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62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中国大学江南园林文化艺术_2期末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72 min read

中国大学江南园林文化艺术_2期末答案(慕课2023课后作业答案)

项目一 江南园林的中国作业形成与发展

1.1江南园林与江南的范畴随堂测验

1、明清八府一州,大学答案答案所谓“一州”是江南指。 ( )
A、园林艺术苏州
B、文化松江
C、期末常州
D、慕课太仓州

2、课后唐白居易的中国作业 _______ ,勾勒的大学答案答案草堂风貌和履道里园的水竹琴酒的风雅生活,以及精警的构园理、人生体验,江南至今仍令人心向往之。 ( )
A、园林艺术《沧浪静吟》
B、文化《池上篇序》
C、期末《闲居》
D、慕课《闲游》

3、江南地区历史悠久,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文化。地形地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多丘陵多平原和多水,_______ ,春暖秋凉,夏热冬寒,四季分明,物产特别丰富,从而使江南的农业发达,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 )
A、气候温暖湿润
B、气候温暖干燥
C、气候温暖潮湿
D、气候寒冷湿润

4、江南最早指的便是现今 _______ 、江苏和安徽等省一带。( )
A、湖南
B、浙江
C、湖北
D、上海

5、江南,泛指岭南以北,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它包括会稽、吴郡(东汉)、丹阳、豫章、南郡、江夏、 _______ 、桂阳、零陵、武陵等郡,也就是汉代荆、扬二州的大部分地区。 ( )
A、浙江
B、镇江
C、长沙
D、安徽

6、江南地区十分适宜各类作物生长。由于本区气候湿润,物产特别丰富,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_______ 。 ( )
A、玉米
B、水稻
C、甘蔗
D、大豆

7、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江南文化。( )
A、吴越文化
B、江淮文化
C、金陵文化
D、维扬文化

8、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江南地区。( )
A、会稽、吴郡、丹阳
B、武陵、南郡、桂阳
C、零陵、江夏、宿州
D、豫章、长沙、扬州

9、下列选项中,哪个是在任期间设立江南道的。(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中宗

10、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八府一州”。( )
A、镇江
B、江宁
C、绍兴
D、太仓州

11、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南方屋脊有轻蕴感,北方较低缓厚重
B、雨水南少北多
C、南方挂落素雅,北方精雕细琢
D、南方檐瓦比北方陡

12、下列选项中,不包括江南经济发展的是。( )
A、外界原因
B、政治原因
C、经济原因
D、气候原因

13、古典名园大多有园记,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园记的是。( )
A、《草堂记》
B、《池上篇序》
C、《沧浪静吟》
D、《九歌湘君》

14、秦统一天下时期的《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此书中出现的江南,指的是现今湖南省和湖北南部、江西部分地区。

15、吴越称法,起始于先秦,秦统一中国后,长江下游一带称为“越地”或“南越”,主要包括现在的江苏,浙江及安徽的东南部。

16、尚武一种绝不忍受压迫的精神,一种敢于反抗不公的精神。也可以理解为文化之间的强烈碰撞。

17、江南文化具有开放性与不包容性。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对城市移民的吸附,二是对异质文化的吸纳。

18、灵璧石属于石灰岩,多为灰色,少见白色、黑色。

19、明清“八府一州”是指明清时期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应天(江宁)、杭州、嘉兴、湖州八府及从苏州府辖区划出来的无锡州。

20、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是江南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

1.2江南园林形成与发展随堂测验

1、古代天子三台之一。 ( )
A、囿台
B、祭台
C、天台
D、高台

2、以下哪个是中国园林的雏形,在打猎的时候可以观赏自然风景,还具备了园林的基本功能和格局( )。
A、囿台
B、囿
C、姑苏台
D、宫苑

3、( )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转折时期。
A、春秋战国
B、秦朝
C、汉代
D、魏晋南北朝

4、( )是中国园林全面发展的盛期,也是私家园林跟皇家园林重要发展时期。
A、秦汉
B、唐朝
C、魏晋南北朝
D、宋代

5、( )是中国大型的古典私家园林,且代表了清代风格。
A、白马寺
B、留园
C、金谷园
D、狮子林

6、( ) 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极盛时期,不管是造园艺术水平还是造园数量上都达到了历史上的高潮。
A、唐朝
B、宋代
C、清代
D、民国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魏晋南北朝的私家园林代表的是。( )
A、金谷园
B、湘西苑
C、白马寺
D、灵隐寺

8、下列选项中,属于元朝园林的是。( )
A、沧浪亭
B、沈园
C、狮子林
D、庐山草堂

9、姑苏台坐落于江苏苏州的灵岩山上,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宠幸西施而兴建。

10、苏州畅园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古典园林建筑畅园,为苏州小型园林的典型代表,建于清末,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永久性珍品。

11、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的一种园林,又称宫苑。

12、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别墅,为当时著名的私家园林。

13、苏州古典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

14、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的一种园林,称为囿台。

15、西园寺是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中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

16、苏州四大名园分别是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虎丘。

17、囿台是古代天子三台之一,为观赏鸟兽鱼鳖之台,与其并列的其他两台是灵台与时台。

18、古代园林的产生源于囿与台的形成,狩猎和居住是中国古代园林最早具备的两个基本功能。

19、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

20、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商品经济总水平较高,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2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又能体现民族融合的特色。

22、金谷园、湘东苑、六朝寺观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私家园林代表。

23、皇家园林、寺观园林在盛唐时期修建较多,佛寺园林在晚唐修建较多。

24、叠山理水是中国造园最基本的手法。

25、晚清时期的江南园林代表有:扬州个园、南京愚园、苏州畅园。

1.3 江南园林的艺术风格随堂测验

1、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江南园林的艺术风格的特点 ( )
A、师法自然 有法无式
B、叠山理水 处理得当
C、繁荣与鼎盛
D、壶中天地 曲折藏露

