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65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尔雅电工技术2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55 min read

尔雅电工技术2答案(学习通2023完整答案)

第1章 直流电路与电路分析方法

电路的尔雅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在电压U与电流I采用关联方向时,电工答案任意二端元件的技术功率P=( )。
A、学习U/I
B、通完–U/I
C、整答-UI
D、尔雅UI

2、电工答案图示电路中US和IS的技术实际值均为正值,则其工作状态是学习( )。
A、通完电压源发出功率
B、整答电流源发出功率
C、尔雅共同发出功率
D、电工答案都不发出功率

3、技术图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
A、3A
B、-4A
C、1A
D、-1A

4、图示电路中电流I=( )。
A、-2A
B、2A
C、8A
D、-8A

5、图示电路中电压u等于( )。
A、-2V
B、2V
C、-4V
D、4V

6、电路如图所示,开路电压=(     )。
A、10V    
B、14V    
C、6V     
D、-2 V

7、图示电路中,已知:IS1 =3A,IS2 =2A,IS3 =1A,R1 =6W,R2 =5W,R3 =7W。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求电流I1 、I2 和 I3 分别等于( )。
A、I1 =-1A I2 =-2A I3=1A
B、I1 =1A I2 =-2A I3=-1A
C、I1 =-2A I2 =-1A I3=1A
D、I1 =-1A I2 =2A I3=1A
E、I1 =1A I2 =2A I3=-1A

8、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I1=1A,I2=3A,U1=1V,U2=-3V,U3=8V,U5=7V,则 I3=( )A, U4=( )V,U6=( )V。
A、-2,-4,3
B、2,-4,3
C、2,-4,-3
D、2,4,-3
E、-2,4,3

电路的分析方法

1、电路如图所示,电压Uab=( )V。
A、0V
B、+6 V
C、-6 V
D、3V

2、图示电路中端电压U为( )。
A、8 V
B、-2 V
C、2 V
D、4 V

3、电路如图(a)所示,将其等效为电流源如图(b)所示,则其参数为( )。
A、Is=6A,R0=2Ω
B、Is=9A,R0=8Ω
C、Is= -9A,R0=4Ω
D、Is= -6A,R0=2Ω

4、图示电路中电压U为( )。
A、2V
B、4V
C、5V
D、6V

5、电路如图所示,a、b两端可等效为( )。
A、Uab=1V
B、Uab=2V
C、Uab=3V
D、Is=1A

6、图示电路中,已知:US = 15 V,当IS 单独作用时,3W电阻中电流I1 = 2 A,那么 当IS、US 共同作用时,2W电阻中电流I是( )。
A、-1 A
B、5 A
C、6 A
D、8 A

7、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S1 = US2 = 3 V,R1 = R2 ,当电压源US1单独作用时,电阻R两端电压UR =1V。那么,当电压源US2 单独作用时,R的端电压UR 又将为 ( )。
A、1 V
B、0 V
C、-1 V
D、2V

8、已知图示电路中的 IS = 5 A,当US单独作用时,I1 = 3 A,那么当IS、US 共同作用时3W电阻中电流I1是 ( )。
A、5 A
B、-1A
C、1 A
D、0 A

9、若图1所示二端网络N的伏安关系如图2所示,则N可等效为( )。
A、(A)
B、(B)
C、(C)
D、(D)

10、如图所示电路,输入电阻Rab=( )。
A、
B、
C、
D、

11、图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的电压和电阻分别为( )。
A、
B、
C、
D、

12、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 I =( )A。
A、0.2
B、-0.2
C、0.1
D、-0.1
E、-0.3

13、图示电路中,用叠加定理求电流I =( )A。
A、4
B、6
C、8
D、-8
E、-6
F、-4

14、图示电路中,已知:R1 = 50 W,R2 = R3 = 30 W,R4 = 60 W,US = 60 V,IS = 3 A。用 叠加原理求各未知支路电流分别是( )。
A、I1 =-2.1 A I2 =0.9 A I3 =0.6 A I4 =0.3 A
B、I1 = 2.1 A I2 =-0.9 A I3 =-0.6 A I4 =-0.3 A
C、I1 = 2.1 A I2 =0.9 A I3 =0.6 A I4 =-0.3 A
D、I1 = -2.1 A I2 =0.9 A I3 =0.6 A I4 =-0.3 A
E、I1 = 2.1 A I2 =0.9 A I3 =-0.6 A I4 =0.3 A

15、图示电路中,已知:US1 = 4V,US2 =10V,US3 =8V,R1 = R2 = 4W,R3=10W,R4 =8W,R5 =20W。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 =( )A。
A、0.1
B、0.2
C、-0.1
D、-0.2
E、0.3
F、-0.3

16、图示电路中,已知:US1 = 10 V,US2 = 15 V,R1 = R4 = 1 W,R2 = R5 = 4 W, R3 = R6 = 0.2 W。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 =( )A。
A、2
B、-2
C、2.5
D、-2.5
E、3.5
F、-3.5

