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05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尔雅生态文明导论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19 min read

尔雅生态文明导论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1.1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尔雅由来

1、【单选题】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生态演进中,征服自然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文明价值观,大量生产、导论答案大量消费、课后大量废弃的学习生产和消费模式体现了()文明的特征。
A、通题原始
B、目答农业
C、尔雅工业
D、生态生态

2、文明【单选题】对农业文明时期的导论答案环境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无环境问题
B、课后环境问题没有得到重视
C、学习全球灾难频发
D、通题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3、【单选题】关于工业文明时期计解决环境问题的态度,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保护
B、听天由命
C、可持续发展
D、牧童经济

4、【多选题】下述选项中国于八大公害事件的是( )
A、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B、二噁英事件
C、多诺拉烟雾事件
D、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5、【多选题】下述关于工业文明同其他文明的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凭借科学技术发展
B、人类个性无限张扬
C、无视自然价值
D、重视环境保护

6、【多选题】从生产方式来看,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形态包括()。
A、原始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生态文明

1.2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内涵

1、【单选题】( )报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文明被提高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高度。
A、十八大
B、十七大
C、十七大四中全会
D、十八大四中全会

2、【单选题】哪一年,联合国第一次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A、1962
B、1972
C、1983
D、1992

3、【单选题】生态一词源于()。
A、美国
B、英国
C、希腊
D、中国

4、【多选题】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
A、产业结构
B、投资结构
C、增长方式
D、消费模式

1.3第三节 生态文明的科学基础

1、【单选题】“生态文化”一词最早是由()所提出的。
A、佩切伊
B、蕾切尔
C、勒特
D、阿瑟·乔治·坦斯利

2、【单选题】生态系统具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很高、稳定性高和()三个特征。
A、受干扰性高
B、自我恢复性高
C、物种多样性高
D、可持续性高

3、【单选题】“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B、价值论视角
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D、文化形态的视角

4、【多选题】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是()。
A、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动以不损害环境为条件,生态环境第一,经济发展第二
B、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在生态规律指导下建立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及技术模式
D、培育一种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价值观乃至文化

5、【多选题】生态文化是人类适应生态环境而创造的文化,它包括()、生态工程及与之相关的生态制度等。
A、生态美学
B、生态旅游
C、生态教育
D、生态意识

1.4第四节 生态文明的建设

1、【单选题】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保障生态
D、绿色发展

2、【单选题】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是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社会建设和()。
A、生态环境建设
B、生态产业建设
C、生态旅游建设
D、生态道德建设

3、【单选题】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法宝()。
A、惩罚
B、法制
C、法治
D、激励

4、【多选题】生态政治建设。要着力建设以绿色权利(主要为环境权)、()等为核心的生态政治体系。
A、绿色正义
B、绿色执政
C、绿色行政
D、绿色问责

5、【多选题】要树立新的人口意识,共同为实现()创造良好的环境。
A、生育文明
B、家庭文明
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家庭幸福

1.5第五节 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

1、【单选题】中国境内最早的国家森林公园是1982年建立的()国家森林公园。
A、班公湖
B、张家界
C、额济纳胡杨
D、莫尔道嘎

2、【单选题】现代林业倡导的()世界观。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人的自然和自然的人
C、顺应自然
D、尊重自然

3、【多选题】林业承担着建设和保护“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重要职能,即()生态系统以及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
A、建设和保护森林
B、管理和恢复湿地
C、改善和治理荒漠
D、保障水资源安全

4、【多选题】生态旅游主要存在()等功能。
A、旅游功能
B、保护功能
C、促进经济增长功能或是扶贫功能
D、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功能。

2.1第一节 生态系统概念与特征

1、【单选题】生态系统一词最早是由英国植物生态学家()提出。
A、赫克尔
B、林德曼
C、A·G·坦斯利
D、罗斯

2、【单选题】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在自然界中,只要在一定空间内存在生物和()两种成分,并能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功能上的稳定性,就可以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A、人类
B、非生物
C、物种
D、植物

3、【多选题】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与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A、物质循环
B、能量转化
C、能量流动
D、信息传递

