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大学物理2[112104117]答案(mooc完整答案)

分类: 高中答案发布于:2024-06-02 13:48:10ė69796次浏览623条评论

中国大学大学物理2[112104117]答案(mooc完整答案)

第10章 静电场

第10章 单元测验

1、中国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A、大学大学答案答案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物理完整电场力很大,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很大;
B、在某一点电荷附近的中国任一点,若没放试验电荷,则这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C、若把质量为的大学大学答案答案点电荷放在一电场中,由静止状态释放,电荷一定沿电场线运动;
D、电场线上任意一点的物理完整切线方向,代表点电荷在该点获得加速度的方向。

2、中国一均匀带电球面,大学大学答案答案电荷面密度为,物理完整球面内电场强度处处为零,中国球面上面元的大学大学答案答案一个带电量为的电荷元,在球面内各点产生的物理完整电场强度
A、处处为零
B、中国不一定都为零
C、大学大学答案答案处处不为零
D、物理完整无法判定

3、真空中两块互相平行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其电荷密度分别为+和+,两板之间的距离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0
B、
C、
D、

4、一电偶极子放在均匀电场中,当电偶极矩的方向与场强方向不一致时,其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矩为
A、
B、
C、
D、

5、
A、穿过面的电通量改变,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B、穿过面的电通量改变,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C、穿过面的电通量不变,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D、穿过面的电通量不变,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6、已知一高斯面所包围的体积内电荷代数和,则可肯定:
A、高斯面上各点场强均为零
B、穿过高斯面上每一面元的电通量均为零
C、穿过整个高斯面的电通量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
A、点电荷
B、半径为的均匀带电球体
C、半径为的均匀带电球面
D、内外半径分别为和的同心均匀带球壳

8、下述带电体系的场强分布可以用高斯定理来计算的是:
A、均匀带电圆板
B、均匀带电的导体球
C、电偶极子
D、有限长均匀带电棒

9、静电场中某点电势在数值上等于
A、试验电荷 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B、单位试验电荷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C、单位正电荷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D、把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到电势零点外力所作的功。

10、边长为的正方形,在其四个顶角上各放一个等量的点电荷,若正方形中心处的场强和电势都为零(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
A、在四个顶角上都应放上正电荷
B、在四个顶角上都应放上负电荷
C、在两个对顶角上应放上正电荷,而另外两个对顶角上应放上负电荷
D、在两个相邻的顶角上应放上正电荷,而另外两个相邻的顶角上应放上负电荷

11、
A、
B、
C、
D、

12、真空中有“孤立的”均匀带电球体和一个均匀带电球面,如果它们的半径和所带的电荷都相等.则它们的静电能之间的关系是:
A、球体的静电能等于球面的静电能;
B、球体的静电能大于球面的静电能;
C、球体的静电能小于球面的静电能;
D、球体内的静电能大于球面内的静电能,球体外的静电能小于球面外的静电能。

13、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体产生的电场的电势分布规律为(图中的和皆为常量):
A、
B、
C、
D、

14、
A、 且为有限常量;
B、 且为有限常量;
C、
D、

15、在静电场中,电场线为均匀分布的平行直线的区域内,在电场线方向上任意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相比较:
A、相同,不同;
B、不同,相同;
C、不同,不同;
D、相同,相同。

第11章 运动电荷的磁场

11.1 恒定电流 电动势随堂测验

1、在导体中载流子的漂移速度 v取决于下述各种因素: e:每个载流子的电荷; n:每立方米导体中的载流子数; I:通过导体的电流; S:导体的横截面积。 下列方程中的哪一个是v与这些因素的关系?
A、
B、
C、
D、

2、电流是标量,所谓电流的方向是指电流沿导体运行的指向。

3、静电场是恒定电场的特例。

11.1 恒定电流 电动势随堂测验

1、电源只是一个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源并不创造电荷,也不创造能量。

2、电源电动势是定量描述电源转化能量本领的物理量。

3、电动势的方向为电源内部电势升高的方向,即由负极(低电势)经电源内部指向正极(高电势)的方向。

11.2 磁场 磁感应强度随堂测验

1、近代物理学表明,原子核外电子绕核的轨迹运动和电子自旋等运动构成了等效的分子电流。

2、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空间各点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关于空间坐标的函数。

3、运动电荷在其周围既能产生电场也能产生磁场。

11.3 毕奥—萨伐尔定律随堂测验

1、若电流元Idl在磁场中沿x轴正向放置时不受力,沿y轴正向放置时受力沿z轴的负向,则这个磁场B的方向是
A、沿正x方向
B、沿负x方向
C、沿正y方向
D、沿负y方向

2、由于电流元不能孤立存在,因此毕奥-萨伐尔定律的正确性无法直接通过实验验证。

11.3 毕奥—萨伐尔定律随堂测验

1、边长为L的一个导体方框上通有电流I,则此框中心的磁感强度
A、与L无关
B、正比于L的平方
C、与L成正比
D、与L成反比

2、边长为 l 的正方形线圈中通有电流I,线圈在A点产生的磁感强度B为
A、
B、
C、
D、以上均不对

3、四条互相平行的载流长直导线电流强度均为I,如图所示放置。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a,则正方形中心的磁感应强度为
A、
B、
C、
D、

11.3 毕奥—萨伐尔定律随堂测验

1、电流激发的磁场本质就是运动电荷所激发的磁场的宏观表现。

11.4 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随堂测验

1、磁感应线是与电流套链的无头无尾的闭合曲线,磁感应线的环绕方向与电流方向成右手螺旋关系。

2、磁场的高斯定理和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很相似,两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3、在无限长载流直导线右侧,有面积分别为S1和S2的两个矩形回路,两回路与载流长直导线共面,且矩形回路的一边与长直载流导线平行,如图所示,则通过面积S1的磁通量与通过面积S2的磁通量之比是 。

11.4 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随堂测验

1、取一闭合积分回路L,使三根载流导线穿过它所围成的面.现改变三根导线之间的相互间隔,但不越出积分回路,则
A、回路L内的SI不变,L上各点的B不变
B、回路L内的SI不变,L上各点的B改变
C、回路L内的SI改变,L上各点的B不变
D、回路L内的SI改变,L上各点的B改变

