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电工电子技术_27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分类: 小学答案发布于:2024-06-02 17:09:48ė92279次浏览655条评论

超星电工电子技术_27章节答案(学习通2023题目答案)

第一章 直流电路

第一章单元测验

1、超星基尔霍夫定律包括( )个定律。电工电技答案
A、术章1
B、节答2
C、案学3
D、习通4

2、题目支路电流法是超星以( )为求解对象。
A、电工电技答案节点电压
B、术章支路电流
C、节答电路功率
D、案学网孔电流

3、习通用一个电动势和内阻串联表示的题目电源称为( )。
A、超星电压源
B、电流源
C、受控电压源
D、受控电流源

4、用一个电流流和内阻并联表示的电源称为( )。
A、电压源
B、电流源
C、受控电压源
D、受控电流源

5、戴维南定理适用于( )。
A、有源线性二端网络
B、非线性二端网络
C、任意二端网络
D、有源二端网络

6、戴维南定理适合于求( )条支路电流。
A、1
B、2
C、3
D、4

7、电位是指电路中某点与( )之间的电压。
A、任意点
B、参考点
C、电源负极
D、地

8、已知一电压源的电动势为12V,内阻为2Ω,等效为电流源时,其电流和内阻应为( )。
A、6A 3Ω
B、3A 2Ω
C、6A 2Ω
D、3A 3Ω

9、已知一电流源的电流为5A,内阻为4Ω,等效为电压源时,其电动势和内阻应为( )。
A、20V 8Ω
B、20V 4Ω
C、10V 4Ω
D、10V 8Ω

10、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高,则( )。
A、两点的电位高
B、两点间的电位差大
C、两点的电位一定为正
D、两点的电位一定为负

11、电路如图所示,如果电阻R1增大,则电流表A的读数(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12、图示电路中,当R1增加时,电压U2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13、图a)所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为图b)中的( )。
A、
B、
C、
D、

14、下图中电流I为( )。
A、1A
B、2A
C、-1A
D、-2A

15、在下图所示电路中,已知 i1 = 4 sinwt A,i2 = 3 sinwt A,则 i 为( )。
A、7 sinwt A
B、-7 sinwt A
C、1 sinwt A
D、5 sinwt A

16、对于有6条支路4个节点的电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列的独立方程数为( )。
A、3
B、2
C、4
D、5

17、在图示的电路中,A点的电位VA为 ( )。
A、10V
B、15V
C、-15V
D、0V

18、对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恒流源消耗功率,恒压源产生功率
B、恒流源产生功率,恒压源消耗功率
C、恒流源和恒压源均产生功率
D、恒流源和恒压源均消耗功率

19、恒流源可以等效为恒压源

20、电源等效变换时,内阻是可以改变的

21、与恒流源串联的元件等效时应除掉

22、与恒压源并联的元件等效时应保留

23、戴维南定理适用于任何一个二端网络

24、除源时,恒流源应作开路处理

25、除源时,恒压源应作短路处理

26、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不变

27、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有载、开路、短路

28、电位和电压相同之处是都与参考点有关

29、已知图中U1=2V,U2=-8V,则UAB= ( )V

30、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I=2A,R=6Ω,则UAB=( )V

31、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1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2的阻值应为 ( )Ω。

32、图示电路中,A、B端电压U=( )V。

33、电路如题图所示,已知R1=5Ω时获得的功率最大,试问电阻R是( )Ω。

34、如图所示电路中,N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测得A,B之间电压为9V,如图(a)所示;若连接如图(b)所示,可测得电流I =1A。现连接成图(c)所示形式,问电流I 为()A。

35、电路如图所示,假定电压表的内阻为无限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当开关S处于位置1 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0V,当S 处于位置2时,电流表的读数为5mA。试问当S处于位置3时,电压表读数为( )V,电流表的读数为( )mA。说明,若电压为3V,电流为8mA,则将答案写为38

36、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UAB=0,试用叠加定理求US的值为( )V。说明:用小数来表示