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1、已 知 两 正 弦 电 流 i1 = 15sin(100πt + 45°)A,i2 = 10sin(200πt — 20°)A,两 个 正 弦 量 的 相 位 差 是( )。
A、65°
B、25°
C、-25°
D、无解

2、单相交流电流流过某一器件 A;两端的电压V,则电流滞后电压( )度。
A、30
B、-30
C、90
D、-90

3、用交流万用表测量u=311sin(314t+60°)V的交流电压,则万用表的读数为( )V。
A、220
B、311
C、314
D、380

4、在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 中,已 知 U,,给 定 u1 ,u2 的 相 量 图 如 图 2 所 示,则 u为 ( )V。
A、
B、
C、
D、

5、在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 中,已 知,,给 定 i1 ,i2 的 相 量 图 如 图 2 所 示,则 i为 ( )A。
A、20 sinwt
B、
C、
D、20sin(wt -30o)

6、在纯电容电路中,正确的关系式是(   )。
A、 
B、
C、
D、

7、在纯电感电路中,正确的关系式是(   )。
A、
B、
C、
D、

8、正 弦 电 流 通 过 电 容 元 件 时,下 列 关 系 式 中 正 确 的 是 ( )。
A、
B、
C、
D、

9、通过电感L的电流为iL=6sin(200t+30o)A,此电感的端电压UL为2.4V,则电感L为 ( )。
A、1mH
B、2mH
C、3mH
D、4mH

10、通过电容C的电流为ic=6sin(200t+30o)A,此电容的端电压Uc为240V,则电容C为 ( )。
A、1.25
B、2.5
C、12.5
D、125

11、在R、C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总电压U=20V,C上的电压UC=16V,则R上的电压UR为(   )。
A、12V
B、12V
C、14V
D、18V

12、在 图 示 R,L,C 并 联 正 弦 交 流 电 路 中,各 支 路 电 流 有 效 值 I1=I2=I3=10 A,当 电 压 频 率 增 加 一 倍 而 保 持 其 有 效 值 不 变 时,各 电 流 有 效 值 应 变 为 ( )。
A、I 1=20 A I 2=20 A I 3=20 A
B、I 1=10 A I 2=20 A I 3=5 A
C、I 1=10 A I 2=5 A I 3=20 A
D、I 1=5 A I 2=10 A I 3=20 A

13、图 示 正 弦 交 流 电 路 中,Z = ( 4 + j 3 ) W,XL= 10 W,有 效 值 U2 = 20V,则 总 电 压 有 效 值 U 为 ( )。
A、43V
B、32V
C、60V
D、54V

14、若 L,C 串 联 正 弦 交 流 电 路 中 各 电 压 与 各 电 流 间 均 采 用 关 联 正 方 向,则 应 有 关 系式 ( )。
A、U = UL+UC
B、
C、
D、

15、已知图中电流表A1、A2、A3读数均为10A,则电流Is为( )。
A、0A
B、10A
C、20A
D、30A

16、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U=220V,R=ωL==100Ω,此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为(   )。
A、2.2W
B、242W
C、484W
D、22000W

17、一台工频感应加热炉功的率因数为0.707,额定功率为100kW,其额定无功功率为( )kvar。
A、70
B、80
C、90
D、100

18、感 性 负 载 并 联 电 容 提 高 功 率 因 数 后,测 量 负 载 用 电 量 的 电 度 表 的 走 字 速 度( )。
A、加 快
B、减 慢
C、不 变
D、无法确定

19、在提高日光灯功率因数的实验中,并联电容后总电流( ),有功功率( )。
A、减小 不变
B、减小 增大
C、增大 不变
D、增大 减小

20、在图示电路中,R=10Ω,R2=XL。各电流、电压有效值分别为:U=220V,I1=20A,A。求:(1)容抗XC、感抗XL及电阻R2=( , , )Ω; (2)电流I 有效值=( )A,电压U2有效值=( )V。
A、1,0.5,0.5,20,20
B、0.5,1,1,20,20
C、1,0.5,0.5,20,200
D、0.5,1,1,20,200
E、0.5,1,1,10,20

21、在 图 示 正 弦 交 流 电 路 中,电 压 表 V1,V2 和 V 的 读 数 分 别 为 6 V,2 V,10 V。求:(1) 电 压 表 V3 ,V4 的 读 数=( , )V; (2) 若 I = 0.1 A,求 电 路 的 等 效 复 阻 抗=( );
A、10,6.325,
B、10,6.325,
C、6.325,10,
D、10,6.325,
E、10,6.325,

22、在 图 示 电 路 中,R2 = 48 W,XL = 36 W,R1 ,R2 所 消 耗 的 有 功 功 率 P1 = P2 = 1.5 W。求 电 流 源 的 电 流 有 效 值 IS =( )A。
A、1.302
B、2.302
C、0.302
D、3.302
E、2.203

