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分析化学(1)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分类: 教育学习题发布于:2024-06-02 12:46:44ė83822次浏览633条评论

超星分析化学(1)期末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 绪论

单元测验

1、超星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按照分析任务分类可分为( )。
A、化学后作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B、期末定性分析、答案定量分析、学习结构和形态分析
C、通课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D、业答常量分析、超星半微量分析、分析微量分析和痕量分析

2、化学后作液体试样体积为2.0ml通常称为( )。期末
A、答案常量分析
B、学习半微量分析
C、通课微量分析
D、痕量分析

3、被测组分在试样中的含量为0.05%通常称为( )。
A、常量组分分析
B、微量组分分析
C、痕量组分分析
D、以上都不是

第二章 误差与数据分析

1. 误差概述随堂测验

1、下列有关系统误差的正确叙述是( )
A、系统误差具有随机性
B、系统误差在分析过程中不可避免
C、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D、系统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2、关于偶然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B、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C、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
D、负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正误差

3、下述情况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
A、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读不准
B、沉淀重量法中采用碳酸盐作为沉淀剂测定,导致沉淀不完全
C、天平使用之前未经校正
D、称量过程中,样品洒落在称量瓶之外

2. 误差与准确度随堂测验

1、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占真实值的百分比分别为( )
A、准确度、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准确度、 相对误差
C、准确度、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
D、相对误差、准确度 、绝对误差

2、滴定管可估读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体积( )ml。
A、10
B、20
C、30
D、40

3. 偏差与精密度随堂测验

1、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是( )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准确度高,精密度必然高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2、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
A、随机误差小
B、系统误差小
C、平均偏差小
D、相对偏差小

3、若试样的分析结果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不好,其原因不可能是( )
A、试样不均匀
B、使用的试样含有影响测定的杂质
C、有系统误差
D、使用的容量仪器未经校正

4. 误差的传递与减免随堂测验

1、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 )。
A、进行仪器校正
B、增加测定次数
C、认真细心操作
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

2、若不知所测样品的组成,则要想检验分析方法有无系统误差,有效的方法是( )。
A、用标准试样对照
B、用人工合成样对照
C、空白试验
D、加入回收试验

3、回收试验可以消除测定中的( )
A、试剂误差
B、偶然误差
C、系统误差
D、平均误差

5. 有效数字随堂测验

1、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 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20.50 ml,以下计算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 )
A、10%
B、10.1%
C、10.08%
D、10.077%

2、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
A、c = 0.0003 mol/L
B、pH=10.42
C、ω(MgO)= 19.96%
D、400

3、某组分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而得:ω=(cVM)/(m×10),若c=1.1020±0.0001,V=30.02±0.02,M=50.00±0.01,m=0.2020±0.0001,则对ω的误差来说( )。
A、由“V”项引入的最大
B、由“c”项引入的最大
C、由“M”项引入的最大
D、由“m”项引入的最大

6. 正态分布与t分布随堂测验

1、下列与误差有关的叙述,正确的组合是( )。 ①随机误差是定量分析中主要的误差来源; ②随机误差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同; ③测量次数够多时,平均值即可视为真值; ④t分布曲线的面积与t值和测量次数均有关。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和④

2、有限次测量结果的偶然误差服从( )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二项式分布
D、泊松分布

7. 置信区间与平均值的精密度随堂测验

1、某试样含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16.24±0.20)%(置信度为90%),对此结果的理解为( )
A、有90%的测定结果落在16.04%~16.44%范围内
B、有限次测量的平均值落在此区间外的概率为90%
C、若再一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D、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μ的概率为90%

2、下列关于置信区间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
A、以真实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结果的平均值的范围
B、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总体平均值的可信范围
C、真实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几率
D、在一定置信度时,以真实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

8. G检验与F检验随堂测验

1、实验室两位新分析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得到两组分析结果,考察两组结果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
A、t检验法
B、Q检验法
C、G检验法
D、F检验法

2、F检验是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 ),以确定它们的( )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A、标准偏差
B、方差
C、精密度
D、准确度

9. t检验与显著性检验随堂测验

1、显著性检验中一般最后进行的是( )
A、u检验
B、t检验
C、F检验
D、G检验

2、在显著性检验中,( )中常用单侧检验
A、T检验
B、t检验
C、F检验
D、G检验

单元测验

1、分析测试过程中,多次测定结果中偶然误差的特点是( )。
A、数值有一定范围
B、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C、数值无规律可循
D、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2、若试样的分析结果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不好,其原因可能是( )。
A、使用的容量仪器未经校正
B、有系统误差
C、使用的试样含有影响测定的杂质
D、试样不均匀

3、在测量过程中,一般都是进行少量次的平行测量,则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 )
A、
B、
C、
D、

4、下列关于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1)选择灵敏度高的仪器分析方法 (2)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小随机误差 (3)称样量越小越好 (4)做对照试验消除系统误差
A、1,2
B、1,3
C、2,3
D、2,4

5、根据置信度为95%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的合理分析结果表达式应为( )。
A、(25.48±0.1)%
B、(25.48±0.13)%
C、(25.48±0.135)%
D、(25.48±0.1348)%