2、如图所示,在一圆形电流I的平面内,选取一个同心圆型闭合回路L。则由安培环路定律可知
A、
B、
C、
D、

11.4 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随堂测验

1、如图所示,回路 L 和电流 I 同心共面,则磁感应强度沿 L 的环流为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11.5 磁场对运动电荷及载流导线的作用随堂测验

1、图为四个带电粒子在O点沿相同方向垂直于磁力线射入均匀磁场后的偏转轨迹的照片,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轨迹所对应的四个粒子质量相等,电量大小也相等,则其中动能最大的带负电的粒子的轨迹
A、Oa
B、Ob
C、Oc
D、Od

2、一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纸面垂直,两带电粒子在该磁场中运动的圆形轨迹如图所示,则
A、两粒子的电荷必然同号
B、两粒子的电荷可以同号也可以异号
C、两粒子的动量大小必然不同
D、两粒子的运动周期必然不同

3、
A、
B、
C、
D、

11.5 磁场对运动电荷及载流导线的作用随堂测验

1、如图,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通电线圈,它的平面与磁场平行,在磁场作用下,线圈发生转动,其方向是
A、ab边转入纸内,cd边转出纸外
B、ab边转出纸外,cd边转入纸内
C、ad边转入纸内,bc边转出纸外
D、ad边转出纸外,bc边转入纸内

2、两根距离很近的平行导线,通有方向相同的电流,则两导线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没有相互作用
D、同方向发生位移

3、如图,无限长直载流导线与正三角形载流线圈在同一平面内,若长直导线固定不动,则载流三角形线圈将
A、向着长直导线平移
B、离开长直导线平移
C、转动
D、不动

11.5 磁场对运动电荷及载流导线的作用随堂测验

1、在均匀磁场中放置三个面积相等且通过相同电流的线圈,一个是矩形,一个是正方形,一是三角形,则
A、正方形受力为零,矩形最大
B、三角形受的最大磁力矩最小
C、三线圈的合磁力和最大磁力矩皆为零
D、三线圈所受的最大磁力矩均相等

2、在均匀磁场中,有两个平面线圈平行放置。其面积A1=2A2,通有电流I1=2I2,它们所受最大磁力矩值比等于
A、1
B、2
C、4
D、8

3、载电流为I,磁矩为Pm的线圈,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若Pm与B方向相同,则通过线圈的磁通和线圈所受的磁力矩M的大小
A、
B、
C、
D、

11.5 磁场对运动电荷及载流导线的作用随堂测验

1、一个N=100匝的圆形线圈,半径为5cm,通过电流0.10A,当线圈在B=1.5T的磁场中从θ=0位置转到180°时(θ为磁场方向与线圈磁矩方向的夹角)磁场力做功为
A、0.24J
B、2.4J
C、0.14J
D、14J

2、恒定磁场不是保守场,磁力或磁力矩的功不等于磁场能的减少量。

11.6 磁介质中的磁场随堂测验

1、

11.6 磁介质中的磁场随堂测验

1、
A、
B、
C、
D、

第11章 单元测验

1、两根平行导线相距为,通有方向相同的电流,则两导线垂直连线中点出的磁场等于
A、
B、
C、
D、

2、有一个圆形回路1及一个正方形回路2,圆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二者中通有大小相等的电流,它们在各自中心产生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之比B1 / B2为
A、0.90
B、1.00
C、1.11
D、1.22

3、长直导线通以电流I,设弯折成下图所示,则圆心O点的磁感应强度为
A、
B、
C、
D、

4、如图,流出纸面的电流为2I,流进纸面的电流为I,则下述各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有一半径为R的单匝圆线圈,通以电流I,若将该导线弯成匝数N = 2的平面圆线圈,导线长度不变,并通以同样的电流,则线圈中心的磁感强度和线圈的磁矩分别是原来的
A、4倍和1/8
B、4倍和1/2
C、2倍和1/4
D、2倍和1/2

9、磁介质有三种,用相对磁导率表征它们各自的特性时
A、顺磁质,抗磁质,铁磁质
B、顺磁质,抗磁质,铁磁质
C、顺磁质,抗磁质,铁磁质
D、顺磁质,抗磁质,铁磁质

第12章 电磁场统一理论

12.1 电磁感应定律随堂测验

1、1.什么情况下导线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A、导线回路静止于稳恒磁场中时
B、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
C、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电通量发生变化时
D、导线回路静止于静电场场中时

2、2.

3、3.

12.1 电磁感应定律随堂测验

1、1.闭合的金属环处于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圆环平面,则
A、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均匀变化
B、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均匀变化
C、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保持不变
D、通过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保持不变

2、3.一闭合线圈放在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垂直.若想使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增强一倍,下述方法可行的是
A、使线圈匝数增加一倍
B、使线圈面积增加一倍
C、使线圈匝数减少一半
D、使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增大一倍

3、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将条形磁铁插入闭合线圈,第一次用0.2 s,第二次用0.4 s,并且两次的起始和终止位置相同,则
A、第一次磁通量变化较快
B、第一次G的最大偏角较大
C、第二次G的最大偏角较大
D、若断开S,G均不偏转,故均无感应电动势

12.1 电磁感应定律随堂测验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B、线圈中磁通量变化得越快,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C、线圈中磁通量越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D、线圈处在磁场越强的位置,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2、2.关于感应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电动势就是感应电动势
B、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C、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没有感应电流就一定没有感应电动势
D、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感应电动势

3、3.

12.2 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机理 动生电动势随堂测验

1、1.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将一个水平放置的金属棒ab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设运动的整个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则金属棒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将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2、2.如图所示的情况中,金属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Blv的是 (   )
A、乙和丁
B、甲、乙、丁
C、甲、乙、丙、丁
D、只有乙

3、3. 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1 T的匀强磁场中,一根跟磁场垂直长20 cm的导线以2 m/s的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垂直导线与磁感线成30 °角,则导线中的动生电动势为 V.

12.2 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机理 动生电动势随堂测验

1、1. 判断:动生电动势产生的原因是导体内部的自由电荷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

2、2. 判断:产生动生电动势时,洛仑兹力对自由电荷做了功。

3、3. 判断:动生电动势中的非静电力与洛伦兹力有关。

12.2 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机理 动生电动势随堂测验

1、
A、
B、
C、
D、

2、2.
A、A点比B点电势高
B、A点与B点电势相等
C、A点比B点电势低
D、有稳恒电流从A点流向B点

3、3.