37、如图所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已知R=10Ω时,I=1A;R=18Ω时,I=0.6A;若I=0.1A时,外接电阻R是( )Ω。

3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I1= 5A,则I2 =( )A。

3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AB支路断开,则I2 =( )A。

第一单元第一次作业

1、习题1.2

2、习题1.5

3、习题1.3

4、习题1.4

第一单元第二次作业

1、1.6

2、1.7

第一章作业

1、

第二章 一阶动态电路的分析

第二单元测验

1、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线性动态电路的公式中,三个要素是指:
A、初始值、稳态值、等效内阻
B、初始值、稳态值、时间常数
C、初始值、时间常数、等效内阻
D、时间常数、稳态值、等效内阻

2、下列有关电容 C 或电感 L 的伏安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列有关电容 C 或电感 L 的伏安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4、假设一阶 RC 电路和一阶 RL 电路的等效电阻为 R ,则下列有关时间常数的公式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阶线性动态电路的全相应不仅可以看作是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叠加,而且可以看作是稳态分量和暂态分量的叠加。
B、一阶线性动态电路中,时间常数是一个无量纲的常数。
C、一阶线性动态电路的三要素法的公式中,稳态值指的是:换路前电路所处的稳态值。
D、一阶线性动态电路的三要素法的公式中,时间常数与电路的等效电阻有关,其中等效电阻是电路中所有电阻之和。

6、以下关于换路定则的公式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 S 合在位置 2 时电路已达到稳定状态。在 t=0 时刻,开关由位置 2 合到位置 1。则该电路的过渡过程属于
A、RC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B、RL 电路的全响应
C、RL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D、RC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开关 S 闭合前,有。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则该电路的过渡过程属于
A、RL 的零输入响应
B、RL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C、RL 电路的全响应
D、RC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9、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开关 S 闭合前,有。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则
A、
B、
C、
D、

10、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开关 S 闭合前,有,。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则
A、
B、
C、
D、

11、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则以下关于时间常数 的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12、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则以下关于等效电阻的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13、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则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
B、
C、
D、

14、如图所示的电路,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15、在换路瞬间,下列各项中除( )不能跃变外,其它均可跃变。
A、电感两端的电压
B、通过电感的电流
C、通过电容的电流
D、通过电阻的电流

16、在换路瞬间,下列各项中除( )不能跃变外,其它均可跃变。
A、电容两端的电压
B、电感两端的电压
C、电阻两端的电压
D、通过电容的电流

17、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则该电路的过渡过程属于
A、RL电路的全响应
B、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C、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D、RC电路的全响应

18、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19、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C、
D、

20、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则下列关于时间常数的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21、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则下列关于等效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效电阻想当于电路中与并联后的电阻
B、等效电阻的值与电路中的电阻相同
C、等效电阻的值与电路中的电阻相同
D、等效电阻想当于电路中与的联后的电阻

22、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感的电压在换路瞬间不发生跃变
B、电阻两端的电压在换路瞬间不发生跃变
C、电流在换路瞬间不发生跃变
D、通过电阻的电流在换路瞬间不发生跃变

23、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则下列关于电路等效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效电阻想当于电路中与并联后的电阻
B、等效电阻想当于电路中与串联后的电阻
C、等效电阻的值与电路中的电阻相同
D、等效电阻的值与电路中的电阻相同

24、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则下列关于时间常数的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25、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容的电压在换路瞬间不发生跃变
B、电阻两端的电压在换路瞬间不发生跃变
C、电阻两端的电压在换路瞬间不发生跃变
D、通过电阻的电流在换路瞬间不发生跃变

2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容C=1F,,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假设用三要素法求得电路所示的电容电压的公式为:,其中分别为________。
A、5, 0, 2.5
B、5, 5, 2.5
C、0, 5, 10
D、5, 0, 10

2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容C=1F,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假设用三要素法求得电路所示的电压的公式为:,其中分别为________。
A、0, 3, 1.2
B、3, 0, 1.2
C、0, 3, 1.5
D、3, 0, 1.5

