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工程化学(闫共芹)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智慧职教题库2024-05-19 06:32:1611207抢沙发
超星工程化学(闫共芹)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摘要: 第一章1 化学热力学第一章 单元测试11、常压下,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可以放出大量的热,说明此反应:A、ΔH > 0B、不能自发进行C、ΔS < 0D、ΔS > 02、某反应的Δ ...

超星工程化学(闫共芹)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第一章1 化学热力学

第一章 单元测试1

1、超星常压下,工程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可以放出大量的化学热,说明此反应:
A、闫共ΔH > 0
B、芹章不能自发进行
C、节答ΔS < 0
D、案学ΔS > 0

2、习通某反应的题目ΔrHm?<0 ,当温度升高时,答案其平衡常数的超星数值将:
A、增大
B、工程不变
C、化学减小
D、闫共无法确定

3、芹章298 K,下列反应的△rGm?等于AgCl(s)的△fGm?的为:
A、2Ag(s)+Cl2(g) ═ 2AgCl(s)
B、Ag(S)+ 1/2Cl2(g) ═ AgCl(s)
C、Ag(s)+Cl(g) ═ AgCl(s)
D、Ag+(aq)+Cl-(aq) ═ AgCl(s)

4、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0
B、ΔS?<0
C、ΔG<0
D、ΔfHm?<0

5、在温度T的标准状态下,若已知反应A→2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m,1 ?,与反应2A→C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 m,2 ?,则反应C→4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 m,3 ?与△rHm,1 ?及△rHm,2 ?的关系为△rHm,3 ? =
A、2△rHm,1 ? +△rHm,2 ?
B、△rHm,1 ? -2△rHm,2 ?
C、△rHm,1 ? +△rHm,2 ?
D、2△rHm,1 ? -△rHm,2 ?

6、某一反应在高温下不能自动进行,但在低温下能自动进行。则该反应的△rSm和△rHm为:
A、△rHm <0 △rSm >0
B、△rHm >0 △rSm >0
C、△rHm <0 △rSm <0
D、△rHm >0 △rSm <0

7、某气体反应在标准状态下,25℃时,△rGm?=45 kJ·mol-1, △rHm?=90 kJ·mol-1。现假定ΔS和ΔH均不随温度而变,问此反应在什么温度下达到平衡?
A、273 K
B、298 K
C、546 K
D、596 K

8、反应2SO2 (g) + O2 (g) = 2SO3 (g)在298K时标准平衡常数K? = 6.3 × 1024,若在此温度时,该反应式中的各物质均处于标准状态,则反应进行的方向是:
A、处于平衡状态
B、逆向进行
C、正向进行
D、无法判断

9、某温度时反应 H2 (g)+Cl2 (g) = 2HCl (g)的K1,? = 4×10-2,则反应HCl (g) = 1/2H2 (g)+ 1/2 Cl2 (g)的K2,?为:
A、25
B、5
C、4×10-2
D、2×10-1

10、对于反应N2(g) + 3H2(g) = 2NH3来说,△rHm和△rUm的关系为:
A、△rUm =△rHm + 2RT
B、△rUm =△rHm - 2RT
C、△rHm =△rUm + RT
D、△rHm =△rUm - 2RT

11、在标准压力和373K下,水蒸气凝聚为液态水时,体系中的:
A、ΔH=0
B、ΔS=0
C、ΔG=0
D、ΔU=0

12、任何温度下均非自发的过程是:
A、DH>0 DS<0
B、DH>0 DS>0
C、DH<0 DS<0
D、DH<0 DS>0

13、通常,反应热的精确的实验数据是通过测定反应或过程的下列哪个物理量而获得的?
A、DH
B、pDV
C、qp
D、qv

1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A、ΔU= q + W
B、ΔrS(孤立)≥ 0
C、△S (0 K) = 0
D、ΔH=ΔU + pΔV

15、若某反应在一定条件时,反应商Q=1,则此时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rG=0
B、△rG? =0
C、K?= 0
D、△rG=△rG?

16、常压下,水煤气(H2、CO)中CO完全燃烧时可以放出大量的热,这说明此反应:
A、ΔH < 0
B、ΔS < 0
C、不能自发进行
D、ΔS > 0

17、在下列反应或过程中,qv = qp的反应是:
A、100 oC时, H2O (l) = H2O (g)
B、25 oC时,N2H4(l)+O2(g) = N2(g)+2H2O(l)
C、25 oC时,H2(g) + Cl2(g) = 2HCl(g)
D、-78 oC时,CO2(s) = CO2(g)

18、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焓变一定与系统与环境之间交换的热量相等;
B、焓是状态函数;
C、焓具有能量量纲,但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D、焓的绝对值无法确定。

19、下列对于功和热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途径函数,无确定的变化途径就无确定的数值;
B、都是途径函数,对应于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
C、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无关;
D、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值也确定。

