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26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中国大学农作学一基于农田耕作的农作经营理论与实践_1章节答案(mooc完整答案)

67 min read

中国大学农作学一基于农田耕作的农作经营理论与实践_1章节答案(mooc完整答案)

第一章农作学基本原理

1.1农作学概述随堂测验

1、中国作的章节农作制度指的大学答案答案就是耕作制度,只是农作农作所用文字不同。

1.2农作制度原理与发展战略随堂测验

1、学基农作学是于农独立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任何关系。田耕

1.3中国农作制度发展战略随堂测验

1、经营农作学和耕作学是理论同一门课。

第一章测验

1、实践《农作学》课程和《耕作学》课程是完整一门课程,没有本质区别。中国作的章节

2、大学答案答案《农作学》研究只针对农田。农作农作

3、学基“农作制度”等同于“耕作制度”。于农

4、撂荒制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5、优化农作制度的目的只是为了达到田间作物高产。

6、在农业工厂的“三大车间”理论中,植物生产被称为“农业的基本生产车间”。

7、在农业工厂的“三大车间”理论中,动物生产被称为“农业的基本生产车间”。

8、在农业工厂的“三大车间”理论中,土壤管理被称为“农业的转化车间”。

9、粮食安全就是指粮食要满足当代人对绝对数量的需求。

10、发展农业生产只需关心能否高产,环境保护可暂不考虑。

第二章农田种植制度

第二章测验

1、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2、地貌影响到光、热、水、土、肥等条件的重新分配,从而影响作物的分布。

3、粮食作物结构是指粮食作物内部各种作物面积、产量与产值的比重。

4、单作一熟型是指由多个作物组成单一群体结构。

5、熟制是国际上对耕地利用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

6、复种通过延长光合时间、扩大光合面积来提高年光能利用率,实现作物高产。

7、连作可导致土壤水分大量消耗。

8、连作不会导致有毒物质积累。

9、豆类→小麦→玉米,这种方式属于不同种类作物之间的轮作。

10、轮作可以减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

期中作业

1、简述自己所在地区的农业资源概况、农作制度类型和主导模式,分析该地农作制度发展的重点内容和未来方向。

第三章农田养地制度

第三章测验

1、地力和土壤肥力是一个概念。

2、地力可以分为提高型、维持型、减退型和枯竭型。

3、农田培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和防护4个途径。

4、农田培肥制是单一的施肥技术,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双重概念。

5、节肥型农作制是一种综合技术体系。

6、土壤耕作能够调节土壤物理性质,但不能土壤改善肥力条件。

7、影响土壤耕作难易和土壤耕作质量的土壤属性叫土壤耕性。

8、对同一种土壤而言,土壤水分含量是耕性和耕作质量的决定因素。

9、翻耕、深松耕、旋耕、中耕均属于土壤基本耕作措施。

10、少免耕、秸秆还田、地膜覆盖、砂石覆盖等均属于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第四章农田防护制度

第四章测验

1、水蚀也称水土流失,是由水力作用造成的土壤侵蚀。

2、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主要有修建梯田、淤地坝和水窖。

3、风蚀的危害程度不能够量化。

4、防治风蚀的工程措施主要是农田防护林网建设。

5、一般情况下,杂草的生命力弱于农作物。

6、喷施除草剂属于生物防除杂草措施。

7、过量施肥不属于农田污染。

8、污水灌溉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可以大力推广不加监控。

9、盐渍土是盐土、碱土和各种盐化土、碱化土的统称。

10、膜下滴灌技术可减少灌溉水深层渗漏,抑制土壤蒸发与表层积盐,起到治理与防治土壤次生盐碱的作用。

第五章农作经营制度

第五章测验

1、农作经营的类型总体可分为家庭经营和合作经营。

2、农业城镇化意义重大。

3、种植大户是未来农业的主人。

4、土地流转是指土地所有权的流转。

5、日本的家庭农场经营规模较大。

6、新型职业农民将以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

7、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8、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

9、市场带动型是最重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10、交通运输常对农作经营类型具有决定性作用。

第六章区域农作制度

第六章测验

1、东北地区只包括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三个省。

2、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纬度较高地带。

3、黄淮海区水资源非常充足。

4、黄淮海区农业以渔业为主。

5、长江中下游区粮食生产中水稻占绝对优势。

6、长江中下游区不能种植小麦。

7、华南地区雨量充沛,农业从不发生干旱。

8、对于四大粮食作物来说,华南地区只能种植水稻。

9、西北地区是我国旱作农业的重要区域。

10、由于严重缺水,西北地区无法发展畜牧业。

11、西南区不包括四川盆地。

12、云贵高原水资源充沛,农业生产不缺水。

期末考试

农作学期末考试题

1、《农作学》是研究、建立一个地区或农业企业,合理()的一门综合性的农业应用科学。
A、耕作技术
B、农作制度理论与技术体系
C、栽培技术
D、施肥技术

2、《农作学》具有综合性和()学科的特征。
A、衰减性
B、渐进性
C、交叉性
D、简单性

3、《农作学》以实现农田作物(),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提高农业系统生产力为主要目标。
A、持续增产与经济高效
B、高产
C、环保
D、可持续

4、《农作学》主体上属()科学范畴。
A、社会
B、地理
C、生命
D、自然

5、我国历史上首部农书为()。
A、《氾胜之书》
B、《吕氏春秋》
C、《农书》
D、《齐民要术》

6、《农作学》这一学科要以()观点安排农业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兼顾多个农业生产环节。
A、经济
B、特色
C、局部
D、全局性和整体性

7、《农作学》主要致力于()研究。
A、农作制度
B、播种技术
C、收获技术
D、加工技术

8、农作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农作物()制度、土地养护制度和农作经营制度。
A、种植
B、轮种
C、翻耕
D、深松

9、农作物()制度是农作制度的主体。
A、播种
B、种植
C、收获
D、加工

10、土地养护制度是种植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包括养地制度和农田()制度。
A、耕种
B、翻地
C、覆盖
D、防护

11、《农作学》是在()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
A、耕作学
B、生态学
C、作物栽培学
D、经济学

12、农作制度主要由农场生产制度和农场()制度组成。
A、加工
B、经营
C、储藏
D、考勤

13、农场经营制度是指在农场经营和家庭谋生活动中,以提高特定区域农业系统经济产出效率和()为目标的产业组织和经营管理技术体系,涉及生产集约化、经营多样化、经营规模化、增收非农化、谋生非农化等不同发展策略和调控措施。
A、增加农户经济收入
B、环境保护
C、产品储藏
D、二次加工