2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容C=2.5F,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假设用三要素法求得电路所示的电流的公式为:,其中分别为________。
A、0, 2.5, 3
B、0, 1.5, 3
C、0, 1, 3
D、0, 2.5, 1.2

2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容C=5F,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假设用三要素法求得电路所示的电流的公式为:,其中分别为________。
A、0, 1, 6
B、1, 0, 6
C、2, 1, 6
D、0, 1, 7.5

3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容C=5F,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假设用三要素法求得电路所示的电流的公式为:,其中分别为________。
A、0, 1.5, 6
B、1.5, 0, 6
C、0, 1.5, 7.5
D、1.5, 0,7.5

3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感L=7.5H,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假设用三要素法求得电路所示的电流的公式为:,其中分别为________。
A、2, 2.5, 1
B、2, 2.5, 9
C、2.5, 2, 1
D、2.5, 2, 9

3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感L=7.5H,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假设用三要素法求得电感的电压公式为:,其中的大小分别为________。
A、0, 7.5, 1
B、7.5, 0, 1
C、0, 15, 1
D、0, 7.5, 7.5

3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感L=15H,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假设用三要素法求得电感的电流公式为:,其中分别为________。
A、1, 0, 2
B、0, 1, 2
C、1, 0, 1
D、0, 1, 1

3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L=5H,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假设用三要素法求得电路所示的电流的公式为:,其中分别为________。
A、3, 1.5, 5
B、1.5, 3, 5
C、3, 1.5, 1
D、1.5, 3, 1

3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L=5H,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假设用三要素法求得电感的电压公式为:,其中的大小分别为________。
A、0, 3, 5
B、0, 3, 1
C、3, 1, 0
D、3, 0, 1

36、直流电路处于稳态时,电容视为开路。

37、直流电路处于稳态时,电感视为开路。

38、换路定律指出:电感两端的电压是不能发生跃变的,只能连续变化。

39、换路定律指出:电容两端的电压是不能发生跃变的,只能连续变化。

40、在电路中,电源的突然接通或断开,电源瞬时值的突然跳变,某一元件的突然接入或被移去等,统称为过渡过程。

41、直流电路处于稳态时,电容视为短路。

42、直流电路处于稳态时,电感相当于导线。

43、一阶 RC 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44、一阶 RL 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45、过渡过程是指电路从一种稳态过渡到另一种稳态所经历的过程。

46、换路前,储能元件中已经储有原始能量。换路时,若外激励等于零,仅在动态元件原始能量作用下所引起的电路响应,称为零状态响应。

47、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开关 S 闭合前,有。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则。

48、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开关 S 闭合前,有。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则。

49、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开关 S 闭合前,有。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则。

50、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开关 S 闭合前,有。在 t=0 时刻,开关S闭合。则。

第二章作业

1、1、观看本章所有视频; 2、常规作业4题: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第三单元测验

