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36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秭归野外实践教学期末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57 min read

mooc秭归野外实践教学期末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01 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地质概况

1、秭归作业秭归县与邻近地区关系错误的野外是
A、东与远安县交界
B、实践北临兴山县
C、教学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
D、期末西邻巴东县

2、答案答案对于实习区位于部位,课后下列哪个不正确
A、秭归作业江汉平原
B、野外黄陵背斜之南缘
C、实践扬子地块鄂黔台褶带与四川台向斜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的教学分界过渡地段
D、鄂黔台褶带之黄陵穹窿中

3、期末在秭归,答案答案下列哪个岩组不属崆岭群
A、课后红庙岭岩组
B、秭归作业小以村岩组
C、庙湾岩组
D、古村坪岩组

4、已发现区内最古老的岩石为
A、37
B、35
C、32
D、40

5、实习区南华系主要有几个组地层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实习区震旦系主要有几个组地层
A、2个
B、3个
C、4个
D、1个

7、黄陵岩体周边一套紫红色陆相碎屑沉积物属于下列哪个组
A、莲沱组
B、南沱组
C、陡山沱组
D、灯影组

8、黄陵岩体周边一套灰绿色冰碛岩属于下列哪个组
A、南沱组
B、莲沱组
C、陡山沱组
D、灯影组

9、两白两黑四段地层颜色属于下列哪个组
A、陡山沱组
B、莲沱组
C、南沱组
D、灯影组

10、哪个产状是黄陵岩体的
A、岩基
B、岩枝
C、岩脉
D、岩墙

11、莲沱组为
A、陆相沉积物
B、海相沉积物
C、冰川沉积物
D、火山沉积物

12、南沱组为
A、冰碛物
B、湖积物
C、风积物
D、冲积物

13、下列哪个不是陡山沱组第二段特征
A、夹有锅底灰岩
B、产有瓮安生物群
C、含页岩气
D、含围棋子状硅磷结核

14、盖帽白云岩是下列哪个组段
A、陡一
B、灯一
C、白马沱段
D、石板滩段

15、陡山沱组属
A、海相沉积
B、河相沉积
C、沼泽相沉积
D、湖相沉积

16、夹劣质煤是哪个组
A、灯影组
B、莲沱组
C、陡山沱组
D、南沱组

17、下列哪个组含灰岩
A、灯影组
B、莲沱组
C、陡山沱组
D、南沱组

18、埃迪卡拉生物群产于
A、灯影组
B、陡山沱组
C、莲沱组
D、南沱组

19、下列生物群生成时间顺序(由老至新)正确的是
A、瓮安生物群-埃迪卡拉生物群-小壳动物群
B、埃迪卡拉生物群-瓮安生物群-小壳动物群
C、瓮安生物群-小壳动物群-埃迪卡拉生物群
D、埃迪卡拉生物群-小壳动物群-瓮安生物群

20、下列哪个不是水井沱组特征
A、含厚层灰岩
B、含海绵骨针化石
C、碳质粉砂质泥页岩夹锅底灰岩
D、含页岩气

21、下列哪个不是岩家河组特征
A、薄层-中厚层泥质白云岩夹灰岩
B、薄层-中厚层泥质白云岩
C、白云岩与土黄色灰质泥岩互层
D、夹灰黑色硅质条带

22、泥质条带灰岩属于
A、天河板组
B、水井沱组
C、岩家河组
D、石龙洞组

23、中厚层白云岩见于
A、石龙洞组
B、天河板组
C、覃家庙组
D、水井沱组

24、薄层白云岩见于
A、覃家庙组
B、石龙洞组
C、水井沱组
D、天河板组

25、下列哪个不是娄山关组特征
A、泥质条带灰岩
B、角砾白云岩
C、含叠层石
D、含缝合线

26、下列哪个是南津关组特征
A、厚层状灰黑色含藻屑灰岩
B、角砾白云岩
C、薄层白云岩
D、厚层白云岩

27、.灰色中薄层状生物碎屑灰岩、鲕状灰夹泥岩、页岩是哪个组特征
A、分乡组
B、南津关组
C、大湾组
D、红花园组

28、灰色中-薄层状生物碎屑灰岩是哪个组特征
A、红花园组
B、大湾组
C、分乡组
D、南津关组

29、灰-灰绿色中厚层状泥质灰岩夹灰绿色泥岩、页岩是哪个组特征
A、大湾组
B、分乡组
C、红花园组
D、南津关组

30、下列哪个不是宝塔组特征
A、白云岩
B、白云质灰岩
C、瘤状灰岩
D、震旦角石

31、黑色的页岩夹薄层硅质岩,产有丰富的笔石化石属哪个组
A、五峰组
B、新滩组
C、罗惹坪组
D、纱帽组

32、灰绿色粉砂质泥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往上夹紫红色薄层至中厚层砂岩是哪个组特征
A、纱帽组
B、五峰组
C、罗惹坪组
D、新滩组

33、下列哪个不是黄陵岩体隆升依据
A、莲沱组与岩体的接触关系
B、白垩系与下伏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接触
C、箱状褶皱
D、拆离断层

34、震旦系地层有莲沱组

35、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阶梯的第二阶梯大巴山山系的东端

36、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

37、南华系地层有灯影组

38、实习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

39、新滩组夹灰岩透镜体

40、寒武系、奥陶系及志留系均为海相沉积地层

41、泥盆系为滨海沉积地层

42、莲沱组与黄陵岩体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43、南沱组与陡山沱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44、飞碟石只见于灯影组