12.3 感生电动势随堂测验

1、1. 空气中有一无限长金属薄壁圆筒,在表面上沿圆方向均匀地流着一层随时间变化的面电流,则
A、圆筒内均匀地分布着变化磁场和变化电场
B、任意时刻通过圆筒内假想的任一球面的磁通量和电通量均为零
C、沿圆筒外任意闭合环路上磁感应强度的环流不为零
D、沿圆筒内任意闭合环路上电场强度的环流为零

2、2. 在感应电场中电磁感应定律可写成 式中 Ek 为感应电场的电场强度,此式表明
A、闭合曲线 L 上 Ek 处处相等
B、感应电场是保守力场
C、感应电场的电场线不是闭合曲线
D、在感应电场中不能像对静电场那样引入电势的概念

3、3.
A、
B、
C、
D、

12.3 感生电动势随堂测验

1、2.
A、
B、
C、
D、0

2、1.

3、3. 激发感生电场的场源是 。

12.3 感生电动势随堂测验

1、2.半径为R的圆线圈处于均匀磁场B中,B垂直于线圈平面向上。如果磁感应强度为 则线圈中的感应电场为:( )
A、
B、
C、
D、

2、3.
A、
B、
C、
D、

3、1.

12.3 感生电动势随堂测验

1、2.下列哪些矢量场为保守力场
A、静电场
B、稳恒磁场
C、感生电场
D、变化的磁场

2、3.判断:电磁炉是应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该磁场的磁感应线通过铁质锅底 部形成闭合回路时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铁质锅体的铁分子高速动动产生热量,然后加热锅中的食物。

3、1.产生感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场力是

12.4 自感与互感随堂测验

1、3.关于线圈的自感系数、自感电动势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圈中电流变化越大,线圈自感系数越大
B、对于某一线圈,自感电动势正比于电流的变化量
C、一个线圈的电流均匀增大,这个线圈自感系数、自感电动势都不变
D、自感电动势与原电流方向相反

2、1. 在自感系数 L = 0.05mH 的线圈中,流过 I = 0.8A 的电流。在切断电路后经过 t=100μs 的时间, 电流强度近似变为零,回路中产生的平均自感电动势为 V

3、2. 自感0.25H的线圈中,当电流在(1/16)s内由2A均匀减少到零时,线圈中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为 V.

12.4 自感与互感随堂测验

1、2.一个薄壁纸筒,长为10cm、截面积为0.003平方米,筒上绕有500匝线圈,纸筒内用磁导率m = 0.0005的铁芯充满,则线圈的自感系数为( )
A、0.75H
B、3.7H
C、7.5H
D、0.37H

2、在一个中空的圆柱面上紧密地绕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线圈aa′和bb′(如图),已知每个线圈的自感系数都等于0.05H。若a、b两端相接,a′、b′接入电路,则整个线圈的自感L=( )H
A、0
B、4L
C、2L
D、0.5L

3、1.长为l的单层密绕管,共绕有N匝导线,螺线管的自感为L,若其它条件不变,总匝数变为原来的一半,自感为原来的 。

12.4 自感与互感随堂测验

1、1.两个相距不太远的平面圆线圈,怎样放置可使其互感系数近似为零?设其中一线圈的轴线恰过另一线圈的圆心。( )
A、两线圈的轴线互相平行
B、两线圈的轴线成45°角
C、两线圈的轴线互相垂直
D、两线圈的轴线成30°角

2、2.面积为S和2S的两圆线圈1、2如图放置,通有相同的电流。线圈1的电流产生的通过线圈2的磁通用Φ21表示,线圈2的电流所产生的通过线圈1的磁通用Φ12表示,则Φ21和Φ12的大小关系为:( )
A、Φ12=Φ21
B、Φ12=2Φ21
C、Φ12<Φ21
D、Φ12=0.5Φ21

3、3.如图所示,直导线中通有电流,下列哪种情况互感系数不发生变化( )
A、线框平行直导线移动
B、线框垂直于直导线移动
C、线框绕 OC 轴转动
D、直导线中电流变化

12.4 自感与互感随堂测验

1、一无限长的直导线和一正方形的线圈如图所示放置(导线与线圈接触处绝缘).则线圈与导线间的互感系数( )
A、
B、
C、0
D、

2、3.任意两个相邻较近的线圈总要存在着互感现象。

3、2.

12.5 磁场能量随堂测验

1、2.
A、
B、
C、
D、

2、3.真空中一根无限长直细导线上通有电流强度为I的电流,则距导线垂直距离为a的空间某点处的磁能密度为( )
A、
B、
C、
D、

3、1.

12.5 磁场能量随堂测验

1、1. 一无限长直导线的横截面积各处的电流密度均相等,总电流为I,则每单位长度导线内所储存的磁能为( )
A、
B、
C、
D、

2、2.
A、
B、
C、
D、

3、3.
A、
B、
C、
D、

12.6麦克斯韦方程组随堂测验

1、1.对位移电流,有下述四种说法,请指出哪一种说法正确
A、位移电流是由变化电场产生的
B、位移电流是由线性变化磁场产生的
C、位移电流的热效应服从焦耳—楞次定律
D、位移电流的磁效应不服从安培环路定理

2、2.
A、
B、
C、
D、

3、3. 判断:位移电流本质上是变化的电场。

12.6麦克斯韦方程组随堂测验

1、
A、
B、
C、
D、

2、2.如图,在一圆形电流I所在的平面内,选取一个同心圆形闭合回路L,则由安培环路定理可知( )
A、
B、
C、
D、

3、3.
A、
B、
C、
D、

12.6麦克斯韦方程组随堂测验

1、
A、
B、
C、
D、

2、4.
A、
B、
C、
D、

3、3.

4、2.