6、分析数据的处理步骤应按照( )顺序
A、可疑数据的取舍?F检验?t检验
B、F检验?Q检验?t检验
C、G检验?Q检验?t检验
D、可疑数据的取舍?t检验? F检验

7、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次测量的可靠性是1次测量的 n的平方根 倍
B、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越大
C、在相同的置信水平下,增加测定次数会缩小置信区间
D、统计量t值相等,说明来自两个不同测量体系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必然相等

第三章 滴定分析概述

1. 概述随堂测验

1、按化学计量关系所达到的反应终点和依靠试剂或仪器观察或计算得到的终点分别称为( )
A、反应终点,滴定终点
B、反应终点,化学计量点
C、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
D、化学计量点,反应终点

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基本要求是( )
A、反应定量完成
B、反应完全
C、反应速度快
D、有简便的方法指示终点

2. 滴定分析的基本要求及分类随堂测验

1、对于满足四个基本要求的化学反应,可以采用( )法进行滴定分析
A、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直接滴定法

2、滴定分析法按化学反应分,可分为( )
A、氧化还原滴定法
B、酸碱滴定法
C、沉淀滴定法
D、络合滴定法

3. 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随堂测验

1、硼砂()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结果的影响是( )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不能确定

2、酸碱滴定法中常用的标准溶液有( )
A、0.1mol/L HCl
B、0.1mol/L
C、0.02mol/L
D、0.1mol/L NaOH

3、直接配制法制备标准溶液涉及到的主要仪器有( )
A、容量瓶
B、分析天平
C、托盘天平
D、滴定管

4. 称样量的估算和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随堂测验

1、欲配制500 ml浓度为0.05000 mol/L的EDTA-2Na溶液,应称取多少克? M( )= 372.3g/mol
A、9.3075g
B、9307.5g
C、18.615g
D、37.23g

2、有一KOH溶液 (0.5540 mol/L) 100.0 ml,问需要加水( )毫升才能配成0.5000 mol/L的溶液
A、108ml
B、118ml
C、10.8ml
D、11.8ml

3、用浓度为0.1000mol/L的标准溶液标定溶液,若标定结束时所消耗溶液体积和溶液体积相等,则碘溶液的浓度为( )
A、0.1000mol/L
B、0.2000mol/L
C、0.05000mol/L
D、0.01000mol/L

5. 滴定度随堂测验

1、已知1ml 相当于0.005682g,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0.2000mol/L的NaOH溶液对HAc的滴定度为 ( )。(=60.05g/mol)
A、6.005mg/ml
B、0.01201mg/ml
C、12.01mg/ml
D、0.02402mg/ml

6. 百分含量的计算随堂测验

1、当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中含有少量邻苯二甲酸时,则测定结果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引进了( )
A、负误差
B、正误差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2、乙二酸钠()在酸性溶液中还原1/5mol的时所需质量应为其摩尔质量的( )
A、2倍
B、1/2倍
C、5倍
D、1/5倍

单元测验

1、下列物质中可使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HCl
B、
C、
D、NaOH

2、用草酸钠溶液标定浓度为0.04000 mol/L的溶液,如果使标定时所消耗草酸钠溶液体积和溶液体积相等,则草酸钠的浓度应为(  )
A、0.1000 mol/L
B、0.04000 mol/L
C、0.05000 mol/L
D、0.08000 mol/L

3、能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纯物质
B、标准物质
C、组成恒定的物质
D、纯度高、组成恒定、性质稳定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

4、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和HAC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说明和HAC两溶液中的( )
A、氢离子浓度相等
B、和HAC的浓度相等
C、的浓度为HAC为的1/2
D、两个滴定的pH突跃范围相等

5、应在500.0ml 0.08000mol/L NaOH溶液中加入( )0.5000mol/L的NaOH溶液,才能使最后得到的溶液浓度为0.2000mol/L
A、200.0 ml
B、100.0ml
C、150.0ml
D、50.00ml

6、
A、
B、
C、
D、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1. 酸碱滴定法概述随堂测验

1、共轭酸碱对的的关系是( )
A、
B、
C、
D、

2、下列哪一对属于共轭酸碱对( )
A、和
B、和
C、和
D、和

2. 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随堂测验

1、浓度为0.10 mol/L(的,,分别为7.6×,6.3×, 4.4×),溶液的pH值是( )?
A、7.8
B、8.8
C、9.8
D、10.8

2、将0.0098 mol某一元弱酸加到100 ml纯水中,溶液pH值为3.60,该酸的Ka为( )
A、3.4×
B、6.4×
C、2.4×
D、3.9×

3、计算弱酸的pH时,若Ka1远大于Ka2,经常( )
A、只计算第一级解离而忽略第二级离解
B、一、二级解离必须同时考虑
C、只计算第二级解离
D、与第二级解离完全无关

4、欲配制pH=9的缓冲溶液,应选用下列何种弱酸或弱碱和它们的盐来配制( )
A、
B、
C、
D、

5、二元弱酸水溶液(c mol/L)的质子条件式为( )
A、[]=[]+[]+[]
B、[]=2[]+[]+[]
C、[]=[]+2[]+[]
D、[]=[]+[]+2[]

3. 酸碱指示剂随堂测验

1、下列有关酸碱指示剂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各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随指示剂常数KIn的不同而异
B、同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随所处溶液酸度的不同而不同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2、将酚酞指示剂加到无色溶液中,溶液呈无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 )
A、中性
B、碱性
C、酸性
D、不确定

