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人因工程学_3章节答案(mooc完整答案)

中国大学人因工程学_3章节答案(mooc完整答案)

第1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

1.1 人因工程学的中国整答命名与定义随堂测验

1、美国的大学人因工程学命名多采用(),西欧国家的人因命名多采用()。
A、工程人类工程学;人类工效学
B、学章人机学 ; 人间工学
C、节答人体工程学; 工程心理学
D、案m案工效学; 人的中国整答因素

2、人因工程学是大学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1.2 人因工程学的人因起源与发展随堂测验

1、()是工程世界上开展人因工程研究最早的国家。
A、学章美国
B、节答英国
C、案m案中国
D、中国整答日本

1.3 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随堂测验

1、以下属于人因工程研究内容的有()。
A、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
B、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C、研究人机界面设计
D、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

1.4 研究方法和步骤随堂测验

1、人因工程学的一般研究程序可归纳为以下 4 步:确定目标、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和综合评价。( )

第1章单元测验

1、人因工程学在美国被称为()。
A、人类工程学
B、人类工效学
C、人机工程学
D、人体工程学

2、调查法是获取有关研究对象资料的一种基本方法,以下不属于调查法的是()。
A、访谈法
B、考察法
C、问卷法
D、专家小组讨论

3、人因工程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A、设计出可行实用的人-机-环境系统方案,使人获得安全、健康、舒适的作业环境 , 从而达到提高工效的目的。
B、改善作业环境
C、改善人与机器的关系
D、改善人机功能分配关系

4、为了获得最佳作业, 需要不断研究、 设计和改进( )等。
A、作业方法
B、作业量
C、作业姿势
D、作业机具及其布置

5、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真实反映所评价的内容,包括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6、工程设计是人因工程研究的主要目的, 它与人因工程学科之间自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7、人体测量学主要研究动态结构性人体测量尺寸数据和静态功能性人体测量数据。

8、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

9、所谓最佳作业是指最适合于人的各种特性, 疲劳程度最小, 人因失误最少,安全可靠, 使人感到舒适而效率高的作业。

第1章复习思考题

1、简述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2、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3、简述人-机-环境系统构成。

第3章 微气候环境

3.1 微气候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随堂测验

1、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

2、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周围物体向人体辐射热能使人体受热,称为负辐射。

3.2 微气候环境评价随堂测验

1、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除了与气温、气湿、气流速以及热辐射有关以外,还与()等因素相关。
A、年龄与性别
B、体质
C、劳动强度
D、服装、热习服

2、以下指标中属于微气候环境综合评价指标的有()。
A、不舒适指数
B、有效温度
C、三球温度指数
D、卡他度

3.3 微气候环境对人的影响随堂测验

1、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人体“核心”温度取决于( )。
A、人体耐受度
B、作业负荷
C、热疲劳
D、人体热平衡机能

2、以下属于高温作业环境的类型的有()
A、高温强辐射作业
B、高温高湿作业
C、高温高压作业
D、夏季露天作业

3.4 改善微气候环境的措施随堂测验

1、以下属于改善高温作业环境的措施有()。
A、屏蔽热源
B、增加气流速度
C、合理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
D、合理安排休息场所

2、以下属于改善低温作业环境的措施有()。
A、做好采暖和保暖工作
B、提高作业负荷
C、个体保护
D、采用热辐射取暖

第3章单元测验

1、下面哪个不属于微气候条件()?
A、空气温度
B、空气湿度
C、气流速度
D、风向

2、人体单位时间对流热交换量, 取决于()。
A、气流速度、 皮肤表面积、 对流传热系数、 服装热阻值、 气温及皮肤温度等。
B、皮肤与环境 (包括所接触的物体、 空气等) 的温差以及所接触物体的面积大小及其导热系数。
C、热辐射强度、 面积、 服装热阻值、 反射率、 平均环境温度和皮肤温度等。
D、皮肤表面积、 服装热阻值、 蒸发散热系数及相对湿度等。

3、在热环境中,_____气流速度,_____湿度, 可加快汗水蒸发, 达到散热目的。( )
A、增加, 降低
B、增加,增加
C、降低,降低
D、降低,增加

4、人体单位时间向外散发的热量, 取决于人体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方式, 即( )
A、辐射热交换
B、对流热交换
C、蒸发热交换
D、传导热交换

5、相对湿度是指每立方米空气内所含的水汽质量。

6、一般将热源散热量大于84KJ/(m2. h)的环境称为高温作业环境。

7、人体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远低于热适应能力。

8、蒸发散热主要是指从皮肤表面出汗和由肺部排出水分的蒸发作用带走热量。

第3章复习思考题

1、影响舒适温度的因素

2、低温作业环境如何改善

3、评价微气候环境的方法有哪些

第4章 照明环境

4.1 光的度量与视觉特性随堂测验

1、照度是被照面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单位是
A、勒克司
B、坎德拉每平方米
C、流明
D、坎德拉

2、与明适应相比,暗适应时间较短。()

4.2 照明对作业的影响随堂测验

1、若想使工作面物体鲜明可见,可借助于下列措施进行改变( )。
A、尽可能增加工作面的中心亮度
B、尽可能增加工作面周围的照度值
C、尽可能降低工作面周围的照度值
D、使工作面周围照度与中心照度接近,同时又突出工作面中心照度值

2、视度是评价眼睛分辨细小物体的能力。

4.3 工作场所照明随堂测验

1、眩光效应主要破坏视觉的( )。
A、明适应
B、暗适应
C、光适应
D、敏感性

2、不考虑特殊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被照面积而设置的照明,称为( )。
A、一般照明
B、局部照明
C、综合照明
D、特殊照明

4.4 照明标准随堂测验

1、我国的照度标准是采用()制定的,即从保证一定的视觉功能来选择最低照度值。
A、直接法
B、间接法
C、观测法
D、实验法

2、标准规定的照度均为作业面或参考平面上的维持平均照度值。

4.5 照明环境的设计与评价随堂测验

1、安排灯具时,荧光灯管的排列方向宜与视线成直角。

2、光源至眼睛与平面所产生的角度应小于30度,如果无法改善时,灯光必须适当遮蔽。

第4单元测验

1、下面哪个不属于亮度的影响因素?
A、发光面面积
B、方向光强
C、取定方向与发光面法线方向的夹角
D、温度

2、人在黑暗中停留25分钟后,能达到完全暗适应的( )。
A、60%
B、70%
C、80%
D、90%

3、包含两种以上成分的光称为( )。
A、混合光
B、复合光
C、单色光
D、可见光

4、综合照明是指工作面上照度由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共同构成的照明。

5、暗适应是指人从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时,视觉逐步适应明亮环境的变化。

6、视野内的观察对象、工作面和周围环境之间最好的亮度比为5 ∶ 2 ∶ 1。

7、工作场所的照明设计包括光源设计与布置, 利用或防止表面反射、降低眩光的方法, 以及选择执行任务所需的照明标准等。

8、静视野、注视野和动视野的数值范围,以注视野为最大。

9、显色性指数表示物体在待测光源下“变色”和“失真”的程度。

10、工作间亮度分布比较均匀 , 将使人感到愉快 , 动作活跃,因此,工作间的亮度越均匀越好 。( )

第4章复习思考题

1、简述照明与情绪之间的关系。

2、眩光的防控措施有哪些?