45、纱帽组与云台观组为整合接触关系

46、梁山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

47、梁山组与下伏石炭系地层为整合接触关系

48、梁山组含煤

49、栖霞租、茅口组及吴家坪组主要岩性均为灰岩

50、寒武系岩家河组与水井沱组为整合接触关系

51、软舌螺类是第一个带壳生物群,作为 的起点

52、4.54亿年的赫南特阶金钉子位于五峰组的 段。

53、4.72亿年的 金钉子见于大湾组。

54、黄家磴组产鲕状赤铁矿,被称为 式铁矿。

55、栖霞组因含大量生物,敲击后有臭味,又称为栖霞 灰岩。

56、黄陵岩体为一大型 岩体。

57、黄陵庙复式岩体包括:小滩头岩体、青鱼背岩体和 岩体。

58、茅坪复式岩体包括:东岳庙岩体、堰湾岩体、太平溪岩体、中坝岩体和 岩体。

59、本地区变质岩多属 相。

60、古元古代(2150-1850 Ma)经历了陆核对Columbia 聚合裂解过程产生响应。

61、古元古代(2150-1850 Ma)末期 型花岗岩标志着扬子克拉通完成克拉通化。

62、新元古代(1150-930 Ma)洋盆闭合,神农架岛弧与扬子陆核发生拼合,形成新元古代庙湾 及新元古代变沉积岩。

63、度方向断裂构造控制着链子崖地区岩溶作用。

64、志留系纱帽组与泥盆系云台山组之间的构造运动称为 运动。

65、二叠系茅口组与吴家坪组之间的构造运动称为 运动。

02 野簿记录格式

02 野簿记录格式

1、下列哪个不是野簿页面顶部记录内容
A、点位
B、日期
C、天气
D、基站

2、标准的路线记录是
A、从工作起点地名到工作终点地名
B、路线中的主要地名
C、起点地名
D、终点地名

3、任务记录中,下列哪些不是
A、天气情况
B、地层情况
C、构造情况
D、岩石情况

4、记录手图编号的目的
A、方便查资料
B、为了绘制地质图
C、方便清图
D、方便野外使用

5、下列哪个不是参加人员的主要分工
A、探路
B、采样
C、掌图
D、记录

6、定点记录格式内容主要有
A、8项
B、7项
C、6项
D、5项

7、点位可以根据明显地形、地物确定,下列哪个不是
A、公路旁
B、山顶
C、河流拐弯处
D、道路交叉处

8、下列哪个不是点位记录的标准格式
A、282高地NE15°方向
B、南洛凹10°方向,高程175m
C、285高地NE15°方向20m
D、山垭口

9、下列哪个不是露头描述要求的
A、露头的规模
B、露头程度评价
C、露头的好坏
D、露头性质

10、下列哪个不是点义描述的内容
A、路线分界点
B、地层界线点
C、岩性分界点
D、岩性控制点

11、点义平行不整合地质分界点代号表示中界线用
A、黑色虚线
B、红色实线
C、黑色实线
D、黑色波纹线

12、下列哪个不是定点描述内容
A、沉积环境分析
B、各类标本编号及名称
C、各类产状
D、岩性特征

13、下列哪个不是断层定点描述中内容
A、断层的成因分析
B、断层两盘的产状
C、断裂带特征、产状及力学性质
D、断层两盘的岩性

14、下列接触关系叙述哪一个不规范
A、紧密接触
B、断层接触
C、整合接触
D、不整合接触

15、点间描述与点位描述的不同点
A、路线前进方向及距离
B、各类产状特征
C、地层特征
D、岩性特征

16、下列哪些不是路线小结中的工作量
A、地层厚度
B、路线长度
C、地质点数
D、标本数量

17、下列哪个不是野外手图标记与勾绘的内容
A、路线长度
B、地质路线和实测剖面线及剖面代号
C、各种面理产状
D、地质界线

18、下列哪个不是野外手图标记与勾绘的内容
A、素描图及编号
B、地质体填图单位代号
C、地质点及点号
D、各类样品采集点和编号及岩性岩相代号或花纹

19、路线小结必须有工作量、地质认识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20、野外记录中,样品、素描、照片等编号与点号无关

21、记录本内不得记录与野外地质调查无关的内容

22、产状标记法(记录或信手剖面)应注明是什么产状,如层理、断层面、枢纽

23、描述记录中6个不能少

24、信手剖面中必须有图名、方位、比例尺、图形、图例等

25、信手剖面图形中岩性花纹、层线、组线长度可以一致

26、信手剖面图地形线上方内容包括地质点、地物标志、实物(标本、化石)

27、信手剖面图地形线下方内容包括分层线、分组线、岩层产状、地质点

28、信手剖面图一定要在室内绘制

29、野外记录中可以进行各类地质分析(路线小结除外)

30、地质路线用黑色虚线描绘

31、地质材料图上地质点用直径1-2mm的小圆表示

32、地质界线勾绘时需遵循“V形法则”

33、地质体填图单位是指正式填图单位

34、记录本左侧只能画素描图

35、次日的观察记录或工作小结应另起一页

36、信手剖面图绘制要求内容准确, ,图面美观,合乎规范。

37、图例的表达是符号加 。

38、接触关系描述必须有接触关系性质及 。

39、点义中地质界线点的描述可以用文字或 表达。

40、露头性质的表达可以有天然或 。

41、坐标在 上读出。

42、GPS定位有经度、纬度和 。

43、当地质点的位置不是正好处于上述明显的地形、地物附近,则可以采用方位+距离或方位+ 来辅助定点。

44、点义中,整合接触关系用黑色 表示。

45、点义中,角度不整合关系用黑色 表示。

46、记录格式中重点是 。

47、点义中,断层用 实线表示。

03高家溪-花鸡坡-棺材崖路线

03高家溪-花鸡坡-棺材崖路线

1、下列地层单位哪个属于上震旦系
A、灯影组
B、南沱组
C、陡山沱组
D、莲沱组

2、南沱组是属于哪个时代的岩石地层单位
A、南华系
B、震旦系
C、太古界
D、下古生界

3、灯影组与陡山沱组接触关系为
A、整合接触
B、平行不整合接触
C、角度不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4、南沱组岩性为
A、冰碛岩
B、白云岩
C、灰岩
D、锅底灰岩

5、陡山沱组是属于哪个时代的岩石地层单位
A、震旦系
B、南华系
C、新生界
D、太古宇

6、莲沱组与南沱组接触关系为
A、平行不整合接触
B、角度不整合接触
C、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7、锅底灰岩属于哪个时代的岩石地层单位
A、陡山沱组
B、莲沱组
C、灯影组
D、南沱组

8、下列组中哪个有灰岩段
A、灯影组
B、陡山沱组
C、莲沱组
D、南沱组

9、莲沱组的沉积环境是
A、河流相
B、冰川相
C、滨海相
D、湖泊相

10、陡山沱组与南沱组之间接触关系为
A、平行不整合接触
B、整合接触
C、侵入接触
D、角度不整合接触

11、莲沱组与岩体之间接触关系是什么运动形成
A、晋宁运动
B、加里东运动
C、东吴运动
D、海西运动

12、下列那两个组之间形成整合接触关系
A、陡山沱组与灯影组
B、南沱组与陡山沱组
C、莲沱组与南沱组
D、莲沱组与岩体

13、岩石颜色两白夹一黑是哪个组的特征
A、灯影组
B、陡山沱组
C、莲沱组
D、南沱组

14、含有围棋子状硅磷结核是哪个组
A、陡山沱组
B、灯影组
C、莲沱组
D、南沱组

15、下列哪个组被分成黑白相间四段
A、陡山沱组
B、灯影组
C、南沱组
D、莲沱组

16、下列组中哪个含劣质煤
A、陡山沱组
B、南沱组
C、灯影组
D、莲沱组

17、莲沱组与岩体接触关系为
A、角度不整合接触
B、整合接触
C、平行不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18、下列哪个组含有页岩气
A、陡山沱组
B、莲沱组
C、南沱组
D、灯影组

19、瓮安生物群产于哪个组
A、陡山沱组
B、莲沱组
C、南沱组
D、灯影组

20、下列哪个组岩性分选差、磨圆差
A、南沱组
B、莲沱组
C、灯影组
D、陡山沱组

21、埃迪卡拉生物群产于
A、灯影组石板滩段
B、灯影组蛤蟆井段
C、陡山沱组一段
D、陡山沱组二段

22、下列哪个不是岩溶角砾岩的特征
A、中厚层状构造
B、角砾大小不一,分选不好
C、无磨圆
D、胶结物与角砾成分相近

23、下列哪个不是平行不整合特征
A、上下地层化石连续
B、有古风化壳
C、地层缺失
D、上下地层产状一致

24、下列哪个不是现今对飞碟石研究的成果
A、生物作用成因
B、天然气水合物交代成因
C、微气孔充填成因
D、凝聚沉淀成因

25、锅底灰岩成分以灰岩为主

26、莲沱组与岩体之间的接触关系也称为沉积接触关系

27、埃迪卡拉生物群早于瓮安生物群

28、地壳风化作用大量吸收CO2 ,导致大气CO2 降低,从而引起全球变冷

29、南沱组中含磷矿

30、“围棋子”状结核被认为是动物胚胎化石

31、蛤蟆井段软沉积变形表现为卷曲层理

32、灯影组中正断层依据是标志层被错开

33、灯影组与陡山沱组接触关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34、莲沱组与岩体之间接触关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35、陡山沱组属浅海沉积环境

