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8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茶艺表演与编创_1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95 min read

mooc茶艺表演与编创_1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项目四 茶艺赏析

4.1茶艺六要素美的茶艺赏析随堂测验

1、我们在茶艺中赏析茶之美、表演编创不仅是答案答案欣赏茶的色 、香、慕课味、课后形之美,作业而且欣赏茶的茶艺( )之美。
A、表演编创汤
B、答案答案产地
C、慕课历史
D、课后名

2、作业品鉴茶的茶艺天然之味主要靠舌头,因为味蕾在舌头的表演编创各部位分布不均,一般人的答案答案( )对苦味敏感,所以在品茗时应小口细品,让茶汤在口腔内缓缓流动,使茶汤与舌头各部分的味蕾部充分接触,以便精细而准确地判断茶味。
A、舌尖
B、舌面
C、舌根
D、舌侧

3、(   )是最能反映月下美景的古典名曲。
A、《阳关三叠》
B、《潇湘水云》
C、《空山鸟语》
D、《彩云追月》

4、茶艺表演者的服饰要与(   )相配套。
A、表演场所
B、观看对象
C、茶叶品质
D、茶艺内容

5、茶室插花一般( )。
A、简约朴实
B、热烈奔放
C、花繁叶茂
D、摆设在高处

6、茶艺审美中,人之美主要指的是( )。
A、仪表美
B、风度美
C、语言美
D、心灵美

7、茶艺表演者的仪态美主要表现在礼仪周全、举止端庄。

8、茶室是现代文明社会中高雅的社交场所,要求茶人在人际交谈中要声音洪亮、态度高傲。

4.2宫廷茶艺、宗教茶艺赏析随堂测验

1、唐代宫廷茶艺表演,再现历史的文化内容有(  )。
A、龙凤茶团、服饰、茶具
B、唐朝宫廷礼仪、服饰、饮茶器具
C、唐朝礼仪、音乐、茶饼
D、唐朝服饰、茶器

2、宫廷茶艺有详实记载的朝代是( )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3、禅茶表演程序一般分为:( )。
A、上供
B、手印
C、冲泡
D、奉茶

4.3民俗茶艺赏析随堂测验

1、(  )又称“三生汤”,其主要原料是茶叶、生姜、生米。
A、奶茶
B、擂茶
C、竹筒茶
D、酥油茶

2、( )是侗族的饮茶习俗。
A、咸奶茶
B、竹筒茶
C、打油茶
D、酥油茶

3、制作油茶的工具除了油茶锅,还要有( )。
A、石臼
B、七字锤
C、木杵
D、竹箪

项目四——单元测验

1、我们在茶艺中赏析茶之美、不仅是欣赏茶的色 、香、味、形之美,而且欣赏茶的( )之美。
A、汤
B、产地
C、历史
D、名

2、品鉴茶的天然之味主要靠舌头,因为味蕾在舌头的各部位分布不均,一般人的( )对咸味敏感,所以在品茗时应小口细品,让茶汤在口腔内缓缓流动,使茶汤与舌头各部分的味蕾部充分接触,以便精细而准确地判断茶味。
A、舌尖
B、舌面
C、舌根
D、舌侧

3、品鉴茶的天然之味主要靠舌头,因为味蕾在舌头的各部位分布不均,一般人的( )对苦味敏感,所以在品茗时应小口细品,让茶汤在口腔内缓缓流动,使茶汤与舌头各部分的味蕾部充分接触,以便精细而准确地判断茶味。
A、舌尖
B、舌面
C、舌根
D、舌侧

4、( )是最能反映月下美景的古典名曲。
A、《阳关三叠》
B、《潇湘水云》
C、《空山鸟语》
D、《彩云追月》

5、不适合录制品茶时播放的大自然之声是( )。
A、风吹竹枝
B、秋虫鸣唱
C、万鸟啁啾
D、暴雨雷鸣

6、茶艺表演者的服饰要与(   )相配套。
A、表演场所
B、观看对象
C、茶叶品质
D、茶艺内容

7、茶室插花一般( )。
A、简约朴实
B、热烈奔放
C、花繁叶茂
D、摆设在高处

8、唐代宫廷茶艺表演,再现历史的文化内容有(  )。
A、龙凤茶团、服饰、茶具
B、唐朝宫廷礼仪、服饰、饮茶器具
C、唐朝礼仪、音乐、茶饼
D、唐朝服饰、茶器

9、藏族喝茶有一定的礼节、三杯后当宾客将添满的茶汤一饮而尽时,茶艺师就(   )。
A、继续添茶
B、不再添茶
C、可以离开
D、准备送客

10、接待蒙古宾客,敬茶时当客人将手平伸,在杯口盖一下,这表明(   )。
A、茶汤好喝
B、不再喝了
C、想继续喝
D、稍停再喝

11、(  )饮茶,大多推崇纯茶清饮,茶艺师可根据宾客所点的茶品,采用不同方法沏茶。
A、汉族
B、苗族
C、白族
D、侗族

12、对煮水器具的要求不符的是( )。
A、质地和材料
B、洁净度
C、大小
D、纹饰

13、( )又称“三生汤”,其主要原料是茶叶、生姜、生米。
A、奶茶
B、擂茶
C、竹筒茶
D、酥油茶

14、罐罐茶可分为面罐茶和(  )两种。
A、八宝茶
B、酥油茶
C、五福茶
D、油炒茶

15、(  )的制作是将砖茶或沱茶煮沸,加一些酥油和少许盐巴,经充分打制而成。
A、酥油茶
B、咸奶茶
C、龙虎斗
D、打油茶

16、( )是侗族的饮茶习俗。
A、咸奶茶
B、竹筒茶
C、打油茶
D、酥油茶

17、宫廷茶艺有详实记载的朝代是( )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18、茶艺审美中,人之美主要指的是( )。
A、仪表美
B、风度美
C、语言美
D、心灵美

19、茶艺表演人之美中,仪表美又包括( )。
A、形体美
B、服饰美
C、仪态美
D、发型美

20、孟子认为善心包括仁、义、礼、智等方面。( )是人与生惧来的善心。而人的心灵美就是它的真诚表露。
A、侧隐之心
B、羞恶之心
C、辞让之心
D、是非之心

21、茶的色之美包括( )。
A、干茶的茶色
B、叶底的颜色
C、茶汤的汤色
D、茶毫颜色

22、禅茶表演程序一般分为:( )。
A、上供
B、手印
C、冲泡
D、奉茶

23、擂茶三宝指的是( )。
A、镭钵
B、擂棍
C、捞瓢
D、铜壶

24、清代的乾隆皇帝很喜爱“三清茶”,并常用三清茶恩赐群臣品饮,意在训导臣下( )。
A、为官要清廉
B、政要清明
C、为人要清白
D、为民要清贫

25、制作油茶的工具除了油茶锅,还要有( )、
A、石臼
B、木杵
C、七字锤
D、竹箪

26、茶艺表演中的服饰首先应与所要表演的茶艺内容相配套,其次才是式样、做工、质地和色泽。

27、茶艺表演者的仪态美主要表现在礼仪周全、举止端庄。

28、神韵美是一个人的神情和风韵的综合反映,主要表现在眼神和脸部表情。

29、茶室是现代文明社会中高雅的社交场所,要求茶人在人际交谈中要声音洪亮、态度高傲。

30、口头语言之美若辅以身体语言之美,如手势、眼神、脸部表情的配合则更能让人感受到情真意切。

31、茶香有一大特点,就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2、到了两宋,宫廷茶艺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33、宋代才有“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的记载,但社会的主流是饮饼茶。

