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4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物理化学(1)_1课后答案(慕课2023完整答案)

87 min read

mooc物理化学(1)_1课后答案(慕课2023完整答案)

第一章 气体

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随堂测验

1、物理完整在温度、化学容积恒定的课后容器中,含有A和B两种理想气体,答案答案这时A的慕课分压和分体积分别是pA和pB。若在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物理完整理想气体C,问和的化学变化为( )。
A、课后pA和VA都变大
B、答案答案pA和VA都变小
C、慕课pA不变,物理完整VA变小
D、化学pA变小,课后VA不变

气体单元测试

1、答案答案在温度T、慕课容积V都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和B两种理想气体,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压和分体积分别为nA,pA,VA和nB,pB,VB容器中的总压为p。试判断下列公式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B、
C、
D、

2、已知氢气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分别为,。有一氢气钢瓶,在298 K时瓶内压力为,这时氢气的状态为( )。
A、液态
B、气态
C、气-液两相平衡
D、无法确定

3、在一个绝热的真空容器中,灌满373 K和压力为101.325 kPa的纯水,不留一点空隙,这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 )。
A、等于零
B、大于101.325 kPa
C、小于101.325 kPa
D、等于101.325 kPa

4、真实气体在如下哪个条件下,可以近似作为理想气体处理( )。
A、高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高温、低压
D、低温、高压

5、在298K时,地面上有一个直径为1m的充了空气的球,其压力为100kPa,将球带至高空,温度降为253K,球的直径胀大到3m,此时球内的压力为( )。
A、33.3KPa
B、9.43KPa
C、3.14KPa
D、28.3KPa

6、在298 K时,往容积相等的A、B两个抽空容器中分别灌入100g和200g水,当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的水蒸汽压力分别为和,则两者的关系为( )。
A、
B、
C、
D、无法确定

7、某体积恒定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温度为300 K的气体,现在保持压力不变,要将气体赶出1/6,需要将容器加热到的温度为360K

8、实际气体的压力(p)和体积(V)与理想气体相比,分别会发生正偏差

9、在一个恒温,容积为2dm3的真空容器中,依次充入温度相同、始态为100 kPa,2 L的N2(g)和200 kPa,1 L的Ar(g),设两者形成理想气体混合物,则容器中的总压力为200kPa

10、在273 K,101.325 kPa时,摩尔质量为154的CCl4(l)的蒸气可以近似看作为理想气体,则气体的密度为3.44g/L

气体作业

1、傅献彩教材P60 4

2、傅献彩教材P60 11

气体作业9.9

1、

2、

3、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2.2热力学基本概念和术语随堂测验

1、因为ΔU=QV,ΔH=Qp,所以QV,Qp 是特定条件下的状态函数。

2.3 热力学第一定律随堂测验

1、对应于某一状态,热力学能只有一个数值,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值

2、对应于某一状态的热力学能是可以直接测定的

2.4 恒容热、恒压热、焓及焦耳实验随堂测验

1、在等压下,用机械搅拌某绝热容器中的液体,是液体的温度上升,这时ΔH=Qp=0

2、某一化学反应在烧杯中进行,热效应为Q1,焓变为ΔH1。如将化学反应安排成反应相同的可逆电池,使化学反应和电池反应的始态和终态形同,这时热效应为Q2,焓变为ΔH2,则ΔH1=ΔH2。

2.5 摩尔热容随堂测验

1、理想气体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过程的功,都可用公式计算,则这两种过程的功是一样的

2、某理想气体的γ =Cp/CV =1.40,则该气体为单原子分子

2.6 相变焓、溶解焓、稀释焓随堂测验

1、1 mol 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分别经历:(1)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真空蒸发,变成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气,则(1)和(2)过程对环境做功相同

2.7 化学反应焓变随堂测验

1、298.15 K,乙烷(g)的

2.8 标准摩尔反应焓变的计算随堂测验

1、标准摩尔反应焓变可以由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得到。

2.9 反应焓变与温度的关系—Kirchhoff定律及绝热过程随堂测验

1、绝热过程的功,无论是否可逆与否,均可用表示。

2.10 可逆过程随堂测验

1、节流膨胀是等焓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单元测试

1、有一高压钢筒,打开活塞后气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力与筒外压力相等时关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将( )。
A、降低
B、不变
C、升高
D、无法判定

2、在一个密闭绝热的房间里放置一台电冰箱, 将冰箱门打开, 并接通电源使其工作, 过一段时间之后, 室内的平均气温将如何变化( )?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不一定