36、盖帽白云岩为厚层状构造

37、南沱组岩性具有巨厚层构造

38、莲沱组沉积物粒径由粗变细,呈韵律层出现,反映水体的动荡升降环境

39、温室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40、陡山沱组第二段具有中厚层状构造

41、著名的埃迪卡拉动物群(5.75-5.41亿年前)被认为和寒武纪出现的动物没有直接亲缘关系

42、在形成于约6亿年前震旦系陡山沱组发现页岩气藏——迄今全球发现的最古老地层中的页岩气藏

43、陡山沱组第一段也称为 白云岩

44、陡山沱组第四段含有 灰岩透镜体。

45、南沱组整体颜色为 色。

46、莲沱组整体颜色为 色。

47、定年分析结果,黄陵岩体与莲沱组相差 亿年

48、南沱组是 事件的见证。

49、碳酸盐沉积后(弱固结或半固结)水体变浅,在陆上暴露、蒸发、干缩而使其原始沉积层发生弯曲、破裂,并向上突起;当沉积物表面发育藻纹层(微生物席)时,由于后者对沉积物起粘结和固着作用,可使碳酸盐沉积在变形过程中形成较大弧度的隆起,形成倒“V”字形变形构造称之为 构造。

50、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即是盐丘构造,它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 构造。

51、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或尚未固结成岩时发生的变形构造称之为 变形。

52、灯影组顶部白云岩常含磷,可成磷块岩矿,称 段。

53、在国际上被称为“ 纪”,在华南称为南华纪。

04周家坳-滚石坳路线

04周家坳-滚石坳路线

1、石板滩段属于哪个组
A、陡山沱组
B、灯影组
C、莲沱组
D、南沱组

2、下列哪个不是石板滩段特征
A、灰色-灰黑色薄层夹中层状灰岩与深灰色-黑灰色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不等厚互层
B、敲击有臭味
C、灰褐色中厚层白云岩
D、含文德带藻化石、动物遗迹化石、疑似水母化石

3、灯影组组与陡山沱组接触关系为
A、平行不整合接触
B、整合接触
C、角度不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4、下列哪个是剪节理特征
A、节理切穿砾石
B、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
C、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
D、多张口,常被充填形成脉体

5、下列哪个不是岩溶作用发生的基本条件
A、孔隙、裂隙发育
B、岩石的可溶性
C、温度与压力
D、含CO2并流动的水

6、灯影组白马沱段地层属
A、滨海沉积环境
B、浅海沉积环境
C、半深海沉积环境
D、深海沉积环境

7、下列哪个不是白马沱段的特征
A、以浅灰色、灰白色薄层状白云岩大量出现为标志
B、下部岩性为灰色-灰白色厚层状-中厚层状细晶白云岩
C、中部主要为灰白色薄层状白云岩
D、上部主要为灰白色厚层块状白云岩

8、岩家河组地层属
A、浅海沉积环境
B、滨海沉积环境
C、深海沉积环境
D、半深海沉积环境

9、岩家河组与灯影组的接触关系为
A、平行不整合接触
B、整合接触
C、角度不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10、下列哪个不是岩家河组特征
A、下部为灰色薄层状泥质白云岩、白云岩与土黄色灰质泥岩互层
B、上部为中厚-薄层状深灰色灰岩、碳质灰岩夹碳质页岩
C、中部中薄层状碳质灰岩中含有磷硅质结核
D、顶部为浅灰色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灰岩

11、下列哪个不是路线上灯影组与严家河组界线处断层依据
A、构造透镜体
B、牵引构造
C、清楚的断层面
D、伴生小褶皱

12、下列安德森模式解释正断层错误的是
A、s1直立
B、s2直立
C、s3水平
D、s2水平

13、下列含页岩气的地层是
A、岩家河组
B、水井沱组
C、灯影组
D、南沱组

14、岩家河组与水井沱组之间接触关系为
A、平行不整合接触
B、整合接触
C、角度不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15、下列哪个不是水井沱组特征
A、黑色、黑灰色薄层含碳质、粉砂质泥岩出现为底界标志
B、下部为黑色碳质页岩/粉砂质页岩,夹硅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透镜体(锅底灰岩)
C、上部岩性为黑色、灰黑色薄-中层状泥岩,夹薄层状泥灰岩、钙质页岩
D、中部为黑灰、灰黄色碳质页岩、粉砂质页岩,夹薄-中厚层灰岩

16、下列哪个不是小壳动物群特征
A、个体微小
B、震旦纪末期出现
C、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群
D、奥陶纪大量繁殖

17、三叶虫首先出现的地层是
A、水井沱组
B、岩家河组
C、灯影组
D、陡山沱组

18、灯影组出现下列哪个生物群
A、小壳生物群
B、埃迪卡拉生物群
C、瓮安生物群
D、橙江生物群

19、火炬状张节理是两组共轭雁行节理构成,它们不是同一应力场条件下形成

20、软体动物不能保存在碎屑岩中

21、石板滩段是南华-震旦系唯一含灰岩段

22、埃迪卡拉生物群的组成说明它生活于浅-半深海环境

23、牵引构造弧的弯曲方向指向对盘运动方向

24、埃迪卡拉动物群标志着原始的生命形态在经过30亿年的准备之后,其积累的生命能量和无穷的创造力即将喷薄而出

25、水平拉伸和铅直上隆是形成正断层的有利条件

26、逆断层:s1直立

27、岩家河组上部5~250px的土黄色黏土层被认为是古风化壳

28、锅底灰岩主要成分为灰岩

29、海绵骨针是生长在海洋或淡水环境中的一种最简单的多细胞生物即海绵的骨架

30、区域上水井沱组不含磷矿

31、岩家河组含页岩气

32、岩家河组含三叶虫化石

33、埃迪卡拉生物群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密切相关

34、埃迪卡拉动物群最先由斯普里格(R.C.Sprigg)于1947年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埃迪卡拉地区的庞德石英岩(Pound Quartzite)中发现

35、和尚洞附近地貌为岩溶洼地

36、地下水的流动性作用使得处于循环流动状态的地下水可将溶蚀物质迅速带走,使岩溶作用持续发展

37、和尚洞受南北方向的断裂控制

38、站在节理的一侧看对盘的运行方向,对盘向 运行即为右行。

39、雁行式张节理是由 应力形成。

40、张节理与主应力轴σ1 。

41、剪节理与主应力轴σ1成 度关系。

42、右行雁行张节理是 S型张节理。

43、距今6.0~5.4亿年前,一大群软体躯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无壳后生动物)终于发展到高峰,这就是 动物群的出现。

44、喀斯特地区自地表通向地下暗河或溶洞系统的垂直通道称为 。

45、指石灰岩区经溶蚀而形成一定面积的闭塞盆地称为溶蚀 。

46、宽缓的滨海附近环境为 环境。

47、白云岩可以提炼 金属。

48、断裂构造中,弧的弯曲方向指向本盘运动方向,这种现象称为 构造。

49、两条倾向相反的正断层为同期形成,构成了一个正断层组合即 。

50、地堑构造是由两条产状相向的 断层构成。

51、软舌螺类是第一个带壳生物群,作为 的起点。

05地层剖面测制与柱状图绘制

05地层剖面测制与柱状图绘制

1、下列哪个不是实测剖面的目的
A、确定剖面位置
B、确定填图单位
C、确定岩性特征
D、确定地层时代

2、下列哪项内容不是实测剖面要求的
A、弄清岩性,划分层和组
B、确定地层的绝对年龄
C、确定接触关系
D、分析形成环境

3、下列哪项工作不是实测剖面第一步工作
A、查阅资料
B、野外踏勘
C、确定剖面方向
D、选择工作剖面

4、剖面总方向尽量
A、垂直于岩层走向
B、低角度斜交岩层走向
C、不考虑岩层走向
D、与岩层走向平行

5、下列哪个不是剖面的选择要求的
A、化石丰富
B、地层出露齐全
C、构造简单
D、要求有一定的长度

6、下列哪个不是剖面分层要求
A、岩性特征
B、单层厚度
C、化石特征
D、接触关系与沉积间断

7、分层厚度大小主要与……相关
A、岩性厚度
B、地层厚度
C、露头情况
D、成图比例尺

8、对特殊意义的标准层,无论其厚度多大或多小要求
A、按比例尺要求分层
B、按露头分层
C、单独分层
D、综合分层

9、下列哪个是剖面图正确制作流程
A、导线平面图--线路平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
B、线路平面地质图--导线平面图--地质剖面图
C、地质剖面图--导线平面图--线路平面地质图
D、线路平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导线平面图