3、工作场所的照明方式有哪些?

第5章 色彩环境

5.1 色彩构成及表示方法随堂测验

1、目前图象编辑软件颜色处理部分大多源自哪个色彩体系的标准。()
A、孟塞尔彩色体系
B、奥斯特瓦德色彩体系
C、德国国家标准色体系
D、日本国家色彩研究所色体系

2、色光的三原色包括()。
A、红、黄、蓝
B、紫、绿、蓝
C、红、绿、黑
D、红、绿、蓝

3、无彩色系列只能用明度辨别,彩色系列需要用色调、明度和纯度三个指标来辨别()。

5.2 色彩对人的影响随堂测验

1、不同的色彩对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暖色调会产生如下的感觉()。
A、收缩作用
B、压抑
C、忧郁沉闷
D、比实际所处的距离显得近

5.3 色彩调节与应用随堂测验

1、以下不属于色彩调节的目的的是()
A、提高作业者作业愿望和作业效率
B、改善作业环境,减轻或者延缓作业疲劳
C、提升产品的质量
D、提高生产的安全性,降低事故率

第5单元测验

1、工厂里一些危险品、重要开关、报警信号灯等,一般都采用()色作标志。
A、蓝
B、绿
C、黄
D、红

2、色彩视觉是明视觉过程。它产生于锥状细胞的()。
A、红敏细胞、绿敏细胞、蓝敏细胞
B、红敏细胞、白敏细胞、蓝敏细胞
C、红敏细胞、绿敏细胞、白敏细胞
D、红敏细胞、黄敏细胞、蓝敏细胞

3、色光的三原色包括()。
A、红、黄、蓝
B、紫、绿、蓝
C、红、绿、黑
D、红、绿、蓝

4、以下不属于色彩调节的目的的是()
A、提高作业者作业愿望和作业效率
B、改善作业环境,减轻或者延缓作业疲劳
C、提升产品的质量
D、提高生产的安全性,降低事故率

5、选择适当的色彩,利用色彩效果,可以构成良好的色彩环境,一般都有以下要求()。
A、工作房间尽可能色调单一,避免视觉疲劳
B、配色尽可能不要单一,增加舒适愉快,减少疲劳
C、提高配色的饱和度加强刺激,以使注意力集中
D、工作房间配色时使明度悬殊,以期增加层次感

6、安全色包括()
A、蓝
B、绿
C、黄
D、红

7、色彩的三要素是色调、明度和纯度()。

8、对于色彩的轻重感来说,明度高的显得轻,明度低的显得重,但是其与色彩的样态无关()。

第5章复习思考题

1、车间或厂房色彩调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施色有什么要求?

2、色彩调节有何目的?它与人类活动有怎样的关系?

第6章 噪声环境

6.1 声音的度量随堂测验

1、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比的对数称为()
A、频谱
B、频域
C、频程
D、频段

2、响度级的单位是()
A、帕
B、分贝
C、方
D、立方米

3、声压或声压级只能表征声音在物理上的强弱,不能表征人对声音的主观感觉()

6.2 噪声对人的影响随堂测验

1、人们把不需要的声音称为()
A、纯音
B、复合音
C、元音
D、噪音

2、噪声对人体生理机能有哪些主要不良影响()
A、持续性的强烈噪声会使人的听力受到损坏
B、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危害造成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
C、人体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
D、影响人的消化系统

3、噪声对人生理上的影响远远高于心理上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噪声控制时,要重点关注生理方面的控制()

6.3 噪声测量与评价标准随堂测验

1、外形尺寸在30-100cm的中型设备,噪声测量的测点到设备表面的距离为()
A、30cm
B、50cm
C、100cm
D、100-500cm

6.4 噪声控制随堂测验

1、控制噪声的传播的方法有()
A、对工厂各区域合理布局
B、调整声源的指向
C、充分利用天然地形
D、采用隔振与减振措施

2、在齿轮传送装置中,选用斜齿轮传动、增大重合度、提高齿轮制造精度等,也有利于降低噪声()

第6章单元测验

1、只有频率在()范围内的声音人耳才能感觉到,即才能引起听觉。
A、20~20000Hz
B、10~20000Hz
C、40~200000Hz
D、30~200000Hz

2、计权声级是在人耳可听范围内按特定()计权而合成的声压级
A、广度
B、响度
C、强度
D、频率

3、声音由物体机械振动产生,它可分为()
A、复合音与噪声
B、纯音和噪声
C、复合音和元音
D、纯音和复合音

4、暴露在强噪声环境下,引起的听力损伤称为()。
A、疲劳
B、不适应
C、不舒适感
D、噪声性耳聋

5、声源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
A、响度
B、声速
C、声压
D、频率

6、ISO规定:500Hz、1kHz、2kHz、4kHz为中心频率的4个声压级的算术平均值定义为语言干扰级。()

第6章复习思考题

1、噪声控制标准有哪些?

2、试举例说明噪声测量是对背景噪声的修正方法?

3、振动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有哪些影响?

