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1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超星分子生物学实验_6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68 min read

超星分子生物学实验_6课后答案(学习通2023课后作业答案)

6 阳性重组子的超星筛选及外源基因的诱导表达

阳性重组子的筛选及外源基因的诱导表达单元测验

1、不能用来筛选重组子的分生筛选方法是 。
A、物学抗药性筛选
B、实验蓝白筛选
C、课后限制性酶切法
D、答案PCR 法

2、学习可以确保重组子中的通课外源基因没有突变的方法是 。
A、后作蓝白筛选
B、业答核酸杂交
C、超星DNA测序
D、分生PCR法

3、物学可以用来确定所表达的实验蛋白是否具有功能的方法是 。
A、课后ELISA
B、SDS-聚丙烯酰胺电泳
C、测试酶活
D、Western blot

4、基因表达不涉及的步骤是 。
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蛋白折叠

5、使用克隆时同样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4KB质粒载体和1KB外源DNA重组形成的重组质粒后,琼脂糖电泳分析的结果是 。
A、一条5KB的条带
B、两条条带,分别时2KB和3KB
C、两条条带,分别是1KB和4KB
D、一条4KB的条带

6、关于外源基因的诱导表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扩大培养细胞需要细菌生长到合适的生长密度才可诱导表达
B、该实验表达AKP使用的诱导物是IPTG
C、表达蛋白需要使用表达菌株,而不是克隆菌株
D、加入诱导物后,可以在37度诱导表达

7、常用的核酸水平筛选重组子方法有 。
A、PCR法
B、直接电泳检测法
C、限制性酶切图谱法
D、核酸杂交检测法

8、筛选可以判定某个克隆是重组子还是非重组子。

9、PCR法可以确定某个克隆是否是重组子,但是无法确定其重组质粒中外源DNA的大小是否正确。

10、限制性酶切筛选法只能确定是转化子还是非转化子。

11、测定酶活性和蛋白分子大小是蛋白水平的筛选。

12、使用SDS-聚丙烯酰胺电泳可以对目标蛋白的表达进行粗略筛选。

13、阳性重组质粒DNA转化表达菌株以便获得表达工程菌,还可在蛋白水平进一步筛选目的重组子。

14、可以在任何大肠杆菌中利用T7表达体系表达外源基因。

15、在诱导表达外源基因时,通常需要优化培养条件如培养温度、诱导物的浓度、培养基组成等,以便得到可溶的、较好的蛋白表达量和蛋白酶活性。

4 质粒DNA提取及电泳检测

质粒DNA提取及电泳检测单元测验

1、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的基本原理是 。
A、染色体DNA断裂成碎片
B、染色体DNA分子量大不能释放
C、染色体DNA变性后不如质粒DNA复性快
D、染色体未与蛋白质分开而沉淀

2、提取质粒DNA过程中,向氯仿-异戊醇处理的上清液中加入无水乙醇的主要目的是 。
A、去除蛋白
B、去除断裂的基因组DNA
C、浓缩和沉淀质粒DNA
D、去除RNA

3、RTE试剂中能抑制DNA酶活性的化学物质是 。
A、EDTA
B、RNA酶
C、Tris
D、盐酸

4、关于碱裂解法分离质粒D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Ⅰ的作用是悬浮菌体
B、溶液Ⅱ的作用是使DNA变性
C、溶液Ⅲ的作用是使DNA复性
D、质粒DNA分子小没有变性

5、碱裂解法提取质粒时,裂解大肠杆菌所需要的成分是 。
A、0.2M NaOH
B、0.4M Na2CO3
C、0.4M NaHCO3
D、1.0% SDS

6、质粒DNA提取过程中可以使用旋涡振荡的操作步骤包括 。
A、菌体重悬
B、加入溶液Ⅱ后的菌体裂解
C、加入溶液Ⅲ后的混匀中和
D、加入75%乙醇清洗沉淀的质粒DNA

7、碱裂解法分离质粒DNA是根据质粒DNA与染色体DNA的分子量差异而设计的。

8、染色体DNA与蛋白-SDS钾盐结合在一起形成微溶性复合物,离心后沉淀中含有染色体DNA,而上清中含有质粒DNA。

9、碱裂解法提取的质粒DNA分子全部具有超螺旋结构。

10、酚-氯仿-异戊醇试剂中氯仿的作用是使水相和有机相分界更为明显。

2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单元测验

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2000bpDNA时,比较合适的凝胶浓度是 。
A、0.5%
B、1%
C、3%
D、4.5%

2、关于核酸染料GoldView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时带手套
B、GoldView的工作浓度为5μL/100mL胶液
C、凝胶溶液温度降到50-60℃时方可加入GoldView
D、GoldView对皮肤眼睛没有刺激作用