第12章 单元测试

1、穿过一个单匝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保持每秒钟均匀地减少2 Wb,则 (   )
A、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每秒钟增加2 V
B、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每秒钟减少2 V
C、线圈中无感应电动势
D、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保持不变

2、尺寸相同的铁环与铜环所包围的面积中,通以相同变化率的磁通量,环中( )
A、感应电动势不同
B、感应电动势相同,感应电流相同
C、感应电动势不同,感应电流相同
D、感应电动势相同,感应电流不同

3、一闭合线圈放在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垂直.若想使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增强一倍,下述方法可行的是 (   )
A、使线圈匝数增加一倍
B、使线圈面积增加一倍
C、使线圈匝数减少一半
D、使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增大一倍

4、
A、乙和丁
B、甲、乙、丁
C、甲、乙、丙、丁
D、只有乙

5、
A、
B、
C、
D、

6、
A、只适用于无限长密绕线管
B、只适用于一个匝数很多,且密绕的螺线环
C、只适用于单匝圆线圈
D、适用于自感系数L 一定的任意线圈

7、
A、变大,与电流成反比关系。
B、变小
C、不变
D、变大,但与电流不成反比关系

8、
A、
B、
C、
D、

9、一无限长直导线的横截面积各处的电流密度均相等,总电流为I,则每单位长度导线内所储存的磁能为 ( )
A、
B、
C、
D、

第13章 狭义相对论

13.1 经典力学的危机与相对论问题的提出随堂测验

1、1.判断:宏观低速物体的力学规律表达式在伽利略变换下形式不变。

2、2. 判断:电磁场方程组只在“以太”参考系成立。

3、3.判断:牛顿力学研究的对象是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在牛顿力学中,时间是绝对的,长度是绝对的。

13.1 经典力学的危机与相对论问题的提出随堂测验

1、1.判断:迈克耳孙-莫雷实验证实了作为绝对参考系的以太不存在。

13.2 爱因斯坦的两个基本假设 洛伦兹变换随堂测验

1、2.判断:光速是运动物体的极限速度。

2、1. 已知惯性系S ¢ 相对于惯性系S 系以0.5c的匀速度沿x轴的方向运动,若从S ¢系的坐标原点o¢ 沿x轴正方向发出一光波,则S 系中测得此光波的波速为 。

3、

13.3 爱因斯坦的时空观随堂测验

1、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1) 一切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2) 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 (3) 在一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在其他一切 惯性系中也是同时发生的. (4) 惯性系中的观察者观察一个与他作匀速相对运动的时钟时,会看 到这时钟比与他相对静止的相同的时钟走得慢些。
A、(1),(3),(4)
B、(1),(2),(4)
C、(1),(2),(3)
D、(2),(3),(4)

2、2. 在某地发生两事件,与该处相对静止的甲测得时间间隔为4s,若相对甲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乙测得时间间隔为5s,则乙相对于甲的运动速度是:( )
A、4 c /5
B、3 c /5
C、c /5
D、2 c /5

3、3.根据天体物理学的观察和推算,宇宙正在膨胀,太空中的天体都离开我们的星球而去。假定在地球参考系上观察到一颗脉冲星(发出周期性脉冲无线电波的星)的脉冲周期为0.50s,且这颗星正在以运行速度0.8 c离我们而去,那么这颗星的固有脉冲周期应是:( )
A、0.10s
B、0.30s
C、0.50s
D、0.83s

第13章 单元测试

1、判断下面几种说法是否正确 ( ) (1) 所有惯性系对物理定律都是等价的。 (2) 在真空中,光速与光的频率和光源的运动无关。 (3) 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传播的速度都相同。
A、只有 (1) (2) 正确
B、只有 (1) (3) 正确
C、只有 (2) (3) 正确
D、三种说法都正确

2、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1) 一切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2)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 (3) 在一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在其他一切惯性系中也是同时发生的. (4)惯性系中的观察者观察一个与他作匀速相对运动的时钟时,会看到这时钟比与他相对静止的相同的时钟走得慢些。
A、(1),(3),(4)
B、(1),(2),(4)
C、(1),(2),(3)
D、(2),(3),(4)

第14章 量子力学基础

14.1 黑体辐射 普朗克量子化随堂测验

1、3.判断: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升高时,单色辐射出射度最大值向短波方向移动.

2、

3、2.

14.2 光的波粒二象性随堂测验

1、2. 当能量为5.0eV的光子射向某金属表面时,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5eV。为使该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能量必须是( )(用eV表示)
A、1.5
B、2.5
C、3.5
D、5.0

2、3.用强度和频率均相同的两束紫外线分别照射到表面积相同的两种金属表面上, 则它们在单位时间内( )
A、逸出的光电子数相同,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相同
B、逸出的光电子数相同,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
C、逸出的光电子数不同,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同
D、逸出的光电子数不同,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

3、1.判断:康普顿散射实验有力地支持了“光量子”概念, 也证实了普朗克假设 e = hn。

14.3 玻尔氢原子理论随堂测验

1、1. 氢原子中电子从n=2的轨道上电离所需的最小能量是
A、13.6eV
B、3.4 eV
C、10.2 eV
D、6.8 eV

2、2. 实验发现基态氢原子可吸收能量为12.75eV 的光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将被激发到第几能级( )
A、n=4
B、n=3
C、n=2
D、n=5

3、3. 当基态氢原子被12.09eV的光子激发后,其电子的轨道半径将增加多少倍( )
A、4
B、9
C、16
D、2

14.4 德布罗意物质波随堂测验

1、
A、
B、
C、
D、

2、
A、1.380
B、1.670
C、1.456
D、0.510

3、

14.5 不确定关系随堂测验

1、
A、
B、
C、
D、

2、2.一个质量为的粒子,约束在长度为的一维线段上.试根据测不准关系估算这个粒子所具有的最小能量的值( )
A、
B、
C、
D、

3、

第14章 单元测试

1、由氢原子理论可知, 当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时, 可观察到可见光谱线为( )
A、一种波长的可见光
B、二种波长的可见光
C、三种波长的可见光
D、各种波长的可见光

2、根据德布罗意假设( )
A、辐射不具有粒子性, 但具有波动性
B、粒子具有波动性
C、波长非常短的辐射具有粒子性,但长波辐射却不然
D、辐射具有粒子性, 但粒子绝不可能有波动性

第15章 多粒子体系的热物理

15.1 理想气体的描述随堂测验

1、气体的体积、压强和温度都是用来描述气体系统整体特征的物理量。

2、当气体处于平衡态时,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5.1 理想气体的描述随堂测验

1、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温度为T,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k为玻耳兹曼常量,R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A、pV/m
B、pV/ (kT)
C、pV /(RT)
D、pV/(mT)

2、理想气体是一个抽象的物理模型,可以想象为极其稀薄的气体。

3、一个具有活塞的圆柱形容器中贮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温度为T ,若将活塞压缩并加热气体,使气体的体积减少一半,温度升高到2T,则气体压强增量为__________.