第7章 空气环境

7.1 空气中污染物种类、来源及危害随堂测验

1、以下属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有()
A、硫化物
B、氮氧化物
C、室内污染气体
D、汽车内污染气体

2、空气中污染物种类很多,主要可以分为有害气体、固体尘粒、可溶性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

7.2 空气污染物浓度及相关标准随堂测验

1、以下不属于铅的危害的是()
A、智力下降
B、免疫力降低
C、精神亢奋
D、生长发育迟缓

2、以下属于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有()。
A、新车内装饰材料中含有的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
B、汽车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汽油挥发成分等
C、车用空调蒸发器中污垢产生的胺、烟碱、细菌等
D、人体自身的污染

3、标准状态下的质量体积混合表示法是指用标准状态下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害物质的毫克 数表示空气污染物浓度,单位为mg/ L()

7.3 粉尘及二氧化碳随堂测验

1、粉尘分为降尘和飘尘。飘尘颗粒较小, 粒径在10μm 以下, 可以长时间在空气中悬浮飘动,它是一种气溶胶体, 其分散介质是空气, 分散相是固体颗粒。()

7.4 工作场所通风及空气调节随堂测验

1、全面通风的目的是稀释房间内有害物质浓度, 消除余热、余湿, 使之达到卫生标准和满足生产作业要求。全面通风可以利用机械通风来实现,但无法使用自然通风来实现。()

2、当房间内同时散发几种溶剂的蒸气或带有刺激性气体在空气中时, 消除有害气体的全面通风换气量应按对各种有害蒸气和气体分别稀释到最高容许浓度所需要的空气量之和计算。()

第7单元测验

1、当空气中CO2的浓度为0.1~0.2%时,CO2对疲劳的影响是()。
A、良好
B、一般
C、不好
D、很不好

2、由人引起的CO2污染应控制在()%以下。
A、0.2
B、0.4
C、0.1
D、0.32

3、以下属于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有()
A、新车内装饰材料中含有的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
B、汽车发动机排除的一氧化碳、汽油挥发成分等
C、车用空调蒸发器中污垢产生的胺、烟碱、细菌等
D、人体自身的污染

4、相同电荷的粉尘粒子,因互相排斥而提高了粒子悬浮在空气中的时间;而具有不同电荷的粒子,则因相互吸引、撞击而丧失电荷,粒子变大,加速了沉降()

5、空气中的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固体、液体两大类。()

6、为了防止和控制空气污染物对于人类的侵害国家制定了工业企业、大气环境及室内有害物质允许浓度标准。

7、通风方法按通风系统作用范围,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第7章复习思考题

1、简述工作场所通风的重要性及换气的方法

2、谈谈你所知道的空气中的粉尘

3、你知道的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第8章 体力工作负荷

8.1 人体活动力量与耐力随堂测验

1、一般把人体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工作水平的能力称为( )。
A、持久力
B、操纵力
C、恒力
D、耐力

2、脚力控制器的操纵力最大不应超过264N。

8.2 体力工作负荷及其测定随堂测验

1、体力工作负荷可以从( )方面进行测定。
A、生理变化测定
B、体力变化测定
C、生化变化测定
D、主观感觉测定

2、进行生化变化测定时经常测定的项目包括( )的含量。
A、乳酸
B、蛋白质
C、糖原
D、水

3、人体工作负荷是指人体单位时间内承受的体力工作量的大小。

8.3 体力工作时的能量消耗随堂测验

1、维持生命所必须的能量称为( )。
A、基础代谢量
B、安静代谢量
C、能量代谢量
D、相对代谢率

2、在常温条件下,安静代谢量是基础代谢量的( )。
A、110%
B、120%
C、130%
D、140%

8.4 作业时氧耗动态随堂测验

1、静态作业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之一( )。
A、能量消格水平较高
B、后继性功能减弱
C、容易疲劳
D、肌肉收缩变化不明显

2、能量代谢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之一测定出来( )。
A、人体释放的热量
B、人体吸入的氧量
C、人体呼出的CO2
D、人的氧热价

3、ATP-CP系列提供能量的速度极快,也能维持比较长的时间。 ( )

4、在中等劳动强度条件下,需氧系列以中等速度提供能量,且不受时间限制。( )

5、由于肌肉收缩而作用于物体的力称为______。

8.5 劳动强度分级随堂测验

1、作业的RMR值越高,规定的作业率应怎样变化( )。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无影响

2、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消耗的能量也不同。因此作业均可用能量消耗划分劳动强度。( )

3、较长时间的轻或中等强度劳动,引起的疲劳是全身性疲劳。( )

8.6 体力疲劳及消除随堂测验

1、疲劳可以从以下哪种特征上表露出来( )。
A、身体发生突出的变化
B、感觉不明显
C、进行特定作业的作业能力下降
D、病态体验

2、单调感一般具有下列哪个特点( )。
A、作业呆板的保持节奏和细节
B、虽然能坚持作业 , 但工作质量降低
C、作业时能耗不大,也不易疲劳
D、作业能力动态曲线发生特殊变化

3、以下不属于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来降低疲劳的途径有( )。
A、合理设计工作环境
B、改进设备和工具
C、改进工作方法
D、提高工作效率

第8单元测验

1、静态作业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之一( )。
A、能量消耗水平较高
B、后继性功能减弱
C、容易疲劳
D、肌肉收缩不明显

2、测定疲劳必须有一系列能够表征疲劳的指标,你认为是哪个指标( )。
A、结果数量化
B、方法方便,被试者易接受
C、方法科学,能表示疲劳的程度
D、测定疲劳时 , 不能导致被测者不愉快或造成心理负担或病态感觉

3、疲劳可以从以下哪种特征上表露出来( )。
A、身体发生突出的变化
B、感觉无明显变化
C、进行特定作业的作业能力下降
D、病态体验

4、单调作业采用下列哪种姿势为佳( )。
A、平衡姿势
B、坐姿
C、立姿
D、坐立姿势

5、单调感一般具有下列哪个特点( )。
A、作业呆板的保持节奏和细节
B、虽然能坚持作业 , 但工作质量降低
C、作业时能耗不大,也不易疲劳
D、作业能力动态曲线发生特殊变化

6、能量代谢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之一测定出来( )
A、人体释放的热量
B、人体吸入的氧量
C、人体呼出的CO2
D、人的氧热价

7、以下降低疲劳的途径中,哪个是正确的?
A、改善工作条件
B、合理确定休息时间和休息方式
C、改进生产组织与劳动制度
D、以上都是

8、1. 体力工作负荷可以从( )、( )和( )等三个方面进行测定。
A、心理变化、生化变化、主观感觉
B、生理变化、心理变化、主观感觉
C、生理变化、主观感觉、生化变化
D、生理变化、心理变化、生化变化

9、( )是测定体力工作负荷最方便同时也是较常用的方法。
A、主观感觉测定
B、生理变化测定
C、心理变化测定
D、生化变化测定

10、能量代谢按机体所处状态, 可以分为三种, 即( )。
A、基础代谢量、安静代谢量和运动代谢量
B、基础代谢量、安静代谢量和能量代谢量
C、基础代谢量、运动代谢量和能量代谢量
D、安静代谢量、运动代谢量和能量代谢量