3、某酸碱指示剂的KIn =1.0×,则从理论上推算其pH变色范围是 ( )。
A、4~5
B、5~6
C、4~6
D、5~7

4、在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可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
A、pH突跃范围
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C、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D、指示剂的分子结构

4. 强酸强碱的滴定随堂测验

1、用0.1 mol/L的HCl滴定0.1 mol/LNaOH的pH突跃范围是9.7~4.3 ,则0.01 mol/L的HCl滴定0.01 mol/L NaOH的突跃范围是( )。
A、9.7~4.3
B、8.7~4.3
C、8.7~5.3
D、10.7~3.3

2、在酸碱滴定中,一般把滴定至计量点( )的溶液pH变化范围称为滴定突跃范围。
A、前后±0.l%相对误差
B、前后±0.2%相对误差
C、0.0%
D、前后±1%相对误差

3、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 )。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相符
B、指示剂应在pH=7.00时变色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的pH突跃范围之内
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滴定的pH突跃范围之内

5. 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随堂测验

1、下列滴定(浓度均为0.1 mol/L)中可行的是( )。已知 pKa(HA)=4.85,pKa(HB)=9.3,pKb(NOH)=8.9,pKb(ROH)=3.8
A、HCl滴
B、NaOH滴HB
C、HCl滴NOH
D、HCl滴ROH

2、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0.1mol/LHAc(pKa=4.7)时的pH突跃范围为7.7~9.7,由此可以推断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pKa=3.7的0.1mol/L某一元酸的pH突跃范围是( ) 。
A、6.7~8.7
B、6.7~9.7
C、6.7~10.7
D、7.7~9.7

3、用强碱滴定一元弱酸时,应符合cKa≥的条件,这是因为( )。
A、cKa<时滴定突跃范围窄
B、cKa<时无法确定化学计量关系
C、cKa<时指示剂不发生颜色变化
D、cKa<时反应不能进行

4、用0.1 mol/L HCl滴定0.1 mol/L的 (pKb=4.75),其最佳指示剂是( )。
A、甲基橙
B、甲基红
C、中性红
D、酚酞

5、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一元弱酸时,若弱酸和NaOH浓度都比原来增大10倍,则滴定曲线中( )。
A、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均增大
B、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均减小
C、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不变,后0.1%的pH增大
D、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变小,后0.1%的pH增大

6. 多元酸碱的滴定随堂测验

1、用0.2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 酒石酸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的突跃范围有( )个。(酒石酸的pKa1=3.04,pKa2=4.37)
A、2
B、0
C、1
D、4

2、多元酸准确分步滴定的条件是( )。
A、Kai>
B、Kai/Kai+1≥
C、cKai≥
D、cKai≥,Kai/Kai+1≥

3、下列多元酸或混合酸中,用NaOH滴定出现两个滴定突跃的是( )。
A、(Ka1=1.3×,Ka2=7.1×)
B、(Ka1=5.9×,Ka2=6.4×)
C、(Ka1=7.6×,Ka2=6.3×,Ka3=4.4×)
D、HCl +一氯乙酸(一氯乙酸的Ka=1.4×)

7.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应用随堂测验

1、某碱液25.00 ml,以0.1 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变色,用去6.28 ml;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又消耗16.50 ml;此碱液的组成是( )。
A、NaOH +
B、NaOH
C、
D、 +

2、和混合物可用HCl标准溶液来测定,测定过程中两种指示剂的滴加顺序为( )。
A、酚酞、甲基橙
B、甲基橙、酚酞
C、甲基红、酚酞
D、百里酚蓝、酚酞

3、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 )。
A、无水
B、草酸
C、
D、邻苯二甲酸氢钾

4、标定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有( )。
A、无水
B、硼砂
C、
D、邻苯二甲酸氢钾

8. 滴定终点误差随堂测验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OH滴定HCl,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其终点误差为正值
B、HCl滴定NaOH,用酚酞为指示剂,其终点误差为正值
C、蒸馏法测时,用HCl吸收气,以NaOH返滴定至pH=7.0,终点误差为负值
D、NaOH滴定至pH=5时,对第一计量点来说,误差为负值

2、用0.10 mol/L的NaOH滴定0.1 mol/L的HCl至pH=9.0(酚酞指示终点)时,终点误差为( )
A、-0.2%
B、+0.2%
C、-0.02%
D、+0.02%

3、用0.10 mol/L的NaOH滴定0.10 mol/L的HAc (Ka=1.7×)至pH=9.20时,终点误差为( )。
A、-0.3%
B、+0.3%
C、-0.03%
D、+0.03%

9. 非水酸碱滴定概述及溶剂的分类随堂测验

1、以下关于非水酸碱滴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适当的非水溶剂可增大被测物溶解度
B、非水溶剂可改变被测物酸碱性
C、在非水溶剂可改变酸碱滴定滴定突跃的大小
D、在非水溶剂的酸碱滴定比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好