23、在 图 示 电 路 中,R2 = 4.3 W,R3 = 2.35 W,X1 = 1 W,X2 = 7.26 W,X3 = 4.07 W, A。求 电 压 的有效值 U =( )V ,电 路 的 有 功 功 率 P=( )W。
A、29.4,52.36
B、19.4,25.36
C、29.4,25.36
D、19.4,52.36

24、功率为40W、功率因数为0.5 的日光灯100只与功率为100W的白炽灯40只并联接在电压为220V的工频交流电源上。求: (1)电路的总电流I =( )A; (2)此时电路的总功率因数=( ); (3)若要把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应并联多大的电容=( )?
A、48.1,0.756,202
B、84.1,0.756,202
C、48.1,0.756,220
D、48.1,0.675,202

第3章 三相交流电路

第3章 三相交流电路

1、在 某 对 称 星 形 连 接 的 三 相 负 载 电 路 中,已 知 线 电 压 ,则 B 相 相电 压 =( )。
A、
B、
C、
D、

2、在 某 对 称 星 形 连 接 的 三 相 负 载 电 路 中,已 知 线 电 压 ,则 C相 相电 压 =( )。
A、
B、
C、
D、

3、当 三 相 四 线 制 电 源 的 线 电 压 为 3 8 0 V 时 ,额 定 电 压 为 2 2 0V 的 照 明 负 载 必 须 接 成 ( )。
A、Y形联结
B、△形联结
C、Y0形联结
D、Y形或△形联结

4、一 对 称 负 载 接 入 三 相 交 流 电 源 时 ,若 负 载 额 定 电 压 等 于电 源 线 电 压,则 此 负 载 必 须 接 成( )联 结。
A、Y形
B、△形
C、Y0形
D、Y形或△形

5、对 称 星 形 负 载 接 于 三 相 四 线 制 电 源 上,如 图 所 示。 若 电 源 线 电 压 为 380 V,当 在 D 点 断 开 时,U1 为 ( )。
A、220 V
B、380 V
C、190 V
D、311V

6、有 一 对 称 星 形 负 载 接 于 线 电 压 为 380 V 的 三 相 四 线 制 电 源 上, 如 图 所 示。当 在 M 点 断 开 时,U1 为 ( )。
A、220V
B、380V
C、190V
D、311V

7、三相电路中负载的功率因数角j 表示( )电压和( )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
A、相 相
B、相 线
C、线 相
D、线 线

8、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三相负载为星形联结,当电源电压不变时,三相负载换成三角形联结,三相负载的相电流应(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9、三相对称电源星型联结,线电压有效值是相电压的( )倍,且线电压在相位上 ( )相应相电压30°。
A、,超前
B、,超前
C、,滞后
D、,滞后

10、三相电路中,对称三相负载三角形联结,则相线上线电流有效值是负载相电流的( )倍,且线电流在相位上( )相应相电流30°。
A、,超前
B、,超前
C、,滞后
D、,滞后

11、三相电路利用 计算功率时,j 表示( )电压和( )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
A、相 相
B、线 线
C、相 线
D、线 相

12、如图所示的三相四线制电路,电源线电压为380V,三相负载连成星形,已知Ra=10Ω,Rb= Rc=22Ω。 试求:(1)中线电流有效值是( )A,三相总功率是( )W; (2)中线断开、A相又断路时的B相线电流有效值是( )A。
A、12,9240,8.64
B、10,9240,8.64
C、22,9240,8.64
D、12,9240,0
E、22,9240,0

13、额 定 电 压 为 220 V 的 三 个 单 相 负 载,每 相 负 载 的R =12 W,X L=16 W,用 三 相 四 线 制 供 电,已 知 线 电 压 。 求 负 载 的 线 电 流 iA,iB ,iC 以 及 中 线 电 流iN的有效值分别是( , , , )A。
A、15.55,15.55,15.55,0
B、11,11,11,0
C、11,11,11,33
D、15.55,15.55,15.55,46.66
E、11,11,11,11

14、线 电 压 Ul = 380 V 的 对 称 三 相 电 源 上 接 有 两 组 对 称 三 相 负 载,一 组 是 接 成 三 角 形 的 感 性 负 载,每 相 功 率 为 4.84 kW,功 率 因 数 = 0.8; 另 一 组 是 接 成 星 形 的 电 阻 负 载,每 相 阻 值 为 10 W,如 图 所 示。求 A相 线 总 的 线 电 流 及中 线 电 流 的 有 效 值 是( , )A。
A、22, 0
B、27.6, 0
C、47.0, 0
D、47.0, 141
E、22, 66
F、27.6, 82.8

15、图 示 电 路 中 的 电 流 表 在 正 常 工 作 时 的 读 数 为 26A , 电 压 表 读 数 是 380V , 电 源 电 压 对 称 , 负 载 对 称 。 在 下 列 情 况 时,试 求 AB 相 负 载 断 路 时,B 相 线 电 流 的 大 小 是( )A。
A、0
B、26
C、15
D、11
E、30