11、( )是指机体为了保持各部位的平衡及某种姿势所消耗的能量。
A、安静代谢量
B、基础代谢量
C、运动代谢量
D、能量代谢量

12、( )作业不需要克服重力的影响将物件抬起, 仅需要克服物体重量与地板或其他接触平面所产生的摩擦力即可移动物件。
A、抬举作业
B、提携作业
C、推拉作业
D、以上三种

13、体力工作负荷可以从( )方面进行测定。
A、生理变化测定
B、体力变化测定
C、生化变化测定
D、主观感觉测定

14、当作业者转入疲劳时,有以下哪些特点( )。
A、开始感到劳累
B、作业速度开始下降
C、准确性开始降低
D、不良品开始增加

15、按照疲劳的积累状况,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
A、工作适应期
B、最佳工作期
C、疲劳期
D、疲劳过度累计期

16、在大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氧上限,这种作业不能持久。但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仍可迅速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 )

17、当收缩压的数值大于心率的数值时,表示作业者己不胜任该项作业。( )

18、在中等劳动强度条件下,需氧系列以中等速度提供能量,且不受时间限制。( )

19、静态作业消耗能量水平不高,所以不容易引起疲劳。( )

20、肺通气量的增加一般与氧需的程度相适应,因此,只有作业强度比较稳定时,它才可作为作业者作业能力和劳动强度的鉴定指标。( )

21、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消耗的能量也不同。因此作业均可用能量消耗划分劳动强度。( )

22、脑的氧代谢较其它器官高,占成年人总耗氧量的10%,所以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能量消能量的增加会超过基础代谢量10倍以上。( )

23、脑细胞中贮存的糖原甚微,其能量要靠血液输送葡萄糖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提供。当总摄取量明显增高时,表明脑力劳动效率也提高。( )

24、能量消耗指标主要是两个相对指标:RMR和劳动强度指数 I 。( )

25、影响作业能力的因素,大致可归纳为:生理因素,环境因素,产品加工的难易程度和工作条件及性质。( )

26、较长时间的轻或中等强度劳动,引起的疲劳是全身性疲劳。( )

27、体力疲劳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出现的劳动机能衰退,作业能力下降,有时伴有疲倦感等自觉症状的现象。

28、营养和睡眠不是影响作业者疲劳状况的另一类因素。

29、降低劳动强度有利于延缓疲劳的出现。

第8章复习思考题

1、影响操作者疲劳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使用心率值测定法测定疲劳程度?

3、如何通过改善工作条件降低疲劳?

第9章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9.1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模型随堂测验

1、人的信息处理系统由感知觉系统、认知决策系统和运动(反应)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都有各自功能上相对独立的记忆储存器和加工处理器。()

9.2 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随堂测验

1、注意的功能的有()。
A、选择功能
B、保持功能
C、调节及监视功能
D、以上三项均是

2、人的知觉过程所包含的信息加工方式主要体现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加工方式。()

9.3 中枢(认知)系统的信息加工随堂测验

1、认知系统的信息存储可以分为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

9.4 人的信息输出随堂测验

1、以下因素中,影响反应时的有()。
A、刺激的强度
B、刺激的空间特性
C、刺激的持续时间
D、刺激的清晰度

第9章单元测验

1、注意的功能的有()。
A、选择功能
B、保持功能
C、调节及监视功能
D、以上三项均是

2、以下因素中,影响反应时的有()。
A、刺激的强度
B、刺激的空间特性
C、刺激的持续时间
D、刺激的清晰度
E、以上因素均是

3、人的信息处理系统由( )三个子系统构成。
A、感知系统、中枢信息处理系统和反应系统
B、感知系统、中枢信息处理系统和反馈系统
C、反应系统、中枢信息处理系统和反馈系统
D、感知系统、反应系统和反馈系统

4、( )指视觉器官能识别刺激的形象特征, 并保持一个生动的视觉图像。
A、视觉记忆
B、感觉记忆
C、图像记忆
D、认知记忆

5、人的知觉过程所包含的信息加工方式主要体现为( )和( )的两种方式。
A、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B、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的加工
C、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加工
D、由外向内和由下向上的加工

6、人的信息处理系统由感知觉系统、认知决策系统和运动(反应)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都有各自功能上相对独立的记忆储存器和加工处理器。()

7、人的知觉过程所包含的信息加工方式主要体现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加工方式。()

8、根据引起注意和维持注意有无目的及是否需要付出意志努力,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9、认知系统的信息存储可以分为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

10、反应时有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之分。()

11、韦伯定律适用于对能量极小接近绝对感觉阈限下限的信号刺激, 以及对能量极大接近绝对感觉阈限上限的信号刺激。

12、注意的功能包括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及监督功能。

13、影响信息处理能力的外部因素包括:觉醒水平、 工作任务、 学习 (练习)、 疲劳和动力。

第9章复习思考题

1、在人机系统中, 信息在信息源和信宿之间的传递过程通常哪些模式?

2、模式识别过程中匹配过程的实现方式有哪些模型?

3、工作记忆有什么特点?

第10章 脑力工作负荷

10.1 脑力负荷的定义及影响因素随堂测验

1、脑力负荷的影响因素有( )。
A、工作内容
B、人的能力
C、人的业绩(绩效)
D、努力程度

10.2 脑力负荷的测量方法随堂测验

1、脑力负荷的测量方法有( )。
A、主观评价法
B、主任务测量法
C、辅助任务测量法
D、生理测量法

2、主任务测量法可以分为( )
A、单指标测量法
B、多指标测量法
C、心率变异
D、大脑诱发电位

10.3 脑力负荷的预测方法随堂测验

1、脑力负荷预测的主要方法有( )。
A、Siegel和Wolf的时间压力模型
B、波音公司的方法
C、Aldrich的脑力负荷预测方法
D、闪光融合值测定法

10.4 应激随堂测验

1、主要应激源有()几类因素。
A、工作因素
B、环境因素
C、组织、社会因素
D、生理节奏与其他因素

10.5 脑力疲劳及消除随堂测验

1、避免单调的措施有()。
A、操作再设计
B、操作变换
C、突出工作的目的性
D、推行弹性工作法

第10章单元测验

1、脑力负荷的影响的因素不包括( )
A、外在的环境
B、工作内容
C、人的能力
D、努力程度

2、( )要求系统操作者陈述特定操作过程中的脑力负荷体验, 或根据脑力负荷体验对操作活动进行难度顺序的排列。
A、生理测量法
B、辅助任务测量法
C、主任务测量法
D、主观评价法