20、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焓只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与系统和环境之间交换的热量相等;
B、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
C、焓是状态函数;
D、焓是系统与环境进行热交换的能量。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给定物质,温度升高,熵值增加;
B、同一物质,不同聚集状态时,气态的熵大于液态的熵;
C、固体溶解于液体后,熵值降低;
D、气体溶解在其它气体后,熵值增加。

22、反应的ΔH是反应的热效应。

23、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4、纯物质的规定熵是一个相对值,其绝对值无法知道。

25、物质的焓的绝对值无法知道,纯物质的规定熵的绝对值也无法知道。

26、体系吸热,q>0,体系对环境做功,W<0。

27、焓是系统的状态函数,具有能量的量纲。但焓不是能量,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28、稳定单质的ΔrHm?、ΔrGm?和Sm?为零。

29、热是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一种能量传递方式,因为有qv= △U和qp= △H ,所以,热也是系统的一个状态函数。

30、△rS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31、对反应系统C(s)+H2O(g)=CO(g)+H2(g), △rHm,? (298.15 K) =131.3 kJ·mol-1。由于化学方程式两边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的总和相等,所以增加总压力对平衡无影响。

32、在等温等压条件下,某反应的K?=1,则其△rGm?的值等于 。

33、在等温下,若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其平衡常数 (填减小、增大、不变)。

34、25℃,反应2H2O2(l) = 2H2O(l) + O2(g)的qp qv;反应Cl2(g) + 2HI(g) = 2HCl(g) + I2(s)的ΔS 0 (用>、=、<表示)。

35、反应 N2(g) + 3H2(g) = 2NH3(g)的ΔrHm? (298.15K)= -92.2 kJ.mol-1,将温度升高(例如升高100 K),ΔrSm? ;ΔrGm? (填不变,基本不变,增大,减小)。

36、在孤立系统中自发进行的过程一定是熵 的过程;在封闭系统中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一定是熵 的过程 (填增大、不变、减小)。

37、已知反应2H2O(g)=2H2(g)+O2(g),ΔrH? = 483.6 kJ×mol-1,则ΔfH? (H2O,g)= kJ.mol-1 。

38、已知反应:Ag2S(s) + H2(g) = 2Ag(s) + H2S(g),在740 K时的K? = 0.36。若在该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存在过量Ag2S,向该密闭容器中通入H2,使得最终产生1.0 mol的Ag,则需要通入的H2量为 mol。

39、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PbSO4(S) = Pb2++SO42- K1 ? PbS(S) = Pb2++S2- K2 ? 反应PbSO4+S2- = PbS+SO4-的K为 。

40、CaCO3的分解反应:CaCO3(s) = CaO(s) +CO2 (g),ΔrHm? (298.15 K)= 178.29 kJ·mol-1,ΔrSm?(298.15 K)= 160.49 J·mol-1 K-1,标准状态下,当温度 (填 < 或 >) K时,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41、反应C(s)+CO2(g) = 2CO(g)为一吸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向 方向移动。当总压力减小为原来的1/2时,平衡常数Kp’= Kp,压力熵(反应熵)Qp’= Qp,平衡向 方向移动。

42、盖斯定律是指:在恒容或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与反应的 有关,而与变化的 无关。

43、由稳定态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时,反应的焓变称为该物质的 ,符号为 。

44、已知反应:C(石墨) + O2(g) = CO2(g)的ΔrHm? (298.15K)= -394 kJ· mol-1和反应C(金刚石) + O2(g) = CO2(g)的ΔrHm? (298.15K) = -396 kJ·mol-1,则金刚石的ΔfHm? (298.15K) = _____ kJ·mol-1。

第一章2 化学动力学

第一章 单元测试2

1、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的反应是:
A、0级反应
B、1级反应
C、2级反应
D、无级数概念

2、当反应A2 + 2B = 2AB的速率方程为v = k·c(A2)·c(B)时,可知此反应:
A、是基元反应
B、不是基元反应
C、是一级反应
D、是二级反应

3、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其主要原因在于:
A、增加活化分子数目;
B、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增加了速率常数;
D、促使平衡移动。

4、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D、由基元反应组成的复杂反应。

5、对于下列基元反应:A + 2B = C,其速率常数为k,若某个时刻(时间以s计),A的浓度为2 mol·L-1,B的浓度为3 mol·L-1,则反应速率v=
A、6 k mol·L-1·s-1
B、12 k mol·L-1·s-1
C、18 k mol·L-1·s-1
D、36 k mol·L-1·s-1

6、某反应A→B,反应物消耗3/4所需要的时间是其半衰期的2倍,此反应为:
A、零级反应
B、一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无法确定

7、反应器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基元反应2NO(g)+O2(g)=2NO(g)的速率将:
A、减小为原来的1/4
B、减小为原来的1/8
C、增大为原来的4倍
D、增大为原来的8倍

8、为提高CO在CO(g) + H2O(g) = CO2(g) + H2(g)反应中的转换率,可以
A、增加CO浓度
B、增加H2O(g)的浓度
C、同时按比例增加CO(g)和H2O(g)的浓度
D、三种方法都行