14、当前,我国农作制度处于()农作制阶段。
A、机械化
B、集约
C、传统
D、信息化

15、()是我国农作系统的主体。
A、种植业
B、加工业
C、养殖业
D、服务业

16、农作制度是农业生产中的基本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A、产品销售
B、养地
C、翻耕
D、深松

17、中国农作制度发展主要经历了()、休闲制、轮种制和集约制等4个历史阶段。
A、承包制
B、公有制
C、私有制
D、撂荒制

18、休闲制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和秦代,使用工具为铁犁铧、镢、锄和镰等铁质农具,出现以()为动力的畜力耕作。
A、拖拉机
B、蒸汽机
C、牛
D、野兽

19、轮种制发生在西汉至明清的两千多年间。这一期间,牛耕得到推广和广泛应用,()农具不断改进和耧播的发明,促进了田间操作相应农具的逐步配套。
A、现代
B、铁质
C、石质
D、木质

20、多熟种植是()、空间和资源的集约化,可显著提高土地生产力。
A、时间
B、制度
C、畜力
D、气候

21、()条件是农作制度发展的决定因素。
A、智力
B、储藏
C、体力
D、资源

22、而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与归纳,目前,农作制度的基本理论可概括为集约高效用地理论、多元持续养地理论和()理论三个方面
A、农产品储藏
B、农牧结合
C、环境保护
D、农作经营管理

23、概括而言,植物的生活要素包括()、热、水、气、矿质营养五个方面。
A、光
B、种子
C、栽培
D、土壤

24、()是太阳辐射能的体现,是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能量来源
A、水
B、热
C、气
D、光

25、农业资源就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包括自然资源与()资源。
A、社会
B、水
C、光
D、热

26、作物生产潜力是指某一地区的农田在特定农业资源组合条件下,人们种植作物应能实现的()生产能力。
A、基本
B、最大
C、通常
D、理论

27、在农业生产中,受光照、热量、降水、土壤等因素的制约,农田作物生产潜力可划分为光合生产潜力、热量生产潜力、()生产潜力、气候-土壤生产潜力四个层次。
A、农药
B、化肥
C、降水
D、地膜

28、光合生产潜力是指在植物群体结构及其各种环境因素处于最佳状态时,由()能资源所决定的产量潜力。
A、热
B、水
C、动
D、光

29、()生产潜力可视为灌溉农田的最高产量水平。
A、降水
B、热量
C、土壤
D、养分

30、()生产潜力可视为旱作农田的最高产量水平。
A、热量
B、土壤
C、养分
D、降水

31、早期认为,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是农业的两大任务,并进一步指出,农业生产是由植物生产、动物饲养和土壤管理三个环节组成,彼此密切相关地成为一个生产体系,称之谓农业工厂的“()”。
A、一大车间
B、二大车间
C、三大车间
D、四大车间

32、对于资源节约技术的突破,着力点要先放在资源节约的制度性技术上,要分别从节水、()、节地三个方面构建相应的农作制度,确保其完善合理,并为资源节约技术的突破奠定基础。
A、节热
B、节肥
C、节动力
D、节畜力

33、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幅员辽阔,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其中陆地国土空间面积居世界第()位。
A、二
B、三
C、四
D、五

34、我们国家水资源居世界第()位。
A、三
B、四
C、五
D、六

35、在整个数字农作技术体系中,包括()、信息处理、信息模拟、信息控制等4个主要方面。
A、农作信息获取
B、耕作技术开发
C、加工技术研制
D、储藏技术

36、东北地区农业以()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A、种植
B、果
C、养殖
D、鱼

37、我国大豆第一产区在()。
A、西北
B、西南
C、东南
D、东北

38、()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大豆和玉米生产与加工基地。
A、西北
B、西南
C、东南
D、东北

39、()被称为中国“粮食市场稳压器”和“中国最大商品粮战略后备基地”。
A、西北
B、西南
C、东南
D、东北

40、()地区粮食商品率、商品量和调出量名列全国首位,被称为中国“粮食市场稳压器”和“中国最大商品粮战略后备基地”。
A、西北
B、西南
C、东南
D、东北

41、东北地区农作制度发展战略优先序以()安全为优先发展策略。
A、粮食
B、饲料
C、水
D、经济产物

42、黄淮海地区泛指由黄河、()河与海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黄淮海平原(即华北平原),以及与其相毗连的鲁中南丘陵和山东半岛。
A、淮
B、渭
C、黑
D、红

43、东北地区多为一年()熟。
A、一
B、二
C、三
D、四

44、黄淮海地区气候温和,光能较充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宜于一年()熟。
A、一
B、二
C、三
D、四

45、()区是我国第一大农业区,是重要的粮棉油和猪牛生产基地。
A、东北
B、黄淮海
C、西北
D、东南

46、黄淮海区农业以()业为主。
A、养殖
B、鱼
C、种植
D、水产

47、黄淮海平原区主体种植模式是()复种二熟和小麦、棉花套种二熟。
A、小麦、玉米
B、小麦、马铃薯
C、玉米、大豆
D、水稻、小麦

48、()区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素有“水乡泽国”、“鱼米之乡”、“天下粮仓”之称。
A、东北
B、长江中下游
C、西北
D、北方

49、长江中下游区是典型的()田多熟制区。
A、麦
B、稻
C、粟
D、粱

50、()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双季稻带。
A、东北
B、西北
C、长江中下游
D、黄淮海

51、长江中下游区粮食生产中()占绝对优势。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马铃薯

52、华南也称岭南,主要以广东、广西及()为主体,还包括周边的福建东南部、云南西南部。
A、海南
B、云南
C、江苏
D、浙江

53、华南地区稻田最典型种植模式为:()。
A、早稻—早稻—晚稻
B、冬闲—早稻—晚稻
C、冬闲—小麦—晚稻
D、玉米—早稻—晚稻

54、西北区主要是指地处我国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区和西北干旱绿洲灌区,是我国()资源最短缺的农业产区。
A、水
B、土
C、热
D、气

55、黄土高原大部分旱地以一年()熟为主。
A、一
B、二
C、三
D、多

56、我国西北绿洲灌区地处温带和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区,()能资源极其丰富,位居全国之首。
A、水
B、热
C、光
D、土壤

57、()区主要是指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四川盆地丘陵区和云贵高原区,是我国耕地资源立体性最强的农业产区。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华南

58、“巴山夜雨”说的是()。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西北绿洲

59、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市)边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000~2000米,是我国第()大高原。
A、一
B、二
C、三
D、四

60、在农作制区划上,云贵高原特指我国西南区海拔在()m以上的区域。
A、1000
B、2000
C、3000
D、4000

61、云贵高原区属于典型的一年()熟区,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
A、一
B、二
C、三
D、四

