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18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构造地质学_6章节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23 min read

mooc构造地质学_6章节答案(mooc2023课后作业答案)

2. 地质体产状 Attitude of structures

单元测验 Test 2

1、构造岩层的地质真倾角与视倾角的关系正确的是()
A、真倾角 > 视倾角
B、学章真倾角 < 视倾角
C、节答真倾角 ≥ 视倾角
D、案m案真倾角 ≤ 视倾角

2、后作方位角是业答指()
A、与地理正北方向的构造顺时针水平夹角
B、与地理正北方向的地质逆时针水平夹角
C、与地理正东方向的学章顺时针水平夹角
D、与地理正东方向的节答逆时针水平夹角

3、岩层倾向为120°,案m案表示岩层向()方向倾斜。后作
A、业答北东
B、构造北西
C、南东
D、南西

4、下列哪些产状要素可以完全确定岩层面的产状?
A、走向和倾向
B、倾向和倾角
C、侧伏向和侧伏角
D、走向和侧伏角

5、地层的面向是指()
A、地层由老到新的方向
B、地层的倾向方位
C、地层的走向方位
D、地层的倾斜程度

6、平面地质图上,下面符号表示()
A、正常岩层面的产状
B、倒转岩层面的产状
C、水平岩层
D、直立岩层

7、平面地质图上,下面符号表示()
A、直立岩层
B、水平岩层
C、倾斜岩层
D、倒转岩层

8、在平面地质图上,下列符号表示()
A、正常层序的岩层层理产状
B、线理的产状
C、断层面的产状
D、倒转岩层面的层理产状

9、线理在所在层面上的侧伏角是指()
A、线理与所在平面走向线的锐夹角
B、线理与所在平面走向线的钝夹角
C、线理与所在平面倾斜线的锐夹角
D、线理与所在平面倾斜线的钝夹角

10、下列哪些产状要素可以完全确定线理的产状?
A、倾伏向和倾伏角
B、侧伏向和侧伏角
C、倾向和倾角
D、走向和倾伏向

11、当我们要准确描述在一个物体在倾斜面的相对滑动方向时,可以使用()产状要素来描述
A、倾伏向和倾伏角
B、侧伏向和侧伏角
C、走向和倾角
D、倾向和倾角

12、当岩层倾斜时,下面哪种关系是正确的?
A、真厚度大于铅直厚度
B、真厚度小于铅直厚度
C、真厚度等于铅直厚度
D、真厚度与铅直厚度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13、在平面地质图上,当地质界线与等高线的形态一致时
A、岩层水平
B、岩层直立
C、岩层倾斜,倾角较小
D、岩层倾斜,倾角较大

14、平面地质图上,下面符号中数值“30”表示
A、岩层面的倾角
B、岩层面的倾向
C、岩层面的走向
D、两个岩层的夹角

15、根据下面地质图中地质界线与等高线的形态,分析地层的产状
A、地层倾向南侧,岩层倾角比地表坡度更陡
B、地层倾向南侧,岩层倾角比地表坡度更缓
C、地层倾向北侧
D、无法准确判断岩层倾向

16、根据下面地质图中地质界线与等高线的形态,分析地层的产状
A、地层倾向南侧,岩层倾角比地表坡度更陡
B、地层倾向南侧,岩层倾角比地表坡度更缓
C、地层倾向北侧
D、无法准确判断岩层倾向

17、根据下面地质图中地质界线与等高线的形态,分析地层的产状
A、地层倾向南侧,岩层倾角比地表坡度更陡
B、地层倾向南侧,岩层倾角比地表坡度更缓
C、地层倾向北侧
D、地层可能倾向南侧,也可能倾向北侧

18、某一岩层面的产状数据记录为:220°∠30°,则表示
A、岩层面的倾向为220°,倾角为30°
B、岩层面的走向为220°,倾角为30°
C、岩层面的倾角为220°,倾向为30°
D、2个岩层面的走向为220°,夹角为30°

19、岩层的倾向为330°,表示岩层倾斜方向为
A、NE
B、SE
C、SW
D、NW

20、当岩层向南偏东40°方向倾斜时,表示岩层的倾向为
A、SE140°
B、NE40°
C、NW320°
D、SW220°

21、在构造地质学中,“ Strike ” 的中文表达为
A、走向
B、倾向
C、倾角
D、倾伏向

22、面理构造的产状要素有
A、走向
B、倾伏向
C、倾向
D、倾角

23、线理构造的产状要素有()
A、倾伏向
B、倾伏角
C、侧伏向
D、侧伏角

24、当岩层水平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岩层的真实厚度等于铅直厚度
B、在平面地质图上,地质界线与等高线一致或平行
C、岩层的厚度等于岩层顶底面的高差
D、在平面地质图上,地质界线为一条直线