4、【多选题】生态系统具有明确功能的单元、()等重要的特征。
A、开放性
B、稳定性
C、规律性
D、整体性

2.2第二节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1)

1、【单选题】食物链通常只由()个环节构成。
A、2~3
B、3~4
C、3~5
D、4~5

2、【单选题】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和所有自养生物都位于食物链的起点,构成()营养级。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四个

3、【多选题】根据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的不同,生物部分又可划分为三大功能类群,即()。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降解者

4、【多选题】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还有一些原生动物及()秃鹫等大型腐食性动物
A、蚯蚓
B、白蚁
C、油松
D、草履虫

2.3第三节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2)

1、【单选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的和不可逆转的。
A、单向
B、双向
C、不定向
D、可逆反

2、【单选题】根据物质参与循环的形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3种类型:液相循环、固相循环或沉积型循环以及()。
A、水相循环
B、气相循环
C、地理循环
D、能量循环

3、【单选题】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既能使碳进入生物部落,又能使碳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A、植食动物
B、肉食动物
C、绿色植物
D、营腐生生活的真菌

4、【多选题】生态系统中能量的()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A、输入
B、传递
C、转化
D、散失

2.4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

1、【单选题】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多个层次上,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多样性4个层次。
A、植物
B、动物
C、景观
D、物种

2、【单选题】黄花蒿过去是一种不起眼的野草,但现在我们知道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具有抗疟作用,中国的科学家屠呦呦也因为这一重大发现获得了()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A、2014
B、2015
C、2016
D、2017

3、【单选题】迁地保护主要保护方式为建立()、水族馆、濒危物种保护中心、种子库和基因库。
A、保护区
B、国家公园
C、动植物园
D、就地保护

4、【多选题】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包括()。
A、栖息地的改变、丧失和破碎化
B、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C、由于生存条件的变更和破坏
D、环境污染

2.5第五节 生态系统服务

1、【单选题】根据MA工作组提出的分类方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分为产品提供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功能四大功能组。
A、消费
B、帮助
C、支持
D、循环

2、【单选题】()是生态系统服务的最基本功能,生态系统通过第一级生产与次级生产,合成与生产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有机物质及其产品
A、生物生产
B、生物合成
C、生物消费
D、生物分解

3、【多选题】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至少可归纳为()土壤在氮、碳、硫等大量营养元素的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等方面。
A、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场所
B、为植物保存并提供养分
C、土壤在有机质的还原中起着关键作用
D、土壤为植物提供营养物的能力

4、【多选题】目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方法主要有()。
A、市场价值法
B、替代市场价值法
C、假想市场价值法
D、以上都不是

2.6第六节 环境容量与生态承载力

1、【单选题】环境承载力是()。
A、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B、文化和消费水平是制约它的首要因素
C、不随对外开放程度而变化
D、可随生产力发展而无限扩大

2、【单选题】根据生态文明的思想,经济建设应该以( )为前提和基础。
A、经济发展效率
B、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C、资源环境承载力
D、改变自然.创造 自然

3、【多选题】关于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质量包括环境的整体质量(或综合质量)和各环境要素的质量
B、环境容量只包括环境整体容量
C、环境容量是指对一定地区或各环境要素,根据其自然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
D、环境容量是环境质量优劣评价的结果

4、【多选题】中国的“生态赤字”已亮起红灯,主要表现为为()等问题。
A、水土流失严重
B、沙漠化严重
C、酸雨
D、大气污染

2.7第七节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1、【单选题】循环经济的( )原则要求用尽可能少的原料和能源来完成既定的生产目标和消费。
A、量化(reduce)
B、循环(recycle)
C、使用(reuse)
D、上都是

2、【单选题】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肯尼思·E.饱尔丁提出了“字宙飞船经济理论”。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3、【多选题】清洁生产包括()。
A、清洁的能源
B、清洁的生产过程
C、清洁的产品
D、贯穿于清洁生产中的全过程控制

4、【多选题】再循环是指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最大限度利用资源。下面哪些属于再循环?()
A、纸张再生
B、废家电的再资源化
C、铁和铜的再回炼
D、二手货

