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大学物理_25期末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分类: 证券问答发布于:2024-06-02 13:46:56ė61975次浏览684条评论

中国大学大学物理_25期末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部分 机械振动

第一节 简谐振动随堂测验

1、中国作业把单摆摆球从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拉开,大学大学答案答案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q ,物理然后由静止放手任其振动,期末从放手时开始计时.若用余弦函数表示其运动方程,慕课则该单摆振动的课后初相为
A、p
B、中国作业p/2
C、大学大学答案答案0
D、物理q

2、期末一劲度系数为k的慕课轻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课后物体,系统的中国作业振动周期为T1.若将此弹簧截去一半的长度,下端挂一质量为1/2m的大学大学答案答案物体,则系统振动周期T2等于
A、物理2 T1
B、T1
C、T1 /2
D、T1 /4

第二节 简谐振动的能量随堂测验

1、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总能量为E1,如果简谐振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质量增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E2变为
A、E1/4
B、E1/2
C、2E1
D、4 E1

2、当质点以频率n 作简谐振动时,它的动能的变化频率为
A、4 n
B、2 n
C、n
D、1/2n

第三节 同方向简谐振动的合成随堂测验

1、图中所画的是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若这两个简谐振动可叠加,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为
A、
B、
C、
D、0

机械振动单元测验

1、一质点沿x轴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从t = 0时刻起,到质点位置在x = -2 cm处,且向x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A、1/2 s
B、1/6 s
C、1/4 s
D、1/3 s

2、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在t = T/4(T为周期)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
A、
B、
C、
D、

3、两个同周期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x1的相位比x2的相位
A、落后p/2
B、超前p/2
C、落后p
D、超前p

4、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已知振动频率为f,则振动动能的变化频率是

5、一物体同时参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简谐振动:,,合成振动的振幅为_________m。

机械振动单元测试2020年5月31日

1、一质点沿x轴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从t = 0时刻起,到质点位置在x = -2 cm处,且向x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A、1/2 s
B、1/6 s
C、1/4 s
D、1/4 s

2、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在t = T/4(T为周期)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
A、
B、
C、
D、

3、两个同周期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x1的相位比x2的相位
A、落后p/2
B、超前p/2
C、落后p
D、超前p

4、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已知振动频率为f,则振动动能的变化频率是

5、一物体同时参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简谐振动:,,合成振动的振幅为_________m。

第二部分 机械波

第一节 平面间谐波的波函数随堂测验

1、机械波的表达式为y = 0.03cos6p(t + 0.01x ) (SI) ,则
A、其振幅为3 m
B、其周期为1/3s
C、其波速为10 m/s
D、波沿x轴正向传播

2、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a、b为正值常量),则
A、波的频率为a
B、波的传播速度为b/a
C、波长为
D、波的周期为

第二节 波的能量 能流随堂测验

1、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
A、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2、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最大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
A、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
B、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
C、它从相邻的一段媒质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加
D、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媒质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第三节 波的叠加与干涉随堂测验

1、如图所示,两列波长为l 的相干波在P点相遇.波在S1点振动的初相是f 1,S1到P点的距离是r1;波在S2点的初相是f 2,S2到P点的距离是r2,以k代表零或正、负整数,则P点是干涉极大的条件为:
A、
B、
C、
D、

第四节 驻波的形成与特点随堂测验

1、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C、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第五节 弦线上的驻波模式随堂测验

1、设入射波的表达式为 .波在x = 0处发生反射,反射点为固定端,则形成的驻波表达式为
A、
B、
C、
D、

第六节 多普勒效应 冲击波随堂测验

1、一机车汽笛频率为750 Hz,机车以时速90公里远离静止的观察者.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是(设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A、810 Hz
B、699 Hz
C、805 Hz
D、695 Hz

2、一辆汽车以25 m/s的速度远离一辆静止的正在鸣笛的机车.机车汽笛的频率为600 Hz,汽车中的乘客听到机车鸣笛声音的频率是(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30 m/s)
A、550 Hz
B、558 Hz
C、645 Hz
D、649 Hz

机械波单元测试

1、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式中A、B、C为正值常量,则
A、角频率为2p /B.
B、波速为C.
C、周期为1/B.
D、波长为 2p /C.

