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26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中国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_1期末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18 min read

中国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_1期末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单元测试

1、中国植物()是大学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的共同法则?
A、优胜劣汰
B、园艺育种业答适者生存
C、学期弱肉强食
D、末答生存竞争

2、案慕案对于园艺植物来说,课课提高()的后作重要性常常超过增加产量。
A、中国植物品质
B、大学抗逆性
C、园艺育种业答抗虫性
D、学期抗病性

3、末答园艺植物育种学是案慕案研究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和方法的科学。
A、课课原理
B、途径
C、过程
D、实践

4、达尔文认为,进化取决于以下几个基本要素,分别是()。
A、遗传
B、变异
C、选择
D、繁殖

5、品种的适应性仅包含对一定地区气候、土壤、病虫害和某种逆境的适应。

6、品种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有其在植物分类上的归属。

7、特异性是指作为一个品种,至少有两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的标志形状。

第二章 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和品种类别

第二章单元测试

1、无性繁殖植物尽管材料多种多样,但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繁殖过程中都不经过基因()。
A、重组
B、复制
C、突变
D、交换

2、下列园艺植物属于块茎繁殖的是()。
A、马铃薯
B、姜
C、山药
D、蒜

3、下列哪些植物的繁殖器官为鳞茎?
A、蒜
B、百合
C、仙客来
D、郁金香

4、雌蕊接受同一花朵的花粉叫作自由授粉。

5、常自花授粉植物是指那些有自花授粉习性,但花器结构不太严密,从而发生部分异花授粉的植物。

6、自由授粉植物在花器结构和开花授粉习性方面和典型的异花授粉植物不同。

7、用遗传上杂合的亲本在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特定组合的一代杂种群体叫作杂交种品种。

8、营养系品种通过无性繁殖保持品种内个体间高度一致,但是它们在遗传上和杂交种品种一样是高度杂合的。

9、纯育品种由遗传背景相同和基因型纯合的一群植物组成,包括有性繁殖植物从杂交育种、突变育种中经系谱法育成的品种。

10、有性繁殖是指经过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繁殖后代的方式。

11、不同种类植物根据他们在自然情况下主要的授粉方式分为自花授粉植物和()。

第三章 育种对象和目标

第三章单元测试

1、育种者掌握的或者可以利用的种质资源是制定育种()的重要依据。
A、目标
B、程序
C、方法
D、策略

2、园艺产品的品质按产品用途和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下列哪几项?
A、感官品质
B、营养品质
C、加工品质
D、贮运品质

3、群体遗传变异越丰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潜力越小。

4、园艺植物的成熟期、抗逆性、对病虫害的抗耐性等目标性状是不同地区、种类的共同要求。

5、作为目标性状的抗逆性常常不是单纯的追求抗逆程度,而是和产量、品质等其他因素相结合,要求在某种逆境条件下保持相对稳定的产量和品质。

6、制定园艺植物的育种目标只要着眼于现实和近期内发展需要即可。

7、制定育种目标时,要处理好目标性状和非目标性状之间的关系。

8、制定育种目标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组成性状上,而且尽可能提出数量化的可以检验的客观指标。

9、园艺植物的利用方式、人们嗜好要求的多样性以及多以鲜活方式供应市场等特点决定了它们育种目标的()。

第四章 种质资源

第四章单元测试

1、资源()是这个种质资源工作的首要环节。
A、收集
B、评价
C、利用
D、整理

2、评价容易计数和测量的性状如果径、叶长、节间长以及比值性状如果形指数、叶形指数等,通常采用哪种评价方法?
A、极差评价法
B、选择归类评价法
C、状态归类评价法
D、参照品种典型评价法

3、种质资源根据育种目标利用特点可以分为下列哪几类?
A、主栽品种
B、地方品种
C、原生种和原始栽培类型
D、近缘种
E、育种材料

4、用于保存种子的保存库有以下几种类型?
A、短期库
B、中期库
C、长期库
D、永久库

5、离题试管保存技术最适于保存下列哪些种类的种质资源?
A、顽拗性种子
B、水生植物
C、无性繁殖植物
D、有性繁殖植物

6、种质资源和品种资源实际上是同一概念。

7、IPGRI是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的英文简称。

8、地方品种是指那些没有经过现代育种手段改进的,在局部地区栽培的品种,还包括那些过时的或零星分布的品种。

9、就地保存是指在资源植物的产地,通过保护其生态环境达到保存资源的目的。

10、所有植物的种子通过适当降低含水量、降低贮存温度都可以显著延长其贮存时期。

11、种质资源和矿产资源、林木资源等其他自然资源主要不同点在于权衡资源的丰度,不在于蕴藏的数量和质量,而在于其遗传的()。

12、现在的栽培作物都是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分别陆续从相应的()植物演化而成。