34、“三清茶”以红茶为主,佐以梅花干、松子仁、佛手柑冲泡而成的香茶。

35、沫饽”是茶汤的精华,厚的叫“沫”,薄的叫“饽”,细轻的叫汤花。

36、中国茶道自创世之日起,便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都津津乐道的茶禅一味。

37、禅茶茶艺的基本特征是在茶艺中融入了禅机或以茶艺来昭示佛理。

38、在茶艺表演中,人是表演的核心,其他要素都是围绕舞台效果来进行。

39、宫廷茶艺是我国古代帝王敬神、祭祖、日常起居或赐宴群臣时举行的茶艺活动。

40、文士茶艺是历代儒士在品茗斗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茶艺。

41、茶艺六要素指的是人。茶、水、器、境、( )。

42、最早提出美水标准的人是( )。

项目四——单元作业

1、清代三清茶的选用的茶及配料是?

2、试从茶艺六要素的角度谈谈如何进行茶艺审美。

项目一茶艺概论

模块一 茶艺概念随堂测验

1、(1)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 )的上升是生理上需要到精神上满足的上升。
A、将茶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B、喝茶到喝调味茶
C、以茶代酒
D、喝茶到品茶

2、(2)历史上第一位茶艺表演艺术家是( )。
A、陆羽
B、皎然和尚
C、常伯熊
D、赵佶

3、(3)20世纪70年代,“茶艺”一词最先在台湾提出。

4、(4)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

单元测验一

1、社会鼎盛是唐代(  )的主要原因。
A、饮茶盛行
B、斗茶盛行
C、习武盛行
D、对弈盛行

2、宋徽宗赵佶写有一部茶书,名为(   )。
A、《大观茶论》
B、《品茗要录》
C、《茶经》
D、《茶谱》

3、《神农本草》是最早记载茶为( )的书籍。
A、食用
B、礼品
C、药用
D、聘礼

4、泡茶和饮茶是( )的主要内容。
A、茶道
B、茶仪
C、茶艺
D、茶宴

5、历代文人雅士在品茶时讲究环境静雅、茶具之清雅、更讲究饮茶艺境,以(   )为目的,更注重同饮之人。
A、斗茶
B、赏茶具
C、怡情养性
D、社交活动

6、13庄晚芳先生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 )
A、廉美和敬
B、和敬清寂
C、和静俭真
D、理静请融

7、宋朝斗茶风盛要求“茶叶色泽贵白”所以要求茶盏色( )
A、白
B、青
C、黑
D、黄

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茶艺师是( )。
A、陆羽
B、常伯熊
C、皎然
D、赵佶

9、( )时期开始,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生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A、两晋南北朝
B、隋唐时期
C、明清时期
D、春秋时期

10、( )时期人们创造了“半茶半饮”的制茶和用茶方法,即不直接浇煮鲜叶,而将制好的茶饼在火上灸烤,然后捣碎研成细末,冲入开水,再加葱、姜、橘子等调和。
A、两晋南北朝
B、隋唐时期
C、秦汉时期
D、春秋时期

11、( )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明清时期
D、春秋时期

12、宋代斗茶主要内容是看( )。
A、外形
B、汤花
C、汤色
D、香气

13、茶艺依据中国古代习茶方法分类,可分为( )。
A、煎茶道(艺)
B、点茶道(艺)
C、泡茶道(艺)
D、碾茶道

14、茶艺以表演形式分类可分为( )
A、待客式茶艺
B、表演型茶艺
C、营销型茶艺
D、养生型茶艺

15、茶艺美学的理念是( )
A、天人合一、物我玄会
B、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C、涤除玄鉴、澄怀味象
D、道法自然、保合太和

16、宋代团饼茶的加工制作工艺以建州北苑贡茶最为精细。

17、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这表明当时饮茶已经较为普遍。

18、在茶艺表演中,人是表演的核心,其他要素都是围绕舞台效果来进行。

19、文士茶艺是历代儒士在品茗斗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茶艺。

20、民俗茶艺表现形式多姿多彩,清饮混饮不拘一格,具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

21、“天人合一,物我玄会”是中国茶艺美学的哲学基础,是茶人的人生观的反映,同时也是茶艺美的源泉。

22、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

23、“比德”理论是中国茶道美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它始终指导着中国茶人的审美实践。

24、“道法自然”在茶艺美学中,表现为追求自然美。

25、中古古典美学在强调美的多样性的同时,也强调美的统一性,提出“和而不同,违而不犯”。

26、以“清”为美,在茶艺中表现为茶的清香、水的清纯、器的清洁、境的清雅、心的清闲。

27、中国茶艺美学特点里( ),与佛教美学中流传着“梅花一字师”的故事所反映的要义一致。

28、我国传统的饮茶方式不断融入现代元素,创编出的茶艺称为( )。

29、茶艺依主泡饮茶具分类可分为壶泡法茶艺和( ).

单元作业一

1、茶艺的分类原则和具体的划分

2、茶艺美学四大理念是什么?

3、中国茶艺美学的特点.

项目二 习茶技能概述

模块一 择茶选水随堂测验

1、1.下列不属于绿茶的是(  )。
A、碧螺春
B、雨花茶
C、西湖龙井
D、正山小种

2、2.江苏吴县的洞庭山是(  )的产地。
A、大方茶
B、雨花茶
C、碧螺春
D、绿牡丹

3、3.红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是( )。
A、杀青
B、揉捻
C、发酵
D、渥堆

4、4.按照茶叶加工工艺分类,下列属于白茶的是( )。
A、安化松针
B、君山银针
C、安吉白茶
D、白牡丹

5、5.大红袍属于( )。
A、红茶
B、乌龙茶
C、黑茶
D、黄茶

模块一 择茶选水随堂测验

1、1.(   )是大众首选的自来水软化的方法。
A、静置煮沸
B、澄清过滤
C、电解法
D、渗透法

2、2.“水以清、轻、甘、冽为美”是在( )一书中提到的。
A、煎茶水记
B、梅花草堂笔谈
C、大观茶论
D、茶录

3、3.沏茶用水要求:( )
A、急火快煮
B、文火慢烧
C、三沸之水
D、无影响

4、4.雨水和雪是比较纯净的,历来被用来煮茶,特别是雪水。

5、5.当下列水中Co 、Cd的含量大于8mg/L称为硬水。

模块二配器随堂测验

1、1.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   )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A、王褒《茶谱》
B、陆羽《茶经》
C、陆羽《茶谱》
D、王褒《僮约》