15.1 理想气体的描述随堂测验

1、
A、
B、
C、
D、

2、理想气体模型是根据实验现象和规律所作的假设,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分子个体的,一部分是关于分子集体的。

3、从微观结构来看,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并无区别。

15.2 理想气体的统计规律随堂测验

1、
A、
B、
C、
D、

2、压强是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具有统计意义,对个别分子或少量分子讨论压强是毫无意义的。

15.2 理想气体的统计规律随堂测验

1、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但是气体的密度不同,则
A、温度相同,压强也相同
B、温度相同,压强不同
C、温度和压强都不同
D、温度相同,内能也相同

2、处在平衡态且温度相同的各种理想气体分子
A、运动速率相同
B、平均动量相同
C、平均平动动能相同
D、分子数密度相同

15.2 理想气体的统计规律随堂测验

1、对大量分子整体来说,动能按自由度均分是依靠分子频繁的无规则碰撞来实现的。

2、分子的运动除了平动外,还存在着转动和分子内原子间的振动等多种形式的运动,每一种运动形式都具有相应的能量。

15.2 理想气体的统计规律随堂测验

1、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比为1:2的氧气和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相混合,混合气体中氧气和氦气的内能之比为
A、1:2
B、5:6
C、5:3
D、10:3

2、一容器内装有N1个单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和N2个刚性双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当该系统处在温度为T的平衡态时,其内能为
A、(N1+N2) [(3/2)kT+(5/2)kT]
B、(1/2) (N1+N2) [(3/2)kT+(5/2)kT]
C、N1(3/2)kT+ N2(5/2)kT
D、N1(5/2)kT+ N2(3/2)kT

3、一体积未知容器装有氧气,测得其压强为p,温度为T,则以下物理量中不能求出的是
A、氧气分子的数密度
B、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
C、这些氧气的内能
D、氧气分子的平均距离

15.2 理想气体的统计规律随堂测验

1、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A、B两部分面积相等,则该图表示
A、v0为最可几速率
B、v0为平均速率
C、v0为方均根速率
D、速率大于和小于 v0的分子数各占一半

2、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是统计规律,它只对大量分子组成的系统成立。

15.2 理想气体的统计规律随堂测验

1、已知氢气与氧气的温度相同,请判断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A、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的压强一定大于氢气的压强
B、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的密度一定大于氢气的密度
C、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速率大
D、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方均根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大

2、
A、
B、
C、
D、

3、质量为m的粒子群具有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则单个粒子的平均速率为
A、
B、
C、
D、

15.3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随堂测验

1、非静态过程不能在状态图上用一条曲线来表示。

2、外界对系统做功是引起系统状态变化的基本方式之一。

3、系统由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时,所做的功不仅与系统的始末状态有关,还与系统所经历的具体过程有关。

15.3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随堂测验

1、
A、只适用于准静态的等容过程
B、只适用于一切等容过程
C、只适用于一切准静态过程
D、适用于一切始末态为平衡态的过程

2、由于热量是与具体过程有关的物理量,所以物质的热容、比热以及摩尔热容都是与过程有关的量。

3、系统状态发生变化时,内能的变化量只决定于系统的始末状态,而与状态变化所经历的具体过程无关。

4、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15.3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随堂测验

1、理想气体的定体摩尔热容是一个只与分子的自由度有关的量,它与气体的温度无关。

15.3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随堂测验

1、摩尔数相同的两种理想气体,一种是氦气,一种是氢气,都从相同的初态开始经等压膨胀为原来体积的2倍,则两种气体
A、对外做功相同,吸收的热量不同
B、对外做功不同,吸收的热量相同
C、对外做功和吸收的热量都不同
D、对外做功和吸收的热量都相同

2、如图所示的是两个不同温度的等温过程,则
A、Ⅰ过程的温度高,Ⅰ过程的吸热多
B、Ⅰ过程的温度高,Ⅱ过程的吸热多
C、Ⅱ过程的温度高,Ⅰ过程的吸热多
D、Ⅱ过程的温度高,Ⅱ过程的吸热多

3、一定量的某单原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对外作的功W与吸收的热量Q之比W/Q=____________.

15.3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随堂测验

1、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出发,分别经历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过程,使其体积增加一倍.那么气体温度的改变(绝对值)在
A、绝热过程中最大,等压过程中最小
B、绝热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C、等压过程中最大,绝热过程中最小
D、等压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2、下列理想气体各种过程中,哪个过程是可能发生的?
A、内能减小的等容加热过程
B、吸收热量的等温压缩过程
C、吸收热量的等压压缩过程
D、内能增加的绝热压缩过程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压缩过程后,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如果要使外界所做的机械功为最大,那么这个过程应是
A、绝热过程
B、等温过程
C、等压过程
D、绝热过程或等温过程均可

15.3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随堂测验

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准静态过程后,内能增加并对外作功,则该过程为
A、绝热膨胀过程
B、绝热压缩过程
C、等压膨胀过程
D、等压压缩过程

2、某理想气体状态变化时,内能随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中AB直线所示.A→B表示的过程是
A、等压过程
B、等体过程
C、等温过程
D、绝热过程

3、1mol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为状态B,如果不知是什么气体,变化过程也不知道,但A、B两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知道,则可求出
A、气体所作的功
B、气体内能的变化
C、气体传给外界的热量
D、气体的质量

15.4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随堂测验

1、图(a)、(b)、(c)各表示联接在一起的两个循环过程,其中(c)图是两个半径相等的圆构成的两个循环过程,图(a)和(b)则为半径不等的两个圆.那么
A、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正.图(c)总净功为零
B、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负.图(c)总净功为正
C、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负.图(c)总净功为零
D、图(a)总净功为正.图(b)总净功为正.图(c)总净功为负

2、两条绝热线和一条等温线可以构成一个循环。

15.4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随堂测验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完成一循环过程.此过程在V-T图中用图线1→2→3→1描写.该气体在循环过程中吸热、放热的情况是
A、在1→2,3→1过程吸热;在2→3过程放热
B、在2→3过程吸热;在1→2,3→1过程放热
C、在1→2过程吸热;在2→3,3→1过程放热
D、在2→3,3→1过程吸热;在1→2过程放热