1、确定交流电有( )要素
A、1
B、2
C、3
D、4

2、频率是反映交流电变化的( )
A、位置
B、快慢
C、大小
D、以上都不对

3、相位是反映交流电变化的( )
A、位置
B、快慢
C、大小
D、以上都不对

4、幅度是反映交流电变化的( )
A、位置
B、快慢
C、大小
D、以上都不对

5、相量只能表示交流电的有效值(或最大值)和( )
A、相位
B、频率
C、初相位
D、以上都对

6、复数加法运算时应采用( )。
A、代数式
B、极标式
C、指数式
D、三角式

7、复数除法运算时应采用( )。
A、代数式
B、极标式
C、指数式
D、三角式

8、电容元件是( )元件。
A、耗能元件
B、储能元件
C、线性元件
D、以上都不对

9、电感元件的有功功率( )。
A、不为零
B、为零
C、与电流有关
D、与电压有关

10、功率因数大反应电源设备对电能的利用率( )
A、高
B、低
C、不确定
D、无关

11、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频率、相位和幅度。

12、电感电路中,电压比电流滞后90°

13、电容电路中,电流比电压超前90°

14、相量式既能反映电压与电流间的大小关系又能反映相互间的相位关系。

15、复阻抗的大小等于电阻、感抗和容抗三者之间的代数和。

16、对同一个电容,交流电的频率越高,其容抗就越小。

17、对同一个线圈,交流电的频率越低,其感抗就越大。

18、功率因数越大说明设备对电能的利用率越高。

19、增加功率因素就是增大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差角。

20、提高功率因素的常用办法是在感性负载的两端串联一只电容器。

21、有一R、L、C串联的交流电路,已知R=XL=XC=10Ω,I=1A,电压U=()V

22、有一R、L、C串联的交流电路,已知R=XL=XC=10Ω,I=1A,电压UR=()V

23、有一R、L、C串联的交流电路,已知R=XL=XC=10Ω,I=1A,电压UL=()V

24、有一R、L、C串联的交流电路,已知R=XL=XC=10Ω,I=1A,电压UC=()V

第三章作业

1、1、观看本章所有视频; 2、常规作业:课本74页-75页,习题3.7、3.12、3.14

第四章 三相交流电路

第四章作业

1、作业题 1、观看本章所有视频; 2、常规作业:课本85页,习题4.3、4.7

第七章 半导体器件

第七单元测验

1、1、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 )。 A、 空穴 B、自由电子 C、原子核
A、A
B、B
C、C
D、0

2、2、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 )。 A、 空穴 B、自由电子 C、原子核
A、A
B、B
C、C
D、0

3、3、将PN结加适当的正向电压,则空间电荷区将( )。 A. 变宽 B. 变窄 C. 不变
A、A
B、B
C、D
D、0

4、4、将PN结加适当的反向电压,则空间电荷区将( )。 A. 变宽 B. 变窄 C. 不变
A、A
B、B
C、C
D、0

5、5、在PN结中形成空间电荷区的正、负离子都带电,所以空间电荷区的电阻率( )。 A. 很高 B. 很低 C. 等于N型或P型半导体的电阻率
A、A
B、B
C、C
D、0

6、6、电路如图所示, 所有二极管均为理想元件,则D1、D2、D3的工作状态为( )。 A. D1导通,D2、D3截止 B. D1、D2截 止, D3 导通 C. D1、D2截 止,D3导通 D. D1、D2、D3均截止
A、A
B、B
C、C
D、0

7、7、三极管放大的条件是( )。 A、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B、发射极反偏、集电极正偏 ;C、无所谓。
A、A
B、B
C、C
D、0

8、8、在截止区三极管( )电流放大作用。 A、有 B、无 C、不一定有
A、A
B、B
C、C
D、0

9、9、 在放大电路中的晶体管, 其电位最高的一个电极是( )。 A. PNP管的集电极 B. PNP管的发射极 C. NPN管的发射极
A、A
B、B
C、C
D、0

10、10、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时,集电结和发射结的偏置情况为( )。 A.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B.发射结、集电结均反偏 C.发射结、集电结均正偏
A、A
B、B
C、C
D、0

11、11、半导体材料具有光敏性和热敏性,是由于它是三价元素。( )

12、12、 因为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13、13、 本征半导体温度升高后,自由电子数目增多,空穴数基本不变。( )

14、14、 本征半导体不带电,P 型半导体带正电,N 型半导体带负电。( )

15、15、二极管只要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时就会导通。( )

16、16、二极管具有稳压、开关、箝位、整流、检波等作用。( )

17、17、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时,由于集电极电流较大所以也有放大作用。( )

18、18、硅管是指NPN型,锗管是指PNP型。( )

19、19、三极管使用时,集电极和发射极可以混用。( )

20、20、BJT是由两个PN结组合而成的,所以将两个二极管对接,也可以当BJT使用。( )