62、云贵高原区属于典型的()地貌,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敏感度高,农业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A、风蚀
B、喀斯特
C、冲刷
D、丹霞

63、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 )与配置的总称。
A、结构
B、组成
C、规模
D、地点

64、作物布局包括区域型布局和( )。
A、微观型布局
B、单位型布局
C、空间布局
D、时间布局

65、( )是作物布局的前提。
A、服从作物生态适应性
B、经济效益
C、生产条件改善和技术进步
D、满足社会需求

66、( )是作物布局的基础。
A、服从作物生态适应性
B、经济效益
C、生产条件改善和技术进步
D、满足社会需求

67、( )决定作物布局方案的可行性。
A、服从作物生态适应性
B、经济效益
C、生产条件改善和技术进步
D、满足社会需求

68、( )促进作物布局调整。
A、服从作物生态适应性
B、经济效益
C、生产条件改善和技术进步
D、满足社会需求

69、根据作物对温度的要求,一般将其分为( )和喜温作物。
A、喜凉作物
B、喜热作物
C、耐热作物
D、耐冷作物

70、从全球范围看,光照的区域分布决定了( )的区域分布,从而间接地对作物分布起重要作用。
A、水分
B、气候
C、热量
D、光照长度和强度

71、大田作物水旱适应性包括喜水耐涝型、( )、中间水分型、耐旱怕涝型和耐旱耐涝型。
A、喜凉型
B、喜温型
C、厌水型
D、喜湿润型

72、根据作物对土壤养分状况适应性的不同,可分为:耐瘠型、喜肥型和( )。
A、适砂土型
B、适壤土型
C、中间型
D、适粘土型

73、根据作物对土壤质地适应性不同,可分为:( )、适壤土型和适粘土型。
A、适砂土型
B、耐瘠型
C、喜肥型
D、中间型

74、地势对作物布局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作物分布的( )。
A、水平地带性上
B、垂直地带性上
C、时间性上
D、空间性上

75、作物可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 )。
A、蔬菜作物
B、菌类作物
C、花卉作物
D、绿肥饲料作物

76、目前我国水稻需建设( )、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等3个水稻优势区。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关中平原
D、西南

77、我国经济作物主要包括( )、棉花、糖料作物、麻类作物、烟叶等。
A、水稻
B、油料作物
C、小麦
D、粮食作物

78、园艺作物主要包括果树、蔬菜和( )。
A、药材
B、食用菌
C、棉花
D、花卉

79、饲料作物是指人们有意识和有计划栽培的单位面积产量高、营养价值较全、家畜喜食的( )。
A、牧草作物
B、绿肥作物
C、粮食作物
D、经济作物

80、蔬菜作物大体可分为喜温、( )和耐寒三大类。
A、喜热
B、耐热
C、喜冷凉
D、喜水

81、农业结构层次包括:( )、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结构、粮食作物结构和畜牧业结构。
A、农村产业结构
B、农村结构
C、农村第一产业结构
D、工业结构

82、农业生产结构是指农业内部( )、畜牧业、渔业、林业的比重与关系。
A、手工艺
B、服务业
C、种植业
D、养殖业

83、粮食作物结构是指粮食作物内部各种作物面积、( )与产值的比重。
A、结构
B、产量
C、配置
D、数量

84、畜牧业结构涉及各种畜群的比重与( )的组成。
A、饲料
B、数量
C、结构
D、布局

85、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的比重与关系。
A、工业
B、手工艺
C、农业
D、第三产业

86、农业结构是指农业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组合方式及( )关系。
A、数量比例
B、结构
C、配置
D、组合特点

87、种植模式由作物结构与( )组成。
A、作物面积
B、种植熟制
C、作物种类
D、作物数量

88、作物结构指田间作物种群组成与空间配置,包括( )和多作。
A、套作
B、混作
C、单作
D、间作

89、种植熟制指一年内种植作物的季数,包括( )和多熟制。
A、一熟制
B、二熟制
C、三熟制
D、四熟制

90、由不同作物结构和种植熟制组合形成4种种植模式基本类型:分别为单作一熟型、单作多熟型、多作一熟型和( )。
A、一年一熟型
B、一年三熟型
C、四年五熟型
D、多作多熟型

91、多作一熟型是一种集约利用( )的种植方式。
A、空间
B、时间
C、时间和空间
D、环境

92、表征土地利用程度的指标有熟制、种植指数和( )。
A、土地利用率
B、土地当量比
C、收获指数
D、经济指数

93、复种是一种集约利用( )的种植模式。
A、空间
B、资源
C、时间
D、环境

94、( )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
A、热量条件
B、水分
C、光照
D、地力

95、( )是决定复种能否持久发展的必要条件。
A、热量条件
B、农机具
C、经济收益
D、水分

96、复种技术的核心内容是( )、品种搭配和田间布置。
A、作物布局
B、作物组合
C、种植技术
D、管理技术

97、一个地区的( )决定了复种的可能性与复种的程度。
A、热量状况
B、水分状况
C、经济条件
D、技术水平

98、在热量许可时,( )是决定复种的第二大要素。
A、水分
B、地力
C、农机具
D、经济效益

99、间混套作是( )、混作和套作的总称。
A、单作
B、多作
C、复种
D、间作

100、间混套作群体田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 )。
A、空间结构
B、垂直结构
C、时间结构
D、水平布局

101、垂直结构是指作物群体在田间( )或植物群落成层现象。
A、垂直分布
B、水平分布
C、布局
D、组合特点

102、间混套作技术的选择以强化互补、( )为基本要求。
A、强化竞争
B、弱化竞争
C、合理搭配
D、优化组合

103、间混套作复合群体对地下不同矿质营养吸收的互补,表现出营养( )。
A、互斥效应
B、同质效应
C、异质效应
D、互补效应

104、种植指数是指作物总收获面积占( )的百分数。
A、耕地面积
B、粮食产量
C、土地面积
D、总播种面积

105、间作主要是集约利用( )的种植模式。
A、空间
B、时间
C、时间和空间
D、耕地

106、复种的成败和复种程度取决于( ),而复种的效益高低则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
A、技术条件
B、技术发展
C、经济水平
D、气候条件

107、实际生产中能否复种和可能的复种程度取决于( )、降水季节和灌溉条件。
A、灌水量
B、降雨量
C、灌溉技术
D、栽培技术

108、采用适宜的土壤耕作措施,可以改善( ),促进有毒物质分解。
A、土壤理化性状
B、土壤质地
C、土壤物质组成
D、营养结构

109、北方地区“小麦→玉米→水稻”,就属于( )轮作。
A、旱地
B、水田
C、水旱
D、复种

110、休闲轮作是在轮作中有一定比例的全年休闲,利用休闲期蓄纳雨水,熟化土壤,恢复地力,是一种生产水平( )的轮作制度。
A、较高
B、较低
C、先进
D、中等

111、在生产上,连作也称为( ),但其更偏重于同一种作物的连年或连季种植。
A、换茬
B、倒茬
C、复种
D、重茬

112、在特定的资源条件下最适宜栽培某种作物,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该作物的( )。
A、连作
B、轮作
C、复种
D、间作