3、凡是在孤立系统中进行的变化,其ΔU和ΔH的值一定是( )。
A、ΔU > 0,ΔH > 0
B、ΔU = 0 ,ΔH = 0
C、ΔU < 0,ΔH < 0
D、ΔU = 0,ΔH不确定

4、某气体的状态方程pVm= RT+bp(b是大于零的常数),此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温度将(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一定

5、欲测定有机物燃烧热Qp,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行,实测得热效应为QV ,公式 Qp= QV + ΔngRT 中的Δn为( )。
A、生成物与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之差
B、生成物与反应物中气相物质的量之差
C、生成物与反应物中凝聚相物质的量之差
D、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总热容差

6、石墨(C)和金刚石(C)在 298 K ,标准压力下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分别为-393.4 kJ·mol-1和-395.3 kJ·mol-1,则金刚石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金刚石, 298 K)为( )。
A、-393.4 kJ/mol
B、-395.3 kJ/mol
C、-1.9 kJ/mol
D、1.9 kJ/mol

7、一定量的水,从海洋蒸发变为云,云在高山上变为雨、雪,并凝结成冰。冰、雪熔化变成水流入江河,最后流入大海,一定量的水又回到始态。问历经整个循环,水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均为零。

8、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一定量氢气和氧气从四种不同的途径生成水:(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爆鸣反应;(3)氢氧热爆炸;(4)氢氧燃料电池。在所有反应中,保持反应始态和终态都相同,这四种变化途径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值是不同的。

9、Zn(s)+ 2HCl(l)= ZnCl2 + H2 (g)进行非绝热等压反应DU < 0

10、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273.15 K,101.325kPa)W > 0

热学第一定律作业2.24

1、教材P129第1题

2、教材P129.2

3、教材P129.8

热力学第一定律作业9.15

1、

2、

3、

4、

5、

6、

热力学第一定律9.16

1、

2、

3、

4、

5、

热力学第一定律9.18

1、

2、

3、

热力学第一定律9.22

1、

2、

3、

4、

5、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3.1 热力学第二定律随堂测验

1、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所以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

2、空调、冰箱不是可以把热从低温热源吸出、放给高温热源吗,这不与第二定律矛盾。

3.2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律随堂测验

1、卡诺机是热力效率最高的热机。

2、高温热源的温度为200 ℃,低温热源的温度为25 ℃,则该卡诺机的热机效率为87.5%。

3.3 熵与克劳修斯不等式随堂测验

1、1. 某系统从始态出发,经一个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终态。为了计算熵值,可设计一个绝热可逆过程来计算。

2、2. 对处于绝热瓶中的气体进行不可逆压缩,过程的熵变一定大于零。

3.4 单纯pVT过程及相变化的熵变计算随堂测验

1、1. 相变过程的熵变可以用公式来计算。

2、恒大于 。

3.5 热力学第三定律及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随堂测验

1、1. 等温等压且不做非膨胀功的条件下,下列化学反应达到平衡: 则。

3.6 赫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随堂测验

1、1. 封闭系统中,若某过程的,应满足的条件是等温、可逆过程。

2、2. 封闭系统中,若某过程的DG = WR,应满足的条件是等温、可逆过程。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随堂测验

1、1. 热力学基本方程的适用条件是必须可逆,不做非体积功。

2、2. 麦克斯韦关系式将系统不可直接测定的热力学状态函数与直接可测定的状态函数如p、V和T联系起来。

3.8 克拉佩龙方程随堂测验

1、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的适用条件是可逆相变化,且气体视为理想气体。

热力学第二定律单元测试1

1、理想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反抗恒定外压膨胀,该变化过程中系统的熵变及环境的熵变应为( )。
A、
B、
C、
D、

2、和 在绝热钢瓶中生成水的过程( )。
A、ΔH = 0
B、ΔU = 0
C、ΔS = 0
D、ΔG = 0

3、在273.15 K和101 325 Pa条件下,水凝结为冰,判断系统的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为零( )。
A、ΔU
B、ΔH
C、ΔS
D、ΔG

4、在 和 混合气体的绝热可逆压缩过程中,系统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ΔU = 0
B、ΔA = 0
C、ΔS = 0
D、ΔG= 0

5、kg 水在 373 K,101325 Pa 的条件下汽化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热力学函数变量为 ,和 ;现把 kg 的(温度、压力同上)放在恒 373 K 的真空箱中,控制体积,使系统终态蒸气压也为101325 Pa,这时热力学函数变量为,和 。问这两组热力学函数的关系为( )。
A、
B、
C、
D、

