(有多少实验项目,测量多少组数据都需要在表格里面展示出来),思考题。 本实验思考题:教材P62-63,思考题1、2、3

实验六 流化床干燥实验

流化床干燥实验 单元测验

1、(单选)本实验属于()干燥过程
A、间歇
B、连续
C、恒速
D、不确定

2、(单选)本实验所采用的干燥器属于()
A、厢式干燥器
B、洞道干燥器
C、流化床干燥器
D、转筒干燥器

3、(单选)干燥速率是()
A、被干燥物料中液体的蒸发量随时间的变化率
B、被干燥物料中液体的蒸发量随温度的变化率
C、被干燥物料单位表面积液体的蒸发量随时间的变化率
D、被干燥物料单位表面积液体的蒸发量随温度的变化率

4、(单选)干燥实验中,提高空气的进口温度,则干燥速率()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5、(单选)干燥实验中,提高空气的进口湿度,则干燥速率()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6、空气的湿球温度一般高于干球温度。

7、旋风分离器的作用是除去干燥物料的粉尘。

8、向干燥器加入物料时,风机必须关闭。

流化床干燥实验 课后作业

1、请提交《流化床干燥实验》实验报告。报告要完整,包含:实验目的与内容,实验原理,实验装置(要有图示),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数据记录表(有多少实验项目,测量多少组数据都需要在表格里面展示出来),思考题。 本实验思考题:教材P73,思考题2、3、4

实验七 萃取实验

萃取实验

1、请提交《萃取实验》实验报告。报告要完整,包含:实验目的与内容,实验原理,实验装置(要有图示),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数据记录表(有多少实验项目,测量多少组数据都需要在表格里面展示出来),思考题。 本实验思考题:教材P75,思考题1、2、3

实验八 流量计的标定实验

流量计的标定实验

1、请提交《流量计的标定实验》实验报告。报告要完整,包含:实验目的与内容,实验原理,实验装置(要有图示),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数据记录表(有多少实验项目,测量多少组数据都需要在表格里面展示出来),思考题。 本实验思考题:1、为什么要对流量计进行标定? 2、流量系数C与哪些因素有关? 3、孔板流量计与文丘里流量计比较,各有什么优缺点?

学习通化工原理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巩固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化工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实验内容

化工原理实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物性测定实验
  • 传热传质实验
  • 反应工程实验
  • 化工装备实验

物性测定实验

物性测定实验主要是通过实验测定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密度、粘度、流变性、表面张力、折射率等等。在实验中,通常会使用一些常见的实验仪器,如数显密度计、旋转粘度计、表面张力仪、折射仪等等。

传热传质实验

传热传质实验是化学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实验内容之一,主要是研究物质在热传递和质传递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在实验中,学生会学习并使用一些常见的传热传质实验仪器,如传热板、传热管、传质管等等。

反应工程实验

反应工程实验是化工原理实验中最为复杂和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主要是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规律。在实验中,学生会学习并使用一些常见的反应工程实验仪器,如搅拌反应釜、定压反应釜、加热反应釜等等。

化工装备实验

化工装备实验是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主要是研究和掌握常见的化工装备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包括分离设备、传输设备、储存设备等等。在实验中,学生会学习并使用一些常见的化工装备实验仪器,如离心机、过滤器、计量泵等等。

实验注意事项

化工原理实验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需要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安全第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 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要求。
  • 实验时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 实验后要认真清洗和维护实验仪器,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卫生。

实验所需知识和技能

化工原理实验是一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课程,主要需要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 基本化学理论知识,如化学反应动力学、热力学等等。
  • 常见的化工装备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 实验报告的撰写和表达能力。

结语

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通过实验,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以后从事化工相关工作打好基础。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实验内容,不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