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29

五煦查题

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那道考题与答案

mooc行车组织章节答案(mooc完整答案)

85 min read

mooc行车组织章节答案(mooc完整答案)

2、行车车站技术作业及接发列车工作

第二部分单元测验

1、组织章节若某列车在技术站A换挂车组后继续运行,答案答案则该列车对A站来说属于( )列车?
A、完整到达解体
B、行车自编始发
C、组织章节无改编中转
D、答案答案部分改编中转

2、完整车站的行车接发列车工作,由( )统一指挥。组织章节
A、答案答案车站值班员
B、完整站长
C、行车运转车间主任
D、组织章节车站调度员

3、答案答案铁路线以( )划分为区段。
A、客运站
B、货运站
C、中间站
D、技术站

4、在技术站进行解体的列车称为( )。
A、自编出发列车
B、到达解体列车
C、无改编中转列车
D、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5、技术站包括( )
A、中间站
B、区段站
C、编组站
D、会让站
E、客运站

6、铁路分界点包括( )。
A、车站
B、线路所
C、旅客乘降所
D、客车整备所
E、自动闭塞区段的通过信号机

3、调车工作的理论及方法

第三部分单元测验

1、车站的调车工作,有( )统一领导。
A、车站调度员
B、车站值班员
C、司机
D、调车长

2、机车或机车连挂车辆加减速一次的移动称为( )
A、调车程
B、调车钩
C、调移
D、集结

3、机车连挂或摘解一组车辆的作业称为( )
A、调车程
B、调车钩
C、调移
D、集结

4、将大车组留在到发线直接编组称为( )。
A、活用线路
B、坐编
C、横动
D、集结

5、调车工作按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 )
A、解体调车
B、编组调车
C、摘挂调车
D、取送调车
E、车列或车组转场调车

6、对调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 )
A、及时解编列车
B、及时放行列车
C、及时取送车辆
D、提高调车效率
E、确保调车安全

7、驼峰作业方案分为( )。
A、单推单溜
B、单推双溜
C、双推单溜
D、双推双溜
E、多推多溜

第三部分单元作业

1、将待编车列9272821292523242726212按站顺123……9编制编组调车作业计划,待编车列停于调车场2道,调车机在右端作业,编成后转往出发场1道,要求分两批分解,使用三条线路编组(不包括待编车列停留的线路)。

2、编组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调机在右端作业,编成后列车顺序为1234...,待编车列停在10道,编成后转往到发线5道,一次牵出分解,调车作业使用线路数量和编号不限。待编车列资料如下:7 3 6 5 2 6 4 1 3 5 4 7.

4、 货车集结过程及货物作业车的取送技术作业

第四部分单元测验

1、将货车由卸车地点调到装车地点的作业称为( )
A、送车
B、取车
C、调移
D、转线

2、从组成某一到达站出发列车的第一组货车进入调车场之时起,至组成该列车的最后一组货车进入调车场之时止,是调车场的( )。
A、货车集结过程
B、车列集结过程
C、车列集结期间
D、车列集结时间

3、一个列车到达站一昼夜货车集结车小时消耗,决定于货车集结参数,车列编成辆数和参加集结的车流量数。

4、欠轴是指列车重量未达到牵引定数的要求,但列车长度达到列车换长标准的要求。

5、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和统计分析

第五部分单元测验

1、编制车站班计划的核心工作是( )
A、确定到达列车编组内容
B、确定出发列车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
C、确定装、卸、排计划
D、计算班工作指标

2、在编制车站班计划时,每一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都必须满足( )的要求。
A、货车集结时间
B、货车停留时间
C、车辆接续时间
D、车辆等待时间

3、车站阶段计划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确定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
B、安排调车机车运用计划
C、确定装车计划和空车来源
D、确定卸车计划
E、安排到发线运用计划

4、车站工作的统计主要有( )
A、装卸车统计
B、现在车统计
C、货车停留时间统计
D、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统计
E、货物列车运行正点统计