2、2.青花瓷是在(  )上缀以青色文饰、清丽恬静,既典雅又丰富。
A、玻璃
B、黑釉瓷
C、白瓷
D、青瓷

3、3.色多变,耐人寻味,壶经久用,反而光泽美观是(  )优点之一。
A、金属茶具
B、紫砂茶具
C、青瓷茶具
D、漆器茶具

4、5.公道杯是用来(  )。
A、储放茶渣
B、盛取干茶
C、放置茶杯
D、均匀茶汤浓度

5、6.茶荷是用来从茶叶罐中(   )的器具,并用于欣赏干茶的外形及茶香。
A、取茶渣
B、均匀茶汤浓度 
C、盛取干茶
D、清洁茶具

6、4.紫砂壶大体呈现( )三种类别的造型。
A、花货
B、光货
C、水平货
D、筋囊货

模块三 茶艺礼仪随堂测验

1、1.茶艺师在接待外宾时,要以(  )的姿态出现,特别要注意维护国格和人格。
A、“民间外交官”
B、“中国传统礼仪官”
C、“中国茶文化传播大使”
D、“主人翁”

2、2.寓意礼是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形成的带有特殊意味的礼节,是通过各种动作所表示的对客人的敬意。最常见的有( )。
A、凤凰三点头
B、壶嘴不能正对客人
C、茶倒七分满
D、回转斟水、斟茶、烫壶动作

3、3.茶艺师应有优雅端庄站姿,给人以热情可靠、落落大方之感。

4、4.奉茶时要注意先后顺序,先长后幼,先客后主。

5、5.鞠躬礼是一个比较正式的礼节,一般用于茶艺表演的开始和结束,不同形式行礼鞠躬角度不同,真礼鞠躬角度为15°.

模块四 茶叶沏泡技术随堂测验

1、1.品饮(  )时,茶水的比例以1:20为宜。
A、花茶
B、红茶
C、铁观音
D、紧压茶

2、4.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的(  )环节讲究根据茶叶品种不同,达到的要求不同。
A、选水
B、煮水
C、奉茶
D、收具

3、5.95℃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  )茶叶。
A、玉露茶
B、普洱茶
C、普洱茶
D、龙井茶

4、2.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 )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A、茶叶用量
B、水温
C、茶具
D、浸泡时间

5、3.冲泡绿茶一般以100℃左右为宜。

项目二——单元测验

1、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是(   )。
A、红茶清香,绿茶甜香,乌龙茶浓香
B、红茶甜香,绿茶花香,乌龙茶熟香
C、红茶浓香,绿茶清香,乌龙茶甜香
D、红茶甜香,绿茶板栗香,乌龙茶花香

2、(  )茶具是和其他食物公用木制或陶制的碗,一器多用,没有专用茶具。
A、原始社会
B、西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3、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   )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A、王褒《茶谱》
B、陆羽《茶经》
C、陆羽《茶谱》
D、王褒《僮约》

4、宋代哥窑的产地在(   )。
A、浙江杭洲
B、河南临汝
C、福建建洲
D、浙江龙泉

5、青花瓷是在(   )上缀以青色文饰、清丽恬静,既典雅又丰富。
A、玻璃
B、黑釉瓷
C、白瓷
D、青瓷

6、景瓷宜陶是(   )茶具的代表。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现代

7、下列(  )井水,水质较差,不适宜泡茶。
A、柳毅井
B、文君井
C、城内井
D、薛涛井

8、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山水上,(   )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A、河水
B、溪水
C、泉水
D、江水

9、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的(  )环节讲究根据茶叶品种不同,达到的要求不同。
A、选水
B、煮水
C、奉茶
D、收具

10、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  )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A、茶具、茶叶品种、温壶
B、置茶、温壶、冲泡
C、茶叶用量、壶温、浸泡时间
D、茶叶用量、水温、浸泡时间

11、由于舌头各部位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感受不一样,在品茶汤滋味时,应(   ),才能充分感受茶中的甜、酸、鲜、苦、涩味。
A、含在口中不要急于吞下
B、将茶汤在口中停留、与舌的各部位打转后
C、立即咽下
D、小口慢吞

12、雨花茶是(  )名优绿茶的代表。
A、片形
B、扁平形
C、针形
D、卷曲形

13、西湖龙井的产地是( )。
A、梧洲
B、湖州
C、苏州
D、杭州

14、江苏吴县的洞庭山是(  )的产地。
A、大方茶
B、雨花茶
C、碧螺春
D、绿牡丹

15、碧螺春的香气特点是(   )。
A、甜醇带蜜糖香
B、甜醇带板栗香
C、鲜嫩带蜜糖香
D、鲜嫩带花果香

16、武夷岩茶是(   )乌龙茶的代表。
A、闽北
B、闽南
C、台南
D、台北

17、白茶的香气特点是(   )。
A、陈香
B、蜜香
C、毫香
D、花香

18、审评红、绿、黄、白茶的审评杯碗规格,碗容量(   )。
A、160mL
B、180mL
C、190mL
D、200mL

19、泥色多变,耐人寻味,壶经久用,反而光泽美观是(  )优点之一。
A、金属茶具
B、紫砂茶具
C、青瓷茶具
D、漆器茶具

20、(   )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A、福建德化
B、湖南长沙
C、浙江龙泉
D、江西景德镇

21、普洱茶外形条索肥壮紧结,色泽乌褐或褐红,香气有独特(   ),滋味陈醇,汤色红浓。
A、陈香
B、焦香
C、果香
D、甜香

22、(   )是大众首选的自来水软化的方法。
A、静置煮沸
B、澄清过滤
C、电解法
D、渗透法

23、95℃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   )茶叶。
A、玉露茶
B、普洱茶
C、碧螺春
D、龙井茶

24、不锈钢茶具外表光泽明亮,造型规整有现代感,具有(   )的特点。
A、传热慢,不透气
B、传热慢,透气
C、传热快,透气
D、传热快,不透气

25、茶荷是用来从茶叶罐中(   )的器具,并用于欣赏干茶的外形及茶香。
A、取茶渣
B、均匀茶汤浓
C、盛取干茶
D、清洁

26、上色不同不属于(  )的区别。
A、土陶怀釉陶
B、陶器与瓷器
C、白瓷与青瓷
D、釉陶与紫砂陶

27、根据茶具的质地和性能,冲泡名优绿茶宜春选配下列(   )茶具。
A、紫砂茶具泡茶无熟汤味,又可保香也不易变质发馊
B、玻璃茶具透明度高,泡茶茶姿汤色历历在目,增加情趣
C、搪瓷茶具,具有坚固耐用、携带方便等优点
D、保暖茶具会因泡熟而使茶汤泛红,香气低沉,失去鲜爽味