6、298 K时,1 mol 理想气体等温可膨胀,压力从 1000 kPa变到100 kPa,系统Gibbs自由能变化为多少( )。
A、0.04 kJ
B、-12.4 kJ
C、1.24 kJ
D、-5.70 kJ

7、对于不做非膨胀功的隔离系统,熵判据为( )。
A、
B、
C、
D、

8、甲苯在101.3 kPa时的正常沸点为110 ℃,现将1 mol甲苯放入与110 ℃的热源接触的真空容器中,控制容器的容积,使甲苯迅速气化为同温、同压的蒸汽。下列描述该过程的热力学变量正确的是( )。
A、
B、
C、
D、

9、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其中α为大于零的常数,该气体经恒温膨胀,其热力学能( )。
A、不变
B、增大
C、减少
D、不能确定

10、纯在标准压力和正常温度时,等温、等压可逆气化,则( )。
A、
B、
C、
D、

热力学第二定律9.23

1、

2、

热力学第二定律9.25

1、

2、

3、

4、

5、

6、

7、

热力学第二定律9.29

1、

2、

3、

4、

热力学第二定律9.30

1、

2、

3、

4、

热力学第二定律10.9

1、

2、

3、

4、

5、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平衡

4.1 偏摩尔量随堂测验

1、偏摩尔量与摩尔量是一样的。

4.2 化学势随堂测验

1、对于纯组分,它的化学势就等于其Gibbs自由能。

4.3 气体组分的化学势+4.4 逸度及逸度因子随堂测验

1、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之和。

4.5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4.6 理想液态混合物随堂测验

1、拉乌尔定律公式适用条件为定温、稀溶液、非挥发性溶质,后来推广到液态混合物。

2、只有溶质在气相和液相中分子状态相同时才能使用该定律。

3、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总蒸气压,一定大于任一组分的蒸气分压。

4.7 理想稀溶液随堂测验

1、在同一稀溶液中,溶质B的浓度可用,和表示,则其标准态的选择也就不同,那相应的化学势也不同。

2、液态物质混合时,若形成液态混合物,这时混合时体积不变、内能不变、焓值不变、混合熵增加、混合Gibbs自由能下降。

4.8 稀溶液的依数性随堂测验

1、在室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与食盐水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2、稀溶液依数性是指在溶剂的种类和数量固定后,这些性质只取决于所含溶质粒子的数目,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平衡单元测试

1、2 mol A物质和3 mol B物质在等温、等压下,混合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该系统中A和B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79×10-5 m3×mol-1,2.15×10-5 m3×mol-1 ,则混合物的总体积为( )。
A、
B、
C、
D、

2、下列偏微分中,能称为偏摩尔量的是( )。
A、
B、
C、
D、

3、下列偏微分中,不是化学势的是( )。
A、
B、
C、
D、

4、298 K,标准压力下,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第一份混合物体积为2 ,苯的摩尔分数为0.25,苯的化学势为,第二份混合物的体积为1 ,苯的摩尔分数为0.5,化学势为,则( )。
A、
B、
C、
D、不确定

5、在温度 T 时,纯液体 A 的饱和蒸气压为 ,化学势为,并且已知在大气压力下的凝固点为 ,当 A 中溶入少量与 A 不形成固态溶液的溶质而形成为稀溶液时,上述三物理量分别为 ,和,则( )。
A、
B、
C、
D、

6、在 298 K 时,A和B两种气体单独在某一溶剂中溶解,遵守Henry定律,Henry常数分别为 kA和 kB,且知 kA> kB,则当 A 和 B 压力(平衡时的)相同时,在一定量的该溶剂中所溶解的关系为( )。
A、A 的量大于 B 的量
B、A 的量小于 B 的量
C、A 的量等于 B 的量
D、A 的量和B 的量无法比较

7、在400 K时,液体A的蒸气压为 4×104Pa,液体B的蒸气压为 6×104Pa,两者组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平衡时溶液中A的摩尔分数为0.6,则气相中B的摩尔分数为( )。
A、0.60
B、0.50
C、0.40
D、0.31

8、在273K,200kPa时,H2O(l)的化学势为μ(H2O,l),H2O(s)的化学势为μ(H2O,s),两者的大小关系为( )。
A、μ(H2O,l)> μ(H2O,s)
B、μ(H2O,l)= μ(H2O,s)
C、μ(H2O,l)< μ(H2O,s)
D、无法比较