113、我国春小麦连作制,主要分布在( )。
A、华北地区
B、黄淮海地区
C、东北平原地区
D、西南地区

114、我国作物连作制包括( )和复种连作制两种类型。
A、单作连作制
B、间作连作制
C、混作连作制
D、套作连作制

115、及时合理施用各种农药,可以缓解连作造成的( )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带来的障碍。
A、土壤供肥能力降低
B、病虫草害
C、有毒物质积累
D、水分不足

116、及时足量施肥和灌溉,可以消除连作( )和水分不足的问题。
A、病虫草害
B、土壤供肥能力降低
C、有毒物质积累
D、营养偏耗

117、轮作按熟制可划分为( )、二年三熟轮作、一年二熟轮作、一年三熟轮作。
A、一年一熟轮作
B、休闲轮作
C、水旱轮作
D、换茬轮作

118、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不同年际之间有顺序地轮换( )或轮换使用不同种植模式的种植方式。
A、种植相同种类作物
B、使用一种种植模式
C、种植不同种类作物
D、使用几种种植模式

119、根据轮作中养地手段特点,可划分为撂荒轮作、( )、换茬轮作、草田轮作、绿肥轮作、禾豆轮作等。
A、水旱轮作
B、休闲轮作
C、一年二熟轮作
D、一年一熟轮作

120、轮作根据农业生态环境可划分旱地轮作、( )和水田轮作。
A、休闲轮作
B、一年一熟轮作
C、水旱轮作
D、换茬轮作

121、轮作可以促进作物增产,主要原因有:( )、减轻作物病虫草害、以及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等方面。
A、调养地力
B、优化种植结构
C、合理安排时间
D、增加了资源投入

122、正规轮作应具有周期性和( )两个特征。
A、顺序性
B、时间性
C、空间性
D、结构性

123、地力具有综合性、可培育性和()三个特点。
A、可塑性
B、可控性
C、可调性
D、可变性

124、地力类型一般主要有提高型、()、减退型和枯竭型。
A、环保型
B、维持型
C、培养型
D、集约型

125、土壤()是地力的物质基础。
A、容重
B、含水量
C、质地
D、有机质

126、土壤中60%-70%的有机质是以土壤()形态存在的。
A、腐殖质
B、游离质
C、矿物质
D、气态

127、农田作物生产是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平衡过程。
A、凝结与扩散
B、产生与消耗
C、收集与释放
D、汽化

128、在作物生产过程中,作物生长形成的有机质通常是以根茬或落叶等形式归还给农田的,其所占的比率我们称为()。
A、自然归还率
B、有机质返还率
C、有机物投入率
D、自然返还率

129、我国农田有机质含量总体是从东南向()呈递减趋势。
A、西南
B、西北
C、东北
D、东南

130、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以下时,其含量会与作物产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A、4%
B、8%
C、10%
D、15%

131、养分的自然()包括挥发与反硝化、风蚀和水蚀损失的、下渗及径流损失的。
A、输出
B、收集
C、输入
D、汇聚

132、氮、磷、钾元素属于()归还型养分。
A、中度归还型
B、高度归还型
C、低度归还型
D、超高度归还型

133、镁、钙、硫、硅、钠等元素属于()归还型养分。
A、中度归还型
B、高度归还型
C、低度归还型
D、超高度归还型

134、铁、铝、锰等元素属于()归还型养分。
A、中度归还型
B、高度归还型
C、低度归还型
D、超高度归还型

135、多途径农田培肥技术体系是以()动态平衡为基础。
A、磷
B、氮
C、水分
D、地力

136、世界粮食增产份额中大概有超过()都是靠化肥来贡献的。
A、10%
B、20%
C、30%
D、50%

137、有机肥肥效(),后效(),养分全面。
A、慢,长
B、快,长
C、快,短
D、慢,短

138、物理途径是培肥地力的主要()途径。
A、强化
B、基本
C、调节
D、提升

139、多途径农田培肥技术体系主要由()个途径组成。
A、2
B、3
C、4
D、5

140、制订农田培肥制的时候要遵循()大原则。
A、3
B、4
C、5
D、6

141、在技术经济研究中,一般以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边际利润为()为最佳施肥量的界定标准。
A、0
B、1
C、2
D、3

142、循环农业就是相对于()农业发展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A、现代
B、传统
C、数字
D、信息

143、耕层是指农业耕作经常作用的土层,也是作物根系分布的主要层次,通常厚度在()cm。
A、5-10
B、10-15
C、15-25
D、30以下

144、耕层从上至下可分为0~3厘米厚的表土层、3~10 cm厚的()和10~25 厘米的稳定层。
A、犁底层
B、心土层
C、生土层
D、播种层

145、耕层之下为(),是犁耕难以涉及的层次,因此老百姓俗称生土层,是土壤水分储存的主要场所。
A、犁底层
B、心土层
C、生土层
D、播种层

146、土壤()是由于犁耕时犁底与心土层摩擦、压实并淀积粘粒而逐渐形成的紧实土层。
A、犁底层
B、心土层
C、生土层
D、播种层

147、土壤耕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破除(),从而增加耕作层深度,促进作物根系下扎。
A、表土层
B、犁底层
C、心土层
D、生土层

148、以下哪个不属于土壤耕作的技术原则。
A、与气候条件相适应
B、与土壤特性相适应
C、与作物相适应
D、与农民经济收入相适应

149、土壤耕性因土壤质地、有机质和土壤水分含量而异,以下排序正确的是()。
A、粘土>壤土>砂土
B、砂土>壤土>粘土
C、砂土>粘土>壤土
D、粘土>砂土>壤土