9、基元反应2A(g)+B(g)=C(g),将2 mol A(g)和1 mol B(g)放在1 L容器中混合,问A与B开始反应的反应速率是A,B都消耗一半时反应速率的多少倍?
A、0.25倍
B、4倍
C、8倍
D、1倍

10、在2 L密闭容器中压入N2和H2的混合气体,在高温高压下经过4 h后,容器中含有0.8 mol NH3,如果该反应速率用NH3的浓度改变来表示,应当是:
A、0.4 mol·L-1·h-1
B、0.1 mol·L-1·h-1
C、0.2 mol·L-1·h-1
D、0.8 mol·L-1·h-1

11、对于反应Br2 + Cl2 = 2BrCl,当c(Br2)=0.20 mol·L-1,c(Cl2)=0.30 mol·L-1时,反应速率为0.050 mol·L-1·s-1,若该反应的级数,对Br2是零级,对Cl2是一级,则其反应速率常数k为:
A、0.833 mol·L-1·s-1
B、0.167 s-1
C、2.78 mol-2·L-1·s-1
D、0.334 s-1

12、反应速率常数是一个:
A、无量纲的参数
B、量纲不定的参数
C、量纲为mol2·L-1·h-1
D、量纲为mol·L-1·s-1

13、反应aA + bB = dD + eE的反应速率方程式 v= kcx(A)·cy(B),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A、a+b
B、x+y
C、a+b+x+y
D、x+y-a-b

14、反应H2(g)+ Cl2(g) = 2HCl (g),在p(H2)一定时,p(Cl2)增加3倍,反应速率增加一倍,则Cl2(g)的反应级数为:
A、0
B、1/2
C、1
D、不能确定

15、反应速率随首温度升高而加快,主要原因是:
A、高温下分子碰撞更加频繁;
B、活化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活化分子的百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D、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6、反应C (s) + O2 (g) = CO2 (g) 的ΔrHm? < 0,欲加快正反应速率,下列措施无用的是:
A、增大O2的分压;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C的物质的量。

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基元反应一定遵守质量作用定律;
B、不遵守质量作用定律的一定是非基元反应;
C、遵守质量作用定律的不一定是基元反应 ;
D、非基元反应一定不遵守质量作用定律。

18、催化剂能增加反应的速度是因为:
A、降低了ΔG的值;
B、增加了活化分子数;
C、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改变了平衡状态。

19、当反应A2 + B2 = 2AB的速率方程为v = k·c(A2)·c(B2)时,可知此反应:
A、一定是基元反应;
B、一定不是基元反应;
C、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
D、是一个二级反应。

20、以下对催化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可降低ΔG值 ;
B、催化剂可改变平衡状态;
C、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催化剂参与反应的历程。

21、对任一可逆反应而言,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平衡必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也随之改变。

22、一个化学反应的K?越大,则反应趋势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23、非基元反应是由若干基元反应组成的。

24、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25、反应级数等于反应物在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和。

26、凡速率方程中各物质的浓度的指数都等于反应方程式中起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时,此反应必为基元反应。

27、可逆性是化学反应的普遍特征。

28、化学平衡状态具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的数量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29、反应的速率系数k的数值仅是温度的函数。

30、反应级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整数、分数或零。

31、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使反应速率加快。

32、平衡常数越大,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越少。

33、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2NO+Cl2→2NOCl符合质量作用定律,则反应速率表达式为 ,是 级反应。

34、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它改变了反应的 ,降低了反应的 。

35、某药物在人体中代谢为一级反应,若经4小时和12小时测定血药浓度分别为4.80和2.22 mg/L,则这种药物代谢反应的速率常数是_____________,其半衰期是___________。

36、若反应A(g)+2B(g)=C(g)+D(g)为基元反应,则其速度方程为 ,反应级数为 。

37、在没有催化剂时,反应:2H2O2(l) = 2H2O(l) + O2(g)的活化能为75 kJ·mol-1。当有Fe作为催化剂时,该反应的活化能就降低到54 kJ·mol-1。计算在298.15K时,此两种反应的速率的比值k2/k1为:

38、某一化学反应,当温度由300K升高到310K时,反应速率增大了一倍,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

39、在773K时,铁催化剂可使合成氨反应的活化能从254 kJ·mol-1降到146 kJ·mol-1,假设使用催化剂不影响“指前因子”,使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增加 倍。

40、反应2SO2(g) + O2(g) = 2SO3(g)的活化能为251.0 kJ mol-1,在Pt催化下活化能降为62.8 kJ mol-1,计算反应2SO3(g) = 2SO2(g) + O2(g)的活化能为 ,在Pt催化下的活化能为 。

41、在没有催化剂存在时,H2O2的分解反应H2O2(l) = H2O (l) + 1/2O2(g)的活化能为75 kJ mol-1。当有铁催化剂存在时,该反应的活化能就降低到54 kJ mol-1。在298K时此两种反应速率的比值为 。