9、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少量盐类,其主要作用是()。
A、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B、防止建筑物被腐蚀
C、降低混凝土的固化温度
D、吸收混凝土中的水份

10、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A、天气太热
B、很少下雨
C、肥料不足
D、水分从植物向土壤倒流

11、在263K和100kPa下,有1mol过冷水凝固成同温、同压的冰。请用化学势计算此过程的ΔG。已知在263K时,H2O(l)的饱和蒸汽压(H2O,l)= 278Pa,H2O(s)的饱和蒸汽压(H2O,l)=259Pa。

12、液体A和B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把组成为yA=0.40的二元蒸气混合物放入一带有活塞的气缸中进行恒温压缩。已知该温度时和分别为40530Pa和121590Pa 。 (1)计算刚开始出现液相时的蒸气总压; (2)求A和B的液态混合物在上述温度和101 325 Pa下沸腾时液相的组成。

13、298 K和标准压力下,将2mol苯与3mol甲苯混合,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求该过程的Q、W、ΔmixV、ΔmixU、ΔmixH、ΔmixS、ΔmixA和ΔmixG。

14、人的血浆的渗透压在310 K时为729.54 kPa,葡萄糖等渗液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应该为多少?已知: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0.174 ,葡萄糖液密度为。如果配的太浓或太稀,输液后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15、300 K时,液体A和液体B形成非理想的液态混合物。已知液态A的蒸气压为37338 Pa,液态B的蒸气压为22656 Pa。当2 mol A和2 mol B混合后, 液面上蒸气压为50663 Pa,在蒸气中A的摩尔分数为0.60。假定蒸气为理想气体。 (1)求溶液中A和B的活度; (2)求溶液中A和B的活度系数; (3)求A和B的混合Gibbs自由能ΔmaxG。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平衡单元测试1

1、2 mol A物质和3 mol B物质在等温、等压下,混合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该系统中A和B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79×10-5 m3×mol-1,2.15×10-5 m3×mol-1 ,则混合物的总体积为( )。
A、
B、
C、
D、

2、下列偏微分中,能称为偏摩尔量的是( )。
A、
B、
C、
D、

3、下列偏微分中,不是化学势的是( )。
A、
B、
C、
D、

4、298 K,标准压力下,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第一份混合物体积为2 ,苯的摩尔分数为0.25,苯的化学势为,第二份混合物的体积为1 ,苯的摩尔分数为0.5,化学势为,则( )。
A、
B、
C、
D、不确定

5、在温度 T 时,纯液体 A 的饱和蒸气压为 ,化学势为,并且已知在大气压力下的凝固点为 ,当 A 中溶入少量与 A 不形成固态溶液的溶质而形成为稀溶液时,上述三物理量分别为 ,和,则( )。
A、
B、
C、
D、

6、在 298 K 时,A和B两种气体单独在某一溶剂中溶解,遵守Henry定律,Henry常数分别为 kA和 kB,且知 kA> kB,则当 A 和 B 压力(平衡时的)相同时,在一定量的该溶剂中所溶解的关系为( )。
A、A 的量大于 B 的量
B、A 的量小于 B 的量
C、A 的量等于 B 的量
D、A 的量和B 的量无法比较

7、在400 K时,液体A的蒸气压为 4×104Pa,液体B的蒸气压为 6×104Pa,两者组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平衡时溶液中A的摩尔分数为0.6,则气相中B的摩尔分数为( )。
A、0.60
B、0.50
C、0.40
D、0.31

8、在273K,200kPa时,H2O(l)的化学势为μ(H2O,l),H2O(s)的化学势为μ(H2O,s),两者的大小关系为( )。
A、μ(H2O,l)> μ(H2O,s)
B、μ(H2O,l)= μ(H2O,s)
C、μ(H2O,l)< μ(H2O,s)
D、无法比较

9、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少量盐类,其主要作用是()。
A、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B、防止建筑物被腐蚀
C、降低混凝土的固化温度
D、吸收混凝土中的水份

10、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A、天气太热
B、很少下雨
C、肥料不足
D、水分从植物向土壤倒流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平衡作业10.13

1、

2、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平衡作业10.16

1、

2、

3、

4、

5、

6、

7、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平衡作业10.20

1、

2、

3、

4、

第五章 化学平衡

5.1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平衡条件随堂测验

1、某一反应在定温、定压且无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当该反应的时,则该反应能正向进行。( )

2、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可以用来判断反应的方向。( )

5.2 理想气体反应的等温方程及标准平衡常数随堂测验

1、某一反应在定温、定压且无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当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大于分压熵时,则该反应能正向进行。( )