2、移步换景,渐入佳境等观赏效果属于以下那个点的内容 ( )
A、有法无式
B、师法自然
C、静细工巧
D、叠山理水

3、沧浪亭内的“翠玲珑”属于以下哪种 ( )
A、纱窗
B、长窗
C、半窗
D、漏窗

4、三潭印月”“ 平湖秋月”符合以下哪种描述 ( )
A、借色
B、借香
C、借声
D、借形

5、“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切要四时,何关八宅。”这属于“因”中的( )
A、因水构园
B、因地取材
C、因时制宜
D、借景

6、( )又称“隔扇”,通常落地,安装在上槛与下槛之间,既有窗的功能也有门的作用,故亦称它为“落地长窗”或“落地门窗”。
A、纱窗
B、长窗
C、半窗
D、.漏窗

7、( )在大自然的景观构成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既有静止状态的美,又能显示流动状态的美,因而也是一个最活跃的因素。
A、假山
B、长廊
C、水体
D、植物

8、在借景种类中,在不封闭的园林中看远处的景物,例如靠水的园林,在水边眺望开阔的水面和远处的岛屿,称为____。( )
A、近借
B、远借
C、仰借
D、俯借

9、在中国的现有园林和风景区中,运用借景手法的实例很多。苏州园林各有其独具匠心的借景手法,______ 西部舒啸亭土山一带,近借西园,远借虎丘山景色。( )
A、留园
B、沧浪亭
C、拙政园
D、狮子林

10、借景分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种。其中仰借是强化景深的重要手段。

11、长窗又称“隔窗”,通常落地,安装在上槛与下槛之间,可作窗但是不可作船。

12、叠山理水中叠山种类分为相形假山和写意假山。

13、壶中天地指园林中的“以少胜多”和“小中见大”。是一种空间安排的原则,体现出古人对宇宙的一种独特理解。

14、叠石手法分为石壁、石洞、石岩、石峰四种。

15、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江南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章节测验

1、明清八府一州,所谓“一州”是指。 ( )
A、苏州
B、松江
C、常州
D、太仓州

2、唐白居易的 _______ ,勾勒的草堂风貌和履道里园的水竹琴酒的风雅生活,以及精警的构园理、人生体验,至今仍令人心向往之。 ( )
A、《沧浪静吟》
B、《池上篇序》
C、《闲居》
D、《闲游》

3、.江南地区十分适宜各类作物生长。由于本区气候湿润,物产特别丰富,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_______ 。 ( )
A、玉米
B、水稻
C、甘蔗
D、大豆

4、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江南文化。( )
A、吴越文化
B、江淮文化
C、金陵文化
D、维扬文化

5、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南方屋脊有轻蕴感,北方较低缓厚重
B、雨水南少北多
C、南方挂落素雅,北方精雕细琢
D、南方檐瓦比北方陡

6、古代天子三台之一。 ( )
A、囿台
B、祭台
C、天台
D、高台

7、以下哪个是中国园林的雏形,在打猎的时候可以观赏自然风景,还具备了园林的基本功能和格局( )。
A、囿台
B、囿
C、姑苏台
D、宫苑

8、( )是中国园林全面发展的盛期,也是私家园林跟皇家园林重要发展时期。
A、秦汉
B、唐朝
C、魏晋南北朝
D、宋代

9、( ) 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极盛时期,不管是造园艺术水平还是造园数量上都达到了历史上的高潮。
A、唐朝
B、宋代
C、清代
D、民国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元朝园林的是。( )
A、沧浪亭
B、沈园
C、狮子林
D、庐山草堂

11、姑苏台坐落于江苏苏州的灵岩山上,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宠幸西施而兴建。

12、苏州畅园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古典园林建筑畅园,为苏州小型园林的典型代表,建于清末,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永久性珍品。

13、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的一种园林,又称宫苑。

14、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别墅,为当时著名的私家园林。

15、苏州古典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

16、秦统一天下时期的《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此书中出现的江南,指的是现今湖南省和湖北南部、江西部分地区。

17、吴越称法,起始于先秦,秦统一中国后,长江下游一带称为“越地”或“南越”,主要包括现在的江苏,浙江及安徽的东南部。

18、尚武一种绝不忍受压迫的精神,一种敢于反抗不公的精神。也可以理解为文化之间的强烈碰撞。

19、江南文化具有开放性与不包容性。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对城市移民的吸附,二是对异质文化的吸纳。

20、灵璧石属于石灰岩,多为灰色,少见白色、黑色。

项目二 江南园林与地域文化

2.1 江南园林与吴越文化随堂测验

1、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下列属于吴越文化特征的是①精致雅淡 ②热情奔放 ③豪迈粗狂 ④清秀柔润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民主思想的是( )
A、顾炎武
B、黄宗羲
C、文天祥
D、文征明

3、被称为“活着的前年古镇”是( )
A、甪直
B、西塘
C、木渎
D、乌镇

4、下列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 )
A、京剧
B、黄梅戏
C、昆曲
D、越剧

5、被称为江南中小园林的典范的是()
A、网师园
B、留园
C、拙政园
D、耦园

6、江南园林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苏州园林。

7、吴越文化是指长江下游地区的太湖流域、钱塘江畔这一广大地区的文化事象及其集合形态。

8、吴越文化的早期活动中心在太湖流域的苏州、无锡。

9、从文化的源流与发展来看,传统的吴越文化,是海派文化乃至现今长三角文化的渊薮和根基,前者则是后者的延续与新生。

10、文化传承的本质:在于各种文化基因的累积和裂变,在于诸种传承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与相互作用,从而使文化具有流动性、延续性和再生性。

2.2 江南园林与维扬文化随堂测验

1、江苏从地理位置上分为苏南、苏中、苏北 , 以吴文化为主要特色 ()
A、苏中
B、苏南
C、苏北
D、苏中和苏北

2、是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种之一 ()
A、剪纸
B、玉器
C、陶瓷
D、漆器

3、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宜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 ()
A、青石
B、宣石
C、片石
D、黄石

4、著有《香叶草堂集》,曾住在彩衣街弥陀巷内,自称住处谓“朱草诗林”的是哪一位?()
A、罗聘
B、李方膺
C、黄慎
D、李鱓

5、扬州评话,是江苏省扬州市的曲艺,又叫扬州评词,是以江苏省扬州方言说表古老的汉族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苏中、苏北和南京、镇江等地。()
A、无锡
B、苏州
C、上海
D、苏南