21、21、电路如图所示,当二极管 D1、D2为的导通压降为0.7 V,输出电压Uo为 ( )V

22、22、电路如图所示,当二极管 D1、D2为的理想二极管,输出电压Uo为 ( )V

23、23、三极管各极对公共端电位如图所示,则处于硅三极管处于()状态。

24、24、三极管各极对公共端电位如图所示,则处于硅三极管处于()状态。

第七章作业

1、1、观看本章所有视频; 2、常规作业:课本157页,习题7.4.3、7.4.4。

第八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八章单元测试

1、基本放大电路中,经过晶体管的信号有( )。
A、直流成分
B、交流成分
C、交直流成分均有
D、交直流成分只有一个

2、基本放大电路中的主要放大对象是( )。
A、直流信号
B、交流信号
C、交直流成分均有
D、电压

3、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 )。
A、使放大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区
B、使放大电路工作在非线性区
C、尽量提高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D、尽量提高放大电路稳定性

4、在放大电路中,集电极负载电阻Rc的作用是( )。
A、是三极管集电极的负载电阻
B、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C、使三极管工作在线性区
D、把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转化成电压放大作用

5、分压式偏置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若VB点电位过高,电路易出现( )。
A、截止失真
B、饱和失真
C、晶体管被烧损
D、信号减弱

6、在固定偏置放大电路中,若偏置电阻RB的阻值增大了,则静态工作点Q将( )。
A、下移
B、上移
C、不动
D、上下来回移动

7、电压放大电路首先需要考虑的技术指标是( )。
A、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
B、不失真问题
C、管子的工作效率
D、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8、基极电流iB的数值较大时,易引起静态工作点 Q接近( )。
A、截止区
B、饱和区
C、死区
D、线性区

9、由NPN管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输入是正弦信号,若从示波器显示的输出信号波形发生底部(负半周)削波失真,则该放大电路产生了( )。
A、饱和失真
B、放大失真
C、截止失真
D、过载饱和

10、由NPN管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输入是正弦信号,若从示波器显示的输出信号波形发生顶部(正半周)削波失真,则该放大电路产生了( )。
A、截止失真
B、饱和失真
C、放大失真
D、过载饱和

11、为了提高交流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选用( )电路作为输入级。
A、射极输出器
B、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C、功率放大器
D、分压式放大电路

12、为了提高交流放大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应选用( )电路作为输入级。
A、射极输出器
B、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C、功率放大器
D、分压式放大电路

13、在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中,除去旁路电容C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输出电阻不变
B、静态工作改变
C、电压放大倍数增大
D、输入电阻减小

14、引起晶体管放大电路产生非线性失真的原因是( )。
A、静态工作点不合适或输入信号幅值过大
B、值过小
C、直流电源UCC值过高
D、工作在非线性区

15、放大电路中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总是反相关系。

16、放大电路中的所有电容器,起的作用均为通交隔直。

17、分压式偏置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能够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放大器。

18、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让交流信号叠加在直流量上全部通过放大器。

19、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通常等于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20、微变等效电路中不但有交流量,也存在直流量。

21、共射放大电路输出波形出现上削波,说明电路出现了饱和失真。

22、半导体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的器件。

第八章作业

1、1、观看视频 2、课本80页第8.2.6题; 3、课本81页第8.2.7题。

第九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第九章单元测试

1、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个具有 的、 藕合的多级放大器( )。
A、高放大倍数,直接
B、高放大倍数,阻容
C、低放大倍数,直接
D、低放大倍数,阻容

2、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条件是( )。
A、开环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
B、开环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
C、开环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
D、开环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

3、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放大区,由理想工作条件得出两个重要规律是( )。
A、U+=U-=0,i+=i-
B、U+=U-=0,i+=i-=0
C、U+=U-,i+=i-=0
D、U+=U-=0,i+≠i-

4、引入负反馈后,不能改善的是( )。
A、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B、减少小信号源的波形失真
C、减少放大器的波形失真
D、减少直流稳压电源的波动