150、根茎类作物需要较为()的耕层土壤。
A、松厚
B、薄
C、浅
D、紧实

151、将若干土壤耕作措施相互配套有序的用于土壤,组成一种特定的土壤耕作类型,称为土壤()。
A、翻耕
B、耕作法
C、深松
D、制度

152、入土比较深、对耕层土壤作用比较强烈的、能显著改善耕层物理性状的土壤耕作措施称为()。
A、基本耕作措施
B、表土耕作措施
C、综合耕作措施
D、深松措施

153、以下哪个不属于土壤基本耕作措施。
A、翻耕
B、深松耕
C、旋耕
D、中耕

154、以下哪种是国内外沿用历史最长、应用最广泛的耕作措施。
A、翻耕
B、深松耕
C、旋耕
D、中耕

155、一般深松耕的深度在25到30厘米,最深可以达到()厘米。
A、30
B、50
C、100
D、150

156、有壁犁的犁壁形状通常主要分为()、熟地型、半螺旋型和螺旋型四种。
A、平展型
B、半圆筒型
C、圆筒型
D、扇型

157、以下哪种耕作措施主要是利用无壁犁、深松铲、凿型铲对耕层进行全面或间隔深位松土,不翻转土层。
A、翻耕
B、深松耕
C、旋耕
D、中耕

158、以下哪种耕作措施既能松土,又能碎土,集犁、耙、平三种作业于一体。
A、翻耕
B、深松耕
C、旋耕
D、中耕

159、以下哪个不属于土壤表土耕作措施。
A、耙地耱地
B、中耕镇压
C、旋耕
D、起垄培土

160、耙地的深度一般在()厘米左右。
A、0.5
B、1
C、5
D、30

161、大家普遍认为,保护性耕作起源于()。
A、美国
B、欧洲
C、中国
D、非洲

162、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是“少动土”、()、“少污染”并保持“适度湿润”和“适度粗糙”的土壤状态。
A、少施肥
B、少灌水
C、少裸露
D、多翻耕

163、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少耕、深松、免耕等技术主要是改变土壤的()性状。
A、养分
B、生物
C、化学
D、物理

164、以下哪种技术不属于保护性耕作技术。
A、秸秆还田
B、地膜覆盖
C、少免耕技术
D、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65、一般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物需水量要()湿润地区。
A、多于
B、少于
C、等于
D、取决于

166、一般生育期长的作物需水量要()生育期短的。
A、多于
B、少于
C、等于
D、小于

167、通常把作物一生中对缺水最()的生育时期称为作物需水临界期。
A、大
B、小
C、敏感
D、不敏感

168、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制定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的方法。
A、经验总结法
B、试验研究法
C、最优设计法
D、猜测法

169、当灌水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作物产量增加会逐渐放缓甚至会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则()。
A、逐渐升高
B、维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快速升高

170、旱区集雨补灌技术是指在空间上把非种植区径流富集到()。
A、非种植区
B、种植区
C、田外
D、路面

171、以下哪个不属于构建节水型农作制度的主要原则。
A、优化配置原则
B、量水而行原则
C、入不敷出原则
D、效益最大化原则

172、程度最重的水蚀类型是()。
A、溅蚀
B、面蚀
C、沟蚀
D、河沟山洪侵蚀

173、程度最轻的水蚀类型是()。
A、河沟山洪侵蚀
B、溅蚀
C、面蚀
D、沟蚀

174、()是影响水蚀的最主要气候因素。
A、降雨
B、温度
C、太阳能
D、风

175、()通常不容易发生水蚀。
A、长坡地
B、陡坡地
C、平地
D、起伏地

176、地表有厚草皮或密林等良好植被覆盖可以()水蚀侵害。
A、缓和
B、促进
C、没有影响
D、加重

177、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建设活动是导致土壤侵蚀的()。
A、土壤因素
B、地向因素
C、自然因素
D、人为因素

178、在相同覆盖度条件下,()防水蚀效果最好。
A、乔木
B、灌木
C、森林地
D、草原

179、()是通过控制坡长、降低坡度,减缓田面径流的一项有效的工程措施。
A、修筑梯田
B、修筑淤地坝
C、修建水窖
D、客土

180、带状种植属于水蚀防治的()。
A、工程措施
B、生物措施
C、耕作措施
D、自然措施

181、()是指通过土壤耕作在地表上沿等高线形成较大的沟和垄来控制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
A、等高耕作法
B、沟垄耕作法
C、区田耕作法
D、残茬覆盖耕作法

182、()是指在小流域骨干沟道内修筑大坝,拦蓄径流和泥沙,经多年洪水淤积而成粮田。
A、修筑梯田
B、修筑淤地坝
C、修建水窖
D、客土

183、()是指采用专门措施后土壤流失量与采用顺坡种植时土壤流失量的比值。
A、土壤侵蚀控制措施因子
B、作物管理因子
C、地形因素
D、土壤可蚀性因子

184、土壤颗粒直径大于()的土粒,属非风蚀性颗粒,不容易受到风蚀。
A、0.1mm
B、0.2mm
C、0.5mm
D、1mm

185、防风篱笆、防护林带、作物防风障等防护措施,其防护距离一般是其高度的()倍。
A、5
B、10
C、15
D、20

186、()最容易遭受风蚀。
A、沙土
B、壤土
C、粘土
D、中粘土

187、垄体()于风向时防风效果最好。
A、平行
B、垂直
C、45度倾斜
D、小角度

188、农田()抗风蚀能力较弱。
A、播种或幼苗期
B、开花期
C、结实期
D、收获期

189、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湿润气候区,水盐运动以()为主。
A、上行
B、下行
C、上下交替进行
D、斜坡

190、()是防止风蚀的最有效措施。
A、保护性耕作
B、保护性种植
C、设置田间屏障
D、农田防护林

191、抗风能力较强的作物是()。
A、麦类
B、马铃薯
C、棉花
D、豆类

192、当主林带走向()于害风方向时防风作用最大。
A、平行
B、垂直
C、45°倾斜
D、大角度

193、一般按照透光空隙大小和分布以及防风特性,通常把林带结构划分为()。
A、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通风结构
B、主林带和副林带
C、松散
D、稀植

194、构成林带的主体,组成林带第一层林冠,起主要防护作用的树种是()。
A、主要树种
B、伴生树种
C、灌木树种
D、经济树种

195、开沟起垄、免耕覆盖等防止风蚀措施属于()范畴。
A、保护性种植
B、保护性土壤耕作
C、设置田间屏障
D、翻耕

196、()是农田杂草的主要类群。
A、一年生杂草
B、二年生杂草
C、多年生杂草
D、寄生杂草

197、菟丝子是()。
A、一年生杂草
B、二年生杂草
C、多年生杂草
D、寄生杂草

198、狗尾草是()。
A、旱生型
B、湿生型
C、沼生型
D、浮水型

199、农田杂草绝大多数属于()。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生植物
D、被子植物

200、蒲公英、苣荬菜、刺儿菜等种子主要借助()传播。
A、风力
B、水力
C、人畜活动
D、昆虫

201、由于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生化反应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称为()。
A、形态选择性
B、生理选择性
C、生化选择性
D、时差和位差选择性