2、依据如图所示的P-V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ed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温度比acd线上的点的温度要高
B、路径aed所代表的过程中,系统向外界放出热量
C、路径aed和acd分别代表两个等温过程
D、面积acdea表示该过程中系统所作的功

15.4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随堂测验

1、
A、
B、
C、
D、

2、
A、
B、
C、
D、

3、用下列两种方法: (1) 使高温热源的温度T1升高DT,(2) 使低温热源的温度T2降低同样的DT值,分别可使卡诺循环的效率升高Dh 1和Dh 2,两者相比
A、Dh1> Dh2
B、Dh2>Dh1
C、Dh1= Dh2
D、无法确定哪个大

15.5 热力学第二定律随堂测验

1、在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 可逆热力学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2) 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4) 凡是有摩擦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A、(1)、(2)、(3)
B、(1)、(2)、(4)
C、(2)、(4)
D、(1)、(4)

2、关于热功转换和热量传递过程,有下面一些叙述 (1) 一切热机的效率都只能小于1 (2) 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3) 功可以完全变为热量,而热量不能完全变为功 (4) 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是不可逆过程 上述说法中
A、只有(3)、(4)正确
B、只有(1)、(3)、(4)正确
C、只有(1)、(4)正确
D、全部正确

3、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A、功可以全部转换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换为功
B、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D、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第15章 单元测验

1、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它们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
A、温度相同,压强相等
B、温度、压强都不相同
C、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D、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2、氧气和氦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分别为和,它们的分子数密度分别为和,若它们的压强不同,但温度相同,则
A、
B、
C、
D、

3、两容器内分别盛有氢气和氦气,若它们的温度和质量分别相等,则
A、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
B、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C、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
D、两种气体的内能相等

4、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比为1:2的氧气和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相混合,混合气体中氧气和氦气的内能之比为
A、1:2
B、5:6
C、5:3
D、10:3

5、
A、
B、
C、
D、

6、如果在一容器内,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提高为原来的2倍,那么
A、温度和压强都提高为原来得的2倍
B、温度提高为原来的4倍,压强提高为原来的2倍
C、温度提高为原来的2倍,压强提高为原来的4倍
D、温度和压强都提高为原来得的4倍

7、
A、
B、
C、
D、不能确定

8、对于理想气体系统来说,在下列过程中,哪个过程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内能的增量和对外作的功三者均为负值
A、等容降压过程
B、等温膨胀过程
C、绝热膨胀过程
D、等压压缩过程

9、
A、放热
B、吸热
C、对外界作功
D、内能增加

10、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体积V1膨胀到体积V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B等压过程; A?C等温过程; A?D绝热过程. 其中吸热最多的过程
A、是A?B
B、是A?C
C、是A?D
D、既是A?B,也是A? C ,两者一样多

11、1mol理想气体从状态a分别经历如图所示的(1)或(2)过程到达状态b,已知Ta<Tb, 则这两个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1和Q2的关系是
A、
B、
C、
D、

12、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所经历的循环过程是: 从初态(V0 ,T0)开始,先经绝热膨胀使其体积增大1倍,再经等容升温回复到初态温度T0,最后经等温过程使其体积回复为V0,则气体在此循环过程中
A、对外作的净功为正值
B、对外作的净功为负值
C、内能增加了
D、从外界净吸收的热量为正值

13、
A、净功增大,效率提高
B、净功增大,效率降低
C、净功和效率都不变
D、净功增大,效率不变

14、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B、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C、气体可以自由膨胀,也可以自动收缩
D、热量不能通过一循环全部变为功,但可以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大学物理2课程 2020-2021年度第2期末考试题

期末考试

1、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A、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很大,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很大;
B、在某一点电荷附近的任一点,若没放试验电荷,则这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C、若把质量为的点电荷放在一电场中,由静止状态释放,电荷一定沿电场线运动;
D、电场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代表点电荷在该点获得加速度的方向。

2、一均匀带电球面,电荷面密度为,球面内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球面上面元的一个带电量为的电荷元,在球面内各点产生的电场强度
A、处处为零
B、不一定都为零
C、处处不为零
D、无法判定

3、真空中两块互相平行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其电荷密度分别为+和+,两板之间的距离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0
B、
C、
D、

4、一电偶极子放在均匀电场中,当电偶极矩的方向与场强方向不一致时,其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矩为
A、
B、
C、
D、

5、
A、穿过面的电通量改变,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B、穿过面的电通量改变,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C、穿过面的电通量不变,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D、穿过面的电通量不变,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6、已知一高斯面所包围的体积内电荷代数和,则可肯定:
A、高斯面上各点场强均为零
B、穿过高斯面上每一面元的电通量均为零
C、穿过整个高斯面的电通量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
A、点电荷
B、半径为的均匀带电球体
C、半径为的均匀带电球面
D、内外半径分别为和的同心均匀带球壳

8、下述带电体系的场强分布可以用高斯定理来计算的是:
A、均匀带电圆板
B、均匀带电的导体球
C、电偶极子
D、有限长均匀带电棒

9、静电场中某点电势在数值上等于
A、试验电荷 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B、单位试验电荷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C、单位正电荷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D、把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到电势零点外力所作的功。

10、边长为的正方形,在其四个顶角上各放一个等量的点电荷,若正方形中心处的场强和电势都为零(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
A、在四个顶角上都应放上正电荷
B、在四个顶角上都应放上负电荷
C、在两个对顶角上应放上正电荷,而另外两个对顶角上应放上负电荷
D、在两个相邻的顶角上应放上正电荷,而另外两个相邻的顶角上应放上负电荷

11、
A、
B、
C、
D、

12、真空中有“孤立的”均匀带电球体和一个均匀带电球面,如果它们的半径和所带的电荷都相等.则它们的静电能之间的关系是:
A、球体的静电能等于球面的静电能;
B、球体的静电能大于球面的静电能;
C、球体的静电能小于球面的静电能;
D、球体内的静电能大于球面内的静电能,球体外的静电能小于球面外的静电能。

13、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半径为的均匀带电球体产生的电场的电势分布规律为(图中的和皆为常量):
A、
B、
C、
D、

14、
A、 且为有限常量;
B、 且为有限常量;
C、
D、

15、在静电场中,电场线为均匀分布的平行直线的区域内,在电场线方向上任意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相比较:
A、相同,不同;
B、不同,相同;
C、不同,不同;
D、相同,相同。