5、反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引入的是( )负反馈。
A、串联电压
B、并联电压
C、串联电流
D、并联电流

6、同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引入的是( )负反馈。
A、串联电压
B、并联电压
C、串联电流
D、并联电流

7、某测量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高,输出电流稳定,应引入( ) 负反馈。
A、串联电压
B、并联电压
C、串联电流
D、并联电流

8、由运放组成的电路中,工作在非线性状态的电路是( )。
A、反相放大器
B、差分放大器
C、电压比较器
D、同相放大器

9、理想运放的两个重要结论是( )。
A、虚短与虚地
B、虚断与虚短
C、断路与短路
D、虚断与虚地

10、集成运放一般分为两个工作区,它们分别是( )。
A、正反馈与负反馈
B、线性与非线性
C、虚断和虚短
D、断路与短路

11、( )输入比例运算电路的反相输入端为虚地点。
A、同相
B、反相
C、双端
D、一端

12、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存在( )现象。
A、虚地
B、虚断
C、虚断和虚短
D、虚短

13、各种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状态只有(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多种

14、基本积分电路中的电容器接在电路的( )。
A、反相输入端
B、同相输入端
C、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
D、输出端

15、分析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电路时,不能使用的概念是( )。
A、虚地
B、虚短
C、虚断
D、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16、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电压只有两种数值。

17、集成运放使用时不接负反馈,电路中的电压增益称为开环电压增益。

18、“虚短”就是两点并不真正短接,但具有相等的电位。

19、“虚地”是指该点与“地”点相接后,具有“地”点的电位。

20、集成运放不但能处理交流信号,也能处理直流信号。

21、集成运放在开环状态下,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22、同相输入和反相输入的运放电路都存在“虚地”现象。

23、理想集成运放外接负反馈电路后,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与外交电路的参数无关。

24、各种比较器的输出只有两种状态。

25、微分运算电路中的电容器接在电路的反相输入端。

26、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1=2KΩ ,Rf=5KΩ ,R2=2KΩ ,R3=18KΩ ,Ui=1V,则输出电压Uo为( )V。

27、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阻Rf=5R1,输入电压Ui=5mV,则输出电压U0为( )mV。

第九章第一次作业

1、9.2.1

第九章第二次作业

1、9.2.7

2、9.2.8

3、9.2.9

4、9.2.13

第十一章 组合逻辑电路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

1、与门的逻辑功能是( )
A、全低为高
B、全高为高
C、部分高为高
D、部分高为低

2、逻辑代数运算中,A+A=( )。
A、2A
B、A
C、
D、0

3、最基本的逻辑关系有( )种
A、1
B、2
C、3
D、4

4、逻辑代数运算与普通代数运算( )。
A、相同
B、不相同
C、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D、不确定

5、用三极管构成的门电路称为( )门电路。
A、MOC型
B、TTL型
C、CMOS型
D、TT型

6、数字电路有( )种电平状态。
A、1
B、2
C、3
D、4

7、高电平用1表示、低电平用0表示时,称为( )逻辑。
A、负
B、反
C、正
D、逆

8、
A、AB
B、A+B
C、
D、BA

9、
A、
B、
C、
D、

10、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与电路的原状态( )。
A、有关
B、不一定有关
C、无关
D、不一定无关

11、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是常用的开关元件。

12、逻辑表达式是逻辑函数常用的表示方法

13、用真值表表示逻辑函数,缺乏直观性

14、1+A=1

15、AB+A=A

16、组合逻辑电路有若干个输入端,只有一个输出端。

17、组合逻辑电路任意时刻的稳定输出只由该时刻的输入信号取值组合决定,而与原电路状态无关。

18、模拟信号在时间上是一种连续变化的量,而数字信号则是一种离散量。

19、组合逻辑电路一般由各种门电路组成。

20、将实际问题转换成逻辑问题第一步是要先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21、数字电路比模拟电路抗干扰能力( )

