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62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中国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_10章节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75 min read

中国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_10章节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中国概述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大学在分层的计算机网节答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对等层之间传送的络技数据单位称为( )。
A、术章PDU
B、案m案SDU
C、后作UDP
D、业答PCM

2、中国不属于三种数据交换方式的大学是( )。
A、计算机网节答电路交换
B、络技分组交换
C、术章报文交换
D、案m案路由交换

3、后作网络中的时延由以下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 )。
A、发送时延
B、传播时延
C、处理时延
D、排队时延

4、网络的两个基本特点是连通和 。

5、第一个具有现代计算机网络特性的单个网络叫做 。

6、通常所说“三网融合”中的“三网”指的是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 。

7、宽带网络速率快,主要是因为 速率高。

8、端系统两种通信方式包括 方式和对等方式。

9、互联网由边缘和 两部分组成。

第二章 物理层

第二章单元测验

1、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字信号“1”和“0”的方法叫做( )。
A、AM
B、FM
C、PM
D、ATM

2、在通信中,允许数据信号有条件的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双向传输的通信方式是( )。
A、单工
B、半双工
C、全双工
D、上述三种均不是

3、以下( )不属于数字信道的模拟传输方法。
A、调频
B、调速
C、调相
D、调幅

4、不受电磁干扰或噪声影响的传输媒体是( )。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微波

5、100Base-T使用哪一种传输介质( )。
A、同轴电缆
B、光纤
C、双绞线
D、红外线

6、以下哪一种是双绞线的连接头( )。
A、BNC
B、AUI
C、RJ45
D、RJ11

7、将物理信道的总频带宽分割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种多路复用方式被称为( )。
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B、波分多路复用
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D、频分多路复用

8、我们平时有线电视使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是( )。
A、频分复用
B、时分复用
C、码分复用
D、统计时分复用

9、带宽是1MHz,信噪比是3162(35dB),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
A、34860bps
B、34.86Mbps
C、11.62Mbps
D、11620bps

10、属于非导引型传输媒体的是( )。
A、同轴电缆
B、光纤
C、双绞线
D、自由空间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第三章单元测试

1、数据在传输过程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是( )
A、突发错
B、计算错
C、CRC错
D、随机错

2、在OSI参与模型的各层中,( )的数据传送单位是帧。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3、若PPP帧的数据段中出现比特串“01011111001”,则采用零比特填充后的输出为( )
A、010011111001
B、010111110001
C、010111101001
D、010111110010

4、局域网的逻辑功能自下向上可分为( )
A、物理层、MAC、LLC
B、物理层、LLC、MAC
C、MAC、物理层、LLC
D、LLC、物理层、MAC

5、CSMA/CD协议中,信号发生碰撞是由( )引起的。
A、发送时延
B、处理时延
C、传播时延
D、排队时延

6、100 BASE-T使用的传输介质的连接头叫做( )。
A、BNC
B、AUI
C、RJ11
D、RJ45

7、下列以太网中不能发送的数据帧为( )。
A、单播
B、任播
C、多播
D、广播

8、10Base-T以太网中,以下说法不对的是:( )
A、10指的是传输速率为10Mbps
B、Base指的是基带传输
C、T指的是以太网
D、10Base-T 是以太网的一种配置

9、以太网是下面哪一种协议的实现( )。
A、802.1
B、802.2
C、802.3
D、802.4

10、关于IEEE802.3的CSMA/CD协议,下面结论中错误的是( )。
A、CSMA/CD协议是一种解决访问冲突的协议
B、CSMA/CD协议适用于所有802.3以太网
C、在网络负载较小时,CSMA/CD协议的通信效率很高
D、这种网络协议适合传输非实时数据

11、IEEE802.3规定,下列( )可能为有效的MAC帧。
A、帧的长度不是整数个字节
B、用收到的帧检验序列FCS查出有差错
C、帧的MAC数据字段的长度在46-1518字节之间
D、长度在64-1518字节之间的MAC帧

12、传统以太网中,数据发送第2次重传中,一个站不可能选择的随机退避时间为( )
A、0
B、5τ
C、4τ
D、2τ

13、使用 CSMA/CD 协议的以太网属于 工通信

14、1. 网卡中的MAC地址是 位。

15、1. 数据链路层要发送的数据为1010010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3+X+1,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数为 。

第四章 网络层(下)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以下几组协议中,( )属于网络层协议。
A、IP、TCP
B、ARP、RIP
C、FTP、UDP
D、ICMP、IP

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与10.130.12.29属于同一网段的主机IP地址是( )。
A、10.130.12.30
B、10.130.12.41
C、10.130.12.56
D、10.130.12.32

3、某IP数据报的协议字段为00010001,则此IP数据报携带的数据使用( )协议。
A、TCP
B、ICMP
C、IPv6
D、UDP

4、使用Ping命令,直接发送的IP报文是( )。
A、ICMP
B、IGMP
C、UDP
D、ARP

5、TCP/IP协议中,( )可以报告网络不可达信息。
A、TCP
B、IGMP
C、ARP
D、ICMP

6、网络适配器从网络中每收到一个数据帧就会先硬件检查( )。
A、源MAC地址
B、目的MAC地址
C、目的IP地址
D、源IP地址

7、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不同的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改变它的IP地址和MAC地址
B、必须改变它的IP地址,但不需改动MAC地址
C、必须改变它的MAC地址,但不需改动IP地址
D、MAC地址、IP地址都不需改动