16、线 电 压 Ul = 380 V 的 对 称 三 相 电 源 上 接 有 一 组 接 成 三 角 形 的对 称 三 相 感 性 负 载,每 相 功 率 为 4.84 kW,功 率 因 数 =0.8; 另 外 在 A 相 接 有 一 单 相 负 载 , 其 阻 值 为 10 W ,如 图 所 示。求 A 相总的 线 电 流 及 中 线 电 流 的 有 效 值 是( , )A。
A、27.6, 27.6
B、22, 22
C、47.0, 47.0
D、47.0, 22
E、47.0, 27.6

第4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第4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1、图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处于稳定状态,而且电容器上已充有图示极性的6V电压,在=0瞬间将开关闭合,则(0+)=( ) A。
A、1
B、-1
C、2
D、-2

2、图示电路原来稳定,开关闭合后电容电压的初始值(0+)等于( )。
A、-2
B、2
C、6
D、8

3、在图示电路中,开关S在 = 0瞬间闭合,若 ( 0-)=0V ,则 ( 0+) 为 ( )A。
A、0
B、0.6
C、1.2
D、1.8

4、图1所示为一已充电到 =8V的电容器对电阻R放电的电路,当电阻分别为1kW, 3kW,4kW和6kW 时得到4条 曲线如图2所示,其中对4 kW电阻放电的曲线是( )。
A、a
B、b
C、c
D、d

5、图示电路原已稳定,已知:= 10 V,=60V,=0时将开关S闭合,则时间常数 =( )。
A、0.04 s
B、0.25 s
C、0.1 s
D、0.2 s

6、图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处于稳定状态,在 =0 瞬间将开关S 闭合,则时间常数 =( )。
A、0.08 s
B、0.04 s
C、0.02 s
D、0.01 s

7、图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处于稳定状态,在=0瞬间将开关S闭合,S闭合后瞬间电流的值为( )A。
A、1
B、-1
C、2
D、-2

8、图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处于稳定状态,在 =0 瞬间将开关S闭合,则时间常数 =( ) s。
A、0,06
B、0.04
C、0.02
D、0.01

9、图示电路处于稳态,开关S在= 0 瞬间闭合,则 =( )。
A、0
B、5
C、-5
D、10

10、电路如图所示,原已稳定。=0时,开关S由位置“1”合向位置“2”,该电路产生过渡过程的时间常数=( )s。
A、
B、
C、
D、

11、图示电路原已稳定,已知: = 10 V,=60V,=0时将开关S闭合,则=( )V。
A、60
B、30
C、20
D、10

12、图示电路原来稳定,开关闭合后电路的时间常数等于( )s。
A、0.5
B、1
C、2
D、4

13、图示电路原已稳定,已知:1=4=300W,2=3=600W,= 0.01 F, = 12 V,= 0 时将开关S闭合。求S闭合后的=( )V。
A、
B、
C、
D、
E、
F、

14、图示电路,已知:=5A,=10W,=10W,=5W,=250mF,开关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0时开关K闭合,求 3 0时的 =( )A。
A、
B、
C、
D、
E、
F、

15、电路如图所示,在开关打开前已建立稳定状态,试求换路后的=( )A。
A、
B、
C、
D、
E、

第5章 变压器

第5章 变压器

1、变压器的负载为感性负载时,随着负载(负载上的电流)的增大副边电压将(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2、一台单相变压器,其额定电压为U1N/U2N=10/0.4kV,额定电流为I1N/I2N=25/625A,则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为( )kVA。
A、10
B、250
C、400
D、6250
E、625

3、.理想变压器原、副绕组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 ,电压分别为U1和U2 ,输入和输出功率分别为P1和P2 。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I2由I1决定
B、U2与负载有关
C、P1由P2决定
D、I2与负载有关

4、一个RL=8 W的负载,经理想变压器接到信号源上,信号源的内阻R0 = 800 W,变压器原绕组的匝数N1=1000,若要通过阻抗匹配使负载得到最大功率,则变压器副绕组的匝数N2应为( )。
A、100
B、500
C、1000
D、2000
E、800

5、变压器的负载为容性负载时,随着负载(负载上的电流)的增大副边电压将( )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6、变压器的负载为阻性负载时,随着负载(负载上的电流)的增大副边电压将( )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7、一台220/36V的变压器,已知一次线圈匝数N1=1100匝;若在二次侧接一盏36V、100W的白炽灯,则二次线圈N2和一次电流I1为( )。
A、N2=5500匝,I1=0.455A
B、N2=180匝,I1=2.77A
C、N2=5500匝,I1=2.77A
D、N2=180匝,I1=0.455A

8、一理想变压器在其原绕组上串一熔体(保险丝)额定电流为1A的熔断器后接到220V交流电源上,原副绕组匝数分别为N1=600,N2=120,为了保证熔断器不被烧坏,则电位器的值应不低于( )。
A、4.4Ω
B、8.8Ω
C、44Ω
D、88Ω