6、沈立人《弘扬长江文化, 振兴长江经济》一文认为 : “长江三角洲 , 应当包括长江下游的南北两岸 , 不仅是江南的沪、苏、杭一带。

7、金陵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楚汉文化既是江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 又是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区域文化。

8、维扬文化范围主要以扬州,泰州,南通淮阴,盐城,连云港为主。

9、文化区域四种分法:一分法、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

10、文艺理论家最后把“扬州八怪”归纳为8人。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边寿民。

2.3 江南园林与金陵文化随堂测验

1、金陵文化,辐射周边地区所形成的文化圈,是中华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陵文化的中心是( )
A、浙江
B、南京
C、北京
D、天津

2、金陵文化最早的源头是?经过新石器时代的南京北阴阳营文化、早期青铜文化的湖熟文化等发展历程。( )
A、北京猿人
B、元谋人
C、南京猿人
D、蓝田人

3、除了诗词书画的创作活动,对 _______、书画、书籍的收藏鉴赏也是体现文人高雅的审美品位的一种活动,在明代中后期的江南地区逐渐兴起。
A、书法
B、瓷器
C、玉器
D、金石

4、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予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素以假山著称,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的是 ( )。
A、瞻园
B、愚园
C、瑞园
D、定园

5、在地域上,金陵文化本源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是什么?吸纳吴越文化的细腻市井。
A、蜀
B、魏
C、吴
D、汉

6、金陵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其跨江而居,北连江淮平原,东接长江三角洲。由于它背依着长江天险,三面环山,“石头城”虎踞大江之滨,造就了金陵险要伟岸的地理优势。

7、吟诗作对是文人之间学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活动。

8、金陵文化特色的显性特征是南北交汇、兼容并蓄、开放包容,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呼应。

9、金陵八家是指:樊圻、吴宏、邹喆、谢荪、叶欣、高岑、胡性、陈舒八人,他们活动于明晚清兴,清初金陵地区的画家主要以金陵八家为主。

10、茉莉花是中国著名民歌,在国内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2.4 江南园林与海派文化随堂测验

1、海派文化发展的转折时期是( )
A、1943年起始
B、1943至1949年
C、1949至1976年
D、1976年至今

2、海派建筑中融汇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民居特点的新型建筑是( )
A、石库门
B、现代公寓
C、独立式花园洋房
D、联立式花园洋房

3、首次在家门口(上海)上演的音乐会指挥是( )
A、李心草
B、曹丁
C、汤沐海
D、西蒙拉特

4、“本帮菜”是指那个地区的菜肴( )
A、四川
B、扬州
C、上海
D、东北

5、上海唯一的法式公园是( )
A、中山公园
B、复兴公园
C、东安公园
D、人民公园

6、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

7、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

8、法国古典主义规则式园林布局:如复兴公园;英国风景式园林布局:如东安公园;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园林布局:如中山公园。

9、对我国传统造园手法既要继承,更要有创新,不是全盘照搬,简单地从具体形式上沿袭模仿,而是吸取其精神和基本手法。

10、石库门是一种融汇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民居特点的新型建筑,是具中国特色的居民住宅。

江南园林与地域文化 章节测验

1、金陵文化,辐射周边地区所形成的文化圈,是中华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陵文化的中心是( )
A、浙江
B、南京
C、北京
D、天津

2、金陵文化最早的源头是?经过新石器时代的南京北阴阳营文化、早期青铜文化的湖熟文化等发展历程。( )
A、北京猿人
B、元谋人
C、南京猿人
D、蓝田人

3、除了诗词书画的创作活动,对 _______、书画、书籍的收藏鉴赏也是体现文人高雅的审美品位的一种活动,在明代中后期的江南地区逐渐兴起。
A、书法
B、瓷器
C、玉器
D、金石

4、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予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素以假山著称,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的是 ( )。
A、瞻园
B、愚园
C、瑞园
D、定园

5、在地域上,金陵文化本源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是什么?吸纳吴越文化的细腻市井。
A、蜀
B、魏
C、吴
D、汉

6、江苏从地理位置上分为苏南、苏中、苏北 , 以吴文化为主要特色 ()
A、苏中
B、苏南
C、苏北
D、苏中和苏北

7、是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种之一 ()
A、剪纸
B、玉器
C、陶瓷
D、漆器

8、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宜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 ()
A、青石
B、宣石
C、片石
D、黄石

9、著有《香叶草堂集》,曾住在彩衣街弥陀巷内,自称住处谓“朱草诗林”的是哪一位?()
A、罗聘
B、李方膺
C、黄慎
D、李鱓

10、扬州评话,是江苏省扬州市的曲艺,又叫扬州评词,是以江苏省扬州方言说表古老的汉族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苏中、苏北和南京、镇江等地。()
A、无锡
B、苏州
C、上海
D、苏南

11、江南园林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苏州园林。

12、吴越文化是指长江下游地区的太湖流域、钱塘江畔这一广大地区的文化事象及其集合形态。

13、吴越文化的早期活动中心在太湖流域的苏州、无锡。

14、从文化的源流与发展来看,传统的吴越文化,是海派文化乃至现今长三角文化的渊薮和根基,前者则是后者的延续与新生。

15、文化传承的本质:在于各种文化基因的累积和裂变,在于诸种传承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与相互作用,从而使文化具有流动性、延续性和再生性。

16、金陵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楚汉文化既是江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 又是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区域文化。

17、维扬文化范围主要以扬州,泰州,南通淮阴,盐城,连云港为主。

18、文化区域四种分法:一分法、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

19、金陵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其跨江而居,北连江淮平原,东接长江三角洲。由于它背依着长江天险,三面环山,“石头城”虎踞大江之滨,造就了金陵险要伟岸的地理优势。

20、吟诗作对是文人之间学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活动。 3.金陵文化特色的显性特征是南北交汇、兼容并蓄、开放包容,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呼应。