2、质子性溶剂指( )。
A、只能给出质子的溶剂
B、只能接受质子的溶剂
C、能给出或接受质子的溶剂
D、既能给出也能接受质子的溶剂

3、惰性溶剂在非水酸碱滴定中的作用是( )
A、参与质子反应
B、改善溶解性能
C、改变被测物酸性
D、改变被测物碱性

10. 溶剂的离解性、酸碱性和极性随堂测验

1、非水滴定测定水杨酸钠的含量应选择下列哪种溶剂( )。
A、乙二胺
B、吡啶
C、冰醋酸
D、A和B均可

2、非水酸碱滴定中,下列物质宜选用酸性溶剂的是( )。
A、NaAc
B、水杨酸
C、苯酚
D、苯甲酸

3、非水酸碱滴定法测定下列物质,宜选用碱性溶剂的是( )。
A、NaAc
B、苯酚
C、吡啶
D、乳酸钠

11. 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随堂测验

1、现有甲酸、氢溴酸、苯甲酸和高氯酸,在下列何种溶剂( )中酸强度相同。
A、冰醋酸
B、甲基异丁酮
C、液氨
D、水

2、为区分、、、四种酸的强度大小,可采用下列何种溶剂( )。
A、冰醋酸
B、乙醚
C、液氨
D、水

3、可将、、、四种酸的酸度拉平到同一强度的溶剂是( )。
A、冰醋酸
B、乙醚
C、苯
D、水

4、当HCl溶于液氨时,溶液中最强的酸是( )
A、
B、
C、
D、

12. 非水溶液中酸和碱的滴定随堂测验

1、在非水滴定中,以冰醋酸为溶剂,用高氯酸标准溶液滴定碱时,最常用的指示剂为( )。
A、酚酞
B、甲基红
C、结晶紫
D、偶氮紫

2、在非水酸碱滴定中,常使用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为了除去水分,需加入适量的( )。
A、醋酐
B、无水
C、醋酸汞
D、乙醚

3、测定有机碱的氢卤酸盐时,可选用下列溶剂( )。
A、甲醇
B、醋酸
C、醋酸+醋酸汞
D、氯仿+醋酸汞

单元测验

1、
A、3.75
B、6.38
C、10.25
D、7.62

2、的共轭酸是( )
A、
B、
C、
D、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可以得出( )
A、任何一种酸失去质子后就成为碱
B、碱不可能是阳离子
C、酸不可能是阴离子
D、同一物质不可能既作为酸又作为碱

4、的共轭碱是( )
A、
B、
C、
D、

5、按酸碱质子理论,是( )
A、中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碱性物质
D、两性物质

6、水溶液(c mol/L)的质子条件式为( )
A、
B、
C、
D、

7、某弱碱(0.10 mol/L),其HB的,该弱碱水溶液的pH值为( )
A、3.0
B、5.0
C、9.0
D、11.0

8、0.10 mol/LHCl和1.0×mol/LHAc(Ka=1.8×)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值为( )
A、1.20
B、1.30
C、1.40
D、1.50

9、
A、22.5
B、15.0
C、45.0
D、60.0

10、欲配制pH=5.00的缓冲溶液500 mL,已用去6 mol/L HAc 34.0 mL,则约需加( )克。HAc的pKa=4.74
A、20
B、30
C、40
D、50

11、某一弱酸型指示剂,在 pH= 4.5 的溶液中呈纯碱色。该指示剂的KIn约为
A、
B、
C、
D、

12、下列物质中(浓度均为0.1 mol/L),不能用强碱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
A、盐酸苯胺(苯胺的Kb=)
B、磷酸二氢钠(磷酸的pKa1=2.12,pKa2=7.21,pKa3=12.66)
C、苯酚(Ka=1.1×10)
D、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的Ka2=3.9×10)

13、在如图的滴定曲线中,哪一条是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 )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14、用NaOH测定食醋的总酸量,最合适的指示剂是( )
A、中性红
B、甲基红
C、酚酞
D、甲基橙

15、用已知浓度的HCl滴定相同浓度的不同弱碱,若弱碱的Kb越小,则( )
A、消耗HCl 越多
B、滴定突跃越大
C、滴定突跃越小
D、无法判断

16、用0.1 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等浓度的HCl和的混合溶液,在滴定曲线上可能出现几个突跃范围( )
A、1
B、2
C、3
D、4

17、用硼砂标定0.1 mol/L的HCl时,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
A、中性红
B、甲基红
C、酚酞
D、百里酚酞

18、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为204.2 g/mol,用它来标定0.1 mol/L的NaOH溶液,若使用25 ml滴定管进行标定,宜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 )
A、0.25 g左右
B、0.1 g左右
C、1 g左右
D、0.45 g左右

19、在非水滴定中,用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为标准溶液,测定苯甲酸钠的含量,若样品中含微量水,则测定结果( )
A、偏低
B、偏高
C、无影响
D、不确定

20、某碱液25.00 ml,以0.1 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变色,用去15.28 ml,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又消耗6.50 ml,此碱液的组成是( )
A、NaOH +
B、NaOH
C、
D、

21、某混和碱液,先用HCl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10.00 ml,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消耗5.00 ml,则其组成为( )
A、
B、
C、
D、

22、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碳酸钠的含量,为使0.1000 mol/L HCl标准溶液所消耗的体积(毫升)恰好等于碳酸钠的百分含量,问需称取碳酸钠试样多少克?[M()=106.0 g/mol] ( )
A、0.3600 g
B、0.5300 g
C、0.2650 g
D、0.6400 g