42、若某反应的速率常数单位为mol·L-1·s-1,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

43、某化学反应在10℃时需12 h完成,在20℃时需6 h完成,则40℃时,反应需 完成。

44、经实验测定,某化学反应aA + bB = cC为一级反应,则此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 。

45、在301 K时鲜奶大约4.0 h变酸,但在278 K的冰箱中可以保持48 h。假定反应速率与变酸时间成反比,则变酸反应活化能为 kJ/mol。

46、在反应活化能测定实验中,对某一反应通过实验测得有关数据,按lgk与1/T作图,所得直线斜率为-3655.9,该反应的活化能Ea为 。

第二章 溶液化学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下列各对溶液混合后,能配成缓冲溶液的是:
A、过量的HAc和NaOH
B、少量HCl和NH4Cl
C、NaOH和HCl
D、NaOH和NaCl

2、在下列溶液中,AgCl溶解度最小的是:
A、纯水
B、0.1 mol/L NaCl
C、0.2 mol/L NaCl
D、0.1 mol/L AgNO3

3、某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Kbp=0.6K·kg·mol-1,Kfp=2K·kg·mol-1,沸点升高了0.3 ℃,则其凝固点下降了:
A、-1 ℃
B、0 ℃
C、1 ℃
D、0.09 ℃

4、下列是单相系统的是:
A、水和水蒸气
B、O2、N2、CO2混合气体
C、混合均匀的铁粉和硫磺粉
D、水和四氯化碳

5、硫酸银饱和溶液的浓度为2.5×10-2 mol/L,则其溶度积为:
A、6.25×10-7
B、1.6×10-5
C、6.25×10-5
D、1.25×10-3

6、已知0.01 mol/L某一元弱酸的pH = 5.0,则该弱酸的Ka为:
A、5%
B、10-3
C、10-8
D、10-7

7、已知HF的Ka?= 6.31×10-4。将0.5 mol/L的HF与0.5 mol/L的NH4F等量混合,此时HF的解离度为:
A、0.252%
B、0.126%
C、3.56%
D、5.04%

8、已知CaSO4的溶度积为2.5×10-5,如果用0.01 mol/L的CaCl2溶液与等量的Na2SO4溶液混合,若要产生硫酸钙沉淀,则混合前Na2SO4溶液的浓度至少应为:
A、1.0×10-2 mol/L
B、2.5×10-3 mol/L
C、5.0×10-3 mol/L
D、5.0×10-2 mol/L

9、浓度均为0.1mol/kg的四种溶液,①蔗糖水溶液、②蔗糖乙醇溶液、③甘油水溶液、④甘油乙醇溶液,它们的凝固点:
A、各不相同
B、①=②=③=④
C、①=②, ③=④
D、①=③, ②=④

10、已知AgCl、Ag2CrO4和Ag2S的溶度积各为1.77×10-10、1.12×10-12和6.69×10-50。溶解度(用mol/L表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AgCl,Ag2CrO4,Ag2S
B、Ag2CrO4,AgCl,Ag2S
C、Ag2S,Ag2CrO4,AgCl
D、Ag2S,AgCl,Ag2CrO4

11、已知pKa? (HAc) = 4.76,欲配制pH = 4.50的缓冲溶液,采用HAc-NaAc溶液,则浓度比c (HAc)/c (NaAc) =( )
A、1:1.8
B、9:8
C、1.8:1
D、8:9

12、Ka×Kb=Kw 体现了共轭酸碱之间的强度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共轭酸越强,其共轭碱越也强;
B、共轭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
C、共轭酸越弱,其共轭碱越也弱;
D、共轭酸碱强度无法判断。

13、室温下,0.20 mol/L HCOOH溶液电离度为3.2%,HCOOH的电离常数为:
A、2.0×10-4
B、1.3×10-3
C、6.4×10-3
D、6.4×10-4

14、当温度恒定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压力有利于液体变成固体;
B、增加压力不利于液体变成固体;
C、增加压力不一定有利于液体变成固体;
D、这三种说法均不正确。

15、在0.10 mol/L HCN溶液中,若HCN的解离度为0.01%,则其解离常数Ka近似为:
A、1.0′10-10
B、1.0′10-9
C、1.0′10-7
D、1.0′10-6

16、造成过饱和溶液形成的原因有:
A、添加的溶质量超过其溶解度
B、温度过低
C、饱和溶液情况下,环境条件改变使溶解度降低
D、溶液中不存在固态物质的晶种

17、下列物质中,在同浓度的Na2S2O3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
A、AgBr
B、AgCl
C、AgI
D、Ag2S

18、下列化合物的0.10 mol/L溶液的pH值排序正确的是:
A、HAc < NaAc < NH4Ac < NH4Cl
B、HAc < NH4Ac < NH4Cl< NaAc
C、NH4Ac < HAc < NH4Cl < NaAc
D、HAc < NH4Cl < NH4Ac < NaAc