项目三 江南园林与古代哲学思想

3.1江南园林古代哲学思想随堂测验

1、下列哪位不属于道家三大代表人物( )。
A、列子
B、庄子
C、老子
D、墨子

2、中国四大名园之首是( )。
A、拙政园
B、留园
C、狮子林
D、沧浪亭

3、借景有远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借池塘中鱼属于( )。
A、远借
B、仰借
C、应时而借
D、俯借

4、虚实观对园林的影响不包括( )。
A、实景虚构
B、收放自如
C、无中生有
D、巧于因借

5、借景有远借、近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五种。

6、大型奇石因“瘦、漏、皱、透、丑”等特点又被历代造园家赏识青睐,构成了著名景点。

7、“道法自然”是古代道家哲学的核心。

8、“道法自然”哲学思想认为:人生存于天地之中,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分子,也是宇宙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应追求自然之道和人为之道的统一。

9、《园冶》“相地”篇中说:“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

10、中国古典园林是人工建造的第二自然,其构思从“象天”到“法地”,从源于自然到高于自然,都是“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具象”化。

11、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南宋,其园林掇山山理水则充分遵循自然之形态,全园景色简洁古朴,素雅大方。

12、“尚静”是老庄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老庄主张“贵柔,尚静”,柔能克刚,静以制动,其实是充满了朴素的辩证主义思想的。

13、被列为中国四大名园之首的留园,其营造就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原则,成为生态造园的典范。

14、巧于因借的原则是“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方法是布置适当的眺望点,使视线越出园垣,使园之景尽收眼底。

3.2江南园林与风水堪舆随堂测验

1、道教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2、位列四大名园之首的是( )。
A、拙政园
B、留园
C、承德避暑山庄
D、狮子园

3、佛教园林中属于金陵园林的是( )。
A、鸡鸣寺
B、西园寺
C、云岩寺
D、灵隐寺

4、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一池三山”理水模式最初出现于( )。
A、秦始皇兰池宫
B、汉武帝建章宫
C、隋炀帝洛阳西苑
D、唐长安曲江池

5、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一池三山”理水模式最初出现于( )。
A、秦始皇兰池宫
B、汉武帝建章宫
C、隋炀帝洛阳西苑
D、唐长安曲江池

6、古树名木不仅能够勾勒出园内的文化底蕴,还能营造出深远意境,对构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

7、从某种意义上说,风水这三大原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文明的基本内涵。

8、树龄越小的树木越是经历了岁月的沉淀,经过了长时间的生存考验,对于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性,突出了地域特色,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9、利用植物的不同高度,冠幅大小,颜色差异、形状变化进行合理的分层和色彩搭配,疏密有致,错落有序,使得空间层次和色彩更加丰富。

10、由于植物的不同特性,其观赏侧重点也有所差别。植物的色彩可被看做是环境情感的象征,色彩不影响空间的气氛和情感。

11、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上,一般都会考虑到四季的植物景观变化。

12、四季景致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又能统一,完善并巧妙地展现出了院内的四季风光。

13、在景观设计中,不论是古代的园丁,还是现代的设计师,都必须遵循两大原则:一是观赏性,二是艺术性。

14、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5、所有山体,无论是何种风水信仰,均不能太近主体建筑,至少10公尺以外,要防止山体滑坡,造成危害。

江南园林与古代哲学思想 章节测验

1、道教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2、位列四大名园之首的是( )
A、拙政园
B、留园
C、承德避暑山庄
D、狮子园

3、《园冶》的作者是( )。
A、计成
B、孔子
C、文天祥
D、鲁迅

4、佛教园林中属于金陵园林的是( )。
A、鸡鸣寺
B、西园寺
C、云岩寺
D、灵隐寺

5、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一池三山”理水模式最初出现于( )。
A、秦始皇兰池宫
B、汉武帝建章宫
C、隋炀帝洛阳西苑
D、唐长安曲江池

6、下列哪位不属于道家三大代表人物( )。
A、列子
B、庄子
C、老子
D、墨子

7、中国四大名园之首是( )。
A、拙政园
B、留园
C、狮子林
D、沧浪亭

8、借景有远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借池塘中鱼属于( )。
A、远借
B、仰借
C、应时而借
D、俯借

9、虚实观对园林的影响不包括( )。
A、实景虚构
B、收放自如
C、无中生有
D、巧于因借

10、世家宅园的典型,东宅西园,一落三进的长廊型建筑是( )。
A、网师园
B、留园
C、拙政园
D、耦园

11、借景有远借、近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五种。

12、大型奇石因“瘦、漏、皱、透、丑”等特点又被历代造园家赏识青睐,构成了著名景点。

13、“道法自然”是古代道家哲学的核心。

14、“道法自然”哲学思想认为:人生存于天地之中,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分子,也是宇宙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应追求自然之道和人为之道的统一。

15、《园冶》“相地”篇中说:“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

16、中国古典园林是人工建造的第二自然,其构思从“象天”到“法地”,从源于自然到高于自然,都是“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具象”化。

17、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南宋,其园林掇山山理水则充分遵循自然之形态,全园景色简洁古朴,素雅大方。

18、“尚静”是老庄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老庄主张“贵柔,尚静”,柔能克刚,静以制动,其实是充满了朴素的辩证主义思想的。

19、古树名木不仅能够勾勒出园内的文化底蕴,还能营造出深远意境,对构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

20、从某种意义上说,风水这三大原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文明的基本内涵。

项目四 江南园林与文学艺术

4.1江南园林与古典文学随堂测验

1、留园共经历几任主人( )。
A、2
B、4
C、3
D、5

2、《园冶》的作者是明朝作家( )所著。
A、袁枚
B、李清照
C、计成
D、王维

3、在崇尚自然,天人合一方面看,园林特点是以( )为宗旨
A、源于自然
B、高于自然
C、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D、天人合一

4、留园的第三任主人盛康,别号( ),晚号留园主人。
A、待云庵主
B、寒碧主人
C、花步里人
D、一十二峰啸客

5、( )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在“洋务运动”中,成为中国第一代官僚资产阶级的领头人。
A、盛宣怀
B、盛康
C、刘恕
D、计成