22、数字电路又称为( )电路

23、硅二极管可以用作( )元件

24、逻辑代数运算中,1+1=( )。

第十一章 第一次作业(互评版)

1、题11.4.1

2、11.4.2

第十一章 第二次作业(互评版)

1、习题:11.9

2、习题:11.13

第四单元测验

第四单元测验

1、三相负载对称是指负载的( )。
A、阻抗模相等。
B、阻抗角相等。
C、阻抗相等。
D、以上都不对

2、星形联结三相电源的线电压比相电压( )相位。
A、超前30度
B、滞后30度
C、超前120度
D、滞后120度

3、负载星形联结的线电压比相电压( )相位。
A、超前120度。
B、滞后120度。
C、超前30度。
D、滞后30度。

4、三相四线制照明电路中,各相负载电阻不相等,如果中性线断开,后果是 ( )。
A、各相电灯中电流均为零。
B、各相电灯中电流不变。
C、各项电灯电压将重新分配,有的不能正常发光,有的可能烧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对称负载三角形联结的相电流比线电流( )相位。
A、滞后120度。
B、超前120度。
C、滞后30度。
D、超前30度。

6、对称三相电路中,,其中角为( )。
A、线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B、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C、线电压与相电压之间的相位差。
D、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7、以下哪一项不是三相对称电动势具有的特征( )。
A、最大值相等。
B、相位相同
C、频率相同
D、相位互差120度

8、以下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 )。
A、负载星形联结的相电压等于线电压的倍。
B、负载星形联结的相电流等于线电流。
C、负载三角形联结的相电压等于线电压。
D、负载三角形连接的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的 倍。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称负载星形联结的线电压与相电压具有相同的相位。
B、负载对称指他们具有相同的阻抗模。
C、负载三角形联结的线电压与相电压具有相同的相位。
D、负载星形联结的相电压等于电源线电压。

10、关于中性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中性线一般可以省略。
B、三相对称负载星形联结供电系统中的中性线一般可以省略。
C、正常供电系统中,中性线的电位可以不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有“220V、100W”“220V、25W”白炽灯两盏,串联后接入220V交流电路,其亮度情况是( )。
A、100W更亮。
B、25W更亮。
C、两灯一样亮。
D、以上都不对。

12、三相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三相交流电动势相位差为( )。
A、60度。
B、30度。
C、180。
D、120度

13、在对称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中,相电流,线电流,相电压,线电压的关系为( )。
A、,
B、,
C、,
D、,

14、在对称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中,相电流,线电流,相电压,线电压的关系为( )。
A、
B、
C、
D、

15、在负载不变的情况下,星形联结比三角形联结的总功率( )。
A、大。
B、小。
C、相等。
D、不一定。

16、中性线的作用就是保证不对称星形联结的相电压是对称的。( )

17、电灯的开关可以接火线上,也可以接零点上。( )

18、负载三角形联结的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等。( )

19、负载星形联结的线电流与相电流不相等。( )

20、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中性线不能接保险丝。( )

21、三相电路作星形联结,中性线电流一定等于零。( )

22、三相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等于某相负载消耗功率的3倍。( )

23、三相电路中负载的线电压大于相电压。( )

24、三相负载对称电路中,各电流的初相位相同。( )

25、三相负载对称电路中,线电压是相电压的倍。( )

26、对称负载三角形联结三相电路中,负载的相电压一定等于电源线电压。( )

27、负载星形联结三相电路中,负载相电流一定等于线电流。( )

28、中性线又称零线、地线。( )。

29、对称三相电源的幅值一定是相等的。( )

30、对称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的线电压比相电压相位落后30度。

31、对称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相位上,线电压( )相电压。(填超前,滞后,等于)。

32、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线电流与相电流( )。

33、如图,若中性线未断,测得,则中性线电流为( )A。

34、下图所示三相电路中,有两组三相对称负载,均为电阻性。若电压表读数为380V,则电流表读数为( )A。(四舍五入到整数值)