9、电阻RL = 6 W的扬声器,通过输出变压器接信号源,信号源内阻 R0 = 150 W。则变压器的变比( )。
A、25
B、15
C、10
D、5

10、一单相变压器,容量为10kVA,额定电压为3300/220V,如果向220V、60W的白炽灯供电,能装( ) 盏白炽灯。
A、11
B、50
C、100
D、166

11、一台单相变压器其一次侧额定电压为10000V,一次侧的额定电流为I1N =4.6A,当变压器空载运行时,二次开路电压U20=230 V ,变压器的铁损为1.5kW,满载使得铜损为2.5 kW。当变压器负载运行时,其二次侧电压为220V,求电压调整率=( )。
A、4.35%
B、3.35%
C、5.35%
D、2.35%
E、4.54%

12、一台单相变压器其一次侧额定电压为10000V,一次侧的额定电流为I1N =4.6A,当变压器空载运行时,二次开路电压U20=230 V ,变压器的铁损为1.5kW,满载使得铜损为2.5 kW。求这台变压器能带( )盏220V、40W、=0.5日光灯?此时这时变压器的效率=( )。
A、550, 84.6%
B、549, 84.6%
C、548,84.6%
D、549,86.4%
E、550, 86.4%

13、电阻RL=8W的扬声器,通过输出变压器接信号源,设变压器的原边绕组N1=400匝,副边绕组N2=100匝。求扬声器电阻换算到原边的等效电阻=( )W。
A、32
B、120
C、128
D、182
E、256

14、电阻RL=8W的扬声器,通过输出变压器接信号源,设变压器的原边绕组N1=400匝,副边绕组N2=100匝。若信号源的有效值US=10V,内阻R0=250W。求信号源输出给扬声器的功率=( )。
A、0.09W
B、0.012W
C、0.9W
D、0.12W
E、9W

15、电阻RL=8W的扬声器,通过输出变压器接信号源,信号源的有效值US=10V,内阻R0=200W。已知变压器的副边绕组N2=100匝。若使扬声器获得最大功率,则变压器的原边匝数=( )匝。
A、300
B、400
C、500
D、250
E、100

第6章 电工技术实验

电工技术实验考试

1、电感线圈的等效电路可以表示为电阻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串联。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法,用于测试电感线圈的参数:电阻R和电感L。 要求: 1、画出包含测试仪器的测试电路; 2、通过列写公式分析测试原理; 3、明确所需使用的电源种类和参数、测试仪器的种类及量程等。

电工技术结课考试

电工技术结课考试

1、电路如图所示,E为电源电动势,r0为电源内阻,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右滑动时,伏特表的读数将( );安培表的读数将( )。
A、增大,减少
B、减少,增大
C、减少,减少
D、不变,不变
E、增大,不变
F、不变,减少

2、电路如图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5V,则电压Uba及元件的作用是( )。
A、Uba=5V,吸收电能(负载)
B、Uba=5V,释放电能(电源)
C、Uba=-5V,吸收电能(负载)
D、Uba=-5V,释放电能(电源)

3、一RLC串联电路,外加电压为10V,测得UR = 6V,UL = 8V,则UC = ( )。
A、0V
B、4V
C、12V
D、16V
E、10V
F、8V
G、6V

4、提高供电电路的功率因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减少了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
B、减少了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
C、提高了电源设备的容量
D、提高了电源设备的利用率并减小了输电线路中的功率损耗
E、增加了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
F、增加了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

5、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V,则相电压uA=( )V。
A、
B、
C、
D、
E、

6、三相电路中,电源相电压为220V,对称性负载,三角形联结,其线电流为( )A。
A、13.2
B、7.6
C、4.4
D、3.8
E、2.2
F、11.6

7、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开关S在t=0时刻闭合,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则时间常数为( )s 。
A、
B、
C、
D、
E、
F、

8、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开关在t=1s时由a点切换至b点,t=0时刻前电路已处于稳态,则ic(t)的变化曲线为( )。
A、
B、
C、
D、

9、电阻的扬声器,通过输出变压器接信号源,设变压器的原边绕组 N1 =300匝,副边绕组N2 = 100匝。则扬声器电阻换算到原边的等效电阻为( )。
A、24
B、72
C、96
D、192
E、216
F、144
G、108

10、变压器负载运行时的主磁通是由( )产生的。
A、原绕组的电流
B、副绕组的电流
C、原绕组电流 与副绕组电流 共同
D、原边的传输功率
E、副边的输出功率

11、电路如图所示,其等效电路应为( )。
A、-1 V电压源
B、-3 V电压源
C、2 V电压源
D、6 V电压源
E、-2 V电压源
F、3 V电压源

12、一只220V、100W的白炽灯,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其额定电流为( )A。
A、0.25
B、0.35
C、0.45
D、0.55
E、0.15

13、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压,,则总电压u为( )V。
A、
B、
C、
D、
E、
F、