5、站调在调度指挥中遇车流积压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
A、组织列车超轴
B、组织快速取送
C、组织单机挂车
D、组织快速装卸
E、利用直通或区段列车附挂到中间站的车流

6、车站作业计划包括( )。?
A、日计划
B、班计划
C、阶段计划
D、调车作业计划
E、检修车计划

7、站调在调度指挥工作中遇调车场车流不足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
A、组织本站作业车补轴
B、组织修竣车补轴
C、组织邻近站车流补轴
D、组织快速作业
E、组织双重货物作业

6、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概述

第六部分单元测验

1、将车流合理地组织成列车流,这是( )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A、货运组织
B、车流组织
C、列流组织
D、运输方案

2、( )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
A、月度货运计划
B、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C、列车运行图
D、技术计划

3、货物列车编组计划规定的内容有( )。
A、在哪些车站编组列车
B、编组到达哪些车站的列车
C、列车种类
D、列车编组内容
E、列车编组方式

4、组织装车地直达运输的优越性体现在( )。
A、减轻技术站的作业负担
B、加速车辆周转及其利用送达
C、促进产、运、销各部门的密切协作
D、有利于稳定列车运行秩序
E、有利于环境保护

7、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及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

第七部分测验

1、分组列车中,到达沿途技术站的近程车组称为( )。
A、基本车组
B、补轴车组
C、换挂车组
D、可调车组

2、在编制技术站间列车编组计划时,为避免组合爆炸,通常根据车流集散规律把全路划分为多个铁路地区或方向,使每个地区或方向具有一定数目的主要编组站--称其为支点站,选为支点站的地点一般是( )。
A、车流大量产生或消失的地点
B、有强大技术设备和改编能力的编组站
C、变更列车重量或换长标准的地点
D、地理上的自然分界点
E、位于几条铁路交叉、汇合地点的枢纽编组站

3、某一支远程车流在沿途技术站无改编通过所获得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始发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则该支车流应单独开行直达到车到达站。

第七部分作业

1、

8、 列车运行图

第八部分测验

1、在追踪运行图上,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 )为间隔。
A、区段
B、闭塞分区
C、站间区间
D、所间区间

2、( )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A、列车编组计划
B、列车运行图
C、技术计划
D、运输方案

3、在列车运行图上,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填写在( )。
A、进站一侧的锐角内
B、出站一侧的锐角内
C、进站一侧的钝角内
D、出站一侧的钝角内

4、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单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车站进行
B、在单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车站进行
C、在双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车站进行
D、在双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车站进行

5、下列各项中,属于运行图要素的是( )。
A、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B、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间
C、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
D、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检修时间标准
E、列车在技术站、客运站、货运站的技术作业时间标准

6、车站间隔时间包括( )。
A、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B、会车间隔时间
C、连发间隔时间
D、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
E、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7、在单线或双线区段,从列车到达或通过前方邻接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一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连发间隔时间。

13、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第十三部分测验

1、我国调度指挥设( )级调度机构。
A、二
B、三
C、四
D、五

2、列车调度指挥系统简称( )。
A、TDCS
B、CTC
C、TMIS
D、CTCS

3、在日常运输工作中,车流调整的重车调整方法有( )。
A、方向别装车调整
B、限制装车或停止装车
C、集中装车?
D、增加接重
E、变更车流运行径路

4、在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一般设有( )。
A、列车调度员
B、机车调度员
C、计划调度员
D、客运调度员
E、货运调度员

5、空车调整包括( )。
A、备用车调整
B、正常调整
C、综合调整
D、紧急调整
E、停止装车

12、 铁路运输生产计划

第十二部分测验

1、技术计划是为完成月度货物运输计划而制定的( )。
A、车流调整流计划
B、机车车辆运用计划
C、列车运行计划
D、列车编组计划

2、在铁路局管内卸车的重车称为( )。
A、管内工作车
B、移交车
C、空车
D、运用车

3、为了合理分布空车和保证装车需要进行的车流调整,称为( )调整。
A、重车
B、空车
C、备用车
D、方向别装车

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装车一半的货车统计为空车
B、卸车一半的货车统计为重车
C、早点10分钟出发的货物列车统计为晚点
D、双重作业车数越多,停时越长
E、无调比越大,中时越长