25、当岩层直立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岩层倾角等于90°
B、岩层厚度等于岩层底面与顶面的水平距离
C、在水平地表面上,真实厚度等于露头宽度
D、在平面地质图上,地质界线总是一条直线,不受地形的影响

26、当岩层产状越陡时,在地表的出露线的形态越接近直线。

27、岩层的视倾角总是大于真倾角。

28、到新的地区进行野外工作,需要根据当地的磁偏角重新校准地质罗盘。

29、岩层的真厚度总是小于等于铅直厚度。

30、当使用钻孔获得地下岩层厚度时,钻孔通过目的岩层的顶面与底面的岩芯长度,为目的岩层的真实厚度。

3. 原生构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Primary sedimentary structures and depositional contacts

单元测验 Test 3

1、下列构造属于原生沉积构造的是()
A、断层
B、层理
C、缝合线
D、糜棱面理

2、成层的岩系中岩层由老变新(由底面至顶面)的方向叫做?
A、面向
B、层理
C、层面
D、倾向

3、地层的面向向下代表地层()
A、正常
B、倒转
C、直立
D、倾斜

4、下面原生构造中,不具有判断岩层面向的原生沉积构造是()
A、交错层理
B、递变层理
C、波痕
D、水平层理

5、岩层面上发育有向下凹的雨痕,这个层面代表岩层的()
A、顶面
B、底面
C、顶面或底面
D、厚度

6、递变层理由底部向顶部沉积物的粒度()
A、由细变粗
B、由粗变细
C、基本不变
D、无规律变化

7、在正常沉积环境中沉积的一套地层,由于后期构造作用,地层产状近于直立,野外观察发现,地层沉积物颗粒粒度从左向右逐渐变细,那么该岩层的顶部位于()
A、左侧
B、右侧
C、中部
D、两侧都有可能

8、叠层石穹状纹层的凸出方向,往往指向岩层的()
A、顶面
B、底面
C、中间
D、顶面或底面

9、不能用来判定岩层面向的原生沉积构造是
A、交错层理
B、递变层理
C、泥裂
D、不对称波痕

10、浪成波痕的印膜构造,其波峰尖端指向()
A、岩层的底面
B、岩层的侧面
C、岩层的顶面
D、岩层的弯曲方向

11、当一个地区长期处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沉积物一层层地连续堆积而没有沉积间断。这样一套套产状一致、时代连续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
A、整合接触
B、角度不整合接触
C、平行不整合接触
D、断层接触

12、当一套地层遭受垂向上的抬升和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地层,这套新地层与老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
A、整合接触
B、角度不整合接触
C、平行不整合接触
D、断层接触

13、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则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A、整合接触
B、角度不整合接触
C、平行不整合接触
D、断层接触

14、在一定的区域内,鉴别上下两套存在沉积间断的地层的接触关系是平行不整合还是角度不整合的主要依据是
A、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
B、上下两套地层的岩性
C、上下两套地层的厚度
D、上下两套地层的分布范围

15、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角度不整合表现为上覆地层底面的地质界线与下伏不同时代地层的地质界线
A、截切
B、平行
C、重合
D、垂直

16、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平行不整合表现为上覆地层底面的地质界与下伏不同时代地层的地质界线
A、截切
B、平行
C、重合
D、垂直

17、如果不整合面的沟槽等低凹部位被后来的沉积物充填会产生上覆新地层和下伏地层均与不整合面相交截。这种新沉积物充填于下伏老地层侵蚀凹地之中,如同新地层嵌入下伏地层中的现象叫
A、嵌入不整合
B、超覆
C、尖灭
D、断层接触

18、野外层理的识别特征包括()
A、粒度变化
B、成分变化
C、颜色变化
D、变形特征

19、上下两套地层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古风化壳,则两套地层之间可能的接触关系是
A、整合接触
B、角度不整合接触
C、平行不整合接触
D、侵入接触

20、在一定的区域内,可用于判断上下两套岩石之间以角度不整合关系接触的是
A、产状不同且有地层缺失
B、变形-变质程度不同
C、岩浆作用程度不同
D、产状一致但有地层缺失

21、在一个区域内,不整合面形成的时间大致相当于
A、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所缺失的那部分地层的时代
B、下伏地层中最新地层以后与上覆地层中最老地层以前之间的时期
C、不整合面上覆最老地层的时代
D、不整合面上覆最新地层的时代