28、品饮(  )时,茶水的比例以1:20为宜。
A、花茶
B、红茶
C、铁观音
D、紧压茶

29、陆羽《茶经》中,有专门关于泡茶用水的论述,书中认为最宜泡茶的水是 ( )
A、泉水
B、井水
C、江水
D、河水

30、下列茶叶中,一般认为存放时间越长,品质越好的是:( )
A、太平猴魁
B、六安瓜片
C、普洱茶
D、冻顶乌龙

31、按照茶叶加工工艺分类,下列属于白茶的是( )。
A、安化松针
B、君山银针
C、安吉白茶
D、白牡丹

32、雨花茶是( )名优绿茶的代表
A、卷曲性
B、针形
C、半球形
D、螺形

33、溧阳天目湖白茶属于六大茶类中的( )类。
A、乌龙茶
B、红茶
C、白茶
D、绿茶

34、“水以清、轻、甘、冽为美”是在( )一书中提到的。
A、煎茶水记
B、梅花草堂笔谈
C、大观茶论
D、茶录

35、下列( )被陆羽评为“天下第一泉”。
A、湖北娣归县香溪泉
B、庐山栖贤寺招隐泉
C、四川峨嵋山玉液泉
D、庐山康王谷谷帘泉

36、冲泡绿茶时,通常一只容量为100-150mL的玻璃杯,投茶量为(  )。
A、1-2g
B、1-1.5g
C、2-3g
D、3-4g

37、沏茶用水要求:( )
A、急火快煮
B、文火慢烧
C、三沸之水
D、无影响

38、茶艺师在接待外宾时,要以(  )的姿态出现,特别要注意维护国格和人格。
A、“民间外交官”
B、“中国传统礼仪官”
C、“中国茶文化传播大使”
D、“主人翁”

39、中泠泉位于江苏省镇江金山以西的石弹山下,又名中零泉、中濡泉、中泠水、南零水,号称( )。
A、天下第一泉
B、江苏第二泉
C、天下第三泉
D、天下第四泉

40、下列品种中,属于黄茶的是( )
A、黄山毛峰
B、平阳黄汤
C、君山银针
D、黄金桂

41、下列品种中,属于江苏的名优茶是( )。
A、碧螺春
B、雨花茶
C、太湖翠竹
D、竹海金茗

42、紫砂壶大体呈现( )三种类别的造型。
A、花货
B、光货
C、水平货
D、筋囊货

43、下列( )属于白茶。
A、安吉白茶
B、白毫银针
C、贡眉
D、天目湖白茶

44、冲泡茶的过程中,在以下(   )动作是规范的,能体现茶艺师对宾客的敬意。
A、用杯托双手将茶奉到宾客面前
B、用托盘双手将茶奉到宾客面前
C、双手平稳奉茶
D、奉茶时将茶汤溢出

45、瓷器茶具花色品种丰富,变化多端,其中主要的有( )。
A、青瓷茶具
B、白瓷茶具
C、黑瓷茶具
D、彩瓷茶具

46、明清以来,紫砂壶制作“三大妙手”指的是( )
A、顾景舟
B、时大彬
C、李仲芳
D、徐有泉

47、在茶艺服务接待中,要求以我国的(   )为行为准则。
A、规范仪表
B、礼貌语言
C、礼宾规程
D、礼貌行动

48、寓意礼是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形成的带有特殊意味的礼节,是通过各种动作所表示的对客人的敬意。最常见的有( )
A、凤凰三点头
B、壶嘴不能正对客人
C、茶倒七分满
D、回转斟水、斟茶、烫壶动作

49、红茶类属全发酵茶类,其茶叶颜色深红,茶汤呈朱红色。

50、红茶的呈味物质构成,茶黄素对茶汤起刺激性作用,茶红素起浓度和醇度作用,而茶褐素使茶汤发暗,不利于品质。

51、相传苏东坡非常喜欢杭州玉女泉的泉水,每天派人打水,又怕人偷懒将水掉包,特意用竹子制作了标记,交给寺里僧人作为取水的凭证,后人称之为“调水符”。

52、陆羽认为二沸的水适宜泡茶。

53、玻璃茶具的特点是,质地透明,光泽夺目,但易破碎,易烫手。

54、品饮凤凰单枞乌龙茶时,茶水比例以1:50为宜。

55、冲泡绿茶一般以100℃左右为宜。

56、泡饮乌龙茶宜用“一沸”的水冲泡。

57、品茶只要从茶的色、香来欣赏。

58、绿茶类属轻发酵茶。故其茶叶颜色翠绿、汤色黄。

59、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全发酵的红茶类,半发酵的青茶类,重发酵的白茶类,后发酵的黄茶类和部分发酵的黑茶类,共六大茶类。

60、当下列水中Co 、Cd的含量大于8mg/L称为硬水。

61、泡饮红茶一般将茶叶放在锅中熬煮。

62、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温壶(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洗与消毒茶具。

63、茶艺师与宾客交谈过程中,在双方意见各不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提出否定的意见。

64、茶艺师应有优雅端庄站姿,给人以热情可靠、落落大方之感。

65、奉茶时要注意先后顺序,先长后幼,先客后主。

66、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是凭借评茶师的视觉、嗅觉、味觉及触觉审评茶叶品质的优劣。

67、被称为我国红茶鼻祖的是( )。

68、(  )又称“三才碗”,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69、第一个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壶艺家是( )。

70、( ),用以从茶叶罐中取茶入壶或杯,可衡量茶叶用量,确保投茶量准确。

71、鞠躬礼是一个比较正式的礼节,一般用于茶艺表演的开始和结束,不同形式行礼鞠躬角度不同,真礼鞠躬角度为( )°

项目二——单元作业

1、茶叶沏泡的三个技术要素是什么?

2、茶艺表演中常用到的寓意礼仪有哪些?(至少4个)

3、茶叶根据加工工艺结合茶多酚的氧化程度不同分为哪几类?说明每个茶类的关键工艺,并分别举其1个名优茶的例子。

项目三 茶艺表演实务

模块一 艺茶手法随堂测验

1、碧螺春冲泡置茶一般采用(  )。
A、上投法
B、中投法
C、下投法
D、点茶法

2、泡茶时,先放茶叶,后注入沸水,称为(   )。
A、上投法
B、中投法
C、下投法
D、点茶法

3、泡茶时,先注入沸水1/3后放入茶叶,泡一定时间再注满水,称为(  )。
A、点茶法
B、上投法
C、下投法
D、中投法

4、冲泡茶的过程中,在以下(  )动作是不规范的,不能体现茶艺师对宾客的敬意。
A、用杯托双手将茶奉到宾客面前
B、用托盘双手将茶奉到宾客面前
C、双手平稳奉茶
D、奉茶时将茶汤溢出

5、手接触茶具时,不要触摸杯口。

6、龙井茶沏泡可以采用上投法。

模块二 绿茶沏泡技艺随堂测验

1、碧螺春冲泡置茶一般采用(  )。
A、A、上投法
B、B、中投法
C、C、下投法
D、D、点茶法

2、冲泡绿茶时,通常一只容量为100-150mL的玻璃杯,投茶量为(   )。
A、A、1-2g
B、B、1-1.5g
C、C、2-3g
D、D、3-4g

3、( )绿茶含水率一般在3%~5%为好,当含水率达到7%以上时,将很难贮藏;