5、【多选题】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那个层面来展开?( )
A、废弃物的无害处理
B、资源高效利用
C、资源的循环利用
D、以上都不是

3.1第一节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

1、【单选题】()提出了“制天”的思想。他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改造自然、战胜自然。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2、【单选题】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与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人合一”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讲求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仁爱之心是万物和人类生命的根源。
B、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惩罚。
C、人类只有遵循自然界的生命规律 ,适时、有节地开发利用自然界,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D、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弘扬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肯定“天”的生命价值意义的前提下彰显人文精神。

3、【多选题】宇宙间有四大,指的是()。
A、人
B、地
C、天
D、道

4、【多选题】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包括几个内容()。
A、人存在于自然整体之外
B、人所遵循的规律与天地自然是统一的
C、人与天地共同构成了一个自然整体
D、人与自然的统一在具体表现层面体现为“天人同构”

3.2第二节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

1、【单选题】1972年,美国生物学家()撰写的《寂静的春天》,成为西方生态文明思想的开山之作
A、罗伯特·梅
B、雷切尔·卡逊
C、奥德姆
D、布赖恩·莫顿

2、【单选题】大地伦理的代表人物为,()的环境保护运动先驱奥尔多.利奥波德。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3、【多选题】以下哪些观点属于“人类中心主义”()。
A、强调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
B、将人类与自然界对立起来
C、最大限度获取自然资源以推动社会发展
D、要尊重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4、【多选题】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
A、深层生态学
B、生态中心论
C、动物权利
D、生物中心论

3.3第 三节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的是?()
A、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
B、人是自然界主宰
C、自然界以系统整体的方式制约着人类的存在。
D、动要尊重、符合自然规律。

2、【单选题】1955年,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在12年内()的号召。全国青年立即开展了一个规模空前的植树造林活动。
A、发展农业
B、绿化祖国
C、保护环境
D、发展经济

3、【多选题】中国在生态和环境理念方面的主要创新是()。
A、科学发展观
B、和谐社会
C、节约性社会
D、生态文明

4、【多选题】以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提出了()和生产力论等重要生态思想。
A、生命共同体论
B、兴衰论
C、两山论
D、绿色论

3.4第四节 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实践

1、【单选题】2017年6月1日下午,()总统该国将退出《巴黎协定》。
A、俄国
B、美国
C、日本
D、德国

2、【单选题】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欧洲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不正确的是()。
A、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的环境法律
B、扩大对区域外国家出口
C、发展环保产业
D、加强技术创新

3、【多选题】在日本除了采取各项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外,日本企业和民主也在努力探索减少使用资源、减轻环境负担、生态环保发展之路。以下哪些属于日本值得借鉴的措施()。
A、垃圾分类
B、舆论监督
C、技术创新
D、严格的环境标准

4、【多选题】2017年7月,中国发布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今年1月1日起,禁止进口包括()与纺织品4类共24种“洋垃圾”。
A、废弃塑料
B、纸类
C、废弃炉渣
D、手机

3.5第五节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1、【单选题】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是()。
A、资源流动
B、生态整合
C、能量交换
D、物质生产

2、【单选题】社会生态子系统包括,人的认知系统、文化及()。
A、哲学
B、体制
C、科学
D、伦理

3、【多选题】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
A、生产
B、生活
C、还原
D、信息传递

4、【多选题】消费系统,包括()。
A、物质的消费
B、精神的享受
C、固定资产的耗费
D、生产的扩大

3.6第六节 乡土文化与生态文明的交融

1、【多选题】乡土智慧和文化积累具有()的共同特点。
A、自然充满敬畏
B、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C、与自然相依相存
D、对自然的过度开发

2、【多选题】乡土文明衰落的原因包括()。
A、城镇化
B、工业化
C、民工潮
D、新生代农民

3、【多选题】稻鱼共生系统作为一种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起因于地区自然条件的局限,是农民长期适应自然而形成的特有生产方式与土地利用方式。具有增产、节约开支与()等特点。
A、增产
B、保护环境
C、节约开支
D、缓解人地矛盾

3.7第七节 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路径

1、【单选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2、【单选题】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指出()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A、绿色发展
B、科技创新
C、新旧动能转换
D、植树造林