2、频率为 100 Hz,传播速度为300 m/s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距离小于波长的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则此两点相距
A、2.86 m.
B、2.19 m.
C、0.5 m.
D、0.25 m.

3、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
A、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
B、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
C、它从相邻的一段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大.
D、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4、如图所示,两列波长为l 的相干波在P点相遇.波在S1点振动的初相是f 1,S1到P点的距离是r1;波在S2点的初相是f 2,S2到P点的距离是r2,以k代表零或正、负整数,则P点是干涉极大的条件为:
A、
B、
C、
D、

5、一辆机车以30 m/s的速度驶近一位静止的观察者,如果机车的汽笛的频率为550 Hz,此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是(空气中声速为330 m/s)
A、605 Hz.
B、600 Hz.
C、504 Hz.
D、500 Hz.

6、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C、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7、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式中A、D、E为正值常量,则在传播方向上相距为a的两点的相位差为______________.

8、在同一媒质中两列频率相同的平面简谐波的强度之比I1 / I2 = 16,则这两列波的振幅之比是A1 / A2 =

9、两相干波源S1和S2的振动方程分别是和.S1距P点3个波长,S2距P点 4.5个波长.设波传播过程中振幅不变,则两波同时传到P点时的合振幅是________________.

10、一弦上的驻波表达式为 (SI).形成该驻波的两个反向传播的行波的波速为__________________m/s.

第三部分 光学

第一节 光程与光程差随堂测验

1、在真空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 n的透明介质中从 A 沿某路径传播到 B ,若 A、B 两点位相差为3π,则此路径 AB的光程为
A、1.5
B、1.5n
C、3
D、1.5/n

第八节 光的偏振与分类随堂测验

1、太阳光的偏振性,它是种_______

2、按照光的偏振性,将光进行分类,常见的是_____,_____,____三种

第九节 偏振片 马吕斯定律随堂测验

1、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让它垂直通过一偏振片.若以此入射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倍,那么入射光束中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光强比值为
A、1 / 2.
B、1 / 3.
C、1 / 4.
D、1 / 5.

2、使光强为I0的自然光依次垂直通过三块偏振片P1,P2和P3。P1与P2的偏振化方向成45°角,P2与P3的偏振化方向成45°角.则透过三块偏振片的光强I为______________

第十节 反射 折射 双折射的偏振性随堂测验

1、一束光通过方解石晶体产生光的双折射现象,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寻常光(o光)是偏振光,非寻常光(e光)是自然光;
B、非寻常光(e光)是偏振光,寻常光(o光)是自然光;
C、寻常光和非寻常光都是自然光。但寻常光遵循折射定律,非寻常光不遵循。
D、寻常光和非寻常光都是偏振光。但寻常光遵循折射定律 ,非寻常光不遵循。

第二节 杨氏双缝干涉随堂测验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使屏靠近双缝
B、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第三节 薄膜干涉随堂测验

1、一束波长为l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A、l / 4
B、l / (4n)
C、l / 2
D、l / (2n)

第四节 劈尖随堂测验

1、两个直径有微小差别的彼此平行的滚柱之间的距离为L,夹在两块平晶的中间,形成空气劈尖,当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如果两滚柱之间的距离L变大,则在L范围内干涉条纹的
A、数目增加,间距不变
B、数目减少,间距变大
C、数目增加,间距变小
D、数目不变,间距变大

第五节 单缝衍射随堂测验

1、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中,对于给定的入射光,当缝宽度变小时,除中央亮纹的中心位置不变外,各级衍射条纹
A、对应的衍射角变小
B、对应的衍射角变大
C、对应的衍射角也不变
D、光强也不变

第六节 光栅衍射随堂测验

1、一束白光垂直照射在一光栅上,在形成的同一级光栅光谱中,偏离中央明纹最远的是
A、紫光
B、绿光
C、黄光
D、红光

第七节 圆孔衍射随堂测验

1、孔径相同的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比较,前者分辨本领大的原因是:
A、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B、电子衍射的波长比可见光短
C、电子衍射的波长比可见光波长大
D、电子的穿透力强

波动光学测试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使屏靠近双缝
B、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2、折射率为n2、厚度为e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3,已知n1<n2<n3.若用波长为l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的光程差是
A、
B、
C、
D、

3、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l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a=4l 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A、2 个
B、4 个
C、6 个
D、8 个

4、波长l=550 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A、2
B、3
C、4
D、5

5、用白光光源进行双缝实验,若用一个纯红色的滤光片遮盖一条缝,用一个纯蓝色的滤光片遮盖另一条缝,则
A、干涉条纹的宽度将发生改变.
B、产生红光和蓝光的两套彩色干涉条纹.
C、干涉条纹的亮度将发生改变.
D、不产生干涉条纹.