22、对于同一次构造运动,发生前后沉积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可能有
A、角度不整合
B、平行不整合
C、整合
D、无法确定

23、在角度不整合形成的过程中,岩层有可能发生
A、褶皱
B、断层
C、变质作用
D、剥蚀

24、发育泥裂的岩层上,楔状裂缝和脊状印模的尖端均指向岩层的底面。

25、交错层理中斜层理与主层理相交的方向指示地层的底面。

26、在含有大量腕足类等介壳化石的地层中,大多数介壳较凸一瓣的上凸方向,往往指向岩层顶面。

27、对于同一次构造运动,由于在不同地区的强度和性质常常是变化的,互有差异的,所以不整合在广大空间常常是变化的,会由一地区的角度不整合过渡到另一地区的海侵式不整合、平行不整合甚至转变为整合。

28、嵌入和毗连现象只有在角度不整合面上才会出现。

29、古风化壳的存在是地壳曾经暴露地表的标志,因此在不整合面上一定存在古风化壳。

30、不整合面的形成时间一定与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所缺失的那部分地层的时代一致。

4. 应力 Stress

单元测验 Test 4

1、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于研究对象施加的作用力,称为
A、内力
B、外力
C、应力
D、反作用力

2、由外力引起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
A、外力
B、内力
C、应力
D、分布力

3、m点n截面上的应力,可以分解成
A、正应力
B、剪应力
C、内力
D、垂直该截面的正应力和平行该截面的剪应力

4、一点的应力状态由一个()完全描述
A、标量
B、张量
C、矢量
D、常量

5、主平面是
A、一点应力状态中的主要平面
B、最大剪应力作用面
C、两个直角坐标轴所在平面
D、主应力作用面

6、应力主方向是
A、最大剪应力方向
B、一个截面上合应力的方向
C、一个截面上正应力的方向
D、最大主应力方向

7、单轴应力状态有
A、一个主应力为零
B、二个主应力为零
C、三个主应力为零
D、没有主应力为零

8、双轴应力状态有
A、一个主应力为零
B、二个主应力为零
C、三个主应力为零
D、没有主应力为零

9、三轴应力状态有
A、一个主应力为零
B、二个主应力为零
C、三个主应力为零
D、没有主应力为零

10、静水应力状态为
A、两个主应力相等
B、三个主应力相等
C、两个主应力不等
D、三个主应力不等

11、等值拉压应力(纯剪应力)状态除了一个主应力为零外,另外两个主应力
A、相等
B、不等
C、绝对值相等
D、绝对值相等且符号相反

12、应力莫尔圆的圆心位置,纵坐标为零,横坐标是
A、一维应力状态的平均应力
B、二维应力状态的平均应力
C、三维应力状态的而平均应力
D、二维应力状态的差应力

13、应力莫尔圆的半径是
A、三维应力状态的差应力
B、二维应力状态的差应力
C、二维应力状态差应力的二分之一
D、三维应力状态差应力的三分之一

14、单轴压应力状态应力莫尔圆位于
A、纵坐标轴左边,并与纵坐标轴相切
B、纵坐标轴右边,并与纵坐标轴相切
C、横坐标轴上边,并与横坐标轴相切
D、横坐标轴下边,并与横坐标轴相切

15、双轴压应力状态应力莫尔圆位于
A、三个圆都位于横坐标轴上边
B、三个圆都位于横坐标轴下边
C、三个圆都位于纵坐标轴右边,并有两个圆与纵坐标轴相切
D、三个圆都位于纵坐标轴右边,并有一个圆与纵坐标轴相切

16、三轴压应力状态应力莫尔圆位于
A、三个圆都位于纵坐标轴右边,并有一个圆与纵坐标轴相切
B、三个圆都位于纵坐标轴左边,并有一个圆与纵坐标轴相切
C、三个圆都位于纵坐标轴右边,没有一个圆与纵坐标轴相切
D、三个圆都位于纵坐标轴左边,没有一个圆与纵坐标轴相切

17、静水压应力状态应力莫尔圆
A、位于纵坐标轴右侧,三个圆大小不等,分别与纵坐标轴相切
B、位于纵坐标轴右侧,三个圆中有两个大小相等,分别与纵坐标轴相切
C、位于纵坐标轴右侧,横坐标轴上的一个点
D、位于纵坐标轴左侧,横坐标轴上的一个点