5、用时间相关法计算货车周转时间时,属于客观因素的有( )。
A、全周距
B、中距
C、管内装卸率
D、旅速
E、停时

11、铁路枢纽

第十一部分测验

1、在枢纽内各站间开行的列车称为( )列车。
A、区段
B、摘挂
C、区段小运转
D、枢纽小运转

2、在选择枢纽内货运站间工作的分配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A、加速车辆在枢纽内的周转?
B、降低与改编车辆有关的支出
C、降低调车作业支出
D、有效地利用装卸机械
E、保证与所服务的工业企业及其他运输业的技术作业过程协调配合

10、运行图的编制及运输能力加强

第十部分测验

1、铺画单线区段货物列车详图时,若通过能力利用率在80%以上,应从( )开始铺画货物列车运行线。
A、列车始发站
B、机车折返站
C、限制区间
D、困难区间

2、在运量适应图上,方案线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可能随时间增加。
A、通过能力后备系数
B、列车平均载重系数
C、月间货运量波动系数
D、旅客列车和快运货物列车行车量

3、用增设会让站扩能只适宜于( )的区段。
A、区间很不均等
B、区间很均等
C、陡坡很集中
D、陡坡很分散

4、能力比较图是将( )相比较。
A、现有通过能力与设计通过能力
B、现有通过能力与最终通过能力
C、现有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
D、设计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

5、下列指标中,( )属于运行图质量指标。
A、客、货列车走行公里
B、客、货列车行车量
C、客、货列车平均技术速度
D、货物列车平均旅行速度
E、机车周转时间和机车日车公里

6、下列加强能力的措施中,( )可起到增加行车密度的作用。
A、增设会让站
B、采用补机
C、采用先进的信联闭设备
D、修建双线插入段
E、用电力机车取代蒸汽机车

第十部分作业

1、?

9、铁路通过能力

第九部分测验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平图通过能力越大的区段,其年度输送能力也越大
B、区间愈均等,运行图铺满程度越高,摘挂列车扣除系数越小
C、双线自闭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与限制区间无关
D、列车的技术速度越高,其旅行速度也越高

2、在追踪运行图上,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 )为间隔。
A、区段
B、闭塞分区
C、站间区间
D、所间区间

3、铁路区段通过能力按下列固定设备计算( )。
A、车站
B、区间
C、机务段设备?
D、整备设备
E、供电设备

4、列车运行图规定了( )。
A、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
B、列车在车站到、发、通过时刻
C、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
D、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
E、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

5、平图通过能力越大的区段,其年度输送能力也越大。

6、区间愈均等,运行图铺满程度越高,摘挂列车扣除系数越大。

第九部分作业

1、

期末考试

铁路行车组织期末考试

1、一般设置在大城市、工矿地区和港口等有大量货物装卸,专门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称为( )。
A、货运站
B、客运站
C、客货运站
D、技术站

2、在车流分析时,“无调比”这一指标指的是无调中转车数与( )车数之比。
A、车站货物作业
B、接入总
C、发出总
D、有调中转

3、将货车由卸车地点调到装车地点的作业称为( )。
A、送车
B、取车
C、调移
D、转线

4、根据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所查定的区间运行时分称为( )。
A、纯运行时分
B、纯通过时分
C、起车附加时分
D、停车附加时分

5、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中转作业后,即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
A、无调中转车
B、货物作业车
C、非运用车
D、有调中转车