10、导线下方标有
A、地层产状
B、地层代号
C、标本号
D、地质点号

11、导线上方标有
A、层号
B、地层代号
C、地质点号
D、地名地物

12、地层剖面地形线上方标有
A、层号
B、地层代号
C、产状
D、点号

13、地层剖面地形线下方有
A、地名地物
B、点号
C、标本号
D、产状

14、剖面图图例的顺序
A、整体由海相到陆相,粒度由粗到细
B、整体由陆相到海相,粒度由细到粗
C、整体由海相到陆相,粒度由细到粗
D、整体由陆相到海相,粒度由粗到细

15、导线平面图上分层线必须是
A、直线
B、曲线
C、弧线
D、点线

16、下列哪个不是实测剖面名称所要求的
A、县名
B、实测地名
C、村名
D、年代地层单位及组名

17、根据TanΦ=(L1‘cosB1+L2’cosB2+…)/(L1’sinB1+L2’sinB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L1‘第一根导线长度
B、B1是第一根导线方位角
C、L2’是第二根导线长度
D、Φ是导线总方向

18、下列不是用来确定剖面地形起伏的是
A、视倾角
B、累计视平距
C、视坡角
D、高差

19、下列不是用来确定剖面长度的是
A、累计高差
B、累计视平距
C、视厚度
D、组段厚度

20、下列不是用来绘制柱状图的是
A、分层厚度
B、累计厚度
C、视厚度
D、组段厚度

21、下列哪个不是实测平面图的主要组成部分
A、图名与比例尺
B、导线和地质平面图与地质剖面图
C、图例与责任表
D、地名与地貌

22、下列哪个不是柱状图的主要组成部分
A、图例与导线平面图
B、图名与比例尺
C、责任表
D、岩性柱等地质内容

23、下列哪个不是柱状图中地质内容所包含的主要组成部分
A、年代与岩石地层单位
B、矿产及沉积构造
C、地层代号与岩性柱
D、地层厚度与岩性描述及备注

24、下列哪个不是年代地层单位
A、中统
B、新元古界
C、南华系
D、寒武纪

25、下列哪个不是岩性地层单位
A、大冶群
B、陡山沱组
C、南华系
D、蛤蟆井段

26、地层柱状图中有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两项内容

27、综合柱状图反映了一个地区地层在时空的变化

28、剖面中样品的编号跟点走

29、1-2为第一根导线的编号

30、剖面高程起点,可以从地形图上读出

31、后测手的工作: 导线方位, 坡角, 导线长度

32、各测段首尾之间地面的坡角,以导线前进方向为准,仰角为正,俯角为负

33、地层分层应能与区域地层剖面对比

34、褶皱地段是一个好的实测剖面地段

35、剖面线能拐弯

36、剖面露头覆盖要求小于百分之三十

37、剖面分层厚度大小根据岩性厚度决定

38、对有特殊意义的标准层不论厚度均应单独分层

39、实测剖面同时还需做信手剖面图

40、实测剖面对剖面通视,穿越条件没有要求

41、绘制导线平面图是,导线总方向必须水平放置

42、分层斜平距垂直投影到剖面总方向上的长度称为分层视平距

43、剖面上岩层倾角与视倾角相等

44、线路地质图,地层产状, 标本号, 地质点号标在导线下方

45、柱状图中古生物化石及矿产情况可以写在备注栏中

46、柱状图岩性厚度以一定比例尺按实际厚度画

47、柱状图中地层上新下老

48、柱状图中岩性柱不能省略

49、分层应综合考虑岩石的颜色、 、结构、构造等特征。

50、对分层间的接触关系,应在 上追索,搜集足够的证据。

51、导线方位指前进方向的 。

52、分层斜距是分层在 上的长度。

53、分层斜平距是分层在 上的投影长度。

54、分层视平距是分层斜平距垂直投影到 总方向上的长度。

55、累计高差是各分层 之和。

56、柱状图中地层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用 线表示。

57、地层柱状图中地层接触关系: 平行不整合用 线表示。

58、线路地质平面图中地质点和地质界线 导线。

59、导线总方向的确定有两个方法,一个是 法,一个是计算法。

60、导线长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导线 。

61、斜平距垂直投影到剖面总方向(总导线方向)上的长度称为 。

62、视平距为各分层视平距之和,它代表了在总导线方向上的剖面的总长度。

63、空间立体导线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分布称为 。

64、在 的基础上添加其他要素而构成线路地质平面图。

06长阳白氏桥南—肖家台—白氏坪村南路线

06长阳白氏桥南—肖家台—白氏坪村南路线

1、对A型线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理方向与物质运动方向一致
B、最大主应变轴(X轴)方向平行
C、拉伸线理是A型线理
D、交面线理是A型线理

2、对B型线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鞘褶皱是B型线理
B、褶皱枢纽是B型线理
C、与最大主应变轴(X轴)方向垂直,而平行于中间应变主轴(Y轴)方向
D、线理方向与物质运动方向(a轴)垂直,而平行于中间应变主轴(Y轴)方向

3、以下测量线理产状不正确的是
A、测倾伏角罗盘不一定要铅直水平面
B、将野簿一边与线理延长方向重合,且野簿处于铅直条件
C、将罗盘一侧紧贴野簿,使罗盘圆形水泡居中,北针所指方向即是线理倾伏向
D、将罗盘一侧紧贴野簿顶边,拨动罗盘后旋钮,使条形水准仪水泡居中,在罗盘内半圆刻度盘上读出相应的度数即为倾伏角

4、对区域上天河板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浅海沉积
B、富含古杯类及三叶虫类化石
C、灰褐色泥质石灰岩为主
D、厚度大

5、区域上天河板组与下伏石牌组接触关系为
A、平行不整合接触
B、整合接触
C、角度不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6、下列哪个不是白石桥断层依据
A、1-4m 宽的破碎带
B、大型构造透镜体
C、牵引构造
D、薄层泥质条带灰岩组成的揉皱带

7、白石桥断层由于认为破坏,一些现象看不清,我们现在判断该断层最重要的依据是
A、地层缺失
B、大型构造透镜体
C、牵引构造
D、1-4m 宽的破碎带

8、路线上天河板组地层特征是
A、浅灰色厚层-块状白云岩
B、深灰色薄层状泥质条带灰岩
C、浅灰色、深灰色薄层状泥质条带灰岩夹中层状灰岩
D、浅灰色厚层-块状白云岩夹薄层白云岩