6、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以棱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
A、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
B、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C、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
D、间隔变小,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7、孔径相同的微波望远镜和光学望远镜相比较,前者的分辨本领较小的原因是
A、星体发出的微波能量比可见光能量小.
B、微波更易被大气所吸收.
C、大气对微波的折射率较小.
D、微波波长比可见光波长大.

8、一束白光垂直照射在一光栅上,在形成的同一级光栅光谱中,偏离中央明纹最远的是
A、紫光.
B、绿光.
C、黄光.
D、红光.

9、使光强为I0的自然光依次垂直通过三块偏振片P1,P2和P3。P1与P2的偏振化方向成30°角,P2与P3的偏振化方向成为45°角.则透过三块偏振片的光强I为?
A、3/8
B、3/16
C、3/32
D、1/16

10、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由空气入射到一玻璃表面,反射光是
A、在入射面内振动的完全线偏振光.
B、平行于入射面的振动占优势的部分偏振光
C、垂直于入射面振动的完全线偏振光.
D、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占优势的部分偏振光.

第四部分 狭义相对论

第一节 狭义相对论产生的背景和基本原理随堂测验

1、1. 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 所有惯性系对物理基本规律都是等价的. ② 在真空中,光的速度与光的频率、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 ③ 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意方向的传播速率都相同. 若问其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是 [ ]
A、A. 只有①②是正确的.
B、B. 只有①③是正确的.
C、C. 只有②③是正确的.
D、D. 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2、牛顿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______________。

3、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____________原理和_______________原理.

第二节 洛伦兹变换随堂测验

1、一飞船的固有长度为L,相对于地面以速度v作匀速直线运动,从飞船的后端向飞船中的前端的一个靶子发射一颗相对于飞船的速度为u的子弹.在飞船上测得子弹从射出到击中靶的时间间隔为
A、L/(v-u)
B、L/(v+u)
C、L/u
D、L/v

2、设S’系以速率v=0.6c相对于S系沿xx’轴运动,且在t=t’=0,x=x’=0。(1)若有一事件,在S系中发生于t=2.0×10-7s,x=50m处,则该事件在S’系中发生地点为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相对论时空观—同时的相对性随堂测验

1、关于下述两个问题: ①对某观察者来说,发生在某惯性系中同一地点、同一时刻的两个事件,对于相对该惯性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其它惯性系中的观察者来说,它们是否同时发生? ②在某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它们在其它惯性系中是否同时发生? 问题的正确答案是:
A、①同时,②不同时.
B、①不同时,②同时.
C、①同时,②同时.
D、①不同时,②不同时.

2、一列火车以速度匀速行驶,车头、车尾各有一盏灯,某时刻路基上的人看见两灯同时亮了,那么从车厢顶上看见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 相对论时空观—动钟变慢动尺收缩随堂测验

1、边长为a的正方形薄板静止于惯性系K的Oxy平面内,且两边分别与x,y轴平行.今有惯性系K'以 0.8c(c为真空中光速)的速度相对于K系沿x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从K'系测得薄板的面积为
A、
B、
C、
D、

2、p+介子是不稳定的粒子,在它自己的参照系中测得平均寿命是2.6×10-8 s,如果它相对于实验室以0.6c (c为真空中光速)的速率运动,那么实验室坐标系中测得的p+介子的寿命是__________s。

第五节 相对论的质量动量与能量随堂测验

1、质子在加速器中被加速,当其动能为静止能量的4倍时,其质量为静止质量的
A、4倍
B、5倍
C、6倍
D、8倍

2、在速度v =___________时粒子的动量等于非相对论动量的3倍;