3、( )一般是指人体肌肉工作强度不大, 但由于神经系统紧张程度过高或长时间从事单调、 厌烦的工作而引起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能力减退, 大脑神经活动处于抑制状态的现象。
A、肌肉疲劳
B、神经疲劳
C、脑力疲劳
D、体力疲劳

4、下面哪项不属于消除脑力疲劳应该考虑的因素?
A、改善环境因素
B、缩短脑力作业的持续时间
C、改进绩效考核制度
D、避免单调作业

5、下面哪项不属于避免单调作业的解决方法?
A、突出工作的目的性
B、动态报告作业完成情况
C、减少工作时间长度
D、利用音乐消除单调感觉

6、脑力负荷的影响因素有
A、工作内容
B、人的能力
C、人的业绩(绩效)
D、努力程度

7、脑力负荷的测量方法有
A、主观评价法
B、辅助任务测量法
C、生理测量法
D、主任务测量法

8、脑力负荷预测的主要方法有
A、Siegel和Wolf的时间压力模型
B、波音公司的方法
C、Aldrich的脑力负荷预测方法
D、闪光融合值测定法

9、脑力疲劳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密切关系
A、高脑力负荷
B、单调作业
C、操作者对工作的态度、期望、动机及情绪状态
D、人的能力

10、对于脑力疲劳来说,疲劳体验与操作绩效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11、脑力疲劳一般是指人体肌肉工作强度不大,但由于神经系统紧张程度过高或长时间从事单调、厌烦的工作而引起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能力减退,大脑神经活动处于抑制状态的现象。

12、单调作业由于不需要消耗很大的体力,所以不会出现疲劳现象。

13、作业过程中出现许多短暂而又高度重复的作业,称为单调作业( )。

14、操作者由于久久得不到目标信息的强化而处于一种单调枯燥、 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状况, 属于 “脑力强负荷” 状态。

第10章复习思考题

1、简述NASA—TLX 法的使用过程。

2、单调作业具有哪些特点?

3、单调作业对人有哪些影响?

第11 章 人体测量

11.1 人体测量概述随堂测验

1、基本作业姿势可分为:立姿和卧姿。()

11.2 常用的人体测量数据随堂测验

1、静态人体尺寸中的坐姿尺寸用于坐姿作业设计时,无需考虑不同的坐姿差异,直接使用便可。()

11.3 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随堂测验

1、各种工作面的高度和设备高度:如操纵台、 仪表盘、 操纵件的安装高度以及用具的设置高度等,无需考虑人的身高。()

2、在设计中选用人体裸体测量的结果时,无需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着衣量进行修正。()

第11章单元测验

1、对与健康安全关系密切或减轻作业疲劳的设计应按()准则设计,即在使用对象群体的5%-95%可调。
A、最大最小原则
B、可调性原则
C、平均性原则
D、使用最新人体数据准则

2、立姿是指被测者身体挺直, 头部以法兰克福平面定位, 眼睛平视前方, 肩部放松, 上肢自然下垂, 手伸直, 掌心内向, 手指轻贴大腿侧面, 左、 右足后跟并拢, 前端分开大致呈( )度夹角, 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
A、60
B、55
C、45
D、30

3、坐姿是指被测者躯干挺直, 头部以( )定位, 眼睛平视前方, 膝弯屈大致成直角, 足平放在地面上
A、矢状面
B、正中矢状面
C、冠状面
D、法兰克福平面

4、间距类设计, 一般取较____百分位数据, 常取第_____百分位的人体数据
A、低 5
B、高 95
C、高 90
D、低 10

5、人体测量术语,只有在被测者()等符合下述要求时, 才是有效的
A、姿势
B、测量基准面
C、测量方向
D、支撑面、 衣着和测量精确度

6、在对人体测量数据做统计处理时, 通常使用的统计量有
A、算术平均值
B、标准差
C、百分位数
D、加权平均数

7、在设计中选用人体裸体测量的结果时,无需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着衣量进行修正。()

8、静态人体尺寸又称人体功能尺寸( )

9、动态人体尺寸测量的重点是测量人在执行某种动作时的身体动态特征。

10、正常成年人人体各部分尺寸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因而按正常人体结构关系, 以体重为基数来推算各部分的结构尺寸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第11章复习思考题

1、怎么理解静态人体尺寸

2、怎么理解动态人体尺寸

3、我国成年人身体尺寸分成西北、东南、华中、华南、西南、东北等六个区域,这对产品设计有何影响

第12章 作业空间设计

12.1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随堂测验

1、关于近身作业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有() A作业特点 B人体尺寸 C作业姿势 D个体因素 E维修活动。
A、ABCE
B、ABDE
C、ABCDE
D、BCDE

2、设计作业空间, 主要是设计作业需求 “距离”,包括
A、安全距离
B、最小距离
C、最大距离
D、心理距离

3、作业空间设计应以 “人” 为中心, 首先考虑人的需求

12.2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随堂测验

1、根据对物体视觉的清晰度, 一般把视野分成以下主要视力范围区()
A、中心视力范围 (直视区)
B、瞬间视力范围
C、垂直视力范围
D、有效视力范围

2、坐姿眼高是从地面至眼睛的距离

3、心理空间可分为紧身区 (亲密距离)、 近身区、社交区和公共区四个范围

12.3 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设计随堂测验

1、从人体力学的角度来看, 作业者小臂接近水平或稍微下倾放在工作台面上而上臂处于自然悬垂状态, 是最适宜的操作姿势

2、立姿作业空间设计主要包括工作台面、 作业范围和工作活动余隙等的设计

12.4 工作场所性质与作业空间设计随堂测验

1、平台的设计要求负荷要大于实际负荷,并与相邻工作设备表面的高度差小于50mm。

2、工位器具的堆码高度应考虑人的生理特征、现场条件、稳定性和安全。

第12章单元测验

1、关于作业场所布置原则选项全部正确的是()。 a重要性原则 b使用频率原则 c功能原则 d有效空间原则 e安全性原则 f使用顺序原则
A、abcd
B、bcef
C、abcf
D、acef