6、“人生如驹过隙耳,吾何不乐哉。”是哪位园主人的感慨 ( )
A、盛康
B、徐泰时
C、刘恕
D、盛宣怀

7、“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造园理念是( )提出来的。
A、盛康
B、盛宣怀
C、刘恕
D、计成

8、( )给待霜亭写下了“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联,他手植的紫藤,已有四百年的树龄。
A、唐寅
B、祝枝山
C、文征明
D、徐祯卿

9、《园冶》的作者是明朝作家计成所著。

10、留园共经历三任主人。

11、精神需求上:拥有了足够财力的仕宦文人通过建造私家园林来实现自己理想的园居生活。

12、园林是文人雅集举行较多的场所,鸟语花香,幽深宁静的环境更是可以给文人墨客们提供绝佳的创作素材。

13、随意性使历代文人雅集产生了大量名垂千古的文艺佳作。

14、江南园林的产生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就是建园宗旨。

15、仕途不顺的官僚士大夫,知识分子崇尚远离尘世,崇尚隐逸,于是寄情山水,营造了“第二自然”

16、江南园林是人工创造的自然山水美景,其宗旨是为满足人们精神生活享受的一种物质环境。

4.2江南园林与音乐戏曲随堂测验

1、在古典园林的音乐性综合元素中,()是首要的乐器。
A、琵琶
B、古琴
C、二胡
D、笛

2、()是西园最主要的厅堂,也是怡园的精华
A、卅六鸳鸯馆
B、藕香榭
C、十八曼陀罗花馆
D、吹鼓楼

3、昆曲的鼻祖是()
A、魏良辅
B、梁辰鱼
C、顾坚
D、俞振飞

4、评弹的乐器()
A、古琴
B、二胡
C、琵琶
D、笛

5、中国清代弹词作品《珍珠塔》的故事源于苏州()胡同里。
A、吴江
B、吴中
C、姑苏
D、园区

6、()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
A、顾坚
B、魏良辅
C、沈从周
D、杨铁笛

7、昆曲鼎盛时期也是苏州园林艺术成熟并登峰造极的时期,更是苏州文化艺术和商业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

8、由于唱腔优美,又注重吸收其他曲艺的长处,昆曲在唐代戏曲舞台上逐渐占据中心位置。

9、“学园林的人亦当学些昆曲”道出了戏曲与园林之间的微妙关系。

10、“不入园林,怎只春色如许。” 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怅惘,真可说是神来之笔。

11、玉簪记中舞台设计通过提取园林的元素,构建了一个被消解了物质性,却赋予其精神性的梦的空间。

12、评弹对京剧和川剧、湘剧、越剧、黄梅戏等许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

4.3江南园林与书画艺术随堂测验

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明代园林家的观点。( )
A、计成
B、文徵明
C、仇英
D、陈道复

2、下面哪个人不是吴门四家之一( )
A、沈周
B、仇英
C、文徵明
D、王维

3、计成在《园冶》中反复强调造园要()
A、合乎画理、体现画意
B、合乎情理、尊重自
C、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D、尊崇自然、合理设计

4、《辋川图》是由( )绘制而成的。
A、计成
B、王维
C、杜甫
D、仇英

5、文征明《南窗寄傲图》今藏于()
A、天津艺术博物馆
B、故宫博物馆
C、南京博物馆
D、苏州博物馆

6、我国传统绘画讲究神似而非形似,传统风景园林中的()也就是“以形传神”的充分反映,正如醉酒半梦半醒之间,其乐无穷。
A、以景写情
B、以形写神
C、有真为假
D、宛自天开

7、吴门四家是指()
A、沈周
B、仇英
C、文徵明
D、唐寅

8、唐寅有()()
A、《毅庵图》
B、《事茗图》
C、《拙政园图》
D、《东园图》

9、绘画泛化是指真实存在的山水竹木、行住坐卧,都可被看作是山水画、人物画。

10、“写意”最初起源于绘画,兴起于南宋。

1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造园艺术主要以人工为主,并借助人造的山水和景观,创造出万物和谐、人与自然合一的绝佳意境。

12、造园的过程是“有真为假,做假成真,稍动天机,全叨人力”,而造出的园林应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13、在江南园林中,随处都体现着绘画泛化的思想:如拙政园中的“花步小筑”,以粉墙为画纸,山水、建筑、花木为绘。

14、吴门画派的总体特征:内容上以水墨山水为主,形式上表现为娴熟的技法运用以及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江南园林与文学艺术 章节测验

1、“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一联来自哪里?( )。
A、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B、网师园“濯缨水阁”
C、网师园“看松读画轩”
D、沧浪亭“翠玲珑馆

2、哪一联的联句开创了以诗为题建筑园林的先河,为人们所传咏,沧浪亭从此成了名亭
A、清风明月本无价
B、满地绿阴飞燕子
C、四壁荷花三面柳
D、窗竹影摇书案上

3、下列哪些著作出自文征明
A、《拙政园诗集》
B、莆田集
C、《园冶》
D、《古今名园墅编》

4、拙政园“与谁同坐轩”取意于宋苏轼的哪首词。()
A、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B、蝶恋花·春景
C、《点绛唇·闲倚胡床》
D、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5、拙政园还与哪一部著作的诞生不无瓜葛。()
A、《西游记》
B、《红楼梦》
C、《废艺斋集稿》
D、《水浒传》

6、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
A、狮子林
B、拙政园
C、留园
D、耦园

7、留园共经历几任主人( )。
A、2
B、4
C、6
D、5

8、《园冶》的作者是明朝作家( )所著。
A、袁枚
B、李清照
C、计成
D、王维

9、在崇尚自然,天人合一方面看,园林特点是以( )为宗旨
A、源于自然
B、高于自然
C、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D、天人合一

10、留园的第三任主人盛康,别号( ),晚号留园主人。
A、待云庵主
B、寒碧主人
C、花步里人
D、一十二峰啸客

11、《园冶》的作者是明朝作家计成所著。

12、留园共经历三任主人。

13、精神需求上:拥有了足够财力的仕宦文人通过建造私家园林来实现自己理想的园居生活。

14、园林是文人雅集举行较多的场所,鸟语花香,幽深宁静的环境更是可以给文人墨客们提供绝佳的创作素材。

15、随意性使历代文人雅集产生了大量名垂千古的文艺佳作。

16、江南园林的产生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就是建园宗旨。

17、仕途不顺的官僚士大夫,知识分子崇尚远离尘世,崇尚隐逸,于是寄情山水,营造了“第二自然”