4、(   )龙井茶冲泡中“凉汤”的作用是预防烫熟茶芽。

模块三 红茶沏泡技艺随堂测验

1、香气清雅,滋味甘醇,汤色黄亮悦目,保持了金银花固有的外形和内涵是(   )的品质特点。              
A、A、滇红工夫红茶
B、B、云南普洱茶
C、C、云南沱茶
D、D、金银花茶

2、中国(  )按地区名俗可分为潮汕、台湾、闽南、武夷山等四大流派。
A、A、花茶茶艺
B、B、工夫茶艺
C、C、擂茶茶艺
D、D、绿茶茶艺

3、(  )紫砂壶具有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韵,茶叶不易霉馊变质,泥色多变,耐人寻味,壶经久用,具有光泽美观等优点。

模块四 乌龙茶沏泡技艺随堂测验

1、乌龙茶加工工艺特点是?
A、杀青
B、发酵
C、渥堆
D、做青

2、武夷岩茶核心产区是哪里
A、正岩区
B、半岩区
C、洲茶区
D、桐木关

3、潮汕工夫茶冲泡的乌龙茶是下列哪种
A、冻顶乌龙
B、大红袍
C、凤凰单丛
D、安溪铁观音

4、台湾工夫茶具中特有茶具是以下哪种
A、品茗杯
B、紫砂壶
C、闻香杯
D、杯垫

模块五 花茶沏泡技艺随堂测验

1、1、茉莉花茶艺品茶是指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称为(  )。
A、舌品
B、喉品
C、口品
D、鼻品

2、2、茉莉花茶艺闻香的方法称为(  )。
A、鼻品
B、口品
C、舌品
D、喉品

3、3、窨花茶一般都具有(   )。
A、头泡香气低沉
B、浓郁纯正香气
C、有茶味无花香
D、有花干无花香

4、4、沏泡茉莉花茶,只能用95℃的开水来冲泡。

5、5、沏泡花茶时,茶水比例一般根据( )来确定。

模块六 普洱茶沏泡技艺随堂测验

1、普洱茶的主要产区是哪里
A、云南
B、河南
C、江苏
D、安徽

2、新普洱生茶按照加工分类属于哪类
A、烘青绿茶
B、晒青绿茶
C、黑茶类
D、青茶类

3、新普洱生茶汤色特征是什么?
A、金黄
B、深红
C、红褐
D、深褐

4、普洱熟茶的加工要点是什么?
A、晒青
B、渥堆
C、杀青
D、揉捻

模块七 其他茶类沏泡技艺随堂测验

1、下列不属于白茶类的是下列哪种?
A、白毫银针
B、白牡丹
C、安吉白茶
D、寿眉

2、下列哪个是白茶关键工艺?
A、萎凋
B、揉捻
C、发酵
D、干燥

3、白茶主要产地有下列哪些
A、福建福鼎
B、福建政和
C、福建龙岩
D、福建建阳

项目三——单元测验

1、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   )。
A、不同茶叶品种所需水温不同
B、不同茶叶外形煮水温度不同
C、根据不同的茶具选择不同煮水器
D、不同的茶叶品种所需时间不同

2、冲泡茶的过程中,在以下(  )动作是不规范的,不能体现茶艺师对宾客的敬意。
A、用杯托双手将茶奉到宾客面前
B、用托盘双手将茶奉到宾客面前
C、双手平稳奉茶
D、奉茶时将茶汤溢出

3、中国(  )按地区名俗可分为潮汕、台湾、闽南、武夷山等四大流派。
A、花茶茶艺
B、工夫茶艺
C、擂茶茶艺
D、绿茶茶艺

4、潮汕工夫茶必备的“四宝”中的“若琛杯”是指精细的(  )。
A、紫砂小品茗杯
B、白色小瓷杯
C、青色小瓷杯
D、黑釉小瓷杯

5、潮汕工夫茶茶艺中“烫壶温盅”的目的是(   )。
A、去除杂质
B、提高茶壶和茶盅的温度
C、降低茶壶和茶盅的温度
D、去除陈味

6、潮汕工夫茶以三泡为止,要求各泡的茶汤浓度(   )。
A、随心所欲
B、一致
C、由浓到淡
D、因人而异

7、泡茶和饮茶是( )的主要内容。
A、茶道
B、茶仪
C、茶艺
D、茶宴

8、95℃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   )茶叶。
A、玉露茶
B、普洱茶
C、碧螺春
D、龙井茶

9、碧螺春冲泡置茶一般采用(  )。
A、上投法
B、中投法
C、下投法
D、点茶法

10、品饮(  )时,茶水的比例以1:20为宜。
A、花茶
B、红茶
C、铁观音
D、紧压茶

11、潮汕工夫茶必备的“四宝”是(   )。
A、玉书煨、潮汕炉、孟臣罐、若琛杯
B、玉书煨、潮汕炉、大彬罐、若琛杯
C、玉书煨、酒精炉、孟臣罐、若琛杯
D、玉书煨、酒精炉、大彬罐、若琛杯

12、冲泡绿茶时,通常一只容量为100-150mL的玻璃杯,投茶量为(   )。
A、1-2g
B、1-1.5g
C、2-3g
D、3-4g

13、95℃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   )茶叶。
A、玉露茶
B、普洱茶
C、碧螺春
D、龙井茶

14、冲泡茶的过程中,在以下(  )动作体现茶艺师借用形体动作传递对宾客的敬意。
A、双手奉茶
B、高冲水
C、温润泡
D、浊壶

15、龙井茶艺的(   )是寓意向嘉宾三致意。
A、金狮三呈祥
B、祥龙三叩首
C、凤凰三点头
D、孔雀三清

16、茉莉花茶艺使用的(   )是三才杯。
A、看汤杯
B、鉴叶杯
C、品茶杯
D、闻香杯

17、茉莉花茶艺(  )的方法称为鼻品。
A、看形
B、观汤
C、闻香
D、品味

18、清饮法是以沸水直接冲泡叶茶,清饮茶汤,品尝茶叶(   )。
A、真香本味
B、原汁原味
C、明亮汤色
D、绚丽“茶舞”

19、“茶味人生细品悟”喻指茉莉花茶艺的(  )。
A、回味
B、赏茶
C、论茶
D、鉴茶

20、茉莉花茶艺的烫杯喻为(  )。
A、却嫌脂粉污颜面  
B、一片冰心在玉壶
C、蓝田日暖玉生烟
D、春江水暖鸭先知

21、碧螺春冲泡置茶一般采用(  )。
A、上投法
B、中投法
C、下投法
D、点茶法

22、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   )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A、茶具、茶叶品种、温壶
B、置茶、温壶、冲泡
C、茶叶用量、壶温、浸泡时间
D、茶叶用量、水温、浸泡时间