16、真空中的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内球面半径为,带电荷量,外球面半径为、带电荷量。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在距球心为处的电势为
A、
B、
C、
D、

17、有两个点电荷电量都是,相距为,今以左边的点电荷所在处为球心,以为半径作一球形高斯面。 在球面上取两块相等的小面积和,其位置如图所示。设通过和的电场强度通量分别为和,通过整个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则
A、
B、
C、
D、

18、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保持带电量不变,当两极板间距离增大一倍时,两极板间电场强度的大小E和电容器储存能量W的变化为
A、E减小,W减小
B、E增大,W增大
C、E不变,W增大
D、E不变,W不变

19、和为两个均匀带电球体,带电荷,带电荷,作一与同心的球面为高斯面,如图所示。则
A、通过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零,面上各点的场强为零;
B、通过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面上场强的大小为;
C、通过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面上场强的大小为;
D、通过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但面上各点的场强不能直接由高斯定理求出。

20、半径为的均匀带电球面,若其电荷面密度为,则在距离球面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
B、
C、
D、

21、在静电场中,一闭合曲面外的电荷的代数和为,则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A、
B、
C、
D、

22、下列关于磁感应线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条形磁铁的磁感应线是从N极到S极的;
B、条形磁铁的磁感应线是从S极到N极的;
C、磁感应线是从N极出发终止于S极的曲线;
D、磁感应线是无头无尾的闭合曲线。

23、两个载有相等电流I的半径为R的圆线圈一个处于水平位置,一个处于竖直位置,两个线圈的圆心重合,则在圆心o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多少?
A、0
B、
C、
D、

24、下列对稳定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25、一运动电荷Q,质量为m,垂直进入一匀强磁场中,则
A、其动能改变,动量不变;
B、其动能和动量都改变;
C、其动能不变,动量改变;
D、其动能、动量都不变

26、如图所示,无限长直载流导线与矩形载流线框在同一平面内,若长直导线固定不动,则矩形载流线框将
A、向着长直导线平移
B、离开长直导线平移
C、转动
D、不动

27、两根平行导线相距为,通有方向相同的电流,则两导线垂直连线中点出的磁场等于
A、
B、
C、
D、

28、有一个圆形回路1及一个正方形回路2,圆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二者中通有大小相等的电流,它们在各自中心产生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之比B1 / B2为
A、0.90
B、1.00
C、1.11
D、1.22

29、长直导线通以电流I,设弯折成下图所示,则圆心O点的磁感应强度为
A、
B、
C、
D、

30、如图,流出纸面的电流为2I,流进纸面的电流为I,则下述各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B、
C、
D、

31、
A、
B、
C、
D、

32、
A、
B、
C、
D、

33、
A、
B、
C、
D、

34、有一半径为R的单匝圆线圈,通以电流I,若将该导线弯成匝数N = 2的平面圆线圈,导线长度不变,并通以同样的电流,则线圈中心的磁感强度和线圈的磁矩分别是原来的
A、4倍和1/8
B、4倍和1/2
C、2倍和1/4
D、2倍和1/2

35、磁介质有三种,用相对磁导率表征它们各自的特性时
A、顺磁质,抗磁质,铁磁质
B、顺磁质,抗磁质,铁磁质
C、顺磁质,抗磁质,铁磁质
D、顺磁质,抗磁质,铁磁质

36、
A、
B、
C、
D、

37、尺寸相同的铁环与铜环所包围的面积中,通以相同变化率的磁通量,环中
A、感应电动势不同
B、感应电动势相同,感应电流相同
C、感应电动势相同,感应电流不同
D、感应电动势不同,感应电流相同

38、一闭合线圈放在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垂直.若想使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增强一倍,下述方法可行的是
A、使线圈匝数增加一倍
B、使线圈面积增加一倍
C、使线圈匝数减少一半
D、使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增大一倍

39、穿过一个单匝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保持每秒钟均匀地减少2 Wb,则
A、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每秒钟增加2 V
B、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每秒钟减少2 V
C、线圈中无感应电动势
D、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保持不变

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B、线圈中磁通量越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C、线圈中磁通量变化得越快,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D、线圈处在磁场越强的位置,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41、如图所示的情况中,金属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Blv的是
A、甲、乙、丁
B、乙和丁
C、甲、乙、丙、丁
D、只有乙

42、
A、只适用于无限长密绕线管;
B、适用于自感系数L 一定的任意线圈
C、只适用于一个匝数很多,且密绕的螺线环
D、只适用于单匝圆线圈

43、对单匝线圈取自感系数的定义式为L = Φ/I。当线圈的几何形状、大小及周围磁介质分布不变,且无铁磁质时,若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变小,则线圈的自感系数 L
A、变大,与电流成反比关系
B、变小
C、不变
D、变大,但与电流不成反比关系

44、关于线圈的自感系数、自感电动势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圈中电流变化越大,线圈自感系数越大
B、对于某一线圈,自感电动势正比于电流的变化量
C、一个线圈的电流均匀增大,这个线圈自感系数、自感电动势都不变
D、自感电动势与原电流方向相反

45、如图所示,两个圆环形导体a、b互相垂直地放置,且圆心重合,当它们的电流I1、和I2同时发生变化时,则
A、a导体产生自感电流,b导体产生互感电流
B、两导体只产生自感电流,不产生互感电流
C、两导体同时产生自感电流和互感电流
D、b导体产生自感电流,a导体产生互感电流

46、
A、
B、
C、
D、

47、一无限长直导线的横截面积各处的电流密度均相等,总电流为I,则每单位长度导线内所储存的磁能为
A、
B、
C、
D、

48、
A、
B、
C、
D、

49、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将条形磁铁插入闭合线圈,第一次用0.2 s,第二次用0.4 s,并且两次的起始和终止位置相同,则
A、第一次磁通量变化较慢
B、第一次G的最大偏角较大
C、第二次G的最大偏角较大
D、若断开S,G均不偏转,故均无感应电动势

50、已知圆环式螺线管的自感系数为 L。 若将该螺线管锯成两个半环式的螺线管,则两个半环螺线管的自感系数
A、都等于 L/2
B、都小于 L/2
C、都大于 L/2
D、一个大于 L/2,一个小于 L/2

51、判断下面几种说法是否正确 (1) 所有惯性系对物理定律都是等价的。 (2) 在真空中,光速与光的频率和光源的运动无关。 (3) 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传播的速度都相同。
A、只有 (1) (2) 正确
B、只有 (1) (3) 正确
C、只有 (2) (3) 正确
D、三种说法都正确

