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自动控制理论期末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分类: 高升专习题发布于:2024-06-02 13:23:14ė73294次浏览693条评论

mooc自动控制理论期末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1.6第一章练习题

1、自动作业【单选题】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课后基本控制方式有哪些
A、开环控制
B、理论闭环控制
C、期末复合控制
D、答案答案A,自动作业B,C

2、【单选题】在复域模型中,控制课后我们以( )为基础创建传递函数
A、理论拉式变换
B、期末微分方程
C、答案答案傅氏变换
D、自动作业以上均可

3、控制课后【单选题】延时环节e超星学习通(-at)的理论拉普拉斯变换函数为
A、1
B、期末1/s
C、答案答案1/〖(s+a)〗超星学习通2
D、1/(s+a )

4、【单选题】如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A、(G_2 (G_1+G_3 ))/(1+G_2 H_1+G_1 G_2 H_2 )
B、(G_2 (G_1+G_3 ))/(1+G_2 H_1-G_1 G_2 H_2 )
C、(G_1 (G_2+G_3 ))/(1+G_2 H_1+G_1 G_2 H_2 )
D、((G_1+G_3 ))/(1+G_2 H_1+G_1 G_2 H_2 )

5、【单选题】如下图所示求当N=0是,系统输出对输入的传递函数
A、(G_4 (G_1 G_2+G_2 〖+G〗_3 ))/(1+G_4 (G_2-G_3))
B、(G_4 (G_1 G_2+G_2 〖+G〗_3 ))/(1-G_4 (G_2+G_3))
C、(G_4 (G_1 G_2-G_2 〖+G〗_3 ))/(1+G_4 (G_2+G_3))
D、(G_4 (G_1 G_2+G_2 〖+G〗_3 ))/(1+G_4 (G_2+G_3))

6、【多选题】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我们通常可以归结为三条,他们分别是
A、稳定性
B、快速性
C、准确性
D、可控性

7、【多选题】对于信号流图性质以下正确的是
A、支路相当于乘法器
B、节点表示系统的变量
C、信号在支路上只能沿箭头单向传递
D、对于给定的系统,信号流图不是唯一的

8、【判断题】经典控制理论研究所使用的数学工具主要是状态空间

9、【判断题】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均满足叠加定理

10、【判断题】传递函数描述的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对系统的影响

2.7第二章练习题

1、【单选题】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G(s)=(as+1)/(Ts+1),(1>(T-a)>0),在单位阶跃作用下,上升时间为
A、2.0T
B、2.2T
C、2.4T
D、2.6 T

2、【单选题】在标准的二阶系统中,要使系统具有俩个复数根,则阻尼比a的取值为
A、a<0
B、0<a<1
C、a> 1
D、a=1

3、【单选题】已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K/(s超星学习通2+(1+Ka)s+K), 要使系统具有性能指标:超调量等于20%,峰值时间1s,则参数K和a分别为
A、10.48 0.234
B、11.342 0.325
C、12.023 0.156
D、12.46 0.178

4、【单选题】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G(s)=100/((0.1s+1)(s+5)),在输入信号为r(t)=2t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A、∞
B、0
C、20
D、10

5、【单选题】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0.5s+1))/(s(s+1)(0.5s超星学习通2+s+1)),则系统稳定时K的取值范围为
A、K<10
B、-11.708<K<1.708
C、K>0
D、0<K<1.708

6、【单选题】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1/Ts, 运用动态误差系数法求出在r(t)=t超星学习通2/2,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A、∞
B、1
C、0
D、震荡

7、【多选题】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分为哪两大类
A、动态性能
B、稳定性能
C、稳态性能
D、对系统的可控性能

8、【判断题】动态性能指标通常有,延迟时间,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9、【判断题】运用劳斯稳定判据,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s超星学习通5+3s超星学习通4+12s超星学习通3+24s超星学习通4+32s+48=0该系统为稳定

10、【判断题】已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G(s)=(8(s+2.1))/((s+8)(s+2)(s超星学习通2+s+1)),可以简化为二阶系统

3.4第三章练习题

1、【单选题】已知俩个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则两系统的根轨迹( ),闭环传递函数( )
A、不同 不同
B、相同 不同
C、相同相同

2、【单选题】已知根轨迹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可以判断出系统
A、稳定
B、不稳定
C、在一定范围内稳定

3、【单选题】如题6的图所示,从根轨迹中可以判断出该系统分别有几个极点和零点
A、4 1
B、3 0
C、4 0

4、【单选题】已知单位负反馈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5))/〖s(s+2)〗超星学习通2 ,则根轨迹的分离点是
A、-0.74
B、-6.76
C、-0.74和-6.76
D、无分离点