9、长阳路线S型褶皱出现在
A、白石桥背斜的北翼
B、白石桥背斜的南翼
C、白石桥向斜的南翼
D、白石桥向斜的核部

10、长阳路线Z型褶皱出现在
A、白石桥背斜的北翼
B、白石桥背斜的南翼
C、白石桥背斜的核部
D、白石桥向斜的北部

11、下列哪个不是白石桥背斜南翼小型逆断层依据
A、伴生小褶皱
B、标志层被错开
C、断层面明显
D、牵引构造

12、下列对背冲式逆断层定义不对的是
A、两条或以上的高角度冲断层
B、断层面倾角>45度
C、断层面倾向相背
D、中盘上升

13、下列哪个不是白石桥背斜类型
A、直立倾伏褶皱
B、平缓褶皱
C、平行褶皱
D、开阔褶皱

14、下列哪个不是箱状褶皱特征
A、两翼产状平缓
B、转折端较平坦而宽阔
C、有两个枢纽
D、有一对共轭轴面

15、下列哪个不是白石桥北翼正断层断层依据
A、构造透镜体
B、牵引构造
C、伴生褶皱
D、伴生劈理构造

16、下列哪个不是区域上石龙洞组特征
A、中—厚层状白云岩、块状白云岩
B、含蜓类化石
C、浅海沉积环境
D、底与天河板组、顶与覃家庙组皆为整合接触

17、路线上石龙洞组与天河板组接触关系为
A、角度不整合接触
B、平行不整合接触
C、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18、下列哪个不是区域上石龙洞组特征
A、与娄山关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B、以薄层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为主
C、产三叶虫及腕足类化石
D、浅海环境

19、下列哪个不是区域上娄山关组特征
A、为一套灰、浅灰色薄层—块状微—细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角砾状白云岩
B、与南津关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C、蒸发相白云岩
D、局部含燧石团块

20、下列不是粒屑结构的是
A、竹叶状结构
B、鲕粒结构
C、晶粒结构
D、核形石结构

21、下列哪个不是叠层石的生长条件
A、水体较深
B、有蓝藻藻丛的生长发育
C、水底的底流不太强烈增长速度大于它的剥蚀速度
D、有一定数量的细小沉积颗粒供蓝藻的胶鞘粘附与生长过程中应迅速得到固结

22、下列哪个不是缝合线构造特征
A、剖面上呈锯齿状的曲线
B、平面上呈现为参差不平、凹凸不平的面
C、立体上呈下凹与凸起大小不等的柱体
D、大小相差不大

23、下列哪个不是区域上南津关组特征
A、从下至上灰岩-白云岩-灰岩
B、中段夹硅质条带
C、顶底含鲕粒
D、多为厚层状构造

24、下列哪个是梁山向斜褶皱类型
A、紧闭褶皱
B、平缓褶皱
C、开阔褶皱
D、箱状褶皱

25、下列哪个不是区域上分乡组特征
A、灰色薄层石灰岩夹黄绿色页岩
B、含三叶虫化石带
C、与下伏南津关组呈整合接触
D、浅海环境

26、下列哪个不是区域上红花园组特征
A、含鲕粒灰岩
B、深灰色厚层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页岩
C、与下伏分乡组呈整合接触
D、产角石化石

27、下列哪个不是区域上大湾组特征
A、含三个化石带
B、由下而上的岩性有青灰色瘤状石灰岩夹黄绿色页岩
C、产扬子贝化石
D、与下伏红花园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28、顺层剪切是剪切面与层理一致

29、擦痕是B型线理

30、陡坎指向对盘滑动方向为正阶步

31、路线上天河板组为一套浅灰色、深灰色薄层状泥质条带灰岩

32、所谓泥质条带灰岩即是薄层的灰岩和薄层的泥灰岩互层

33、白石桥断层为逆冲断层

34、破向斜是因为向斜的一翼被覆盖

35、寄生褶皱的包络面产状代表枢纽产状

36、长阳路线上寒武系缺失了岩家河组、水井沱组及石牌组等地层

37、不对称褶皱构造是由顺层剪切作用形成

38、白石桥背斜不对称褶皱与逆冲断层不是同一应力场形成

39、由S-M-S型褶皱整体看依然是S型

40、背斜转折端是一个拉张环境

41、白石桥背斜两翼伴生次级褶皱(S-Z)不是同期形成

42、白石桥背斜北翼箱状褶皱与该翼Z型褶皱同期形成

43、箱状褶皱出现表明硬质基底产生了滑脱作用

44、S型和Z型寄生褶皱不一定固定出现背斜的哪一翼

45、寄生褶皱不能用来追踪大褶皱的转折端

46、断层伴生皱褶枢纽与断层面锐夹角指示本盘运动方向

47、内碎屑结构属于粒屑结构

48、叠层石生长于浅海地区

49、叠层石在层序地层中具有示底作用

50、叠层石只发育于碳酸盐中

51、路线中的古岩溶作用构造条件是缝合线构造

52、路线中,分乡组含鲕粒灰岩

53、宜昌地区有三枚金钉子

54、左行顺层剪切滑动,本盘向 滑移。

55、擦痕有时表现一端粗而深,一端细而浅。由粗而深到细而浅端指示 盘的运动方向。

56、用手指顺擦痕轻轻抚摸,感觉比较光滑的方向指示 盘运动方向。

57、构造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构造线倾斜方向为 。

58、构造线与其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为 。

59、构造线所在的构造面与水平面交线所指构造线的倾斜方向为 。

60、构造线与侧伏向的交角为 。

61、阶步分成 类。

62、阶步的眉峰常常稍成弧形转弯。

63、随着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保留在断层上的阶步主要为断层发育晚期形成的 阶步。

64、右行雁行节理常常形成 型张节理。

65、一左一右行雁行节理交叉构成 节理。

66、在两组雁行节理交叉部位是平行张节理,平行张节理与 方向一致。

67、观察S型或Z型褶皱时,要注意从 翼出发,其形态呈S型即是S型褶皱,其形态是Z型即是Z型褶皱。

68、寄生褶皱枢纽产状与主褶皱枢纽产状 。

69、寄生褶皱弯曲方向(外层面剪切方向)指向褶皱的 。

70、箱状褶皱的出现说明发生了 作用。

71、沉积岩中有机械作用参与的一种化学结构称为 结构。

07九畹溪-西陵峡路线

07九畹溪-西陵峡路线

1、区域上覃家庙组与下伏石龙洞组接触关系为
A、整合接触
B、角度不整合接触
C、侵入接触
D、平行不整合接触

2、下列九畹溪褶皱类型不对的是
A、顶厚褶皱
B、平行褶皱
C、平卧褶皱
D、等厚褶皱

3、九畹溪褶皱属
A、浅构造层次
B、深构造层次
C、表构造层次
D、中构造层次

4、下列哪个不能成为滑脱面
A、褶皱轴面
B、断层面
C、岩系界面
D、不整合面

5、下列哪个不能成为滑脱面
A、高密度层
B、高塑性层
C、盖层与基底之间
D、高孔隙层

6、九畹溪滑脱构造属
A、岩系界面或塑性层
B、缝合线构造
C、不整合面
D、上地壳与下地壳之间

7、下列哪个不是路线上宝塔组地层特征
A、滨浅海沉积环境
B、中厚层紫红色或黄色白云质灰岩
C、瘤状灰岩
D、含直角石化石

8、下列哪个不是宝塔组瘤状灰岩的可能成因
A、暴露地表形成龟裂纹
B、开始同生期胶体凝缩作用影响形成初始微裂缝
C、盆内形成异常高压的流体环境
D、富水岩层的灰泥物质向上挤入、充填、改造先期初始裂缝而形成

9、下列哪个不是西陵峡路线宝塔组发育的断层依据
A、构造透镜体
B、正阶步
C、擦痕与生长线理
D、断层界线

10、区域上宝塔组与庙坡组的接触关系为
A、整合接触
B、平行不整合接触
C、角度不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11、下列哪个是五峰组特征
A、下部黑色页岩为主,夹有薄层的硅质岩
B、下部黑色硅质岩为主,夹有薄层的泥岩
C、下部黑色泥灰岩为主夹薄层硅质岩
D、下部黑色泥灰岩为主夹页岩