第五章 引种

第五章单元测试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一下哪几部分构成? 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等4个基本成分构成。
A、生产者(绿色植物)
B、消费者(动物)
C、分解者(腐生生物)
D、无机环境

2、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的区别在于引种过程中是否发生了某种适应性遗传变异。

3、无性繁殖植物的驯化引种要引入枝\芽或其他无性繁殖材料。

4、对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破坏的重要原因是人类滥伐森林、破坏草原湿地、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发展城市工业造成的大面积污染等。

5、环境中的诸多生态因子具有等值性和不可替代性,但通常都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因子,对某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繁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6、冬季绝对低温是南种北引的关键生态因子,高温是植物南引的主要限制因子。

7、凡是对日照长短反应敏感的种类和品种,通常在经度相近的区间引种为宜。

8、不同园艺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有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之分,桃、杜鹃、兰花等为典型的阴性植物。

9、植物的适应性和现在分布区的生态环境有关,和它历史上经历的生态环境关系不大。

10、寒富苹果和阳光玫瑰葡萄都是引进品种。

第六章 选择育种

第六章单元测试

1、根据选择的效应,选择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稳定性选择
B、正产化选择
C、单向性选择
D、分裂性选择
E、平衡性选择

2、选择育种中的性状选择方法包括哪些?
A、分项累进淘汰法
B、分次分期淘汰法
C、多次综合评比法
D、加权评分比较法
E、限值淘汰法

3、远在人类开展杂交育种以前,所有作物的品种都是通过选择育种途径创造出来的。

4、在选择育种工作中,除芽变选种可对变异枝条进行选择外,一般都是对植株进行选择。

5、选择时,目标性状的入选标准越高越好。

6、木本植物的有性世代较长,因此多世代的选择育种方法在应用上收到明显限制。

7、质量性状通常由一对或少数几对主基因控制,表型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选择效果一般。

8、育种实践中通常通过增大群体容量的方式来增加变异幅度,为那些频率较小的类型提供表现的机会。

9、芽变经常发生以及变异的多样性,使芽变成为各类园艺植物产生新变异的丰富源泉。

10、芽变性状都能在有性过程中遗传。

11、实生繁殖中的‘实’指的是栽培学意义上的果实。

12、与有性繁殖园艺植物的单株选择法一样,实生选种也可进行多代有性繁殖。

13、选择能使群体内一部分个体产生后代,其余个体因受淘汰而不能产生或较少产生后代,所以,选择的实质就是()。

14、园艺植物营养系品种内,由种种环境因素造成的不能遗传的彷徨变异,叫作()。

15、体细胞突变最初仅发生于个别细胞。就发生突变的个体、器官或组织来说,它只是由突变和未突变细胞组成的()。

第七章 常规杂交育种

第七章单元测试

1、杂交的遗传基础是()。
A、基因重组
B、分离变异
C、减数分裂
D、配子结合

2、远缘杂交是指属以上类型之间的杂交。

3、如果2个亲本的花期不遇,则用开花晚的材料作父本,开花早的材料作母本。

4、根据杂交亲本亲缘关系的远近,杂交又可分为()和远缘杂交。

5、两亲杂交中,一个亲本连续杂交多次称为()。

6、参加杂交的亲本是3个或3个以上的杂交叫()。

7、参加杂交的亲本先两两配成单杂交种,然后将两个单杂交种杂交,这种杂交方式叫作()。

8、为了使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有用性状也得到充分利用,一般应以具有较多优良性状的亲本作()。

9、隔离的目的是防治隔离范围外的花粉混入,隔离的方法大致分为空间隔离、器械隔离和()。

10、经长期贮藏或从外地寄来的花粉,在杂交前应先检验花粉的()。

11、授粉是将花粉传播到()上的操作过程。

第八章 优势杂交育种

第八章单元测试

1、以下哪些是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方法?
A、蕾期授粉
B、盐水处理
C、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D、无性繁殖