14、在如图所示三相四线之照明电路中,各相负载电阻不等。如果中性线在 × 处断开,后果是( )。
A、各相电灯中电流均为零
B、各相电灯中电流不变
C、、 相电灯中电流为零, 相不变
D、各相电灯上电压将重新分配,高于或低于额定值,因此有的不能正常发光,有的可能烧坏灯丝
E、、 相电灯中电流为零, 相不变
F、、 相电灯中电流不变, 相为零

15、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测得I1=2A,I2=4A,I3=4A,则中性线电流为( )A。
A、10
B、8
C、6
D、2
E、4

16、在图示电路中,开关K在t=0瞬间闭合。若uc(0-)=0V,则i(0+)=( )mA。
A、20
B、0
C、5
D、10
E、4
F、15

17、图 1 所 示 为 一 已 充 电 到 的 电 容 器 对 电 阻 R 放 电 的 电 路,当 电 阻 分 别 为 1kW, 3 kW, 4 kW 和 6 kW 时 得 到 4 条 曲 线 如 图 2 所 示, 其 中 对 4 kW 电 阻 放 电 的 曲 线 是 ( )。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18、如图所示电路,电压源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分别是( )。
A、15W -10W
B、15W -5W
C、15W 10W
D、-15W 10W
E、-15W 5W
F、-15W -10W

19、如图所示电路,电流 应为( )A。
A、1
B、2
C、3
D、4
E、6
F、5

20、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路负载为感性,通过如下的( )操作,可以使该电路处于谐振状态。
A、增大电感L
B、减小电容C
C、增大频率f
D、减小电阻R
E、增大电阻R

21、电路如图所示,UC表示电容电压的有效值,UL表示电感电压的有效值,若该电路处于谐振状态,则电压表读数为 ( )V。
A、0
B、2UL
C、2UC
D、UL+ UC
E、U

22、对称三相电路指的是( )的电路。
A、三相电源对称
B、三相负载对称
C、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均对称
D、以上都对

23、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 V,则相电压 = ( )V。
A、
B、
C、
D、
E、

24、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前电路处于稳定,问开关S闭合后,电容电压稳态值,电流i的初始值分别为( )。
A、15V、5A
B、15V、0A
C、5V、5A
D、5V、0A

25、图示电路中开关断开时的时间常数 为( )s 。
A、0.5
B、1
C、2
D、3
E、2.5
F、4

26、如图所示电路,变压器的变比k =10,则电压表V的读数为( )V。
A、2
B、20
C、200
D、0
E、100
F、50

27、一台单相变压器,额定容量为50kVA,额定电压为10kV/230V,满载时二次电压为223V,则其电压变化率(电压调整率)为( )。
A、4.35%
B、3.04%
C、0.07%
D、97.8%
E、97.0%

28、图示电路中电压源功率P等于( )。
A、4W
B、-4W
C、16W
D、-16W
E、8W
F、-8W

29、感性负载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后,测量负载用电量的电度表的走字速度( )。
A、加 快
B、减 慢
C、不 变
D、不确定

30、图示电路原来稳定,开关闭合后电路的时间常数τ 等于( )s 。
A、0.5
B、1
C、2
D、3
E、4

31、已知某正弦电压的频率f = 50Hz,初相角j=30°,在 t = 0.02 s时瞬时值u(0.02) = 100 V,则其瞬时值表达式可为( )。
A、u = 100 sin( 50t+30° ) V
B、u = 141.4 sin( 50pt+30° ) V
C、u = 200 sin( 100pt+30° ) V
D、u = 282.8 sin( 100pt+30° ) V
E、u = 282.8 sin( 50pt+30° ) V

32、变压器的额定电压,是指它在额定情况下运行时原、副边电压的( )。
A、平均值
B、有效值
C、最大值
D、瞬时值

33、图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L而言,点划线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路是( )。
A、理想电压源
B、理想电流源
C、电压源模型
D、电流源模型
E、电阻

34、在正弦交流电路中,阻抗角可表示为 ( )。
A、
B、
C、
D、
E、
F、

35、一对称负载接入三相交流电源后,相线上的线电流等于负载中的相电流,则此负载是( )联结。
A、Y形
B、Y形或△形
C、△形
D、无法确定

36、图示电路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等效为( )。
A、理想电压源US
B、理想电流源IS
C、理想电压源US与电阻R串联
D、理想电流源IS与电阻R并联

37、图示电路中2Ω电阻的吸收功率P 等于( )。
A、0W
B、2W
C、4W
D、6W
E、8W
F、5W

38、图中电路在开关S闭合前已达稳态。t=0时开关闭合,则t=0时电容上的储能WC(0)等于( )焦耳。
A、6
B、12
C、18
D、24
E、36
F、54

39、电路如图所示,图示电路的U为( )V。
A、2
B、3
C、-2
D、-3
E、1
F、1

40、下列表示RC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的关系式中,正确的关系式是( )。
A、
B、
C、
D、

41、有一对称星形负载接于线电压为380 V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如图所示。当在M点断开时,U1为( )。
A、220
B、380
C、127
D、190
E、311