2、在水平面内的视野是: 双眼视区大约在左右()以内的区域
A、70°
B、60°
C、40°
D、30°

3、工作台面宽度视作业功能要求而定。 一般若单供靠肘之用, 最小宽度为 ()mm, 最佳宽度为 ()mm
A、100;150
B、100;200
C、150;200
D、200;250

4、关于座椅设计原则错误的是()
A、座椅的尺寸应大于使用者的人体尺寸
B、应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
C、应使使用者活动方便, 操作省力, 舒适
D、牢固、稳定, 防止坐者倾翻、 滑倒

5、为了设计方便, 根据作业空间的大小以及各自的特点, 可将其分为()
A、近身作业空间
B、个体作业场所
C、总体作业空间
D、活动作业空间

6、近身作业空间包括
A、作业范围
B、作业活动空间
C、设备占用空间
D、安全防护空间距离

7、运用人体测量学数据时, 可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A、心理符合原则
B、人体设计原则
C、可调设计准则
D、平均设计原则

8、设计作业空间时,设计的“安全距离”是指确定作业者在工作时所必需的最小范围

9、工位器具放置的场所、 方向和位置一般应相对随意, 只要方便拿取

第12章复习思考题

1、坐姿作业的适用情形以及坐姿作业空间设计主要内容

2、作业范围的定义及分类

3、根据手臂的活动范围, 作业空间的平面尺寸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第13章 人机系统

13.1 人机系统概述随堂测验

1、按有无反馈控制分类,人机系统可分为闭环人机系统和开环人机系统。()

13.2 人机系统设计思想与程序随堂测验

1、设计和改进人机系统, 不需考虑人和机器各自的特性()

13.3 人机系统评价方法随堂测验

1、下列哪种方法不是人机系统评价方法()。
A、海洛德分析评价法
B、校核表法
C、观察法
D、工作环境指数评价法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A、系统性原则
B、独立性原则
C、可测性原则
D、连续性原则

3、采用连接分析法进行设备调整,是根据使用频率或重要程度进行的。()

4、所谓评价, 一般是指按照明确目标测定对象的属性, 并把它变成主观效用的行为。()

第13章单元测验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机结合方式。()
A、人机串联
B、人机串、并联混合
C、人机并联
D、并联混合

2、人机功能分配中,下列哪一项通常由机器承担。()
A、高阶运算
B、程序设计
C、意外事件处理
D、研究、决策

3、作业者通过感觉器官接受机器发出信息而产生的作用关系是。()
A、人人连接
B、人机连接
C、机机连接
D、无连接

4、打开收音机开关,选择所需节目这一过程是人机对应连接。()

5、打开收音机开关,选择所需节目这一过程是人机对应连接。()

6、人机系统的可靠度由人的可靠度与机的可靠度两部分组成。()

7、再评价体系中各指标体系权重是一样的()

8、连接是指人机系统中, 人与机器、 机器与机器、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第13章复习思考题

1、人机系统按照系统自动化的程度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

2、人机系统设计思想的发展有哪几个阶段?

3、和机器相比,人在信息处理方面有哪些优点?

第14章 人机界面设计

14.1 人机界面概述随堂测验

1、在人机界面上, 向人呈现机械运转状态的仪表或器件称为显示器, 供人操纵机器运转的装置或器件称为控制器。 ()

14.2 显示器设计随堂测验

1、在设计言语显示装置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A、言语的清晰度
B、噪声的强度
C、言语的强度
D、噪声对言语传示的影响

2、为了精确地判读, 指针、 刻度线和字符的颜色应有鲜明的对比, 所以选择最清晰的配色, 避免模糊的配色。()

14.3 控制器设计随堂测验

1、在控制器的操作中,如果能合理地使用脚,就可以减轻手的负担,且如果需要较大操纵力,需要提供相当的速度时,多采用脚踏板,脚踏板的形式分为( )。
A、直动式
B、摆动式
C、回转式
D、悬空式

2、控制杆的操纵角度以30°为宜, 一般不超过90°。()

14.4 控制显示组合设计随堂测验

1、在控制—显示界面中, 人们对于控制器的调节有两种形式, 即粗调和精调()

第14章单元测验

1、报警装置主要可分为( )。
A、蜂鸣器
B、铃
C、角笛和汽笛
D、警报器

2、脚踏板的形式可分为( )。
A、直动式
B、曲动式
C、摆动式
D、回转式

3、编码方式主要有( )。
A、形状与位置
B、大小
C、颜色
D、标记

4、由于手的动作精确、灵活,因此,控制器的操纵大多由手来完成,常用的手动控制器有( )。
A、按钮
B、旋钮
C、扳动开关
D、控制杆

5、控制与显示在空间上相合,可减少发生操作错误的次数,缩短操作时间,对提高操作质量有明显效果。( )

6、当操纵力较小时,且不需要连续控制,宜选择脚踏钮,如需要较大操纵力,要求提供相当的速度时,多使用脚踏板。( )

7、控制器应不应有操作阻力( )

第14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人机界面? 人机界面设计的内容与依据是什么?

2、言语显示器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3、什么是控制—显示相合性? 它有何重要意义。

第15章 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15.1 事故及其危害随堂测验

1、危险是可能导致事故的状态, 或事故的前提条件, 或发生事故的必要条件。()

2、事故是指人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 突然发生的、 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久 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15.2 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评价随堂测验

1、事故树的编制方法一般分为三类, 即人工编制、计算机辅助编制和人工计算机辅助编制。()

15.3 事故产生的原因随堂测验

1、可靠性安全评价法,它是以物质系数为基础, 采取综合评价的危险度分级方法()

第15章单元测验

1、以下属于事故产生的原因有()。
A、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B、设备缺乏防护装置
C、现场照度不足
D、企业领导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2、以下是常见的伤亡事故发生预测方法的有()。
A、回归预测法
B、指数平滑法
C、灰色系统预测法
D、卡尔曼滤波器预测法

3、海因里希提出的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无物的不安全状态有()。
A、不正确的态度
B、技术知识不足
C、身体不适
D、工作环境不良

4、事故的特性有()。
A、因果性
B、偶然性和必然性
C、潜在性
D、预测性

5、人因失误按工作阶段分类可分为()。
A、设计失误
B、操作失误
C、检查或监测差错
D、制造失误

6、作业环境好坏对人因失误的发生率也有密切影响。()

7、分析事故产生原因的4M法,即从人、设备、环境与媒介、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8、安全评价有以下四个基本原理: 相关性原理、 类推原理、 惯性原理、 量变到质变原理()

9、人工编制事故树的常用方法是推理法()

10、人因失误产生的原因有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人的作业姿势和动作方面、社会和工作环境方面、作业能力方面、设施和信息方面的原因。

第15章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安全、 事故、 系统安全分析。

2、简述系统安全分析的基本内容。

3、安全评价的目的、 意义及其基本原理分别是什么?