5.3 平衡常数和平衡组成的计算随堂测验

1、某一反应在定温、定压且无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当该反应的时,则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

5.4 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随堂测验

1、如果某一化学反应的,该反应的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

2、因为,所以是在温度T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吉布斯函数变。( )

5.5 其它因素对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常数的影响随堂测验

1、理想气体反应,定温定容条件下添加惰性组分时,平衡将向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 )

2、对理想气体反应:0=,在定温定压下时,随着惰性气体的加入而平衡向左移动。( )

5.6 同时反应平衡组成的计算随堂测验

1、多个反应具有同一个反应物或生成物时,压力只计算一个。

5.7 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随堂测验

1、对于真实气体混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

化学平衡单元测试1

1、的分解反应在473K达到平衡时有48.5%分解;在573K达到平衡时,有97%分解,则此反应是( )。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为零的反应
D、在这两个温度下标准平衡常数相等的反应

2、设有理想气体反应,在温度T,体积V的容器中,三个组分的分压分别为、、时达到平衡,如果在T、V恒定时,注入物质的量为的惰性组分D(g),则平衡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移动
D、不能确定

3、设反应,在101.325kPa、300K下,A的转化率是600K的2倍,而且在300K下系统压力为101325Pa的转化率的2101325Pa的2倍,故可推断反应为( )。
A、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成反比
B、是一个体积增加的吸热反应
C、是一个体积增加的放热反应
D、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成正比、与压力成反比

4、将20g的和60g的分别放入抽真空、同容积的A容器和B容器中,且与同一定温度热源相接触,达到化学平衡时部分分解为和,若忽略固体体积,则两容器中的分解量为( )。
A、A容器中的多
B、B容器中的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5、理想气体反应的为,。要增加的产率可以( )。
A、降低温度
B、提高温度
C、提高压力
D、定温定容加入惰性气体

6、影响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值的因素为( )。
A、催化剂
B、温度
C、压力
D、以上都不对

7、有两个反应:,则和的关系是( )。
A、=
B、
C、
D、以上都不对

8、已知纯理想气体反应:,已知,则对于该反应,定温定压下添加惰性组分,平衡将( )。
A、向左移动
B、不移动
C、向右移动
D、以上都不对

9、下列措施中肯定使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改变的是( )。
A、增加某种产物的浓度
B、加入反应物
C、加入惰性气体
D、改变反应温度

10、在刚性密闭容器中,理想气体反应达平衡,若在定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确定

化学平衡作业10.21

1、

2、

3、

4、

化学平衡作业10.23

1、

2、

3、

4、

5、

6、

第六章 相平衡

6.2 相律随堂测验

1、硫氢化铵的分解反应:(1) 在真空容器中分解;(2) 在充有一定氨气的容器中分解,两种情况的独立组分数是否一样?

2、纯的碳酸钙固体在真空容器中分解,这时独立组分数为多少?

3、制水煤气时有三个平衡反应,求独立组分数C? (1)H2O(g)+ C(s)= H2(g)+ CO(g) (2)CO2(g)+ H2(g)= H2O(g)+ CO(g) (3)CO2(g)+ C(s)= 2CO(g)

4、在抽空容器中,氯化铵的分解平衡,指出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 NH4Cl(s) NH3(g)+ HCl(g)

5、在含有氨的容器中氯化铵固体分解达平衡,指出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 NH4Cl(s) NH3(g)+ HCl(g)

6、碳和氧在一定条件下达成两种平衡,指出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

6.3 单组分系统相图随堂测验

1、水的三相点与冰点是相同的。

6.4 二组分系统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随堂测验

1、杠杆规则的原理是基于物料平衡。

6.5 二组分系统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随堂测验

1、沸点和恒沸点是不同的。

6.6 蒸馏(精馏)原理随堂测验

1、精馏是由多次蒸馏完成的。

6.8 二组分完全不互溶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随堂测验

1、二组分部分互溶双液系有共轭溶液存在。

6.8 二组分完全不互溶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随堂测验

1、在汞面上加了一层水能减少汞的蒸气压。

6.9 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随堂测验

1、单组分系统的三相点与低共熔点完全相同。

2、低共熔物能不能看作是化合物。

6.10 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随堂测验

1、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中,生成化合物都具有固定的熔点。

6.11 二组分固态完全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随堂测验

1、可以用区域熔炼法提纯二组分固态完全互的固体。

6.12 二组分固态部分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随堂测验

1、固溶体是单相的。

相平衡单元测试1

1、NH4HS(s)和任意量的NH3(g)及H2S(g)达平衡时,有( )。
A、C= 2,P = 2,f= 2
B、C= 1,P = 2,f= 1
C、C= 2,P = 3,f= 2
D、C= 3,P = 2,f= 3