3、【多选题】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的论述中,生态社会和谐包括( )。
A、社会生态和谐
B、自然生态和谐
C、社会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D、以上都是

4、【多选题】下列关于和谐社会的正确说法有()。
A、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福利社会”
B、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C、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D、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4.1第一节 推进绿色发展

1、【单选题】低碳经济首先必须在()上实现突破和创新。
A、观念
B、管理
C、技术
D、成本

2、【单选题】围绕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所有内政外交的焦点表面上是能源环境问题,实质上是()问题。
A、能源
B、资金
C、技术
D、发展

3、【多选题】下列属于绿色发展理念释义的是()。
A、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B、绿色是一种文化
C、生产方式绿色化
D、只有前两项正确

4、【多选题】绿色发展是我国的内在要求,这是因为()。
A、生态系统退化
B、气候变化问题突出
C、环境污染严重
D、资源约束趋紧

4.2第二节 生态保护红线

1、【单选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A、生态功能区
B、生态保护红线
C、城市化地区
D、农产品主产区

2、【单选题】划生态保护红线的原则包括科学性、整体性、()动态性。
A、规范性
B、完整性
C、有效性
D、协调性

3、【多选题】下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水源涵养型的有哪些()。
A、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
B、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
C、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
D、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

4、【多选题】国家在2011年6月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了按开发方式,分为()。
A、优化开发区
B、重点开发区
C、限制开发区
D、禁止开发区

4.3第三节 设计尊重自然

1、【单选题】设计尊重自然是()景观生态学家麦克哈格代表作《Design with Nature》,这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
A、美国
B、英国
C、瑞典
D、瑞士

2、【单选题】生态规划是根据()及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维系一定地域生态平衡,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以最有效地发挥自然界的功能,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规划。
A、自然规律
B、生态规律
C、经济发展
D、人类需求

3、【多选题】生态规划设计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等方面。
A、地方性
B、显露自然
C、让自然做功
D、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

4、【多选题】从崇明岛的生态规划中,可以看出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包括()。
A、整体原则
B、综合平衡原则
C、区域协调原则
D、生态高效原则

4.4第四节 生态城市建设

1、【单选题】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利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是()。
A、绿化城市
B、把人口集中到城市
C、使用无污染能源 D.大力回收有害的生活废弃物

2、【单选题】()的BRT被联合国评为“当今世界最好和最实际的城市交通系统”,“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A、温哥华
B、罗马
C、库里蒂巴
D、悉尼

3、【单选题】下列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城市”要求人们在城市建设中,要融合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B、“生态城市”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与传统城市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和谐性、高效性和持续性。
C、“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条件之一,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
D、“生态城市”不仅能使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4、【多选题】“生态城市”理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A、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的全方面的时空和谐
B、物质、能量、信息不断趋于更高效利用
C、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D、所有生态要素都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4.5第五节 环境污染治理

1、【单选题】狭义的环境与资源污染破坏,主要来自()。
A、污染防治
B、污染控制
C、自然保护
D、水土保持

2、【单选题】城市垃圾除焚烧发电外,以下哪种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A、露天焚烧
B、垃圾分类填埋处理
C、远郊堆放,自然降解
D、分类处理,废弃物再利用

3、【单选题】按污染物的特性划分的污染类型不包括以下的()。??
A、大气污染??
B、放射污染??
C、生物污染危害??
D、化学污染危害

4、【多选题】下列哪些全球性的大气污染直接影响整个生物圈的机制和平衡?()
A、酸雨?
B、热带雨林的减少?
C、臭氧层的破坏
D、温室效应

5、【多选题】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目的是(??)?。
A、保障公众健康
B、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C、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D、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大气污染

4.6第六节 生态系统修复

1、【单选题】我国为了强化生态修复,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广泛以下各项错误的是()。
A、深化气候变化多双边对话交流与务实合作
B、积极承担超过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的国际义务,落实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国家自主贡献
C、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D、充分发挥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作用,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2、【单选题】湿地具有的生态效益是:(?)?
A、养殖动植物产品
B、发展观光旅游业
C、降解污染物???????
D、为人类提供粮食作物