23、潮汕工夫茶茶艺中“干壶置茶”是指(   )。
A、用沸水烫热茶壶
B、将茶叶放进干热的茶壶中
C、用火将茶叶烤干
D、用沸水淋浇茶壶外壁

24、潮汕工夫茶中“洒茶”讲究将茶水(  )到各个小茶杯中去。
A、回旋冲
B、点冲
C、高冲
D、低斟

25、台湾“吃茶流” 茶艺程序中“浇壶”的主要目的是(  )。
A、给茶壶降温
B、添水
C、抑制茶香散发
D、保持茶壶温度

26、龙井茶冲泡中(  )的作用是预防烫伤茶芽。
A、烫杯
B、温润泡
C、凉汤
D、浸润

27、品饮(  )时,茶水的比例以1:20为宜。
A、花茶
B、红茶
C、铁观音
D、紧压茶

28、潮汕工夫茶必备的“四宝”中的“潮汕炉”是指(   )。
A、红泥小火炉
B、陶炭炉
C、酒精炉
D、电磁炉

29、潮汕工夫茶被誉为中国茶道的“( )”。
A、始祖
B、活化石
C、代表
D、真工夫

30、红茶调饮冲泡法中常用的调饮方法是将( )。
A、茶汤过滤,再加各种调饮品
B、茶与调饮品一起冲泡饮用
C、茶与调饮品一起煮沸
D、调饮品冲泡茶叶

31、在荷兰旅居的阿拉伯人喜爱饮(  )。
A、红茶
B、薄荷绿茶
C、绿茶
D、花茶

32、(  )又称“三才碗”,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A、兔毫盏
B、玉书煨
C、盖碗
D、茶荷

33、茶艺的主要内容是(  )。
A、表演和欣赏
B、泡茶和饮茶
C、种植和加工
D、精制和营销

34、玻璃茶具的特点是(   ),光泽夺目,但易破碎,易烫手。
A、导热性弱
B、容易收藏
C、保温性强
D、质地透明

35、由于乌龙茶制作时选用的是较成熟的芽叶做原料,属半发酵茶,冲泡时需用(   )的沸水。 
A、70~80℃
B、90℃左右
C、95℃以上
D、80~90℃

36、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是(   )。
A、正确选择茶叶、正确冲泡方法和正确的品饮
B、正确选择茶叶和正确冲泡方法
C、正确冲泡方法和正确的品饮
D、正确选择茶叶和正确的品饮

37、80℃左右的水温适宜泡(   )。
A、白鸡冠
B、龙井茶
C、铁观音
D、普洱茶

38、(   )茶艺所用的茶杯为玻璃杯。
A、龙井茶 
B、乌龙茶
C、黄大茶
D、普洱茶

39、安溪乌龙茶艺使用的(   )的制作原料是竹。
A、茶盘、茶罐、茶船、茶荷
B、茶匙、茶斗、茶夹、茶通
C、茶盘、茶杯、茶针、水孟
D、茶箸、茶托、漏斗、茶通

40、下列(  )不属于调饮法饮茶方式。
A、茶汤中添水
B、茶汤中加酒
C、茶汤中加糖
D、茶汤中加果汁

41、乌龙茶艺持杯方法喻为(   )。
A、仙女卸妆
B、云腴献主
C、三龙护鼎
D、观音捧玉瓶

42、乌龙茶艺(   )意指刮沫。
A、热壶烫杯  
B、重洗仙颜
C、春风拂面
D、点水流香

43、安溪乌龙茶茶艺在泡茶时使用的主茶具是(  )。
A、紫砂壶
B、陶土壶
C、紫砂盖瓯
D、白瓷盖瓯

44、根据茶具的质地和性能,冲泡名优绿茶宜选配下列(   )茶具。
A、紫砂茶具泡茶无熟汤味,又可保香也不易变质发馊
B、玻璃茶具透明度高,泡茶茶姿汤色历历在目,增加情趣。
C、搪瓷茶具,具有坚固耐用、携带方便等优点。
D、保暖茶具会因泡熟而使茶汤泛红,香气低沉,失去鲜爽味。

45、以下说法中,品茶与喝茶的相同点是(  )。
A、对泡茶意境的讲究
B、对泡茶水质的讲究
C、对冲泡茶的方法一致
D、对茶的色香味的讲究

46、茶艺表演中,( )并称“四艺”。
A、挂画、插花
B、焚香、点茶
C、茶席、茶点
D、插花、茶点

47、台式功夫茶创新了( )两件茶具
A、茶盘
B、公道杯
C、闻香杯
D、品茗杯

48、绿茶杯泡法,置茶方式分为( )
A、上投法
B、中投法
C、下投法
D、点茶法

49、茶艺表演过程用开水汤淋茶壶和茶杯作用是( )。
A、清洁茶具
B、提高壶温
C、杀菌消毒
D、固定程序

50、茶叶冲泡技术要素有哪些?
A、茶水比例
B、茶叶冲泡时间
C、水温
D、茶具选配

51、( )泡茶时,先放茶叶,后注入沸水,称为上投法。

52、( )冲泡绿茶一般以100℃左右为宜。

53、( )泡饮红茶一般将茶叶放在锅中熬煮。

54、( )茶叶一经冲泡,其汤色不再发生变化。

55、( )潮汕工夫茶茶艺中“烫壶温盅”的目的是提高茶壶和茶盅的温度。

56、( ) 潮汕工夫茶以三泡为止,要求各泡茶汤浓度一致。

57、( )东方美人茶冲泡置茶宜采用上投法。

58、( )品饮凤凰单枞乌龙茶时,茶水比例以1:50为宜。

59、( )品茶只要从茶的色、香来欣赏。

60、( )冲泡绿茶一般以100℃左右为宜。

61、( )泡饮乌龙茶宜用“一沸”的水冲泡

62、( )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冲水,是为了表示对宾客的敬意。

63、( )碧螺春的产地是湖南的洞庭湖。

64、( )在茶冲泡过程中,用杯托双手将茶奉到宾客面前体现茶艺师借用形体动作传递对宾客的敬意。

65、紫砂壶具有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韵,茶叶不易霉馊变质,泥色多变,耐人寻味,壶经久用,具有光泽美观等优点。

66、( )绿茶类属轻发酵茶。故其茶叶颜色翠绿、汤色黄。

67、( )泡饮红茶一般将茶叶放在锅中熬煮。

68、( )普洱茶(生茶)属于绿茶。

69、( ) 白茶按照原料等级的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70、( )普洱茶(生茶)都是紧压茶。

71、( )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全发酵的红茶类,半发酵的青茶类,重发酵的白茶类,后发酵的黄茶类和部分发酵的黑茶类,共六大茶类。

72、茉莉花茶艺品茶有三品,即( )。

73、茉莉花茶艺(  )的顺序是从右到左。

74、泡茶时,先注入沸水1/3后放入茶叶,泡一定时间再注满水,称为(  )。

75、泡茶时,先放茶叶,后注入沸水,称为(   )。

76、(  )又称“三才碗”,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77、“列器备茶”是潮汕工夫茶茶艺演示的第( )道程序。

项目三——单元作业

1、绿茶杯泡法时,置茶方式如何选择?并说明各种置茶方式的操作过程。

2、茶叶沏泡时,温润泡的目的是什么?