学习通电工电子技术_27

在学习通电工电子技术第27讲中,我们将学习关于电子管的知识。

什么是电子管

电子管是一种使用电子束控制电流的电子器件,它由一个甚至多个电子枪、一个或多个阳极和若干个控制极(如阴极、栅极等)组成。

电子管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放大和信号处理领域,例如电视、收音机、雷达、计算机等。

电子管的分类

根据电子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可以将电子管分为以下几类:

  • 三极管:由一个阴极、一个阳极和一个控制极(如栅极)组成,主要用于放大电路中。
  • 四极管:由两个阴极、一个阳极和一个控制极(如栅极)组成,主要用于开关电路中。
  • 五极管:由一个阴极、两个阳极和两个控制极(如栅极和屏极)组成,主要用于放大和开关电路中。
  • 光电子管:使用光电效应的原理,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主要用于通信和图像处理。
  • 热电子管:利用热电子发射的原理,将热能转换为电能,主要用于发射电流。

电子管的优点和缺点

电子管与晶体管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放大系数高:电子管的放大系数比晶体管高。
  • 线性度好:电子管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呈线性关系,因此具有较好的线性度。
  • 适应大功率:电子管能够适应大功率的应用场合,因此广泛用于高功率放大器中。

但电子管也存在以下缺点:

  • 功耗大:电子管的功耗大,因此电子管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 体积大:电子管的体积相对较大,不适合用于小型化电子产品中。
  • 价格高:电子管的制造成本高,价格也较高。

电子管的应用

电子管广泛应用于通讯、广播、电视、雷达、计算机等领域。

例如,在电视中,电子管被用于产生和控制电子束,进而将电子束投射到荧光屏上,产生图像。

在计算机中,电子管被用于控制信号的放大和开关。

总结

电子管是一种使用电子束控制电流的电子器件,具有放大系数高、线性度好、适应大功率等优点,但也存在功耗大、体积大、价格高等缺点,广泛应用于通讯、广播、电视、雷达、计算机等领域。

学习通电工电子技术_27

在学习通电工电子技术第27讲中,我们将学习关于电子管的知识。

什么是电子管

电子管是一种使用电子束控制电流的电子器件,它由一个甚至多个电子枪、一个或多个阳极和若干个控制极(如阴极、栅极等)组成。

电子管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放大和信号处理领域,例如电视、收音机、雷达、计算机等。

电子管的分类

根据电子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可以将电子管分为以下几类:

  • 三极管:由一个阴极、一个阳极和一个控制极(如栅极)组成,主要用于放大电路中。
  • 四极管:由两个阴极、一个阳极和一个控制极(如栅极)组成,主要用于开关电路中。
  • 五极管:由一个阴极、两个阳极和两个控制极(如栅极和屏极)组成,主要用于放大和开关电路中。
  • 光电子管:使用光电效应的原理,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主要用于通信和图像处理。
  • 热电子管:利用热电子发射的原理,将热能转换为电能,主要用于发射电流。

电子管的优点和缺点

电子管与晶体管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放大系数高:电子管的放大系数比晶体管高。
  • 线性度好:电子管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呈线性关系,因此具有较好的线性度。
  • 适应大功率:电子管能够适应大功率的应用场合,因此广泛用于高功率放大器中。

但电子管也存在以下缺点:

  • 功耗大:电子管的功耗大,因此电子管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 体积大:电子管的体积相对较大,不适合用于小型化电子产品中。
  • 价格高:电子管的制造成本高,价格也较高。

电子管的应用

电子管广泛应用于通讯、广播、电视、雷达、计算机等领域。

例如,在电视中,电子管被用于产生和控制电子束,进而将电子束投射到荧光屏上,产生图像。

在计算机中,电子管被用于控制信号的放大和开关。

总结

电子管是一种使用电子束控制电流的电子器件,具有放大系数高、线性度好、适应大功率等优点,但也存在功耗大、体积大、价格高等缺点,广泛应用于通讯、广播、电视、雷达、计算机等领域。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