18、江南园林是人工创造的自然山水美景,其宗旨是为满足人们精神生活享受的一种物质环境。

19、《艮岳赋》 、《艮岳百咏》和《艮岳记》等诗文辞赋,是宋徽宗亲自撰写的。

20、艮岳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它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项目五 江南园林与文化生活

5.1江南园林与士林生活随堂测验

1、明末清初的李渔创作了独到而系统的园林美学理论( )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A、《闲情偶寄》
B、《辋川别业》
C、《兰亭集序》
D、《渔舟唱晚》

2、吴中四才子”之一是明代( )。
A、文震亨
B、文征明
C、李清照
D、王维

3、古筝的代表作有:( )《渔舟唱晚》、《雪山春晓》等。
A、《高山流水》
B、《兰亭集序》
C、《闲情偶寄》
D、《小桥流水》

4、明嘉靖年间,四川右布政使潘允端从任上退归故里,在潘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片菜田上,凿池,构亭,建造园林,在( )年建成了豫园。
A、1559
B、1595
C、1955
D、1959

5、潘允端总是在晚上的时候燃灯,陪伴他母亲观看《幽闺记》,平日邀请宾客观《洛阳名园记》、《摩尼珠记》以及( )等。
A、《雪山春晓》
B、《辋川别业》
C、《高山流水》
D、《荆钗记》

6、中国文人园林起源于魏晋,发展于唐宋,而兴盛于明清。

7、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中南宋至明末的500年间为江南时代

8、士林变迁的因素有:(1)政治环境急转直下,为官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2)阳明心学的盛行又导致了价值取向的转变(3)松江地区重商思潮的推动。

9、“没人知道王右军是否参与造园,然而他那一篇名扬千古的《兰亭集序》却对后世文人造园、赏园产生了极大影响。”这句话中王右军指的是王维。

10、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也是南宗山水画派之祖。

11、王羲之将诗情与画意完美地融入到了园林的意境之中,创作出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使之成为诗画兼容的文人园。

12、白文家乃是园林世家,文震亨是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文征明的曾孙。

13、古筝的代表作有:《高山流水》、《渔舟唱晚》、《雪山春晓》等。

14、晚唐琴家陈康士所创作的《离骚》,以及《楚歌》《昭君怨》《白头吟》等都渲染人性深刻而复杂的情感世界,特别是表达士人愤懑不平的情绪,也是古琴音乐的重要内容之一。

15、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

5.2 江南园林与陈设装饰随堂测验

1、清式家具的品种主要是( )和各式茶几等。
A、太师椅
B、桌子
C、板凳
D、床

2、江南刺绣种类有几种。( )
A、2
B、3
C、4
D、6

3、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 )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
A、仓县
B、吴县
C、姑苏
D、虎丘

4、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一门手艺之一,( )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编织物品。
A、新石器
B、秦汉
C、夏商
D、旧石器

5、匾额根据样式一般分为横匾和竖匾,根据材料一般分为( )、石材和金属三种。
A、木质
B、铜质
C、铁质
D、布质

6、明式家具的材料有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

7、苏绣的生命力也无比旺盛,它从来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不停创新。

8、苏绣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

9、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制作精细是明式家具的三大特点 。

10、苏绣的生产过程为:预备阶段--选择底料--制作底稿--绑线连绑线--绣花线-刺绣。

11、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一门手艺之一,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编织物品。

12、留园的繁香坞是用竹条编织和搭建而成,一旁还有竹制的凳子。

13、《园冶》铺地篇中写道:园林砌路,为小乱石砌如榴子者,坚固而雅致,有用鹅卵石间花纹砌路,尚且不坚易俗。

14、古典园林花街铺地提倡“因地制宜”,通常是根据城市进行功能性选取装饰材质,注重生态性与美的结合。

15、匾额按形状分类可分为三类:矩形横匾、边饰横匾、变形横匾。

5.3 江南园林与民俗文化的关系随堂测验

1、唐朝开元 年间茶馆已经出现,称为( )
A、茗铺
B、茶馆
C、酒坊
D、茶肆

2、在苏州石湖,湖上有座行春桥,桥身有( )个环洞。
A、5
B、9
C、6
D、10

3、嘉兴早在( )时就有了专门的驿站。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秦汉

4、重阳节在农历( )。
A、9月9日
B、10月1日
C、5月1日
D、9月10日

5、入座时要从椅子( )进入。
A、左边
B、右边
C、后面
D、都可以

6、在唐朝开元 年间茶馆已经出现,称为茗铺。

7、到了明清时期,“茶馆”一词才真正出现,清代时期的茶馆在古代达到一个普及时期,成为老百姓非常重要的娱乐场所。

8、1927年中国在南湖游船的诞生。使嘉兴南湖成为无数中国人的梦萦之地、神往之所。

9、南宋名臣范成大就在湖东的越来溪遗址筑别业,内有天镜阁、玉雪坡、盟鸥弯诸胜迹,因宋孝宗亲书“石湖”二字相赐,故自号石湖居士。

10、在苏州石湖上有座行春桥,桥身有 6个环洞,洞与洞相连,倒映水中,相当美妙。

11、船拳发端于吴越春秋,形成于明清,是江浙一带传统拳术,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

12、宋代诗人朱以纯《三山亭》诗下有注文:“华亭每中秋夜,有仙鹤下,妇女夜时,谓‘踏月’。

13、周处《风土记》说蜀人“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守岁”顾名思义是守候新岁。

14、在苏州的端午节与其他地方不同,它纪念的是屈原。

15、鞠躬,即弯腰行礼,是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郑重礼节。它不仅是我国的传统礼仪之一,也是很多国家常用的礼貌方式。

5.4 江南园林与文化群体随堂测验

1、号“摩诘居士”的是( )
A、王维
B、白居易
C、杜甫
D、李白

2、以下谁自创了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为“瘦金体”( )
A、王维
B、宋徽宗
C、白居易
D、杜甫