第五部分 量子力学

第一节 黑体辐射随堂测验

1、所谓黑体,是指这样的一种物体:
A、不能反射任何可见光的物体
B、不能反射任何电磁辐射的物体
C、颜色是纯黑的物体
D、能够全部吸收外来的任何电磁辐射的物体

2、普朗克的量子假说是为解释
A、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而提出来的
B、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而提出来的
C、原子光谱的规律性而提出来的
D、X射线散射的实验规律而提出来的

第二节 光电效应上随堂测验

1、光电效应实验中,已知照射光的频率大于红限频率,若保持照射光的强度不变而增大其频率,则饱和光电流如何变化: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

第三节 光电效应下随堂测验

1、用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某一种金属时,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E1;用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另一种金属时,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E2,如果E1>E2,,那么:
A、一定大于
B、一定小于
C、一定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在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
A、强度成线性关系
B、频率成反比关系
C、强度成反比关系
D、频率成线性关系

第四节 康普顿效应随堂测验

1、在康普顿效应实验中,要获得明显的实验现象,所用的光源一般是:
A、可见光
B、紫外光
C、X射线
D、红外光

2、在康普顿效应实验中,根据光子理论,单个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是:
A、完全弹性碰撞
B、完全非弹性碰撞
C、动量不守恒
D、能量不守恒

第五节 德布罗意波 微观粒子的波动性随堂测验

1、由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可知:
A、波是基本的,粒子是分布在某一空间区域内的波构成的
B、每个粒子就是经典概念下的波动
C、粒子是基本的,波是在粒子所组成的媒质中产生的
D、粒子所具有的波动性是与其统计性相联系的概率波

2、如果两种不同质量的粒子,其德布罗意波长相同,则这两种粒子的:
A、动量相同
B、能量相同
C、速度相同
D、动能相同

3、证实德布罗意波存在的关键性实验是:
A、卢瑟福实验
B、施特恩-盖拉赫实验
C、戴维孙-革末实验
D、康普顿实验

4、按照德布罗意公式:
A、一个粒子的能量越大,对应的波的频率越小
B、一个粒子的能量越小,对应的波的频率越大
C、一个粒子的动量越大,对应的波的波长越小
D、一个粒子的动量越大,对应的波的波长越大

第六节 不确定关系随堂测验

1、不确定关系式表示在x方向上:
A、粒子位置不能准确确定
B、粒子动量不能准确确定
C、粒子位置和动量都不能准确确定
D、粒子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准确确定

第七节 波函数以及薛定谔方程随堂测验

1、将波函数在空间各点的振幅同时增大D倍,则粒子在空间的分布概率将:
A、增大为D的平方倍
B、增大为2D倍
C、增大D倍
D、不变

第八节 一维势阱和势垒问题随堂测验

1、决定微观粒子空间分布状态的函数称为波函数,该函数可由什么方程来确定?
A、光电效应方程
B、德布罗意方程
C、薛定谔方程
D、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第九节 激光随堂测验

1、激光全息照相技术主要是利用激光的哪一种优良特性?
A、亮度高
B、方向性好
C、相干性好
D、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2、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
A、氦氖激光器
B、二氧化碳激光器
C、钕玻璃激光器
D、红宝石激光器

物理测试



1、回火
A、好
B、内能
C、那你呢
D、男男女女

通达学院补考线上测试

通达大学物理下补考线上测试

1、一质点作周期为T的简谐运动,质点由平衡位置正方向运动到最大位移一半处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
A、T/2
B、T/4
C、T/8
D、T/12

2、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1/4时,其动能为振动总能量的(  )
A、9/16
B、11/16
C、15/16
D、13/16

3、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C、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使屏靠近双缝;
B、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5、一束白光垂直照射在一光栅上,在形成的同一级光栅光谱中,偏离中央明纹最远的是:
A、紫光.
B、绿光.
C、黄光.
D、红光.

6、一束波长为l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A、l / 4
B、l/ (4n)
C、l / 2
D、l / (2n)

7、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透明薄片,放入后,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了
A、2 ( n-1 ) d
B、2nd
C、2 ( n-1 ) d+l / 2
D、nd

8、质子在加速器中被加速,当其动能为静止能量的3倍时,其质量为静止质量的( )倍
A、4
B、5
C、6
D、8

9、机械波的表达式为y = 0.02cos6p(t - 0.01x ) (SI) ,则 [ ]
A、振幅为2 m.
B、周期为 1/3 S
C、波速为10 m/s.
D、波沿x轴负向传播.