2、核基因雄性不育包括哪些遗传类型?
A、单基因隐性
B、单基因显性
C、核基因互作
D、复等位基因

3、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非等位基因间的显性效应。

4、优势杂家育种每年从种子田甚至生产田内去杂去劣后混合收获种子,即可共下一年使用。

5、由于一般的自交系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活力衰退,单交种的杂交制种产量较低。

6、人工去雄制种法适用于花器官较大、单花结籽多的作物。

7、自交不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现象,叫自交不亲和。

8、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由细胞质基因控制。

9、选育自交系的目的是使杂交亲本的基因型趋于()。

10、决定F1杂种优势的非加性效应,只有在基因型处于()状态才能表现出来。

11、优势杂交育种中,为方便在苗期淘汰假杂种,以具有苗期隐性性状的亲本作()。

第九章 营养系杂交育种

第九章单元测试

1、无性繁殖作物大多是多年生()。
A、异花授粉植物
B、自花授粉植物
C、自由授粉植物
D、常自花授粉植物

2、由于性细胞仅发源于梢组织发生层的第()层,所以嵌合体品种的表现型和配子的基因型常常不完全一致,甚至完全不一致。
A、二
B、一
C、三
D、四

3、下列哪些作物种类适用营养系杂交育种?
A、果树
B、花木
C、宿根、球根花卉
D、无性繁殖的蔬菜

4、营养系杂种选择一般包括几个阶段?
A、种子阶段
B、苗期阶段
C、成年阶段
D、营养系阶段

5、营养系杂交育种通过有性杂交综合亲本的优良性状,用无性繁殖保持品种的同型杂合,同时利用亲本的加性和非加性效应。

6、营养系品种遗传值中加性效应占有较大比重。

7、果树品种间果实的大小、含糖量的高低,花卉品种间花冠的大小、花期的长短等属于非连续变异。

8、营养系品种的实生后代,由于个体间遗传背景变异复杂,常导致主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发生异常分离。

9、营养系品种由于长期的无性繁殖的影响,有性繁殖能力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

第十章 远缘杂交育种

第十章单元测试

1、以下哪些是内部隔离的表现。
A、地理隔离
B、季节隔离
C、受精障碍
D、杂种夭折

2、以下哪些是远缘杂交不亲和的表现?
A、花粉不能在异种柱头上萌发。
B、花粉能萌发,但花粉管不能伸入花柱。
C、花粉管长度不够,不能到达子房。
D、雌雄配子不能结合受精而形成合子。

3、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方法有哪些?
A、探索有利于克服难配性的亲本选择和组配。
B、染色体加倍法。
C、桥梁亲本法。
D、多父本混合授粉。

4、远缘杂种夭亡的表现有哪些?
A、受精后幼胚不能发育或中途停止发育。
B、能形成幼胚,但幼胚畸形、残缺不全。
C、幼胚完整,但缺少或极少胚乳。
D、不能产生有生活力的雌雄配子。

5、利用远缘杂交可以把异种(属)的抗性基因导入栽培品种。

6、远缘杂交为利用杂种优势创造新的雄性不育系。

7、巨峰葡萄属于远缘杂交种。

8、远缘花粉在远亲雌性器官内不能正常发育,但有时能诱导(),产生母本单倍体。

9、远缘杂交由于亲本间遗传差异大,在育性正常的情况下常比一般品种间杂交有更强的()。

第十一章 倍性育种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

1、下列哪项不是植物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A、结实率鉴定
B、形态鉴定
C、气孔鉴定
D、花粉粒鉴定

2、人工理化诱变多倍体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A、物理诱变
B、化学诱变
C、组织培养
D、远缘杂交

3、单倍体的获得方法有哪些?
A、远缘花粉刺激孤雌生殖
B、人工理化处理诱导孤雌生殖
C、花药、花粉培养
D、离体雌核发育

4、所有多倍体植物都表现出巨大性的特点。

5、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植株具有对极端环境条件较大的耐受力。

6、多倍化后迅速发生的重组过程,使多倍体基因组在结构和遗传特性等方面不是表现为祖先基因组特点的简单相加,而是表现出许多非孟德尔式的遗传变异。

7、三倍体植物的最大特点是无籽性。

8、不同倍性的植物之间通常存在生殖隔离,而将低倍性亲本多倍化后可以克服此障碍。

9、体细胞中含有三组或三组以上染色体的生物统称为()。

10、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称作()。

11、诱变多倍体的化学药剂中应用最广泛的是()。

12、胚乳是一种性质独特的组织,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胚乳是由一个雄核和两个雌核融合而成的()。