3、以下是倪云林的造园成就的是( )
A、影园
B、《江南园林志》
C、《东南园墅》
D、狮子林

4、《园冶》的作者是( )
A、计成
B、倪云林
C、文震亨
D、刘敦桢

5、王羲之的作品有( )
A、《卜算子 咏梅》
B、《钗头凤》
C、《说园》
D、《兰亭序》

6、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四大诗人之一

7、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内,主持疏浚六井,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于湖边,供后人知晓。

8、辋川别业是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在辋川山谷,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

9、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仙”,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10、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原籍松陵(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明代著名造园家,有《园冶》传世。

11、文震亨家富藏书,长于诗文会画,善园林设计,著有《长物志》十三卷,为传世之作。

12、王献臣,为人疏朗峻洁。遭东厂构陷而辞官,于正德四年开始在家乡苏州营造园林,到了嘉靖九年点化出“广袤二百余亩,茂树曲池,胜甲吴下”的一代名园——拙政园。

13、《园冶》、《兰亭序》都提出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造物思想。

14、戈裕良独创“钩带法”。

15、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江南园林与文化生活 章节测验

1、唐朝开元 年间茶馆已经出现,称为( )
A、茗铺
B、茶馆
C、酒坊
D、茶肆

2、在苏州石湖,湖上有座行春桥,桥身有( )个环洞。
A、5
B、9
C、6
D、10

3、嘉兴早在( )时就有了专门的驿站。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秦汉

4、重阳节在农历( )。
A、9月9日
B、10月1日
C、5月1日
D、9月10日

5、入座时要从椅子( )进入。
A、左边
B、右边
C、后面
D、都可以

6、明末清初的李渔创作了独到而系统的园林美学理论( )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A、《闲情偶寄》
B、《辋川别业》
C、《兰亭集序》
D、《渔舟唱晚》

7、号“摩诘居士”的是( )
A、王维
B、白居易
C、杜甫
D、李白

8、以下谁自创了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为“瘦金体”( )
A、王维
B、宋徽宗
C、白居易
D、李白

9、以下是倪云林的造园成就的是( )
A、影园
B、《江南园林志》
C、《东南园墅》
D、狮子林

10、王羲之的作品有( )
A、《卜算子 咏梅》
B、《钗头凤》
C、《说园》
D、《兰亭序》

11、中国文人园林起源于魏晋,发展于唐宋,而兴盛于明清。

12、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中南宋至明末的500年间为江南时代

13、士林变迁的因素有:(1)政治环境急转直下,为官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2)阳明心学的盛行又导致了价值取向的转变(3)松江地区重商思潮的推动。

14、“没人知道王右军是否参与造园,然而他那一篇名扬千古的《兰亭集序》却对后世文人造园、赏园产生了极大影响。”这句话中王右军指的是王维。

15、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也是南宗山水画派之祖。

16、在唐朝开元 年间茶馆已经出现,称为茗铺。

17、到了明清时期,“茶馆”一词才真正出现,清代时期的茶馆在古代达到一个普及时期,成为老百姓非常重要的娱乐场所。

18、1927年中国在南湖游船的诞生。使嘉兴南湖成为无数中国人的梦萦之地、神往之所。

19、南宋名臣范成大就在湖东的越来溪遗址筑别业,内有天镜阁、玉雪坡、盟鸥弯诸胜迹,因宋孝宗亲书“石湖”二字相赐,故自号石湖居士

20、船拳发端于吴越春秋,形成于明清,是江浙一带传统拳术,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

江南园林文化艺术课程考试

江南园林文化艺术(第二轮课程) 期末试卷

1、唐白居易的 _______ ,勾勒的草堂风貌和履道里园的水竹琴酒的风雅生活,以及精警的构园理、人生体验,至今仍令人心向往之。 ( )
A、《沧浪静吟》
B、《池上篇序》
C、《闲居》
D、《闲游》

2、古代天子三台之一。 ( )
A、囿台
B、祭台
C、天台
D、高台

3、移步换景,渐入佳境等观赏效果属于以下那个点的内容 ( )
A、有法无式
B、师法自然
C、静细工巧
D、叠山理水

4、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民主思想的是( )
A、.顾炎武
B、黄宗羲
C、文天祥
D、文征明

5、江苏从地理位置上分为苏南、苏中、苏北 , 以吴文化为主要特色 ()
A、苏中
B、苏南
C、苏北
D、苏中和苏北

6、金陵文化,辐射周边地区所形成的文化圈,是中华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陵文化的中心是( )
A、浙江
B、南京
C、北京
D、天津

7、海派文化发展的转折时期是( )
A、1943年起始
B、1943至1949年
C、1949至1976年
D、1976年至今

8、下列哪位不属于道家三大代表人物( )。
A、列子
B、庄子
C、老子
D、墨子

9、道家学说是由( )创立。
A、墨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孔子

10、位列四大名园之首的是( )。
A、拙政园
B、留园
C、承德避暑山庄
D、狮子园

11、留园共经历几任主人( )。
A、2
B、4
C、6
D、5

12、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
A、狮子林
B、拙政园
C、留园
D、耦园

13、在古典园林的音乐性综合元素中,()是首要的乐器。
A、琵琶
B、古琴
C、二胡
D、笛

14、“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明代园林家的观点。( )
A、计成
B、文徵明
C、仇英
D、陈道复

15、“吴中四才子”之一是明代( )。
A、文震亨
B、文征明
C、李清照
D、王维

16、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 )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
A、仓县
B、吴县
C、姑苏
D、虎丘

17、嘉兴早在( )时就有了专门的驿站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秦汉

18、入座时要从椅子( )进入。
A、左边
B、右边
C、后面
D、都可以

19、以下谁自创了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为“瘦金体”( )
A、王维
B、宋徽宗
C、白居易
D、杜甫

20、号“摩诘居士”的是( )
A、王维
B、白居易
C、杜甫
D、李白

21、“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一句,是以下哪个名胜的对联?
A、北京陶然亭
B、滁州醉翁亭
C、苏州沧浪亭
D、绍兴兰亭