拓展教学内容

16.1 感性工学随堂测验

1、感性测量方法包括一下哪些?
A、主观测量法
B、生理测量法
C、眼动指标测量法
D、脑电指标测量法

2、感性工学前向式推理是指以消费者偏好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建模。

16.2 可用性随堂测验

1、可用性包含以下哪几个内容?
A、交互效率
B、交互过程的有效性
C、用户满意度
D、交互满意度

2、可用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可用性关注特定用户在特定情景下满足特定目的这一个过程,是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用户、环境情况灵活变化的

拓展教学单元测验

1、与传统的人机工程学相比,感性工学的研究更加关注产品的()
A、实用性设计
B、功能性设计
C、感觉特性设计
D、质量特性设计

2、由美国学者C.E.奥斯古德于1957年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由概念和若干量尺构成。概念可以是语言符号,也包括像图形,色彩、声音等有感情意义的知觉符号,这种方法是()
A、意象尺度法
B、语义差异法
C、生理测量法
D、眼动指标测量法

3、产品代表图片的收集和选取过程中,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图片质量好
B、图片包含产品大部分特性
C、应当去除相似图片
D、没有要求

4、可用性组成中的交互过程有效性的研究内容不包括以下哪点()
A、适用性
B、耐用性
C、外观吸引性
D、易记性

5、感性工学建模及优化方法包括()等
A、神经网络
B、结构方程
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D、遗传算法

6、感性工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有()
A、主成分分析
B、因子分析
C、多维尺度
D、聚类分析

7、常用的可用性测试和评估的方法包括()
A、用户模型法
B、用户调查法
C、用户测试法
D、专家测试法

8、传统的人机工程学所关注焦点是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总是集中在如何使消费类产品(如汽车)的造型与结构“易于人们使用”,符合人的生理特征,却很少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与感情进行考虑

9、后向式推理,这是一种以消费者偏好为基础来观察分析偏好的方法

10、在顾客偏好模型的构建过程中,不需要考虑顾客感觉偏好与产品感觉特性评价因子关系

11、可用性既是评估用户界面和产品是否易用的质量参数,也是在设计过程中提升产品综合质量的方法

12、Nielson认为可用性包含易学性、交互效率、易记性、用户满意度和出错频率及其严重性这五个要素

拓展教学复习思考题

1、感性工学的目标是什么

2、简述感性工学的研究步骤

3、企业的产品设计中,产品的可用性需要包含哪些要素?

4、启发式评估法的含义是什么?优缺点有哪些?

实验一:照明环境测定与分析实验

实验考查随堂测验

1、使用光电照度计测量房间照度时,各测量点距地面高度应为85cm。

2、求材料的反射率过程中,将受光器面向所测面、背向光源测得的照度为暗照度。

3、照度均匀的标志是:场内最大、最小照度分别与平均照度之差小于等于平均照度的1/3。

实验二:噪声环境测定与分析实验

实验考查随堂测验

1、将声源发出的声音( )按照频率顺序展开,使其成为频率的函数,并考察变化规律,称为频谱分析
A、强度
B、音色
C、大小
D、音调高低

2、噪声就是普通的声音,无需关注与测量

3、根据频谱测量实验获得的数据可绘制出该声源的频谱图,以找出导致该声源声压级高的对应频率,用于后期的噪声防控。

4、如何防治、降低噪声是人因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实验三:劳动强度测定与评价实验

实验考查随堂测验

1、本次实验中,作业者在恢复期测定过程中需要多长时间。
A、2分钟
B、3分钟
C、4分钟
D、5分钟以上

2、本次实验中,RCD-211型肺功能测定仪用来测量以下哪几种气体的量。
A、O2
B、N2
C、H2O
D、CO2

3、作业者在作业期的氧耗量明显增加。

4、实验结果是运用RMR值来确定劳动强度等级。

实验四:反应时测定实验

实验考查随堂测验

1、下面属于反应时的影响因素有
A、刺激强度
B、刺激的持续时间
C、被试年龄
D、被试的准备状态

2、反应时间与刺激复杂程度有关,刺激越复杂,反应时间越长。

3、反应时的测量值是从刺激开始到反应结束之间的时间长短,它比真正要测量的反应时长。

实验五:注意力测定实验

实验考查随堂测验

1、以下各式中,Q的正确表达形式为
A、√S2/S1×F2/F1
B、√S2/S1×F1/F2
C、√F2/F1×S2/S1
D、√S2/S1×F2/F1

2、以下不能提高Q值的方式为
A、增加S2
B、增加F2
C、增加S1
D、增加F1

3、注意力集中能力测试仪可以作为视觉—动觉协调能力的测试仪器。

4、注意分配量Q为0.6时无注意分配值。

5、注意分配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一定的活动或对象的能力。

实验六:动作捕捉系统实验

实验考查随堂测验

1、以下哪个不是FAB实时无线动作捕捉及力学评估系统的传感器绑定部位( )
A、颈部
B、小腿
C、大腿
D、头部

2、以下哪个指标是FAB实时无线动作捕捉及力学评估系统可以进行测量的指标
A、角加速度
B、空间角度
C、力臂
D、扭矩

3、动作捕捉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
A、动画制作
B、步态分析
C、生物力学
D、人因工程

4、FAB实时无线动作捕捉及力学评估系统可以将足底压力和运动学参数同步记录()

5、FAB实时无线动作捕捉及力学评估系统是利用光学的反射原理,对人体各个部位的角度进行追踪和测量()

实验七:坐姿压力测试实验

实验考查随堂测验

1、以下哪些指标可以用来反映座椅舒适度( )
A、身高
B、体重
C、平均峰值压力
D、性别

2、Tekscan系统可以用下列哪种方式显示压力分布情况( )
A、一维图形
B、二维图形
C、三维图形
D、四维图形

3、以下哪个是影响表面压力分布的因素( )
A、性别
B、身高
C、体重
D、年龄

4、坐姿作业下,平均接触面积越小,说明此时被试的感觉越舒适。

5、Tekscan压力测试系统只能用来测量坐垫压力,并不能测量靠垫或其他压力。

6、平均接触面积、平均峰值压力等都可以用来反映人体舒适度。

实验八:眼动实验

实践考查随堂测验

1、以下指标中,哪些是眼动指标( )
A、注视时间
B、眼跳速度
C、瞳孔直径
D、频闪融合阈限值

2、SMI RED500眼动仪时通过近红外光源的反射图像来定位视线位置的。

3、眼动技术仅能用于网页的优化,无法用于人机交互、可用性评价、广告布局设计等。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客观题试卷