19、硫酸银饱和溶液的浓度为2.5×10-2 mol/L,则其溶度积为:
A、6.25×10-7
B、1.6×10-5
C、6.25×10-5
D、1.25×10-3

20、松柏四季常青的原因是:
A、蒸汽压下降
B、沸点上升
C、凝固点下降
D、渗透压改变

21、已知298.15K时,浓度为0.01 mol/L的某一元弱酸的pH=4.0,当把该酸溶液稀释后:
A、其pH值变大
B、解离度α变大
C、离解常数变大
D、离解常数不变

2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化学物质既可作为质子酸,又可作为质子碱的是:
A、HPO42-
B、NH4+
C、HAc
D、H2O

23、同温度下,0.02 mol/L HAc溶液比0.2 mol/L HAc溶液:
A、Ka大
B、电离度α大
C、H+离子浓度大
D、pH值大

24、往0.1 mol/L的NH3·H2O溶液中加入一些NH4Cl固体并使其完全溶解后,则:
A、氨的解离度增加
B、氨的解离度减小
C、溶液的pH值增加
D、溶液的pH值下降

25、溶液的依数性质通常包括:
A、蒸汽压下降
B、沸点上升
C、凝固点下降
D、渗透压改变

26、稳定的乳状液体系一般属于粗分散体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粒子直径大于100纳米
B、动力学稳定
C、多相
D、热力学稳定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溶液和胶体溶液都含有大量的物质微粒;
B、在外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溶液中的胶团会发生在整体趋势上的定向运动;
C、电解质过多或过少地存在,都不利于胶体溶液的稳定;
D、胶体粒子表面带有相同符号的电荷,这并不是胶体溶液高度稳定的唯一原因。

28、由HAc-Ac-组成的缓冲溶液,若溶液中c(HAc) > c(Ac-),则该缓冲溶液抵抗外力酸的能力大于抵抗外来碱的能力。

29、对于A,B两种难溶盐,如果A的溶度积大于B的溶解度,那么A的溶解度必然大于B的溶解度。

30、Ag2CrO4的Ksp=9.0×10-12,AgCl的Ksp=1.56×10-10,在含有0.01 mol/L的Na2CrO4和0.10 mol/L Na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则首先生成AgCl沉淀。

31、一元弱酸HCN的稀溶液,加水稀释,HCN的解离度将增加,溶液的c(H+) 将减小,HCN的解离常数将不变。

32、热力学稳定的体系在动力学上一定是稳定的,热力学不稳定的体系在动力学上也可能稳定。

33、若某物质的固相蒸气压大于液相蒸气压,则固相将溶解转变为液相。

34、将一元弱酸水溶液稀释一倍,则溶液中的H+浓度将为原来的一半。

35、两种分子酸HX溶液和HY溶液有同样的pH,则这两种酸的浓度相同。

36、如果液体能润湿固体表面,管状容器中液面呈下凹形,接触角小于90度。

37、酸碱质子理论只适用于水溶液,不适用于非水溶液。

38、根据电离理论,水溶液呈强碱性的物质就是碱。

39、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可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

40、PbI2和BaSO4的溶度积均近似为10-9,则在它们的饱和溶液中阳离子浓度近似相等。

41、FeS的Ksp ? = 1.6′10-19,这表明所有含有FeS固体的溶液中,c (Fe2+) = c (S2-),并且满足[c (Fe2+)/c ?]′[c (S2-)/c ?] = 1.6′10-19。

42、将一元弱酸水溶液稀释一倍,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将为原来的一半。

43、根据稀释定律的公式a ≈ (Ka/c)1/2可以得出结论:弱酸溶液的浓度越稀,其解离度越大,其水溶液的pH值越高。

44、PbI2和BaSO4的溶度积均近似为10-9,则在它们的饱和溶液中阳离子浓度近似相等。

45、同离子效应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增大。

46、根据亨利定律,在较高浓度(例如1 M)的盐酸水溶液的上方应该存在具有一定分压的HCl(g),因而能够闻到HCl(g)的气味。

47、在凝固点温度下,物质的液相蒸气压与固相蒸气压相等,而在沸点温度下,液体的蒸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

第三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对于反应Cr2O7 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
A、1
B、6
C、3
D、12

2、标准氢电极测定的条件是:
A、p(H2)=l01325Pa, pH=0
B、p(H2)=l01325Pa, pH=1
C、p(H2)=101325Pa, pH=7
D、p(H2)=l01325Pa, pH=10

3、用0.1 mol/LSn2+和0.01 mol/L Sn4+组成的电极,其电极电势是:
A、φ? + 0.0592/2
B、φ? + 0.0592
C、φ? - 0.0592
D、φ? - 0.0592/2

4、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的电动势与Cl–离子的浓度无关?
A、Zn (s) | ZnCl2 (aq) | Cl2 (g) | Pt (s)
B、Zn (s) | ZnCl2 (aq) êêKCl (aq) | AgCl (s) | Ag (s)
C、Ag (s), AgCl (s) | KCl (aq) | Cl2 (g) | Pt (s)
D、Hg (l) | Hg2Cl2 (s) êKCl (aq) êêAgNO3 (aq) | Ag (s)