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作为酸的共轭碱是
B、作为碱的共轭酸是
C、因为HAc的酸性强,故HAc的碱性必弱
D、HAc碱性弱,则的酸性强

24、用同一NaOH溶液分别滴定相等体积的和HAc溶液,消耗NaOH体积相等,说明和HAc两溶液的( )
A、氢离子浓度相等
B、和和HAc浓度相等
C、的浓度为HAc的1/2
D、和HAc的电离度相等

25、在非水酸碱滴定中,标定高氯酸标准液所用的基准物质是( )
A、无水碳酸钠
B、硼砂
C、苯甲酸
D、邻苯二甲酸氢钾

2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凡是发生质子转移的反应均可用于酸碱滴定
B、溶剂不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不同
C、弱酸的酸性越强,其pKa值越小
D、混合指示剂变色敏锐,变色间隔较窄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1. 概述随堂测验

1、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时,络合比为( )。
A、1:1
B、1:2
C、2:1
D、1:3

2、已知EDTA的电离常数分别为、、、、、、,则在pH=2.67~6.16的溶液中,EDTA的最主要存在形式是( )
A、
B、
C、
D、

3、在配位滴定中,最常用的配位剂是( )。
A、羟基
B、乙二胺四乙酸
C、氟离子
D、氨

4、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温度
B、浓度
C、金属离子性质
D、配体性质

2. 配位剂的副反应随堂测验

1、在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酸效应系数越大,络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B、酸效应系数越小,络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C、pH值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
D、酸效应系数越大,络合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越大

2、EDTA的酸效应曲线是指( )。
A、aY(H)-pH曲线
B、pM-pH曲线
C、lgK¢MY-pH曲线
D、lgaY(H)-pH曲线

3、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 )。
A、酸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B、水解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C、辅助络合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D、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3.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及条件稳定常数随堂测验

1、aM(L)=1表示( )。
A、M与L没有副反应
B、M与L副反应相当严重
C、M的副反应较小
D、[M]=[L]

2、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在配位滴定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配位效应越强,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越小
B、配位效应越强,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越大
C、酸效应越强,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越大
D、条件稳定常数与酸效应及配位效应无关

4. 配位滴定曲线随堂测验

1、在pH10.0时以0.010 mol/L EDTA溶液滴定0.010 mol/L的溶液两份,其中一份溶液中含有0.5 mol/L的游离,另一份溶液中含有0.20 mol/L的游离。上述两种情况下,对pZn的叙述,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EDTA开始滴定时pZn相等
B、滴定至一半时pZn相等
C、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pZn相等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2、在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至50%处时( )。
A、pZn’只与有关
B、pZn’只与lgK’ZnY有关
C、pZn’只与有关
D、pZn’与以上三者均有关

3、不会影响配位滴定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是( )
A、条件稳定常数
B、金属离子浓度
C、EDTA浓度
D、溶液pH

5. 金属指示剂随堂测验

1、络合滴定中,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由以下哪个原因引起的 ( )。
A、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不稳定
B、被测溶液的酸度过高
C、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稳定性小于MY的稳定性
D、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稳定性大于MY的稳定性

2、使用铬黑T指示剂合适的pH范围是( )。
A、pH5~7
B、pH1~5
C、pH7~10
D、pH10~12

3、以EDTA为滴定剂,以EBT为指示剂,不会出现封闭现象的离子是( )。
A、
B、
C、
D、

4、配位滴定时,用铬黑T作指示剂,溶液的酸度用什么来调节( )
A、硝酸
B、盐酸
C、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
D、氨-氯化铵缓冲溶液

6. 配位滴定滴定条件的选择随堂测验

1、用0.01 mol/L的EDTA滴定0.01 mol/L的,滴定时允许最低pH值为( )。(已知:= 8.64) pH 8 9 10 11 lgδY(H) 2.26 1.29 0.45 0.07
A、8
B、9
C、10
D、11

2、EDTA滴定金属离子,准确滴定(TE<0.1%)的条件是( )。
A、
B、
C、
D、

3、在络合滴定中,对加入缓冲溶液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滴定的最低酸度
B、控制滴定的最高酸度
C、控制溶液的酸度在适宜的酸度范围,保证滴定的准确度
D、金属离子指示剂的选择与缓冲溶液无关

7. 配位滴定应用随堂测验

1、用EDTA滴定,在pH=10的缓冲液中进行,以铬黑T为指示剂,预先加入Mg-EDTA溶液V1 ml,终点时,消耗EDTA的体积为V ml,则消耗的EDTA的体积为( )。
A、V+V1 ml
B、V ml
C、V-V1 ml
D、V1 ml

2、铝盐药物的测定常采用配位滴定的方法,先加入定量过量的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该方法的滴定方式是( )
A、直接滴定法
B、置换滴定法
C、回滴定法
D、沉淀滴定法

3、采用返滴定法测定量时,欲在pH5.5条件以某金属离子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EDTA,此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最好选用哪一种?( )
A、
B、
C、
D、

单元测试

1、在配位滴定中,能直接与金属离子配位的EDTA型体为( )
A、
B、
C、
D、

2、用EDTA直接滴定某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
A、金属离子配位物的颜色
B、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C、EDTA-金属离子配位物的颜色
D、游离指示剂的颜色与EDTA-金属离子配位物的颜色的混合色