12、五峰组分成几段
A、2段
B、3段
C、4段
D、5段

13、赫南特阶岩层厚度大约是
A、80cm
B、50cm
C、30cm
D、20cm

14、五峰组与下伏临湘组(宝塔组)接触关系为
A、整合接触
B、平行不整合接触
C、角度不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15、五峰组与上覆龙马溪组接触关系为
A、整合接触
B、平行不整合接触
C、角度不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16、下列哪个是路线上仙女山次级断层中缺失的地层
A、龙马溪组与新滩组
B、龙马溪与罗惹坪组
C、新滩组与罗惹坪组
D、五峰组与龙马溪组

17、下列哪个不是区域上罗惹坪组特征
A、滨海沉积环境
B、下部为黄绿色泥岩夹灰质泥质粉砂岩
C、上部为黄绿色灰质泥岩、泥灰岩夹薄层灰岩
D、产笔石及五房贝化石

18、罗惹坪组与下伏龙马溪组接触关系为
A、整合接触
B、平行不整合接触
C、角度不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19、下列哪个不是区域上新滩组特征
A、产珊瑚类化石
B、黄绿色页岩夹少量薄层粉砂岩
C、与罗惹坪组为整合接触
D、浅海沉积环境

20、九畹溪滑脱构造的形成可能与九曲脑中桥箱状褶皱同期,为黄陵岩体隆起时的响应

21、擦痕是B型线理

22、五峰组属正常浅海沉积环境

23、新滩组与龙马溪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

24、新滩组以黄绿色泥岩为主

25、罗惹坪组中夹灰岩透镜体

26、五峰组笔石页岩段可能为闭塞环境咸化浅海沉积

27、仙女山次级断裂在西陵峡路线上主要依据是负地形

28、九畹溪覃家庙组在陡壁上形成了一个Z型平卧褶皱

29、九畹溪覃家庙组在陡壁上形成一个等厚平卧褶皱

30、板劈理带属中构造层次

31、覃家庙组中的滑脱构造形成主要与其物质组成有关

32、滑脱面的特点是强度相对较低,剪应变较高,因此在受力的时候较为软弱

33、不对称褶皱是剪切作用形成的

34、新滩组与第四系接触关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35、新滩组主要含三叶虫化石

36、发育在新滩组中的小断层根据牵引构造判断为正断层

37、罗惹坪组与新滩组之间沉积环境呈渐变过渡关系

38、发育在宝塔组中的正断层判别依据是构造透镜体

39、发育平行(近等厚)褶皱和脆性断层属 构造层次。

40、岩石圈受到地应力作用时,相邻的小圈层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互相脱离的现象称为 构造。

41、滑脱界面也可称作 断层。

42、根据九畹溪褶皱判断,滑脱方向为 方向。

43、断层阶步判断,正阶步陡坎指向 运动方向。

44、五峰组顶部有约500px厚黑色泥岩(粘土岩)被称为 段。

45、五峰组中产有 和三叶虫化石。

46、牵引构造方向弯曲方向指向 运动方向。

47、段中产丰富化石,称为赫南特动物群。

48、实习区著名的王家湾奥陶系赫南特阶金钉子反映的年龄是 亿年。

49、劈理带之下为深构造层次。

50、九畹溪平卧褶皱形成深度小于 KM。

08链子崖路线

08链子崖路线

1、下列哪个不是新滩滑坡的主导因素
A、人类工程活动
B、滑坡体后缘广家崖危岩逐年崩塌加载
C、地下水的静、动水压力逐渐达到并超过抗滑力
D、崩坡积物不断增厚与连续的降雨渗入

2、下列哪个不是链子崖危岩体形成的主要原因
A、岩石厚度
B、地层结构
C、节理
D、岩溶作用

3、下列哪个不是链子崖危岩体形成的主要原因
A、地层接触关系
B、临空面
C、地下水
D、底部采空

4、下列哪个不是区域上纱帽组特征
A、为灰绿色粉砂质泥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
B、上部以灰绿色砂岩为主,交错层理发育
C、中部以黄绿色泥岩、页岩及灰绿色粉砂岩为主
D、下部以黄绿色页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和砂岩

5、纱帽组与罗惹坪组接触关系是
A、整合接触
B、平行不整合接触
C、角度不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6、纱帽组与云台观组接触关系是
A、平行不整合接触
B、角度不整合接触
C、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7、下列哪个不是云台观组地层特征
A、为一套含砾石英砂岩
B、为一套灰白色中至厚层或块状石英岩状细粒石英砂岩,夹少许灰绿色泥质砂岩
C、区域上有时带紫红或肉红色石英砂岩,时夹薄层粉砂岩或泥岩
D、底部时具底砾岩、含砾砂岩或底粘土岩

8、下列哪个不是区域上云台观组与纱帽组接触关系依据
A、化石演化连续
B、产状一致
C、有底砾岩
D、有古风化壳

9、黄家磴组属
A、滨-浅海沉积环境
B、滨海沉积环境
C、浅海沉积环境
D、浅-半深海沉积环境

10、宁乡式铁矿指的是
A、赤铁矿
B、磁铁矿
C、褐铁矿
D、钛铁矿

11、黄家磴组与云台观组接触关系为
A、整合接触
B、平行不整合接触
C、角度不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12、区域上(层型剖面)栖霞组岩性可分成
A、四层
B、五层
C、两层
D、三层

13、栖霞组与梁山组接触关系为
A、整合接触
B、平行不整合接触
C、角度不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14、栖霞组含
A、蜓化石
B、三叶虫化石
C、菊石化石
D、笔石化石

15、茅口组与栖霞组接触关系为
A、整合接触
B、角度不整合接触
C、平行不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16、茅口组在层型剖面上可分为
A、四层
B、三层
C、两层
D、五层

17、茅口组与吴家坪组之间的构造运动称为
A、东吴运动
B、晋宁运动
C、燕山运动
D、印支运动

18、下列化石哪个能敲定地质年代
A、蜓
B、海百合茎
C、海绵
D、苔藓虫

19、下列哪个不是珊瑚的生长环境
A、滨海
B、0-200m水深
C、大陆架范围
D、浅海

20、下列哪个不是吴家坪组特征
A、下部为深灰色灰岩
B、中部为厚层和块状灰岩及薄层灰岩
C、底部浅黄色碎屑岩
D、上部为暗灰色厚层状及块状灰岩

21、路线上纱帽组为灰绿色粉砂质泥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

22、云台观组岩石不具穿时性

23、黑栖霞白茅口

24、吴家坪组与龙潭组为上下层位关系

25、吴家坪组底部为碎屑岩

26、链子崖危岩体受350°和310°方向断裂构造控制

27、路线上吴家坪组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8、单体珊瑚只能出现在正常浅海环境

29、叶状藻形成藻丘,是良好的石油天然气储存地

30、珊瑚体壁上的每一条环纹代表了一天的分泌物

31、似文采尔珊瑚常出现在茅口组

32、费伯克蜓是二叠纪栖霞组的标准化石

33、海绵生物生活在浅-半深海水域

34、三峡的茅口组与苏南的孤峰组相当

35、只有天青石的集合体称为菊花石

36、栖霞组为灰岩层-硅质岩层-灰岩层

37、泥盆系地层产“三峡石”

38、危岩体临江段陡壁是危岩体变形的构造条件

39、新滩滑体物质来源于后缘及边界陡壁上的砂岩、灰岩等崩塌堆积物

40、新滩滑坡属崩塌加载 滑坡。

41、新滩滑坡的发展经历了缓慢变形-匀速变形- 变形-急剧变形四个阶段。

42、斜坡岩土体依附于内在的或潜在的软弱结构面,在外力作用下,失去原来的平衡状态,产生了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滑动现象称之为 。