3、相同分子大小的超螺旋DNA分子和线性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时,它们的迁移快慢顺序是 。
A、超螺旋DNA分子快,线性DNA分子慢
B、超螺旋DNA分子慢,线性DNA分子快
C、两者一样快
D、两者一样慢

4、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影响蛋白样品迁移率的因素是 。
A、所带电荷多少
B、蛋白形状
C、蛋白分子大小
D、蛋白浓度

5、最适合用来分离100KD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的T值是 。
A、20%
B、15%
C、10%
D、5%

6、对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包括2层凝胶(分离胶和浓缩胶),两层凝胶的缓冲液pH和凝胶孔径大小都不连续
B、电泳时,样品先进入浓缩胶被浓缩,然后进入分离胶得以分离
C、整个电泳体系中的缓冲液pH 值和凝胶孔径大小相同
D、主要用于蛋白质样品的分离与分析

7、检测核酸的常用染料有 。
A、EB
B、SYBR
C、GoldView
D、考马斯亮蓝

8、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全过程包括 。
A、凝胶的制备
B、制样和上样
C、电泳
D、检测

9、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过程包括 。
A、制备分离胶
B、制备浓缩胶
C、电泳
D、检测

10、DNA分子在含1×TAE电泳缓冲液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中从正极向负极迁移。

11、琼脂糖凝胶电泳时,一般在每厘米凝胶20-30V的恒压下进行。

12、制备琼脂糖凝胶时,可以直接用蒸馏水配置凝胶溶液。

13、配聚丙烯酰胺凝胶时先配浓缩胶再配分离胶。

14、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必须使用SDS,如果没有SDS处理电泳结果毫无意义。

15、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蛋白的迁移率与其分子量成线性关系。

3 目的基因AKP扩增及PCR产物的检测与回收

目的基因AKP及PCR产物的检测与回收单元测验

1、有关PCR的描述,错误的是 。
A、PCR反应是一种酶促反应
B、一般选用94℃进行模板变性
C、扩增的对象是DNA序列
D、扩增的对象是氨基酸

2、PCR实验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 。
A、DNA聚合酶的种类
B、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量
C、引物序列的结构和长度
D、四种dNTP的浓度

3、PCR产物短期存放的最佳温度条件是 。
A、4℃
B、常温
C、-80℃
D、高温

4、Taq?DNA聚合酶的最适温度是 。
A、37℃
B、50-55℃?
C、70-75℃?
D、80-85℃

5、PCR产物回收的目的是 。
A、去除Taq酶
B、去除多余的引物
C、去除大部分非特异性PCR产物
D、回收特异性PCR产物

6、关于凝胶中DNA回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盐吸附,低盐洗脱
B、吸附柱中含有能可逆吸附DNA分子的基质
C、膜结合液中含乙醇
D、漂洗液中含乙醇

7、PCR中的引物是一小段同DNA互补的RNA分子。

8、PCR反应的循环过程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

9、PCR具有特异性、高效性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10、凝胶成像仪可直接用来检测PCR产物回收是否成功,且用于检测的产物还能在后续基因克隆实验中直接使用。

5 重组DNA的制备及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重组DNA的制备及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单元测验

1、需要ATP作为辅助因子的酶是 。
A、BamH I
B、Hind III
C、T4 DNA 连接酶
D、EcoR I

2、能产生平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是 。
A、EcoR I
B、BamH I
C、Hind III
D、Alu I

3、用于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且能在平板上长出菌落的物质是 。
A、质粒DNA
B、目的基因
C、基因组DNA
D、CDNA

4、在蓝白斑筛选中,可做为β-半乳糖苷酶的底物是 。
A、IPTG
B、X-gal
C、磷酸钠
D、EDTA

5、HindIII的同裂酶 是 。
A、BamH I
B、XhoI
C、EcoR I
D、HsuI

6、大肠杆菌热激转化实验过程中,常用的热激温度和时间分别是 。
A、80℃ 90 s
B、4℃ 90s
C、42℃ 90 s
D、70℃ 90 s

7、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 。
A、无菌
B、动作轻柔
C、冰浴保持低温
D、可以使用旋涡振荡仪振荡混匀

8、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的步骤包括 。
A、细胞扩增
B、感受态细胞制备
C、转化
D、复苏

9、星号效应是在非最优条件下某些限制性内切酶对识别和切割序列的特异性下降的现象。

10、限制性内切酶对粘性末端和平末端切割效率没有区别。

11、在连接质粒和外源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的片段时,应该把此两种DNA按1:1的摩尔比混合进行连接反应。