202、许多杂草种子通过牲畜消化道后,仍保持甚至可以提高发芽率,通过()可以灭活草种,预防杂草传播蔓延,又能提高肥效。
A、精选种子
B、腐熟粪肥
C、杂草检疫
D、清除田边杂草

203、()可增强了作物对杂草竞争能力,打乱杂草发生时期,影响杂草正常开花结实,具有较好的除草作用。
A、合理轮作
B、适当调整作物播种和收获时期
C、适度密植
D、间混套作

204、()增加农田作物覆盖程度和覆盖时间,能抑制杂草生长,减轻危害。
A、合理轮作
B、适当调整作物播种和收获时期
C、适度密植与间混套作
D、翻耕

205、百草枯属于()。
A、选择性除草剂
B、灭生性除草剂
C、一种植物
D、化肥

206、按化学结构分类,绝大多数除草剂属于()。
A、无机除草剂
B、矿物油类除草剂
C、有机合成除草剂
D、生物除草剂

207、地面堆积采矿废石、工业废渣时,其中的有害物通过大气扩散、降雨淋洗而污染周围农田土壤属于()农田污染。
A、水污染型
B、大气污染型
C、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D、农业污染型

208、酸雨污染属于()农田污染。
A、水污染型
B、大气污染型
C、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D、农业污染型

209、地膜污染属于()农田污染。
A、水污染型
B、大气污染型
C、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D、农业污染型

210、污水灌溉属于()农田污染。
A、水污染型
B、大气污染型
C、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D、农业污染型

211、由于植物茎叶和根系对除草剂吸收和输导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称为()。
A、形态选择性
B、生理选择性
C、生化选择性
D、时差和位差选择性

212、土壤中镉、砷、铬、铅污染属于()。
A、化肥污染
B、农药污染
C、固体废物污染
D、重金属污染

213、一般颗粒粗、团粒结构好、渗透快的土壤的抗水蚀性能()。
A、高
B、低
C、适中
D、不好

214、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的是()。
A、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
B、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进行回收处理
C、开发利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D、增加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215、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是()。
A、黄土高原地区
B、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
C、青藏高原地区
D、亚马逊雨林地区

216、下列不属于水蚀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的是()。
A、跑水、跑土、跑肥,导致土地贫瘠退化
B、农田受到切割、蚕食、淤积和埋压等破坏
C、对水利设施也造成危害
D、土壤盐渍化加重

217、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不能够进行()。
A、预报在某一特定土地条件下,坡面的年均土壤流失量
B、预报因耕作和土壤保持措施变化所引起的土壤流失量的变化
C、对特定的土壤类型和坡面,进行种植业生产的指导和选择合理有效的土壤保持措施
D、预测降水强度

218、“黑风暴”属于()。
A、水蚀危害
B、风蚀危害
C、农田污染
D、土壤盐碱化危害

219、土壤中可溶盐含量达到对作物生长有显著危害程度的土类称为()。
A、盐土
B、碱土
C、盐化土
D、碱化土

220、含有危害植物生长和改变土壤性质的大量交换性钠的土类称为()。
A、盐土
B、碱土
C、盐化土
D、碱化土

221、盐渍土主要发生发育在()气候,土壤水分运行以()为主的地区。
A、干旱和半干旱、上行
B、湿润、上行
C、干旱和半干旱、下行
D、湿润、下行

222、干旱气候区,土壤水盐运动以()为主。
A、上行
B、下行
C、上下交替进行
D、平行

223、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区,土壤水盐运动()。
A、上行为主
B、下行为主
C、上下交替进行
D、水平

224、我国土壤盐渍化分布以()三省面积最大。
A、陕、甘、宁
B、新、蒙、青
C、辽、鲁、苏
D、晋、豫、皖

225、冲洗改良需要达到一定的脱盐标准,即冲洗后在一定土层中允许的()含盐量。
A、最高
B、最低
C、最适
D、一般

226、在地表开挖排水沟,以利排出地面水和地下水,称为()。
A、明沟排水
B、暗管排水
C、生物排水
D、井灌井排

227、排出多余地面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将土壤盐分排出灌区,防止土壤再度返盐,巩固脱盐效果,称为()。
A、冲洗改良盐碱地
B、排水改良盐碱地
C、节水灌溉降盐技术
D、生物改良盐碱地

228、利用防护林、种植先锋作物和增加绿色覆盖降低耕层土壤盐分称为()。
A、生物改良盐碱地
B、冲洗改良盐碱地
C、排水改良盐碱地
D、客土改良盐碱地

229、直接把积盐表土挖出和运走,换上含盐量低土壤的改良方式称为()。
A、生物改良盐碱地
B、冲洗改良盐碱地
C、排水改良盐碱地
D、客土改良盐碱地

230、在碱土中施用石膏中和碱性的措施称为()。
A、冲洗改良盐碱地
B、客土改良盐碱地
C、施用土壤改良剂
D、排水改良盐碱地

231、农作经营的投入规模可分为土地规模、()、资本规模和管理规模等。
A、收入规模
B、产值规模
C、劳动力规模
D、产量规模

232、衡量农业企业规模大小的指标通常包括农用土地面积、非土地要素投入量和()。
A、产出量
B、大型农业机械投入量
C、劳动力数量
D、劳动力质量

233、()是农业生产经营中最基本的投入要素。
A、化肥
B、种子
C、农药
D、土地

234、非土地要素投入包括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A、土地面积
B、动力
C、土地类型
D、土地规模大小

235、经营者能力培养中,()模式是以高等农业教育为主。
A、北美
B、西欧
C、东亚
D、我国

236、土地和()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投入要素。
A、人力
B、农机具
C、种子
D、化肥

237、农作经营的基本要素包括农用土地、农业资金、农业劳动力与()。
A、农用机械
B、经营者能力
C、农用物资
D、科学技术

238、我国农民科技培训不包括()。
A、“绿色证书”工程
B、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C、农民实际种田能力培训
D、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

239、()是农作经营管理的首要影响因素。
A、自然
B、政策
C、经济因素
D、科技

240、()常对农作经营类型具有决定性作用。
A、农业政策
B、交通运输
C、科技
D、经济

241、家庭经营是指农业生产以()为单位,农民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或使用权,能自主决策、自负盈亏的独立经营组织。
A、合作社
B、农业公司
C、农业企业
D、家庭

242、农村城镇化中,()是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是反映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A、人口城镇化
B、地域城镇化
C、职业城镇化
D、城市现代化

243、()模式下农业生产效率最高。
A、超大规模经营
B、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C、小规模经营
D、小农经营

244、农场经营的实质是规模化经营和()经营。
A、合作社
B、家庭制
C、公司化
D、现代化

245、我国土地流转的方式不包括()。
A、出租
B、转包
C、互换
D、买卖

246、我国土地流转现状及制约因素不包括以下()。
A、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B、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C、市场机制不健全
D、农户基本无恋土情节