5、对于银-锌电池:Zn | Zn2+ êêAg+ | Ag的E? (Zn2+/Zn) = -0.761 V,E? (Ag+/Ag) = 0.799 V,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是:
A、1.180 V
B、0.038 V
C、0.359 V
D、1.560 V

6、已知φ? (Cu2+/Cu)= +0.3419V,φ? (Fe3+/Fe2+)= +0.771V ,φ? (Sn4+/Sn2+)= +0.151V,φ? (I2/I-)= +0.5355V,其还原态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Cu> I-> Fe2+> Sn2+
B、I-> Fe2+> Sn2+> Cu
C、Sn2+> Cu > I-> Fe2+
D、Fe2+> Sn2+> I-> Cu

7、标准电极电势φ?是以下哪项为参照得出的?
A、标准状态下稳定的单质的电极电势为0
B、绝对0度时稳定单质的电极电势为0
C、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
D、298 K时的稳定单质的电极电势为0

8、电解时,在阳极放电的物质是:
A、j值较大的电对中的还原态
B、j值较大的电对中的氧化态
C、j值较小的电对中的还原态
D、j值较小的电对中的氧化态

9、对于下列两个半反应:(1) H+ + e = 1/2 H2,(2) 2H+ + 2e = H2,电极电势分别用j1和j2表示。当c(H+)和P(H2)分别相同时,j1和j2的关系为:
A、2j1 = j2
B、j1 = j2
C、j1 = 2j2
D、j1 ≠j2

10、已知原电池(-)Sn | Sn2+(c1)÷÷ Pb2+(c2) | Pb(+)的电动势E = 0 V,今欲Pb电极为负极,Sn电极为正极,则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少c1,增加c2
B、c1和c2同倍减少
C、增加c1,减少c2
D、c1和c2同倍增加

11、下列反应能正向进行,电极电势最大的电对是: 2FeCl3 + SnCl2 = 2FeCl2 + SnCl4 2KMnO4 + 10FeSO4 + 8H2SO4 = 2MnSO4 + 5Fe2(SO4)3 + K2SO4 + 8H2O
A、Fe3+/Fe2+
B、Sn4+/Sn2+
C、MnO4-/Mn2+
D、无法判断

12、下列电对的电极电势与pH值无关的是:
A、MnO4-/MnO42-
B、SO42-/H2SO3
C、Fe(OH)2/Fe
D、NO3-/HNO2

13、某电池反应①0.5Cu(s)+0.5Cl2(g)=Cl-(1 mol/L)+0.5Cu2+(1 mol/L)的电动势为E1;另一电池反应②Cu(s)+Cl2(g)=2Cl-(1 mol/L)+Cu2+(1 mol/L)的电动势为E2, 则E1和E2比值为:
A、E1/E2=1
B、E1/E2=0.5
C、E1/E2=0.25
D、E1/E2=2

14、原电池 (-) Pt÷ SO32-, SO42-÷÷ H+, Mn2+, MnO4-÷ Pt (+) 的电池反应:
A、2MnO4- + 5 SO32- + 6H+ =2Mn2+ + 5SO42- +3H2O
B、MnO4- + SO32- + 6H+ + 3e = Mn2+ + SO42- +3H2O
C、2MnO4- + 8H+ + 5e =2Mn2+ + 4H2O
D、SO32- + H2O = SO42- +2H+ + 2e

15、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H2 (g) + 1/2O2 (g) → H2O (l) ① 2H2 (g) + O2 (g) → 2H2O (l) ② 相应的电动势和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分别用E1、E2和K1、K2表示,则:
A、E1=E2, K1=K2
B、E1≠E2, K1=K2
C、E1=E2, K1≠K2
D、E1≠E2, K1≠K2

16、有下列原电池:(-)Cd∣CdSO4(1 mol/L) ÷÷ CuSO4(1.0 mol/L)∣Cu(+) ,若往CdSO4溶液找加入少量Na2S溶液,或往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5H2O晶体,都会使原电池电动势: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17、电极电势与pH值有关的电对是:
A、H2O2/H2O
B、IO3-/I-
C、MnO4-/MnO42-
D、MnO2/Mn2+

18、已知φ? (Ni2+/Ni) = -0.25 V,△rGm? (I2/I-) = 0.535 V,φ? (Fe3+/Fe2+) =0.771 V,则上述电对中:
A、最强的氧化剂是Fe3+
B、最强的氧化剂是Ni2+
C、最强的还原剂是Ni
D、最强的氧化剂是Fe2+

19、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可以利用:
A、ΔH?
B、ΔG
C、ΔE
D、ΔS?