3、下列哪个不是配位滴定中的主要副反应( )
A、酸效应
B、配位效应
C、共存离子效应
D、氧化还原效应

4、与离子共存时,在哪种条件下,不加掩蔽剂用EDTA可以直接滴定( )?
A、pH=5
B、pH=10
C、pH=12
D、pH=2

5、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将(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6、在配位滴定中,用返滴定法测定铝离子时,若在pH=5~6时用某种金属离子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EDTA,最适合的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是( )
A、
B、
C、
D、

7、和对铬黑T指示剂有( )
A、氧化作用
B、沉淀作用
C、封闭作用
D、还原作用

8、金属离子M与L生成逐级配位化合物,…,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9. 已知的,用0.01 mol/LEDTA滴定同浓度的溶液,最低酸度为( )
A、6.2
B、7.2
C、8.2
D、9.2

10、取100 ml水样溶液,用缓冲溶液控制溶液pH为10左右后,以EDTA标准溶液(0.008826 mol/L)滴定至铬黑T变色,消耗标准溶液12.58 ml,则该水样溶液的硬度以每升水中含有(M=100)的毫克数计为( )
A、11.10
B、111.0
C、6.30
D、63.0

11、已知=16.50,pH=7.0时的=3.32,则忽略锌离子的水解效应,为( )
A、13.18
B、19.82
C、9.86
D、16.50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 概述及电极电位方程式随堂测验

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
A、反应物之间有电子转移
B、反应物中的原子或离子有氧化数的变化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反应系数一定要相等
D、电子转移的方向由电极电位的高低来决定

2、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依据是( )。
A、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B、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C、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发生变化
D、滴定过程中有络合物生成

3、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与( )有关。
A、离子强度
B、催化剂
C、电极电位
D、指示剂

2. 条件电位随堂测验

1、下列关于条件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条件电位是任意温度下的电位
B、条件电位是任意浓度下的电位
C、条件电位是电对的氧化形和还原形浓度均为1mol/L 时的电位
D、条件电位是在特定条件下电对的氧化形和还原形的浓度均为1mol/L 时校正 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位

2、对 Ox-Red 电对, 25℃ 时条件电位等于 ( )
A、
B、
C、
D、

3、某HCl 溶液中,则此溶液中铁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等于( )。
A、
B、
C、
D、

3. 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随堂测验

1、
A、0.54,反应向左进行
B、0.87,反应向右进行
C、0.16,反应向左进行
D、-0.54,反应向右进行

2、电对的电位升高和( )因素无关?
A、溶液中离子强度改变
B、温度增大
C、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
D、 浓度降低

3、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有( )。
A、酸效应
B、同离子效应
C、盐效应
D、生成络合物

4.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和速度随堂测验

1、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和( )无关。
A、温度
B、标准电极电位
C、电子得失数
D、浓度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 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 99.9%,两个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为 ( )。
A、0.36 V
B、0.27 V
C、0.18 V
D、0.09 V

3、
A、11
B、15
C、19
D、23

5.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随堂测验

1、反应( )的滴定曲线在化学计量点前后是对称的。
A、
B、
C、
D、

2、在氧化还原滴定反应中,两个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差越大,则滴定突跃范围越( )。
A、小
B、不适合滴定
C、大
D、难以确定选择催化剂

3、
A、0.73 V
B、0.89 V
C、1.32 V
D、1.49 V

6.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随堂测验

1、二苯胺磺酸钠是滴定的常用指示剂,它属于( )
A、自身指示剂
B、氧化还原指示剂
C、特殊指示剂
D、其他指示剂

2、以 滴定应选择( )作为指示剂。
A、淀粉
B、甲基橙
C、二苯胺磺酸钠
D、自身指示剂

3、在1mol/L 溶液中,以0.05mol/L溶液滴定0.05mol/L溶液,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为1.06V,则对此滴定最适宜的指示剂是( )。
A、硝基邻二氮菲- Fe(Ⅱ)(φθ ' =1.25V)
B、邻二氮菲- Fe(Ⅱ)(φθ ' =1.06V)
C、二苯胺磺酸钠(φθ ' =0.84V)
D、二苯胺(φθ ' =0.76V)

7. 直接碘量法随堂测验

1、标定碘标准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及溶液条件为( )。
A、;弱酸性
B、;弱碱性
C、;中性
D、;弱碱性

2、用标准溶液测定维生素C 含量时,滴定条件为( )。
A、中性溶液
B、弱酸性溶液
C、弱碱性溶液
D、强碱性溶液

3、以滴定维生素C 应选择( )作为指示剂。
A、淀粉
B、甲基橙
C、二苯胺磺酸钠
D、自身指示剂

8. 间接碘量法随堂测验

1、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
A、滴定开始前
B、滴定开始后
C、滴定至近终点时
D、滴定至红棕色褪尽至无色

2、在 配制中,为控制pH=9~10,同时抑制细菌生长,往往加入少量( )。
A、NaOH
B、
C、
D、KOH

3、在间接碘法测定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边滴定边快速摇动
B、加入过量KI,并在室温和避免阳光直射的条件下滴定
C、在70-80恒温条件下滴定
D、滴定一开始就加入淀粉指示剂