18、受力物体内各点应力状态的总体,称为
A、应变场
B、位移场
C、速度场
D、应力场

19、由重力引起的随着深度变化的应力场是
A、均匀应力场
B、非定常应力场
C、非均匀应力场
D、构造应力场

20、过一点某个截面上的应力
A、可以分解
B、可以合成
C、可随时间变化
D、不可以分解或者合成

21、一点的应力状态,其表达形式有
A、三个正交截面上的9个应力分量
B、应力摩尔圆
C、3个主应力
D、应力椭球

22、固体介质内椭圆孔的应力集中
A、大于圆孔的应力集中
B、大于裂缝的应力集中
C、小于圆孔的应力集中
D、小于裂缝的应力集中

23、应力的单位有
A、Pa
B、MPa
C、Pa.S
D、kbar

24、一点的3个主应力
A、彼此正交
B、大小相等
C、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D、坐标系旋转后,大小和方向仍然不变

9. 褶皱 Folds

单元测验 Test 9

1、斜歪水平褶皱是指
A、轴面直立,枢纽水平的褶皱
B、轴面倾斜,枢纽倾斜的褶皱
C、轴面倾斜,枢纽水平的褶皱
D、轴面水平,枢纽倾斜的褶皱

2、下列哪个不是相似褶皱的特征
A、转折端各岩层面弯曲的曲率相同
B、转折端几何形态一致
C、岩层厚度各处相同
D、等倾线平行

3、背斜构造是指
A、岩层向上弯曲的褶皱
B、岩层向下弯曲的褶皱
C、核部地层老,两翼地层新的褶皱
D、核部地层新,两翼地层老的褶皱

4、向斜构造是指
A、岩层向上弯曲的褶皱
B、岩层向下弯曲的褶皱
C、核部地层老,两翼地层新的褶皱
D、核部地层新,两翼地层老的褶皱

5、褶皱的转折端是指
A、两翼之间的过渡部位
B、地层弯曲方向发生改变的点
C、地层弯曲曲率最大的点
D、岩层面的最高点

6、褶皱的枢纽是指
A、同一层面上枢纽点的连线
B、两翼之间的过渡部位
C、轴面与观测剖面的交线
D、同一层面上拐点的连线

7、下面哪个概念可以用来描述褶皱的紧闭程度
A、翼间角
B、岩层倾角
C、线理倾伏角
D、波长

8、褶皱的轴面是指
A、相邻褶皱层面枢纽构成的面
B、与褶皱走向平行的横剖面
C、与褶皱走向垂直的横剖面
D、与褶皱相切的水平横截面

9、下列哪个不是相似褶皱的特征
A、岩层厚度各处相同
B、等倾线平行
C、转折端各岩层面弯曲的曲率相同
D、转折端几何形态一致

10、轴面直立,两翼倾角相近的褶皱也称为
A、直立褶皱
B、水平褶皱
C、平卧褶皱
D、斜歪褶皱

11、外部作用力方向与岩层面平行,主动失稳弯曲形成褶皱,称为
A、纵弯褶皱作用
B、横弯褶皱作用
C、剪切褶皱作用
D、被动褶皱作用

12、强硬层间距较大时,在受到顺层挤压收缩变形时,具有不同粘度的强硬层之间的褶皱变形互不影响,容易形成
A、协调褶皱
B、非协调褶皱
C、相似褶皱
D、平行褶皱

13、岩浆穹窿或盐底劈上部,形成背斜褶皱,其变形机制为
A、主动褶皱作用
B、纵弯褶皱作用
C、被动褶皱作用
D、挤压褶皱作用

14、下面褶皱作用为
A、被动褶皱作用
B、主动褶皱作用
C、纵弯褶皱作用
D、叠加褶皱作用

15、膝折褶皱最易发育于
A、脆性薄层岩层或面理化岩石中
B、花岗岩体中
C、厚层砂岩与灰岩互层的地层中
D、玄武岩中

16、与弯滑褶皱作用有关的层面擦痕线理
A、在转断端部位最为发育
B、与岩层走向一致
C、长度和强度与顺层滑动量成正比
D、与褶皱枢纽方位一致

17、当岩层中夹有少量的软弱岩层或薄岩层时,弯滑作用产生的层间滑动会形成不对称的次级从属褶皱,也称
A、寄生褶皱
B、鞘褶皱
C、协调褶皱
D、非协调褶皱

18、一系列背斜和向斜相间平行,呈雁列阶状排列,称为
A、雁列式褶皱群
B、侏罗山式褶皱群
C、阿尔卑斯式褶皱群
D、隔槽式褶皱群

19、沉积盖层沿刚性基底上的软弱层(如,蒸发岩)滑脱变形,形成一系列平行的背斜和向斜褶皱排列,称为
A、侏罗山式褶皱
B、阿尔卑斯式褶皱
C、全形褶皱
D、叠加褶皱