20、欲使原电池反应Zn(s)+2Ag+(aq) = Zn2+(aq)+2Ag(s)的电动势增加,可采取的措施有:
A、增加Zn2+浓度
B、增加Ag+浓度
C、降低Zn2+浓度
D、降低Ag+浓度

21、电极电势的应用有:
A、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
B、比较氧化剂与还原极的相对强弱
C、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D、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22、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有:
A、氧化态物质浓度
B、还原态物质浓度
C、电解质溶液的酸度
D、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23、欲使原电池反应Zn(s)+2Ag+(aq) = Zn2+(aq)+2Ag(s)的电动势增加,可采取的措施无效的是:
A、增加Zn2+浓度
B、增加Ag+浓度
C、增大Zn电极面积
D、降低Ag+浓度

2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25、有两个原电池,测得其电动势相等,这表明两原电池中反应的△G?值也相等。

26、越大的电极电势值电对,其氧化态物质的氧化性越强。

27、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原电池的正极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28、电极电势的数值与电极反应的写法无关,而平衡常数的数值随反应式的写法而变。

29、某氧化还原反应的E? > 0,则此反应的△G? > 0,该反应不能自动进行。

30、对于电极反应:Pb2+(aq)+2e-→Pb(s)和1/2Pb2+(aq)+e-→1/2Pb(s),当Pb2+浓度均为1 mol/L时,若将其分别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则它们的电动势相同。

31、对于电极反应:Pb2+(aq)+2e-→Pb(s)和1/2Pb2+(aq)+e-→1/2Pb(s),当Pb2+浓度均为1mol/dm3时,若将其分别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则它们的电动势相同。

32、电极电势值越大的电对,其氧化态物质的氧化性越强。

33、理想原电池的电动势就等于正负极平衡电极电势的差。

34、原电池工作时,体系的DG增大,而电动势E也增大。

35、电极电势的绝对值是无法知道的,通常测量的是相对电极电势。

36、某氧化还原反应的E? > 0,则此反应的△G? > 0,该反应不能自动进行。

37、电对MnO4-/Mn2+的电极电势随着pH值减小而减小。

38、用做参比电极的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39、氧化态物质浓度降低或还原态物质浓度升高,电极电势变小;氧化态物质浓度升高或还原态物质浓度降低,电极电势变大。

40、在原电池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因此,电极电势代数值较大的电极是正极,电极电势代数值较小的电极是负极。

41、取两根铜棒,一根插入盛有0.1 mol/L CuSO4溶液的烧杯中,另一根插入盛有1 mol/L CuSO4溶液的烧杯中,并用盐桥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连结起来,可以组成一个浓差原电池。

42、金属铁可以置换Cu2+,因此三氯化铁不能与金属铜反应。

43、电动势E(或电极电势)的数值与电池反应(或半反应式)的写法无关,而平衡常数K的数值随反应式的写法(即化学计量数不同)而变。

第四章 物质结构基础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下列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各个量子数中,可能存在的是
A、3, 2, 2, 1/2
B、3, 0, -1, 1/2
C、2, 2, 2, 2
D、1, 1, 0, 1/2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 2s2 2p6 3d10 4s2 4p5时,它最可能的价态是
A、-1
B、-3
C、+1
D、+3

3、原子序数为25的元素,其+2价离子的外层电子分布为
A、3d3 4s2
B、3d5
C、3s2 3p6 3d5
D、3s2 3p6 3d3 4s2

4、已知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为3d5 4s2,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为
A、第四周期第ⅡA族
B、第四周期第ⅡB族
C、第四周期第VⅡA族
D、第四周期第VⅡB族

5、下列分子中,极性最强的是
A、H2O
B、H2S
C、H2Se
D、Na2S

6、下列化合物中,熔点最高的是
A、KCl
B、SiC
C、MgO
D、CaCl2

7、下列分子中其中心原子采用不等性sp3杂化的是
A、CCl4
B、H2S
C、CH4
D、SiCl4

8、C2H4中一共有
A、1个σ键 、1个p 键
B、3个σ键 、1个p 键
C、5个σ键 、1个p 键
D、5个σ键 、2个p 键

9、卢瑟福原子“含核模型”的要点是
A、每个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体积很小的原子核,核外为电子所环绕。
B、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C、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D、电子受到一个指向原子中心的电力作用。

10、玻尔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电子绕固定圆形轨道运行。
B、轨道能量量子化。
C、电子从高能级轨道跃迁到低能级轨道会以辐射方式释放能量。
D、在最低能量稳定轨道上运动的电子是基态电子,不吸收能量,也不发射能量。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力求密堆积。
B、自由电子气理论可以很好解释金属的通性。
C、取向力存在于所有分子间,一般是最主要的分子间力。
D、分子间作用力永远存在于分子或原子间。

12、以下各物质的分子间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CH3COOH
B、NH3
C、H2O
D、CH4

13、波函数Ψ是一个三维空间的函数,电子是围绕着原子核的三维波。Ψ无意义,Ψ2 有意义。

14、四个量子数即可决定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15、对于氢原子,主量子数n= 1,其能量最低,为 0 。