9. 高锰酸钾法随堂测验

1、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强酸性溶液中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因此一般都在强酸性条件下使用。酸化时通常采用( )。
A、硫酸
B、硝酸
C、盐酸
D、高氯酸

2、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
A、
B、
C、
D、

3、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在配制后( )
A、需放置2~3天才能标定
B、需放置1小时才能标定
C、不需放置可直接标定
D、需加热至沸1小时再标定

10.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随堂测验

1、测定含量的合适方法是( )
A、酸碱滴定法
B、法
C、EDTA 法
D、碘量法

2、可测定微量水分的氧化还原滴定法为( )。
A、亚硝酸钠法
B、铈量法
C、高锰酸钾法
D、碘量法

3、
A、0.68 V
B、1.44 V
C、1.06 V
D、0.86 V

单元测试

1、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OH 和两溶液分别滴定相同质量的。滴定所消耗的两种溶液的体积关系是( )
A、
B、
C、
D、

2、
A、
B、
C、
D、以上都不正确

3、已知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φ=1.51V,当pH=3.0 时,它的条件电位为( )
A、1.51V
B、1.23V
C、0.94V
D、0.68V

4、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分别是1 和2,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以上, 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
A、0.36V
B、0.27V
C、0.18V
D、0.09V

5、
A、淀粉
B、甲基橙
C、二苯胺磺酸钠
D、自身指示剂

6、下列可直接配制的标准溶液是( )
A、
B、
C、
D、

7、在酸度高时,会使溶液对液的滴定度(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一定

8、用草酸钠作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时,开始反应速度慢,稍后,反应速度明显加快,这是( )起催化作用
A、氢离子
B、
C、
D、

9、在酸性溶液中 与过量的KI 反应,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的( )
A、两电对/Br-与/的电位不相等
B、反应产物与KBr 的物质的量相等
C、溶液中已无离子存在
D、反应中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与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10、氧化还原反应中,影响反应方向改变的因素有( )
A、生成沉淀
B、生成络合物
C、反应时间
D、溶液的酸度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

1. 概述和银量法滴定曲线随堂测验

1、下列各沉淀反应,哪个不属于银量法( )?
A、
B、
C、
D、

2、沉淀滴定中,与滴定突跃的大小无关的是( )。
A、的浓度
B、的浓度
C、沉淀的溶解度
D、指示剂的浓度

3、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
A、反应的完全程度高
B、达到平衡的速率快
C、沉淀的组成恒定,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D、有确定终点的简便方法

2. 铬酸钾指示剂法随堂测验

1、Mohr法测定离子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 值在6.5~10.5 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会( ) 。
A、AgCl 沉淀不完全
B、形成沉淀
C、AgCl 吸附离子增强
D、不易形成

2、下列试样中,可用Mohr法直接滴定的是( )。
A、
B、
C、
D、

3、Mohr法测定含量时,引入负误差的是( )。
A、终点提前
B、终点推迟
C、指示剂的量偏少
D、溶液中含少量的铵盐

3. 铁铵钒指示剂法之直接滴定法随堂测验

1、1. 佛尔哈德法是用铁铵矾作指示剂,根据的特性,此滴定要求溶液必须是( )。
A、酸性
B、中性
C、弱碱性
D、碱性

2、2. 采用铁铵矾法测定水中含量时,终点颜色为( )。
A、红色
B、纯蓝色
C、黄绿色
D、蓝紫色

3、3. 以铁铵钒为指示剂,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银离子时,应在下列何种条件下进行 ( )。
A、酸性
B、弱酸性
C、碱性
D、弱碱性

4. 铁铵钒指示剂法之返滴定法随堂测验

1、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KCl 含量时,若不加适量硝基苯,则测定结果( )。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均有可能

2、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回滴法以 标准溶液滴定时,下列( )是错误的。
A、滴定前加入过量定量的标准溶液
B、滴定前将AgCl 沉淀滤去
C、滴定前加入硝基苯,并振摇
D、应在中性溶液中测定,以防析出

3、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含量时,引入负误差操作是( )。
A、终点略推迟
B、硝酸银的标定浓度较真实值略低
C、终点略提前
D、试液中带入少量的

5. 吸附指示剂法随堂测验

1、在吸附指示剂法中,如果用曙红作指示剂,不适合滴定( )
A、
B、
C、
D、

2、以某吸附指示剂(=2.0) 作银量法的指示剂,测定的pH 应控制在( )
A、pH<2
B、pH>2
C、pH>10
D、2<pH<10

3、吸附指示剂法测定,常加入糊精,目的是( )。
A、掩蔽干扰离子
B、防止AgCl凝聚
C、防止AgCl沉淀转化
D、防止AgCl感光

单元测验

1、在pH7.0时,银量法测定中的,最合适的指示剂是 ( )
A、重铬酸钾
B、铁铵钒
C、荧光黄
D、溴甲酚绿

2、关于以为指示剂的沉淀滴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示剂 的量越少越好
B、滴定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C、本法可测定和,但不能测定或
D、铬酸钾指示剂法的选择性较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铬酸钾指示剂法能测定、、
B、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的离子有、、、、
C、铁铵矾指示剂法只能测定的离子有、、、
D、沉淀滴定中吸附指示剂的选择,要求沉淀胶体微粒对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应略 大于对待测离子的吸附能力