12、在转化过程中,热激后加入LB液体培养基进行复苏,复苏可以使细胞得到修复,同时使抗性基因得到表达

7 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

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单元测验

1、测试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不需要的实验步骤是 。
A、离心
B、细胞破碎
C、加入测活液
D、16℃水浴恒温10min

2、不常用的细胞破碎法是 。
A、超声破碎
B、噬菌体破碎
C、研磨
D、使用溶菌酶破碎

3、可终止利用对硝基苯酚磷酸测试碱性磷酸酶活性反应的终止液是 。
A、氯化钠
B、磷酸钠
C、硫酸钠
D、醋酸钠

4、Western blot实验不需要的步骤 。
A、封闭
B、显色
C、脱色
D、漂洗

5、实验中使用超声方法破碎细胞时,超声破碎的条件包括时间、功率等是通过实验摸索出来的,摸索的依据是 。
A、蛋白表达多少
B、细胞破碎的程度
C、破碎后样品的活性
D、蛋白是否是可溶性表达

6、Western blot实验需要 。
A、一抗溶液
B、5%脱脂奶粉
C、PBS缓冲液
D、BamH I

7、将凝胶、NC膜、滤纸浸泡印迹缓冲液的作用是 。
A、使凝胶中的SDS游离出来
B、增加NC膜的结合容量
C、提高NC膜与蛋白的亲和力
D、封闭NC膜上的吸附位点

8、Western blot中,印迹时电流从负极移向正极,使得蛋白样品从凝胶上转移到NC膜上。

9、细胞可以通过反复冻融来破碎。

10、利用对硝基苯酚磷酸作为底物来测试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产物呈现红色。

11、Western blot实验在转膜后必须有封闭过程。

12、Western blot中其二抗必须通过将待测蛋白免疫小鼠来获得。

13、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来测定蛋白亚基分子量。

学习通分子生物学实验_6

本次实验主要探究DNA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实验步骤

  1. 使用PCR技术扩增目标基因的DNA序列
  2. 将扩增后的DNA序列克隆到质粒载体中
  3. 将质粒载体导入到大肠杆菌中
  4. 诱导大肠杆菌表达目标蛋白
  5. 进行蛋白质分离和纯化
  6. 检测蛋白质纯度和活性

实验原理

转录是指DNA模板上的信息被转录成RNA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RNA聚合酶沿着DNA模板读取信息,合成一条RNA链。

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信息被转化为蛋白质序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mRNA被核糖体读取,每三个核苷酸组成一个密码子,对应着一个氨基酸。

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PCR技术扩增目标基因的DNA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质粒载体中。将质粒载体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后,诱导大肠杆菌表达目标蛋白。然后我们通过蛋白质分离和纯化,获得目标蛋白。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得到了目标蛋白,并通过检测蛋白质纯度和活性来确定蛋白质的质量。

此次实验不仅让我们学习了DNA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同时也掌握了PCR技术,质粒载体构建和大肠杆菌表达等实验技能。

实验意义

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命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掌握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生命科学的理解,也可以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实验让我们深入了解了DNA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同时也让我们掌握了PCR技术、质粒载体构建和大肠杆菌表达等实验技能,为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让我们掌握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实验技能。希望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我们可以充分应用所学知识,取得更加优秀的成果。

学习通分子生物学实验_6

本次实验主要探究DNA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实验步骤

  1. 使用PCR技术扩增目标基因的DNA序列
  2. 将扩增后的DNA序列克隆到质粒载体中
  3. 将质粒载体导入到大肠杆菌中
  4. 诱导大肠杆菌表达目标蛋白
  5. 进行蛋白质分离和纯化
  6. 检测蛋白质纯度和活性

实验原理

转录是指DNA模板上的信息被转录成RNA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RNA聚合酶沿着DNA模板读取信息,合成一条RNA链。

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信息被转化为蛋白质序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mRNA被核糖体读取,每三个核苷酸组成一个密码子,对应着一个氨基酸。

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PCR技术扩增目标基因的DNA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质粒载体中。将质粒载体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后,诱导大肠杆菌表达目标蛋白。然后我们通过蛋白质分离和纯化,获得目标蛋白。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得到了目标蛋白,并通过检测蛋白质纯度和活性来确定蛋白质的质量。

此次实验不仅让我们学习了DNA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同时也掌握了PCR技术,质粒载体构建和大肠杆菌表达等实验技能。

实验意义

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命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掌握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生命科学的理解,也可以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实验让我们深入了解了DNA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同时也让我们掌握了PCR技术、质粒载体构建和大肠杆菌表达等实验技能,为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让我们掌握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实验技能。希望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我们可以充分应用所学知识,取得更加优秀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