43、位于陡崖、陡坡前缘的部分岩土体,突然与母体分离,翻滚跳跃崩坠崖底或塌落在坡脚的过程与现象称为 。

44、云台观组与纱帽组之间的构造运动为 运动。

45、云台观组和纱帽组之间缺失 上统和泥盆系下统地层。

46、宁乡式铁矿产于 组。

47、赤铁矿反映是动荡的水体成因。

48、栖霞灰岩因含大量生物,敲击后有臭味,又称为栖霞 灰岩。

49、梁山组属 交互沉积环境。

50、茅口组相当的中国华北及东北南部 组地层。

51、吴家坪组底部 相当于龙潭组地层。

52、350°和 方向断裂构造控制着链子崖地区岩溶作用。

53、控制链子崖地区岩溶作用的可能是 期构造运动。

54、采集 组煤是链子崖危岩体成因之一。

09银杏沱-兰陵溪-九曲脑中桥路线

09银杏沱-兰陵溪-九曲脑中桥路线

1、下列哪个不是花岗伟晶岩的主要矿物
A、黑云母
B、石英
C、正长石
D、斜长石

2、下列哪个不是伟晶岩边缘带特征
A、一般含矿
B、主要由细粒结构的长石石英构成
C、形状不规则且不连续
D、该带厚度一般很小,区域上从几厘米到十几厘米

3、下列哪个不是伟晶岩外侧带特征
A、常含矿
B、该带厚度不等
C、粗粒结构的长石、石英所组成
D、常具文象结构

4、下列哪个不是伟晶岩中间带特征
A、具粗粒结构
B、常含稀有、稀土金属矿产
C、由长石和石英组成
D、又称块状钾长石--石英带

5、下列哪个不是伟晶岩内核带特征
A、主要矿物长石、石英
B、形态不规则
C、由块状石英组成
D、常有水晶、海蓝宝石等矿产

6、下列哪个不是涌动式侵入接触特征
A、先侵入的岩体固结后,才有后期的灌入
B、有时在接触带形成宽度不等的混染带
C、接触界线不明显
D、先贯入的侵入体虽已开始固结,但部分仍保持液态的情况下,被后贯入的侵入体所侵入

7、下列哪个不是脉动侵入接触特征
A、两个侵入体形成时差较大,温压条件相差甚远
B、可穿过外部固结壳后直接侵入围岩而形成穿切关系
C、晚期侵入体一侧见到有非常窄的冷凝边
D、可见清楚的侵入接触关系

8、下列对伟晶岩成因的说法有问题的是
A、常压下就可以形成
B、伟晶岩是岩浆期后产物
C、富含挥发分
D、形成的深度较大

9、下列不是流面构造特征的是
A、均匀分布于岩体中
B、分布岩体的顶部
C、分布岩体的边部
D、平行与围岩的接触带

10、组成文象结构的矿物是
A、石英与正长石
B、石英与斜长石
C、正长石与黑云母
D、正长石与斜长石

11、下列哪个不是土壤层特征
A、土壤层不包含部分风化的岩石
B、包含亚土层
C、土壤学家将土壤分为3层
D、包含由腐殖质、黏土和其他无机物组成的土壤

12、下列哪个不是残积层特征
A、颗粒次圆状
B、碎屑物大小不均匀,无分选
C、不具有层理
D、粒度和成分受气候条件和母岩岩性控制

13、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A、三条
B、五条
C、六条
D、两条

14、下列哪个不是物理风化作用为主的条件
A、植物茂盛
B、降水量少
C、生物稀少
D、地面水多呈固态

15、下列不易风化的矿物是
A、石英与长石
B、橄榄石与辉石
C、角闪石
D、黑云母

16、下列哪个不是侵入接触关系依据
A、岩体边部接触变质晕(带)
B、岩体边部常有较细粒的冷凝边,岩体边部原生流动构造比较发育
C、在主要岩体附近有岩枝伸入围岩之中
D、岩体中有大量的围岩捕虏体和同化混染现象

17、下列不属铝系的石榴子石是
A、钙铝榴石
B、锰铝榴石
C、镁铝榴石
D、铁铝榴石

18、下列哪个不是拆(剥)离断层的特征
A、断层上盘为塑性变形
B、低角度正断层
C、地层大量减薄
D、断层下盘为塑性变形

19、对英云闪长岩下列哪个不正确
A、斜长石含量低于百分之九十
B、石英含量大于百分之二十
C、可具中粒结构
D、在QAP图与斜长花岗岩在一个区间

20、对二长花岗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斜长石含量大于百分之六十五
B、石英含量大于百分之二十
C、可具块状构造
D、碱性长石含量在百分之三十五至百分之六十五之间

21、对二长闪长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英含量大于百分之二十
B、可含暗色矿物
C、碱性长石含量在百分之三十五至百分之六十五之间
D、可具斑杂构造

22、根据沈传波研究,黄陵岩体快速隆升时间是
A、150-90Ma±
B、200-150Ma±
C、40~30-0Ma
D、90-40~30 Ma

23、岩体隆升形成剥离断层

24、阳起石属低温变质矿物

25、昆仑玉和和田玉的区别是主要矿物组成不同

26、阳起石属辉石类矿物

27、石榴子石用作宝石名称最常见的是紫牙乌

28、路线上的片麻岩属中级区域变质岩

29、细粒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属绿片岩相

30、蚀变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的蚀变是后期变质作用结果

31、条带状细粒黑云斜长角闪岩与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变质条件相同

32、小以村组与下伏古村坪(岩)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33、接触变质晕的宽窄与岩体的成分有关

34、接触变质晕的宽窄与岩体侵入深度有关

35、硅铝风化壳常呈褐色或棕色

36、斜长石和碱性长石具有一样的抗风化能力

37、中、酸性侵入岩具有相同的抗风化能力

38、陡坡地形条件有利于物理风化作用

39、阳坡有利于化学风化作用

40、高纬度寒冷地区或气候干旱的中低纬度荒漠地区有利于物理风化作用

41、一般风化界面比较平整

42、剥离断层造成地层减薄

43、黄陵岩体周边倾斜的岩层是8亿年左右岩体侵入形成的

44、盖层遭受强剥蚀发生在喜山期

45、九畹溪平卧褶皱与喜山运动有关

46、英云闪长岩与石英闪长岩的区别是 含量较高。

47、英云闪长岩与奥长(斜长)花岗岩的区别是 含量较高。

48、伟晶岩外侧带又称之为 粗粒结构带。

49、暗色侵入体及浅色侵入体之间呈渐变过渡关系,这是一种 接触关系。

50、伟晶岩与寄住岩体呈 接触关系。

51、细粒结构出现在伟晶岩 带。

52、伟晶结构常出现在伟晶岩的 带。

53、岩石已风化,但仍然保留原岩的结构构造,这是风化壳的 层特征。

54、混合岩是由基体和 两部分组成。

55、黄陵岩体自 纪上升陆地以来一直接受陆相的沉积和剥蚀。

56、九曲脑中桥箱状褶皱是黄陵岩体 的标志。

57、1.45亿年左右的 运动形成了白垩系与下伏侏罗系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标示着黄陵岩体开始隆升了。

58、九曲脑中桥箱状褶皱发育的地层是震旦系 组第二段

59、剥离断层是一条低角度的 断层。

60、组成和田玉的主要矿物是 ;