16、单电子原子轨道的能量只与主量子数有关,与角量子数无关。

17、磁量子数m与能量无关,只表示同类原子轨道的不同的伸展方向。

18、分子是物质独立存在并保持其化学特性的最小微粒,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分子的性质。

19、化学键主要包括: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和氢键。

20、价键理论基本要点之一是当两个原子各有一个自旋相同的未成对电子时,可配对形成稳定的、公用的共价单键。

21、含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比较容易参加化学反应,是因为s键没有p键牢固,容易断裂。

22、符号3p表示主量子数为 ,角量子为 ,原子轨道形状为 ,在3p轨道上的电子处于第 电子层,第 亚层。

23、n=2,l=1,m=0,其轨道名称为 ,电子云形状为 ,原子轨道数目为 ,最多能容纳 个电子

24、德布罗意关系式中,物理量 和 反映电子的粒子性,物理量 反映电子的波动性。

25、电子运动的根本特征是 ,它决定了电子能量 ,电子运动具有 性和 性。

26、某一周期,其零族元素的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4s2 4p6,其中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2,2,1,7,且A、C元素的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B、D元素的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8,则A、B、C、D分别为 。

27、CH3-CO-CH=CH-CH3中各个碳原子所采用的杂化轨道分别是 、 、 、 、 。

28、相应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只有 轨道部分才能成键。重叠越多,核间电子云密度 ,所形成的共价键就 。

29、原子在成键过程中,同一原子中能量 的几个原子轨道可以“混合”起来,重新组合成 更强的新的原子轨道,此过程叫原子轨道的 。

30、PH3、SiH4、HCN和OF2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是 、 、 、 ,几何构型分别是 、 、 、 。

学习通工程化学(闫共芹)

工程化学是应用化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化学反应在工程中的应用。在工程化学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基本的化学知识,还需要了解基本的工程知识,如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等。学习通的工程化学课程由闫共芹老师主讲,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门课程的内容。

第一章:绪论

在这一章中,老师介绍了工程化学的概念、历史和发展。同时,还介绍了工程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如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

第二章: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这一章介绍了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状态函数、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同时,老师还讲解了热力学性质的应用,如焓、熵、自由能等。

第三章:反应热力学

在这一章中,老师介绍了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基础,如焓变、反应热、反应熵等。同时,还讲解了反应热力学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第四章:质量的传递

这一章介绍了质量的传递原理,包括质量传递的基本方程、质量传递的速率和质量传递的实验方法。同时,老师还讲解了质量传递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第五章:能量的传递

在这一章中,老师介绍了能量的传递原理,包括传热传质的基本方程、传热传质的速率和传热传质的实验方法。同时,还讲解了传热传质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第六章:化学反应工程

这一章介绍了化学反应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反应器的基本概念、反应器的分类和反应器的设计。同时,老师还讲解了化学反应工程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第七章:物料的分离与纯化

在这一章中,老师介绍了物料的分离与纯化原理,包括物料的相平衡、物料的分离方法和纯化方法。同时,还讲解了物料的分离与纯化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第八章:化学工艺综合

这一章介绍了化学工艺综合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同时,老师还讲解了化学工艺综合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总结

综上所述,学习通的工程化学课程由闫共芹老师主讲,内容全面且实用。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工程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掌握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相信这门课程对于从事化学工程相关行业的人员来说,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通工程化学(闫共芹)

工程化学是应用化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化学反应在工程中的应用。在工程化学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基本的化学知识,还需要了解基本的工程知识,如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等。学习通的工程化学课程由闫共芹老师主讲,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门课程的内容。

第一章:绪论

在这一章中,老师介绍了工程化学的概念、历史和发展。同时,还介绍了工程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如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

第二章: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这一章介绍了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状态函数、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同时,老师还讲解了热力学性质的应用,如焓、熵、自由能等。

第三章:反应热力学

在这一章中,老师介绍了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基础,如焓变、反应热、反应熵等。同时,还讲解了反应热力学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第四章:质量的传递

这一章介绍了质量的传递原理,包括质量传递的基本方程、质量传递的速率和质量传递的实验方法。同时,老师还讲解了质量传递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第五章:能量的传递

在这一章中,老师介绍了能量的传递原理,包括传热传质的基本方程、传热传质的速率和传热传质的实验方法。同时,还讲解了传热传质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第六章:化学反应工程

这一章介绍了化学反应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反应器的基本概念、反应器的分类和反应器的设计。同时,老师还讲解了化学反应工程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第七章:物料的分离与纯化

在这一章中,老师介绍了物料的分离与纯化原理,包括物料的相平衡、物料的分离方法和纯化方法。同时,还讲解了物料的分离与纯化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第八章:化学工艺综合

这一章介绍了化学工艺综合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同时,老师还讲解了化学工艺综合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总结

综上所述,学习通的工程化学课程由闫共芹老师主讲,内容全面且实用。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工程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掌握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相信这门课程对于从事化学工程相关行业的人员来说,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文地址:http://www.zzxhsh.org/23e799500.html发布于 2024-05-19 06:32:1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五煦查题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4人围观)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