1、操作顺序图表示何种作业顺序组成( )
A、信息-决策-动作
B、规划-决策-作业
C、逻辑-信息-决策
D、信息-逻辑-动作

2、WBGT指标用下列因素来评价微气候条件( )。
A、干球温度
B、湿球温度
C、气流速度
D、干球、湿球和黑球的加权平均温标

3、在视觉功能正常条件下,白光照射物体后,人的色彩感觉决定于下列因素( )。
A、照射光波长
B、物体表面反射光波长
C、自然光波长
D、是否为发光体

4、响度级的单位是( )。
A、分贝
B、分贝(A)
C、方
D、宋

5、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第( )%、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A、50
B、60
C、70
D、55

6、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 )。
A、人和机器设备
B、人、机器和环境
C、人、机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D、人与广义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7、设计能实现最佳的信息交流系统,至少要遵守下面五个原则,时间顺序原则、( )、使用频率原则、重要性原则、运动方向性原则。
A、布局的美观性原则
B、紧凑性原则
C、交互性原则
D、功能顺序原则

8、与传统的人机工程学相比,感性工学的研究更加关注产品的( )。
A、实用性设计
B、功能性设计
C、感觉特性设计
D、质量特性设计

9、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 )。
A、矢状面
B、冠状面
C、水平面
D、眼耳平面

10、正常空气中CO2的含量是( )。
A、0.1%
B、0.03%
C、0.07%
D、4.38%

11、等效连续声级是一定时间内声级的算术平均值。( )

12、静态作业的能量消耗不会超过氧上限,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迅速降到安静状态时的耗氧水平。( )

13、色彩之间的区别主要以色调对比为主。( )。

14、RMR和劳动强度指数Ⅰ主要反应体力劳动强度。( )。

15、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将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

16、综合温标WBGT能评价环境微气候条件,但有效温度是最简单和最适当的方法。( )

17、由于人们对空气干湿程度的感受与空气中水汽的绝对数量直接相关,所以采用湿度来判断空气的干湿程度。( )

18、耳塞和耳罩可以降低人耳对噪声的感觉,而有利于听清楚对方的谈话内容。 ( )。

19、一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 )。

20、工作间亮度分布比较均匀 , 将使人感到愉快 , 动作活跃,因此,工作间的亮度越均匀越好 。( )

期末考试主观题试卷

1、名词解释:劳动强度

2、名词解释:人机系统

3、名词解释:人为失误

4、名词解释:作业空间

5、名词解释:反应时

6、简答:如何控制噪声传播?

7、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8、简答:降低工作疲劳的途径?

9、简答: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10、简答:显示器及控制器布置原则?

11、应用题:为什么警车、救护车的车灯,均采用较亮的周期变化的灯光,并伴有周期变化的高频报警声?

12、应用题:某小型零件装配线上坐姿工作的工作台为类似于办公桌的矩形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为输送待装件的输送带。工作台上有多种零件及工具沿工作台长度方向一字排开。试分析此工作地布置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13、计算题:已知北京某化工车间内余热量80000kJ/h,余湿量100kg/h,同时散发出H2SO4气体44mg/s,送风为未经处理的室外空气。北京地区夏季通风计算温度为30oC,车间外含湿量为16.6g/kg;车间内空气温度为33oC,含湿量为22.4g/kg。30oC时空气容量为1.165kg/m,车间内H2SO4的最高容许浓度为2mg/m,车间外不含H2SO4。求全面通风换气量?

学习通人因工程学_3

人因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技术系统相互关系的学科,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学习通人因工程学_3则是在前两个版本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人因工程学理论和实践应用的课程。

课程内容简介

学习通人因工程学_3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 人类工效学概述
  • 人机界面设计
  • 任务分析与工作设计
  • 人体测量学与工作场所设计
  • 人类可靠性分析
  • 人因工程学评估方法
  • 高可靠组织和安全管理

课程收获

学习通人因工程学_3课程的学习让我收获了很多:

  1. 深入了解人因工程学理论知识,掌握了人类机器交互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为之后的实践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学习了任务分析和工作设计,了解了如何对工作进行分解和描述,对于优化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3. 学习了人体测量学和工作场所设计,掌握了如何将人体工学原理应用于工作场所的设计,构建符合人体工学要求的工作环境。
  4. 学习了人类可靠性分析和人因工程学评估方法,了解了如何对工作流程和系统进行评估,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指导。
  5. 学习了高可靠组织和安全管理,了解了如何通过组织文化、人员培训、安全意识等方面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组织高可靠运营。

课程实践

学习通人因工程学_3课程的实践环节非常丰富,包括实验、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形式。

其中,实验环节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我们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深入探讨了不同操作模式对于人员工作效率和错误率的影响,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人因工程学的重要性。

此外,课程中的案例分析和讨论也非常生动有趣,让我了解到不同领域的人因工程学应用案例,增强了我的实践能力。

总结

学习通人因工程学_3课程的学习为我未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机交互的本质,掌握了如何通过设计和评估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我也意识到了人因工程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将来我也会在自己的工作中积极应用所学知识,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大学人因工程学

工程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现代社会有着广泛的应用。中国大学中,工程学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工程学的发展历程

工程学起源于人类最早的建筑活动。在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建筑工程等都是工程学的范畴。但是,直到现代,工程学才真正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初,工程学的发展开始快速起步。工程学分支众多,包括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等。中国大学在此时期开始建立了工程学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程学教育体系。

中国大学工程学的特点

中国大学的工程学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中国大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工程学教育中,理论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大学注重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次,中国大学工程学教育注重国际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工程学的发展也要与国际接轨。中国大学通过国际化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了解国际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

工程学的应用领域

工程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工程学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中国,工程学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中国在国际工程领域逐渐崭露头角。

工程学教育的未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学的未来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中国大学的工程学教育也要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工程师。

未来的工程学教育应该注重创新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应该注重国际化,使学生能够适应全球化的环境。

结语

中国大学工程学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工程学教育的未来,我们有信心通过不断努力,培养更多的优秀工程师,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