10、一简谐振动的表达式为y =Acos(3t+φ ) ,已知 t = 0时的初位移为0.04 m,初速度为0.09 m/s,则振幅A为多少?
A、0.05m
B、0.03m
C、0.06m
D、1m

11、一单缝的宽度为b,以波长为l的单色光垂直照射,设透镜的焦距为f,屏在透镜的焦平面处,央衍射明条纹的宽度为?
A、f/(bl),
B、2fl/(b),
C、2f/(bl)
D、fl/(b)

12、粒子在一维无限深势阱里运动(0<x<a),第一激发态上,在何处出现的概率密度最大
A、0, a
B、1/6a, 3/6a, 5/6a
C、1/2a
D、1/4a, 3/4a

13、一简谐波,振动周期T=1/2 s,波长l = 10 m,振幅A = 0.1 m.当 t = 0时,波源振动的初始相位为0.若坐标原点和波源重合,且波沿Ox轴正方向传播,求此波的表达式
A、y =0.1cos(4πt-πx/5 )
B、y =0.2cos(4πt+πx/5 )
C、y =0.1cos(4πt+πx/5 )
D、y =0.2cos(4πt-πx/5 )

14、以下一些材料的逸出功为 铍 3.9 eV 、 钯 5.0eV 、 铯 1.9 eV 、 钨 4.5 eV 今要制造能在可见光(频率范围为3.9×1014 Hz—7.5×1014 Hz)下工作的光电管,在这些材料中应选
A、钨.
B、钯.
C、铯.
D、铍

15、若一双缝装置的两个缝分别被折射率为n1和n2的两块厚度均为e的透明介质所遮盖,此时由双缝分别到屏上原中央极大所在处的两束光的光程差Δ=?
A、n1e
B、n2e
C、(n1-n2)e
D、(n1+n2)e

16、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式中A、D、E为正值常量,则在传播方向上相距为a的两点的相位差为______________.
A、AE
B、aE
C、aD
D、AD

17、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的单色光分别经过空气和玻璃,则两者走过的光程:_____ __(填相同或者不相同)

18、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l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a=4l 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___ ____个

19、一束光强为I0的自然光,相继通过三个偏振片P1、P2、P3后,出射光的光强为I=I0 / 8.已知P1和P3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若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P2,要使出射光的光强为零,P2最少要转过的角度是 度.

20、自然光以60°的入射角照射到某两介质交界面时,反射光为完全线偏振光,则知折射角为______度

21、自然光投射到叠在一起的两块偏振片上,则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____度 透射光强为入射光强的1/2

22、有一细棒固定在s'系中,它与ox'轴的夹角=60°,如果s'系以速度u沿ox方向相对于s系运动,s系中观察者测得细棒与ox轴的夹角____60° (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23、在某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它们在其它惯性系中_____同时发生(填写“是”,或“不是”)

大学物理测试1

大学物理测试(力学、热学、电磁学部分)

1、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A、(1)(4)正确
B、(2)(3)正确
C、(2))正确
D、(3)(4)正确

2、1. 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 (1)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2)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者所作功的代数和必为零 在上述说法中:
A、(1)、(2)是正确的
B、(2)、(3)是正确的
C、只有(2)是正确的
D、只有(3)是正确的

3、下列四种运动形式中,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A、单摆的运动
B、匀速率圆周运动
C、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
D、抛体运动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B、物体速率不变,所以合力为零
C、速度很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D、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

5、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后回到原处,这一周期内物体:
A、动量守恒,合外力为零
B、动量守恒,合外力不为零
C、动量变化为零,合外力不为零, 合外力的冲量为零
D、动量变化为零,合外力为零

6、一人站在有光滑固定转轴的转动平台上,双臂伸直水平地举起二哑铃,在该人把此二哑铃水平收缩到胸前的过程中,人、哑铃与转动平台组成的系统的:
A、机械能守恒,角动量守恒
B、机械能守恒,角动量不守恒
C、机械能不守恒,角动量守恒
D、机械能不守恒,角动量不守恒