3、品饮花茶特别讲究“一看、二闻、三品味”,三品指的是那三品?

项目五 主题茶艺编创

5.1主题与题材随堂测验

1、茶艺表演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生活形态和精神追求,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

2、茶艺表演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是指以茶叶的冲泡和品饮技艺为主要表演手段,借助舞台表演艺术的形式,通过展示茶文化内涵与艺术感染力,使人得到熏陶和启示的艺术形式。

3、在茶艺表演中,茶是表演的核心,其他要素都是围绕茶来进行的。

4、民俗类新编茶艺主要是取材于民间的饮茶习俗而加以整理提高的茶艺节目。

5.2表演环境设计随堂测验

1、古往今来,诸多品茶者都非常注重品茗环境的选择,期望能通过“景、情、味“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产生最佳的心境和精神状态。

2、对环境要求讲述最为详细的数明代的张源的《芥茶录》,提出适宜品茶的13个条件和7条品茶的“禁忌”。

3、灯光一般要求柔和,不宜太暗、太亮。太亮刺眼,太暗看不清表情和茶汤颜色,影响舞台效果。

5.3服饰、背景音乐的选配随堂测验

1、色彩、纹饰、样式及质地是服饰的最基本的要素。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各要素的要求不尽相同,这与所处时期的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社会伦理及历史环境等有密切关系。

2、宋代的服饰较为繁杂,各个历史时期多有不同,总体来说,初期较为简朴,盛期追求华贵,中晚期受时势或流俗影响而多崇尚怪异。

3、仿古或民族茶艺,其服饰要符合历史实际和民族特点,可以根据表演需要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但不要脱离实际以致妨碍泡茶动作。

4、背景音乐是作为背景使用的音乐,在茶艺表演中起着演示过程的速度把握、意境引导和突出主题的作用。它包括为表现某一主题而创作的音乐以及能为其所用的现成音乐。

5.4茶席设计随堂测验

1、茶席铺垫色彩选择的原则是( )为上。
A、单色
B、碎花
C、繁花
D、无特殊要求

2、( )是茶席设计的核心,是茶席设计的物质和思想基础。
A、铺垫
B、茶
C、茶具
D、背景

3、茶席设计中一定要选择焚香。

4、茶艺插花要吸人眼球、颜色艳丽、香气浓郁。

5、草编、竹编一类铺边质感较好,除作地面铺垫外,一般适宜作小面积铺垫。

项目五——单元测验

1、( )质地柔软,吸水性强,易裁易缝,不易毛边,平整挺刮,视觉效果柔和,不反光,在茶席中多作为表现传统题材和乡土题材时使用。
A、棉布
B、麻布
C、无纺布
D、防水纸

2、茶席铺垫色彩选择的原则是( )为上
A、单色
B、碎花
C、繁花
D、无特殊要求

3、说话时的步姿是可以用来传达信息的,常用来表现愉悦、自信和傲慢的是( )。
A、A 自然型
B、B 礼仪性
C、C 高昂型
D、D 思索型

4、说话时的步姿是可以用来传达信息的,常用来表现轻松、平静的是( )。
A、A 自然型
B、B 礼仪性
C、C 高昂型
D、D 思索型

5、说话时的步姿是可以用来传达信息的,常用来表现焦急、心事重重,一筹莫展的是( )。
A、A 自然型
B、B 礼仪性
C、C 高昂型
D、D 思索型

6、说话时的步姿是可以用来传达信息的,常用来表现庄重、礼貌的是( )。
A、A 自然型
B、B 礼仪性
C、C 高昂型
D、D 思索型

7、当要表达“对喝茶的态度”这个意义,重音正确的一句是( )。
A、A、(我)非常喜欢喝茶
B、B、我(非常)喜欢喝茶
C、C、我非常(喜欢)喝茶
D、D、我非常喜欢(喝茶)

8、服饰的基本要素是( )。
A、A 色彩
B、B 纹饰
C、C 样式
D、D 质地

9、音乐在主题茶艺中的作用是( )。
A、A 营造艺境
B、B 陶冶性情
C、C 彰显茶艺主题
D、D 增强茶艺的感染力

10、宋代,点茶和( )一起,被称为“茶道四艺”。
A、A 插花
B、B 挂画
C、C 焚香
D、D 品茗

11、1、茶艺表演的灯光也要按照主题思想来设计,一般要求柔和,不宜太暗、太亮。太亮刺眼,太暗看不清表情和茶场颜色,影响舞台效果。

12、2、茶艺表演时,茶艺师必须穿旗袍。

13、4、汉代服饰的基本特征是交领左衽。

14、5、唐代的服饰较为繁杂,各个历史时期多有不同,总体来说,初唐较为简朴,盛唐追求华贵,中晚唐受时势或流俗影响而多崇尚怪异。

15、6、背景音乐是作为背景使用的音乐,在茶艺表演中起着演示过程的速度把握、意境引导和突出主题的作用。

16、9、茶席设计所选择的茶具只要美观就可以。

17、11、草编、竹编一类铺边质感较好,除作地面铺垫外,一般适宜作小面积铺垫。

18、13、茶席设计中一定要选择焚香。

19、15、插花所使用的材料不只是花,包括植物枝叶,或只是叶子,还可以是枯枝,也可以是果实。

20、17、茶艺解说在审美过程中是一种审美引导而非审美干涉。

21、麻布有粗麻与细麻之分。( )硬度高,柔软度差,不宜大片铺设,可作小块局部铺垫,以衬托重要器物。

项目五——单元作业

1、请自主设计一个主题茶艺作品,可参考下面的结构来完成。 《 》主题茶艺编创 引言 1主题与题材 2茶品 3表演环境设计 3.1背景 3.2茶席设计 3.2.1茶具选配 3.2.2铺垫及其他装饰(可根据自己实际设计作品,增加三级标题,如插花、挂画、其他装饰品等) 3.3服饰 3.4背景音乐 4人员安排及行走路线 5表演程序设计 6解说词 小结

期末考试

第二期考核

1、社会鼎盛是唐代(  )的主要原因。
A、饮茶盛行
B、斗茶盛行
C、习武盛行
D、对弈盛行

2、宋代(  )的主要内容是看汤色、汤花。
A、泡茶
B、鉴茶
C、分茶
D、斗茶

3、《神农本草》是最早记载茶为( )的书籍。
A、食用
B、礼品
C、药用
D、聘礼

4、宋朝斗茶风盛,要求“茶叶色泽贵白”,所以要求茶盏色( )。
A、白
B、青
C、黑
D、黄

5、青花瓷是在(   )上缀以青色文饰、清丽恬静,既典雅又丰富。
A、玻璃
B、黑釉瓷
C、白瓷
D、青瓷

6、(   )又称“三才碗”,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A、兔毫盏
B、玉书煨
C、盖碗
D、茶荷

7、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山水上,(   )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A、河水
B、溪水
C、泉水
D、江水