52、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 一切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2) 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 (3)在一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在其他一切惯性系中也是同时发生的 (4) 惯性系中的观察者观察一个与他作匀速相对运动的时钟时,会看到这时钟比与他相对静止的相同的时钟走得慢些。
A、(1),(3),(4)
B、(1),(2),(4)
C、(1),(2),(3)
D、(2),(3),(4)

53、由氢原子理论可知, 当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时, 可观察到可见光谱线为
A、一种波长的可见光
B、二种波长的可见光
C、三种波长的可见光
D、各种波长的可见光

54、根据德布罗意假设
A、辐射不具有粒子性, 但具有波动性
B、粒子具有波动性
C、波长非常短的辐射具有粒子性,但长波辐射却不然
D、辐射具有粒子性, 但粒子绝不可能有波动性

55、康普顿效应说明在光和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以下定律严格适用
A、动量守恒、动能守恒
B、牛顿定律、动能定律
C、动能守恒、机械能守恒
D、动量守恒、能量守恒

56、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n,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的总平动动能(E/V),单位体积内的气体质量r,分别有如下关系
A、n不同,(E/V)不同,r不同
B、n不同,(E/V)不同,r相同
C、n相同,(E/V)相同,r不同
D、n相同,(E/V)相同,r相同

57、两种不同的理想气体,若它们的最概然速率相等,则它们的
A、平均速率相等,方均根速率相等
B、平均速率相等,方均根速率不相等
C、平均速率不相等,方均根速率相等
D、平均速率不相等,方均根速率不相等

58、一定量理想气体经历的循环过程用V-T曲线表示如图.在此循环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热的过程是
A、A→B
B、B→C
C、C→A
D、B→C和C→A

5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后,温度升高了.则根据热力学定律可以断定 (1) 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吸了热. (2) 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了正功. (3) 该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 (4) 在此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既从外界吸了热,又对外作了正功. 以上正确的断言是
A、(1)、(3)
B、(2)、(3)
C、(3)
D、(3)、(4)

60、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沿着图中直线从状态a( 压强p1 = 4 atm,体积V1 =2 L )变到状态b ( 压强p2 =2 atm,体积V2 =4 L ).则在此过程中
A、气体对外作正功,向外界放出热量
B、气体对外作正功,从外界吸热
C、气体对外作负功,向外界放出热量
D、气体对外作正功,内能减少

61、“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作功.”对此说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哪种是正确的?
A、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B、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C、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62、关于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的判断 (1) 可逆热力学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2) 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4) 凡有摩擦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以上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1)、(2)、(3)
B、(1)、(2)、(4)
C、(2)、(4)
D、(1)、(4)

63、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它们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
A、温度相同,压强相等
B、温度、压强都不相同
C、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D、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64、氧气和氦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分别为和,它们的分子数密度分别为和,若它们的压强不同,但温度相同,则
A、
B、
C、
D、

65、两容器内分别盛有氢气和氦气,若它们的温度和质量分别相等,则
A、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
B、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C、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
D、两种气体的内能相等

66、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比为1:2的氧气和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相混合,混合气体中氧气和氦气的内能之比为
A、1:2
B、5:6
C、5:3
D、10:3

67、
A、
B、
C、
D、

68、如果在一容器内,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提高为原来的2倍,那么
A、温度和压强都提高为原来得的2倍
B、温度提高为原来的4倍,压强提高为原来的2倍
C、温度提高为原来的2倍,压强提高为原来的4倍
D、温度和压强都提高为原来得的4倍

69、
A、
B、
C、
D、不能确定

70、对于理想气体系统来说,在下列过程中,哪个过程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内能的增量和对外作的功三者均为负值
A、等容降压过程
B、等温膨胀过程
C、绝热膨胀过程
D、等压压缩过程

71、
A、放热
B、吸热
C、对外界作功
D、内能增加

72、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体积V1膨胀到体积V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B等压过程; A?C等温过程; A?D绝热过程. 其中吸热最多的过程
A、是A?B
B、是A?C
C、是A?D
D、既是A?B,也是A? C ,两者一样多

73、1mol理想气体从状态a分别经历如图所示的(1)或(2)过程到达状态b,已知Ta<Tb, 则这两个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1和Q2的关系是
A、
B、
C、
D、

74、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所经历的循环过程是: 从初态(V0 ,T0)开始,先经绝热膨胀使其体积增大1倍,再经等容升温回复到初态温度T0,最后经等温过程使其体积回复为V0,则气体在此循环过程中
A、对外作的净功为正值
B、对外作的净功为负值
C、内能增加了
D、从外界净吸收的热量为正值

75、
A、净功增大,效率提高
B、净功增大,效率降低
C、净功和效率都不变
D、净功增大,效率不变

76、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

中国大学大学物理2[112104117]

中国大学大学物理2是一门重要的物理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电磁学、波动光学、热力学等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该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和物理基础。在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复数、微积分、向量等数学知识,以及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物理概念。

课程内容

中国大学大学物理2的课程内容包括:

  • 电磁学:介绍电场、电势、电场强度、电通量、高斯定理等基本概念,以及电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
  • 磁场:介绍磁场的基本概念,包括磁感应强度、磁通量、安培定理等,以及磁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
  • 电磁感应: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基本概念,以及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 交流电路:介绍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感、电容、电阻等元件的作用,以及交流电路的谐振和滤波。
  • 波动光学:介绍光的波动性质和干涉、衍射、偏振等基本现象。
  • 热力学:介绍热力学基本概念,包括温度、热量、内能、熵等,以及理想气体和热力学循环。

学习方法

学习中国大学大学物理2需要掌握一些学习方法:

  • 理论学习: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概念和公式,掌握物理规律。
  • 计算练习:做大量的计算练习题,加深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
  • 实验学习:参加物理实验课,加深对物理实验方法和技能的理解。
  • 课堂讨论: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考试评分

中国大学大学物理2的考试评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 理论知识: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计算能力:考查学生对物理公式和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程度。
  • 实验技能:考查学生对物理实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 综合能力: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整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

中国大学大学物理2是一门重要的物理课程,对学生的物理学基础和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学习方法,积极参加课程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同学们都能在这门课程中取得好成绩!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