42、当电路的结构或参数发生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经电容的电流不能突变
B、流经电感的电流不能突变
C、流经电阻的电流不能突变
D、流经电源的电流不能突变
E、电阻两端电压不能突变

43、图示电路中,已知:US =15 V,当IS单独作用时,3W电阻中电流 I1= 2 A。电压源和电流源共同作用时,电流I1为( )A。
A、1
B、4
C、-1
D、-4
E、2
F、-2

44、图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处于稳定状态,在t=0,且uC(0-)=-6V,则 =( )V。
A、4
B、-4
C、16
D、-16
E、6
F、-6

45、如图所示RLC (,)串联电路,当发生谐振时,电感上的电压UL 与电源电压U 的关系是( )。
A、UL>U
B、UL<U
C、UL=U
D、UL=2U
E、UC<U
F、UC=2U

46、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给定 i1 ,i2 的相量图如图2 所 示,则i 为 ( )。
A、20 sinwt A
B、20 sin(wt-30° ) A
C、
D、
E、
F、20 sin(wt-60° ) A

47、三相交流电路的负载接成三角形时,若 iAB = 12 sin ( 314 t + 35° ) A,则线电流 iC = ( )。
A、12sin ( 314 t- 175° )A
B、4sin ( 314 t-5° )A
C、12sin ( 314 t +125° )A
D、4sin ( 314 t+125° )A
E、12sin ( 314 t -115° )A
F、4sin ( 314 t-115° )A

48、有一台50 kVA,10000 / 230 V的单相变压器,满载时二次侧电压为220V,则其一次侧、二次侧额定电流分别为( )。
A、5A和227A
B、227A和5A
C、5A和217A
D、217A和227A
E、227A和217A
F、217A和5A

49、变压器的负载为感性负载时,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大副边输出电压将(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判断

50、已知某三相四线制电路的线电压分别是, 当t=12s时,三个相电压之和为( )V。
A、380
B、0
C、
D、
E、220
F、311

51、已知图示电路中的IS= 5 A,当 US单独作用时,I1= 3 A,那么当IS、US共同作用时2 W电阻中电流I 是 ( )A。
A、5
B、6
C、0
D、3
E、4
F、2

52、图示正弦电路中,若,且电流有效值 I1 = 4 A,I2 = 3 A,则总电流有效值 I 为 ( )A。
A、7
B、6
C、5
D、1
E、-1
F、-7

53、在不影响RL串联电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若要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需采取的措施是 ( )。
A、串联C
B、并联C
C、串联L
D、并联L
E、串联R

54、电阻RL= 8 W的扬声器,通过输出变压器接信号源,变压器额定电压为1100 / 220 V,则RL 折算到变压器原边的电阻为( )。
A、40W
B、100W
C、200W
D、400W
E、25W
F、240W

55、变压器的主磁通与负载的关系是( )。
A、随负载的增大而增大
B、随负载的增大而显著减小
C、与负载种类有关
D、基本上与负载无关

56、二端口电阻网络如图所示,求其等效的输入电阻 为( )。
A、4Ω
B、5Ω
C、6Ω
D、7Ω
E、3Ω
F、8Ω

57、两个电阻并联,,流过这两个电阻的电流和为60A,则流过 的电流为( )。
A、20A
B、30A
C、40A
D、60A
E、25A

58、通过电感L的电流为iL=6sin(200t+30o)A,此电感的端电压UL为2.4V,则电感L为(   )。
A、0.5 mH
B、1mH
C、1.5mH
D、2mH
E、2H
F、1H

59、在R、C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总电压U=20V,C上的电压UC=16V,则R上的电压UR为(   )。
A、12V
B、12V
C、14V
D、18V
E、16V
F、14V

60、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U=220V,R=ωL= =100Ω,此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为(   )。
A、2.2W
B、242W
C、484W
D、22000W
E、220W
F、48400W

61、已知电路中开关S在t=0时刻闭合,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则uC(0+)=( )。
A、8V
B、10V
C、16V
D、30V
E、-10V
F、-8V

62、由于电磁感应作用,变压器的主磁通 ( ) 产生感应电动势。
A、只在原绕组
B、只在副绕组
C、在原绕组和副绕组都有
D、无法确定

63、已知t=0时刻,开关S 从位置1拨到位置2,试求电路的时间常数=( )。
A、0.5s
B、1s
C、2s
D、2.5s
E、3s
F、1.5s

64、图示电路中电压U等于( )。
A、-2V
B、2V
C、-6V
D、6V
E、3V
F、-3V

65、用交流万用表测量的交流电压,则万用表的读数为( )V。
A、220
B、311
C、314
D、380
E、127

66、一台工频感应加热炉功的率因数为0.707,额定功率为100kW,其额定无功功率为( )kvar。
A、70
B、80
C、90
D、100
E、70.7
F、200

67、在三相正序电源中,若C相电压uC初相角为90o,则线电压uAB的初相角为( )。
A、0o
B、45o
C、90o
D、120 o
E、60 o
F、-120 o