8、数据报设计思路中,计划是由网络负责可靠交付。

9、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是数据报服务。

10、1. IPv4中,IP地址位于 层,MAC地址位于数据链路层。

11、IPv4中,IP地址包含了32位,MAC地址包含了 位。

12、IPv4中,IP地址转发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MAC地址转发过程中 发生变化。

第五章 运输层

单元测试

1、在五层计算机原理网络体系机构中,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的是( )。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数据链路层

2、运输层采用UDP进行传送数据的应用层协议是( )。
A、HTTP
B、SMTP
C、POP3
D、DHCP

3、以下全部基于TCP的应用层协议为( )。
A、DHCP和SMTP
B、FTP和HTTP
C、DNS和FTP
D、HTTP和SNMP

4、以下关于TCP首部中校验和字段,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添加伪首部,仅对首部进行校验
B、需要添加伪首部,对整个报文进行校验
C、不需要添加伪首部,仅对首部进行校验
D、不需要添加伪首部,对整个报文进行校验

5、设主机A通过TCP连接向主机B连续发送两个TCP报文段。现已知第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为1000,且该报文段中有1000字节数据,则第二个报文段序号为( )。
A、1001
B、2000
C、1999
D、2001

6、在停止等待协议中,若接收方收到重复分组,应该( )。
A、仅丢弃收到的重复分组
B、仅发送确认信息
C、丢弃重复分组,同时发送确认信息
D、丢弃重复分组,或者发送确认信息

7、下列关于停等协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送方每发送完一个分组后,立即将该分组删除
B、仅需对发送的分组进行编号
C、超时重传时间应该等于分组传输的平均往返时间
D、停等协议的超时重传是自动进行的

8、流量控制是以接收方的接收能力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度。

9、TCP采用滑动窗口机制实现流量控制。

10、TCP的滑动窗口是以位为单位的。

11、当接收的确认后,发送方才能向前移动发送窗口。

12、某站点发送的报文中,确认号是501,也就是对方发给我的前面 个字节都正确收到了。

13、端口用一个 位端口号进行标志。

14、HTTP的熟知端口号是 。

15、TCP协议连接的建立需要3次握手,连接释放需要 次握手。

学习通计算机网络技术_10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它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学习通计算机网络技术_10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系统学习,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它是Internet的核心协议。TCP/IP协议是指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它是一组通信协议,用于在Internet上进行数据传输。TCP/IP协议是分层的,分为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

1. 应用层

应用层是TCP/IP协议的最上层,它负责应用程序的数据交互。常见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协议、FTP协议、SMTP协议等。

2. 传输层

传输层是TCP/IP协议的第二层,它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恢复。在传输层中,最常见的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 网络层

网络层是TCP/IP协议的第三层,它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在网络层中,最常见的协议是Internet协议(IP)。

4. 链路层

链路层是TCP/IP协议的最底层,它负责数据的物理传输。在链路层中,最常见的协议是以太网协议。

二、网络拓扑

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连接的形式。常见的网络拓扑有星型拓扑、总线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和网状拓扑。

1. 星型拓扑

星型拓扑是指所有节点都通过一个中心节点连接。中心节点负责控制数据的流向和传输。星型拓扑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管理。

2. 总线拓扑

总线拓扑是指所有节点都连接在同一根传输线上,节点之间通过线路共享数据。总线拓扑的优点是成本低、连接简单,但是存在单点故障的风险。

3. 环型拓扑

环型拓扑是指所有节点通过一个环形的传输线连接,每个节点只与相邻的节点直接连接。环型拓扑的优点是传输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但是存在单点故障的风险。

4. 树型拓扑

树型拓扑是指所有节点通过一个树形结构连接。树型拓扑的优点是结构清晰、易于管理,但是存在单点故障的风险。

5. 网状拓扑

网状拓扑是指所有节点之间都直接连接,不存在中心节点。网状拓扑的优点是灵活性高、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难以管理。

三、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保护数据免受未经授权访问、使用、变更或破坏的能力。网络安全需要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1. 数据机密性

数据机密性是指保护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或获得。常见的保护措施包括加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

2. 数据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是指保护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篡改或破坏。常见的保护措施包括数据签名、数字证书、数据备份等。

3. 数据可用性

数据可用性是指保证数据在需要时可以正常访问和使用。常见的保护措施包括备份、容错、负载均衡等。

四、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监控、配置、管理和维护的过程。网络管理需要包括设备管理、流量管理、安全管理、性能管理等方面。

1.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中的各种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常见的管理任务包括设备配置、设备监控、设备维护等。

2. 流量管理

流量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中的流量进行管理和调度,以保证网络的稳定和高效。常见的流量管理技术包括带宽控制、流量过滤、流量优化等。

3.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问题进行识别、分析和解决的过程。常见的安全管理任务包括漏洞扫描、入侵检测、日志分析等。

4. 性能管理

性能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中的性能问题进行监控和优化的过程。常见的性能管理任务包括性能监控、性能测试、性能优化等。

五、总结

学习通计算机网络技术_10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入学习,它包括TCP/IP协议、网络拓扑、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等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它,以推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