13、来自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细胞中,只有一组染色体称为()。

第十四章 新品种的审定、保护与繁育推广

第十四章单元测试

1、品种审定和登记备案的依据是()。
A、品种试验
B、品种栽培
C、品种推广
D、品种选育

2、报审或登记备案的品种应具备什么条件?
A、在产量上要求高于当地的主要推广品种10%以上
B、或经统计分析增产显著,其他性状与对照相当
C、或产量虽与对照相近,但品质,成熟期,抗性等有一项乃至多项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品种
D、具备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

3、品种推广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A、大众媒介传播
B、农业行政部门有组织的推广
C、育种者通过生产单位、专业户布点推广
D、利用互联网传播

4、根据2000年12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我国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实行品种审定制度。

5、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葡萄属于主要农作物。

6、大部分园艺作物属于非主要农作物。

7、应当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未经审定通过的,不得发布广告,不得经营推广。

8、植物新品种的育成凝结着育种者的智慧,因此它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9、在园艺作物的生产中,品种退化是经常发生和普遍存在的现象。

10、在种子的收获,接穗的采集,种苗的生产和调运等过程中,由于工作上的疏忽,致使其他品种混入,从而造成品种混杂叫做生物学混杂。

第十二章 诱变育种

第十二章单元测试

1、下列哪些是诱变育种的优点?
A、改良多基因控制的性状。
B、改良单基因控制的性状。
C、改变植物有性交配的亲和性。
D、缩短营养系品种育种年限。

2、下列哪些属于物理诱变?
A、辐射诱变
B、离子注入
C、太空诱变
D、诱变剂诱变

3、离子注入可产生哪些效应?
A、染色体结构的畸变。
B、落后染色体的产生。
C、DNA链的断裂。
D、碱基缺失。

4、太空诱变利用的太空环境包括哪些?
A、高真空
B、微重力
C、强辐射
D、交变磁场

5、辐射可产生哪些染色体畸变?
A、断裂
B、缺失
C、倒位
D、易位
E、重复

6、辐射对DNA的作用有哪些?
A、氢键的断裂
B、糖与磷酸基之间的断裂
C、形成嘧啶二聚体
D、各种交联现象

7、诱变育种采用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或复合因素诱发基因突变,但不能突破原有基因和基因库的限制。

8、虽然人工诱变能大幅度提高突变频率,但有力突变的频率较低。

9、极端低温会诱发突变。

10、高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会引起植物体细胞无性系的变异。

11、种子是无性繁殖植物辐射育种使用最普遍的照射材料。

12、枝条、块茎、鳞茎、球茎等器官是无性繁殖园艺植物辐射育种常用的材料。

13、辐射花粉和子房的最大优点是很少产生嵌合体。

第十三章 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第十三章单元测试

1、下列哪项是基于PCR的分子标记技术?
A、SSR
B、RFLP
C、VNTR
D、SNP

2、基因工程育种的主要步骤包括:
A、目的基因的分离和重组
B、遗传转化
C、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D、安全性评价

3、影响植物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A、植物种类与转化方法
B、外植体种类和生理、生化状态
C、再生方式
D、抗性标记基因的种类

4、转基因植株的鉴定方法包括哪些?
A、DNA分子鉴定
B、RNA分子鉴定
C、蛋白质分子鉴定
D、目的基因性状的鉴定

5、与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等遗传标记相比,DNA分子标记的优越性表现为哪些优势?
A、稳定性
B、共显性
C、多态性强
D、数量丰富

6、分子标记在育种上的应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A、构建遗传图谱
B、品种鉴定
C、辅助选择育种
D、进化分析

7、与农杆菌介导法相比,基因枪法克服了农杆菌介导法存在的寄主限制,而且成本较低。

8、植物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密的设计,经过体外()重组和转移等技术,有目的地改造植物种性,使现有物种在较短时间内趋于完善,创造出新种质的过程。

9、目前植物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包括()和基因枪法。

10、分子标记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特征的DNA片段,它直接反映基因组DNA间的差异。分子标记属于()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