7、有两个力作用在一个有固定转轴的刚体上 (a)这两个力都平行于轴作用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一定是零 (b)这两个力都垂直于轴作用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可能是零 (c)当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也一定是零 (d)当这两个力对轴的合力矩为零时,它们的合力也一定是零 对上述说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a)是正确的
B、只有(a)、(b)正确
C、只有(a)、(b)、(c)正确
D、都正确

8、均匀细棒OA可绕通过其一端O而与棒垂直的水平固定光滑轴转动。今使棒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在棒摆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述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大到小
B、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小到大
C、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大到小
D、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小到大

9、物体A B质量相等,分别由静止开始沿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光滑固定斜面下滑,则物体滑到斜面低端时
A、动量相同
B、动能相同
C、速度相同
D、动量在水平方向的分量相同

1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之后,它的温度升高了,则可以断定:
A、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做了功;
B、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做了正功;
C、该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
D、在此过程中该理想气体系统既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又对外做了正功。

11、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做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等于:
A、1/3
B、1/4
C、2/5
D、2/7

12、理想气体卡诺循环过程的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图中阴影部分)分别为S1和S2,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
A、S1 > S2
B、S1 = S2
C、S1 < S2
D、无法确定

13、关于热功转换和热量传递过程,有下面一些叙述: (1) 功可以完全变为热量,而热量不能完全变为功; (2) 一切热机的效率都只能够小于1; (3) 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4) 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是不可逆的. 以上这些叙述
A、只有(2)、(4)正确
B、只有(2)、(3) 、(4)正确
C、只有(1)、(3) 、(4)正确
D、全部正确

14、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
A、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温度、压强都不同
C、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D、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15、汽缸内盛有一定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一倍时,该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A、都增大一倍
B、都减为原来的一半
C、平均碰撞频率增大一倍而平均自由程减为原来的一半
D、平均碰撞频率减为原来的一半而平均自由程增大一倍

16、关于电场强度定义式E=F/q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E的大小与试验电荷q0的大小成反比
B、在电场中某一点,试验电荷受力F与q0的比值不因q0而变
C、试验电荷受力F的方向就是电场强度E的方向
D、若电场中某点不存在试探电荷q 0,则F=0,从而E=0

17、关于真空中高斯定理的理解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如高斯面上E 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无电荷
B、如高斯面内无电荷,则高斯面上E处处为零
C、如高斯面上E处处不为零,则高斯面内必有电荷
D、如高斯面内有净电荷,则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必不为零

18、有N个电量均为q的点电荷,以两种方式分布在相同半径的圆周上:一种是无规则地分布,另一种是均匀分布.比较这两种情况下,过圆心O并垂直于圆平面的z轴上任一点P(如图所示)的场强与电势,则有
A、场强相等,电势相等
B、场强不等,电势不等
C、场强分量Ez相等,电势相等
D、场强分量Ez相等,电势不等

19、点电荷-q位于圆心O处,A、B、C、D为同一圆周上的四点,如图所示.现将一试验电荷从A点分别移动到B、C、D各点,则
A、从A到B,电场力作功最大
B、从A到C,电场力作功最大
C、从A到D,电场力作功最大
D、从A到各点,电场力作功相等

20、在一个孤立的导体球壳内在偏离球心处放入一点电荷,则在球壳内外将出现感应电荷,其分布将是:
A、内表面均匀,外表面也均匀
B、内表面不均匀,外表面均匀
C、内表面均匀,外表面不均匀
D、内表面不均匀,外表面不均匀

21、在一点电荷q产生的静电场中,一块电介质如图放置,以点电荷所在处为球心作一球形闭合面S,则对此闭合面:
A、高斯定理成立,且可用它求出闭合面上各点的场强
B、高斯定理成立,但不能用它求出闭合面上各点的场强
C、电介质不对称分布,高斯定理不成立
D、使电介质对称分布,高斯定理也不成立

22、真空中有一均匀带电球体和一均匀带电球面,如果它们的半径和所带的电量都相等,则它们的静电能之间的关系是
A、均匀带电球体产生电场的静电能等于均匀带电球面产生电场的静电能.
B、均匀带电球体产生电场的静电能大于均匀带电球面产生电场的静电能.
C、均匀带电球体产生电场的静电能小于均匀带电球面产生电场的静电能.
D、球体内的静电能大于球面内的静电能,球体外的静电能小于球面外的静电能