247、“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A、2011
B、2012
C、2013
D、2014

248、土地流转是指()的流转。
A、土地承包经营权
B、土地所有权
C、土地功能
D、土地面积

249、新型职业农民不包括以下()人群。
A、生产型职业农民
B、服务型职业农民
C、经营性职业农民
D、老龄化的小农户

250、今后中国农业经营的从业主体,从个体形态看就是()。
A、龙头企业
B、新型职业农民
C、家庭农场
D、合作社

251、农业生产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双重特性。

252、公元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了著名的矿质营养归还学说,揭示了作物轮作与土壤培肥的科学原理,促进了现代肥料工业的发展。

253、对于农作学及其主要研究对象——农作制度来说,其主要研究内容为:一个地区或农业企业的用地、养地、护地和增收技术及相关理论。

254、《农作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没有联系。

255、《农作学》是一门以宏观为主,微观为辅的综合性学科。

256、《农作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学科,它既强调理论,又强调实践。

257、在农作制中包含了种植制度、养殖制度、农产品加工制度以及生态保护制度等多种亚系统。

258、《农作学》是一门纯理论性学科。

259、农作制度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由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和储藏业、农产品营销业等农业子系统构成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体系。

260、农作制度研究的核心任务是解决农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在生产要素及技术上的合理配置,以充分提高特定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率和系统运行经济效果。

261、农场生产制度是指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以提高特定区域农业系统对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和增加农产品产出量为核心的综合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涉及农、林、牧、渔、猎各种农业生产技术领域。

262、根据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各国农作制度发展侧重点基本相同。

263、生态保护制度是农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64、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是我国农作制度的主要目标。

265、农牧结合是我国农作制度的重要内容。

266、农作制度的集约性特点是土地生产率高,而劳动生产率低。

267、撂荒制出现在新、旧石器时期的原始农业阶段,使用工具为原始的木石工具,依靠土地的自然肥力进行连续种植,待地力耗竭后,只能弃耕另觅新荒地再行垦殖,形成原始撂荒农作制。

268、集约农作制包括一熟地区单季高产栽培集约化和多熟地区多熟种植集约与高产栽培集约结合等两种主要形式。

269、满足人类社会需要是农作制度发展的基本动力。

270、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是农作制度发展的技术保证。

271、政治形势和农业政策不会影响农作制度的发展。

272、继承与发展结合是农作制度发展的基本原则。

273、以省为单元,按照行政大区可将中国农作制度划分为东南沿海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北区和西南区等6个大区。

274、植物生活要素的每一方面都是植物生命代谢不可欠缺的,它们对植物生活的作用各具特点,相互之间可以代替。

275、植物生活要素之间相互独立、没有联系。

276、在植物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所在地区的植物基本生活要素存在状况做出正确分析,从中找出“限制因素”,并集中全力加以克服,方能取得预期的生产效果。

277、农作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类对以水、肥为主体的植物生活因素的调控力度持续增进的过程,是借助于植物种群生产力的提高,种植模式的进步,在地力不断得以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光热转化效率的过程。

278、社会资源包括劳蓄力与机械、化肥与农药、资金与技术等。

279、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是指采用农业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或技术制度后农业生产成果与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之间的比较关系。

280、1996年,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食物安全”。

281、粮食安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粮食生产能力与经济水平下以及不同研究者对粮食安全的认识是相同的。

282、无论哪一种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度模式,其核心内容都是资源的高效、节约、集约利用。

283、总的来说,我国农业地域资源的特点就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类型多样,灾害严重”。

284、农作制分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国各地区农作制的功能与效率,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285、当前我国农作制大多数仍处在传统自给粗放型农作制和传统半自给半商品集约型农作制阶段。

286、农业生态系统其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功能,是生产食品、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实体。

287、数字农作具有系统化、模型化、知识化、智能化、可视化、网络化等基本特征。

288、全球气候变化使农业面临巨大挑战。

289、《农作学》和《耕作学》没有区别。

290、尽管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仍亟待提高。

291、要建成可操作性强、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化农作制,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思路,明确优先发展模式。

292、东北农作区优先发展的农作制包括:玉米、水稻、大豆全程机械化精准管理农作制,禾-豆轮作稳产持续农作制,东北平原地力培育与持续高产农作制,种养加复合农作制。

293、适用于黄淮海农作区的农作制包括:麦-玉两熟区小麦玉米一体化周年高产高效农作制,机械化麦-玉一体化两熟节本增效农作制,菜-粮轮作高效农作制模式和现代节水高效农作制。

294、长江中下游农作区优先发展的农作制包括:双季稻三熟区稻田多熟高效农作制,麦-稻两熟区高效环保农作制,旱地多熟高效农作制。

295、西北干旱绿洲农作区优先发展的农作制包括:绿洲生态保护型多熟高产农作制,特色作物节水高效农作制,农牧结合农作制,设施农作制。

296、适用于西北旱作农区的农作制主要有:覆盖种植与抗旱减灾农作制,粮-果-畜复合型农作制,集水、保水型节水高效农作制。

297、适用于西南丘陵农作区的主要农作制包括:稻田高产高效与种养复合农作制,丘陵旱地避旱减灾多熟农作制,冬闲田高效利用农牧结合农作制。

298、华南农作区优先发展的农作制包括:双季稻区冬种经济作物三熟高效多熟农作制,“菜-稻-菜”夏闲田利用水旱轮作高效多熟农作制,防灾减灾农作制。

299、东北地区人少地多,耕地集中连片,土地广阔平坦,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

300、东北地区农作制度发展主攻目标是增效、降耗、优质、高效益,不放松提高产量。

301、黄淮海区是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地区之一,其中尤以京津唐地区和胶东半岛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

302、长江中下游区是指由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平原区和东南丘陵区。

303、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

304、黄土高原区是世界第二大黄土沉积区,土层深厚,土质松软,是我国旱作农业的发祥地,农耕历史十分悠久。

305、黄土高原地处内陆腹地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区,降水稀少且年际变幅大,素有“十年九旱”之说。

306、绿洲(Oasis)是指干旱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一般呈带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

307、农艺节水技术。主要指通过耕作措施、灌水方式、灌溉制度、地表覆盖等农艺环节的优化,减少非生产性的水资源消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308、季节性干旱是四川盆地丘陵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