20、根据下图中寄生褶皱样式,判断A和B两处的地层层序是否正常或倒转
A、A处正常,B处倒转
B、A处正常,B处正常
C、A处倒转,B处正常
D、A处倒转,B处倒转

21、根据下图中层理和劈理的关系,判断A和B两处的地层层序是否正常或倒转
A、两处地层均倒转
B、两处地层均正常
C、A处地层正常,B处地层倒转
D、A处地层倒转,B处地层正常

22、下图中褶皱构造的正确描述
A、倾伏背斜构造,枢纽向SE方向倾伏
B、倾伏背斜构造,枢纽向NW方向倾伏
C、倾伏向斜构造,枢纽向SE方向倾伏
D、倾伏向斜构造,枢纽向NW方向倾伏

23、根据下图层理和劈理的关系,恢复褶皱构造的样式
A、正常背斜和正常向斜
B、倒转背斜和倒转向斜
C、倒转向斜和倒转背斜
D、正常向斜和正常背斜

24、根据下图中寄生褶皱样式,恢复褶皱构造样式
A、倒转背斜
B、倒转向斜
C、正常背斜
D、正常向斜

25、褶皱的几何大小可以用( )来描述
A、波长
B、波幅
C、曲率
D、翼间角

26、下面褶皱可以描述为
A、圆弧形褶皱
B、等厚褶皱
C、相似褶皱
D、尖棱褶皱

27、下面褶皱可以描述为
A、相似褶皱
B、等厚褶皱
C、平行褶皱
D、顶厚褶皱

28、褶皱的空间位态可以通过( )来描述和分类
A、轴面的产状
B、枢纽的产状
C、岩层面的产状
D、翼间角

29、平卧褶皱的特点有
A、轴面水平
B、枢纽水平
C、地层发生倒转
D、两翼地层倾向相同

30、平行褶皱的特征有
A、岩层厚度处处相等
B、等倾线长度不变
C、等倾线与岩层面切线垂直
D、各岩层面弯曲的曲率相同

31、相似褶皱的特征有
A、各岩层面弯曲曲率相同
B、转折端岩层厚度最大
C、两翼岩层减薄
D、岩层各处厚度相等

32、协调褶皱的特点有
A、各岩层面褶皱的波长相同
B、各岩层面褶皱的相位一致
C、各岩层面褶皱的几何形态相同
D、形成平行褶皱和相似褶皱

33、弯滑褶皱作用的变形表现为
A、平行层理的简单剪切
B、主伸展轴与层面斜交
C、最大剪切应变发生在翼部拐点处
D、变形前后,岩层厚度不变
E、岩层滑动界面上发育与滑动方向一致的擦痕线理

34、常见的横弯被动褶皱作用有
A、石香肠构造的缩颈部位,发生的软弱基质流动变形
B、逆冲推覆构造的断坡部位,形成的断弯褶皱变形
C、基底断层活动,引起的上覆地层挠曲
D、岩浆穹窿或盐底劈上部,形成的背斜褶皱

35、下列哪些褶皱伴生构造可以指示地层层序正常或倒转
A、层间劈理
B、节理
C、擦痕
D、寄生褶皱

36、下列哪些是弯滑褶皱作用常见的伴生构造
A、转折端发育的劈理
B、转折端发育的张性节理
C、岩层面上的擦痕
D、寄生褶皱

37、侏罗山式褶皱的代表性样式为
A、隔档式褶皱
B、隔槽式褶皱
C、复背斜
D、复向斜

38、阿尔卑斯式褶皱的代表性样式为
A、复背斜
B、复向斜
C、隔档式褶皱
D、隔槽式褶皱

39、有关下图中的构造,分析正确的有
A、左侧地层层序正常,右侧地层层序倒转
B、左侧地层层序倒转,右侧地层层序正常
C、根据不对称“S”或“Z”型寄生褶皱,可恢复该地区构造为一倒转背斜
D、根据不对称“S”或“Z”型寄生褶皱,可恢复该地区构造为一倒转向斜