2、在大气压下,FeCl3(s)与H2O(l)可以生成FeCl3·2H2O(s)、FeCl3·5H2O(s)、FeCl3·6H2O(s)和FeCl3·7H2O(s)四种固体水合物,则平衡系统的组分数C和能够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P为( )。
A、C= 2,P = 2
B、C= 1,P = 4
C、C= 2,P = 3
D、C= 3,P = 5

3、CuSO4与水可生成CuSO4·H2O 、CuSO4·3H2O和CuSO4·5H2O三种水合物,则在一定温度下与水蒸气平衡的含水盐最多为( )。
A、3种
B、2种
C、1种
D、不可能有共存的含水盐

4、某一物质X,在三相点时的温度是20℃,压力是200 kPa。下列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在20℃以上 X 能以液体存在
B、在20℃以下 X 能以固体存在
C、在25℃, 100 kPa下,液体 X 是稳定的
D、在20℃时,液体 X 和固体 X 具有相同的蒸气压

5、N2的临界温度是124 K,如果想要液化N2,就必须( )。
A、在恒温下增加压力
B、在恒温下降低压力
C、在恒压下升高温度
D、在恒压下降低温度

6、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各种叙述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
A、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
B、不具有确定的组成
C、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
D、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7、对于二组分气-液平衡系统,可以用蒸馏或精馏的方法将两个各组分分离成纯组分的是()。
A、接近于理想的液体混合物
B、对Raoult定律产生最大正偏差的双液系
C、对Raoult定律产生最大负偏差的双液系
D、部分互溶的双液系

8、某一固体,在25℃和大气压力下升华,这意味着( )。
A、固体比液体密度大些
B、三相点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C、固体比液体密度小些
D、三相点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力

9、在相图上,当系统处于下列哪一点时,只存在一个相( )。
A、恒沸点
B、熔点
C、临界点
D、低共熔点

10、某反应系统有的五物种为Ni(s)、NiO(s)、H2O(l)、H2(g)、CO(g)和CO2(g),它们之间可以达成如下三个化学平衡: 该反应的组分数和平衡常数之间为( )。
A、
B、
C、
D、

相平衡作业6.27

1、

2、

3、

4、

5、

相平衡作业10.30

1、

2、

相平衡作业11.3

1、

2、

3、

4、

5、

6、

期中考试

物理化学期中考试选择题

1、
A、不移动
B、向左移动
C、向右移动
D、无法确定

2、
A、A杯先结冰
B、B杯先结冰
C、两杯同时结冰
D、不能预测其结冰的次序

3、
A、不变
B、升高
C、降低
D、无法确定

4、
A、μ(l)>μ(s)
B、μ(l)=μ(s)
C、μ(l)<μ(s)
D、不能确定

5、
A、C=2,P=3
B、C=3,P=4
C、C=3,P=3
D、C=3,P=5

物理化学期中考试计算题

1、

2、

3、

4、

5、

学习通物理化学(1)_1

学习通物理化学(1)_1是物理化学课程的第一讲,讲述了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计量单位。

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

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基本概念包括:

  • 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 能量:是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所具有的属性和能力,是物质变化时产生和转化的物理量。
  • 热力学:是研究物质能量转化和传递规律的学科。
  • 化学反应: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物质转化过程,是物质间电子的重新排列和原子、分子、离子间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
  • 平衡:是指在给定条件下,物质相互作用达到一定平衡状态的状态。

计量单位

物理化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物理量和化学量需要进行计量,常用的计量单位有:

  • 质量:物质的质量用千克(kg)作为基本单位,常用的还有克(g)、毫克(mg)等。
  • 长度:长度用米(m)作为基本单位,常用的还有厘米(cm)、毫米(mm)等。
  • 时间:时间用秒(s)作为基本单位,常用的还有分钟(min)、小时(h)等。
  • 温度:温度用开氏度(K)作为基本单位,常用的还有摄氏度(℃)。
  • 物质量:物质量用摩尔(mol)作为基本单位,表示一个物质中包含的分子或离子的量。
  • 物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是指一个摩尔物质的质量,常用的单位是克/摩尔(g/mol)。

以上是物理化学课程的第一讲内容,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计量单位,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