10下岸溪采石场路线

10下岸溪路线

1、黄陵杂岩体有几个超单元构成
A、4个
B、2个
C、5个
D、4个

2、下列哪个黄陵岩体的产状
A、岩株
B、岩基
C、岩枝
D、岩墙

3、黄陵岩体侵入时代是
A、8亿年
B、6亿年
C、10亿年
D、12亿年

4、下岸溪岩体属于
A、茅坪超单元
B、大老岭超单元
C、黄陵庙超单元
D、晓峰超单元

5、实习区岩体涉及的超单元是
A、大老岭和晓峰
B、黄陵庙和茅坪
C、端坊溪和大老岭
D、黄陵庙和晓峰

6、小滩头岩体主要岩性是
A、粗粒斑状花岗闪长岩
B、二长花岗岩
C、石英闪长岩
D、斜长花岗岩

7、下列花岗闪长岩矿物含量不正确的是
A、石英大于20%
B、黑云母4%
C、斜长石66-90%
D、正长石大于35%

8、下列二长花岗岩矿物含量不正确的是
A、石英大于30%
B、斜长石30%
C、黑云母4%
D、正长石40%

9、下列石英闪长岩矿物含量不正确的是
A、石英10%
B、斜长石55%
C、正长石30%
D、角闪石28%

10、下列斜长花岗岩矿物含量不正确的是
A、正长石10%
B、斜长石75%
C、石英25%
D、黑云母10%

11、下列哪个不是正长斑岩的结构
A、玻璃结构
B、似斑状结构
C、斑状结构
D、隐晶结构

12、在超动接触中,下列哪个不是晚形成岩体特征
A、具细粒边
B、冷凝边
C、岩体边部接触变质晕(带)
D、有岩枝穿入早期岩体

13、在超动接触中,下列哪个不是晚形成岩体特征
A、有烘烤边
B、有早期深成岩体的捕掳体、捕掳晶等
C、边缘具流动构造
D、边缘具变形构造

14、在超动接触中,下列哪个不是早形成岩体特征
A、有热变质现象
B、被晚期深成岩体切割
C、所含矿脉、脉岩、断层等到接触面突然中断
D、具细粒结构

15、下列哪个不是涌动式接触关系特征
A、接触界线不明显
B、有时在接触带形成宽度不等的混染带
C、通常在1~2厘米的距离内岩石成分和结构发生快速变化
D、晚形成的岩体具冷凝边

16、下列哪个不是岩体脉动接触关系依据
A、有烘烤边
B、有火成岩角砾岩带
C、伟晶岩带
D、可见清楚的侵入接触关系

17、下列哪个不属岩浆岩的包裹体
A、俘虏体
B、固溶体
C、浆混体
D、析离体

18、粗粒斑状花岗闪长岩具斑状结构

19、英云闪长岩与斜长花岗岩的区别是暗色矿物含量较高及含有少量的正长石

20、脉动型侵入接触关系,两个侵入体形成时差相差甚远

21、脉动侵入接触关系晚期侵入体有冷凝边

22、脉动型侵入接触关系,两个侵入体形成温压条件相近

23、小以村组与下伏古村坪(岩)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24、涌动侵入接触不会发生同化混染作用

25、涌动侵入接触先贯入的侵入体虽已开始固结,但部分仍保持液态的情况下,被后贯入的侵入体所侵入

26、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是从酸性至偏基性改变

27、超动侵入接触晚期侵入体具有烘烤边

28、超动侵入接触早期侵入体边部常具有线理构造

29、超动式侵入接触又称 侵入接触。

30、英云闪长岩与奥长(斜长)花岗岩的区别是 含量较高。

31、涌动式侵入接触又称 侵入接触。

32、暗色侵入体及浅色侵入体之间呈渐变过渡关系,这是一种 接触关系。

33、析离体又称 。

34、脉动型侵入接触又称 侵入接触。

35、来自深部的岩浆的间歇性岩体贯入被称为 侵入接触。

36、在岩浆结晶过程中,有一部分早期结晶矿物相对集中,呈团块状或条带状分布在岩体中,其边缘界线有时不清,逐渐消失,这就是岩浆岩的 。

37、指在不同时代的深成岩体之间,或在同时代的不同深成岩体之间,所呈现出的急变式接触关系称为 接触关系。

38、岩浆岩中,次要矿物含量超过 %,才参与命名。

39、矿物颗粒大小悬殊,大的是斑晶,小的为基质,且基质是显晶质的称 结构。

11地质遥感解译方法

11遥感解译

1、下列哪个是遥感科学涉及不到的
A、地球科学
B、人文科学
C、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
D、光学物理学与电子科学

2、下列哪个不是遥感要经历的阶段
A、数据获取过程
B、数据处理、分析
C、数据应用
D、数据的设计

3、下列哪个不是按平台高度可以划分的遥感类型
A、远距离遥感
B、地面遥感
C、航空遥感
D、航天遥感

4、微波遥感是按 划分的
A、电磁波谱
B、平台高度
C、电磁辐射源性质
D、其他

5、下列哪个不是遥感解译地物的特征
A、形状及大小
B、颜色
C、位置
D、成分

6、下列哪个与影像色调无关
A、地物颜色与含水量
B、地物的质量与大小
C、风化程度与覆盖物
D、光照条件变化与成像技术

7、可见光反射能量大小属哪种遥感图像物理特征
A、其他
B、热红外图像
C、黑白全色图像
D、雷达图像

8、下列哪个不是纹形图案的影响因素
A、地物物质组成
B、地物形状
C、地物大小
D、地物色调

9、下列哪个不是纹形图案的影响因素
A、地物阴影
B、小水系
C、地理位置
D、微地貌与环境

10、遥感影像上常显示长条状的是
A、岩浆岩
B、沉积岩
C、深成变质岩
D、断裂交错区

11、遥感影像上常显示块状的是
A、岩浆岩
B、沉积岩
C、褶皱强烈地带
D、浅变质岩

12、下列哪个不是决定遥感图像中水系特征
A、岩性
B、构造
C、气象
D、地貌形态

13、树枝状影像反映的不是
A、构造简单
B、岩性复杂
C、地形坡度不大
D、产状平缓

14、密集型树枝状影像反映的是
A、泥岩区
B、花岗岩区
C、变质岩区
D、砂岩区

15、粗疏型树枝状影像反映的是
A、页岩区
B、粉砂岩区
C、粘土岩区
D、花岗岩区

16、角状水系与 相关
A、岩性
B、断裂构造
C、地形坡度
D、地层产状

17、下列哪个不是格状水系控制因素
A、石英砂岩
B、共轭节理
C、泥岩
D、断层

18、下列哪个不是平行水系发育地区
A、山坡
B、滨海平原
C、大冲积扇
D、大面积玄武岩流倾斜地表

19、放射状水系发育区区
A、石灰岩地

学习通秭归野外实践教学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地区,具有很强的野外实践教学条件。学习通秭归野外实践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野外环境,提高实践能力而开展的。

一、教学内容

学习通秭归野外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

  • 野外生存和自救技能
  • 野外定向和地图制图
  • 野外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
  • 野外拍摄和摄影后期处理
  • 野外植物物种调查和研究

二、教学模式

学习通秭归野外实践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包括:

  1. 现场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在野外进行实践教学。
  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问题探讨和解决。
  3. 视频教学:播放相关视频进行课堂讲解。
  4. 互动教学: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在线问答和讨论。

三、教学成果

学习通秭归野外实践教学对学生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增强实践能力和野外适应能力,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
  • 了解和掌握野外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
  • 掌握野外调查和研究方法,提高科研能力。
  • 学习野外拍摄和摄影后期处理技术,提高创意和艺术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

学习通秭归野外实践教学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考核学生在野外实践中的表现和成果。
  • 评估学生对野外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掌握。
  • 评估学生野外调查和研究的科研能力。
  • 评估学生野外拍摄和摄影后期处理的创意和艺术表达能力。

学习通秭归野外实践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提高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