23、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若用绝缘手柄将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拉大,则极板上的电压U、电场强度的大小E和电场能量W将发生如下变化
A、U增大,E增大,W增大
B、U减小,E减小,W减小
C、U增大,E不变,W增大
D、U增大,E增大,W减小

24、一带正电荷的物体M,靠近一原不带电的金属导体N,N的左端感生出负电荷,右端感生出正电荷.若将N的左端接地,如图所示,则N上的电荷如何变化?
A、N上的负感应电荷被大地电荷中和
B、N上有正感应电荷被大地电荷中和
C、N上的感应电荷分布不变
D、N上不再有感应电荷

25、四条皆垂直于纸面的载流细长直导线,每条中的电流皆为I.这四条导线被纸面截得的断面,如图所示,它们组成了边长为2a的正方形的四个角顶,每条导线中的电流流向亦如图所示.则在图中正方形中心点O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为
A、
B、
C、B=0
D、

26、在圆柱形空间内有一均匀磁场,如图所示,磁感强度以速率dB/dt变化.两根长度相同的导体棒分别如图放置,则在①、②这两个位置导体棒内的感应电动势为
A、E2=E1≠0.
B、E2 >E1
C、E2 < E1
D、E2=E1=0

27、如图所示,电流从a点分两路通过对称的圆环形分路,汇合于b点.若ca、bd都沿环的径向,则在圆环中心O点处的磁感强度
A、方向垂直环形分路所在平面且指向纸内
B、方向垂直环形分路所在平面且指向纸外
C、方向在环形分路所在平面,且指向b
D、方向在环形分路所在平面内,且指向a
E、为零

28、在磁感强度为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的半球面S,S边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与的夹角为a ,则通过半球面S的磁通量(取弯面向外为正)为
A、
B、
C、
D、

29、一铜条置于均匀磁场中,铜条中电子流的方向如图所示.试问下述哪一种情况将会发生
A、在铜条上产生涡流
B、在铜条上a、b两点产生一小电势差,且Ua < Ub.
C、在铜条上a、b两点产生一小电势差,且Ua > Ub
D、电子受到洛伦兹力而减速

30、长直导线载有电流I,且电流减小,一矩形线圈位于导线平面内(如图),则:
A、线圈中无感应电流
B、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
C、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
D、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不确定

31、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面,总电量为Q,设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球内距离球心为r的P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为:
A、E = 0 , V = Q/4pe0R
B、E = 0 , V = Q/4pe0r
C、E = Q/4pe0r2 , V= Q/4pe0r
D、E = Q/4pe0r2 , V= Q/4pe0R

32、在匀强磁场中,有两个平面线圈,其面积A1=2A2,通有电流I1=2I2,它们所受的最大磁力矩之比M1/M2等于
A、1
B、2
C、4
D、1/4

33、用细导线均匀密绕成长为l、半径为a( l >>a)、总匝数为N的螺线管,管内充满相对磁导率为mr的均匀磁介质. 若线圈中载有恒定电流I,则管中任意一点
A、磁场强度大小为 H=NI,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m0mrNI .
B、磁场强度大小为 H=m0NI/l,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m0mrNI/l
C、磁场强度大小为 H=NI/l,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mrNI/l
D、磁场强度大小为 H=NI/l,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m0mrNI/l

34、如图所示,导体棒AB在均匀磁场中绕通过C点的垂直于棒长且沿磁场方向的轴OO¢转动, BC的长度为棒长的1/3. 则:
A、A点比B点电势高.
B、A点与B点电势相等.
C、A点比B点电势低.
D、有稳恒电流从A点流向B点

35、如图所示,两个“无限长”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共轴圆柱面,均匀带电,沿轴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的带电量分别为l1和l2,则在外圆柱面外面、距离轴线为r处的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为:
A、
B、
C、
D、