5、【多选题】在绘制根轨迹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依赖于哪两个条件
A、幅值条件
B、稳定条件
C、相角条件
D、特征根条件

6、【判断题】根轨迹分析法是分析开环系统某一参数从0到无穷变化时,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在s平面的变化

7、【判断题】当参数K确定时,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就确定了,可以在根轨迹上找到K相对应的闭环特征方程的根

8、【判断题】不是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走过的点一定不再根轨迹上

9、【判断题】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闭环特征方程的阶数(闭环极点数)或开环几点数

10、【判断题】零度根轨迹连续且对称于实轴,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实轴上某一区域,若其右边开环实零点,极点数之和为奇数,则该区域必是根轨迹

4.7第四章练习题

1、【单选题】比例环节的相频特性为
A、0
B、-90
C、90
D、180

2、【单选题】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平面原点,其
A、响应速度越快
B、响应速度越慢
C、准确度越高
D、准确度越低

3、【单选题】设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K/S,则其频率特性幅值M(w)=
A、K/w
B、K/w超星学习通2
C、1/w
D、1/w超星学习通2

4、【单选题】设开环系统幅频特性为G(jw)=2/(jw〖(1+jw)〗超星学习通2 ),则其频率特性的奈奎斯特图与负实轴的交点的频率值w为
A、4rad/s
B、3rad/s
C、2rad/s
D、1rad/s

5、【单选题】设开环系统幅频特性为G(jw)=1/(jw(jw+1)(j2w+1)),则其频率特性的奈奎斯特图与负实轴的交点的频率值w为
A、√2/2rad/s
B、√2rad/s
C、2rad/s
D、1rad/s

6、【单选题】某环节传递函数G(s)=(100s+1)/(10s+1) ,则其频率特性的奈奎斯特图终点坐标
A、(0,j0)
B、(1,j0)
C、(10,j0)
D、(1,j1)

7、【单选题】设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为G(jw)=1/jw,当w从0到无穷变化时,坐标平面上的奈奎斯特曲线
A、正虚轴
B、负虚轴
C、正实轴
D、负实轴

8、【单选题】已知系统开环对数幅频曲线如下图所示,则由图可知系统为几型系统
A、0
B、1
C、2
D、3

9、【单选题】某三型系统的奈式图如图所示,则系统
A、稳定
B、不稳定
C、无法确定

10、【判断题】给稳定的系统输入一个正弦信号,则输出的信号仍为正弦

5.3第五章练习题

1、【单选题】PI控制规律指的是
A、比例、微分
B、比例、积分
C、积分、微分
D、比例、积分、微分

2、【单选题】PD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形式是
A、5+1/s
B、5+3s
C、5+1/(4s+1)
D、5+1/3s

3、【单选题】采用串联超前校正时,通常可使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c
A、减少
B、不变
C、增大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少

4、【单选题】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s)=(s+1)/(0.1s+1)则它是一种
A、滞后校正
B、超前校正
C、超前-滞后校正
D、比例校正

5、【单选题】在下列串联矫正的装置中,能够在w_c=1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A、(10s+1)/(s+1)
B、(10s+1)/(0.1s+1)
C、(2s+1)/(0.5s+1)
D、(0.1s+1)/(10s+1)

6、【单选题】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裕度大于0,则下列正确的是
A、不稳定
B、不能根据相角裕度判断稳定性
C、稳定
D、只有当幅值裕度大于1时才稳定

7、【多选题】若系统适当的增加开环零点,则正确的是
A、可改善系统的快速性和平稳性
B、可增加稳定裕度
C、可使根轨迹向s平面的左方弯曲或移动
D、会增加系统的信噪比

8、【判断题】滞后(积分)校正可改善系统稳态特性,减小稳态误差;超前(微分)校正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但不减小其稳压精度。

9、【判断题】在根据伯德图进行矫正时,其中低频段—稳态性能,中频段—动态性能,高频段—抗干扰能力。

10、【判断题】PI环节可以增加系统的型别,消除或减少系统的稳态误差

6.4第六章练习题

1、【单选题】系统的微分方程为c(t)=5+〖r(t)〗超星学习通2+t (d〖r(t)〗超星学习通2)/(dt超星学习通2 ),则系统属于
A、离散系统
B、线性定常系统
C、线性时变系统
D、非线性系统

2、【单选题】已知非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系统的奇点类型为
A、不稳定焦点
B、稳定焦点
C、鞍点