22、下列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是( )
A、耦园
B、拙政园
C、留园
D、网师园

23、长物志的作者是( )
A、李渔
B、文征明
C、文震亨
D、文天祥

24、江南下列园林中,不属于公共园林的有( )
A、无锡寄畅园
B、扬州瘦西湖
C、杭州西湖
D、苏州虎丘

25、下列不属于江南园林建筑艺术风格的是( )
A、白墙黛瓦
B、自然淡雅
C、朴素内敛
D、金碧辉煌

26、江南园林假山位置一般位于园林的( )
A、西北角
B、东北角
C、中部
D、东南部

27、退思园的名称来源于( )
A、孟子
B、左传
C、论语
D、中庸

28、“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这句话表达的思想是( )
A、隐于朝堂
B、隐于乡野
C、隐于闹市
D、隐于名山大泽

29、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隐逸思想的代表人物有( )
A、竹林七贤
B、陶渊明
C、庄子
D、孔子

30、“五百名贤祠 ”位于哪个园林( )
A、沧浪亭
B、艺圃
C、网师园
D、拙政园

31、下列园林中,宅园分布属于西宅东园的是( )
A、留园
B、退思园
C、何园
D、寄畅园

32、“花中君子”是指()
A、荷花
B、桂花
C、梅花
D、菊花

33、下列园林小品中,不属于以“竹”为主题的有( )
A、网师园的“竹外一支轩”
B、,寄畅园的“清响”小院
C、怡园“玉延亭”
D、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34、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梅花的诗句有
A、“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C、“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D、“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35、不属于江南园林中虚实相生的意境的营造手法有( )
A、实景虚构
B、无中生有
C、巧于因借。
D、君子比德

36、尚武一种绝不忍受压迫的精神,一种敢于反抗不公的精神。也可以理解为文化之间的强烈碰撞。

37、壶中天地指园林中的“以少胜多”和“小中见大”。是一种空间安排的原则,体现出古人对宇宙的一种独特理解。

38、金陵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既是江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区域文化。

39、法国古典主义规则式园林布局:如复兴公园;英国风景式园林布局:如东安公园;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园林布局:如中山公园。

40、春秋时期,庄子创立道家学说,随之几千年的传承,道家思想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41、《园冶》的作者是明朝作家计成所著。

42、“学园林的人亦当学些昆曲”道出了戏曲与园林之间的微妙关系。

43、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中南宋至明末的500年间为江南时代

44、在苏州石湖上有座行春桥,桥身有 6个环洞,洞与洞相连,倒映水中,相当美妙。

45、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四大诗人之一 。

46、“梅妻鹤子”的典故与北宋诗人林逋有关

47、“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体现了沧浪亭的借景手法

48、江南园林热衷将亭阁、轩榭、廊厅等建筑隐藏于森森林木,把建筑自然化,使之虚化而融于场地。

49、江南园林追求景致虚实多变,象外之意丰盈,形成由实到虚,由虚到幻的审美境界。

50、园林的建筑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师法自然,也是按照山水的总体走势、高低曲折、参差错落来建造园林景观, 其平面布局多采用中轴对称式。

51、江南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寓意于物,以物比德,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人格美的一种象征。

52、中国古典园林就是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精雕细琢,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53、明朝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提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

54、传统古典园林营建的第一步是立意

55、中国古代风水思想中,风代表着财富

56、江南古典园林的一般都设置一条从里到外的走到,叫做备弄

学习通江南园林文化艺术

江南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雅致的设计、细致的施工、精美的装饰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通过学习江南园林文化艺术,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提升审美水平,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

江南园林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江南园林起源于中国南方的水乡地带,其建筑风格,布局和景观设计都与南方独特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江南园林的构造大多以“山、水、林、石、花”为基本元素,通过合理的搭配和组合,形成了富有变化的空间景观和装饰性效果。

江南园林不仅注重自然景观的塑造,更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在园林中寻找灵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和文章。同时,园林中还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珍品,这些珍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

江南园林的设计与施工

江南园林的设计和施工非常注重细节和精度。设计师需要根据园林的特点和主题,细致地规划各个空间的功能和布局,同时还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形态和材料,以及植物的选择和养护等问题。施工人员则需要精湛的技艺和细心的态度,才能够将设计图纸中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建筑和装饰之中。

江南园林的建筑和装饰往往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例如“石头花园”中的石刻,就是用小刀在石头上雕刻而成的,其精细程度和细致程度远远超过了一般的雕塑作品。同时,园林中的建筑也注重了细节和装饰,每一个门窗、柱子和梁架等都有其特别的设计和构造。

如何学习江南园林文化艺术

学习江南园林文化艺术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江南园林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其次,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参观江南园林,亲身感受其设计和施工的精髓,了解其中的文化元素和艺术价值。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课程和培训,学习江南园林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和实践能力。

总之,学习江南园林文化艺术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活动。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大学江南园林文化艺术

江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造园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世界园林史上的瑰宝。

中国大学江南园林文化艺术,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经典元素和现代校园文化,成为了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观设计

中国大学江南园林文化艺术的景观设计,以江南园林为蓝本,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相融合,以营造出一个优美、宜人、舒适的校园环境为目标。

汲取了江南园林造园的精华,中国大学江南园林文化艺术的景观设计注重在校园中创造各具特色的景点,如假山、水景、亭台、廊桥等,以此丰富了校园生活的情趣。

文化内涵

江南园林不仅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大学江南园林文化艺术,融合了许多中华文化的元素,如诗词、书法、绘画等,让园林成为了文化的载体。

通过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它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更让他们在校园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增强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自豪感。

艺术表现

中国大学江南园林文化艺术,不仅是一种景观设计和文化内涵的体现,更是一种艺术表现。

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校园艺术作品,如雕塑、壁画、雕刻等,它们与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艺术表现方面,中国大学江南园林文化艺术注重的不仅是技艺和美感,更是对大学生们艺术创造的培养和鼓励。

结语

中国大学江南园林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和现代校园文化的完美结合,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参观和欣赏。

在未来,它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