36、A、B为两导体大平板,面积均为S,平行放置,如图所示.A板带电荷+Q,B板不带电荷,如果使B板接地,则AB间电场强度的大小E为:
A、
B、
C、
D、

37、一转动惯量为J的圆盘绕一固定轴转动,起始角速度为,设它所受的阻力矩与转动角速度成正比,即(k为正的常数),则它的角速度从降至三分之一时所需的时间为:
A、
B、
C、
D、

38、一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细棒,可在水平桌面上绕通过其一端的竖直固定轴转动,已知细棒与桌面的摩擦系数为,求棒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矩的大小
A、
B、
C、
D、

39、在标准状态下,若氧气(视为刚性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VI/V2=1/2,则其内能之比为:
A、3/10
B、1/2
C、5/6
D、5/3

40、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A、B两部分面积相等,则该图表示
A、为最概然速率;
B、为平均速率;
C、为方均根速率;
D、速率大于和小于的分子数各占一半

41、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加速度a与位置坐标x的关系为 (SI)。 如果质点在原点处的速度为零,则质点在x=2.0m位置处的速度v=
A、6.3m/s;
B、11m/s;
C、16m/s;
D、23m/s
E、30m/s。

42、设作用在质量为m=2kg的物体上的力F=6t+3(SI)。如果物体在这一力的作用下, 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0到2s的时间间隔内,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冲量大小
A、11 Ns;
B、18Ns;
C、36Ns;
D、60Ns;
E、90Ns;

43、质量为10 kg的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该质点的速度为 (SI),则在t=1s到t=2s s时间内,合外力对质点所做的功为
A、40 J;
B、80 J;
C、960 J;
D、1200 J;

44、一台工作于温度分别为527oC和27oC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的卡诺热机,每经历一个循环吸热为2000 J, 则对外做功为:
A、1250J
B、1000J
C、500J
D、2000J

45、在麦克斯韦方程组中,反映真空中静电场为有源场这一特性的方程为
A、
B、
C、
D、

学习通大学物理_25

学习通大学物理_25是大学物理课程的第25讲,主要讲解了磁场和电磁感应相关内容。

一、磁场

磁场是指存在于物质周围的一种场,它是由带电粒子运动产生的。磁场的特点是具有方向性和磁性。

磁场的方向由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和电荷符号决定,磁场的磁强度则由带电粒子的运动速度和距离决定。

在磁场中,带电粒子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方向与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都有关系。

二、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是指磁场变化时,会在周围产生电流的现象。

在电磁感应中,磁场的变化可以是由外部磁场的变化、磁场强度的变化或是磁场方向的变化引起的。

电磁感应可以被应用于发电、电动机、电磁炉等领域。

三、安培环路定理

安培环路定理是磁场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磁场和电流的关系。

安培环路定理指出,磁场线的环路积分等于通过环路的电流总和,即∮B·dl=μ0I。

其中,B表示磁场强度,μ0表示真空中的磁导率,I表示通过环路的电流总和。

四、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磁场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动势。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磁通量的变化会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其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磁感应式、变压器等。

五、总结

学习通大学物理_25讲解了磁场和电磁感应相关内容,其中包括磁场的特点、电磁感应的现象、安培环路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知识点。

对于物理学习者来说,熟悉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电磁现象,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中国大学大学物理_25

大学物理是大学科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是现代科学的基础。自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以来,人们对物理学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中国大学的物理学科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

20世纪初的中国大学物理

20世纪初,中国大学物理学科还比较落后,在当时的西方科学中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在清华大学的杨振宁、李政道等一批杰出的物理学家的努力下,中国大学物理开始发生变化,不断接轨国际先进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大学物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物理学家以国家利益为己任,通过各种手段学习与掌握最新的物理知识和技术。在国际上,他们不断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同时也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1955年,中科院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这标志着中国大学物理研究的新时代的开始。此后,中国的大学物理学科不断发展,吸收了许多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国际物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21世纪的中国大学物理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大学物理学科的发展有了新的起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大学物理学科掌握的知识与技术也不断更新。在这个时代,物理学科的研究已经由基础理论向实践应用转化了。

中国的大学物理学科在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例如,在环保领域中,物理学家通过研究新型材料,开发了新型光伏电池,实现了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在生物领域中,物理学家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阐明了许多生命过程的本质,对生物医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大学物理的未来

未来,中国大学物理学科将在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上,加强与国际物理学界的合作,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大学物理学科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