68、电路如图所示,在t=0时刻从位置1变换到位置2,已知在开关动作前电路处于稳态。换路后=( )。
A、25V
B、40V
C、50V
D、200V
E、100V
F、150V

69、电阻的扬声器,通过输出变压器接信号源,设变压器原边绕组N1=400匝,若扬声器电阻换算到原边的等效电阻为,则副边绕组N2=( )匝。
A、100
B、400
C、144
D、40
E、10

70、将R=10W,L=0.25H,的串联电路接入正弦交流电路中,当电流达到最大时,电源的角频率应为( )rad/s。
A、100
B、150
C、200
D、250
E、300

电工技术结课考试

1、求图示电路中电流源的功率P。

2、图示电路中,R = 40 W,电路中消耗的无功功率Q =2000var,U1 = 200V,电源频率为50Hz。试求: (1)电路中的电流i和电压u2的有效值; (2)电感L; (3)电路的有功功率P及功率因数。

3、线电压UL为380V的三相电源上接有两组对称三相负载:一组三角形联结 ,另一组星形联结,如图所示。 试求:(1)三角接负载和星接负载的相电流;(2)电路A相线的线电流;(3)三相有功功率。

4、图示电路原来(开关在位置“1”)已经稳定。t=0时开关从位置“1”转换到位置“2”,求t ≥ 0的电容电压和电流。

5、一台单相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其额定电压为6600/230V,变压器的铁损 0.8kW,满载时的铜损为4.2kW,如果变压器在满载情况下向功率因数为0.85的负载供 电,这时副绕组的端电压为220V。 求:(1)电压调整率。 (2)变压器的效率。 (3)问这台变压器能否允许接入110kW,功率因数为0.6的感性负载?

学习通电工技术2

学习通电工技术2是一门电工技术课程的进阶课程。

课程概述

该课程包含电路分析和电力系统的学习。

电路分析

电路分析部分介绍了各种复杂电路的解析方法,包括戴维南等效电路、简化电路、电路方程求解、交流电路等。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部分则介绍了电力系统的构成和运行原理,包括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及其分析、电力系统保护及其控制、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调节等。

课程收益

学习通电工技术2的学员可以掌握复杂电路解析和电力系统的构成及运行原理,对于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

电路分析

学习电路分析,学员可以掌握复杂电路的解析方法。其中,戴维南等效电路可以将电路中的各种元件转化为简单的电压和电流源,从而简化电路的分析过程。

简化电路是将复杂电路转换为更简单的电路,从而分析其特性和性能的方法。学员还可以学习到电路方程求解的方法,从而可以使用这些方法求解各种复杂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交流电路部分介绍了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学员可以学习到交流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麦克风定律等。同时,学员还可以学习到交流电路中电感、电容和电阻的特性和作用。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部分包括电力系统的构成和运行原理,学员可以学习到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及其分析方法,保护及其控制,稳定性和调节等方面的知识。

在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及其分析方法中,学员可以了解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和分布式计算的原则和技术。

在保护及其控制中,学员可以学习到电力系统保护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电力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在稳定性和调节中,学员可以学习到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调节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电力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的相关知识。

总结

学习通电工技术2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课程,它可以让学员掌握复杂电路解析和电力系统的构成及运行原理的知识,对于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学员可以通过本课程提高自己的电工技术水平,为日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通电工技术2

学习通电工技术2是一门电工技术课程的进阶课程。

课程概述

该课程包含电路分析和电力系统的学习。

电路分析

电路分析部分介绍了各种复杂电路的解析方法,包括戴维南等效电路、简化电路、电路方程求解、交流电路等。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部分则介绍了电力系统的构成和运行原理,包括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及其分析、电力系统保护及其控制、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调节等。

课程收益

学习通电工技术2的学员可以掌握复杂电路解析和电力系统的构成及运行原理,对于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

电路分析

学习电路分析,学员可以掌握复杂电路的解析方法。其中,戴维南等效电路可以将电路中的各种元件转化为简单的电压和电流源,从而简化电路的分析过程。

简化电路是将复杂电路转换为更简单的电路,从而分析其特性和性能的方法。学员还可以学习到电路方程求解的方法,从而可以使用这些方法求解各种复杂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交流电路部分介绍了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学员可以学习到交流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麦克风定律等。同时,学员还可以学习到交流电路中电感、电容和电阻的特性和作用。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部分包括电力系统的构成和运行原理,学员可以学习到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及其分析方法,保护及其控制,稳定性和调节等方面的知识。

在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及其分析方法中,学员可以了解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和分布式计算的原则和技术。

在保护及其控制中,学员可以学习到电力系统保护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电力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在稳定性和调节中,学员可以学习到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调节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电力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的相关知识。

总结

学习通电工技术2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课程,它可以让学员掌握复杂电路解析和电力系统的构成及运行原理的知识,对于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学员可以通过本课程提高自己的电工技术水平,为日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