6、按调车场的货车集结过程与按车流的货车集结过程在( )上是不同的。
A、集结开始时间
B、集结结束时间
C、集结中断时间
D、车组间隔时间

7、将车流合理地组织成列车流,这是( )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A、货运组织
B、车流组织
C、列流组织
D、运输方案

8、编制车站班计划的核心工作是( )。
A、确定出发列车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
B、计算班工作指标
C、确定装、卸、排计划
D、确定到达列车编组内容

9、在编制车站班计划时,每一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都必须满足( )的要求。
A、货车集结时间
B、货车停留时间
C、车辆接续时间
D、车辆等待时间

10、铁路局的工作量等于( )。
A、使用车数
B、卸空车数
C、接入空车数
D、使用车数与接入重车数之和

11、技术计划是为完成月度货物运输计划而制定的( )。
A、车流调整流计划
B、机车车辆运用计划
C、列车运行计划
D、列车编组计划

12、在单线或双线区段,从列车到达通过前方邻接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一同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
A、会车间隔时间
B、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C、连发间隔时间
D、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

13、为了合理分布空车和保证装车需要进行的车流调整称为( )。
A、重车调整
B、空车调整
C、备用车调整
D、方向别装车调整

14、任何单支远程车流在沿途任一技术站的无改编通过车小时节省都大于或等于该车流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则该单支车流满足了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的( )。
A、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绝对条件
D、充要条件

15、就全路而言,工作量即为全路的( )。
A、装车数
B、卸车数
C、使用车数
D、运用车数

16、通常设置在大量车流集中或消失的地点,或几条铁路的交叉点,它的主要工作是改编车流,即大量解体和编组各种列车的车站称为( )。
A、中间站
B、会让站
C、区段站
D、编组站

17、铁路区段固定设备在预计新线修建以后或现有铁路技术改造以后所能达到的能力称为( )。
A、设计通过能力
B、现有通过能力
C、需要通过能力
D、最终通过能力

18、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 )。
A、到达解体列车
B、自编始发列车
C、无改编中转列车
D、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19、为列车补轴、减轴、换挂车组的调车作业称为( )。
A、解体调车
B、其他调车
C、摘挂调车
D、取送调车

20、在铁路局管内卸车的重车称为( )。
A、管内工作车
B、移交车
C、空车
D、运用车

21、在有调中转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处于解体作业和编组作业之间的是( )。??????
A、送车
B、取车
C、集结
D、重复解体

22、( )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A、列车编组计划
B、列车运行图
C、技术计划
D、运输方案

23、某区段的列车运行图为追踪运行图,该区段不可能是( )区段。
A、双线
B、单线
C、自动闭塞
D、半自动闭塞

24、在追踪运行图上,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 )为间隔。
A、区段
B、闭塞分区
C、站间区间
D、所间区间

25、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区段固定设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数或对数称为( )。
A、通过能力
B、输送能力
C、运输能力
D、通行能力

26、因铺画一对(或一列)旅客列车、快运货物列车或摘挂列车,须从( )运行图上扣除的货物列车对数(或列数)称为扣除系数。
A、平行
B、非平行
C、连发
D、追踪

27、列车在区段内运行, 不包括中间站停站时间,但包括起停车附加时间在内的平均速度称为列车( )。
A、旅行速度
B、技术速度
C、运行速度
D、最高速度

28、分组列车中,到达沿途技术站的近程车组称为( )。
A、基本车组
B、补轴车组
C、换挂车组
D、可调车组

29、为了完成规定的运输任务,铁路总公司需规定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应保有一定的运用车数,称之为( )。
A、管内工作车保有量
B、移交车保有量
C、运用车保有量
D、空车保有量

30、我国调度指挥设( )级调度机构。
A、二
B、三
C、四
D、五

31、铁路分界点包括( )。
A、车站
B、线路所
C、旅客乘降所
D、客车整备所
E、自动闭塞区段的通过信号机

32、下列简称中,正确的是( )
A、"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为"技规"
B、"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为"站细"
C、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简称为"行规"
D、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简称为"中时"
E、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简称为"停时"