3、【单选题】如图所示,-1/N(A)和G(jw)的图型,该系统是否存在自激振荡
A、不存在
B、存在
C、无法判断

4、【单选题】如图所示非线性系统的-1/N(A)和G(jw)的轨迹图,该系统存在几个自震荡点
A、0
B、1
C、2

5、【单选题】如图所示,现在给出描述函数的相对负倒数特性为-1/(N(A))=-4/(3A超星学习通2 ),当A取何值时系统稳定
A、A<2√2
B、A>2√2
C、系统无法达到稳定

6、【单选题】具有饱和非线性原件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当K为何值时系统达到临界稳定
A、6.5
B、7.5
C、8.5

7、【多选题】以下哪些是典型的非线性特性
A、饱和特性
B、回环特性
C、死区特性
D、继电器

8、【判断题】非线性环节是指输入,输出间的静特性不满足线性关系的环节

9、【判断题】跟线性系统一样,叠加定理也可以适用于非线性系统

10、【判断题】系统的相轨迹能够构成极限环

7.7第七章练习题

1、【单选题】想弄采样定力指出,如果采样器的输入信号e具有有限带宽,并且有直到w的频率分量 则使信号e完美的从采样信号e*恢复过来的采样周期T,满足下列条件
A、T≤2π/2w
B、T≥2π/2w
C、T≤2w

2、【单选题】如下图所示,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A、 (z)
B、
C、
D、

3、【单选题】如下图所示,闭环离散系统的输出C(z)=
A、(GR(z))/(1+GH(z))
B、(G(z)R(z))/(1+GH(z))
C、(GR(z))/(1+G(z)H(z))
D、(G(z)R(z))/(1+G(z)H(z))

4、【单选题】已知离散系统对应的连续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s+1))*(1-e超星学习通(-sT))/s,当T=2时,闭环离散系统稳定时K的取值范围
A、0<K<1.45
B、0<K<2.4
C、0<K<4.36
D、0<K<1

5、【单选题】已知某采样系统闭环特征方程式为D(z)=z超星学习通4-〖1.368z〗超星学习通3+0.4z超星学习通2+0.08z+0.002=0,通过运用朱利稳定判据可知系统
A、不稳定
B、无法判定
C、稳定

6、【单选题】已知离散系统对应的连续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s+1))*(1-e超星学习通(-0.5s))/s,在单位斜坡下该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A、0.992/K
B、0.848/K
C、0.768/K
D、0.632/K

7、【单选题】若采用采样周期T=1s 的采样器对G(s)=2/((s+2)(s+1))进行采样,设计最小拍系统能使其经过几拍就可完全跟踪
A、1拍
B、2拍
C、3拍
D、无法跟踪

8、【单选题】已知开环脉冲传递函数G(z)=(3.68z超星学习通(-1) (1+0.717z超星学习通(-1)))/((1-z超星学习通(-1) )(1-0.368z超星学习通(-1))), 式中T=1s,设计单位阶跃输入时实现无纹波最少拍控制,则控制器为
A、
B、
C、
D、

9、【多选题】离散控制系统与相应的连续系统相比具有如下哪些特点
A、易于修改控制规律
B、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
C、可用一台计算机分时控制多个回路
D、提高系统性能

10、【多选题】目前判断离散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有
A、双线性变化的劳斯稳定判据
B、朱利稳定判据
C、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D、根轨迹判据

学习通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理论是现代控制科学的基础,在自动化、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学习通自动控制理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本文将介绍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课程简介

学习通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一门面向电气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等专业的课程。该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 系统建模
  • 传递函数
  • 稳定性分析
  • 根轨迹法
  • 频率响应法
  • 状态空间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控制系统的建模和分析方法,学习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方法

学习通自动控制理论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建议学生在学习之前复习一下微积分、线性代数和物理等基础知识。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如Matlab等编程语言。

学习该课程时,建议采用以下方法:

  • 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概念和方法
  • 运用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进行练习
  • 通过视频课程辅助理解和学习
  • 参加线上讨论,与其他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和方法
  • 完成作业和实验,并及时向老师请教和反馈

三、学习心得

学习通自动控制理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等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和方法尤为重要。在学习该课程时,我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通过认真的学习和不断的练习,我最终掌握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在学习该课程时,我发现理解概念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花了很多时间来认真阅读教材,并通过视频课程辅助理解和学习。此外,我还积极参加线上讨论,与其他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和方法,从中获得了很多启发和帮助。

在完成作业和实验时,我发现练习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我加深了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还及时向老师请教和反馈,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四、总结

学习通自动控制理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等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和方法尤为重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注重理解概念和方法,认真练习,积极参加讨论,及时向老师请教和反馈,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