40、下图中的褶皱可描述为
A、尖棱褶皱
B、圆弧形褶皱
C、直立褶皱
D、平卧褶皱

41、该平面地质图中的褶皱样式
A、倾伏背斜
B、倾伏向斜
C、枢纽向NW方向倾伏
D、枢纽向SE方向倾伏

42、该平面地质图中的褶皱样式
A、倾伏背斜
B、倾伏向斜
C、枢纽向NW方向倾伏
D、枢纽向SE方向倾伏

43、除了层理之外,劈理、片理、片麻理等,也可发生褶皱变形。

44、倒转褶皱是指其中一翼或两翼地层发生倒转的褶皱。

45、褶皱的轴面可以是平直面,也可以是曲面。

46、褶皱的枢纽总是一条直线。

47、脊线为同一褶皱面在各横截面上的最高点的连线。

48、褶皱的轴面可以是平直面,也可以是曲面。

49、褶皱层面在拐点处的曲率最大。

50、圆柱状褶皱的枢纽为一条直线。

51、非圆柱状褶皱的枢纽为一条曲线。

52、倾竖褶皱是指枢纽直立的褶皱。

53、倾伏褶皱是指轴面倾斜的褶皱。

54、相似褶皱在各处的岩层厚度均相等。

55、弯滑褶皱作用变形前后,岩层厚度不变,各处相同。

56、弯滑褶皱作用和弯流褶皱作用可以同时发生。

57、弯滑褶皱作用形成的擦痕线理在转折端最为发育,至两翼,逐渐减弱。

58、简单剪切被动褶皱作用常常形成相似褶皱。

59、褶皱可以在任何类型的岩石中发育。

60、识别背斜构造最重要的特征是地层向上弯曲拱起。

61、剪切褶皱作用往往发生在地壳深层次,岩石整体韧性较大,易发生剪切被动褶皱作用。

62、剪切褶皱作用只能发生在简单剪切应变模式下。

63、剪切褶皱作用可以发生在简单剪切应变模式下,也可以发生在纯剪切应变模式下。

64、高韧性岩层(如煤层、岩盐等),或处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岩石,发生流动变形,无固定流动方向,形成复杂多变的褶皱,称为柔流褶皱作用。

65、柔流褶皱作用在盐构造和深变质岩中较常见。

66、野外露头上,可以根据层理与劈理的产状关系,判断地层层序正常或倒转,恢复区域褶皱构造样式。

67、自然界中大多数褶皱的枢纽并不是沿走向方向无限延长。

68、平行褶皱群内,向斜紧闭,背斜开阔,称为隔槽式褶皱。

69、侏罗山式褶皱也称薄皮褶皱。

70、复背斜和复向斜通常形成于褶皱造山带。

71、阿尔卑斯式褶皱也叫全形褶皱。

7. 节理 Joints

单元测验 Test 7

1、岩石在发生破裂前,往往会发生塑性变形,其塑性变形的应变量小于10%时,岩石力学性质表现为
A、脆性
B、韧性
C、塑性
D、韧-脆性

2、脆性变形中,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这种破裂构造称
A、褶皱
B、断层
C、节理
D、断距

3、节理是指
A、岩石中一种常见的线状构造
B、岩石中一种常见的塑性变形构造
C、岩石中一种常见的破裂构造,破裂面两侧有明显位移
D、岩石中一种常见的破裂构造,破裂面两侧没有明显位移

4、下列关于节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节理按力学性质可以分为剪节理、张节理
B、节理系指在一次构造应力场中形成产状和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节理组合
C、据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节理可以分为纵节理、横节理、斜节理
D、节理就是破裂面两侧位移量比较明显的破裂构造

5、下面哪一种说法是张节理的特点
A、节理面光滑、平直,有时可见擦痕、摩擦镜面
B、砾岩中的节理可切穿砾石,而不改变其方向
C、节理产状稳定,延伸较远,如被矿脉充填,则矿脉的厚度、产状也较稳定
D、节理常出现尖灭侧列现象,尾部常呈树枝分叉