33、对调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 )。
A、及时解编列车
B、及时放行列车
C、及时取送车辆
D、提高调车效率
E、确保调车安全

34、调车工作按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 )。
A、解体调车
B、编组调车
C、摘挂调车
D、取送调车
E、车列或车组转场调车

35、站调在调度指挥工作中遇车流积压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
A、组织列车超轴
B、组织快速取送
C、组织单机挂车
D、组织快速装卸
E、利用直通或区段列车附挂到中间站的车流

36、产生列车在中间站停站时间的原因有( )。
A、机车乘务组换班
B、列车交会或越行
C、车辆摘挂,货物装卸
D、旅客乘降,行包装卸
E、进行必要的技术作业

37、确定调车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的原则有( )。
A、适应车流强度的需要
B、平衡牵出线的作业负担
C、减少调车作业干扰
D、照顾车辆溜行性能
E、便于车辆检修和其他作业

38、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任务是( )。
A、最大限度地组织装车地直达运输
B、最大限度地减少车辆改编作业次数
C、合理分配各技术站的解编任务
D、合理组织区段管内的车流输送
E、合理组织枢纽地区的车流输送

39、组织装车地直达列车的条件是( )。
A、货源充足,流向集中
B、装车能力适应
C、卸车能力适应
D、空车供应有保证
E、与现行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相符合

40、列车运行图规定了( )。
A、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
B、列车在车站到、发、通过时刻
C、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
D、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
E、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

41、车站间隔时间包括( )。
A、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B、会车间隔时间
C、连发间隔时间
D、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
E、追踪间隔时间

42、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决定于( )。
A、相邻两车站之间的距离
B、同方向列车间隔距离
C、列车运行速度
D、机车交路方式
E、信联闭设备类型

43、铺画货物列车详图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
A、保证行车安全
B、保证旅客乘降安全
C、有效地利用区间通过能力
D、提高货物列车运行速度
E、提高货物列车旅行速度

44、加强铁路通过能力的途径有( )。
A、提高列车总重
B、提高列车载重系数
C、增加行车密度
D、增加机车台数
E、提高列车重量与增加行车密度同时进行

45、为提高调度指挥水平,车站应做好以下工作( )。
A、正确掌握现在车
B、加强预确报工作
C、加强联系报告制度
D、加强联劳协作
E、加强班与班之间的工作衔接

46、用时间相关法计算货车周转时间时,属于主观因素的有( )。
A、重周距
B、中时
C、停时
D、管内装卸率
E、旅速

47、由于运用车尚需按状态和去向控制,路局集团公司将运用车分为( )。
A、管内工作车
B、移交重车
C、移交空车
D、空车
E、接入重车

48、在日常调整工作中,根据调整对象,车流调整的方法有( )调整。
A、重车
B、空车
C、非运用车
D、备用车

49、重车调整的方法有( )。
A、方向别装车调整
B、限制装车
C、停止装车
D、集中装车
E、变更车流运行径路

50、车站工作的统计主要有( )。
A、装卸车统计
B、现在车统计?
C、货车停留时间统计
D、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统计
E、货物列车运行正点统计

51、铁路局的工作量等于其管内工作车工作量、移交车工作量及空车工作量之和。

52、全路运用车保有量等于各铁路局保有量之和。

53、全路的工作量等于各铁路局工作量之和。

54、欠轴是指列车重量未达到牵引定数的要求,或列车长度未达到列车换长标准的要求。

55、铁路线以车站划分为区间。

56、某一支远程车流在沿途技术站无改编通过所获得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始发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则该支车流应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

57、铁路局的工作量等于其所辖各车务段工作量之和。

58、双线自闭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与限制区间无关。

59、一个列车到达站货车集结时间T集的大小与该列到达站参加集结的车流量N无关。

60、平图通过能力越大的区段,其年度输送能力也越大。