8、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  )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A、茶具、茶叶品种、温壶
B、置茶、温壶、冲泡
C、茶叶用量、壶温、浸泡时间
D、茶叶用量、水温、浸泡时间

9、江苏吴县的洞庭山是( )的产地。
A、大方茶
B、雨花茶
C、碧螺春
D、绿牡丹

10、由于舌头各部位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感受不一样,在品茶汤滋味时,应(   ),才能充分感受茶中的甜、酸、鲜、苦、涩味。
A、含在口中不要急于吞下
B、将茶汤在口中停留、与舌的各部位打转后
C、立即咽下
D、小口慢吞

11、(   )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A、福建德化
B、湖南长沙
C、浙江龙泉
D、江西景德镇

12、(   )是大众首选的自来水软化的方法。
A、静置煮沸
B、澄清过滤
C、电解法
D、渗透法

13、茶荷是用来从茶叶罐中(  )的器具,并用于欣赏干茶的外形及茶香。
A、取茶渣
B、均匀茶汤浓度
C、盛取干茶
D、清洁茶具

14、沏茶用水要求:( )
A、急火快煮
B、文火慢烧
C、三沸之水
D、无影响

15、( )是茶席设计的核心,是茶席设计的物质和思想基础。
A、铺垫
B、茶
C、茶具
D、背景

16、茶席铺垫色彩选择的原则是( )为上。
A、单色
B、碎花
C、繁花
D、无特殊要求

17、下列不属于茶叶沏泡技术要素的是( )。
A、茶水比例
B、水温
C、沏泡时间
D、沏泡方法

18、冲泡茶的过程中,在以下(   )动作是不规范的,能体现茶艺师对宾客的敬意。
A、用杯托双手将茶奉到宾客面前
B、用托盘双手将茶奉到宾客面前
C、双手平稳奉茶
D、奉茶时将茶汤溢出

19、中泠泉位于江苏省镇江金山以西的石弹山下,又名中零泉、中濡泉、中泠水、南零水,号称( )。
A、天下第一泉
B、江苏第二泉
C、天下第三泉
D、天下第四泉

20、冲泡绿茶时,通常一只容量为100-150mL的玻璃杯,投茶量为(  )。
A、1-2g
B、1-1.5g
C、2-3g
D、3-4g

21、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 )要素。
A、茶艺
B、茶礼
C、茶境
D、茶修

22、茶艺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具体说来分为:( )。
A、表演功能
B、待客功能
C、营销功能
D、养生功能

23、茶艺以表演形式分类可分为( )。
A、待客式茶艺
B、表演型茶艺
C、营销型茶艺
D、养生型茶艺

24、下列品种中,属于黄茶的是( )。
A、黄山毛峰
B、平阳黄汤
C、君山银针
D、黄金桂

25、紫砂壶大体呈现( )三种类别的造型。
A、花货
B、光货
C、水平货
D、筋囊货

26、下列品种中,属于江苏的名优茶是( )。
A、碧螺春
B、雨花茶
C、太湖翠竹
D、竹海金茗

27、斗茶之风出现在唐代。

28、茶艺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

29、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这表明当时饮茶已经较为普遍。

30、宫廷茶艺是我国古代帝王敬神、祭祖、日常起居或赐宴群臣时举行的茶艺活动。

31、茶艺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茶事实践,它包括了艺茶的技能,品茶的艺术,以及茶人在茶事过程中以茶为媒去沟通自然,内省自性,完善自我的心理体验。

32、茶艺表演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它是以泡茶、品茶为主要表演手段,其主要道具就是茶具。

33、以“清”为美,在茶艺中表现为茶的清香、水的清纯、器的清洁、境的清雅、心的清闲。

34、“天人合一,物我玄会”是中国茶艺美学的哲学基础,是茶人的人生观的反映,同时也是茶艺美的源泉。

35、泡茶时,先放茶叶,后注入沸水,称为上投法。

36、当下列水中Co 、Cd的含量大于8mg/L称为硬水。

37、奉茶时要注意先后顺序,先长后幼,先客后主。

38、茶艺表演时,茶艺师必须穿旗袍。

39、音乐的选播在茶席布置和茶艺演示中至关重要。一间没有音乐的茶室,是没有灵气的茶室,一套没有配乐的茶艺,是没有神韵的茶艺。

40、茶席设计所选择的茶具只要美观就可以。

41、茶艺插花要吸人眼球、颜色艳丽、香气浓郁。

42、绿茶类属轻发酵茶。故其茶叶颜色翠绿、汤色黄。

43、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全发酵的红茶类,半发酵的青茶类,重发酵的白茶类,后发酵的黄茶类和部分发酵的黑茶类,共六大茶类。

44、审评红、绿、黄、白茶的审评杯碗规格是杯容量 150mL。

45、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是凭借评茶师的视觉、嗅觉、味觉及触觉审评茶叶品质的优劣。

46、冲泡绿茶一般以100℃左右为宜。

47、泡饮乌龙茶宜用“一沸”的水冲泡。

48、茶席设计是以茶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一定的示茶空间形态中,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所共同组成的一个有独立的茶道艺术组合整体。

49、草编、竹编一类铺边质感较好,除作地面铺垫外,一般适宜作小面积铺垫。

50、被称为我国红茶鼻祖的是( )。

51、第一个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壶艺家是( )。

学习通茶艺表演与编创

茶艺表演是一种文化艺术表演形式,不仅可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增添生活情趣。在学习通上,有一门“茶艺表演与编创”课程,帮助学习者掌握茶艺表演的基本技巧和编创流程。

课程简介

本课程由专业的茶艺表演师授课,共分为六个章节,包括茶具准备、茶艺表演基本技巧、茶艺表演的舞台设计、茶艺表演的音乐编创、茶艺表演的服装设计、茶艺表演的实操演练等。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习者掌握茶艺表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且可以通过编创流程自主设计出符合个性化需求的茶艺表演节目。

课程特色

本课程具有以下特色:

  • 专业的师资力量,由茶艺表演师授课,教学经验丰富,深入浅出。
  • 充实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合理,内容丰富。
  • 实战性强,采用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习者可以从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技能。
  • 具有灵活性,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设计出符合个性化需求的茶艺表演节目。

学习收获

学习本课程后,你将会掌握以下技能:

  • 了解茶具的种类和基本用法,能够熟练操作茶具。
  • 掌握茶艺表演的基本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茶艺表演节目。
  • 能够设计和制作茶艺表演的舞台布置和音乐编创。
  • 了解茶艺表演的服装特点和制作方法,能够制作适合茶艺表演的服装。
  • 能够通过编创流程设计和制作符合个性化需求的茶艺表演节目。

学习建议

学习本课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需要具备一定的茶艺基础,建议先学习基础课程。
  2. 需要有一定的音乐和舞蹈基础,对于没有音乐和舞蹈基础的学习者,需要多加练习。
  3. 需要有一定的服装制作基础,对于没有服装制作基础的学习者,需要多加学习。
  4. 需要进行实操演练,多练习才可以掌握技能。

总之,学习本课程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需要认真学习、多练习。相信通过学习,你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茶艺表演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