4、铬酸钾指示剂法适用的pH范围一般为6.5~10.5,但当应用于测定中氯的含量时,其适宜的酸度为( )。
A、pH<7
B、pH>7
C、pH=6.5~10.5
D、pH=6.5~7.2

5、用银量法测定NaCl 含量,下列( )不宜使用。
A、曙红指示剂
B、铁铵矾指示剂
C、铬酸钾指示剂
D、荧光黄指示剂

学习通分析化学(1)

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化学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是化学工业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而学习通分析化学(1)则是初步了解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实验室基本操作的课程。

课程内容

学习通分析化学(1)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分析化学基本概念
  • 实验室基本操作和安全知识
  • 稀溶液的制备和浓度计算
  • 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 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教学形式

学习通分析化学(1)是一门在线课程,学生通过电脑或手机上网学习,课程总共由22个视频章节和9个实验章节组成。每个视频章节都有对应的练习题,学生需要在观看视频后完成练习题,以巩固所学内容。而实验章节则会提供相应的实验操作视频和实验报告模板,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

课程难度

学习通分析化学(1)作为一门入门课程,其难度并不大。但是对于没有化学基础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因此,学生需要认真观看视频,仔细研读题目,并及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学习收获

学习通分析化学(1)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室基本操作,为学习和研究其他化学课程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还可以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总结

学习通分析化学(1)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化学课程,它为初学者提供了学习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析化学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学习通分析化学(1)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RIP路由协议采用哪些方法来避免路由环路( )

A.具备以下哪个条件,合同就肯定不能成立()
B.下列哪些类型为基本数据类型()。
C.20世纪90年代的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
D.实习中的不合理现象包括()。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应增加摄入的脂类成分为( )

A.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
B.《说文解字》是许慎的代表作。()
C.颅骨线状骨折的临床意义()
D.以威士忌为基酒的鸡尾酒酒品有()。


在人际交往中,( )属于个人区。

A.同一楼层的楼地面做法都是一样的。
B.商业模式设计的大忌是:()
C.以下属于二人台丑角故意打岔的例子是:
D.我们应该了解沟通过程中与上级、平级、下级等不同层级的沟通。


《一千零一夜》的空间类型是( )。

A.FTIR中的核心部件是( )
B.在话语进程中,减少无关联插话是保持语脉顺畅推进的重要一环。
C.以下向量组线性相关的为( ).
D.常与酒石酸、酒石酸氢钾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做复合膨松剂的物质是( )


The action of arbitrage is

A.韩乃寅的( )是浓墨重彩地展现北大荒生活的作品。
B.下列名词复数形式是否正确время – времени
C.下列哪些是人生仪礼的内容
D.下面哪句诗与唐朝科举考试无关( )


实验中可以跟踪哪些物理量随温度的变化,从而确定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考虑强度破坏、疲劳、倾覆等。
B.徐克的黄飞鸿系列影片的主题有
C.多元选择背后是学生的()体现。
D.下列剖视图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She was with her

A.“悲则气消”说明悲伤过度不会损伤肺
B.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C.音色即指人声或器乐的音质
D.唐代的音乐机构有大乐署、鼓吹署、教坊、( )四个部门。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 )。

A.意大利五十年代“设计的复兴”是文化、科技、经济诸多因素共同的结果
B.广告效果就是广告给消费者所带来的各种影响。
C.下列固定资产应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有( )。
D.系统开发活动总是按顺序进行。


窗口比较器输入电压单调变化时输出电压跃变( )次。

A.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______是错误的
B.象征类比是指一种借助事物形象或象征符号,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情感的类比。 ( )
C.考古发现基本上不支持《史记》关于秦始皇陵的记载。
D.创作临川四梦的剧作家是( )


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A.线性空间中,,其中为中一固定非零向量,则该变换为线性变换.
B.下列属于银行存款实质性程序的有( )。
C.希庇阿斯和苏格拉底认为美是很容易理解和定义的。
D.标注尺寸的三要素包括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数字。


在进行作业测定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选择一个()

A.决策树法特别适用于在项目周期内进行多次决策的情况。( )
B.从生物适应的观点来看,两足直立行走在草原上,比爬行更有优势。
C.圆锥截割,截平面与圆锥面的所有素线相交时,截交线的形状为( )。
D.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有( )。


七小福所受为()科班训练。

A.以下哪项属于心理性应激源
B.工程项目的六要素包括人、物、设备、财产、和信息
C.下列关于透皮给药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引起脓胸的致病菌中较常见的是


以下不能够反映认知控制能力的实验范式是

A.以下不会构成无限循环的语句或语句组是_______。
B.当文本框的焦点丢失会发生的事件是。
C.大家都戴上绿帽子时,这时每个人都可以( )
D.导致环己烷椅式构象能量低于船式的原因包括:


学校音乐教育只要让学生懂音乐就可以了,请判断

A.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主管部门批准的是
B.在Windows中,错误的新建文件夹的操作是( )
C.通过翼赞会,使支持所谓的皇朝事业的人控制了议会,实现了议会与的表里如一。()
D.在经典力学里,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增量。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