6、按照节理成因分类,节理可以分为
A、张节理,剪节理
B、走向节理,倾向节理
C、纵节理,横节理
D、顺层节理,斜节理

7、如果一组节理把另一组节理切割,那么被切割的节理是
A、晚期的
B、早期的
C、同期的
D、关系不明

8、野外发育一种节理,其表面粗糙不平,延伸不远就出现尖灭侧列现象,这种节理是
A、剪节理
B、横节理
C、张节理
D、纵节理

9、砾岩中发育一种节理,其表面较光滑平直,大量砾石被节理切割,这种节理是
A、顺层节理
B、走向节理
C、张节理
D、剪节理

10、共轭剪节理的锐角平分线为( )主应力方向
A、最大主应力
B、中间主应力
C、最小主应力
D、平均主应力

11、共轭剪节理的交线为( )主应力方向
A、平均主应力
B、最大主应力
C、中间主应力
D、最小主应力

12、在下列因素中,哪些条件可能对岩石力学性质产生显著影响
A、岩石成分
B、围压
C、温度
D、孔隙流体

13、节理的主要研究意义表现为
A、配合阐明区域构造的演化过程
B、对于金属矿物分布有重要意义
C、对地貌特征具有控制作用
D、恢复沉积序列

14、剪节理的特点
A、节理面光滑、平直,有时可见擦痕、摩擦镜面
B、砾岩中的剪节理可切穿砾石,而不改变其方向
C、剪节理产状稳定,延伸较远,如被矿脉充填,则矿脉的厚度、产状也较稳定
D、节理常出现尖灭侧列现象,尾部常呈树枝分叉

15、节理的分期主要依据节理的交切关系,主要表现为
A、错开
B、追踪
C、限制
D、互切

16、节理研究的基础包括以下哪几项
A、观察
B、制图
C、统计
D、测量

17、节理观察点的选定需要符合以下哪些特征
A、露头良好
B、岩层产状稳定
C、节理组、系关系清楚
D、不同性质的岩层

18、节理野外观测中地质背景内容包括
A、构造层及其组成
B、岩性和产状
C、褶皱和断层的发育情况
D、测量点的构造部位

19、节理密度的计算方法包括
A、节理法线方向上单位长度内的节理条数
B、节理发现方向上单位长度内的节理长度
C、单位面积内的节理长度
D、单位面积内的节理条数

20、节理野外观测中节理面的观测内容包括
A、形态与结构
B、平直程度
C、擦痕和羽饰构造
D、微剪切羽裂

21、节理的测量方法有
A、逐条测量
B、分组测量
C、随机测量
D、间接测量

22、节理测量结果的制图分析方法有
A、玫瑰花图
B、等密图
C、散点图
D、极点图

23、节理是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裂隙。

24、节理与断层区别在于破裂面两侧的相对位移量的大小。

25、节理是地质构造中很普通的一种破裂构造,因而在实际研究中没有什么意义。

26、剪节理是剪应力作用形成的,因而只发育在韧性剪切带中。

27、由于节理是地壳浅部岩石中发育的一种构造,其在矿产、石油、地下水以及地质地貌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8、雁列节理脉中,顺一条节理走向观察,次一条节理向左侧错列,并与前一条节理的近端横向重叠,称为左阶雁列脉。