309、作物结构是指作物在区域或田块上的分布。

310、区域型布局是指范围较大、时间较长、具有战略部署作用的地理布局。

311、作物生态适应性差异较大,适应性较广的作物分布较窄。

312、区域型作物布局和单位型作物布局是长期固定不变的。

313、通常作物水平地带性分布的差别不太显著,但作物分布的垂直地带性特别明显。

314、光照长度和强度对作物分布没有任何影响。

315、地貌影响到光、热、水、土、肥等条件的重新分配,从而影响作物的分布。

316、阳坡日光充足,温度较高,应安排耐阴喜凉作物。

317、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作物。

318、棉花生产应建设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等3个棉花优势区。

319、绿肥作物是指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制、堆制肥料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

320、绿肥饲料作物可一年四季栽培,通常以轮作、复种、间作、套作等方式栽培。

321、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畜牧业发展速度普遍快于种植业。

322、农业结构调整可以随意调整。

323、通过农牧结合能促使更多植物产品更有效地转化为动物产品,有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物量生产力。

324、种植业结构是指种植业内部粮、经、饲、果、菜、药、糖等作物间的比重与关系。

325、冬小麦一年一熟属于单作。

326、多作一熟型种植模式适用于生长季节较短或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327、单作多熟型种植模式可以同步集约利用时间和空间。

328、当土地当量比>1,表示复合群体具有增产优势。

329、复种,是指在一年内,在同一田地上顺序接茬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330、通过复种,可以增加作物播种面积和耕地生产力。

331、复种的成败和复种程度取决于气候条件,而复种的效益高低则取决于种植技术。

332、在生长季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地区,常用间作技术增加熟制。

333、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334、混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或预留空带内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335、间混套作增产的关键是作物之间的互补。

336、水平结构是指作物在田间的水平排列,也是田间配置的关键。

337、集约高产型节地农作制度主要指一熟区春玉米吨粮丰产农作制度。

338、多熟高效节地型农作制度,主要指我国二熟区以复种和套作为主的小麦、玉米二熟农作制,双季稻为主体的三熟农作制度。

339、在低投入的传统农业阶段,长期连作的弊端是不明显的。

340、连年应用小麦-玉米复种方式都称为轮作。

341、目前,连作是农业生产中,尤其是专业化生产比较明显的地区或生产单位广泛应用的一种种植方式。

342、目前任何连作弊端都没有办法消除。

343、连作会导致营养物质的偏耗。

344、连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连续使用同一种种植模式的种植方式。

345、轮作根据农业生态环境可划分一年一熟轮作、二年三熟轮作、一年二熟轮作、一年三熟轮作。

346、轮作有利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347、轮作会导致农作物的病虫草害加重。

348、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不同年际之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种类作物或轮换使用不同种植模式的种植方式。

349、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不同年际之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种类作物或轮换使用不同种植模式的种植方式。

350、地力就是土壤肥力。

351、维持型地力是培肥农田的目标。

352、我国北方旱区分布最广的一种地力类型是维持型。

353、农田土壤有机质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在生物作用下不停的进行腐殖质合成和有机质的分解两个过程。

354、有机质含量一般是阴坡大于阳坡。

355、养分是地力的重要组成成份,它的动态平衡是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

356、养分的自然输入包括降水灌溉带入的、作物自生固氮形成的、土壤形成发育中释放的养分、以及随播种材料进入的一系列养分。

357、多途径农田培肥技术体系主要由化学途径、物理途径、生物途径和防护途径等4个方面组成。

358、化学培肥是地力培肥的强化途径。

359、施用化肥能够有效保持土壤碳、磷、钾、钙等养分的平衡,促进氮的循环。

360、化肥肥效快,后效短,养分单一。

361、生物培肥是地力培肥的强化途径。

362、农田培肥制是一种单一的施肥技术。

363、协调生物培肥与人工培肥关系可以促进养分平衡。

364、在肥料效应变化过程中,在达到最高产量之前,总产量会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365、在肥料效应变化过程中,在达到最高产量之前,边际产量随施肥量增加会逐渐增多。

366、一般认为单位面积总经济效益最大时的施肥量就是经济最佳施肥量。

367、节肥型农作制是指一个将农田种植制度和培肥制度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体系。

368、地膜覆盖也属于地力提升节肥技术模式之一。

369、土壤耕作可以为作物提供适宜的土壤生长环境。

370、土壤耕作没有直接向土壤投入任何物质,因此不能改善土壤肥力条件和提高肥力有效性。

371、土壤耕作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农具的物理机械作用为作物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372、耕层的三相主要指土壤的固相、液相和气相。

373、对于容易发生漏水漏肥的土壤和水稻田也需要打破犁底层。

374、翻埋残茬和肥料,消灭杂草和病虫害不属于土壤耕作的任务范围。

375、土壤耕作课改变地表形态,调控地表水热状况,保持水土,熟化土壤。

376、干湿交替和冻融交替能对提高土壤耕作质量起主要作用。

377、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的耕性要好于有机质含量少的土壤。

378、土壤耕作措施是指以相应的农具对土壤起特定作用的单项耕作作业。

379、翻耕主要是对耕层土壤起翻土、松土和碎土的作用。

380、深松耕主要特点虽然是只松不翻,但是会打乱土层。

381、翻耕多用于农时紧迫的多熟地区、以及农田土壤水分含

中国大学农作学一基于农田耕作的农作经营理论与实践

农作经营理论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于农田耕作的农作经营理论则是中国大学农作学一的核心内容之一。该理论以农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中的土壤、气候、植物生长等各方面因素,以及如何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农田管理和经营。

农作经营理论的发展历程

农作经营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期,当时的中国农业还处于落后的状态,耕作方式粗放,农田管理和经营基本靠经验和传统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作经营理论逐渐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大学农作学一开始将农业生产作为研究重点,开始了农作经营理论的研究工作。当时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经验和实践,探讨了农作经营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方法。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大学农作学一开始了一系列基础研究,如土壤、植物生长、气候、水文学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为农作经营理论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到了80年代,中国大学农作学一进一步发展了农作经营理论。该理论已不再是单纯的理论研究,而是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到了农业生产中,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农作经营实践

农作经营理论的实践是农作经营理论得以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大学农作学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首先,中国大学农作学一注重将农作经营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在农业生产中,该学科的教师们积极地指导农民的生产,帮助其掌握新技术、新方法,以提高农作经营效率。

其次,中国大学农作学一还在农作经营实践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例如,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无人机、远程监测等,来对农田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最后,中国大学农作学一在农作经营实践中不断推动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这种现代化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思想上的,即让农业生产者从传统的农作经营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一条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之路。

农作经营理论的未来

中国大学农作学一的农作经营理论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该理论的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农作经营理论需要积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探索更加高效、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其次,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和农业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将会导致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农作经营理论需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探索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农业资源。

总之,中国大学农作学一的农作经营理论将在未来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她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农业的实现全面现代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