3、【多选题】受损生态系统具有物种多样性的丧失、食物网破裂、生产力下降、()等特征。
A、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化
B、能量流动效率降低
C、物质循环不畅或受阻
D、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

4、【多选题】环境污染、过度采伐等会导致地球生物多样性锐减,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D、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越稳定

5.1第一节 国家公园建立

1、【单选题】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设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即()国家公园。
A、麦基诺
B、黄石
C、美洲杉
D、优胜美地

2、【单选题】国家公园的首要典型特征是它的()。
A、商业属性?
B、社会公益属性
C、自然保护属性
D、可持续性

3、【多选题】国家公园则是具备的功能包括()。
A、提供保护性的自然环境
B、保存物种及遗传基因
C、提供国民游憩及繁荣地方经济
D、促进学术研究及环境教育

4、【多选题】《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中提出,试点省份在选择具体试点区域时,主要考虑()要求?.
A、代表性
B、可利用性
C、可操作性
D、典型性

5.2第二节 海绵城市

1、【单选题】()是全国唯一的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双试点城市。
A、北京
B、广州
C、厦门
D、长沙

2、【多选题】城市发展带来许多城市水问题,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水生态破坏
B、大面积地面硬化
C、水资源短缺
D、水安全风险

3、【多选题】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规划引领、生态优先以及()。
A、统筹建设
B、因地制宜
C、低影响开发
D、安全为重

5.3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

1、【单选题】下面哪项不属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总要求()。
A、管理有效
B、生态宜居
C、乡风文明
D、生活富裕

2、【单选题】在乡村振兴中,有多重成功的发展模式,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属于()模式。
A、高效农业型
B、休闲旅游型
C、文化传承型
D、草原牧场型

3、【多选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走( )之路。
A、城乡融合发展
B、质量兴农
C、共同富裕
D、乡村绿色发展

4、【多选题】下列那些属于乡村文化建设工程()。
A、村史馆
B、文化广场?
C、修族谱
D、文化礼堂

5.4第四节 生态工业园

1、【单选题】我国生态工业园是()产业园区。
A、第二代
B、第三代
C、第四代
D、第五代

2、【单选题】()工业共生体成立于 20 世纪70 年代,是全球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
A、广西贵港
B、丹麦卡伦堡
C、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乔克托
D、日本北九州

3、【多选题】生态工业园产生了的基础是()。
A、可持续发展理念
B、传统工业园
C、循环经济
D、人口的过分集中

4、【多选题】生态工业园的设计要坚持生态原则,高效原则等,以下各项属于生态原则的是()。
A、食物链原则
B、多样性
C、协同进化
D、市场调节

5.5第五节 绿色技术创新

1、【单选题】产品生态设计是利用()的思想,在产品开发阶段综合考虑与产品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设计出既对环境友好,又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方法。
A、经济学
B、生态学
C、哲学
D、生态伦理学

2、【单选题】()是引领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和第一动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A、技术改造
B、绿色技术创新
C、智能化
D、自动化

3、【多选题】以下属于绿色技术的是()。
A、污染控制和预防技术
B、循环再生技术
C、废物最少化技术
D、源头削减技术

4、【多选题】世界上先进的工业制造绿色技术创新模式来看,中国要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就要坚持()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
A、创新驱动
B、质量为先
C、绿色发展
D、结构优化

5.6第六节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1、【单选题】()总书记提出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A、
B、江泽明
C、胡
D、

2、【单选题】承德市(),在全国层面率先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工程。
A、2016年
B、2017年
C、2018年
D、2019年

3、【多选题】生命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A、整体性
B、系统性
C、综合性
D、协同性

5.7第七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单选题】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在()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A、余姚
B、安吉
C、杭州
D、南湖

2、【单选题】2016年 5月,()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高度评价了“两山论”的贡献和成就。
A、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C、联合国大会
D、联合国安理会

3、【多选题】生态系统是连在一起的,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关键是要()经营管理好所有的生态系统。
A、科学
B、合理
C、可持续地
D、系统的

4、【多选题】“金山银山”是指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各种有价值产品的通称。包括()。
A、生态产品
B、物质产品
C、文化产品
D、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