29、野外观测中节理分类是将节理按力学性质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

30、野外观测中节理组的划分是按构造应力场、产状以及力学性质进行。

11. 面理和线理 Foliation and lineations

单元测验 Test 11

1、面理按照形成和发育过程可以分为
A、透入性面理和非透入性面理
B、主要面理和次要面理
C、原生面理和次生面理
D、破劈理和流劈理

2、下列哪种单元中通常保留原岩的矿物组合特征
A、劈理域
B、微劈石
C、面理
D、劈理

3、劈理折射现象通常发育在
A、断层面附近
B、不同岩性层之间
C、同一岩性层内
D、褶皱轴面附近

4、铅笔构造通常发育于
A、泥质岩中
B、花岗岩中
C、碳酸岩中
D、糜棱岩中

5、面理不发育,而线理十分发育的动力变质岩,也称为
A、S构造岩
B、L构造岩
C、S-L构造岩
D、L-S构造岩

6、线理不发育,而面理十分发育的动力变质岩,也称为
A、S构造岩
B、L构造岩
C、L-S构造岩
D、S-L构造岩

7、劈理常常发育于
A、区域低级变质岩中
B、高级变质岩中
C、片麻岩中
D、糜棱岩中

8、常见的次生面理构造有
A、板劈理
B、片理
C、片麻理
D、层理

9、常见的次生线理构造有
A、矿物拉长线理
B、交面线理
C、石香肠构造
D、皱纹线理

10、下面哪些线理为a线理
A、矿物拉长线理
B、压力影
C、交面线理
D、皱纹线理

11、下列哪些属于原生面理
A、层理
B、岩浆面理
C、节理
D、片理

12、下面哪些属于次生面理
A、层理
B、压溶劈理
C、板劈理
D、褶劈理

13、线理构造为一条直线。

14、面理构造为一个二维平面。

15、原生面理是成岩过程中形成的面状构造,次生面理是成岩后经历变质、变形和重结晶等过程形成。

16、原生面理形成于岩浆岩、次生面理形成于沉积岩。

17、断层面属于透入性面理。

18、a线理与最大应变主轴A轴一致。

19、b线理平行于中间应变主轴B轴。

20、窗棂构造常沿强弱岩层相邻的强硬层界面发育。

21、层理属于次生面理的一种。

22、糜棱面理属于原生面理。

23、板劈理常常会将原生层理置换。

24、板劈理一定与原始层理平行一致。

25、断层面属于次生面理。

26、层状硅酸盐矿物对劈理的发育非常重要。

27、板劈理的发育要早于层理。

28、板劈理和片麻理可以在同一构造部位同时形成。

学习通构造地质学_6

地震是地球上最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最容易引起人们关注的自然现象之一。地震所造成的损失惨重,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够恢复过来。而对于地质学来说,地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因为它能够帮助地质学家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壳的运动规律。

地震的定义和特征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因为岩石断裂造成的震动现象,通常是由于板块运动和地球内部的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地震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地震是一种震动现象,能够在地球内部引起短暂的震动。
  • 地震的震源在地球内部,震源深度可以从几千米到数百公里不等。
  • 地震的能量可以通过地震波传播到地球表面,造成地面的震动。
  • 地震波是一种能够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现象,分为纵波和横波两种。

地震的分类

地震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地震的规模和震源深度两种:

按照地震的规模分类

地震的规模是指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通常使用里氏地震规模和能量释放量两种方式来表示:

  • 里氏地震规模:根据地震的震级大小来划分,每增加一个震级,地震的能量就增加约30倍。
  • 能量释放量:通常采用地震矩来表示,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地震的能量大小。

按照地震的震源深度分类

地震的震源深度是指地震发生的深度,通常根据震源深度的不同可以将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三种:

  •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千米以内。
  •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70千米之间。
  •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千米以上。

地震预测和防范

地震预测是指通过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和规律进行研究,利用各种手段对地震的时间、地点、规模等进行预测。目前,地震预测的准确性还比较有限,主要是通过地震前兆、地震云等方法来进行预测。而地震防范则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轻地震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建造抗震建筑和加固现有建筑。
  • 开展地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
  • 建立健全的地震灾害监测系统和应急救援体系。

结论

地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地质现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地壳的运动规律。通过对地震的分类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地震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提高地震预测和防范的能力,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大学构造地质学_6

一、大陆构造演化

大陆构造演化是指一个大陆板块从形成到现今的演化过程,其中包括了大陆的形成、漂移、碰撞、隆升、破坏等一系列过程。中国大陆在古生代时期是一个比较独立的板块,但在中生代晚期开始与周边板块发生碰撞,形成了横断山-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和喜马拉雅山系。

横断山-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形成于晚三叠世至早侏罗纪,是由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形成的。而喜马拉雅山系则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的。

除了造山带的形成,大陆构造演化还包括了大陆内部的隆升、破坏等过程。中国的西北地区是大陆内部最显著的隆升地带,其中的祁连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山系是阿尔金造山带的一部分,发生在晚古生代。而破坏作用则表现为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

二、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是指地球表层被分成若干个板块,它们相对运动,导致地球表面形态和地壳构造的不停变化。板块构造理论是现代地球科学的重要成果之一,它解释了地震、火山、地壳运动、大陆漂移等自然现象。

中国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菲律宾板块和北美板块等板块的交汇处,是一个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中国大陆由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华南板块、青藏高原板块、东北板块和西南板块等板块组成,其中的东亚大陆板块是独立的板块。

中国大陆的板块构造演化是从古生代开始的,随着地球表层板块的漂移、碰撞、隆升、破坏等过程,中国陆地的形态和构造也不断变化。例如,华北板块在古生代时期是与北美板块相邻的,而在中生代开始与扬子板块、青藏高原板块碰撞,形成了今天的大陆构造格局。

三、构造地质学的应用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地球表面的构造和运动规律,可以为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地震预测等提供基础数据。

在资源勘探方面,构造地质学可以帮助研究地壳中的油气、矿产等资源的分布规律和成因,为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在环境保护方面,构造地质学可以研究地球表层的构造和运动规律,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地震预测方面,构造地质学可以研究地震的地质背景,分析地震的成因和机理,从而为地震的预测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四、总结

中国大学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科中的重要方向之一,它研究地球表层的构造和运动规律,对于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地震预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国大陆的构造演化经历了从古生代到现代的漫长历程,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构造格局。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对于我们认识地球历史和演化过程,以及对地球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